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补偿性财政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补偿性财政政策范文1
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今已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中环境是经济发展所遇到的一项重要问题,作为经济与环境发展中重要的一环,自生态建设提出以来,林业如今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
公共财政政策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下,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公共财政调配的手段。公共财政政策是以国家为主体,利用与集中社会资源,由国家政策作为分配依据,利用政府财政的支出来满足社会相应的公共需要。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应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林业作为盈利与非盈利两种模式共存的产业,再加上其作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一种重要产业,其与公共财政政策所具有的非赢利性质相符合。林业产业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其在公共财政中有一定的倾斜性,并且,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公共财政政策的支持与帮助。
二、将林业可持续发展纳入公共财政政策的理论分析
林业作为现今的一种公共需求型产业,其符合公共财政政策中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要求。林业产业的发展满足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的需求,但是同时其也具有培养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因此必须要有国家经济政策上的支持才可以促进其发展,而公共财政政策适合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林业的发展。
三、公共财政政策下林业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
林业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林业自身的特点,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依据公共财政政策作为理论,完善其现有的财政政策体系。
1、制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
林业相较于其他产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财政政策体系的构建时需要了解到林业的多效益性,体现对林业的扶持性和补偿性。纵观世界各国林业财政政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林业财政政策,再直面我国林业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我国在构建财政政策方面必须确立合理的思路。
(1)林业财政政策必须纳入公共财政政策体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是立国之本,公共财政是实现政府政策的有利工具。建立了公共财政体制,就确保了必要的公共支出,也规范了政府的收入行为,优化了财政收支结构。在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的财力将主要集中于社会公共、公益事业及服务保障等社会公共需要领域。
(2)应不断增强中央财政在林业领域的宏观调控能力
在林业的不断发展下,其具有的公益性、社会性、经济性也日益显现出来,但是现有的财政政策体制无法使森林所具有的经济功能全部开发出来,因此中央财政应对林业财政有一定的宏观调控能力,保证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确保森林功能发挥,进一步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
(3)坚持林业多功能性是林业财政政策的主导目标
在市场经济变革的过程中,林业的三大功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重视,公益与市场、商业与财政的关系更加清晰,发挥森林多种功能是向市场型财政过渡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目前,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快,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林业的要求与日俱增,而林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林业财政政策要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功能,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积极引导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优化,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支持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建设。
(4)必须确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大财经战略
纵观各国的林业财政政策,越来越重视林业的生态效益及其补偿。我国林业财政政策也应选择积极扶持政策和补偿政策,确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大财经战略。实施这项政策的改革思路是:运用税收、政府支付、贴息等财政政策工具,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和导向功能,以实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生态经济生产力及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林区经济的不断增长。
2、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林业财政政策体系构建
(1)税收政策是最重要的财政政策工具,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可以用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收入公平分配以及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目标。税收政策的核心是负担问题,税收政策主要通过税种的兴废、税率的调整、减免规定等形式实现。
(2)公共支出政策是政府为提高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安排的支出,它包括社会消费性支出、政府投资等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补贴、社会保障支出等转移性支出。政府可以通过投资政策来调节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通过支出政策来改善社会投资环境、刺激和引导私人投资增加。而通过转移支付可以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目标。
(3)财政补贴政策财政补贴是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特定的产业、部门、地区、企业或事项给予的补助和津贴。财政补贴在财政宏观调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国家预算政策国家预算是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和批准的政府年度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进行行财政分配和财政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财政政策体系中,国家预算政策起主导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导向和制约其他财政政策。因为预算收支规模调整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进而调节和控制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补偿性财政政策范文2
通货膨胀预期攀高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食品等基础消费品价格上升,使得居民原本因为工资、养老金待遇提高而有所上升的实际福利水平打了很大折扣,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基金甚至遭遇了负实际利率。
对于通货膨胀,我们并不陌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中期,我们经历过两次通货膨胀。这一次还没有那么严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构成价格全面上涨,但如果因此而忽视它,是相当危险的。
而且,这次和上世纪两次通胀的原因也不相同。上世纪80年代的通胀主要是由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引起的;90年代的通胀则主要是因为投资需求过量。至于这次通胀的原因,多数经济学家强调汇率和货币发行的问题;政府部门则多认为只是短期的和所谓“结构性”的价格上涨,而不是通胀。在我看来,此次通胀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汇率问题是主要原因,却不是惟一原因;2007年下半年CPI已经明显上升,雪灾的影响只是短期性的。
一段时间以来集中实行的宽松的财政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以及最低工资标准、新《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影响市场的举措,也会刺激价格水平上涨,虽然它们不见得是主要因素。这不是一个令人感到愉快的观点。但是,反通胀的财政政策的确应该是反周期的,那么,在经济增长的高点上,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实行宽松财政政策,对降低价格水平不会产生正面效果。
因为补偿性财政支出是社会保障的重要支撑,所以,本文的批评者有可能会把我的观点曲解为不要社会保障、不要改善民生。有必要声明,我不会持有这样的观点,而是说,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及有关财政政策要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协调;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以及相应的补偿性财政支出政策,应避免进一步刺激价格水平上升。
在一般均衡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达到均衡,这时的资本劳动比应是最优的。长期来讲,资本劳动比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这是经济学的一个简单原理。近年来,中国相继推行多项社会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建立“新农合”;建立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最低工资制度;提高养老金水平;增加工资等,尤其是实施新《劳动合同法》,为保护劳动者权益提供了更加严格的法律依据。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民生状况有很大改善,但是也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同时,因为技术水平短期内不会改变,所以,资本劳动比不会发生改变,这样,资本的名义价值就会提高。
另外,对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土地,其批租制度的市场化运作多半还只是流于形式和表面,建设用地的价格形成过程中存在着名目繁多的行政收费,卖地在很多地方是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这一方面对耕地保有量形成压力,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农村基层组织甚至是农民种地的意愿,所以,也会拉高农产品的相对价格。
对于目前中国经济出现的通货膨胀苗头,货币和汇率政策也许是主要因素,但是,我认为还有三点需要注意:一是中国在短时间内集中推出了力度很大的民生政策,政府开支迅速增加;二是推出了较多直接干预市场、特别是直接干预劳动力市场的社会政策,使得劳动力成本大为增加;三是在改革攻坚战中,土地批租这样的堡垒还没有被攻克,既得利益集团操控市场,必然导致严重后果。对于广大中低收入者来说,通胀无异于雪上加霜,不但实际福利受损,而且与富裕者的实际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
事实上,新《劳动合同法》、最低工资等法规或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增加的劳动成本最终由这些企业来承担。然而,企业做出了一些让某些法规制定者始料未及的应对。近来,广东等沿海地区出现了中小外资企业撤资、停产的现象,企业破产立案率也有所上升。劳动者的风险如果全部要求雇主来承担,从任何意义上讲都不是好的选择。而从目前一系列政策的目标和实际效果来看,低端劳动力市场的风险并没有被有效地分散出来。
增加社会福利对于价格水平的影响,在发达国家的历史上也能找到踪迹。例如,许多欧洲国家在“二战”以后迅速推行福利国家政策,但是,高税收、高失业和持久的通货膨胀也如影随形。时下,国内有人士对西方福利政策推崇有加,对其后果却视而不见,委实令人担忧。
众所周知,“二战”后引导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张用以进行需求管理的财政政策,是一种反周期的宏观政策,即在经济衰退时扩张,通胀加速时紧缩,如果反过来顺周期运用,其结果不言自明。当前,中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胀苗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是力度够不够,以及仅靠有限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够不够,还是一个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里根政府就曾经一度实行过“宽财政-紧货币”的政策组合,但是并不成功。此外,中国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即货币政策能不能独立于财政政策,二者如果不能独立运用,也会削弱政策效果。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短时期集中推出力度很大的社会福利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并且让中小企业承担大部分成本,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此,更能看出十几年前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划拨国有资产偿还养老金隐性债务”这一思路和建议的价值。如果我们能够用存量资产或国有股权来支持养老保险,那么,就不会因为要在短期内增加社会福利支出而产生过大的流动性,还可以由此建立一个现收现付与积累制相结合的制度,使其成为调节经济运行的另一个杠杆。由于二者是相互补充的,所以,在现收现付或积累制任何一部分压力过大时,另一部分都可以分担。
另外,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上说,如果能让养老保险或社会保险基金代表广大中低收入者接持那些垄断性行业的部分股份,或许比任何转移支付政策都更加实实在在,比起现在许多论者主张的公平更加公平。
但是,2001年开始的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试点,无一不是用财政资金即现金做实的。不仅起不到杠杆作用,而且没有弹性,无助于减少资本市场的流动性。
此外,我们现在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是对的,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有助于扩大内需,但是,在通胀势头明显,尤其是食品等基础消费品价格居高不下时,我们还应当把事关消费的政策做得更细。要在鼓励私人消费的同时,坚决压缩公共消费,用压缩公款吃喝等办法来抑制对食品的过度需求,用压缩公车消费和公款旅游的办法来缓解油价压力。可是很显然,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我绝非不主张提高国人的福利水平,只是想说,我们在提高社会福利或发展社会保障时,不能忽略其成本怎样负担的问题。应当寻求更好的途径,找准和正视问题的根源,那些改革还不曾攻克的堡垒,无论如何是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怎样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保持经济健康发展,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我们不能忘记和忽视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不能任凭一些人假借公平的名义去伤害市场,那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没有经济学常识。
补偿性财政政策范文3
所谓房地产开发风险,是指在房地产开发活动过程中存在影响开发利润的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作用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使得企业实际开发利润可能与预计利润发生背离,因而使企业有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房地产开发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明显地呈现出以下特征:1)综合性。房地产开发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是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2)模糊性。即不肯定性,表现为风险形成的模糊性和由于风险导致企业开发经营活动结果的不能事先肯定。3)损失性。风险既有因财务管理无法预计或无能力防止所致,也可能由于管理者决策失误,控制失灵而丧失了本应获得的利益。4)补偿性。既然风险会带来损失,客观上要求给予经营者适当的经济效益以抵补承担风险产生的损失,即“风险报酬”。5)激励性。风险与竞争是同时存在的,承认和承担风险,将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2、房地产开发面临的主要风险
2.1政治风险
是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国内政治环境变动(如战争、罢工、社会动荡)及相应的政策法律调整(如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变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造成房地产开发商经济上的损失。对房地产开发商影响最为直接的是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就金融政策而言,实行紧的货币政策还是实行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开发者和购买者所持有的资本,影响项目的开发和出售。同时银行关于房地产方面的业务也会对房地产的需求发生影响。就财政政策而论,政府实行紧的财政政策还是实行松的财政政策,对房地产的税收政策,对住宅是实行福利供给政策还是实行对低收入阶层采取有限的补贴政策,政府对房地产的投资等,都会对房地产开发和需求发生影响。这一风险在我国尤其需要关注。
2.2经济风险
是指由于经济形势(如市场需求、购买力、利率、税率、汇率等)变动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经济上的损失。由于从可行性研究到楼盘上市的时段内,市场需求变动的可能性很大,消费者对户型结构及单元面积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原来的细分市场上该类物业还供不应求,而不久却可能大量积压,难免使投资收益远远偏离预期。通货膨胀时期,纸币贬值,价格全面上涨,房地产虽然具有一定的抵抗通货膨胀的能力,但其价格也会上涨。而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是一定的,这样购买力相对下降,可能无力支付日渐升值的房地产,从而导致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项目难以售出而承担风险。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资金需要量大,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周转是非常困难的,通常需要采用外界资金,如向银行贷款和预售。以自己开发的房地产作为抵押获得用于该项投资的贷款时,如果不能按照抵押贷款协议规定的期限偿付本息时,就必须承担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将可能成为他人财产的风险。采用预售房屋筹集开发资金时,如果不能按照预售协议规定的日期交房,就必须承担支付巨额的赔偿金的风险。
2.3自然风险
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如洪水、火灾、地震等)对房地产开发造成的影响,从而使房地产开发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自然风险出现的机会较少,但是一旦出现,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
2.4技术风险
是指由于科技进步、技术结构及其相关变量的变动给房地产开发商可能带来的损失。例如,由于科技进步可能对房地产商品的适用性构成威胁,迫使开发商追加投资进行房地产的更新、翻修和改造。由于建筑设计变动可能导致建安工程成本增加,从而影响项目形成后的租售。
2.5经营风险
是指由于开发商因开发项目经营管理不善导致预期收益不能实现,或不足以补偿经营费用的可能性。该类风险主要归因于开发商主观上对开发成本、租金售价、开发周期以及资金筹措等的预测错误和决策失误。
3、导致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因素剖析
3.1政策环境与经济形势
房地产开发由于与国家经济形势紧密相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控制。如:政府对租金售价的控制,对外资的控制,对土地使用的控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尤其对投资规模和金融的控制,以及新税务政策的制订,都可能对房地产开发商构成风险。在我国尤其需要关注。
经济繁荣时,由于各产业扩大生产,使房地产供不应求,房地产价格不断升高。而在经济衰退时,社会对房地产需求能力受到抑制,产品开始出现难以脱手的现象,此时,开发商的资金已经投入,形势的波动使其作出反映并进行调整是相当迟钝的,短时间内很难变化或找到其他替代者,从而会使开发商陷入困境。
3.2房地产市场的发育程度与供求状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发育完善的市场应具备:信息充分、商品同质、厂商买者自由出入以及交易双方数量众多四个基本条件。而一个发育不充分的市场必然会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一定的风险。
从总体上讲,房地产市场是地区性的市场,当地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对开发商的影响要比整个国家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对开发商的影响大的多。只要当地经济发展是健康的,房地产需求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房地产开发的强度取决于潜在的开发商对租售收益的预期。当租金、售价因房屋供应短缺而上升时,开发商便会纷纷开发房地产,但由于开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待开发完成时,市场供求可能已发生了变化,致使开发的物业难以租售。
3.3开发时机的选择
经济运行有快速和滞缓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特点,房地产投资也是有周期性的。投资周期包括高峰—收缩—低谷—恢复四个阶段。在高峰期,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经济处于高峰期,由于各产业扩大生产,使得房地产供不应求,房地产价格不断升高。在收缩期,国家紧缩银根,控制投资规模,社会对房地产需求能力受到抑制,产品开始出现难以脱手的现象。在低谷期,社会信贷关系进一步紧张使得工业和建筑业投资锐减,投资产品价格降低但难以出售。在恢复期,国家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社会对房地产的需求量开始增大,价格逐渐回升,此时正是房地产投资的黄金时期。从较长时间看,在投资收缩期、低谷期搞企业兼并或作准备投资,在投资高峰期、恢复期大力投资,必能获取较大盈利,避免较大亏损。
3.4开发地点的选择
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区域性和个别性,决定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房地产行业有句名言:第一是区位,第二是区位,第三仍是区位,可见房地产开发地点的选择对开发商至关重要。房地产开发商抢占中心或门户区位是普通常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预测近期将形成的新的中心区位或新的门户区位。在繁华地段开发房地产项目将实现最大的开发利润,但这一范围可能已不存在一块可供开发的土地,开发商只好为获得更大的选址范围而放弃一部分利润。同时,房地产开发所涉及的地理环境条件,甚至社会经济条件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这会使开发商经受着风险的考验,需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开发商若能及早投资开发具有价值增长潜力的地块,则几年后将会获取较大的利润。
3.5开发类型的选择与开发规模的确定
房地产开发过程是巨额资金投入的过程,从购买土地、工程建设到推出广告、上市销售或出租,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作为开发商,通常难以完全用自有资金来完成一开发项目。一般都是在投入一笔启动资金如地价款或前期费用后,通过各种借贷、预售等融资手段来筹集开发资金,滚动开发。所以,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资金的筹措是项目能否按期、按质完成的重要一环。房地产开发规模越大,开发商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3.6开发周期的长短
房地产开发及交易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对于大中型开发项目,从寻找机会、可行性研究、购买土地、勘测设计、筹措资金、前期准备到工程施工、竣工,以及制订价格、推出销售及签署成交合同,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在房地产商品开发过程中,很难在一开始就能对整个开发期内的各项费用和收益流动作出精确的估计,只能是大概的测算。而在这一较长的开发期内,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消费者喜好的改变,社会经济形势的兴衰,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物价的涨跌,汇率及利率的变动都将是难以精确预测的。可是房地产项目一旦确定,资金一经投入,就很难根据情况的发展而加以改变和调整。开发期越长,各种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各种费用特别是后期费用和房屋售价或租金就更加难以确定,风险也就越大。
此外,开发商的素质、开发方式的确定也是导致房地产开发风险的重要因素。
4、处置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具体措施
4.1事先有效避开风险源地
例如,放弃某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以防止市场风险。通常是,预测到在某边贸地区长期效益不能保证或某个地区将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而作出的决策。有效地避开风险源地可完全解除某种风险,但意味着同时也放弃了从事该活动所带来的利益,故此种避免风险的措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使采用,也应在前期工作阶段尽早作出,这样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投资费用。
4.2采用多样化(或组合化)投资
就是把资金有选择地投放到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上。可投资建造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所需的不同类型住宅、写字楼、商店和娱乐场等,以减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因为各种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开发风险大小不一,收益高低相应不同。一般而言,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风险大,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低的风险小。如果资金分别投入到不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整体开发风险就会降低,其实质就是用个别房地产开发的高收益去弥补个别低收益的房地产损失,最终获取一个较为平均的收益。房地产多样化投资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地确定投入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的资金比例,使得即可降低开发风险又可获取较高的收益率。
4.3以财务方式控制风险
具体有以下三种基本方法:1)通过正当、合法的非保险手段(如合同条款的拟定)将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单位。如房地产开发商将施工中危险性较高的工作转包给其他的专业性施工单位,从而减少自己的风险责任。再如实行项目股份化,将经营风险分散到全体股东身上等。对某些超过开发商能力的风险,或保险无法提供的情况下,此种方法发挥着特有的作用。2)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缴纳保险费为代价,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保险作为一种及时、有效、合理的分摊损失和实施经济补偿的方式,一直是处置风险的主要手段,但保险的使用仍是有限的,因为并非所有风险都可以保险,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并不能提供充分的补偿。3)以自身财力,直接承担风险损失的补偿责任。如将预计有可能发生的损失直接摊入日常经营成本,又如建立风险损失补偿基金或建立自保公司。近年来,以组建专业自保公司作为主要形式的自留风险手段,已在国内外成为一种十分引人注目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手段,而这种主动自留风险手段的选择与实践,应遵循法律规定,如对法定保险、强制保险的风险标的能否自留,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还要受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
4.4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作出科学的预测
要仔细分析房地产开发周期并预测其变动,以选择最佳开发时机;分析房地产开发所涉及的地理环境条件并预测其变化,以及早投资开发具有价值增长潜力的地块;要了解国家政策并预测国家未来对房地产政策有何变化,是限制还是鼓励,同时,要分析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类型和需求量并预测其变化,以确定开发项目和开发规模;要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信息资料,充分考虑到其他开发项目的竞争,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拟开发项目的费用与收益。
4.5在工程完工前,就与租户、客户签订租约或预售合同
这样,工程完工后房地产空置的风险,租金下降的风险,售价跌落的风险,都可通过预租预售的安排来避免。当然,预租、预售时,还应注意一个问题,这就是开发商的风险降低意味着与其交易的客户的风险提高。所以,开发期越长,其他行业的客户就越不愿意与开发商签定固定价格的合同。若要预租或预售,则租金、售价就会被压得较低。
4.6通过签约尽量固定那些对利润敏感的变量
例如,利息支出增长的风险可通过签定固定利率贷款合同来减小;建造费用增加的风险可通过与建筑企业签定固定预算合同来减小;工程不能按期完工的风险可通过承包合同中延期罚款的条款来降低。
4.7尽早完成开发项目,以降低在开发期内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并在开发过程中加强项目管理,控制成本,保证质量。
此外,还应根据开发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开发商自身的资产负债能力与获取资本的能力,合理确定开发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启明等编著房地产投资风险与决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补偿性财政政策范文4
关键词:房地产 开发风险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29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11-0120-02
1前言
近几年时间以来,房地产价格呈现强劲的上升趋势。由于,政府垄断着各种房屋建设所需土地出让和划拨规模,为使各地区成为创文明城市的先进城市,迫于较差的城市基础就必须以快速推行公共场管建设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急需大量的资金,迫使政府热衷于收取高额土地出让金以解决资金缺口,由此政府采取诸多抬升地价的手段,从而无法实施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使地价占房价比重45%以上,失控的地价自然使房价处于失控状态。高房价又使地价上升有了先决条件,从而房地价处于相互攀升的恶性循环轨道。因此如果忽略房地产开发存在的风险,将导致房地产投资开发的失败。
2房地产开发风险的特征
所谓房地产开发风险,是指在房地产开发活动过程中存在影响开发利润的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作用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使得企业实际开发利润可能与预计利润发生背离,因而使企业有蒙受经济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房地产开发风险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明显地呈现出以下特征:综合性,房地开发涉及到企业内部的各个方面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是企业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不可预测性即不肯定性,表现为风险形成的不可预测和由于风险导致企业开发经营活动结果的不能事先肯;损失性,风险既有因财务管理无法预计或无能力防止所致,也可能由于管理者决策失误,控制失灵而丧失了本应获得的利益:补偿性,既然风险会带来损失,客观上要求给予经营者适当的经济效益以抵补承担风险产生的损失,即“风险报酬”;激励性,风险与竞争是同时存在的,承认和承担风险,将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增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3房地产开发面临的主要风险
3.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政府政策法律调整(如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变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造成房地产开发商经济上的损失。对房地产开发商影响最为直接的是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就金融政策而言,实行紧的货币政策还是实行松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开发者和购买者所持有的资本,影响项目的开发和出售。同时银行关于房地产方面的业务也会对房地产的需求发生影响。就财政政策而论,政府实行紧的财政政策还是实行松的财政政策,对房地产的税收政策,对住宅是实行福利供给政策还是实行对低收入阶层采取有限的补贴政策,政府对房地产的投资等,都会对房地产开发和需求发生影响。这一风险开发商需要关注。
3.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由于经济形势(如国际金融风暴、市场需求、购买力、利率、税率、汇率等)变动导致房地产开发商经济上的损失。由于从可行性研究到楼盘上市的时段内,市场需求变动的可能性很大,消费者对户型结构及单元面积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原来的细分市场上该类物业还供不应求,而不久却可能大量积压,难免使投资收益远远偏离预期。通货膨胀时期,纸币贬值,价格全面上涨,房地产虽然具有一定的抵抗通货膨胀的能力,但其价格也会上涨。而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是一定的,这样购买力相对下降,可能无力支付日渐升值的房地产,从而导致房地产企业开发的项目难以售出而承担风险。一般来说,房地产开发资金需要量大,完全依靠自有资金周转是非常困难的,通常需要采用外界资金,如向银行贷款和预售。以自己开发的房地产作为抵押获得用于该项投资的贷款时,如果不能按照抵押贷款协议规定的期限偿付本息时,就必须承担作为抵押品的房地产将可能成为他人财产的风险。采用预售房屋筹集开发资金时,如果不能按照预售协议规定的日期交房,就必须承担支付巨额的赔偿金的风险。
3.3人力不可抗力风险
人力不可抗力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如洪水、火灾、地震等)对房地产开发造成的影响。从而使房地产开发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自然风险出现的机会较少,但是一旦出现,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
3.4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由于科技进步、技术结构及其相关变量的变动给房地开发商可能带来的损失。“高房价而无高品质”是百姓对温州楼市的普遍看法。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消费者和房地产市场越来越成熟,对于温州的房地产企业来说,一个优胜劣汰的时代已经来临。温州的地产商也都充分认识到,只有练好内功,提升产品品质,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那么,制约温州楼盘品质提升的主要因素到底是什么呢?温州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开发楼盘的过程中,只重视楼盘的“盖”与“卖”,而对影响楼盘品质的前期策划管理位与产品设计定位重视不够;相应地,在企业人员的配备上,只重视建筑施工的技术人员与楼盘的营销策划人员,由于建筑设计变动可能导致建安工程成本增加,从而影响项目利润下降。
3.5经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由于开发商因开发项目经营管理不善导致预期收益不能实现,或不足以补偿经营费用的可能性。该类风险主要归因于开发商主观上对开发成本、开盘市场时机、开发周期以及资金筹措等的预测错误和决策失误。
4导致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因素
4.1政策环境与经济形势
房地产开发由于与国家经济形势和政府政策调控紧密相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政策的控制。如:政府对二套房贷款的控制,对规划设计的控制,对土地使用的控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尤其对投资规模和金融的控制,以及新税务政策的制订,都可能对房地产开发商构成风险。在我国尤其需要关注。经济繁荣时,开发商加大投资开发,使房地产供不应求,房地产价格不断升高。而在经济衰退时,社会对房地产需求能力受到抑制,商品房滞销现象,此时,开发商的资金已经投入,形势的波动使其作出反映并进行调整是相当迟钝的,短时间内很难变化或找到其他替代者,从而会使开发商陷入困境。
4.2房地产市场的发育程度与供求状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有一个健康的房地产市场,而一个发育不充分的市场必然会给房地产开发商带来一定的风险。
从总体上讲,房地产市场是地区性的市场,当地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对开发商的影响要比整个国家房地产市场供求变化对开发商的影响大的多。只要当地经济发展是健康的,房地产需求就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房地产开发的强度
取决于潜在的开发商对租售收益的预期。当租金、售价因房屋供应短缺而上升时,开发商便会纷纷开发房地产。但由于房地产投资周期较长,待开发完成时,市场供求可能已发生了变化,致使开发的物业难以保证利润。
4.3开发时机的选择
经济运行有快速和滞缓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特点,房地产投资也是有周期性的。投资周期包括高峰一收缩一低谷―恢复四个阶段。在高峰期,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经济处于高峰期,由于各开发商加大投资开发,使得房地产供不应求,房地产价格不断升高。在收缩期,国家紧综银根,控制投资规模。社会对房地产需求能力受到抑制,市场开始出现难以脱手的现象。在低谷期,社会信贷关系进一步紧张使得工业和建筑业投资锐减,投资产品价格降低但难以出售。在恢复期,国家放松银根,降低利率,社会对房地产的需求量开始增大,价格逐渐回升,此时正是房地产投资的黄金时期。从较长时间看,在投资收缩期、低谷期搞企业兼并或作准备投资,在投资高峰期、恢复期大力投资,必须获取较大盈利,避免较大亏损。
4.4开发地点的选择
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区域性和个别性,决定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房地产行业有句名言:第一是区位,第二是区位,第三仍是区位,可见房地产开发地点的选择对开发商至关重要。房地产开发商抢占中心或门户区位是普通常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预测近期将形成的新的中心区位或新的门户区位。在繁华地段开发房地产项目将实现最大的开发利润,但这一范围可能已不存在一块可供开发的土地,开发商只好为获得更大的选址范围而放弃一部分利润。同时,房地产开发所涉及的地理环境条件,甚至社会经济条件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过程中,这会使开发商经受着风险的考验,需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开发商若能及早投资开发具有价值增长潜力的地块,则几年后将会获取较大的利润。从目前的发展水平看,高品质的楼盘应具备以下因素:准确合适的客户定位:合理实用的套型设计、配套设施齐全:绿色节能的新科技建筑材料;具有时尚风格的立面形象成熟完善的社区配套舒适优美的小区景观高效安全的安保体系;以人为本的物业管理等等。从以上因素看。影响楼盘品质的主要决定因素在楼盘开工之前就已经基本定型了,也就是说,前期的策划定位与产品设计是左右楼盘品质的关键因素。如果前期策划、产品设计出现偏差,施工质量做得再好,楼盘的品质也上不去,从这一角度讲,楼盘的品质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概念炒作出来的。我们有时可以看到,同样地段的楼盘,有的销售火爆,有的无人问津,这里除了营销因素外,楼盘的品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讲,要想开发出高品质的楼盘,前期的策划定位与产品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而企业中能掌控前期策划定位与产品设计的技术人员必须是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专业人员。
4.5开发类型的选择与开发规模的确定
房地产开发过程是巨额资金投入的过程,从购买土地、工程建设到推出广告、上市销售或出租,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作为开发商,通常难以完全用自有资金来完成一开发项目。一般都是在投入一笔启动资金如地价款或前期费用后,通过各种借贷、预售等融资手段来筹集开发资金,滚动开发。所以,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资金的筹措是项目能否按期、按质完成的重要一环。房地产开发规模越大,开发商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
4.6开发周期的长短
房地产开发及交易需要较长的时间,尤其是对于大中型开发项目,从寻找机会、可行性研究、购买土地、勘测设计、筹措资金、前期准备到工程施工、竣工,以及制订价格、推出销售及签署成交合同,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在房地产商品开发过程中,很难在一开始就能对整个开发期内的各项费用和收益流动作出精确的估计,只能是大概的测算。而在这一较长的开发期内,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消费者喜好的改变,社会经济形势的兴衰,国家有关政策的调整,物价的涨跌,汇率及利率的变动都将是难以精确预测的。可是房地产项目一旦确定,资金一经投入,就很难根据情况的发展而加以改变和调整。开发期越长,各种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各种费用特别是后期费用和房屋售价或租金就更加难以确定,风险也就越大。此外,开发商的信誉、开发方式的确定也是导致房地产开发风险的重要因素。
5 防范房地产开发风险的具体措施
5.1事先有效避开风险源
房地产投资风险越来越严峻,房企的压力和负担也在日益加重,所以控制投资风险已经深入到企业的各个环节的细微之处了,如果在企业结构和管理手段上再有纰漏,实属犯了大忌。因此,房企一定要认认真真的进行一次体检,哪怕是自我检查也可以。例如,放弃某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以防止市场风险。通常是,预测到在某边贸地区长期效益不能保证或某个地区将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而作出的决策。有效地避开风险源地可完全解除某种风险,但意昧着同时也放弃了从事该活动所带来的利益,故此种避免风险的措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使采用,也应在前期工作阶段尽早作出,这样可大大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投资费用。
5.2采用多样化或组合化投资
就是把资金有选择地投放到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上。可投资建造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所需的不同类型住宅、写字楼、商店和娱乐场等,以减少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因为各种不同类型房地产的开发风险大小不一,收益高低相应不同。一般而言,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风险大,开发项目收益率相对较低的风险小。如果资金分别投入到不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整体开发风险就会降低。其实质就是用个别房地产开发的高收益去弥补个别低收益的房地产损失,最终获取一个较为平均的收益。房地产多样化投资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地确定投入不同类型的房地产的资金比例,使得即可降低开发风险又可获取较高的收益率。
5.3以财务方式控制风险
具体有以下三种基本方法:通过正当、合法的非保险手段(如合同条款的拟定)将风险转嫁给其他经济单位。如房地产开发商将施工中危险性较高的工作转包给其他的专业性施工单位,从而减少自己的风险责任。再如实行项目股份比,将经营风险分散到全体股东身上等。对某些超过开发商能力的风险,或保险无法提供的情况下,此种方法发挥着特有的作用;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以缴纳保证费为代价,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保险作为一种及时、有效、合理的分摊损失和实施经济补偿的方式,一直是处置风险的主要手段,但保险的使用仍’是有限的,因为并非所有风险都可以保险,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保险并不能提供充分的补偿:以自身财力,直接承担风险损失的补偿责任:如将预计有可能发生的损失直接摊人日常经营成本,又如建立风险损失补偿基金或建立自保
公司。近年来,以组建专业自保公司作为主要形式的自留风险手段,已在国内外成为一种十分引人注目和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手段,而这种主动自留风险手段的选择与实践,应遵循法律规定,如对法定保险、强制保险的风险标的能否自留,就受到很大的限制,同时还要受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
5.4对房地产市场要进行全面的调查,作出科学的预测
要仔细分析房地产开发周期并预测其变动,以选择最佳开发时机:分析房地产开发所涉及的地理环境条件并预测其变化,以及早投资开发具有价值增长潜力的地块:要了解国家政策并预测国家未来对房地产政策有何变化,是限制还是鼓励,同时,要分析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类型和需求量并预测其变化。以确定开发项目和开发规模:要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信息资料,充分考虑到其他开发项目的竞争,尽可能准确地预测拟开发项目的费用与收益。
5.5在工程完工前,就与租户、客户签订租约或预售合同
这样,工程完工后房地产空置的风险,租金下降的风险,售价跌落的风险,都可通过预租预售的安排来避免。当然,预租、预售时,还应注意一个问题,这就是开发商的风险降低意味着与其交易的客户的风险提高。所以,开发期越长,其他行业的客户就越不愿意与开发,商签定固定价格的合同。若要预租或预售,则租金、售价就会被压得较低。
5.6通过签约尽量固定那些对利润敏感的变量
一般利息支出增长的风险可通过签定固定利率贷款台同来减小;建造费用增加的风险可通过与建筑企业签定固定预算合同来减小:工程不能按期完工的风险可通过承包合同中延期罚款的条款来降低。尽早完成开发项目,以降低在开发期内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并在开发过程中加强项目管理,控制成本,保证质量。此外,还应根据开发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人员进行培训。根据开发商自身的资产负债能力与获取资本的能力,合理确定开发方式。
参考文献:
[1]陈蕾,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特点及政策效应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07,(8)
[2]陈煌红,张欣,房地产开发项目全面风险管理[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
补偿性财政政策范文5
[摘要] 财政资金配置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决策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西方主要经济学派财政支出理论进行了全面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中国财政资金配置必须要科学定位各级政府行为边界与财政资金的职能范围,财政资金配置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要健全财政资金绩效的量化考核制度,要建立财政资金运行的全程监控制度。
[关键词] 西方财政支出理论中国财政资金配置启示
一、西方主要经济学派财政支出理论回顾
1.古典学派的财政支出理论
西方古典财政支出理论是当代西方财政学说的理论渊源。威廉・配第(1623年~1687年)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他在《赋税论》中,依据政府职能需要,提出了财政开支的一般范围,主要包括六项“公共经费”:军事费用,行政官吏的俸禄,“拯救人的灵魂,启导他们的良知所需的经费”,各种学校的经费,对孤儿和各种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的赡养费,以及修筑公路、疏浚河道等公共福利事业的经费。他认为财政经费支出应以提高国家的生产力、振兴产业为目标,因此主张压缩非生产性开支,相应增加有关生产性支出以及社会救济方面的支出;并主张通过实行行政、法院、教会等制度的改革以缩减支出。亚当・斯密(1723年~1790年)是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全书贯穿了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斯密依据其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学说,形成了他独特的自由主义国家观。他认为,政府的活动并不创造物质财富,属于非生产性劳动。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必须消耗的那部分物质产品,是社会财富的一种浪费,它严重妨碍了资本积累和国民财富的增长。因此,政府应当尽量缩小自己的职能,实行廉价政府,扮演“守夜人”的角色。斯密将国家的职能界定为三个方面:一是保护社会,二是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三是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斯密主张政府的财政开支要压缩到最低限度,主要用于与上述国家职能相应所需的经费,即国防费、司法费和公共设施建设费。大卫・李嘉图(1772年~1823年)是英国产业革命时代的著名经济学家,他继承了配第与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科学成份,并加以补充和完善,成为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李嘉图的财政支出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之中。和斯密一样,李嘉图亦极力鼓吹经济自由放任,同时,他把国家经费全部或几乎全部看作是非生产性消费,因而主张尽量压缩国家财政开支。
2.社会政策学派的财政支出理论
19世纪中叶,社会政策学派指出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矛盾,强调社会改革的必然性,提出国家实行社会政策的主张,社会政策学派在德国财政经济学界具有很大影响。瓦格纳(1835年~1917年)是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主要代表,也是近代财政学的创建者。他一方面反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承认国家对经济活动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另一方面又谋求改正所得分配的不公现象以解决社会问题。为此,他极力主张实行“国家社会主义”政策,包括“树立有计划的生产秩序”取代自由竞争的生产方式;防止牺牲别人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对劳动者及其它小市民从财政物资分配上给予帮助。瓦格纳认为国家不仅有维持国内的法律秩序和防御外敌的任务,同时还必须使愈益增多的人口部分有享受文化财富的机会。而且国家目的高踞于私人经济目的之上,在这个关系上要限制私人经济活动,必须强制对国家尽责。为确保完成国家目的的财源,他主张扩大国有财产,实行铁路、保险、银行的国有化,施行新的特权及烟草专卖,坚决贯彻煤气、水道、交通设施的公有化,另一方面必须按照社会的赋税政策积极地改变人民所得的分配。瓦格纳还联系国家目的、任务及其活动的财政需要论述了国家经费问题,认为国家活动应把法律与权力目的与文化和福利目的这两个国家目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以实施,为此应形成一种给予机制,这就是财政的经费体系,构成财政需要体系。他提出了三条重要的财政经费原则:一是应有正当自主的财政监督组织;二是应遵守节约的原则;三是应兼顾国民所得与财政需要的原则。特别需提到的是,瓦格纳论述了公共活动特别是国家支出的膨胀问题,这就是被后人所称的“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说:“财政经济就是为筹集完成国家总体经济机能的任务所必须的物质辅助手段,而不能不进行的活动。由此可见,财政经济范围必须随各时期的国家任务、国家活动的范围以及种类而决定”。
3.凯恩斯学派的财政支出理论
20世纪30年代在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从而宣告了西方传统经济学的破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学派及其理论应运而生,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和推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在现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凯恩斯(1883年~1948年)认为,为了扩大社会总需求,“最聪明的办法还是双管齐下,一方面设法由社会来统制投资量,让资本的边际效率逐渐下降,同时用各种政策来增加消费倾向”。凯恩斯认为,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财政政策,二是运用货币金融政策。但他更注重财政政策的作用,认为货币政策只起辅助作用。在凯恩斯看来,货币政策是通过利息率而间接起作用,不如财政政策作用来看直接和有力。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在经济衰退时,应扩大政府开支和实行减税。他特别强调举债支出的作用。他认为,税收的变动,尤其是用累进所得税,虽可重新分配收入,提高消费倾向,以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但由于短期内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单靠税收政策不足以克服经济危机和提高就业水平。然而,扩大政府支出的来源,如果是靠增加税收,则又会减少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结果依然达不到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的目的。因此,他主张实行举债支出以弥补赤字的财政政策。汉森(1887年~1975年)是美国经济学家,也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忠实信徒和凯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着重研究经济周期,提出“长期停滞理论”,认为利用财政政策能有效地控制“停滞”,实现所谓充分就业和经济稳定。汉森主张政府扩大公共工程投资,这对于扩大整个社会的投资规模具有加速作用。汉森提出了补偿性财政政策,主张“逆风向行事”。萨缪尔逊是凯恩斯学派另一个主要代表人物。萨缪尔逊提出了“混合经济理论”,成为他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理论基础。他认为,当今的资本主义经济既不是纯粹的私人经济,也不是完全的公有经济,而是一种私人经济活动与政府经济活动同时并存的混合经济。关于财政支出政策,他提出以下一些要点:一是政府应扩大有益于社会的耐久性的公共工程投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而言,这种支出比政府的一般开支具有更大的作用。二是增加福利开支。他认为福利开支既是“内在稳定因素”,可自动调节,又可利用它作为稳定经济的手段。三是政府应重视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的研究和开发,扩大这方面的直接投资或给予补助金。同时,政府还应重视旨在教育和培训劳动力的公共开支。
4.供给学派的财政支出理论
供给学派是在美国70年代中期逐渐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是围绕如何使资本主义经济摆脱滞胀困境这一问题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拉弗、温尼斯基、吉尔德、蒙德尔等。供给学派重新肯定萨伊定律,把滞胀的原因归咎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他们认为,凯恩斯主义把需求作为经济活动的决定性因素,认为只要刺激总需求,就能使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从而忽视了劳动、储蓄、投资、生产等供给因素。这种本末倒置的政策对于供给增加只能产生负效应。因此,要医治滞胀这一顽症,就必须彻底否定凯恩斯主义,推行注重供给管理的经济政策。减税是供给学派政策主张的核心和基本环节。他们认为,美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既然是供给不足,那么,减税便是促使供给增加的基本手段,因为降低税率可以促进个人和企业增加储蓄和投资,这样自然就会促进供给增加。另外,供给学派极力主张减少社会福利支出,这是促进供给增长的又一重要措施。他们认为,政府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不仅不能使穷人摆脱贫困,反而会使失业增加,有损劳动力的供给,因为在庞大的失业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失业成本太低而“自愿失业”的。再就是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需有相应的社会福利机构和众多的管理人员,繁琐的管理制度。因此,它不仅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而且会助长弊端,腐蚀着人们的思想。他们认为,从摆脱美国财政危机的角度看,也需要削减日益膨胀的社会福利支出。这项开支已占到美国财政支出的40%,比军费开支增加得更快。他们认为这项支出在一定时期曾对经济危机和阶级矛盾起了一定缓和作用,但现在它已经走到了自己的反面,美国政府日益承受不了这种负担。
二、西方财政支出理论对中国财政资金配置的启示
1.科学定位各级政府行为边界与财政资金的职能范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行经济改革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首先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这实质上就是规范政府与市场各自的活动领域与范围。理论研究表明,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构成公共经济部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并由市场来提供是明显不足的,只有依靠政府来配置和向社会供给才能得到满足;私人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可由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并可达到充分供给的水平。从本质上讲,政府与市场的这种分工就是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活动领域的分工。财政资金活跃于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领域,社会资金活跃于私人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领域。即使是财政资金活动的纯公共和部分准公共产品领域,也仍然可借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力量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并通过财政资金的投资带动民间资本的投入,从而实现公共产品领域的跨越式增长。当前,应当进一步收缩国有经济部门的范围,将涉及市场能进行有效配置并能充分提供私人产品的国有企业通过控股或拍卖的方式转换成股权多元化的非国有企业。国有经济部门只保留涉及国计民生的、关系经济运行安全的基础能源、原材料行业的生产和纯公共产品领域,以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要善于利用财政资金调控经济的职能,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投资带动作用,引导民间资本的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但决不可过度增加财政支出,否则,一方面会增加经济主体对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和浪费,另一方面又会影响计划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
2.财政资金配置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充分市场机制的作用,全面推进财政资金的市场化配置。市场化配置是指部分财政资金按市场方式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政府在编制和执行计划时偏好于政治利益,计划的可行性和政府行为的理性被随意性取代,导致资金的计划配置效率低下。为了实现财政资金的市场化配置,必须要建立有效的市场体系。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只有通过其自身在市场中循环周转来实现,市场的有效性是实现财政资金有效使用的前提条件。因此,以统一、开放、规范、有序为目标的商品、要素、资本、技术以及信息市场的建立是保证财政资金市场化良好运行的条件。二是应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建设。一定时期内,各行业的利润水平是不同的,按不同行业制定不同层次的优惠利率水平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条件。利率水平的确定,必须以市场利率水平为参照,才能实现企业收益与成本的对称,财政资金的有偿使用才真正具有约束力。同时,规范有序的金融市场也是财政信用顺利开展的条件。三是必须加强经济立法和执法工作,保证经济参与者的公平竞争,坚决反对把财政信用作为保护落后的手段。财政资金的市场化配置,离不开财政资金市场化的规范管理。财政资金在投资领域的使用效益不高,其原因是在资金市场化配置过程中,市场决策、市场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滞后。应建立有效的和具有约束力的市场化决策程度,把财政投资计划建立在对市场综合考察基础上。
3.要健全财政资金绩效的量化考核制度
当前必须要建立合理的财政资金配置绩效的评价机制,加强财政绩效管理,才能真正促进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应尽快制定统一的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的规章制度,明确规定绩效考评的概念、实施范围、步骤、主体、操作规程、指标设计、监督制衡、结果运用等内容,使绩效考评工作能够在统一的管理制度约束下,规范、协调、有序地进行。在财政资金配置绩效考核实施的步骤上,以项目绩效考评为切入点,项目绩效考评是其他层次绩效考评的基础。等项目绩效考评具备一定经验后,再进行部门绩效考评试点,在取得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再全面推开,真正实现部门预算的绩效考评。在财政资金配置绩效组织实施上,先以财政部门为主,再过渡到人大、审计、财政各自分工负责立体式的绩效评价模式。在评价方式和评价体系建立上,先推行单位自评或考评为主,财政局重点考评,财政协调部门共同制定评价体系,待评价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方法以及相关评价制度完善后,再过渡到以审计、财政以及社会中介机构为主的评价方式。此外,要建立财政资金配置绩效考评工作信息库,便于监测项目预算周期的完成过程,收集、查询项目资料,反馈绩效评价结果,分析计算历史标准值。要科学合理地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以便于绩效考评指标、标准体系和有效组织实施。要硬化财政资金配置绩效考评工作结果的约束力。不同的财政支出绩效监督机关和实施单位,对评价工作结果的运用目的、范围、程序、权限等做出具体规定,增加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工作的权威性。
4.要建立财政资金运行的全程监控制度
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一套连续有效的财政资金运行监控主体网。在财政资金运行的一个循环中,从纳税人纳税到财政支出、财政资金使用各环节应当有不同的监控主体。这些主体可能包括:纳税人群体、财政、税收、计划、审计、监察和人大监督机构,甚至有社会舆论和媒体的监督。要明确各环节监管主体的权责利,并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全程监控制度来规范和引导监督主体的监管行为。当前,应抓好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和项目建成后的后续监控的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中,要明确全程控制制度的控制目标、控制主体、控制职责、控制程序和控制的法律保障等具体内容。(2)严格预算支出约束和监督。一是考虑建立由各方的专家组成预算审查委员会,对预算进行全面审查;二是搞好法规之间的协调。各级人大和有关执法机关,应认真清理与《预算法》相冲突的法律条款,以维护《预算法》的权威性;三是严格预算支出约束。要追加预算必须按法定程序经人大批准,且每年预算变动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四是强化支出监管。各级人大要经常监督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部门要将财政审计作为重中之重,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支出与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全面推进财政绩效审计。
参考文献:
[1]保罗 A. 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威廉D.诺德豪斯(William D. Nordhaus):《经济学》(Economics),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2]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 oornbusch)、斯坦利?费希尔(Stanley Fischer)、理查德?斯塔兹(Richard Startz):《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4]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樊纲:《论“国家综合负债”》,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6]张新:《关于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制度的研究》,《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3期
[7]Keynes, J. M.(1936),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 London: Macmillan
[8]Matsusaka, J.G. (2004), For the Many or the Few: The Initiative, Public Policy, and American Democrac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补偿性财政政策范文6
【关键词】轨道交通;票制;票价;北京市
引言
1965年北京市开始建设地铁,至今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多个城市陆续建成地铁及轻轨线路。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优势,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成为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北京市轨道交通票价近年来一直实行的是福利性低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何建立与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财政补贴相匹配的票制票价体系,是保证北京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1.北京轨道交通票制票价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北京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不断调整,基本实行人工售检票和单一票价制以及分线单一票价制,实行过地铁公共电汽车联合月票,换乘票价最高达到5元。2007年10月之后至今,除机场快轨外全部统一降为2元,取消换乘票价。近几年来地铁客流连创新高,但也带来诸多问题。
1.1 局部运量过大引发安全隐患,降低了乘客乘车的舒适性
早晚高峰的压力矛盾比较突出,满载率较高。站台、电梯、通道出入口以及车厢都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大客流的需求,运量拥挤,运力供不应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顾客乘坐地铁的舒适度,局部地区轨道交通运量严重超限,存在安全隐患。2009年全网小时最大满载率为133%,2010年为135%,2011年为138%。
1.2 实行低票价,财政补贴逐年攀升
自2007年10月之后采用的是单一的福利低价,政府补贴日益增长,不堪重负。财政补贴数额由2006年0.99亿元至2011年的22亿元,增长了20倍,同期运量仅增长2倍,里程增长2.3倍。
1.3 票制票价形式缺乏动态性
由于物价增长以及人力、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造成地铁成本逐年增长,另外,人们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票价一直未变,缺乏动态性。
北京轨道交通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相同,占人均日收入水平远低于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其他几大城市;与世界其他大城市相比,北京公共交通票价占人均收入比例也是属于很低的水平,见图1。因此,北京轨道交通票价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除此之外,单一票制很难体现地铁调节、分散中远途客流的作用,低票价不利于引进民间投资,不利于激发运营企业降低成本的积极性等,因此,很有必要对北京市轨道交通的票制票价改革进行探讨。
2.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情况
国内外轨道交通票制一般包括单一票制、里程计程票制、区段计程票制及区域票制。
通过对国内外主要城市的票制票价进行了调查和总结,如表1。
上海和广州采用里程计程票制,上海起步价为3元,每10公里增加1元;广州起步2元,其后每增加1元的里程数分别是4、6、8公里,增长情况是递远递减。深圳与广州类似。香港有多种票制,近年市民用的八通卡是区段计程票制,天津也是。香港的起步价很高为3.7元,增长幅度很低,最低幅度为0.1元,最高价为5.8元,天津市起步价较低,为2元,每区段增长幅度为1元,最高票价为5元。
国内外轨道交通票制票价的情况对北京启示如下:(1)结合本地特色制定基本票制模式;(2)大部分城市都有辅助票制,如优惠票制、计时票制等;(3)票价制定方法多元化。
3.票价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模型综述
国内外运输方式的票价制定一般应用以下模型。
3.1 供求关系定价模型
是用需求与供给函数来表示影响因素与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这种模型中供求关系的函数比较复杂,难以确定。
3.2 边际成本定价模型
边际成本定价源于厂商理论,当运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该模型是能充分体现运输成本,并有适当的利润,刺激企业追求费用节约,进一步扩大运量和利润。计算边际成本要进行预测和估计,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3 平均成本定价模型
该模型是企业能够回收投资和运营成本,获得正常利润。运价是在平均成本基础上加平均利润所得。一般来说,适合于运输市场不太活跃、竞争不太激烈、客流比较稳定的运输方式。
3.4 考虑整个社会综合效益的定价模型
该模型是综合平衡全社会各行各业的投入产出,谋求总体的效益最大化。不仅考虑经济总产值,而且考虑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公共福利等社会效益。做出这种判断既有经济学又有伦理学的成分,但是其中的一些参数难以确定。
总之,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产品,本文认为定价方法应是在社会平均运输成本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状况,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社会承受能力等来制定价格。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票价一般也普遍采用平均成本定价模型来确定。
4.北京轨道交通未来票制票价优化研究
4.1 票价制定基本原则
(1)体现公益性。城市轨道交通要满足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最基本出行需要。
(2)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票价不宜制定太高,保证绝大部分居民能够享受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
(3)考虑企业成本的补偿性以及投资者的回报。
(4)兼顾政府的财政政策。轨道交通属于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一般政府要根据财政政策来指导宏观运价政策,从而对票价进行调控。票价要与政府的财政政策相符。
(5)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票价要有利于乘客换乘,利于既有地铁线路与城铁的衔接,还要利于地铁与沿线公共汽车、出租车等的分工与协作。
4.2 北京市轨道交通票制票价优化方案设计
4.2.1 未来关键指标的预测
应用2006-2011年北京地铁公司运营数据,发现运量与运营里程有较强的线性关系,R?=0.793,从而可初步预测至2020年的运量。运营成本与运营里程也有很强的线性关系,R?=0.956,从而可以预测到2020年人均运营成本约为4元左右。需要说明的是运营成本中不包含线路的折旧费。
4.2.2 票价水平的定量设计
根据运营成本水平,应该适当提高总体票价水平,按3-5元/人次左右票价执行。经计算,假设2011年开始,新的票价水平提升为3-5元时,考虑到升价后,运量会有所减少,因此,分别假设了预测运量不变、下降10%的情况下,2011年,2015年及2020年的补贴情况如表2所示:
当定价在3元时,低于成本,政府给予企业较多的补贴,产生的整体社会影响相对比较平缓,但对政府仍有一定的财政压力;当定价在5元时,已经高于成本水平,意味着轨道交通偏向于私人物品属性,此时,政府可以少给运营补贴,但对乘客的社会影响较大;当定价在4元时,介于二者之间,对整体社会影响不大,每年仍需政府财政补贴。
4.2.3 票制票价方案的研究
(1)票制的设计与选择
可以有如下三大类票制方案:第一类方案:单一票制加辅助票制。仍然实行3-5元的单一票制,加高低峰票制,优惠票制,旅游票制等。该类方案简单易行,在非高峰时期只需要持卡直接进入尽可。与现行制度接近,容易被接受。但是在反映公平性方面欠佳。
第二类方案:里程计程票制。以4-6公里为起步里程,随着里程增加一定程度给予加价。这类方案能够计费准确,公平合理,但是较为复杂,对于现金购票乘客存在一定的结算麻烦。
第三类方案:区段计程票制。这类方案比单一票制精确比里程计程票制粗糙,复杂程度间于二者之间。
相比较而言,第三类方案采用区段计程票制相对公平合理,而且操作较为容易,易于接受。
(2)区段计程票价方案的设计
考虑北京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计程区段定为5—8个左右比较合适。按2010年轨道交通出行距离分布测算,可以根据起步价不同,以及增长站数的不同制定多种不同的票价结构。如以1-3元起步,每3-5站加价1元,设计多方案,票价水平在3-5元左右。举例如表3:
4.2.4 辅助票制
(1)高峰期票价的方案设计
伦敦地铁每天9:00以后属于非高峰时间,票价较便宜,周末的票价也会比平常便宜。在非高峰时段出售单日旅行车票,当日可以无限次搭乘地铁和巴士。纽约的地铁车票有:①高峰单程票和非高峰单程票之分。
从北京轨道交通路网2011年工作日分时段进站量变化趋势可以看出,7:00-9:00进站客流量最大,占全日进站量的24.63%;其次是17:00-19:00进站客流量,占全日进站量的21.37%,明显高于其它时段。根据2010年北京工作日高峰时段出行目的调查,早高峰中购物占13.5%、休闲娱乐健身5.9%,总和约为20%,这部分客流量的大部分应该可以通过高峰期加价得以延期或者转换其他方式。因此,本文认为可以对超载严重的线路在高峰期加价2-4元,高峰期票价为5-9元左右,如5、10、13号线等。这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动态调整和控制。
(2)其他辅助票种方案的简要说明
上班族的需求属于刚性需求,因此可以设置比较优惠的周票、月票、季票和年票,设计老人儿童优惠票、低保收入优惠票等。
4.3 相关配套措施
建立票价动态调整机制,可以采用票价与平均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率及电价增长率挂钩,当其增长一定程度时对票价进行调整。在研究轨道交通票制票价时,应同时研究地面公交票制票价、出租车价格、停车收费等。进一步完善北京市综合交通体系,主要应该加密中心城轨道交通线网,完善和理顺地面公交线网、自行车及步行等系统的畅通。
5.结论
北京市轨道交通单一的低票价带来了诸多经营问题,根据国内外部分主要大城市轨道交通的票制票价模式及补贴情况,本文分析建议北京市未来可以采用区段计程票制,票价水平可以提升到平均3-5元左右,在局部严重超载线路辅以高峰票制,并采取其他辅助优惠票制保障上班族、老人儿童的权益,同时对票价应该建立与平均职工工资水平的增长率等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
参考文献:
[1]Jiantong Zhang,Cong Zhang.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subway construction to urban traffic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C].Business Management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MEI),13-15 May 2011.
[2]Du Hongbo,Mulley C.The short-term land value impacts of urban rail transit: Quantitative evidence from Sunderland[J].UK.Land Use Policy,2007,24(1).
[3]王超,徐文勇.公交客运票制票价对比分析及建议——北京与部分国际国内大都市对比分析[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1).
[4]朱效洁.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票价票制研究[A].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科技大会[C].2006年.
[5]李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的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6]田兴丽,张勇,王婧婧.南京地铁网络化运营票价方案研究[J].城市公共交通,2010(9).
[7]田振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补贴模式及参数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1(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