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教育职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教育职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1
一、教育信仰:师范生专业成长的观念前提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育的技术而已。”[2]一般认为,教育信仰是指教师、师范生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理解而形成观念体系,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准则和意识规范,它表现为一种理念的存在,是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产生的强烈认同感和职责感的精神状态,承担着价值观念引导的重要作用。从专业成长的角度来讲,教育信仰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理解产生根本性影响,已经成为师范生专业成长的观念前提。
1.教育信仰是教育活动的前提性承诺
众所周知,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影响来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主体性活动,其内容和形式都在价值指引下进行。一方面,教育活动本身自成目的性地含有一定的价值,教育活动的展开就是这种实践关系在现实中的表达。换言之,教育一开始就蕴藉着一定的社会性目的和个体性目的,它既要为社会承担传播阶层意识和主流价值的职能,又要通过文化教化达成人的培养,因此在其贯穿的一系列过程中并没有脱离价值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价值引导的教育活动,要使其价值得到落实,其实质就是把教育价值推扩,以教育促成价值、立场和技能的活动自觉,落实教育予以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承诺。
教育信仰是一个观念体系,“是一种前提性条件,是一种超越性、凝聚性和教育性的力量”[3],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价值引导的作用,是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前提性承诺。第一,教育信仰就是师范生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前提性条件,是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产生的强烈认同感和职责感的精神状态。从师范生专业成长的角度说,教育信仰就是为其未来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提供原动力,培养对教育行业和教师职业认识的观念和情感。第二,教育信仰首先在一定的价值观念上产生,但又不局限于一定的观念,是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动的中介性力量。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阶段,教育信仰依赖于一定的价值观念,培养师范生的科学观念,但最终要使这些价值观念落实于实践。第三,从根本上讲,教育信仰是一个有序的价值观念系统,为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提供价值目标的引导。
2.教育信仰是形成教师职业信仰的精神支撑
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感等方面,其中专业情感对师范生日后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师范生的专业情感是指师范生对教师专业所持有的理想、信念、态度和价值等的倾向系统,是从事教师职业的一种稳定性的精神体验。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传授师范生的专业知识是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基础,专业技能的形成直接指向教育实践,而专业情感的培养则是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从相当程度上讲,师范生的专业情感的形成要为日后其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准备认同感和自尊感。因此,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阶段,专业情感是为师范生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提供一生热情的根本性条件。
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阶段,教育信仰就是要把制度化学校教育传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等整合、统摄,为师范生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提供职业信念、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的支撑,即形成教师职业信仰系统。教师职业信仰是教育信仰的结果,是教育信仰在职业层面的关于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体,反映着人生的理想、境界和价值,具体是指:首先,“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信仰是人生活的目标、生活的激情,是人生的意义与归宿的共同源泉,是人的世界观的体现和反映”[4],教育信仰为教师职业奠定价值目标,为教师的教育生活创造人生意义,这是产生教师职业信仰的前提;其次,教育信仰是整体性的精神状态,是在教育过程中凝结并升华出来的精神活动,使人在教育实践中追求职业进步和人生境界,为教师职业发展营造心灵家园;最后,教育信仰是提升教师价值的内在动力,是维系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的精神机制。
概而言之,教育信仰是选择和形成教师职业信仰的内在依据,贯穿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自觉过程。在教师职业信仰系统中,其理想、信念、态度、和价值等确立,一方面是在师范培养阶段教育所造就的,另一方面则由在师范教育之后的职业生涯实践中得到升华。教育信仰作为教师职业信仰形成的重要来源,不仅是师范培养的结果,而且是实现教师职业成长的精神力量。无论是师范生,还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教育信仰敦促其在职业生涯中,将教育之真、教育之善、教育之美作为职业的追求,为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提升人生的境界而不断创造性地、满怀教育热情地生活。
3.教育信仰是增强专业成长的意识规范
由于教育信仰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形式,在意识规范层面上能够指引人们的实践。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教育信仰作为一个观念价值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教育过程乃至整个教育生活中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在师范生专业成长阶段,教育信仰就是要把教育中蕴含的真、善、美的价值置于思想和行动的核心地位,并以追求和实现真、善、美的教育价值为其最终目的。在这一阶段,教育信仰并不直接为其承载主体——师范生提供直接的行动指南,但是在意识层面和价值观层面为师范生的成长起着规范的作用。就此而言,教育信仰并不能直接增进师范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但在根本上树立师范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信仰以实现教育之真、教育之善、教育之美为最高准则,以育人为最终归宿,因而就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精神体系,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教育培养人服务。在教育信仰的导向下,从事教育活 动和教师职业的主体,能够坚持一定的价值标准和行动准则,自觉选择适切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
二、育“人”:免费师范生形成教育信仰的价值归宿
从启蒙运动开始,尤其是现代社会以来,信仰就从宗教的遮蔽下得以解放,信仰回归人性重新使其获得了来源于人的本体支持。同样,教育信仰也不可能脱离精神主体而独立存在,它需要以人作为其承载。换言之,以人为主体产生的教育信仰,最终要在“人”上体现其价值承担。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对未来教育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免费师范生的教育信仰,就是要培养其育“人”的观念,尊重并实现人的价值。
1.教育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
信仰作为人的自我意识、自我理解和自我超越的主体性存在,要以人或者人性的选择为根基。归根结底地讲,真正意义上的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特殊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活动。这就意味着,所有的信仰都与人发生着内在的关联。由于人是一个“不断自我创造、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的开放性的存在”[5],能够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与动物区别开来。与动物所不同,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在人的意识支配下完成的,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精神信仰的推动和指引。作为一个庞大的价值观念系统,信仰并不能外在于人而被认定为客观的物质性存在,其本身是直接面向于人和人的实践而产生的教育之善、教育之真、教育之美的综合系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外部世界和内在人性的理解所形成的切己体验和尊重。在这个意义上,信仰首先不只是表现为人与动物的区别,而且表现为生活的方式和人生的态度,是对人和人性的价值的实现方式的基本认识,具有着强烈的人学色彩。
教育信仰是构成整个信仰体系的子系统,本身也含有深厚的人学意蕴,其人学价值主要表现在:首先,教育信仰是根植于人性的价值承诺,超越了对信仰的流俗理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了培养人,其根据在于人性的可超越性,教育信仰的价值承诺就是通过价值观念的引导,使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主体能够正确理解自我、发展自我和创造自我,对从事的活动产生持久的兴趣与尊重,并对人性的完满抱有高度的热情和足够的希望。其次,教育信仰是对教育活动本身或教师职业的信仰的维持,乃至是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性关怀,但由于教育直接面向的是人,使得其区别于具有超验主义性质的宗教信仰,直接或间接地为教育实施培养人的实践服务。最后,教育信仰是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人能够尊重和实现自我的存在价值,从而获得生活的意义和提升人生的价值,即意味着教育信仰本身就是一个价值性的存在,为实现人的价值提供精神动力。
2.培养完整的人:专业成长阶段形成教育信仰的基本诉求
前文一再强调,教育信仰首先是在精神活动的领域得到辨认的,它本质上是人的特殊精神活动形式,是由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构成的观念系统,并以人为价值承载的主体。因此,教育信仰并不能直接解决种种教育问题,只能在最大程度上匡正人的价值观念。在师范生的专业成长阶段,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仰,最为根本的是要为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树立培养完整的人的观念。正如有学者指出,当前种种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的信仰的缺损。但究其根底可以发现实际上是对人的培养的偏离,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观念是实践中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具体而言,在师范生专业成长阶段,培养其教育信仰,在观念层面上应当包括如下几大方面:
第一,“育人为本”的教师使命。在当代,教师的基本任务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来传递人类文化、传播优秀精神、培育良好道德等,最终实现对人的培养。从相当程度上说,实现对人的培养,是教师最为本真的使命。换言之,教师要以育人为教育的起点和原点,在实践中要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育人为本”的工作要求,一方面表明国家力图在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上有所更新,另一方面也说明“育人为本”理念正在被接受并成为教育实践的重要原则。免费师范生教育是国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育人为本”不仅关乎整个师范生教育的人才培养,而且关乎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在师范生培养的过程中,明确育人为本的教师使命,恪守教育信仰的行动准则,是其顺利过渡到职业生涯,履行教育培养人的使命的前提和准备。教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处在‘人的革命’时代的中国教育必以人的转型为己任”[6],而教师则要以育人为根本。
第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立场。长期以来,教育便承担着维护阶层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人”在教育中被湮没,出现了“人学空场”。教育要填补人学空场,就要转变其立场,要始终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的根本要旨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这已经是古今中外公认的通理。教育本姓‘人’。为此,‘以人为本’对于教育来说是不言自明的。”[7]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立场,才可能使被僣越的“人”真正成为在场者,成为真实的存在者,才可能找到个体存在的事实、意义与价值,最终使教育真正归属于人。在师范生专业成长阶段,“以人为本”的教育立场主要是指教育要树立以人为价值衡量的尺度,培养师范生对人的价值的认识,明确教育发挥作用的边界,本着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的职责,在最大程度上促进人的发展,而不是以教育之外的目的来限制人的发展。从教育信仰的角度讲,“以人为本”的教育立场就是积极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贡献精力、倾注热情,以人的发展为价值标杆,以现实中的“人”作为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点。
第三,“完整的人”的教育关怀。在人类的信仰体系中并不缺乏对人自己的认识,而正如前文所言,教育信仰要以人和人性的选择为基础。教育要实现“育人为本”和“以人为本”并不单纯是基本原则的遵循,其内在还应当包含着这样的价值理想,即教育所面向之人和培养之人应当是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不是 支离破碎的片面的人。教育信仰所确立的人的尺度,是要以人的总体性发展和全面性发展为依据。马克思就曾对总体的完整的人作出过描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8]因此,在终极意义上,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主体,应当具有对“完整的人”的教育关怀。但“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9],即教育培养“完整的人”的情怀需要关照“人”的现实性。在师范生的教育过程中,就不仅是从价值层面上传达这一观念,还需要培养其技能,创造一定的实践可能。
三、由规限到自觉: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的培育途径
在整个精神领域,教育信仰与其他信仰一样,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借助一定的教育力量和实践机制,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经过长期的积淀和培育才能形成。教育信仰是一个价值观念系统,进行教育信仰的培育,主要是情感、态度和价值的熏陶和培养,但也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因为,知识的传授首先清理认识误区,塑造理性思维,培养理性选择能力;而技能的传授则是为了将知识、情感和价值付诸实践。因此,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但总体而言,应当遵循由外在规限到主体自觉的路向。即教育信仰的培育不能是外部的强制性要求,而是出于内在的需要和自觉的选择。
1.积极学习教育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教育观念
教育信仰主要是教师、师范生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理解而形成观念体系,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理性认识。因此,在免费师范生教育信仰的培育上,首先要传播教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理性选择能力。只有师范生的专业知识即教育理论知识得到真正的充实,师范生才能够较为客观地认识整个外部世界,对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有正确的认识,并能较为直观地把握教育活动中的现实关系和客观规律,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体系。只有在科学掌握教育知识的基础上,才可能产生科学的教育信仰,才能对纷繁复杂的信仰现象和价值现象作出理性判断和正确选择。培养科学的教育观念,对师范生的教育信仰的形成起着根本性的影响。正如前文所述,教育信仰要重新树立“人”的尺度,就依赖于对人的科学认识,而要落实“育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和“以人为本”的人学关怀,都不可能脱离科学的教育观念的有效引导。教育学知识要为师范生教育信仰的形成提供理性根据,而科学的教育观念则起着价值导向和观念纠偏的作用。
2.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树立教师职业信仰
正确认识教师职业,首先需要认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第一,教师职业的对象是教育活动中现实的人,而不是无生命表达的物体;第二,教师职业的基本职能是开展教育教学,目的在于培养人,其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第三,教师职业的劳动成就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而不是即时见效的,即教师发挥的教育影响具有时间上的无限性和作用上的潜在性。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从事教育活动和教师职业的主体应当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门人才。同时,由于教师职业所具有的上述特殊性,又要求具备深厚的情感,并逐渐形成教师职业信仰。从很大程度上说,教育情感是产生教育信仰的重要精神机制,也是形成教师职业信仰的内在动力源之一。“教师的教育情感首先潜留在教师的内心,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其次还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外化为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情感追求,表达的是一种喜爱的、神圣的、高尚的情感体验,成为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参与到教师开展的各项教育实践活动中,促使教师饱含热情和激情地执着于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10]因此,在师范生培养阶段,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情感,树立其教师信仰信仰,是形成教育信仰的重要条件。
3.开展价值观教育,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在大工业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浸于现代性的人们在观念上出现了严重的“去道德化”,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出现了鲍曼所言的“碎片化”:“现代社会的突出之处在于它使道德责任脱离了道德自我这一趋势……。其结果是,形成了一种用伦理,即规则和习俗的法律般的准则,取代道德情感、直觉和自主自我所产生的强烈要求的趋势;另一方面,形成一种‘不可置否’的趋势——即是免除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类行为的道德判断,以及实际上免除了道德意义。”[11]尤其是在当前,价值观的偏离、道德底线的崩溃,业已成为整个社会的顽疾,并蔓延至整个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种种教育弊病的产生,其根源不在于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是否合理,更根本的在于基本框架背后的价值导向是否是合人性的、合理的。在相当程度上,价值观的混乱和道德的背弃,加速了种种教育问题的产生,加剧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教育为实现人的培养的使命逐渐失落。要解决种种教育问题,首先是促进观念的变革,而师范生教育是整个教育观念更新的重要场地。对师范生开展价值观教育,培养师范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养,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教育信仰,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境界,贯彻教育对人的培养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甘丽华.首届免费师范生仅2%愿去农村 仅三成选择从事教学类职业[N].中国青年报,2011-03-12(03).
[2]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4.
[3] 石中英.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
[4] 赵继伦.精神文明的时代审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87.
[5] 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26.
[6] 鲁洁.走向世界历史的人——论人的转型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9(11).
[7] 鲁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下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对教育职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2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测定,通过对其主观和客观的认识与理解,通过一定的爱好、兴趣、特征、个性等来不断加深对自我认识了解,从而对自己未来的道理进行设计、实施。
2、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特征及状况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心理教课教育一般包括对大学生的正确自我认识和客观自我评价、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等。
(2)学生心理特征: ①焦虑心理。面对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一部分刚步入高校的学生从被动学习方式转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的认识和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不明确,对加强改进自我学习的意识还清晰,出现了焦虑和紧张感,甚至是无所适从,没有目标和动力。 ②自卑心理。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未能考入正式的本科院校,从而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差,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波动,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偏远的山区和农村,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父母辛苦劳动赚的,而有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炫耀性的高消费,使得这些贫困学生产生了自卑感。 ③迷茫心理。 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处于人生特殊时期,经历少,精力足,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有时候还不得当,存在着片面化和误区。在看待问题上,存在着富有幻想和理想化,阅历少,出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从而产生了不平衡心理状态。 ④交往困惑。由于有的学生自身存在孤僻性格,不愿想和别人交往,不想把自己心声与别人表达,还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在交往和沟通上存在困惑和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1、加强了适应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当前在高职院校学生当中,许多心理异常问题存在,比如胆怯、焦虑、逆反、功利、自私等问题,同时在大学生当中也出现了片面追求利益、追星族,攀比风气盛行,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必须要以合理的健康积极的心理教育加以改正,加强身体素质,加强认知、感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素质,掌握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积极的心理锻炼,不断提高适应能力和满足感。
2、实现了自我减压和自我挑战
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有些面对压力出现了躲避、逃脱,不愿意面对等复杂的心理情绪,有的出现了积极偏激的思维和行为,阻碍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正常发展,对正确的认识和适应职业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强自我调节和必要的放松锻炼,通过一些心理健康调节法,比如:呼吸训练、视觉化训练、放松神经锻炼等来不断调节和适应性管理。
3、强化了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能够发挥个人专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对不断加强心理承受、承担,不断突破自我,通过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个性来助推发展。首先,强化了个人的理想志向。志向反映了个人的情趣、理想和人生价值观念,职业规划管理首先就是要突出理想志向。其次,强化了职业路径的选择。我想往哪条职业生涯路线发展?是在心理适应基础上来实现的职业路线思考,通过心理不断训练来做出科学的路径。最后,强化了职业规划的计划和实践措施。在确定职业路径之后,实践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心理教育培训来实践工作、教育、训练等方面的措施来做具体的计划和明确的路径。
三、以心理健康教育创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指导大学生增强职业发展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念和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学生了解和适应职业环境,提高在职业环境里的自我认识能力,职业探索能力,职业状况了解能力,把自己所学专长应用到职业管理当中,达到学以致用能力。
2、开展心理咨询和测试,提高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
在职业规划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会存在不解和困惑,这就需要专门的辅导教师进行专们指导,通过一些团体训练、交谈、专门软件辅导,及其应用网络技术等方式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同时对大学生开展合理的、科学的心理测试,来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了解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的手段和目的。
3、强化职业培养的锻炼,增强适应职业的信念和勇气
职业培养的锻炼不仅对大学生适应职业能力提供很好基础,同时有提升适应职业的自信心,首先,高职院校要开展相关的模拟培训,通过专门的人员管理模拟培训,把大学生组织起来,利用好相关的信息技术,来创新职业模拟的技术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理解职业、发展职业的能力。其次,高职院校要通过勤工俭学方式来不断提升学生适应职业的管理。通过在大学生生活区、娱乐区来开展公益锻炼岗位,不断让学生感受适应职业的能力。最后,高职院校要加大实习基地和锻炼单位,来通过社会锻炼适应职业能力。
对教育职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3
(一)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生和职业的需要,其核心是实现统一学生发展需求与职业需求为中心,建立学生全面发展。获得职业需求信息是与企业充分的交流密切接触过程。因为职业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终决定权属于企业。但实际情况不是很理想,学校与企业合作中,企业的反应态度比较冷淡,课程改革屡屡受挫,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也缺乏职业性。技能竞赛带来了职业教育的春风,从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学校可以知道当代企业需要怎样的专业技术人员,为职业学校培训技术人才指明了方向,并在技能竞赛中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企业,进一步深入的市场调研,针对市场的变化,贴近企业的需要,努力实现培训目标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对职业的需求及其变化有进一步认识,根据职业的需要建立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来满足行业需求。
(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择教学内容,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会计教育应根据会计工作职业能力和企业的需求重新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将企业岗位需求的综合能力与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授,应当尽量与会计岗位的实践操作相结合。根据工作内容,来制定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向会计技能进行转化。
二、会计技能竞赛促进会计教学改革
(一)精心设计的会计技能竞赛内容,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使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严重下降,这给课堂教学有带来了难度。因此,会计技能大赛以促进教学改革为目的,探索与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结构相符合析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参加技术比赛为课堂目标,加强实践操作训练,唤醒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意识,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二)优化案例材料,加强案例教学效果
优秀教学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启示性、借鉴性和综合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会计技能竞赛中的实例进行列举,以此激励和引导学生,让他们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在实践环节中,充分理解理论知识与技能;竞赛个案的一般特征反映会计教学内容,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从会计技能竞赛的具体实践中学习更多,解决更多的问题。为了解决一些重点和难点,在课程设计中要以会计技能竞赛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讲解,使学生对问题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对教育职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4
高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是培养未来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观正确趋向与认同、并辅之以“职业献身”精神养成的一个重要职业教育环节,是职业长成的重要起点,还可以促进学生提升专业课学习效率,从而形成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校学前教育;职业认同感;有效教学
随着国家对学龄前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与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对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高的学龄前幼儿老师短缺的现象。师范类高校肩负着培养未来高质量幼儿教师的重任,首先应对进校大学生进行“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是培养未来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价值观正确趋向与认同、并辅之以“职业献身”精神养成的一个重要职业教育环节,是职业长成的重要起点。
一概念界定
在本文中“职业认同感”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于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的目标、社会价值等其他因素的看法,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程度,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通俗地讲,就是对于自己或他人所从事职业的心里认识及赞同接受程度。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选专业时对本专业并不了解,甚至在学习后的一两年内对本专业也没有清楚的认识,从而很难拥有对本职业的认同感以及对专业的热爱,导致学生在学校盲目度日,久而久之,产生厌学情绪,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对新大学生进行职业认同感的教育与培养,帮助学生对所选专业在心理上有一个彻底了解,让“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在学生心目中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使她们对未来自己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为将来职业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这对学生在校有效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二培养职业认同感,促进教学效果
高校对新大学生进行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来促进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开展职业认同教育
学校应在每届学前教育专业的新生入学不久后,进行职业认同教育,提高新生对本专业以及幼儿教师职业的认识与理解。一方面,普及本专业的历史背景,展望专业发展前景。通过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的了解,使他们认识到学前教育对提高我国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增加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向学生介绍国内外的学前教育专家,比如:中国学前教育史上名垂青史的陈鹤琴、陶行知等前辈;西方的蒙台梭利教育法创始人玛利亚•蒙台梭利。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幼教机构的表彰大会,让学生与幼教行业的精英进行交流,让学生明白幼儿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高尚的,从根本上增强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信心。进行职业教育,形式力求多样化,可以是专业教师讲座、聘请有所成就的校友作报告、见习等形式,可邀请在岗位上有突出贡献的幼儿教师现身说法;也可通过观看录像和纪录片,将幼师良好的职业形象与现场教育现状呈现给大家,激发热情提高他们从事职业的积极性,增强自信心,促进目前的学业学习。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认知和良好的职业价值观
目前,社会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认识不足且存在片面看法。他们认为幼儿教师就是简单的看哄孩子,教授的知识也是最简单的,是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或经过简单的训练就可以胜任的工作(误导来自农村私人办的幼教机构),甚至认为上过学的人都可以胜任,没什么可学的。这种看法严重影响我国幼教事业的顺利发展,对学生认识学前教育这个专业也有负面影响,更不可能产生职业认同感。通过开展职业教育,使学生可以纠正对幼儿教师职业的片面看法,并且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幼儿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据调查资料显示,个体的职业价值观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很大,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则更注重对金钱与地位的追求。目前,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还不是学生希望的“高待遇、高社会地位”职业,这对于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是一个大挑战。在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不能只关注金钱、地位等外在因素,更应培养职业上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等精神层次的追求。
(三)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其获取积极的职业情感体验
幼儿教师的性格特点就是活泼开朗、敢于表现,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性组织各种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比如:专业技能汇报演出和手工绘画作品展览,五项技能比赛和教学技能大赛,给学生展示的平台并且能够强化学生的技能,激发学习兴趣,也促进了教师教学的效果;主题班会,让学生交流经验与心得。还可以组织学生进幼儿园进行实地参观、教育见习,与幼儿进行亲密接触,在真实的环境中获取正面、积极的职业情感体验。
(四)帮助学生发展扎实的职业技能,树立专业信心
个体职业技能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个体能否无阻碍进入职业角色、多大程度进入职业角色、多快进程实现职业角色的内化,影响个人的职业情感体验,从而影响职业认同感的高低。笔者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技能课教学已有六年,在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交流沟通中发现,由于生源问题,学前教育的学生专业技能一般,90%以上的学生没有专业技能的基础,给从教者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发现,这些学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为是一张白纸,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发育成熟,理解与领悟力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法,帮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并引导其深入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在交流中发现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表示技能是自己的短板,对自己专业技能不自信,对职业产生了恐惧心理。学生在幼儿园实习中,觉得自己的技能有很大的欠缺,对应用技能的教学感觉力不从心,比如:幼儿舞蹈即兴编舞等;在幼儿教师应聘中,对幼儿老师的专业技能要求都比较高,需要准备民族舞,钢琴则需要弹大曲子,歌曲要演唱完整流畅。学生职业技能表现薄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成就体验低,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信念。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应积极配合老师加强专业课实用性的教学。首先就是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调整好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增加技能课程的课时。让学生勤练、深入学习;其次改变教学模式,教师上课不能让学生只作为听讲者,这样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应以学生为主体,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同时,让学生多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充分体验当老师所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以此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尴尬局面,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教学能力。
(五)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是课程侧重理论,疏于对职业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致使大部分学生在校学的理论知识不能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工作中灵活应用,在学校所练习的专业技能程度不能胜任幼儿园的教学要求。学校对幼儿园教师能力的培养没有清晰的标准,所以在培养的过程中出现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影响学校就业率提升,对在校学生幼教师职业的认可度也产生极大影响。当然也导致一部分就业学生在工作初始阶段不能快速适应工作环节,从而影响工作热情和自信心。为了使学生能更快适应幼儿园教学的方法与节奏,做好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应加以调整,贴近幼儿教师实际工作中的要求,明确培养目标。在提高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当增加技能课程的比例,多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技能练习提供展示平台,久而久之,专业基本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磨练中得到提高,教学效果也明显提高,学生职业自信心增强,高质量的就业率也提高了。
三结语
总之,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进校后应上的第一门最重要的思想基础课,也是学好学前教育专业各门课程的催化剂,只有处理好这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链”,我国高质量的幼教人才才不会严重缺失,业余幼教机构热会逐渐降温,社会对幼教工作者片面的认识会得到改善,学龄前教育的生态环境就会持续良性循环下去!
参考文献
[1]秦向阳,孙涛,李瑜.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与教育建议[J].潍坊学院学报,2013(4):108-110.
[2]童安.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培养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179-180.
[3],隋立国.学前教育专业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新课程(下),2015(18):165-166.
[4]常瑞芳.职业认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8(7):37-39.
对教育职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5
[论文摘要]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先驱。他的职业和职业教育的理念,职业教育的长期性以及职业教育的地位理论对当今职业教育仍有重要意义。
[论文关键词]黄炎培 职业教育思想 当今职业教育 启示
黄炎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运动的先驱。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提出的许多职业教育的思想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仍有借鉴意义。现摘录一二与读者共享。
一、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
1.职业的含义和意义
黄炎培在《实施实业教学要览》中给职业教育下的定义是:“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作用——“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2.职业教育的长期性
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言“职业指导乃长时期继续进行之事业,非短时期之商榷。职业指导之实施时期,自职业陶冶时期,职业准备时期,专业训练时期,就业后补习时期,至确能自立经营,无需辅导时期,绝非短时间两人晤谈之匆促商量所能塞责。” 黄炎培提出要建立一个包括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训练——职业补习和再补习在内的职业教育系统,使职业教育贯彻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其中,小学重在职业陶冶,为职业教育的打基础阶段,初中阶段应进行职业指导,高中设职业分科,或专门职业学校进行系统地职业训练,就业后还要接受职业补习教育。
3.关于职业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
黄炎培认为从广义而言,“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职业教育在教育制度上应有一贯的、正统的和整个的地位。那种以普通教育为正统教育,以职业教育为偏系的教育的陈旧观念应根本打破。
二、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启示
按照现实国家的教育体制,一般公民是在接受普通国民教育后,或接受高等教育或接受职业教育才进入社会成为一名职业者的。最近的一项专项问卷调查,以中学生,职教生和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结果令人深思。
1.明确职业的意义,确立正确的职业观
黄先生认为,职业本身不仅要求供需经济,而且要求才性相近,才能使事得人,使人得事,“使百业效能赖以增进”,使人“获得职业的乐趣”。教育具有发展人类生活知能与培养服务精神的双重功能。“职业观是人们对职业的根本性的认识和态度,他包括人们对专业职业根本性的认识,个人选择职业的标准等。这里“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应理解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是物质精神“双丰收”。
在问卷中当被问及从事一门职业的意义时,81%选的是谋生的手段,选个人价值的体现占7%,选其他的占12%。虽然在商品经济发展,人的观念很多被物化的今天,对职业的看法不可能不受影响,但如果只看到职业谋生的意义,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就很难理解职业带来的精神乐趣。
当被问及进行职业决策时,在主要考虑的因素选项中,选经济收入的占79.8%,选升职机会的占7.2%,选事业发展的占6.0%,选工作地区单位名气的占7.0%。这其中,经济收入、晋升机会、单位名气的占到了94%,对名利的追逐可见一斑。
从敬业乐业意识方面,当被问及从事现职业的感觉时,选压力比较大但不快乐的占68%,选很快乐没有什么压力的占9%,选有压力但很快乐的占15%,选其他的占8%。不难想象只有压力而没有快乐的从业者会有“乐业”的想法,既然此间长期得不到乐趣,又还没过多感受生活的压力,跳槽变成为常见的一件事。
在这次调查中,当被问及毕业后更换单位的情况,一年内更换一次的占45%,更换过两次的占20%,更换三次占10%,没有更换过单位的占25%。而在就职者中当被问及是否有跳槽想法时,持肯定说法和可能说法的占到了76%。职业流动周期的缩短虽然在一方面说明劳资双方自由选择度增加了,但会增加资方的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的求职成本,这对已经严峻的就业形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关于职业教育的起止期的问题
黄先生认为,职业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连续施加影响的过程。比照当今情况分析,笔者认为,这其中职业准备时期,专业训练时期最重要。但现实是职业教育开始的时间迟滞于学生的需求。初中阶段结束后,有一部分学生进入职教或直接就业,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实有必要,但受应试教育影响,学校很少顾及学生这方面的需求。进入高中阶段后,通过高考上一个重点大学,几乎是每一个学生的理想,至于上什么专业,往往缺乏科学的职业测试,等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再接受职业指导方面的教育有一种“亡羊补牢”的感觉。调查中学生当被问及选择专业的信息来源时,选班主任或朋友介绍的占65%,选家长决定的占25%,选其他的占10%,而当被问及班主任或朋友介绍的依据时选专业测试的占不足5%。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现专业时,选“热门”专业的占48%,选个人爱好的占23%,选其他的29%,这更说明了问题。
3.关于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职业教育之重要性今日为更多的人士为之大声疾呼,如何使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重温黄炎培先生的教诲意义不可低估。他认为“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社会需要某种人才,即办某种学校”,职业教育的原则,他强调“离社会无教育”,主张施行何种教育,必先考察何种社会。他认为社会化的办学方针应贯彻于职业教育的各个层面,包括如下。
(1)办学宗旨的社会化——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
(2)培养目标的社会化——造就适合社会职业生活的各行业人才;
(3)办学过程的社会化——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招生人数、培养规格直至职业道德标准的制订,无不建立在周密的社会调查基础上;
对教育职业的认识和理解范文6
[摘要]医德情感教育在医德的“知、情、意、行”中处于重要地位,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在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教育中,以护理专业为中介,使学生的职业情感与专业理论、技术平行发展,使其形成对护理学科、职业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感品质。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行,丰富的职业情感,以及较高的人文素养,从而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语言、行为、情绪、态度和理想追求。本文主要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情感问题现状,提出了加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高。在新的形势下,护理人员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护理专业的学生是护理事业未来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培养学生拥有丰富的职业情感,恰当地进行职业情感教育,促进职业情感领域的积极转化,有利于学生良好护理品质的形成和护理境界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本文对加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情感教育进行初步的探索。
1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现状问题分析
情感是态度的核心,情感的属性和本质都能在态度中表现出来。高职生的情感态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和职业态度。在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中,情感态度现状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学习态度欠缺端正
由于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高职生在入校时,大部分同学的成绩都较差,学习欠缺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学习兴趣不大。在课堂上,相当多的一部分同学不会做笔记,听课时各种小动作较多,违纪后也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在学习的课目上,学生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态度有很大差别,注重专业课和基础课,忽视文化课。
1.2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的生活习惯较差,没有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团结协作精神较差,欠缺勤劳节约的美德,盲目攀比。
1.3职业认识不够,职业意识不强
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识力度不够,了解不够全面。在我校做过的调查中,学生在入校选择专业时,主要参考的是父母的意见,其次考虑的是就业前景。因为自己喜欢而选择护理专业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大。学生的职业意识欠缺,在护理实习操作时,表现出对操作规定不熟悉和操作不规范。
2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问题的了解,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转变学生的态度。
2.1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入学时增强护理专业认识教育
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基础,调整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护生入学后,应增强对护理这门职业的认识。让具有较强职业情感的老师进行护理专业相关职业的介绍,启发引导学生树立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2.2丰富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情感教育,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教育教学模式。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而成功有效的情感教学使护生的学习活动由消极转变为积极,这就意味着护生专业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化,它必然对护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1]。运用各种沟通技巧,逐步完善情感教育的各种手段,在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优化显性课程,开发隐性课程,认知与情感的激发有效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以这一策略指导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情感教学和情感培养两个途径,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情感与主动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2];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具有高超的护理技术,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护士。护理人员不仅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还需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知识。护理人员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只有具备了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人文修养,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患者,尊重患者,从而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3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护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对病人情感的满足,应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发展,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对病人情感的理解和关注[3]。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注重加强师生的心灵沟通。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较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容的情绪状态,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激发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
在教学课程外,也要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一种隐性教育。教师应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创造美的交流氛围。美育中的情感教育,使人在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的同时,人性品格也得到进一步陶冶。因此,美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也是激发和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的重要手段[4]。注重教育的各个环节,优化教学环境,培养护理情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对专业作用的认识,利用社会教育因素,实现角色认同,引导学生合理定位,引导学生摆正角色位置,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专业与实现自我需要的关系,同时教学中注意高层次需要的培养,把自我需要与护理职业要求联系起来,最终形成与护理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情感和情感品质。
只要我们善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换来学生的激情和热情,也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启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觉悟水平,极大地提高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对护理情感教育与护士职业态度问题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5):296-298.
[2]姜安丽,石琴,金玲.护理学“情感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护理杂志,1996,1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