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1
>> 生物医学类OA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互联国外网医学信息资源的获取 因特网上的生物医学信息 开放信息资源的检索、获取与利用 网络商业信息资源获取技术探讨 网络环境下国外军事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 刍议信息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医学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的探讨 生物医学信息的传输机制研究概述 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应用状况与分析 生物医学传感器与医疗保健系统的应用研究 “头脑风暴”在《生物医学仪器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钛合金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 碳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生物医学材料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政府商业性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的市场化模式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一个优质的医学与生物技术信息资源门户网站,是世界收集生物医学链接最多的网站,链接数目达22万个。该网站共收集了12697个杂志名册,其中的4846种杂志具有汤姆森杂志引证报告(Thomson Scientifics’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排名数据,读者可依此了解期刊的质量。通过新闻在线(news)、基因组博客速递(Post Genomics Blog)、健康在线(Health eLine)和专业医学新闻(Profes-sional Medical News)等分类,读者可了解国际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新闻信息以及会议信息,甚至资金资源和研究工具等。
BMJ()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核酸和蛋白质序列数据库,分别收集来自美洲、欧洲和亚洲各研究机构提交的核酸和蛋白质序列,三者每天互换更新数据,以保持三者数据的高度一致。读者可通过各数据库的查询系统以关键词或序列接收号的形式检索到疾病相关基因的信息,其中还包含与之相关的文献和临床信息等并提供链接,是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最主要的数据库资源。
Whitehead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Research(http://jura.wi.mit.edu/):始建于1990年,伴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实施而诞生的一个致力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是一个非盈利的人类健康研究中心,为读者提供基因组序列、基因组图谱、基因组中心的软件以及所属研究人员等信息。
UniProt(http://ebi.ac.uk/uniprot/):日内瓦大学医学生物化学系与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共同维护的蛋白质序列数据库,每条记录包括蛋白质序列,引用文献信息,分类学信息、注释等,数据均经过实验或专家校验,与三大核酸数据库中经直接翻译得到的蛋白一起构成国际上最主要的蛋白质序列数据库。
PDB(http:///):Protein Da-ta Bank,国际上最著名的生物大分子结构数据库,由美国Brookhaven实验室建立和维护,含有通过实验(X射线晶体衍射,核磁共振NMR)测定的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当前已收录了71400个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信息,其中90%以上是蛋白质,对于每一个结构,包含名称、参考文献、序列、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原子坐标等信息。
3结束语
网络上的生物医学信息资源千变万化,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跟踪、评估、补充更新,以更好地利用其为医务工作和医学研究服务。
参考文献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2
单个基因突变导致女性生殖功能紊乱 李东至,林其德
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的产前诊断 韩冰,李红,杨伟文
新书介绍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进展与前景 龙江,李尚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在妊娠早期的调节作用 马谊,李尚为
穆勒氏管抑制物质及其受体研究的进展 田新勇,才迎
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体外培养改良的研究进展 唐莉,彭林
生殖细胞冷冻技术的概况及研究动态 蔡霞,黄德珍
空卵泡综合征研究进展 郭新宇,陈士岭,邢福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 汪云,曹云霞
GnRH拮抗剂在控制性超促排卵中的应用 杨小福,黄荷凤
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不孕研究进展 高桂琴,朱楣光
热休克蛋白与生殖 李东至,林其德
影响生殖的几个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现状 张维嘉,吴炳昕
母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现状 邱丽华,林其德
TCRγδT细胞与自然流产 江静,王振海
女性绝育术研究进展 蒋玉萍,王振海
阴道环研究进展 马莉,刘晓瑷,金毓翠
LNG-IUS的避孕机制和治疗进展 许洁霜,庄留琪
人工流产与乳腺癌关系研究进展 张子豹,武俊青,高尔生
性伴通知在性传播疾病控制项目中的应用 于艺,高尔生
宫内节育器的回顾与展望 曹小明,张维嘉
Filshie夹与女性绝育 杨鹏,朱楣光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成丽俊,沙家豪,周作民
白细胞介素1β、6、8与生殖调节的研究进展 王玮,沈鸿敏
哺乳动物卵透明带蛋白B细胞表位的研究进展 徐万祥
激素类男性避孕药临床研究现状 赵晓明,朱惠斌,庄留琪
植入前诊断的现状和发展 贺桂芳,刘颖
雌激素受体家族在生殖器官中的表达与功能 曲芃芃,朱楣光
体外受精中控制性超排卵的临床研究进展 王光荣,周曾娣
不孕症妇女卵巢储备监测及意义 周毛婴,周馥贞
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与不孕关系的研究进展 李东至,林其德
黄体酮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钱丽娟,翟瞻粲
人类Y染色体异常对发生的影响 张文红,朱伟杰
Y染色体DAZ基因缺失与男性不育 米格尔,李晓红,庄广伦
去整合素和卵子整合素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 田新勇,洪梅,张树民
哺乳动物膜与精卵识别相关的研究进展 丁之德,吴明章
活性氧与弱症 商学军,熊承良,夏文家
流式细胞仪在生精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朱虎,沙家豪,周作民
间质中的免疫活性细胞 李绍祥,李瑞利,王更新,殷秀玲
受精功能 张维嘉,吴炳昕
热休克蛋白与女性生殖的研究进展 陆金春,黄宇烽,张锡然
棉酚的遗传毒性研究 王岚,叶惟三
男性免疫性不育的诊断和治疗 胡彬,胡承阅
滋养层组织X染色体的选择性失活 胡承阅,胡彬,张雪芬
用妊娠妇女血中胎儿DNA进行产前诊断 杜雪,张颖
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在产前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丁华文,马旭,王琳
FISH在未培养羊水细胞中产前诊断先天愚型的应用进展 王民,乔福元
Down综合征产前筛查的研究进展 蒋荣珍,陈汉平
原核期胚胎评价系统与胚胎潜能 邹淑花,吴瑞英,陈子江,孙梅
人类后基因组计划的研究现状与生殖医学 宋晓冬,左伋
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的鉴定 黄晓燕,周作民,沙家豪
应激诱导的早期胚胎细胞凋亡 张佳音,周馥贞
卵巢早衰:基因与免疫 秦姗,沈鸿敏
哺乳动物生精的重要因子:cAMP应答元件调控因子 赵龙梅,裴开颜,贾孟春
无因子区微缺失的研究进展 柳鑫,郝冬梅,闫素文
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在男性生殖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朱叶飞,周作民,沙家豪
精浆中的锌与男性不育 唐轶,鲁海鸥,张宁
精索静脉曲张致男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俞建军,陈昭典
VEGF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郝桂敏,杨素娟,吴瑞芳
肥胖妊娠妇女的危害及处理 吕淑兰,佘淑勤,曹缵孙
国际辅助生殖技术的管理及实施现况调查 胡海燕,曹缵孙
089 胎颈透明膜厚度结合母体血清生化指标的妊娠早期筛查计划预测Dwon综合征风险的准确性 余丽敏,张颖
088 一种含屈螺酮的新型单相口服避孕药对经前期综合征的影响 周蒨,刘晓瑷
091 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减少由克罗米芬诱导排卵中的不良反应 侯志嘉,李红真
090 妊娠早期非Down综合征非整倍体染色体筛查中PAPP-A的参考值 常青,朱楣光
093 胞浆内注射的来源对原核形态的影响 张晓晶,胡承阅
092 人类胚胎快速冷冻法 张维嘉,吴炳昕
094 胞浆内注射时用激光辅助制动 徐瑜,孙莹璞
096 体外受精用于癌症患者和癌症存活者 王冬梅,胡乃荣
095 重组人卵泡成熟激素治疗男性不育 张静华,廖秦平
097 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的产科问题 周希亚,范光升
性病防治与生殖健康 蒋娟,邵长庚
糖尿病障碍的细胞和分子学病理机制 崔毓桂,王兴海
雄激素和骨质疏松症 赵建军,裴开颜,贾孟春
女性偏头痛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 安瑞芳,周玮,曹缵孙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生殖中的作用与调控 王晗,董旭,葛常辉,朱正美
生殖医学中遗传学研究进展 焦泽旭,庄广伦,周灿权
下丘脑弓状核在生殖轴系的地位和作用 贾悦,王兴海,崔毓桂
LH在卵泡发育及卵巢刺激中的作用 张云山,张凤英,高企贤
辅助生殖技术的研究进展 刘英,王树玉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病机理的研究 付永伦,林其德
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系统的研究进展 高敏芝,汪玉宝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 辛志敏,谢青贞,曹路敏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傅薇,林金芳
哺乳动物发生过程中的调节信号 黄海燕,吴燕婉,李伟雄
生成卵细胞激活因子研究进展 王长娟,刘睿智,王忠山
植入前遗传学研究 戚庆炜,向阳
047 米非司酮可做为后晚期避孕药 宋青,陈晓燕
046 服用口服避孕药者用活性炭治疗与排卵的危险 陈晨,刘晓瑷
048 阴道避孕环和透皮避孕贴剂在美国获准上市 周晓波,徐晋勋
049 随机交叉试验比较eZ.onTM塑料和乳胶 杨丹,雷贞武
050 一种新式输精管阻断法 杨向东,乌毓明
卵母细胞纺锤体观察及在辅助生殖领域应用与展望 朱亮,邢福祺
热休克蛋白与生殖 张红烨,陆金春,黄宇烽
卵巢储备功能预测 赵志明,徐素欣,王振海
卵母细胞来源的生长因子GDF-9和GDF-9B/BMP-15 苗竹林,王自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卵巢 付娟,邢福祺
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与子宫内膜 马艳华,邢福祺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胚泡着床 谭冬梅,王智彪,谭毅
宫内移植造血干细胞治疗 李东至,何平
植入前胚胎自分泌因子与胚胎发育 隋凌云,石红
基质金属蛋白酶、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 袁俐,周馥贞
卵巢内调节因子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胡静,杨菁,徐望明
瘦素与女性不孕 陈骞,唐海峰,李尚为
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的新进展 张钰娟,李奕,刘慧娟
抑制素与多囊卵巢综合征 鲁海鸥,张宁,阎素文
透明带避孕疫苗抗原的研究 曹佐武,王自能
组蛋白乙酰基化与形成 崔毓桂,王兴海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邵长庚
抑制素、激活素和FS在女性生殖生理中研究进展 杨玉健,李奕,刘慧娟
人类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进展 金海霞,孙莹璞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雷洛昔芬的临床研究进展 周倩,刘晓瑷
survivi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郭悦慈,章汉旺
高催乳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杨卉,林其德
妊娠合并甲状腺机能亢进 常颖,牛秀敏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产科结局 柏海燕,周洁春,郑建淮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女性不孕 吴亚男,陆金春,皇甫月明,黄宇烽
超排卵方案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阮恒超,黄荷凤,金帆
三维超声在辅助生育技术中的应用 张宜生,周馥贞
遗传外重新编程中的DNA甲基化 黄琼晓,金帆,黄荷凤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流产的研究 王竹洁,徐键
产前基因治疗的进展 于松,刘蕴华,李守柔
STR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邵敏杰,张颖
FISH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赵丽,李红,薛永权
胎儿超声心动图的研究进展 潘美,赵博文
骨桥蛋白与生殖 何荣环,黄荷凤
甾体激素核受体与辅助调节因子对基因表达的协同调控 陈桂勇,王介东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及对社会伦理学影响 邱毅,王磊光,孟祥阁
胚胎植入过程中滋养细胞侵入行为机制的研究进展 马芳,王智彪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卵巢癌 周莉,孙红,丰有吉
端粒、端粒酶和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陈碧芳,徐惠民,江森
018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对服用低剂量OCs的年轻女性骨代谢的影响 杨玉健,李奕,刘惠娟
017 阴道超声检查对需要紧急避孕妇女的意义 王姝,安瑞芳,柏海燕,曹缵孙
019 对激素类避孕药的应用与宫颈癌关系的系统评价 袁芳,王惠兰
020 用GnRHa替代hCG促卵成熟可使黄体期抑制素A和蛋白αC水平下降 柏海燕,曹缵孙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3
1?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HIF-1)
HIF-1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研究低氧诱导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基因表达时,从细胞核提取物中发现的,是一种关键的平衡氧稳态和调节缺氧反应的转录因子[3]。在细胞低氧应答反应中起核心作用,其中PHD-VHL-HIF 轴有细胞氧平衡中心调控者的作用[4-5]。
2?SUMO(small ubiquitin-related modifier)
蛋白质修饰在细胞行为和个体生理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是近年来生物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泛素化修饰是最广泛的蛋白翻译后修饰之一,参与了包括蛋白转运、降解、细胞信号调控等诸多细胞生物学过程。细胞内蛋白质泛素化系统的调控和作用机制极为复杂,泛素连接酶底物的鉴定更是研究的关键点和瓶颈。泛素化与其他翻译后修饰间的相互调控也已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6]。通过对SUMO蛋白3种亚型的研究,发现SUMO-1在哺乳动物的缺氧应激反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将重点围绕SUMO-1缺氧应激反应的机制来研究SUMO与高原低氧和HIF-1的关系。
3?SUMO化与高原低氧
SUMO是一类结构与泛素类似的小分子蛋白,底物分子与SUMO共价结合的过程叫做SUMO化(SUMOylation)。SUMO与泛素在氨基酸序列上虽然只有18%相同,但在二级结构上有惊人的相似。因此SUMO化与泛素化途径基本相似,不同的是,SUMO化本身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它并不促使蛋白质降解,反而是加强蛋白质的稳定或调节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分布,以及影响蛋白质的转录活性[7]。
通过SUMO-1在细胞核内定位等方法,已有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能够上调SUMO?1的表达[8]。而细胞对高原缺氧应激的直接反应之一是在细胞内积聚低氧诱导因子-1,由此猜想SUMO蛋白对HIF?1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那么SUMO对HIF-1有怎样的调控作用,又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呢?
4?SUMO化调控HIF?1稳定性及机制
目前发现,SUMO化可通过竞争性抑制泛素化通路,提高多种核内蛋白质的稳定性。HIF?1发生SUMO化的靶点在HIF-1α亚基的氧依赖降解区域(oxygen-dependent degradation domain,ODDD)的Lys391,Lys477,Lys532上。同时ODDD也是乙酰化和羟基化作用的靶点,经乙酰化和羟基化修饰后的HIF?1可被pVHL识别并经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完成降解[9]。两者的结果完全相反,HIF SUMO化增加了HIF-1α的稳定性,HIF泛素化降低了HIF-1α的稳定性。此外,在低氧状态下,高水平的SUMO可以明显抑制一种泛素化降解通路E3酶MDM2的降解,提高其稳定性。这一作用可能与p53有关[10]。另外,SUMO化能够抑制泛素化酶E2-25K的活性,也可能与抑制HIF-1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有关。Shao等研究表明在低氧状态下SUMO化HIF?1可以提高其稳定性[11]。低氧环境下,一种叫做RSUME(RWD-containing sumoylation enhancer)的蛋白表达应激性增高,可促进SUMO的表达以及HIF?1的SUMO化。通过免疫共沉淀等方法证实,接受低氧刺激的小鼠体内SUNO?1和HIF-1蛋白的表达水平急剧增加,它们共同定居于核内,SUMO?1能使HIF-1α发生SUMO化,进而增加HIF-1α的稳定性及在核内表达,导致HIF-1转录活性增强[12]。
5?SUMO对HIF转录活性的影响
薛庆於等[8]利用筛选和建立的稳定表达SUMO?1细胞系,通过低氧培养,证明了在低氧应激过程SUMO-1可以稳定或者上调HIF-1α。即应用一系列不同缺失突变体的VEGF?Luc报告质粒分别转染HEK293细胞、得到稳定表达GFP和GFP-SUMO-1的HEK293细胞,并进行低氧和常氧培养。在低氧应激培养条件下,SUMO-1可以明显上调HIF?1的转录活性,而且这种转录上调的机制是通过促进HIF-1与低氧反应元件(hypoxia response element,HRE)的结合产物。相反,在去SUMO化酶SENP1缺陷的 MEF细胞,低氧处理几乎不积累HIF-1α[13]。
通过研究催化SUMO修饰的酶来研究SUMO与HIF-1的内在关系, SUMO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即由SUMO修饰所特异的E1,E2和E3酶来催化,可逆反应则由一组被称为SENP的SUMO特异性蛋白酶来完成[14-16]。至今已鉴定了6个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SENP家族成员,每一个成员具有不同的细胞内定位和底物特异性[17]。虽然对其生化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但SENP在参与的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并未十分了解。早前,有研究认为SUMO与大量底物(或者酶作用物)的结合可调节从酵母到哺乳动物的众多细胞反应过程。大多数SUMO靶位点在细胞核中,包括转录因子、转录调节因子和染色体重构因子,这些蛋白质经SUMO化修饰可以改变其在细胞的定位和生物学活性[18]。田华等[19]研究显示,在大鼠肺动脉中度缺氧暴露后的SUMO化HIF-1α,通过VEGF的HIF-1α靶基因的转录,改善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SUMO化调节HIF1α活性有利于创伤愈合中血管新生。
6?展望
低氧可以上调SUMO-1的表达,SUMO-1并不引起靶蛋白降解,而是通过翻译后修饰,保护蛋白免受泛素化降解、影响细胞内的定位和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由SUMO-1介导的HIF-1α的翻译后修饰,可以调控HIF-1α的稳定性,并参与细胞内信号通路的调节[20]。但这种增强通过何种机制实现,有待进一步研究。尽管关于SUMO化修饰对HIF?1α稳定性和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仍存在争议[21],可以肯定的是:SUMO化可使HIF?1的转录活性发生改变。我国西藏高原地区,低气压、低氧分压,易引起人体缺氧,导致高原病发生。在高原适应者机体会出现无氧代谢能力增强、毛细血管数量和密度增加等一系列与低氧诱导因子激活有关的适应性改变。由于HIF-1生成减少或降解增加是许多高原病的产生的原因,在高原低氧适应中的作用巨大,深入研究SUMO与高原低氧和HIF的关系显得极为重要,HIF-1α SUMO化可能是治疗高原病的分子靶点。另外HIF-1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HIF?1活性可能是治疗癌症的良策。相信对高原低氧、SUMO蛋白和低氧诱导因子关系的日渐阐明,将为认识低氧性疾病和肿瘤的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观点和措施,为临床医学、高原医学和航天医学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韦玮,张浩,毛建平,等.蛋白质SUMO化修饰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28(7):122-126.
[2] 田华,戴爱国.HIF-1α的可逆性SUNO化修饰[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9, 25(1):1-6.
[3] 王海涛,方以群.缺氧诱导因子的研究进展[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6, 13(5):312-315.
[4] 于杰淼,曹鹏,卢悟广,等.SUMO-BMP7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J].药物生物技术,2009,16(3):189-193.
[5] 刘建红,周志宏,欧明毫,等.低氧诱导因子-1与低氧训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 22(6):600-602.
[6] 张梅.缺氧应激中SUMO-1的作用[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6):75-78.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4
【关键词】 病证结合模型;模型制备;评价方法
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study progress in two main aspects of establish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integr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animal models,elabor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of integr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animal models; the sele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s,the dieases,the animals for making models,and the facts for making models.Manifest the methods and standards for evaluating the models.Meanwhile point out the problems and give some ideas on the direction of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 words:integr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model; establishment method; evaluation criterion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既有西医疾病的特点,又有中医证候的特征,它将有助于中药药理学研究和中药药效的评价,有利于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中药的科学内涵,对于探讨疾病病理生理变化与中医证候特征之间的关系,更是显示出较大的优势。近年来,围绕证候本质,从临床研究到动物实验,从寻求单一的“证”的特异性指标到病证结合研究某一病证的客观指标,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现将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病证结合模型的制备
1.1 病证种类的选择
选择研究的疾病与证候应具有密切的关联性,也应具有发展阶段的同步性,易于找出两者在临床上的结合点,比如发现冠心病与血瘀证的密切联系,肾虚与骨关节疾病联系密切等。“病”与“证”是不同医学体系中的两个概念,是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疾病的认识,“辨证”是中医的优势,“辨病”是西医的特长。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就是在制作动物模型时,同时考虑病、证制作出的动物模型,如冠心病血瘀证动物模型[2]、高血压病肾阴虚证动物模型[3]、溃疡病脾虚证动物模型[4]等。
1.2 造模用动物的选择
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所用的造模动物既要满足对造模药物敏感、模型特征出现迅速、持续和稳定的要求,又要满足易于造成所要研究的疾病和相应证候特征的要求[5]。
不同品系、不同性别的实验动物对造模因素的耐受程度和敏感度不同,所以同等强度的造模因素作用于不同种系、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上所表现出来的造模效果也是不相同的。另外,人和实验动物宏观和微观的疾病变化规律也不完全一致。要找与人体组织器官相似的动物来复制模型,或者是某个系统,甚至是某个器官相似的动物用作造模动物。最好是找宏观、微观变化规律都相似的动物。例如弗氏完全佐剂和II型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根据动物易感程度的不同,前者造模常用Wistar大鼠,后者用DBA —/1、N FR/N、B 10.G近交系小鼠[6]。又如许文玉等制作冠心病血瘀证动物模型,选用中华小型猪作为模型动物,因实验小型猪的心脏解剖结构及侧枝循环与人类相似;被毛稀少,皮肤组织结构和人最相似,便于观察皮肤变化;还可按中医辨证施治要求作舌诊观察,用相机记录病程中舌象的变化;多次反复大量采取血液和其他体液,便于动态观察血液流变学和其他生化指标[7]。
1.3 造模因素的选择
目前病证结合模型的造模多采用西医病理造模因素叠加中医证候造模因素的方法。另外也有使用单一物理或化学因素造成病证结合模型的方法。
1.3.1 证候造模因素疾病造模因素相叠加
根据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使用物理因素制造中医证候模型,叠加药物因素制造西医病理模型:如梁俊清等[8]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采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诱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为基础病理模型,叠加“基础进食和强迫负重游泳”诱发气虚证候,制作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动物模型。又如徐珊等[9]采用CCl4注射法复制肝硬化疾病模型叠加大黄灌胃法、游泳疲劳法制备肝纤维化肝脾虚病证结合模型。
陈天娥等[10]研究制作“大鼠脾气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麻醉动物,暴露胃窦部,将0.02mL 50 %冰醋酸注入黏膜下层,然后逐层缝合切口,手术后采用的耗气破气加饮食失节法连续14d,造成脾气虚模型。李冀等[11]用大黄法、饮食失节法叠加乙酸涂抹法复制脾虚胃溃疡大鼠病证结合模型。西医病理因素或化学药物叠加制作病证结合模型:如韩清民等[12]使用SD雌性大鼠双侧卵集切除去势结合单侧膝前后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切断的方法复制肾虚型骨性关节炎模型。梁爱华等[13]用细菌内毒素与角叉菜胶两种因素叠加,制作血瘀证和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西医病理因素造或化学药物中医证候模型,叠加药物或病理因素造西医疾病模型:如徐世杰等[14]用切除小鼠卵巢叠加Ⅱ型胶原皮下注射以诱导关节炎的的方法制备小鼠肾阳虚型免疫性关节炎病证结合模型[15]。
1.3.2 单一因素制作病证结合模型
单一病理因素制备病证结合模型,即使用单一病理因素作为病证结合模型疾病与证候共同的造模因素。如刘蕾等[16]采用对中华小型猪施行冠脉Ameroid环缩术的方法,制作心肌缺血血瘀证小型猪模型。
单一药物因素制备病证结合模型,即使用单一病理因素作为病证结合模型疾病与证候共同的造模因素。如杨宇飞等[17]以腹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腹腔注射的方法造成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动物模型,该模型既符合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疾病模型,又符合中医血瘀证模型,为病证结合模型。又如裴妙荣等[18]采用Wistarda大鼠每日0.1 % 丙基硫氧嘧啶(PTU) 灌胃(用生理盐水配成0.1 %的溶液),给药剂量 1mL/ 100g的方法,制备大鼠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证结合模型。这种使用单一造模手段制作病证结合模型的造模方法,文献报道并不多见,但是由于其造模因素单一,可控性相对较强,其针对一些特殊的病证,如心肌缺血血瘀证,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19]。
2 病证结合模型的评价
2.1 从中医证候的角度考虑
首先,在人的证候诊断标准基础上,注重挖掘动物身上的具有诊断意义的信息特征,对模型进行恰当的辨证诊断。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一个生物意义上相同指标的转换问题,即人与动物四诊的转换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其次,将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中能够较客观地反映证候特征的微观指标,也移植到动物模型评价上[20]。以及借鉴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成果。如利用心电图反映动物的心脏情况[21];根据动物的脱毛、抓取激惹、拱背蜷缩等程度不同进行半定量评分[22]。此外,可采用中药反佐证明的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价。如模型动物服用四君子汤后症状、体征和实验检测指标明显好转,并恢复正常,提示此模型为脾虚证[23]。
2.2 从病理生化角度考虑
疾病总会在机体代谢、机能及形态等方面表现出异常改变,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一些脏器组织的病变或血液组织液中某些特异性物质的变化。通过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可以掌握与疾病相关性大的一些生理生化成分。通过检测这些成分的变化,可以对疾病模型的造模进行评价。例如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的佐剂型关节炎大鼠模型,其特异性指标变化为:踝关节肿胀、炎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软骨组织的破坏和骨侵蚀、血清中细胞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Ιβ的含量显著增高等[24]。
2.3 从反映病证关联性的角度考虑
如代谢组学的方法,具备反映和解决证候问题的“组”、“群”、“谱”集成的分析功能,侧重于寻找相关特定组分的共性加以分析、判断。它能够通过检测不同时间的尿液或血液,对这些由疾病引起的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病变过程及机体内物质的代谢途径和代谢状况,还有助于疾病的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可以提高诊断的科学化、定量化,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为证候和疾病标准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25]。如王米渠等[26]用基因芯片的方法研究中医寒证患者,发现寒证的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差异,在59条差异表达基因中,绝大多数与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等) 有关,说明寒证患者的代谢网络有别于常人。
3 展望
3.1 加强疾病的本质和中医证候物质基础的研究
要制作出比较理想的病证结合模型并形成比较合理的评价标准,我们应该关注于疾病和中医证候的物质基础研究。随着疾病发病机制研究以及中医证候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信息,这对我们进一步改进病证模型造模方法是很有帮助的。例如,研究表明血清Sa 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特异性为95.8 %,其有可能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一个特异性指标用于模型评价[27]。又如,通过对中医证候本质的深入研究,观察到肝阳上亢证与植物神经功能及前列腺素代谢间的联系;血瘀证与血小板结构、功能、代谢间的联系;肝气郁结证与神经内分泌紊乱的联系[28]。沈自尹[29]从脏腑辨证思路着手,对“证”的研究通过“形见于外”探求“藏居于内”的本质,设立统一辨证标准,选择符合“形见于外”肾阳虚证而无其它证夹杂的典型患者,结果发现肾阳虚患者普遍有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低下的现象。严惠芳等[30]选择临床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阴虚证和肾阳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结果:三组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差异呈现为肾阴虚组> 肾阳虚组> 正常健康组,表明慢性肾炎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王立新[31]等人发现,肾阳虚模型动物的代谢网络明显偏离正常,而用温阳中药干预后,模型动物的代谢谱回归至正常范围,呈现网络修复的结果。这都为病证结合模型评价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了依据和研究方向。
3.2 寻找中医证候与疾病病理状态关联性大的检测指标目前多数病证结合模型的造模及评价方法将证候和疾病人为分开,两套方法、两种标准整合在同一动物上。虽然这种评价方法现在是最常用的,也是有一定根据和理论支撑的,但是这种方法常常是证候指标和病理指标的简单相加,将病证结合模型中证候和疾病的关联性忽视了。应该重视病证的内在联系,充分利用各种研究手段,寻找中医证候与疾病病理状态关联性大的指标。在研究肾虚证与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关系的过程中,有学者发现OPN(骨桥蛋白)是抗体诱导的关节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分子之一,它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在骨质代谢及免疫系统中起双重作用,是沟通骨代谢和免疫之间的桥梁[32]。肾脏为表达 OPN 的主要器官之一[33]。肾虚证可以影响OPN的表达,这也可能是肾虚证可以加重免疫疾病症状的原因,是病证内在联系的关键点[34]。孙然[35]等发现SLE中医辨证分型与抗核抗体谱等免疫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4种证型间ANA滴度按均值大小依次为风湿热痹证>瘀热痹阻症>阴虚内热证>脾肾阳虚证。抗dsDNA抗体异常按阳性率大小依次为风湿热痹>瘀热痹阻>阴虚内热>脾肾阳虚,提示ANA可作为SLE的筛选实验,抗dsDNA抗体可作为临床辨证的参考指标。
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应从简单的外部造模手段的病、证结合,向病、证本质的内在联系发展。为研究现代医学疾病、中医证候的本质、中医药疗效以及中药新药开发等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汤小虎 ,唐辉 ,陈学习.中医病证动物模型与中医理论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5):994995.
[2]陈利国,胡小勤.论病证结合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3):267269.
[3]屈会化,赵谈,曲荣波,等.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中医证候的研究[J].中医杂志,2008,49(5):446448.
[4]刘声,郭霞珍.基于运气学说辨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证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4):298300.
[5]支勇,曹式丽.阿霉素肾病动物模型的国外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结合肾病杂志,2008,9(10):933935.
[6]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6178.
[7]许文玉,王伟,郭淑贞,等.小型猪心肌缺血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复制方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4):409413.
[8]梁俊清,孙士然,吴以岭,等.络气虚滞型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通络方药干预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1):5257.
[9]徐珊,包剑锋,周敏,等.肝纤维化病证结合模型的研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2):8183.
[10]陈天娥,王秀琴,孙海梅,等.大鼠脾气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肠系膜淋巴结表达IL2的初步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4,25(3):302305.
[11]李冀,刘波,李莆媛.香砂六君子汤对脾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大鼠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4):505506.
[12]韩清民,王跃辉,程慧,等.肾虚型骨性关节炎造模方法研究[J].新中医,2008,40(3):9092.
[13]梁爱华,丁晓霜,李文,等.血瘀证与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0):16131616.
[14]徐世杰,吕爱平,王安民,等.卵巢切除所致肾虚对免疫性关节炎小鼠血清骨钙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结合杂志,1999,19(1):3436.
[15]冼绍祥,欧明.肾阳虚型心力衰竭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910.
[16]刘蕾,王伟,宋剑南,等.心肌缺血血瘀证小型猪模型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6):716719.
[17]杨宇飞,马麟麟,许勇刚,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清血颗粒的活血化瘀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6):446448.
[18]裴妙荣,王晓英.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确立脾肾阳虚证之病证结合模型的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5):299301.
[19]苗明三,张玉林,杨保新.病证方结合研究的思路[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9596.
[20]田松,雷晓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现状的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4,21(3):188190.
[21]刘蕾,郭淑贞,王伟.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华中医药,2008,23(8):661663.
[22]肖芸,方肇勤.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8,5:6466.
[23]刘建勋,李欣志,任建勋.中医证候模型拟临床研究概念的形成及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4):17721775.
[24]顾强荣,王黎明,徐燕,等.99TcMDP治疗大鼠佐剂型关节炎的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2):141144.
[25]谢毅强,牛乾.代谢组学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14(4):533535.
[26]王米渠,冯韧,严石林,等.基因表达谱芯片与中医寒证的7类相关基因[J].中医杂志,2003,44(4):288289.
[27]马丽国,徐兴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抗SA抗体的测定[J].黑龙江医学,2008,23(1):5051.
[28]吴敏,吴勉华.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中医病证相关性研究[J].中医杂志,2002,43(1):810.
[29]沈自尹.有关证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1):104.
[30]严惠芳,张卫娜,孔月晴.慢性肾炎肾阴虚证与IL6TNFα相关性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5,23(7):11971198.
[31]王立新,杨霓芝,张再康,等.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医证候的思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5(4):366367.
[32]张鸽,吴玉林.骨桥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理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7,12(5):488492.
[33]安娜,刘惠兰.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6,6(22):20422046.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5
创伤是医学中最古老又最新颖的课题。说它古老,因为自有人类出现起就有了创伤;说它新颖,是因为近几十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创伤呈不断增多之势。现全球每年因创伤致死者数百万人,受伤数千万人以上,故有人将创伤称之为“发达社会疾病”,或称“现代文明的孪生兄弟”。在美国,创伤是第4位死因,而20世纪初仅为第7位死因;在我国,创伤已成为城市中的第5位死因,农村中为第4位死因。此外,创伤多发生在青壮年,对社会劳动力的影响很大,其潜在寿命丧失年数(指平均寿命与死亡时年龄之差,即YPLL)远大于其他疾病。由此可见,创伤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已构成巨大威胁,应当引起全社会更多的关注。
1 创伤流行病学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创伤像肺癌、冠心病、疟疾等疾病那样,也有一定的流行病学规律可循。所有创伤,特别是交通伤,常好发于一定的人群,如一定的年龄、职业、性别、个人心理素质、文化教养等,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拓宽,一门新的学科应运而生,这就是创伤流行病学。它是研究创伤发生、影响因素、流行规律和预防措施的一门分支学科[1]。
近年来,不少研究创伤流行病学的学者集中于调查和分析交通事故的好发因素,如人-车-路-环境间的平衡状态,各个环节在造成车祸中的作用等。国内外的统计资料表明,造成车祸的原因很多,但95%左右是人的因素,如司机过劳、驾车时精力不集中、开车前饮酒或服用兴奋剂、超速开车、违章驾驶、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等,共同的特点是安全意识淡薄。由此可见,提高所有道路使用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安全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就可大幅度减少车祸及其所致的伤亡。
另一项重要研究是探讨某些人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缺陷而表现出来的一定事故倾向性。如能在考驾驶执照时就进行检测,查出有事故倾向性的人,不发给驾驶执照或进行特殊培训,则可消除引起车祸的部分隐患。
2 道路交通伤
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约120万人,受伤约3 000万至5 000万人。
WTO预计,至2020年,道路交通伤致死和致残人数将增加60%,在全球疾病和伤害负担(含早死和伤残所致的寿命损失年数)中将由1990年的第9位跃升至第3位[2]。
行人、骑自行车者、摩托车手、电动自行车者受到的保护最少,是“易受伤的道路使用者”,欧洲的一项研究显示,按出行公里数计算,与小轿车驾驶员死于车祸的可能性相比,骑自行车者是8倍,步行者是9倍,骑摩托车者是12倍[2]。
2004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517 889起,死107 077人,伤480 86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24亿元人民币,万车死亡率9.93人,10万人口死亡率8.24人[3],是车祸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近20年来,国内交通医学方面作了不少工作[4-7],主要进展有以下几方面。
2.1 实验平台 在第三军医大学交通医学研究所建立了不同大小和功能的生物撞击机实验平台,可以做不同大小动物的交通伤模拟实验;2004年又建立了轨道式生物撞击机实验室,可进行实车碰撞,真实模拟乘员和行人的交通伤。
2.2 生物力学 先后对颅脑、胸部、腹部、脊柱等部位交通伤的生物力学机制进行较广泛的研究。提出了颅内应力集中和剪切力是引起颅脑损伤的主要原因;高速牵张变形致心脏破裂;剪切力致肺表面损伤;微血管扩张性撕裂致肺内出血;腹腔脏器不均匀性的相对位移和变形致脏器撕裂和肝内血流压力剧增,由此发生肝内点片状出血;此外,还揭示粘性标准(即躯干变形的瞬间速度V与压缩程度C的最大乘积)与伤情的关系最为密切,两者间呈“S”形曲线关系,粘性标准可作为有效的伤情指数和诊断指标。
2.3 救治 1986年,政府公布“120”为全国统一的急救电话号码,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交通伤救治水平。全国各地参考国外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建立了急救网,除院前救治外,还强化了急诊科救治和重症监护室救治,三个环节相互衔接。一些大医院开展了“一体化”救治,提出入院后救治的“黄金1小时”和“铂金10分钟”的理念,从而提高了救治水平,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院前急救网不够健全,到达现场时间不够快,急诊科与各专科的关系还不够规范等等。
2.4 交通心理 主要研究驾驶员的知觉和认知(如反应时间、动态视觉、判读距离、注意广度等)、状态(疲劳、精神压力、清醒程度等)、事故倾向性(约6%~8%的驾驶员有事故倾向性,造成的车祸占30%~40%)等。
3 组织工程和组织修复
组织工程是近2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医疗技术,它不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而且提出了复制“组织”、“器官”的新理念。其基本原理是:从机体获取少量活组织,将其中的功能细胞分离出来进行体外培养扩增,然后与可降解吸收的三维支架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植入体内病损部位,最后形成所需要的组织或器官,以达到创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的目的[8]。
动物实验显示,应用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修复关节软骨缺损和应用脂肪干细胞体外构建软骨等均获得初步效果。临床上,用患者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修复颅骨缺损、齿槽裂骨缺损、颅面部骨凹陷畸形及四肢骨缺损填充等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组织工程化骨可在缺损区内长期稳定存在(随访3年以上),基本恢复了患区支撑、保护等原有功能[9]。组织工程皮肤已有数种商品,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0,11]。实验显示,在表皮、真皮及毛囊等部位均已成功分离培养出增殖力很强的皮肤干细胞。
用猪自体真皮成纤维细胞为种子细胞,也成功修复自体的肌腱缺损,其形态和功能与正常肌腱非常接近[9]。
最近研究还表明,成年人第二代真皮成纤维细胞与第二代肌腱细胞基因表达谱极其相似,从而提示今后有可能用成纤维细胞作为肌腱组织工程种子细胞以修复缺损的肌腱。
干细胞在组织修复中有重要作用。有证据表明,在皮脂腺、毛囊周围的干细胞具有多潜能性,这类干细胞可迁移至毛囊以外产生新生的上皮,真皮中的某些干细胞可产生软骨、肌肉、神经元类的细胞。毛囊周围的祖细胞在创伤时可变为成纤维细胞。肌肉的再生可来源于骨髓源性的多能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可诱导成星形胶质细胞,重建损伤前的微环境,也可诱导成少突胶质细胞,促进髓鞘的再形成。利用成体干细胞可塑性治疗心肌梗死和下肢缺血性疾病已获得初步成效[12]。
利用组织工程制成具有活性表皮和真皮结构的复合皮肤。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作为支架,与网状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其皮片韧性、外观收缩程度均较为理想[13]。
4 损伤控制手术
损伤控制手术(damage control operation, DCO)是近20年来提出并应用的实用外科原则,其目的是稳定伤情,避免生理潜能进行性消耗,为确定性手术赢得时间。
大多数严重多发伤可按常规手术方式进行,仅少数患者生理潜能临近或已达到极限,虽然技术上可完成Ⅰ期修复和重建,但机体本身难以承受或环境不允许,此时需作DCO,适应证的选择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①环境因素:如前线手术队或事故现场离大医院很远。②生理潜能参数:如复苏和手术时间>90min;严重代谢性酸中毒pH<7.30;体温<35℃;凝血机制紊乱或机械性出血;输血量>10单位。根据上述生理潜能参数作为DCO适应证常为时已晚,故应在这之前实施。③创伤类型:这是决定DCO的主要依据,如高动能躯干钝性创伤;多发性躯干穿透伤;大血管伴多脏器伤;多体腔内致命性大出血;复杂脏器损伤等[14]。
治疗步骤如下:
4.1 急救手术 控制出血和感染,作胃小肠破裂修补,紧急时仅用钳夹住空腔脏器破裂处、结肠造瘘等,简易关闭胸腹腔。
4.2重症监护 手术后尽快送至重症监护室处理,主要任务是恢复血容量、复温、纠正凝血机制紊乱、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4.3 确定性手术 待生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后,作确定性手术。
5 颅脑伤
最近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脑卒中研究所(NINDS)对大宗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谷氨酸受体拮抗剂、激素、自由基清除剂、钙拮抗剂、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缓激肽拮抗剂、抗癫痫药等药物都没有对颅脑创伤有确切的临床治疗效果[15]。
目前认为有希望的药物包括:黄体酮、镁离子、大剂量白蛋白和胆碱脂酶抑制剂——安理申等,但尚需大量临床研究方可得出结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发生率为28%~42%。创伤可引发非离断性轴索损伤,胞浆蛋白降解酶如Calpain抑制剂能减少伤后轴索肿胀及继发性断离。
多中心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发现,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恶性颅内压增高,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既简单又安全,疗效优于常用开颅骨瓣[16]。
颅脑伤后的继发性损伤已引起广泛重视。目前研究认为,内源性损害因子如乙酰胆碱、兴奋性氨基酸、内源性阿片肽、氧自由基以及炎症反应失控等是继发性脑损害发生的主要机制。
已发现神经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分化成神经元,已有人从颅脑损伤病人的脑挫伤组织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后再输入脑挫伤区,期望能促进脑功能恢复[16]。
6 创伤骨折
6.1 骨折复位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AO学者提出的生物学固定新概念(biological osteosythesis,BO),已在我国创伤骨科界得到认可,其主要内容包括:①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保护骨折局部软组织的附着;②不强求骨折的解剖复位,关节内骨折仍要求解剖复位;③使用低弹性模量的内固定物;④减少内固定物与骨皮质之间的接触面积。在此理念的影响下,间接复位技术相应问世,这一技术又被称为韧带整复术(ligamentotaxis)。由于骨端血供破坏少,骨愈合的速度较直视下的解剖复位明显加快,这对粉碎性骨折尤为有利[16]。
6.2 骨折固定系统的发展 在BO概念指导下,配合间接复位技术,内固定系统在材料和构型上都有很大发展。低弹性模量固定物材料仍以钛合金材料最为理想。
6.3 骨组织工程的研究 是组织工程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部分,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将为创伤骨科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手段与技术。
7 结束语
创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年来均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距离保护人民健康的要求仍相差甚远。创伤,特别是交通伤,急剧增多的势头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应当强调,创伤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全民预防伤害的意识提高,创伤会大为减少。其次,创伤医学与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既涉及到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又与医学以外的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如能做到多学科的协作研究,特别是医学和工程技术两方面专家密切合作,必将会大大降低创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参考文献】
[1]王正国.创伤流行病学.见:王正国主编.创伤外科学[M].第1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13-15.
[2]Peden M,Scurfield R,Sleet D,Mohan D,et al.World Report on Road Traffic Injury Prevention[R].WHO Genera.2004,3-29.
[3]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统计年报[R](2004年度).
[4]Wang ZG,Road Traffic Injuries[J].Chin J Traumatol.2003,6(5):259-264.
[5]王正国.新世纪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趋势[J].中华创伤杂志,2002,18(6):325-328.
[6]王正国.我国交通安全现状[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19(1):10.
[7]周继红,王正国.我国交通伤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71-73.
[8]Stock UA,Vacanti JP,Tissue Engineering:Current State and Prospects[J].Annu Rev Med.2001,52(1):443-445.
[9]曹谊林,周广东,刘伟,等.组织工程与创伤医学[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25-27.
[10]Buinewicz B,Rosen B.Acellular Cadaveric Dermis (AlloDerm):a New Alternative for Abdominal Hernia Repair[J].Ann Plast Surg.2004,52(2):188-194.
[11]Fivenson D,Scherschum L.Clinical and Economic Impact of Apligraf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healing Venous Leg Ulcers[J].Int.J Dermatol.2003,42(12):960-965.
[12]Orlic D,Kajstura J,Chimeti S,et al.Bone Marrow Cells Regenerate Infracted Myocardium[J].Nature,2001,410(6 829):701-705.
[13]付小兵,程飚.创伤修复和组织再生几个重要领域研究的进展与展望[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40-44.
[14]王一镗.严重创伤救治的策略——损伤控制手术[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31-35
[15]只达石,张赛.颅脑创伤药物治疗的新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2005,21(1):50-52.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6
关键词:医学实验动物学;创新性教学,第二课堂教学
实验动物科学已成为医学生和医学研究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医学生对相关医学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适应医学科学研究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仅仅通过医学实验动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效果是有限的。开展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与创新性医学实验动物第二课堂活动,能较好的培养医学生的医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教师人才培养
创新性课堂教学离不开具备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
1、通过采取邀请国内外实验动物学教学名师、名家进行开展专题讲座和示范授课,是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授课技能的培养。
2、选送优秀教员到国外著名医科大学研修学习,对比国内外的教学设计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观念。
3、组织试讲、集体备课,开展以学员为中心,以教员为主导,敢于思辨、敢于质疑、敢于创新、敢于批评,指引整个课堂教学。
4、创新性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进行一定科研课题的的申报,使教师综合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并将其运用于教学中。
二、创新教育方法的探索
1、讲座式的课程设计模式
实验动物学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仅仅依据课本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和编排往往不能赶上学科前进的步伐。本科室积极实行模块化整合性课程教学,采用讲座式课程设计理念,把实验动物学以专题讲座的方式为学生授课,分别以讲授式、启发式、文献导读式、研讨式、案例分析式的方式,大力推行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式和双语教学,形成与科研密切相关的专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传统知识和传承性知识学习,引导学员的理解性学习记忆,还让学生明白是什么。例如讲解无菌动物与微生态学这节课的时候,首先通过幻灯、图片让学生了解无菌动物与其他微生物分类标准动物的区分,再通过实验室隔离器的观察和学生实际的通过隔离器手套对无菌鼠的喂食及解剖,进一步理解无菌鼠的特点。
三、实施探索式教学内容改革
1、教材的多样化
我们除了以本科室编著的《医学实验动物学》(四川科技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魏泓主编)作为教材进行授课,同时制定数本国内外优秀的教学参考书和实验动物学网站。根据每章节的重难点,又侧重选择不同的专业书籍和网站,例如“实验用小型猪”章节时,我们推荐的参考书为Swine in the Laboratory: Surgery, Anesthesia, Imaging,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2nd Edition. Swindle, M.M.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Ames, 2007),网站为minipigs.dk、sinclairresearch.com等。
2、课后知识的扩充
在每章节学习结束后,最初由老师指定,引导学生对于本章节相关内容进行文章检索和查询,慢慢过渡到由学员自主阅读3-5篇包括诺贝尔获得者所发表的经典文献或最新文献,在“无菌动物与微生态学”授课中,我们结合2000年一期《科学》(《Science》)中的研究成果提出人类宏基因的概念,结合2006年《自然》(《Nature》)中的研究成果为学生讲解微生态与无菌动物的关系,真正把学员带到实验动物学发展的前沿,了解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概念和最新进展。
3、创新教学内容。我们目前的实验动物学的教材还仅仅停留于前十年的研究进展的内容上,教材建设总带有一定的滞后性和局限性。目前生命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实验动物科学得到充分发展,从传统的实验动物到实验动物基因工程品系的研发、动物福利的更加关注,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加强。这样的背景下,实验动物的教学内容需要体现发展的过程和前景,更加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吸纳最新科研成果,帮助学生去解决临床、科研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学以致用。
总之,医学实验动物学作为医学院校不可缺少的课程,为医学院校的其他医学学科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通过几年对于医学实验动物创新教育和创新性第二课堂的实践与研究,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科研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但是我们的探索还仅仅处于初步起步的阶段,通过什么途径、方式、策略,进一步推动医学实验动物学创新教育模式的构建与第二课堂的开展,更好的培养医学生医学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还有待医学实验动物学教育者们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何明忠,谭 毅,赖国旗等. 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教学改革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