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范文1

互联网作为现代传媒的集大成者,具有低成本、无限时、无地域限制、交互性、实时性、灵活性、可视性、多媒体性等诸多优点,如能科学合理地利用,将对于中越舞蹈艺术的交流传播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现代舞蹈艺术包含了音响、灯光、布景等艺术,是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艺术。作为现代传媒技术的代表,互联网是多媒体综合技术,在空间、时间表达上均效果显著。将互联网的自身优势与舞蹈艺术进行充分融合,提升中越两国间的舞蹈艺术交流。

1.开设舞蹈艺术专门网站,展示中越舞蹈艺术。为展示舞蹈艺术,中越两国均可在互联网上开设舞蹈艺术的专门网站,介绍本国舞蹈艺术的特点,介绍某些著名舞蹈人物,介绍某些具体的舞蹈作品,介绍某些舞蹈赛事或是重要活动。互联网的实时性、无限时性和无地域限制性等特点,可以让两国人民轻而易举地实现了解对方舞蹈艺术的意愿。只要有一网的电脑,人们轻点鼠标,就可以很容易的访问专门的中越舞蹈艺术网站,这种交流传播的速度和受众范围广度是传统交流传播方式例如演出传播和纸本传播所无法比拟的。以中国舞蹈的网络传播为例,建成于2006年的“中国舞蹈网”,涵盖“舞蹈资讯”、“舞蹈资源”、“舞蹈机构”、“舞蹈院校”、“舞蹈培训”、“舞蹈图片”、“舞蹈视频”、“舞蹈音乐”、“舞蹈商城”等各个舞蹈相关领域。由于互联网的可视性、多媒体性、信息大容量性,网站图、文、声、像并茂,资料全面丰富,舞蹈艺术作品得以完整呈现,一方面充分展现了我国舞蹈的艺术特色,另一方面展示了各种舞蹈活动的开展状况,综合反映出中国舞蹈的整体概况。由于互联网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建立这样的舞蹈艺术专门网站,不仅充分展现了一国的舞蹈艺术特色,还为各国人民了解该国舞蹈艺术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推动了该国舞蹈艺术的交流传播。

2.开设互动社区,推动舞蹈艺术的民间交流。民间交流是指人民之间,民众之间非官方组织的交流方式。互联网的实时性、无地域限制性还使得国与国人民之间对于舞蹈艺术的直接交流成为可能。传统的演出传播、纸本传播,甚至被称为现代传媒的广播、电视等传播方式都是单向传播,信息只能送达对方,无法了解对方的反应。互联网的双向传播方式则完美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信息传播及时反馈,传播变成了交流。为了增进国与国之间的舞蹈艺术交流,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舞蹈论坛,例如,中越舞蹈艺术论坛等。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参与者来自于全球各地,来自于国家的各个层面,各个行业,无论是专业的舞蹈家,还是普通舞蹈爱好者,大家都可以通过论坛发表自己对于舞蹈艺术的看法,从而深化了国与国之间的民间舞蹈艺术交流。近年来,中越两国经常举行舞蹈艺术演出活动,例如2009年4月23日至26日,广西艺术学院师生一行19人随自治区旅游局组织的代表团一起,应邀参加了越南广宁省下龙市举办的“2009年下龙湾旅游节暨下龙湾第三届嘉年华活动”,在25日下午举行的主题为“下龙湾奇观——相约之地”的旅游节开幕式演出中,广西艺术学院表演了大型歌舞节目《大地飞歌》。又如2012年6月,广西艺术学院与越南高等舞蹈学校进行了联合演出,合作演出了如越南舞蹈《永久的月亮》、中国舞蹈《子君》等一系列舞蹈节目。这些演出交流取得的成功,增进了两国官方层次的交流,引起了观看人员的强烈反响,然而局限于演出传播的特点,它的受众仍然是有限的,影响仍然是较小的。“舞蹈艺术的繁荣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互联网作为一个免费的、开放的、信息共享的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在平等交流中探讨舞蹈的焦点问题、最新动态。网络论坛让更多的人可以不受规定限制的平等、轻松交流,展开对舞蹈作品深层的批评和分析,并发表与权威左右的个人意见。”因而如果能将这些节目视频放上舞蹈艺术论坛,作为论坛讨论的主题,吸引更多的两国人民的参与,则将肯定会更大的推动中越两国舞蹈艺术的民间交流。

3.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推动中越舞蹈艺术的研究交流。互联网本身的特点为中越的舞蹈艺术研究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舞蹈艺术是非文字艺术,是借助于身体语言展现文化的艺术表达形式,人们不是亲身观察体验则难以体会其中的情感传达和艺术精髓。互联网首先为舞蹈艺术的交流传播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互联网的开放性、多媒体传播特点,使得无论是越南舞蹈艺术家,还是中国舞蹈艺术家,都可以轻易地获得对方国家的舞蹈声像资料,为双方的舞蹈艺术研究交流提供了便利。互联网还为中越舞蹈艺术研究指明了研究的发展方向。互联网上具有海量的研究信息,例如中国知网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文献,从这些研究文献资料中,舞蹈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到中越舞蹈艺术交流的研究状况及研究前沿,从而为舞蹈艺术交流的研究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舞蹈的蓬勃发展,从来离不开同异国舞蹈的相互交流。”由于互联网的互动性,舞蹈艺术的信息能及时得到受众的反馈,这对于舞蹈研究人员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获取受众的艺术需要信息,从而可以使得舞蹈艺术的发展不断地以满足人们的艺术需要为方向,升华了舞蹈艺术的品质。

4.加强舞蹈艺术的翻译工作,为互联网传播舞蹈艺术提供条件。虽然舞蹈是一种几乎可以逾越语言障碍的艺术,但舞蹈艺术的传播交流终究还是一种跨文化传播交流,互联网虽然为中越舞蹈艺术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然而舞蹈艺术的跨文化交流仍然离不开语言这一沟通介质。网站的舞蹈艺术介绍需要语言沟通,论坛的交流也必须要以理解对方的语言为前提,舞蹈艺术研究也要理解文献文字内容,因而作为跨文化、跨语言、跨社会的翻译工作十分重要。在利用互联网进行中越舞蹈艺术交流的过程中,要强化互联网技术与翻译技能的融合,例如在网站的介绍中配以中越双语,在图像视频中予以翻译解说,在论坛交流中予以翻译转化,在舞蹈艺术研究交流提供翻译文献等等。加强舞蹈艺术的翻译工作,才能为使用互联网交流传播中越舞蹈艺术提供条件。

二、结语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传播语言;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成为报刊、广播、电视业后新兴的又一大媒体。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网络新闻语言既保留着传统语言客观准确、简单易懂的特点,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1互联网背景下新闻传播语言的特点

网络新闻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者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工具来或转发相关信息,而受传者则通过互联网接受这一信息的过程。通常有如下基本特征:互联网作为网络新闻的传播媒介,而新闻信息则是传播的具体内容。在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语言具有抽象和概括的特性,它代表的是大众在平常生活中交流、工作等的一种抽象形式。在语境方面,与传统新闻相比,网络新闻具有如下特点。1.1网络新闻时效性更强。传统的新闻媒体在制作时需要耗费一定时间,而且有截稿期限,但网络新闻的传播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网络新闻的稿件可以随时随地发送,使新闻处于24小时可报道状态,这在突发事件和具有连续性的事件报道别突出。网络状态下可以随时随地“刷新”已有信息,时效性强,又可以全过程跟踪事件,只要处于网络状态下就能实现全天不间断报道,在时效性上远远优于传统方式。1.2传播者身份模糊化使网络语言具有个性化特点。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新闻传播形式多样,计算机的普及使网络新闻的者既可以是组织也可以是个人。并且,在互联网环境下,传播者可以虚拟身份,使新闻语言的使用具有个性化特点。1.3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语言具有超链接特性。网络传播中结构特点是超文本性。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报纸用的是文字和图片,广播用的是声音,电视用的是视频形式,而网络新闻则是文字、图片和视频三者的结合体。这就使网络新闻的传播更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而且,网络环境中的新闻媒体传播采用链接的方法,将人物的活动、事件和相关内容与网络地址链接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新闻报道更完整。同时,为保证报道的完整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地址和时间都要完整,这样使观众更清楚地了解新闻的前因后果,更全面地了解整个事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新闻报道中的“5W”元素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受众更想了解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该事件对自身是否有切实影响。这就导致具有解释性作用的新闻业的兴起——即“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和故事人物化”。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超链接性使网络新闻报道更受大众欢迎。

2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语言与传统新闻传播语言的区别

2.1互联网环境下的新闻传播语言具有更鲜明的特性。在传统报纸发表的新闻中,语言是静态的,而网络新闻文本被设计成多种动态文字,使视觉效果更加突出。为吸引公众注意,提高新闻点击率,网络新闻一般会选择较醒目的题目作为标题,并使用一些较个性化的语言。此外,网络编辑还非常注重页面布局和色彩,使网络新闻更生动、丰富、清晰。2.2网络媒体新闻传播语言更具有前卫性。传统媒体除传播新闻信息外,还承担着政治宣传的作用。所以,其新闻语言政治性术语较多,书面语现象比较普遍。而网络新闻语言则不同,受网络环境的影响,网络新闻语言生动活泼且口语化,在语言用法上更注重新鲜感和随意性,在排版上会经常使用一些缩略的词汇和网络词汇。2.3网络新闻传播具有即时性的特点。与生产发行的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显然已成为当今信息快速沟通的重要平台。该环境下的新闻制作与传播的速度要远远快于传统方式,信息更新速度也十分迅速,具有即时性的特点。2.4网络新闻传统具有海量性的特点。互联网将全球的计算机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容纳全球所有的信息。而传统的新闻传播语言信息量小,数据范围与网络新闻传播相比,范围更狭窄。

3新闻传播语言发展的前景

在多媒体行业互相借鉴和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语言作为新闻中的主体也面临着自身的适应和革新。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未来的网络新闻传播会有如下几方面发展。3.1新闻传播语言更倾向于通俗化和大众化。语言是网络新闻传播中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新闻传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众是通过新闻语言来了解新闻中的要义。新闻信息要被受众接收,就必须通过新闻传播语言来实现,普通市民是现代大众化和都市化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主体,电视、报纸和杂志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因此,在新闻传播语言的使用上越来越少看到朴素、端正和典雅的书卷气息,语言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凸显,并以此方式来接近广大受众,使受众更容易接受。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大众主要通过传媒来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和动态。大众在增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新闻看作一种“寓教于乐”的活动,娱乐性成为传播媒介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网络新闻中使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语言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3.2网络新闻语言艺术气息更浓。网络新闻传播语言用词讲究新颖,可以给受众带来强大冲击力,这与现代人追求的阅读爱好相符。但过分追求用词的惹眼产生冲击力的同时会削弱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吸引力。用词过火反而会使得读者觉得不真实,与新闻的内容出现脱节现象。因此,在网络新闻语言的用语中既要起到冲击力效果也要避免过犹不及这一现象。3.3新闻媒体所用的语言比较简练。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更喜欢简练易懂的语言,而新闻传播语言担负着传播新闻事实的作用。用简练的语言描述事件的真实情况并表达准确,使读者花费较短时间理解整个事件。这样的新闻传播语言在现代的快速生活中受到了读者极大欢迎。

4结语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 新闻传播 网络新闻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其中网络新闻使用率达77.2%,用户人数年增长4535万人,年增长率14.7%,在网络应用中排名第三位。这表明,我国互联网发展日趋成熟,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影响巨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媒体。互联网构建的网络世界,比电视机对人们生活影响更大,网络传播把人类文明带向一个新的高度,大大提高了人类处理、存储信息的能力。那么在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环境下,在网络新闻传播中,互联网新闻有哪些特点?它相对于传统新闻有哪些突破和劣势?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网络新闻

关于网络新闻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闵大洪从新闻传播角度对网络新闻下的定义是:网络新闻是通过因特网、传播的新闻,其途径可以是万维网(www)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复合使用,其者、转发者可以是任何机构也可以是个人①。简而言之,网络新闻就是在互联网上和传播的新闻信息。由此定义就引出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所谓网络新闻传播,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个新的媒介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与传统新闻传播相比较,网络新闻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传播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速数据传递系统,有了数字化技术才使将网络新闻传得更远,传播得更快。

2、媒体的综合性。网络新闻传播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各种传播形式的“兼容并包”,融合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诸多表现手段,集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的优点于一体,使新闻报道更具直观性、生动性,带给读者全新的体验,增强了新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网络信息的海量性。网络的容量之大,信息量之多,是任何传播媒介所不能比拟,网络传播没有报纸版面、广播电视固定时段、节目容量等诸多限制,受众可以随时浏览资料库内的信息资源。

4、网络新闻的时效性。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信息的制作与传播的速度要快得多。报刊要经过稿件的录入、排版、印刷、发行等诸多中间环节才能送到读者手中;广播电视则需要前期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使新闻的时效性大大降低,而网络传播因其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使传播周期大大降低,而信息量却大大增加。

5、交互性更强。通过网络传播,受众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或者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并可以通过互动平台,向媒体和其它读者传达自已的意见与见解,实现良性互动。

6、突破线性限制的超链接方式。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传播是构建在超链接方式上的全新传播模式。受众可以根据兴趣与需要,通过链接跳到另一个信息上去,网络上有取之不尽的各类信息,而这些信息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②。

三、网络新闻传播的突破与劣势

当今世界已经是一个在传播中发展,在传播中改变的世界。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较,网络新闻传播的积极效用与劣势主要表现为:

1、网络新闻传播突破了新闻传播的时间界线和空间区域界线。新闻报道速度越快,新闻性就越强,新闻的作用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大。时间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特征。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报道的这一基本要求,它可随着新闻发展,不断滚动推出最新消息。比如,最近的国产J20隐形战机首飞,国内的诸多军事网站实时滚动更新战机图片和评论,受众可以及时了解最新消息。以往新闻传媒的刊期界线、时段界限等在网络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弱化甚至消失。

传统的新闻传播使许多新闻都成为地域性新闻,这实际上降低了新闻的价值。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信息传播全球化得以实现,在突破了新闻传播的时间界线和空间区域界线后,麦克卢汉在1962年提出的“地球村”概念正由理想变为现实。

2、信息传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被打破。网络新闻传播不存在绝对的单一传播者或信息接收者,通过网络技术传者与受众之间互动,既有信息上的也有观点上的交流。受众的需求是立体的、多方面的,他们想知道不同媒体、不同信息源相同或不同的观点,而网络媒体传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受众可以在网络上自由选择传者作为信息来源,受众在网络上可以多角度、多层次、最大限度地了解一个新闻事实包含的信息,从而实现新闻价值的最大化③。

3、网络新闻传播信息过剩和虚假新闻。网络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然而鲜花和毒草并存,从网络信息传播中获益的同时,又不能忽视网络传播带来的问题和负面影响。网络新闻的传播和接收方式决定了它相对的自由特性,不可能像传统媒体那样有着严格的筛选,这样使得网络上信息和知识无限制的增长,大量相似、无用的信息充斥网络,造成了信息过剩,导致受众不能有效吸收和充分利用信息的作用,使受众在阅读新闻时花费了更多时间,使得信息贬值。不断堆积的无质量区分的信息导致受众不能区分哪些是主要的,有价值的,准确的信息,容易导致受众盲从。

大多数网络信息来源是无限制性的,互联网的匿名性也为一些信息造假者提供了平台,大量不负责任的言论和虚假信息使受众难以鉴别,使网络信息可信度变差并造成损失。比如海南香蕉致癌谣言,在网络上传播,给海南的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另外由于网络信息的快餐化,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网络新闻的内容呈现恶俗化倾向。

总之,网络新闻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顺应了信息时代受众对于获取信息的要求,使新闻的展示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它的出现与发展给传统媒体及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冲击,同时由于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时间较短和自身特性所带来的缺陷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①闵大洪,《网络新闻之我见》[J].《新闻与写作》,2006(6)

②南宏师、张浩:《网络传播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6-20

③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 品牌传播 消费者反应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网民数量达到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互联网广告,2010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达到320亿元,增长54.9%,2010年互联网广告占据广告市场10.6%,远低于互联网在网民媒介消费时间中的31%,不难看出,互联网广告市场正处于市场发展期,在未来几年,随着网民数量进一步增长、互联网进一步普及以及市场关注的增加,市场潜力巨大,企业在互联网上的投入也必将增加。

作为互联网广告的重要部分,企业对互联网品牌传播的关注度、投入度也必然会有较大的增长,因此了解互联网品牌传播的需求就变得迫切。互联网品牌传播中消费者有何特点、对于品牌传播的反应如何,以及由此所引发的互联网品牌传播企业所应注意的事项又有哪些,本文将一一讨论。

一、品牌传播模式与效果评估

品牌的传播推广实质上是特定的信息传播。因此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也适用于品牌传播。传播学学者拉斯维尔所提出的5W传播模型就能够很好地运用在品牌传播模式上。该模式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五大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认为传播的实质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同时其中存在噪声、反馈。

要使信息有效,传播者的编码过程必须与受传者的解码过程相吻合,而受传者在接受过程中又存在着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现象。

品牌传播的目标是希望从目标受众寻求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反应,即通过品牌传播,向其传达一种信息来促使其认知和态度发生变数,最后导致行为的改变(采取购买行为)。因此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的研究是传播效果评估的重要基础,主要有4种最著名的反应层次模式:

AIDA模式:注意——兴趣——欲望——行为。

影响层次模式:知晓——认知——喜爱——偏好——确信——购买。

创新采用模式:知晓——兴趣——评价——试验——采用。

信息沟通模式:显露——接受——认知反应——态度——意向——行为。

二、互联网品牌传播特点

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有何特点?我们可以通过5W传播模式对互联网品牌传播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

1、传播者(Who):去中心化、分散

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传播,品牌主固然是主要的传播者,但是众多的潜在消费者、忠实消费者都是传播品牌信息的参与者。换言之,其传播者是不固定的,是去中心化的、分散的。

2、信息(What):数量爆炸

用“海量”来形容互联网上的品牌传播信息一点都不为过。企业不再是用一个电视广告、一个通版广告就能覆盖大部分受众,消费者在打开任何一个界面的时候都看到众多信息、广告,使得品牌传播信息如何能通过重重关口到达消费者眼中变得至关重要。

3、媒介(In Which Channel):媒介渠道多样,技术多样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互联网从最初的文字到图片、动画、视频,再到今天Web2.0时代带来的各种互动技术,信息的呈现方式越来越多。博客、搜索引擎、视频网站都是过去一轮轮热潮中出现的新媒介,而如今充斥人们眼球的则是微博,各个企业相继在微博开设官方账号进行推广。

面对这样一个媒介渠道多样,信息呈现技术多样的互联网,不仅赋予了传者更多的选择,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4、受传者(To Whom):年轻、教育程度较高、高参与度

中国网民平均年龄26岁,56%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70%为城市居民,与全国人均年龄32岁,25%为高中及以上学历,50%为城市居民相比,明显较为年轻且教育程度高。

此外据统计,中国一线城市的网民每周上网32小时,比美国同类人群多了整整14小时。除此以外,网民对于网络事件的参与热情也相当高,从最初的人肉搜索,到网民调查团,中国网民的参与度显而易见。因此,如果能利用网民对互联网的热衷,向这群年轻、教育程度高、消费能力强的消费者传达品牌信息,那么企业的品牌传播将会非常成功。

5、效果(What Effect):交互性

在互联网中,由于传者的去中心化、分散化,众多网民即是传者本身又是受者,同时由于受众反馈的渠道越来越多,传播开始成为双向、交互性的过程。即使是企业本身,也不能将自己的信息单向传播给受者,而是需要参与互动,并且关注受者之间的相互互动。也因此造就了互联网品牌传播的特点。

三、互联网环境中AIDA模式:注意、兴趣、欲望、行为

由于互联网品牌传播中具有传者去中心化、分散,信息爆炸,媒介渠道多样,技术多样化,受者年轻、教育程度较高且参与度高,那么这样的传播模式对于品牌传播效果有何影响呢?笔者现对互联网环境中AIDA模式(如图1所示)进行分析。

1、注意阶段(Attention):注意力分散,信息碎片化

传统媒体中,消费者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其注意力可以通过对媒体的控制达到很好的效果。但在新媒体中,受众的注意力都被分散,一则难以注意到品牌传播信息;二则接触信息时未必精力集中,通过多媒体呈现的信息使得消费者很可能只是某一感官选择性的记忆了某些品牌信息;三是由于媒介渠道的多样性,消费者在每个渠道看到的信息可能只是某一方面的、碎片化的。因此,互联网中消费者对品牌的注意力更低、更为碎片化,需要足够充分的接触或者真正有吸引力的内容才能进入他们的眼球。

2、兴趣阶段(Interest)

在过去,当一个消费者对于品牌、产品产生兴趣的时候,他仅有的途径就是去实体店面进行体验、了解,或向亲朋好友了解,但在互联网环境中,多样化的媒介渠道使得消费者可以去官方网站收集信息、关注品牌官方宣传渠道、发表内容与网友讨论又或者是用搜索引擎一键解决所有问题,在这个的过程中,消费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他主动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口碑营销成为了关键的一部分。

3、欲望阶段(Desire)

在互联网阶段,首先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欲望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众口铄金,如果消费者看到有众多人都说某一品牌、产品优秀,自然会产生购买的欲望;其次,与以前消费者产生欲望之后一般会直接买下或者等待时机不同,现在的消费者在产生购买欲望之后,还会进一步在互联网上获取相关信息,根据信息的结果改变购买的对象又或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产生新的购物欲望,因此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生成之后还会进一步寻求信息,由此改变或者扩大购买欲望,也就是说欲望更容易被引导。

4、行为阶段(Action)

当消费者产生购物欲望之后,紧接着就是购买行为。互联网中优惠、促销等信息通过信息搜索、人际传播等较为容易传播到消费者之中,因此消费者通常选择自己认为最恰当的时机、价格进行购买。同时,在购买行为之后,由于互联网品牌传播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交互性,消费者会在购买后进行反馈,从而再次影响到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反应阶段模式。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互联网中消费者反应AIDA模式可改进为如图2所示。互联网中消费者的反应不再只是心理过程,而是更多地与外界进行互动,在过程中进行信息整合、信息接收以及信息传出的过程,同时在消费者行为产生之后,多了Response即反馈这一环节,反馈会成为信息参与到其他消费者的反应过程中。除此之外,消费者还会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再判断,重新进入注意或兴趣阶段。

四、消费者对于互联网品牌传播的行为与态度

互联网环境下,赋予了消费者在品牌传播过程中更多的信息整合、选择、接受、传出的途径,那么消费者究竟是如何面对这些信息,如何去选择、接受并传出的呢?就此笔者进行了一个小型的调查:本次问卷调查样本总量为53人,其中男性27名,女性26名。69%的受访者表示每周使用互联网25小时以上,27%的受访者每周使用15-25小时,7%使用5-15小时,仅有1人表示使用0-5小时,样本总量男女均等,都对互联网有一定的接触,且大部分人互联网使用度、参与度较高,其结果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问卷主要针对三个部分进行了调查:

第一,消费者在互联网上被动接收品牌传播信息的行为与态度

互联网上被动接受的品牌传播信息主要以硬广、视频广告、弹出广告等形式存在,在调查中69%的受访者表示不会点击任何形式的硬广,75.47%的受访者表示会将视频广告的声音与背景都忽略。也就是说,对于品牌商主动推送的品牌信息,消费者抱着相当消极的态度,充其量只是“注意”到品牌的信息,而很少会进一步点击或者接受品牌信息。因此在被动接受的品牌传播信息情况下,消费者通常只会给予品牌基本注意,接收情况差。

第二,消费者在互联网上获取品牌信息的行为与态度

调查中,81.13%的消费者表示会主动获取品牌信息;75.47%的消费者表示相对于直接去官网获取信息,他们更愿意自己主动去搜索信息,将搜索到的官方信息作为搜索结果的一部分进行查看。可见,互联网上的消费者在品牌传播过程中,更愿意主动的去获取各方信息,整合信息,而非仅从官方渠道获取。

在获取品牌信息的原因上,消费者主要集中在购买前了解产品信息、产品口碑以及购买时查看优惠活动及价格,即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反应的兴趣阶段、欲望阶段、行为阶段。

在获取品牌信息的渠道上,70%的主动获取者都会使用搜索引擎、官方网站,46.51%会使用论坛,与此同时,社交网站上的企业官方账号只有7%的使用者会使用。

针对消费者从企业品牌传播者自身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结果显示企业官方网站、官方购物商城分别收到了59%以及49%的消费者关注,而社交网络中的企业官方账号则只有22.6%的受访者表示会关注。在使用官方信息的目的上,一般都是对产品产生兴趣之后才会去以下渠道关注,但社交网站、官方网站上不同消费者对于信息的需求不同,官方商城更是因为消费者认为企业官方销售的产品更值得信任。

第三、消费者在互联网上反馈品牌信息的行为

在受访中,49%的消费者表示不会在购买之后分享品牌信息,38%的消费者表示会分享购买到特别优秀的产品,10%表示会分享购买到的特别差的产品。不难看出,相比于消费者反应过程中的信息获取,其信息传出是较少的,且更为选择性的。

从问卷中不难得出,消费者在互联网中会在兴趣、欲望、行为三阶段获取信息已经得到证实,并且主要是主动的获取信息,且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之后进行反馈并且影响到其他消费者的信息获取也正确。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信息传出会比获取来的少,更有选择性。

五、企业品牌传播策略

根据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传播特点、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变化以及消费者态度与行为分析,笔者认为企业在互联网中品牌传播应着重注意以下三点:

1、整合营销

互联网中消费者接触的信息海量且碎片化,消费者对于品牌形象的形成是一个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所拼凑整合的过程,因此要使得品牌能够赢得消费者的注意,品牌传播者本身应注意整合营销,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将简单、统一的品牌信息准确地一次次传播到消费者眼中,使得消费者能够轻易地整合信息,引起其注意,并形成对品牌的认识。

2、口碑营销

互联网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其重点在于消费者对于信息的获取与接收,而在问卷中也充分显示了消费者获取信息的大部分来源在于搜索引擎、在于其他消费者的口碑,且消费者从互联网上获取、反馈信息数量的不对等,这其中就给了企业一定的空间:一方面要做好产品,让消费者主动分享信息;另一方面,要做好引导工作,进行自然地、恰当的口碑营销,这样才能在互联网上让消费者产生兴趣、欲望,继而购买。

3、精准营销

在互联网上,每个消费者接触的信息途径多样,并且在不同的阶段对信息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做到精准化营销,能够让各个消费者在关注的渠道看到自己需要或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只有这样,品牌信息才能突出重围,才能进入消费者的视线。

结语

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品牌传播特点以及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的变化,提出了基于AIDA模式的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强调互联网中消费者主动进行信息整合、信息获取以及信息传出的过程,并且多了反馈(Response)这一环节,除此之外,消费者还会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再判断,重新进入注意或兴趣阶段。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可靠性,并且分析了消费者对于互联网品牌信息的行为与态度,由此提出,互联网中品牌传播应注意整合营销、口碑营销以及精准营销,针对消费者反应的各个阶段进行互动、精准、整合营销的品牌传播。

由于时间以及精力有限,笔者不能对问卷做到大容量、大范围的抽样分析,只是做了尝试性的调研与分析,提出的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反应阶段模式也仅是理论上的初步构想,需要进一步准确认证。但对于互联网普及率、渗透率如此高的市场而言,品牌传播者对于互联网中的品牌传播的确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①薛可:《品牌扩张:路径与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②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③余明阳、朱纪达、肖俊崧:《品牌传播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④Kevin Lane Keller.Building strong brands in a modern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Journal of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Vol. 15,Nos.2 3,April July,2009,139、155

⑤舒咏平,《品牌传播: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内涵演进的取向》,《中国广告》,2009(10)

⑥黄升民、杨雪睿,《碎片化背景下消费行为的新变化与发展趋势》,《广告大观》,2006(2)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动漫品牌 创意 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66-01

1 媒体对动漫品牌建设的影响

实际上品牌是由两种形象组成的,一种是传播形象,一种是实际形象。不同的产品或者行业其品牌形象是不同的,对于动漫来说,其品牌主要是通过传播形象来展示和树立起来的。随着人们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产品品牌的建立和维护越来越需要媒体的支持,媒体在产品品牌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于动漫产业来说,动漫产品的虚拟性特点导致其品牌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媒体的传播和展现来形成和梳理品牌形象。一个完整的动漫品牌需从开始制作到最终面世都要有媒体的支持,一个良好的媒体宣传可以给动漫品牌带来巨大的帮助,所以媒体在动漫品牌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新媒体时代推动动漫品牌建设的传播方式

2.1 手机动漫

随着手机的普及以及3G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上网、手机娱乐等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其发展势头呈现出快速、长久、平稳的趋势,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成为人们普遍看好的3G热点业务。手机动漫像传统的电视动漫一样,都需要一个载体,手机动漫需要智能手机作为载体来实现。据易观国际统计数据的显示结果表明,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智能手机的销售量达到1057.3万部,当然其中还不包括山寨机、盗版机和水货机,到目前为止,我国智能手机保守持有量在5亿左右。这些都意味着手机动漫的市场已经发展壮大,并且在日本的数据表明,引入智能手机的前三年是发展新媒体动漫的最佳时机。

2.2 互联网动漫

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基本实现了电视、电影、互联网三分天下之势,更有甚者,从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来看,其最终会成为人们的第一媒体,这对强烈依赖与媒体的动漫产业来说是个巨大利好。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动漫不存在发展普及的问题,重点是监管的问题。互联网所提供的传播性强、互动性强、可反复点播、受面广、播出不限时限地等诸多优势,给动漫品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空间和肥沃的土壤。

2.3 3G时代

2009年1月其,随着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正式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第三代通信技术改变了以前传统的手机模式以及功能,手机也开始由传统的通信工具逐渐转变为多媒体终端。3G业务与智能手机的强强结合,使手机成功的划入新媒体的行列,并且成为不亚于互联网的另一媒体形式。3G业务和智能手机创造了移动娱乐,实现了动漫从电视、电影向移动手机的转向,实现了动漫的随时随地的传播和播放。三网合一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3G时代为动漫发挥提供了空间,并且实现了艺术无法实现的东西。可以预见,未来的3G时代,动漫将会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3 动漫品牌建设的新思路

3.1 注重作品质量

新的媒体形式给动漫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但是产品的最基本要素不会改变,作品质量是动漫品牌实现在新媒体下快速建立和成熟的保证。我国动漫产业仍然存在着盈利模式不清晰、艺术质量和技术水平有限、产品版权价值链有待完善、人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由于我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晚,整体水平不高,与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我国贵为动漫生产第一大国,但是其质量水平却总体不高,能够在国际上生存下来的很少,随着市场的国际化,竞争必定越来越激烈,对动漫作品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为实现我国动漫品牌质量的提高,必须先从作品质量入手,给动漫产品重新注入高质量的灵魂。

3.2 要有相应的内容题材和创意

我国动漫作品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足够吸引人的内容,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在内容方面关注受众融合,并且还要对内容的样式进行创新。文化的融合应从传统地域间的融合发展成为国际化的文化融合,积极吸取各国文化间的优点而相辅相成是动漫作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新媒体技术的推陈出新给动漫带来了无线的发展空间,源源不绝的创新内容注入到新的动漫作品之中,丰富媒体内容,必定会带来新媒体动漫产业的大发展。

3.3 要有相应的技术载体和平台

新媒体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互联网、3G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下载量也在迅速增长,有了这些技术载体和平台动漫的未来大有可为。据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媒介和广告接触测试报告显示,互联网和手机占有绝大部分份额,几乎达到市场总份额的五分之四,可见新媒体以绝对的优势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来源地。随着人们对网络的认识和掌握的熟练程度越来越高,网络必将成为我国甚至全球动漫产业的一大突破口。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搭建技术载体和平台,为新媒体动漫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4 动漫品牌建设要有相应的传播推广策略

动漫品牌的传播途径应选择更为贴近目标群体的方式。动漫品牌的传播主要依赖电视、电影、互联网、3G网络等,而互联网与3G网络是目前最贴近人们的传播媒体,其传播的便捷灵活性、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等特点,应该成为动漫品牌传播的首选。对于动漫产业来说,这种全新的媒体营销形式运行简单,规模小,传播方面等特点更易于产业链的形成于发展。所以针对这些全新的媒体形式,传统的推广策略已经不适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设定相应的传播推广策略成为摆在动漫品牌传播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黄真.谈谈新媒体时代动漫产品的营销[J].今日传媒:学术版,2010.

[3] 孙威.动漫品牌的代言―― 品牌代言的新途径[J].辽宁经济,2008(10):71.

[4] 罗丹.技术与艺术的重逢―― 新媒体动漫的传播特质与发展态势[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1):97-101.

[5] 唐艺,周伟.3G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手机动漫产业发展初探[C]//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2009.

①基金项目:2012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课题(zhjy12-43);

互联网传播的基本特点范文6

[关键词] 物联网 传播趋势 传播困境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又称传感网,简指“物物相连的网络”。移动通信连接的是人与人,物联网连接的是物与物,是一种将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进行相互衔接的新技术。在这里,物体即媒介,物体即信息,物联网成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塑造着人们的思维习惯。

一、物联网的传播情况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物联网的用户端可以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能够在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具体而言,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借助互联网和传感器对现实物理世界各种物体进行感知和互联,因而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物物互联,感知世界”。物物互联是指使需要联网的“物”实现互联互通;感知世界则指网络系统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目前,世界各国均将物联网的发展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投入巨资深入研究。

物联网概念最初出现于1995年比尔・盖茨《未来之路》一书中。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上,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1] 同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明确提出“物联网”的概念,指出物联网是将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的网络。

“泛在网”即广泛存在的网络,它以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为目标。[2] 2004年3月,韩国情报通信部公布U-Korea战略,旨在使所有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2004年5月,日本总务省正式提出U-Japan构想,希望在2010年将日本建设成一个“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可以联网的环境。2005年2月,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局“下一代I- Hub”的新计划,旨在通过一个安全、高速、无所不在的网络实现下一代的联接。2005年,互联网的全球权威组织――国际电信联盟(ITU)了题为《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的报告,对其涵义进行了扩展。报告认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3]

2009年初,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智慧地球将带动信息产业与经济发展,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公路等设施中,并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2月,美国经济振兴计划面世,美国政府启动投资百亿美元用于智能电网的研究与改造。6月,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7月,日本政府IT战略本部制定出了日本新一代的信息化战略“i-Japan战略2015”。8月,在无锡考察传感网产业发展时明确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11月,又指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4]

二、 物联网的传播趋势

物联网的出现与发展,是继计算机及通信网络之后推动信息产业的又一次科技浪潮。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年的年度报告《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描绘了“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回家前先发条短信,浴缸就能自动放好洗澡水等。[5]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管理、工业监测、食品溯源、智能家居、健康护理等领域,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均能应用。未来“物联网”逐渐会跟电信网、互联网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泛在的、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物联网把人们的生活拟人化了,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无需人的介入。物联网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期望把IT技术充分运用于各行各业,为每个贴上电子标签的物品提供信息交换的平台,对现有因特网的应用范围进行拓展,形成无所不包的广义互联网,使人们生活的环境具备智慧。物联网将会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环境的有效融合,建立起更紧密的、基于信息畅通的逻辑联系,从而实现对融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等进行实时管理和控制的目标。互联网只是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网络,而物联网则能够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连接起来形成无所不包的庞大网络,实现信息无处不在和智慧地球的目标。

物联网为全球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变革性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支持。目前物联网标准研究无论在国际和国内均处于初期阶段,各国之间有协作也有分歧,物联网标准建设未取得整体性突破,物联网的技术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也尚未形成稳定的、可实现规模化经营的商业模式。物联网在全面应用后将有望成为超大规模的新兴市场,形成万亿元级规模的庞大产业,并将通过与传统产业的全面融合,成为全球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此外,物联网还将在极大程度上打破物体自然属性的困扰,实现物物相通、人物相融的传播梦想。物联网的传播使物体在不断进行人与物交流、物与物交流中传播信息与生产内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物体就是信息与内容本身。人类将会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去解读物体和自然,从而改变人的思维习惯与生活方式。

三、物联网的传播伦理困境

从传播角度看,只要信息对他人产生影响,伦理问题就会出现。物联网时代是“物”的时代,那么,物联网时代的“人”又在哪里?物联网突出的泛在性、商业性与开放性将使人类社会的传播伦理遭遇困境。

首先,物联网的泛在性可能引发人际传播的障碍。物联网将互联网的人际传播,拓展到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传播的对象和范围。这种泛在性加强了人与物的信息交流,实现了更高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操作成本。受众在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便捷时也将产生依赖与惰性。物联网的泛在性将会减少人际传播的途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沟通频度降低,人与人之间很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交流障碍,人们之间的感情可能逐渐淡薄。

同时,物联网的泛在性也可能造成人的异化。在最一般的意义上,人的异化指人被自己的创造物所奴役和控制,使创造物由工具上升为目的的一种状态。[6] 物联网时代人的异化可能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信息焦虑”。人被大量的信息所淹没,人们只需使用标准化的操作程序而逐渐丧失了自己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二是“脱离肉体效应”。人们对物联网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某些器官和能力的退化。也许未来的人类只剩下大脑工作,其他器官将失去作用。

其次,物联网的商业性可能会冲击传播的人文精神。国际众多权威机构预测物联网将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十大技术之首,其产业规模远远超出现有的互联网市场。物联网的商业性极其显著,可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潜在的巨大的市场价值。商业性会诱导人们利用物联网的技术谋取商业利益,漠视人文精神崇尚的人的生命、尊严、情感、价值、自由等意识。这种商业性与人文性之间的冲突将会在物联网传播发展中不断加剧。

此外,物联网的开放性还可能导致传播伦理失衡。物联网在革命性地推动人类社会信息化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传播伦理问题。由于物联网的技术与覆盖特性,其所带来的社会伦理问题比互联网更广泛更严重。物联网具有互联网的开放性,在网络中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一个终端连接进入,网络中的恶意攻击可能导致信息的泄漏,计算机病毒的侵入可能导致网络系统的瘫痪。物联网目前最主要实现的是一个全球性的商品互动网络,经济安全更为人们所关注。因此运营商、各行业在应用时都应慎重,项目应用前期做大量的测试来验证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物联网中商品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安全保密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物联网中,个人隐私将受到更大的威胁。目前,隐私权保护中日益严重的个人信息数据的网络泄漏,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如果物联网被恶意地入侵和破坏,那么个人隐私和信息就会被窃取,其所造成的隐患将是巨大的。物联网还让国家信息面临威胁,因为它涵盖了电网、铁路、公路、桥梁、供水系统等众多领域。

综上所述,物联网传播旨在拓展物的智慧,但无论多么智慧的物体也仅是媒介而已,永不能也不应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体。这种“物对物”的信息传播,实质还是为“人对人”的信息传播服务的,不能脱离人际传播的框架研究。物联网不能脱离人类社会而凭空存在。因此,在任何人类社会的传播图景里,传播技术的革新都应促进人际交流,体现人文精神,符合传播伦理规范。

注释:

[1]Anon.21 ideas for the 21stcentury[J].Business Week,1999(8)

[2]参见“什么是泛在网”,中国物联网网站

[3] [5]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EB/OL]. itu.int/dms_pub/itu-s/opb/pol/S-POL-IR.IT-2005-SUM-PDF-E.pdf

[4]: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科技部网站most.省略/yw/200911/t20091104_74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