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的解决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次贷危机的解决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次贷危机的解决措施

次贷危机的解决措施范文1

Ps:我们的寒假作业有一项是:对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各国政府对其采取的救助措施,谈谈自己对2008年金融风暴的看法和观点(论文形式,2000字左右)。以下是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议论文论文:

一、我所理解的“金融危机”成因

我认为导致次贷危机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目光短浅和过于自信。

1.次贷危机的产生

根据资料,我了解到,所有的一切都起源于“次贷危机”。1999年,互联网开始流行。在布什时代,互联网的热潮逐渐退去了,美国要寻找新的经济活力。于是,他们将目光集中在了房地产上。政府提供60倍的按揭贷款。所以申请贷款的人越来越多。2007年,美国人的按揭贷款已和国内生产总值一样大。而且,后来有很多申请贷款的人无法还款,这种无法还款的比率越来越高,引发了次贷危机。

2.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

次贷危机,是不足以产生金融危机的。2000年,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法律监管不是很完善的CDS信用违约互换,CDS成为了最时髦的金融产品。因为没有很强的法律监管,CDS这个金融产品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发生次贷危机的同时,还发生了一些事情。以前美国证监会规定只有在股票上涨时才可以卖空,现在股票下跌时也可以卖空。这个变化加速了股票的下滑。以上内容加上次贷危机、CDS的膨胀和大企业的降息,引发了金融危机。

3.我的观点和想法

这次金融危机是政策上失误所造成的后果。政府在决定按揭贷款这一政策的时候,没有考虑这一政策的弊端,没有为自己的决策留后路,而是一味地追求经济腾飞。政府、组织似乎是照顾了中低收入的人民,却使企业与公司亏损、破产。经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链子,从小商铺到企业,从股票到银行……一环连一环,一个环会影响相邻的两个环。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事情发生得太快,连政府都来不及控制,只能花费大把的资金追随在事态后面,试图控制大局。

次贷危机的“危”在于贷款款额过大,就算人民把贷款全部还清,国内生产总值就全部赔进去了,美国的经济将无法自给。何况,人民无法还清贷款。再加上,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不断降息,会导致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贷款的窟窿不但没有变化,还有可能会缓慢变大,形成了恶性循环。从上述资料看,政府似乎是非常富裕的,但是那些资金都是从各种税中来的,且其中企业、公司所交的税占大多数。很多企业、公司都因为政府的降息,导致收入减少,股票也因为美国证监会的政策改变而一路下跌,越下跌,卖空的人越多,也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把企业、公司的本金全部抵消了。而且美国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发达国家,每个国家几乎都和美国有各个方面的关联,美国出了事,世界必定都会受影响;因此美国的金融风暴就刮遍了全球。

二、各国政府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救市”这个词是在“金融危机”后出现的。“救市”的意思就是对金融危机采取救助措施。

平息金融风暴的方法我并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认为现在各国政府使用的方法只能缓解暂时发生的状况。要真正平息金融风暴,我认为需要长一些的时间。毕竟金融风暴就是慢慢到来的,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等待以及在最短的时间内酝酿出最好的解决方法。

1.各国采取的措施

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一定的救市措施。主要采取措施的是美国和欧洲的许多国家,举几个例子:

德国政府将拿出最多5000亿欧元用于救市,英国政府宣布向皇家苏格兰银行、哈利法克斯银行和莱斯银行注资370亿英镑,法国将拿出最多3600亿欧元用于金融救助。而美国则已拨出7000亿美元救市,还有4500亿备用。政府只有拨出大量的资金,才能填补贷款和股票下跌形成的经济漏洞。

这些出资救市的国家基本上是发达国家,而我们生活的亚洲似乎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这对我们来说算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2.我的观点和想法

如上述观点一样,我认为金融风暴不是能轻易平息的。其实美国政府拨款救市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要维持国家正常运作,还有安定民心,重新给予企业、公司信心的作用。它要告诉人们:“既然这个经济漏洞已经出现了,就要有耐心,有信心。”

我认为除美国外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应该循序渐进,不要浪费太多资金用于环缓解暂时的经济困难,应该想办法让大企业、公司恢复运作能力,因为一个国家的财力大部分是靠这些企业、公司作基础的。

而关于美国的救市措施80年前,美国也曾经有过一次经济大萧条。当时的政府就通过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营业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保证了储蓄用户的利益。再经过时间的磨合,和财富的积累,使美国的经济又飞上了世界的顶端。然而现在,我们又面临了更大的金融危机,所以,我认为美国的企业家、政府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研究出一套完善的救市计划。我认为美国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保证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步才去考虑怎样填补经济漏洞,最后再考虑如何使美国经济再度腾飞。

三、金融危机的影响议论文总结和疑问

次贷危机的解决措施范文2

【关键词】问题金融机构;政策演变;救助方式;美日比较

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使日本金融业遭受了沉重打击,金融机构背负着巨额的不良债权,大量金融机构破产兼并。日本政府一改以往渐进式改革方式,实施了金融“大爆炸”改革,在处理问题金融机构上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机构出现危机的数量增加,美国监管当局在如何处理问题金融机构上也形成一套相对有效的处理方式。在2008年以来的次贷危机中,美国也探索出有效控制风险和处理危机的新手段。

一、美国政府救助危机金融机构的具体方式

1.最后贷款人职能

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联储可以向会员银行提供临时性抵押贷款,无需国会批准。根据《联邦储备法》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只要联邦储备委员会七名成员中有五位以上投赞成票,就能授权任何一家联储银行,为任何个人、合伙企业或公司提供任何形式的资金。贷款的利率根据第14(d)条之规定,而只要抵押担保物是任何美联储满意的资产即可。

在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美联储根据《联邦储备法》的10(b)紧急预防条款条款,通过摩根大通向贝尔斯登提供了一笔为期28天,利率为3.5%的紧急贷款援助。

2.公私合营投资计划(Public-Private Investment Program,PPIP)

在雷曼兄弟破产后,美国通过《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授权财政部长建立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TARP的核心内容是财政部以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从任何一家受美国法律管辖并在美国拥有相当数量业务的金融机构购买不良资产。其中由财政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联储公布的“公私合营投资计划”是针对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的处理而设计的。

PPIP将有毒资产进一步划分为问题贷款和问题证券,分别加以处理。对于问题贷款,财政部计划将TARP计划中拿出的全部资金的一半归入该项目,并由FDIC直接管辖。财政部与私人投资者按1:1比例出资,共建基金来收购银行业的问题贷款。FDIC为私人投资的融资提供担保,融资杠杆比率最高可达6:1。对于问题证券,财政部计划将TARP计划中拿出的全部资金的另一半归入该项目。财政部与私人投资者按1:1比例出资,并为私人投资者提供与政府出资相同比例的贷款。私人投资者还可以利用抵押证券化资产收购融资工具(TALF)计划来为问题证券计划提供融资支持。

3.公共资金注入

2007年次贷危机中,美国政府根据《2008年经济稳定紧急法案》对若干问题金融机构进行注资。该法案要求财政部公平地使用救助资金,公正进行投资,有义务购买无表决权股权。在救助发生的两天内,财政部必须公布对行动的描述、介入资产数量、资产购买价格以及电子文件,同时财政部的每次行动都必须接受司法审查。2008年10月13日,美国时任财政部长保尔森宣布根据《2008年经济稳定紧急法案》,拿出2500亿美元注资到9家主要银行。

二、日本政府救助问题机构的具体方式

1.最后贷款人——“日银特融”

日本银行在金融危机中发挥最后贷款人职能集中体现在“日银特融”中。日银特融是指日本银行发挥最后贷款人功能,为维持金融体系稳定,根据政府要求对陷入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提供的一种无抵押、无期限的紧急特别融资。

关于日本银行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的法律规定在《日本银行法》、《存款保险法》、《金融再生法》和《早期健全化法》等法律中。

1995年以来,日本银行频繁运用“日银特融”。“日银特融”多用于破产金融机构的特别融资,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在政府对破产金融机构注入公共资金时,由日本银行为其提供临时性借款,维持破产机构经营活动,如对兵库银行(6120亿日元)等地方中小银行和北海道拓殖银行(26771亿日元)、山一证券(12000亿日元)、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时均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二是提供次级贷款,如为绿银行提供1100亿日元次级贷款的援助。

2.设立债权回收公司(RCC)

根据1998年和1999年的《金融再生法》和《金融早期健全法》,1999年日本仿照美国重组信托公司(RTC)模式设立了不良债权回收公司(RCC)。该机构资本金2120亿日元,由存款保险机构全额出资。

至2010年3月,RCC累计从“住专”承接账面价值4.66万亿日元贷款债权,累计回收3.34万亿日元,回收率为71.8%;从破产金融机构累计收购4.71万亿日元债权,累计回收5.52万亿日元,回收率高达117.1%。根据“金融再生计划”的申请,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RCC共从527家金融机构以0.31万亿日元收购本金2.9万亿日元不良债权。

3.公共资金注入

1997年日本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为了解决如何使用公共资金稳定金融市场的问题,日本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范公共资金使用。日本使用公共资金解决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及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存款保险机构购买金融机构发行的股票等方式,对金融机构注入公共资金。

日本公共资金注入制度主要由五部法律构成。作为临时性措施的包括1998年的“金融机能安定化法”,“早期健全化法”,2002年的《关于促进金融机构合并重组的特别措施法》,2004年出台的《为强化金融功能实施的特别措施相关法律》。作为永久性措施的包括2000年出台的《存款保险法》第102条第1款,即金融危机应对第一号措施,即为了金融危机应对,维持信用秩序,存款保险机构可以为接盘金融机构进行增资。

2008年12月,日本修订了“金融机能强化法”实施截止至2012年3月的临时性措施,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并且降低了注资的条件,仅对资本充足率不足4%的国内银行属于“经营不善”原因要求公共资金时追究经营者责任,其余情况一律不予追究。根据本次修订,截止2010年6月,存款保险机构共为13家地方性金融机构注入公共资金3495亿日元。

三、美、日政府救助问题金融机构方式的比较及启示

1.中央银行介入程度比较

日本的日银特融所为流动性不足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是一种无抵押、无期限的紧急特别融资,而且,日本银行例外的为一些金融机构提供了资本金,与以高安全性资产为担保的常规信用供给相比,这种对问题金融机构实施的无担保贷款增加了回收风险的不确定性,使中央银行存在信用受损的可能性。出资或提供资本金等方式的资金回收优先度低,无法回收资金的风险远远大于贷款。

日本银行在日本存款机构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援或者资本金注入时,经常会出现从日本银行借款的现象,对于日本银行,虽然这部分借款原则上由政府保证,并无坏账风险。但是存款保险机构运用这笔资金进行贷款而无法收回时,最终的损失还是由国民负担。

而美联储为危机金融提供贷款时,均要求严格的担保,而且有高额的惩罚性利率。例如在给美国国际集团贷款时,美国国际集团被要求以其所有资产为担保。这些措施防止了道德风险,增加了被贷款机构的还款压力,也保障了资金的安全性。

2.清理不良债权的方式比较

在对于不良债的清理上,对于是否应动用公共资金的问题,一直存有很大争议。日本在九十年代,成立了债权回收公司,但处理不良债权的进程非常缓慢,1998年日本政府开始通过注入公共资金的方式处理不良债权,处理不良债权的速度才得以加快。本次危机中,即使是一向主张市场化的美国,也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处理金融机构不良债。由此可见,在处理不良债的问题上,需要政府主导,才能加速不良债的清理速度,避免金融机构自己处理缓慢而导致危机延续。其次,不良债处理需要政府提供主要的资金,并承担一定风险。再者,不良债的处理也要通过市场的行为,例如美国成立的公私合营基金,资产重组托管公司,日本成立的债权回收公司。

经验表明,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问题越主动、进行得越早,不良资产的处置的难度越小、成本越低;反之,对国民经济和银行业的拖累就越大,政府的各种措施就显得极为被动。同时,处理不良资产要有法可依。日本处理银行不良资产之初,在没有制定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框架的前提下,就对问题严重的金融机构施以无条件的注资。直到《金融再生法》出台后,日本才促使不良资产处置从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封闭的、限制的模式转向以市场主导的、开放的、自由竞争的模式,从而使清理回收公司可以顺利运作。而本次危机中美国在国会通过《2008经济稳定紧急法案》后才依据法律购买金融机构的有毒资产,并在法律中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性条件,设置了监督机制,以防范道德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在问题资产的定价上,起初日本的RCC收购价格仅为账薄价格的3%,收购进程缓慢,直到2002年《金融再生法》修订后,才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收购价格政策,不良资产的收购才得以迅速进行。在美国上个世纪储贷危机时期,不良资产剥离是在FDIC监管下由RTC决定的,而本次美国的PPIP计划,不良资产的剥离是由银行自主决定的,并由私人投资者竞价购买和负责运营管理,并最终通过市场销售,整个过程运营高度市场化,剥离和处理的价格都是由市场决定的。

3.公共资金注入方式比较

在注资决定上,美国授权财政部长决定或财政部长决定经国会审批,是对金融机构主动进行救助,而根据日本的“金融机能安定化法”,“早期健全化法”等几部临时救助法案规定,资金援助均是在限期内由银行提交申请进行审批后实施的。

在注资的方式上,美国是由政府直接购买金融机构的优先股等,而日本则是政府通过存款保险机构购买金融机构股票,这与长期起来日本存款保险机构的性质有关。

在道德风险的防范上,日本最初并不注重道德风险和资金的安全,导致在救助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时资金无法收回。在“金融机能强化法”中,规定了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但因此导致了申请公共注资的金融机构数量减少。于是,在2008年的危机中,日本不得不修订该法,降低公共注资的条件。而美国一向主张市场化,也更注重道德风险的防范,不但在注资的选择对象上采取不确定的政策,对于接受援助机构也苛以严厉的惩罚措施。

由此可见,在注资模式上,美国的注资制度优于日本,更有利于道德风险的防范,敦促银行谨慎行动,增强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参考文献

[1]刘瑞.金融危机下的日本金融政策[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2]裴桂芬.银行监管的理论与模式——兼论日本的银行监管[M].2005.

[3]李扬,胡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监管改革[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次贷危机的解决措施范文3

论文摘要:金融危机下金融 法律 的变动有迹可寻,此消彼长次贷危机折射出金融法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预测未来的金融风暴,其根源在于金融法对有效市场理论的认识不足,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破解局限性的关键在于鼓励完全披露信息的制度安排和个人责任制度的建设。

一、历次金融危机下金融法律的回应

金融危机是 历史 的常客。虽然每次危机个性迥异.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相似点。其中较为常见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存在行为金融学中称之为“羊群行为”的情形.或者叫从众行为(followingthe trend) 即虽然个体是理性的,但往往导致群体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的非理性。据说这种类似羊群的行为源自信息瀑流(information cascade)。我们可以从住宅市场的变迁,1987年的股灾以及外汇市场波动中发现它的身影。 

危机常常起源于相对较好的 经济 形势,是时,人们有大把可支配的收入想寻找投资机会.常常跟风于大众问流行的投资项目。 这种模式意味着.在一定情形下.投资者仅关注羊群性证券,而忽略了其他外生性资产。以次贷危机为例.我们可以在次贷衍生品的投资狂潮中看到羊群因素。通常.随着羊群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当衍生品复杂到无人能理解该证券的本质时,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企图借机谋利。当危机来临之后,政府就介入以缓解危机的波及面。 

这是历史的惊人重现。1 7世纪荷兰发生过郁金香市场危机.当时在市场泡沫破裂之前,郁金香的价格直逼一幢房屋的价位。政府不得不允诺以 1 o%的价位购买郁金香的期货合约。一个月之后便是赫赫有名的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事件.当时南海公司不受限制地向贪婪的关系户们发行具有欺诈性的股票认购书。人们狂躁地涌八市场急遽抬升了股价.当众人意识到公司管理层在兜售日益膨胀的股票时.随之便是恐慌性地集体抛售.这导致市场的惨跌。英国政府不得不出手拯救经济.并最终施行了规范股份认购的《泡沫法》。该法规定.未经法律授权或英王特许.发行股票办公司是非法的。

回顾整个2o世纪,最令人刻骨铭心的金融危机就是起源于1 929年股市危机的经济大萧条.这次危机促成了前所未有的政府管制和1930年代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当然这些举措并不能有效地运用于 1970年代至 198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管制的 新形式便1980年的《储蓄机构解除管制和货币控制法》(depository institutions deregulation and monetary control act),该法赋予银行有更多的自由权来选择投资和储蓄。之后,便是1 982年1 2月的 《甘恩一圣哲曼储蓄机构法》garnst germaindepository institutions act),该法旨在赋予金融机构投资多样化的权限。 

在起因于储蓄和贷款危机的united states v winstar等相关诉讼中,我们可从中获取政府管制措施之外部效应的客观教训 .这在anchor savings bank.fsb v.united states案中也有迹可循。法院在2008年所作出的判决类似于早年要求美国政府对违约行为担责的裁决。[7]anchor储蓄银行起诉美国政府,声称1989年的 (《金融机构改革一恢复 一执行法》(financial inst i tut ions reform recovery and enforcement ac.以下简称firrea)的若干条款——其立法意图旨在补救储蓄和贷款危机的管制问题——危及到现存合约的遵守与否。特别是在1 980年代 .在美国监管机构的要求下,anchor要求众多失意的储户与其协议允许它适用 “监管美意 (supervisory goodwii  以满足其资本充足性的条件。firrea否决了这种 会计 报表 anchor为满足这种资本充足率的新要求.被迫损失以将其所持资产多样化。因此,anchor和其他银行斥责firrea损害了早期的合约义务。法院支持了该诉求。

总之 历史揭示了金融危机的怪圈.即危机过后是管制,管制过后是新的金融危机.然后是新管制,生生不息。然而.就当前而言,相关的事实是危机周期更短了。我们要反思 :我们可从中学到些什么.进而可阻止或者起码能减轻下一波危机的 冲击7我们是否会继续犯同一个错误7

二、次贷危机对法律局限性的拷问

自由市场的历史.一直就是上上下下起伏不定的过程.与此类似的是欧洲市场发行的欧元债券,其在贸易中自由度较高,日渐活跃的金融创新活动并未受政府管制的阻挠,随之市场繁荣。难题在于能否找到这样的一条路径:既能让金融创新不受费力、费钱、费时的复杂管制举措的消极影响.又能保障公众及其投资者免受市场弊病之扰以及暴富梦醒之后羊群行为的冲击。 

在过去数年间,我们亲眼目睹了次贷抵押支持证券给金融机构和全球投资者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我们清楚损失的巨大波及面,想找出罪魁祸首究竟发生了什么,谁又该对此负责呢?在寻找的过程中,脑海中闪现出许多词汇来形容引起此次危机的嫌疑证券——例如掉期.衍生品.担保债务凭证 证券组合和抵押支持证券—— 以及其他 ”非常嫌疑犯”——例如投资银行家.抵押经纪人.对冲基金管理人 ,评级机构和金融工程师.是他们推动了有毒抵押产品。总之,缘由众多.也该有很多人和事被责难。考虑到将来还会出台监管措施来回应这场危机,那就有必要审视这些原因。 

市场泡沫开始随着大批金融机构批发的业主抵押贷款出现问题而破裂。这些贷款又被打包成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组合.接着又被重新打包卖给其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1o]简言之,监管措施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该监管其中的哪些主体7哪种监管措施适当可行7同时.监管体系从一开始就必须对所涉及的金融证券及其衍生品的本质有着准确的定位.还须注意到这些证券日新月异的情形。正如一家法院所指出的.次级抵押就是因责任标准而不是贷款规模不合规的抵押…在绝大多数情形下.这些风险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它们是1 990年代市场中急遽扩张的高收益高利润业务。” 

看看这些稀奇古怪的金融工具和酿就此次危机的贪欲 .确实很难说不需要某些严格的监管形式。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这个事实,即监管会使得交易更费力费时进而可能伤及现行金融体系的有效运转,甚至直接给金融体系带来伤害。而金融法之所以具有规制与监管的性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金融市场失灵和金融业的特殊性。但从实际情形来看.就金融效应而言,在估量是否该监管以及如何监管的问题时.我们可能会 “因作为而被责难,也会因不作为而被责难”.这便将金融监管的立法者和执法者推向了两难境地。

我们看到.美国对这场经济危机的最初反应是向这些声名显赫危机重重的金融实体注资,通过前任财长henry m paulson力推的保尔森计划,用监管措施来避免或最好能减缓未来的金融危机。通过研究初步发现 .保尔森计划和 ~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具有局限性——显然无法预测也无从保护我们免受未来的金融风暴冲击。因此,我们希望将来的监管体系既能确实触及到根源问题又能有效防止或者缩小未来更复杂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三、金融危机凸显法律局限性的成因 

(一)有效市场依赖于充分披露信息的市场自律环境

现代 金融的基本原则便是尤金 ·法玛 (eugene fama)  所讲的 “有效市场”理论假设.即 “简单来说便是股价能完全反应所有可获取的信息。”法玛最早在 1 970年提出了该理论进而在1991年修正并重申了这一原则。该假设的重心及有效市场理论的关键在于信息对公众投资者的可获取性。这似乎与直觉相 反 .特 别是在全球通讯瞬间即达 的时代 金融机构和其他复杂衍生品交易的市场主体通常都会各尽其责.避免详尽披露所交易的巨额  虚构衍生品”信息。事实上.直至 1999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board)启用了一种最低程度的信息披露标准,要求从业者披露其所持衍生品价值.并将其反映在财务报表的资产或者负债一栏。这可以让所有证券分析者都可以享有平等的信息获取权。面对如此多的信息,从中获利的唯一途径就是如何比其他分析者更好地破译这些信息。”而我们并未向这个市场提供足够的制度安排。

因此.一旦从持续数年之久的金融危机中醒来,问题便接踵而至:我们是否需要更多实质性的监管举措或者我们是否需采取措施要求充分的信息披露并伴以有效的联动实施举措? 保尔森计划或者任何其他监管举措是否足以应付得了或者我们还能创设出一种无需依赖管制的市场自律环境吗?

(二)法律忽视了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 

从广义上来讲. 道德风险是指当事人因不愿承担其全部行为的后果而表现各异。”问题就在于个人或者机构以为他们不用对其行为担责.因而倾向于表现得不太认真,而让他人承担这种行为的后果。这便可用来解释房利美 (fannie mae)管理层的疏忽大意.他们以为当灾难来临之际政府会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 

道德风险也存在于次贷危机中.因为借钱给贷款人的 金融 机构懂得.只要房地产市场持续走强.他们便可投资获利。通过这种次贷衍生品.他们便将这种风险传递给他人 (假定所有人都失利了,他们还可从政府那里获得救援)。

我们所有在场的人都处于道德风险行为链之中,因为不合格的抵押经纪人将风险性抵押产品推向不设防的非适格买家;有风险意识的出借者.将这些抵押物出售给投资银行.他们再将这些抵押物打包成用来对冲和减小风险的衍生证券:各路打包产品的卖家又将其兜售给世界各地的善良投资者。最后.我们可知代理机构并不乐意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评估这些复杂的证券。直到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一切大白于天下,我们才发现自己身处于全球性金融危机之中。

一言以蔽之,这个道德风险问题是由不端的管理行为造成的。道德风险”的根源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信息不对称——没有信息披露就会导致机会主义行为。这种行为常常见之于没有机制或动力去推进完全披露信息的环境。有识之士指出 代理人的道德风险问题是委托代理理论的主题,因此虽然大家公认次贷衍生品的估价并非易事.但是机构交易商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去做仿佛不存在任何估价问题。给衍生品资产估价并非易事.但反过来说又有很多金融工具便于做此事,或者起码可以摸索一下。披露这个估价的过程可使尽可能多的公众更加清楚其投资处于风险之中。 

有人可能会同情那些急切的业主,因为他们被人劝服后拿到一笔明显不够谨慎又不合适的贷款,还能理解用政府的钱去帮助业主免于损失的必要性。但是.如果做得不到位.这种救助实际上消解了自愿进行风险性交易的金融机构的责任:虽然一边救助那些即将被赶出家门的业主.但是它也可能救助那些加剧这个问题的金融机构并保护那些因投资失利而购得风险性证券的投资者。 

政府在收拾这场金融危机过后的残局时,必须考虑到道德风险在保护未来金融消费者方面所起的作用必须通过 法律 来保护消费者而不是仅仅救助那些忽略其义务并继续创设金融工具将风险传递给他人的金融机构。 

四、破解金融危机下法律局限性的对策

(一)既要有强制信息披露的制度安排,又要有市场的自律环境 

世上并无避免金融危机的良药。一般来讲,自由市场不受政府管制的阻滞.富有活力且 发展 快。与此同时.自由市场还能生成比被管制市场更高的波动性.以及变动中的均衡;这种波动性就是我们甘愿为 经济 自由和成长所付出的代价。被严重管制的市场可能波动性较低.但它带有更多的障碍性因素.在发展创新性金融工具方面行动迟缓。解决金融问题的办法不是将我们的资源投资于新的限制性管制体系中因为其灵活性还不足于跟上复杂多变的全球性金融世界。相反 我们必须推进创设一种向全体市场参与者完全披露信息的市场环境,进而对金融机构.评级机构和相关主体开展严格的监管.以此对违规行为施加严格的法律措施。 

如果我们假定完全披露有助于保证金融主体诚实守信 .有助于公众投资者获取充分的信息以做出决断那么我们需创设出~种鼓励披露的管制结构和有助于自律的工具。虽然充分的信息披露要求可以被创设出来.但是更艰巨的任务是创设出一种宁可守法不可违法的环境.这种自律机制要比外部强制机制更加有效。如经常有这种情况,我们既需要胡萝,又需要大棒。 

(二)须追究金融机构管理层的个人责任 

我们在次贷危机中所遇到的问题 .正是准备不足 .贪腐和缺乏信息披露的直接后果。准备不足是因为设计抵押衍生品的那帮家伙并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些工具的扩展性.进而无法准确定价。与此同时,评级公司在评定信用级别时既没有充分的信息.也没有足够的技能来准确评估这些工具。只要房地产市场一直往前发展,外加次贷买家的涌入.就有高回报而无风险。接着该问题还因大量低素质的无照抵押经纪人介入而恶化,他们或者并不完全熟悉抵押产品或者在没有充分披露与抵押产品相关信息之际误导世人购买该产品。政府支持抵押机构和其他金融组织并没有向投资者披露与抵押支持工具相关风险的压力这便是被掩饰的现象。抵押贷款流看起来更像是知名的金字塔计划 (pyramid scheme),即创建者和早期投资者受益,当一切烟消云除时留待我们去收拾这副残局。 

次贷危机的解决措施范文4

1.次贷危机的起源

次贷是对有欠佳信用记录或负债与收入比例偏高的借款人发放的房屋贷款。作为一种金融产品,次贷有两个主要特点。从需求看,次贷借款人的特点决定了次贷必须批量化、高利率,这就产生了对衍生产品的需求。从降低风险来看,次贷的发放取决于房价的稳定上涨和利率的持续低水平,一旦这些宏观经济因素逆转,次贷的拖欠率必然上升。次贷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规模一直很小,直到2001年,次贷才开始在美国飞速发展。新增贷款额从120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38%。截至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为1.5万亿美元,在按揭贷款市场所占份额从2001年的2.6%增加到15%。

低利率、房价稳定上涨及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美国次贷飞速发展的三个主要原因。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为刺激经济,美联储25次降低联邦基金利率,直至2003年6月至2004年1月的历史最低点。长时间的低利率推动了房贷需求及房价上涨,而房价上涨导致的风险低估又刺激了房贷需求。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下,为适应这些需求,金融机构开发了次贷。次贷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购房需求及房地产价格,反过来又刺激了对次贷的需求。

刺激次贷飞速发展的低利率、高房价等宏观经济因素发生逆转,是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2004年6月之后,美国为对抗通货膨胀,17次提高利率,至2006年7月,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升至5.25%。但是,次贷产品在降息过程中形成的势能没有削减,反而随着衍生产品的发展而不断提升。持续降息、升息造成的宏观经济环境不够稳定埋下了次贷危机的隐患。2006年,美国房价开始下降。利率的升高、房价的下跌,使资信状况欠佳的次贷借款人越来越难以承受房贷的负担。至2007年7月,次贷拖欠60天的比率超过15%,是2005年同期的3倍。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也因此而显著上升。2007年4月,美国次贷行业的第二大公司新世纪金融(NewCentury)宣布倒闭,拉开了次贷危机的序幕。

2.次贷危机的传导

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有必要对次贷衍生产品及其证券化过程作一个简单介绍。购房人(借款人)向按揭贷款机构申请贷款,得到现金购房,按揭贷款机构不能独自承担按揭贷款尤其是次贷的风险,于是通过各类房地产按揭证券化产品(MBS)转移风险。截至2007年7月,美国按揭贷款余额共计10万亿美元,其中,MBS余额4万亿美元,主要包括按揭贷款支持的商业票据(ABCP)和按揭贷款抵押债权(CDO)。

按揭贷款证券化过程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按揭贷款证券化,并设立特殊目的实体,将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转移出自身资产负债表,特殊目的实体与发起人隔离,由于增信容易,发行的票据有价格优势,被称为投资渠道(conduit)。第二步,投资银行承销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投资银行首先通过估价模型计算不同贷款的风险,按照不同的风险打包,编写说明书,以不同的风险类别对应不同的收益率,推销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第三步,机构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和收益的需要购买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次贷衍生产品通过资本市场被不同国家的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共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购买,对银行来说,衍生产品分散了风险、增加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与此同时,也将风险扩散到了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各类投资人及不同国家。

下面,再具体介绍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过程。

第一步:酝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一些从事房屋信贷的机构,开始了降低贷款门槛的行动,不仅将贷款人的收入标准调低,甚至没有资产抵押也可得到贷款买房,进而形成了比以往信用标准低的购房贷款,“次贷”也因此得名。获贷人“零首付”买房,过去没能力买房的人群有了买房的条件,当然,与优质贷款人的固定利率、较低的贷款利息等相比,要付出更高的利息,贷款的利率也要“随行就市”浮动。对放贷机构来说,它可以获得比带给优质贷款人固定利率、较低贷款利息更高的收益。然而,这一“设计”构建在了一个贷款人信用低的基础平台上,一旦贷款人无力如期付息还本,放贷机构烂账风险甚大。上世纪末期,美国经济的景气,淹没了风险。进入21世纪后,次贷风行美国。利率低到了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美联储储蓄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次贷在美国欣欣向荣。有数据显示,次贷发展最快的时期是2003—2006年,这几年恰恰是利率最低的一段时期。放贷机构坐收超常利润,贷款人赢得房产“升值”。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从2007年2、3月开始,美国一些次级抵押贷款企业开始暴露出问题。

第二步:扩散。次贷之所以酿成危机,是因为次贷已经通过美国金融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放大成为次级债券,弥漫到整个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领域。美国的抵押贷款企业,显然知道次贷高回报的背后是高风险,他们不仅需要防范风险,更需要找到不断扩展自身资金的新来源,以支撑更大规模的放贷,来获取更多的市场收益。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为他们将单体的次贷整合“打包”,制作成债券,以高固定收益卖出去。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非常偏好这样的“产品”,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新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次级债进入债券交易市场后的表现使投资者淡忘了它的风险。但是,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贷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掉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那些购买了房地产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自2007年3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第三步:转移。到2007年7月,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股市震荡骤停,但评级机构又使次贷危机再次传导。信息不对称使次贷衍生产品的投资人对评级机构有相当高的依赖度。可是,评级机构只能用建立在历史数据之上的计量模型来推算违约概率。一旦房价、利率变化,模型原有的假设条件不复存在了。次贷危机出现之后,特别是2007年8月3日,贝尔斯登宣布暂停赎回3只按揭贷款对冲基金,立即造成股市恐慌,引发骨牌效应。2008年1月到2月,一系列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经放缓,衰退几率上升,美国股市和全球股市全都在下跌。

第四步:发散。美为自救,让金价油价飙升,美元兑经合组织多数成员国货币的汇率都出现了下跌。美元贬值是美国政府转嫁和化解次贷危机的一种有效手段。此次信贷危机很可能标志着美国作为全球经济最终消费者的局限性。经合组织在2007年底的《经济展望》中指出:调整已在进行之中。该组织预测,2007年美国内需最终仅会增长1.9%,低于2006年的2.9%,2008年的增幅将进一步放缓至1.4%。信贷紧缩加速了这一过程。因此,美国需要净出口强劲增长。同时,美元贬值所造成的通胀只要在美国人尚可承受的范围内,通胀也会发挥积极作用,美国人还贷实际上减少了。

二、各国央行救助行动分析

面对金融动荡,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站在第一线,纷纷采取应急措施,给与救助。各国央行的主要措施包括:向银行间市场提供短期流动(各国央行)、作出保障性声明或承诺(美联储、欧央行)、增加贷款抵押品种(澳大利亚、新西兰)、降低利率(美联储)以及临时将贴现期限天(美联储)。美联储还在创造由隔夜延长到30新的流动性工具,通过这种工具将贷款拍卖各银行;同时接受银行的各种抵押物,并与欧央行、瑞士银行达成互换协议,同意提供资金,分配给欧洲需要美元的银行,由此创造了新的在岸流动性工具和新的离岸流动性工具。

分析各国央行的举措,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出手坚决、迅速,从多方面连续采取行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严重,隔夜拆借利率大幅上扬。据此,欧洲央行、美联储和日本、澳大利亚、瑞士以及加拿大等国央行,从2007年8月9日起,多次大规模向银行间市场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流动性短缺的矛盾,维持市场稳定。美联储和欧洲央行还分别发表保障声明,作出相应承诺。8月10日开市前,美联储发表声明,承诺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股市失控。

二是注意沟通,使各国央行形成事实上的联手协调行动。由于金融市场全球化的特征,一个环节的问题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连锁反应。因此,政策和行动协调显得十分重要。据美联储官员透露,美联储与欧洲央行曾在8月9日、10日和13日就公开市场操作的有关情况通过电话。这恰恰是两大央行大规模注资(即向银行间市场提供隔夜贷款)的三个时间,也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瑞士央行注资的时间。

三是在大力救市的同时,妥善处理救市与预防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关系。在这场金融动荡中,各国央行都面临权衡危机处理和预防金融机构道德风险的问题:不及时救助,将扩大金融风险,酿成更大动荡;迅速出手,又担心助长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纵容高风险作业、依赖央行救助,多数国家央行将危机处理摆在第一位的投机心理。对此,迅速、坚决地连续采取救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广泛赞誉。

三、对我国的启示

1.中央银行的职能及金融监管

首要,问题在于理想的利率水平。确定目标利率的重要考量当然是控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应当看到,美国在过低利率水平上停留了太长时间,之后又持续升息,造成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埋下了次贷危机的引线。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维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利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我国利率还没有完全放开,在不断推进利率自由化、市场化的进程中,如何制定合理的利率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其次,必要的中央银行监管职能,有利于中央银行在危机处理中积极有效地履行职责。这样,中央银行才能防患于未然,在金融风险突然出现时,及时对金融机构实施救助,维护金融稳定。此外,在构建存款保险机制时,中央银行应该占据特殊地位。

最后,在当前金融体系高度融合的情况下,金融监管需要多方面的专家。金融监管当局应当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各种信号进行实时综合分析,增强预见性。如果美联储或其他银行监管机构能够在几年前意识到次贷的风险,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可能就不会发生这次危机。我国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提升,银行、保险、证券,这些行业的风险行业的产品交叉现象越来越多,呈现越来越高的相关性,如果银行监管机构只有银行信贷产品方面的专家,缺乏通晓证券、保险产品的专家,就无法估量银行的潜在风险,作出正确的判断和举措。

2.控制房贷风险

美国高房价、低利率造成了对房地产的虚高需求,当虚高需求由于房贷及其他条件的限制降低之后,被这种需求推升的房价肯定会下跌,如果跌幅较大,就可能引发民众财富缩水,消费水平下降和经济增长减缓。反观我国,近年来房价飞速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炒房投机和虚假贷款文件,部分新房、二手房出售过程中存在“阴阳合同”,以此逃避应缴税费、骗取银行贷款,使购房者减少实际首付、开发商获取非法利润,由此带来的房贷风险则完全由银行承担。目前,此类风险正在积累,如不坚决防范,有可能埋下巨大隐患。因此,有必要从制度上研究对策,出台相关共享机制和预警机制,建立银行、税务和房地产主管部门的信息规定,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同时,应建议银监部门督促商业银行对相关房贷文件的真实性进行清查,涉及违法的依法惩处,涉及资料错误的应限期改正。对于商业银行自身在房贷问题上默许购房者和开发商作假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也应加强监管,防止其为追求高收益而低估风险带来后患。

3.发展债券市场、推进资产证券化

流动性过剩格局下发展债券市场,既要防止风险低估,又要加强评级公司透明度。当前,我国正在着力发展公司债市场,公司债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风险低估,我国应进一步推进利率自由化,从多方面入手解决流动性过剩,从根本上防止风险低估产生的问题。此外,我国的评级机构也是接受债券发行人付费,甚至存在按评级结果付费的现象,为避免重蹈美国评级公司的覆辙,迫切需要制订对评级机构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

4.对金融市场方面的政策建议

建议成立国家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全盘统筹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十七大提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具体的落实措施。一个有效的金融市场的标准是:让老百姓投资回报与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比如,在过去10年中,中国名义GDP的增速在14%左右,要做到这一点,中国需要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这包括发达的公司债市场等。公司债市场的不发达是目前流动性过剩、老百姓投资回报低、企业缺乏长期融资工具的关键所在,解决这一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只有老百姓从经济增长中获得了相应好处,才有可能增加其消费意愿。

参考文献:

[1]FDIC.2007.SandraL.Thompson,CorporationonMortgageMarketTurmoil:CausesandConsequencesbeforetheCommitteeon

Banking[J].HousingandUrbanAffairsU.S.Senate.March22,2007.

[2]FDIC.2007.SheilaC.Bair,NewRegulatoryGuidance,CurrentMarketConditions,andEffectsonRegulatedInstitutionsbefore

theSub-committeeonFinancialInstitutionsandConsumerCreditoftheCommitteeonFinancialServices[J].U.S.Houseof

Representatives.March27,2007.

[3]IMF.2007.GlobalFinancialStabilityReport.[R]April2007,September2007.

[4]MortgageBankersAssociation.[R]2006.NationalDelinquencySurvey.

[5]NorthernRockPlc.2007.[R]InterimResults6MonthsEnded30June2007.

[6]US.2007.MortgageStrategist:10MostFrequentlyAskedDataRelatedQuestionsAbouttheSubprimeCrisis,[J]U.S.Houseof

Representatives.September4,2007.

次贷危机的解决措施范文5

 

关键词:金融危机  金融法规  道德风险  制度安排

一、历次金融危机下金融法律的回应

金融危机是历史的常客。虽然每次危机个性迥异.但还是存在着不少相似点。其中较为常见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存在行为金融学中称之为“羊群行为”的情形.或者叫从众行为(followingthe trend) 即虽然个体是理性的,但往往导致群体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的非理性。据说这种类似羊群的行为源自信息瀑流(information cascade)。我们可以从住宅市场的变迁,1987年的股灾以及外汇市场波动中发现它的身影。 

危机常常起源于相对较好的经济形势,是时,人们有大把可支配的收入想寻找投资机会.常常跟风于大众问流行的投资项目。 这种模式意味着.在一定情形下.投资者仅关注羊群性证券,而忽略了其他外生性资产。以次贷危机为例.我们可以在次贷衍生品的投资狂潮中看到羊群因素。通常.随着羊群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当衍生品复杂到无人能理解该证券的本质时,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企图借机谋利。当危机来临之后,政府就介入以缓解危机的波及面。 

这是历史的惊人重现。1 7世纪荷兰发生过郁金香市场危机.当时在市场泡沫破裂之前,郁金香的价格直逼一幢房屋的价位。政府不得不允诺以 1 O%的价位购买郁金香的期货合约。一个月之后便是赫赫有名的南海泡沫(South Sea Bubble)事件.当时南海公司不受限制地向贪婪的关系户们发行具有欺诈性的股票认购书。人们狂躁地涌八市场急遽抬升了股价.当众人意识到公司管理层在兜售日益膨胀的股票时.随之便是恐慌性地集体抛售.这导致市场的惨跌。英国政府不得不出手拯救经济.并最终施行了规范股份认购的《泡沫法》。该法规定.未经法律授权或英王特许.发行股票办公司是非法的。

回顾整个2O世纪,最令人刻骨铭心的金融危机就是起源于1 929年股市危机的经济大萧条.这次危机促成了前所未有的政府管制和1930年代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当然这些举措并不能有效地运用于 1970年代至 198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管制的 新形式便1980年的《储蓄机构解除管制和货币控制法》(Depository Institutions Deregulation and Monetary Control Act),该法赋予银行有更多的自由权来选择投资和储蓄。之后,便是1 982年1 2月的 《甘恩一圣哲曼储蓄机构法》GarnSt GermainDepository Institutions Act),该法旨在赋予金融机构投资多样化的权限。 

在起因于储蓄和贷款危机的United States v Winstar等相关诉讼中,我们可从中获取政府管制措施之外部效应的客观教训 .这在Anchor Savings Bank.FSB V.United States案中也有迹可循。法院在2008年所作出的判决类似于早年要求美国政府对违约行为担责的裁决。[7]Anchor储蓄银行起诉美国政府,声称1989年的 (《金融机构改革一恢复 一执行法》(Financial Inst i tut ions Reform Recovery and Enforcement Ac.以下简称FIRREA)的若干条款——其立法意图旨在补救储蓄和贷款危机的管制问题——危及到现存合约的遵守与否。特别是在1 980年代 .在美国监管机构的要求下,Anchor要求众多失意的储户与其协议允许它适用 “监管美意 (supervisory goodwiI  以满足其资本充足性的条件。FIRREA否决了这种会计报表 Anchor为满足这种资本充足率的新要求.被迫损失以将其所持资产多样化。因此,Anchor和其他银行斥责FIRREA损害了早期的合约义务。法院支持了该诉求。

总之 历史揭示了金融危机的怪圈.即危机过后是管制,管制过后是新的金融危机.然后是新管制,生生不息。然而.就当前而言,相关的事实是危机周期更短了。我们要反思 :我们可从中学到些什么.进而可阻止或者起码能减轻下一波危机的 冲击7我们是否会继续犯同一个错误7

二、次贷危机对法律局限性的拷问

自由市场的历史.一直就是上上下下起伏不定的过程.与此类似的是欧洲市场发行的欧元债券,其在贸易中自由度较高,日渐活跃的金融创新活动并未受政府管制的阻挠,随之市场繁荣。难题在于能否找到这样的一条路径:既能让金融创新不受费力、费钱、费时的复杂管制举措的消极影响.又能保障公众及其投资者免受市场弊病之扰以及暴富梦醒之后羊群行为的冲击。 

在过去数年间,我们亲眼目睹了次贷抵押支持证券给金融机构和全球投资者所带来的巨大损失。我们清楚损失的巨大波及面,想找出罪魁祸首究竟发生了什么,谁又该对此负责呢?在寻找的过程中,脑海中闪现出许多词汇来形容引起此次危机的嫌疑证券——例如掉期.衍生品.担保债务凭证 证券组合和抵押支持证券—— 以及其他 ”非常嫌疑犯”——例如投资银行家.抵押经纪人.对冲基金管理人 ,评级机构和金融工程师.是他们推动了有毒抵押产品。总之,缘由众多.也该有很多人和事被责难。考虑到将来还会出台监管措施来回应这场危机,那就有必要审视这些原因。 

市场泡沫开始随着大批金融机构批发的业主抵押贷款出现问题而破裂。这些贷款又被打包成金融机构发行的证券组合.接着又被重新打包卖给其他金融机构和投资者。[1O]简言之,监管措施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该监管其中的哪些主体7哪种监管措施适当可行7同时.监管体系从一开始就必须对所涉及的金融证券及其衍生品的本质有着准确的定位.还须注意到这些证券日新月异的情形。正如一家法院所指出的.次级抵押就是因责任标准而不是贷款规模不合规的抵押…在绝大多数情形下.这些风险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它们是1 990年代市场中急遽扩张的高收益高利润业务。” 

次贷危机的解决措施范文6

【关键字】大萧条 次贷危机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 启示

一、引言

货币政策对国家经济体系的管理至关重要,在经济动荡时期更是如此。本文以美联储在两次金融危机中采取的货币政策为导向,总结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应用,以期为我国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提供借鉴。

二、大萧条时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的救助方案一直被人们所诟病,甚至有学者认为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常规经济波动在不确定的经济政策作用下的“经济灾难”。 1929—1933年,美国货币存量下降35%,狭义货币m1同期下降25%,政府实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使本已陷入困境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罗斯福总统上台后,将货币政策作为反危机的重点,采取大规模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从1933年开始,美国货币供给急剧膨胀,到1937年,美国货币供给与1933年相比增加了将近42%。罗斯福总统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从根本上为大萧条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三、 次贷危机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及创新

1、危机发生后美联储采取的常规货币政策

2007年夏以来,美联储为了应对危机采取了包括降息在内的多项果断措施。针对危机的扩散和经济的低迷,从2007年9月开始到2008年12月底,美联储连续九次降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从5.25%下调至0.25%,共下调500个基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走完了所有的降息路。利率调整政策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十分罕见。目前,美联储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维持在0到0.25%之间。

2、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货币政策创新

(1)针对交易商的工具创新。随着危机的深入发展,2008年3月开始,回购市场的压力不断增加,回购融资量大幅下降,相应地,成本在提高。为解决主要交易商资金紧张的形势,联储在债券借贷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pdcf)是美联储于2008年3月16日推出的一项针对一级交易商的工具创新。2008年3月13日,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流动性严重恶化,如果无法获得其他融资来源,它将被迫在第二天破产,而因贝尔斯登不是存款性金融机构,不能申请贴现贷款。美联储为了救助流动性严重缺乏的大交易商,阻止信贷市场流动性危机向其他市场蔓延,根据紧急授权创设了pdcf。pdcf使一级交易商获得了与存款机构相同的进入贴现窗口的权利,一级交易商可以按存款机构同样的贴现率借款,资金数量取决于交易商的需要,而且利率是固定的,抵押物可以是各种投资级证券。2008年9月14日pdcf抵押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三方回购市场的抵押品。这样,政府通过pdcf改善了一级交易商的融资能力。

(2)针对货币市场的工具创新。为了对货币市场提供支持,稳定金融市场,2008年9月19日美联储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对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进行升级,建立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amlf),扩大美国存款机构和银行持股公司无追索权贷款规模,为其购买高质量abcp提供融资;二是从一级交易商手中收购由“两房”和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发行的联邦机构贴现票据。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便利(amlf)是2008年9月19日由美联储设立。amlf允许存款机构、银行控股公司和外国银行在美的分支机构以高质量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为抵押,从联储获得相应的资金,期限一般为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的到期日,最长不得超过270天。amlf提高了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的流动性,维护了货币市场的正常运行。

(3)针对存款机构的工具创新。2007年8月以来,美联储在放宽存款机构在贴现窗口借款的条件、降低贴现贷款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措施的基础上,对银行贴现窗口进行改革和创新。

定期拍卖便利(taf)是由美联储2007年12月12日设立一种新型的贴现窗口,即通过招标方式向财务健康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提供贷款。达到一级信贷方案合格要求的财务健康的存款类金融机构根据规定程序向所在地联储银行提交利率报价和竞拍额,由联储决定拍卖结果。在抵押物方面,贴现窗接受的抵押资产即可作为taf的抵押资产。在资金数量方面,每次taf拍卖的资金总量是由联储预先确定并公布的,利率通过存款机构之间的竞争程序确定,投标利率最高的机构将得到资金。

(4)为了刺激实体经济,阻止信贷紧缩在实体经济的蔓延,美联储创造了新型融资方式商业票据信贷便利(cpff),直接将资金送人继续的相关企业。

商业票据信贷便利(cpff)是联储在2008年10月7日新开的短期融资窗口。联储将通过一个特殊目的公司(spv)给美国商业票据的发行者提供流动性支持。一般由特殊目的公司(spv)从符合条件的商业票据发行者那里直接购买无担保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向有资金需求商业票据发行者直接融出资金。

四、对我国的启示

美联储在应对危机中,采用了大量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对于其他国家央行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金融危机货币政策传导链条的断裂与应对

危机发生后,美联储并没有通过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传导而是通过faf、pdcf,tslf、amlf、tabslf等创新工具直接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企业债券,跳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先导环节(正是这些环节的瘫痪导致了政策传导不畅),向市场、向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金融机构、特定的企业和法人注入资金,缓解它们的资金紧张局面,降低它们的融资成本,刺激它们的经济活动,从而拉动需求的最终增长。

2、从“最终贷款人”到“第一贷款人和惟一贷款人”

本次金融危机已经重创了金融系统,造成金融机构流动性紧缺,货币市场资金紧张,为了防止流动性紧缺向实体经济蔓延,美联储被迫向金融系统注入流动性,但是效果并不明显,资产价值的缩水、不确定性的增加,增加了银行惜贷行为,实体经济资金压力很大。为了解决实体流动性问题,美联储不得不代替金融部门承担了融资功能。利用taf、cpff、tabslf等创新工具,在极端市场条件下履行“最终贷款人”角色的同时承担了“第一贷款人和惟一贷款人”的角色,对稳定经济金融体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货币政策组合与协调配合

一般来说,央行除了通过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放松银根之外,还可以采用“非常规方式”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央行可以通过自己的市场影响力,引导舆论走向,制造短期利率将长期保持低位的预期;二是央行可以扩大其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增加基础货币;三是央行可以改变其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如果投资者将不同资产视为非完全替代品,央行买进特定资产的操作就会对资产价格产生明显影响。上述三种量化宽松的方式虽然概念不同,但在操作上可以相互替代。随着美国经济进一步减速,美联储运用上述三种非常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从2008年底以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长期维持在0%~0.25%之间,并在其报告中承诺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这实际上是给公众制造短期利率将长期保持低位的预期;通过新型融资工具,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企业手中购买了大量的各类债券,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急剧扩大;同时,为了解决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流动性需求,美联储放宽了抵押物的范围,使得美国国债以外的地方政府债、地方政府mbs、投资级别的债券、高质量abcp、无担保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住房和商业抵押贷款相关资产等出现在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中,其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更加多样化。

五、结语

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在出台相应政策时必须把短期政策目标和中长期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同深化改革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紧密联合起来,才能够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1、中长期政策应以改革为先导,把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仍然是“重增长,轻调整”,“重行政控制和政策调节,轻体制转型和机制改革”,这从目前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中可以看得出来。最近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如新医疗体制改革、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等。有的有所进步,如医疗改革坚持了有管理的市场化;有的问题不少,如城乡统筹很多是变相征地。但都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即实行措施很差。有的政策措施无法实施,有的政策措施与目标矛盾。

2、短期政策安排有助于积蓄复苏的足够能量

有专家提出,在经济萧条或筑底的过程中,要实现复苏必须积蓄足够的能量。经济复苏不能仅仅依赖于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更要重视消费的增加。为此必须增加居民购买力。购买力的增长既依赖于工资水平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增加,更依赖于物价水平的下降。因此,政府要利用各种可行的有效手段,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购买力,增加有效需求。例如减税、增加转移支付、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教育制度。

3、改善政府服务质量,全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小企业提供着超过3/4的就业岗位,其发展对于稳定就业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并且,就经济长远发展来看,中小企业的成长对于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亦不可忽视,世界上的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是通过发展中小企业获得成功的。例如从人均总量的角度来看,美国人均中小企业数量为0.1,即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小企业;日本人均中小企业数量为0.05,即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小企业。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的中小企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要使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经济体。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应变力,商品劳务的顺畅流通,行业准入限制的取消,以及自由价格机制等等。根据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宏观调控政策的转换要及时,并应当具有前瞻性。

【参考文献】

[1] stephen jen,spyros andreopoulos:the fed's qe operations and the dollar[r].morgan stanley,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