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贷合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贷合同范文1
乙方:
地区:
本着诚实信用、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署本经销协议。
第一条产品、要求及期限:
1、乙方为甲方产品___________________的商。
2、乙方甲方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_,并从事产品的售后服务和宣传促销等合法商业活动。
3、乙方为甲方产品的期限为:自__年__月__日起至__年__月__日止。
第二条合作方式:
1、乙方网站中必须有乙方所制作的甲方________________的专门栏目或网站广告,联系方式等资料可填乙方自己的,但应注明版权属甲方;
2、在合同签订后的5天内乙方必须将________元的预付款汇至甲方账户上,甲方确认乙方汇款到帐后本合同开始生效;
3、乙方直接向客户收取软件注册费用,但必须对客户负责;
4、甲方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全部版权。
第三条售后服务:
1、甲方为《桃源网络硬盘。Net》在有效服务期限内提供免费升级和网上支持,甲方将开通技术热线和专用论坛VIP帐号为乙方客户提供方便。
2、乙方应对自己的用户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
3、若非因甲方原因造成的产品受损但必须甲方提供技术服务的,甲方将收取维护费和服务费。
第四条双方关系:
1、甲方与乙方均为独立订约人,乙方不得与第三方签订协议或作出任何承诺,使甲方受到任何约束,亦不得未经甲方授权就以甲方的名义从事任何行为。
2、本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将不构成或被解释为合伙关系。
第五条甲方权利与义务:
1、对于乙方提供的关于产品功能或其他方面的合理化建议,甲方认可后将对产品进行升级,无偿进行更改并提供升级产品给乙方及其客户。
2、甲方保留对_______的改进和升级权力,如有变动甲方须在新规格、价格生效7日前通知乙方。
3、在合同有效期内,如果甲方所授权的产品发生版权转移或变更状况,甲方应通知乙方,若因此导致本协议无法履行,双方协商解决。
4、甲方负责______系列产品的正常运行,为乙方发展的用户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如电话、软件升级、修正错误、在线技术支持等),但不包括乙方责任的内容;对于甲方产品本身质量问题所引起的故障,由甲方进行免费升级维护。
5、甲方负责制定相关的资费标准和服务标准;
6、甲方在收到乙方业务款后两个工作日内需将产品发出。
7、销售发票由甲方承担。
第六条乙方权利与义务:
1、乙方在合同签订时应向甲方提供合法证件的复印件并保证其真实性。
2、乙方有权使用“__________商”的名义,从事有关销售甲方产品的合法商业活动。
3、乙方有权接受用户对产品的意见和投诉,并及时通知甲方以便甲方更好的改进软件。
4、乙方应执行甲方制定的价格表,并负有保密义务。并有义务配合甲方进行产品市场推广活动。
5、乙方若以低于甲方公开报价的____折销售软件,将视为故意破坏价格秩序,甲方有权单方面终止合同,并要求乙方承担相应责任。
6、乙方在成为甲方地区授权商期间,不得跨区销售,不得销售由其他供应商提供的同类产品;注:跨区销售包括:
a、跨区域的使用和销售(以网站备案号和网址的联系地址为准);
b、如果一个公司有多个分公司或者是办事处,而分公司或者是办事处又没有独立的网站,则以总公司的网站为标准来判断。
C、在没有商的区域,我们以商给官方发的意向性客户为准,即:谁先报客户的相关信息,以后卖了这套产品就归谁的原则;
7、乙方应为________系列产品进行必要的宣传,并为用户提供基本的技术咨询和其他售后服务工作;
8、乙方应尊重甲方产品的版权和知识产权,本合同执行期内乙方不得销售甲方产品的盗版,否则甲方有保留追究乙方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的权利。乙方每销售一套________,都必须向甲方提供最终用户的详细资料,否则视为侵犯甲方的版权,甲方有保留追究乙方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的权利。
第七条费用结算:
1、乙方每次向甲方订购产品的费用按实际价一次从预付款中付清。
2、当乙方预付款不足以继续订购________系列产品,乙方需以汇款或现金等形式将后续预付款汇入甲方指定帐号。
3、该预付款仅供________系列产品购买使用,不可移做它用,也不退还。
第八条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1、经双方协商一致,可另行签订补充条款,对本合同进行修改。
2、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本合同中任何权利转让第三方。
3、本合同所定的销售期满,本合同即予终止。乙方如要续约,须于合同期满前30天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经甲方同意后,双方另签合同;若未于该期限内提出续约申请或虽已提出,但被甲方拒绝者,则依本合同期限规定终止本合同。
4、乙方在合同期内因特殊原因需提前终止的,必须提前30天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经甲方书面同意后终止。乙方应给予甲方适当经济补偿并承担甲方因此而遭受的损失。
第九条其他:
1、本协议及附件的解释、修改权在甲方。若有修改,甲方须及时通知乙方。
2、本协议一式两份,甲方一份,乙方一份,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3、本协议的履行和解释出现争议时,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若未能达成共识,双方同意通过司法部门仲裁解决。
4、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乙方:
签定时间:签定时间:
代表签名:代表签名:
网贷合同范文2
一.旅游格式中的“霸王条款”主要表现形式
旅游格式合同中的所谓“霸王条款”,法定称谓即“不平等格式条款”,主要是指使用格式合同的旅游行业或一些旅游经营者利用旅游行业上的垄断地位或经济上的优势地位,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格式合同。
目前在旅游业实践中,较为普通的做法是,游客与旅行社订立的旅游合同都是由旅行社预先设计策划好的线路行程,其具体内容有:价格、旅游、路线、景点、天数、餐宿标准、交通工具、经营者的免责事项等等。作为旅游消费者,很难就合同里的具体条款与旅行社进行平等协商,导致旅游格式合同中存在大量的“霸王条款”。其主要表现是1.病伤自理。旅行社将自己的赔偿金额限定在保险公司的赔付金额内,如旅游者损失超保险最高赔付金,超出部分将得不到赔偿。2.在外不理。旅行社为旅游消费者提供如指定的交通运输、酒店、购物点等未尽到审查义务,当服务存在问题时,不承担赔偿责任。3. 意外不管。当遇到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行程变更、延误时,只规定游客一方承担损失,显失公平。 从以上表现看,旅游消费者根本不可能与旅行社就每一条款进行磋商、交涉和讨价,他们之间的强弱地位截然分明,因为消费者面对同一旅游经营者来说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可以选择的只是对旅行社已事先准备好的旅游合同(行程表),在接受和不接受之间作出选择的决定,表示接受的,就得接受合同的全部内容,没有协商变更的空间。
二.旅游格式合同中“霸王条款”产生的原因
旅游格式合同在让经营者和消费者方便交易的同时,由于霸王条款也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其根因原因是:
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在市场转型期间,计划经济特征依然存在。一是在法律上赋予旅游行业的垄断权还相当多,在经济上优势地位的企业和组织与行政权力相结合,使得旅游单位成为了特殊的民事主体,因而旅游格式合同中存在许多不公平条款。二是我国旅游行业均分属于不同的行政主管部门,旅游行业至今仍采取政企合一的管理方式,旅游提供服务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远较消费者大得多。所以,这些不公平合同条款不仅未受到控制,反而出现日益合法化的趋势。
格式合同特征的影响。旅游格式合同的使用过程伴随着“霸王条款”的产生。所谓格式合同,是当事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的,且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又称为定式合同,标准合同等。格式合同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条款的不可协商性。
地位不平等性的影响。优势经济地位是“霸王条款”产生最主要的客观基础。旅游行业,由于需要地方巨大资金支持,致使少数经济实力强大的财团控制了该行业,从而形成事实上的垄断。
传统消费理念的影响。由于传统消费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法律知识的淡薄,人们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习惯于你怎么规定,我怎么消费,自我保护意识很弱,有的甚至侵犯了自己的利益也不知道如何保护,有的旅游消费者虽然知道自身利益受到侵害,但出于时间,精力以及费用过大等原因也不走诉讼的途径,这就无形中对旅游合同“霸王条款”产生及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其成为社会公害,造成市场交易的不公平。
三.构建整治旅游格式合同“霸王条款”机制的建议
旅游格式合同中“霸王条款”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其经营业过程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旅行社的经营特点出发,从理论层面上,技术层面上,操作层面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首先,应当加快旅游立法进程。我国旅游立法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行动。1985年国家旅游局起草了旅游法草案。进入21世纪后,又起草了新的法律草案。可以说,旅游立法已经走了一段不算短的历程。旅游法对旅游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强化行政监管。旅游业是个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行业,涉及部门较多,立法难度大,执法难度更大。因此,更需要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强化旅游、工商、价格、财政、交通、公安等部门的行政监管职能。
第三 ,加快建立旅游信用机制。诚信是旅游营销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如何建立旅游营销的信用保障机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四 ,加快形成旅游业的自律机制。自律机制是调节旅游市场的重要途径。旅游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力度,搞好行业自律,树立旅游行业良好形象。
网贷合同范文3
1、二次评估。由于现在网贷都采用系统自动审核,所以一般会有审核和放款两个流程。
2、网贷额度不足。审核通过并不代表一定能放款成功,有可能网贷自身额度不足,会在最后下款之前拒绝,所以很多用户都曾经遭遇过,明明显示放款中,实际显示失败。现在有很多小贷款公司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受外界因素、自身经营状况、回款率等等,所以选择正规靠谱的网贷比较好。
3、系统原因。有极少数是银行方面的原因导致的,可以关注一下银行系统公告,或者咨询一下客服。一般出现这种大面积放款失败,会在贴吧、论坛里有很多人询问,可以自己查询一下。
(来源:文章屋网 )
网贷合同范文4
【 关键词 】 互动电视;融合网络
Broadband Interactive TV System Based on Fusion Networks
Shi Jing-liang
(TheTV station in Sheyang County of JiangsuProvince JiangsuYancheng 224300)
【 Abstract 】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broadband interactive TV system based on fusion networks, and analysis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and other aspects.
【 Keywords 】 interactive television;fusion network
1 引言
互动电视是基于数字电视和网络宽带技术的一项新技术,涉及到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等多种技术领域。互动电视系统能够进行视频的直播、点播和录制,还能够对已经收看的电视节目进行回看。目前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成熟,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加之高清电视系统的普及,互动电视技术与网络融合技术的结合速度随之加快。
2 系统设计方案简介
2.1 系统设计方案简介
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充分利用广电有线网络资源,通过双向的有线电视网,建立具有异域管理、扩展性强的技术方案。该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通过运营商提供网络服务,然后软件在硬件系统上运行得以实现。主要目的就是向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水平、控制更加灵活的视频服务以改善用户对电视节目的收看效果。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的层次结构图如图1所示。
本技术方案支持直播、点播、增值等应用,这些服务全部由同一个平台实现;此外此系统还可以统一管理机顶盒、PC以及机动设备等。在设计方案上,该方案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基于标准协议的设计,避免了供应商之间的壁垒。在传输内容的管理上,该系统使视频传输与获得区分开来,便于内容管理及传送。
该系统管理内容不仅包括直播、点播以及录制等传统视频,还包括游戏、音乐及电视与互联网的结合等新媒体内容。同一内容可以面对不同的传输网络,同一网络也可以同时接收不同的节目内容,这样便可以大大提高内容与管理的灵活性,加强运营商的可操作性。
2.2 系统方案特点
(1)视频传输自适应能力强,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网络进行传输。本系统是以网络IP为核心的传输机制,能够根据网络的部署结构、宽带以及服务质量的不同,为用户提供不同种类的节目流。该系统能够检测终端网络的介入状态及节目质量,然后将检测信息反馈到前端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信息后,为了保证用户在任何网络环境中收看到流畅的节目,该系统能够自动调整节目的播出码率,然后根据网络环境进行传输。
(2)跨多种终端开发环境。传统的应用开发是单纯的基于机顶盒的中间件开发,已经不能使用网络融合环境下的多种终端要求。网络融合宽带互动电视系统支持基于的网络开发,支持多种视图混合技术,能够实现一种应用显示在多种终端服务器上,如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
(3)与互联网业务兼容。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与互联网通过接口连接,系统可以将互联网中的主流应用很好的呈现出来,也就是将互联网中的内容与电视节目进行无缝整合,成为功能更加强大的综合性节目,便于用户更加方便的使用。此系统将互联网中内容作为独立的应用服务展现出来,如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将Windows Live功能与电视相整合,体现在电视上面,也就是Windows Live on TV。
3 系统设计技术
3.1 逻辑结构
该系统包括三个逻辑结构组,包括视频后台、分支和数据服务终端。分支主要视频服务的管理、用户的管理、用户定制视频及其他服务的提交工作;数据服务终端包含了向用户传送的服务内容。
(1)后台。视频后台主要的职责是对直播和点播视频内容的处理。后台可以对节目内容进行加密以及再封装等工作。直播后台包括直播获取服务器、控制器、数据库以及直播管理接口服务器等。点播后台主要负责管理点播视频节目、导入点播视频节目、分配到数据服务中心等。点播后台的工作内容是对资源进行检查、对节目进行必要的加密、封装等,点播后台包括数据库、视频点播控制管理以及资源共享、点播视频的存放等。
(2)分支。分支主要负责对用户的管理、服务的管理以及服务的分配等工作。一个后台可能会部署到一个或者多个分支,一个分支也可能与多个后台的服务相连。分支与分支之间不能互相通信,每个分支所包含的服务器数目可以不同。一个分支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服务组,每个服务组又有自己独立的分支数据库和Web服务器。视频机电通常离用户最近,可以向用户提供视频服务的物理节点。运营商可以将其尽可能的部署到网络的边缘,以便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3)数据服务中心。分支和服务组是运营商向管理的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核心部位,而数据服务中心则是能够将运营商的服务更加方便的扩展到互联网中的服务支撑部分。
3.2 方案的部署方式
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的技术方案部署方式灵活,不仅能够在业务模块上可以定制,在规模上通过分布式部署方式和集中式部署方式均可满足各种部署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后台、分支中的大部分以及数据服务中心都会部署在网络公司的总前端。 署结构、宽带以及服务质量的不同,为用户提供不同种类的节目流。该系统能够检测终端网络的介入状态及节目质量,然后将检测信息反馈到前端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信息后,为了保证用户在任何网络环境中收看到流畅的节目,该系统能够自动调整节目的播出码率,然后根据网络环境进行传输。
(2)跨多种终端开发环境。传统的应用开发是单纯的基于机顶盒的中间件开发,已经不能使用网络融合环境下的多种终端要求。网络融合宽带互动电视系统支持基于的网络开发,支持多种视图混合技术,能够实现一种应用显示在多种终端服务器上,如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
(3)与互联网业务兼容。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与互联网通过接口连接,系统可以将互联网中的主流应用很好的呈现出来,也就是将互联网中的内容与电视节目进行无缝整合,成为功能更加强大的综合性节目,便于用户更加方便的使用。此系统将互联网中内容作为独立的应用服务展现出来,如互联网的搜索功能、图片、音乐、视频等内容。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将Windows Live功能与电视相整合,体现在电视上面,也就是Windows Live on TV。
3 系统设计技术
3.1 逻辑结构
该系统包括三个逻辑结构组,包括视频后台、分支和数据服务终端。分支主要视频服务的管理、用户的管理、用户定制视频及其他服务的提交工作;数据服务终端包含了向用户传送的服务内容。
(1)后台。视频后台主要的职责是对直播和点播视频内容的处理。后台可以对节目内容进行加密以及再封装等工作。直播后台包括直播获取服务器、控制器、数据库以及直播管理接口服务器等。点播后台主要负责管理点播视频节目、导入点播视频节目、分配到数据服务中心等。点播后台的工作内容是对资源进行检查、对节目进行必要的加密、封装等,点播后台包括数据库、视频点播控制管理以及资源共享、点播视频的存放等。
(2)分支。分支主要负责对用户的管理、服务的管理以及服务的分配等工作。一个后台可能会部署到一个或者多个分支,一个分支也可能与多个后台的服务相连。分支与分支之间不能互相通信,每个分支所包含的服务器数目可以不同。一个分支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服务组,每个服务组又有自己独立的分支数据库和Web服务器。视频机电通常离用户最近,可以向用户提供视频服务的物理节点。运营商可以将其尽可能的部署到网络的边缘,以便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3)数据服务中心。分支和服务组是运营商向管理的终端用户提供服务的核心部位,而数据服务中心则是能够将运营商的服务更加方便的扩展到互联网中的服务支撑部分。
3.2 方案的部署方式
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的技术方案部署方式灵活,不仅能够在业务模块上可以定制,在规模上通过分布式部署方式和集中式部署方式均可满足各种部署的需要。通常情况下,后台、分支中的大部分以及数据服务中心都会部署在网络公司的总前端。
存入我的阅览室
(1)分布式部署。图3表示分布式部署的体系结构图,在此部署方式中,各逻辑组的服务器计算机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机房。直播和点播的后台在视频处理中心机房;分支、服务组和数据服务中心在总前端机房;视频节点在分前端机房; 而且为外部用户的公共数据将通过公共的 CDN 资源进行基于云计算的平台进行分发。
(2)集中式部署。图 3 概括了适用于该方案系统的集中式参考体系结构的概念。在此体系结构中,全部 3 个逻辑组的服务器计算机都位于 1 个前端机房中,如图 3 所示。
3.3 技术中的安全问题
(1)内容保护。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为多层次平台,层与层之间具有单独缩放功能,互不干扰,每层也指定执行特定功能。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技术将Microsoft的数字版权管理以及新一代的PlayReady整合在一起,为传播内容进行全面保护。不管是直播、点播、录制,或者是将媒体到数据服务中心,对其均采用了相同的保护机制进行保护,对于直播系统的保护,将密钥的更新时间设置为6到8小时。
(2)传输安全。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的网络传输通讯安全采用基于公钥的安全体系,此安全体系完全符合国际标准规范。在客户端及服务器端均安装数字证书,不同服务器之间及机顶盒与系统之间需进行双向认证,才可享受服务。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需对机顶盒进行合法性验证,同时机顶盒也要对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的合法性进行检验,使双方建立安全通信,传输安全得到保证。
(3)系统安全。在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中,客户终端只能访问客户端网关、数据服务中心以及视频和应用服务器,其他服务器均处于保护之中,这样有效避免了来自终端的各种攻击。在此系统中,微软活动目录和证书认证对系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服务器均具有独特的身份证书,使得服务器之间的相互访问需要得到彼此的认证才可进行。为了保证机顶盒自身的安全性,其内部的安全芯片保证了机顶盒的软件不能发生任何更改。此外,此系统包含完善的监控管理机制,处于系统中任何应用平台的所有服务均受到监控,一旦发生异常,就会将异常信息反馈到系统管理员,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4 结论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成熟,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加之高清电视系统的普及,互动电视技术与网络融合技术的结合速度随之加快。目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快,互动电视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也日趋完善。在发展互动电视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其适应不同的网络,支持多种终端技术,使互动电视技术成为大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招斯喆.解析电视与网络的融合[J].电影评价,2010(11):64-65.
[2] 王水飞.数字电视与Pl宽带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夏勇,何晶.融合网络宽带 IP 互动电视技术方案设计[J].电视技术,2010(34):10-13.
[4] 孟建.媒介融合理论在中国电视界的实践 [J].新闻传播学研究,2009,(2).
[5] 李纬明.电视与网络的共生分析[J].新闻世界,2009,(5).
作者简介:
施锦亮(1963-),男,汉族,江苏射阳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1)分布式部署。图3表示分布式部署的体系结构图,在此部署方式中,各逻辑组的服务器计算机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机房。直播和点播的后台在视频处理中心机房;分支、服务组和数据服务中心在总前端机房;视频节点在分前端机房; 而且为外部用户的公共数据将通过公共的 CDN 资源进行基于云计算的平台进行分发。
(2)集中式部署。图 3 概括了适用于该方案系统的集中式参考体系结构的概念。在此体系结构中,全部 3 个逻辑组的服务器计算机都位于 1 个前端机房中,如图 3 所示。
3.3 技术中的安全问题
(1)内容保护。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为多层次平台,层与层之间具有单独缩放功能,互不干扰,每层也指定执行特定功能。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技术将Microsoft的数字版权管理以及新一代的PlayReady整合在一起,为传播内容进行全面保护。不管是直播、点播、录制,或者是将媒体到数据服务中心,对其均采用了相同的保护机制进行保护,对于直播系统的保护,将密钥的更新时间设置为6到8小时。
(2)传输安全。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的网络传输通讯安全采用基于公钥的安全体系,此安全体系完全符合国际标准规范。在客户端及服务器端均安装数字证书,不同服务器之间及机顶盒与系统之间需进行双向认证,才可享受服务。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需对机顶盒进行合法性验证,同时机顶盒也要对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的合法性进行检验,使双方建立安全通信,传输安全得到保证。
(3)系统安全。在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中,客户终端只能访问客户端网关、数据服务中心以及视频和应用服务器,其他服务器均处于保护之中,这样有效避免了来自终端的各种攻击。在此系统中,微软活动目录和证书认证对系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服务器均具有独特的身份证书,使得服务器之间的相互访问需要得到彼此的认证才可进行。为了保证机顶盒自身的安全性,其内部的安全芯片保证了机顶盒的软件不能发生任何更改。此外,此系统包含完善的监控管理机制,处于系统中任何应用平台的所有服务均受到监控,一旦发生异常,就会将异常信息反馈到系统管理员,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4 结论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成熟,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加之高清电视系统的普及,互动电视技术与网络融合技术的结合速度随之加快。目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快,互动电视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也日趋完善。在发展互动电视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其适应不同的网络,支持多种终端技术,使互动电视技术成为大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招斯喆.解析电视与网络的融合[J].电影评价,2010(11):64-65.
[2] 王水飞.数字电视与Pl宽带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夏勇,何晶.融合网络宽带 IP 互动电视技术方案设计[J].电视技术,2010(34):10-13.
[4] 孟建.媒介融合理论在中国电视界的实践 [J].新闻传播学研究,2009,(2).
[5] 李纬明.电视与网络的共生分析[J].新闻世界,2009,(5).
作者简介:
施锦亮(1963-),男,汉族,江苏射阳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存入我的阅览室
(1)分布式部署。图3表示分布式部署的体系结构图,在此部署方式中,各逻辑组的服务器计算机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机房。直播和点播的后台在视频处理中心机房;分支、服务组和数据服务中心在总前端机房;视频节点在分前端机房; 而且为外部用户的公共数据将通过公共的 CDN 资源进行基于云计算的平台进行分发。
(2)集中式部署。图 3 概括了适用于该方案系统的集中式参考体系结构的概念。在此体系结构中,全部 3 个逻辑组的服务器计算机都位于 1 个前端机房中,如图 3 所示。
3.3 技术中的安全问题
(1)内容保护。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为多层次平台,层与层之间具有单独缩放功能,互不干扰,每层也指定执行特定功能。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技术将Microsoft的数字版权管理以及新一代的PlayReady整合在一起,为传播内容进行全面保护。不管是直播、点播、录制,或者是将媒体到数据服务中心,对其均采用了相同的保护机制进行保护,对于直播系统的保护,将密钥的更新时间设置为6到8小时。
(2)传输安全。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的网络传输通讯安全采用基于公钥的安全体系,此安全体系完全符合国际标准规范。在客户端及服务器端均安装数字证书,不同服务器之间及机顶盒与系统之间需进行双向认证,才可享受服务。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需对机顶盒进行合法性验证,同时机顶盒也要对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的合法性进行检验,使双方建立安全通信,传输安全得到保证。
(3)系统安全。在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中,客户终端只能访问客户端网关、数据服务中心以及视频和应用服务器,其他服务器均处于保护之中,这样有效避免了来自终端的各种攻击。在此系统中,微软活动目录和证书认证对系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服务器均具有独特的身份证书,使得服务器之间的相互访问需要得到彼此的认证才可进行。为了保证机顶盒自身的安全性,其内部的安全芯片保证了机顶盒的软件不能发生任何更改。此外,此系统包含完善的监控管理机制,处于系统中任何应用平台的所有服务均受到监控,一旦发生异常,就会将异常信息反馈到系统管理员,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4 结论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成熟,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加之高清电视系统的普及,互动电视技术与网络融合技术的结合速度随之加快。目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快,互动电视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也日趋完善。在发展互动电视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其适应不同的网络,支持多种终端技术,使互动电视技术成为大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招斯喆.解析电视与网络的融合[J].电影评价,2010(11):64-65.
[2] 王水飞.数字电视与Pl宽带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夏勇,何晶.融合网络宽带 IP 互动电视技术方案设计[J].电视技术,2010(34):10-13.
[4] 孟建.媒介融合理论在中国电视界的实践 [J].新闻传播学研究,2009,(2).
[5] 李纬明.电视与网络的共生分析[J].新闻世界,2009,(5).
作者简介:
施锦亮(1963-),男,汉族,江苏射阳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1)分布式部署。图3表示分布式部署的体系结构图,在此部署方式中,各逻辑组的服务器计算机分布在不同的物理机房。直播和点播的后台在视频处理中心机房;分支、服务组和数据服务中心在总前端机房;视频节点在分前端机房; 而且为外部用户的公共数据将通过公共的 CDN 资源进行基于云计算的平台进行分发。
(2)集中式部署。图 3 概括了适用于该方案系统的集中式参考体系结构的概念。在此体系结构中,全部 3 个逻辑组的服务器计算机都位于 1 个前端机房中,如图 3 所示。
3.3 技术中的安全问题
(1)内容保护。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为多层次平台,层与层之间具有单独缩放功能,互不干扰,每层也指定执行特定功能。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技术将Microsoft的数字版权管理以及新一代的PlayReady整合在一起,为传播内容进行全面保护。不管是直播、点播、录制,或者是将媒体到数据服务中心,对其均采用了相同的保护机制进行保护,对于直播系统的保护,将密钥的更新时间设置为6到8小时。
(2)传输安全。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的网络传输通讯安全采用基于公钥的安全体系,此安全体系完全符合国际标准规范。在客户端及服务器端均安装数字证书,不同服务器之间及机顶盒与系统之间需进行双向认证,才可享受服务。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需对机顶盒进行合法性验证,同时机顶盒也要对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的合法性进行检验,使双方建立安全通信,传输安全得到保证。
(3)系统安全。在融合网络宽带互动电视系统中,客户终端只能访问客户端网关、数据服务中心以及视频和应用服务器,其他服务器均处于保护之中,这样有效避免了来自终端的各种攻击。在此系统中,微软活动目录和证书认证对系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每个服务器均具有独特的身份证书,使得服务器之间的相互访问需要得到彼此的认证才可进行。为了保证机顶盒自身的安全性,其内部的安全芯片保证了机顶盒的软件不能发生任何更改。此外,此系统包含完善的监控管理机制,处于系统中任何应用平台的所有服务均受到监控,一旦发生异常,就会将异常信息反馈到系统管理员,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4 结论
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不断成熟,三网融合技术的发展,加之高清电视系统的普及,互动电视技术与网络融合技术的结合速度随之加快。目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加快,互动电视技术与新媒体技术的结合也日趋完善。在发展互动电视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发展其适应不同的网络,支持多种终端技术,使互动电视技术成为大众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招斯喆.解析电视与网络的融合[J].电影评价,2010(11):64-65.
[2] 王水飞.数字电视与Pl宽带网络融合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夏勇,何晶.融合网络宽带 IP 互动电视技术方案设计[J].电视技术,2010(34):10-13.
[4] 孟建.媒介融合理论在中国电视界的实践 [J].新闻传播学研究,2009,(2).
[5] 李纬明.电视与网络的共生分析[J].新闻世界,2009,(5).
作者简介:
网贷合同范文5
制造2.0的概念对制造领域原有的IT架构形成了巨大的冲击,MES作为制造领域重要的IT应用也受到了很大触动。国际制造执行系统联合会(MESA,Manufacture Execution SystemAssociation)也于2009年将《SOA inManufacturing Guidebook》接受为白皮书,并于2010年了白皮书《DataArchitecture for MOM:The Manufacturing Master Data Approach》对制造2.0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为什么要提出制造2.0
AMR将传统的IVIES/ERP架构在制造企业的应用称为制造1.0,认为制造1.0存在很多问题:非柔性的MES构架无法满足多工厂的应甩非柔性的ERP业务过程不适合详细的制造运作;为了支持精益和六西格玛,企业的业务需要经常性的进行重构,而ERP和MES都难以支持经常性的重构:ERP和MES都有着个性化的数据模型,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制造时,ERP和MES都在功能上有不足之处;MES的(部署)对工程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MES(部署)的复杂度,以及IT人员在硬件自动化技术方面的技术瓶颈,使得很难合理评估制造软件的投资。
如图1所示,AMR描述了现代制造正在从传统的制造1.0向制造2.0过渡的趋势:从静态的内部协同制造,到动态的单级/多级协同;从单工厂模式,到多工厂及合同制造模式。制造2.0正在发展成为:依靠SOA支撑的,面向多制造类型的,基于需求驱动的,面向多企业协同和多供应商服务的,界面以用户为中心的,可由用户自己简便配置的,基于移动设备、RFID、智能传感器和无线网络的新型制造。制造2.0采用集中的产品数据管理和过程开发模型,使得能够适应市场对新产品快速研制的要求。
AMR为我们描绘了一种全新的制造模式。如图2所示,为了支持这种全新的制造模式,AMR认为需要一个基于事件驱动、供应链网络协同的平台,平台基于SOA理念搭建,平台内需要包括运作过程管理、运作事件/活动监听、运作智能。
制造2.0的基本原理
AMR将制造运作管理在SOA方面的特殊需求称为制造2.0,图3是AMR给出的制造视角的SOA全景,包含了业务运营的事件或活动监测、业务运营的过程管理、业务运营的智能优化。
图3中的制造运作管理代表了工厂MES和SCADA。图4是制造2.0的基本框架图,提供了制造2.0的SOA详细元素和关系,使得制造运作能够以SOA的方式在制造领域实现。
制造2.0认为需要从企业服务总线(ESB)中分离出制造服务总线(MSB),用于支撑制造领域(以MES为代表)以服务为基础的组件式应用程序的通信。从ESB中分离出MSB是因为运作应用中高频率的执行,大量的参数加载,以及近乎实时的要求。MSB是被缩小到一个工厂,还是被缩小到工厂内的一个区域,主要取决于执行的数据量和工厂运作对工作流响应的要求。
除了MSB外,制造2.0有一项关键内容需要进行解释:制造领域的主数据管理(mMDM,Manufacture MDM)不同于企业级业务过程在ESB上的主数据管理(MDM)。mMDM服务于制造运作管理的应用,包括工单派发、工艺执行、报警等,与企业级生产计划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所用的MDM相比,mMDM拥有着更多的对象、属性和生产规则。
MDM的行业差异性较小,而mMDM的行业差距性较大,mMDM的形式和作用取决于垂直工业、产品和市场集、生产的类型和复杂度、供应链类型等多个方面。比如:mMDM在生命科学、自动化、航空、电子等制造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别。
新一代MES面临的挑战
1、硬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AMR于2008年对美国制造现场的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在制造现场应用RFID、无线网络以及各类便携式设备的需求日渐显现,传统的MES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硬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制造2.0时代的到来,制造2.0要求MES与RFID、加工设备、测量设备、便携器具和便携终端集成,建立匹配的工业控制网络环境,并逐步由有线环境发展到无线环境。
传统的MES只是起到了沟通企业层与设备层信息的作用,数据和指令的传递很多都依赖于手工或半自动化。而在制造2.0环境下,MES则需要在高度集成的工业控制网络环境中工作,实现对设备、工艺、物料及其加工和检测过程的高度管控。
2、强烈的P2B协同需求
实现P2B(Plant Floor to Business)的协同,P2B协同的关键在于两点:
第一点是信息交换标准。这里说的标准是一个标准体系,即不单是Level3(详见ISA95对企业层次的定义)的标准,而是覆盖了Level 0-4的标准,这方面的内容将在下节中做详细讨论;
第二点是可视化和智能化。制造2.0认为不仅要为企业层实现可视化(Portal),还要为车间层在MES之上构建制造可视化,又称运作门户(MfgPortal)。可视化的背后是智能分析,除了已被众人熟知的商业智能(BI.BusinessIntelligence)外,制造2.0提出要在制造领域构建运作智能(OI.OperationIntelligence)。图4描绘了MfgPortal和OI在制造SOA中的位置。
3、贯彻精益制造和六西格玛
制造企业一直在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只有精益是始终不变的目标。精益的作用不仅是很多每个企业所知道的降低库存和成本,精益其实是由组织和系统构成的柔性体,能够调整制造流程和供应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其中所说的组织和系统也包括有MES,这也要求制造SOA体系下的IVIES有更大的柔性,能够被可定制化的流程所驱动――这种精益的诉求只有通过SOA才能够实现。
六西格玛背后蕴含着一种依据数据做决策的文化。六西格玛要求包括MES在内的制造领域应用能为其提供准确、值得信赖的数据。传统的点对点的集成模式常常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这严重影响了六西格玛的效果。制造2.0的MSB和mMDM将极大提升制造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性,使得面向精益制造的
六西格玛应用更加成熟。
支撑新一代MES的关键技术
1、制造服务总线(MSB)
制造2.0要求建立独立用于制造现场的服务总线(MSB),用于MES与工业控制网络环境的信息集成,以区别企业级的ESB和工业总线(如:1553B等)。图5给出了制造服务总线的体系图。
MSB在ESB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功能:构建时间工作台(生产工作台),在生产线配置范围内,对过程事件和相关动作建模;在制造设备和ESB之间通信的服务访问设备;用于基础MES功能(如:在制品跟踪)的标准化的制造服务:支持应用制造集成标准(如:ISA95、OAGIS)。
生产工作台对于自定义和配置MSB是非常关键的。采用生产工作台,能够建立生产线配置,包括:生产线布局:支持生产线的业务过程触发业务过程的事件;连接生产线的站点和事件在事件触发的业务过程中,将事件中的数据和服务对应起来。
根据MSB的上述特点和要求,需要对制造2.0下的新一代MES提出如下要求MES将更强调面向业务活动的设计,且设计需要更加的原子化;提高了MES与自动化设备集成的实时性要求,很多MES的原子化功能将由生产线的实时事件触发;MES与外部的集成将被MSB简化,MES不需要关心外部的系统是如何解析它发出的信息,MSB提供了对ESB的信号、MES信号、设备信号的翻译和发送功能。
总体上看,MES逐渐成为一个被事件所驱动的业务功能集合,而非一个能够自我封闭的系统,从这个角度看,MES被分割和简化了。但是从广义上理解,我们又可以把这种由MSB组织,MES、ODS、LIMS及自动化设备控制参与的组合应用,称为一种新的MES,AMR将其称之为MES2.0。
2、制造主数据管理(mMDM)
制造2.0要求建立面向制造领域的主数据管理(mMDM),图6描绘出了制造SOA架构下的mMDM,及其具体模型和元数据。
从图6中可以看出,由于新产品的进入,制造2.0应用的变化速度较快,除了要有mMDM应用外,还要求为mMDM提供专门的工具和服务:定义工作台、数据模型、数据同步服务、定义统治规则和策略、全局命名空间管理。
MDM并不等同于MES中的基础数据管理,它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看待制造现场的公用数据问题。通常认为MDM包括6个成熟度(Level 0-5.0:没有实施任何主数据管理;1:提供列表;2:同等访问,即通过接口的方式;3:集中总线处理;4:业务规则和政策支持;5:企业数据集中,制造2.0要求Level 3-5的成熟度。
制造2.0模式下,MES既有与MDM集成的需要,也有与mMDM集成的需要。mMDM集成的需要是伴随着MSB的出现而产生的,MES对控制弱集成的模式下并不十分需要mMDM。与MDM不同,mMDM更强调基于实物模型(尤其是设备模型)的控制,这对新一代的MES也提出了特别的要求,MES的功能可以基于模型驱动,即将MES的业务逻辑封装在模型上,就如同PLC之于自动化设备,而这个模型可以是设备模型,可以是物流模型,或者两者的综合体。
制造领域的信息集成标准
制造领域的信息集成技术种类较多、涉及范围较广,其标准多为某个行业组织编写的,缺少综合性、通用性、体系性的标准。制造2.0对MES提出了更高的信息集成要求,迫切需要找到最适合制造SOA应用的信息集成技术实现方法。
图7是由MESA给出的制造信息集成标准总览,总体性的描述了覆盖制造企业第0-4层,乃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集成技术标准。
MESA并未对其中任何标准表达了倾向性意见,而是关注着各大企业和组织对这些标准的持续支持度,认为未来的标准将减少和集中,而ISA95则是目前认同最广的标准。从最近放出的ISA95 Part4、5草案(迄今只正式了ISA95的Part1-3)来看,MESA认为ISA95可能充分吸收OAGIS、B2MML、MIMOSA标准,尤其是与OAGIS的结合令人期待。
网贷合同范文6
“互联网+”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是,大多数企业还处在内心激情满怀,脚下依旧徘徊的状态。他们仰视飞速发展、概念频出的互联网世界,不知道如何切入,更不知未来的模式会怎样去演变。
作者认为,传统企业要想在互联网时代获取竞争优势,必须走“融合与创新”之路。
《融合与创新: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制胜之道》是作者的互联+实践心得,在书中,他向希望拥抱互联网、找到大风口的企业分享了以下内容:
没有衰败无救的行业,只有不思进取、终会关门的企业。
没有一蹶不振的市场,只有抱残守缺、鼠目寸光的经营者人员。
祖上留下的拳谱,用于养生、健身可以,要开疆拓土还需要新式武器。要让梦想破茧而出 ,就必须锐意创新!
一招鲜并不灵。互联网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管技术如何发展,互联网后面添多少个加号,良好的企业和良好的产品都不是能简单复制的。
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而如果用融合思维方式来处理同行的竞争关系,或许均能在互联网时代创出一片天地,活出精彩。
互联网和传统产业融合之际,企业需要雄心和梦想来壮胆鼓劲,熬过变革的阵痛,拥抱颠覆式创新的成果;更需要责任心和利他心来落实梦想,净化产业生态环境,提升行业层次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引发了一系列的颠覆性变革与创新,不少传统企业因此开始变得迷茫和焦虑。他们一方面害怕互联网所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又希望拥抱互联网,在融合大潮中完成业务创新和模式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