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地质学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地质学的定义

地质学的定义范文1

然而,本文并不试图对庞德社会学法学理论的具体内容做分析和评价,而是试图通过对庞德理论建构的理路和其理论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出发,分析其理论的前提,并进而认识庞德理论的价值与限度。之所以采用这样的一种进路,主要是因为在我看来,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庞德理论与科勒所谓“特定时空之文明”的关联,才有可能使我们深入理解其理论并进而从这一理论得到启发和帮助。诚如马克思所言,历史中的人无法摆脱他的历史多说一句话。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思考的出发点密切相关的。庞德自己也曾一再强调:“一门完全孤立的、自我中心的、自足的法律科学乃是不可能的。……法律秩序乃是社会控制的一个方面,因此除非将法律秩序置于整个社会现象的背景之中加以理解,否则它就不可能为人们所理解。”[1]可以说这一论断也正是庞德法律思想的精髓之所在。

因此本文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阐述庞德社会学法学产生的特定的时代和理论背景,揭示庞德的理论与特定时空之文明的关联;二是在此基础上对庞德的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进行分析,并由此揭示其价值和限度。

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它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显露出了许多的弊端。在这一历史时期,美国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诸如贫富悬殊、社会风气衰退、公害问题严重等等。这种情况之下,国家不得不关注这些原本与国家不相关的劳动福利、教育等问题,并用政治经济法律的手段进行调节。在此背景下,种种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社会立法不断的被制定,法律的社会化成为时代的潮流。这种潮流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重大转变——开始从强调自由到限制自由;从突出个性和个人权利到限制个人权利和重视社会利益的转变。在这种背景之下,既有的法学理论和现实法律活动都面临着挑战,需要与时俱进地改变或发展原有的思维和行动模式。庞德的在本书中对其理论的建构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

在理论脉络上,庞德首先是通过对19世纪各法学派的批判提出其理论依据的。庞德指出,19世纪的所有法学学派都受制于这样一种批判,即这些法学派都努力只根据法律本身且只从法律本身的方面出发建构一种法律科学。[2]比如说当分析方法被夸大为法律科学唯一的方法的时候,就导致了概念法理学和法律的命令理论,前者按照逻辑的方式且只为了逻辑的目的(甚至不顾法律的目的)而坚持那些概念,后者只限于分析实在的法律律令及法律制度并且只限于一种分析的和系统的批判。这两种理论形式都会导致对法律作为一个实践问题的忽略,而仅仅把形式完美作为一种目的加以追求。同样,当历史方法、哲理方法被夸大为法律科学唯一方法的时候,也可以受到同样的批判。[3]

这种方法的单一化导致了法律科学对法律实践的滞后。庞德认为:“在19世纪最后25年的岁月中,法院和法律制定者却发现自己被不断地推向了一种心的处理法律问题的进路,因为法院和法律制定者受到了来自未得到承认或未得到保障的各种利益的压力。……当制定法律的立法机构和发现并型构法律的法院竭力探寻一种新观念的时候,科学的研究进路和正统的职业进路却不是死抱住理性主义不放,就是沉迷于史学之中。”[4]同时,理论的滞后也不可避免地对法律实践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诚如庞德所言:“这种法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完全分离导致了法律在达致社会目的方面的滞后性、法律人在承认甚或认知这些社会目的的方面表现先出来的迟缓或勉强、以及法律思想与大众思想之间就那场在20世纪头10年中表现得极为明显的社会改革等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格格不入,等等。全球范围对法律秩序的不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法学思想模式所致,而且也是因为司法方法和法学方法所致,而我们知道,这些模式和方法实是法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缺乏‘团队作用’的结果。”[5]

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庞德试图把历史的、分析的、哲理的和社会学的方法统合起来,以建构一种新的法理学。他对这种方法统合的强调实是因为“人们最终认识到,根本就不存在一把单一的可以打开社会科学之门的钥匙,也根本不存在一种全涉而且充分的方法。”[6]在此基础之上,庞德经由将詹姆斯之实用主义哲学移植进法律理论,并借助耶林之利益观、科勒特定时空之文明的法律先决条件等理论资源,型构了以“社会工程科学”统合法律概念,并视之为一种组织起来的有关在最少摩擦和最少浪费的情况下满足人之需要、保障利益和实施主张或欲求之手段的知识体系。这种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导向的利益论法学,明确提出了把法律视为实现目的的工具,而将满足利益作为根本目的。因此,庞德在本书的第二部分详尽讨论的法律的目的为何,也就是其理论延伸的自然结果。庞德的这一理论,意味着关于法律重心的传统观念的转变,即法律在实施时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法令转移到社会利益之上。法律自身不再是目的,甚至权利也不是目的,而都只是达到社会目的的手段。这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即意味着应当以“效用”作为评价法律有效性的标准。

在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庞德的此种理论,是在其思考与解决特定历史时期的法律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是特定时空之文明的产物,也正因为如此,这一理论能够与社会发展的潮流正相契合,而这也证明了庞德所谓“将理性适用于经验又通过经验进行检验”的认识论是非常正确的。对于庞德的这种努力,民国时期的法学家吴经熊认为,至少从职业的观点视之,在法律思想的变革上,其重要性和剧烈性,一点不逊于天文学上的哥白尼革命。[7]

正如上文所概括的,庞德对法律的这种实用主义的解说是在反对概念法学、反对机械司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了突破强大传统的藩篱,庞德对效用和社会利益的强调多少有些“矫弯过正”的嫌疑,因此,他的这种理论并非是不可置疑的,比如说,庞德理论对于社会利益的强调很容易使人们想到问这样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社会呢?什么才是最少摩擦和最少浪费?这种理想状态真有可能达致吗?也有的学者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比如法律的性质真的不值得重视吗?对社会利益的强调会不会导致一种恶法的控制?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应当把庞德的理论放到它所处的特定时空之文明中,并结合其理论的前提进行分析。而经由这种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许多对庞德理论的批评实是没有洞见到这一理论的严格限定,而是试图把这种理论放到与其限定不相符合的时空中进行检验,因此不能达致一种有效的批评。

实际上,庞德并未试图提供一种全涉的、可以获得普遍应用的理论,恰恰相反,他对自己的研究作了严格的限定,即仅以成熟的或发达的法律作为研究领域。庞德在本书中明确指出:“我们应当研究作为现代国家中一种高度专门化的社会控制的法律;在这个方面,我们所遵循的乃是奥斯丁的思想,亦即把成熟的或发达的法律视作是我们研究的领域并且把成熟的或发达的法律之前的法律发展进程或当今较低层级的法律仅仅视作是有助于我们理解我们真正论题的东西。”[8]在我看来,这一限定对于理解庞德的法律理论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因为成熟的或发达的法律与成熟的或发达的法律之前的法律发展进程或较低层级的法律之间在存在形式和运作机制上存在着重大差别,更是因为成熟的或发达的法律所置身于其间的社会包含了一整套维持此种法律的运作的整体架构,在这种架构中,对法律的性质问题存在着一种广泛的认同,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这样的社会中法律的性质问题就是无意义的,但是这种现存的回答可以为法学家致力于法律功效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但是,正是这种限定也使我们意识到庞德法律理论的限度之所在。这无疑是因为,以成熟的或发达的法律作为研究领域,决定了立基于这一前提之上的理论建构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来说可能并不适合。因此,以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把法律视作社会控制的工具,把满足利益作为法律根本目的的观点,并不能够当然适用于不同的法律形态。对于那些在当代社会仍然存在的各种前现代的或正处于转型和变革时期的法律体系来说,其所面临的根本任务都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因而也就是庞德的理论所无法解释或适用的。正如法学家朱利斯·斯通所正确地指出的:“就主要论点而言,我们可以谦虚地认为,他(庞德)的回应只对那些以温和的变化步伐前进的社会有所助益。在本人看来,对于社会生活的‘变迁’或者‘倒退’阶段所提出的问题,它并没有真正地面对。”[9]更为重要的是,庞德的社会利益理论的效性预先假定了在一段时间内特定文明领域之内实际要求的一种最低限度的同质性。在斯通看来,如果缺乏那种同质性,具体案件中的利益冲突据以得到调整的一组法律假定或者一种利益安排就无法形成。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转变和革命性剧变时期,旧的需求被不断销蚀,新的需求之间无法达成一致,也不完全成形,所有需求似乎只能在无法兼容的假定集合和利益安排里面得到表达。[10]

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斯通的这一洞见也是极为精到的。的确,在这样一个法律体系远未达到成熟与发达的状态,并且社会还处于不断的变动与重新整合之中的环境里,最重要的问题可能并不是如何在最少摩擦和最少浪费的情况下满足人之需要、保障利益和实施主张或欲求这些关于法律功效的问题,而应当是关于法律以及法律赖以为凭的社会制度的正当性、合理性的问题。当然,我们也需要关注法律的功效,但是我认为在法律的功效和法律的性质之间,存在着一个逻辑的和历史的先后问题,意图在法律性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时候,打通法律功效与法律性质所各自依凭的哲学观可能是不现实的。[11]我同意有的学者的观点,即中国现在还处在一个所谓的“政治经济学的时代”,[12]这一时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原有的权力结构与集团关系被日渐成形的资本统治社会完全打破,权利界限或产权关系在重新洗牌,利益格局由此出现大调整。在这个时候,资源配置的效率反而可能被视为其次,而如何在博弈中争取到未来更高更主动的谈判地位,是各利益群体最大的关切。[13]这意味着,各种利益之间的博弈还远未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社会也还缺乏必要的同质性,在这样的情景下,法律首先要关注的应当是民主、自由、公正这样的根本性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在西方学者那里乃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在缺乏必要的政治参与、缺乏权力制约机制、缺乏司法独立的状况下,孤立地谈论在最少摩擦和最少浪费的情况下满足人之需要、保障利益和实施主张或欲求,非但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反而有可能蜕变为一种以“社会”为名而进行的压迫,这是真正值得我们注意的。

因此,对于我们而言,庞德的理论所具有的最重要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所得出的某些具体结论,而毋宁是他所提供的一种对法律与特定时空之文明的关系的洞见。庞德从科勒的法律与文明的相对性理论中得到启发,他发现,法律之于一时一地之文明相对存在,在文明的无限发展过程中,不存在普遍恒存的法律。而如何获得一种能够与特定时空之文明相契合的法律,则是法学家所应当关注的根本问题之所在。正如科勒所指出的:“法学家必须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研究法律;法学家必须观察各种法律要素是如何在其各自的运作过程中证明自身的:她们的运作将会导致有用的结果还是会导致有害的结果、将会导致与文化相一致的结果还是会导致与文化相反的结果,以及将会导致使价值据以得到公正评价的结果还是会导致使价值得不到公平评价的结果。”庞德正是充分发展了这种理念,以其所置身社会的特定时空之文明的法律先决条件为基础,并对先前各法学派所持有的研究方法进行统合,深入地分析了法律的目的,达致了一种能够有效回答其所处的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的结论。当然,正如上文所说,他的理论并非完美,但是,“对于像这部书这样的作品,重要的不是能否以及如何改进它,而是作者自己的哪些主要观点,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有助于我们应对我们当下时代的法律任务。”[14]在我看来,我们应当通过对庞德关于法律与特定时空之文明的关系的洞见及其将这种洞见运用于法学研究中的方法论上的创新的借鉴,努力发展一种能够有效地解释并应用于当代中国社会的法律理论,这种理论不仅要关心法律的功效问题,也必须回答关于法律的性质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法律的目的”在这个特定语境中的所应当完成的任务。正如庞德援引詹姆斯的话说:“历史进程实际上只是一部有关人们一代又一代地去努力发现范围更为广泛的秩序的历史。发明某种既能够实现你自己的理想但同时也能够满足其他人的要求的方式,实是达致治安或和平的不二法门。”[15]

注释:

[1][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4页。

[2][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3][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102页。

[4][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38页。

[5][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3页。

[6][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2页。

[7]吴经熊:“罗斯科庞德的法律哲学”,载翟志勇主编《罗斯科庞德:法律与社会——生平、著述及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8][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2页。

[9][澳]朱利斯斯通:“罗斯科庞德的黄金时代”,载翟志勇主编《罗斯科庞德:法律与社会——生平、著述及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页。

[10][澳]朱利斯斯通:“罗斯科庞德的黄金时代”,载翟志勇主编《罗斯科庞德:法律与社会——生平、著述及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11]关于打通法律功效与法律性质所各自依凭的哲学观的论述,请参见邓正来:“社会学法理学中的‘社会’神”,载翟志勇主编《罗斯科庞德:法律与社会——生平、著述及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7页。

[12]在西方,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生产与交易背后的社会权利结构及社会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流经济学逐渐形成了关注效率以及实证研究的新传统,而关于社会公正及其他规范研究就越来越成为支流甚至末流。参见卢周来:“中国回归政治经济学时代”,载《洪范评论》第一卷第一辑。

[13]卢周来:“中国回归政治经济学时代”,载《洪范评论》第一卷第一辑。

地质学的定义范文2

关键词: 研究生 奖学金 医学院校 评定体系 

研究生奖学金是国家为了资助优秀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培养费和生活费而设立的,并通过学业成绩等相关评价指标评选、发放,是研究生资助体系的重要资助形式、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奖学金种类主要有国家奖学金(20000元)、地方奖学金(如省政府学业奖学金)、培养单位(学校)自设的奖学金和社会奖学金等,奖金额度500-20000元不等。随着收费制度的实施,研究生奖学金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研究生奖学金因其奖励额度大,成为当下优秀研究生完成培养目标的重要经济资助及学习动力。如果评选、分配不公,则易造成学生之间矛盾、引起恶性竞争、不利学生健康发展、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笔者拟以赣南医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相关特点,构建、完善以奖学金评价指标、奖学金评定主体、奖学金激励机制为一级指标体系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体系。 

一、研究生奖学金实施、改革的背景研究 

根据《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2014年秋季学期起我国研究生教育开始实施全面收费。这一政策实施后,一些优秀贫困学生能否承受高额费用、财政支出能否对优秀研究生给予适当的物质支持将成为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对于招生单位、学校来说,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学生数量的萎缩、专业的冷门等因素,许多招生单位、学校都面临招生难的困境。特别是作为以医学专业为主的高校,由于教学成本高、医学专业学习时间长、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等原因,因此,在招生方面更是困难重重。而学生,由于全面收费的实施,经济压力、上岗执医时间的延长等原因,因此,对考研继续求学之路望而却步。根据调查,75%的学生在上述原因的影响,会选择就业而放弃读研。因此,基于此背景,国家教育部协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积极增加研究生奖学金的种类及金额。从保证每位研究生每月600元的助学金生活费,到设立各种各样的奖学金,从8000元到20000元的奖金额度,无不彰显国家对我们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因此,构建科学、公平、公正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体系迫在眉睫。 

二、当前我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体系的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我校从2014年开始进行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现已有两届研究生。从目前评定的学业奖学金、国奖及省政府奖学金的情况不难发现,当前的奖学金的评定体系,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科研成果、奖励情况加分三方面的评价指标中,未能较好地凸显学科的倾斜、特色,各项一级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不够细化,一级指标体系的权重值未充分体现。例如,在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的评选中,成绩的考核指标没有在各个学习时段设置权重值,不能较好地突出不同时段培养的特点及侧重点。另外,在指标体系考核中,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侧评相对比较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管理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我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体系的构建及完善研究 

当前,我校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专业的科学型硕士学位,有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两个专业硕士学位。医学专业是实践性强的学科,注重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医学专业研究生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要经过学业继承期、临床实践期、科学研究或临床总结期三个阶段,且临床实践周期长,特别是规范化培训实施后,临床专硕的研究生在临床实习的时间不少于33个月。为此,我校研究生奖学金的评定体系拟从奖学金评价指标、奖学金评定主体、奖学金激励机制等指标构建、完善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体系。其中,在构建、完善评价体系中,以完善、细化研究生评价指标为构建、完善的重点、核心及关键点。 

1.完善奖学金评定主体 

单一的导师或辅导员奖学金评定主体是无法客观、公正地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等综合业绩进行过程评定的。因此,研究生奖学金的评选采用由下而上的推选方式,由学生、研究生导师、导师代表、各学科点负责人、学生管理教师、二级学院领导、学校分管研究生工作领导等共同参与评定,较好地体现了评选的代表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评选程序规范、公开、公平、公正,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学生申请→导师推荐→二级院校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初评→公示→学校奖学金评审委员会评审公示→学校校长办公会评议→报送省教育厅。 

这种基于规范前提下的民主互动机制的多元化奖学金评定主体,不仅克服了以往单一评定主体难以完成过程评定的问题,营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而且更好地体现了研究生奖学金的公平、公开和公正。 

2.强化奖学金激励机制 

奖学金具有资助、教育、评价、激励的功能。学校对获奖的学生应及时予以表彰并做好事迹宣传,以强化结果认知为激励机制,对获奖学生起正强化的激励作用,对没有获奖的学生起负强化的激励作用。如通过获奖同学事迹宣讲会,以榜样的力量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分享优秀学生的学习经验及体会、感悟等,以此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加强诚信教育,促进学风建设,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3.优化奖学金评价指标 

针对学科、专业的不同,设置以学习成绩、科研能力、日常表现、加分情况为一级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在各个一级评价指标中,又分别设置以必修课、选修课、临床实习等为考核栏目的二级评价指标(见下图)。 

权重值根据培养方案的不同,在每个学年段侧重考核时略有变化。权重值根据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做动态调整。具体如下: 

科学型硕士学位研究生: 

研二:综合得分=70%×学习成绩+10%×科研能力+20%×在校综合表现(日常表现)+加分情况。 

研三:综合得分=20%×学习成绩+75%×科研能力+5%×在校综合表现(日常表现)+加分情况。 

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 

研二:综合得分=80%×学习成绩+5%×科研能力+15%×在校综合表现(日常表现)+加分情况。 

研三:综合得分=10%×学习成绩+75%×科研能力+15%×在校综合表现(日常表现)+加分情况。 

而在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中,又根据论文的质量及排名等,设置不同的评价细则及分数等,如下表: 

地质学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 玄武岩板块

一、晚泥盆地、晚石炭世岩浆岩时代的确定

玄武岩为中上泥盆统大民山组之夹层,时代置于晚泥盆世;英云闪长岩侵入中上泥盆统大民山组,而下石炭统角高山组的砾岩中见有英云闪长岩之砾石,因此,时代置于晚泥盆世;石英闪长岩获得单颗粒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310.3±1.6Ma,黑云二长花岗岩获得单颗粒锆石206Pb/238U表面年龄303.5±1.4Ma;花岗闪长岩侵入上泥盆统大民山组,综上认为,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晚石炭世。

二、晚古生代岩浆岩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分析研究

(一)晚泥盆世玄武岩板块构造环境

玄武岩主要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含量(Wt)及有关参数见表1。在Rb-Y+Nb图(图略),样点落入火山弧区,采用Mullen的TiO2-10MnO-10P2O5图解(图略),玄武岩落入钙碱性岩区,Rb/Sr比值为0.05,K/Rb比值为333,显示为大陆钙碱性系列,与Mullen的图解一致,反映为板块边缘压应力环境下的岛弧或活动陆缘火山岩,TFeO/MgO=1.15<2.0,K2O/Na2O=0.55<0.6,两比值显示玄武岩具岛弧特征。稀土总量低,为41.58×10-6, LREE/HREE为1.41,δEu为1.11;综上认为玄武岩指示的板块构造环境为岛弧发育成熟-大陆边缘早期环境。

(二)、晚石炭世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构造环境

1.主要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含量(Wt)及有关参数见表2;SiΟ2含量=59.5%~73.6%, Al2Ο3含量=13.0%~16.5%,总体偏低, K2Ο+Na2Ο含量=5.4%~9.6%,K2Ο总体偏高;σ值变化为1.78~3.96<4,属于钙碱性系列,在SiΟ2(%)-Na2Ο+K2Ο(%)图解(图1)上样品点落入亚碱性岩区,在K2Ο(%)- SiΟ2(%)图解(图2)上样品投入高钾钙碱性系列区;A/NKC(分子比)值=0.79~1.07<1.1,NK/A(分子比)值=0.43~0.85<1.0,刚玉标准矿物分子含量小于1.24%,矿物组成为中性斜长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榍石±褐帘石组合,副矿物组合为磁铁矿±榍石+锆石+磷灰石型,有钛铁矿,但磁铁矿>> 钛铁矿;总体属高钾偏铝的“I”型花岗岩。

2.稀土元素ΣREE含量中等,变化为106.1×10-6~203.2×10-6,LREE/HREE变化为7.4~10.2,二长花岗岩为岩浆演化晚期产物,δEu为0.49,岩浆演化早期岩石δEu为0.70~0.94>0.7,表明该岩石成因与板块有关;微量元素比值:Rb/Sr=0.10~1.20,K/Rb=205~318,显示为同熔型;岩石中暗色闪长质包体的产出意味着岩浆形成时有另一种岩浆源存在;综上认为岩浆来源为壳幔混源型。

3.在Rb-Y+Nb判断图解中(图3),样品点落入火山弧花岗岩区,在里特曼-戈蒂里图中(图4)样品投影点均落入造山带火山岩区(B区),说明岩石形成造山带(岛弧及活动大陆边缘)背景。

4.采用 Maniar和Piccoli(1989)的五组图解判别构造环境的方法,在FeΟ(T)/[FeO(T)+MgΟ]-SiΟ2二元图解、(Al2Ο3-Na2Ο-K2Ο)-FeΟ(T)-MgΟ三元图解、(Al2Ο3- Na2Ο-K2Ο)-[FeΟ(T)+MgΟ]-CaΟ三元图解(图5、6、7)中,样品在三组图中主要落入IAG+CAG+CCG区域内,结合它的岩石化学特征、矿物学特征及岩性,判定为大陆弧花岗岩类(CAG型),即指大洋板块俯冲在大陆板块之下在大陆上形成的岩浆弧岩石。

综上所述,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是地幔成分为主的混合源,是大陆弧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造山带背景,俯冲作用地球动力学环境,是大洋板块俯冲在大陆板块之下在大陆上形成的岩浆弧岩石。

地质学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环境岩土工程研究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两个负面影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运产生了一门新兴学科——环境岩土工程学。它既是一门应用性的工程学,又是一门社会学。它把技术和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跨学科的新型学科。

1.环境岩土工程定义

环境岩土工程(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一词,源自1986年4月美国宾州里海大学土木系美籍华人方晓阳教授主持召开的第一届环境岩土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在其著名的“IntroductoryRemarksonEnvironmentalGeotechnology”论文中,将环境岩土工程定位为“跨学科的边缘科学,覆盖了在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及地质微生物圈等多种环境下土和岩石及其相互作用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环境周期(循环)作用下水土系统的工程性质。

2.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内容及分类

环境岩土工程是研究应用岩土工程的概念进行环境保护的一门学科。这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涉及面很广,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农业、化学、医学、工程学等等。

环境岩土工程研究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环境工程。主要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来抵御由于天灾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抗沙漠化、洪水、滑坡、泥石流、地震、海啸等。这些问题通常泛指为大环境问题。

(2)环境卫生工程。主要指用岩土工程的方法抵御由于各种化学污染引起的环境问题。例如城市各种废弃物的处理、污泥的处理等。

(3)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一些环境问题。例如在密集的建筑群中打桩时,由于挤土、振动、噪声等对周围居住环境的影响;深基坑开挖时,降水和边坡位移等。

3.环境岩土工程研究中基本观点及研究方法

3.1基本观点

(1)岩土实践的范围是地球表层,而地球对于宇宙来讲是一个子系统,它的变化受其他子系统的影响,它们之间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2)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与人口相比越来越小,所以我们应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不能盲目地掠夺式地利用,以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3)人类无计划的活动会毁灭人类自身;

(4)自然界在不断地变化,有一些直接危害人类,反过来人类要避开危害,就必须采取措施;

(5)虽然岩土工程曾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但它是由于人类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历史的局限性造成的,

所以从理论上讲,所有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它依赖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岩土工程技术的进步和法制建设的健全。

3.2研究方法

环境岩土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许多学科领域,所以在研究中应从学科间的交叉处着眼,以辩证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应用岩土工程的观点去改善环境,使其更符合人类的生存需求。

4.环境岩土工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与环境岩土工程相关的学科有: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学、地质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的基础理论是地质学,指导它的理论主要是自然历史观1它的基本理论是认为地质成因和演化过程决定地质体的工程特性,相应地在研究方法上就是从地质体局部特性的研究,探索地质体在生成时的地质环境以及形成地质体的地质作用和演化过程,从而在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地质体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发育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和预测它在工程建筑物作用下的表现和工程行为。

工程地质学的服务对象完全是人为设计,人为施工的建物。这一应用性决定了工程地质学的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等特性。所谓边缘性指它处在地质学科的外层,位于和工程学科接壤的部位。所谓交叉性表明在它的学科发展中不断吸收工程学科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并和地质学结合起来。所谓综合性是指工程地质学的目标是解决问题,它是借助于地质学各基础学科的成就来综合地工作的.

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和工程地质学在研究对象和目标上有很大的相同之处,是密切相邻的学科。但是岩土力学属于力学学科的边缘,而岩土工程属于工程学科的边缘1虽然对岩土的地质认识是建立岩土力学模型和本构关系的重要基础,但岩土力学更偏于模型及建模后的力学研究。岩土工程是将岩土作为工程结构物的一部分工程学科。不过岩土力学和岩土工程与其他的力学或工程学科相比,需要更多地质学科的支持,或者说更需要与地质学科的结合。

5.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现状

20世纪50-60年代公害事件的显现,人们不断探索,反思,并已取得了基本的共识。目前国外对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垃圾土、污染土的性质、理论与控制等方面,而国内则在此基础上有较大的扩展,就目前涉及的问题来分,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这类问题的动因主要是由自然灾变引起的。例如地震灾害、土壤退化、洪水灾害、温室效应等。这些问题通常称为大环境问题。第二类是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工程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共同作用问题。它的动因主要是人类自身。例如城市垃圾、工业生产中的废水、废液、废渣等有毒有害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工程建设活动如打桩、强夯、基坑开挖、盾构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过量抽汲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等。有关这方面的问题,统称为小环境问题。

6.环境岩土工程的发展展望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进入了大规模工程建设时期。从沿海地区开始,逐步向内陆扩展,高层建筑、地铁、道路交通、隧道等等的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向环境岩土工程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地震、洪涝灾害的频频发生,温室效应的加剧,水土流失,土壤退化等大环境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相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岩土工程工作者面临更为艰巨的任务。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工程建设时期,有许多工程问题需要解决;另一方面,基于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面临严峻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在环境岩土工程问题上,未来几年应重点研究并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其中,西部问题,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区域稳定性与地下工程。东部问题,包括大城市地面变形不稳定性、悬河化水资源、水环境等。在一些应用方面还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下:卫生填埋场的设计问题;大规模工程建设的区域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评估;城市施工影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手段在环境的治理中的应用等。

参考文献:

[1]缪林昌刘松玉环境岩土工程学概论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2]方江华等对环境岩土工程几个问题的探讨岩土力学2005年第4期

地质学的定义范文5

笔者目前正在从事编著工作。但这还不够,灾害地质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尚处于不断地研究和完善之中,地质灾害预警精度很低,减轻地质灾害损失的治理工程和防御措施还有待完善,许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还很不够,知识更新速度快。教材只是教学的辅助,教师应与时俱进,充分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基本素质,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在实际教学中将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内容与具体工程项目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增加了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如在讲到地震这一章时,可把汶川地震作为引子贯穿于整个章节;从地震的定义、成因类型、特点到震级强度与破坏性,以及预防和减震,汶川地震都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此外,向学生推荐土木工程网、岩土论坛等热门论坛,鼓励学生在论坛中交流、学习和下载相关资料,使其成为学生走出校园后的强大交流平台,终身受益。

二、互动对话的教学模式

创建积极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讲课、演示、讨论、作业、辅导、考核等),更加深入、广泛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资源优势,拓宽交流渠道,使之做到教师常在学生身边,学生常在教师心中,交流无处不在。同时引入协同学理论,注重教学过程的交流与对话,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改变现行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重点讲思路、讲方法、引问题、重讨论,不再单一地只讲知识,而向重知识、重思想、重方法三者并重的模式转变。使讲授不再是单纯的灌输,更多注重启发与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加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得原本枯燥的论述变得鲜活起来。比如在对比讲解“滑坡”与“崩塌”这两个概念时,由学生分组讨论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小组选派代表发言,组员相互补充,并可以把曾经观察到的此类地质现象形象地表达出来。同学们畅所欲言,两个枯燥的概念顿时像赋予了生命“滑移”、“滚动”起来,经过教师最后的总结,这两个重要的地质概念就清晰地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印象极其深刻,教学效果很好。

三、走近灾害的实践环节

改革课外辅导方法,将学生明确划分给任课教师及助教,由他们负责所分学生的课外辅导工作,课外活动的方法有指定阅读参考资料、参加实际科研和生产项目,使学生真正地走入到“地质灾害”的环境中。与此同时,在假期由“老师联系学生自愿”去周边的各地质灾害科研及生产单位进行调研学习,通过实际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治理的实习加深学生对灾害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地质灾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产学研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检验的结合。灾害地质学的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地质名词和地质现象仅通过书本上的概念与理论,不配合一定的实践,学生不能掌握彻底。加强实践教学不但是课程本身的需要,也是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需要。

四、全面客观的考试考核

地质学的定义范文6

翟明国,1947年12月生,河南省济源市人;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后留校任教;1979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读研究生,先后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任研究员、博士导师,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副所长、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等;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前寒武纪地质和变质地质学”领域的研究。

奋发图强 勤于求索

1966年,在北京人大附中读书的翟明国,因品学兼优,获得了一个直接保送北京大学的名额,接踵而来的“”却让他无法圆梦北大,1968年,他和一批北京知青来到天山脚下的军马场,成为了一名牧工,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环境里,过着艰苦的生活。

梦想在翟明国的心中随着生活的磨砺变得越来越坚定,他对知识的渴望从未消退,1973年,翟明国受组织的推荐参加了迟来的高考,并以新疆哈密地区第一名的身份考上了西北大学地质系,让梦想得以延续。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的每一天他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毕业后又因为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

1979年,研究生考试刚刚恢复,翟明国看到了获取更多知识的希望,他立即抓住了这次机会,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学专业,经过三年孜孜不倦的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的他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作为其分支的岩石专业,对如何认识历史,合理有效的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翟明国栉风沐雨三十载,作为地质科研的领军人物,他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勇于创新,先后参加、主持过国家、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基金委的多个重大、重点研究课题;主持和参加过中国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多个国际合作项目,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钻研攻坚 震铄古今

多年来,翟明国针对早期陆壳的形成与增长、结构与成分、前寒武纪与显生宙变质作用的异同等前沿核心科学问题,集中研究华北陆块以及相邻地区,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关于早期陆壳的形成与增长方面的研究,翟明国在华北克拉通发现了早前寒武纪形成的高压高温麻粒岩-退变榴辉岩地体,改变和修正了由于一般认为早前寒武纪地壳的地温梯度比显生宙高,因此不存在高压变质带,也不存在与显生宙可以对比的构造机制的传统看法。这些高压岩石的变质历史,指示了和显生宙碰撞造山带类似的成因,同时它们很高的温度又明显与显生宙碰撞造山的机制有差别。

他通过对在地球早期形成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且在地质历史上没有重复的代表性岩石“条带状铁建造(BIF)”的研究,提出了华北克拉通条带状铁建造引人注目地与世界其它克拉通地区不同,即主要形成在太古宙而不是早元古代;不仅出现在绿岩带中,也大量出现在高级变质岩区。这一研究对于早前寒武纪的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和找矿方向都提出了新的看法。

根据多年研究,在经典定义的基础上,翟明国将克拉通化的概念概括为:形成稳定的上下大陆地壳圈层,并与地幔耦合的地质过程。他通过对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重大事件的厘定,提出华北早前寒武纪陆壳的形成和演化经历了由垂直到横向转变的三阶段构造模式:(1) 华北克拉通的地壳主要形成于29-27亿年,增生方式以古老地核为中心垂向生长;(2) 26-25亿年发生微陆块间的拼合,基本形成了现今规模的克拉通。 (3)华北克拉通最强烈的变质事件发生在19-18.5亿年左右,并随后进入华北准地台的地质阶段。

关于早期大陆壳的结构与成分方面的研究,翟明国建立了华北早前寒武纪下地壳剖面,具有稳定的高压基性麻粒岩层,代表最下部地壳,比国外等经典前寒武纪下地壳剖面更完整,主要组成是麻粒岩相的中酸性片麻岩及辉长质岩墙(体),其波速和现代下地壳基本相同。他提出华北克拉通之下的现今下地壳可能已经部分或大部分被中生代形成的辉长岩下地壳置换。新生代玄武岩中的麻粒岩和石榴石辉长岩捕虏体代表了现代下地壳,它们是以板底垫托形式在深部形成的辉长岩,时代在140-120百万年;还有的捕虏体是中生代强烈叠加变质的前寒武纪下地壳麻粒岩。说明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过程中下地壳有大规模置换,由此论述了在岩石圈减薄过程中下地壳的行为与作用。

通过对显生宙造山带的研究,翟明国提出了前寒武纪与显生宙变质机制具有本质性差异,其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壳的地热梯度在早期与现代有很大不同,并且在地质历史上不具重复,这也指示了早前寒武纪与显生宙大陆动力学机理是存在差异性的。

这一项研究成果对于人类进一步认识地球、利用地球、保护地球有着重要意义和影响。

研以致用 矿业先锋

与单纯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学者不同,翟明国一直响应科技兴国,他认为运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创造财富才是自己多年潜心科研的价值所在。

矿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支柱,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矿产资源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和保证,是国家基本战略的主要部分。

地质学专家翟明国针对东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特点等现状,将目光投向了我国北部地区。他带领科研团队以赤峰作为长期稳定的科学实验基地,全面参加到赤峰市地质矿产资源的基础研究、找矿勘查、采矿冶炼、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发展规划以及咨询评估等各个环节,为经济建设贡献力量,以科技创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政府搭台―科研引路―地勘先行―企业唱戏的新型工作模式。

翟明国及其科研团队准确分析中国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的现状、亟待解决的问题和跨国矿产资源开采方面的情况和面临的问题,针对世界各地矿产资源特点现状,他在关注国内的资源勘查的同时,也把视线投向了国门之外。

翟明国认为,在矿业的跨国开发中,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矿产资源消费需求也成比例的增长,这无疑加大了地质勘探的科研人员在找矿的难度系数,与此同时,商业性探矿市场未能形成,探矿投入锐减,中国固体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呈快速下降趋势,若干重要的大宗矿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为此,中科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通过长期研究提出,应该系统谋划,开源与节流并举,从六大途径全方位构建可持续资源体系。所谓六大途径全方位构建可持续资源体系指的是:立足国内,找矿增储;开拓境外,以更经济、更安全、更可靠的方式获得更多的境外资源;研发新资源技术,开拓新型替代资源;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研发资源节约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并扩展重要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

如今的中亚诸国、蒙古国、中国北部的新疆、内蒙和东北三省、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巨大成矿带,汇集了众多巨型金属矿床,是全球三大构造成矿域之一。因此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科学院的相关研究所进行联合,可以了解整个中亚增生型造山带的地质格架以及矿产地质。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的战略咨询报告《实施积极的中俄蒙地缘战略,构建以我为主的东北亚资源基地》,得到了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关注,为了了解周边国家的地质和矿产情况,商务部和中科院合作启动了援助蒙古国建立地质矿产国家实验室的科技援外项目计划。他在2008-2009年还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路线图的编写。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团前往蒙古国进行了考察访问,并与蒙古科学院地质与矿产资源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他们还对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进行访问并进行了野外考察,同时与地球化学研究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下一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春风化雨 硕果累累

在研究之外,翟明国还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他常常鼓励学生们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他把地球科学与人类的关系作为授课重点,以便让学生更好地明白这一领域的深刻内涵。此外,他还主张与其他学科交叉促进,让后来者可以学习更为广博的知识。几十年来,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让科研的精髓薪火相传。

翟明国目前担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还担任了9个国家与部门的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3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岩石学报”主编和2个国际学术刊物和10个国内学术刊物的副主编、编委;国际冈瓦纳研究会执行委员(中国委员会主席)、国际榴辉岩委员会委员以及3个中国一级学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共200余篇,主编和参与写作专著(论文集)29部,科技报告9部;SCI文章引用3000余次,。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

因为突出的贡献,2009年翟明国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