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概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旅游概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旅游概述

乡村旅游概述范文1

一、内容清晰,一目了然

该书一大亮点在于内容细致清晰,运用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给读者带来富有启发的阅读体验。全书共由8个章节组成,其中第一章介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起源、发展、内涵、外延、特征等内容;第二章介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基本功能与定位;第三章介绍了休闲观光农业的产业模式,例如种植业、林业、畜牧养殖业、渔业等;第四章介绍了休闲农业的发展策划、品牌形象策划、产品策划、节庆活动策划等;第五章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概念、特点、起源、发展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第六章介绍了7种乡村旅游发展类型,例如城市依托型、休闲度假型、农业观光型、文化旅游型、景区配套型、古村落依托型、科普观光型;第七章介绍了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例如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分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第八章介绍了乡村旅游产品升级等。通读全书可发现作者分别从以上八个方面向读者全面展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之间的联系,同时也系统地梳理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模式、发展模式。

二、层次分明,突出重点

本书作者做了很多关于农业旅游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故此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着独到的见解。书中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础知识为着墨点;而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管理、经营为重点;全书层次分明,从了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之后上升至规划、营销、管理,通过层层递进,让读者掌握该书内容。其中作者对休闲农业的论述,是从种植业、林业、畜牧养殖业、渔业等多个行业入手,分析出优劣势和特点;与此同时,作者在编写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举例,与单纯文字概述相比,更具有趣味性,也能够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通读全书可发现该书具有实际操作性,作者在详细介绍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添加了实际经营之道,例如发展休闲农业必须符合当前局势,并且还得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内容,作者选择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论述,避免运用学术性语言,做到简单明了,有利于进一步增加读者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理解。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说服力强

乡村旅游概述范文2

【关键词】文化营销;乡村旅游;乡村文化

一、乡村旅游概述

现代乡村旅游是当今乡村旅游的主要类型,它的发展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还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格局,对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我们现在所说的乡村旅游就是指现代乡村旅游,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旅游、文化旅游、自然旅游、农业旅游等。在我国不断推进城市化的背景下,乡村旅游获得越来越大的发展前景。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的发展缺乏人才资源。在我国广大的乡村,对经济的发展进行规划的人主要是村干部或者农民。这是因为大多数人才不愿意呆在农村,他们更希望在大城市中发展。在这种价值导向的作用下,农村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比较缺乏。而旅游经济的发展对文化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农村中从事此项事业的人严格来说并不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因此,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人才不足的难题。不仅如此,从事乡村旅游业的非专业人才还给乡村旅游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一是从业人员的非专业性使乡村旅游的发展规划不够科学,影响着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二是从业人员的非专业性使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不高。比如,在为游客讲解当地的某一风景名胜时,由于导游或者其他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这个方面缺乏相应的知识,因而就会出现无法为游客讲解的尴尬局面。三是从业人员的非专业性使得乡村旅游缺乏发展后劲。事物的发展都具有继承性的特点,乡村旅游缺乏专业的人才,后续力量也得不到补充,因而其发展后劲不足。(二)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不够科学。营销策略是现代营销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的制定与实施直接影响到经济项目的发展。基于这一点,营销策略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值得被重视。然而,从当前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乡村旅游在营销策略上还有待改进。营销策略上的缺陷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乡村旅游对自身发展的定位出现偏差,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只是以短期收益为建设目的。在这种短视经营理念的指导下,旅游项目的建设自然就出现了粗造滥制的情况,在质量上没有保证,同时也没有将乡村的特色发挥出来。第二,乡村旅游对市场的定位不够科学。我国当前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因此任何经济发展体都要以市场为导向。而许多乡村旅游项目在营销策略上并没有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有的甚至是盲目建设,造成旅游项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最终旅游项目无人问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三,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存在着片面性,基本上是偏向自然资源。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人员在制定营销策略时思路没有打开,将自己的视野局限在自然资源上,而没有考虑到人文资源如民俗活动等也是增加旅游项目吸引力的因素。(三)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缺乏市场意识。市场是最终实现经济目的的载体,我国的市场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逐步走向了正轨。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归入市场机制中,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人才,现有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所以从事乡村旅游业的人普遍不具备市场意识。一是从业人员对市场的认识不足。市场属于经济学的概念,他们能够对市场加以浅层次的理解,但是却无法深入理解农业与旅游之间的关系。二是从业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的作用,因而在经营中没有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可以发挥指路灯的作用,因此在建设某一项目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明确市场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这样才能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项目。然而,很多乡村旅游项目的建设直接跳过了这一环节。三是乡村旅游经济的建设缺乏品牌观。品牌是影响市场占有率的重要因素,知名度越高的品牌,它的市场占有率就越大。而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品牌几乎没有关注,长期的发展下,也只是形成了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旅游项目,真正有影响力的旅游品牌没有出现。在以上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乡村旅游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三、文化营销视角下乡村旅游市场的拓展路径

(一)文化营销概述。文化营销是一种基于文化消费的营销方式。消费者不仅有物质上的需求,他们还有精神上的需要,这种需求就促使文化营销方式的形成与发展。在文化营销方式的引导下,一方面消费者的各种不同的文化需求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经营者通过对消费者进行价值引导等,达成了销售产品的目的。可以说,这种营销方式满足了经营者与消费者两方面的需求。在第三产业逐渐深入发展的当下,文化营销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它之所以能够在众多领域中得到认同与应用,主要还是因为它具有多种功能。因此,可以把文化营销作为观照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视角,为拓展乡村旅游市场找到更多的路径。

(二)文化营销视角下乡村旅游市场的拓展路径。1.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要以乡村文化为依托。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道路比较狭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乡村文化。旅游行业很容易出现同质性的产品或服务,要想从其中脱颖而出,就要为自己的产品及服务增添一些异质性的东西。对乡村旅游业来说,乡村文化是最佳的选择。在旅游项目的规划定位与相关产品的设计上,可以将乡村文化融入其中,这样一来,不仅增强了旅游项目及产品的异质性,使它能够与同行的其他旅游项目区分开来,而且还能使旅游项目具有当地的特色,从而增加了旅游项目的吸引力。为此,乡村旅游可以在旅游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增加一些富有农家特色的内容,比如将当地特有的民俗节日作为旅游项目的建设主题,也可以将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设施等作为人文景观进行推广。2.把乡村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作为扩大乡村旅游经营规模的手段。乡村旅游之所以只能以小规模的形态存在,就是因为旅游项目没有形成品牌,而品牌的形成需要大量的宣传。在现代经营理念中,宣传是提高产品知名度的主要手段,只有使产品在市场中具备相当的知名度,品牌才有可能形成。因此,乡村旅游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规模,就要加强乡村文化的传播与推广。一方面,要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文化包装。好的产品如果得到包装就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乡村旅游项目同样如此。对此,乡村旅游可以选择与民俗研究机构合作的方式来提升旅游项目的档次与文化品位。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可以利用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等介质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宣传与推荐,使更多的人知道乡村旅游项目。

四、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国乡村旅游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乡村旅游业要抓住历史机遇,在改革中激流勇进,运用文化营销手段,使乡村旅游业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作者:尹元甲 单位: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桂顺,龙江智等.不同特质银发族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差异[J].地理研究,2012

乡村旅游概述范文3

乡村旅游;现状;可持续发展;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8-0026-02

一、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成都乡村旅游1987年发轫于郫县农科村。经过20余年发展,乡村旅游地已遍及郊野,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旅游收入急剧增加,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兴产业和休闲方式。成都作为全国有名的休闲城市,休闲旅游是市民生活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成都成为城乡统筹改革实验区,政府更加大了对农村的开发,尤其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现成都周边的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花乡农居”、郫县友爱镇农科村、龙泉驿区兴龙镇“万亩观光果园”均已成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市民和游客的一大亮点,正处于增长的态势。

二、成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品过于单一,缺乏特色和深度

目前市场的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农家乐”形式体现,大多数的“农家乐”提供的服务几乎相同,即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产品模式雷同,缺乏特色,对于自身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没有深度挖掘。同时乡村各种资源未能充分有效整合开发利用,品位不高、缺乏深度、既无核心竞争旅游产品,又无整体集中营销场地,不能较好地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位的旅游需求。

2.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

从事“乡村游”旅游服务的从业者基本是闲居在家的农村居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经营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且由于旅游培训工作未能及时全面的跟上,对服务意识和服务技术的把握还不够成熟,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同时,农民从自我管理的农业生产转向服务接待工作,在心理和行动上难以平衡心态,旅游服务意识较弱。另一方面,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而一些固有的饮食、卫生习惯难以改变也影响服务水平。

3.缺乏营销理念

乡村旅游企业经营主体,还未真正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其营销的手段仅限于区域内的平面媒体或道路广告,营销投入很少,且不持续。由于行业缺位,经营者缺乏开拓远距离客源市场的组织保障和技术能力。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我市乡村旅游没有形成整体品牌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成都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策略

1.政府应正确引导、大力扶持

政府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因时、因人而宜地引导乡村旅游建设,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有资源、有客源、有财源的地方先行发展。政府还应搭建平台吸引社会资金积极兴办乡村旅游。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离不开资本的运作。政府应不断创新投资、融资体制,积极搭建投资、融资平台,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兴办旅游实体,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同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经济群。为避免景点建设中一哄而上和雷同建设带来的弊端,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组织专家为乡村旅游把脉,对乡村旅游景点实行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规划设计。同时,任何一种资源的开发都会对原先的状态造成变化或破坏。因此,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有着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和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人文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一是要突出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二是要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三是要突出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满足游客对跨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四是要深度挖掘古蜀历史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古蜀传统文化美德。如开发郫县古蜀杨雄文化和望丛祠祭祖文化。

3.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

加强对旅游重点人才的培养。着力抓好乡村旅游业发展需要的通晓旅游事务和经营管理的行政管理、职业经理、市场营销、旅游开发、特种服务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抓好旅游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培养更多的高层次旅游人才。同时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尤为重要。要把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作为“培育新农民”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使村民认识到他们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受益者,认识到只有洁净优美的环境才能吸引游客,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改变那些不讲卫生的陋习;通过培训,强化服务意识,改变过去那种散漫、不受约束的坏习惯;通过培训,提高整体的接待水平,使得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提高乡村旅游整体的接待服务水平。

4.推进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普及化,旅游者对乡村旅游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集群化发展将是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乡村旅游集群化发展战略,应从几个四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政府对区域内乡村旅游需求量的调查评估、对乡村旅游资源潜力和资质的正确评价、对周边基础设施和环境承载力的正确考量,制定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其次,各级财政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项目建设引导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最后,加大土地政策的支持力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杨桂华,王秀红.农家乐经营手册[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2]钱津.产业集群与乡村旅游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7,(8).

乡村旅游概述范文4

农业旅游就是一种产业融合,它是农业与旅游业交叉而成的新型业态,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通过挖掘现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一个全新的旅游发展领域—产业部门领域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它极大地扩充了旅游产品的数量,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促进了旅游产业的优化。农业旅游以农业资源为内容,以旅游服务为表现,既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又是农业多样经营一种形式,产业融合是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两者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新产品、新业态以及新的增长方式。所以要研究农业旅游,产业融合是一个很好的切入角度,因此,本文就试图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入手,深入研究农业旅游发展的新模式,促进农业旅游更好的发展。

2静观花卉发展概述

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位于嘉陵江东岸,地处金刀峡旅游热线要冲,静观镇幅员面积72.5km2,总人口5.6万余人,耕地面积2460.7hm2,人均耕地0.0487hm2。静观素有“花卉之乡”美称,种花历史已有500多年,是全国花卉5大流派之一川东花卉艺术的发源地,以人工造型和园林艺术见长。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静观已建起了20多个花卉精品园,花卉走廊风景秀丽,令人留恋忘返。北碚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定位为“建成西部一流的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这为静观花卉业及花卉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静观要争取,立足“花卉产业经济、生态观光体验旅游经济”,着力打造花卉特色产业经济,争取静观花卉产业和都市农业旅游的更大发展。

3.静观农业旅游发展多要素创新

3.1医学

(1)田园医疗、美容中心,可与中国传统的中医相结合,在园内大批种植中草药材,以花卉药性治疗疾病,也可开发各种以花为主材的药膳,让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可种植有美容效果的植物,强调全天然美容的概念。

3.2艺术

爱艺坊,吸引热爱绘画、摄影、音乐等艺术活动的艺术家来田间采风,激发他们以花卉为主题的创作;改造废弃的农舍创办“爱艺坊”,供艺术爱好者们、艺术家们展示他们的作品,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当地的农业旅游增添一道新的美丽风景。

3.3婚庆

主题特色婚典,婚庆市场被称作是“甜蜜的宝藏”。现代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个性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打造一场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的,难以忘怀的婚礼,因此,婚典的各种新类型层出不穷,农业旅游也可参与这一宝藏的挖掘,设计与农业相关的主题特色婚典,将婚典与郊游结合起来,让来宾在参加婚典的同时,也有机会到郊外走走看看。例如:水果、花卉主题;尝试由鲜花制成的特殊新娘礼服,将水果融入捧花之中露天礼堂以一片花海、果林为背景等等。

4.产业融合之下静观镇新形态:旅游式的田园城市

(1)特征:城市引力十乡村引力+旅游属性;旅游式的田园城市是农村现代化的一种新形态,它不等同于城市化,而是“具有城市引力的别样田园”,既具有城市引力,又具有乡村引力。它保留了田园的外在形态,自然、悠闲、生态、健康,同时又具备了城市内在的生活质量,有较多的社会机会,生活舒适。它以旅游为驱动,在发展农业旅游的过程中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并运用旅游带来的资源来实现农村硬件设施的改造以及服务系统的完善;它为旅游而服务,整旧如旧,建设中仍注重保护乡村独有的、一定的乡土特性,并进一步设计、开发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活动,打造让“城市人诗意暂居的惬意田园”,形成良性循环。在这样的形态之下既能吸引市民前往休闲度假,又能留住农民积极改造家乡。

(2)实现方式—前台+后台;就是要按照游客实际的需求,将乡村生活划分为“前台”和“后台”,将游客所追求的要素置于前台,满足游客体验乡村生活及对“乡村意象”的追求;同时,将农民所追求的要素置于后台,顺应农民对一体化的要求,并在前后台之间设立相应的缓冲区。这对实现田园城市的形态十分有帮助,可在乡村中划出几块核心区域进行建设,让农民有机会享受现代化生活;而在核心区域四周则保留大片农田、传统民居,供游客体验。此外,后台也不一定就是,也可以让游客在对前后台的对比体验中,感受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伟大成果。

乡村旅游概述范文5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模式;青海

1 青海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1.1 发展乡村旅游是提升青海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生态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是青海正在兴起的几大旅游产品。其中,乡村旅游是极具特色的综合型旅游产品,是产品创新的重要途径。就全国范围来看,以高原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的青海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也是极具特色的。对于入境游市场而言,青海乡村旅游也具有稀缺性,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加强青海乡村产品开发建设,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于调整青海省旅游业结构,提升青海旅游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发展乡村旅游是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小康社会建设的积极实践。

青海发展乡村旅游将引导广大农牧民向非农领域转移,有利于农牧民的脱贫致富;乡村旅游促使传统农牧业附加值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乡村旅游可推动现代农牧业经济体系建设,科技农牧业、观光农牧业、生态农牧业等加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和调整[1];乡村旅游发展将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农牧民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1.3 发展乡村旅游是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快速改变,居民的休闲、旅游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乡村旅游发展很好地应对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改变,实现了旅游业和农牧业的良好融合,通过城镇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旅游消费,带动了农村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城乡经济的融合,而且还有利于加快城市信息、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向农村的流动。

2 青海乡村旅游资源禀赋

2.1 乡村旅游资源概述

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旅游者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活动[2]。青海地处“世界屋脊”,自然生态类型复杂多样,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旅游资源具有高、大、奇、绝的特征,分布着青海湖、江河源、可可西里、塔尔寺、原子城、昆仑山等堪称世界绝品的顶级旅游资源。省域内高山、高原、江河、森林、草原、盐湖、大漠等多姿多彩,令人目不暇接;藏、蒙、回、土、撒拉等少数民族世居于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源远流长、丰厚博大、独具特色的青海民族地域文化形态,形成了神秘、极具感召力的文化资源。青海丰富且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雄厚的资源保障。

青海乡村旅游资源是以村庄为核心,依托自然山水的大背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之下,展现不同的建筑形态和建筑文化。历史悠久的乡村集镇――古镇更成为各村落之间文化、经济、信息联系的纽带。青海乡村的自然环境和农牧业资源也十分丰富,也是乡村旅游可依托的资源类型,比如高山、森林、河谷、湖泊、高原、草场,以及可供游客观光体验的牧场、果园、绿洲等。因而,特色村庄及古镇、乡村自然生态、乡村民族文化资源和高原农牧文化是青海乡村旅游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2 乡村旅游资源类型

2.2.1 特色村庄及古镇

众多的古文化遗存表明,早在远古时代,青海就有人类活动。随着战争迁徙、商贸活动的开展,各民族的交流融合,青海逐渐形成了一批以区域经济、文化沟通为纽带的古镇古村落,其文化艺术深受汉、藏、回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影响,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2.2.2 乡村自然生态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东部较为低缓。适宜开发乡村旅游的资源多处于东部及东北部低海拔地区,丰富的植被、多类型的农牧业、优美的自然环境勾勒出一幅和谐美好的乡村旅游画卷;全省的河流主要有黄河、长江、澜沧江、湟水等,内陆河主要有格尔木河、哈吉尔河和布哈河等,共有大小湖泊230个,其中有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温泉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青海各地区。此外,青海省还拥有众多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有“百鸟王国”之称的青海湖鸟岛、“高原的西双版纳”孟达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环境纯净朴实,优势突出。

2.2.3 乡村民族文化

青海独特的民族构成和绚丽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青海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其中土族、撒拉族是全国唯一在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45.5%。从古至今,各民族人们和谐共处,共生共荣,完好地保存着古朴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保存了众多原生态的文化遗产。河湟谷地的西宁、湟源、大通、乐都、贵德一带,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在这里扎根的年代久远;青海的民族服饰做工精美,热贡、泥塑、堆绣、织品、手工制品都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族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出了勃勃新姿,极大地繁荣了民族文化市场,为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青海的文化之窗。

2.2.4 高原农牧文化

青海省地理环境特殊,地形结构复杂,气候因素多变,然而农牧民因地制宜,克服重重困难,沿高山深谷两岸建构村寨,开辟农田和牧场,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高原农牧文化。

青海省的农牧业以日月山为界,以西为牧区,以东为农牧业区。牧业区面积6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东部农牧业区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3%,且多分布在黄河、湟水谷地[3]。青海省有800余种动物,2500余种植物,有经济、药用价值的植物1461种[4]。动植物中稀有名贵种类繁多,这些特有的动植物品种为青海省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也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青海省的广大农牧业区,主要种植油菜、马铃薯、冷季豆类、青稞等农作物,另外还有一些零星种植的小杂粮,例如黄豆、糜谷、莜麦、荞麦、燕麦、紫花苜蓿、毛苕子、香豆子等。这不仅给民族地区农牧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成为开展城郊型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依托。

3 青海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青海省拥有高原、河谷、山地等层次多元的自然地理条件,少数民族众多,民族习俗风情异彩纷呈,依托这样的资源禀赋,结合青海村庄的分布特点,以及自身农牧业、文化发展特点,可采取以下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3.1 依托特色村庄群落的文化体验兴村模式

青海省民族村庄众多,村庄中传承有丰富的原生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这些村庄各有特色,有的保留有独特的民族建筑、艺术,乡村景观和乡村文化韵味十足;有的因自然山水生态景观而闻名;有的是原生态文化遗产与乡村生态环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些民族村落适合采取依托特色村庄群落的文化体验兴村模式。旅游者置身于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在领略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可以参观、了解村落保留的传统文化遗产,甚至可以有幸参与体验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这种兼有自然与文化的旅游活动内容,使乡村旅游者获得丰富、充实的旅游体验,心里得到很大的满足和放松,同时也延长了其在乡村观光消费的时间。

3.2 发展乡村旅游基地兴村模式

青海省农牧业发达,青海乡村旅游的发展要紧紧抓住特色农牧业这一主题,依托农牧业生产基地、农牧业科普教育基地等资源优势,将其建成乡村旅游基地,拓展旅游服务功能,向旅游者提供信息咨询、线路产品订购等。作为乡村旅游基站,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全程的联程服务,尤其是为自驾车旅游群体提供便利服务,使乡村旅游者享受一体化的旅游服务。

3.3 发展现代商务度假旅游兴村模式

在青海省经济相对发达,交通条件便利,生态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可以考虑发展商务度假旅游兴村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为企业会议、商务投资、谈判、企业员工奖励度假等提供旅游接待和服务。乡村地区除了要具备上述商务度假接待条件能力外,最好是当地也拥有特色的农产品资源,这样对于商务考察等企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仅可以通过商务接待拉动乡村经济,而且可以借助商务活动,促进该地区的农产品贸易交流,拓展商品销售市场,甚至引进商业投资。

3.4 城郊型乡村休闲兴村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休闲生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再加上现今家庭汽车拥有量的猛增,城市周边以“农家乐”为典型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方式市场火爆。在青海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周边,尤其是在西宁、格尔木城市周边,郊区农村可以充分依托邻近客源市场和区位条件优越的优势开展乡村休闲度假游。主要借助农家庭院、果园、花圃、农场、牧场等空间载体,为城市居民提供农业观光、农家餐饮和住宿、农作物采摘、农产品购买等服务,让他们真实体验原汁原味的农牧家生活,满足游客周末或小假期的休闲需求。

3.5 发展生态农牧业旅游兴村模式

这一模式是指在青海农业或牧业发达地区,依托大型的农牧业示范园区开展乡村旅游的模式。首先,农牧业示范园区作为农牧业生产加工基地,其首要的功能是农业生产功能,但同时其为游客开放,游客可以观光了解其现代的农牧业生产工艺、农作物成果,以及基地在农牧业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交流等环节的举措、经验等。这种模式很好地实现了现代农牧业和现代旅游业的密切结合,做到了生产、旅游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

3.6 依托大型景区景观意境体验兴村模式

处于或者邻近大型景区的乡村,根据各村庄所依托的资源环境、文化特色,来发展与大型景区氛围一致、互补的乡村旅游。借助成熟大型景区的知名度和客源优势,充分利用和挖掘乡村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意境,开发特色产品,展示乡村特色,让游客在观光游览大型景区的同时体验特色乡村旅游。这种模式游客的游览空间有很大的扩展,旅游环境容量较大,旅游活动内容丰富,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也比较大。

3.7 发展现代新农村观光兴村模式

近年来,党和政府积极致力于新农村建设,选取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落规划整齐、村容村貌良好的村庄开展乡村旅游,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成就展示的典范,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展现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新风尚。让游客通过观光游览,对比新农村建设前后的巨大变化,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

3.8 发展农牧业科技旅游兴村模式

通过展示青海农牧业科技发展的图片资料、实物等遗迹,展示现代农牧业科技景观设施等进行旅游活动的乡村旅游模式,与农牧业科技有关的地物和人群都可以包含在内。一般是借助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农牧业科技场馆、农牧业科技推广基地等实体单位开展观光游览,展现对于农牧业高科技人才培养、农牧民生产方式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成就,让游客领略现代农牧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感受科技对于农牧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顺红,王素玲.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920-16922.

[2]国家旅游局.中国乡村旅游指南[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2.

[3]胡永科,等.中国西部概览(青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15.

[4]马进福.发展青海高原特色旱作农业的比较优势与思路[J].青海科技,2009(1):17-18.

基金项目:

青海省社科规划项目资助(15036)。

乡村旅游概述范文6

关键词:旅游 产业融合 乡村旅游

0 引言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2010.6)和《河北省旅游业十二五发展纲要》(2010.12)指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旅游规模宏大、产品结构合理、设施配套完善、管理服务优良、市场竞争力强、游客满意度高的旅游大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全省实现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统筹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0年,将河北省建设成为中国著名的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达到旅游强省发展水平,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实现这些目标,地方政府和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其中各地逐步兴起的产业融合现象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它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

1 产业融合与乡村旅游概述

1.1 产业融合分析 产业融合是伴随着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变革与扩散而产生的,并已成为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的主题(Tapscott,1996)。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品形态。产业融合的结果,使参与融合的产业产生了新的增长点和专业附加,进一步促进市场发育,促进融合产业的共同发展(王朝辉,2011)。

1.2 乡村旅游分析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国外学者相当重视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认这涉及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构建,但目前对概念界定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何景明和李立华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1.3 旅游产业融合 旅游产业是一个高度复合型的产业,它涉及到食、宿、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同时与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邮电通讯业等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这些产业的支撑和彼此间的协调,同时它又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能带动这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旅游产业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着旅游业和社会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必然现象。旅游产业融合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创新形式,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旅游业与农业进行产业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乡村旅游的本质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农业提供资源,旅游提供服务。乡村旅游成为了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具有创新意义的都市型产业。

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结合,如何更好的利用农村资源开发旅游是当前重要的课题。在产业融合的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如何开发、政府在开发担当什么样的角色与责任、农村建设如何保持自身特色等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

2 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根据河北省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2.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接近160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超过20%和30%。

河北是综合性农业大省,农村面积大,农作物种类丰富,农业生产类型多种多样,乡村民俗风情浓厚多彩。河北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主要既有自然生态型资源也有文化资源;既有农事体验旅游,又高科技农业观光旅游。适合开发的旅游类型有生态农业观光、乡村体验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历史观光和乡村度假等类型。目前河北省共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家、示范点31家,省级示范点61家,四星级乡村酒店17家。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40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由此可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对河北产业结构升级,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制约河北省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的因素

3.1 管理体制落后 由于乡村旅游资源分布与类型等多种原因,导致部分重点乡村旅游景区分属多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存在“一山多主”、“一水多主”、“一景多主”等多头管理现象。这种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弊端严重影响了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制约了旅游景区的发展活力,阻碍了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尤其是乡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旅游农场或是庄园的规模经营。

3.2 经营理念落后 部分乡村旅游景区管理者与经营者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不足,整体规划意识不强导致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缺乏规划不合理,开发模式单一,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刻意模仿城市,内容与服务项目雷同。不能有效展示乡村差异、挖掘乡村内涵、突出乡村特色。乡村旅游企业或经营者各自为战,缺少联合促销,存在恶意竞争现象。

3.3 专业人才缺乏 由于河北省特色比较突出的乡村旅游资源集中在山区和相对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经济收入水平不高,不但留不住自己的人而且很难吸引外地人才,高素质旅游人才缺乏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普遍问题。由于管理、导游以及服务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了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落后。

3.4 产业融合度不够 目前很多乡村旅游资源富集的县仍是国家或省级贫困县,资金缺乏是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生存与发展问题是当地的首要任务,基础设施薄弱与资金的不足,不仅导致了旅游产品的低层次、粗放式开发,而且阻碍产业融合。由于乡村对农业的依赖和资金问题,导致农业与旅游,农业与工业,新农村建设与新能源推广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

4 促进河北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策略

4.1 加强领导,积极探索管理体制 在充分调研乡村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和经营权的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管理体制,切实解决多头管理体制,理顺利益分配机制,形成多部门联动,促进产业融合。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需要土的规模化经营,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有赖于乡村集约化的进程。根据相关土地流政策,可以改变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的耕作式,土地经营由零散变为集中,土地资源可形成连片专业化规模经营。乡村根据资源类型与市场需求等因素,实现区域性的大规模生产和差异化发展,使农业产业区域化、农业景观集约化、村庄主题化,从而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

4.2 加强规划,引导树立市场观念 组织相关专家与学者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者指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观念,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为了避免盲目竞争、低水平重复建设,打破以单体景点吸引游客的传统促销方式,以复合型资源和整体形象产生魅力,形成强势吸引,塑造乡村旅游地品牌。

4.3 加强培训,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的人才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保障。为了提高乡村旅游业服务质量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加大对当地居民与员工的培训,帮助其树立正确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巧;组织他们外出考察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审美水平,帮其认识不足。积极探索与省内高校合作,一方面实施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定向培养,进行旅游人才储备;一方面建立大学生实习或是见习制度,或是利用当前大学生村官或是选调生,吸引人才投入乡村旅游建设。

4.4 加强产业协作,积极引导产业融合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消费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旅游产业部门要打破部门分割的思维,以开放的观念求产业发展更广阔的空间,要跳出本产业看待产发展形势,树立大旅游观念,以产业部门的联动政策的出台,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政府应在旅游业融合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宏观管理作用,同时要发挥市场在实现旅游业融合发展中的导性作用,关键是要加快放松行业管制。旅游业现融合发展必然要求各种要素能够在不同行业之间较为自由的流动,旅游业才能与其他产业实现市、技术和功能等的融合。政府主抓战略规划、产品标准制定、提供公共物品和加强市场监管。

参考文献:

[1]吴三忙.旅游业融合发展中政府的作用[J].旅游学刊,2011.6.

[2]李赞.河北环京津乡村旅游现状及其对策探讨[J].旅游纵横,2012.8.

[3]杨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趋势的新视角[J].旅游科学,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