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1

一、适应新形势,确立“建设服务全校,辐射省内外,教学、科研和开发三位一体的比较医学中心”的发展目标和定位。

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期间,学校总体目标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多科性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为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具有地处珠三角、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具有渊源于第一军医大学的深厚历史和学术沉淀。针对学校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研究所配合学校发展需要,调整工作内容和形式,服务学校发展大局,根据自身情况,定位为“服务全校,辐射省内外,教学、科研和开发三位一体的比较医学中心”。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比较医学教学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近几年来中心先后引进2名博士和1名硕士,逐渐形成了高中初职称、老中青年龄配合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人才队伍的教育学术背景是和比较医学交叉学科的自身特点紧密契合的。比较医学是在实验动物学基础上新崛起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边缘学科,主要研究动物与人类的生命现象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人类和动物各种疾病进行类比研究的一门新兴基础科学。作为医学生命科学的重要前沿交叉学科,它需要具有医学、生物学、动物学及兽医学等学科背景的人才的协同攻关。我所当前专业干部中大多具有上述学科背景,为比较医学教学科研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为医学科学研究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比较医学是医学教育科研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医学生掌握必要的比较医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已成为必需。为发展比较医学思维,培养医学生运用比较医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中心已为医学实验技术、生物技术本科班、八年制医学教育(医学博士学位)、硕士研究生班等多个班开展了实验动物学暨比较医学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下一步的目标是逐渐扩大教学范围,最终在医学本科生中普及比较医学教育,让掌握和发展比较医学的研究方法、手段和思路成为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一环。

三、渗透科研思维,加强科研建设,融入全校科研网络

随着实验动物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程度的提高,采用不同手段制作各种人类疾病动物模型、进行比较医学教育和研究将是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中心今后工作的重点。近年来,在国家、军队和区域的多种场合,我们大声疾呼发展我国实验动物和比较医学科学,大力发展比较医学教育和科研的观点已被普遍认同。

建设一流的医科大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就是支撑学科的建设水平必须上去,必须和国际接轨。面对这种形势,研究所时刻教导业务干部必须绷紧科研弦,不能仅满足于服务保障工作,要树立科研意识,培养科研精神,加强科研工作。研究所以转基因动物研发、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制及新型实验动物资源开发为方向展开了比较医学科研工作,获得了国家和省市的多项课题资助,发表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科研促进教学、科研促进开发、科研促进发展领域。特别是融入学校科研网络,针对医学生命科学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进行科研展开,研制肝炎、肿瘤等人类重大疾病的动物模型,开展基因工程动物研发,为医学研究提供诸如实验用小型猪之类的新型标准化实验动物。

四、加强科研开发,促进可持续性发展,逐步走上教学、科研和开发三位一体的良性发展轨道。

针对比较医学的学科特点及医学生命科学对其的内在要求,我所的科研开发工作逐步得到加强。在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研制、实验用小型猪和FMMU白化豚鼠培育等领域的工作卓有成效。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为乙肝防治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FMMU白化豚鼠因显著优于传统花色豚鼠而深为广大科研、药检人员喜爱;“小型猪实验动物化研究”取得较大突破,填补了广东省小型猪生产研究领域的空白,取得了广东省首张“实验用小型猪动物质量合格证”(小型猪是继犬之后用于医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大型实验动物,在实验外科学、器官移植、烧伤等诸多医学研究领域应用意义重大)。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2

转化医学提倡从实验室到病床(from bench to bedside)的理念,搭建基础医学科研与临床研究的 桥梁。它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模式,面临着机遇和 挑战。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其模式和内涵 也在不断演进和发展。

近年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一批转化医学中心,召 开了多次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和论坛,取得了较快的 发展。但是发展中也出现了缺乏统筹和低水平重复 等弊端。为了走中国特色的转化医学之路,在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务必强调中国国情,力 避盲从。

1 转化医学发展历程

1.1传统医学发展模式的窘境过去100多年里, 医学基础科研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类基因组计划、 干细胞研究、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以及免 疫学等方面的发展堪称典型代表。这些科学研究从 多个维度促进了人类对自身健康和疾病机制的认 识。不断涌现的治疗方法提高了人类的平均寿命, 也减少了某些疾病的病死率。研究表明,过去数十 年内美国的冠状动脉疾病的病死率降低了 60%,癌 症的总体病死率在20年内降低了 13% m。

然而,应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医学存在诸多的局 限性。其一是可治愈疾病数占总疾病数的比例仍然 很小,包括癌症在内的诸多疾病缺乏早期诊断的方 法;目前,已经明确致病分子通路的疾病大约 有4000种,但只有约200种有相应的药物治疗方 案0。其二是传统的药物研发模式成本高,导致药 品价格昂贵,民众及政府的医疗负担沉重。

上述2点难题的产生重要原因是新技术、新药 研发存在诸多瓶颈。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的鸿 沟依然明显,被称之为“死亡之谷(valley of death) ” 3 , 很多研究仅仅止步于发表论文,研究成果难以转化 成为临床实际应用。

早在2003年,国际顶级医学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就撰文论述当时医 学技术创新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概括来说,从实验 室的新发现到临床应用主要的瓶颈分为下述2个部 分[4 是实验室基础研究新成果向临床试验(clin¬ical trail)的转化;二是临床试验结果向医师的临床 治疗、临床决策的转化。

上述2个方面瓶颈产生原因众多,要打破瓶颈, 需要协调政府、科研机构、医院、患者等参与方。文 章还特别提出以下4点建议:一是提高公众对临床 试验的认知和参与度;二是提高信息化建设,以提高 临床试验的效率;三是培养训练有素的临床试验研 究人员;四是提供稳定和足够的临床试验经费。

1.2 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2003年,时任美国国 立卫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主任 Zerhouni 博士在 Science 杂志上发表论 述0,针对世界范围内生物医学研究的现状,广泛 地征求了各方面专家的意见,总结出了最受关注最 有前景的3个研究主题,即科学发现的新路径研究 (new pathways to discovery )、面向未来的科研团队 (research team for the future)以及临床研究的重新整合(reengineering of the clinical research enterprise)。

文中特别论述到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产生了诸多成 果,这些成果将很多致命的疾病转变成为可以治疗 的慢性疾病,如果还想更进一步,则必须对现有临床科 研体系进行改革,尤其要解决临床研究越来越难以开 展的问题。这一点是整个计划当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 的一点。该计划提出要促进各种研究相关人员的合 作,促进现有研究机构的整合,以及促进信息系统和数 据库的发展。以此为基础,NIH提出了著名的路线图 计划(roadmap),奠定了转化医学发展的基础。

1.3 临床和转化科学基金2006年,NIH主导开 展临床和转化科学基金项目(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 Awards, CTSA),首批成立12家临床和 转化医学中心,至2012年全美成立了 60余家临床 和转化医学中心,这些中心通常紧密依托大学和医 学中心。NIH年均拨款5亿美元资助这些中心开展 转化医学研究H。

1.4 转化医学的3T模型针对医学转化效率低下的问题,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于2008年再次发表论文阐述如何加速基础科 研成果向临床的转化0 ,提出著名的“转化医学3T 模型”。概括起来3T分别指:T1,将基础科研的新 发现转化为临床应用的知识,包括新的筛查方法、新 药等;T2,将临床应用的知识转化为每位患者个体 化的诊疗方案,通俗的说,就是研究“如何在正确的 地点和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治疗应用于正确的患 者”;T3,研究如何有效地将新的诊疗方案“呈递” (deliver)给患者。发现P受体阻滞剂对急性心肌梗 死有效到真正服务于临床心肌梗死患者,中间隔了 漫长的25年,这个例子在某种程度上讽剌了一些科 学家所认为的“只要我发表了论文,别人就会采 用”。T2和T3研究的进展可能可以避免下一个有 效的药物再次遭遇这种尴尬。

1.5 美国国家促进临床和转化科学发展中心的成 立及对传统转化医学的影响美国国家促进临床和 转化科学发展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Advancing Translational Sciences, NCATS)成立于 2011 年,旨在 克服医药研发中的瓶颈问题,改进转化医学的研究 方法。2012年NCATS获得高达5亿7000万美元 的资助&]。成立之初,现任NIH院长Collins在Sci- 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杂 志 上 撰 文 提 出 NCATS 的成立的必要性和发展理念0。他指出医学研究 领域的传统三大问题仍然存在瓶颈:新药研发时间 长,平均从发明到批准临床应用大约需要13年时 间;费用昂贵,每种药物需要10亿美元;失败率高, 95%以上的候选药物以失败告终。新药、新诊断试验和新型医疗器材有其研究规 律般可以分为上、中、下游3个阶段。上游阶段 是探索疾病机制和分子通路,这一阶段随着近年来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得到 了长足的发展。下游阶段是药物上市前临床研究, 这部分主要由药物公司和医院进行研究,操作规程 比较成熟。目前导致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的主要 原因在于中游阶段。所谓中游阶段,是指从上游研 究得出的分子通路中大量候选分子里,筛选出合适 的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中游阶段筛选的准确 性决定了临床试验的成功率与药物的研发成本。然 而不幸的是,筛选的方法在近几十年缺乏足够的改 进;针对这一缺失,NCATS应运而生。

随着NCATS的建立,CTSA将由NCATS直接管 理。CTSA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更加紧密地联合各个 临床和转化医学中心,倡导资源共享,从而降低临床 试验成本、加快新药研发;这种合作也有利于扩展转 化医学研究的领域,每家临床和转化医学中心便于 形成自身强项的研究领域08。

2012年6月,NCATS发布了产业先锋计划“探 索已知分子的治疗新用途(discovering new therapeutic uses for existing molecules) ”,旨在深入挖掘已知分

子的治疗用途B]。该项目力求调动NIH/NCATS、科 研人员和制药公司的资源和积极性;NCATS将 为6~8个子项目计划提供2000万美元的研究基 金;科研人员将提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制药公司 将提供研究药物及相关实物资助。目前,已有包括 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在内的8家国际知名制药公 司参与该项目,58种药物将进入研究计划。

2我国转化医学发展现状与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从2009年起,我国陆续成立了一些转化医学中 心,如卫生部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阜阳转化医学研 究中心、中南大学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等M。协和转 化医学中心成立于2010年,发展目标是成为国家级 转化医学中心。该中心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京协和医院,真正面向患者,充分调动中国医学科学 院各家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优势。其主要国外合作 伙伴是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国内较有影响的转化医学中心已有20余家 (表1)。这些转化医学中心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区 域,大多依托临床医院、科研院所、医药企业,涉及的 研究领域涵盖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 病、肿瘤等多个方向。3博采众长,探索中国特色转化医学发展模式

目前,世界上发展转化医学最早且相对最成熟的 是美国模式。其特点是由NIH主导推出了 “CTSA”, 在30多所大学和医学院建立了 60余家临床和转化 医学中心或临床和转化科学中心。NIH通过资金纽 带联系指导各中心的分工和发展,基本形成了以 NIH为核心、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主体的转化医学研 究合作网络。这些转化医学中心发挥的作用,主要 是为临床医生主导的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提供特殊的 激励机制和环境。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最复杂的疾病 谱,以及数量最多的医疗卫生人员,从而具备了开展 临床试验等转化医学研究的有利条件。但中国各地 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条块分割,特别是人员素质 参差不齐等不利条件,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的转化医 学发展模式,就成了中国医学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目前,国内推动转化医学发展主要是通过召开国际 会议、建设中心和合建实验室等方式。 各家中心的 资助渠道、课题选择、机制体制建设、人才培养和国 际合作渠道各有不同,缺乏统一协调。有些大学通 过中介牵线一所或多所美国大学,盲从拷贝其发展 模式建立中心。这种缺乏统筹和分工安排的局面, 可能产生多种问题,比如忽略基础研究、沟通不足和 低水平重复等。

为了更好发掘国内转化医学的潜力,探索出符 合国情的转化医学道路,有必要加强多层次、多角度 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学习国外的经验,探索符 合国情的研究机制,培养研究队伍。

第一、培养人才。在目前阶段,国际合作模式的 核心应该以转化医学高端人才教育培训为突破口。 培训一支能把握国际转化医学发展方向的研究队伍, 能为我国的转化医学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国的 医学院和转化医学研究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与国际领先的医学院和医学研究机构开展 创新性的教育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我国的高 年级临床医学生、科研型临床医生的科研能力和国 际化视野,创建国际化的转化医学研究人才网络。

第二、组建联合实验室。重大疾病的转化医学 研究往往涉及到多个领域、多个层次的专业知识。 为了提高对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综合认 识,应组建跨机构、跨学科的协作团队进行转化医学 研究,综合各研究机构的强项,形成合力。此团队将 依托新药研发、临床研究、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内的 新技术、新发展以及技术成果转化,共同开展针对癌 症、糖尿病和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3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实验动物的福利和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措施,并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监督并强制执行。在我国,由于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起步较晚,对实验动物的关爱和福利才刚刚引起人们的关注[1]。我院是一所国内外著名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医、教、研”发展水平在全国同类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应用面广,使用量大。长期以来,医院党委十分重视医学科研人员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重视实验动物科学知识的普及和伦理教育,重视保障实验动物的福利,注重生物医学研究与实验动物福利的协调发展。

体现在:①投资新建和改建了多种符合国家标准的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设施,购置了适合不同种类实验动物使用的标准化笼具和动物实验设备;②在屏障环境内为实验动物专门设置了背景音乐,周期性定时自动播放,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实验动物的心理需要。另外还设置了缓控动物照明系统,降低了照度变化对实验动物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程度[2];③自行设计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内环境符合国家标准的、最多可同时容纳8人同时操作的、内装无影灯的多功能大型SPF级大、小鼠实验(手术)台,自行设计研制了国内第一台可移动、升降、前后倾翻、设置有可拆卸式输液架、固定螺杆、手术器械摆放台、双向体液导出口和更适合动物躺卧的U型台面的大动物手术台。此手术台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动物体型及解剖特性,使用方便;④建立和完善了详细的实验动物生产、防(检)疫、质控及使用标准化操作规程(SOP)。详细规定了实验动物环境、营养、管理、运输、保定、麻醉、实验操作、保护动物隐私及尊严、术中术后护理、安乐死、尸体焚烧、防疫灭病、重复使用等福利内容,并严格执行。在国内首先提出建立实验动物体系突发事件的各项应急预案,确保实验动物质量、生命及可持续性。⑤大力加强科技人员有关科学知识普及和技术培训,对每项实验项目从实验动物选择、数量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均由动物实验科与实验人员进行讨论。到目前为止,全院有400余名科技干部参加了实验动物科学知识培训,并取得了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统一颁发的江苏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书,是江苏省参加培训并取得上岗证最多的单位。⑥积极开展动物实验“3R”研究,在国内首先建立了一项用细胞学方法替代实验动物进行细菌致病性试验的方法;⑦建造了实验动物纪念碑,主碑为青灰色大理石,碑文为雕刻的绿色“实验动物纪念碑”;副碑为米黄色大理石,碑文为红色的“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纪念碑掩映在绿草、鲜花、翠竹丛中,既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又饱含深刻的警示及教育意义;⑧在国内首创设计制作了实验动物对人类贡献的大型喷绘展板并在科室展出。

展板以实验动物对生物医学发展所作贡献为主线,以人类与动物共同拥有这个地球,实验动物是人类健康的阶梯,关爱动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为主题,选取了从1628年哈维(WilliamHarvey)利用动物发现血液循环,从而把生理学确定为一门科学开始,到19世纪认识糖尿病的本质,20世纪抗生素及磺胺药物的发明,单克隆抗体的发现及体细胞克隆成功,再到目前正在进行的生命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等若干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飞跃都离不开实验动物为内容,从成果介绍、科学家本人图片到利用实验动物种类及实验过程,图文并茂,栩栩如生,通俗易懂。丰富多彩的画面配以具有层次变化的草绿色背景,与周围绿化带及相关建筑协调配合,交相辉映,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设计新颖,创意独特。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科普及伦理教育意义,充分体现了实验动物对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关爱实验动物、重视实验动物福利的重要意义。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4

1现状与发展

1.1军事预防医学学科体系不断完善,特色鲜明,成就显著

从军队卫生学(军事劳动卫生学、军队环境卫生学、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军队流行病学及“三防”医学(防原医学、防化医学、防生物危害医学)等军事医学和预防医学相结合的学科群,拓展到军队卫生监督与疾病监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等)的应急处置、重要军事活动中的综合卫生保障、军队健康促进、军事预防医学的组织管理与标准法规等。通过学科、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使军事预防医学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为学科发展、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载体,创造了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空间。军医大学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均拥有军事预防医学博士、硕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先后批准建立的第三军医大学“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军事医学科学院“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军事预防医学领域的两家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集中反映了军事预防医学学科的鲜明特色和建设成就。

1.2军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纳入到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军事预防医学发展提供了机遇

军队疾控机构2005年起纳入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这是国务院、中央军委加强军队疾病预防控制,促进国家公共卫生建设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在客观上为军事预防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按照“平战结合、统一规划,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突出重点、整体提高”的原则和联勤保障要求,加强能力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依靠科技创新,搞好服务保障,不仅使全军整体服务保障能力大幅度提升,而且使军事预防医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建立和完善了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部队防疫所为骨干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以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龙头,除从事相关的科研与管理工作外,还担负起疾病预防控制的技术保障、现场处置的卫生监督,以及相关标准、制度、法规制订及监督执行等职责。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仅对本军区部队负责,还承担战区海、空军及各军兵种和特勤部队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同时,在保密的前提下,加强军地联防联控,特别是重要传染病要按国家属地化管理的要求,军地双方最大限度加强合作,共同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3特殊环境、特种武器医学防护研究领先,优势明显

特殊环境医学不仅在我国的医学研究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而且在国际相关领域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有些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在急性高原病(肺水肿和脑水肿)的预防方面已经有几十年的工作积累,通过研究已形成了大量的促进适应的药物、方案和相关装备,为高原地区驻守部队和国家大型工程建设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在青藏铁路的建设中,进入高原地区施工的人数达14万多人,历时5年,无一例高原病死亡病例,而且绝大多数急性高原病患者都能重返工作岗位,继续坚持高原工作。这一成就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认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目前在冻结性损伤和非冻结性损伤的防护、诊断、治疗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基本满足国防和经济建设的常规需要。高温环境的主要预防医学问题是防治热射病或日射病、热衰竭、热痉挛等的发生,当前已在相关装备、药物和适应性训练方案等方面形成了多项军队标准和国家劳动标准,基本形成了配套的预防措施。我国南极医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具有与国际同行进行平等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多次在国际南极科学研究委员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报告我国的研究成果,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三防医学”(包括核辐射、化学毒剂、生物战剂)救援技术方面,我国拥有基本配套的“三防”救援标准法规、装备药材和预案方案体系,以及基本的救治技术;在烈性致病微生物的侦、检、消、防、治方面,特别是在防护装备方面,有些已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中重度放射病治疗、辐射损伤防治药物与神经性毒剂防治药物研究方面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4特需药品、关键装备研发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

军队特需药品是用于防治战伤和军事特殊环境引发疾病的药品,是保障打赢未来战争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为维护国家安全、加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满足应对反恐怖袭击和处置突发事件现实需求,本着立足现有基础,满足急需的指导方针,根据军队特需药品勤务要求,重点选择危害程度高、影响范围广的核化生武器、军事特殊环境、化学物理因素等损伤防治药品开展研究,研制了一批疗效特异性强、副作用小、满足卫勤需求的军用特需新药。生物危害防御与应急技术及装备是处置各类生物危害事件、保障国家生物安全的关键,出于政治原因和国家安全战略考虑,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涉及生物危害防御与应急处置的技术严格保密,对相关产品严加封锁,禁止出口,因此需要自行研制。我军经多年努力,自主开发了一系列生物防御关键技术和装备。例如,研制的生防侦察车、生防检验车、病原微生物采样箱组、生物战剂检验箱、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箱、疫苗接种箱等成为第一代生防装备,填补了我国空白,被奥组委列入奥运反恐骨干装备,在奥运安保任务中得到推广应用,发挥了突出作用。

1.5高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军事预防医学的发展

大批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不断向医学科学的渗透推动了军事医学的发展,拓宽了军事医学的研究途径。生物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在研制新的杀伤力更强的生物战剂,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为化、生战剂的快速有效侦检,以及防护治疗等带来了新的机遇,生物战剂的检验随着生物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得以迅速发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虚拟地理模拟等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对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肾综合征出血热、疟疾等传染病的时空分布和传播风险预测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可应用于流行病学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空间模型构建及传染病流行要素的遥感监测与分析方法,不仅促进了军队卫生流行病学侦察的快速发展,而且为我国传染病的预测、预警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基于上述研究收集了我国基础地理数据、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传染病数据、媒介生物数据等,可用于建立我国传染病及其流行相关因素的数据整合平台,将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基础数据和卫生决策支持。

1.6军事预防医学科研成果在应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初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雨雪低温冰冻灾害,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研制的冻伤膏、编印的《严寒损伤防治手册》紧急空运灾区,为灾区提供了冻伤药物支援和技术支持。“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由院士、专家、教授、卫生防疫技术人员组成的卫生防疫救援队,携带数辆卫生防疫车和大批卫生防疫药品制剂,检测试剂、装备,消毒、杀虫器械,深入到震中地区展开了一系列卫生防疫作业,为灾区的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物资保障。奥运期间全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了9支奥运安保队伍,动用3000余台(套)装备,承担驻馆保障、定点备勤、机动侦检、实验室检测及培训授课等多项任务,在战略决策、专家咨询、预警分析、现场处置、应急救援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近2000场赛事提供了“防生”医学救援保障,为实现“平安奥运”目标做出应有贡献。针对甲型H1N1流感世界大流行,开展的药物防治研究取得新进展,开发研制了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剂和抗流感病毒新药帕拉米韦三水合物原料药及其注射液,建立起甲型流感病毒疫情应急防控药物技术保障体系,为有效防治提供了保障。

1.7军事预防医学队伍应急机动保障能力强,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迅速派遣97支防疫队和9支心理救援队、共计599名卫生防疫骨干,深入灾区一线开展工作。调整34支、950人的医疗队协助开展防疫工作,及时将工作重点由以医疗救治为主,向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并重转移,集中力量组织卫生防疫攻坚战。根据任务需求,及时整合军地防疫力量,部署5个防疫监控群,编设5个防疫监控队,实行分区包干。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大力组织防疫技术培训,先后为灾区各乡镇、村组、灾民安置点和救灾部队培训卫生防疫骨干1.2万余名,使防疫力量全面覆盖到乡镇、村落和部队班排,构建形成军地一体、军民联合、专群结合、群防群控的卫生防疫网络。建立军地信息日报告和零报告;帮助地方恢复乡、村、组三级卫生防疫体系,协调落实县、镇、村、组四级疾病监测网络;走村入户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教、巡诊治病、消毒和卫生监督检查。同时,服务抗震救灾部队、严防疫病发生,组织心理专家深入部队开展心理教育疏导和应激干预,引导官兵消除恐慌焦躁心理,确保了救灾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和持续战斗力。

2问题与挑战

2.1特殊环境医学研究重应用、轻基础,发展后劲不足

总体上看,在特殊环境医学领域的研究中,由于特色资源和以往国防与经济建设的需要而积累的成果,与国际整体水平相比差距较小,特别在高原医学研究方面,与国际同行基本同步甚至在部分领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赞誉。但是,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我国以往在特殊环境医学研究领域中主要关心的是如何直接服务于国防和经济建设,如何研发短平快的干预措施。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研究,特别在如何与国际接轨上有明显不足。要进一步使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更新换代,目前创新性思路和战略部署还较少。在学科建设和人员队伍的布局上也缺乏战略规划。今后的发展趋势上应集中到:(1)由损伤防护研究向损伤预警研究扩展;(2)由机体损伤研究向认知损伤研究扩展;(3)由促进适应研究向促进健康研究扩展;(4)由促进健康研究向促进健壮研究扩展;(5)由单一损伤因素研究向复合损伤因素研究扩展;(6)由急性损伤干预向全程干预研究拓展;(7)由注重药物研究向综合保障措施研究拓展。只要发挥我国优势的特色资源,加强学科交叉,就有可能在优势领域中继续保持发展的势头,在较弱的领域中迎头赶上。

2.2特殊军事作业研究起步晚,相关研究尚不系统

在航空医学方面,中国在加速度防护、空间定向障碍的预防与克服、机载供氧系统的生理卫生学,以及航空救生装备的研究上都达到或接近英、美等国外先进水平。但目前,军事飞行人员的医学选拔鉴定标准体系相对而言还不尽完善;航空医学训练起步晚,内容不完备;在航空环境特殊医学问题研究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航天医学方面,中国在心血管失调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在航天环境医学研究、航天心理学研究、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航天员医学选拔与训练研究、航天员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研究、航天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空间医学实验技术研究方面,与美国和俄罗斯比较则存在较大差距。在航海医学,我国饱和潜水起步较晚,制定了相应的饱和潜水组织指挥程序、技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建立了饱和潜水的潜水方案和程序,培养了一批饱和潜水人才,建立了饱和潜水设备,但有关研究尚未有系列成果;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航海心理学也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但航海心理学方面的实验和应用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

2.3特种武器损伤研究需要加强

震惊整个世界的“9•11”事件,其伤者的伤类之首就是爆炸伤。近些年,我国矿井瓦斯爆炸、炸药爆炸、娱乐场所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爆炸伤明显增多,另外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远程打击、精确制导、非接触、超视距等作战样式不断翻新;导弹、贫铀炸弹、燃料空气炸弹、联合攻击弹药(JDAM)、石墨炸弹、油气炸弹等广泛应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次声武器、气象武器、电磁脉冲武器、新型核生化武器、二元毒剂弹、中子弹等悄然出没。这使得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呈现出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机制复杂,新伤类、新伤型增多,救治难度大等特点。其所致医疗救护及战伤救治已经给世界医学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因此,努力研究突发事故及高科技局部战争种伤的基本特点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紧急救治对策,已是大势所趋。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高科技局部战争的需要,旨在对特种伤病进行救治、研究和预防的新学科在崛起,特种医学是以突发事故伤害、特种武器损伤、特殊环境损伤、特殊军事作业损伤的防治研究为重点,旨在对特种伤病进行救治、研究和预防。最大特点是既能临床一线救治、手术,又能针对特种伤的难题进行科研。当今世界,特种伤病救治已成为新世纪国际医学界共同面对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军民两用课题。对这一世界性新课题的探索与研究,是我国新世纪医学发展,尤其是军事预防医学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2.4军队疫情监测直报系统亟待改善

军队目前通用的疫情监测方式是利用军队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以驻军以上医院的感染控制科作为哨点疫情管理站,将传染病患者信息制成电子报告卡,利用网络专线直报的方式进行疫情收集整理分析,尽管理论上该监测方式可显著提高疫情上报速度和质量,但运行中存在着以下问题:(1)疫情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军队疫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军队疫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在电话专线基础上建立的,由于网络维护欠缺,影响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另外,该监测管理系统信息处理中存在手工操作较多、效率低、统计分析功能弱等弊端。(2)网络覆盖面窄,监测网点相对较少,未涵盖基层部队医疗卫生机构,易导致信息上报滞后。(3)由于军队疫情监测尚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疫情报告的主动性不足,严重影响信息上报质量。军队有些医疗机构始终不能充分认识到疫情报告工作的重要性,而军队疫情监测监管机制不健全,则不能以有效督导检查方式促使各医院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和工作秩序,从源头上严重影响了信息上报质量。

2.5应急救援等非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理论研究滞后,阻碍了应急救援水平的提高

当前对战时卫勤保障理论研究比较深入,预案制定比较完善,但对反恐、维稳、处突、维和、各类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理论研究不够系统、有的尚处空白,应急预案过于原则性、概念性、通用性,而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不够强。2008年抗震救灾中,国家、地方、军队都成立了指挥部,在各种力量的统筹调配和指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卫勤组织指挥总体上周密、有序,但也存在不尽如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卫勤组织指挥与作战指挥方面的协同不够紧密,卫勤力量部署位置相对靠后,不能在第一时间投送到重灾区展开救援,导致一线搜救人员缺乏医学指导,造成被救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伤势加重甚至死亡;卫勤系统内部协同不够理想,战略与战役、战役与战术之间卫勤信息沟通和指挥协同一度不畅,导致救灾初期卫勤指挥出现短暂“真空”;军地协同不够顺畅,救灾前期地方卫生部门不清楚军队卫勤力量的部署和到位情况,又没有对军队的指挥权,造成军地卫生力量“各自为战”,有些地方、有些时候双方都没任务、没事干,有些地方、有些时候双方又“抢任务”、“抢事干”,卫生力量分配不够科学,影响了卫生资源效益的充分发挥。此外,抗震救灾卫勤保障暴露了医学救援专业力量建设方面的“短板”:从学科建设看,灾害医学、创伤外科学等学科建设滞后,心理学、卫生防疫等学科建设薄弱。同时,也暴露了大型救援装备不足,保障装备不配套,通讯手段滞后,运输车辆和生活保障等设备也比较缺乏等。

3展望

3.1传染病防控仍是军队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部队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虽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与整个国家及社会人群的疾病流行状况密切相关,但由于集体生活、人口流动性大、边海防环境条件恶劣、执行抢险救灾和战斗任务等特点,其疾病发生的条件和分布与一般人群有很大不同,特别是传染病在部队人群中极易发生传播和流行,严重威胁着广大官兵的健康,往往是平战时非战斗减员的主要原因。因此,传染病防控一直是军队卫生防病工作的重点,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相当长时期内,传染病防控都是军队预防医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3.2应对核辐射、化学、生物等恐怖袭击是研究的热点

面对核辐射、化学、生物等恐怖袭击的威胁,重点是加强装备建设,构建全军防疫防护装备体系,加速“三防”医学救援、防治药物研究生产、储备、装备、快速侦检装备和特殊实验室基础设施等基础平台建设。

3.3极端环境卫生学研究思路调整后将取得新的进展

针对部队官兵所处的极端气象条件和极端地理环境可能出现的医学问题,利用特色资源,强调学科交叉,加强相关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的研发;开展创新性特殊环境因素损伤防护药物研究,严格评估已有各种中药复方的真实效果;开展极端环境条件下认知能力损伤规律与机制研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研究复合特殊环境因素损伤的防护和整合建立综合性、全程化医疗保障体系。

3.4特种医学(航空医学、航天医学、航海医学等研究领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针对航空医学、航天医学、航海医学等不同研究领域,开展运动病综合防治措施研究;建立航天医学环境综合监测系统、飞船舱内睡眠区噪声综合控制应用研究等,以及开展高气压医学、航海心理学及海洋药物的研发等。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5

关键词:转化医学;中医学;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49(2012)01-0099-02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作为当今世界医学研究的新潮流,是从1992年美国《Science》上首先出现B-to-B的概念后,在1996年英国《Lancet》上正式提出Translational Medicine这一名词的。由于其理念符合当前医学以“患者为中心”的研究思路,迅速激起了医学界的共鸣,转化医学研究中心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转化医学时代到来之际,尽快融入到其中,对中医学未来的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但由于其具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特点,这就决定了制定适用中医学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的转化医学研究思路至关重要。

1 转化医学的基本概念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或称医学的转化科学(translational science in medicine)是2003年由美国EA.Zerhouni在Science上发表的NIH路线图计划中提出并确定的[1]。NIH将转化医学定义为:在实验室体外发现和动物体内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人体试验,强化临床研究,验证其效果及安全性,并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转化医学就是从实验台到病床,再从病床到实验台连续反复,不断完善的过程。

2 转化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转化医学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分工越来越细,对从事基础医学研究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基础研究渐渐与临床工作分离,导致两者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脱节,因此客观上也迫切需要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促进其进一步健康发展。

而且,当前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使用,但由于临床医生知识的局限性,对于基础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并不了解,所以很难深入到分子、细胞及基因水平深层次地认识临床中遇到的问题,致使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效率大大受到限制。同时基础研究、药物开发与临床工作之间缺乏快速转化的有效机制,使得这种固有的屏障更加阻碍了研究成果转化的速度。因此,通过多学科优势互补、联合攻关,推动医学进一步向前发展是大势所趋,转化医学正是顺应了国际医学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才迅速发展起来。可以预见,转化医学研究模式必将引领世界医学开创新纪元。

3 转化医学的研究内容

转化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医学研究模式,是由包括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化学以及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参与并共同组成的团队,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针对临床中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并通过往复式的交互沟通,迅速获得可以用于临床的新技术和方法,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加快医学研究成果转化的效率和速度。

4 转化医学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1 充分体现中医学特色和优势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发展之始就体现了转化医学的基本理念,即从临床到基础理论再到临床的发展过程,但是由于其与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中医学中建立转化医学研究模式必须在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和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针对证候的辨证分类、治则治法、方药运用、证候传变、疗效评价等关键环节,从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广泛吸收和应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合理运用现代科技研究成果,开展不同层面的症候发生、发展、分类、治法方药和疗效评价相关联的敏感性生物标志物群的筛选,并给予其脏腑和四诊信息定位等的中医内涵及其临床应用研究[2]。

4.2 在中医学中全方位推进转化医学体系建设 转化医学的兴起和发展给中医学的发展带来了可喜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其建设将为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为中医学走上国际医学之林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所以全面推进中医学中转化医学体系建设将开创中医药辉煌发展的新纪元。

首先,应该重视中医界转化医学人才培养。当前中医药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还比较薄弱,整体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知识结构也比较单一,学科渗透和交叉能力欠缺,对国际医学进展和前沿动态信息了解迟缓,创新动力不足,因此在中医教育,特别是高层次的研究生阶段,培养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技能扎实又具有良好的现代医学研究知识和技能的中医复合型人才,是决定转化医学在中医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

其次,必须从顶层设计和制定中医学转化医学研究体制。中医学转化医学研究的过程涉及诸多学科、众多部门,包括基础研究、临床工作、新药研发、市场营销、患者需求及其他多个边缘学科,目前各个环节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只有在顶层及政府部门设计和制定行之有效的体制,才能将各部门、各学科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研究团队,从而为建立体现中医学特色的转化医

学体系奠定基础,仅靠一般的研究和医疗机构是无法完成的。

最后,还要积极探索适合中医学发展的转化医学运行机制。中医学积极开展转化医学研究,紧跟国际医学发展的潮流,将促进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但中医与西医存在诸多不同,其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独立的理论体系,所以必须探索适合中医学发展的转化医学运行机制,比如虽然中医学具有先进的防治疾病的理念,但其技术手段仍比较落后,存在严重的创新不足,在基础研究方面还很难规范化和标准化,而且中医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尚不完善,因此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困难还很多。所以,转化医学的兴起对中医学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以临床为基础的中医药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为中医药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5 讨论与展望

目前,国内转化医学整体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全国各地也逐渐建立了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召开转化医学高峰论坛,传播其方法和理念,而且其已经被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将其纳入了《健康中国2020》科技支撑战略,加强了政策的导向作用,在转化医学研究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但是尽管如此还是应该认识到,我国的转化医学研究水平与国外比较尚有较大差距,特别是中医学的转化医学还处于初级阶段,在以后的中医学研究中重视转化医学研究模式的应用和体现,加快中医转化医学体系建设,是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 Zerhouni E.The NIH Roadmap[J].Science,2003,302:63-72.

[2] 蔡红兵,杨明会,孙学刚,等.中医中药应尽快纳入转化医学的轨道[J].新中医,2011,5(43):8-9.

动物医学研究进展范文6

1 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的把握

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由于对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及应用认识不充分,他们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重复国内外最新研究,表现为对国内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跟踪性研究很多,①因此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研究内容过分集中和单一,很难有创新和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管理专家们指出:今后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应把预防兽医领域经典的病毒学、细菌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基础理论同动物实验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才能进一步扩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才能最终把病原落实到易感宿主动物,把病原和构成病的易感宿主动物体结合起来,这样才能阐明病原的致病机理,在弄清病原致病机理的基础上,才能研究和开发有效的防制产品,制定恰当的防制措施,减少动物传染病所带来的损失。

预防兽医学研究选题还应立足于当前我国畜牧生产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视研究畜(禽)群中宿主动物的易感性、病原对不同易感宿主的感染规律,研究病原生态学,阐明病原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不同病原在畜(禽)群中的共同存在以及不同病原间的相互作用,在这些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病原的变异及重组等对其毒力和致病性的影响等,②这样不仅能把新技术更好地加以运用,同时也能解决我国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预防兽医学问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应结合国家科技管理政策导向和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在研究大方向确定的前提下,合理定位细致的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2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应作为预防兽医学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自20世纪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在预防兽医学的病原学、免疫学和疫病预防与控制学研究等方面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形成和发展以及与预防兽医学其它学科如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整个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对其它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预防兽医学在分子水平阐明疾病病原的生物特征、发病规律、致病机理以及采取有效手段进行预防和控制疾病提供了理论和方法。③因此,作为预防兽医学的研究生,广泛学习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对提高其研究水平和拓宽其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中,应开设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应将其与其他课程密切联系起来。

3 教师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教师,不单单是研究生的导师,它还包括了不直接承担指导研究生研究任务只从事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师。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学和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责任,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共同做法是导师作为主导指导研究生在其他教师的课堂或实践教学下,完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导师指导下独立选题或完成导师承担的课题,不管是独立自主选题还是完成导师的研究课题,都需要研究生以课题为载体,完成课题的理论或实验研究,发表相应的研究论文。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漫长的过程,但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下,以研究生本人在长期学习和训练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基础,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完全可以获得和不断提高的。从总体上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教学令人堪忧、导师指导不尽人意、学生素质下降和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不严等,严重影响了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国家教育资源的紧缺、教育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的不利影响,研究生教育从精品化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学生素质难免良莠不齐,再加上学校对教师和研究生的管理的松懈,教师和研究生都没有充分重视自己的职责,教师没有严把教学质量关和研究生论文质量,学生停留于应付论文,甚至出现大量的论文抄袭现象等,同时研究生和教师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与国内教师比较,国外教师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的做法值得提倡,他们在研究生生源上严格把关,研究生入学后,在课程教学和导师指导上充分发挥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作用,并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导师指导方式,促进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④在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兽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不断加强对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动手能力和接触生产实践环节的培养,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一手研究材料,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

4 实验室是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必要的硬件支撑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疫病的群防群治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经济动物来说,预防兽医学对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更是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兽医学实验室特别是预防兽医学实验室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院校培养兽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从事兽医科学研究和培养研究人才的基础。⑤加强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实现“预防为主”动物疫病防控方针的基础。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应合理规划布局,将实验室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比如准备室、病毒室、细菌室、血清学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以及学生教室等功能间。只有实验室功能分区恰当,合理布局,按标准配置实验仪器,这样才能为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综述所述,通过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中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预防兽医学研究中的作用、教师在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和预防兽医学实验室建设等软、硬件方面进行的分析,阐明了这些因素对预防兽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和其重要作用,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专业型预防兽医研究人才提出如下建议:准确把握预防兽医学研究生培养方向,并为研究生研究课题的完成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导师作为主导,充分发挥其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预防兽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注释

①②陈越,于振良,杜生明.预防兽医学资助格局及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J].中国基础科学:58-61.

③ 景志忠,才学鹏,陈娟.预防兽医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2002.23(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