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1

关键词:耳鼻喉科;急性喉梗阻;临床观察;护理对策

耳鼻喉科疾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急性喉梗阻引起呼吸困难,窒息,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及时解除引起急性喉梗阻的危急不安全因素,及时诊断和抢救患者,可以迅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1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耳鼻喉门诊就诊及住院患者共96例,男53例,女43例;年龄3岁~80岁,平均52岁,其中呼吸道异物16例,鼻出血25例;急性会厌炎31例,喉癌,咽旁及颈部肿物行气管切开后并发脱管阻塞24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均抢救成功。

2方法

急性喉梗阻患者入院后给予吸氧,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抗生素、激素以及解痉药物等达到抗感染、消除水肿、缓解呼吸困难。建立静脉通道、备好气管切开包、喉镜、呼吸机、吸引器等急救用品。护理人员根据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掌握喉阻塞分度,1~2度明确病因,密切观察病情,3度应及早行气管切开,4度应立即气管切开,分秒必争抢救患者,密切配合医生采取正确的急救处理方法。

常见的引起呼吸道阻塞原因包括气管切开,急性会厌炎,呼吸道异物,鼻腔大出血等疾病,现做如下原因分析和防范。

2.1气管切开后套管脱出及内套管堵塞 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吸入的气体吸收了呼吸道水分,导致呼吸道粘膜干燥,自净能力降低或消失。同时气管切开改变了正常的生理状态,不能产生有效效咳嗽,因失水量增加,分泌物粘稠而形成痰栓阻塞气道:如患者活动后护理不当引起气管套管系带过松,患者颈部过伸,颈部皮下气肿等可导致套管脱出形成气道堵塞。 护理措施:护理气管切开患者应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床旁备有配套的消毒内套管,以防紧急情况下置入不合适的内套管而影响机械通气,2次/d清洗消毒内套管,加强气管套管的护理,采用雾化吸入加强气道的湿化,给患者定时翻身、叩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和粘稠度,如痰液较稠,可增加雾化次数,根据痰液性质配制湿化液。气管套管采用双带打手术结法固定,松紧以能容2指为度,并且每日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固。气管切开术后应抬高床头30~45°避免颈部过屈或过伸,不过度扭转颈部。给患者翻身时应使其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在清洗气管套管后,要检查套管内确无异物存留方可放回套管。当患者突然出现呼吸道阻塞症状时.要首先判断套管是否在位,若套管固定在位,拔除内套管,给予吸痰;若为内套管阻塞,则症状缓解,如症状不缓解,则考虑外套管阻塞,需拔除外套管芯重新置管。

2.2急性会厌炎,急性会厌炎是发生在声门上区的急性水肿伴有急性化脓性蜂窝织性炎症,起病急.进展快,是耳鼻喉科常见危急重症之一。接诊患者首先要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有无呼吸困难,入院时护士应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的配合支持,该病可在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突然阻塞上呼吸道而危及生命,常在夜间发作,病情发展快者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或行会厌脓肿切开,以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本病有病情反复的可能,在未经喉镜检查证实炎症明显减轻之前,仍应严密观察呼吸。做好气管切开术前准备以防不测。对行会厌脓肿切开的患者应鼓励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防止急性呼吸道梗阻发生。

2.3呼吸道异物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取出异物,预防并发症。接诊后将患儿安排在抢救室。视患儿缺氧程度面罩给氧,准备好各种抢救器材及药物。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如患儿出现面色发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可将患儿抱起,叩击后背使异物改变位置,以暂缓症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高流量给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配合医生行环甲膜穿刺或紧急气管切开。让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心肌耗氧,按医嘱应用各种抢救药物。加强术后的病情观察,对术中取碎片的异物,特别要警惕残余性异物的可能。

2.4鼻腔大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许多患者起病急,出血量大,止血困难,病情反复.短时问大量出血可引起窒息,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患者常表现为恐慌,焦虑。护士接诊时要先安慰患者稳定情绪,使其信任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吐出血液,判断出血量。同时建立静脉通道,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抬高,头偏向一侧以利于血液流出,防止误吸同时有利于改善呼吸状况,鼻出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可冰敷患者头颈部,反射性地减少出血。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时,应补充血容量,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应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对鼻出血患者,针对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加强预防也很重要。

3体会

急性喉梗阻塞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患者易出现Ⅲ~Ⅳ度呼吸困难[1],急性喉梗阻病情发展迅速,引起窒息缺氧,严重很快发展为呼吸心跳停止,缺氧时间长导致大脑不可逆的损害以及全身重要脏器缺氧,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2]。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对患者常见危急不安全隐患一定要有预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备好急救物品,熟练掌握相关抢救技能,正确的处理和救治是抢救急性喉梗阻患者的关键。

参考文献: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2

本病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患病宝宝可能之前患感冒,也可能某种传染病的先兆症状。由于小儿喉腔狭小,软骨柔软,粘膜血管丰富,粘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容易引起喉部粘膜充血水肿而出现喉梗阻,若不及时抢救,可因吸气困难而窒息死亡。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得了急性感染性喉炎

起病急,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犬吠样咳嗽、声嘶、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三凹征是指由于严重气道梗塞导致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医生一般通过两点进行鉴别诊断。首先是急性喉气管炎,中毒现象较重,多见于3~5岁的幼儿。其次是支气管异物,有异物吸入史,起病突然,呛咳剧烈,胸部透视可见有纵膈摆动,对不透X线的异物,X线检查可确定其部位、大小及形状等。

尤其是宝宝先有发热、感冒表现,随后出现喉炎症状;或者表现为喉炎症状,但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特别明显、血常规化验表现有细菌感染时,更应警惕急性喉炎、气管、支气管炎的可能。

如何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气。

抗生素治疗。

急性感染性喉炎多为病毒感染引起,但与其他上呼吸道感染不同,因为其位置重要,一旦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可能很快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喉梗阻,故多应用抗生素治疗。

雾化吸入。

雾化治疗对喉炎患儿的作用明显,但对于年龄小的婴幼儿,因为雾化吸入时患儿常烦躁、哭闹不配合,而哭闹时常加重呼吸困难及喉水肿,所以除非重症,一般不对喉梗阻不明显的小婴幼儿使用雾化治疗。如果患儿喉梗阻明显,或者感觉气道分泌物较多时,即使患儿哭闹,也应进行雾化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激素治疗在喉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喉梗阻病情较轻者可口服强的松,呼吸困难缓解后可停药。较重者地塞米松静滴。

严重的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3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5个月-6岁,就诊时间发病后2h-2d,主要临床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不同程度的发热、声嘶及犬吠样咳嗽。

1.2诊断标准[2]①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有三凹征;②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③喉黏膜水肿充血,肺呼吸音弱,心率快;③喉梗阻I度:平静时无症状,活动时有轻度吸气性困难,稍有吸气性喉喘鸣及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④喉梗阻II度:安静时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喉喘鸣及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活动时加重,但不影响睡眠和进食,缺氧症状不明显;⑤喉梗阻III度:吸气期呼吸困难明显,喉鸣声较响,胸骨上窝、锁骨上窝等外软组织吸气期凹陷明显。因缺氧而出现烦躁不安、难以入睡、不愿进食,患者脉搏加快,血压升高;⑥喉梗阻IV度:呼吸极度困难。由于严重缺氧和体内二氧化碳积聚,患者坐卧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或紫绀,大小便失禁,脉搏细弱,定向力丧失心律不齐,血下降等。

2方法

2.1治疗方法首先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解除患儿的梗阻症状,患儿取半卧位或者平卧位,设专人进行护理操作,同时给予40%-50%浓度的氧气,注意氧气的相对湿度。根据患儿病情,早期、足量给予抗生素治疗,患儿喉部黏膜水肿引起的气道阻塞,给予糖皮质激素,可迅速减轻喉部组织炎性肿胀,减少分泌物产生从而改善通气。可以采用抗生素与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其作用是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减轻水肿和充血,使得炎症消散,而且还有湿化呼吸道黏膜,促进粘稠痰液排出的作用[3]。对上述治疗无法缓解甚至症状加重或出现严重呼吸困难者,应立即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插管术,待缺氧症状改善后再行气管切开术。

2.2护理方法

2.2.1一般护理病房保持清洁,室内温度与湿度控制在18℃-22℃、50%-60%。患儿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安静,减少刺激,避免患儿哭闹以加重喉炎伴梗阻引起呼吸困难和窒息,做好病房内空气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发生交叉感染。

2.2.2密切观察病情包括神志,面色,呼吸深度、频率、节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等,并注意观察患儿喉鸣音的高低变化、皮肤颜色,一旦发现窒息体征积极抢救,必要者进行气管切开。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防止酸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应用呼吸机者应定时检查呼吸机工作状况,避免漏气、脱管。保证静脉通道通畅无阻碍,减少病情急剧加重时抢救时间。

2.2.3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喉炎伴梗阻患儿的临床急救关键在于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4]。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患儿清除喉部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痰,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同时给予面罩吸氧或鼻导管吸氧,一般为2-3L/min,缺氧严重者,可加大氧流量。

2.2.4气管切开护理患儿应妥善固定套管,防止滑脱并保持气管套管通畅、清洁,根据吸痰指征适时吸痰,无菌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覆盖管口外周,每日更换外敷料并确保无菌操作。

2.2.5雾化吸入雾化吸入不仅能消退喉部炎症与水肿,也能使呼吸道分泌物稀释利于咳出。雾化吸入时呼吸频率不要太快,以使吸入的气雾量达最大,而且气雾微粒容易进入呼吸道的深部,不然,雾化的疗效会大大降低。雾化时护士必须守护在旁,协助患儿吸入,每次雾化时间不超20min,以防引起肺泡内水肿,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变化,若是发现有副反应马上停止雾化吸入,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拍背吸痰,拍背时五指并拢,均匀用力,自下而上的叩击背部数分钟,即迅速缓解症状,使痰液顺利排出。

2.2.6饮食护理在饮食护理方面,喂养要少食多餐,避免患儿过饱或呛咳,应喂养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品,当患儿发生呼吸困难或严重缺氧时,要暂停禁食,等呼吸平稳之后方可进行喂养。小儿禁食以及发热均会导致机体水分丧失,容易发生脱水现象,因而要及时补充水分与营养。

2.2.7心理护理应充分理解患儿及患儿的家长的心里,护士要主动了解,及时解决其需求,应态度和蔼、耐心疏导和安抚。要细心的体贴关心患儿,尽量使患儿安静休息,减少哭闹,以免加重缺氧症状,使其配合治疗护理,从而缩短病程,使患儿转危为安,病愈出院。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4

1 资料与方法

45例小儿麻醉并发症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月~10岁,体重5~32kg。一岁以下9例,~3岁10例,~12岁26例。急诊手术5例,ASA≥Ⅲ级9例。手术种类包括:外科27例,颌面外科10例,耳鼻喉5例,眼科3例。行全麻插管25例,全麻插管加单次硬膜外麻醉1例,静脉麻醉17例,臂丛阻滞加基础2例。

2 结果

与呼吸系统有关的麻醉并发症26例,呼吸道梗阻17例,包括分泌物增多(脓痰)阻塞呼吸道1例,喉痉挛9例,支气管痉挛2例,术中气管导管梗阻或脱出4例,返流误吸1例。此外呼吸抑制,低氧血症6例,呛咳屏气3例。循环系统并发症共4例,均低血压伴心率减慢,2例患儿循环骤停死亡。其他包括:苏醒延迟3例,恶心呕吐5例,术中输血输液反应2例,Horner症2例,静注氯胺酮后患儿出现肌震颤2例,高CO2血症1例。

3 讨论

3.1 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小儿麻醉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在本组中占57.8%。由于小儿呼吸道较成人短而狭窄,呼吸道腺体分泌旺盛,哭闹时分泌物增多极易致气道梗阻。呼吸道梗阻17例多见,占呼吸系统并发症的65.4%,其中以喉痉挛的发生率为高(53%),且多发生颌面外科手术于气管拔管时,其原因小儿喉腔狭窄,声门下区粘膜脆弱疏松,分泌物及血液易在此积聚,拔管时刺激易引起喉内外肌的收缩不协调,而出现喉痉挛[1];此外浅麻醉是发生喉痉挛的另一重要原因。

因此掌握好拔管时机,避免在浅麻醉下吸痰拔管,吸痰拔管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或损伤咽喉部,同时使用地塞米松预防喉水肿。头面颈,口腔手术应加强对气道的管理,本组有4例颌面、口腔手术因气管导管固定不佳致使导管滑出气道,SPO2骤降,有1例腭裂手术,术者使用开口器将气管导管压瘪,打折造成气道梗阻,气道压增加。凡头颈,胸,腹或侧俯卧位手术均应选用气管插管,以策安全。1例肠梗阻进腹手术,未行气管插管,术者探查肠管时突然呕出大量胃内容物,所幸处理得当,未造成严重后果。有研究表明,上呼吸道感染也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气道敏感性增加,分泌物增多,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咳嗽屏气的发生率增高[2],麻醉医师要对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决定是否暂缓手术。本组的6例患儿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征象,麻醉后立即出现严重的呼吸抑制,其中1例为支气管痉挛,表现为频繁的呛咳,呼吸困难,双肺哮鸣音,经激素,解痉药等治疗无效,最终行气管插管抢救后才化险为夷。

3.2 小儿麻醉期间出现低血压最常见的原因是循环血容量的降低。小儿血容量少,对失血的耐受性差,而麻醉医师往往会低估小儿尤其新生儿和婴幼儿的血容量和体液丧失量,若未能及时补充,极易发生心搏骤停。1例6岁患儿术前病情危重,失血性休克,术中出血多,由于血容量估计失误,液体补充不足,且输血不及时,突发心搏骤停死亡。另1例10月的患儿肠套叠伴感染性休克,术前情况差,术毕严重酸中毒,室扑发作死亡。由于小儿心输出量存在心率依赖性,出现心动过缓提示有危险因素存在,需立即减浅麻醉,及时静注阿托品(0.01~0.02mg/kg),充分给氧,补充血容量,当失血量达估计血容量的20%,一定要输血。

3.3 本组有5例患儿麻醉期间发生呕吐。原因有:手术因素,麻醉药物作用及患儿疾病因素。呕吐若处理不当,易发生误吸、窒息。有报道误吸死亡率达60%[3],应引起高度重视。术前应向家属强调禁饮禁食的重要性,若为饱胃及上腹部手术,术前应常规胃肠减压,常规备有吸引器,气管插管设备,诱导前尽量吸清胃内容物。

3.4 使用氯胺酮麻醉时可发生肌震颤,本组有2例,减浅麻醉后消失。

总之熟悉掌握小儿解剖和生理特点,做好术前准备,加强对呼吸及循环的严密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许多并发症是能够避免的。

参 考 文 献

[1] 张延萍,尚志刚.小儿麻醉并发症及处理[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1:37.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5

【关键词】 急性呼吸衰竭

治疗

【临床表现】

除原发病的表现外,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及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1.呼吸系统 中枢性呼吸衰竭以呼吸节律不整为主要表现,早期为潮式呼吸,晚期则出现抽泣样、叹气样呼吸、呼吸暂停及下颌运动等。周围性呼吸衰竭的特点主要是先表现为呼吸困难、三凹征。上呼吸道梗阻者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下呼吸道梗阻者则以呼气性困难为主,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混合性呼吸困难的表现。呼吸肌麻痹患者表现为呼吸幅度变浅、无力,但呼吸节律规整。点头样呼吸,为呼吸衰竭的严重表现,呼吸次数减至10~12次/分。有效肺泡通气量呈下降趋势,呼吸困难多表现为浅快,出现三凹征,当出现呼吸肌疲劳后,呼吸速度变慢,伴有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出现多种临床表现,当血氧饱和度

2.神经系统 低氧血症时出现烦躁不安、意识不清、嗜睡、昏迷、惊厥等。高碳酸血症表现为淡漠、嗜睡、谵语、昏迷、惊厥、视网膜充血及视水肿等。当出现颅内高压、脑水肿时,肌张力发生改变;当视神经受到压迫时,可以出现瞳孔不等大改变。

3.心血管系统 早期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后期则出现心率减慢、心音低钝、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

4.其他脏器系统 低氧血症可引起内脏血管应激性收缩,导致胃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和坏死,呕吐咖啡样物;肝功能受损,谷丙转氨酶增高;肾脏功能受损可出现蛋白尿、少尿和无尿等症状,严重缺氧者可至肾功能衰竭。

5.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低氧血症和酸中毒导致组织细胞代谢异常,加上能量摄入不足、限制补液、利尿药应用等,患者可出现低血钾、低血钠、低血氯及低钙血症;小儿肾脏对酸碱、水盐平衡的调节作用有限,特别在低氧血症时,肾脏血流下降,进一步限制了肾脏的调节作用,可以加重全身性酸碱平衡失调和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呼吸道梗阻主要因黏膜肿胀、积痰和支气管痉挛所致,在治疗中,温、湿化气道分泌物及雾化治疗十分重要。 可于吸氧时,将氧气装置的湿化瓶盛50℃左右的热水,使吸入的氧温湿化;以超声雾化器进行雾化,每次15分钟,每日数次,雾化液中可加入祛痰剂(如必嗽平、a-糜蛋白酶等)、支气管解痉剂(如异丙基肾上腺素、舒喘灵、地塞米松等)、抗生素等药物。由积痰引起的梗阻常为造成或加重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积极排痰。重症患者定期翻身,经常轻轻拍击胸背,以利排痰。口、鼻、咽部的黏液可用吸痰管吸出。对下呼吸道黏稠分泌物引起的阻塞,要进行气管插管进行吸痰。

2.氧疗 严重缺氧可使人体重要脏器细胞,特别是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害,故积极供氧非常重要。输氧的目的在于提高PaO2和SaO2,以缓解缺氧。其原则为缺氧缓解,而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对低氧分压的敏感性不受抑制为准。目前认为以低流量持续给氧效果为佳。氧浓度一般为30%~50%左右,流量为每分钟2~3L。鼻导管给氧时,氧流量与吸氧浓度大致呈如下关系:吸入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中度缺氧,氧浓度为30%~40%;重度缺氧浓度为50%~60%,但吸入60%的氧不应超过24小时。在抢救时,如供给60%氧仍不能改善紫绀,可用100%纯氧,但使用时间以不超过6小时为宜。以后即改用

3.呼吸兴奋剂的应用 主要作用是兴奋呼吸中枢或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前者可用氢溴酸东莨菪碱、可拉明,后者可用洛贝林。可交替肌内注射、静脉推注或滴入。但有呼吸道严重阻塞或分泌物潴留的患者,神经肌肉疾病引起的限制性呼吸障碍或严重广泛肺内病变者,呼吸兴奋剂无效。

4.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 给予维持基础代谢所需的热量,对呼吸性酸中毒,以改善通气为主,如血pH

5.防治感染 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为引起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应及早诊断和处理。如病因不明,可先给予广谱抗生素 治疗。

6.其他对症治疗 对中枢性急性呼吸衰竭有颅内压增高表现者,应及时使用脱水剂。伴心功能不全者,可给予强心剂。有脑水肿、肺水肿者,限制水摄入量,并可用利尿剂如速尿。酚妥拉明能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流量。

7.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 可保证呼吸道通畅,便于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并可用以连接人工呼吸器。插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48小时,若以后仍有需要,应改用气管切开。

8.人工呼吸机 临床使用机械呼吸器有定压、定量、定时型三种。根据患者年龄选用机型。呼吸机应用指征为:①呼吸频率骤减或出血节律不整甚至呼吸暂停;②应用常规高浓度给氧,紫绀仍难以缓解;③病情急剧恶化,经保守治疗无法改善;④但在急性多发性神经炎合并呼吸肌麻痹时,应提前及时应用。积极预防和处理各种合并症如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DIC肝肾功能衰竭等

【结论】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抢救要及时,判断要准确,上述患者经抢救后治疗效果满意。

参 考 文 献

[1]卢仲毅.长时间经鼻气管内插管对喉部的影响1991(2).

呼吸道梗阻的表现范文6

关键词:物;氯胺酮; 咪达唑仑丙泊酚;小儿护理

在临床应用中,氯胺酮是同时具有麻醉、镇痛、镇静作用的静脉[2]。通常在麻醉时具有选择性的区域兴奋和抑制作用,即可使边缘系统和延髓发生兴奋,同时对丘脑新皮层具有抑制作用,故在麻醉后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咪达唑仑一般是作为麻醉前药物使用,丙泊酚是作为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使用,具有松肌、抗惊厥、抗焦虑、镇静和顺行性遗忘等作用。咪达唑仑的效价约为地西泮(安定)的1~2倍。丙泊酚的麻醉效价是硫喷妥钠的1.8倍。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丙泊酚共同用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手术患儿的精神症状。就我院收治的30例采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丙泊酚麻醉的手术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小儿手术患者,其中随机选取30例采用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丙泊酚麻醉的患儿的苏醒期护理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其中9例患儿为女,21例患儿为男;年龄在8个月~13岁,2例患儿5岁。所有患儿在手术麻醉前均无呼吸系统并发症。

1.2方法 30例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联合氯胺酮进行麻醉的患儿,其中10例患儿为泌尿系统手术,7例患儿进行头面部手术,8例患儿进行四肢手术,5例患儿进行躯干浅表手术。所有患儿在术前15~30min内,按体重5~7mg/kg的氯胺酮+0.1mg/kg咪达唑仑+0.01~0.02mg/kg阿托品进行肌注。在手术进行过程中,就麻醉深度、手术情况以及小儿耐受等情况适当追加静脉注射按体重2mg/kg氯胺酮(或肌注5~7mg/kg氯胺酮)+0.05~0.1 mg/kg咪达唑仑+1~2mg/kg 丙泊酚。患者的手术用时平均为2.25h,术后在PACU清醒时间平均为1.22h。

2 结果

30例手术患儿经麻醉后苏醒,13例(占43.3%)出现了苏醒延迟、呛咳、呕吐、舌后坠、呼吸道梗阻以及躁动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和护理后症状消失。见表1。

3 讨论

对我院收治的30例小儿采取咪达唑仑丙泊酚联合氯胺酮麻醉后苏醒,其中13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占总体人数的43.3%,与周丽君[3]研究结果相近。发生并发症主要有苏醒延迟、呛咳、呕吐、舌后坠、呼吸道梗阻以及躁动等,但经过处理后,并发症均减轻或消失。故根据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临床医护人员通常会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防护。

小儿咪达唑仑丙泊酚联合氯胺酮药物进行麻醉易引起呼吸道的并发症的发生,主要由于小儿生理特点决定的,小儿舌头比较大,腺体分泌物较多,颈部较短,呼吸管道狭窄,呼吸储备能力差,在麻醉苏醒期极易发生呼吸道阻塞,常表现为分泌物增多性呼吸道梗阻和舌后坠,需加强患儿术后的呼吸道管理[1],时刻保持患儿呼吸顺畅;通常患儿物通过机体代谢随尿液排出,且患儿水代谢旺盛,不易耐受脱水,因此手术中正确掌握输液、输血速度,进行充分的补液,可以促进患儿术后苏醒,降低苏醒延迟并发症的发生。输液速度过慢可引发患儿脱水,速度过快可加重患儿的心肺负担,严重时可引发肺水肿。患儿在手术之前使用物的同时使用阿托品。阿托品具有抗胆碱能的作用,可以抑制下丘脑的功能,同时抑制呼吸道粘膜和皮肤黏膜腺体的分泌功能,减少机体的散热。另外,氯胺酮可促进肌肉舒张,使机体产热增加。两者综合使患儿体温升高。故在患儿术后应及时检测患儿体温变化并采取相应的物理降温手段,使患儿体温时刻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患儿需进行安全护理和适当的心理护理,患儿清醒时往往会出现躁动、哭闹、挣扎等表现,医护人员应对其进行鼓励或分散注意力。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同意家长穿着隔离衣进入陪伴。

总之,氯胺酮联合咪达唑仑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且复杂,故掌握正确的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患儿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卢玉林,秦亚辉,李莉,等.小儿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麻醉术后清醒期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