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有机化学中的鉴别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有机化学中的鉴别总结范文1
关键词:有机化学;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方法依赖于教师的灌输,压制了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培养方式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尤其是创新意识要求背道而驰。面对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的新目标,调整和更新我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是每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在理工科材料和化工专业中,有机化学学科发展较为迅速,也是其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近代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为主要任务;以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为研究对象。目前,所涉及的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已达一千万种以上,群体非常庞大,而且新的品种也以每天数十种甚至数百种的速度增长,新理论、新反应和新方法层出不穷。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有机化学存在普遍理解和掌握困难的现象,运用起来更加不易。因此,在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对于教学方法,教师要灵活地进行更新和调整,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能较为清晰地理解和把握有机化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堂教学
案例式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1870年前后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ChristopherColumbusLangdell开始使用于教育之中。案例式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指在课堂上引入一个真实发生过的与科学紧密相关的事例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析。近年来,在管理、贸易等学科领域的教学活动得到了更多的推广和应用。与之相比,案例教学在理工类课程专业,特别是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应用还远远不够。汤洪敏等提出了“初始实验现象”案例,在烷烃典型反应——卤化反应的学习中根据实验现象作出合理解释,据此引导学生总结反应机理。秦川在根据休克尔4n+2规则判断某个分子是否具有芳香性的课程教学中列举了10个有代表性的分子,通过对平面、单环、共轭、4n+2个π电子的4个要点的具体分析,使学生对共轭效应、立体效应、杂原子的作用、离子和中性分子等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张敏在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中强调了所举的案例更要注重实用性,最好能将有机理论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例如,讲醛的性质时,可联系到新房子装修中材料的选用,根据醛的性质去寻找如何减少甲醛含量、如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含量等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上述国内外研究可见,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有机化学的课程教学活动中,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造意识。笔者通过认真分析有机化学及相关课程的教学特点及同行教学的经验,针对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开展案例式教学的探索应用。
二、人名反应的案例示范
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由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反应或化合物,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科学家的学术成就,借助相关科学家的事迹来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例如,在学习格式试剂的制备和应用知识点时,讲述ViccorGrignard的生平。小学、中学都没有好好学习的他,用9年时间发奋努力学习,获得里昂大学的科学博士学位。通过这个案例,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试剂的重要性,也能帮助学生克服对学习的恐惧。
三、将经典实验反应引入课堂教学
一般高校的有机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是分开进行的,若将一些典型实验内容带入理论课堂,可取得很好的效果。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章节中提到了物理常数测定可以鉴别化合物的纯度和种类。这里举出一个案例:“某一化学物质的熔点测得为133℃,估计为尿素或反式肉桂酸,但两者熔点都为133℃,问题是如何快速通过熔点测试以鉴别此化合物?”通过案例分析,可让学生了解熔点下降原理并进行应用,然后确定基本的实验步骤,如果有条件,还可将实验过程引入课堂,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测定化合物的熔点,熟悉实验操作,加深印象。
四、结束语
经过两年的课程教学实践,在课堂上采用“混合案例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借鉴其他课程教学方法加强案例教学,注重教学内容上的多学科交叉和渗透,同时授课方式要与时俱进,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汤洪敏.案例式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文化论坛,2010(5):83-85.
有机化学中的鉴别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2-0060-02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合成、反应机制以及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变规律的一门科学。学习有机化学对培养学生运用有机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满足药学、临床、检验和生物技术等专业学生对所需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有着重大的作用。故而,有机化学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十多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课堂教学有了不少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开始注重学生的主动投入。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多采用讲授法这种单一形式。它之所以在实践中能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操作性强,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其后果是封杀了教师在理论和创新意义上探索教学工作的需求,也封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笔者认为采取适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及促进者,将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使课堂教学的过程能成为一种多边活动的教育过程,就会调动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会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就这一问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一 理论课教学变单一讲授为多样化教学
我们课题组要求授课教师每节课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这就需要灵活运用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常用的组织形式如下:
1.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
提问是一种非常好的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首先,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都要坚持课堂提问,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其次,导入新课。对提问的要求是提问的重点和质量,旨在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使教学安排得详略得当,内容主次分明。再次,通过提问设疑,造成学生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把好奇引导到对知识的探索上来,如在讲立体化学基础一章时,常用的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为什么在氧氟沙星之前冠之以“左”,类似这样的问题提问,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对教学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最后,瞄准教学模糊点提问并加以点拨,可引导学生找出其内在联系,分清其不同之处,消除错误印象。如亲核取代反应和亲核加成反应的异同点问题,通过对比性提问,就会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学,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利用的时效性,还能切实达到“有比较才能鉴别”的教学效果。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及教具
药学有机化学的教学可谓是“任务重,时间紧”,虽然教学经过筛选,但内容依然十分丰富,信息量大,涉及大量的分子结构式、构型、构象、化学反应方程式以及应用的案例等。将这些信息在黑板上写出来,需要很多时间。应用高水平多媒体课件能很快将这些内容展示出来,通过图形、文字、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使有机分子的结构和空间形状变得十分形象和直观,真正实现交互式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课件在展示分子立体结构方面具有直观性、高效、快捷的长处。
在有机化合物的立体结构教学中,初学者往往觉得难以建立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教师主要采用立体模型教具,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搭建分子模型,配合化学绘图软件的分子三维图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采用立体三维结构式,以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掌握各基团间的连接部位与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分子结构图直观、灵巧的优势,多进行结构特点的剖析。
3.分组讨论
教师设置问题(提前给出)―预先查阅资料―讨论问题,让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机会,以暴露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障碍,让学生各自的观点在争论中碰撞、比较,从而形成共识。也可让学生将自己探讨的过程展示在黑板上,由同学们自主评说。这样做,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既能体现合作的价值,又能在教室空间里建立起学习的联合体,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智慧。
4.习题答疑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感悟认为,有机化学的教学更适合课堂理论与习题答疑相结合。即在理论讲解的过程中穿插习题讲解,理论与应用相结合。课堂授课后往往留下习题作业,用以反馈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习题所提出的问题,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
5.小讲课
有机化学的重点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这是有机化学的精髓所在,也是同学们今后能否灵活运用有机化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然而这一部分需要善于总结。针对有机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教师在每一章节讲述的最后,总是让学生总结这一章节的结构与性质。针对有机化学机理是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去总结亲电加成,亲电取代,亲核加成,亲核取代,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另外,如何设计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也是有机化学的教学难点。启发学生逆向思维后,要求同学们能从产物的结构特征出发,从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6.提高学生兴趣,督促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总结、归纳
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形象教学法、分析教学法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习记忆。我们在讲述每一个反应时,都会对它的反应物和产物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各类官能团化合物的反应与合成方法小结。鉴于有的章节内容多,化学性质及反应条件、应用条件复杂,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进行系统的归纳和阐释,力求使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深奥的知识通俗化。
7.课下网络交流
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环境的限制,不可能满足学生的所有要求,有待利用课下时间进行交流和信息反馈,作为教学补充,如在固定时间利用QQ答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自学、作业中遇到的问题等。
另外,利用学院建立的网络平台使学生能通过网络得到有机化学学科丰富的学习资料,这样就有效地拓展了教学时空,充分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双重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获取知识的方法、能力,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自主学习和探究创新者,把单纯的讲授知识过程转变为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 实验教学的模式转变
有机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机化学实验是药学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课程,其应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为重点,构建以基础训练―综合应用―研究创新为主线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它对培养学生周密思考、仔细观察、主动探索问题,促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其科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学生按教师所讲对照实验指导书按要求操作、运行一遍取得数据即可。显然这种模式存在许多弊端:(1)理论课上讲解一个定理,而实验课上用实际的数据来验证这个定理,可以说几十年不变,内容单一枯燥,其结果是一门课程学完后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其所学的课程没有实际应用的感受,所学不知何用;(2)教师经常在讲解某个实验的同时进行演示,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3)学生对实验设备的运行原理、运行情况了解不深,连一些简单的故障都不能排除。
可采用的改进方法有:(1)在实验前,通过网络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和主动性的进行实验设计,将学生推到实验的主置,使学生从具体实验入手,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步骤并做出分析等。(2)在实验中,由2人一组进行实验,教师作简单讲解后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能力、知识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进行观察、记录,作为考核依据,从而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各项技能和有机化学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3)在实验后,指导学生正确撰写实验报告,并通过课堂展示优秀实验报告。注重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增加综合型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目的地自选实验课题、仪器设备,自行制订实验步骤,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实验教师只是做方向性的指导及辅助工作。这种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信心,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提高其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近年来,我们致力打破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生互动等多方面,对有机化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践。力图以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整体优化设计为切入点,使每一个教师在每一节课中,把握好教学设计与课堂学生状况的互动关系,从而,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感受到学生的存在与力量,不断构建相宜的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情感体验的主体、思维的主体、思想的主体、自我生命的主体,构建课堂教学新景观,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春芳.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5):23~25
[2]赵苏芳.论化学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26~127
[3]杨方.论教师课堂提问策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3):88~89
[4]于开庆.关于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27
[5]刘爱兰.浅谈比较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鄂州大学学报,2008(5):67~70
有机化学中的鉴别总结范文3
有机化学案例教学法药学专业
有机化学,是大学本科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既是学生深入贯通药学诸专业课程的必要条件,也是探索药学未知领域的最基本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机化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课程内容的不断膨胀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对于学生的记忆里与理解力也是一个挑战。同时,有机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强的学科,要求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来检验理论知识。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不仅严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很难收到实验教学应有的效果。
如何搞好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工作,使有机化学的教与学变得轻松有趣,提高教学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业务素质,还取决于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策略等。因此,笔者通过引入案例教学法为突破口,改革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能力。
一、案例分析法的概念及实施
案例教学(casestudy),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教学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景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习者反思能力及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强调双向交流,其实施流程见图1: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案例的选择和分析是最关键的两个环节,也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1.案例选取原则: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
针对药学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有机化学的特点,在药学本科有机化学理论教学全程系统性引入药物合成、药物临床应用等案例进行教学。对每个章节均设置1~2个有针对性的案例,使枯燥的理论教学更加生动,增强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2.分析讨论案例,形成引导式教学
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环节,也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组可指派代表向全班对案例作一分析,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要扮演好导演、教练的重要角色,及时正确地引导学生,协调沟通,使讨论顺利得进行。
3.总结归纳案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讨论结束后,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总结并非是简单地给出所讨论案例的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的思路、讨论的难点、重点、主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利用理论知识,并评价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分析推理案例的情况,有选择性的对课堂知识进行吸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实例分析
案例:尼美舒利(nimesulide),是一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适用于多种需要抗炎治疗的疾病(如骨关节炎、关节外风湿病、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和炎症、急性上呼吸道炎症引起的疼痛和发烧、痛经)。试以邻氯硝基苯为原料合成尼美舒利。
1.案例选取意义
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可选择性抑制环氧合酶Ⅱ,所以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国内外有大量的临床文献资料显示,尼美舒利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相比解热镇痛作用起效更快,不良反应相当。被认为是一个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非甾体抗炎药。此外,尼美舒利还具有抗过敏和抗组胺作用,因此不会诱发阿司匹林哮喘,可安全用于阿司匹林等过敏的哮喘患者。选择比较前沿、热点的代表性药物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并为后续学习药理学提供动力,这样才能保证本次案例教学的实施。
2.案例解析
尼美舒利合成路线见图3:
步骤一:KOH/Cu粉为催化剂,原料1与苯酚(ArOH)合成不对称醚,生成基本骨架2。针对知识点:醚的不对称合成。
通过此例进行机理分析,即苯酚先在碱性条件下,将酚转化为酚钠,然后酚钠和卤代烃发生SN2反应,生成酚醚。这是一种制备芳脂醚的方法。
步骤二:Fe/H2O还原硝基成氨基,得到中间产物3。针对知识点:硝基的还原反应。通过此例,梳理反应介质酸碱性、还原剂还原能力等使硝基发生选择性还原的影响因素,使学生主动掌握并用于药物生产。
步骤三:用CH3SO2Cl/吡啶进行磺酰化反应。针对知识点:磺酰化反应。伯胺与磺酰氯作用生成磺酰胺,磺酰胺一般不溶于水,常溶于有机溶剂,如吡啶、丙酮,这是药物合成中最常见的反应。同时可以引申到用对甲基苯磺酰氯作磺化剂,可用于鉴别不同胺类化合物,称为Hinsberg兴斯堡反应。
步骤四:硝基定位。针对知识点:芳伯胺的硝化。在强酸性条件下一般要先保护氨基再进行;选择不同的硝化试剂,分别得到邻、对位的硝化产物。还要加以强调的是,取代苯的不同取代基对苯环亲电取代反应影响。
3.具体的教学思路
本案例从5个步骤分别讲解了五部分的知识,相当复杂,对学生而言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等形式自行发挥,认真思考,不管答案对与不对,合成效果好与不好,只要有思考的部分就值得表扬,然后教师再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展开知识拓展和连接,使知识融会贯通。要注意向学生讲解清楚,为什么这么做,如何做,相关的有机知识是什么,有没有其他的思路和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评判的标准是什么以及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所以说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案例教学法在课程教学实施中易出现的问题
1.运用层次低。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对案例教学法有两种误解,容易把案例教学法等同于举例说明法、判例教学法。甚至有些人理解的是上课时使用的举例说明就是案例教学。
2.选择标准过杂。案例教学法要想得到较好的效果,必须要选取适当的案例,要把握好案例的诸多特性,而各个教师对案例的目的性、时效性、难易程度、编排方式、传输方法等的认识不一样,必然会使得选择的案例有所区别,这也会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3.受制因素过多。这一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需要经过良好的训练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准备课程后,由于课堂教学中不可控因素增加,如果组织不好,引导不力,这一教学方法也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效率不一定高,可能影响教学进程,影响学生学习。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论
实施案例教学,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更好地提高有机化学的应会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使得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的学习氛围。只要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上所提出的若干问题,案例教学法可以作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广泛用于药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利.计算机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问题的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8):144-145.
[2]武建国.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0(4):79-82.
[3]黄立新,金克宁.互动式教学法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159-160.
[4]帅学华.职业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J].现代教育论丛,2007,(12):51-53.
[5]顾军,崔颖,李建宇,李灵芝.系统案例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5):103-104.
有机化学中的鉴别总结范文4
关键词:《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多课程交叉融合;教学过程
《药物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化学和生物学科基础上,研究、设计和合成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药物的学科,是高校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指导意义。《药物化学》并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其与《有机化学》《药理学》《药物制剂学》《药物分析学》都存在内在的紧密联系与交叉融合。《药物化学》不仅阐述药物的药理特性,还阐明药物剂型选择原因,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将明白与理解该课程在学科建设和发展中所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药物化学》具有知识面广、药物种类多、结构抽象复杂、理化性质各异、内容繁杂等特点,加之部分学生化学及医学基础比较薄弱,再加上对该课程缺乏了解,片面地对复杂的化学结构产生畏惧心理,学生们普遍感到学习难度较大,教师教学过程中也感觉颇具挑战,很难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若要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消除顾虑,建立自信,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理清学科交叉脉络,最终掌握药学化学学科的精髓,能从结构推导出各种药物的理化性质,还能建立起与药学相关的知识诉求,更好地将药学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而为此后更多的专业课程乃至专业工作做好准备,为创制新药,制备各种剂型提供理论依据。
一、与《有机化学》的交叉融合
传统的药物化学教学模式脱离了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方法一定程度上仅仅依赖于死记硬背,学习效果欠佳。笔者通过改变药物化学理论教学模式,在药物化学教学中注意联系相关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讲述化学药物的结构、性质、相互关系、结构修饰和合成反应,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增强学习动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在介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的性质时,因其为糖类药物,结合有机化学中有关糖类化合物的性质,如:成苷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与含氨试剂的反应、环状缩醛和缩酮的形成、酸性条件的脱水和高碘酸氧化等,加深对该药物的分子结构、酸碱性等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在介绍盐酸普鲁卡因在酸催化下易水解、在pH4时最稳定、短时煮沸不致水解等性质时,联系其具有酯的特性,加深对这些性质的理解。
二、与《药理学》的交叉融合
通过对药理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初步掌握何种药物可以治疗何种病因,大概了解药物的分类及药物的临床用途,此课程通常作为应用基础课程安排在药物化学学习的上一学期,并常会以问题的方式提问药物分类及临床用途。实际上,在一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上往往从药物化学的角度来解释会更加的清晰与易于理解。譬如,在讲解抗生素类药物时,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药理上抗生素的分类,了解到抗生素分类依据原来是药物的化学结构,而化学结构正是我们药物化学所要学习的重点,当学习到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时就可针对药理上“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菌体失去渗透保护屏障,导致细菌肿胀,变形,在自溶酶激活下,使细菌失去保护屏障”采用药物结构进行解释:原来青霉素和粘肽末端结构类似,所以,才能取代粘肽的D-A la-D-A la,竞争性地和酶活性中心以共价键结合,不可逆地抑制粘肽转肽酶,阻碍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同理,以药物化学的原理可以更好地解释青霉素为何会产生交叉过敏反应,而头孢菌素类却很少有此过敏现象。因为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母核基本结构相同,不同主要在侧链,也就意味着它们都拥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青霉噻唑基,所以会产生交叉过敏现象。而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何过敏反应较少,与青霉素仅部分交叉过敏,是由于头孢菌素类没有共同的抗原簇,β-内酰胺环开裂后不能形成稳定的头孢噻嗪基,主要生成的是以侧链为主的各异抗原簇。如此,课程交叉融合法加深了药理学上对β-内酰胺类作用机制及过敏反应知识的理解,更提高了学生对药物化学的学习积极性。
三、与《药物制剂学》的交叉融合
药物制剂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掌握不同剂型药物的制备方法,而合适的药物剂型选择一方面是根据临床需要,更主要的是要依据药物的理化性质而定。例如,在讲完青霉素G的理化性质后,我们通常会围绕青霉素G的临床剂型进行探讨,通过讨论理解青霉素G之所以只能做成粉针剂型,是因为青霉素G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此环在胃酸的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降解失活,之所以没有做成水针是由于在加热灭菌时很容易发生水解反应,导致β-内酰胺环开环失活;同理,红霉素为何要做成肠溶片,也是由于它在胃酸性条件下容易降解。通过这两个例子,学生在此后药物制剂学习时就能够联想到药物化学中所讲的例子,在做制剂处方分析时也会开阔思路,从多方面考虑处方的设计。
四、与《药物分析学》的交叉融合
药物分析课程是从药品的质量角度研究药物的真伪鉴别,杂质及制剂检查和药物的含量测定。药物质量检查,其最终质检原理仍然离不开药品的结构。例如,在鉴别局麻药盐酸普鲁卡因时正是运用的盐酸普鲁卡因结构中的芳伯氨基与亚硝酸钠及盐酸反应生成重氮化合物,进而与碱性的β-萘酚反应生成猩红色的沉淀。若能掌握芳伯氨基所特有的重氮化偶合反应,在学习具有此类特殊结构的药物时必定会觉得驾轻就熟。在学习维生素C时,则主要抓住维生素C结构中的连二烯醇具有一定的还原性,重点要降解其与碘的反应,因为在药物分析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当然,《药物化学》与其他课程及学科交叉的教学,不仅仅体现在上面的几个简单例子。实践证实,通过多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药物化学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应该找到知识之间的共性或关联性,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通过交叉融合与总结比较,一方面开拓了专业思维,另一方面也能对所学的知识起到一定的复习与巩固作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有效地培养了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了积极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验汇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邓红艳.应用多媒体讲授药物化学[J].药学教育,2000,16(4):14-21.
[3]曾平莉,李燕.浅谈新形势下的药学类高职高专《基础化学》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0(16).
[4]朱卞林.综合性大学高等药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4,20(4):9-12.
[5]蔡际群,王晓红,刘强,等.学习哈佛教学新理念搞好药理学整合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27(2):57.
[6]马红梅,虞心红,徐仲玉,等.药物化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4).
[7]刘玉红.药物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15).
[8]钟长斌.以创新为导向的药物化学教学体系改革[J].药学教育,2007(6).
[9]彭代银,马凤余,王键,等.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J].药学教育,2004(2).
有机化学中的鉴别总结范文5
生物药物分析课程思路分析生物药物分析是生物制药本科的一门专业课,它是应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数学、分析化学、生化工程等学科的理论及技术,检测和研究各种生物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的学科,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型学科。生物药物的研究范畴包括从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原料制取的各种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天然物质类似物。因此,抗生素、生化药物、生物制品等均属生物药物的范畴,也包括近年高速发展的生物技术药物(基因工程药物)。生物药物与化学药物相比,其质量控制的方法有很多不同。通过生物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物药物特有的一些分析思路和分析手段,能够设计生物药物的标准规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
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既要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基础知识,又要有药物化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知识。学生大多难以把握生物药物分析的学科特点和规律,无法提高学习水平,有的甚至难以入门。为了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该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教师认真研讨的问题,我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生物药物分析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进,并有所心得,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问题式教学法(PBL)
问题式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即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理解问题、讨论问题,最后教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准确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步骤一般是:(1)提出疑问,思考。(2)边读边议,讨论交流。(3)解决疑难。(4)练习巩固。问题教学法的教学重点比较明确,教学内容比较集中,并通过问题讨论的方式组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例如,我们在讲解几大类生物药物(包括抗生素、维生素、蛋白质和激素类药物等)的分析时,让学生根据药物结构中官能团的性质和结构特征来联想该类药物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各类药物的分析方法,在通过教师的补充讲解,从而强化学生对药物的结构与分析方法之间关系的掌握。另外,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经常混淆薄层色谱法在药物鉴别和检查中的应用情况,为了使学生掌握两者的区别,在讲授具体药物的鉴别和检查时,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并寻找答案,接着请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然后,请其他同学对他的讲解进行点评并加以补充;最后,由老师予以指正并总结。这样的讨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
二、“课题研究式”教学
课题选择原则必须以学生能了解而展开,要引导学生正确选题,使课题不仅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而且还有利于他们认知、技能、情感和品质方面的共同发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解答学生疑难,提供反馈意见,并就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问和启发,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实践,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获取信息、语言表达和组织管理的能力,形成和培养学生自我价值观念,团结协作精神,科学探求的精神,发展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例如,我们设置几个课本相关的课题(如青霉素药品的质量检验等),让学生收集资料,准备实验材料,动手实践,写出检验报告,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三、引入“seminar”教学法
“seminar”教学法是指就各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开展交流讨论,学生收集文献资料后,以PPT的形式在“seminar”上做主题明确、重点突出、简洁扼要的汇报。当一个学生在进行演讲汇报的时候,教师和其他学生不仅能从其汇报中学到许多新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对其汇报中的不足和疑问之处加以记录,等其结束演讲后进行提问,从而互相学习交流。演讲后的提问和回答是这种形式的亮点所在,汇报者和旁听者都需要有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同时还能检验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和制作能力等。这种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学习最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及其动态;另一方面,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或是实验设计方案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阶段性调整或修改实验方案,优化实验设计。例如,我们在学习最后一章药物分析中的新技术时,引入“seminar”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取一种药物分析的新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为主题,收集有关信息、资料、实验材料等,将这种新技术的原理、操作方法与步骤、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做成PPT汇报,演讲后由老师和学生提问,考查学生对自己选题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总之,在生物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借助于多媒体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形象化,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实践证明,上述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减少了听课中的疲劳感与枯燥感,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Azer SA,Peterson R,Guerrero AP,Edgren G.Twelve tips for construc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cases.Med Teach. 2012,34(5):361-367
有机化学中的鉴别总结范文6
关键词:化学;细节;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186-01
无论高考还是平时测验,由于化学用语的表达不规范使考生失分的现象十分惊人,如将硫酸铝钾的化学式写成“KAlSO4”;如何检查某溶液中含有Fe3+?很多学生是这样表达:加KSCN溶液;有些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条件状态未注明等等,这些学生明明能知道答案,但却会而答不全,会而答不对,而导致不必要的失分。高考越来越强调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所以在总复习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表达。不少教师认为:学生规范能力的养成关键是在新授课中,高三学生已有一定的化学知识,对错误也是根深蒂固,再谈规范已为时过晚。
一、认真诊断,明确重点——符合目的性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从学生的作业、试卷总结出他们哪些方面存在不规范,分析造成不规范的原因,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针对性,而且高三复习时间紧张,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复习课才会更有效。例如有机化学题答题中的不规范主要表现为:
1、错别字方面 将酯化反应写成“脂”化反应,消去反应写成“消化”反应,羧基写成“酸”基,苯写成“笨”,碳碳双键写成“炭炭”双键等。
2、化学方程式方面 分不清反应是用“=”、“ ”还是“”,一般的无机化学反应用“=”,可逆反应、弱酸、弱碱的电离用“ ”,有机化学反应用“”;没有注意生成物中“”和“”的正确使用;反应条件写错或漏写,反应漏写无机“小分子”,酯化反应的生成物漏写“水”;用分子式代替结构简式。乙醇脱水生成乙烯,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发现比较典型的错误反应式有:
①C2H6O C2H4+H2O
②C2H5OH CH2=CH2+H2O
3、有机物结构简式表达不正确 原子间的连结方式易写错位,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等官能团不要简化,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2 (少双键);缺氢少氢现象严重等。
4、描述实验现象不全面 如怎样鉴别分子中有醛基?大多同学回答是,加新制的氢氧化铜(少了具体的操作和现象)。
二、语言规范,方法得当——讲究示范性
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能起到感化学生的作用,学生尊敬老师,常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操作进行实验,学生就按怎样的操作来做实验;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学生就按怎样的方式进行书写。
1、教师的语言表达要严谨、科学、准确 教师的语言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教育性和艺术性,做到准确、简练、有条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准确、科学的语言表达各种概念、原理和理论。
2、教师在板书时要规范 ①规范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的化学文字,它使用简便,又能表达确切的科学涵义;它具有形象直观、词简意赅的特点,既抽象、又严密。②规范、完整写出解题过程和格式,有些教师对化学习题的解答特别是书写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高三复习重要是对知识的梳理,教会学生方法和解题思路,而不必板演解题的过程。
3、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 很多情况下,学生已经具备解决问题的知识,却不能将知识组织起来,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因为学生头脑中缺乏必要的句法结构,根据语法启动理论,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去建构语言表达的有关模式,给学生提供模仿、学习的范本,突破典型的问题。
三、创情景,激动机,唤欲望——增强情趣性
1、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说”的机会 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看过多遍不如教上一遍,其主要原因是“说”在起作用,从理论上讲是通过“说”对知识做了“精制”,所以记得牢。
2、回归课本,给学生“读”的机会 在人们的观念中只有语文、外语等文科知识需要“读”,像物理、化学等理科知识只要看懂、理解就可以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知识的载体--教科书,是教师传播知识的工具,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它又是学习化学语言很好的范本,通过读化学书,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大量化学术语,还可以学习化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