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1

[关键词] 社区;门诊;老年人;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3(b)-146-02

为了增加老年人社区护理健康教育需求,提高生活质量,防病治病,我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门诊工作中,针对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卫生防病知识,使之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1 实施步骤

1.1 成立健康教育管理小组

由总务护士担任健康教育管理小组的组长,负责制订健康教育计划,保管健康教育资料,检查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全体片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健康教育。

1.2 学习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沟通技巧

加强全体片医、护人员的素质培养和技能锻炼,采取各种方式提高业务知识,不仅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而且要具备心理学、社会学、老年学、美学等多方面知识。掌握沟通技巧,与不同的老年患者都能进行很好的交流。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精神卫生教育

首先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防止思想偏差,正确对待外来刺激,消除心理压力,陶冶情操,克服不良习惯,积极防治疾病,保持精神愉快。

2.2 生活卫生教育

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个人嗜好,在衣、食、住、行方面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以达到预防和减少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另外,老年人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和生活劳动,有利于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的适应能力,延缓衰老。

2.3 营养与饮食卫生教育

合理调配饮食,三餐均衡,限油限盐。制订、发放营养膳食处方。

2.4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知识普及、防治教育

包括内科病、肿瘤、眼病、运动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要使他们学会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做到无病防病,有病医治、合理用药。

3 社区门诊老年人健康教育形式

社区门诊老年人健康教育应从老年居民进入社区医院的开始,贯穿在候诊、就诊、检查治疗、取药、离诊等各个环节。

3.1 候诊健康教育

社区门诊导医及分诊护士对前来就诊的老年居民,根据老年人具体情况,详细讲解,通知所在片区的片医、护,给予就医指导,有针对性地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包括健康处方、宣传彩页等,使老年居民获得与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与信息。

3.2 就诊健康教育

在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病情对老年居民进行的口头教育和指导,根据老年居民认知程度与掌握疾病知识和信息程度,进行“一对一”或集体的指导,包括疾病的基本知识,如发病原因、常见症状和体征、一般的诊疗常规、药物知识、检查中的注意事项、自我保健知识等。

3.3 健康教育专栏宣传

在社区医院门诊走廊、候诊区墙面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进行季节性健康教育和常见病防治知识宣教,内容突出老年人居民特色,每季度更换,做到内容精炼,文字简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且实用。

3.4 电视讲座

我社区医院在门诊部分科室,如输液厅、康复理疗区、候诊区等安装了电视,定时播放相关的防病治病知识,不但达到健康宣教的目的,同时缓解老年居民候诊等待的焦急情绪。

3.5 咨询教育

我社区医院为医护人员配备专用通讯工具;另外,门诊设有专用电话,安排经验丰富护理人员负责健康咨询,进行“一对一” 交流,为片区老年居民随时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满足求医求药需求。社区门诊免费测量血压,为老年居民测量血压的同时,顺便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在发检验单时,对异常结果的老年居民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指导饮食、服药、就诊等。

3.6 健康教育处方

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将疾病知识、保健措施制成处方,随时发放。

3.7 专题讲座教育

社区医院结合门诊老年人疾病特点,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宣传疾病防治、养生保健、老年人自救知识等。

4 效果评价

社区通过开展门诊老年人健康教育,使老年居民及其家属得到系统的、专业的健康指导,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缩短病程,使其获得最好的生活质量;并拉近了片医与老年居民距离,提高了片医在居民心目中的地位[1-3],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作为社区护士自身,为了能更好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为老年居民服务,就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有利于社区护理工作的实施[4]。

[参考文献]

[1]彭雅君.门诊输液患者健康需求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7):65-66.

[2]袁丽芳,许玉华.门诊健康教育的策略与形式[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4, 23(2):117-118.

[3]刘金萍,褚雪梅,张新艳.门诊病人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探讨[J].吉林医学,2005,26(7):716-716.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2

1.1孤独、失望心理老年患者一经确诊DM会产生恐惧心理,常表现为失眠、烦躁、情绪低落、孤独和回避等消极心理。因DM不可治愈,且患病时间长,随病程进展,并发症逐渐增多,治疗效果不佳者,他们对治疗用药产生对立态度,认为无药可医,自暴自弃,对治愈感到无望,甚至拒绝治疗。对人生充满悲观失望的情绪,不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和护理。

1.2轻视、放任心理常见于教育水平低、DM早期和症状较轻或无症状患者,认为对身体影响不大,不愿改变自己多年的生活习惯。还有的患者不知DM会产生的危害,对疾病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治疗稍见效就不坚持服药或控制饮食。这类患者因对病情认识不足或放弃治疗,不能配合医生治疗,不利于病情。

2护理对策

2.1健康教育、宣教患者入院后,向其讲解DM相关知识,让患者知道DM是常见疾病,其最主要的危害是各种急慢性并发症,重者甚至丧失自理能力。目前尚无法根治,告知控制饮食、控制血糖等的重要性,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等相关指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积极配合治疗。

2.2针对性心理护理

2.2.1焦虑、恐惧心理与患者进行耐心细致沟通,运用语言技巧进行心理疏导,表示理解患者痛苦,使其在关爱的氛围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感到被理解、尊重、关怀,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保持良好稳定情绪。

2.2.2悲观、抑郁心理给病人以语言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照顾,告诉患者DM虽不能根治,但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科学用药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耐心的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悲观、愤怒和失望的情绪。DM治疗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坚定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2.2.3孤独、失望心理对于这类患者首先用温和的语言、丰富的医疗知识取得患者的信赖,主动与其建立良好医患关系,尽可能满足老人的需求,增加其安全感,让患者感觉处在温暖的大家庭中,不再孤单,从而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克服冷漠孤独和回避的心理现象。

2.2.4轻视、放任心理耐心细致地介绍有关DM及并发症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意识到DM的危害,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自我约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帮助其克服淡化心理。可列举一些实例,使其改变对疾病及医护怀疑,拒绝治疗及满不在乎的心态。

3讨论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3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症状;护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同时还多伴有抑郁状况[1]。疾病干预的主要目的不仅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同时还需帮助患者掌握该疾病相关知识,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尽快恢复,除了对患者予以健康教育、营养干预等常规护理干预之外,心理干预的普遍应用也可极大缓解患者抑郁程度[2],本文就此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综合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92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支气管哮喘、肺部疾病者;②不配合本次研究者;③意识不清楚、沟通障碍者;其中男47例,女45例,患者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3±3.1)岁,患者病程10个月~7年,平均(3.6±0.7)年;患者文化程度:大学9例,大专14例,高中及中专26例,初中以下者43例,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均予以常规吸氧,应用抗生素,止咳、祛痰、平喘等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包括饮食、行为及并发症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呼吸道护理 对年老体弱、痰液粘稠而无力咯出者,用压缩性吸入器进行雾化吸入,且辅以轻拍背以患者能承受为宜促进排痰;对痰量多者予以引流方法排痰;加强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必要时床边备吸痰器,予以无法自主排痰、昏迷患者电动吸痰。

1.2.2心理护理 对患者讲解慢性阻塞性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介绍成功案例,提高患者对该病症的认知水平,消除抑郁、恐惧心理;倾听患者主诉及苦闷,给予患者同情、理解,使其发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心理的放松;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减少不良的心理刺激;分析患者抑郁、焦虑的原因,并帮助患者舒缓情绪,树立积极的心态,使其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切,保证心情舒畅。

1.2.3用药护理 严格遵照遗嘱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祛痰药以及支气管舒张剂等。注意观察患者的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对于长期应用激素以及广谱抗生素的患者来说,较易继发真菌感染,这样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抗真菌措施。加之老年人耐受能力较差,常规药物剂量可能会对老年人造成毒性反应,需严格予以监测。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显效:呼吸困难可减轻,咳嗽咳痰减少;无效: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无减轻;死亡:呼吸心跳停止;SDS(抑郁)评分:6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50~59分为中度焦虑;49分以下为轻度焦虑。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x±s),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与对照组73.9%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注:与对照组比较,x2=6.452,*P

2.2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DS分值的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包括肺气肿、哮喘等疾病,属临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喘息、咳嗽,无法正常吸气与喘气[4]。对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应包括氧疗、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选择健康的行为方式,改善身体状况。由于疾病对患者的侵害,抑郁也不可避免为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影响其心理、情绪状态,因此,除了需要予以身体的治疗之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5]。本组研究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抑郁评分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合上述,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积极综合护理,加强呼吸护理,控制氧疗,以及用药护理的观察等,可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改善预后,确保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晓梅,唐金风,葛晓红等.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2):38-39.

[2]杨晓梅,唐金风,葛晓红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综合心理干预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4):70-71.

[3]彭锐,廖容.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9):21-23.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4

【关键词】 老年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护理干预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在我国北方更为常见[1]。高龄人群一旦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病情较长,且反复发作,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容易并发肺心病、心衰等[2]。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我院为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现对61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61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明确诊断。其中男性30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在60~81岁之间,平均(67.52±8.44)岁。单纯型支气管炎患者20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41例。患者病程在5~30年,平均(12.95±4.62)年。

1.2 护理干预

(1)环境:保持病室内的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定时开窗通风。每日进行一次紫外线消毒。在冬季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在22~24℃之间。

(2)保持呼吸道通畅:护士要指导老年患者进行有效的咳痰,咳嗽咳痰后卧床休息。如患者有痰液粘稠排出困难,可给予祛痰药物。鼓励老年患者多饮水,以促进气道湿化和分泌物松解。对咳嗽咳痰较为困难者,护士要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扣背,借助震动促进痰液排出。为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并叮嘱患者持之以恒。呼吸功能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吹气球练习、唱歌练习。训练时间以老年人不感到疲劳为宜,并循序渐进。对急性发作和气促气短的患者,给予低流量吸氧。

(3)病情观察:观察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尤其重视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是否费力)[3]。注意有无昼夜睡眠颠倒,有无嗜睡和昏迷等。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的程度,药物使用后有无缓解,每次咳嗽咳痰的时间,痰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观察患者有无紫绀。

(4)生活护理:患者入院后给予周到细致的生活护理。保持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卫生。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饭后漱口,对进食困难需要使用胃管的患者,给予口腔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多进食粗纤维,如芹菜和韭菜,避免进食冰冷的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避免过快,以免呛咳[4]。需要卧床的患者,每两小时给予翻身扣背,对长期受压部位给予按摩。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

(5)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知识、治疗的主要方法、注意事项等。积极宣传戒烟知识,如患者戒烟困难,嘱其不要在进食后和活动后立即吸烟,并尽量减少吸烟量。出院后要做好自我保护,预防感冒。家中可使用食醋熏蒸等方法杀灭病菌。

(6)心理护理:评估患者入院后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烦躁、偏执等,并给予针对性的有效心理护理措施。为患者建立多种社会支持系统,共同鼓励和支持患者。

2 结果

61例患者经过我院的有效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60例患者表示对我院护理工作十分满意,满意度达98.36%。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患者的严重程度不一。护理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重视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降低其焦虑和抑郁状态,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其次,加强健康教育,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并不是简单的住院治疗,其需要患者在出院后进行自我保护的日常锻炼,护士要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复发。最后,护士要做到将整体护理落实到实处,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干预。

总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护理服务,其需要护理工作者,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为理念,不断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 宁毅军,杨德玉,柴若楠等.5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7,36(2):235-236.

[2] 刘东杰,刘春晖,邢淑慧等.浅谈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与健康教育[J].黑龙江医学,2010,34(12):958-959.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5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155-01

肺炎指机体肺泡腔、终末气道、肺间质由不同病原体或者其他因素引起的炎症现象,是呼吸道常见疾病[1]。近年,老年肺炎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均经X线胸片、CT检查确诊为肺炎,患者、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21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59~84岁,平均年龄(69.9±2.8)岁;伴有高血压25例,COPD 5例,OSASH 4例。观察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1.1±3.2)岁;伴有高血压26例,COPD 4例、OSASH 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首先实施细菌培养、药敏实验,给予患者合适的抗生素,同时给予患者吸氧、止咳化痰、营养支持的治疗,还包括对患者实施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2-3]。①护理人员与患者主动沟通交流,面带微笑,谈话态度诚恳,倾听患者心理诉求,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进行疾病治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介绍我院肺炎治疗成功案例,同时要求家属多探望病人,给予患者鼓励,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和治疗积极性。②健康教育:通过口头教育、发放健康手册和多媒体等方式,帮助患者了解肺炎知识,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使之更加积极配合治疗。鼓励患者多参加健康知识讲座,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状态,给予相应的单独辅导,鼓励其积极进行治疗。③重症护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应由护理人员全程看护,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保证患者能得到及时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4]痊愈:症状全部消失,肺部炎症全部消失。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肺部炎症大部分消失。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综合护理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肺炎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临床上肺炎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机体受到真菌、病毒、寄生虫、细菌等感染[5]。随着老年人年龄不断增加,机体免疫力不断下降,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也呈现下降趋势,使得老年人患肺炎的机率明显增加,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相关研究发现,在患者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提高肺炎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知识范文6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从学生今后面临的老年护理职业岗位出发,选择典型工作任务,从中确立相关的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实用型老年护理人才。课程整体设计以典型的老年护理工作任务为载体,以项目来构建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实现“做中学、学中做”。针对每个教学单元按照“资讯(获取信息)、决策(作出决定)、计划(制订方案)、实施(进行操作)、检查(审视过程)及评价(总结反馈)”六步法进行教学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

二、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重构教学内容

项目化课程整体设计的关键步骤是将原来学科体系下的课程内容按照能力本位的导向和项目化的思路遴选项目,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序化。德国职业教育家Paetzold指出“:课程似乎是建造了一个存放和重现经验与知识的书架,书架不同隔层的划分使得整理与重获更加容易,它极大地减轻了记忆负担。”本课程项目设计的依据是以老年人为主体,通过护理干预,延缓衰老和减少各种危险因素给老年人带来的消极影响,消除或减少老年人自我照顾的限制,加强老年人自我护理,实现其最佳的功能状态。鉴于此,通过与行业专家共同分析社区养老机构和家庭老年护理的典型工作任务后,提炼了以下9个能力训练项目(见下表),能力训练项目的设置体现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和护理需求,以任务引领学习,并使老年人护理岗位工作程序化。在每个项目下分别设定若干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模块,而应用到的理论知识则穿插于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如在完成“老年人饮食的护理”项目任务中,我们把“老年人的营养需求”“老年人常见疾病与饮食的关系”等理论知识融入“指导老年人制定合理的食谱”操作技能训练中;在完成“老年人排泄的护理”项目任务中,把“排泄形态障碍的常见危险因素”“排泄形态障碍的护理”等理论知识内容融入“指导腹肌、膈肌、盆底肌的锻炼”“排尿功能训练”“自我间歇导尿”等技能训练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也解决了工作导向课程重构的最大难点重实践轻理论,整门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了行动导向。

三、课程的目标设计

使学生掌握老化的特点,能应用护理程序评估老年时期这一特定阶段存在和潜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健康问题;并能应用专业知识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护理,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康复护理;能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以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从而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状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四、教学过程的实施

在老年护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改变,教师作为社区医院护士长,学生分4组(每组5~6人)作为社区护理工作小组,每组设有责任护理组长,负责每次工作的分配,安排工作进度,协调整个项目实施,组织人员完成具体项目。每个教学单元基本上就是为了解决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四个不同的工作任务,每组护士完成一个工作任务。

五、课程考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