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与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工智能时代与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时代与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与教育范文1

关键词:智能信息处理技术;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教学实践

人类正被数据淹没,却饥渴于知识。面临浩瀚无际而被污染的数据,人们呼唤从数据中来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技术。而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数据中识别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以及最终可理解的知识和模式的高级操作过程,所以数据挖掘也可以说是一个模式识别的过程,因此模式识别领域的许多技术经过一定的改进便可以在数据挖掘中起重要的作用。计算智能(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CI)方法是传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扩展,它是模式识别技术发展的新阶段[1]。

科学家预言:“21世纪,人类将从经典信息时代跨越到量子信息时代”。创立了一个世纪的量子力学随着20世纪90年代与信息科学交叉融合诞生的量子信息学,已成为量子信息时代来临的重要标志[2]。量子计算智能导论作为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专业课程,已经在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设。

由于量子计算智能是一门跨越包括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机械、通讯、生理学、进化理论和心理学等学科在内的深奥科学,因此量子计算智能导论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的安排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尤其作为研究生课程如何使得学生在掌握深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将理论转化为技术与工具,从而提高动手能力,这是每个研究生专业课任课老师的核心探索所在,因此就要求老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关注前沿,以该学科的前沿领域为教学指引,进而更好的培养研究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1教材选择

一本好的教材为教学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教材的选择即是老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我们选择教材,期望该教材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可读性好,具有系统性、交叉性、前沿性等特点。由于量子计算智能导论为全校研究生的专业课程,而量子计算智能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学科,因此我们要考虑到来自学校不同专业背景,以及在物理,数学,工程优化和进化理论基础有限的两难困境,所以首先选择了一本关于量子计算的英文原版书作为教材之一,Michael Nielsen等人所著的《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3],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介绍了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学领域的主要思想与技术。到目前为止,该领域的高速进展与学科交叉的特性使得初学者感到困惑而不易对其主要技术与结论有综合性的认识,而该书特色在于对量子机制和计算机科学给予了指导性介绍,使得那些没有物理学或计算机科学背景的学生对此也易于接受,为学生提供了详实的关于量子计算的物理原理和基本概念;另外考虑到这门课程面向研究生,无论将来他们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都要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要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书本知识转化为技术和工具,去解决实际的工程和科研问题,因此我们还选择了另外一门书,由李士勇教授所著的《量子计算与量子优化算法》[4],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该书着重讲解了量子优化算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启发大家在量子计算机没有走出实验室的今天,如何利用现有的数字式计算机构造具有量子特性的快速算法。当然考虑到全校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背景不同,我们也推荐了中南大学蔡自兴教授等编著,2004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生用书(第三版)》[5],该书是蔡自兴为主讲教授的国家精品课程人工智能的配套教材,该本书中系统全面的讲解了高级知识推理、分布式人工智能与艾真体、计算智能、进化计算、群智能优化、自然计算、免疫计算以及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等近年的热点智能方法,从而辅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到计算智能,使得学生全面认识学科的发展和传承性,为今后学习量子计算智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教学内容

本课程从量子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出发,重点讲解量子计算基础和基本的量子算法;并从量子优化算法拓展开来。该门课程我们安排了4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1章,量子力学基础(2学时);第2章,量子计算基础(4学时);第3章,基本量子算法(4学时);第4章,Grover量子搜索算法的改进(4学时);第5章,量子遗传算法(8学时);第6章,量子群智能优化算法(8学时);第7章,量子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8学时);第8章,量子遗传算法在模糊神经控制中的应用(8学时)。

3教学方法

3.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型学科。选课的同学来自全校,各个的专业背景不同,但是大家的共同需求是一样的,就是从课程中掌握一种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但是工程技术的掌握也需要理论的支撑,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方法,具体做法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理论型和实践型。

理论型教学指的是发展完善的量子计算基本原理和方法。其内容包括:量子位、量子线路、量子Fourier 变换、量子搜索算法和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等。而其中量子位、量子线路以及量子算法都是以量子相对论为基础的,这也是量子计算的本质原理,而较之我们熟悉的数字式计算机和计算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在教学中由浅入深,通过PPT授课,采取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讲授方式。下面给出了一个我们在教学中的实例:将量子计算问题形象化。具体内容如下。

让我们想象一下下面这个问题。我们要找一条穿过复杂迷宫的路。每次我们沿着一条路走,很快就会碰到新的岔路。即使知道出去的路,还是容易迷路。换句话说,有一个著名的走迷宫算法就是右手法则――顺着右手边的墙走,直到出去(包括绕过绝路)。这条路也许并不很短,但是至少您不会反复走相同的过道。以计算机术语表述,这条规则也可以称作递归树下行。现在让我们想象另外一种解决方案。站在迷宫入口,释放足够数量的着色气体,以同时充满迷宫的每条过道。让一位合作者站在出口处。当她看到一缕着色气体出来时,就向那些气体粒子询问它们走过的路径。她询问的第一个粒子走过的路径最有可能是穿过迷宫的所有可能路径中最短的一条。当然,气体颗粒绝不会给我们讲述它们的旅行。但是 量子算法以一种同我们的方案非常类似的方式运作。即,量子算法先把整个问题空间填满,然后只需费心去问问正确的解决方案(把所有的绝路排除在答案空间以外)。这样以来,一个枯燥晦涩的量子算法就被很形象的解释,因此增强了学生的记忆也加深了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型教学指的是正在发展中的量子计算智能方法的热点问题。其内容包括:量子遗传算法,混沌量子免疫算法,量子蚁群算法,量子粒子群算法,量子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和这些算法在实际工程优化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属于本学科的前沿,但也是热点问题,因此这部分我们在教学中忽略理论推导,重点强调实际操作,在PPT课件中增加仿真实例的讲解;并在课下布置相应的上机操作习题,配合上机实践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些前沿,从而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

为了体现该门课的教学特点,我们在考核方式上,采取考试与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部分我们采取闭卷考试,占总考评分数的40%;实践部分采取上机技术报告考核,内容为上机实践课程布置的大作业,给出详实的算法流程图和仿真结果与分析,占总考评分数的40%;出勤率占总考评分数的20%。

3.2科研素养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科研素养的最核心部分,就是一个人对待科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研素养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正如温总理说的那样:“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当学生将课本内容遗忘后,遗留下来的东西即是他们所具备的科研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的宗旨也是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该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上机实践和技术报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掌握各种量子计算智能方法的原理和流程是这门课程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学生结合各自研究方向实现量子智能算法在实际科研任务中的优化问题求解。在上机实践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该智能算法的流程而且重点关注学生对

自己科研任务的建模,学会系统分析问题,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理论分析。上机实践验收中,我们不但考察其结果展示,更增加了上机实践的技术报告,用来分析模型建立的合理性,从而培养学生对待科研问题的分析素养和建模素养。在技术报告中,我们要求学生给出几种可供参考的建模模型,并分析各自的优势,和选择这一解决方案的依据。由于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面向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更佳关注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合理性的思考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

4结语

把教学当做一门艺术,是我们作为高校老师毕生追求的目标,如何做到重点讲透,难点讲通,要点讲清,这也是我们多年教学中一直关注的关键点。我们在教学中反对“灌输式”,强调“启发式”,以实际应用先导教学是非常可取的,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量子计算智能导论是一门综合型交叉学科,且面向研究生开设,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通过上机实践和技术报告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动手,积极思考。希望这些教学中的点滴供同行们交流探讨。

参考文献:

[1] 焦李成,刘芳,缑水平,等. 智能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 田新华. 跟踪国际学术前沿迎接量子信息时代:《量子计算与量子优化算法》评介[J]. 科技导报,2010,28(6):122.

[3]Michael A. Nielsen ,Isaac L. Chuang.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Quantum Information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李士勇,李盼池. 量子计算与量子优化算法[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 蔡自兴,徐光v.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研究生用书[M]. 3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Exploration on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LI Yangyang, SHANG Ronghua, JIAO Licheng

(School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Xidian University, Xi’an 710071, China)

人工智能时代与教育范文2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财

政部2017年6月9日公布的《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征求意见稿)》的起草说明中明确指出“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清理力度,施行20余年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制度即将取消,以不断降低人才负担和制度成本。”,这意味着作为会计行业准入门槛的会计证即将取消,财会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才能应对会计行业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挑战。财务软件的普及,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财务机器人的出现等人工智能的发展冲击着传统会计行业,要求会计人员从掌握最基本的核算职能慢慢侧重于应用信息化进行管理、分析和决策。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信息时代的课程,应更好发挥其作用,通过相应的改革措施,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信息时展的“懂技术,会网络”、“擅核算、懂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一、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化程度不够,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传统的高校财会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主干课程由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高级财务会计、审计、税法等构成,会计电算化没有被放进核心课程里,与之相关的ERP软件、沙盘模拟实验等课程被放进了“专业限选课”、“专业选修课”这一冷衙门里。老师和学生的学习重心放在其他会计核心课程上,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会计电算化课时太少,且理论课与实验课分配不均,理论课时过多,实验课时过少,除去老师课上讲述理论和演示实验操作步骤之外留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很少,学生由于操作不熟练,会导致知识掌握过于片面,印象不深刻,容易考完就忘,不利于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快速熟悉会计软件。2.教学目标不清晰,授课内容重点偏航。高校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使用的都是财务软件,有些高校由于建设资金不足以及对会计电算化重视程度低,教学使用的是老版本的财务软件或者演示版。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教授学生应用总账系统,学会从初始设置-填制原始凭证-审核-记账-结账的整个基础会计循环过程,对于其中的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往来款项管理等模块涉及甚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提高,ERP集成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普及,会计信息传递达到即时性和自动化,要求应用型高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由传统的注重核算转变为以核算为基础,侧重分析、决策和管理功能以及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以达到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目的。3.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学生学习主动性低。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理论课讲述理论,实践课先由教师操作演示一遍后,学生模拟操作,照葫芦画瓢,长此以往,学生感觉疲乏单调没有趣味。教师在上实验课的时候往往会给学生布置作业,实验完成后即可休息,有些学生为提早完成作业,有可能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背下老师的操作步骤完成作业应付老师,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主动学习性低,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到让老师解决,独立思考能力差,教学效果不佳,耽误教学进度。4.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信息化程度掌握不高。目前从教的会计电算化教师一般都是会计专业出身,很少即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大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学,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在会计软件的运行、维护、程序以及出现的计算机问题上认识不够深刻。由于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参与到企业实践,对于ERP软件的全面系统工作不够了解,这就造成学生学习软件操作仅限于基础操作的皮毛,并未深入到供销存整个系统的财务管理。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措施

1.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提高课程重视程度。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重视会计电算化课程,通过增加课时和学分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重视程度,摒弃应试教育的错误观念。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尽量做到理论讲授精简易懂,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因此,高校应加大对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除了基础的电算化核算软件外,应增设ERP软件,如果有条件,实践教学可以结合沙盘模拟实训,通过分组以及角色扮演模拟企业经营,可以更好的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全盘操控水平进行锻炼,并在此过程中更好的理解财务操作。2.转变教学目标,适应人才需求。应用型高校正处于改革的浪潮之中,“互联网+”时代与人工智能的到来导致人才需求发生转变,会计证的取消意味着着高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将改变以考证为导向,转为以提升业务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硬实力”的教学目标。传统教学观念认为会计电算化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代替了手工做账,但在信息时代,ERP集成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中的普及,会计信息传递达到即时性和自动化,要求应用型高校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应由传统的注重核算转变为以核算为基础,侧重分析、决策和管理功能以及进行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以达到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目的。3.构建网络课堂,丰富教学方式。现时的会计电算化是基于互联网搭建,整合财务处理、采购、销售、成本、报表等系统的平台,为了改进“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现状,以兴趣带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师生互动,资源共享以及多样化考核。教师可以将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等教学资料上传至网络课堂供学生下载学习,对于会计电算化这一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以将操作步骤录制成视频共享给学生供学生多次观看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以及进行实验解答和指导,实现师生线上线下交流。通过构建多维度多资源的网络课堂,实时解答学生疑问,跟进学生学习进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与提升学生积极性。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信息化培训。针对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计算机技术掌握不牢固的短板,高校应实行“走出去,引进来”政策。鼓励教师“走出去”——到相关院校进修,提供机会给一线教师进行培训,定期深入到企业中参与工作或兼职,为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而努力。着力关注相关人员“引进来”——聘请校外专家,例如财务软件公司专职培训师来兼职高校教师,承担一部分实践教学任务,或者定期专家来校以讲座培训的形式指导教学,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懂实际操作,能全面系统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原理以及熟练操作财务软件,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参与企业运营计划,提供分析、决策、管理的新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紧跟信息时代,重视会计电算化,转变教学目标,构建网络课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学改革中全力培养,为企业输送“懂技术,会网络”、“擅核算、懂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喻硕,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思路探讨[J].亚太教育,2015,33:145-146.

人工智能时代与教育范文3

关键词 传统教育 “互联网+”教育 模式

1传统的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传统教育是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4个阶段。后赖恩把原来的第一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发展为:预备、提示、联想、概括、应用5个阶段。19世纪后半叶流传甚广,对欧美教育有很大影响。20世纪初传入中国。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模式称为“传统教育”或“旧教育”。由此,开始了现代教育派与传统教育派之间的长期论战。该学派重视课堂教学、教师主导作用、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传统教育学派也有保守、过时的方面。

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课堂教育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模式,而课堂教育的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2“互联网+”教育模式

“互联网+”理念是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在2012年第五届移踊チ网博览会上提出,易观国际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了什么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互联网+企业”(企业互联网化);(二)“互联网+产业”(产业互联网化);(三)“互联网+智慧”(智慧互联网化)。第一阶段是要求企业在实践运营中实现互联网战略;第二阶段针对整个产业上下游的互联网化改造,在产品生产(工业4.0),产品供应到产品销售实现互联网化;第三个阶段是实现各行各业所有内容数字化并融会贯通。

“互联网+”这一理念从2012提出来到现在一直被各界广泛关注,目前,学术界对此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是指一种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而“+”是代表互联网对其他各样各业的催化作用,通过新形态的互联网来引爆传统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当“互联网+”遇到教育的时候,互联网对教育变革作用也体现得很明显。

“互联网+”教育模式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是以网络为教学支撑环境,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网络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在师生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构合理的网络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网络教学模式体现出自身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过程、媒体作用等几个方面。

于Internet的远程协作学习模式是利用学校的优质师资,依托公众多媒体通信网进行远距离交互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种学习模式的实施依赖于多个因素,学校支持、学习小组建立以及远程网络学习支持系统等。不同地区的多所学校,各自组成协作学习小组,围绕相同的专题,在远程网站的支持下进行作品评价、问题讨论和方法交流等协作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模式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远程协作点评作品、讨论问题和交流等。

3“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比较

3.1拓宽眼界

传统教育模式中,在一些重大观点上,教师皆主张一种观点,有时也会向学生介绍世界上的其他观点,但教师会强调自己认可的观点,并强硬地主张学生也要同观点,甚至还会找出大量论据,论证自己认可观点的正确性……这种传统模式的教育,实际上是一种观点的狭窄灌输,对于没有什么辨别能力,没有相应经历的学生而言,往往是灌输什么观点,终身都会坚持什么观点。这显然是狭窄的一家之言(此处并不讨论观点的对错,仅就观点的形式而言)。

“互联网+”教育模式则是众家之言,多种观点的集合,在诸多观点中,可能有相近的,也可能有相斥的,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多观点、多角度、立体的世界,而不是世界只是唯一的平面,让学生在多观点的世界里,自主寻求答案,自己判断、筛选正确答案,而不是人已成年,还认为世界都是一样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对学生使用得越早,越能拓宽学生观察世界的眼界。

3.2突破局限

网络时代和纸版时代的变换,让我们意识到一种新的转变正在发生,当“互联网+”与教育结合,当新技术与教育碰撞,我们需要新的视角,才能够突破已有的模式,开启新的格局。

五维突破,重新定义和理解“互联网+教育”。

第一维度:时代原点。第一维度就像一个小小的跳动的点一样。但是,这个点直接关系着后面所有维度的构成。时代原点就是教育与技术结合的第一个维度。紧跟时展的脉搏,让我们不容易偏离方向。时代原点既包含新时代与教育期待,也包括新技术与教育联想。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新技术总是层出不穷,这是不可避免的时代速度,我们需要去感知和理解。然而,看上去有些旧的技术又总是被忽略,这同样也是一个来不及怀旧的时代规律,我们同样需要去认识把握。时代原点,让我们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节奏,明晰这样一个时代对教育的需要求转变,从而坚定地面向那个还未创造出来的新格局。

第二维度:虚实结合。对那些一出生就已经接触互联网的人来说,他们就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而目前,我们大多数则是互联网的移民。对移民来说很理解原住民对互联网的认识和情感。移民总是想讨论清楚到底该不该去使用互联网,使用到什么程度合适,如果有效、适度地使用互联网。而原住民的情感则大不相同,他们明明已经在使用互联网,却不觉得正在使用,往往认为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带来的感受没有太多区别,不存在要不要使用互联网的问题,而是虚拟空间和实体空间已然混合成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们需要注重学生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尝试着走入虚拟的世界。虚实结合是教育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第二个维度。这就意味着,如果只是考虑实体空间内的面对面交流,并用各种各样的技术促进这种交流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却不去触及如何构建虚拟空间的学习环境,如何打破实体与虚拟的边界,怎样打造新的学习习惯形成新的教学范式,那么教育与技术的结合只能徘徊在门外。

第三维度:工具立体。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让第二维度“虚实结合”普遍发生!第三个维度是工具立体!工具包括越来越便宜的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谷歌眼镜等;还包括这些智能设备里所蕴藏的巨大宝藏――应用程序(APP);也包括各种各样的平台、软件和开发工具。工具不仅让创造的效率得到了提升,也让内容的改造与使用更加便捷,更让新的链接方式可以随时随地开展!

第四维度:教师智慧。如果说前三个维度构成了一个三维立体,那么接下来的第四维度需要教师智慧的加入。四维空间并不是那么容易琢磨得清楚的关系。

第四维度中教师智慧的加入正在打破很多既定的格局。教师,正在发生转变;教师,正在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正在重新打破已有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正在变得多元化,更加富有价值!也只有教师智慧这个维度的叠加,前三个维度所构成的立体小广场才能够更大限度地彰显意义。

第五S度:学生创造。后一个维度:即第五个维度是学生创造。这个维度受到第四维度的强烈影响,但却是完全独立的维度。也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学生跳出已有体系框架,真正拥有选择权,跟随自己热爱开展学习的时候,真正的互联网+教育变革才会发生。这种独立性对整个教育与技术的结合显得特别重要!学生开始意识到更广泛的学习共同体的存在,开始重新定义不同方式的真实感,开始发现更多样的教师风格可供选择,开始更多地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这就是五个维度共同构成的新格局。打开这五个维度,教育与技术的结合也将变得清晰起来。

3.3增加机会

不得不承认:我们国家的教育是分等级的,不管造成等级的原因多么复杂,但结果就是教育的等级相差悬殊,直辖市、省、市、县、农村的教育程度明显差别很大,就算教育部门有意改变教育环境,但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毕竟是有限的,无法兼顾庞大的受教体,但是如果采用“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地打破空间的壁垒,可以通过互联网、把中国最好的名师传送到偏僻的乡村,县镇,甚至可以把世界级别的教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山区的学校,“互联网+”教育模式可能让教育环境不好的学生接受一辈子也不敢想的优质教育资源。

3.4培养主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形成了老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是非常明显的,其中关键点是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很显然,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这种单向灌输模式担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造适应新课改要求的高效课堂模式势在必行。

“互联网+”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主动学习的情况比传统教育模式要多得多,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是引导位上,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他们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创新能力更难以形成。

“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最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大量的学习资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我质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索解疑,

为了查找一个问题甚至一个名词的答案,往往需要在“互联网+”查找相当多的词条或解释,出于需要,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查找相当数量的信息,出于兴趣,还可能继续查找相关的大量信息,这种主动查找信息点、知识点的方式渐渐养成后,会在无形中培养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而这种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和创造性发挥。

3.5培养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解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诸多能力的总和。传统教育模式也有对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但都是一个问题:填鸦式的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力得不到积极的训练,但是“互联网+”模式则刚好(下转第28页)(上接第7页)弥补了这种被动。互联网的特点之一就是大信息量,并且信息的真伪不确定,需要读者自己进行判断,理解,分析,概括,如果没有这种综合能力,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不会很好的被使用,反倒会成为压力,使用“互联网+”教育,要求受教者必须主动能动地筛选信息,如果有一条信息不筛选,就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也可能被欺骗,甚至被伤害,这种互联网的特点,本能地要求受教者提高自己的综合辨别能力,这样的教育模式,对将来走进社会,适应社会,取得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3.6减轻教师负担

“互联网+”教育模式,不仅有益于学生,对教师也是一个重大的改变,可以把教师从繁重的批改作业中解脱出来,使教师有时间可以专心做教学和课题研究,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时代与教育范文4

关键词: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给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经过多年的努力,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力量。远程教育即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产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同时还具体指出“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要实现这些目标都离不开远程教育的发展与支撑。对于远程教育来说,网络课程是实施远程教育的核心部分,而课程资源建设又是网络课程的核心内容。只有加强对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规范,才能提高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才能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创造性地完成好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要求。

1网络课程的特点

1.1资源的多样性

网络学习环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包含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例如文字、图片、图表、声音、电影、动画等。如果课程建设比较合理,则能够让学习者按照自己的能力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进度,使得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

1.2沟通的交互性

通过网络环境,能够强调“协作学习”的作用。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思维和理解可以实现共享与沟通,在相互协作中实现课程的教学实施。

1.3教学的动态性

传统的教学具有固定的内容、目标和程序,其教学环节是提前预设的。而网络教学设计则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和需求,随时做出调整,从而使得教学实施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2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路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不仅仅满足于学历的补充,更多的是希望自我能力的提升。远程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的课程内容将面临如何与在职成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相关联、如何解决学习者个体的差异所带来的对课程实施多样化的需求、如何设计面向学习者的各种学习材料之间一体化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课程要有吸引力。

2.1加强课程的总体规划

网络课程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不是将传统课堂搬到网上,而是由优秀教师和专业团队为在线学习重新设计的、富媒体化的、将课程内容知识单元化的线上课堂。在构建远程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时应充分考虑成人学习者在职远程学习的实际情况,拓展专业外课程比例,教学设计环节关注行业特点与需求调研,主讲教师团队建设趋于多元化,教学实施环节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与工作情境相结合。

2.2提高学习者评价的日常化

1)网络课程体现了个体化的自主学习,包括自我计划、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等。因此,对于学习者学习方面的监控,可以采取对学习者学习该课程的每一单元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能够逐级细化到学习者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并告知学习者哪些知识点还需要加强学习。2)增加论坛的交互性,论坛中可以设立不同的主题讨论,由学习者分小组主持论坛,并加入评价机制,学习者在论坛中的交互内容也可作为课程资源的一种形式。3)远程教育主要面对从业人员的在职学习,这就需要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为了提高远程教育的水平,保障远程教育的质量,可以依托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开发利用学习进度跟踪工具,个人学习进度管理工具,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进度分析、学习过程提醒服务。帮助学习者制定个人学习计划,改进和监控学习者的个人学习状态,培养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运用学习平台的监控功能,及时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并作为形成性评价的依据,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3增强课程的后续跟踪监督

1)课程完成制作后,需要考察课程的结构、内容、形式是否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跟踪了解课程是否适合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是否需要更新以适应教学目标的不断变化,课程的形式是否需要调整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以及课程是否能够吸引学习者并且实现其教育目的。2)建立教学指导小组和教学督导小组。通过小组来定期检查学习支持中教师资源的上网情况、网上答疑情况、学习者参与的程度、学习者作业的提交情况,定期了解学习者对课程的评价与意见,以便为课程的后续改进工作提供参考,并将教学指导或教学督导小组的检查结果纳入对主讲教师的考核中。3)通过技术平台的数据记录,监控整个课程教学支持的过程,对教师的网上答疑、作业的批改以及资源的补充与利用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实现对主讲教师予以自动化的提醒和督促的功能。此外,将课程的导学、助学以及对学习者的监控与平台系统的建立结合起来,从学习者的角度来改善课程对学习者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4保持资源建设的长期维护

课程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应该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因此,课程的资源建设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过程,其中涉及课程资源的初次建设、课程资源的实际应用、课程资源的监测与评价,以及课程资源的修改与再开发等环节。

3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以现代英语语法课程为例进行分析。

3.1课程背景分析

1)英语语法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为打下扎实的语法基础知识,学好后续的专业课程所必需的。2)考虑到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为成人,因此在课程的构建上重视远程分级导学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活动围绕着“导学、自学、促学、督学、助学”五个环节展开。每个环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不同,但互有联系,相互补充。

3.2资源现状分析

1)远程教育面对的学习主体比较复杂,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学习目的等差异较大,学习者学习地点也相对分散,他们具有更多的个性化需求,更需要专业人员通过数据挖掘、追踪学习等手段提供专业的指导(导学),从而更好的促学和助学。2)课程的核心教材和教辅教材均为课题负责人亲自撰写和主讲,优秀的师资队伍,为课程提供全面的教学、辅导、技术支持、小组讨论、课程管理、作业和批改等。

3.3需求分析

1)本课程旨在通过网络平台、通讯手段、多媒体等数字化技术创建新生代英语语法课程,让更多的人享用优质教育资源,并在低成本的技术支持服务下,提供个性化教育,真正实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2)本课程以现代远程教育理论为总体设计原则,教学设计着重创设的是学与教的有机统一,这一系统包括了确定教学目标,建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媒体,组织教学过程,监测学习状态,评价学习质量的总体构思及实施过程。

3.4资源设计

本课程分八个模块进行阶段性的教学(见图2)。对于不同阶段和不同的环节作详略得当的具体讲授,整体与章节以及个性化分级导学环环相扣,有利于目标的积极实现,使学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5课程评价

本课程采用了先进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包括网上课堂、会议系统交流。有效的满足了网络学习者的群体需求,个性化的网络环境有效地安排了学习进度。这一切进一步加深了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另外,促学和督学以及反馈评价,能有效跟踪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实行教学改革。

3.6设计修正

课程的学习对象是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的生源,学习者的层次、基础等都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也随着知识的更新及行业的发展,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将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不断地修正课程内容上的缺陷与错误,不断地优化教学模式及教学媒体,不断地增加新的内容及教学工具,及时地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引导学习者进入正在探索的学习领域,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及创新精神等。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持续维护更新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4结束语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同一教学空间、同一讲课节奏、同一教学内容和同一教学时间实施课堂教学。网络课程的建设需要创新性思维,要跳出原来固有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打开网络思维的想象空间,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乐丽琴.关于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电脑,2012(8):147-148.

[2]姜永生.基于主动学习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策略与过程模型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4):131-114.

[3]陈庚,丁新,袁松鹤,等.网络课程要素分析及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08,14(6):73-79.

[4]刘红侠,王吉成.浅谈高等学校网络课程资源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108-110.

人工智能时代与教育范文5

关键词:空间美学;后现代;学科互涉;表征实践;体验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3-0087-06

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空间转向经由列斐伏尔、福柯、索亚、巴什拉、布朗肖等理论家的推动,成为20世纪较为显著的社会思潮与文化表征。一方面,空间转向适应了后现代主义学科互涉的知识景观,并且沟通了文学审美、地理景观、城市建筑、室内装修、话语霸权、图像感官等不同领域,呈现出在后现代时期强大的理论话语;另一方面,空间转向与后现代时期的主体实践联系更为密切,成为主体意义彰显与价值对象化的载体,“空间的构造以及体验空间、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①。空间转向实现了“向外”的文化景观和“向内”的主体体验两个维度上的后现代思想文化范式变革,当以空间理论引入、反思美学理论时,不仅能够丰富美学话语,更能为美学阐释后现代的文化现象带来崭新的视角,并且广泛地参与到文化表征实践中。后现代思潮早已打破了古典时期天人合一、境由心生的空间体悟,消解了过于高扬主体性特质的审美自律、空间征服与自然祛魅,而是转向了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审美文化实践。空间转向和空间美学不仅丰富了美学资源,更是以其独特的“空间体验”“文化表征实践”等理论有效地阐释后现代审美文化现象,获得新的审美发现与美学启示。

一、空间转向与美学理论的融合建构

空间转向不仅仅是哲学领域的重要思潮与研究范式,更深刻影响到美学理论与文艺理论的进程。正类似于“现象学转向”“语言论转向”和“文化转向”,空间转向也经历了从哲学到美学、再到审美经验的过程。如果说古典时期建构的是“美学――时间性”的样态,那么在后现代时期则是全球化、都市化和平面化的“美学――空间性”样态。“我们无法返回过去的美学活动,它们是在已经不属于我们的历史环境或者困境基础上精心构造出来的……与我们自身处境相适应的政治文化模式将必然把空间问题作为其基本的构成线索。”②空间理论中的文化地理、城市设计、赛博空间、异质区隔等都给审美文化提供了更为宽阔的视野;而文学和美学的多元性、生存性、家园感与体验性等也契合了空间转向的“第三空间”阐释与“前学科”风貌,二者从而相生共赢地建构起主体心灵世界的无限空间。所以,美学理论与空间理论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生发出阐释美学的“空间理论”和引入空间性的“美学理论”,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具有后实践性质的“空间美学”。这一美学样态不仅仅着眼于空间体验对生命的诗性言说,更是将美学作为特殊的文化实践方式,实现了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建构,以“主体间性”的视野拓展主体性的自由与“自律论”终结之后的敞亮。在当前学科互涉的语境中,文学和美学更需要以多样化、异质性的多元空间适应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后现代价值取向。而空间美学的建构正是在“向内维度”的心灵体验、“向外维度”的文化实践两个层面实现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价值。

首先,从“向内维度”的心灵体验而言,空间转向契合了古典美学层面天人合一、神与物游、放逐回归的情感体验模式,彰显出审美的主体性和自由感。进入后现代以来,面对地缘政治学、空间符号学、文学地理学等学科互涉和“播撒延异”的知识状况,空间美学一方面包容了不同学科的美学泛化走向,另一方面却深入到主体化心灵审美体验中,以期从碎片式的存在状态恢复完满的生存体验,重塑主体在后现代时期的自由景观。巴什拉《空间的诗学》真正从美学意义上确立了空间的诗性特质。在他看来,主体生存的外部空间直接影响到其精神体验和生存的状况,在主体的体验中生发出无限寂寥的梦想空间,进而通达诗意的“虚静”宇宙空间。由此,主体的存在价值和空间的本体价值得以产生。“被想象力所把握的空间不再是那个在测量工作和几何学思维支配下的冷漠无情的空间。它是被人所体验的空间。它不是从实证的角度被体验,而是在想象力的全部特殊性中被体验。”③美学空间仍然是人所建构的主体价值空间,主体性的力量和审美实践一以贯之。美学空间正是主体在与外在空间的依赖、胶着、克服、超越中,完成审美的体验和终极自由意蕴的追寻,实现精神家园的诗性回归。

其次,从“向外维度”的文化表征实践而言,空间转向在后现代时期打破了古典时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稳定模式,空间的恒定结构也被改弦更张,成为“把一切旧的神圣的和异质的空间重新组合成几何的和笛卡尔式的同质性空间,一个无限对等和延伸的空间”④。这个空间是充满了权力、话语、传媒、图像、都市和身体的流动性空间,广泛涉及社会学、建筑学、地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资源,可谓是空间性的“学科间性”。同时,消费社会和商业伦理也在重新划分着空间的领域,重塑人们对都市、生存和身体的心灵体验,传统意义上和谐、稳定、静谧的空间体验已经完全被超空间感的幻象与破碎的认知地图更改,经验化的混乱与差异重新彰显了物性的丰富与冷漠,正如大都市建筑的迷宫。后现代的异质空间和超空间加强了对不同学科的阐释力度,同时这也与主体“震惊化”“离散化”的审美体验密不可分。此种混杂的空间带给主体的已经不是与自然合一的崇高美学体验,而是在充斥着符号与迷宫的身体认同中,自由地选择适合自身的空间归属,感性化、虚拟化和平面化的多维超空间已经成为主体生存必然的选择。比如在新传媒语境中,赛博空间的建构和超空间的体验成为后现代崭新的图像与意义体验;在地理学和都市学的视野中,空间性的区隔、设计与划分也与权力、身体和文化表征等密切相联。空间性已经成为后现代文化的显著景观,并广泛参与到主体的物质实践与精神实践中。

空间美学的建构从双重维度契合了古典美学的传统与后现代文化语境的需要,确证了自身存在的合法化价值。空间美学不仅为后现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话语资源,更是以自由的主体性建构、多元的文化景观和介入社会的现实诉求给理论界提供了崭新的思维途径和阐释方法,以其强大的理论包容力为美学理论的研究注入了崭新的活力。

二、空间美学的“生存――体验论”

哲学基础及文化表征实践空间性和空间美学的建构经历了不同时期主体从哲学层面的理解与反思。在古典时期,空间性质的美学话语是以认识论哲学为基础的空间体察,空间是物体存在的三维量化场所和数据,或者是被动的、需要主体以“生气灌输”或者“物我同情”的方式进行体察与认知的对象化存在。进入现代和后现代社会以来,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现代性进程以摧枯拉朽之势破除了氤氲在古典时期的自然静谧,人类对空间的改造和征服能力已今非昔比,“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只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⑤,所以古典时期认识论基础上的空间美学观点必然式微,这也正是“生存――实践论”哲学基础出现的必然性。无论是本体论维度的超验空间、认识论维度的科学空间还是经验论层面的心灵感知空间,都缺乏主体能动实践性的参与,成为带有形而上学色彩的超验存在,不适应后现代社会的现实与思想基础。而马克思自下而上的“生存――实践论”哲学不仅给空间性注入了强大的理论活力,直接启发了列斐伏尔、福柯、詹姆逊等人的思想,促使了后现代空间转向的生成。

马克思认为,人类主体的劳动实践改造了自然空间的原始状态,并且在实践成果中反观自身的存在价值,而这一过程同时也生产着自身“人化的空间”,从而具有了来源于自然却又与自然相迥异的“家园”空间,“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⑥。而空间美学的实践性经由蒂里希、索亚、巴什拉等理论家的论述,更加侧重“精神实践”的维度,并试图建构后现代美学“体验”视域中的文化实践,体验也就构成了精神实践的主要内涵。“存在,就意味着拥有空间。每一个存在物都努力要为自己提供并保持空间。这首先意味着一种物理位置……它还意味着一种社会‘空间’――一种职业、一个影响范围、一个集团、一段历史时间、回忆中或预期中的一种地位,在一种价值和意义结构中的位置。”⑦

对于空间的感知和体验决定了主体的生存状况和意义的彰显,并且此种“审美”维度上的体验也可以直接有效地介入和分析多元文化中的主体性价值问题。所以,空间美学体验的实践方式不仅仅为文学和美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方法论资源,更以个体充满生命感的感受与经验介入到不同的空间领域中,进而实现对生存空间、文学空间和多元文化空间的审美解读。以“体验”作为精神实践原则就以人为核心并肯定了其理想、信念、感性、情感的力量,并进而实现其意志、能力和道德。由此,审美活动彰显了作为个体人类的、不可重复的神秘世界,“空间的构造、以及体验空间、形成空间概念的方式,极大地塑造了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⑧。这样,就恢复了审美实践和美学理论“感性学”的原有之意,打破了西方古典美学“逻辑――归纳”方法论,矫正了先验宏大理性构架对个体审美的伤害,从而进一步恢复美学在后现代时期的应有之义。

作为美学研究而言,我们需要立足两个视角,一是对个别性审美活动的把握,二是实现美学作为哲学分支应有的学科综合。因为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个体“凝神静观”的无功利情感活动,需要对自然、对艺术品进行审美体验。空间美学作为一种更高层面的理论建构,必须在初次审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再次的理论综合。空间美学的“生存――体验论”精神实践为重新恢复感性体验的美学原则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活力,不仅纠正了“自上而下”的形而上体验、实现“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原则并确立感性的首要地位,而且在空间的维度中将审美化为存在、将艺术化为人生,在后现代时期保持着崭新的活力。

建立在“生存――体验论”哲学基础之上的后现代主体精神体验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改弦易辙,更是从精神实践和符号建构的维度完成了对美学现实性的关照,从而为阐释后现代多元文化景观带来可能。“文化表征”正是文化研究中对美学符号的阐释和意义澄明的过程,“精神实践”是本体和原因,而“文化表征”则是符号与呈现。其实,“表征”与“再现”在英文中是同一个词汇,“再现”是立足于古典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上的本体性美学概念;而进入现代与后现代时期,经历结构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西方以及语言论转向,“再现”作为文学和艺术的基本原则显然已经不适合后现代的实际状况,霍尔在其文化研究和实践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表征”的概念:“表征是在我们头脑中通过语言对各种概念的意义的生产,它就是诸概念与语言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使我们既能指称‘真实的’物、人、事的世界,又确实能想象虚构的物、人、事的世界。”⑨“表征”正是通过主体精神上的能动过程,对不同的文化产品和审美活动赋予意义。因为在后现代时期已经产生了众说纷纭、学科互涉、文化研究和审美泛化,所以必须在不同的语言文化符号中发现意义可以被传达和有效阐释的领域,并且能够有机地建构主体的后现代生存体验。“我们所说的‘表征的实践’,是指把各种概念、观念和情感在一个可被转达和阐释的符号形式中的具体化。意义必须进入这些实践的领域,如果它想在某一文化中有效地循环。”⑩对于后现代的文化表征而言,它打破了前现代时期反映论和再现论的僵化模式,更加侧重在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基础上的“意向论”和“建构论”,人的劳动生产活动不仅仅生产了现实的产品,更是以自身精神力量的“投射”完成了“属人”的文化意义。

后现代空间上的区隔与体验更为丰富,实体空间与赛博空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城市设计与地理区位更加赋予了人的表意、象征、隐喻和霸权,所以更加需要文化表征实践介入空间性的研究,这也是空间美学的现实意义。比如后现代的“家园”流动感更强,与自然和土地的分离程度也更大,所以文化表征空间的建构就得以个体在“体验”的维度上实现精神上的家园归属。童年的记忆、仿真的影像和熟悉的场景都有可能成为重构家园情结的文化符号。再如电子媒介的赛博空间,本身即为与现实空间完全割裂的计算机“二进制”虚拟场景,但是现实主体以“代入”的方式完成了另外一个身份的主体转换,尽情在网上江湖中逍遥纵横,这依然是文化表征实践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完全建构在后现代主体心灵体验基础上的“异度空间”。可以看出,空间美学在后现代语境中,通过文化表征实践焕发了强大的理论活力和适用性价值,能够有效地分析、阐释和指导后现代文化景观,显示出独具特色的话语空间。

三、空间美学后现代文化表征实践的显性特质

空间美学的“生存――体验论”哲学基础适应了后现代众语说杂的文化景观,增强了空间美学的实践性与普世性价值。一方面,“生存――体验论”的美学样态打破了传统时期和现代时期对空间形而上学的绝对认知,消解了主体性膨胀之后对空间的统摄,而是以辩证的眼光审视主体与空间之间的流动性、建构性关系;另一方面,空间美学以其对空间特有的感性话语、情感体察赋予了更多的后现代文化景观以美感的色彩,拓展了美学阐释现实和自身发展的新维度。同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超空间、空间压缩、空间政治和空间霸权的出现,也使得空间美学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美学意识形态的眼光重塑后现代话语。这样,空间美学便广泛参与到文化表征实践和建构符号意义的进程之中。总体看来,空间美学在后现代文化表征实践中呈现出“三个融合”的特质。

一是“自然空间性”与“都市实践性”的融合。传统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往往被看做是被动僵化的客观存在,“(传统)空间同样被当做一种自然事实来对待,它通过指定的常识意义上的日常含义而被‘自然化’了。它在某些方面比时间更为复杂――它具有作为关键属性的方向、地域、形状、范型和体验,以及距离――我们象征性地把它们当做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可以测量并因此能被确定下来”;而后现代时期的都市兴起、建筑装修、街道场所等在很大程度上已突破了自然空间恒定的精神体验模式,成为主体充分发挥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的场所,进而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内涵。时空压缩、流动空间和场所主义都是空间美学在当今大都市的现实介入。在空间美学看来,当今的大都市建构实现了美学上现实的“同一性”和体验维度的“差异性”。现代性工业文明已经成为全球化发展的目标,大都市的建立正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地域承载,集中化的商业摩天大楼、按区域划分的不同功能区、高架立体的交通道路、高度密集的商业广场以及同质化的迪斯尼乐园、影院和饭店,这些都构成了“千城一面”的独特景观。但在同质化的物质建构中,人们对于流动空间和地域空间的追求却更加强烈,这正是以空间美学体验来完成对家园和内心归属的向往。即使是在后现代破碎、震惊的体验中,“时空压缩的这一思考方式,也使我们回到地方的问题和地方的意义,在所有这些社会形态各异的时空变化语境里,我们如何思考‘地方’?诚如我们的时代有人说,“本土社群”似乎是分崩离析了,你可以在国外发现跟家里一样的店铺,一样的音乐,或者就在路边哪家餐馆,享用你钟爱的异域假日佳肴,当每个人都有了这样那样的此类经验,我们又怎样思考‘本土性’”?个体对空间的怀旧式和审美化体验构架了都市另类的特色风貌,这恰恰是主体性彰显的结果。

现代大都市的兴起首先体现了主体实践化了的“场所主义”,将“空间(space)”转化为“场所(place)”并强调人对空间建筑的能动性作用,随后又以“时空压缩”的方式完成主体的美学体验和意义彰显,最终形成了个体建构空间、又在空间中流荡体验的“流动空间”。比如都市中的闲逛者,他们也许并没有消费或者其他的目的,而只是以审美愉悦的心态寻找城市中的心灵认同符号,这样,他们在人类自我建造的空间中“消费”,同时也建构着自我心灵上的“空间”,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正是在都市空间的游移、变换、体验和疏离中,完成了具有意识形态效果的话语反叛。本雅明透过19世纪巴黎的都市空间,敏锐地发现个体“差异”空间对都市“总体”空间的张力关系,并形成了与同质化空间相抗衡的异质性审美空间。这一潮流在20世纪也得以继续深入,比如美国的格林尼治村群体以及西方随之而来的都市“内爆”与郊区化现象,这些都是空间文化实践在后现代继续深化的结果。

都市作为人类现代化实践的重要产物,一方面具有空间的自然属性和物质实践属性,但另一方面都市空间美学也对空间的“定位”和“他者”的寻求中,找到各种异质性因素共存的张力关系,并深切关照主体的生存体验和情感归属。“漫游的方式成为此种基本关系的支持者。漫游的团体更需要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与支持,因为他们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固定的团体更易于改变。正因为如此,他们常以暂时的特殊力量来掩饰个体之间的差别,这常常胜过客观上更永久的力量。”

二是“空间生产性”与“空间话语论”的融合。后现代性的空间转向与空间美学不仅仅是个人差异性与群体同质性之间的张力,更是成为国界、政治、话语、资源、民族等权力的生发场域,也是民族国家开展对抗的契机。后现代性完成了政治、文化多元化和民族国家重组的进程,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随时通过对文化空间、传媒空间、社会空间和软实力空间的侵占与渗透,通过类似于福柯的“权力话语”对本国普通民众和民族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空间已经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工具,国家利用空间以确保对地方的控制、严格的等级、总体的一致性,以及各部分的区隔,因此,它是一个行政控制下的,甚至是由警察管制的空间”,空间成为权力争斗的场域和意识形态控制的路径。但与此同时,空间美学的生发同样也可以在空间中对统治意识形态进行反抗,以个体私化的空间和对空间的直观体验能力消解政治的霸权。鲍曼曾经把社会实践空间进行“三分法”归类:“如果说认知空间是通过知识的获得和分配在智力上被建构的,美学空间是通过由好奇引导的关注和对经验强度的探索在情感上进行划分的,那么道德空间的‘建构’就是通过感觉到的/假定的责任的不平均分配来实现的。”认知空间和道德空间在后现代时期都被压抑和离散的,国家意志和意识形态规约着认知空间,成为话语霸权;而道德空间在多元异质的后现代时期也呈现出言说的无力感,个体对于宏大叙事的规约早已厌倦,所以,只有美学空间适应了自由、多元、瞬间、感官和平面化的后现代文化体验,在主体间性的审美文化中,保持着个体性的一抹亮色。

詹姆逊同样从理论出发,倡导在文化层面生成全球性的“认知图绘”美学,其实也正是空间美学的另一种有机表达方式。认知图绘来自于个体心灵对地理现实空间的理解与再现,并且成为一种反抗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美学”,“以物质和文学的眼光勾勒出一种潜隐而又阴敛的人文地理学,这种人文地理学必须成为激进的后现代主义政治学抵抗的对象,也成为这样一种揭开毫无存在必要的面纱的手段:大量吸取当代诸种重构过程的工具性养分”,后现代多元、流动和边缘化的空间产生的新的空间逻辑、赛博空间、身份空间、交往空间等都是与认知空间和道德空间相迥异的个体化“图绘”模式。由此,空间美学成为一种符号反抗的话语体系,可以在同样的空间建构中以个体性、民族性和差异性实现对空间压抑的反叛,比如带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可以以审美渗透和民族身份认同的形式实现对同质性空间的反叛。空间美学以其强大的审美话语替代了认知空间与道德空间,以文化表征实践的方式实现了对空间压抑的反抗,呈现出生产实践论与话语权力论的统一。

三是“生活空间性”与“身体在场性”的融合。后现代时期主体的日常生活极大丰富,改变了被动依靠自然空间的单一劳动实践模式,而是在丰富的生活场域中体验空间的社会文化意义,并在表征实践中发现自身“身体性”的感官经验。这样,也就把形而上的超验空间转化为后现代时期的日常生活性,美学空间也得以深入到主体生存的方方面面,从空间的维度完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诉求。“这些地点(空间)是我们居住和劳动的地方,是我们把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其中的房屋、街道、工厂、办公室、学校、公园、影院等等,对于这些地点我们不可避免地形成一种地方感――对这些地方如何运作的基本理解以及对于这些地点挑剔的情感,像喜欢、不喜欢、爱、恨、接受、拒绝等等”,后现代的众多空间领域正是以主体的生活范围以及生活体验所建构起来的。在前现代时期,因为交通的不便和漫长的旅程,人们对于时空的体验更多带有“膜拜”性质的崇高感,而后现代时期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大大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间隔,高科技大众传媒早已替代了传统的空间意识。所以在“瞬间”的冲击中,人们更能感觉到的便是以自身生活为核心的空间体验,更加注重以身体性为核心的、活生生的空间意义建构。“历史意识受到了星际意识、地型学意识的压制,时间性移向了空间性……后历史带来了历史与‘膨胀的现在’的一种新关系。”比如在居住空间周围公园的休闲,在家庭中的电视和网络,在附近卖场中的品牌消费与文化体验,等等,都是以“身体”和“生活”为核心的空间文化建构。

伴随着新传媒、电子信息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更加注重在空间中的身体体验,甚至只能在虚幻的图像和网络空间中找到存在的价值,这是身体空间发展的极致。“身体的空间性不是如同外部物体的空间性或‘空间感觉’的空间性那样的一种位置的空间性,而是一种处境的空间性”,而后现代的处境恰恰是在图像、感官和视觉的“内爆”之中。比如电影所营造的空间正是一种视觉虚幻性的体验空间,人们在影院的现实空间中感受到的是图像带给人的情感意义;网络赛博空间更是一种虚拟空间,超文本、超链接、超自然、主体角色代入等均完成了身体感官的需要。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可以发泄无意识的不满,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网上江湖中快意恩仇、侠肝义胆。“这种虚拟的基本概念,就是高清晰度。影像的虚拟,还有时间的虚拟(实时),音乐的虚拟(高保真),性的虚拟(画),思维的虚拟(人工智能),语言的虚拟(数字语言),身体的虚拟(遗传基因码和染色体组)”,这也正是空间的文化表征实践所造成的“完美的罪行”。

所以,后现代以“身体”和“生活”为核心的空间美学呈现出“超空间”的审美表征。在这样一种符号所营造的空间中,一方面人们沉浸在唾手可得的空间模拟与仿真之中,感受平面化空间所带来的感官愉悦;另一方面超空间的多元性也使人们深深陷入虚拟的空间迷失之中,进而失去了对方向感和历史性的体验,沦落在后现代的无边空间之中,“你浸其中,就完全失去距离感,使你再不能有透视景物、感受体积的能力,整体人便融入这样一个‘超级空间’之中”。但无论怎样,空间美学完成了对后现代主体身体性与生活性的文化表征实践,并且从空间维度敏锐地发现了主体存在的问题。这也正是后现代审美文化的特征,它正如一把双刃剑,在自由体验和主体彰显的同时是身体的迷失与沦落,而空间美学以强大的理论包容性有效地阐释了这一文化现象,并将继续在历史中完成美学的话语言说。

空间美学的建构正是伴随着后现代转向应运而生,并且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理论话语与学科范畴。正是因为哲学领域的空间性完成了从本体论到认识论的转型,空间美学也要以“生存――体验论”来确立自身的实践性品格,从而完成对各类空间的阐释与主体生存问题的关注。面对后现代的图像霸权、民族认同、网络空间、都市设计等问题,空间美学以文化表征实践的方式完成了对其符号意义的建构,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程抹上了一道亮色,延展了美学自身的话语场域。空间美学既能够反叛意识形态的控制并且彰显后现代主体的自由体验,也不可避免地使主体陷入平面化和虚拟化的超空间之中,但后现代文化的特质和魅力正在于其流动性和多元性。空间美学建构着历史的同时,也终向历史敞开并被历史检验,相信空间美学最终会为后现代的主体生存找到一条永恒的精神回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