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政策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政策分析范文1
关键词:宏观经济 转变方式 调结构
一、2013年宏观经济政策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一是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二是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进程。三是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四是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促增长、稳物价和防风险之间的平衡。一是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二是促进金融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三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引导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监管,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基于宏观形势的政策措施分析
在保持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似乎走进了一个死循环:每当经济增速有所下滑,政府就会加大投资、放松信贷“踩油门”;每当通胀有所抬头,就减少投资、紧缩信贷“踩刹车”。在此循环中,投资猛增、货币超发、产能过剩与垄断加剧、高利贷泛滥、中小企业倒闭潮轮番上演。目前,这个以拉动投资和消费为特征的调控手段正在遭受广泛质疑。
李总理在谈到当前经济问题时曾指出,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实现预期目标的空间已经不大。中央政府已决定不再实施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并控制经济中的流动性,转向更加稳健的货币政策。
基于以上宏观形势,上半年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简政放权、打破垄断、鼓励创新和创业、加快城镇化步伐、实施新一轮的财政及金融改革等。
1.取消或下放审批权
转变政府职能可以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进行行政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让政府从经营型政府转变为功能型、服务型政府。打破某些行业的行政性垄断,让市场充分竞争。
2.加快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任务是在外部环境出现明显变化的条件下有效扩大内需,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点。由城镇化推进所带来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气、供水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由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带来的农村消费扩大。城镇化的规模效应将大幅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这也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要求实现的目标。
3.实施新一轮的价格财政及金融改革
自5月份以来,国务院多次提出金融改革的具体要求,从利率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等等,种种迹象表明,中央正着手启动新一轮金融改革。
国务院5月7日正式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6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首次提出了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观点。
以上措施都是基于金融资源配置的合理配置考虑的。金融资源配置应以市场化机制为基础,政府的主要作用在于为金融资源配置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并加强监管。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低效的原因关键在于大部分资源由国有部门把控。由于国有企业目标的多重性,金融资源在国有企业手中难以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配置,难以激励经营创新和技术进步,由此导致了金融资源供求的结构性失衡。在实际存款利率为负的情况下,很多社会资金流向了民间借贷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规模巨大的民间融资如同地下暗流,既难以被金融监管体系所涵盖,也难以被宏观调控政策所控制。因此,只有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中国金融资源在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合理配置,才能激励金融企业的创新和生产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长期来看,只有为金融资源由动员性配置向市场化配置转变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才能最终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国有金融机构产权多元化的改革,降低民营金融资本的进入门槛,鼓励民营资本参股和组建金融机构,逐步形成多元、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
三、结语
我国当前正处于依靠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十分重要。经济环境错综复杂,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经济既有增长动力,也有下行压力。
上半年以来出台的一系列以强化市场、放松管制、改善供给为特征,旨在释放经济活力,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当前和长远看,必将在扩大社会就业,拉动国内消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资金营运部.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展望[N].中国邮政报,2013-2-7(7).
[2].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3]陆宇.供给学派的中国经济“药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7-1(18).
经济政策分析范文2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经济
一、引言
宏观经济政策(macro-economic policy)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经济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原则、做出决策和采取的措施。宏观经济短期分析的基本内容是经济波动,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平抑波动,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与首要目标相关的其他三个目标分别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二、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历史回顾及效果分析
1.1994年-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回顾
1994年-1997年,面对我国由经济转轨而带来的严重通货膨胀问题,我国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双紧”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宏观经济在快车道上稳刹车,并最终顺利实现了软着陆。1998年-2003年,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中积极财政政策适度的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2004年-2007年,我国采取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达到了稳定物价和抑制通货膨胀的预期目标。2008年-2012年,我国采取的是稳健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到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刺激经济复苏。
2. 1994年-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定量分析
由上图可知,财政收入、M2增速对GDP增长率的影响为“两头高、中间低”的状态,呈现“微笑曲线”分布。这说明无论对于财政收入还是M2增速来说,都存在一个阈值,超过阈值之后,两者对GDP增长率的影响为正向促进,而在未超过阈值时这一影响为负向。这体现了财政收入和货币M2政策在实际操作中,欲对GDP增长率产生正向影响。此外,由FR2系数值较M22相比更大来说,所反映出的实际情况是财政政策在1994-2011年间对我国GDP增长率的影响更大。
三、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总结过去的2013年,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还是不错的。去年上半年整体经济下滑的压力较大,而在下半年经济有所回暖。展望2014年,我们还需从多方面加以努力才能保持经济的稳步增长。
1.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2014年,我国应该继续采取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稳固增长。财政政策减少财政预算赤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结构性减税,继续严控“三公”支出,同时保证与民生相关的支出如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教育支出等平稳增长。而货币政策方面同样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既不放松也不收紧,综合运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工具组合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以保持适度的流动性。
2.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全国两会强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是2014年需要把握好的原则和政策取向之首。当前我国仍然存在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因素,比如经济体制机制的弊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自然资源的流逝,环境污染的隐患,资源分配不均,城乡贫富差距明显等。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利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与市场自身调节相结合,才有可能把这些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好,以推动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外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立足于国情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不断面向世界市场与国际接轨,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水平与层次大幅提升,“走出去”战略的提出正是在国家外汇储备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以及国内市场和资源受到限制等宏观经济背景下所提出,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深化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走出去”战略的贯彻实施亦能促进经济发展水平与层次的提高:通过“走出去”战略,我国企业可以获得更多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在获得先进技术和资金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对外投资和引资的相互配合,能够促进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链的地位,逐渐扭转我国“世界工厂”的加工地位,进而优化国家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这都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层次与水平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原毅军主编.宏观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宋立.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几点看法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1(09).
[3]林红斌.聂良.试析目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J].审计与理财,2011(03).
[4]丛明,朱乃肖.2009年经济形势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分析[J].财贸经济,2009(12)
经济政策分析范文3
关键词: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企业;信贷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9-0102-02
2008年全球发生金融危机,很多企业由于资金链的断裂而破产。从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的企业出现的“钱荒”来看,很多企业有很好的销售市场,但由于缺乏资金导致破产。这些事情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足够的资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没有保障。企业筹集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宏观经济角度讲,企业筹集资金关系到全社会资源的利用与合理配置,关系到宏观经济运行的效率与效果。企业融资活动受到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和金融市场环境等,其中,金融市场环境是企业融资活动的根本所在。任何一种环境的变化,都可能给企业带来麻烦,企业融资管理的任务就是利用环境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一、货币政策与企业融资
货币政策对企业融资行为影响的传导渠道:
第一,银行贷款渠道[1]。银行贷款渠道理论表明,即使存在凯恩斯主义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导致利率传导机制失效,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渠道发挥作用。银行贷款渠道下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货币供应量银行贷款利率投资需求产出GDP。
第二,借款人资产负债表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可以因为特定借款人受信用能力的制约而得以强化。放松贷款与证券不可完全替代的假设,Bernanke&GertleK1995)[2]描述了一个更为广义的信贷渠道,即资产负债表渠道,该渠道强调货币政策通过影响企业的净资产发挥作用。Bernanke&Gerller强调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在不完全的金融市场上,信息是非对称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资产负债表恶化时行为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增加,企业的借款成本会因此增加。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影响资产净值,进而影响贷款数额,从而影响投资的过程就是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传导机制。
二、货币政策与企业融资行为影响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了2003—201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的企业作为样本分析对象,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处理:第一,删除保险、银行等金融类上市公司和总资产为零或小于零的公司。收集的数据主要包括各商业企业的财务数据,包括资产总额、长期借款、短期借款、总资产净利率(ROA)等数据,这些数据均来源于Wind资讯。数据经过整理计算得到各指标所需要的样本数据。
(一)各变量的定义[3]
(二)模型设定
本文在模型中加入了企业个体特征变量包括银行规模(Size)、资产负债率(Lev)和现金流量指标(Cfo)、净利润报酬率(Roa)、企业成长性tobin’q(Q)、控制权类型(Cont)。此外,还加入货币政策变量与企业个体特征变量的交叉项(Q*MC)和(Q*CONT),用以探讨货币政策变动对具有不同个体特征企业的冲击是否呈现不一致的现象。因为企业个体特征变量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而造成估计结果发生偏差,在模型中采用滞后一期的特征变量,而非当期值。
(三)实证结果分析
1.中国企业的银行信贷反应方向与货币政策调控方向一致。在模型中,10%的置信水平下,基础货币供给量增速的长期系数 均显著异于零,并呈现预期的正向关系。考虑企业个体特征时,基础货币供给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银行贷款增长率提高0.182个百分点。这说明在银根宽松时期,企业的信贷融资约束越小,企业的信贷融资规模越大,获得的银行贷款越多。货币政策越紧缩,企业的融资面临约束,银行贷款越小,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时,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量将增加。
2.从交叉项mc*cont的系数与loan系数在5%的置信水平显著正向关,说明民营企业的银行贷款融资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更加敏感,相对于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最终控股股东为民营的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下降得更多。如果要检验货币政策对企业信贷融资行为的影响是否显著,即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则需检验模型一中 的是否显著异于零,并且预期系数应为正。这一检验结果代表货币政策是否影响企业的银行贷款行为。
3.企业成长性的托宾Q、mc*Q的回归系数在10%、5%、1%置信度下都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A股上市企业的成长性与银行信贷之间的相关性不大,在经济宽松时期有可能过热,银行可能考虑抑制经济过热,有限度的给成长性企业贷款。
4.从企业的个体特征变量对企业的银行信贷影响系数来看,企业规模(size),总资产报酬率(roa)对企业银行贷款具有显著性影响。企业规模(size)系数为正,企业的规模越大,其融资渠道相对较多,采用企业渠道融资的可能性较大,企业的信贷融资规模较小。企业总资产报酬率系数为负,对于企业的盈利越强,企业就越容易获得银行贷款。
参考文献:
[1] 周章英,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J].金融研究,2002,(9):34-43.
[2] BenS.Bernanke,Mark Gertler and Simon Gilchrist,The Financial Accelerator And The Flight To Quality[R].Working paper,No.4789,
NBER,1994.
经济政策分析范文4
【关键词】可再生资源;建筑;经济政策
我国有大量的可再生资源,但是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非常少。通过将可再生资源和建筑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可再生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也专门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来支持可再生资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例如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经济政策的作用比较明显但是还需要大规模的推广。
一、可再生资源在建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可再生资源在建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不够完善
政府在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中的配套措施和政策还不够完善,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支持力度不够。有的政府部门虽然提出了一些支持性的文件,但是缺少政策的完整性和关联性,仅仅就某一个方面做出了相关的规定。还有一些政府部门制定的支持政策,缺少必要的操作细则,或者在现实中难以操作,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西方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中都经历了财政刺激的政策,在居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提高适当的经济政策来规范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国在可再生资源的建筑应用中还缺少足够的立法保障和政策引导,仍然处于建筑设计标准建立和完善的阶段,配套政策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导致操作性比较差,影响了可再生资源在建筑中的应用。
2.相关的技术标准还不够完善
虽然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可再生资源建筑的效果技术措施,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安装、设计应用,以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应用等技术措施,对于促进太阳能和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由于技术标准和图集不完善,缺少对高层建筑可再生资源应用的一体化设计标准等,影响了可再生资源建筑在市场中的应用。同时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可再生设备的安装和应用,建筑开发商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应用不够热心,也影响了可再生资源的推广。
二、可再生能源建筑中的经济政策分析
1.加强财政补贴
国家可以通过对技术的投入来支持可再生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推广、示范以及研究单位提供相应的费用补贴。为了促进可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当通过优惠贷款的措施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家为了对可再生资源产业的支持,从2001年开始对利用生活垃圾来生产电力、以及利用其它工业垃圾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实行了增值税退税的政策。对于利用煤泥、风力进行发电的企业也实行了减税的政策。目前在可再生资源的经济政策激励中大多是采用低息贷款、税收优惠以及补贴的形式来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国外是通过对购买可再生资源设备的个人给予税收优惠的措施来实现,和国外相比由于我国的个人税收的方式不同,这种方式在我国难以实现。为了进一步的促进可再生资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我国在2006年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中规定了政府应当设立财政资金来支持可再生资源的应用。
2.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可以增大增值税优惠的范围,将优惠对象扩展到生产可再生资源设备和技术的企业中。同时按照我国的企业税收办法,对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的政策进行细化,对于开发可再生资源应用的建筑项目进行免税,对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费用在计税时应当给予优惠。对于消费者来说,当购买可再生资源的业主可以按照投资的比例进行税额优惠或者减免,对于固定资产可以进行采取加速折旧的部分。对于购买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的消费者可以给予契税优惠,为了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可以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部分优惠金额。为了保证政策的公开和透明,建筑开发商一定对可再生资源在建筑应用中的成本进行公示。
国家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的方式来促进可再生资源建筑的应用,通过设置专项资金达到对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在资金方面的稳定支持,同时又可以促进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在市场成熟之后,资金可以由逐渐的转向购买可再生能源的消费者,可以通过采用便于操作的定额补贴的方式来带动市场的发展。贷款贴息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激励政策,贷款贴息是由企业或者个人向银行贷款进行投资时,由政府财政来支付其部分或者全部的贷款利息,投资者复杂贷款和剩余利息的偿还。贷款贴息政策具有引导性好、风险低以及激励效应大等优点,可以避免财政投资的挤出效应。在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的初期可以给予开发商一定的优惠贷款,通过培育市场,当市场中有足够多的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工程之后,可以对于低收入家庭在购买可再生资源建筑提高贷款贴息,使政策逐渐的转向市场上的消费者。
三、结束语
为了使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由初期的示范阶段逐步的进入到大规模的推广阶段,其中的经济政策刺激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研究其它国家在促进可再生资源应用和发展中的政策,大都是通过相应的经济政策来实行。因此我国在推动可再生资源建筑应用的过程中也应当做好政策的配套操作,制定切实有效的可操作细则,不断的完善可再生能源发展和经济刺激政策。完善对可再生资源企业的认证和建筑应用标识制度,加强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可再生资源在建筑应用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经济政策分析范文5
一、经济法政策性的重新解读
1.法律与政策的一般关系。二者在制定主体、制定程序、调整范围、表现形式、实施方式、社会功能、稳定性等诸方面都有着不同,同时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国家政策可以起到法律的作用。一般地说,政策是法律的基础,国家法律的一部分就是对成熟政策的法律化,而法律化后的政策具有了强制执行及稳定性,给予市场主体更大的合理预期。另外,法律也不能取代政策,法律具有普遍性、抽象性、时滞性。因此需要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和具体化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2.经济法与经济政策的特殊关系。经济法按照它的性质来说,是为了从经济政策上来满足经济法社会协调性的要求,由国家进行干预立法。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指导、影响经济活动所规定并付诸实施的准则和措施。是政府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经济事务中的有意识的干预。经济法根源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自觉调控与参与,需及时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以求兴利避害,促进经济快速平衡发展。它的任务是实现一定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要求,从而获得了比其他任何法律部门更为显著的政策性特征。经济法与经济政策都是国家(政府)经济意志的体现,都是上层建筑的范畴,都要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法是经济政策的法律化,而法律化后的经济政策更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应保持经济法(律)的稳定性及经济政策的灵活性来共同应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多变。所谓制度,无非是形形的法律和组织安排以及经济政策。所以经济法与经济政策互动整合于经济制度,以共同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政策性的内涵相当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其综合性比较强,若将其归为经济法的特征,显然与经济法的内在本质不相符合。虽然理论界对经济法的本质仍存有争议,但有一点是已经达成共识的,即经济法是以经济为主线的。如果单纯地得出政策性这一特征,未免过于武断、不够严谨,因此要明确政策性与经济政策性的差异。作为干预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体现某一时期的政策,必然也应当是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政策。故不能简单地将广义的政策性与狭义的经济政策性相等同,这是进一步研究经济法特征的前提和基础。
二、经济法存在基础的经济政策性
经济法学界通常认为,经济法的产生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渗透、融合的产物。经济政策与经济法的产生原因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关于经济法的产生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以及法律自身三个角度来分析,但其中政治方面的原因无疑是经济法的存在基础,换句话说,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为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根据市场经济运行的原理,其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灵,而为了弥补这部分缺陷产生了对政府干预的需求,这也为战后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成就所证明。在众多缺陷中,政策效率递减是最为基础的一项,该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寻租行为、官僚机构膨胀等问题的解决。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而任何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会遭遇到效率的问题,一方面,政府的效率会随着机构层次的庞大而递减;另一方面,政策的效率会受到地方主体规避行为的限制。政府缺陷是因政府弥补市场缺陷而存在的,因此,无论是回过头转向市场机制还是依靠政府自身都无法根本解决这一问题,这就为法律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机会和土壤,使法律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经济政策不但是经济立法的基础,而且深深地影响着经济执法与司法。法律较之政策的稳定性主要来自于其原则性抽象化的概括。因此,成文法存在的合理性就在于其蕴含有不确定性。同时,法律还具有滞后性。
三、经济法制度建构的经济政策性
法于政策无疑是属于不同的范畴,经济法于经济法政策同样也是。但这并不表示二者毫无关系,经济政策是国家基于现实的经济状况,以诱导经济向某一方向发展的有意识的行为。换句话说,是作为经济行政单位的政府的行政原理。经济法体系中无论就市场规制的角度,还是就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政府适度干预经济一方面可确保法人、公民的权利;另一方面可对其设定一定的义务。首先,从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的角度看,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作为市场规制法律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二者可统称为竞争法。事实上,竞争法与一国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是实现国家竞争政策的根本手段,因此,它必然以竞争政策的目标作为自己的基本内容,而其实施实质上就是竞争政策的实现。为了使竞争能够真正成为调节攻击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根本手段,各国制定的保护竞争的政策和法律一般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制:限制竞争措施、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国家援助和企业合并控制。
四、经济法目标价值的经济政策性
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确实具有突出的“经济性”,因为它与经济活动、经济规律、经济机制、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经济杠杆、经济制度等都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经济法所追求的目标是公平与效率的兼顾,是对私人利益与社会的协调保护,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因此,经济法既不同于注重保护私人利益的传统私法,也不同于强调保护国家利益的传统公法,它更追求一种从资源配置到财富分配、从调整手段到调整目标的和谐或协调,这种追求是经济法的一种基本理念,是经济法不同于传统部门法的一种基本精神。
经济政策分析范文6
(一)出口下滑和产能过剩制约经济增长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经济都出现不同程度衰退,对我国外贸出口产生强烈紧缩效应。在进出口贸易对我国GDP贡献率已达70%的条件下,客观上造成我国GDP增长率从危机爆发前的10%下滑到6%,已连续8个季度出现下降。
在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市场消化能力有限的条件下,原有被高投资和高出口所掩盖的产能过剩已加速显现,无法通过扩大外需集中释放。部分企业生产能力也不能被有效利用,利润下降,国内商品贸易已开始受到影响。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偏低,国内消费需求跟不上经济发展要求,导致出口企业的部分产品既无法在国外找到市场,又无法在国内全部消费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损害。在4万亿元投资的带动下,虽然在短期内基本可以保持8%的增长目标,但是经济结构如果不进行有效调整,会加剧产能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最终制约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提高。
(二)广义货币供给量增幅过快易引发通货膨胀
从我国价格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关系来看,三者呈现出极强的相关性。以RM2代表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CPI代表物价水平,NGDP与RGDP分别代表名义GDP与实际GDP季度增长率,如图1所示。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中经网1997~2009年相关月度及季度统计数据。
1998至2002年,RM2处于下降阶段,国内出现通货紧缩,RGDP在8%目标值上下波动;从2003年开始RM2出现较大幅度上升,连续7个月增幅达到20%,并于2003年8月达到极大值,随后带动CPI开始上升,GDP增长率也显著提高;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2月,RM2与CPI呈现同步波动,RGDP平均保持在10%左右。由此可见,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与物价水平、名义GDP和实际GDP增长率变动存在相关性,RM2的变动对滞后若干期的CPI产生较大影响。从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实际GDP增长率已从1318%下降至611%。为确保经济增长目标,央行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广义货币供给量M2同比增幅不断提高,从2009年1月的1817%上升到2009年5月的25167%,增幅连续4个月超过20%,连续3个月超过25%,这在近些年来货币政策操作史上也实属罕见。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M2增幅还将继续保持在高位运行,增大了未来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但是,近期发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并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国内经济处于紧缩状态,代表货币流动性的指标M2/GDP比率在不断上升,表明国内经济景气程度还不高,货币流通速度在下降,短期内货币扩张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推动作用较弱;虽然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上升,目前还不存在向通货膨胀转化的条件。但随着国内经济景气程度的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将显著加快,由通货膨胀预期转化为现实通货膨胀的风险将逐渐加大。
二、滞胀风险向现实转化的必要条件
分别以P(t)、RM2(t)、V(t)代表通货膨胀率、广义货币M2增长率、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其中P(t)为对数形式(间隔为一年的两期CPI数据之差),货币流通速度以当期GDP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之比来代替。利用1998年至2009年月度和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协整模型来研究各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注:输出结果中:()内为标准差,[]内为t检验值。
由式(3)可得,在长期均衡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和广义货币增幅呈现同向变动,并由货币流通速度和广义货币增幅共同决定。
(三)滞胀风险转化的必要条件
通货膨胀的高低是由货币供给和货币流通速度共同决定的。在货币流通速度降低条件下,货币供应量增长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分别以
V、L、CPI表示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动性及物价水平,其中货币流动性以M2与GDP之比来衡量,用来反映银行体系短期内可用资金的富裕程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货币流通速度超前于CPI变化,且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与CPI变化趋势相一致,表明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会显著带动CPI上升;但货币流动性对CPI的带动作用没有货币流通速度明显。
从实证角度来分析,分别对物价水平、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货币流动性建立VAR模型,分别以CPI、RM2和L代表,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可分析RM2与L变动对CPI产生的影响。对RM2一个正向冲击会导致CPI在2个月后开始同向增加,并在18个月后达到极大值,RM2对CPI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对货币流动性L一个正向冲击会在315个季度内引起CPI的反向变动,并且CPI会在第2个季度后达到极小值,随后逐渐回落,但在315个季度以后,CPI会随L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并在第5个季度达到极大值,随后L对CPI的影响逐渐减弱,直到10个季度后影响消失。因此,RM2会长期影响CPI,从而对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货币流动性L的增加在初始阶段会导致CPI降低,在较长的时间内也会对CPI产生正面影响。
另外,从VEC模型的长期结果并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来看,当前,由于经济景气程度不高,还处于下行区间,RM2快速上升会直接促使货币流动性增加,并导致货币流通速度显著降低。现阶段,广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并不能直接导致通货膨胀。但是在经济景气程度不断上升、货币流通速度显著提高时,广义货币供给快速增加会引致通货膨胀。所以,经济景气程度的上升并促使货币流通速度显著提高或货币流动性降低,是货币供给过快引发通货膨胀的必要前提。
三、宏观经济调整与货币政策选择
外需持续减少,经济增长目标只能依靠增加消费和投资来实现,但在滞胀风险逐渐放大的背景下,应对宏观政策组合进行适度微调。
(一)宏观经济调整方向
宏观经济调整需要结合国内外经济的变化形势,将宏观经济的调整目标和重点放在能有效抑制产能过剩、充分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切实增加居民收入以有效带动消费增长、充分化解滞胀风险等内容上。
第一,微调宏观政策组合,有效化解经济风险。一般而言,当经济处于紧缩状态时,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产业政策调整对经济复苏所发挥的作用要远高于货币政策。但是,财政政策无法充分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也无法在经济基础面逐步好转时对经济主体进行微调。在现阶段,为有效防止经济出现衰退并发生通货膨胀,应在对经济景气程度和货币流通速度进行有效监控的同时,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对政策组合迅速调整,以便及时有效化解经济风险。在经济景气程度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时,应在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同时,将货币政策转向中性或适度紧缩,以避免国内货币超经济发行而引发通货膨胀,同时防止经济增长出现下滑;而在货币流通速度持续降低时,在实行积极货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努力改善公众预期,提高政策组合效果。
第二,积极调整投资方向,抑制产能过剩,扩大内需。在现有条件下,固定资产投资每新增1万亿元,就能有效拉动GDP增长313%,所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增加投资是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关键。投资对短期目标的实现确实有支撑作用,但是长期却会进一步增加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的矛盾。因此,在确保投资规模不减的前提下需要积极调整投资方向,将投资集中于能长期有效带动国内消费显著增加的行业。从投资对消费的影响来看,我国投资在中长期内对消费影响较为显著,若以RCF代表消费增长率,以RI代表投资增长率,消费增长对投资增长的影响如图3所示。从图中来看,对投资增长一个正向冲击在2个季度内对消费增长几乎不产生影响,但在2个季度后会引起消费增长率显著提高,并在第6季度达到峰值,随后影响虽逐渐减弱,但在长期依然存在,表明即期提高投资增长率会带动中期消费增长率的显著提高。
图3消费与投资增长率的脉冲响应图
第三,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带动内需有效增长。长期以来,我国消费支出对GDP贡献度非常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远不及投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偏低,贫富差距较大,呈现出“二八”现象,并由此导致货币需求呈现出逆周期变动:在经济处于低迷阶段,由居民流动性偏好所决定的狭义货币需求和准货币需求会同时上升,居民谨慎性动机所决定的准货币需求上升会更为明显,最终准货币需求的上升会以储蓄存款等储备性货币资产的形式表现出来,对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产生制约;在经济繁荣阶段,准货币和狭义货币需求都会下降,但由居民交易动机所决定的狭义货币需求下降更为明显,并最终以活期存款和流通中货币的相应减少来表现,从而促进消费增加。因此,为有效提高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进一步扩大内需,除应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将收入向活劳动倾斜,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之外,还应继续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和覆盖范围,以便充分降低居民谨慎性动机,减少货币需求,刺激国内消费。
(二)货币政策选择
货币政策依然要配合积极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发挥逆经济周期调节作用,并将货币政策调整重点放到优化信贷结构、调整信贷方向、防止滞胀发生、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
第一,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利用政策工具刺激长期消费,扩张中短期投资。对利率、广义货币供应量M2、投资、消费构建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发现:本期给利率一个正向冲击后,对投资增长会产生负向影响,投资增幅会在3个季度内显著下降,并在第3季度达到最低点,之后影响会逐渐稳定,表明降低利率对投资增长会产生较为稳定的带动作用;本期给利率一个正向冲击后,对消费增长会产生长期稳定的负向影响,表明降低利率在长期对消费增长会产生显著刺激作用和持续效应,利率冲击对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产生的影响如图4和图5实线所示。广
义货币供应量M2的变化也会对投资和消费产生显著影响,如图6和图7实线所示。本期对M2变动率提供一个正向冲击会对消费变动产生正向影响,在前3季度内消费增长会有较大波动,并在第2季度达到最高点,之后开始稳定增长,表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消费长期稳定增长;本期对M2变动率提供一个正向冲击,在前4个季度内会引起投资增长的同向变动,但幅度逐渐减弱,在第5个季度,这种影响趋向于零,表明货币供应量M2变动只在短期内能够提高投资增幅,长期基本无效。
第二,优化信贷结构,调整信贷方向,防止产能过剩加剧和通货膨胀抬头。2009年前5个月,信贷扩张迅速,信贷规模已达到5118万亿元,全年新增信贷5万亿元的下限已被轻松突破,在经济尚未复苏的前提下,目前还不具备货币适度收紧的条件。虽然,信贷规模高速扩张在短期内能刺激国内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是存在着扩大资产泡沫、影响银行体系稳定、引致通货膨胀、推高产能过剩等多方面隐患。目前,信贷高速增长主要与中央和地方政府项目建设相关,除对拉动GDP有短期效果外,对切实提高居民购买力、扩大社会消费的作用十分有限。而经济结构与分配体制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长期不能改善是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调整信贷结构与方向时,必须对经济增长的短期目标和长期效益进行权衡,以此作为调整信贷结构、确定信贷方向的根本。同时,为防止产能过剩与通货膨胀并存,应加强对信贷规模、结构和方向的控制,对私人投资部门的信贷进行引导,在信贷节奏和管理方面应进行必要的监管,将优化信贷结构作为信贷调整的主要方向。
第三,灵活调整基准利率,降低融资成本。在4万亿元投资基本成为政府主导的情况下,降低利息是减少资金成本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这样才能为经济复苏、反弹提供良好支持。虽然人民银行已从2008年12月23日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127个百分点,但是目前国内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维持在2125%和5131%,基准利率依然相对较高,下调空间仍然较大。此外,在商业银行再贴现量不大的情况下,继续下调再贴现率可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再贴现业务,活跃商业票据市场,增强商业信用,为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降低再贷款利率,为面向农村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现阶段,由于银行体系内外利率水平相差较大,不利于降低资金成本,因此有必要对包括再贷款、再贴现在内的利率体系进行更大幅度的调整,以便优化信贷结构,发挥金融对民生、“三农”、中小企业、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消费和投资对利率敏感的作用,扩大消费和投资规模。
四、主要结论
随着金融危机从虚拟经济加速向实体经济蔓延,我国经济已遭受到剧烈冲击,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已实现向“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防衰退”转变。为此,我国从2009年初开始,已连续3个月保持广义货币增幅超过25%,创10年以来的新高,这对未来物价水平将产生较强推动。同时,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在外需萎缩、出口无法快速恢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我国实际GDP增长速度已远低于潜在值,经济出现滞胀的风险在逐步增加,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困难。本文利用1997年1月至2009年5月名义GDP与实际GDP、投资、消费、利率、广义货币供给、消费物价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流动性等变量的季度或月度数据,对货币供给、货币流通速度、通货膨胀等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VEC模型分析探讨我国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和必要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第一,我国通货膨胀率、货币流通速度、广义货币供给增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长期均衡时,三者呈现同向变动。国内通货膨胀率的高低由货币流通速度和广义货币供给增幅共同决定,在广义货币供给增幅显著提高,但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情况下,不一定会引起通货膨胀。
第二,经济景气程度不断上升,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或货币流动性降低,是货币供给量增加引发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当经济景气程度提高、货币流通速度显著加快时,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加将会引发通货膨胀。
第三,现阶段,应结合国内外经济变化形势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微调,将调整目标和重点放到能有效抑制产能过剩、充分扩大国内市场有效需求等内容上。此外,对经济景气程度和货币流通速度进行有效监控,以便有效化解经济风险,提高政策组合效果。
第四,应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利用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等工具对长期消费、中短期投资进行调节;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信贷节奏和信贷方向的监管,积极引导私人部门投资,防止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灵活调整基准利率,降低融资成本,扩大消费和投资规模。
参考文献:
[1]孙小英,陈杰,杨荣1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研究[J]1当代经济,2009,(2):148-1491
[2]余力,李晨保,赵鹏1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前因后果[J]1当代经济科学,2009,(2):1-61
[3]余力,孙永权1基于货币超经济发行视角的流动性过剩治理[J]1当代经济科学,2008,(1):47-541
[4]肖继五,李沂1人民币内外价值波动:一个长期趋势的分析[J]1经济经纬,2009,(3):39-421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