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林下经济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林下经济政策

林下经济政策范文1

关键词 新常态 思想政治工作 对策

一、引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我国企业来说,在经历过多重阵痛后,在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程加快为我国的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使得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取得了突破,也为自身的发展壮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

经济新常态最早是由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时提出的。总体来看,一个国家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经济调整之后出现的一个过渡阶段经济运行态势称之为经济新常态。改革开放30多年后,我国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中国人均GDP确排名全球第

80名,位于中等偏下发展中国家行列。这说明“我国经济规模大,但依然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很快,但依然快而不优。”

近年来,我国GDP增速开始回落,从2012年开始,我国GDP增速均在8%左右,这属于经济增长的根本性转换。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富裕,中国只有选择合理的经济结构、较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速度。新常态是中国经济改革和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

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作为党的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在60多年的国家建设和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企业面对的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市场,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来看,目前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遇到了以下的问题和困难:

(一)企业重效益、轻教育,欠缺思想政治工作氛围

由于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企业面临着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这也需要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更加努力,争创效益。但是要想保持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增强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也必不可少。有些企业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致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严重滞后于企业的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便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甚至是阻碍。

企业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层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关心对员工价值观、思想素质的培养,只重视他们的绩效和能为企业带来多少收益,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二是领导层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然而缺少思政工作人才,不知道应该如何或者用不合时宜的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渗透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职工即使接受了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难以产生好的效果。

(二)企业的市场观念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由于相关政策发生了变化,过去依靠政策取得的高速增长必须依靠对过剩产产能的压缩和去库存加以调控。在落后产能被淘汰后,企业急需研究和调整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很多企业一直以来只重视生产和产品质量,不重视生产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没有一套完整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办法,不能根据经济的发展要求推出新产品和升级版的服务。

(三)原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不适应管理对象的变化

当前,大批80后、90后年轻人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些年轻人视野开阔,竞争意识、主体观念增强,对自身价值的实现直接与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挂钩。他们往往对老一套的思政说教模式比较反感,企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在80后、90后身上效果甚微。此外,企业员工在收入水平、身份归属、受教育程度、专业技能和适应市场经济能力方面也有区别,尤其是企业在引入现代管理思想后,工作能力不同的员工在工资薪酬上可能差距甚大。内部职工的分化极易造成员工之间的情感隔阂,使得员工对企业忠诚度下降。

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分析

(一)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新认识

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服务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以创新为动力,加快去产能的步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只是对一线职工个体的简单工作。上到董事长、总经理,下至一般员工都应接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培训。对此,企业首先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层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超前意识,首先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并勤于学习,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通过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更好地为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要分析不同年龄人群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式方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实际,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与实用性;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知识化、信息化的程度,突出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职工正视差距,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战胜困难。跟随企业变革的步伐,注入时代的力量,拓宽服务的领域,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内部改革、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开展工作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与时俱进,不仅要结合经济大背景,也要结合当前企业的发展情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三)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灵活性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有必要让员工意识到这种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必然性。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并改进技术、提高标准,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在于解决好职工的困难并促进企业发展,服务对象要贴近广大群众。因此,只要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利于职工心态的变化和改善生活方式,我们都可以灵活合理地应用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去。思想政治工作者既要坚持传统教育,同时也可以在其中融入一些新元素。既要反映广大职工群众的普遍性诉求,又要“以人为本”体现特殊性,反映出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心声。

五、结语

经济新常态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国有制还是私有制企业,都应该在党的领导下,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并根据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变革和创新。只有如此,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为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秦皇岛航标处)

参考文献

[1] 张素霞.经济新常态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2015(32):27-28.

[2] 陈祖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导报,2016(13):164

-166.

林下经济政策范文2

关键词 林下中药材;做法;成效;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S567;F3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8-0079-01

Abstract Xiji County leading farmers to carry out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under forest by using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land. This paper introduced its main practices,and summarized the effects.

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lanting under forest;practice;effect;Xiji Ningxia

西吉县位于宁夏南部山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有黄土丘陵、河谷山川、土石山地3种地貌类型。年平均气温5.3 ℃,年平均降水量400 mm左右,平均无霜期130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322.3 h,日照率53%,光照资源丰富。土壤以浅黑垆土为主,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低,氮磷不足,钾元素含量较丰富。因为长期垦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产量下降。2000年开始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在农村实行退耕种树种草,截至目前,退耕还林面积达到4.53万hm2,实施退耕还林,水土流失状况得到缓解,恢复了林草植被,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1]。为充分发挥退耕还林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西吉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林下经济政策,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等,县林业局扶持发展林业农民合作组织21家,涉林企业8家,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县级林下药材标准化培训基地1个,林下经济参与农户4万户。201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 333.33 hm2,年产量1.5万t左右,年产值达1.5亿元,林农人均收入达1 800元。

1 西吉县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的优势

1.1 优越的地理环境

西吉县发展中药材产业,自然条件优越。黄土丘陵区和土石山区,土质适宜中药材的生长。西吉县属于半干旱区,大多数中药材都具有抗旱性,有的品种对季节性要求不严,可春、夏、秋季3个季节播种,再加上无工矿企业,种植的中药材绿色、品质好。交通较为便利,有利于中药材产品的运输[2-3]。

1.2 林地资源丰富

西吉县现有退耕还林地1.47万hm2,且林下环境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为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3 农民林下种植中药材积极性高

林改的实施促使林农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林农不断向林地要效益。同时,林下种植中药材效益显著,激发了林农对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

2 主要做法

2.1 政府推动,宣传发动

西吉县林业部门为了切实做好林下药材种植,通过多种途径如会议、培训班、学习班 、广播、电视、报刊、种植手册等宣传林下中药材种植的前景、效益和政府优惠政策,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为确保林下种药质量,选派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深入到乡镇、田间地头,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并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使林下种药品种好、卖得出、效益高[4]。

2.2 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

为推动林下中药材种植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建设的基地示范带动作用。例如,西吉县心雨林下产业专业合作社在吉强镇万崖村龙王坝建设的心雨林下示范基地,退耕还林面积213.33 hm2,开展林下种植金银花、油用牡丹等中药材,示范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1 000 hm2,年产值逾5 000万元。

3 取得的成效

西吉县林下中药材种植的发展,对林下资源的利用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意义重要。截至目前,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带动,林农主动参与,西吉县林下种药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强劲。为把林下种药产业做大做强,到2017年西吉县力争完成中药材种植6 666.67 hm2,集中连片66.67 hm2以上的示范基地10个,突出培植典型。建设暖棚育苗50栋,建设1个中药材交易中心。同时,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一批农民技术骨干,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的中药现代化人才,全力打造林下种药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使林下中药材种植成为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5-6]。

4 参考文献

[1] 郑丽萍.关于林下药材发展的实践探索[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4):126-127.

[2] 陈慧玲,杨彦伶,李振芳,等.湖北省林下药材种类及种植模式探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4(4):16-20.

[3] 马增旺,赵广智,邢存旺.山区发展林下药材的前景、问题与对策[J].林业实用技术,2012(11):87-88.

[4] 陈慧玲,张新叶,孙庐山,等.湖北省杨树林下药材种植技术及效益分析[J].湖北林业科技,2015(1):9-12.

林下经济政策范文3

为实现牧业大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要破除小生产的自然经济观念,树立商品经济观念,讲求经济效益。发展水富县畜牧业的坚实基础,就是发展和提高农民的家庭饲养业。社会上的畜禽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农民提供。家庭饲养在现代畜牧业中处于重要地位,其发展如何决定着畜牧业生产形势和市场供应情况。家庭饲养业有着最大的广泛性、适应性、商品性和分散性,能充分发展人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分散的人力、资金、设备和饲料资源,大力发展千家万户的就地养畜,可使六畜兴旺发达。

2发展模式

在禽业发展上,以太平坤达牧业养殖有限公司省级龙头企业为龙头,推动鹅鸭产业发展;生猪生产把万顺吉利养殖有限公司作为供种和商品仔猪的主要来源;草食牧畜的发展,以牛、羊、兔为主,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搞好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快速发展;而养鸡业则采用林下特色养鸡的发展新模式。2.1鹅鸭产业(1)在2020年坤达牧业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出笼100万只。(2)太平鹅产业之乡,发展千只出笼鹅900户,出笼100万只。(3)建设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年出笼万只养殖场10个,出笼100万只。(4)群众散养出75万只。2.2生猪产业(1)建设万头畜品猪场出栏商品猪1万头。(2)建设年出栏商品猪规模化猪场30个,出栏3万头。(3)发展农村生猪养殖生产合作社30个,年出栏3万头。(4)在2020年散养产出栏生猪12.88万头。2.3鸡产业(1)上村林下养鸡场为主动力,年出笼50万只。(2)发展年出笼万只鸡场20户,年出笼林下养殖生态鸡200万只。2.4兔产业(1)把高滩万和种兔场发展壮大,扩大规模,作为供种的来源,自身出笼商品兔100万只。(2)以楼坝水东上村养兔年出笼商品兔万只养殖户10户为重点,年出笼100万只。(3)促进规模小、年出笼千只以下养殖户和散养户的展,使之可达到出笼104万只。2.5牛羊产业充分利用太平、两碗镇11个村的山地广阔,牧草丰富,气候温和的优势,发展草食牲畜牛羊养殖。(1)太平在复兴、二溪、盐井各村建立5个养牛或养羊场,年出栏5000头牛、10000只羊。(2)在三角、成凤、两碗、石燕、花坛、新滩6个村各建立3个养牛羊场,年出栏牛5000头、羊出栏1100只。(3)散养农户出栏2000头牛、3000只羊。(4)奶牛、城区发展奶牛场2个,3个镇各发展1个奶牛场,饲养奶牛150只,年产奶量187万kg,以弥补鲜奶缺乏,提高水富人民体质。

3发展措施

林下经济政策范文4

关键词:林业 ;分类经营管理;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11-08-03

作者简介:郭慧纯(1981―),男,江西遂川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017-02

1 引言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是根据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把森林中的一部分生态区位重要的林分划定为公益林(包括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国防林等),其目的是以生态效益为主,再把一部分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分划定为商品林,以经济效益为主,对两种类型的林分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林业处于从传统林业到现代林业过度和转变的初级阶段,进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是从森林的功能、特点以及人类的需求出发,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利用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来实现持续经营,从而实现森林“两大体系”(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的建设目标。

早在1995年,原林业部就在联合下发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首次提出了“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思路,并进行了具体部署。同年在《关于开展林业分类经营改造试点总结工作的通知》中,对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试点做出了具体规定,在1999年发出的通知中又对林业分类经营提出了可操作的原则、方法、步骤――森林分类区划界定。为解决实践工作中反映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又颁布了相关通知。几十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此事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的领导小组,并开展了试点,深入研究部署,培养相关科技人员等。截止到目前,大部分省都已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并已将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成果上报到国家林业局。

2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政策和经营体制问题

在新时期和新形势的要求下,国家林业建设的目标是建立相对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想要达到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就必须根据森林的不同功能和类型,实施分类经营、分区突破以及总体推进的发展战略思想。分类经营是林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新时期战略的基础和核心。林业分类经营直接影响到林业发展的方向,影响到林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经济利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和法规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的保障,经营体制改革是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的基本措施。但是目前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如下问题必须研究解决。

(1)没有把握住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核心,个别地方存在不进行区划界定的现象,只进行了分类规划,公益林没有做到落实到具体山头地块,老百姓没有知情权,也没有经营者的认可,甚至没有现场签定界定书,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2)对商品林则实施了放宽政策,这就和现行的体制相矛盾。干部群众拥护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公益林可以得到补偿,其次是在管严公益林的同时,却放宽了商品林的经营税收政策,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种改革思路还没有完全实现。

(3)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我国的林业经营一直以来担负着两大基本任务: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民生活提供木质产品及其它林产品;改善国民生存环境。但事实上,我国林业一直奉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造、集中过度采伐的林业经营模式。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就必须首先进行森林的分类管理。但在目前的实践中尚有未完善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办法。而统一高度管理体制之下,同样的体制、同样的模式去经营建设,带来的问题也很多。

3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的意义

森林分类经营,是从经营源头上调整林业发展结构,优化林业的资源配置,从总体结构和布局上更有效的发挥了林业最大效益,用来满足生态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对林业的需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是转变林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条件,也是目前条件下林业面向市场取得较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

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森林所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根据森林的结构特点,将森林划分为三大类型,重点生态公益林、一般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按照不同的经营目的,采取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每一种类型的森林都有它各自的功能性,也都有它的功能共性,在经营的方式上也一样,都有它各自的经营特性,同时也存在经营共性,其实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认识到这些,森林资源才能得到更好的培育、保护、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可能实现持续发展。

4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相关对策和建议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是一项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改革,其主要任务并不是对森林进行简单的划类,而是要围绕分类经营这一基本要求,进行的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的配套改革,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4.1 尽快制订和完善政策法规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种政策及相关法规还不十分完善,都处在积极探索之中。建议国家林业局尽快出台林业分类经营政策和法规,各级地方政府再根据国家有关林业分类经营的法规法律,制订出适合本地区的相关政策,使林业分类经营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4.2 成立公益林、商品林管理机构,实施林业分类经营管理

建立与分类经营相适应的林业管理制度,把公益林建设纳入政府的行为范畴,做到事业化管理,建议国家林业局成立专门的公益林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公益林建设,把退耕还林、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公益林建设统一纳入其管理范围,避免重复建设。

4.3 改进在分类经营下对森林的经营方式

根据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不同要求以及特点,要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护林、封山育林等营林方式,实行针阔叶混交、乔灌草结合等合理搭配,用来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生态功能。在自然社会条件较好的地方,采用工程形式营造速生丰产林,并根据其资源布局,重新调整林产工业布局,形成从资源到产业,从产业到效益的良性循环。

4.4 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引导生态公益林区群众,以不破坏环境建设为前提,发展经济、解决林区群众的实际困难。如广泛推广节能技术、发展沼气等,用来解决群众烧柴难的问题。同时还要发展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开发新的产业,让林区群众的收入有所增加,真正做到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林农生活提高的矛盾。

4.5 适度的调整林产品税费

林产品中尤其是商品木材在上缴税费方面,存在负担过重的问题,各省市反映比较普遍,林农和林区的干部们意见都很大,其他地方性附加税比例也很高,这样高的税收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建议适当的调低农林特产税及其它税费征收比例,让利于民,促进森林资源的有效发展。

5 结语

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作为林业改革的关键一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更好地实施分类经营仍然是我们今后关注的重点。建立完整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制度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是目前工作的重心。林业部门应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合本地区分类经营办法。进行统筹安排,分门别类。希望我国早日建成完整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田 霞,邬惠中.实施森林分类管理经营管理的对策[J].内蒙古林业,2011(4):64~65.

林下经济政策范文5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

贵州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林下经济政策范文6

关键词:森林分类经营政策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要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完备的生态体系作保障。随着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调整,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森林分类经营改革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基础工作。

分类经营是我国林业20世纪末和21世纪改革的主题。分类经营能否顺利地实施和推行下去,关系到我国林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林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林业生态功能的良好发挥,关系到建立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关系到林业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所以分类经营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及在我国的实践概况

所谓森林分类经营(Classifiedforestmanagement),又称为“森林多效益主导利用经营,即以发挥某一林种某一效益为主,兼顾其它方面效益的经营模式。它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社会对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两大要求,按照对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和森林发挥两种功能所产生的“产品”的商品属性和非商品属性的不同,相应的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并按各自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

森林分类经营并不是近年才提出来的,在18世纪形成的森林经营管理(森林经理)理论中就有组织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与实践。例如,在地域上把相互连接的、具有相同经营方向的块划分为森林经营区,与此同时,把地域上不相连接,但在森林经营目的、经营周期、森林经营方式上相同的小班组织成森林经营类型比如用材、防护、水源涵养、特种目的的森林经营类型合并建立起相应的森林经营体系,甚至直接以小班作为经营类型,这就是典型的分类经营。问题是传统的这种分类经营有以下的缺点:第一,突出了木材的利用忽略了其它各种效益;第二,只强调了经营的生物学和技术方面,忽略了经营的社会经济方面和林政管理方面;第三,只从自然和生物物理方面,而没有从事理和人理的互为储存关系考虑;第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体现为就林论林,没有与其它各部门、行业有机地结合,因而没有跳出行业的局限。

关于森林分类经营问题,国际上对其方式和目的要求,存在着两种不同看法。一种是在一定地域上,划块分类经营利用根据森林的主要功能划分为用材、防护、游憩、放牧等,发挥各自功能。国外称之为“邻接式多元化利用”。另外一种经营模式就是在一块森林中同时产生多种多样的产品和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这叫做“同步或多元化利用”。这两种方式的讨论经历了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争论的实质是对森林利用是否存在着效益和功能上的互斥和兼容是单目标与多目标上的差异,也包含着对森林经营上的理解。在我国,对生态与经济是否一致的问题,长期存在着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在促进木材和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自下而上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的环境”,“强调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是可以统一的”。而另一学派则强调“……紧紧抓住解放和提高林业生产力这个中心环节,突出效益原则,强调结构效益,对林业实行分类指导,按照专业分工的原则对林业经营格局进行大调整,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重点林业的高效益带动全局的发展”,认为“生态经济一体化的林业难以实施”。从目前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后一种观点是严格的分类经营观点。但是这种分类经营应强调的是主导功能上的分工,是一种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不是互相对立、排斥(商品林与公益林),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林业是一个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特殊行业,两大效益的建设有完全不同的经济属性。为了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林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又对市场机制失灵的方面加以克服,必须实行整个林业的分类经营。国家体改委和原林业部颁布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正式推出以分类经营改革为主题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在1992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林业分工论》一书提出一种分类经营的模式——“林业分工论”,即从发展战略和经营思想出发,接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目的,将林业分成商品林业、公益林业和兼容性林业三种。认为“林业分工论”是森林多功能主导利用的分工,是林业的分工,而不是林种的进一步划分。

自1995年原林业部颁发《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以来,根据原林业部下发的《关于开展林业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林策通字[1996]69号)精神,各省(区)相继于1996年选择2~4个县(市)开展森林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全国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通知》(林策发[1999]191号)和国家林业局《国家公益林认定办法》(林策发[2001]88号)文件精神,各省(区)相继启动了森林分类区划工作。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省(区)已完成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并将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成果上报到国家林业局。其间各省林业厅(局)也同时制定和了本省的《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方案》和《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操作细则》,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分类区划界定工作。

二、森林分类经营的政策和经营体制问题

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是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要达到国家林业建设的战略目标,必须根据森林的不同功能,实施分类经营、分区突破、总体推进的发展战略。分类经营是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的基础和核心。森林分类经营牵涉到林业发展的方向,牵涉到林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牵涉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障体系建设和国家财政经济利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保障,经营体制改革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措施。但目前在实施森林分类经营中还存在有如下问题必须研究解决。

2.1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办法尚未出台

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是实施森林分类经营的核心政策,但是我国一直为建立生态公益补偿机制,这势必导致公益林经营主体不明,或经营主体无力正常地对其进行经营和管护,甚至会发生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性掠夺。经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①人们的生态观念不强,对林业的三大效益认识不到位。虽然我国在历史上就有植树种竹的优良传统,但人们更多的是追求森林中的木材、薪材及林副产品等林产品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农业、水利、旅游等行业长期以来形成认识上的严重偏差,弱视甚至无视林业所带来的各种生态、社会效益,人们享受这种效益成了理所当然,而补偿却成了盲区。林业部门,特别是营林业承担了繁重的造林、育林任务,而不能获得相应的补偿,经营困难成为必然。如一些森林公园、水利设施的经营中,森林的管护和抚育等任务属林业部门的“分内事”,而经营收入却进入了旅游部门、水利部门的账户。这种投入和产出脱节、剥离的现象应该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②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计算困难。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问题的提出,已为时不短,并早已载入《森林法》中,但迄今还没有一个明确且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和补偿办法。

公益林的补偿问题是制约公益林建设和实行分类经营的关键。长期以来,因公益林具有效益外在性和受益对象广泛性的特点,造成公益林“少数人负担,全社会受益”、“相对不发达地区负担,相对发达地区受益”、“上游负担,下游受益”、“林业部门负担,全社会受益”的不合理局面。再加上其牵涉面广,政策性强,到目前为此,国家尚未对国家公益林的补偿程序、补偿办法、补偿对象、补偿标准、筹资渠道等方面制订出明晰的政策。在国家政策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各省、地方政府也未对地方公益林制订明晰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办法。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和办法是关系到森林分类经营尤其是生态公益林发展和林区社会稳定的关键,实行分类经营,关键看能否建立健全有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森林的生态、社会效益补偿机制滞后,已成为制约林业分类经营实际运作的瓶颈。

2.2分类经营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长久以来,我国林业经营一直担负着两大基本任务:一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民生活提供木质产品及其它林产品;二是改善国民生存环境。但事实上,我国林业几十年来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林业经营模式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要求等影响,一直奉行以木材生产为中心,重采轻造、集中过伐的林业经营模式。几十年来,整个林业的基础几乎完全建立在森林采伐工业上,大规模开采国有林区与天然林区,造成天然林面积的剧减。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就必须要进行森林的分类管理。但在目前分类经营实践中尚未有完善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办法,而传统林业经营模式混淆了作为商品产业的林业和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林业在经济属性、经营利用目标、经营方式、管理要求、社会实现形式以及价值利益补偿等方面的差别,而统一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之下,按同样的体制、同样的模式与方法去经营建设,带来的问题也很多:(1)大面积的天然林资源尤其是天然林中的原始林被采伐后,被林相单一的人工林取代,造成生态危机的潜伏。天然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人工林不可比拟的生态价值。(2)因缺乏科学的价值利益投入补偿机制,国有林区和各类防护林经营单位面临沉重的困难。因无林可采,或者无法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生产经营难以为继。(3)林业企业经营目标不明确,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让位于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目标。

2.3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矛盾依然存在

分类经营实施之初,将现有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公益林的主要功能是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商品林则要承担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需求的重任。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分布、结构不均衡性及对天然林过量采伐,在分类经营实施之初所区划的商品林尚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供给;同时,对森林分布较多,并以木材生产为财政和林农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较大的冲击,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已成为制约重点林区尤其是生态地位特别重要的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而林业生产力水平不高也阻碍了林业发展。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家每年用于治山造林的投资不及水利投资的十分之一,随着两大生态林业工程的相继提出和推行,林业的地位和投入均有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阴影的影响,更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使,时至今日,部分行业、部门对狭隘利益的维护和部分决策者的短期行为,以及全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淡薄等现状仍令人忧心忡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因生产周期长、生产力水平不高,生态及社会效益表现不很直观等因素的制约,使其在市场中成为一个弱势行业,且国家和地方在税收及现行的林政管理等方面,扶持发展的力度和营造有利于林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等方面还远远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遏制了林业分类经营的实际运行和健康发展。

2.4公益林建设与林农生活水平提高的矛盾

国家对重点公益林的区域布局政策及公益林的补偿政策不明确,让一些既得利益者坐享其成而未付出相应的代价。同时,也使一些地区在森林分类经营区划过程中埋下伏笔,以便将来向着有利于自身的政策上靠。另外,处于山区、重点林区的公益林,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林农的生计问题,。生态公益林建设区大多为贫困山区,林农对森林的依赖程度和期望值很高。林农在能源、建房和自用材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消耗森林资源,经济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森林。政府若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调控手段对林农及其利益从根本上给予必要的扶持和保护,公益林的建设与发展将很难得到较长期的保证。

2.5林产品税费比例过高

据对部分省(区)调研,林产品税费征收比例占销售价的比例偏大,尤其在商品材上表现较突出。商品材平均税费比例占商品材销售的40%~50%,特别是农业特产税在商品材生产和销售环节双重征收8%,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农对商品材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了商品林的发展。

2.6生态公益林的人工林问题

各省在分类经营区划中界定的生态公益林有许多人工林,这些划入公益林区域内的人工林除部分为生态工程建设投资营造的如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草)等国家生态工程林外,尚有相当部分是世界银行贷款造林的速生丰产林和群众自发营造的用材林。据对湖北省调研,湖北省划入天保工程区的人工林面积为106.5万hm2,加上区划时未成林人工林地3.8万hm2,实际为110.3万hm2,直接划入禁伐区的人工林成林面积为7.3万hm2。这些已界定为生态公益林区的人工林尤其是世行贷款造的人工林和农民自发营造的用材林全部划入禁伐区势必影响世行贷款的债权和债务偿还,影响林农的经济利益而挫伤群众造林积极性,除天保工程外,其他生态公益林区也有类似情况。

三、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有关对策和建议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改革,其主要任务并不在于对森林进行简单的划类,而在于围绕分类经营这一个基本要求必须进行的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经济政策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以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1)尽快制订和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管理办法。

森林分类经营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种政策、法规还不十分完善,正在积极探索之中。建议国家林业局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出台森林分类经营政策法规,如“公益林管理办法”、“商品林管理办法”、“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办法”等。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森林分类经营的法规法律制订适合本地区的相关政策,使森林分类经营的管理和公益林的补偿、补助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除了国家要增加对公益林的投资外,必须尽快建立和健全森林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制度。根据“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生态公益林的服务对象明确的,由其受益者补偿,服务对象不明确的,由政府补偿。征收的森林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主要用于公益林培育、经营管理和新的公益林工程建设。我国已有部分省、市在尝试采用一些方法开展生态公益林的补偿。如:广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广州市流溪河流域水源涵养林保护管理的规定》,规定每年筹集1800万元作为流溪河流域水源涵养林的生态效益补偿费。各级财政都从年度支出中拿出不少于1%的费用作为公益林的投入;湖南资兴市按水库灌溉田亩面积每亩每年收取20元人民币作为生态补偿费;广西金秀县的大瑶山水源林使下游一些县受益,这些县每年给金秀县的水源林建设补偿费达数百万元。作为“全国森林分类经营试点县”的河北省平泉县根据补偿要素和实际情况,提出补偿标准,并把补偿渠道分为自我补偿、外部受益者补偿和国家政府补偿等三个方面。四川省作为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很难将公益林的经营投资完全交由政府或者社会去承担,但却可以本着向社会征收森林生态补偿费的思路,对一些事权比较明确的部门和单位,征收生态林的建设补偿费。只有将这个“瓶颈”尽快打开,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才有物质基础。

2)成立公益林、商品林管理机构,实施分类管理。

应建立与分类经营相适应的林业管理体制,将公益林建设纳入政府行为范畴,实行事业化管理,建议国家林业局成立公益林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国家公益林建设,将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公益林建设统一纳入其管理范围,以免互相重迭,避免重复建设。各省(区)、地(市)、县根据其生态区位重要性,也应成立相对应的管理机构,统一组织本地区的公益林建设,实行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制。而商品林建设商品林建设和管理可沿用原来的管理体制和方法进行。推向市场,作为企业行为,在市场上参与竞争,以适应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这既是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也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改进在分类经营条件下对森林的经营方式

根据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经营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和经营方法。公益林建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应该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封山育林、封山护林等营林方式,实行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合理搭配,以充分发挥森林的各种生态功能。对于商品林建设,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根据市场的需求,采用高投入(包括高科技的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模式的集约化经营。

尤其要调整商品林布局和结构,满足社会、经济对林产品的需求。商品林发展中应根据本地区自然、经济条件和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发展名、特、优经济果木林。在自然、社会条件好的地方,以工程形式营造速生丰产林,并根据速生丰产林资源布局,重新调整林产工业布局,形成资源——产业——效益良性循环。

4)帮助生态公益林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引导生态公益林区群众在不破坏环境建设的条件下发展经济,解决林区群众的实际困难,推广节能技术,发展沼气解决群众烧柴问题,发展林下养殖、种植业,开发新的产业,让林农增加收入,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林农生活提高的矛盾。

5)适度调整林产品税费,让利于民,促进林业发展。林产品尤其是商品木材在上缴税费方面负担过重的问题,各省反映比较普遍,特别是商品材在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重复征收两个8%(贵州省为两个8.8%)的税问题,林农和林区干部意见较大;其他地方性附加税比例也不少,不利于林业的发展。建议适度调低商品材生产和流通领域农林特产税及其它税费征缴比例,废除地方性搭车性收费,让利于民,促进森林资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