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的局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政策的局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政策的局限

财政政策的局限范文1

关键词:农村居民 消费 财政政策

解决消费问题最主要是要解决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目前我国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扭转,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仍然较低。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对于拉动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意义重大。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不足的表现

(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偏低

由图1可以看出,1992年至今,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增长缓慢,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从而使得农村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距较大

由表1可知从消费结构看,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中,生存消费比重过高,发展性消费支出比重较低。2010年,农村居民食品、居住和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比例高于城镇居民的比例,而其他各类支出比例均低于城镇居民的支出比例。

(三)农村人口比重与居民消费支出比重极不对称

由图2可以看出,农村人口比重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是很不协调的。近年来虽然农村人口比重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都在不断下降,但是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下降幅度更大一些,2010年占50.05%的农村居民仅消费了23.2%的消费品。

(四)农村居民主要耐用品消费与城镇居民差距较大

从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来看,农村与城镇居民家庭仍有很大差别。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空调器112.07台,农村仅为16台,城市是农村的7倍;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71.16台,而在农村仅为10.37台,城市是农村的6.86倍;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洗衣机96.92台,农村仅为57.32台,城市是农村的1.69倍;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96.61台,而在农村仅为45.19台,城市是农村的2.14倍。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的主要原因

(一)收入水平偏低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的根本原因。1992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整体上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其增幅却一直低于GDP的人均增幅。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缓慢,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不协调导致农村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

从图3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在持续扩大,2001年至今均在3倍以上。即目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如果将城镇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会更大。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由于我国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比较落后。在农村存在着上学难、治病难、养老难等问题。农村居民普遍存在“不愿消费、不敢消费”的心态,即使收入增加,也不愿增加即期消费,而是不得不为预期将出现的教育、医疗及养老等支出进行储蓄。相当多农村居民对未来预期不确定,消费没有安全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农村金融信贷体系和保险体系尚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居民只能用压缩消费、增加储蓄的办法来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消费环境制约消费

目前农村市场消费环境不利于消费。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使得农村市场无法发挥正常的规模效应。比如许多地区供水、供电、道路、电视信号接转等问题仍没有解决好,这就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居民对家用电器、农用机械等的消费。近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相对而言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薄弱。 第二农村的市场层次较低,一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和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这严重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权益,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农村居民消费

(一)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1.完善财税支农体系。我国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相称的。虽然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到2010年仅占10.1%,但是财政支农资金的平均比重也在不断下降,“八五”至“十五”时期分别为:9.49%、8.75%、7.79%。首先,要凸显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应该逐步提高农业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加大国债资金的投入力度,扩大农业利用国债资金的规模;尽快健全财政农业投入的配置和管理制度,完善制度有效运作的配套措施,强化支农资金的绩效管理,确保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益。其次,要优化财政支农结构,突出农业财政投资的重点,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骨干品种、优势产业发展、农产品质量提高的支持力度,有计划有步骤的增加用于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费用等;第三,要完善农业生产补贴政策,补贴的重点应该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通过对农村居民和农业的直接补贴,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启动农村居民消费。

2.完善税收制度。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是要规范各项税费制度,进一步减轻农村居民负担;其次要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简机构和人员,降低乡镇行政费用,提高行政效率。

3.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要转变思路,由“输血工程”向“造血工程”转变,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大力发展适应农村市场的小额信贷模式。

4.加大对农村居民的教育培训力度。要不断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和支持企业、行业协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在职培训工作,在农业领域,重点是加快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人才、农村流通领域信息技术人才等的培养;在非农领域,重点是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

(二)加强农村的公共服务,解除后顾之忧,让农村居民放心消费

1.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建设。在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财政对公共教育的投入;优化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通过进一步改革农村教育体制,规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平衡各地的发展条件,如以教育补助金等方式资助贫困地区。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农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要按照“老有所依、病有所医、生有所靠”的思路,尽快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以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利为目的的社会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中最后一道“安全网”;要加强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医疗的投入比例,加快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要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突出大病统筹为主,重点解决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政府要大力资助新农合。在基本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养老、生育、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逐步建立起全面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居民对今后的生活有一个乐观稳定的预期,农村的消费潜力便可以得到释放。

(三)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方便农村居民消费

良好的农村消费环境,可以增加农村居民可供选择的消费空间,降低农村居民消费的成本,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观念。

首先,要加快市场机制建设,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加强农村市场管理,提升农村市场层次,完善农村商品销售的售后服务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保护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加快与农村居民消费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居民消费塑造良好的硬件环境。林毅夫认为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启动国内需求、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当前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政策。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要继续抓好农村公路、桥梁、电网、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村电力水利供给的覆盖面,提高电视信号的输入质量,在给农村居民消费提供便利的同时,有效降低大宗消费品所产生的连带消费成本,比如电价,这样就可以全面搞活农村市场,让各类商品都能够灵活顺畅地进入农村消费市场。第三,要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教育,引导他们科学消费,不断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高消费质量。

此外,中央财政应进一步完善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政策,不断壮大县域经济规模,推进小城镇建设。强化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各省农业投入的转移支付力度,尽快完善农业和农村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实现财政投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增长的多元化目标。只要综合采取以上措施,就能激活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1.李晓嘉.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效应分析.经济学动态,2010(9)

2.黄威.我国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省级城乡面板数据的考察.财贸经济,2011(5)

3.冯锋.现阶段我国农村消费补贴政策效率及效益研究—以合肥市周边地区下乡产品市场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11(6)

财政政策的局限范文2

关键词: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博弈论;新凯恩斯主义;体制转换模型

中图分类号:F810.2;F8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14)05-0005-10

作为凯恩斯主义总量调控工具箱中最重要的备选工具,宏观经济政策理论研究长期假定,财政和货币政策工具由唯一的政策当局控制,用以实现彼此矛盾的增长、就业和物价等宏观经济目标。实践中,财政货币政策的操作模式通常遵循如下原则:出现以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基本特征的经济衰退时,政府应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和货币供给水平,增加有效需求;出现以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特征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减少财政支出规模和货币供给数量,减少有效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银行独立性程度越来越高,财政与货币当局权力划分趋势愈加明显的政策实践,凸显联合考虑财政货币政策并进而研究其交互作用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本质、渠道及运行机理,有助于深入理解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指导财政和货币政策设计,并进而形成对宏观经济总量调控模式的有力支持。

一、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初期研究综述

与依据财政和货币政策当局扩张或紧缩各自政策工具界定“积极”、“消极”财政货币政策的传统研究范式不同,初期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研究,从财政货币政策当局相互影响制约的政策行为角度,重新界定财政货币政策类型[1],并集中于以特定类型财政货币政策组合为基础的泰勒规则和价格水平财政理论两方面。简单地说,当财政和货币两个政策当局中的一个可以自主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被另一个政策当局政策行为约束时,其行为是积极的,而被约束政策当局行为则是消极的。在财政货币政策规则语境中,货币政策是积极(消极)的,当货币政策工具(通常为名义利率)对真实通货膨胀偏离其目标水平的反应参数(或称泰勒相关系数)大于(小于)1,也即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多于(小于)一对一时;财政政策是消极(积极)的,当财政政策工具(通常为总付税率)对实际真实政府债务偏离其目标水平的反应参数大于(小于)稳态真实利率时。易言之,税收对债务的反应超过真实利率时,财政政策是消极的,税收不充分地对债务反应用以确保真实利率支付时,财政政策是积极的。

(一)突出积极货币政策和消极财政政策组合的泰勒规则

泰勒规则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迅猛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研究重要分支之一,并获得作为宏观经济学标准推断的常识性结论。概括而言,名义利率多于一对一地随通货膨胀上涨的泰勒规则有助于经济稳定[2],在大量常见模型中产生良好经济绩效;通货膨胀率高且易变可能是由于中央银行没有遵守泰勒规则,从而价格水平不确定并受约束于自我实现预期[3]。值得注意的是,泰勒规则文献通常出于便利基于积极货币和消极财政政策假定财政赤字(和/或税收)针对真实政府债务变化强力反应,或更苛刻,政府预算在所有时间都是平衡的,Woodford(1994)和Sims(1994)称其为“李嘉图主义”财政政策体制。组合,假定简单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规则并研究货币和财政规则交互作用[4],其对应的是欧洲货币联盟诸国倾向于彼此脱节的财政货币政策实践。根据Leeper[1]论述,货币和财政政策制定的联合设计问题可被简化为两个递归解决的独立问题:首先,与财政方面隔离开来,货币政策参数单独决定局部均衡确定性条件,理由是货币当局仅应关心通货膨胀稳定性,货币当局越独立就越可信,并就更能成功降低并稳定通货膨胀。其次,在确定货币均衡动态学的基础上,财政政策是‘消极的’,使政府债务动态学以稳定方式演变。

政府不违背预算偿付能力约束的李嘉图等价假设下,泰勒规则理论和实证文献都集中于与财政政策相隔绝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发挥作用的唯一渠道是总付税(lump-sum tax)变化,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是传统的货币主义和李嘉图主义。由此,货币政策规则获得广泛深入研究,财政政策规则研究相对滞后:与货币政策泰勒规则相比,财政政策规则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实证结论,甚至不存在广泛认同的简单财政政策规则识别。原因在于:只有少数国家能获得财政政策指标的可靠季度数据;宏观经济数据难以识别未预期的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存在使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反应的识别非常复杂[5]。明显不对称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规则分析,使得泰勒规则文献框架中的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研究只能是初步的。

(二)突出消极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组合的价格水平财政理论研究

与泰勒规则文献相反,价格水平财政理论[1,6]遵循一般均衡价格水平由以确保政府清偿力为目标的财政和货币当局的政策行为组合决定的理论逻辑,探究积极财政政策规则下实现债务动态学确定性均衡所引发的一般均衡价格水平变化及决定。将确保政府跨期偿付能力作为实现价格稳定性的前提意味着,不断上涨的通货膨胀压力要求提高利率并承担更高政府债务偿还水平。因此,源于政府跨期预算约束与私人部门最优化条件结合,价格水平财政理论的关键就是处处成立动态均衡条件通常又被称为政府跨期预算约束。Buiter(2002)认为,就所有正向价格序列而言,政府应选择满足约束的政策变量序列,Leeper & Yun(2005)则将合并的货币和财政当局视为选择与均衡条件一致的政策变量序列。:全部名义政府债务(高能货币加未指数化债务)的真实价值等于扣除利息的盈余加铸币税的预期贴现现值。均衡动态条件影响均衡价格水平过程时,价格水平财政理论广泛存在于包括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动态模型,无论政府以本币标值出售债务,如绝大多数OECD国家,还是发行真实债务,如指数化通货膨胀或以外币标值的国家。

引入收入税和弹性劳动供给,Leeper等[7]在总付税禀赋经济和比例收入税生产经济模型中强调税收的供给方面的效应,通过Slutsky-Hicks分解将税收变化全部效应计算为替代效应、财富效应和资产再评价效应,前两者是常见的,而第三种效应发生在税收变化通过改变均衡价格水平并因而改变私人行为人持有发行在外名义政府债务真实价值时,给出价格水平财政理论的微观经济视角。通过发行名义政府债务为税收削减融资如何影响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则取决于与均衡一致的当前和未来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对税收削减反应的假设。扭曲性劳动收入税情况下,税率和政府预算间的跨期联系产生对确定财化的经济影响至关重要的两条拉弗曲线:一是拉弗强调的常见高税率抑制效应;一是财政理论独有的,长期税收增长总是提高主要盈余加铸币税的预期贴现现值时价格水平下降。税收增加能降低或提高价格水平并且再评价效应可正可负,取决于经济处于拉弗曲线的位置。若税率足够高,较高税收可能降低主要盈余加铸币税的预期贴现现值并提高价格水平。因此,税收长期增加提高还是降低价格水平取决于是否提高或降低盈余加铸币税的预期现值。

二、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初期研究的逻辑矛盾

初期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研究集中于泰勒规则和价格水平财政理论,两者共同的逻辑矛盾在于,遵循简化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本质的方便假设,基于特定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具有有限的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渠道,未考虑财政和货币政策体制转换。

(一)特定财政货币政策组合带来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的有限渠道

泰勒规则和价格水平财政理论对应积极货币/消极财政以及消极货币/积极财政两个政策组合,有力捕捉财政货币政策运行的两种常见形态,但各国财政货币政策实践都可能存在其他政策组合对应的时期。因此,泰勒规则和价格水平财政理论仅是财政货币政策实践的片面和局部刻画,而局限于特定政策组合的原因则是为满足理性预期均衡存在性和唯一性的要求。若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消极,则可能存在自我实现太阳黑子均衡,因而均衡不确定;若财政和货币政策都积极,则财政货币当局都不确保满足政府预算约束,或因为违背债务横截条件而不存在均衡,或因为债务产出比率无限上涨而不存在静态均衡[1,8]。

(二)以简化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本质的方便假设为基础

泰勒规则和价格水平财政理论都建立在简化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本质的方便假设基础上。其中,最重要同时也影响最大的是与李嘉图等价有关的理性消费者、无限期界和总付税假设,故仅存在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的有限渠道。比如,泰勒规则对应的政策组合主要考虑经济的总量需求扰动,而未考虑税收和债务政策的经济供给方面扰动。为正规考虑政府债务、扭曲税和资本积累等宏观经济变量的供给方面的宏观经济影响,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最新进展,为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研究改进研究方法和扩展影响因素,提供便利条件和基础,并应体现在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

(三)固定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研究范式

初期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研究的另一突出特点是假定固定财政货币政策体制,这暗含着行为人总是预期当前财政货币政策体制持久不变,即使发生变化也完全是意外。长期以来,固定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研究范式屡受挑战。继卢卡斯批判最早论证应根据体制转换考虑政策变化后,Cooley等[9]也认为把政策行为和决策视为政策当局一劳永逸选择的结果存在逻辑不一致性:若政策当局预期到体制正在发生变化,则体制不是持久的;若已然存在政策体制变动的历史,则私人行为人将为这些体制分配概率分布,并反映在行为人预期及其决策规则中。Hamilton[10]开创的马尔科夫体制转换模型方法解决了建模经济体制结构性变化的技术难题,在过去的20多年里被广泛应用并产生深远影响。基于财政货币政策体制不断发生变化的大量实证证据[3,11],必须存在明确为体制变化建模的理论。可以预期,在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分析中尝试引入体制转换方法,将加深对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本质的理解,并足以产生对现有研究构成挑战的新结论。

三、财政货币政策交互作用的博弈论方法及其实证研究

(一)财政货币当局博弈论方法的代表性观点

财政政策的局限范文3

财政支出的扩张在中国是一个长期趋势,如何把握好扩张度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面对欧债危机、世界实体经济衰退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政府在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面对如何把握财政支出扩张“度”的难题,有必要从全局着眼,从政府政策手段综合平衡协调的角度去考虑财政支出扩张性。财政支出扩张到什么程度,必须充分考虑货币政策手段运用到什么程度,必须充分认识货币手段的主观目标和客观效应对财政支出扩张的影响程度,并基于此,来把握财政支出扩张度。

二 财政政策不是孤立的,应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

由于我国本轮经济的收缩期与世界经济的收缩期叠加在一起,又由于金融危机的作用导致了收缩的时间延长和幅度加大。使得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问题既有短期性的,又有中长期性的;既有总量方面的,又有结构方面的。面对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及政策传导机制的局限性,很显然,只采用一项经济政策绝不可能实现目的,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难以独立承担起推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重任。同时,不同的经济政策,其目标和实施的措施、手段以及工具又是不同的,其政策效果也是不同的,甚至有可能存在着某些矛盾。在综合运用各项经济政策时,需要处理好这些可能存在的矛盾,使各项政策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够治理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达到既治标又治本,使中国经济运行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财政支出扩张刺激需求,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发债实现储蓄动员;二是向中央借款,转而投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货币供给扩张刺激需求,扩张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发基础货币,二是通过降低利率实现储蓄动员,增加派生货币。显然,从结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是在储蓄动员方面,在储蓄规模既定的条件下,两者的效应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实现。同时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都在“争夺”储蓄资源,都有可能引起基础货币供给扩张。在增发货币方面,理论上讲,两者可以同等程度放大,但问题是谁也无法承受由此引发的通货膨胀。因此,货币供给的扩张会对财政支出扩张客观上起到限制作用。贷款增长幅度反映的是间接融资的储蓄动员效应的放大程度。现在我国的储蓄动员由于股票市场低迷、严控企业发行,起主导作用且操作简便的就是银行信用扩张。对财政来说,贷款增长会压缩国债发行空间。对高利润追求的本性使得机构投资者不会过多持有国债,银行当然也乐于放款。所以,不能认为财政扩张支出时发行国债没有硬障碍。而且,货币供给扩张时,资本市场会被激活,大量资金会流入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另外,近年来我国居民资金来源结构已发生变化,消费信贷成为居民重大支出的资金来源。从今后趋势看,房价如果下调,购房者会借低利率之机介入房市,此时,房贷规模自然膨胀。这些因素,实际上都是储蓄动员,当然会压缩国债发行的空间,也会抬高国债发行成本。

因此,在全面启动增长上,货币政策显然有作用空间。货币政策的切入点是直接刺激市场投资需求,而市场主体积极性的强化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货币供给扩张过程中,调低利率、放松贷款限制的直接效应是限制财政支出扩张。

2.财政政策具有结构特征,货币政策具有总量特征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能对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但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结构特征。而货币政策的重点是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具有总量特征。只有财政和货币两种手段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调配合,才能把政府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结合起来,做到在有效刺激需求的同时兼顾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目标的实现。

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收入和支出来调节经济结构。由于税负及支出规模的调整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并受国家财力的限制。因此,财政赤字或结余都不能太大,这使得财政政策对需求总量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反,财政政策对社会供求结构的调整作用要大得多。市场机制可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但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为了减少资源浪费,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干预。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主要表现在:通过扩大或减少对某行业的财政投入,来“鼓励”或“抑制”该行业的发展。即使在支出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政府也可通过差别税率和收入政策,直接对某行业进行“扶持”或“限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结构的效果。

货币政策扩张的优势在于既可充分调动存量货币,又可直接增发基础货币,这对投资和消费的扩张具有无可比拟的诱惑性。其本质上是把更多的储蓄吸收过来注入到实体经济,反过来又使货币供应量按乘数效应增加。从总需求扩张诱导的角度看,利率下调对投资主体和消费主体的吸引力最强。我国现行制度基本不允许实施财政贷款,财政对投资的支持,要么是无偿拨款,要么是贴息,但这两者资金额都比较小,而且不可能大幅扩张,因为财政支出主要是保公共产品供给。货币供给扩张恰好打消了人们对财政资金的期望。现在刺激总需求,从引导全社会投资和消费角度看,冲击力最大的还是货币供给扩张。但货币政策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中央银行运用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信贷规模、公开市场业务等各种工具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调节社会总需求。可是,因为银行信贷资金是追求盈利的,其在带动资源配置方面要体现市场原则的基本要求,政府不能指望信贷资金能直接按照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投入预期收益率低的产业,特别是公共产品产业。如果真有银行信贷资金做到了这一点,则其背后往往有财政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经济结构矛盾和总量矛盾,必须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要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

从财政政策调节看,对总供给的调节首先反映为社会经济结构的调节,如财政运用税收、贴息和投资政策,引导货币流向新兴产业和瓶颈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通过扩大或缩小财政支出,以结构调节为前提,以刺激和抑制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投放货币和再贷款等手段控制基础货币量,通过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控制基础货币乘数,以有效控制社会总需求。同时,中央银行在控制社会总需求的基础上也会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一般来说,运用财政政策启动经济较为直接、迅速,对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明显,往往起的立竿见影的效果,适用于公共性和难以取得直接回报的项目。货币政策需要通过商业银行以及整个金融体系间接作用于社会,其效果的显现通常存在着一定的时滞,适用于那些在比较短时间内能够得到直接回报的项目。同时,为提高国际竞争力所需的技术改造和为解决所需的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发展, 主要不能靠财政手段,而要更多地依靠信贷手段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视其回报情况的不同,有的可用财政手段来启动

财政政策的局限范文4

关键词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 抉择 评价模型 动态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中,正确运用财政政策,使财政在良性健康的前提下发挥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财政经济的良性健康循环就是要求财政政策既能够防范和化解各种财政风险,又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要求财政政策具有可持续性。

1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含义

1.1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内涵

所谓可持续性财政政策就是指能够为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支撑,而财政体系自身健全、运转有序高效且自身良性循环的财政方针、准则和措施。这种财政政策既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又不至于损害社会长远利益和财政自身的良性循环,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财政政策至少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①可持续性财政政策更加注重财政支出效益,注重从长远角度和整体角度考虑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这是财政本身可持续的基础和前提;②可持续性财政政策必须以培植广阔的税源为目的,这是财政本身可持续的保证;③可持续性财政政策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效益观和价值观为指导,应该有利于生态、社会和经济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1.2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抉择原则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抉择必须以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为依据,以实情为基础,要求既能够促进发展,又能够保证社会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市场优先原则。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只有政府部门才能够解决,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相对较高。但是实行政府主导绝不是政府主宰,不依照市场规律办事;也不是政府主财和政府主干,不发挥市场活力。因此,政府行为科学合理不是要求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干预,而是要求市场自身能够解决好的尽量由市场解决。

(2)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原则。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表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和生态效益,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性财政政策应该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确保健康持续发展。

(3)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原则。可持续性财政政策应该杜绝"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现象,这要求财政政策出台前就对长期利益有前瞻性的正确预见,做到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另外,财政政策要综合考虑其外部影响,做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

(4)明确主次和先后,防止普遍撒网。财政力量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相当有限的,在短期财政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可持续性财政政策要求明确主次和先后,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

(5)统筹兼顾的原则。统筹兼顾原则是指财政政策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既关系到我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否能够作到科学协调,也关系到我国财政承受和抵御风险能力的高低。

2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评价模型的建立

随着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建立,强化财政收支管理与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为财政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对财政政策进行评价,有助于总结财政管理经验,提高财政决策水平,确保财政政策的先进性和有效性,从而使财政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最大调控作用。

2.1 价值取向

在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评价中,第一环节是判断价值标准,即要求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全方位的发展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在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评价中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观,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财富观。对一切财政政策都要以其对实现生态和经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来衡量其财富和判断其价值,并作出相应的取舍。

2.2 评价方法

任何具体的评价方法都难免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为保证评价的科学性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评价方法至少要注意:第一,评价方法多样性。只注重量化指标的做法很可能导致南辕北辙的后果,只有把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结合起来才可以既保证准确的方向,又能够作出精确的判断;其次,评价时机全面化。既要注重事前评价(政策出台前的评价),还要注重事中和事后评价(即政策实施过程评价和政策实施后效果评价),加强对政策的跟踪监控才能保证其科学性;最后,评价角度多样化。经济效益角度是政策评价的出发点,没有经济效益的政策表明没有市场选票,不符合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根本目的。社会效益角度和生态效益角度是政策评价的否决性原则,没有社会生态效益甚至是社会生态负效益的政策不利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必然损害经济的可持续,其本质上也就不符合人民需要。

2.3 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评价,需要一系列的量化指标。而具体指标的选择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同一指标体系评价不同具体政策是不科学的。根据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要求,其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一级子指标系,分别为财政可持续评价指标系(a指标系)、经济可持续评价指标系(b指标系)、社会可持续评价指标系(c指标系)和生态可持续评价指标系(d指标系),每一个子指标系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二级具体指标。其中,a系主要是衡量财政自身是否健全、运转是否有序高效并良性循环的系列指标,具体如财政收入依存度(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弹性(财政支出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等;b系主要是评价财政政策是否能够取得足够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经济发展能力;c系主要是考察财政政策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系列指标,具体如社区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城乡收入比重等;d系是评价财政政策对生态的影响以及财政政策是否有利于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指标系列,如生物种类数量、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等。

2.4 指标应用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必须将子系所选具体指标的数值转化为得分,由指标得分及其权重汇总得出子系总分。如a子系应用:首先设计出a子系具体指标系列集合{a| a1,a2,...,an},然后评价人员根据情况对各指标打分,得出各指标得分系列集合{e an| ea1,ea2,...,ean},再次根据各具体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分别确定其在系列指标中的权重,得出权重集合{k| k1,k2,...,kn},最后通过计算得出a子系总分,计算公式为pa&fa=∑eankn。

然后用同一方法对上年度(即没有相应政策时的状况)进行评价,得出a子系原分pa,因此a子系评价结果ia=fa/pa。当ia>1时,说明财政本身的可持续性得到改善;当ia=1或ia<1时表明财政本身的可持续性不变或受到威胁,其他子系应用方法依此类推,分别得出a、b、c、d各子系评价结果ia,ib,ic,id。

2.5 评价模型的建立

根据以上评价得分结果以及可持续性财政政策的内在要求,可初步建立评价模型:

目标函数:imax=ia+ib+ic+id约束条件:ia≥1,ib≥1,ic≥1,id≥1.

模型说明:ia≥1,表示财政本身的可持续性的改善或保持;ib≥1,表示经济可持续性的改善或保持;ic≥1,表示社会可持续性的改善或保持;id≥1,表示生态可持续性的改善或保持。目标函数imax=ia+ib+ic+id表示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程度的高低。

3 模型应用中的动态性和具体性

具体财政政策的评价分为事前抉择评价和事后效果监测评价两种情况,而不同情况的评价在方法和模型上有其特殊性。

对于财政政策的事后效果监测评价,由于财政政策已经实施,只要其效果是积极的,即符合以上评价模型中的约束条件,就表明该政策是可取的。但已实施的财政政策由于财政力量限制而必须作出取舍时,就必然涉及到对a、b、c、d四个方面的价值优先判断,这就要求对模型进行修正,即需要在目标函数模型中加入权重。而价值优先判断对于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以及不同财政政策项目来说应该是具体的,不能够一概而论。

因此,可以建立财政政策的事后效果监测修正模型:

目标函数imax=αia+βib+γic+δid,约束条件为ia≥1,ib≥1,ic≥1,id≥1α+β+γ+δ=1.其中α、β、γ、δ为根据价值优先判断而确定的各方面权重。

对于财政政策的事前抉择评价,由于财政政策还未实施,其实施后的效果需要通过科学预测才能够作出准确判断,与此同时也存在多项财政政策的比较取舍的情况。因此,事前抉择评价既要求效果预测的科学性,又要求评价模型本身具有科学性。关于事前抉择评价,其模型也涉及价值优先判断,这种判断的特殊性在于权重大小取决于政府部门的财政政策重心的倾斜,这方面也因为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以及不同情况而异。而建立起来的事前抉择评价修正模型与事后效果监测模型在形式上是一致的,特殊性在于f值是预测值,加入了政府预期因素,且α、β、γ、δ的具体值也可能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2 邓子基.现代西方财政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3 张新平.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j].生态经济,2000(11)

4 张新平.促进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1(7)

财政政策的局限范文5

关键词:财税政策;经济转型;中小企业

1.如何发展中小企业财政政策

1.1分析财税扶植政策的的发展情况

为了维持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财政部构建了科技型基金、国际市场拓展资金、服务系统项目补助资金、发展项目资金和平台式服务系统项目补助资金等专项资金。中央政府全面利用财政和货币手段,逐渐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系统是为了更有效地处理中小企业资金融资的困难。财政部有关数据系统显示,2011年安排项目金额128.7亿元为小企业发展,2009年全国5,547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已达5,960万元,同比增长1,045万元。2009年当年共为37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总额10,796亿元。

面临2008年下半年经济增长迅速下降的状况,国务院出台看一系列计划,实行踊跃的财政政策和合理广泛的货币政策。在2010年~2011年,我国依然坚持保证财政政策方向不变的原则,而且对于调控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进行不断的提升,目的在于巩固和开拓这些积极举措的结果,同时为内部扩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推进改革和保持经济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1.2税收奖励政策的形式

政府目前提出了一系列的税收奖励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中小企业的降低负荷。重点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税率从33%下降至25%是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在201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在根据20%的最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方面上,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少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薄利企业,所交费用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实施优惠政策在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于适合条件的软件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3)把增值税微型纳税人的征收率自6%和4%降至3%。实行于2009年1月1日起。

(4)对微型企业年应纳税额6万元(原为3万元)以下的减半收取所得税,这种做法是让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期限延长实施同时扩大规模。

2.财政税收政策在中小企业中的缺点

2.1财税政策的缺点

我国的财政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从目前实行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角度分析,税收政策中缺乏对于把中小企业当作一个特殊群体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扶持的理念。税收政策将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补充通知分散且不分类别的应用在中小企业的扶持里面。例如对于在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当中没有区分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新办三产企业、新办企业、国家认定的新办企业、三废利用企业、福利企业等给予优惠。即便将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在增值税中有所区别,然而并不是按照《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区分的标准。

2.2竞争力的培训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目前我国实行的各种财税政策是给予直接或间接的财务扶持,在数量的投入方面比较重视,却忽略了另一个比较具有重要作用的财税政策——培养企业竞争力的效果。对于中小企业国家给予各种直接的财政资金的扶持和税收奖励政策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于发挥财政政策的长期引导作用来说,对于培养竞争力对于中小企业有很大的影响力。

2.3财政政策的全面、系统性不足

目前财政政策给予中小企业的扶持围绕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供给、科技创新、行业发展、区位地理等方面,然而所涉及的这些方面对于中小企业还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包括很多全面的发展其中包括人才需求、组织创新、产业和投资导向等,然而目前的财税政策并没有过多地涉及这些方面。

2.4综合努力力度不够

目前部分直接财务支持是我国现有的财政政策的支持方式,例如安排预算应用于中小企业的进展资金、、科技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对于使用财政政策手段较少的是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

在税收政策奖励方面也只局限于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对于减免税收的方法只提供了税率式、税额式两种,对于中小企业利用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资源税等其它税种以及利用迅速折旧、投资抵免、延期纳税、税前还贷等税收优惠方式扶持较少。

3.关于发展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的意见

3.1提高财政投资

财政投资对于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仅限于马马虎虎。对于财政资金的投资力度中央政府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对于各部分资金的投入力度也应该严格的分类,例如:项目基金、创新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

3.2财政政策的影响性

想要处理好融资在中小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对于中小企业信誉业务极力扶植,加强对于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鼓励担保机制积极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3.3财政投资的效率

一方面我们应当对于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发展计划、纳税登记、投资支持等“一站式”政府信息服务,增强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发表策略建议的平台,这样能够对中小企业发展中所具有的问题及时发现。另一方面,应当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无限的社会价值,要规范中小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财政资金的使用透明度得以提高。

3.4关于税收法律制度的详情

首先,可以税前列支对于有贡献的技术人员所得的奖励;可以提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步入中小企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小企业可以按高于普通企业的比例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中小企业员工的培训费用培训中心可以免收征税;其次,中小企业的科研费用,可以按照相对的比例在税前进行扣除,对于科研成绩突出,取得奖励的个人,可以减收个人所得税;最后,只要是聘用失业人员达到合理标准并给予合法待遇的中小企业,可以拥有税收减免优惠的政策。

3.5税收优惠政策规模扩大化

中央政府应当拓展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规模,放宽小型薄利企业的认证标准,这样能够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得到振兴和提高。税收优惠政策设计的税种繁多,其中包括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税、个人税、印花税等。

3.6税收奖励政策实施

我们应当在税收奖励政策的实施上构建合理的评估系统,从而评价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和效果中出现的问题,综合现实情况对政策进行改进。此外,为了避免国税、地税之间交叉管理所造成的责任不清、征管不统一、税收不公平、漏征漏管的现象,可以将其由一个税收部门进行统一征管。

总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中小企业具有无法替代的战略位置,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能够显示出它鞭策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空间,同时应该提高技术进步以及经济的增长,拟定适合的财政税收政策从而能够在面对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遇到问题时进行处理。(作者单位:吉林省地矿勘察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刘香菊. 浅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效率提高[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4).

财政政策的局限范文6

关键词:积极财政政策财政风险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深层次原因分析

1997年7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和损害了亚洲各国经济,对我国的经济也造成了严重的外部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了对内启动内需、对外扩大出口的宏观政策组合,消除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各种连锁反应,积极财政政策是其中最重要并且最有效的政策手段之一。

但是,从当时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看,这些政策的出台还有着更深层次的背景。首先,我国宏观经济的态势已由供给短缺转化为生产的全面过剩;由通胀转变为通缩。其次。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已由实现传统的工业化转换为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目标;由追求以人均GDP增长为主要标志的经济增长转变到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由强调效率优先的市场化改革转变为同样重视社会保障和公平。再次,我国已经进入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重视法治和规则,提升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改善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是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客观上就要求我国的财政体制和收支结构进行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和更有效率的改革,以实现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简单看作是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它更是一项结构性的财政政策。

二、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首先是一项应急措施,是为了化解外部冲击,扩大内需和支持出口,确保经济增长的短期扩张性措施: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从一开始,就不仅是一项短期扩张性措施,而是包括了更多和更重要的中长期内容;它不仅是一项总量政策,同时又是一项结构性政策。

(一)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的组合

在规范的经济理论中,有几点是既定的:一是给定了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结构和技术问题只在中长期才发生变化。在这些条件下,以解决总有效需求不足为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或减税等,来刺激需求并带动整个经济增长。

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来界定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就不能把它简单看作是规范济理论中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其作用也不是简单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来刺激有效需求。要真正使财政政策有效,就必须有结构性政策的配合。

(二)积极财政政策包含公共财政的体制改革

在一般意义上,财政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宏观经济调节的职能。即反周期政策。这种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使用,而且受财政纪律和政策规则的约束。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即提供市场不能提供或提供数量不足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三是社会公平职能。通过财政转移性支付、收入再分配等政策手段来调节地区和个人的收入差距。四是激励和引导职能。通过财政支出和税制激励调节微观主体(企业)的行为,从而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方向及效率。

三、积极财政政策的性质和特点

(一)政策的阶段性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当前我国出现了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剧等特殊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

(二)政策的定向性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在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全到位,企业机制转换也尚未完成。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十分突出等情况下,不宜也不能实行全面扩张的财政政策,而只能实施既有利于增加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内需,又有利于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体制改革深化的财政政策,即应该实行定向性的财政政策。

(三)政策的复合性

扩大内需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就其自身而言,没有局限于扩大财政对基础设施投资这一个方面,而是以扩大需求为主旨,注重多项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体现了政策复合性。

四、积极财政政策的财政风险

(一)几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导致赤字率和债务率不断增加。我国几年来连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各项反映财政状况指标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已经由1997年的1.18%上升到2002年的3.03%:债务率(国债余额占GDP比重)由1997年的8.16%上升到2002年的18.2%。

(二)欧盟《马约》确定的赤字率和债务率标准不是公认的国际警戒线。赤字率和债务率并不是判断财政风险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具体国情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利息支出进行综合考虑。

(三)中国财政短期内风险不大,但长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确有财政风险。按照前面的分析,虽然几年来财政支出迅速增长。赤字率和债务率上升较快,但由于同期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也较快,目前财政风险并不大。但如果从中长期看。中国财政风险有累计增加的可能性。首先,由于大规模增加税收的条件并不具备,未来财政收入基本只能保持在略高于经济增长的水平上。其次。由于中长期内仍需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结构性职能要求财政支出规模不能减少。支出压力较大。

(四)中长期财政风险的限度。在中长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考虑财政风险是否有可持续性的问题,即未来政府能否偿还到期债务。如果随着债务积累。政府既无法利用财政节余偿还债务,也无法通过发行新国债偿还旧国债,政府只剩下两个选择:使国债货币化或宣布废除旧的债务。前者意味着征收了通货膨胀税,后者意味着国家信用破产。无论哪种情况出现。都意味着财政风险转化成为财政危机。

五、积极财政政策下一步调整的方向

无论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它仅仅是一项阶段性的措施,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当其初始目标完成后,就应当考虑它的淡出、转型和调整的问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在总量上的投入应逐步由扩张转为适度调整。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积极财政政策中以反周期为主要目的的扩张功能应当淡出。

(二)积极财政政策应加快向体制性、结构性政策转型。积极财政政策由扩张性转为体制性、结构性政策后,为保证政策调整力度,仍有必要在一段时间保持一定规模的赤字,来达到加快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攻坚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基础设施的公共保障能力之目的。

(三)积极财政政策在机制上应逐步由应急性决策转向“规则化政策”,建立正常的政府投资机制。自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是财政风险、国债投资效率以及公共财政的功能性改革等问题。要防范财政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金融危机,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在反周期扩张性财政措施淡出后,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一方面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资源引导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应加强财政政策的规则化管理,制定并遵守国债投资进入、退出的标准。保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规范性和公开性,坚持法治和依法行政,提高财政资源和国债投资的使用效能。

(四)积极财政政策在投资领域应缩短战线,并按照贯彻“五个统筹”要求调整投向。积极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使命,是逐步把扩大内需的主角让位于消费和民间投资,公共投资的范围是不与民争利,在建立公共财政的体制框架的同时,扫除消费和民间投资增长的相关障碍。因此,适度规模的国债投资只可能有限解决目前最紧迫、最根本的发展问题,而把其他的发展问题留给市场和民间投资。新晨

(五)积极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职能。社会保障支出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从中长期看,我国社会保障压力是由三个因素组成的: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社保覆盖面将大大扩展,不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之后应该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而且社保范围也应该延伸到农村:二是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社保压力也相应增加;三是我国在人均收入较低,养老保险体系建立时间不长,特别是一部分退休较早的职工没有交纳个人保障基金的背景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保支出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下一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点之一,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继续提高社会的保障能力。重点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