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康复训练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康复训练教学设计范文1
特殊教育教师的知识构成,决定着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状况,因此,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的基石。我国《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从事残疾人教育的教师,应掌握残疾人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国家实行残疾人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从中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教师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专业素质。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合格的普通教师,因此,特殊教育教师首先应掌握一般的科学文化知识。此外,特殊教育教师还应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要熟悉特殊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理论,为特殊儿童争取更多的权利和福利;掌握并精通某一类或几类特殊学生(如智障、听障、视障、自闭症、脑瘫、多重障碍、学习障碍等儿童)的身心特点、病理理论、诊断和评估、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行为管理、教育康复训练的方法和器材的使用、职业技能培训等专业知识;掌握一类或几类特殊学生相关学科(如语文、数学、体育等)系统的教学知识;掌握特殊学生的心理辅导、沟通交流、班级课堂管理、家庭教育、社区资源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特殊教育教师只有掌握精深、系统、扎实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运用,为形成所需要的能力奠定基础,真正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需求,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能力要素
教师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和决定要素。特殊教育教师的能力要素及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康复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
(一)娴熟的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的核心要素。有研究指出,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师对教学技能掌握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评价、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教学研究;随班就读教师的差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差异测查、教育安置、差异教学设计、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内容的调整和选择、学习活动的组织、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课堂管理、教学反馈与评价、作业的选择、个别辅导和技能训练、教学环境的营造等12个方面。总的来说,特殊教育教师除应具备教师共同具有的基本教学能力外,还要具备从事特殊教育职业所应有的特殊教学能力,主要包括:针对不同类型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相应的课程和教学计划、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开展学科教学、选择合适的教育康复训练模式、运用器材和方法等的能力;有效组织和管理课堂、进行教学监控、实施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材以及书写与语言表达、有效运用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技能;熟练运用手语、盲文的技能;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技术,如手工艺、针刺技术、盲人手工艺等;开展心理辅导和进行行为矫正的能力等等。
(二)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要素之一,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动力。参与科研活动能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水平,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特殊教育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科研意识,具备从教学中发现问题的科研敏感性,激发自身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特殊教育教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活动,直接面对特殊儿童,有开展科学研究的实践优势,参与科研可以更好地汲取当前最新的康复、教育理念和方法,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有效促进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殊教育教师可通过参加科研活动、学术研讨会、阅读专业期刊或专著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科研意识和水平,在研究中反思,在研究中成长,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
(三)开展康复训练的能力
康复主要涉及医学、教育、职业和社会4个领域,对特殊儿童开展康复训练的重点是学前和学龄期的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主要包括智障、视障、听障、肢体障碍和病弱儿童以及语言和言语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等类型的儿童。我国2007年颁布的“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原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该方案提出,应面向智力残疾学生开展综合康复训练。由此可见,特殊教育教师还应具备相关的综合康复技能,以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康复需求。特殊儿童康复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音乐疗法、感觉统合疗法、美术疗法、游戏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和言语治疗等。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特殊教育教师应运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技能方法开展康复训练。如在言语康复中,教师应掌握语言康复的操作流程、手段和原则,呼吸、发声和共鸣功能的训练技巧,口部运动、构音运动和构音音位的训练技巧(主要针对构音障碍)以及超音段音位训练、音段音位训练(主要针对语音障碍)等技能和方法。(四)具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形势下教师必备的一种职业素质。特殊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同样需要创新能力,这既是当前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特殊儿童培养的需要,更是特殊教育教师自身防止职业倦怠、实现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特殊教育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指特殊教育教师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能力和精神风貌,主要体现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班级管理理念和方法、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课程的设置和开发、不断学习和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
三、人格要素
在人格要素中,特殊教育教师除了应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之外,还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师德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教师要比普通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除了具有“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教师职业特有的共性外,特殊教育教师还肩负着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补偿、教育康复训练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等教育使命。因此,特殊教育教师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师德是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特殊教育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表现在他们对特殊儿童是否充满了爱心,在工作中是否能够敬业乐教,是否勇于创新。特殊教育教师在师德方面的特殊性,还应细化到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关爱、理解、尊重特殊学生,在日常教学和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使用规范的言语,客观地评价学生,真正把师德落到实处。
(二)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素质
康复训练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同课异构;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
一、引言
随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盲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版)》等文件相继印发,特殊教育迎来了新一轮改革,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特殊教育教师作为特殊儿童的教师,不单纯是学业教师同时也扮演着生活助理师、心理辅导师、康复训练师的职责,是学校、家长与学生的最重要的纽带。因此,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
二、特殊教育教师发展的制约瓶颈
目前特殊教育对象复杂化、多重化给特殊教育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单纯的学科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加上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在一开始由于没有准入制度的限制,大部分普校教师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或者储备任何特教知识的情况下就可以转岗进入特校工作,他们面对一些情况复杂的孩子没有很好的处理应对方法和能力,而职后培训大部分也是理论讲授居多,没有开展针对性实践跟岗,难以实现一训一得,这给特殊教育教师的后续培养和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带来了很大问题。而“同课异构”作为一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不仅贴近教师教学实际,有利于构筑校本研究模式,深化和拓展教研活动,而且它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关注人与人之间思想的融合,倾向于一种力量的感召,能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
三、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成长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对训前、训中、训后三个阶段进行“同课异构”课程设计实施,有效提高特殊教育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如表1所示)。
基于“同课异构”的培训课程实施后,通过进一步开展了训后跟踪调查和访谈了解特殊教育教师训后感受。在训后问卷调查中教师们对“同课异构”任务驱动的培训模式整体满意度达到85%(如图1所示)。
同时在基于“同课异构”的培训活动中,学员们认为,第一,“同课异构”材不同的处理,产生不同的效果,其中体现了执教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风格,可以充分实现资源互补。第二,通过“同课异构”活动,领略到了各所特殊学校的精英教师教学,同时从导师点评和学员互评中学到很多,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看到了自己的优点,看到了“一个资深的教师都是从小事慢慢成长”,再回到学校重新上这节课时,就会有新的思路,就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成长。第三,“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研交流活动,让学员能够真正实现认真去听、认真去想,认真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从而碰撞出新的教学理念,引发出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从课堂满意度调查结果和这些一线教师分享的心得中可以看出“同课异构”活动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和触动,有助于教师自我教学风格形成和思想智慧的启迪,能够促进特殊教育教师有效成长,具体总结分析如下。
一是立足参训教师实际,分层分类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满足差异性教学需求。特殊教育儿童的类型多、程度重,学生差异大,课堂教学干扰性强,秩序容易失控,特殊教育教师除了掌握单纯学科知识外,还需要综合掌握运用心理调适、康复训练、评估诊断等多学科知识,但由于特殊教育教师群体小,特殊教育培训项目往往是不分学科的集中培训为主,这种传统的集中理论培训与集体跟班观摩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特殊教育教师现实需求。因此,立足目标需求,按照盲、聋、培智、其他类别等进行分层分类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可以很好帮助参训教师实现个性化教学培训,满足差异性需求,提高培训实效。
二是通过“同课异构”活动,促使同学科教學的参训教师实现“帮扶带”,互研教材,产生智慧碰撞。在培训过程中,按盲、聋、培智等三大类分组进行“同课异构”活动,期间既有一线特殊教育名师的跟岗实时指导,又有同学科教学的参训教师的互相切磋,很好实现新老教师“帮扶带”。在整个过程中高校教师全程理论指导,一线特殊教育名师全程答疑解惑,不断推进参训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研讨和相互点评,各参训教师对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后再进行组内“同课异构”展示[3]。教学研磨过程中参训教师为了避免“撞车”或者“照本宣科”,会更加深入研究学生与教材,采取“自行备课,组内研磨”的方式,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让参训教师在短时间内领略不同教师风采,看到各师各教,各显神通,产生智慧碰撞,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例如,有学员认为“通过同课异构能感受到其他老师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她对课堂的准确把握,领略到她对课件技术、网络视频和生活视频精妙运用,体会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从而更好有助于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是“同课异构”培训研习,打破常规“集体培训,个别展示,群众观摩”的弊端,实现人人参与互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基于“同课异构”的培训设计,打破特殊教育教师常规培训中多学科混合培训、集体跟岗观摩,无法满足差异性需求的壁垒。通过针对性开展的同学科教学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能够突破特殊教育学校校内小群体交流,思维受限的弊端,提供了校校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参训教师跳出各自的舒适圈,接触和看到更多优秀名师的展示和指导。同时在培训过程中既有一线名师“同课异构”示范展示,又有组内教师“同课异构”示范研磨和组间优秀教师代表“同课异构”展示,层层推进,互听互评,促进反思,另外还建构有“高校专家+基地名师”的双导师指导机制,让参训教师充分实现理论到实践的相互融合转化,达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康复训练教学设计范文3
在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是我国保障残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一项重要政策。残疾儿童少年的随班就读是发展特殊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也是关注弱势群体,实现教育和谐发展,保障残疾儿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的有效途径。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有关要求,贯彻《*省开展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县级支持保障体系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切实加强、完善对全市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确定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要求
今后一段时间我市加强随班就读管理的工作目标是:在全市普遍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强化政府行为,做到认识到位、政策到位、责任到位、经费到位。基本形成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学校为示范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并建立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教研指导网络,逐步实现随班就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巩固并提高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和水平,使各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9%以上。
依照此目标要求,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规划工作,在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制定随班就读工作规划或实施方案,并纳入当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规划。要提出切合实际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质量;要认真落实每年的招生任务,指导乡镇和义务教育学校建立相关制度,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随班就读;要不断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辐射和指导作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与卫生、残联等部门密切配合,成立由有关专家参加的残疾儿童少年测查鉴定指导小组,在学校组织筛查的基础上,切实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测查鉴定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全面安排,学校具体落实,社会和家庭关心支持,形成促进当地特殊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建立健全管理网络,规范各项管理制度
㈠建立特殊教育、普通教育相协调的随班就读工作管理体系
1、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管理体系,整体规划随班就读工作,明确普通学校、特教学校各自的工作职责,规范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2、建立健全县(市)区“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由教育及有关部门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专兼职特教干部和教研员、特教学校校长等组成。
3、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管理机制。市和县(市)区分别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教研室、特教学校等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网络化管理体系;建立由教育行政、医务、教研、科研、特教学校及普通学校有经验的教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随班就读工作指导小组。
4、发挥市特教中心和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加强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过程性指导,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加强资源库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指导本地区提高随班就读工作水平。
㈡规范并完善随班就读工作制度
1、建立管理和教科研指导制度。县(市)区要建立两个网络,一是县(市、区)教育局—学区(乡镇中心学校)—随班就读学校(教学点)连接的管理网络;二是县(市)区教研室(或特教学校巡回指导教师)—学区重点校、乡镇中心学校(中心教研组)—随班就读学校连接的教科研网络。
2、县(市)区教育局要有专职或兼职特教干部具体负责随班就读工作;县(市)区教研室有专职或兼职特教教研员具体指导随班就读的教学工作,并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要明确一名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备档案资料。要对学校服务区内的各类残疾学龄儿童登记造册,为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完整的个别教育档案。任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拒收学区内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随班就读。
4、加强县(市)区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各县市区要选派认真负责、业务和协调能力较强的专兼职人员担任巡回指导教师。巡回指导教师须具有五年以上从事特教工作的经历,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的组织、指导、研究和管理能力。巡回指导教师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发聘书,聘期一般为三年,聘期内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对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作用,协调组织好巡回指导、教学研究、教师培训、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及档案管理等活动。
5、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正常的资金投入制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随班就读工作列入年度教育预算,确保经费来源;进一步加大学生助学金、免费义务教育、资源教室建设等方面的投入。
6、建立对随班就读工作检查评估和奖励机制。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定期开展对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评估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当地义务教育督导评估范围,适时开展随班就读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表彰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
㈢严格随班就读学生管理程序,科学确定随班就读对象
1、严格标准和条件,确定随班就读学生。对象的确定应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的测查程序和有关要求,确定随班就读对象,不得随意确定和拒绝入学。在家长或班主任向学校提出申请的基础上,由学校或乡镇组织熟悉业务的专业教师进行初步筛查并将学生情况、家长申请及学校拟办意见在每年7月31日前上报县(市)区教育局教育科,由教育科协调医疗、教育、心理等有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测查鉴定小组进行鉴定审核,结合被查儿童的病史、医学检查、适应行为、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学生情况符合残疾标准,并具有相应的学习和自理能力,可同意其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取得随班就读学籍;如果学生情况不符合残疾标准,则不能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学校应根据鉴定小组的意见做好学生安置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未经县(市)区测查鉴定,任何人不能随意确定某学生为残障学生。
2、智障学生一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申请随班就读。每年应对智障学生进行一次复测,县区特殊教育学校负责对复测结果进行审核,并对残障情况和随班就读认定实行动态管理。经审核,学生残障状况好转,已不符合残疾标准的,应视为普通学生,不再认定为随班就读学生。
3、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检测鉴定结果、个人档案应严格管理,坚持保密制度,不准扩散。
4、随班就读的儿童少年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少年相同,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每班随班就读学生以1-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且残疾类型相同。随班就读学生就读期间,任何人不能随意让其停课、停学。
5、随班就读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可由*特教中心或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一定年限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为其就业创造条件。
㈣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
1、要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做到教学管理落实,教学研究到位。广泛发动教师参加随班就读的教学研究,以科研为先导,不断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制定并落实个别教育计划,实施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注重班级授课、小组教学与个别训练的有机结合,满足不同情况的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
2、在乡镇中心学校和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学校建立资源教室。资源教室要从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出发,配置一定数量的教具、学具、玩具、图书资料和相关的康复设备。资源教室要配备专职或兼职辅导教师,明确辅导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他们在辅导和训练随班就读学生中的作用。要制定活动计划、建立活动记录,有针对性地安排随班就读学生开展教育和训练活动。同时,发挥资源教室作用,辐射到周边没有资源教室的普通学校,规模小、随班就读学生少的农村小学也可在教室内设立活动角。
3、遵循个别化教育原则,为每个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整体设计学生在随班就读期间的课程(康复训练)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并组织他们参加各类集体活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4、建立科学评价随班就读学生的机制。充分考虑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将定量与定性、单项与多项、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综合评价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相互促进,发挥评价在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素质发展和改进随班就读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三、加强随班就读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㈠普通学校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关爱学生,乐于奉献,具有一定的教研和科研能力,并经过特教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学校应针对随班就读工作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对随班就读教师强调“六个到位”。即:课题研究到位、教学设计到位、档案管理到位、资源教室利用到位、个别辅导到位、家长沟通到位,使随班就读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㈡学校要把随班就读工作记入相关教师工作量,并作为相关教师评优晋级的条件之一。
康复训练教学设计范文4
以笔者所在医学院校为例,经过学校所有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与付出下,爱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学校的体育教学有了很大发展。从“体医结合”的教学理念下,在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观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还有待提升。
1.1教育观念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经历了几种观念的演变,由最初的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竞技性质的教育观念,到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身体素质教育性质的教育观念,到以活跃课堂气氛的快乐体育教育性质的观念,再到以养成运动习惯为主的终身教育观念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育观念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大抵如此。而在医学院校新的改革与发展背景下,在新的“体医结合”的教育观念影响下,应提倡的是“体医结合、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而对医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并未结合医学知识。依然注重体育技术的传授,依然以竞技为教学的目标,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传授也较少。
1.2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是教育观念的集中体现,更直接决定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根据教学环境和条件进行操练,主要分为体育知识原理的学习和具体的运动项目学习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主要选择于普通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并无专门的医学院校体育教材,教学大纲也是和普通高校的教学大纲相仿。体育活动也主要集中在篮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等,和医学知识结合不密切。对于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教学内容,主要在于教师的兴趣,并没有广泛进行教学。
1.3教学模式
当前体育教学的模式,基本上体现在对“三基”即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上,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多是以教学班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当前体育教学模式下也存在体育选修课程,主要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打破原先班级的教学单位,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但只是一小部分。
1.4考核评价
与普通院校体育考核形式无异,主要根据课堂教学时学生的表现和出勤率。身体素质测验的分数,如100m、800m、1500m、3000m的测验分数,体育项目的分数,如跳高、跳远、铁饼、铅球、引体向上、俯卧撑等项目,也主要根据各个项目的评分标准得出。
2医学生体育教学的策略
2.1牢固树立体医结合的观念
体育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融入进去,真正做到医学与体育锻炼的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用,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首先,在体育中要运用“终身体育”的观念。掌握好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只有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才能为以后的学医之路奠定身体条件上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育锻炼知识与技能,才能提高自身参与的热情与兴趣,也才能形成健康合理的体育锻炼意识与良好的锻炼习惯。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讲解、示范和组织教学中能深入学生心理,满足学生需求,调动学生兴趣,让学生有意识将对体育的追求融合到生活中来,时时锻炼,把“终身体育”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养成“终身体育”的锻炼信念。其次,要改变传统教育意义上的师生观,树立新的师生学观。在充分发挥教师指导、示范作用的基础上,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学生不再仅仅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教师灌输的对象,而是“教学相长”相互呼应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具备不同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特长等。只有树立了新的师生观,教师才会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会以新的眼光对待学生,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潜力,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科学有效地结合。
2.2坚持“体医结合”的教学内容
医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应既要考虑学校具体情况,又要考虑学生未来发展,同时还能照顾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既要保证完成相应的教学大纲任务,又要兼顾教学活动的科学性、趣味性,将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特色——“体医结合、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体现出来。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体育锻炼与治病结合的记载:“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体现了朴素的保健思想。伴随社会发展,多种健身手段逐渐丰富,如被人们熟知的导引术、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等。太极拳的教学在普通院校的授课比较普遍,而相对于导引术、八段锦、五禽戏的引入则相对较少。对于这种无病强身,有病可通过锻炼有助于恢复康健的传统体育项目,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质机能、兴趣爱好等,进行适当的选修开设,慢慢进行扩大。也可根据不同的医学专业进行不同的体育项目推荐。如,护理专业可适当增加形体方面的练习;临床医学专业可适当增加提高反应能力的练习;针灸、推拿等专业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上肢肌肉力量的练习。总之,作为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师,要注意“体医结合”,选择具有医学特色的体育项目,将体育舞蹈、健美操、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易筋经等融入到医学中去,促进医学生学习更多锻炼身体、恢复健康的手段和方法。
2.3改进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观念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内容实施的相应教学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制定根据国家不同时期的教育观念而发生变化。当前环境下,素质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下,对学生的教育模式也已发生改变。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改进教学设计与方法、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主体性与探究性,增强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体育教学的考核评价应是多元化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的相互结合是当前较为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模式。教师评价应公平公正,切实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测评水平、参与能力进行真实反映;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要有教师的正确指导。这样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得出三者在总的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