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文化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礼仪文化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礼仪文化内涵

传统礼仪文化内涵范文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繁荣,以服务礼仪为代表的专门礼仪研究蓬勃兴起,公民礼仪学研究作为礼仪学学科研究的基础,其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同时中国在国际社会开放进取的形象和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不断提升也在呼唤与大国形象相称的当代公民礼仪学研究。专门礼仪研究的蓬勃兴起和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不断提升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公民礼仪确立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公民礼仪的概念和特点

在当代汉语语境下,“礼仪”往往指代“礼仪行为”而不涉及典章制度等传统内涵,确切地说,当代行业礼仪学的研究还都只止于礼仪行为的研究层面,应该称为行业礼仪行为学,如服务礼仪行为学、外交礼仪行为学等等。沿袭这一语境习惯,礼仪的概念可表述为: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随着人类社交活动的产生和发展约定俗成的社交规范。礼仪行为的本质是社交规范,礼仪思想的核心是尊重。

(一)公民礼仪的界定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概念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话语中,与当代“人民”的概念相比较,“公民”更多地关照了社会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从语词上讲,公民礼仪即公民必须遵从的礼仪规范,其研究与行业礼仪、涉外礼仪、传统民俗礼仪等有着密切的关联:

公民礼仪与行业礼仪。行业礼仪是行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遵行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如餐饮服务礼仪、军队礼仪、银行商务礼仪等等。在礼仪学学科体系中,公民礼仪是基础礼仪学研究的主体,是行业礼仪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与行业礼仪相比公民礼仪具有全体性和随时性,即:公民礼仪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行的,而行业礼仪只约束本行业的从业人员;公民礼仪的要求是随时的,不分工作与否,而行业礼仪只约束本行业从业人员工作时段的行为。

公民礼仪与涉外礼仪。涉外礼仪是国际交往中遵行的礼仪惯例,就其本质和行为个体而言是国际公民礼仪;而公民礼仪则是本国内部的礼仪惯例。显然,国际礼仪惯例(涉外礼仪)与国内礼仪惯例(公民礼仪)在确立的过程上无本质差异,但在适用范围上则有大小之别。可以预言,随着国际交往的加深和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礼仪必将弥合国界内外的差异,最终走向全球一体化。

当代公民礼仪与传统民俗礼仪。传统民俗礼仪是当代公民礼仪最重要的渊源,礼仪约定俗成的特性决定了任何礼仪形式都不可能是纯粹人为地凭空杜撰,都只能是在传统形式基础上的改造和重建。建构全民性的当代公民礼仪更是一刻也离不开传统民俗礼仪所提供的丰富文化营养。

结合以上分析,公民礼仪的概念表述为:

公民礼仪又称基础礼仪,是在约定俗成的前提下,经国家意志提炼、规定和教化逐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行的基本礼仪规范,是社会公共道德最重要的外显行为系统。

(二)公民礼仪的特点

1、约定俗成性。民间礼仪具有毫无争议的约定俗成性,公民礼仪体系的建构是以约定俗成的民间礼仪为基础的,尽管期间有国家意志的介入,但在建构过程中国家意志的作用是甄别、提炼前提下的规定和教化,而不是无中生有、闭门造车,换句话讲,公民礼仪是国家意志甄别和提炼出的民间礼仪,究其根本是约定俗成的。

2、德礼一体性。任何时代的任何礼仪都有其特有的道德内涵,礼仪行为与其道德内涵互为表里,德礼一体。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以儒家核心价值观为道德内涵,而中国当代公民礼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道德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外显行为系统。

3、差异共融性。当代公民礼仪的建构受国家意志和民族文化习俗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国别差异性和民族差异性;在当今国际交往频繁、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公民礼仪必将在差异的碰撞中走向共融和大同。

4、审美向善性。作为全体公民遵行的社会行为符号系统,公民礼仪行为的规定具有审美和向善的倾向性要求,如“坐立行”的规定中对腰部挺直的要求既符合人类行为审美的规律又关照了有益身体健康这一善的诉求。

二、中国当代公民礼仪确立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行业礼仪研究的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日趋繁荣,以窗口服务行业领军、以金正昆《礼仪金说》等为代表的行业礼仪研究应运而生。行业礼仪研究的触角广泛地触及到了服务、商务、家庭、旅游、社交、外事、教育、军队、司法等诸多领域,其中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乏可圈可点的精辟观点。三十年行业礼仪研究的成果可归纳为三个主要方面:其一,探索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诸多模式,为公民礼仪的确立奠定了丰厚的标本基础。其二,廓清了当代礼仪行为的基本范畴。其三,端正了社会心理对礼仪的认识,提升了今后公民礼仪规范推广的民意认可度。

(二)西方礼仪登陆和中国传统礼仪回归。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境外资本、先进技术一道,好莱坞大片、麦当劳快餐、情人节等等当代西方人文元素也逐渐进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与世界接轨、融入世界大家庭等社会集体心理的影响下,作为西方生活方式重要组成部分的西方礼仪制度被广泛的介绍、引进和接受,吃西餐、穿西装、行洋礼、过洋节一时成为人们效仿和追逐的时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文化元素在中国本土文化体内的“排异反应”渐次显现,加之工业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促使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倡导“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儒家礼乐文明核心内容的礼仪制度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祭孔大典”、诵读儒学经典、倡导孝道文化等多种形式悄然回归。无论是西方礼仪的影响和渗透,还是中国传统礼仪的回归都为当代公民礼仪的确立开拓了广阔的文化视野。

(三)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作为大国的形象日渐清晰。特别是近十年来,以“2008北京奥运会”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等为代表的大型国际会议和体育竞技比赛的成功举办更是成为中国展现新风貌新形象的亮丽名片。同时,与国家硬实力高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滞后。2006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余晓辉为“奥运礼仪工程”编著的《2008公民礼仪手册》,作为应对具体活动的急就之章虽然解了一时燃眉,但反映出的却是中国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衣冠上国、礼仪之邦”本不该有的贫乏和缺失,其深层的话语已十分嘹亮,即:中国公民礼仪已到了不得不全方位建构的时刻。显然,提升综合国力、改新国际形象的国家诉求已成为确立当代公民礼仪的强力推手。

(四)《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颁行。

传统礼仪文化内涵范文2

【关键词】传统礼仪 现代礼仪 主旨 融合 政治意蕴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73-01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重建一套现代文明礼仪。

一 中国古代传统礼仪的主旨

中国的礼仪是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礼。在中国人看来,礼是可以凝聚不同民族和地域人们的一种精神,是社会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准则。因此,以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蕴涵着特殊的意义,涉及政治、道德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1.礼仪的政治意蕴

中国的礼仪源于政治。古人认为,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据,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倘若没有礼,再好的政令也不可能通达四方。

2.礼仪的道德意蕴

礼仪与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礼仪的重要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礼仪也是一种道德文化,学习和遵守礼仪是达成善良人格的重要途径。“立于礼”是为人之善,即以礼为做人的根本;“行于礼”是处事之善,即以礼为做事的准则;“让于礼”是交往之善,即以礼为交往的准则。

3.礼仪的社会意蕴

在中国历史上,礼仪对于整个社会的治理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礼仪调控社会关系的内在机理,主要是通过礼仪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来调节人的情感和意识,约束人的行为。

二 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1.相对于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的内涵和作用范围大大缩小

现代礼仪所表达的是人的一种外化修养和某种程式化的规范,是一种交流的“语言”,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传递的是友好、尊重的信息,以快捷、简明、实效为其特征,力求表达人们真实的情感,其形式及传递信息被对方准确无误地认识和理解。而中国古代的礼仪包含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政治制度,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一种手段,因为用德和礼来治理国家要比用刑和政来治国优越得多。

2.传统礼仪讲求礼与法相结合,现代礼仪乃自我约束

在古代,礼之所以能在治理国家上发挥作用,是因为礼与法相结合。礼包含了法,为法的灵魂;法是礼的后盾,是法的具体体现,法与礼互为表里,互为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两件法宝。现代的法制社会,礼与法是有严格区别的,违法则以刑律处之,违礼则属于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的范畴,最多受到议论或舆论的批评,绝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3.相对于中国传统礼仪的等级制度,现代礼仪注重平等

现代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向对方表示尊重、友好的惯用形式,是建立在平等、互敬的基础上的,对对方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也要记得对方对自己的尊重。中国传统礼仪则是建立在等级制度基础上的,“天有十日,人有十等”,各等级之间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经济利益,也享有不同的礼仪规格。

三 现代礼仪与传统礼仪的融合、矛盾

礼与俗的分离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前者渐行渐远,甚至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为人诟病的对象,而一些淳朴的民俗也不可避免地被新的民俗或时尚所替代。要想在新世纪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就离不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日显其紧迫性和重要性。

传统礼仪文化内涵范文3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章针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礼仪文化缺失的现状,积极探索两种文化融合共生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制度先行,构筑校园传承礼仪文化的保障体系;教学保障,构建礼仪教育的课程体系;形式创新,丰富多样的第二课程;环境熏陶,营造具有良好礼仪风范的和谐氛围。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礼仪文化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立项课题“区域传统文化引领高职特色文化建构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A14-43)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礼仪文化是以礼仪观念的共同取向,去调控人们行为的发生、修正和完善人格的文化体系。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也应该成为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共存共生,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礼仪文化缺失的现状分析

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融入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形成自己的大学精神。所谓“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教育分为7个等级,大学阶段教育定为5级。其中,大学教育(5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想永葆她的生机与活力,培育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至关重要。目前全国的高职院校经历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遴选和建设,在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培育方面仍然关注不足、重视不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为了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一直以来关注技术多于关注文化,师生员工中不乏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第二,高职院校的学生行为失范问题日益凸显。目无尊长、考试作弊、恶意欠费、乱丢垃圾、出口成“脏”等不良现象虽然只是部分学生的行为,但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学生行为失范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以及社会教育的错位等。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将是大学教育的最大失败。第三,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日益增强。近年来,学生生源数量的减少给高职院校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师教学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科研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评聘职称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面对着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生,教师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师道尊严时常面临严峻挑战,教师教学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随之而来的职业倦怠感与日俱增。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意义

汲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无论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还是打造高职特色校园文化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第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高职院校师生员工规则意识的强化和对各类规范的良好遵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对“礼”的解释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仪,度也”。无论研究者们如何为礼仪下定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所强调的对社会规则的建立和严格遵守之义都毋庸置疑。在现有的高考录取制度下,录入高职院校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多数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太强的自我约束力。进入大学后,帮助他们不断强化规则意识,学会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里大多数的规章制度都不具有强制性,对违反制度人员的惩罚措施起不到足够的震慑作用,有些规章制度执行起来又有较大的弹性。因此,道德自律是校园内各类规则得以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仁”作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最本质的内涵,强调的恰恰是对人们道德感的培养。荀子曾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说明“礼”对于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人伦秩序的重建和和谐人际关系的维护。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礼”的精神内核是人伦关系,礼是人与人之间秩序的建立。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主要指通过社群关系规范和调控人们行为的文化体系。所谓社群是指“基于自然意志如情感、习惯、记忆等以及基于血缘、地缘和心态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的有机体”①。随着手机、网络等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人们个体意识的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和模糊化。礼仪是社会交往中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形式,礼仪文化中的一些仪式活动是增强个体与群体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可以适当满足师生员工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需要,增强他们的内动力,强化美好情感体验,促使他们尽快回归到本真状态。在校园内,经过礼仪文化的熏陶与教化,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逐渐相互认同、和谐共生,形成亲密的社会群体关系,并在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各种角色。

第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和教师幸福感的提升。掌握一技之长是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技能是学生得以谋生的基本手段,而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和职业的升迁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决定了其技能本位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高等性决定了其不能抛开素质来单纯追求技能。因此,技能和素质不应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在高职院校内应该是相互补充、相融共生的存在。传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既可以与现代职场礼仪相结合,从而巩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也可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不断修正和完善人格,提升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大学之道,重在育人,而文化育人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文化育人,其实质是在知识教育中,通过文化价值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介入,以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对人才发展良好的内在动力因素,从而使培养对象形成一种互生互补、生机勃发的文化生态,达到“文而化之”的目的。②礼仪文化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折射出高职院校中文化的意蕴和层次。礼仪文化中既包含可操作层面的礼仪技能、礼仪规范,又包含审美的意趣和道德的修养等丰富的内容,可以充实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增强校园文化的底蕴。经过这种校园文化浸润的师生员工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这种价值不可估量,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路径

近年来,国内不少高职院校开始关注自身的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视,笔者通过对江浙地区一些高院院校的调研,总结提炼出一些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

1.制度先行,构筑校园传承礼仪文化的保障体系。校园文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其中,制度文化是在一定管理理念下形成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及具体的规章制度等的综合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在制度建设上,既要有宏观层面的全面规划和设计,又有要微观层面的具体执行措施和奖惩办法。文化建设不应该是整齐划一、一成不变的,既要有通盘的考虑,又要有创新的空间。比如,有些高职院校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学生校园文明礼仪规范等相关规章制度,并纳入教师教学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体系中。有些高职院校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将企业文化、礼仪文化和校园文化三者兼容并包,要求在校园内统一佩戴专门制作的“工作证”(分为几类:学生、教师、工作人员等)。同时,各二级学院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需要,为教师和学生定制“工作服”(企业赞助、学院配备等途径),要求课堂教学与实训期间必须穿着,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业角色。

2.教学保障,构建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课程体系。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真正融入校园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纳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开设适当课时的礼仪文化类必修课程。在课程的开设形式上可以多样化,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理实一体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均适用于礼仪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进行分类教学和分层培养。比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开设的淑女学院就颇有特色。为了保证效果,礼仪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既要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实用性的需求,又不能与“文化教育”相脱节。通过礼仪文化的学习和传播,校园内大多数人既能将中国传统礼仪逐渐内化成一种道德修养,又能将中国传统礼仪外化成职业的形象、规范的行为和优雅的举止。

3.形式创新,丰富多样的第二课程。与区域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容易打造出高职学院的特色校园文化。笔者所在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徐州的汉文化资源,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该校开发出了一批多角度普及汉文化的公共选修课,每年坚持开展“牵手非遗”系列活动,邀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讲座并现场制作,深入介绍徐州民俗,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由于常年的汉文化熏陶,一批学生自觉学习汉文化中的礼文化,自觉编排了《汉风礼韵》,把汉代人与人之间、官与官之间、私与公之间、男与女之间的基本礼仪,通过舞蹈、音乐、服饰等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在2014年徐州市文明礼仪大赛中获得特别奖。

4.环境熏陶,营造具有良好礼仪风范的和谐氛围。校园环境,一般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主要指建筑物、教学场地、实验器材等硬件设施;软环境主要指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等人文环境。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儒家很成功地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完善的礼节……这种礼节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③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环境熏陶的作用不可估量。首先,在环境的布置上,要有全面的规划和设计。校园内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发挥教育功能,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传播礼仪文化,如仿古的建筑、艺术风格的园林、文化碑林、礼仪宣传栏、礼仪文化墙、精巧设计的文化长廊和富有文化气息的实训场所等。其次,在行为的规范上,要注重细节。礼仪教育的成效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工作与生活的实践中,通过学习、实践、反馈、修正……养成的过程来不断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也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的选择。一旦反馈、修正的环节出现了偏差,就可能功亏一篑。最后,在氛围的营造上,要体现人文关怀。校园环境建设的过程离不开人这个主体,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作风、价值和理想追求等精神层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强调道德规范的同时,很多思想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的尊重为先理念和“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共处思想高度契合了和谐校园最本质的内涵。

作者:张弘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①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3.

传统礼仪文化内涵范文4

体育教育本身具有丰富的内在精神文明与外在的表现。在紧张的体育比赛中,参与者的个性张扬、情绪较为激烈,因此需要运动员懂得体育礼仪,并在比赛中践行体育礼仪,才能遵守体育比赛的规则,尊重观众从而展现自我风采,得到观众的认可与尊重。体育礼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支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不到良好的继承,体育礼仪文化也因此长期没有得到重视。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体育礼仪教育与体育运动教育的发展并不同步,体育礼仪制度也没有得到完善,因此在高校中加强体育礼仪教育是必要的,也是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手段。

二、体育礼仪概述

体育礼仪主要是指在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的参与者,包括运动员、教练、裁判、观众等表现出的友善互助,互相尊敬的行为。以道德为核心是进行体育比赛的首要前提,是体育活动中的礼仪、语言、服饰、行为等的综合体现。体育礼仪作为礼仪的一项分支,具有明显的国际性与地域性,不仅折射出个人的素养,而且能够体现团队、乃至集体甚至国家的文明程度。[1]

三、高校体育礼仪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行为与修养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教育的主体。因此,学生的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也是校园文化的体现,影响着国家未来的精神风貌。因此,加强高校体育礼仪教育不仅可以规范体育活动中的行为方式与思想素养,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校的体育活动场所既是学生的娱乐休闲场所也是学生的社交场所之一。因此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仪态、语言等都是学校精神风貌的表现形式。对学生而言,学习体育礼仪,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行为举止得体、语言文明都必然会给学生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带来良好的映象,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健康发展,对学生日后步入社会也能够有良好的助益。

2、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

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体育教师因其独特的教育职责因而不同于其他的教师。体育教师在传授学生专业技能与体育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塑造学生的意志与品质的使命,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以其言行对学生做出表率,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提升体育教师的素质,加强体育教师对礼仪的重视活动,不仅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与地位。因此,体育礼仪对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教好运动技术课,还要在人文素养上、礼貌礼节上以身立教,身正为范地育人。[2]

3、有利于传承体育文化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究礼仪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同样校园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积累,形成了高校以物质、精神与制度为基础的校园文化。高校的体育礼仪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而且是对校园文化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体育礼仪文化建设同时也能够推动校园道德文化建设的发展。

4、弥补高校体育礼仪文化教育的缺失

在对部分高校进行体育礼仪文化的调查中发现,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观众与裁判等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礼仪标准的行为与动作。例如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情绪激烈,发生摩擦甚至打斗现象,观众在赛场不遵守观众准则,擅自进入赛场等种种不文明的现象发生的频率较高。根本原因就是在高校教育中对体育礼仪文化教育的严重缺失,运动员与观众等都不能够理解体育精神与体育礼仪的内涵与要求。[3]

四、加强高校体育礼仪文化建设的措施

1、把高校体育礼仪文化建设渗透在体育教育各个环节中去

将体育礼仪渗透到体育教育中去,在高校进行体育礼仪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教育过程。因此,要把高校体育礼仪文化建设渗透到体育教育中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加强对体育礼仪的重视,自觉实践,最终能够使学生达到一种提高自我要求与强化礼仪意识的教育效果,将体育礼仪内化为一种自律。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体育礼仪课程的时候,不仅要注重礼仪知识的讲授,而且要注重实践,通过比赛训练与实践中的具体行为向学生宣讲学生礼仪的重要性。教师也可以将良好的体育礼仪风采制作为视频,让学生观看,使学生获得对体育礼仪的认知与美好感受,这样就能够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同时,还可以开展相关的体育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在社团活动的小型比赛甚至省际乃至国际的大型比赛上宣传体育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将体育礼仪的宣传与体育生活相融合,促进体育竞技与体育礼仪文化的共同发展。

2、将体育礼仪教育深入到学生学习的不同层面

加强体育礼仪文化建设,不仅仅是学生与体育教师之间的行为,高校管理者、授课教师与学生各个层面都需要参与其中才能够使体育礼仪教育切实有效。学校的领导阶层应当加强对体育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对礼仪文化与竞赛精神的宣传力度,推进相关课程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可以邀请相关的体育礼仪专业人士在学校进行讲座宣传;体育教育的研究人员可以针对高校体育礼仪文化教育的实际编写教材,使学生能够对体育礼仪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教师在授课中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授课方式,除了在实践中将礼仪文化知识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以外,还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教师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以身作则才能够影响学生的言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4]

3、积极创造良好的礼仪环境

良好的礼仪环境对学生体育礼仪的培养具有持久的影响作用。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礼仪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体育文化礼仪的同时能够得到实践,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意识与习惯。在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对学生内在精神文化的学习与培育,同时也要积极打造良好的外部礼仪环境。高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礼仪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悟到体育礼仪的内涵与魅力,这样不仅能够推动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净化校园环境,同时对推动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传统礼仪文化内涵范文5

【关键词】现代;礼仪教育;传统;秩序;仁爱;境界

礼仪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关于对他人态度的外在表现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风俗习惯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行、程序、方式、风度等,是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互相尊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文明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相互依赖,人的社会属性被逐渐放大,个人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等也越来越离不开和谐的交际和沟通。礼仪修养作为人际交往沟通中剂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表现在现代教育中,就是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来抓,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直接面对社会对他们的选择,学生的社会交往、待人处事以及择业的能力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得到尽快的提高。

但是学生学习后表现出来的行为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由此可见在一些学校的礼仪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究其实质可能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在解决人问题的同时也使得独生子女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少孩子因为在家庭中从小就受到过多的溺爱也养成了在社会交往中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了“温良恭俭让”的思想,由于应试教育的形式使得学校和家长也更多关注于孩子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受教育情况而忽视了礼仪方面的教育。

礼仪教育由于有别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也即是失礼的行为既不会受到良心道德的谴责,也不会受到来自法律的制裁,又特别是遇到今天这个张扬个性、不拘小节、注重时尚的时代潮流,礼仪所提倡的行为规范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性的,部分学校在礼仪教育时采取的带有戏剧演出性质的礼貌、礼节、仪式、仪表等方面的模拟训练和讲授,很难让其礼仪的内涵深入思想深入骨髓,往往流于表面。“五讲四美”的活动开展了一次又一次,学生在活动中好象有些效果,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过些时日又很快恢复原样。这种情况表明礼仪教育有流于形式的趋势。

2.不能忽视传统礼仪教育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以影视作品等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大量输入,国家虽然大力提倡两个文明一起抓,但是各地方以经济挂帅,偏重于经济建设。礼仪教育与国际接轨,更多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忽视传统教育,一些传统的东西开始消失了。礼仪向快餐文化发展,也开始更多地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技巧来学习,表面上的彬彬有礼难以掩盖内里的空泛、麻木、漠然等精神。

古人云“内实精神”表现在外的礼仪更应该有一种内在气质、内在精神的支撑。而礼仪的内在气质、内在精神又必须以学识为基础。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对各种利益内涵的感悟,对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的一定层次的认识和理解,都离不开一定的的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学识文化。礼仪是历史形成并且有专门规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入乡随俗也表明了礼仪受着民族传统的影响。因此加强民族传统教育可充实和丰富其内涵。

3.传统的礼仪包含着秩序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追溯历史,荀子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可见传统意义上的礼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于只在维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礼仪制度,尤其是那些落后的繁文缛节,新的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非但无法接纳,而且必须坚决予以抛弃。自彻底否定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之后,伴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根本改变,礼也被赋予了全新的现代意义。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礼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今天的所谓礼则仅仅是对礼貌和相关活动的礼仪形式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的礼的内涵和外延都变小了。

但是,古人重视礼,孔子云:“礼之用,和为贵”, 首先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各种秩序,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产生了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礼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际交往问题,更代表了一种秩序。为此一个人的礼节、服饰、语言、行为等就不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而要根据国家形象定位来确定,并要和国家的精神风格保持协调一致。个人的仪表,可以存在不同的喜好,但对于国家的形象而言,则应由一个大致趋同的要求,同时还应考虑自身在体制内部的身份、地位等因素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接受过传统教育的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礼仪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

4.传统的礼仪包含着仁爱的精神

孔子说“依于仁,游于艺”,这里说的艺就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学习的具体科目,“礼”居其首,仍依于“仁”,这提出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高尚品德。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是孔子对“仁”的最重要的解释。“爱人”是一种普遍的爱。孔子又强调爱人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必须由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孔子不相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能去爱普天下的人。《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后来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对孔子思想一个很好的概括,就是从爱父母开始,一直推广到爱天地万物。这就是“仁”。也即是今天人们说的“大爱”。

“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孔子重视丧礼和祭礼。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子女生下来,要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子女对父母自然有一种爱慕之情,父母死了,这种爱慕之情和思念之情就表现为子女为父母服丧三年的礼。所以“礼”是出于人“亲亲”的真实情感。

5.传统的礼仪也是一种境界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儒家以“君子”为理想人格,而君子又以“仁”为道德标准。但仁不是抽象的,而必见诸言语和行事。孔子上述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正是要揭明养成君子人格所必修的三项工夫。“兴于诗”属言语方面,“兴”者起兴。孔子更有言:“不学诗,无以言。”“立于礼”属行事方面,“立”者立身,或者立足,又或者自立,亦即立身成人、立足社会。孔子更有言:“不学礼,无以立。”“成于乐”属性情方面,“成”者,养成,完成。“诗”、 “礼”的具体修养,必上升到“乐”的性情熏陶,方近于君子人格的养成。在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弟子有一场著名的对话,“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谓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的话说明在他心目中,人应该追求那种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境界。很多的学者认为发端于孔子的人生境界学说,也使得我国学者不仅重视增加自己的知识学问,更重视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以追求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 几个特定的 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这是因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化的细节,早已在他们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我们今天的教育中,职教学生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得到了社会、学校、家庭极大的关注,然而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面对许多的用人单位的聘用和考核时,一些学生由于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礼仪修养的不足而落聘,所以学校必须重视礼仪教育。而要把礼仪教育工作作好就不能够忽视传统。传统代表着一种观念、习俗、习惯。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在注重传统时应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小俊,《浅谈礼仪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焦作大学学报,2004.10第四期。

[2] 魏雪,《礼仪与修养》,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传统礼仪文化内涵范文6

关键词:通识哲学;有用性;全体性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国内高校对外合作交流的力度也逐步增强,在高校涉外工作中,大方得体的涉外礼仪就显得愈发重要起来。礼仪是外事工作的窗口,在涉外工作中,礼仪必须先行。高校外事礼仪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民族、学校的形象,那么在对外交往中,如何正确掌握及运用涉外礼仪,应遵守什么样的涉外礼仪原则,这正是外事工作者须要学习和探讨的事。

一、涉外礼仪的含义

首先来分析“礼仪”二字,礼,是知礼、讲礼、明礼,尊敬别人;仪,是仪容、仪表、仪式,表现形式。礼仪代表着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行为学科,在人际交往中,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而展现出一种律己、敬人的社会行为,也是每位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经过长期的国际间往来活动,逐渐发展演变成了外事礼仪规范制度,叫做涉外交际礼仪,简称涉外礼仪。它强调人们在对外交际活动中,用来维护其自身形象、对外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各自的文化、历史差异而产生误会、隔阂与矛盾。

究其根本,涉外礼仪是代表国家、民族、学校的尊严所在。作为一名从事涉外工作的人,他所考虑的国际间关系必须遵守以本国国家利益为前提,所有的涉外活动只有建立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涉外礼仪成为国家外交活动的标杆,体现在各种涉外活动中。

二、中国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维护形象。个人形象主要包括干净清新的仪容仪表、亲和自然的表情、得体大方的举止、朴素整洁的服饰、优雅风趣的谈吐和待人接物的方式。

在对外交往中,人们对个人的外在形象极为重视,同时都按照规范得体的方式来塑造、维护自身形象。由于个人形象都是他们自己教养和品位的真实体现,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的客观反映,对待交往对象所重视的程度如实展现,同时也是其所在单位的整体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涉外活动中应当时刻维护自身良好的形象。

原则二,不卑不亢。这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宗旨意在参与涉外交往活动中,涉外人员需要时刻谨记自己代表着祖国、民族以及单位。所以,此时此刻在外国友人面前不应该畏手畏脚,唯唯诺诺,也不应该狂傲自大,目中无人。应当表现热情不殷勤,冷淡时不失礼,愤怒时不失控,要做到从容不迫,一视同仁。

原则三,。由于世界各国的礼仪和习俗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涉外人员须要熟知这种文化习俗差异,遵守涉外礼仪中的“共性”,不可忽略涉外礼仪中的“个性”。无论是前往他国交流访问还是在国内接待外国客人,涉外人员都须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对方特有的风俗习惯。中国曾有句古话“入境问禁,入乡问俗,入门问讳”,这就意味着要需要提前掌握所交往对象的相关习俗。没有了提前掌握了解,何谈尊重之说。

原则四,入乡随俗。涉外活动中,若想要做到真正的尊重交往对象,则必须要尊重对方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在历史发展的每一步进程中,世界各地各个国家、名族,逐步发展形成了各自的信仰、语言、文化和风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也就是这个意思,这些都是涉外工作者要去面对的,如果在工作中能够尊重对方特有的风俗习惯,有助于双方彼此的了解和沟通,更好地去表达涉外工作人员的工作细致、亲善友好。

原则五,信守约定。其含义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到慎于承诺、信守承诺,一定认真而严格的遵守自己的所做出的承诺。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会面,尤其要恪守不怠,做到“信守约定”。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原因,导致自己单方面失约,务必及时向相关联络人员沟通,如实解释,正式地向对方致以真诚的歉意,并主动遵照惯例或规定承担由此给对方带来的精神或物质上的损失。

三、增强高校外事人员的涉外礼仪行为的修养

第一,提高涉外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涉外礼仪可以称作一种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相容性,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尤其是近代社会中,现代科技与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也正逐步随之变化,相应地涉外礼仪也有所改变。作为一名外事人员,不但要通晓各国的传统文化外,还须要掌握传统文化的现代变化,并且要熟知自身国家的传统文化,了解其风俗礼节以及其现代变化。当然,文化素质既可以涉及到不同民族的国情国貌,也体现出不同民族的现展,所以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最终实现增强涉外礼仪修养。

第二,提高自身思想情操。思想情操是礼仪的灵魂,控制着人们的具体行为活动,而举止行为仅仅是心灵的保护层。在涉外活动中,文明举止内涵是交往双方公认的思想情操界限,它既展现了涉外礼仪行为的礼仪观,也体现了其道德观,同时还渗透着礼仪行为主体的思想性及政治性,所以涉外人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需要注重思想情操修养。由于思想情操的陶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且其内涵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因此,由于一个人思想情操一个长期的过程,而礼仪中的思想情操的内涵往往会随着社会基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礼仪中思想情操的陶冶也必须随之而发展。总之,思想情操决定了礼仪行为的内在品质,我们只有加强学习,不断陶冶思想情操,才能把礼仪行为的水平提高,从而较好地应付各种场合的涉外交往活动。

第三,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锻炼。在涉外活动中,由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差异,个人心理、气质等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特质。因此,心理素质的培养与锻炼是涉外礼仪的必修功课。首先要正确估价自己,树立自信心。在各种涉外活动中,应顺其自然地表现自己,不要担忧他人是否在注意你。当你与对方交谈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眼睛,这样可以增加你对对方的注意,减少对方对自己的注意。同时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来提高自我修养,激励自己多与他人沟通并注意谈话的技巧,长期坚持下去不仅会改变自我形象,也会增加自我的社交能力。最重要一点,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热爱生活,培养多方面的情趣,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外事人员应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逐步培养待人诚恳、处事谨慎、虚怀若谷、从善如流、豁达大度等品性习惯。只有坚持长期努力与锻炼,才能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涉外社交场合灵机应变,表现出得体的礼仪行为。

涉外礼仪体现并渗透在高校外事工作当中,同时也是涉外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作为一名合格的外事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学习涉外礼仪知识,遵照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来创建自身乃至高校的良好形象,使得国际间交往顺利进行并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颖.有“礼”走遍天下――谈外事礼仪[J].学习月刊,2006,(12):20.

[2] 国家教育委员会外事司.教育外事工作历史沿革及现行政策[Z].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