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系统的优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能源管理系统的优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能源管理系统的优势

能源管理系统的优势范文1

关键词 烟草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烟草企业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烟草工业本身的特点是耗能高、污染大,这些特征决定了烟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与管理,利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来实现对能源的节约,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能源社会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烟草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 烟草企业在能源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烟草企业的能源控制大多数采用以下方面的系统:给排水系统,空调制冷系统,以及锅炉控制系统等,在这些系统的有效运行促进了能源的有效利用,但是前提条件是各个系统之间能够相互配合与沟通,现实情况是各个系统处于孤立运行的状态中,彼此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使原本有限的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烟草的生产受到影响,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减少了企业的收益。

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机械运行系统的机器设备来自于不同的生产厂家,遵循各自的规律和标准,形成符合自身条件的能源控制系统,即使通过网络系统之间的调节能够达到彼此的联系以及系统功能之间的平衡,但是这种功能由于受到地域或者时间的限制,不能被普遍应用。

基于以上方面的问题,唯一的解决途径就是从整体出发,把握全局,研制出一个新的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不仅能实现对企业能源的综合管理,又能实现不同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

2 烟草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目标

是在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独立的功能作用的同时,达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建立一个新的综合性能源管理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实现对所有能源系统的掌控,包括能源的消耗以及能源设备的应用状况,能够充分发挥能源系统的总体优势和综合调度功能。

3 烟草企业能源管理系统的最新开发

经过业内人士的研究,美国Wonderware 技术企业研制出了一套工业自动化软件系统。本着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各个能源系统的工作特点,本着高端性、实用性、以及准确性等原则从企业能源管理的信息化视角,来加强对烟草企业的管理和运行,企业要建立一个稳定又实用的能源检测与控制系统,实现对能源的综合控制与管理,达到彼此间的平衡,实行信息与资源的共享,使各个独立系统间有效地配合起来,达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这一系统的结构以及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 能源管理系统框架

这一能源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以及数据的计划和编排等作用,而且还能够达到与主体管理系统信息的传输与管理,也能够主动向上级部门报告生产的实际效果。

建设这一系统首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数据集成问题,这一系统能够实现各大系统之间的数据集成,在信息通讯软件的辅助下,使各个独立运行的分析系统之间的通讯联系,对各个独立运行系统中的信息进行采取和集中,并将其利用在测控系统中,再依照各个控制系统控制技术以及控制过程对控制系统进行分组,与此同时,各个系统中所出现的能源信息将会被储存在中央数据库系统中,这部分被存储的信息大多数都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有价值的信息,要想实现其利用价值,可以通过采用高端的信息分析工具对这部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出其具有的价值,充分利用这些作用,达到对企业的综合能源的控制与应用。

这一能源管理系统的主要有点在于:在Wonderware设计建构下,所产生的能源管理系统的性质和功能较为高级,而且系统软件的性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采取了确保数据不被遗失的压缩算法,而且这一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容量极大,大约是商业数据库的五十分之一,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数据存储空间。而且也极大地方便了数据信息的查询,工作人员在不懂得相关的SQL知识的情况下也能实现对信息的查询,工作人员只需具备基础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因为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已经储备在电脑上,只要用鼠标一点击就能够达到复杂的信息数据查询,这种简单性和便利性是其他同类控制系统不能够达到的,而且也不需要再经历报表的复杂过程,因为在灵活的分析工具的控制下,企业的各个层面的领导都能够实现对自身所需信息的查询,减少了因为数据信息多层传输带来的信息失真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而且通过利用这一软件系统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

4 总结

烟草企业是一个高耗能企业,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益,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经济发展目标,就要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减少能源消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快企业相关技术设备的更新,从新的高度、新的层次达到对能源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余兵.制造业实时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PLC&FA ,2003,No.9:2—30

能源管理系统的优势范文2

自2006年6月能源管理系统上线运营到现在,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马钢)新区,每年仅节能减排一块创收就达到了约1.14亿元。

当初,这个投资亿元左右的项目在马钢新区200多亿元的总投资中占据的份额微乎其微,然而,它却是马钢总经理亲自过问并批准的项目,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它几乎和马钢新区其他建设项目都产生了矛盾。

说服

2005年初,马钢新区建设能源中心副总指挥蒋平拿出一份建议书让公司老总决策能否上马能源管理系统。要建设的新区能源管理系统和马钢原来的系统差异很大。蒋平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对马钢老总来说,他要权衡新老系统两种管理模式和两种管理体制带来的很多问题,这不单是一个能源管理项目在新区建设的问题,更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不过,说服马钢总经理朱昌逑同意上马能源管理系统前,蒋平还需要让能源管理者自身的认识达成一致。虽然每个人都有一个能源管理的最高愿望。马钢能源环保部副经理史德明说:“我们当然希望这个能源中心能够建设起来。”

但每个人愿望不一样。项目组成员李博说:“对能源中心的定义和要素的理解,冶金行业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统一的标准,新建项目、老系统改造要做到什么样的水平都不是很清楚。到底什么叫能源中心,很多地方都讲能源中心,实际上它不能算能源中心。”

因此,“当时这个能源中心由谁来实施,到底如何做,可以说是反反复复。”李博回忆道。面对这个现实,蒋平想:如果就这样去跟老总朱昌逑报告说,他们要建一个能源中心来统一管理新区的能源问题。结果会是怎么样?蒋平不敢想象。

整个新区建设的投入是200多亿元,而能源中心所有的投入加在一起才一亿多元,这让能源中心的建设处于一种可建可不建的尴尬境地,因此,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说服――连自己内部员工都不能说服,又怎么说服公司最高领导朱昌逑,又怎么让公司那些反对者心悦诚服?

“尽管投入是个小数目,但领导更希望看到产出。”这是钢铁业内的共识,做节能减排投入是避免不了,但投入产出才是钢企领导关注的重点。

2004年12月14日,蒋平跟史德明再一次来到宝钢能源中心学习。宝钢能环部陪他们介绍了一上午。“第一次我们知道他的这个运行方式,但是深层次的问题了解得不深、不透,到底能源中心要干什么,不清楚。”

经过这次的考察学习之后,对于能源中心是什么,应该是什么样,蒋平和史德明的认识达成了一致。“这个时候我们对能源中心的建设,包括能源中心的整个性质、管理范围、硬件和软件大致有了一个框架。”

管理能源的几个人认识达成一致后,蒋平开始跟总指挥高海建谈这个事。因为蒋平与高海建在工作上合作多年,很快就沟通成功了。

但为了说服朱昌逑,蒋平让史德明先写了一份四页A4纸的《能源中心考察报告》,报告主要是能源管理系统上马后能否产生效益以及产出多少效益。2005年2月20日,报告呈送给朱昌逑。实际上,对于能源中心的建立,蒋平也时常跟马钢总经理朱昌逑沟通。蒋平说:“他主要是了解一个能源中心的管理和老系统的差别,区别是什么,新老系统不同运行模式的有机联系是什么。对他上一层的生产指挥会带来什么新的课题。”朱昌逑的这些疑惑都被解开了,他作为公司最高决策者才可能在这么大的一个工程项目中划拨出经费来满足他们的要求。

过了不到一周。2月25日,朱昌逑在蒋平呈给他的报告上批复“同意按此方案来规划和安排新区能源中心工作”。同时,朱昌逑还要求公司其他部门“要尽可能地配备软、硬件设施,建立环境。”

这份报告一直保存在史德明的办公室里,尽管从老办公楼搬到了新办公楼,他还是迅速地翻找了出来。

2005年3月,马钢决定成立能源中心项目部,负责新区能源中心建设和开发能源管理系统。李博说:“这个时候才开始具体落实。”其实,麻烦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麻烦

现在,站在新区能源中心塔楼顶部的望台,看着脚下的马钢新区,各个作业区的情况尽收眼底。这种感觉比在一楼大厅里看监控屏幕来得更为壮观和震撼。不过,这个景象是建设之初所不敢想象的。

马钢新区位于长江和安徽慈湖河的河漫滩阶地上,地质条件十分恶劣,地基处理工程量大而复杂,而蒋平要让能源中心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新区建成后各个能源做到集中管控,他就必须把能源管理系统涉及的所有地下工程,包括地下隧道,地下管网、给排水等先建设。

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后,蒋平和李博便开始了更加忙碌的工作。李博作为公共服务组副组长,他每天5点必须到工地报到,然后在工地上视察一个半小时,“一年365天每天早上五点就要到,每个工地建设进度都要看,没一两个小时是看不完的。”

新区工地被条条沟渠贯穿,像一个被狂轰滥炸后的战场。更让李博头痛的是,泥沙地里挖不了多深就会冒出水来。蒋平现在回想起来还直摇头:“又是水,又是泥,施工非常艰苦。”

蒋平回忆,“地下工程如果按照正常施工顺序的话,你要把所有的施工图纸都出来以后才能做。

尽管能源中心地下工程的结构比较简单,但施工难度还是比较大。因此蒋平他们的施工跟新区指挥部的所有人几乎都可能有冲突,用蒋平的话说就是“你把人家现场挖得一塌糊涂,人家没办法干活了,我们是遭人嫌的”。虽然过去多年,蒋平不愿意过多谈及这些矛盾,但他也忘不掉这些磕磕碰碰。

地下工程的施工还面临一个设计与施工同时进行的问题。“所有的设计图纸,实际上都是白图,来不及出满一个细图,一段一段地出,一段一段地干,出一段我们干一段。”

随着能源中心工程的推进,一些对蒋平不满的话也传到了他这里。蒋平管不了这么多了。“我们也没办法,我说你不让我放下去,到最后你需要的东西我没法按你的要求提供。”蒋平用有些要挟意味的话跟其他施工组谈判。

不过,作为新区总指挥的高海建对于蒋平的工作还是很支持的,在指挥部会议上,他当着炼铁、炼钢两个项目组组长的面说,“地上地下,地下为主,地下为先。”

有了总指挥的支持,蒋平的能源中心地下工程施工就好办事了。“当我们开始去测量,决定开始先进行地下施工的时候,所有和我们地上有冲突的,全部让道,让我们先干,我们干完了以后他们再干。”

为了便于监测,新区中心还特别建立了能源中心塔楼顶部的望台。历经坎坷之后,蒋平们现在终于能站在望台“一览众山小”了。

起步

2006年8月,新区能源中心能源管理系统刚上线运行不久,由于变电所采用综合自动化系统和电量自动采集一体化技术,出现变电所监控系统正常但电量不刷新现象。

发现这一问题后,监控人员立即到出事点巡检,原来问题出现在通信软件的配置滞后上,经过对厂家通信软件的升级问题得以解决。这种由监控大厅工作人员一手包办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马钢是第一次出现。

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让马钢新区能源管理的优势体现了出来,仅这一块每年就为马钢公司节省了3000万元。

能源管理系统的优势范文3

关键词:物联网;节能;大数据

当前,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的大趋势。许多国家都在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国务院(国发(2012)40号文)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央政府把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这是中央政府向国际、国内的承诺,必须完成。我国2013年单位GDP能耗为0.74吨标准煤/万元,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2014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8%,但节能形势仍然严峻。我国经济目前正处在转型期,在未来相当长时期能源需求仍将不断增长,节能减排面临巨大的压力。

中国的电能使用效率极低,近10年间累积了大量的低价高能耗用能设备。这些设备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迫切需要在节能技术装备创新、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及其商业模式上实现更大突破,因此节能产业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中国的能源管理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全球第一大规模的能源管理服务市场。国内节能服务行业迅速发展,行业总产值从2004年的33.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55.6亿元,复合增速58.78%。

据发改委、工信部最新下发的节能技术实施方案,预计到2017年时,高效节能服务市场占有率将达到45%左右,产值超过75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国家在最新的节能实施方案中提出建立节能服务平台概念。因此研发针对用能用户集监测、管理、优化为一体的系统平台,定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

1项目目标

当今时代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这个时代对于工业生产而言意味着更高效,更精准。国家对工业企业有更多节能减排、低碳和环保的要求,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是实现上述要求的重要手段。

为了降低能耗,首先必须能够准确统计企业能耗数据,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能耗数据的偏差。目前,一般的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大多对能源监控分析不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往往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能耗数据统计,实时化、信息化程度很低。而大型企业能耗设备种类多,用能系统复杂,如果只针对企业的总能耗进行统计,无法很好地反映各个能耗设备的实际用能情况。因此,必须对企业的能耗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对能耗数据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实时监控:(1)当企业能耗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时,能及时报警;(2)可以根据能耗设备环境的实时信息,通过能耗数据的分析统计,进行合理的分析决策,对能耗设备及时操控,实现实时反馈。

本项目根据对当前企业能耗监控管理的调查分析以及企业对能耗监控系统的需求,摒弃了传统采用的人工监控手段与事后处理的管理概念,采用传感器技术、无线网络、嵌入式技术等物联网技术,设计基于物联网的企业能耗监控与节能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的能耗分项、分区计量统计,对企业能耗数据进行归类分析,为企业管理人员的能耗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通过对专家系统的学习研究,将专家系统应用到企业的节能控制中,通过对能耗设备的智能控制达到企业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项目实施的目的:(1)掌握能源信息,了解企业的能源现状;(2)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帮助用户制定能源决策,实现节能增效;(3)提供用户交互体验,使用能源管理系统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的工程过程,而是轻松获得能源信息的体验之旅。

本项目主要由前端的基于物联网的前端能耗数据采集系统及云端能源管理服务平台建设2部分构成。

2平台实现功能

在能耗采集监测的基础上,创新地将能耗数据的分析、诊断、建模及其数据挖掘应用作为切入点,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时代的信息优势充分应用到能源服务领域中,开创国内节能服务新模式(见图1)。

项目通过建立用能单位能耗数据、智能数据分析及交互模型,结合节能专家库经验,融合PaaS(平台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云模式建设智慧能源云计算系统。智慧能源云服务管理系统提供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快速开发和部署的能力,代码编写、协作、调试、测试、部署、运行都在云端完成。

系统在基于物联网技术采集能耗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能源数据网关将数据上传服务平台;后台依据碳排放标准设计的能耗评价体系及能耗建模体系对用户的能耗情况进行评价;通过针对建筑能耗、工业能耗、经营场所能耗的多模式场景问题设计诊断模型与信息处理技术,参照数据库中已有的案例针对用户的多源能源能耗模型数据仿真及预测技术提出用户的能耗改进方案,用户在系统中可以通过数据仿真体验应用该技术后的能源效率提升,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来引导用户实施先进的能源服务技改。在获得用户认同的情况下,将项目通过能源服务平台发包至节能服务公司,为远程能源服务指导提供信息源,实施节能服务。

能源管理云平台基于全行业、全区域的整体能耗数据,计算各行业、各区域的能效指标体系。用户可以实时了解所在行业与区域的能耗基准数据,进而优化自身能耗结构。基于大数据的能源平台,包含10个以上行业与地理分区交叉形成的百余个细分标杆,其指标体系更具行业内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项目通过基于云平台的部署模式,将互联网思维和模式引入能源服务领域,开创一个全新的免费能源服务模式。能耗用户通过网络申请,免费下载能源管理系统,帮助用户更有效地提高日常能源管理水平的同时深度发现用户能耗问题,系统采集多种能耗如电、水、热、天然气和蒸汽等,呈现完整的能耗视角。云能源管理平台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计算后,形成用户定制化的能源信息,到云能源管理平台能源门户网站,用户和能源咨询顾问可以通过Web浏览器或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多维度、随时随地地获取企业能效信息,真正实现能源信息的无缝互联。不仅大大降低了能源管理和优化配置的成本,也降低了相关技术分析和管理的门槛。

3平台系统结构

系统数据采集通过部署于用户主要能耗节点的计量表和传感器采集不同能源介质(电、水、气、冷量等)的能耗数据,通讯网关借助工业通信总线收集这些能耗数据,经过运算处理和存储上传至互联网云能效能源管理平台。可选择有线或无线2种方式灵活上传,避免了现场网络条件对数据传输的限制。

服务平台系统框架采用软件总线设计形式,将各个功能模块通过统一的总线接口挂接在总线上,实现即插即用的构件集成框架。从单个能耗单位项目出发逐步构建地区、全省和全国性统一智慧能源服务平台,并在平台基础上开展增值业务经营,与能源服务公司、节能设备厂商形成产业链,最终形成用能单位的管理和服务平台。

系统主要由软件总线、插件、总线适配器、数据管道组成。通过总线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上传数据库和推送操作,同时,总线系统支持多系统多服务器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管道的配置,定制数据推送和上传数据库的信息内容,从而实现不同服务器问的分工协作,提升系统的总体效率。系统引入了插件的构件模式,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插件挂接到具有特定分类的服务器上,便于系统的分类管理。

插件用于与硬件进行数据和信息交互的重要组件,主要功能是通过硬件通信协议收集数据上传总线服务器,接收总线服务器发送的指令控制硬件。通过主系统配置统一的XML格式文件与总线系统接口进行通信。

4结语

能源管理系统的优势范文4

【关键词】硫酸生产;能源;综合优化

1 概述

硫酸,化学式为H2SO4。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硫酸是基本化学工业中重要产品之一。

节能减排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硫磺制酸厂既是硫酸的生产厂,也是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绿色能源加工厂。在硫酸生产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能量的产生。含硫原料的燃烧、二氧化硫的氧化以及三氧化硫的吸收三个主要过程,均伴有大量化学热能释放出来。燃烧和氧化过程中产生的高、中温位余热利用均已有较为成熟的工艺,并得到很好的利用,但是对于数量可观的干吸循环酸系统中的低温位余热,则是通过冷却水或空气带走,还没有充分利用。再加上《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工业硫酸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等一系列强制性标准的公布实施,提高硫酸行业整体的节能减排水平势在必行。

2 技术节能

2.1 高温位热能的利用

高温位热能是较高温度的热能,即过热蒸汽的热能,按照硫酸满负荷运行情况计算,为371.68×106KJ/h,折标煤12.68t/h,约占65%。目前,高温位热能一般多用于供暖(冷)的热能,实现建筑物冬季供暖、夏季供冷和常年供生活热水等。

2.2 中温位热能的利用

化工行业将温度在500℃以上的热能称为高温热能,温度在250~500℃的热能称为中温位热能,二者之间可以通过技术互相转化的,低于此温度的热能称为低温位热能。

目前,对于公司的中温位热能还没有成熟的使用案例,一般通过减温减压实现低位低压后进行使用。

2.3 低温位热能的利用

世界硫酸工业低温位热能回收利用技术产业化历史约20年,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有3套低温位热能回收利用装置建成投运,其中江苏省100万吨/年、湖北省6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的低温位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系全套引进,造价相对较高;浙江省30万吨/年硫磺u制酸装置的低温位热能回收利用装置,系国内开发的技术,造价相对较低,作为整个行业的节能降耗来说,效益可观。我公司年产80万吨硫磺制酸装置,目前也正在上马此项目,到了技术论证、施工阶段。

2.4 循环冷却水热能的回收利用

循环冷却水的正常温度在80℃左右,目前,考虑靠循环水泵的压力降、温差等能量,选择靠循环水泵输出的位能及热水的能量回收,驱动水轮机来降温,既达到降温的目的,也将余热余能进行充分回用。

2.5 节能电机和电机节能技术的应用

高效节能电机采用新型电机设计、新工艺及新材料,通过降低电磁能、热能和机械能的损耗,提高输出效率。与标准电机相比,使用高效电机的节能效果非常明显,通常情况下效率可平均提高4%。电机节能技术应用主要是对有节能潜力的电机加装变频器。在日常管理中,还加装了无功补偿装置,主要目的是在电子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

3 管理节能

3.1 引入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简单的说,就是把生产企业的那些消耗如:水、电、汽(气)、风的使用过程数据,监测、记录、分析、指导,实时监控企业各种能源的详细使用情况,为节能降耗提供直观科学的依据,为企业查找能耗弱点,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及运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3.2 建设能源管理中心

能源管理中心的建设是一个能源管理、控制、优化的信息化系统,通过建设集中统一的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将分布在现场的能源数据采集站、现场控制站、能源管理中心的操作站以及管理站等联系起来,完成能源的分散控制和集中管理。

3.3 实现系统节能

作为从事生产、经营高浓度磷复肥和化工产品的国有大型企业,三环中化生产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公司以“节能降耗减排”、“推动新装置、新产品项目建设”和“优化技术管理”为重点,努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加快分公司新装置、新产品立项和实施步伐,优化技术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在能源管理、综合利用、能耗指标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

(1)现有装置均采用国内外知名控制系统与工艺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但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对现有的各装置的能源与生成工况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没有进一步发挥公司自身优势,没有进一步发挥能源管理信息化辅助能源业务管理的优势。

(2)部分能源计量仪表欠缺,数据计量不准确;部分二级计量器具、三级计量器具配备不足,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

(3)水、电、汽等各系统发展不平衡,自动化程度高低不一,少部分系统仍为手动操作,距离三环中化完全自动化、信息化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4)缺乏多系统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数据监视与操作控制不能集中统一,使生产调度命令的执行环节有所增加,在出现能源事故时,无法实现事故的快速处理。

(5)生产数据与能源数据停留在生产控制系统中,未对关键能源数据进行数据挖掘,企业生产任务决策不够科学,还可优化。

(6)能源的循环利用、余压余热余能仍还有流失,没有全部进行回收利用。

三环中化需要在强化能源生产、管控合一的管理体系,健全经济责任制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控制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模型技术等,建设一个具有分布控制、集中调度与管理功能的现代能源管理系统。对用能设备实现能源输送分配、转化使用等环节进行系统管控,做到能源科学分析与管理,合理调配利用能源,减少能源浪费;并回收利用企业的二次能源及余压、余热资源,在进行全厂能源介质平衡的基础上,搞好各种能源介质的综合利用,进而优化企业的能源结构。

4 结论

节能减排工作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对高、中、低位热能的回收利用、循环冷却水的热能回收及加装电机变频器等节能技术手段,达到节能环保、减少损失等目的,实现了清洁生产,且减少了排污费等,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且效果明显,达到推广应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树滋.浅谈小硫酸生产中的节能问题[J].广东化工,1980(04).

能源管理系统的优势范文5

(1)生产管控向主动、精细化转变。“一切用数据说话”是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原则之一,即在传统生产调度的基础上,生产调度系统融合多源业务数据,实现调度指挥信息全面可视化,帮助调度指挥人员充分、实时、有效掌握全厂动态营运信息,促进调度指令闭环管理,提高调度预警、异常分析与响应执行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生产管控的精细化。同时,借助操作管理系统内外管理模块的高效协同和操作智能化,降低操作的复杂性,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消除事故隐患,保障了管道安全平稳运行。      

(2)资源利用向整体优化、效益最大化转变。企业经济效益最大、最优是所有企业经营生产的目标,数字化工厂将计划一调度一执行高效衔接和协同,帮助企业提高全局生产优化水平,强化卡边操作能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3)能源管理向说得准、管得好、省得多转变。加强能源管理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能源管理使得企业带获益良多,以模型化、图形化、实时化的信息手段,对能源生产、供应、转换、传输、损耗等各环节的数据实时监测和优化,能够清晰掌握能量传输流程全过程信息,且可以合理配置能源结构,实现对能源生产、运行、调度各关键业务环节准确优化,挖掘潜能,降低成本,达到能效最大化。      

(4)事故处置向主动识别、联动协同转变。在企业管控过程中,及时发现苗头或倾向患问题,实现关口前移是重中之重。通过建立作业、人员、环境三位一体现场施工作业闭环模式,有效保障企业现场安全作业,提高风险防控水平。  

(5)营运决策向数据、量化决策转变。基于大数据分析手段,数字化工厂将海量生产运营历史数据和领域专家经验转化为宝贵知识资产,快速发现、定位企业运行问题,让企业决策者做到准确决策。     

能源管理系统的优势范文6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高校后勤;资源利用率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095

[中图分类号]G647.24;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1

1 高校后勤资源利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后勤用能范围广,用量大

高校后勤作为高校用能较大的部门,其使用范围涉及后勤大型工程修缮;小型项目日常维修;教学楼、学生宿舍、办公楼的水电汽暖等能源的使用等。由于范围广、用量大,造成各类能源在使用定量、性质划分、收费标准等方面存在界定困难的问题。

1.2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有效管理机制

在高校内,能源成为福利性消费,高校能源管理一般委托后勤实体负责。然而,很多高校后勤依然没有独立的节能管理部门,更缺乏懂得能源管理、计量、统计、分析和审计等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由于高校的能源使用管理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管机制、能耗统计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阻碍对资源使用情况的有效统计和分析。

1.3 节能标准难以有效分解

传统的高校后勤依然包含很多计划经济成分,水电煤气等属于校内“公共资源”,用能损耗由学校统一管理和负责。在能源管理上,存在指标分解不细、落实难以到位的现象。即使开展第三方用能审计和统计管理,但由于缺乏可操作的管理方式和科学合理的能耗标准,能源使用难以有效分解。

1.4 能源浪费现象普遍

由于高校公益性的特征,能源成为福利性消费。学生方面:卫生间长明灯、常流水现象屡禁不止;宿舍内电扇和电灯常转、常亮;在宿舍内使用各类违禁电器等,不仅浪费资源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学校方面:办公室灯常亮、打开窗户开空调现象普遍存在;教室灯常亮;校园绿化用水问题等。

1.5 能源基础设施落后

目前来看,高校的能源计量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能源计量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存在水、电计量只有一级计量,没有二级计量的现象。导致有时会出现无法计量水电消耗的现象。

2 信息化工具提升高校能源利用率的特点

高校后勤提升资源利用率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工具就是在现有高校后勤信息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集数据采集、量化分析、实时监控为一体的高校后勤资源使用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全校各个部门的能源使用情况,同时按照用能标准和使用指标的规定,监管全校的能源使用情况,达到用数据说话、用图表分析、用数据平台管理的最终目标。使用信息化管理高校后勤用能消耗,具有以下特点。

2.1 能源使用情况真实,缩短统计周期,实现数字化管理

利用高校后勤信息化平台,可有效采集高校的水、电、煤、气等能耗使用情况,数据化采集依托信息平台进行处理,能有效缩短统计周期和人工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2.2 实现高校各类能耗的在线实时监控

根据数字化平台,利用信息化工具的时效性特征,有效实现高校后勤能源消耗情况在线监控,便于快捷、准确、高效地查找任意时间段的数据。同时能及时制作出数据图表,便于查看分析。

2.3 实现数据即时统计和分析

依据数字化平台的数据,形成实时记录,可进行任意时间段、不同部门的分析,成为高校后勤监管的重要依据,以平台数据为基础,制定校内不同部门的用能标准和指标,为今后的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3 采取合理措施,提升高校后勤能源利用率

3.1 建立长效机制,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能源管理队伍

高校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节约型校园,实现高校节能减排目标,是新时代高校的一项重要目标。高校的能源利用率提升有较大空间,要建立长效机制,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和数字化平台的操作技术的专业队伍。

3.2 加大宣力度,强化信息化节能理念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要将高校后勤“三服务,三育人”的理念落到实处,增强全校师生的节约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如通过教育宣讲、组织学生参观后勤数字化平台,通过数据、图表等形象概述校内能源使用情况,让学生切身体验校园能源使量,深化节约意识。

3.3 借助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节能设施设备

根据高校后勤用能范围广、用量大的特点,要采用现代化工具改善和提升节能设施设备,强化高校节能管理。一方面,结合其他学校的成功案例,参考其利用信息化工具节能的成效;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高校人才优势研发适合本校的节能监控设备。

3.4 建立科学的用能指标

建立科学的用能指标,作为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依据。根据学校的管理模式和实际用能情况,参考信息化平台统计得来的有效数据,建立以能值分析为依据和基础的用能标准,根据其数字量化性、可操作性等特征,作为各部门日常用能标准。

3.5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高校后勤部门作为校内主要用能部门之一,要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后勤要上至领导,下至职工,统一要求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节能理念,责人先责己。一方面,应成立专门的能源管理部门,修改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理和测评。另一方面,成立由机关、学院、学生等组成的监督小组,由外部人员进行有效监管,强化责任意识,有效提升高校后勤能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