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1
4篇论文分别从网络舆论场域、中国电影文化表达的认知和使命、娱乐节目后期包装对花字的使用、真人秀节目《传承者》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供媒体同仁参阅。
【内容提要】本文关注了《网络舆论场的生成与结构》一书的出版,认为本书是网络舆论研究领域中一本极具创新意义的学术新作。本书借助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通过对网络舆论场域的生成背景、客观结构、运行逻辑及不同行动者在场域内的实践活动的分析,完成了对网络舆论场域的整体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网络舆论场域,推动网络舆论治理的新视角。
【关键词】舆论 场域 研究
1986年,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风险社会》一书中,使用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来描述创造了极大物质财富,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风险的后工业社会。他认为,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风险的出现,在风险社会中,出现了矛盾频现,危机频发,风险丛生的景象。
在当今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结构转型的加速,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结构失衡、体制摩擦、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社会繁荣的现世景象相伴而来,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存,社会进步与社会风险共生,极大考验着转型中中国社会的承受能力。与此同时,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贫富差距过大、社会失范严重、环境风险提升等问题对普通民众的生活造成影响,导致社会不满情绪频发、社会负面心态蔓延,社会风险在公众层面进一步强化。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日益复杂的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日新月异的网络新媒体打破了中国传统的舆论格局,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逐渐融入社会各阶层的表达体系,成为利益诉求的重要平台。在网络平台上,信息交流具有私人化、平民化、广泛化、自主化等特性,具有快速聚集民意、迅速拓展传播影响力的能力。因此,在当前,网络舆论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民主政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重要语境,对社会发展进程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在网络舆论研究中,由刘艳婧博士撰写,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网络舆论场的生成与结构》无疑是一本极具创新意义的学术新作。此书借助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将这一理论切入到网络舆论研究中,完成了对网络舆论场域的整体观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网络舆论场域,推动网络舆论治理的新视角。
一、理论与视角:场域理论在网络舆论研究中的创新使用
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语境中,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影响下,不同利益主体、价值主体之间的交流、碰撞及争论此起彼伏,利益、诉求及价值观的多样化成为常态,社会舆论十分活跃。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推动下,传播行为再次拥有了人际传播所具有的互动性与多元化的交流模式。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进一步丰富了由互联网络开辟的新的舆论场,也使得两个舆论场中的差异与分歧被放大。同时,作为社会话语场域,舆论场中充满了利益、权力的纠葛,其表达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态势。
作为社会学研究中层理论和“关系主义”思维方式的代表,“场域”理论提供了网络舆论研究的新范式。依据布迪厄对“场域”的概念界定,本书首先给出了“网络舆论场域”的定义,即网络中的不同行动者(网民、组织、机构等)互相之间所形成的围绕着网络舆论的生成和传播的客观关系网络,并借助“场域”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场域、资本、惯习所搭建起的研究框架,对网络舆论场域的生成背景、客观结构、运行逻辑及不同行动者在场域内的实践活动进行系统深入的探讨,主要解决网络舆论场域的形成原因及背景,资本构成和运行逻辑。这一研究有助于丰富网络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
二、观察与解构:深入解读网络舆论场域的特征与构成
现阶段,以新闻跟帖、网络论坛、网上即时通信、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为表现形态,聚焦于垂直领域的私人化、广泛化、平民化、自主化传播的网络自媒体,因其海量信息和开放性,不断形成具有显著社会影响力的公众意见集群,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迅捷的互动与传播。巨大的信息流使得这种虚拟世界的“话语权”和“干预力”不断增强,推动着舆论的产生机制、内容及其语境等都在发生变化。因此,随着网络自媒体的舆论影响力的增强,它日益受到政府管理者的重视。在这里,要想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治理与监管,需要对网络舆论场域进行深入观察与准确分析。
本书对网络舆论场域的元场域进行梳理,在廓清该场域所处位置和生成背景的基础上,更好地观察所研究场域的客观关系构成和特殊逻辑规则。本书通过分析指出了网络舆论场域的三大元场域,即以执政理念更新、舆论引导观念转变、基层政府公信力式微为现阶段特征的政治场域,以社会转型的加 ⑼络社会的崛起、利益诉求渠道的不畅为现阶段特征的社会场域和以媒介生态的改变和传媒功能的演进为现阶段特征的媒介场域,一并构成了现阶段中国网络舆论衍生和传播的宏观环境。
三、分析与建构:客观评述政府舆论监管实践与策略
对网络舆论场域构成、运行规则、效应发挥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化和推进对于网络舆论生成和传播规律的认识,能够廓清对于网络舆论的误解,从而帮助党和政府妥善应对网络舆论,为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制定有效的公共政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为此,本书针对网络舆论场域内包括网民和政府在内的两类不同行动者的惯习及其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中国的网民群体在进行信息生产时存在“开放性领域中的意见多元”“匿名性传播中的自由表达”“陌生人环境中的自我暴露”“共享性空间中的隐私窥探”“平权性语境中的话语狂欢”“同质化社区中的群体极化”和“拟态化交流中的理性缺失”七种惯习。同时分析指出了一些政府在网络舆论监管中的几大惯习,即“维稳意识下的消极打压”“管制思维下的硬性钳制”“官僚作风下的封杀堵塞”和“地方保护主义观念下的拖延回避”。更为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建构了保守、继承和颠覆三种类型的网络舆论监管策略,并指出,目前网络舆论场域正以其特殊的运作逻辑和游戏规则迫使政府摆脱传统舆论监管惯习的影响,不断更新网络时代舆论监管的理念和策略,使网络时代政府舆论监管惯习,从“严把关”和“堵为主”的硬性管控转向“巧指路”和“疏为重”的隐性引导。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2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五W”模式;无众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6-0023-02
舆论,在我国古代又称为“舆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1]。网络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网络舆论,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的社会舆论,几乎包含了所有的社会舆论形式。而狭义的网络舆论,则仅仅是指网民作为舆论主体,在网上表达的舆论。
何为“网络舆论监督”?有学者提出,网络舆论监督是指广大公众利用网络空间发表言论、表达意见、实现监督[2]。另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监督指社会公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和事件、个人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3]。还有学者指出,网络舆论监督指的是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网络技术和各种网络形式了解国家社会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掌握一定社会公共权力者行使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的过程[4]。
通过以上对概念的厘定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对“网络舆论监督”定义的表述不同,但是都含有几个基本要素。即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是社会公众,监督的对象是国家事务、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等公共事务,监督的途径是通过互联网络,受众从传统的信息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信息参与者,而众多学者也一致认为,网络舆论监督能够带动其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起到监督、检查和评定的功效。这正构成美国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五W模式”,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下面,本文将从这五个方面具体展现网络舆论监督相对于传统的舆论监督模式带来的新变化。
一、舆论监督主体的平民化
网络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体,由于其较低的门槛限制以及较大的自由度,甫一出现便受到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热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见图1[5]:另据《人民日报》“社会观察”版与人民网的联合调查,在所有参与调查者中,有87.9%的网友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在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选择网络曝光。有50.6%的网友认为网络监督非常必要,是对传统舆论监督的有力补充[6]。
图1 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相对于传统的舆论监督而言,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少数的掌握司法、媒体等资源的精英阶层转变为人数众多、社会阶层更为广泛和多元的普通百姓。开放的网络使普通百姓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打破了精英阶层对媒体话语权的垄断。曾经沸沸扬扬的黑龙江方正县为开拓团立碑的事件,正是因为经微博披露后网民形成的一边倒的网络舆论给当事方造成的巨大压力,最终才被迫将其拆除。此外,近几年不断活跃在各个热点事件中的“网友调查团”,也悉数由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普通人构成,这体现了舆论监督的主体出现的显著变化。
二、舆论监督对象的针对性
如果说舆论监督主体的变化是质的改变的话,那么网络舆论监督带来的监督对象的变化更多的表现在形式上。这种形式的变化主要是指从之前的针对“有关部门”舆论监督的泛泛而谈,转变为由某个人或者某群体而引起、进而针对特定部门或制度的舆论监督。
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事件就是其中的鲜明代表。当时,原籍湖北黄冈的孙志刚被广州市政府执法机关以三无人员的理由收押,拘禁期间被收容所员工殴打身亡,后虽经官方声称为收容所员工犯罪的个案,但是经广大网友的持续关注和追问,引发了中国国内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大讨论,中国政府之后颁发新法规将此制度废除。
2011年6月20日,新浪微博名叫“郭美美Baby”的郭美玲在网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其认证身份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这一举动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有网友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由此引发很多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虽然随后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但是已经引起了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以及整个慈善行业运作模式的强烈质疑,最终迫使其撤销商红会。
与此类似的还有甬温线事故、陕西省安监局杨达才“微笑表叔”事件等等,这些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都是由于某个人或某些人引发,在网上曝光后迅速发酵的,网友强烈的舆论监督指向其背后的相关政府部门,暴露出不为人知的内部问题,并迫使其改革,是舆论监督对象在网络时生的新的变化。
三、舆论监督形式的多样化
传播途径和方式是网络舆论传播相对于传统的舆论传播最大的变化,其舆论监督的途径无疑都是借用了在中国迅猛发展、至今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0亿,拥有IPv6地址9398块/32,域名总数为775万个,中国网站数量为230万,国网页数量达到866亿个。[7]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了“无众传播”的概念。无众传播是一种传受双方互动性强、以使用者自我为中心、淡化传受者观念的信息传播方式。它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的不同特点见表1[4]:
表1 三种不同概念的传播对比
通过表1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应用使得舆论监督的受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众传播从传统“点对多”单线的传受方式转变为“点对点”、“多对点”的互动交叉的网格状,其受众处于中心地位而非之前单纯的被动接受者。博客尤其是微博的兴起是这一变化的最直观的体现。以往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下,受众只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舆论监督意见的反馈和表达既没有形式的可行,又不被重视。而现在,受众已经逐渐上升为整个信息传播活动的核心地位,信息接受者不但拥有多种信息接收的选择权,而且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接收活动,而是尝试使用媒体自己掌握的内容,因而成为舆论监督活动的“传者”。
四、舆论监督效果的显著性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传统舆论监督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其效果令传统媒体监督难以望其项背。比如上文提到的孙志刚事件、郭美美事件等都起到了传统舆论监督形式无法达到的社会效果。有学者认为,相较于传统媒介的舆论监督,网络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程度与水平不仅代表着国家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程度与水平,也是人民实现民利的重要途径。同时它实现了社会公众作为监督主体的本位回归,并在具体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8]。同时,不少学者也高度评价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比如为民意的表达开辟了新的道路、更具有过程监督的意味、增强了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等。
但是,网络的运用对于舆论监督是双刃剑。由于监督者身份的隐匿性、速度迅捷性等特点,其导致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深入探讨。由于网络舆论监督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信息“把关人”,导致信息的与传播上过于随意,极大地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力。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带有情绪色彩的言论较为突出,容易产生“网络暴力”现象。网络舆论监督还可能通过各种争辩说理之外的行为如“人肉搜索”、曝光隐私等其他非正常的方式对监督对象进行报复或打压,让所谓的“被监督人”失去反击之力[9],从而造成对当事人的人身权利的侵犯,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在研究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舆论监督形式,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少数掌握话语权力的知识精英转变为社会阶层更为广泛的网民,打破了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过程中的话语垄断。监督的客体在形式上更为灵活,由之前的泛泛而谈转变为针对性更强的社会制度或者机构。依托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技术,网络舆论监督深入到网民的日常生活,出现了“无众传播”的新趋势。同时,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传统舆论监督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监督效果令传统媒体难以望其项背,当然也不能忽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网络暴力”等问题。这些变化不断促使网络这一新媒体在新的社会舆论格局中占有愈加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晓阳,李昕燃.浅析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力——以“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案”为例[J].新闻知识,2009(9).
[3] 曹维康.2008年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光荣与梦想、问题与挑战[J].新闻爱好者,2009(3).
[4] 李伟征.网络的舆论监督[J].新闻爱好者,2009(9).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R].2012.
[6] 网络舆论监督倍受关注[N].人民日报,2009-02-03.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R].2012.
[8] 雷建军.视频互动媒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3
【关键词】“门”事件 传媒 整合引导
2008年以来,各种“门”事件频发,网络媒体已成为一支无法忽视的舆论力量。从“艳照门”到“兽兽门”、“局长日记门”,网络舆论风潮一浪高过一浪,并使网络舆论“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现象进入公众的话语”。①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平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在舆论引导中不可避免地产生碰撞与合作。
一、“门”事件
“门”事件是网络用语,是网友将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或娱乐性的事件命名为“xx门”,一般具有现实性和娱乐性的特点。
近年来,频繁爆出的“门”事件都是发端于网络,通过网友的转载或跟帖成为热门事件,然后传统媒体跟进并引发广泛的舆论热潮。在这些事件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表现出各自的传播特性。
二、网络的舆论生成
各种“门”事件先是通过网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后才为传统媒体所关注。在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网络提供了舆论滋生和放大的平台,传统媒体成为舆论最终落地的‘助推器’。”②网络这种新媒体为何有如此“抢眼”的表现?
1、网络媒体的优势
哈贝马斯认为“随着商业化和交往网络的密集,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宣传组织机构程度的提高,交往渠道增加了。这样,一种新的影响范畴产生了,即传媒力量。”③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讯息”,每一种传播媒介的发展都代表了历史进步的趋势。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体其历史的进步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网络的日趋发展与进步,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变得愈加明显,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传播手段和工具,其触角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也显示了网络传媒力量的不断扩展和延伸。在各种“门”事件中,网络成为舞台,并把现实生活中的善恶美丑搬到这个舞台上,持续着永不谢幕的“震撼演出”。
网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无可比拟的时效性优势。第二,传播过程的交互式特点。正如让・博得里亚所说:“传播不是说话而是使人说话;信息不是知晓而是使人得知。”④网络的交互式特点也激发了受众参与的主动性,频繁爆出的“门”事件便是广大受众作为传播者主动参与到传播中的表现。第三,传播形态的多媒体化。
网络媒体虽然有优势,但其先天性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网络的“匿名性”、基于“匿名性”的产生的群集行为,以及舆论的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由于“匿名性”,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话语免责”成为可能,这也为一些通过网络煽动等不法行为提供了渠道,“舆论审判”现象也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有些学者还提出了“陌生人中的现象”来分析网络的道德危机。网络的准入低门槛,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等造成了网络舆论的起伏波动。在一些“门”事件中,网民缺乏理性的审视,简单的盲从,对当事人和者进行错位点评和恶意攻击。
2、网络信息亟待把关
“把关人”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来的。其理论要义就是指在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在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和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是传统媒体日常运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负责传统媒体的价值取向,内容选择等,而在网络传播中,由于网民成为网络传播行为的发起者,受自身素质的影响,网络舆论呈现出一种“有组织无纪律”的状态。
当代语境下,随着社会的转型,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使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相互交织。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媒体监测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并促使舆论朝正确的方向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各有优劣,只有加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适应不断变幻的局势,为舆论引导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媒体的整合引导
“关于传统媒体的未来命运,国内外也有许多种预测,如亚当斯的‘丧钟’论、默多克的‘改造论’和尼尔森的‘统一论’, 从这些论断都能看出,在因特网的作用下,传统媒体敲响了‘丧钟’。”⑤但在现实情形中,传统媒体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况且庞大的传统媒体王国也不可能在旦夕之间瓦解。网络媒体应与传统媒体加强合作,以取得双赢。
网络作为观念的自由市场,其现实的发展状况以及滞后于产业发展的监管体系带来的法律及伦理问题日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舆论方面,有学者指出“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舆论的‘非实体性’让其充满了暧昧的神秘色彩。”⑥同样,作为网络舆论主体的网民在其性质上具有“非现实性”的特点,也给舆论引导带来了困难。根据CNNIC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9年末,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3.84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如何有效地进行舆论的引导是摆在网络媒体面前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传统媒体可以凭借其合理有效的组织形态和传播网络针对受众进行合理的引导,实现与舆论的互动并建立相对稳定的舆论场域。对“把关人”的呼唤以及网络舆论引导的不明确性也促使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姻,对舆论的整合引导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媒体需要借助网络来增强与广大受众的交流与互动,网络媒体需要传统媒体来提高自己的信息可信度和权威水准。在各种事件的舆论引导中,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媒体最大限度的贴近受众,了解舆论的动态,并实现对舆论的正确监管与引导。
结 语
从“门”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今的媒体正在抬高人类风险的赌注,使得人类的好奇心沦为无穷的贪欲,媒介可以成为制造噱头和轰动效应的工厂。”⑦
“在现代性的条件下,媒体并不反映现实,反而在某些方面塑造现实”⑧在多元化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应该发挥众媒体的积极作用,加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参考文献
①⑥邹军:《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中国网络舆论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②詹新慧:《网络媒体的社会守护与舆论引导》,《传媒》,2008(4)
③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学林出版社,1999,P15
④⑦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人民出版社,2008,P270
⑤赵会权:《浅谈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与互补》,《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⑧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三联书店,1998,P29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4
一、舆论危机概念及传播原理
舆论危机就是在某一时期或某一事件中,各类媒体对某人、某单位、某政治集团或国家片面、偏激或敌对的舆论占据主导地位,并使绝大多数受众的情绪、思维和行为等产生共鸣的一种舆论传播现象①。舆论危机的主体包括舆论危机的制造方和承受方,而其传播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制造方和承受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全球传播时代的到来,信息流动程度的提高,舆论危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而其传播方式也呈现新的变化。舆论离不开传播,20世纪末随着数字化交互式多媒体的出现和国际互联网的延伸以及手机的普及,意味着一个全新的传播时代的到来。“Web2.0时代的到来,新媒介传播已经从以技术为导向的、独白式的传统线性传播模式,转向以关系为导向的、对话式的全息传播模式”②。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固有格局,而多媒体的同程传播给政府公共舆论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多媒体共同传播在这里指的是媒体机构形成的一个群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和手机媒体同程传播。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传统媒体把持着设置议程,成为传播权的占有者和控制者。同时,传统媒体还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由他们决定公众可以接受哪些信息,不可以接受哪些信息。在某一公共事件会产生负面影响的时候,“把关人”便隔绝相关的报道。在多媒体共同传播的今日,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将他们所关注的事件作为“议题”提到公众的议事日程上来。而传播的互动弱化了“把关人”的作用,人人都可以自由传播信息,信息传播呈现自由化态势。在多媒体共同传播时,传播渠道的多样化、议程设置难度的增加以及“把关人”作用的弱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加深了舆论危机爆发的强度和规模,舆论危机的制造方和承受方也因此呈现更加多变的趋势。舆论危机考验着政府的舆论管理能力,政府在应对舆论危机的过程中处置不当会引发众多的负面舆论,甚至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并形成新的舆论危机。2007年的“华南虎照”事件、“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等;2008年“3•14”拉萨暴力事件、“贵州翁安”事件等;2009年云南晋宁“躲猫猫”事件、“杭州飙车”事件和“湖北邓玉娇”事件等;2010年的“圣元奶粉”、“李刚门”等。政府“舆情危机”已是新媒体时代政府经常遭遇的一种危机。面对频发的舆论危机,政府需要了解舆论危机传播的特点,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舆论危机传播的特点
1、舆论危机的发生主要是依托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导致公共“舆论场”发生了变化。所谓“舆论场”,是指“包含若干刺激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③网络传播、手机传播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尤其是网络传播的互动性、及时性、匿名性的特点,使其成为网民畅所欲言的平台,使得大部分公众能够参与到舆论之中。网络和手机成为新的舆论场,同时也成为各类信息的集散地。综合以往的舆论危机事件不难发现,大部分事件所引发的舆论危机都和网络相关,然后再由传统媒体的介入而进一步扩大。新媒体信息的传播速度迅速,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舆论,而未加任何导向的舆论往往会对事件制造方和承受方造成损害。在“躲猫猫”事件中,一则普通的新闻报道在网络中引起了轩然大波,传统媒体继续跟进导致事件的扩大化,促使其成为一场质疑政府公信力的舆论危机。
2、舆论危机传播形态呈现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混合的态势舆论危机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网络传播、大众媒介传播、手机短信传播和人际间的口头传播,其往往是手机短信、口头传播、大众媒体和网络之间的结合产生的聚集效应,且每种传播途径和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呈现交互式、多通道的传播态势。多种媒体的传播交叉影响,互联互通,在舆论危机传播的进程中,电视、报纸、广播、网络和手机全部参与到整个事件的传播,其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导致其传播形态呈现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混合的态势。
3、多媒体传播背景下的舆论危机增加了政府预测的困难性在过去的公共舆论管理中,政府和传统媒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事件还未酿成舆论危机时就被政府所知,政府可以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解决。但是,在网络广泛应用、多媒体共同传播的今天,政府对舆情的预测无法及时到位。另外,多媒体共同传播的传播体系使得各种舆论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十分复杂,政府很难对舆论的产生以及发展方向加以判定,所以政府无法及时预测舆论所产生的危机。
三、政府应对舆论危机的策略
政府能否应对并正确处理舆论危机,考验着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和执政能力。处理不当,必然使得政府的公共形象受损,同时公众也会质疑政府的公信力;处理恰当,政府可以以此为契机加深政府和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为自身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
1、建立完善的政府舆情监测机制“危机管理依赖于信息交换能力和危机管理者依据收集的信息制定有效行动方针的能力。”④掌握充足的信息是收集和监测舆论危机的前提,同时也是处理舆论危机的关键因素。政府在多媒体共同传播的时代背景下收集信息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建立全国范围的信息采集和分析系统,通过舆情调查了解公众诉求和公众舆论,并且对于公众的意见给予及时反馈。舆情调查可采取文献研究、社会调查、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网络调查、舆情直报点、内参、工作、网络论坛等形式⑤。通过舆情调查获得全面的信息,政府才能进行有效的公共舆论管理。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5
[关键词] 高校管理;网络舆论;制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162-2
引言
随着当前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网络信息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尤其在近年来,高校网络舆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就目前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情况来看,由于对网络舆论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很多网络舆论突发事件的发生对校园管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从当前高校网络舆论制度建设方面来说,网络舆论的管理并没有对其发展进行正确的“引导”,而是采用“封堵”的方式,对“不利”的舆论信息进行封堵,使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种管理方法完全不能适应当高校舆论管理的发展,使得学生的情绪得不到适当的表达,从而造成不利舆论导向的恶性循环。如果对高校舆论管理不加引导,依然采用当前的管理方法,不利于高校舆论宣传以及正确网络文化气息的形成,也不利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管理。
另一方面,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显得比较尖锐,高校管理中学生与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出现较大的“摩擦”,尤其是网络舆论仅仅依靠网民自身道德进行支持,使网络舆论资源成为网民发泄不满和随意宣泄的场地。在国家加强对网络舆论监督的同时,需要从网民的心理以及社会现象的具体意向方面进行分析。高校网络舆论管理与高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认真对待高校网络舆论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从舆论新闻学角度进行分析,对学生心理特点以及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科学规划网络舆论作用的正确发挥。
一、高校网络舆论的发展现状分析
高校网络舆论是建立在学生对于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评价基础上,并且通过互联网信息交互的方式来达到舆论资源共享的情况。随着互联网资源在高校学生当中应用范围的不断加大,使得网络舆论所具有的影响力更为明显,尤其是学生个人观点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表述,使得消息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在当前阶段,大学生网络舆论信息主要来自个人微博、空间、BBS论坛、贴吧等,并且成为大学网络舆论的主流表现形式。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随意性、开放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使得网民在表达自身观点的情况具有随意性特点,将自身情绪以及观点随意发表在网络上,尤其是一些观点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情绪化以及个人极端思想倾向。这就使得网络资源成为网民随意发泄自己情绪,表现自己思想观念的地方,也正是由于网络资源的这些特殊性质,使网民对网络舆论本身没有责任感,使网络舆论秩序混乱。
近年来由于高校网络舆论方面监管不力,使校园文化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通过网络舆论诱导学生犯罪,或者导致学生自残、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这使得网络舆论这一虚拟资源对高校学生的实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由于高校教育制度体系本身存在一定的争议,很多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全面,使得舆论表现方式比较偏激,加之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心理以及生活等方面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外部压力的加大使得学生将更多关注放在网络舆论方面,从而导致了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出现偏差。
二、当前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的问题表现
当前网络舆论是高校学生获取社会信息的最主要途径,由于网络思想良莠不齐,很多网络舆论信息表现出极端性特点,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出现反叛性特征。又由于网络舆论观点表现的随意性,使得网络舆论观点表现出网民对现实不满的宣泄,这些负面情绪会对网络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形成。
当前时期,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难题:首先是网络舆论中不良信息对网络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使网络舆论资源的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偏离;第二,是网络舆论资源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方面的需求,在为学生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三,是对网络舆论的管理是当前高校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解决高校网络舆论管理问题必须从网络舆论的发展规律方面进行充分分析,做好网络舆论的引导。
三、加强对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的探索
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是当前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网络资源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法制的高度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监管,同时要兼顾学生的民主意识,体现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理念。
网络舆论监管需要从新闻学角度进行考虑,在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过程中,需要对舆论的新闻定义进行探究,舆论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形式,而舆论管理对于新闻传播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需要对网络舆论的进行客观性认知,在顺应时展的角度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传播机制进行了解,从而加强网络管理体制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一套高校网络舆论监管制度,切实把握好高校网络舆论传播的几个主要环节,对危害学生思想,破坏网络环境的信息进行依法处理,不断净化网络舆论资源,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的影响。
其次是要建立学生网络舆论资源系统,网络舆论能够满足学生对社会知识和日常信息的需要,以引导和支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网络舆论信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切实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第三,要努力完善高校网络舆论化解机制
要从网络媒体的功能建设方面考虑,既要对网络舆论的功能进行加强,完善网络舆论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的建设,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了解网络舆论资源,使学生懂得网络舆论的实际用途,以正确的方式来接触网络舆论。
参考文献:
[1]姚霞,何祖锋.试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法治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2):69-71.
[2]彭红雷,姜旭英.高校网络舆论引导队伍的组成及建构[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2,(12):33-33,62.
[3]向翠林,周萍,刘青.微博环境下的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困境及策略[J].职业时空,2012,(12):58-59,62.
网络舆论传播分析范文6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方式;现状;对策
与报纸、电视、杂志等新闻传播途径相比,网络新闻无论是在传播速度上还是在信息容量上都有绝对的优势,但是由于其真假不易辨别、者隐蔽性强等特点,也给我们的监管带来了挑战,如果长此以往,将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下文将进一步分析网络新闻传播,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概况
为对网络新闻传播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本文将从网络新闻传播的现状,迎合受众的心理需要,网络舆论泛滥、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生活理念,网络新闻传播相关监管制度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传播现状
近些年来,信息的传播途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现代新闻传播,已经逐步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重要途径。互联网已经取代了报纸、电视、杂志等新闻媒体的霸主地位,成为大多数人获取信息的习惯选择。传统媒体原有的市场份额逐步被网络媒体占有,导致报纸、电视、杂志的受众逐年减少,许多传统媒体也已经主动放弃原有的纸质版,转型为互联网媒体。这些已经充分说明,传统媒体已经开始衰落,而网络媒体因适应了社会发展潮流成为了明日之星,相信其在未来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迎合受众心理需要
媒体获得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是得到人们的喜欢,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相比传统媒体,网络新闻能够极大地满足受众的心理需要。网络新闻由于其信息的及时性,阅读的便利性,信息呈现形式新颖——动静结合、图中有声、声中有图,使其有了先天性的条件来满足受众需求,给受众丰富的视听体验。此外,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查询自己所想获得的信息。传统媒体让受众机械地接收信息,而网络新闻能够和受众展开互动,受众之间也能够相互交流。在当今这个高度开放的社会,人们渴望和别人进行交流,因此网络新闻的受众也自然会大幅度的增加。
(三)网络舆论泛滥,颠覆了人们传统的生活理念
人们从网络媒介获取信息,获得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而且网络媒介也提高了人们查看信息时的舒适度。但是,形形的舆论信息折射出的价值观念,使人们出现了选择的迷茫,部分人还会沉溺于网络新闻中,片面地追求娱乐,导致了人生信仰的缺失,认不清前进的道路和人生的真正意义。此外,部分新闻滥竽充数、以假乱真,如果人们辨别能力不足,对虚假信息信以为真,也会给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我国精神文明社会的建设。总之,如果网络舆论泛滥,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新闻媒体不能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因此,相关部门应主动作为,扭转这种不良局面,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坚决打击虚假信息的传播行为。
(四)网络舆论监管措施不力
目前我国缺乏针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约束机制,直接表现在立法方面的缺失,导致了网络新闻传播无法可依,在网络新闻者和接收者的权利、义务、规则方面出现真空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网络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很大一部分网络新闻的获取方式仅仅依靠简单的复制粘贴,并没有明确版权信息,不但不利于保护信息者的权利,而且很容易造成网络媒体之间的版权纠纷。这些都不利于网络新闻的健康发展。
二、解决网络新闻传播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提升网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
网络新闻信息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导致网络新闻信息鱼龙混杂,虚假信息屡见不鲜。提高网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很明显,解决这个问题,网络信息的者是不可缺少的主角。这就需要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此外,网络新闻的发展与信息者的工作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者要对信息进行严格把关,认真分析判断新闻信息的可信度,从源头上坚决杜绝虚假信息,这一点对网络新闻传播的意义重大。总之,新闻者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这样才能更好驾驭网络新闻的传播,从而促使网络新闻传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监管是关键
网络新闻传播信息的真实性离不开监管部门的有力监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政府部门应当结合我国网络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有法可依。但是仅仅有法律法规的制定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措施的细化和法律法规的落实。第一,一旦发现网络上有虚假信息,就一定要追究到底,对相关责任人依法处理。第二,在新闻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做好监管工作,如果发现有人故意造谣、传谣,也要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并且及时澄清,避免谣言继续扩散。第三,接受广大网友的举报监督,要紧紧依靠广大网友,鼓励他们举报虚假信息,使虚假信息无处藏身,维护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提高网友的媒介素养
上文从网络信息者和监管者两方面对网络新闻信息的传播进行整治,除了这两者以外,网友的媒介素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信息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网友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就很容易做到不看、不信虚假信息,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虚假信息的传播的问题。因此,相关人员要经常对网友进行鉴别虚假信息能力的培训,开展杜绝虚假信息的宣传活动,使广大网友能够掌握接收正确信息的方法,避免人云亦云,促使网友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客观全面地认识网络世界,面对形形的信息时能保持头脑冷静,从而提高对网络垃圾文化、谣言的免疫力,使网络新闻信息的传播对每个人的帮助发挥最大效用。
三、结语
如今,人们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在信息获取便利的同时,也很容易在真假难辨的信息中迷失自己。面对网络新闻传播这把双刃剑,我们要提升网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加强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监管、不断提高媒介素养,从而实现网络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