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解决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解决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解决方案

高等教育解决方案范文1

关键词:工程实践;科学课程;整合;课程目标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2C0016C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工程教育起源于技术教育,是一项古老的教育活动。中国的工程教育发端于第二次之后,由于缺乏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学效率及质量一直很低。近年来,中国的工程教育开始关注欧美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尝试与国际接轨,开启高等工程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但是,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工程教育的缺位,使得学生对工程领域知之甚少,在学科认识与专业选择上存在诸多困惑,进而直接影响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工程教育是当前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STEM是以问题解决驱动的跨学科理科教育,提倡通过工程方法来解决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问题,促使未来人才适应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化水平、复杂性和合作性不断增强的趋势。21世纪初期,STEM教育逐渐走入基础教育,围绕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领域设计与开发一系列工程教育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中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加深其对科学概念及工程技术的理解。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2011年颁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交叉概念、以及核心观念》(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以下简称“框架”)与2013年颁布的《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以下简称“新标准”)中,整合了STEM教育理念,并引入“科学和工程实践”作为科学教育的三个维度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中整合工程教育,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成为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国基础科学课程中如何合理引入工程教育,其目标要求以及过程模式的特征如何,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工程教育的前提。为此,本文在梳理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基础上,通过分析现阶段高等工程教育的课程目标、内容与形式,并联系真实工程作业环境中的工程设计实践活动的要求与特征,结合美国科学课程纲领性文件中的工程设计的相关内容,探讨基础科学课程中整合工程教育的目标和过程模式;并对我国基础工程教育实践形成启示。

1 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认识

课程整合是以共同的功能基础和价值取向为前提的,科学课程中整合工程实践是否具有可行性,我们需要通过认识工程、工程教育及其与科学教育的关系来理解。

关于工程的定义众说纷坛,张锡纯在谈到工程特点时指出“工程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后阶段。工程活动的结果,总是完成符合某种社会目的的人工自然物”,强调工程活动的应用性与目的性。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认为工程是一项艺术,“是应用科学、数学原理、经验,判断和尝试以造福人类的一种艺术,生产某种技术产品的过程或满足特定需要的体系”,突出了工程活动的创造性本质。清华大学罗福午教授给出了工程的完整概念,“工程是运用科学原理、技术手段、实践经验,利用和改造自然,生产、开发对社会有用产品的实践活动的总称”,强调工程活动是一项改造自然、服务社会的生产活动,突出其实践性特征。综合可见,工程活动的开展是以掌握一定的科学、数学原理与技术手段为基础的;工程活动的目标是生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工产物;从目标向结果的转化过程需要“开发、改造、生产”的实践过程,这类实践活动不是将条件、目标进行简单的拼接组合,而是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双重角度出发,在考虑现实的各种限制因素的基础上,构思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的。概括而言,工程是以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主线,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发现、提出问题,考虑多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影响和工程设计原则设计解决方案,通过实践活动生产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工产物(包括实物硬件和非实物软件)的创新活动。工程的创造性本质决定了工程教育的属性。工程教育作为培养工程人才的教育活动,是学校和工作单位在社会环境中所进行的创造性专业教育。它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为满足社会需要而从事科学和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通过创造“人工产物”的活动,成为各个工程领域所需的工程人才。

通过对科学与工程学科特点的分析发现,科学是解释世界的理论层次,强调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工程属于改造世界的实践层次,关注活动过程的体验和结果的形成。二者又彼此交叉融合,前者的认知构建可以基于一定的工程情境中,工程实践也离不开通过科学认识过程获得依据。根据工程与科学的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工程教育与科学教育具有着本质的联系。科学教育活动中学生进行的认知活动都是建立在已有的科学解释的基础上,即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去认识科学世界;工程教育则需要以科学教育为基础,以创新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与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科学教育强调学习结果,即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技能的训练,而工程教育更为关注学生实践过程和产品设计的生命周期的体验。

2 科学课程中整合工程设实践的目标和过程模式

工程实践是指工程师所从事的工程构想、设计、实现和运行工作。其中,工程设计贯穿于产品孕育至消亡的全寿命周期,起到了促进科学研究、生产经营和社会需求之间互动的中介作用,因此,工程设计实践成为了工程教育领域的核心,基础科学课程中整合工程教育主要表现为科学与工程设计实践的整合。

以下我们将在对比分析现实的工程实践与高等教育的工程实践的目标和过程基础上,参考美国“新标准”中对于工程设计实践的相关规定,探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工程设计实践的要求和过程特征。

2.1 真实的工程实践及其过程

工程活动从需求出发,明确任务,选定目标,依靠人类文明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协调诸多现实制约中的矛盾,去构成一个有效、可靠、实用且系统化的信息加工过程。其实质是运用现代工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工程系统任务要求转化为系统技术要求和系统最优配置的过程,是一个以信息为主的输入输出转换过程。

真实的工程实践一般都遵循一套基本的思考程序流程,基本步骤表现为:①分析需求,明确目标:通过对环境的辨识,正确地分析社会需求,明确应该做什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特别强调目标的准确度;②发散综合,产生方案:使用发散思维,通过类比、联想等多种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以资比较;③收敛分析,比较方案:从技术、经济、人与社会等多个角度,对产生的诸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各个方案存在的优势与不足;④综合评价,决策选优:依据一定的评价准则,找出应使用的评价特征,对各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权衡利弊得失,选出最佳方案。显然,真实环境中的工程实践将面对复杂的外界环境和社会需求,需要综合多元的标准和限制条件,进行充分的事先评价及利弊衡量促成方案选择或优化,这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

2.2 高等教育的工程实践目标及过程

2.2.1 高等教育的工程实践目标

高等工程教育是以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师为基本任务的专业教育。现行的高等工程教育具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培B模式中包含了不同的工程实践目标和过程,现以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中较为推崇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和CDIO模式为例,简述其培养目标和过程。

“卓越计划”是国家教育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卓越计划”要求在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下,综合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充分遵循工程的实践、集成与创新的特征,以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满足未来需要的优秀工程型人才。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是在“回归工程实践”的背景下,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查尔摩斯工业大学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提出的工程教育理念,开创了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新模式。CDIO模式的教育目标是指通过在实际系统和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背景环境下强调工程基础的工程教育,学生能够掌握深厚的技术基础知识,领导新产品和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理解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和战略影响。CDIO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具体包含以下四个层面:

(1)学科知识和推理。为了发展复杂、高附加值的工程系统,学生需要掌握工程教育所必备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科学知识、高级的工程基本原理和核心的工程基本原理。其中,推理是工程过程中知识形成过程的基本形式。

(2)个人的和职业的技能与态度。涵盖工程思维(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科学思维(实验和知识发现)、系统思维、职业技能和态度与个人技能和态度五个方面。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不仅需要在知识的形成和应用(工程推理)上获得成长,更要在心理和社会意识上得到发展。

(3)团队合作和交流的人际关系技能。包括团队工作、沟通和外语交流三个方面,其重要性在它是产品、过程和系统建造知识和能力在社会和企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产品和系统的基础。

(4)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学生通过体验完整且真实的工程实践过程,理解研究和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和战略影响,理解工程师的努力对产品或系统的实际影响。

无论是“卓越计划”亦或是CDIO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都较为一致地反映出高等工程教育以“企业、社会及学校”三位一体培养机制为核心的特征,它参照企业或设计的工程建设要求创设真实的或仿现实的工程实践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设计和开发满足工业及社会需求的产品,提高自身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

2.2.2 高等教育中工程实践的过程

工程实践作为工程教育的实现途径,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基本过程涉及如下四个阶段:

(1)构思阶段。建立在个人的和职业的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和定性分析工程问题,主要表现为确定客户需求,考虑技术,企业战略和有关规定,开发理念、技术和商业计划。

(2)设计阶段。标准的设计需要从多个角度考虑工程对社会与环境的影响、参考相应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考虑工程项目的财务与经济学以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战略与目标等,设计环节集中表现为创建设计,包括计划、图纸和描述产品、过程和系统实施的方法和算法。

(3)实施阶段。完成从设计到产品的转变过程,包括硬件制造、软件编程、测试和验证。通过硬件制造与软件实现的集成,完成可持续的实施过程,并测试、证实、验证与认证工程设计。

(4)运行阶段。通过产品、过程和系统为用户提供预期的价值,以及对系统的维护、改造、回收和报废。

与真实工程设计实践相较,高等教育中的工程实践旨在通过各种工程实践活动培养该领域学生达到特定的培养目标,即其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实现培养工程人才的最终目的;而真实工程设计实践则是使具备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创造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工产物。此外,就所面对的工程实践任务而言,高等教育中的工程实践任务是通过对现实中的工程实践任务进行必要的改造和调整而形成的,与培养目标及其阶段性相适应;至于其实践过程,高等教育的工程实践与真实工程实践过程相似,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体验真实完整实践过程的机会。

2.3 美国K-12科学课程中的工程设计实践

美国在科学教育纲领性文件“框架”中,用“实践”一词取代原标准中的“探究”,将科学和工程实践作为三个维度之一,通过在科学课程中整合工程设计实践的方式,组织和实施基础工程教育,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科学教育变革和创新。“框架”认为,K-12教育的实践应取材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日常工作。通过实践,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是如何逐步发展的,通过一系列方法去探究、建模和解释世界,通过了解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工作,厘清科学和工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从跨学科和单独学科的角度,更深层次地理解学科和工程领域的知识与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吸引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该领域继续学习。可见,“框架”强调基础科学课程中通过整合科学和工程两种实践活动,贯通科学知识与基础工程知识学习的通道,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促成学生跨学科视野与思维方式的形成。“框架”还提炼了科学探究实践和工程实践的共同要素,据此划分并阐明了K-12阶段科学课堂的实践的8个环节,分别为:①提出、定义问题;②开发并使用模型;③计划并实施研究;④分析并解释数据;⑤运用数学、信息及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思维;⑥建立解释、构建解决方案;⑦参与基于事实的论证;⑧获取、评价并交流信息。其中,在步骤①、⑥中明确区分科学实践与工程实践的区别,即科学侧重问题的提出,工程侧重对问题的定义;在解决问题方面,科学侧重于建立解释,而工程更侧重于构建解决方案,这与前文分析的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特征相吻合。

在“框架”提出的“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和“科学和工程实践”三个维度基础上,美国新一代科W教育标准围绕工程设计这一主题,按照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提出学生在工程实践的8个环节中应该达到的表现期望,见表1。

综合分析“框架”与“新标准”中K-12阶段工程实践要素及其具体要求,并与高等教育的工程实践培养目标与过程作比较,不难发现,无论是哪一个教育阶段的工程实践,都要求含有与真实的工程实践相一致的过程要素,即涵盖了问题分析,寻求、比较与优化解决方案,构建模型或原型以表征解决方案,运行与修订产品设计。但由于不同阶段学生学科知识水平、思维能力水平以及在该领域的各项技能水平的限制,使得不同阶段工程实践的培养目标、任务复杂度与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1)培养目标。高等工程教育以培养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专业人才――工程师为宗旨。与此相较,K-12阶段工程教育的首要目标为:①强调工程设计;②融合重要的且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数学、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③形成工程思维习惯。

(2)任务复杂度。任务复杂度主要是从任务是否需要分解和所涉及的领域知识来看的。高等教育工程实践任务强调真实性,因此往往包含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需要进行任务分解才能得以完成;而基础工程实践关注过程体验,对实践任务会作适当的简化。因此,在高等教育的工程活动中,学生需要掌握工程教育所必备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基础科学知识、高级的工程基本原理和核心的工程基本原理;相比而言,K-12阶段的工程实践所要求的科学知识与该学段相对应,一般不要求以完备的工程原理为基础。

(3)过程差异。高等工程教育要求学生能够分析需求和现实的约束,在对问题进行专业性和伦理性的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技术、科学、工程知识,使用技术、技能和当代工程工具设计并进行实践,分析并解释数据,解决工程问题,并且,高等工程教育的设计环节是一个螺旋优化的过程,其过程远比K-12阶段复杂。对于K-12阶段的学生而言,强调“更加精确地定义问题,在选择最佳解决方案时能够设计一个更为周密的过程,优化最终设计”,即侧重“定义问题”、“开发方案”和“优化设计”三个阶段的体验。其中,开发方案主要表现为考虑约束和现实限制条件,并利用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凸显知识的应用,对设计的要求并不高。

3 对我国基础工程教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工学门类本科招生人数日益增长,但工程类人才却明显存在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主要源于基础工程教育缺位,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很少有参与工程学习的机会,对于该领域陌生难免会降低学生对工学门类学科的学习兴趣。我们通过对美国科学课程相关纲领性文件的分析,看到科学与工程的整合教育是未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工程教育的突破口,探索与之相匹配的目标定位和实践过程模式是基础工程教育的需要。

(1)培养目标方面。通过对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与美国科学课程文件K-12阶段工程教育表现期望的解读,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我们需要结合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的现实条件,把握工程教育的两个基本的目标维度:体现工程领域特色的能力与态度(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全球化和创新性意识、合作与实践的能力等);发展在整合背景下的与阶段相适应的数学、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地域化或校本化的课程设计与实践。

(2)过程要素及特征方面。目前我国学者在美国K-12基础工程教育实践要素和要求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了诸多更为详细且符合真实情境的工程实践步骤,但单纯的借鉴或简单的移植拼接痕迹明显。针对美国课程文件以及相关的主要研究中提出的工程实践的主要环节:“定义问题、构建解决方案、构建模型或原型、优化与完善”,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辨析和演绎,比如“定义问题”中“定义”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考虑到此环节旨在明确工程活动的目的所在和寻找限制问题解决的可能因素,因此将“定义问题”调整为“构思问题”更为贴切。“新标准”在“构建解决方案”环节降低了对学生设计层面的要求,将工程设计和解决工程问题等同,但这会影响学生对设计要求和过程的体验,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保留但降低设计的要求,并分解为“开发、形成与优化解决方案”与“构建模型或原型”两个阶段,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设计在工程活动中的重要性,深入了解设计的基本程序和要义。此外,关注学生在构建问题和设计方案之间的信息收集体验,设置“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并收集信息”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规划的标准和约束条件,结合已知的知识或信息,对需要补充的加以收集。至此,我们初步提出了适应性的工程实践环节:①构思问题;②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并收集信息;③开发、形成与优化解决方案;④创建模型或原型;⑤测试模型或原型,记录并处理数据;⑥交流与评价;⑦迭代循环,优化设计。需要指出的是,在开展工程实践活动时,上述环节可以有所侧重,关键在于让学生了解工程实践的基本过程和要求,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相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 Practices, Crosscutting Concepts, and Core Ideas [M]. Washington, D.C.: 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1.

[2] Achieve. 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EB/OL]. http:///sites/ngss/files/Executive Summary. pdf. 2013~04~16.

[3]锡纯.工程事理学发凡[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

[4]冯厚植.工程教育设计与工程设计方法[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5]汪久根.工程实践与工程教育过程的讨论[J].第十二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6]林健.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7] Crawley E F, Malmqvist J, stlund S,et al. 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译.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高等教育解决方案范文2

【关键词】URP SURP 高等教育 资源共享

一、从企业ERP到高等院校URP

1、从ERP到URP

ERP是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提出来的。ERP系统是一套将财会、分销、制造和其它业务功能合理集成的应用软件系统,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实施ERP是支持企业销售增长、利润增长和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技术和管理改造措施之一。近年来,国内ERP市场呈现飞速成长的态势,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我国南方,约有半数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已经采用或者有购买ERP产品的计划。

ERP系统面向企业,实施目的是为了整合企业资源,使其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使企业始终运行在一个良好的生产运营状态,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加企业利润。URP则指大学资源规划,即University Resource Plan的缩写,是随着大学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URP和ERP面向对象不同,URP是面向高等院校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高等院校内教育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提高管理效率。URP虽与ERP类似,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URP是数字校园的核心解决方案,是大学信息系统的总集成,它从全局的高度分析大学内部的关系,并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标准,提供平台与接口规范,将各种信息系统以松散耦合的方式集成起来,以统一的形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URP将解决当前大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发展规划、资源不能共享、应用难以集成、用户使用繁杂等问题。

2、URP实施现状

清华大学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在校园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应用系统、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整体化的数字校园系统,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的信息化、网络化。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借鉴其他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结合高校的特征,清华大学提出了“数字校园”与“大学资源计划URP”的高校信息化建设理论,提出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和框架,以指导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目前,URP管理已经在清华大学得以实施。其他大学借鉴清华的经验,像复旦等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开展较为顺利,正在加强URP的实施管理,或正在逐步计划实施URP系统。但是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暂没有URP的实施计划,这些院校的校园网络上也运行着或大或小的一些管理系统,如科研管理、人事管理、教务管理等,但是这些管理系统之间基本没有联系,自成一体。

总之,URP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实施仍处于起步阶段,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等很多高校较为重视关于URP的研究,并举办了关于URP发展和实践的演讲和讲座。相信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将逐步实施URP。

3、实施URP的优缺点

(1)实现高校内部资源整合。URP系统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化大学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管理大学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大学提供决策、计划、管理、运行,以及评估的全方位、系统化的管理平台。URP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不仅仅是信息系统;URP利用大学的所有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为大学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创造最优的解决方案,提高大学教育水平,实现高校教育资源整合。URP管理思想依赖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行,是信息时代的管理思想与理论。

(2)需要大量资金。虽然URP实施的成效远远高于其资金投入,但是URP的实施毕竟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URP虽不像ERP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但大学毕竟不是企业,资金来源是有限的。像清华大学等重点大学可以确保资金投入,但多数高校资金并不充足,使得对URP的实施望而却步。

(3)资源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实施URP的优点,但是资源重复建设是实施URP最大的缺点,两者并不矛盾。URP的实施局限在一个具体高等院校内,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独立资源,实施URP对于大学内部资源整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URP的实施并未考虑到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问题,各个高校独自实施URP,必将形成一种“大学资源孤岛”的现象。造成有限的资源仅仅局限在大学内部共享,大学之间的资源共享并没有实现。URP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优点主要体现在高等院校内部,而资源重复建设的缺点体现在院校之间。

二、共享大学资源规划(SURP)

1、SURP新理念

共享大学资源规划(SURP)是指将大学资源从校园内共享拓展到大学间资源共享的新思想,校内资源和校间资源共享并重。SURP可以实现一定区域所有高等教育资源共享,变“大学资源孤岛”为“大学资源共享”。SURP的研究和实施将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新型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模式。

SURP思想是借助于URP理念并加以扩展的,把URP思想从校园内解放到校园外。实施SURP,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大学的资源,实现整个区域内高等资源共享,推进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SURP思想旨在探讨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模式,其思想有助于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发展作合理决策。

SURP的实施时机应该在URP实施初级阶段,这样既保证了URP的实施技术的成熟,其核心理念被广泛接受,又为SURP思想提供土壤和时机,也为SURP成功实施创造条件。

2、SURP和URP的关系

实施SURP并不是对URP的否定,相反URP是SURP的基本组成要素。SURP实施基础是URP,SURP是URP的扩展和连接。SURP的实施和发展稍落后于URP,其目的是实现URP的互联,提高URP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区域资源整合。SURP和URP的实施和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图1只是粗略表示了SURP和URP的实施和发展历程。从图中可以看出,SURP和URP的发展是同步和相互促进的。

SURP的实施必将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共享,将极大地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一个大学内没有或欠缺的教育资源,可以从其他大学内得到共享和补充;一个大学内的教育资源,也可为其他大学所共享。教育资源包括教师、教室、图书馆、操场、课程等。部分教师不再隶属于哪所大学,一种区域性社会独立高校教师作为一种新生职业将出现。高校图书馆馆际之间的图书借阅也将更加快捷和方便,在一定区域内高校将成立网络图书馆,实现馆藏图书资源共享。

3、实施SURP的条件

SURP的实施需要一个过程,在SURP实施的初级阶段,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将局限在一定区域内,主要以省、市为区域单位实现。SURP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国内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

SURP的规划者和领导者是区域教育主管部门,以天津市为例,主管部门应该是天津市教育委员会。SURP由主管部门联合其他部门统筹规划、安排,区域内的所有高等院校共同参与实施。成功实施SURP还须注意:

(1)完善教育政策、法规、制度,突破教育资源独占壁垒,协调各高校利益分配,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2)主管部门负责,分级管理,职责清晰。由主管部门规划各高校的资源配置,协调高校间的资源互联。

(3)SURP的资金投入需要主管部门支持,URP的资金可由院校自己负担。

(4)实施资源整合,避免出现高等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主管部门应统筹规划,统一协调。

(5)SURP的实施需要网络运营商、教育网的技术支持。

三、结束语

SURP是实现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必然发展趋势,其发展需经历一个从提出到成熟的历程,必将经历以下几个阶段:SURP新思想的提出;SURP理念的推广,为各级主管部门所逐步接受;区域SURP实施方案的提出和论证;区域SURP方案的实施;区域SURP方案的维护和发展;国家SURP的实施。

SURP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区域到全国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摸索、实现、完善的过程。在我国,SURP的提出和实施过程的快慢与相关政策、制度的建立及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陈怀楚、王映雪、沈培华等:大学资源计划(URP)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2(19).

[2] 沈培华、蒋东兴、王映雪等: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建议书[R].清华大学计算中心,2000.

[3] 姚芝:试论我国电子政务的组织结构与网络架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4] 高山、吴晓明、谢惠芳:高校校园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探讨[J].教育信息化,2002(3).

[5] 张计龙、张成洪、闫华、宓:复旦大学信息化校园建设规划及实施要点分析[J].教育信息化,2002(10).

[6] 郑明达:校园网资源库的建设与思考[J].教育信息化,2003(3).

[7] 钟元生:数字化校园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的设计[J].教育信息化,2003(5).

高等教育解决方案范文3

关键词:问题导向学习;成人信息技术教育;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158—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成人继续教育不仅仅是个人的学习需要,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是顺应时代潮流和新时展的必然趋势。个人要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有所发展,将会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变革困境,就必须进行继续教育,成人继续教育知识的习得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且与日俱增。现代教育技术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成人学习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对推进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问题导向学习虽然不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理论,但在成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鲜有探讨,在网络信息技术和社会迅速发展今天,成人教育也同样面临着信息技术潮流的冲击,如何应对并解决信息时代成人教育问题成为研究问题所在。问题导向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引导成人学习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不再依赖教师,而是通过掌握的信息技术能力能够自我解决遇到的难题,期冀能为接受成人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者提供一个成长发展的新契机,让成人学习者通过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其信息素养,进而培养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一、问题导向学习

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指由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任务,交由学习者去解决或完成,在问题解决或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强调协作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沟通、合作等学习方式。问题导向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强调学习者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并结合协作学习和问题解决,培训学习者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技能及自主学习能力。

二、问题导向学习运作模式

问题导向学习的课程设计是基于理论和实践的需求,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引导学习者去理解、应用新知识和实现知识创新,进一步再由教师传授、案例研究和知识共享等方式深化理解知识或建构新知识,即问题导向学习步骤需包含专业知识理解、目标设定、问题解决和评估等。

在问题导向学习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和学习者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和肩负着不同的任务。教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教师承担着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辅助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时间、弹性的教学空间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沟通技能,使整个学习活动过程更加有效协作;学生担任问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和探索者,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提出问题设计和解决方案,再自我导向学习搜集学习资源,交流、讨论解决问题。

三、问题导向学习与成人信息技术教育

由于成人具有较强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创新学习形态,充分运用网络科技学习及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更大学习空间,由此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媒体和适应开放学习新形态,是当前成人教育应积极变革的方向。

问题导向学习正式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学习成果包含学习技能的习得和学习动机的培养,为学习者培养终身学习理念,提升学习者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并确保学习者学有所用,信息技术教育融工业、生活等实践中是实施成人信息技术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选择策略。

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大力倡导的今天,信息技术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成人高校的学生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学习背景也不尽相同,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成人高校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基础能力方面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将会面临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后续课程,提升成人信息技术能力应用于实践工作中成为迫切需求。在开展问题导向学习的成人信息技术教育时,着重在从以下方面着手:课程内容设置与职业挂钩、学校教育相衔接;课程实施模块化学习;多元化和弹性化的课程内容;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多样的教学手段;重视成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设计和师资培训等。

四、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成人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课程教学模型建构与实践应用

鉴于上述问题导向学习理论特色与运行模式及课程设计重点要求,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成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从一个关乎信息技术疑难问题(issue)开始,经过学习者初步厘清问题(problem)后,再通过小组之间详细的讨论分析,列出详细的问题疑点(ques-tions)要点,最后学习者搜集相关学习资料阐释并解决相关问题(solutions),最终得出有关信息技术教育问题结论;同时在该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评估和反馈,让学习者适时了解学习需求,并及时调整学习方案,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辅助、评估学习,其模型结构图如下:

以现代信息技术《搜索引擎和搜索技巧》为例,基于上述模型,从以下步骤开展实施:

(一)确定一个关乎成人信息技术的学习问题

根据成人的学习需求,设计恰当的学习问题,并遵循成人学习者学习特征开展教学。以成人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搜索引擎和搜索技巧》学习问题展开讨论和设计,关于该学习问题,有很多议题值得参与讨论,在开始讨论前,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方式,将学习情景向学习者简要介绍,同时将讨论话题呈现给学习者,而成人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参与课堂讨论,以此达到预习学习效果。

(二)基于自我导向学习理论明确教学目标

在开展教学过程之前给定成人学习者教学过程中预期学习目标,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让学习者学习搜索引擎知识,进一步了解搜索引擎使用技巧,并具有自我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自主学习理念,自我导向学习是问题导向学习的驱动力,学习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明确学习目标的主要原因就是让学习者清楚地了解所学内容,并且能都知道学习该内容后能够做什么。

(三)分析并讨论学习问题

关于搜索引擎和搜索技巧问题,可以从信息技术的各个层面分析讨论,如搜索目录、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评价等,亦可以从社会文化、伦理道德的角度来思考,将要讨论的问题和概念。通过教师引导等多元方式使学习者对该学习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和方法辅助学习

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和方法,提供与生活贴近的人、事、物等辅助学习材料,教师也可利用网络搜索处理相关的新闻、事件,激发学习者探究学习问题的动机,也可利用图书资料等方法,配合信息技术手段,对搜索引擎知识和技巧系列学习,使学习者对学习问题由理论认识上升到实践应用。

(五)利用实践经验界定问题

成人学习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生活经验,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课堂讨论的机会,与同伴、教师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并从中界定出在搜索信息处理过程中所用搜索策略和搜索效率问题。

(六)细化学习问题寻找答案

将学习问题进行细化,一一列举关于学习问题的每一个问题要点,便于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保持学习弹性空间,教师在学习过程中也要给予一定的学习帮助,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让学者由问题的思考者转化为问题的执行者,如:为何搜索效率不高;与搜索引擎使用方法有多大关系。

(七)搜集资料解决问题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图书馆等多种渠道,广泛搜集学习资料,并从中分析归纳整理可能的问题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需经过反复的论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折中选择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并给予相关的反馈,优化微调方案。

(八)评价学习结果

成人信息技术教育活动评价主要包括激发学习动机、学习方案设计、注重学习结果等,因此在进行问题导向学习的评价时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要评价学习过程、学习报告、学习讨论、学习者参与程度,还要对教师、管理者、学习环境等进行客观真实评价。

五、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成人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变革,教师的角色相应也有所调整,在问题导向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由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建构知识结构新知,教师同时需具备问题导向学习的经验和不同学科领域的学习知识及学习经验,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导向学习能力,根据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开展学习;同时教师要熟悉不同教学方法,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促进自我导向学习。

在问题导向学习中,自我导向学习是重要的内驱力,促使学习者能够清楚学习目标、教学方法、学习内容和评价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习者创新思维、大胆假设的学习态度,并能善用各种学习资源,重视沟通和交流技巧,进行知识与经验的交流和分享,促使学习者由纯粹知识理解上升到知识的创造。

(二)教学环境的创设和班级管理

教学环境的创设要适宜学习,并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建构合理的教学环境;此外,有关课程的软设计如学习者风格、学习差异等潜在课程设计,也是进行自我导向学习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建构,有助于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了解学习需求,提供合作、开放的学习环境,弹性学习空间的形成,大大有助于学习者进行积极学习,因此教师在构建成人信息技术教育问题导向学习情景时,适时调整学习者课堂情绪,善用积极鼓励的沟通技巧,培养暗示提供的表达方式,强调团队学习的重要性,若能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融入课堂教学,将十分有助于提升学习成效。

在班级的管理方面,可建立非正式的学习环境,打破学习者之间隔阂,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可采用网络协作、组织小组讨论、进行课外活动等,让学习者在课堂内外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建立良好的学习友谊关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充分沟通、交流、合作、分享,增强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达到教学相长。

六、结束语

无论是学习成果迅速转化,还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都是成人学习者所特有的本质特征,而越来越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使得成人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视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然而课程设计或教学设计仍需要来自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的各方面配合才能真正落实,如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在课程设计与内容设计上要呈现不同的方式,同时在学习资源的提供和教学手段的采用上要更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而教学者也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才能圆满完该任务;成人信息技术教育问题未来要有更大的发展,仍有待于成人教育者迈开步伐,秉持成人信息技术教育的新理念,结合问题导向学习的新策略,大力发展成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实现成人教育未来的繁荣和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小波.成人高等教育转型中的现代信息技术功能刍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0,(9):122—125.

[2]祝智庭.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8,(8):43—44.

[3]王国道.教育联盟:21世纪中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2,(2):17—19.

[4]陈理.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PBL成人教育教学模式设计[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85—87.

[5]唐洪.论PBL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6,(9):118—119.

[6]教育部2008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http:///edoas/websitel8/41/inf01261558021393141.htm.

高等教育解决方案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目标;旅游管理;教学模式

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始于改革开放之后。1979年成立的“上海旅行游览专科学校”,也就是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旅游高等院校。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旅游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专业设置不断细化。目前有2500多所院校开设了旅游类专业,专业门类涵盖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会展管理,形成了涵盖博士、硕士、本科、高职(专科)、中职各层次的旅游教育体系,旅游高等院校在校人数*突破50万人,每年毕业生超过15万人,*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的学术力量,为国家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人员。

旅游教育取得如此大的进步与两个背景密不可分。第一个背景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从高考录取率来看,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录取率只有5%,2016年这一数字已上涨到的82.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突破40%,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到来。*第二个背景是我国旅游产业高速发展。2016年国内旅游人数达44.4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出境旅游人数1.22亿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69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其中。据统计,我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为2798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约为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10.2%。产业需要成为旅游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强劲动力。*

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引起了学术界对“旅游高等教育”本身的反思,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了多个角度的思考。以“旅游高等教育”为索引关键词,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收录研究论文已达768篇,研究方向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评价、课程设置、师资提升、办学特色、学科建设、实践教学、专业属性等各个层面。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张定方和张肖敏在文章*中提出了“高校旅游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构建”这一问题后。旅游高等教育研究中涉及“应用型”转向*的文章逐渐增多,但这些研究成果更多的是针对应用型培养模式*的思考、讨论、初探等“制度”层面*的设计,基于“系统化研究、标准化实践、理论性总结”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应用型旅游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动因

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过程,是教与学的高度结合,是目标与过程的循环往复。因此,教学改革是一项没有终点的活动。社会的进步对教学目标提出新的要求、科技的进步为教学过程提供新的手段、产业的发展为教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这些变化都集中反映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旅游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转型”和“旅游产业高速增长”这两个时代背景,同时这两个背景也是推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动力来源。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培养目标多元化

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很低的时期,高等教育更多地表现为“精英化”的教育,其培养目标会自然定位在研究型、学术型的理论人才上。这种定位既满足了刚刚恢复高考,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期许;也是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各个领域百废待兴对高等教育毕业人才的渴望。可以说“高等教育精英化定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的选择。但随着高等教育招生人数的逐渐增多,特别是1999年国内高校进行了大范围、大尺度的扩招,高考录取率突破50%,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悄然到来。“精英化”的培养目标不再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唯一选择。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体现在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精英化向应用型的一种转移。2010年7月教育部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在“第七章高等教育”部分明确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多元化培养思路跃然纸上。在多元化培养目标下,我国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分类指导、特色发展”。在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面,《纲要》指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高等教育的应用型改革,已成为大势所趋。

(二)旅游产业高速发展对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改革开放后,我国旅游产业高速发展了近40年。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各种新思潮、新观念、新技术进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习惯。在这种充满着变革与创新时代的大潮下,旅游产业也出现了很多新产品和新业态。从旅游产品设计角度看,传统的观光游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旅游者的需要,以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产品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从旅游产品种类上看,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温泉旅游、会展旅游、修学旅游、采摘旅游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旅游选择;从经营方式上看,旅游电子商务突飞猛进,跨区域、跨行业旅游集团出现,旅游与其他产业高度结合;从旅游市场表现上看,自驾车、自由行逐渐流行,旅游消费个性化明显,出境旅游需求强劲。这些变革时时刻刻都在刷新着旅游产业认知,更新着现有的旅游知识,也对旅游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专业特点看,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培养目标就是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脱离社会需求的培养方式,不仅在新业态下无法生存,还是对社会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应用型”定位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很多学者经常将“应用型”与“学术型”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分类的两个方向。笔者不同意这样的分类方法。“应用型”顾名思义就是学以致用的意思。也就是说,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培养方向的”。解决实际问题是否需要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呢?当然需要。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本身应该包括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塑造。与“应用型”高等教育教学目标对应的应该是“基础理论研究型”,可简称“基础型”,这种类型的教育不以具体的实际问题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而是以探讨事物的发展规律、拓宽人类的知识边界、立足于基础理论突破为教育教学基本目标的高等教育。

“基础型”人才为世界贡献基础理论,“应用型”人才为世界提供解决方案;“基础型”人才的研究工作是为了生成知识,“应用型”人才的研究工作是为了检验知识的适用范围;“基础型”人才的实践工作是为了辨别假设的真伪,“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工作是为了探索更优的路径;“基础型”人才更需要对未知事务的渴望,“应用型”人才更需要投身实践的热情。因此,对“基础型”人才的培养更应注重“形而上之道”,以及获得“道”的方法;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应注意“形而下之器”,以及使用“器”的规范。从这一观点出发,我们再来重新定义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具体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投身旅游事业的热情。旅游产业是以文化体验为内涵、以跨区消费为表现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的本质是“旅游者内心对外在的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一种心灵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产业是连接人类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的一个桥梁,通过旅游开阔审美视野、提升内心境界、体会不同文化、感受生活幸福。所有旅游产业发展的技术类知识,都应该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应该有投身旅游事业的热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把各种学科知识应用到一个个具体的旅游实践当中来,而不是简单地把旅游业当作一个谋生的手段。

第二,研究旅游问题的能力。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动态的:从需求角度看,旅游者的审美标准是不断变化的,旅游消费心理也会受到各种社会流行因素的影响;旅游供给也是充满变化的,产品类型、服务标准、游览线路、景区主题等,都处于不断革新的过程中;旅游经营手段也是不断变化的,营销手段、规划方案、组织形式、支付方式等最前沿的方法手段都会不断地被引入到旅游企业经营中。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业态,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需要有一定的研究问题的学术能力,提供自己的理解和方案,而不是完全依赖教科书的“标准答案”。

第三,提供旅游服务的技术。从产业结构上看,旅游也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旅游综合收入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旅游服务的劳动力补偿。旅游服务具有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特点,同时又具有体现地域特色的个性化特点。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提供旅游服务的基本技能,在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寻求旅游服务的优质化。

三、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模式的特征

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教学环节来实现,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从“精英教育”发展而来的,因此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多有“范精英化”的倾向。但高校扩招,使大多数高校的生源是“大众化”的。用“范精英化”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大众化”的生源,使高校办学资源极度紧张,培养质量下滑,这一问题值得注意。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属于一个新兴专业,没有成熟的教学模式可以参考。*在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初期,一方面从传统学科办学方案中学习相关经验,另一方面从中职旅游服务专业办学中吸收相应的成果。而传统的其他专业教学模式多是沿用“基础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中职旅游服务教育比较强调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这就导致旅游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容易产生“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和“过分强调实操技能”两种倾向,这都无法满足社会对旅游高教人才的需求。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改革教学模式的前提。从应用型视角出发,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应具有发展性、系统性、针对性等三个特征。

发展性是指教学模式应该不断更新,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特征。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模式应该从三个方面体现其发展性特征:一是教学内容的发展性,教学内容应该反映最新的产业特征和最前沿的理论成果;二是教学形式的发展性,应该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三是教学考评标准的发展性,不能用僵化的知识点记忆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唯一标准。

系统性是指教学模式的执行环节之间应该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不能是孤立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式,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教学活动又是复杂的,是由不同的环节构成,这就需要教学环节间要相互支撑、相互磨合成一个系统。此外,评价人才的标准是复杂的,单一的教学环节很难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所以说坚持系统性的教学模式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针对性是指教学模式应该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定性。“应用型”教学不同于“基础型”教学,面对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要有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又要具有清晰的产业针对性,必须是围绕旅游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展开。通过教学模式的聚焦,带动培养能力的深化,最后达到专业的热爱。

四、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是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模式的选择与人才培养目标密切相关。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决定了应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总结与探索。长春师范大学从2002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本科生,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一直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宗旨。为完成这一培养目标,笔者在主讲的“旅游经济学”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综合起来可以将这些教学活动抽象为以下三种教学模式:

(一)问题解决模式

在学习具体知识之前,先以问题形式入手,通过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分析问题提出要讲授的理论,最后启发学生用所学理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问题-理论-方案”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基本循环,这一循环结束后,应该再产生一个新的问题,作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导入。此种教学模式有三个优点:一是问题引入,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讲解过程中的学生参与度;二是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将“学以致用”的应用型教学思维贯彻到教学全过程中;三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

在使用问题解决模式进行教学的时候,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问题”的选择很重要,既要贴近生活又要有深刻的理论延伸性,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虚假的案例还会让学生产生对教学目标本身的怀疑。其次,提出问题的方法很重要,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热点新闻等学生们比较关心的内容出发,然后上升为一个理论问题。再次,分析问题环节需要注意分析问题的普遍性,分析问题的核心是要从具体的生活问题上升为一个抽象的学术问题,将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论价值进行充分把握后,提出要讲授的理论知识,可以是一个定理、一种方法、一个原理,总之是要用这个原理对前面介绍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解决问题的思维很重要,根据前面讲的原理知识,对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到这一原理如何解决与之相关的类似问题,并鼓励学生试着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想法。在解决问题环节还要向学生讲解原理的使用范围和定理的实现条件,世界上没有普遍真理,不了解定理的范围而时时刻刻地套用定理就会犯本本主义的错误。

问题解决模式比较适用于一个单一知识点的讲解,适合课堂教学中的讲授环节,通过问题引入到最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案,完成一个知识点的全部内容讲解与使用。但是问题解决模式不太适合复杂、系统知识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对于特别复杂的知识学习,可以采用项目研究模式。

(二)项目研究模式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后,需要对知识进行复合运用或叠加运用。这时候学生会发现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旅游经济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单一原理无法清晰地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为现实无法给出原理实现过程的理想前提条件和均衡稳定的外部条件。这就要求引入项目研究模式,用“多问题、多前提、多变量”的项目分析,代替“单问题、单前提、均变量”的问题分析。项目研究需要把学生分组,每组共同面对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学术配合能力,又可以检验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它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项目研究模式在使用的时候,有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是项目研究的使用范围,应该是比较复杂的、需要综合运用多个知识解决的问题,才可以考虑使用项目研究模式,也就是说项目研究的内容一定要有“系统性难度”。二是项目研究多是小组合作研究,不能是一个人,组员之间要相互配合共同为完成研究目标努力,彼此研究内容要相互关照、相互配合;要让学生明白,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知识运用的能力,还需要有相互配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项目研究一定要形成相关的学术成果,成果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咨询报告、对策建议等,成果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够反映学生的思考过程和知识运用过程就可以;使学生养成用“文字表达过程、表达思想”的能力,这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四是项目研究一定要限定完成时间,最后进行专题汇报,给学生一定的压力,研究过程主要是学生自主组织完成,研究结论老师不要进行过多干涉;项目研究教学可以作为对问题解决教学效果的一次评价,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运用,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

项目研究教学模式对学生和教师的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是应用型教学中段比较适合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在项目选择、过程指导、总结反馈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周密的设计,否则容易使这种教学活动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是在项目教学模式之后采用的一种难度更大的教学方式,形式上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与项目教学本质上是不同的。情景教学模式是利用参观、考察、实习、见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来发现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再分组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项目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设计并主导的,包括题目的选定、时间的控制、结论的评价等;而情景教学模式是学生主导的,教师更像是一个“旁观者”,当学生们在研究过程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地进行指导,其他时间都应该是由学生自行组织完成的。

情景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应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能学生最后提出的结论或措施是稚嫩的、不合理的,但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学生能否发现一个“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情景教学模式对学生有很强的要求:首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在前两种教学模式中已经取得的教学成果。其次,需要学生到真实的旅游产业中去实践,只有深入产业运行之中才有可能发现问题;对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说,去做基层的服务员可能心理上有些不平衡,但这也是情景教学的必要环节,没有真实的情景体验,就不会发现真正的研究问题。最后,需要学生将分析的结论与措施再反馈给调研的企业部门,其实用性与应用价值需要在真实的情景中检验,这是一种更高的要求,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内容。

情景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有很强的要求:首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整体把控能力,学生深入一线实践,难免在心理、身体等方面出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用经验帮助学生度过最初的不适期,鼓励学生完成教学活动。其次是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在学生熟悉工作任务、进入舒适阶段后,要鼓励学生发现理论问题,在学生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的专业指导;对于一些现实中的课题,可能教师也没有涉猎过,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一同探索解决的办法。最后是教师还需要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评价,将合理的方案反馈给企事业部门,对于企业没有采纳的不合理方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在总结中不断得到提高。

问题解决模式、项目研究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是三种不同的教学模式,他们的适用范围、操作方法、教学目标、组织形式等方面都不相同,但都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来进行具体教学模式的选择。

五、结语

无论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还是中国旅游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加强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旅游管理教育改革的方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仅需要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还需要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活动。

高等教育解决方案范文5

[关键词] 高职教育;学生管理;人性化管理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及科教文卫的全面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近年来也得到快速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无论是从办学质量还是学校规模,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与矛盾。其中尤为突出的便是高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因此,认清高职学生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而寻求解决方案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一、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高职学生管理所遭遇到的问题不是单纯某一方面的,而是综合了学生、教师、学校等各个层面。以下从各个层面逐一分析。

1、学生层面

高职学生管理最大的难点即在于其对象——学生。相比较于接受其他高等教育的学生,在知识水平、自我管理、心理素养、学习能力等方面,高职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1.个体差异大

从高职学生的生源来看,其生源范围较广,差异较大。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其一是通过职业高中、技术学校、中专等学校的学生单独招考到高职院校;其二是通过高考招录,但被录取的学生分数差异较大,从200多分到400多分;其三是社会人员重返学校再培训。这就导致了高职学生不论是在过去的学习工作经历、年龄层次、知识储备、还是自我管理能力上都存在较广泛的差异。

此外,与其他高等教育的学校相同,高职学生的家庭背景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来自农村的学生很多家庭负担相对较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又较高,这就造成这些学生一方面需要面对来自学生中可能存在的攀比以及这些攀比所带来的窘迫,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临父母的压力。

2.自卑及逆反心理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前几批录取的学生数不断扩增,而高职学生的录取是在招生录取中的最后一个批次,这就导致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由于过去成绩的不佳或者高考的失利而导致这些学生进入其并不是特别愿意进入的学校。与普通的本科生相比较,他们自觉低人一等,觉得社会会歧视高职学生,继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失去信心。这些负面的逆反情绪使其在进入学校后无法安心学习,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生活。学生主观情绪上的不积极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负担,使其在开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阻滞。

此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纯粹以混一个毕业文凭的态度进入学校学习,他们完全放松对自己的管理,也对掌握新知识没有任何热情,自然也不愿服从学校的管理。

2、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学生管理的主体,自然担当了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角色。而高职学生的管理与本科生的学生管理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学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开拓进取。

1.各部门权责不清

高职学生的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学习、生活、工作以及就业等等,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一道解决。但各部门的合力工作在某种层面上又可能导致各部门职责混淆,权责利不清。从学校到学院,再到各级辅导员及班主任,如果在工作中互相推诿将严重影响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2.教学模式亟待创新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其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更注重对其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将理论知识投入实践工作中的技能的培养。但从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来看,普遍仍采用与普通本科教育无差的方法,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考察,而忽视对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1、优化管理体制

制度是管理工作开展的根本保障。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增、学生培养目标日益复杂的环境下,学生管理体制的优化是当务之急。

一方面,管理体制的设置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需求出发,真正地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在管理体制的建立中,要厘清各部门的关系,既保证权责利分明,又方便各部门同理合作。

2、转变管理理念

在过去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部分学校的管理人员仍存在“官本位”的管理理念,从上级指导下级的思想出发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显然不符合现代的学生管理要求。现代化的学生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突出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主动地为学生服务,了解学生的爱好及需求,为其发展提供全力的支持。

3、人性化管理方法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地注意人性化管理。很多高职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对未来也缺乏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细化工作,对学生真心以待,而不仅仅是施以教条化的管理。只有真正用心对待学生,才能被学生接受,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结束语

高职学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宝贵的人力资源,关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妥善的解决途径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一文科译.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冉超凤、黄天贵.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李凤梅.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08(3)

高等教育解决方案范文6

计算思维几十年来在学术界中一直存在争议,直到2006年,JeaneteeWing描述计算思维是能够使学生在所有领域可以获得成功而需要的一项思维技能。Wing有关计算思维的理论和著作有着广泛的影响,已经成为研究计算思维的学者在制定教学计划时的主要参考材料,用于将计算思维贯穿于12年的义务教育之中。尽管着手点在义务教育之中,然而,除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之外很少涉及计算思维,但是计算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潜力亟待人们去发掘。文章的目的是审视当前计算思维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状态,并讨论计算思维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

关键词:

计算思维;高等教育;STEM

一、介绍

计算思维是人类在思维过程中参与制订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一种思维模式,通过这种方式能快速地、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1]。计算思维几十年来在学术界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定义。1962年由AlanPerlis最早提出,同时阐述了卡内基理工学院(现在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编程入门课程[2]。基于他的研究SeymourPapert在1980年使用编程语言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正如所望,程序性的思维(即“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被认为是构成整体思维技能的一部分[3]。直到2006年,JeanetteWing在ACM美国计算机学会通讯发表了“计算思维”这篇文章,从此,计算思维得到了新的定义。Wing的文章提出计算思维不只对计算机这门学科的专家有用的一种技能,而是任何人在解决问题和发现计算解决方案时都能使用的心理过程。在这个更广泛的意义上,被视为逻辑思维的一部分,计算思维可视为一项与所有学科有关的技能,不仅仅是计算机科学。因此,Wing认为:“像对阅读、写作和算术一样,我们应将计算思维加到评价每个学生的能力中去”[4]。

二、计算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缺失

在高等教育方面,对计算思维的应用则较为分散。对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早期阶段的教学而言,计算思维技能问题仍然是热门的研究课题,也是在各个重要的、有革新性的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但是许多对计算思维在交叉学科感兴趣的,要么是具体的机构,例如卡内基•梅隆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要么就是较大学院专业的分支机构。而没有机构将计算思维作为一个基本的技能融入到除计算机科学以外的几个学科中。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1.计算思维概念化的问题。这些问题更容易在中小学通过务实专注教学方法来解决它们,却成为高等教育中更注重研究领域教育的潜在障碍。2.除了计算机科学和数学领域,对于从计算机科学分离出来的计算思维方法和简单的应用计算机程序去解决数据问题的区别了解不多。3.即使在计算机科学中,对于计算的理解也是有限的。有些问题是可计算的,而另一些则不能。可能,在人文和其他非科学领域核心训练问题的构建是一种非计算性的;在某些情况下用“可计算”方式来构建这些问题也许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当前理解计算的局限性可能被新兴计算模型所改变,例如自然计算和并行交互计算[5]。在本文中,我们会进一步了解现状以发现计算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潜力,希望能够为构建计算思维教育提供一套明确的方向,以便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计算思维。

三、计算思维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在大学教育中,关于计算思维的实践教学研究依然很大程度上存在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中。Miller和Settle对计算机科学和非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对学习树(路径)遍历的多个方法进行了研究。这些样本表明进行过非结构化学习的学生比经过传统教学的学生表现的更好[6]。有研究表明,基于游戏的学习可能是复杂计算思维技能训练的有效策略。这种游戏原理的理解有可能早在60年代初就被提出了[2]。更多现代的研究将解决谜题游戏作为一种方法介绍编程的入门课程。它的原型最初是一个电脑游戏,学生使用混合的方向和命令移动头像来通过较为复杂的系列“脑筋急转弯”问题[7]。作者认为,“作为学习内容的游戏玩法,使学生理解了编程的工作原理,并使用这些原理作为游戏元素来解决环境中的问题,而使游戏成为有意义的事”。其后续的实验表明:“游戏可以支持可视化的入门性的编程结构“[8]。作者希望通过更大的样本量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以探索他们以游戏为基础的学习与计算思维的假设。在教学和学习方法的创新中,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思维的培养取决于跨学科的兴趣和延伸。Roberts等人设计了计算思维与自然和社会科学方面进行交叉的训练方法并进行了拓展[9]。Curzon等人提出“最美的计算是工程、科学、艺术;它没有明确的边界,并涉及到每个学科。这种跨学科的方法给了我们机会来提高学生除计算机以外的兴趣”[9]。通过计算机与非计算机学科之间的交叉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思维,将计算这种思想与各专业相结合,以促进专业的学习。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学之间本身存在着交叉重叠的概念[9-10]。Navlakha和Bar-Joseph提出了如何在系统生物学和计算思维的各种概念交叉点上进行融合。值得注意的是,从计算思维的角度来看,这两个学科的交叉点出现在“传统”(基于图灵)的概念中。例如神经网络的概念。在物理学方面,Ca-ballero,KohlmyerandSchatz使用VPython编程环境引入计算思维概念介绍力学课程教学。他们发现“解决一系列计算作业中的问题之后,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成功塑造出一个新的问题”[11]。在这些情况下,学生未必能建立一个成功的模型,但通过对质量问题分析和调试技能的额外关注,性能将会得到提高。Hambrusch等人研究并创建了属于科学而非特定领域的计算思维主修课程[12]。此课程能够满足一般的计算要求,大学中应用编程和计算思维概念处理物理学、生物学和统计学中的问题。从学生的进入和退出统计中分析,在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编程中学生的完成度有所增加。将计算思维方法纳入非计算机科学和数学领域之外的学科是很困难的事情。一是由于“计算”概念的不确定性,二是因为计算思维是仅限于使用一个封闭的、基于图灵模型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观念。当考虑科学知识时,创建“命题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存在二义性风险的。例如,自然语言理解一直是计算机专业领域所研究的重点课题,其中所涉及到的语义网络、本体映射等都是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范畴。而研究的一些成果已经有大量的应用,若从此来看人文学科与计算机的交叉意义已非分析那么简单。将计算思维加入到人文与艺术领域的主修课程中,需要适当的介绍计算思维的原理。为非技术专业的学生介绍计算机科学课程的类型,以便更适应学科的发展。Soh等人提出更为详细的跨学科计算思维课程[13],这个是针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提出的计算项目,并在内布拉斯加大学进行通用。这一项目跨越了计算机、工程、人文和美术等多个学科。框架提出了多种途径,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根据工程、科学、艺术或人文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学生设计计算机科学课程。学生还将参与协作学习活动,不同的学生群体将分配到跨学科项目中的不同工作中。将计算思维纳入大学课程,问题主要集中在分析和设计的教学设计过程而不是发展和实施步骤。教学设计者将计算思维视为其他思维技能等同;因此他们设计计算思维课程所使用得策略类似于那些用来教学的一般化方法。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建立计算思维和教学设计与技术衔接得更好和更具体的教学设计战略。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