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艺术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艺术的概念

民族艺术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原生态 民族艺术 民族文化 生态保护

在全球经济交往日趋深入的今天,全球文化在不断的交往与碰撞中相互融合。在中国的艺术长廊中,有一种艺术形式被称为原生态民族艺术,这为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带来了别样的生机。 

一、原生态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 

原生态,顾名思义,代表着生命之态、自然之态,是一切生活及艺术的根源。原生态一词最初见于声乐比赛,随后在表演艺术等领域迅速蹿红,成为文化领域的特殊符号。原生态这一概念被引入文化领域之后就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存在着。而所谓的原生态民族艺术,多是指一些原始的、原创的、民间的、乡土的艺术形式,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民间智慧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可以说原生态民族艺术是在特定的原始环境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作为比较原始的民族艺术,原生态民族艺术的素材多源自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人类的本能,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以原始为基本的奇特的艺术形式。原生态民族艺术所代表的,是民间艺术和民族风俗所组成的一个多元的文化空间,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融合的产物。 

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在没有被更多的人认识的时候,往往是以一种民间艺术的形式存在。不论何种民间艺术或民族艺术,都有其丰富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艺术,其本身就具有特定的精神功能,是整个民族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原生态民族艺术在未被发掘之初,是只在这个民族内部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表现的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精神生活,往往带有原始文化的特征在里面,会有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的现象。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始的活动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活动,这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才能被称为原生态的民族艺术。当某种不为人知的民族艺术及民族文化被众人所接受的时候,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来自原始文化的冲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这些民族文化为什么被称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原因,就是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原始的、乡土的甚至是神秘的气息。人们通过原生态的艺术形式,了解这个民族的物质文化生活,甚至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起源,这就是原生态民族艺术呈现给世人的来自于非物质文化的整体价值。原生态民族艺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所展示的是一种原生态的生活态度,是这一民族的价值体系、心理认同在艺术文化上的体现。 

二、原生态民族艺术和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 

民族艺术的概念范文2

1.1民族艺术的涵延

民族艺术主要指与生活生产关系较密切的,直接源于生产实践的,以可见形式保留下来的,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等。从广义上来说,民族艺术还包括了音乐、文学、曲艺、杂技等在民族发展中形成的共有的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广义的民族艺术几乎等同于民族文化的范围。

1.2 民族艺术的分类

民族艺术的分类往往由于对民族艺术的涵延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不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可以简单的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从应用产生的环境,即民俗的角度,又可以分为礼仪、节令、生产等几个方面。在对民族艺术研究的初期阶段,作为具体调研的依据,可以根据生活习俗,围绕生活生产活动进行简单的分类:

1.衣食住行:日常服饰、日用品、建筑、交通工具、公共设施;

2.生产活动:畜牧、农耕、贸易;

3.庆典仪式:婚姻、丧葬祭祀、歌舞娱乐、节日;

4.社会关系:家法、氏族、游宴、结社、娱乐;

二、大众化消费文化的现状分析

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都市消费文化。它集中产生于各大中心城市,通过大众传媒辐射到其他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其突出鲜明的消费特性与欲望特性,给城市的低收入阶层和农村群众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上世纪90年代初,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在全国展开。精英们为理想高呼,为人文精神呐喊,面对那些琳琅满目的绚丽商品,面对人们逐渐显现的对欲望的追求,精英们深感忧虑,中国要往何处去?传统的价值坚守还有意义吗?”

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的快速增长,随着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广泛引导和投入的加大,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从过去较为单一的、以物的占有和使用为目的的生活必需品消费,逐渐向更具社会性和象征性的、更注重消费过程的多元化消费发生转变。其中,文化消费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当代社会最突出的消费模式之一。文化消费的崛起带动了民族艺术产业的发展。

三、大众化消费背景下民族艺术的发展反思:符号化生产

作为兴起于大众化消费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艺术展演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是在社会结构变迁、文化观念改变和民族艺术审美范式转型的现实语境中得以彰显的。那些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地区,应广泛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奇异的民族风情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发展地方民族文化产业。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民族艺术因其较强的艺术性、表现力和审美价值,而被纳入当代社会的文化消费范畴,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文化商品。如果把尚未经过市场化开发的传统民族艺术视为一种民族文化“原生符号”的话,那么,作为文化商品的当代民族艺术的符号化生产,就是对“原生符号”能指层面的形式征用和所指层面的意义改造,并将新的能指与所指进行重新拼接、组合,以形成新的文化“再生符号”。

民族艺术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民族艺术 创新型人才 教师培养 思维方式

一、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在民族地区教师培养途径中的重要体现

作为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我们长时期担负着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师资的重要职责,这使我们必须思考应当为民族地区培养什么样教师和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这一问题。特别是如何为民族地区培养创新型的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为民族地区培养教师,就必须考虑民族地区的需要与特点,考虑民族地区的具体环境条件,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为了探索和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研究和探索,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与学生交谈,与家长沟通,走访民族地区百姓家庭,深入中、小学校,反复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接触。加之长时间的学生教育与培养过程,使我们感受到民族艺术教育是培养民族地区优秀教师、创新型教师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渠道。

民族艺术教育果真有如此魅力吗?革命导师斯大林曾指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连续用了六个“共同”来界定民族这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概念。每一个民族的“共同”属性,构成了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不同,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民族之间的差异与特色为每一个民族所关注。我们为民族地区培养教师,首先必须考虑所培养教师能否被这个民族接纳,如果不能被其接纳,一切都是徒劳和无意义的。因此,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教师,就必须使这些未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懂得这个民族的文化,学会欣赏和表演这个民族艺术、知晓这个民族生活习惯、习俗并融入其中。否则,我们培养的教师就不会被这个民族所接纳,甚至被排斥,无法进行工作,更无从谈什么合格或优秀教师了。

正是基于这种研究,我们在长时期的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教师的实践过程中,坚持把民族文化、民族艺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方法和途径,特别是将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贯穿于教师教育的全过程。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更是民族文化的关键载体。如果说民族文化是抽象的、广泛的,那么,民族艺术则是具体的、鲜活的。我们在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中,增设了诸多民族艺术教育的课程和内容。如藏族祥巴(版画)、纳啵艺术、藏族舞蹈、羌族舞蹈、藏羌歌曲、藏羌体育等等。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果桌比赛、沙朗比赛、大体舞比赛等。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多种形式进行民族艺术教育,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方便他们将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能够尽早、尽快地被民族同胞所接纳,融入民族生活习惯、习俗,出色地完成民族教育工作。

二、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要素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创新型人才与普通型人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思维。人类思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思维的性质、特点也相当广泛,很难研究或探讨。换一种方式,从人们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说,思维可能又变得非常简单,思维就是人开动脑筋思考(想)问题。当然,每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如果说普通人是顺向思维,那么,创新型人才就是逆向思维;如果说普通人是聚合思维,那么,创新型人才就是发散思维;如果说普通大学生、知识分子具有较丰富的形象思维和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还要具有灵感、顿悟和直觉思维能力。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具有独立性,不能人云亦云;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具有敏捷性,不能反应迟缓,思维迟钝;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具有批判性,凡事应有挑剔的眼光,不能不加审视一概而论的“拿来主义”;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具有广泛性,不能思路狭窄,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思维的性质复杂而广泛,但创新型人才最突出的特征是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在教育,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培养了学生较严密的逻辑思维。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知识学习过程本身训练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形成了逻辑思维的习惯。我们这样说并不否定知识的创新性,知识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知识是创新的动力源,没有知识就没有创新,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但是,并不是说知识多者就一定能创新。学生学习知识过程本身不是知识创新过程,学习不能等同创新,也不能替代创新。在学生的视域中,知识的逻辑性淹没了知识的创新性。因为学生学习的是书本知识,是前人创新的成果。创新者必须有足够丰富的知识;但不是知识足够了、丰富了就一定能创新;知识不等于创新。与知识相比较,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新异性,尤其是少数民族艺术。如果说知识的首要特征是逻辑严谨,那么,艺术的突出特征就是新异。基于此,我们认为艺术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元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要件。

我们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长时期坚持进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这已经是我们长时间形成的传统或者说习惯。长时间的民族艺术教育使我们师生收益匪浅。我们回味起长时间反复进行的民族艺术教育过程觉察到,民族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非常重要。艺术使我们产生了灵感、顿悟和直觉,启发了我们,诱导了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随处可见,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到处都渗透着艺术的元素。人们评价也是赞美少数民族及其少数民族艺术“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是对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艺术的最好的称赞,同时也是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艺术最恰到好处的评价。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就是在这些歌舞中完成工作或学习任务,也同样是在这些民族歌舞中享受生活与快乐。

民族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民族艺术本身的特征决定的。首先,民族艺术的娱乐性让人心情放松,消除心理压力,化解内心抑郁,每一个人的心理都充满阳光,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无论什么人,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当他(她)唱歌或跳舞时都要比在进行紧张工作或者深入思考问题时心情轻松得多、放松得多、愉快得多。这是毋庸置疑的、每一个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当我们心情愉快时,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好像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气;学习英语背单词记得多、记得快。当我们心情不愉快时,身心疲惫,全身乏力,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愿做;学习英语背单词一个也记不住。简单的生活小事(常识)尚且如此,发明创造、创新之重大事件就无需再论了。所以,民族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民族艺术的新异性使人思维活跃,产生灵感、直觉与顿悟,诱导创新。知识是严谨的,艺术是快乐的;知识督促人审慎地思考,严密地推理、论证或抽象地思维;艺术让人放松心情,展开想象的翅膀,随心所欲,异想天开,产生灵感、直觉与顿悟。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在聆听小提琴美妙乐曲中产生灵感,创造人类最伟大的创新――相对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到处追杀爱因斯坦先生,他不仅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简直无处藏身。当然,美国等国家也有很多大学很想接纳爱因斯坦先生。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爱因斯坦选择了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为爱因斯坦提供了最好的工作或研究环境条件。校长安排工作人员悉心照料爱因斯坦先生的生活起居,当得知爱因斯坦非常喜欢小提琴乐曲时,专门聘请当时最好的小提琴家现场为爱因斯坦演奏小提琴曲,使爱因斯坦先生非常高兴,心情特别愉快。当他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那时候自己就像个小孩子一样“乐的跳起来”。正式这种艺术的快乐让人陶醉,愉悦身心,催生了大师产生灵感,创造了鸿篇巨著。总之,民族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是增进民族和睦、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民族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问题。很多国家或地区因为没有处理和解决好民族问题,社会稳定被破坏,民众生活质量直线下降,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更严重者甚至引发战争,造成杀戮,乃至国家分裂。民族问题历来是敏感问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严重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族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睦与进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每一个民族包括每一个民族成员也都在积极地为增进民族和睦、民族团结与友谊而努力。

民族团结、和睦从各民族间的相互认同开始。如果各个民族之间、各个民族成员之间不能相互认同,那么,民族团结与和睦就无从谈起。民族认同是民族团结与和睦的起点。民族认同的内容、层次非常广泛,其中,国家认同是最根本的民族认同;而存在于各个民族成员中的公众认同(百姓认同)是最基础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层次最高,而公众认同的基础性最强,往往更受到关注。

教育在民族文化的传播,民族艺术的推广、普及和发展,民族生活方式、习惯、习俗的接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民族艺术教育在增进民族和睦、促进民族团结与友谊方面发挥了很好的连接、沟通和纽带的作用。当一位汉族青年学生,接受了羌族艺术教育,如,羌秀、羌族歌舞等,从而对羌族文化有了一些认知(艺术是文化的载体之一),懂得了如何欣赏羌族艺术,如何表演羌族艺术,进而更多地了解到一些羌族的生活方式、习惯、习俗,自觉不自觉地融入到羌民族的生活之中。同样,一位羌族青年,接受了藏族艺术教育,如,祥巴、果桌等,从此启程了他的藏文化之旅,开始了解和学习欣赏藏族艺术,不可避免地就要接触藏民族同胞的生活方式、习惯、习俗,自觉不自觉地走入藏族的生活之中。每一个民族之间,每一个民族成员之间都是如此。“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1990年总书记视察新疆讲话)。每一个民族都不能孤立地存在,民族团结与和睦、发展与进步是所有民族的共同愿望与追求,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民族成员都在为之努力。民族艺术教育在增进民族和睦、促进民族团结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连接、沟通和纽带作用。我们每一位民族成员都应当积极发掘民族艺术教育的巨大魅力,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睦,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94.

民族艺术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民间美术 观念意识 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136

高校作为艺术文化传承中的基地,有其自身特殊的优势,将民间美术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中,不仅是美术教学的形式参考,还是增强学生人文意识的极好机会。因为民间美术“符号化”观念认知背后蕴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这是其他艺术形式中所缺失的。但是,对于民间美术如果只是形式上的模仿与照抄,则既失去对民间美术观念的认知,又失去学院式艺术长期积累的技能优势。其结果,只能是热闹之后的一无所傍。

民间美术构图丰满,形象憨厚,色彩艳丽,纯度高,非现实的描摹,生活实况实景表现。从艺术生成的价值角度看,民间美术的创造是劳动人民,艺术是为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它依存于现实语境,是以“农耕文明”这一阶层的观念信仰为基础,与农耕文明“内向耗散”自活系统中的生物优化、环境优化同向发展。从文化衍生的角度看,民间美术是民俗文化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是民族文化生态优化中的自律与自为,是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自觉。它起着美化生活、教化育人的作用。从艺术表现题材应用分类看,体现在岁时节令、人生仪礼、祀神祭祖、日常起居、工具用具、文化娱乐,儿童玩具等方面。民间艺术如同一张强大的精神之网笼罩着人们的各个精神生活空间。

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剧烈变革,民间美术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视野,人为的“二分法”原则,民间美术又被排挤在高校艺术教育的殿堂之外。今天我们“重拾”民间艺术,如将民间艺人请进课堂操演民间艺术技巧,或探索解答某种民间艺术技法,单纯的艺术形式容易理解,其中深厚的人文意识难以认知。因为民间艺术的创造者与当代大学生分属两个不同的群体,对于生长在物质丰富时代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民间美术中所蕴含的观念内涵。一是因为语境的改变,艺术文化内涵式延伸的基础断裂,二是创作个体或群体的更替,也就使民间艺术失去了“必须表达其阶层意识‘思想’限定要求,也就丧失了这种创作主体的身份。”[1]任何民艺形式的重复操演只能是形式层面上的一场“秀”。高校作为民族艺术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学习传承民间艺术,从民间美术现实语境中解析民间“美术观念”、“人文内涵”,它“符号化”认知背后的“内观”模式,有利于美术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加强本土艺术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因为民间美术在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形成的照射和文化的自适性,具有与现实沟通的审美愿望。汲取民间美术营养是丰富美术教育内涵的途径与方法。

民间美术构图丰满,在民俗文化观念意识中“满”与“多”是同义的,并与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丰收茂盛有着内在的联系。按照古代中国人在文字中的美意识,“满”又与“充盈”、“实”等概念有关,意味着内部生命力的充实。表现地美草木硕大,收获量多,赞美石榴多子多福,与期待丰富、繁多、生命力、生殖力的充实旺盛有关。“丰满”的观念意识在民俗文化的照射下,选取与表达主题有关联的物象形象构成复合多重性的精神意象,如:表现鱼(余)的主题,有“多”的含义,而鱼戏莲、鱼穿莲、莲生子又构成某种启示“希望”、“祝福”等多重精神意蕴。民间美术的创造主体并非如何喜欢这类自然物象,而是民俗文化观念表达的需要,被借用来表现和歌颂他们的理想和青春情感追求等人类生命繁衍的重大主题。“满”的概念与内涵在民间美术中不断延伸与演变,扩展深化到人的各个精神层面,同时也意味着民间美术观念借助想象之力实现了心理层面的符合目的性的创造,并经过共同的赋值,使之成为了一种抽象的思想观念,并凝聚成相应的形式,成为一个代表着民间美术显著特征的精神符号,也成为民间美术作品观念的表征。

民间美术的观念化认知,是“主体的观念向客体的历史的渗透,在漫长的文化传承过程中表现观念逐渐固定化、规范化,以至使某些客体对象成为特定观念的替代物,成为‘有意义’地替代另一种事物的东西!即符号”。例如:鱼代表生殖、富裕,虎的守护、辟邪,牡丹的富贵等,在人们的视觉和心理上成为固定化、规范化的情感符号,它既是创作个体的,也是集体的;既是共时的,也是历时的。民间美术符号化认知方式中折射出两个不同的语义层面。构成基础层面的是民间艺术的社会化意义。它“是一种社会习惯……是语言的社会化部分,个人既不能自己创造它,也不能自己改变它;它根本就是一种集体契约”。[2]构成高级层面的是民间美术视觉语言层面上的个性化表现,在这一层面上,作为具有个性化表现的“符号”与创作主体的观念情感关联,构成物化的表现形式和个性化认知方式。民间美术创作观念先行的原则,反映出民间艺术中既趋同持恒又主观能动的文化方式。

民间美术观念,呈现出对人的生存性存在的热切追求,对维护人的生物性存在物质资料的占有愿望和对和平生存环境的企盼。归纳起来,表现出“祈子延寿、纳福招财、驱邪禳灾”[3]等三种恒常主题。民间美术从民族文化的根基上生发出来,作品中强烈的“人文意识”正是民间美术创作的基石。民间美术作品中的人文情怀,不管是显形的、还是隐形的,语言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似乎都有着一根人文意识的主线贯穿其中,就像盛夏夜空中灿烂的小星星一样被牵引,联结成为一个银河系,而形成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象。

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并不等于简单的形式模仿,或摄取民间美术中某些粗犷的线条、憨拙的形体,取代传统的绘画语言。因为,民间美术本身就是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的一部分,在艺术传承教育的方式上,既要汲取民间画诀中那千锤百炼、凝聚成金的表现方法,如民间画诀中的“真假虚实,宾主聚散”、“意理功趣”、“三知四气”、“四梁八柱”[4]等画理,又要学习民间美术观念意识,在创作语言中的统领作用,领会画诀中刻画人物,处理矛盾冲突,突出主题的借鉴作用。可以说,正统的“六法论”与“民间画诀”没有轩轾之分。决不能简单的把民间画诀中那些认知表述,理解为程式化的东西,要从民间画诀中探索研究艺术与现实生活血肉相连的关系问题。如“文人一根丁,武士一张弓”,“抬头羊,低头猪,怯人鼠”。将表现形象置于现实语境场势对比之中,民间画诀以极其简约的“造型”手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瞬间现实了形象的个性化感知。如同欣赏伦勃朗的油画作品,从形象中就能感知到该人物的过去与未来,读出该人物一辈子的感叹。民间画诀中的形象“塑造”并非程式化的表现,因为程式化重视某种固定的艺术表现方法。从艺术表现形式看,“程式化”是技巧的,民间画诀是认知的,这种来自于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形象表现方式并非生活中个性形象感知,而是共识中的个性形象表达,它承载着人的观念、情感认知、社会意识等。它不是空间视觉上、直接视觉上的把握,而是文化认知上的内观。

“内观”的艺术方式,突破了审美的视域,克服了物理的障碍,能使我们的视觉发展到天上、地下、人间、心内、物外,无所不在的境地。“内观”是建立在文化上的观照方式,避免现象世界转瞬即逝的个别性感知的干扰,使我们的感知能进入自己的心理去,也能进入对象的心理去。如久存人们心目中的富、禄、寿、喜、财、吉祥如意,表现五毒相生相克的哲理性的心理认知。总之,“内观”艺术表现中的形象结构不一定是现实生活透视关系中的逻辑现象,如民间剪纸艺术中出现的三面人、多头马,表现出运动的空间状态、朴素的心理认知。这是用理想营造新的现实,使之更合乎心理的需要,是“合理”让步于“相像”。这种非空间视觉上,直接视觉上的把握与呈现,使民间美术创作形式更大胆,手法更自由随意。如民间剪纸艺术常利用语言文字谐音完成人的内心不易直接表达出的现象或概念,如“鹿(六)鹤(合)同春”、“莲(连)笙(生)籽(子)”、鸡(吉)磬(庆)有鱼(余)等,特有的语言方式、明确的主题思想,是其他艺术形式中所缺少的。它不是个体思维想象中的艺术虚构,而是建立在一定的共识基础之上,有着情感、理想、认知上的趋同性,是以人性、人情中最基础的生命意识为前提,阐释着一个既属于自我,也属于他人的精神世界。

现实语境中的民间美术是人的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的活态性文化把握。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它又能带人达成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呢?康德说,“美具有无目的之目的性”。“美不能有目的,否则难免涉及功利实用,但是它在无目的时自然又合于一个目的,如人格之自然陶冶,气质之自然变化,人生之自然幸福。”[5]在农耕时代,劳动人民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他们在民间美术创作中未必不能实现,当艺术存在的精神超越了社会伦理、功利意愿、美丑善恶对立,被看作是怡乐情性的所谓鉴赏对象,即“美”的对象时,它所成就的最终境界是:快乐、自由与人性的成全。无目的又成全了另一个目的。

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的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感知过程,更是一个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6]传承民间美术,汲取民间艺术中的生机,提高学生对生命意识、生存文化的认知感,深化艺术创作的内涵,拓展艺术创新的路径。

传统的艺术教育重技能技术,轻艺术教育,排斥民间艺术,空谈“天人合一”,虚论“真”、“善”、“美”,致使艺术教育不接地气,艺术创新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基。自从达达主义运动打破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所谓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新观念艺术,甚至日常生活也可称其为艺术的时候,艺术的内涵被扩大,艺术的概念被解构,以至于艺术怎样被教授都成为一个问题时,融合民间艺术,从民间题材、民间造型、民间色彩中找灵感,汲取民间美术中“生”、涩、“拙”的审美趣味,将学院式技法、技巧与民间艺术搅拌发酵,酿造出具有现代风格与民族特征的艺术形式。解读民间美术观念,学习民间美术审美观照方式,建立“内观”的审美方式,这也许是对高校美术教育技能技法的补充与丰富。艺术的成长也需要环境,培养艺术的幼苗需要适合的土壤,而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成为艺术幼苗成长的一片小天地,这就需要营造传统民族艺术的氛围,铸其民族之魂,加强对民族艺术文化传承的软环境建设,像“孕育”胚胎的方式一样培养影响学生,而不是生搬硬套的照抄。

我国艺术教育正处在以注重技能技法的传统艺术教育,转向培养创造力的现代艺术教育的转型时期,在高校美术教育教学中补上民族民间文化的启蒙教育这一课,加强对本土化基因认知的自觉与传统,树立对民族艺术文化的自信,有利于对“艺术”的探索与思考。高校美术教育要培养具有民族特色、具有现代创造力的人才,这就注定不应该脱离民间美术这块沃土。

参考文献:

[1]杨雨佳.创作主体的没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J].造型艺术,2010,(5).

[2][3]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347,37.

[4]王树村.中国民间画诀[M].工艺美术出版社,2003:227.

民族艺术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非艺术;大学生;本土;艺术教育

1999年4月,国家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曾举办全国艺术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研讨会。与会专家讨论了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1999年6月,由教育部、文化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艺术特长的舞台,也是在高等院校中推动艺术教育的重要举措。经过10余年的探索,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本土艺术教育却普遍不够重视和关注,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本土艺术教育的现状

以美术院校为例,在我国,自建国后,美术院校多采用西式教学方式,但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是相当高的。属于中华本土文化艺术的国画、建筑等并没有被西方艺术的传入而显得薄弱。

但对于非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点就显得生疏了很多,相反,对西方的绘画、建筑、设计等却通过多种途径不断获得。这些直接影响了新时代大学生情操的培养和知识面的拓展。因此,将本土艺术内容纳入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中已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对非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要对本土艺术教育提高重视。

二、本土艺术教育的结构

欲使非艺术类大学生得到很好的本土艺术教育熏陶和学习,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达到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渠道的完美结合。

(一)教育者

在高校推行本土艺术教育,其传播者即是受过良好训练的教师。教师必备的素质如下:第一,对本土艺术的概念、特性、分类了解透彻;第二,掌握中华本土艺术,或地区本土艺术各种类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风格、艺人等;第三,熟悉民风民俗,具有将民间艺术品与民俗相结合讲解的能力;第四,具有初步的动手能力,适当演示;第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学校的支持下,可以带领学生到相关地区进行田野调查。

总之,作为传播本土艺术特色的教师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传播民族文化的崇高使命感,才能将这一特殊的教学形式进行得顺畅、生动。

(二)受教育者

许多非艺术类大学生可能存在一种困惑,觉得不是自己专业的知识学了没有必要。其实,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有一种社会责任感,将中华民族延续五千年的文化香火继续传承,不愧于龙的传人。

而作为这一教育体系的受教育者亦应具备一定的素质:第一,求知欲,不要将求知欲限制在自己专业的小圈子里,而应向宽泛处拓展:第二,民族自豪感,不要盲目地崇拜别的国家、民族取得的成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本土艺术的学习只有怀有民族自豪感的大学生心中才更加会发出光芒;第三,审美意识,在本土艺术的学习中,一定的审美修养是必须的。大学生只有了解美的真谛、欣赏美的形式、掌握创造美的方法,才能从正确的角度欣赏本土艺术的魅力所在;第四,包容理解态度,在本土艺术中,亦会出现历代普通民众的作品,要区别于宫廷艺术的华贵、细腻。要正确分析其美所在。

(三)教育渠道

在高校中适合开展的本土艺术教育渠道主要有:理论知识、欣赏、采风考察、实践四个方面。

理论知识主要指学生对本土艺术的实物、历史、工艺进行的描绘和整理。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对本土艺术教育起到铺垫、补充、整合的作用。对本土艺术的整体概况或某一门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是对欣赏、采风考察、实践三种方法的补充。

欣赏本土艺术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是看得见、摸得到的。这是本土艺术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欣赏本土艺术,可以使本土艺术在受教育者面前变得直观和鲜活。受教育者要学会在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诸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寻找本土艺术的魅力,去积极地欣赏和学习。

采风考察是受教育者亲自到某一本土艺术的发源地进行实地考察和感悟,对其人文、民俗等进行零距离接触。

实践是指受教育者亲自对自己感兴趣的本土艺术进行操作,如进行以下练习:国画、剪纸、京剧、越剧、泥人等。这些对培养学生热爱本土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大有益处。

三、本土艺术教育的作用

(一)增强民族归属感

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当代大学生所接触最多的往往是西方艺术,对本土艺术的忘却自然会丧失一种民族归属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身的特色文化和艺术形式,作为中华民族的大学生难道不应该对本土艺术进行学习吗?从中能自豪地树立民族归属感。

(二)培养传统道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如“孝”“俭”“忠”等优秀道德品质,被无数艺术家通过绘画、文学、音乐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艺术的熏陶培养传统道德观念,这一有效教育形式即形象又生动。值得借鉴和发扬。

(三)传承本民族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艺术内容。在现代教育中,对非艺术类大学生的艺术教育缺少的恰恰是这一部分最为丰厚,最为鲜活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联系就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鲁迅先生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事实证明,为世界各国所共赏的中国艺术作品,决不是亦步亦趋模仿他国的作品,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红楼梦》译本在法国出版后,“人们就好像突然发现了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影片《喜盈门》被外国观众誉为具有“世界性的主题”的“国际性的影片。”而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即本土艺术。黑格尔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世界艺术亦是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同志指出:“各个阶级有各个阶级的美,不同阶级之间也有共同的美。”正如“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所以说,对本民族艺术的继承和发扬关系到本民族的艺术是否能成为世界的艺术,至关重要。

民族艺术的概念范文6

    随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达,西方出现了渴望远离工业城市回归自然的思想倾向,在艺术上也提出回归大自然。中国的艺术家们在短暂的追慕西方现代艺术的余晖后,认识到割裂民族传统、逃避社会现实的作品已经失去了读者,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才能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于是,他们在艺术领域展开了回归深广厚重的民族文化土壤的寻根之旅。再次踏上生我养我的这块乡土,我们定能探寻到它不同寻常的意义与价值。

    一、乡土美术的内涵

    1.乡土美术与民间美术的区别与联系

    提起乡土美术,我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如民间美术,它们都含有指代那些具有清新、质朴、稚拙特色的劳动群众创造的艺术作品的意思,因为它们既有概念上的差异,又有着内容上的相同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