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发展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发展论文

教育发展论文范文1

论文关键词:中职教育;职教创新;职教发展

一、中职教育现状

(一)与高中学校的差异

根据2009年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中职教育招生人数与高中招生人数相差两百万人,在校人数差近千万人。全国高中学校数是中职学校数的一倍有余,从事高中教育的职工是中职的6倍。

(二)农村职教发展的滞后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不适应。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经费、教学设施、师资水平等方面与城市距离在不断加大。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

(三)国家政策的支持

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解决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问题,2002年8月国务院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7年5月,国务院发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资助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09年12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这些努力使得近几年来职业院校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政府积极的职教政策是职教发展的有力前提

(一)政府干预阶段

2000年前中职教育招生规模及其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出现了徘徊和下降,“普高热”和“大学热”使中职学校的招生普遍不同程度地遇到困难,且生源质量逐步下降。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支撑兴国战略的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科技型转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尤其是沿海地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政府已经意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重要作用,并且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中职变革阶段

在这一阶段,依托国家政策,每一所中职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在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和学校所处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调专业特色,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国家根据区域划分全额投资建设国家级实习场所,建立综合型实验实习基地,配备市场紧缺型专业实习用设备;各地方中职学校配备基础实验实训场所,场所资金来源可以由学校与地方财政或者与学校签定“定单式”企业共同负担。

国家通过建立职业资格鉴定站,与行业协会确定考核内容,严格职业资格考评制度,规范职业资格等级评定,使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成为就业择业的必备条件,同时配合学校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出拥有一定技能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当今,许多中职学校通过各种技能传授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已办出学校特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中职教育现代化

中职学校在这一阶段将完善教育理论体系,踏人专业成长的自主发展的轨道。政府已不再参与中职改革的进程,中职学校开始向同行业、市场相符合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国民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增长,国民对中职学校的认识发生根本改变,“普高热”现象基本消失,市场对技术工人需求数高于对研究人员的需求数,中职招生高于普高招生,综合素质一般的学生的偏好开始转向中职类学校。

完善的中职教育开始对中国的工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行业的发展又促使中职类学校更加完善。旧行业的衰落,新行业的兴起,促使中职学校专业开设转化以适应市场,培养出的优秀技能工人同时推动着行业向高端发展,从而形成正反馈,促进经济的持久健康发展。

三、学校积极自主变革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内驱力

(一)教师的培养与技能提高

首先,国家对处于转型期中的中职教育阶段创建教师培训计划,在高校设立新的职业教育教学专业,专业对口培养中职教师,培养出技能优异叉掌握多种教学技能的教师,这些教师毕业后分配到各中职院校从事教育工作。对在任教师,支持其赴拥有优秀职教实践的国家、拥有高制造技能水平的企业学习培训,到承担中职教师培训的高校进修。定期对在任教师提供技能培训和一系列的适应时代技能教育方法培训,并通过良好的教育实践考核制度,形成有职教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还可以聘请一些行业专家作为客座教师,通过他们的专业授课、技能传授和专业分析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其次,应迅速提升职业学校的办学档次,尤其是加强实习训练基地建设,每所学校都应配备处于行业标准水平的实习场地,同时在重点、示范中职学校中建立国家级综合实验基地,配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的实习场地。通过加强对实训基地技能训练资源的配置,做到文化课程资源与实践教育技能训练资源的合理分配,并充分与企业的新生产模式、市场的新技术对接,形成良好的学生实践培养模式,服务于市场经济。逐步形成以职业学校为信息集散主体、实训基地为信息传播纽带、学生为信息接受实体的职业教育网络。

中职教师是技能的传授者,转型时期的教师应该要致力于成为一名有高度责任感并善于通过各种实践应用型的教学方法去研究教学的教师,通过现场或模拟职场环境,深化和拓展专业学习,培养学生模仿、操作、实践、制作的应用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转型期中职教育的教师,自我学习的重点应放在提高自我技能水平和教育技能方面,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开展调研,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增强自我的职业技术能力水平比继续提高学历水平更重要。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

1.教学方法的创新

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目前中职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普遍的教学方法局限于“满堂灌”式教学法;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有基础知识能力而欠缺动手能力,适应能力不足;中职课程大多是技术型的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常动手操作才能掌握的技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很难使中职学生获得真正的操作技术。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需要树立创新意识,把握教育规律,善于发现问题,选取合理方法,遵循科学原则。例如: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和小组工作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学习能力。在国外的中职教育中,很多学校拥有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掌握一技之长。我国的中职教育也可以通过引进,模仿,改善,再创新,形成自己独有的、高效率的教学方法。超级秘书网

2.课程模式的创新

我国职业教育现在重心还是在学校形态的、长学制的、学历化的职前养成教育上,这种职教模式对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很有用,但因其培养学生的周期长,对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的反应不够灵活,已日益显出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困难等弊端。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灵活的、新的职业实践教育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普遍提高学生技能,适应市场要求。

创新的课程模式既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应满足受教育者生存发展的需求,其课程设计既应强调职业分析、劳动力市场供求分析,还应重视受教育者需求分析,中职课程改革必须有利于两大方向:就业和升学。中职课程模式创新应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本位,通过创新课程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备多种综合技术,适应职业变化;具备良好的就业心理,并能捕捉升学的机遇。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应审时度势,改革创新。中职学校应通过课程模式的创新,采取长短结合、学分制、技能考核制等方法拓宽办学渠道,增强职教活力。并逐步形成重技能、多实践、多层次、全方位的职业教育结构,形成新的职教体系。

四、职教环境的改善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加速器

教育发展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制度政策是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能够保障义务教育可持续地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关键性的制度安排:投资保障制度、绩效管理制度和资源共享制度。浙江省各级政府近年来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教育政策、资源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人群倾斜;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建立新的教育导向机制;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评价机制。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和谐、健康、均衡发展。

近几年来,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加强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设计,为保障义务教育公平、民主的政策环境,促进义务教育和谐健康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性认识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化解义务教育多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手段。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握宏观,循序渐进。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深刻体会到,一个能够保障义务教育可持续地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应该包含以下关键性的制度安排。

首先是经费投入保障制度。保证义务教育经费增长满足可持续均衡发展的长期需求,无疑是实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最为关键、也最为迫切的制度建设。如果没有一个更加稳定而有强制性的制度保障,仅仅依赖于政府的相机选择,实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就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是绩效管理制度。由于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因此,政府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导向的绩效管理制度,对于实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就是一项关键性的制度建设。

再次是资源共享制度。为了实现高水平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提升公共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动态效益,必须在义务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建立对公共教育资源的共享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不仅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缩小差距的具体政策,更需要观念创新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制度创新和系统的制度设计。有鉴于此,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多样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重点在保障体系、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做文章,着力推进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尝试

浙江省将跨越式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结合,通过跨越式发展来推动均衡发展,在发展中形成高位均衡,实现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形成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色。

(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基本决策: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证义务教育起点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主要内涵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大体处于一个相对均衡的状态,以体现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可以说,浙江省在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今天,各级政府已充分认识到义务教育办学的主体是政府,学校的校舍等一些硬件设施投入是政府的责任,政府要为人民群众提供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无论是农村或者是城市)。而这一认识的最终的价值取向即是政府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种公平的教育机会。这方面,浙江已涌现了不少典型。以宁波市江北区为例,江北区是宁波市三个老城区之一,2002年江北区政府实施了“以区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重大调整,将全区所有农村中小学上划区本级管理,同时将全区所有公立中小学财务及预算外资金实行统筹管理,从而在体制上保证了城乡教育的统筹。

2007年,浙江省教育厅还推出一项新举措,首次决定对杭州、宁波等11个设区市的教育局进行以“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业绩考核。此次考核,总分为350分。重点考核各市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方面的情况,共设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情况、素质教育情况”等3类指标,30个子项目。对全市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爱心营养餐等没有做到“应助尽助”的,在该项考核中不得分;如果农村中小学生均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生均办学条件比城市中小学低,相应的项目即为零分,以引导各地缩小区域内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打造和谐教育。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政策焦点: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重点抓好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切实保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最薄弱环节在于农村教育和弱势群体教育。农村学生、贫困家庭子女和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质量相对较低。要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就要切实解决农村教育和弱势群体教育问题,追求教育公平这一原则。浙江省把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困难人群倾斜,以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群之间教育的差距。浙江省针对农村中小学和弱势群体的重点倾斜措施主要有以下几项:

第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免学杂费。浙江省现有各类中小学校9129所,在校生673.5万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后,各级政府每年落实经费11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承担4.6亿元,各县市承担6.4亿元,513万全省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

第二,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为改善全省,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生活条件,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浙江每年投入约9.4亿元启动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扩面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食宿改造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面向全省17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

第三,扶持五类弱势群体教育。特别关注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问题、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问题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问题,关爱心理和行为有偏差、学业有困难的学生。目前,有49万经济困难学生受到政府资助;有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爱心营养餐。浙江全省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数65万人,入学率达到96%。

浙江省上述政策相继付诸实施,使得义务教育原有薄弱环节得到有效弥补,城乡教育差距得到显著改善。

(三)推动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以招生制度为杠杆,建立新的教育导向机制,推动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正

中考招生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环节,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百姓工程,政府作为教育制度的设计者,必须把握教育现状,针对新时期新矛盾,建立新的引导机制,构建新的教育秩序。2007年之前,浙江省内大部分重点高中实行考试选拔制,从2007年秋季开始,全省重点高中招生推行“分配制”,即把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实行“分配制”后,各重点高中将拿出部分招生名额分配到各个初中学校。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的要求,从2007年开始,3年内分配比例要提高到重点高中招生数的50%以上。在分配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时,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参加初中升高中的人数、中考优秀率和中考合格率这四个指标作为分配的主要依据,将几个指标结合起来,设计一个数学模型,最终计算出各学校的分配指标。

以指标分配取代原来单纯的升学考试竞争,淡化校际间的恶性竞争;以学校办学综合实力评估确定指标分配,引导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改造学校硬件设施,引导学校端正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全学科平均分确定指标分配,引导教师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中下生的发展;新的招生制度使每所学校均有重点高中指标,从终端上保证初中教育的出口公平,以此吸引优质生源,拉动教育过程优质化,引导家长安心当地、就近入学。以上就是推动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正的制度设计的基本构思。

(四)增进教学质量监测机制改革:关注后20%学生,并以评价考核为抓手,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一些地方和学校还存在仅仅以分数、升学率高低论英雄,重视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对大多数学生培养的倾向。浙江省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教育不能轻言放弃,对学习有困难、心理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重点监控各地各校学生群体中“后进”学生的比例,了解掌握学习成绩在后20%的学生的变化情况,特别是后20%学生与前20%学生之间的差距变化情况以及后20%学生的学校分布变化情况。对学习成绩在后20%的学生分布较多的学校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原因,研究对策,切实解决教学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帮助学校端正办学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例如,金华市为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平等,通过对2006年初中阶段学业考试成绩后25%学生的研究与分析,着手构建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并与新课程理念相符合的现代教育评价制度。为此他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改革和完善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质量评价办法,将学业考试成绩后25%的人数比例情况作为对学校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示范性学校、师德群体创优先进学校评估一票否决的指标;建立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后25%的人数比例的监控和通报制度,每年9月份在金华晚报教育版、金华教育网站公布各初中学校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后25%的人数比例的情况。

上述政策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有效地缩小了义务教育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学生群体之间的差距,促进了义务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推进了教育公平。据2006年统计,浙江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9%,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比例为99.99%,初级中等教育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9.72%,三残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8.5%。

三、推进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浙江省的实践探索充分说明,只有从制度政策这一环节入手,针对新时期新矛盾,把握义务教育现状,建立新的引导机制,才能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是发展的、动态的、相对的,因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性课题。要推进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各级政府部门仍应强化保障机制建设。在现阶段,我们尤其是要选准突破口,围绕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进行多样化模式的探索,重点应在内涵层面考虑。笔者认为,为推进各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当前可采取如下对策:

第一,加强对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考核力度,加强政府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统筹、经费保障和政策导向。各省有关部门可择机研究出台有利于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导向性指标。

第二,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等级评估、教育创强中关注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教育发展论文范文3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因此我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97年我校参加了北大儿童心理学系许政援教授主持的《学习困难儿童心理因素的研究、鉴定与培养》。在许徐教授和中科院心理所专家的指导下,对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智能、认知、个性、社会交往等70项测试与调查,对个别心理障碍明显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咨询和训练。我们还建立了充满温馨气息的心理咨询室--"向大自然敞开心扉"。

在70项测试的基础上,我们又和美国宾法夕尼亚大学合作,在俞大维博士的指导下,筛选出48名同学,征得本人和家长的同意,分为四组,由我校两位经过培训的年轻教师从98年9月11日开始"乐观人生课程"。经过半年的培训,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同学明显感到自信心增强,心理承受水平提高,开始能够进行一定的情绪调节。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看到了心现健康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生机,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到心理健康教育仅对一部分发现问题的学生有点为时已晚,应面向全体,防患于未然。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一、研究的目的与具体目标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研讨我们要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建构学生健康的心理。

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学会自我控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2、学会正确的认知自己,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3、学会自我激励,了解兴趣的来源及其产生的神奇效果。

4、学会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了解一些评价他人的技巧。

5、学会和谐地与人沟通,尊重他人,助人为乐,培养良好的个性。

6、学会调节自己的心境,摆脱烦恼和焦虑,保持乐观的情绪。

二、设计研究方案

1、全体动员,全员参与。学校要求每一位班主任老师针对自己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有目的性地选择教材内容,开展组内研究。

2、根据年龄段,选择切入点。由于学生的年龄段不同,面对的心理问题也就各个相同。因此,我们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基础,以心理导向教材为依托,我们选择了低年级:《你能坚持多久》、《聪明的我》。中年级:《了解兴趣》、《怎样看待他人》。高年级:《尊重他人》、《寻找快乐》这六课书进行了全校的专题研究。

三、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研讨,我们达到了这样一种共识: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l、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年级的潘东辉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方法:首先放起轻松优美的音乐,然后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款款而谈:"同学们好!伴着悦耳的音乐,非常高兴,我们又来到了轻松愉快的小学生心理导向的课堂,谁愿意把你最喜欢做的事或最喜欢的学科告诉给大家,让我们一同来分享你的欢乐……"这样,使学生在极其放松自然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走近了老师。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如六年级的《寻找快乐》一课教师播放了一段配乐故事《国王与农夫》,听后引发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国王"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为什么还不快乐?而一贫如洗的农夫整天在地里干活却觉得非常快乐呢?这正是这节心理健康课要讨论的重点。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仔细读文,反复思考得出:国王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它欲求过高,而农夫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经常想着那些比自己还不幸的人。从而使学生悟出了寻找快乐的第一种方法--"降低欲求"。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老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中明辨道理。如在四年级《怎样看待的人》一课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了这一方法。首先教师播放了一段录像,然后让学生针对片中的"小刺头"对小组长小明的评价:"臭美,不关心同学,不爱帮助人,批评人粗鲁、骄傲。"展开激烈地辩论。正方、反方各自举出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同学们也是各抒己见,相持不下。那么到底哪种意见是正确的呢?老师并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来到"智慧泉"边的森林里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给即将报考杂技学校的小猴子写评语的。(小动物们给小猴子写鉴定,既看优点,也看缺点)这时再引起学生进行第二次的讨论:"小刺头"对小明的评价有没有片面、偏激的地方呢?经过讨论,孩子们的认识像无数条上溪汇入江河一样走到了一起。从而得出:①评价他人要从事实出发,既看优点,也看缺点。②不能从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别人,要客观、公正。启思明理水到渠成。

4、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相结合,产生情感体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中,教师设计了"实话实说"这一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扮演主持人、特约佳宾、观众,模拟生活情景,实话实说,坦白内心。孩子们那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赞美与致谢;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歉意与忏悔,催人泪下。这一课在五年级连讲了三个班,每到这个环节都出现了,引起了学生感情的共鸣,都有学生情不自禁地流下激动的泪花,真正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5、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四年级《尊重他人》和五年给《寻找快乐》的教学中都运用了这种方法。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评价他人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使人悔悟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找到了寻求快乐的心理防卫术: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在意别人的评价;换个环境;降低欲求;幻想成功;肯定自我;转移注意等等。使学生明确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界上不少事,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快乐是一种自我选择,快乐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6、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7、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寻找快乐》一课中,一个男孩子勇敢地讲述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故事,他说:"我父母在我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离婚了,可是他们一直瞒着我,前几天才告诉我。听了以后,我非常地恨他们,躲进了自己的小屋不理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快乐与不快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况且离婚是他们俩大人的事,并不说明他们不爱我,再说还有大姑疼我,我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听着这个孩的内心独白,老师热泪盈眶,充满深情地对他说:"你真是个敢于面对生活、勇敢、善于调节自我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你都会勇敢乐观地面对,蔡老师和全班同学都愿意做你永远的朋友!"全班同学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坚信,这一刻将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老师真挚的话语,同学热烈的掌声将永远激励他战胜困难的勇气。

8、精心设计的结束语,升华、启思、充满激励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

①总结式。例:《怎样看待他人》"学会正确地看待他人,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一位曾有几千名科学家参与的登火星计划中承担重任的华人科学家说过:"人才最重要的是合作精神。未来社会的创造,需要我们在各方面与他人合作,发挥各自的潜能,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看待他人,正确地看待自己。"

②期望式。例:《尊重他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十日寒。"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交往中尊重他人,以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他人,赢得更多的朋友,人人做受大家欢迎的人。

③启发式。例:《了解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同学们,现在的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实现我们自己理想的基础,让我们注意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并把兴趣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出示投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趣作舟。④祝福式。例:《寻找快乐》(伴着"祝你平安"的乐曲)在人生的道路上会有许多的不平之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你遇到不公正待遇时,你就要降低欲求,寻找快乐;当你不被别人理解受到委屈时,你就要转移注意,消除烦恼;当你考试没考好时,你就要对自己说,不要紧,下次再努力。这样你就会心里充满阳光,脸上绽出甜蜜的微笑。请记住: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你对他笑,他就对你笑。老师衷心地祝愿同学们: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愉快健康地成长!

四、总结与讨论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心理健康课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感知、体验、明理、反思、迁移、运用的过程,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要体现以下六条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我们要求老师在课上与学生平等交往,既是老师,更是朋友,这是上好心理课的关键。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如:在五年级《尊重他人》一课的最后,老师安排了写谢意卡和歉意卡这一教学环节。教师饱含深情地引导学生:"同学们,在我们朝夕相处的五年中,我们每个人都得到过别人热情的帮助,让我们至今都感到非常的温暖,心中充满感激之情,那就让我们借此机会写张谢意卡,表达你衷心的感谢!如果你做了不尊重别人的事,仍让你感到很后悔,那么,来,就让我们写张歉意卡,表达你深深的歉意。让我们在这千禧之年到来之际,把忧愁、烦恼留在旧的一年,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境,朝气蓬勃,携手走向新世纪。通过"写卡--读卡--送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2、尊重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言行,呵护学生的人格。

3、鼓励性原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坦白观点。

4、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心理训练全过程。

5、目的性原则。心理训练目标一定要根据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学生原有心理水平高,教师的教学目标就可以随之提高,反之亦然。

教育发展论文范文4

这是我的第一憧憬。

也许有人会问,现在教育经费,尤其是幼教经费还那么短缺,教职员工的收入水平低下,活动设施陈旧等等问题那么突出,在这样没有“硬件”保证的前提下,如何摆脱实利状态?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几乎所有的园长都在忙于创收(以及相应的外事、内事活动、应酬活动),无力(精力与心力)真正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情绪和感受,很难说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对幼儿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多限于形式,少有实效,而且改革的目的还是为了增加“创收”的渠道。并且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这种现象居然还得到了肯定,变得越来越突出。这样就出现了有人说的“目前幼儿园的孩子母语还没讲全就讲英语,大小便还不能自理就学电脑”的“特色”教育。这种现象应该是很不好的。

我想起了台湾作家龙应台采访过的瑞士一所叫猫川的幼儿园。猫川幼儿园在经济那么发达的国家里同样存在经费短缺,教职员工的收入远远不及其他行业。由于他们有专业人员,有品质,因此要求入园的孩子特别多。一般来讲,他们在10个要求入园的孩子中,只能接受一个。因为他们认为孩子的数目越少,得到的照顾才会越周全。那么他们的接受原则是什么呢?那就是优先单身妈妈和移民的孩子。因为幼儿园认为单身妈妈必须出去工作赚钱,孩子得有人为她照顾;移民家庭的孩子应该有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所以幼儿园也优先收托,免得孩子长大后因为语言的关系而受排挤,成为受欺负的下一代。令我感动的是,幼儿园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什么外部的规定,而是园长很自然地认为:幼儿园本来就不是营利的地方,而是需要良心和爱心的地方。

是的,良心和爱心应该成为办幼儿教育的首要原则,只是我们这些年来把它们丢失得太多了。

有一段时间以来,好像还存在着一个理论与实践的怪圈,就是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理论者思考的问题有很大的不同。我的感觉是,在幼儿教育界,存在着一个搞理论的圈子,一个想进入这个圈子成为理论工作者的人总想着必须把教育变成教育学;而对于教育实践者来说,他们希望的正好是一个相反的过程——把教育学还原为教育。这就使得二者之间总是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立论上相悖,教育理论者研究的东西,教育实践者不愿看、不想看,也看不懂,而教育实践者搞出来的东西,教育理论者又认为没价值,没兴趣看,不屑于看。于是真正有成就的理论家和急需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教师产生了沟通上的障碍。我曾经听到过一位内地的大学教授和一位沿海特区的园长就给予儿童充分发展的机会和条件的问题发生的激烈争辩,大学教授关注的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而园长更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育机构为这种理论所提供的可能。这种困境的后果,就是教改的目的直指家长,教改的成绩成了提高收费标准的依据。

需要补充一句的是,幼儿园经费充足当然是好事,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完全现代化更是求之不得。但是我觉得这只对不为钱累、不为钱役的人才是真理。如果以为哪儿钱多才有现代化,才有时代特色,才有素质教育,才有真正办教育的能力和条件,那么,当年延安保育院的“马背摇篮”恐怕就真的只能办到美国洛杉矶了。

关注社会弱者及其孩子

这个憧憬是从前面的愿望而来的,因为只有摆脱了“利”的标尺,才会对这点有所反应。

2000多年前,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并热心教育的东方导师,以他本身的人格内蕴,提出过闪耀着极其强烈的人文光辉的设想:“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篇》。虽然这种“乌托邦”离现实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今天的中国社会在许多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实惠,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包括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社会的转型期,出现了一个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也就是社会弱者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下岗失业人员、灾民等等。

以湖南省为例,湖南是个农业大省,也是水资源丰富的省份,由于对水资源的开发,湖南也成为了全国的移民大省。据统计,截止1995年底,全省移民总数已达203万之多,占全省人口的3.2%(据湖南省社科院“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存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研究”课题组)。由于移民受迁移方式、补偿条件和居住地资源的限制,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成了贫困人口中的特殊群体。生活贫困的标志之一就是孩子的大量失学。据调查,有一个库区的学龄儿童入学率尚不及75%,遑论接受学前教育了。

再以湖南省的城市下岗职工为例,来自同一调查的数据显示,有85%的人生活在困境中,而他们中35岁以下的占56.7%,35岁至45岁以下的占31.9%,即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处在幼儿期或小学阶段。

社会弱者的存在实际是一种普遍现象,和社会制度无关,它是特定社会或其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在我国目前生产力还比较低的情况下,要根本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是不可能的,但是奉行以爱为出发点的幼儿教育机构,不漠视、歧视他们及他们的孩子,以教育工作者的理智和良知对待这一切,并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参与给予他们有力帮助的社会支持行动,使幼儿园不成为粉饰现实的虚假机构,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我曾在一所极尽豪华甚至奢侈的“贵族”幼儿园见到过园长带着保安像哄赶野狗一样哄赶围墙外的和围墙内孩子一般大的孩子的镜头,我也在一所示范性幼儿园见过园长像训孙子一样训一位工厂里拿不出节日赞助费的家长,我也还在幼儿园的教室里听到过老师对几个家境不好的孩子的冷嘲,那位老师眼里流露的嫌恶,至今让我心寒。

最近几年来,也是由于社会上有一部分人的需要吧,再加上有的人认为,投资兴办幼儿园,竟然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产业。所以所谓“贵族”幼儿园、高收费幼儿园越来越多,这些幼儿园无视教育的原则,只是把孩子当“上帝”、当“客户”对待,结果除了造成大量的教育设施闲置外,还极易培养一些心智不健全的孩子;与此同时,又有一批收费低廉、设施齐备、方便和适合一般家长的幼儿园倒闭和关门,使一些幼儿失去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还有更大一批一间教室里挤着五十、甚至六十个孩子的幼儿园,在不得已中进行着小学化、成人化的幼儿教育。

好的幼儿园,好的幼教机构不应该是这样的。

《儿童权利公约》告诉我们:儿童应该是人类一切成就的第一个受益者,也应该是人类失败的最后一个蒙难者。儿童的一切权利不受基于父母、法定监护人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身份、活动、所表达的观点和信仰而加诸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惩罚。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体现儿童权利的世界性文献,以儿童最大利益为其指导思想,可以说是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社会弱者的关怀,对社会公正的呼唤,它的人文价值也是不言自明的,我想也就表达了我们对新世纪幼儿教育的憧憬吧。

有一位普通的幼儿园老师有一次跟我讲起她是如何对待班上的小朋友的: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她妈妈总是没时间、没心情亲近她,所以我有意识地每天花一点时间把她接在怀里,有时是跟她讲一个故事,有时是带她唱一首歌,还有一个从边远山区来的孩子,讲的话谁也听不懂,没有小朋友跟他玩,老让我想起自己刚到学校里的时候,所以我的办法是,先教他几个班上小朋友最喜欢的游戏,让他尽快地能和同学玩到一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要每个教育工作者都会从自己的感受中、从心底里自然流在出爱的示范,幼儿园的情感世界才会更加广阔。

树立科学的教育工作精神

这个观点的提出是建立在承认幼儿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应该是教育科研的基础上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承认,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只能是教育科研。因为,教育科研首先能突破幼儿园陈旧的办园思路,改变薄弱状态,提高幼儿教育机构教育和保育的质量;其次,教育科研的过程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可逐步形成幼儿园里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和保育的质量;其次,教育科研的过程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可逐步形成幼儿园里共同的价值取向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可把它看成是加强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最后,教育科研也是数量和风险小,而回报率高,整体效率明显的最好的投入。但是,目前幼儿教育界里的教育科研状况却离科学的教育工作精神很远。

最近我接触了一种比较风靡的早教理论和它的实验,这套理论认为,XX实验能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有占大多数百分比的幼儿智商得到了提高,因此主张家庭、幼儿园都购买依此实验编写的训练教材而进行辅导。

这样的观点在我看来。不说是缺少科学训练的人提出来的,至少也是对幼儿不负责任的人讲出来的。这种理论在科学上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假设,而假设必须经过验证才能成立。上述假设是一种非常糟糕的假设,定义不清,无法设计一种检验方法,它只是说明受过XX训练的幼儿提高了智商。这样的立论是不对的。实际上有效的立论应该是指出有多少个智力超常的幼儿受了XX训练。在概率论上这是两个不同的后验概率,没有确定的关系,也不能够互相替代。至于有很多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变得聪明了多少,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因果模型——由于用了某一些教育方法,所以提高了智力。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同意,建立一个可靠的因果模型是非常困难的。就以上述实验为例,首先要证明幼儿是受了这种训练,其次还要证明没有一个因素,既影响孩子受其他教育的训练,也影响孩子的智商提高。但是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因素要影响幼儿的这两个方面,那就是幼儿的生长发育。

有的人不以为然,认为实验不过是实验,尤其是这些实验是由某些名气很响,影响很大的著名人士提出来的,并且又受到不少家长、幼儿园的欢迎(各有各的欢迎原因,这里暂且不提),总有存在的价值吧。但是我只想说,教育科学方面的“实验”,往往不是杀死几只小白鼠和猴子而已,它会在某种程度上在面对幼儿的这块净地里,造成一种追逐利益的风气,损害儿童的身体和心灵。我相信,这是从嘴上到心里都赞成“一切为了孩子”的人所不喜欢的。

还有一种教育科研就既可以说不科学,也可以说不道德了。有一则讽刺律师的笑话;一个人抓住他随便碰到的一个人问道;“你告诉我二加二等于几?”那人说:“当然等于四。”这个人又跑到律师那里问:“你告诉我二加二等于几?”律师立即起身关上门,回头反问道:“你需要等于几?”

虽然我们都希望这种笑话仅仅只是讽刺律师,但现实却告诉我们,它的对象也有可能在幼儿教育工作者中。比如调查问卷不按抽样的要求发放,填写表格都靠自己的想像,结果与数据不符,不是去检查原因,而是去篡改数据等等,似乎成了司空见惯的事。还有相当数量的教研观摩活动不是去研究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是赶场似的集体看排练了多次的“表演”;研讨会也成了公费旅游的最好借口,受惠的自然是那些“口力劳动者”。所以这种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科研,究竟有多大意义,有什么实际效果,实在让人弄不明白。

当然也有尝到了“科研成果”甜头的事,那就是欲搞科研先收费,然后挂牌设科研基地的“经验”。科研搞不搞无所谓,关键是课题负责方和课题承担方双方都需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那块牌子唬人也。

这就是我们的素养。令人不能容忍的就是所有这一切是在所谓深化幼儿教育改革的冠

冕堂皇的名义下进行的。有人以中国人的民族性就是不认真、不严谨、好大喜功来辩解,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仅仅只是这个道理,还有世风日下同人不自律的问题,以及更深层的原因等等,我们都必须正视。都说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真不希望这种不道德、违反科学原则的事情,会长时间地在幼儿教育机构里让孩子们启蒙。

倡导合乎天性的教育

什么样的教育是合乎天性的?在幼儿园里有必要专门来倡导合乎天性的教育吗?难道幼儿园里有违背天性的教育?

这个问题的提出,似乎涉及到了我们幼儿教育的性质。我国最近讨论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教育的性质讲得十分明白,那就是:“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笔者对这段话的理解就是,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这里的基础不是升学的基础,更不是成为某某家的基础,而是生活的基础。

考察我们目前一些幼儿教育机构进行保育教育的现状,发现有不少还很模糊的地方,比如幼儿园里到底应该教些什么,幼儿在他们这样的年龄里,到底需要学些什么,能够接受些什么,幼儿园里到底又能提供一些什么,这都需要和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幼儿园的实际能力相适应。但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总有一些幼儿园、一些老师在摇摆,在偏离,在拔高。比如,外面宣传知识经济时代来到了,幼儿园里就开始让孩子学习电脑(且不说这种学习方式是否对);有人提出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幼儿园里马上就有人跟着喊,要对幼儿进行“谋略教育”,培养竞争意识;政府强调要科研兴教,向科研要质量。幼儿园里马上就会出来一个每位教师都要有科研课题的规定……于是在我们看到的不少有关幼儿教育的实验研究课题里,重复性的选题、超出了幼儿教师个体能力和受限于单所幼儿园样本范围的选题占了很大的比例,而实际上它们在理论假设、科研方法、变量控制和研究结论上,既与实际的教育科研存在着距离,又与幼儿园里的实际需要毫无关系。种种做法在浪费着我们本来不多的科研经费的同时,丢掉了幼儿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这是使人极其痛心的现象。

有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

一位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老人平静地说:“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些。”

从根本上说,这些也就是幼儿园最需要教给幼儿的。不是吗?与人分享、诚实、自我约束、善待人、勤奋……

另外,现代社会生活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社会是以合理、人道和高效的各种制度和规则作为支撑点的,这些制度和规则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常常以合理和人道的制度和规则为依据,这都需要为人的诚实和守信,这既是为人的品质,也是对制度和规则的遵守。只有在传统的社会和无序的状态中,人们才更多地依靠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和接触来处世,才会认为等级尊卑、物竞天择、谋权谋略等法则是行之有效的。但我国必然要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过渡,因此教育儿童从小就具备平等待人、诚实守信的品质,应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现代社会公民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也是幼儿道德教育的重点。在学前期,难道不应该首先学这些吗?

在我看来,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妨以一颗平常心,在幼儿园这个领域,以启蒙性的、生活性的、尤其是稳定性的教育原则对幼儿实施教育,在高谈知识经济、竞争社会之前,先让我们身边的这些孩子快活、健康起来!

积累宝贵的人文资源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统计指标:XX幼儿园里具有中专学历的教师有多少,具有本科学历的又有多少等等;我们也经常看到在每年的教师节或什么节期间,举行幼儿教师的五项或十项技能(有的称全能)表演、比赛等等。作为领导或指导幼儿教育的权力部门,上述工作当然都是必要并有效的。但是我还是很想做一些这样的统计:幼儿园内教师对幼儿付出的爱心的质是如何,量是多少;教师之间付出和得到的友谊的量是多少,质又如何;一个教师创造性劳动后得到的的量是多少,质是如何;教师和孩子之间、园舍之间和睦相处的量是多少,质是如何;教师自己人格尊严和职业满足的量是多少,质又如何……之所以想做这样的调查,是因为我看到不少声称非常有实力的幼儿园,在吸收教师时,往往把外在条件,诸如相貌、身材、特长等生理素质和技能素质当成主要条件甚至唯一条件,而忽视了作为教师来讲最重要、首要的职业人格素质。

应该说,近十几年来,由于各方的努力,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在我们不少的幼儿园里已集中了一批胜任幼儿教育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他们已成为了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主要依靠力量。但是坦率地说,还有部分教师没有或很少有幼儿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和对待幼儿的热情,使人很难在他们的工作中,看到他们对工作的兴趣。这样我们就经常在幼儿园听到喝斥、挖苦孩子的话语,看到老师之间的激烈争吵,感觉到教师和园领导的隔阂,甚至还不时听到有向家长索取礼物的事情。有人说这是由幼儿园老师工作的性质(琐碎、具体)和环境(女性集中)所决定的。我觉得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使幼儿教师的职前教育的缺憾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幼儿教师因为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可以说每天面对的是弱势群体,是非常脆弱的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小生命(这也就是提倡幼儿园工作要讲良心的原因),一个人选择了这份职业,也就选择了需要奉献热情和爱的工作方式。当然,对于一个充满生活激情的人来说,最令其痛心的事情莫过于没有得到自己最适宜的职业并获得必要的践行机会。而在目前很多人选择职业还不能完全凭兴趣的情况下,做好职前教育的培训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但是,目前有些师范学校,把“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当成学校办学的最高法则,教给学生的主要是有关就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重专业课程的学习,不重师范课程的学习,重知识技能的训练,不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学生人文素养很低,教师的职业人格没有养成。另外,在全社会普遍崇尚物质、追求时尚、信奉占有和征服的趋势下,多数人“语文程度不够,心量不广,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理想不敢坚持,社会正义日渐消亡,君子之风日渐远去”。(台湾大学王财贵教授语)——教师的职业人格自然出现危机。

所以我主张,欲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不妨在塑造教师平和、旷达、大气、开朗等等人格特征上下功夫,在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中找素材。比如:我国古代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体设计中,把家作为个人修身的场所,国家和社会安定的根本。这是因为理想的人格是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塑造的,适宜的待人处事的能力也是在家庭共营和乐的生活中训练完成的,对于教师来说,正确处理好家庭关系,营造安宁、和睦的家庭环境,树立自己对人、对事、对社会的正常心态,会具有很好的启迪作用。毕竟生活在正常的伦理关系中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人生。这是塑造健全的教师人格的前提条件。我国古代的传统伦理道德都突出和强调“仁”字,提倡尚义、重义、诚信,它还倡导“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教导我们在教育中要以仁爱之心尊重一切生命的价值,并兼爱宇宙万物,以爱心唤起爱心,这在今天来讲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符合现代科学精神的教育思想,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它尊重人,尊重一切教育对象的价值,它不是把教育当成一种工具,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是提供一种对人类自身及人类生活的认识,帮助人们构建人生的精神和信念,树立社会责任感,每个人都要有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自己发展了,也要使别人得到发展。

另外,我国古代的先哲们热爱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以景抒怀,以景言志的情怀也值得我们学习。作为教师应具有的审美修养,不单单是几种技能,如弹弹琴,画点画等,它更多地应该是一种眼光,一种趣味和相当的文化修养。同时,教师也应在工作中努力营造回归自然、顺其自然,长幼相亲、其乐融融的教育氛围,这才是幼儿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才是真正的美育。

虽然把教师的人格特征作为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标准之一较为抽象,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一所幼儿园如果具有了这样一批浸润了中国传统文化、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完善人格的教师,实际上也就体现了这所幼儿园所拥有的丰富的人力资源,这对建立一所好的幼儿园是十分珍贵的,这样的人力资源越多,则孩子幸甚,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教育发展论文范文5

生成教育的提出,基于现代教育的局限与困境。众所周知,随着人类社会、人类生活朝着制度化和科层化的方向发展,现代教育因其现实功利性而陷入现实性与理想性、实践性与理论性等诸多矛盾之中,这使得教育本身日益发生异化,而愈来愈成为生活于其中的作为主体的人的不可承受之重。这一点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多时候,学校教育忽视人特别是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存在,教育内容远离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在既定的、划一的和认知主义的轨道上循环重复,学校生活愈益呈现出阻抑智慧、束缚个性和消蚀朴素性灵的病态,学习生活不仅不能令学习者赏心悦目、兴趣盎然乃至激情洋溢,反而越发束缚人的思想、压抑人的智慧、剥夺人的权利、限制人的自由……教育过程变成了阻碍人性张扬与成长的过程。正是这样的态势催生了生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生成教育理念对教育思想、观念、制度、行为规范、行为过程、行为方式、评价诸方面进行全新的诠释与解读,表达一种向往未来、超越自我、关怀人的当下生活的诉求。这一自觉追求和坚定信仰,赋予教育中人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生成教育旨在通过教育的生成实现人的生成,这种追求并不在于为人生确立一个具体目标并教导人们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而在于为人生建立一种信仰,即生命的体验是人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及其结果,惟有通过主体的创造性在实践过程中淋漓尽致的发挥,方能得以实现。总之,对生成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将为我们考察和解决现代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套具有发展意义的理论系统、一种具有创新取向的实践体系和一个具有方法论价值的分析框架。

在当下教育研究的话语系统中,“生成”是一个高频和热门词语。然而,对相关文献进行认真梳理、分析与概括后,我们发现言说者往往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使用这一概念,存在彼此交织而又互相矛盾的情况。有论者指出,目前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应用存在着泛化、浅化、偏化和窄化的现象。所谓“泛化”现象,如由于对“生成”内涵的认识含混不清,缺乏明晰的一致性看法,导致研究中概念使用的混乱和实践中认识的混乱。所谓“浅化”现象,即对生成的理论基础、内在机制、基本特征等,缺少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理论基础不实、认识浅层泛化。所谓“偏化”现象,即间接的相关研究多(如杜威、皮亚杰等),直接的“正面”研究少;实践层面的研究多,理论层面的研究少(就“正面”的直接研究而言)。所谓“窄化”现象,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和研究手段上。如内容尚存在许多研究空白点(如对生成的本质、机制的研究);视野不够宽广,未能从与此相关的多学科的角度展开深入的探索,如混沌理论、非线性科学等;方法较为单一,已有研究大都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缺乏课堂观察、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等。[1]以上诸问题的存在,构成了对生成教育本质、理论基础、内在机制、基本特征以及研究内容、视野和方法,做深入系统的研究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概而言之,生成教育的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能够有效地推动以关系性思维、生成性思维和复杂性思维为特征的新教育思维的形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育改革中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方法论指导。其实践价值,则主要在于通过树立并推广一种生成的、演化的、历史的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文发展观,促成学校从观念到行动的创新与变革,提升学校教育的理性层次、智慧水平和生命形态。

二、生成教育的含义:基本概念与核心理念

(一)生成教育的基本概念

1.预成

在教育领域内,预成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当下身心状态和未来发展成就的假设和先定。一系列基于历史经验的人为假设和先定,造成了教育者对传统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偏执乃至迷信——在预成论的教育观下,教育就是遵循预先设计的、标准化的、可重复操作的程序和步骤,使学生获得、掌握、记忆客观知识;教育者循着以往的成功经验和思想足迹,按照预设的规格、标准,通过传递历史经验的方式培养未来人才;教育的过程,也就是预设结果的实现过程。由于以机械论哲学为形而上学基础,预成论教育哲学必然地使受教育者“物化”,失去其可能性的未来,从而丧失其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理论的前设和旨归与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日益冲突,其所持的教育目的观、过程观及人才观,应该在时代精神的框架下受到深度的检视与批判。

2.养成

养成是一种着重情境熏陶和行动体验的发展机制。养成教育延续和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域和主体担当——由他主设计的“预成”开始转向自主体验和自我校正的“养成”,从而使得终身教育成为可能。因此,在行动中养成,在养成中发展,成为教育中人(包括教师和学生)发展和成熟的必由之路。

然而,养成机制仍不能体现教育的全部内涵。教育的促进人与文化双重建构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人的发展终须依循生成之路——在养成机制形成的经验、体验、感悟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反思、辩护与合理性证明的过程,不断形成新的意义,不断建构新的自我,不断创造新的生涯和历史。这是一种在更大程度上张扬主体性的机制,是一条通向受教育者作为、成为可持续的自我发展主体的生涯发展之路。

3.生成

生成是对“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和近代科学主义世界观的否定。此种世界观把世界视为某种外在的、与人无关的、可精确计算的、本质既定的存在。人只是“这个客观世界的伟大而又渺小的旁观者”。而“现代生活世界观所蕴含的则是‘一切将成’的生成性思维。”[2]在这种世界观下,“宇宙是生成的”。“生成是宇宙最本质的特征。有了生成的能力,才有无数新事物的产生。”[3]正如马克思所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4]在哲学范畴中“生成”反映的是事物的发生、变化与消亡。在生成哲学中,它还指涉一种思维方式。在教学意义上,“生成”与“预成”相对;在心理学意义上,“生成”与“接受”相对;在教育的意义上,“生成”以“遗传”“潜能”“准备”为基础,与“成长”“发展”相应。

4.生成教育

生成教育,是以追求个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及真善美的统一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在主体的、对称的、和谐的关系中,通过真实的实践、交往、体验与理解的机制,让学生充满生命活力、懂得生活意义、实现文化生成的教育。作为一种观念、一种理想,生成教育是对教育理论的释义与观照;作为一种机制、一种思维方式,是对教育实践的引导与规范。生成教育中的“生成”包含两方面的意蕴:功能性教育本身的生成——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取向的教育本身在一定条件下的发生和演化;教育的特定功能的现实生成——作为教育的对外影响和作用的特定的功能的发生与形成。

5.教育的生成

作为一种人为的存在,教育从根本上不是天然的、现成的,而是生成的、创造的。教育过程是人的现实的关系、心理、文化的建构过程,而不是某些活动的简单叠加,或某种活动的单纯重复。教育亦非简单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把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所凝结的意义——即文化——内化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实现人格的生成。因此,教育的生成,在于强调一种历史的或过程的、心理的或精神的、发生的或建构的、资源的或条件的、人为的或能动的教育意识、教育思想、教育行动、教育效应。一句话,即教育存在。

6.人的(文化)生成

人是文化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及其世界并无先定本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是人的自我生成的自由活动,是一个创造性过程。[5]在经过认识论洗礼的现代哲学家们看来,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不可能预设于先,未来不可能完全预存于现在。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就意味着实践过程及关系的创造性。而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种潜在的创造性也就得以在实践中获得其现实性。我们认为,人与文化皆处于生成之中,人的生成与文化的生成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整体地说就是人的文化生成。因而,兼有人为与为人双重性质的教育亦具有生成性,生成的、过程的、实践的、历史的和文化的观点,应该成为看待教育问题的基本观点。没有教育的真实发生和现实生成,就没有人、教学与文化的一体生成。

(二)生成教育的核心理念

1.人与文化皆处于生成之中

不同于动物生命的线性成长,人的生命是创生的,每个生命都是鲜活独特而新奇的,是生成的;一定社会的文化,无不随着历史的进程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变化而发展,没有绝对封闭、停滞不前的文化,除非是已经消亡了的文化。人和文化总是现实地生成着的。

2.教育具有生成性,应以生成的眼光看待教育中的人和事

教育中的个体通过教学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在此过程中合目的的主体化、个性化、社会化,即文化;文化通过教学而内化于个体,同样合目的的个体化、个人化(或特殊化)、活化,即人化。人与文化互为手段与目的,通过教育这一中介,两者更为有效地实现着相互同化、相互建构,促进着以具有特定社会文化特质与内涵为基本表征的新人的文化生成,即学生的“生命个体总体生成”。据此我们有理由提出,生成性实乃教育自在之属性,惟有认识并把握这一属性,才能真正实现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继而实现其所应有的社会职能。

3.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

“建构”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发展,它为人与文化的进步提供了动力。相应地,所谓的“双重”,也就不只是文化对人的建构、使人的发展得到促进,还包括人对文化进化的推动。总之,当代社会对人的特别关注,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看到,原本隐藏其中的教育活动对文化的创造性推动作用这一核心价值的实现,是以文化对具有创造性的人的建构为前提的。因此,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是教育中的一切现象的最终归宿。

三、生成教育的探索:现实与未来

生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着哲学、心理学、教育人类学、教育哲学等多学科、多方面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的实践哲学、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杜威的生活教育观等所包含或体现出来的丰富的生成思想,特别是生成教育的思想,以及发生学的方法论,一方面为生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比较丰厚的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开展对生成教育的深入系统的研究,留下甚至可以说是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和创造发挥的空间。

教育史上有着丰富的体现生成理念的典型研究。如以往关于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理论与实践,在国内外历来积累深厚;关于主体教育的实验研究,对学生主体性的存在结构、影响条件与基本实现方式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活动和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关于课程和教学生成理论的研究,关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关于教师反思性教学的研究,特别是主要在操作层面上展开的“生成”与“预成”关系问题的讨论和实践,均直接关乎改革实践的价值取向和操作策略;国内外关于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学习等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交往教学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普遍重视学习情境的生成、学生学习素养的生成及师生良好教学关系的生成。这些研究和实践,蕴含着大量的生成教育的经验和理念。

对生成教育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就是要从多学科的视角出发,进一步整合提炼中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历史积淀,借助“生成教育”这一全新的主题概念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尝试构建起一种具有时代特征和鲜明特色的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在理论层面,应该达成对生成教育、人的文化生成等基本概念、一般问题和基本原理的深刻解读、系统表述与合理论证,建立起生成教育的基本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应该展开生成教育的探索与行动,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业的“双乐境界”,即

学生:

学(会)——“素质与成绩双高”

会(学)——“成长和愉悦并进”

乐(学)——“意义跟生命同在”

教师:

敬(业)——“理解与尊重相依”

勤(业)——“责任和奉献互动”

创(业)——“继承同创新并举”

乐(业)——“分享与体验共存”

在研究内容方面,下列领域在当前是比较重要并值得深入探讨的:

生成教育的重要理论问题:生成教育的理论基础;生成教育的理论体系和重要范畴;课程与教学生成的基本理论问题;交往哲学视野下师生关系生成问题;生成教育的精神动力机制研究,等等。

生成教育的实践形态和存在形式:多元学习方式和生成性教学方式;有效课堂及生成性课堂文化建设;校园内良好人际关系的生成研究;生成性校园文化建设;个人品德与和谐人格的生成研究;生涯教育视野中教师发展的内容、途径和取向;生成教育视野中的智慧、情感、意志及其一体化问题,等等。

在研究方法方面,有关探索应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优势;课堂观察、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寻求真实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经验总结法,以梳理汇总教师和学校的相关经验,为理论分析与批判提供感性素材;个案研究法,以深度剖析生成教育的成功案例,在整体的意义上把握生成教育的精神实质。

总之,按照上述思路与框架,有关生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方法论上应该具有演绎与归纳统一、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多学科视野与教育学立场统一的鲜明特点;在研究内容上应具有基础性、整体性、本土性和现实性。前述基本的理论主张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形成系统的教学创新理论体系,在研究成果上方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增添新的思想成分,并为形成整体化、本土化和创新型的基础教育实践体系提供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祎.生成性教学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9-23.

[2]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0(6):45-53.

[3]金吾伦.生成哲学[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4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31.

[5]李文阁.马克思的思维方式[J].教学与研究,2002(8):11-16.

教育发展论文范文6

(一).师资力量薄弱。

1.第一点是老师的综合素质偏低。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小学的教学主力仍然是转正民办教师。这些人为农村教育奉献了一生,劳苦功高,但是也不能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人原始学历大多是初中,高中很少,甚至于还有部分是小学毕业。最近几年,各个学校也补充了部分年轻教师,可扔摆脱不了“分不来、留不住、更新慢”的现状。

2.第二点是老师的年龄偏大,平均年龄都在五十左右。爷爷奶奶辈是小学教育的主力军,这些人教育理念思想观念跟上社会的进步更难适应儿童的发展。年龄的上涨不代表阅历的丰富,反而缺少年轻人的新意与活力。农村教育缺少新的力量的推动。

3.第三点专业学科教师严重匮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可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这些专业教师。因此这些学科在农村学校要么不开要么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流于形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只是一种理想境界了。

(二).教学设施落后由于这些年我们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太少欠账太多,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别越来越大。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目前偏远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停留在九十年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上。教育设施设备“普九”后基本没有补充充实更新过。由于经济落后,教育缺少经费的支持,农村的教育设施极其落后。一些教育必需的设施比如基本的体育设施、多媒体、实验器材很少甚至没有。由于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导致许多教育内容以及教学管理不能正常的开展并完成.

(三).学生个人问题———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在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长时间的缺乏父爱母爱导致任性、偏执等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很好的在他们身上开展并得到相应的效果,使得教学工作的困难日益加剧。并且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许多儿童的思想顽固不化,身上带有不良的风气,这就给教学工作增加了困难,老师很难的去管理与教育。

二.做好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切实做好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为了使农村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政策向农村教育倾斜。当地政府应切实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仅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同时也要积极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健全会对小学教育管理起到莫大的作用。因此,面对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力图保证孩子们在一个较好的硬件环境中生活与学习。

(三).师资力量的扩充。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与农村教书的鼓励与支持,并相应的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支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是教育事业的最新成果。他们带着无尽的新鲜活力和与时代靠近的知识,让他们去农村教课最合适不过。其次,也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宣传,使这些大学生知道农村小学教育对于他每年的迫切需要与渴求,使他们懂得自己的社会作用。同时,也要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以及人生观,价值观。

(四).完善老师的管理运行机制老师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可控对象,如何管理老师,留住老师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工资作为一种调控老师的手段,要与老师的工作和相结合。充分尊重有能力,能者多劳的老师,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局势,让老师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切实必要性与紧迫性。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群体,缺少父母以及周围人的关心,从小心理就会产生变化与阴影。因而心理辅导就极为重要。一个好的心理教育不仅会改变孩子心里的整个世界,同时还会对他以后的健康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