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处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51-02
根据有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社会公众的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的重大的传染病疫情或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笔者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做如下分析:
1 预防措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方针。预防为主也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遵循的有效而经济的基本方针,常备不懈的方针也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建立的长效机制。还要求我们做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监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的信息,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掌握最新的动态,为预防提供科学的事实依据。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根据统计学上分析的历年的监测数据,建立起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参数,建立预警基线,提出传染性疾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重度等预警参数。还要通过对疾病及健康相关事件历史数据的分析,验证预警指标的敏感性敏感性过低,将达不到早期预警的目的,过高,则会使预警频繁,产生预警的疲劳,降低预警的响应性。并要在合适的时间准确的将预警信息。虽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的,但是,在发生前一般总有迹象显现,只要我们不断积累经验,及时注意捕捉信息,并对此进行科学分析,就能够作出及时、准确的科学预警报告。各地疾病预防中心要根据当地情况,选择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涵盖各个相关专业的人员,组成卫生应急队伍,组织综合演练等。并要储备合理的适量应急物资,根据近几年的具体情况,估算物资的储备量,并要达到综合调配的需要。一般认为,合理优化的应急资源对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2]。
2 处理方法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立即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综合准确的评估,初步判断事件的类型,并及时提出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遵循科学规律,依靠科学方法和技术,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还要完善医疗救治体系,各地方要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急救治和传染病收治的能力。加强应急物质的储备,医院应有针对性地储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器械,以满足应急需要。救治队伍建设要从当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选择具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务人员和有现场处置经验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组成,并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门、急诊是接诊传染病的第一线,也是院前、院内急救的部门,一旦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护人员在瞬间就要投入一线参与突发事件的抢救工作,加强急救意识,提高其急救技术,同时应加强急救技能的研究。
3 讨论
国务院规定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要求建立起“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法律制度[3],这标志着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在现有国情上,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存在如下的问题:信息良性互动机制缺失、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建立,一方面当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首先想到的是屏蔽信息,不愿向公众公开。另一方面在制度缺乏、信息不灵的情况下,公众往往不知道如何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最后,政府各部门之间也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互动机制。在很多情况下,危机的处理需要多个部门之间通力协作,但是政府各部门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还不能进行有机的结合,缺乏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模拟演练不足、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观念落后,公共卫生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直采取被动防御方针,对模拟演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二是演习规模小。政出多门,权责不清、基层公共卫生人才缺乏。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应急联动机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可回避性以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紧迫性,要求政府在事件发生后,在不同职能管理部门之间实现协同运作,明晰政府职能部门与机构的相关职能,优化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发挥整体功效,最大可能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加大公共卫生经费投入,做好卫生应急储备合理优化的应急资源对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强有力的卫生应急综合协调机制,大力推进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要加强卫生应急组织和应急队伍建设,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要在各级政府的统筹规划下,合理配置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健全完善、落实应急预案体系和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开创多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即便出现了重大突发事件,也能迅速、及时、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民众健康损害和经济损失,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560
[2] 刘茂,王炜.应急资源优化管理研究的主要问题[J].中国应急管理,2007,7(7):311
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范文2
关键词:文图合一;传统;质量;时间;高效
一、传统稿件处理方法的流程和不足
1.传统稿件处理方法的流程
传统稿件处理方法的基本流程是:①策划编辑策划稿件②作者交稿(同时提供文稿、图稿)③初审(同时审核文稿、图稿)④加工编辑加工(同时加工文稿、图稿)⑤复审(同时复审文稿、图稿)⑥终审(同时终审文稿、图稿)⑦总编签字(同时审核文稿、图稿)⑧描图排版厂排版⑨校对(涉及校对稿中的图、原稿中未加工过的底图和做好的贴图)⑩印刷出版。
2. 传统稿件处理方法的不足
从以上流程可以看出,传统稿件处理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让我们从流
程节点入手来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三、两种方法所用时间的分析
下面着重对传统稿件处理方法与“文图合一”稿件处理方法这两种方法,在各个节点所耗费的时间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
从表3的时间统计可以看出,“文图合一”稿件处理方法比传统稿件处理方法在几个重要节点上,都节省了时间,使整个出版流程的时间得到压缩,保守估计大于10天。
四、综述
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范文3
1 注意电学实验图象的基本特征
不论是一般数据图象还是电学实验图象,在我们分析处理图象时都应该从以下五个基本特征入手.
(1)坐标轴
图象的坐标轴一般表示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明确两坐标轴分别代表什么物理量,结合所学知识找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再根据图象形状分析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有些图象虽然形状相同或相似,但是坐标轴相对应的物理量不同,所反映的物理规律也就会有差异.同时还应注意坐标轴上所标注的物理量单位,如长度的A和mA等.
(2)斜率
电学实验图象的斜率代表两个物理量增量的比值,其大小通常代表另一物理量值.图象是直线,通常表示斜率所代表的物理量不随横、纵坐标的物理量而变化.图象是曲线,往往从斜率变化可以看出其所代表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3)截距
在分析电学实验图象时,很多情况下会遇到图线不经过原点,而与两坐标轴相交,这个交点的坐标数值就是截距,其具有一定的物理意义,通常可以由此入手分析.
在运动学的v-t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质点的位移,在机械能的F-s图象中,图线与位移所围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在电学实验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往往也代表某个相应的物理量,对照基本规律和公式,若能找出“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很大程度上就能降低问题的难度,化繁为简.
分析电学实验图象务必先明确横、纵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这是正确求解的前提,然后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分析斜率、截距、交点、面积,明确这些特征可能具有的特殊物理含义,也就可能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2 寻找电学实验图象的函数关系
3 解决电学实验图象的一般步骤
纵观近年来的电学实验图象考题,本人简单总结了解答的一般步骤,如下:
①关注图象信息,明确横坐标(x)、纵坐标(y)所代表的物理量(注意单位);
②根据所学物理规律,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推导出y随x变化的函数表关系式(通常为正比例函数y=kx或一次函数y=kx+b);
③结合图象中的斜率和截距,分析函数关系式中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
④根据具体问题设置,代入数据求解待求物理量.
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突发事件;处理;预防
Discussion on how to prevent and handle emergencies construction
Li Bo
(Hao Shiquan Branch Ankang Cit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Shiqian Shanxi 725000)
【Abstract】Often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accident, sudden events or conditions, when the proper handling and emergency positive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so that life and property from damage, thereby improv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production.
【Key words】Emergencies;Processing;Prevention
在施工过程中,突发性事件会常有发生。一般来讲,突发事件本生不属于事故,但对施工现场来讲,如果处理不妥当或不及时,会产生出严重的质量和安全事故。因此,认真做好 突发性事件的处理和预防工作,是施工组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保证工程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都有重要意义。
1. 突发性停电的处理和预防
突发性停电往往造成工地瘫痪,尤其对砼浇筑,构件吊装等连续性和高处作业影响很大,若处理不当,将造成质量安全事故,如浇筑的砼报废,搅拌机内拌合料凝结,吊装构件悬挂空中或下滑坠落等。
1.1 紧急处理。
施工现场一旦发生停电,应立即指令电工查找停电原因,是线路负荷过大跳闸停电,还是局部线路上电器配件损坏而停电;或是供电部门的意外停电。如属于前者,应尽快抢修恢复供电;如属后者,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当浇筑砼结构时,一方面紧急确定砼构件最靠近的合理施工缝位置,改用人工拌合砼(其砼等级应提高一级),继续浇捣至施工缝处方可停歇。另一方面指派专人清理搅拌机内砼,防治凝结其中,损坏机械。必须注意的是,应将电源处闸刀拉下,电闸箱上锁后再进行操作,防止突然来电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如闸刀距搅拌机较远,闸刀箱旁还应挂出'设备检修,严禁合闸'的牌子。
(2) 在构件吊装作业中,当构件吊至半空中突然停电时,起吊的构件不应久留空中,应想法慢慢松动卷扬机的电磁抱闸,使卷扬机的滚筒缓缓放松,将悬吊的构件临时落至靠返的层面或地面上。
1.2 预防措施。
对突然性停电,在施工组织管理中应有可靠的预防措施。
(1)施工作业前应了解现场的供电线路,供电部门的相关停电公告及起止时间,做到心中有数,避免盲目用电或侥幸用电。
(2)对连续浇筑砼结构和构件吊装等作业,最好事先与供电部门取得联系。
(3)施工现场应有专业值班电工、机修工,并备足常用的电器元配件和易耗电工材料,当现场供电线路系统局部损坏时,一边能够及时抢修恢复。
(4)当现场供电线路负荷较大,而施工作业又必须全天候供电时,应配有备用发电机,一旦外部不能供电时,自备发电机就可立即供电。
(5)对用于构件吊装作业的卷扬机,应设有手刹装置,一旦临时停电,悬吊高出的构件出现下滑坠落时,应立即启动手刹装置。
2. 突发性停水处理与预防
施工现场突发性停水也常有发生,它对砼浇筑会产生较大的威胁,如处理不当,易造成质量事故。
2.1 紧急处理。
首先应查找原因,是现场供水管道网局部损坏造成停水,还是供水部门给水线路检修造成停水;如属前者,应立即组织抢修;如属后者,现场应果断采取补救措施。
对浇筑砼结构施工作业,首先应确定合理的施工缝位置,同时组织现场作业人员在附近临时找水取水,以维持搅拌机用水。如果突然停电而引发的停水,在临时找水取水的同时,应改用人工拌合砼(其强度等级应提高一级),继续浇筑砼至施工缝处停歇为止。
对滞留在搅拌机内的砼拌合料,应立即派人取出。注意操作前应将电源闸刀拉下并上锁,以防突然供电,保障操作安全。
2.2 预防措施。
在连续浇筑砼作业前,对意外停水应有预防措施。如与供水部门联系,了解给水管件工具等,以便出现管路损坏时及时抢修;现场应设有一定容量的蓄水池、水箱等,平时作为消防用水,临时停水时作为施工用水;了解周围临时供水的水源情况等。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常用高压水泵将底层蓄水池中的水泵送至上面各用水部位。
3. 突发性机械故障的处理与预防
突发性机械故障中,危害性较大的是垂直运输机械、砼搅拌机械、泵送机械以及起重机等发生的故障。
3.1 紧急处理。
机械故障的处理,首先应注意必须由专业机修人员进行,禁止非专业机修人员操作,以免发生其他事故。如因故障影响到砼浇筑作业时,可参照上述停电、停水处理方式进行。对于垂直运输机械和起重机械的突发性故障,如有重物或构件悬吊于空中的,可参照停电处理方式进行,先将悬挂空中重物和构件落下,再抢修机械。
3.2 预防措施。
平时应定期做好机械检修和保养工作,保持机械的完好率,防止机械带病运转。
作业时,现场应有专业机修人员值班,并备有常用的机械零配件,以保证临时抢修专用。
对浇筑不能停歇的砼工程时,应有配用的搅拌机,振捣其器等。
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禁非操作人员随意操作机械。
4. 突发性暴风雨灾害的预防
突发性暴风雨灾害通常发生在雷雨多发的季节或多发地区。它的破坏力极强,极易造成质量或安全事故。对这类突发性灾害应以预防为主,在施工中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应每天掌握气象信息,特别是对连续浇筑和吊装作业,应尽量避开雷雨天气。
(2)每日砌砖墙的高度宜控制在1.2米高,特别是空旷建筑物的山墙,女儿墙,应避免在雷雨天气力独砌到顶,以免被大风整体刮倒。
(3)吊装作业时对排架柱应及时焊好柱间支撑,对屋架安装时也应及时焊接好于柱顶的链接和屋架间相互拉撑。
(4)井架和塔吊等高耸垂直运输机械应与建筑物拉结牢固,顶端应设有避雷装置,并有良好的接地。
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范文5
申嘉湖高速公路第8标段,位于浙江嘉兴乌镇境内,总长9.3km,横穿四镇六个行政村,沿线90%以上的路段位于水田中间,多为软基。水位一般埋深大于2m,谷地及阶地地下水丰富,以孔隙水为主,埋深1-4m,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软土路段一般地质分层(由上而下)为:
(1)第四系全新统粘性土地层。颜色多为黄褐色、灰褐色、灰黑色、青灰色,局部见淤泥质土,一般软塑至流塑状,厚度一般不超过5m。容许承载力为70-90kPa。
(2)第四系中更新统地层。以亚薪土为主,颜色多为棕红色、棕褐色、灰绿色,粘粒含量高,局部夹私土,软塑至硬塑状,上部多具膨胀性,局部为弱膨胀土或中膨胀土。容许承载力为90-130kPa。
(3)侏罗系地层。其主要岩性为砂砾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等。容许承载力为140-170kPa。
二、 成桩试验和室内配方试验
2.1 成桩试验
加固土桩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试验,并且应达到下列要求,并取得以下技术参数:
(1)满足设计喷人量的各种技术参数,如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气(喷浆)压力、单位时间喷人量等。
(2)确定搅拌的均匀性。
(3)掌握下钻和提升的阻力情况,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
(4)根据地层、地质情况确定复搅复喷范围。
(5)成桩工艺性试验的桩数不少于5根。
2.2 室内配方试验
实际施工使用的固化剂和外掺剂,必须通过室内试验的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使用。
2.2.1 试验方法
(1)试验目的:了解加固水泥的品种、掺人量、水灰比、最佳外掺剂对水泥强度的影响,求得龄期与强度的关系,为施工工艺提供可靠的参数。
(2)试验设备:可利用现有土工试验仪器及砂浆混凝土试验仪器,按照土工或者砂浆混凝土的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3)土样制备:土类应当是工程现场所要加固的土,一般分为3种:①风干土样:将现场采取的土样进行风干、碾碎,通过2-5mm筛子的粉状土料;②烘干土样:将现场采取的土样进行烘干、碾碎,通过2-5mm筛子的粉状土料;③原状土样:将现场采取的天然土粒即用厚聚氯乙烯塑料袋封装,基本保持天然含水量。
(4)固化剂
①水泥品种:
可采用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水泥出厂期不应超过3个月,并且在试验前重新测定其强度等级。
② 水泥掺入比:
符合设计要求,但不得低于50k留m(其掺人比宜在15%-20%)。
(5)外掺剂。为改善水泥土的性能和提高强度,可采用木质素碳酸钙、石膏、三乙醇胺、氯化钠、氯化钙和硫酸钠等外加剂。
(6)试件的制作和养护。根据配比分别称量土、水泥、外加剂和水。将粉状土料和水泥放在搅拌器内拌和均匀,然后将水用喷水设备均匀喷洒在水泥土上进行拌和,直至均匀。在选定的试模(70.7mm x70.7mmx70.7mm )内装入一半试样,放在振动台上震动1min后,装人其余的试样再震动1min,最后将试件刮平,盖上塑料布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试样 成 型 后,根据水泥土强度决定拆膜时间,一般为1-2d。拆模后的试件装人塑料袋封闭后置入水中进行标准养护。
2.2.2 试验结果整理和分析
包括水泥土的物理性质(含水量、密度、渗透系数);水泥土的力学性质(无侧限杭压强度及其影响因素、水泥掺人比对强度的影响、龄期对强度的影响,水泥强度等级对强度的影响、土样含水量对强度的影响,土样中有机质含量对强度的影响、养护方法对强度的影响)。
2.3 粉喷桩施工要点
2.3.1 施工机械
(1) 钻机:钻机应当采用PH-5或PH-5A型或者性能类似的钻机,基钻进深度不得小于18m,且有电子计量装置。其正转速度应当在27.6~202r/min之间,反转速度在10.36-76r/min之间,下钻速度在0.136-1.0m/min之间,提升速度在0.642-4.7m/min之间。钻进进尺有深度显示计显示,便于操作控制。同进钻机必须要求动力大,扭矩大,适合大直径钻头成桩,具有正向钻进、反向提升的功能,并且提升力大并能实现匀速提升。搅拌钻头应当保证反向旋转提升时,对柱中土体有压密作用。钻头直径与设计粉喷桩径相适应,应为50cm。
(2)喷粉系统:喷粉系统应当是电子计量、数码显示,机械无级调控,可以自由调节喷粉量,以保证粉喷桩的质量。
(3)空气压缩机:它是粉体喷出的风源。空气压缩机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加固深度选型,一般压力不需要很高,风量度也不宜太大,空气压力一般在0.2~0.6Mpa。
(4)水泥罐容量不得小于250kg。
(5)发电机功率不小于120kw。
2.3.2 施工要点
(1) 严格控制喷灰高程和停灰高程,记录员随时记录喷气压力,钻进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单位时间喷人量和累计喷人量等技术数据,不得中断喷粉或者喷粉量不足,如有,应当整桩复打,复打重叠孔长应大于lm,喷灰量不得小于设计用量。注意灰罐的储灰量不得小于一根桩的灰用量,当储灰量不足时,不得对下一根桩开钻施工。
(2) 关于粉喷桩的桩长,根据有关施工实践,粉喷桩的实际长度应当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一是根据施工图文件中勘察孔所勘探的深度;二是根据粉喷钻机在钻进时电流的变化情况确定。
(3)复搅长度:试验和实践表明,复搅桩体水泥土的无侧向抗压强度比未复搅桩体水泥土的无侧向抗压强度大2-3倍,而且通过提高增加面积置换率这一途径也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控制在20%,即桩距lm),所以只有通过提高单桩承载力这一途径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因此,虽说规范规定复搅长度是桩上部的1/3并且不小于3m,但复搅的长度必须是从桩底到桩顶的整个长度,即进行二次搅拌。
(4)输灰管道长度:粉体喷射机到主钻机之间是由橡胶管连接的,其内径是50m ,水泥粉被高压空气从粉体发射机吹送到钻机钻头出口处喷射,但是,钻头喷射口要有一定的压力才能保证把粉体射人孔中,此压力大小和钻头喷射口所在地层深度有关。经计算得知,当输灰管长度为60 m时,输送系统总压力损失d=0.5MPa,因此,管道长度为60m时,管道压力随着钻头喷射口的深浅变化幅度在0.2-0.4MPa。所以应当根据粉体喷射机最大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输灰管道长度,并不得超过60 m,同时注意输灰管道应当摆放顺直,避免“拧麻花”,影响粉体的射出。
(5)地基土的含水量对粉喷桩的质量影响:粉喷桩质量的优劣主要反映在强度指标上,它不但和粉体掺入量的大小有关,而且和施工工艺、地基土的性质尤其是地基土的含水量有关。按规范规定,当地基土的含水量小于30%或者大于70%时不宜采用粉喷桩处理,所以应当严格控制加固土的含水量。
三、 现场质量检测
3.1 仪器设备
(1)汽车钻机配以标准贯人设备、泥浆砂、岩芯管及钻头、封样材料等。
(2)水准尺、钢卷尺。
(3) 现场记录本、芯样标签。
3.2 现场检测要求
(1) 检测孔位布置在搅拌桩桩身直径的1/4处,要求用岩芯管全桩长连续取芯,胶结段保证取芯率>70%。
(2) 桩身检测以取芯结合标准贯人试验为主。原则上沿桩体深度方向每1- 5m采取代表性原状芯样一个,可根据桩身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当不能采取原状芯样时,可采取标准贯人试验,当桩身上部5m之内任一连续30cm的标准贯人试验击数小于27击时(14d采用20击,14d和28d之间采用内插,大于28 d采用27击),可现场断此桩不合格,此桩检测即可结束。
3.3 标准贯入试验
标准贯人试验时,先将整个杆件系统连同静置于钻杆顶端的锤击系统一起下到孔底。标贯试验分两段进行。
(1) 预打阶段:根据试桩处桩身的实际情况,先将贯人器打入土中100-150mm,如锤击已达到50击,贯人度未达100(150)mm,记录实际贯人度。
(2)试验阶段:将贯人器再人土300mm ,记录每打人100mm的锤击数,累计打人300mm 的锤击数即为标准贯入击数。当累计击数已达50击,而贯人度未达到300mm ,应终止试验,记录实际贯人度S及累计锤击数N。提出贯人器,取贯人器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记录。
3.4 芯样描述
3.4.1现场技术人员要通过钻进过程和标准贯人试验判断并描述桩体土特征及桩体连续性,并判断桩长;观察并描述芯样及标贯器中水泥土搅拌及喷灰(浆)的均匀程度、成桩状态;芯样编号、标贯试验记录和对桩身的描述记录,描述内容包括4个方面。①土样性质:生了(弱或未胶结)水泥生了胶结水泥土;②颜色:灰生了灰黑它少黄灰色叼黄色等;③状态:流塑/软塑/可塑/硬塑/坚硬;④搅拌及喷灰(浆)均匀性;⑤其它。
3.4.2静载荷试验
(1)测试位置和数量
应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当涵洞或通道等结构物处开挖深度超过lm时,宜在台背10m范围内进行。根据选定的位置(段落),每个位置(段落)测3点,然后取平均值,测试采用单桩复合地基的形式。
(2)加荷形式及方法
本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进行,根据场地条件,拟采用钢梁上配置重物的形式(堆重法)提供试验所需反力,通过油压千斤顶分级施加荷载。
(3) 加载量的确定和荷载的分级
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的有关规定,试验加荷可分为8-12个等级,总加荷量不应少于设计要求值的2倍。每施 加 一 级荷载,在加载前后应积压测读承压板沉降一次,以后每隔半小时测读一次,当lh内沉降增量小于0.lmln 时即可施加下一级荷载。
(4) 试验终止条件:
①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裂缝;
②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压板宽度或直径的6%;
③当达不到极限荷载,面总加荷量己为设计值的2倍以上。
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同地质条件湿陷性 处理方法效果对比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1.1湿陷性黄土在我国和全世界大面积存在,对其上部的建筑实体具有很强的危害性,其处理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总结不外乎四种:一、整体置换,二、夯压、挤密,三、桩基穿透,四、水浸法或化学加固土体。其中,夯压、挤密的处理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的最为广泛,其中在国内方法简单的处理手段就有强夯法、土或灰土挤密桩法、柱锤冲孔夯扩法等,对某一地质条件来说,技术、经济、时间等综合效果最好的方法可能只有一种是最佳的,但对不同的施工环境条件,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这就不得不考虑采用不同的手段来处理同一问题,达到同样的处理目的,以下就上述处理方法在同地质条件下不同施工环境情况下的应用及其方法的优缺点、效果及适用性作一简要探讨。
2工程实例:
南水北调中线某段工程,坐落在约7.5米厚的湿陷性土层上,湿陷性土层在平面上分布均匀,失陷系数0.028-0.039,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 地质条件差异小,采用的处理方法为:强夯法、土挤密桩法。其中,土挤密桩法根据成孔工艺又分为:导杆式柴油锤锤击沉管成孔法、振动沉管成孔法、柱锤冲孔成孔夯扩法和机械洛阳铲成孔锤击夯扩法。穿透法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
3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与优缺点:
3.1强夯法:基于挤密方法的竖向挤密类型,根据该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3000-4000KN.m的夯击能进行处理,有效处理深度7-8米,就地质条件来说适用于整段工程,但该方法对附近村庄建筑物的震动影响较大,不适合于距离村庄距离小于400米的地段,该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是首选的处理方法。
设计采用单点夯击能3000-4000KN·m,夯点间距3.65米,第一遍6.5米,单点夯击次数10-12击满足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第二遍夯点间距3.65米,位于第一遍夯点之间,单点夯击次数不少于10击满足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最后一遍夯点压1/3锤直径,单点3击。两遍之间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最后经质量检测,地基土在7-8米深度内的湿陷性全部消除,处理效果非常显著。
3.2土挤密桩法:
3.2.1导杆式柴油锤锤击沉管成孔法:基于挤密和置换同时作用的方法,挤密属于沿深度范围的横向挤密,就地质条件来说适用于处理深度小于9米的地段,原因在于当处理深度大于9米时出现拔管困难,且该方法噪音大,对附近村庄居民的影响较大,不适合于距离村庄距离小于100米的地段,同时不适合于地基土饱和度大于65%的地段,该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施工速度快,但造价较高,是处理方法的第二选择。
该方法根据该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桩径400mm,桩长8.5米,桩间距1.2米,有效处理深度8-9米,有效成孔深度8.5米,采用隔桩成孔,用专用夯实设备孔内每填高100mm厚经含水量调整到最佳含水量±2%的粉质粘土用350Kg夯锤落距800mm夯击一次,直到桩顶标高并封桩顶,在一周后进行已成桩中间桩的施工,施工工序同前。该方法施工完成后进行了桩体及桩间土的湿陷性检测,湿陷性全部消除,处理效果非常显著。
3.2.2柱锤冲孔成孔夯扩法:基于挤密和置换同时作用的方法,挤密属于沿深度范围的横向挤密,同时桩底以下一定范围(一般1-1.5米范围)加固挤密效果也很明显,在挤密桩体的同时可对桩间土进行二次挤密,对成孔难度大的地段可进行套管跟进成孔,扩大了使用范围,就地质条件来说适用于整段工程,该方法设备和施工方法简单、直观、效果显著,缺点是施工速度慢,造价高,是处理方法的第三选择。
该方法可处理深度可达10米以上,根据该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桩径400mm,桩长9.5米,桩间距1.5米,有效处理深度10米,采用隔桩成孔,用成孔夯锤在孔内每填高400mm厚经含水量调整到最佳含水量±2%的粉质粘土,夯锤落距1000mm夯击一次,直到桩顶标高并封桩顶,在一周后进行已成桩中间桩的施工,施工工序同前。该方法施工完成后进行了桩体及桩间土的湿陷性检测,湿陷性全部消除,处理效果非常显著,特别是桩间土的水稳定性与处理前相比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且在垂直方向均匀,挤密效果很好。
3.2.3振动沉管成孔法:该方法与柴油锤锤击沉管法相似,基于挤密和置换同时作用的方法,挤密属于沿深度范围的横向挤密,同时桩底以下一定范围(一般1-1.5米范围)加固挤密效果也很明显,在复打反插挤密桩体的同时可对桩间土进行二次挤密,处理深度较锤击沉管法大,最大处理深度可达18米,但该方法震动噪音都较大,对附近村庄居民的影响较大,不适合于距离村庄距离小于200米的地段,同时不适合于地基土饱和度大于65%的地段,该方法简单、效果明显,施工速度快,但对电的依赖性高,造价较高,用发电机非常不经济,是处理方法的第四选择。
该方法可处理深度可达18米,根据该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桩径400mm,桩长12.5米,桩间距1.5米,有效处理深度12.5米,采用隔桩成孔,用成孔夯锤在孔内每填高1000mm厚经含水量调整到最佳含水量±2%的粉质粘土,用振动沉管反插挤密回填土,直到管加压并锤头电流值达到120A时停止,直到桩顶标高并封桩顶,在一周后进行已成桩中间桩的施工,施工工序同前。也有局部地段因地基土含水量较大,采用碎石进行下部回填,上部采用碾压粘土封顶的方法,该方法施工完成后进行了桩体及桩间土的湿陷性检测,湿陷性全部消除,处理效果非常显著,特别是桩间土的水稳定性与处理前相比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且在垂直方向均匀,桩间土与桩体回填土的挤密效果均较好。
3.2.4机械洛阳铲成孔锤击夯扩法:基于挤密和置换同时作用的方法,挤密属于沿深度范围的横向挤密,同时桩底以下一定范围(一般1-1.5米范围)加固挤密效果也很明显,在挤密桩体的同时可对桩间土进行挤密,但挤密效果主要是挤密桩体所用锥形锤的锤形和重量、落距等因素形成的夯扩效应对桩间土的影响,对机械洛阳铲的成孔垂直度要求较高,主要是置换作用,所以要求的置换率较高,导致经济性降低。根据该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桩径400mm,桩长7.5米,桩间距1.0米,有效处理深度7-8米,就地质条件来说适用于整段工程,该方法简单、造价低、施工速度快,适用于高压线下及大型设备无法到达的区域,缺点是施工质量难以保证,效果主要是置换,桩周土挤密效果差,只能部分消除湿陷性,是处理方法的无奈之举。
该方法可处理深度可达20米,根据该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桩径400mm,桩长7.5米,桩间距1.0米,有效处理深度7.5米,用机械洛阳铲隔桩成孔,用重量约800Kg的夯锤落距不小于1.5米在孔内每填高300mm厚经含水量调整到最佳含水量±2%的粉质粘土,夯2锤,直到桩顶标高并封桩顶,在一周后进行已成桩中间桩的施工,施工工序同前。该方法施工完成后进行了桩体及桩间土的湿陷性检测,桩间土的湿陷性未完全消除,但剩余湿陷量在设计允许范围内,桩体的检测未出现湿陷性,处理效果较明显,特别是桩间土的水稳定性与处理前相比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且在垂直方向均匀,桩体回填土的挤密置换效果优于桩间土的侧向挤密 。
3.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基于穿透湿陷性土层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置换并穿透湿陷性土层的方法来减小土层的附加压力,通过桩体将上部荷载传递到下部湿陷性土层的方法来减小地层的湿陷性影响。该方法设备简单、施工速度快,适应性强,缺点是造价高,对电和混凝土的依赖性强,效果主要是置换,桩周土基本没有挤密效果,不能消除桩间土的湿陷性。
该方法可处理深度可达30米,根据该场地的地质条件选择桩径400mm,桩长21米,桩间距1.4米,桩体混凝土强度C20,施工顺序为隔桩跳打,在一周后进行已成桩中间桩的施工,施工工序同前。该方法不需进行湿陷性检测。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因地基土含水量较大,饱和度较高、挤密法无法成孔的地段采用。
3.4水浸法或化学加固土体法:基于通过预先固结或充填化学材料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为通过管路或钻头将化学浆液注入土体内,通过化学浆液与土颗粒胶结并充填湿陷土体的孔隙,提高土体的孔隙比来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水浸法对处理自重湿陷性场地的处理效果明显,但不能完全消除,对处理非自重湿陷性场地的处理效果不明显,该方法简单、直观、造价低,缺点是施工速度慢,对周围环境要求高,对处理深度较大的场地不适用。
4结束语: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某一种地质条件来说可能在设计时考虑最经济、工期短且质量容易控制的方案,但对于线路性工程来说,跨越地域广、施工条件千差万别,设计的处理方法要与实际施工环境相适应,综合应用各种可能手段来处理同一问题,充分发挥各种施工处理方法的优势,达到了处理目的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闫明礼等.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的探讨.岩土工程学报.200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