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范文1

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也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教育,是渗透于人的心灵的情感教育,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新人。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例如:在欣赏《美丽的草原》这一课中,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的画面,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动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界。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的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得一个阶梯。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例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这一课时,学生听到了一首节奏强烈、富有动感的音乐,好像真的有许多玩具兵在走路、摇摆、玩耍,每一个小朋友都产生了情感表现、行为表现得冲动。于是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你愿意表演哪个玩具就表演哪个玩具,你愿意怎样表演就怎样表演。同学们高兴极了,都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设计动作,积极地、认真地参与表演。就这样全体学生都变成了一个个不一样的玩具兵,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3、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能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表现人类的情感又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表现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表现,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目标。当然,在培养学生表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经常体会到参与表现后所获得的审美愉悦感,这样学生们才会敢于表现、善于表现。

4、培养学生的审美合作能力

音乐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音乐的表现艺术也是多元的。其中既有独唱、独奏、独舞等个人表现形式,也有合唱、合奏、集体舞等集体表演形式。学生集体参与合作是共同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力,审美表现力,审美创造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能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共同进步。

5、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类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美创造能力是审美主体在审美实践的过程中按照审美规律进行创造性审美活动的能力,它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音乐创造教学渗透到欣赏、歌唱、器乐演奏、律动等教学活动中去,做到任何教学活动都体现出审美创造的原则。例如:在欣赏《快速波尔卡》这首乐曲时,我让10-12名学生为一组,通过表演性的动作来表现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并鼓励他们进行创作,来丰富乐曲的时间、场景、人物、事件;在扮演角色中,我又鼓励学生可以一人扮演多种角色。于是,有一小组在表演中创作了一段舞蹈;有一小组在表演中创作了一首诗;有一小组还创设了多个场景:火车站、大草原、田野、农庄、森林等等。在表演中,学生自由地、大胆地表现出了对乐曲的独特理解,充分感悟了音乐的魅力,让我不得不赞叹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创作力。

6、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范文2

关键词:艺术教育;儿童音乐艺术

迄今为止,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对儿童艺术各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儿童动漫、儿童影视、儿童广告、儿童游戏、儿童音乐、儿童美术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使得儿童艺术越来越成为儿童精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近些年看,针对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缩水现象。造成儿童艺术整体研究结构上的失衡。以下将简要评述儿童音乐艺术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

“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音乐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注重幼儿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有机整合,提倡幼儿自主地感受、体验、探索和创造音乐,鼓励幼儿独有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等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为该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有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李亚丽《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金亚文《音乐教学审美功效研究》、周洁嫦《音乐教学要善于创造美》、林白玲《从审美的角度调动学生音乐的兴趣》、程英《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陈岚《谈音乐审美教学法》、郑丽《幼儿音乐游戏中的审美体验》。

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

在儿童音乐领域,如何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一直是儿童音乐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这方面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也是最多的。为了能更清楚地呈现,笔者对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1.以国外著名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覃晓宁《铃木音乐教学法给音乐教育的启示》、李琦《浅谈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育》、刘文靖《奥尔夫教学法浅识》、娜仁其木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梁燕《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影响》、徐颖《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陆建珍《美国综合音乐感在教学中的运用》、崔伟《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育观》、谢春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的启发》。察觉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构成》。2.以针对目前儿童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刘莉萍《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及创新途径研究》、张卫民《点击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张占春《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反音乐教育”现象》、赵大刚《谈幼儿音乐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误区》、吴欣光《小学音乐教学误区》、侯杰《对综合艺术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3.以教材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赵继红《幼师音乐教材改革初探》、韩天寿、吴霞飞《从幼儿音乐教材视角谈学前教育管理缺失――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调查分析》、《小问题、大思考――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的调查分析》、王信东《云南省小学音乐美术乡土教材建设与研究》。4.以儿童舞蹈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夏珊珊《浅谈幼儿舞蹈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吴婉媚《儿童舞蹈教育浅探》、陈波《浅谈幼儿舞蹈的童趣性》、王萍《浅谈幼儿舞蹈的学与教》、赵焕生《浅谈幼儿舞蹈的编排技法》、齐娟《幼儿舞蹈教学新探索》、商策《浅谈幼儿舞蹈的创编艺术》、杨秀敏《幼儿舞蹈教学的生命线》、樊星《论基本功训练与幼儿舞蹈教材开发》、文畅《兴趣培养―幼儿舞蹈教学的成功所在》、朱宝仙《少儿舞蹈活动的几点思考》。5.以儿童钢琴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张应辉《儿童钢琴现状思考》、康晓蕴《浅谈儿童钢琴教学》、姜晓琳《怎样培养儿童的钢琴兴趣》、张丹宁《儿童钢琴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陈宇兰《谈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杨振《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儿童钢琴教学》、罗魏《论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海宏《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几个心理问题》、李斯娜《学前儿童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薛瑾《儿童钢琴学习心理问题初探》。6.以儿童声乐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田丹《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臧欢《儿童声乐快乐教学初探》、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赫嵘《关于从事儿童声乐教学工作的初浅探析》、张郁《儿童歌唱教学与训练》、李福《论赏识教育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宁馨磊《声乐早期教育中的快乐教学》、秦玮蔚《儿童声乐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李宝秀《浅谈儿童歌唱教学及兴趣的激发》、陶小卫《儿童学习声乐的教学体会》。

三、从儿童音乐心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儿童音乐心理研究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课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的:1. 从幼儿自身审美心理建构的角度,来说明幼儿音乐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与培育。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杜悦艳《论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薛瑾《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魏欣《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功能》、尹娟《浅议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化教学》、孔起英《论儿童审美与艺术行为的心理机制》、印小青《论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发展的三个标志及特点》、张富生《音乐美育中的心理因素分析》。2.从幼儿智力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王子婴《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郑虹《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李芳《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杨望舒《幼儿多元智能中的音乐领域》、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武艳《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育的启示》。3.非智力因素对儿童音乐心理的作用与影响。张静《在音乐活动发展幼儿非智力因素》、张双琴《歌唱于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王诗春《浅谈钢琴学习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孙伟《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李馨怡《幼儿钢琴教育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析》,余红梅《挖掘音乐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4.从美育的角度探讨音乐教育对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作用。修海林《美育与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秦艳《幼儿音乐素质的结构与要素分析》、沈建洲《幼儿艺术教育的性质》,李小琰《童心•童话》,张殿柱《美育与儿童的全面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我们可以看到从教学策略角度研究儿童音乐艺术教学的研究者是最多的。可以说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一般的选题范围。因为这一选题的研究者多是从事普通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或工作范围内选题,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从研究内容上看,大家研究的内容多是对儿童音乐艺术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反思。当然,这其中不乏研究角度新颖、论述精彩的论文,但数量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感觉难有新意。因此,要想在这一领域进行突破,必须要求研究者避免材料的堆积,避免对问题表面的分析,应突破传统儿童音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模式,过于阐述具体而细微的问题,而忽略将儿童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理性思考纳入到实践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去,利用理性层面的辩证性思维来看待儿童音乐艺术感性层面的问题,从而获得客观、深入的结果。其次,从审美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也是很多的。“审美”是这些年来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热门词语,可以说针对音乐教育中审美层面的研究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这是人们对音乐教育本质了解越来越清楚的表现。很多研究者纷纷从审美的角度展开对音乐教学的分析,其中又以对基础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最多。在“审美”这个热点、焦点上选题,这本身就意味着更受人关注,因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我们看到在2004年郭声健博士撰写的《音乐教育论》书中,就对审美教育做了深刻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此后,更多的著作与论文开始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价值展开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数量很多,但往往多是泛泛而谈或者说是现象罗列。许多论文有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的感觉。因此,如要从审美角度进行思考,必须要求研究者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或者在别人不同的层面上选题,或者要从新的角度选题。从学科边缘或交叉点上选题,已成为未来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的一个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两门甚至更多的相关学科上进行较深较独到的研究,也形成了一批有一定水准的科研成果。比如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等论文中涉及的学科就包括了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知识内容。其实,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里,完全可以将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会有效避免撞车,较易获得突破和取得成果。比如湖南师范大学吴跃跃教授国家教育部课题《音乐教育对少年犯的教化功能及实践研究》将音乐教育学、犯罪心理学结合起来。魏豪扬硕士论文《社会音乐教育之音乐艺术培训市场营销研究》是将音乐教育学、文化策划学、市场营销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音乐教育活动中包含的客观存在的市场经营管理实践和现象进行解释和阐述。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当然,这类选题要求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跨学科综合与分析。否者,就会感觉一知半解而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最后,从冷门和盲点上选题,也是目前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冷门和盲点,或是因为远离当时的焦点、热点,或是一时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或是尚未被绝大多数人意识到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有,但还不多。比如以上列举的论文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体现。这样的选题由于有其本身的价值所在,一旦其价值被人发现,研究出成果,便会向热门和焦点转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相信这类选题还不少。

综上所述,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占据着勿庸置疑的主导性地位。这样的研究成为热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从国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内容来看,艺术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特别是将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运用于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已成为研究的常态。因此,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增加更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生长点,是我们儿童音乐艺术研究者急需要做的工作。毕竟,儿童艺术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可能性;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

乐出版社,2006

[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幼儿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范文3

情感教学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重要性

改变从“小”开始——童话故事新解

高中生环境伦理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职业学校开拓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刍议流行音乐进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校园

免费师范生“‘三培养+三引导’的成才模式”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效益研究

由一个教育现象想到的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CAI的若干原则

浅谈PowerPoint教学应用技巧

基于合作学习的任务驱动法在Flash教学中的运用

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把握关键处,用好电教多媒体

怎样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在阅读教学中培植学生的语言智慧

生活化教学培养终身体育

谈想象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美术课堂美术作品评述之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写作训练的策略

高中生物理思维培养的思考

以诗学诗,以诗悟诗——浅谈古诗教学的拓展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浅议小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培养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

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分层学习模式

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训练策略研究

浅谈网络环境与高职学生德育教育

县市级电教馆(站)如何切实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绩效

基于职业高中学生特点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探微与感悟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积极构建师生共同体

远程教育有助提高作文水平

运用电教媒体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中电教手段使用新视角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中生活经验的挖掘

巧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

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网上文字下载与排版技巧HttP://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试论网络媒体对受众市场细分的推动

浅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对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思考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剖析

中小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扎实开展“三理”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利用校园电视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浅谈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

校园网建设应用及管理

对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让学生感受批评的舒服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范文4

关键词:儿童舞蹈;素质教育;身体素质;学生舞蹈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化的现代教育浪潮中,舞蹈教育在其中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块好的舞蹈材料能够使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思想品质、智力开发以及美育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效果。而小学舞蹈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它既直观形象又生动活泼,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就我三年来在舞蹈教学中得到的经验浅谈一下小学生舞蹈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通过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是人的一生中重要的阶段,组织小学生参加适应的舞蹈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其骨骼、肌肉、心脏和呼吸器官的健康发育,而且有利于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生理机能的发展,有助于加快小学生的新陈代谢,还有益于小学生的形体美。与一般人相比,舞蹈演员的形体无疑是最佳的。特别是小学低段的儿童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都非常嫩,可塑性强,教给小学生粗浅的舞蹈技能可以矫正一些不良的形体毛病。我班有一个女孩子,天生有些轻微的驼背,令父母焦虑万分。她妈妈一听说学校开设了舞蹈兴趣小组,二话不说替女儿报了名。她说我让我女儿学舞蹈并不是想让她成为像杨丽萍这样的舞蹈家,我只要我女儿通过舞蹈训练,帮助她纠正不良的体型。听了这翻话令我感到欣慰,家长对舞蹈教学的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转变,这是我们开展舞蹈教学的良好开端。

2.通过舞蹈教学,有益于小学生的智力开发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不少家长也为此不惜血本,为孩子的智力开发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智力开发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种。智力因素包含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非智力因素包含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而舞蹈教学在小学生的智力开发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优美动人、活泼生动的舞蹈能激发小学生学舞蹈的兴趣,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会,例如在教授舞蹈《老鼠画猫》时,富有童趣、活泼、诙谐的舞蹈动作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每次听到这个音乐,学生便迫不及待地高度注意老师的举手投足。有一次活动时,我按照平时的常规弹指定音乐来吸引在区角活动的小学生,可是我的琴声根本无人理睬,当时我有些恼火,心想着这帮小家伙竟然无视我的存在,岂有此理。反过来一想,为什么我的琴声不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呢?对,是没有新鲜感了,我要想办法。当时我灵机一动随手打开录音机,然后快乐地跳了起来。真的是不试不知道,试了吓一跳,区角里小学生纷纷放下手里的玩具像一只只听话的小羊回到妈妈身边一样围着我、注视着我、模仿着我。于是,我尝试着把舞蹈贯穿与学生一日活动中,以满足学生多变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而当学生立足于舞台上时,没有老师的指导,面对观众的目光,不断的在她们的记忆中熟练地提取信息,不断的变换着舞蹈动作、情感,试问没有良好的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怎么能够赢得热烈的掌声和成功的鲜花呢?在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中,参加过舞蹈训练的学生反应灵敏、动作到位;而没有参加过舞蹈训练的学生,则表现为反应迟钝、动作生硬、目光不灵活。据调查,经常参加舞蹈训练及演出的小学生在接受新事物、反映新事物的综合能力远远高于同龄智商水平相当的小学生。

2.2培养小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舞蹈《机器猫》的教学中,机器猫是小学生熟悉且喜欢的卡通人物,孩子们一听到音乐便根据自己的经验,有的表现为活泼可爱,有的则表现为幽默滑稽。而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直困扰我,经过多次的实践经验,其中也有失败的经验,让我摸索到在舞蹈教学中加一些创编小歌舞的内容不仅给传统的舞蹈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一年级律动《小鸡出壳》的创编活动中,学生大胆的表现着小鸡出壳时的状态:有的学生表演小鸡用尖嘴啄破蛋壳,有的学生表演小鸡用脑袋撞破蛋壳,有的表演用小脚踢破蛋壳,甚至有一个学生表演小鸡翘起屁股顶破蛋壳……..根据孩子们意愿,我再把动作进行整和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就这样由学生创造诞生了。

3.舞蹈艺术在美育中的作用

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小学阶段开展舞蹈教学是对小学生美育的一种理想方式。美育不仅要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感受,而且还要提高小学生对美的表现和创造。

3.1感知美。由于舞蹈艺术的美感是由舞者的心理现象、文化素质集合于他们的身体体现出来的,如果教师在运用示范法和讲解法的时候,缺乏对舞蹈材料的理解和感受,或者是不能够有始直终地示范美,那么在学生感受作品的过程中就起不到桥梁作用,反而回削弱小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如在欣赏舞蹈乐曲《小鸟的舞》时,小学生被优美的旋律所吸引,我在让学生熟悉舞蹈乐曲时,根据音乐节奏,脸上的表情时而喜悦,时而忧伤,时而严肃…….在教师的引领下小学生开始思考,开始说不出不同的感受,后来有的小学生说小鸟伤心了,有的小学生说小鸟生病了,又有的小学生说小鸟在做游戏并用动作表示,教师用无声的语言让小学生感受作品带来的美。

3.2表现美。表现美是美育的核心,我们应引导孩子们在感受美的同时更需要激发学生去表现美,使之升华为外在的美。例如在一次六一节的服装表演这个节目中,教师用各种废旧材料自制了造型独特的服装,结合舞蹈语言、音乐语言表现了另外一种美。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范文5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248-01

一、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音乐对个人性格和艺术情操的积极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早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对于处在性格和思维方式形成期的小学生来说,积极的音乐教育对他们的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我国小学音乐教育起步晚,发展速度慢,虽然近几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音乐教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传统音乐教学方式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受到了限制。很多人虽然能从单独的音乐作品欣赏中体会到作品的节奏、韵律和感情,但是,审美意识却始终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归根到底,是音乐教材内容过于死板,教师教学方式模式化所致。从根本上来说,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音乐教师要勇于担起音乐艺术教学的重任,结合教材和学科特点,利用新颖别致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感受、理解和掌握音乐的真正含义。

二、小学音乐课导入方法探析

1、开门见山导入法。这是音乐教学中最简洁、直接的导入方法,是由教师直接点出课题和学习目标的导入方式,可以起到到“课未开始、目的明确”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在教唱歌曲《苹果丰收》时,直接告诉大家,要大家通过学习,能说出三拍子和四拍子的节奏特点,让学生在学习前对学习目的有一个浅析的认识。

2、故事导入法。人类都有着浓郁的故事情节,小学生也不例外。利用讲故事的方法进行音乐教学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学唱《卖报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时,教师可以通过动情的讲述或利用视频资料等辅助教学手段,将故事情境完整展现出来,学生们的思维和情感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迫切希望学唱这些歌曲,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深化了音乐美育、德育的效果。

3、谜语导入法。猜谜语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喜好,通过教学内容和趣味谜语的结合,顺势导入,提高教学趣味和教学效果。如在教唱《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时,一位教师出了这样一个谜语:虽然长得黑,聪明心灵美,捉虫喂妈妈,叼石喝到水!让同学们猜猜它是谁,等到同学们猜到之后,再让喜爱表扬的同学上台表演一下它的样子。课堂气氛很快被调动起来,学生立马变得非常活跃,纷纷举起小手要求回答和表演。

4、问题导入法。有趣的问题、直观的画面,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而生动,问题导入法,即教师通过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切入教学,引发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唱《小燕子》、《布谷鸟》、《小青蛙呱呱呱》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这些动物的挂图,然后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这种小动物生活在哪里,它为什么要生活在哪里等,这种导入方法为教师带领学生开始内容的认识和知识的学习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5、情景设置导入法。小学生处于思维和意识发展的初始阶段,他们好奇心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诱发和引导。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视频、图画、道具等元素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烘托学习气氛,给学生带来新奇的感受,让他们在兴趣最佳状态下完成学习。如在教唱《秋天》时,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演示秋天田野丰收的壮丽景象,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氛围,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领悟。

6、即兴表演导入法。结合小学生思维过渡发展的特点,根据学生对理性认识偏重的心理,在教学中积极利用主观的教学工具和灵活的表演方法,进行教学导入,即为演示导入法。如在教唱《拉勾勾》、《冬瓜和南瓜》时,教师可以在教唱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游戏或表演,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欢乐。

7、复习导入法。温故而知新,利用教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引出新知识,加强新旧知识的纵横联系,这样既可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也可增强对旧知识的新认识,起到知识巩固、补充的效果。一位教师在开始讲授《草原就是我的家》这首歌曲前,引导学生对前不久学过的歌曲《美丽的原野》进行了复习,同时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了优美的田野风光,在视频后期,出现的是悠闲地羊群和洁白的蒙古包,于是,课堂教学自然过渡到了新内容的学习上来。

良好的教学导入方法,可以达到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教学导入的重要性,依据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发展需求,选择优秀的音乐作品,运用高超的教学导入技巧,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美育功能。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范文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德育意识,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寓德育于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寓德育于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

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四、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今年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五、寓德育于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细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数哈蟊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它通过形体动作表现音乐,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理想,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而集体舞表演更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