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交流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交流的原因范文1
论文关键词: 中国 韩国 文化交流
论文摘 要:本文在分析中韩文化交流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基础之上,试图在政府、企业以及民间交往等不同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中韩文化交流的深入开展。
一、中韩文化交流现状
中韩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双方都有古老的文明和丰富的文化遗产,通过相互间的频繁的交流而取得许多优秀的成果。在历史上,两国属于一个文化圈,具有相近的价值观、伦理观和文化理念,这正是长期文化交流的结果,我们要加以珍惜。
近些年来,“韩流”在中国、“汉风”在韩国盛行,对两国人民的生活影响很大,原因之一可能是历史上形成的思想文化的某种同质性为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在大众文化的普及方面取得很大成效,特别是电视、电影、音乐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在精英文化、学术研究领域内的交流则做得不够,需要大力加强,因为只有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中的深层因素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使人民间的相互理解达到更高的水平。
二、加强中韩文化交流对策和建议
(一)中韩两国交往的历史之久,其间由于政治原因,两国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相互敌视和隔绝状态,尽管 1992 年中韩再次实现关系正常化,但由于恢复交往时间不长,两国民众之间还缺乏相互了解,在历史、文化、领土、政治、经济利益等问题上存在误解和分歧是不可避免的。
1.对于这些误解和分歧,两国政府必须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确定正确的政策基调。对于近年来韩国国内学术界以及部分网民、民间团体等关于高句丽历史问题和所谓的间岛领土问题等种种争端,韩国政府基本保持尊重事实的态度和立场,有效避免了民族主义情绪的再度升级。随着中韩两国交流的不断深入,难免还会出现新的问题和矛盾。双方应继续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互信互利,实现合作共赢。
2.为了消除中韩两国间的种种误解,不仅要协调好中韩两国政治关系,加强经济合作,还要积极利用文化的力量,大力开展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活动。中韩两国应加强对对方国情、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研究和成果普及工作,对民间交流进行指导,努力办好2012 韩国访问年”。
3.两国政府应加强沟通和交流,使韩国政府认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中国自身的发展问题,而且也对韩国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韩国事实上已成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在文化交流领域,韩国政府应进一步推动文化多元化,适当开放国内市场,引进中国一些现实题材的优秀作品,加深韩国民众对于中国现实生活的了解。
(二) 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化中韩文化交流
中韩文化贸易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导致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不对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韩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也反映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紧迫性。
1.向韩国学习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目前,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走在中国前面。中韩两国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有相通之处,研究、学习和借鉴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无疑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且向韩国学习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2.必须在思想意识上改变对传统文化以及文化商品化的态度。长期以来中国对于传统文化重视不够,中国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之后,各种外国文化蜂拥而入,占领中国文化市场。在中国人的意识当中,文化与生意是两个领域的问题,没有认识到文化商品化的重要性,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并融合其他先进文化,加强自身品牌建设,以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品打入韩国市场。
3.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提供优惠的税收、补贴政策,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在韩国建立文化产业基地,鼓励中小文化企业与韩国企业合作出口,推动不同层次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我国的文化产业。政府还应利用金融危机背景下海外人才回流的有利时机,吸引了解国际文化市场运作的专业人才,推广中国的文化产品。同时,设置高层次教育机构,培养优秀文化艺术人才,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储备力量。
( 三) 推动中韩民间文化交流,减少误解和分歧
中韩两国建交初期,双方交流以政府为主导,官民并举。在两国文化主管部门通力合作下,双方的交流由官方主导扩大到民间,中韩两国应从下述方面着手,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和质量。
1.加强中韩学术界和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和媒体歪曲、误导的倾向。中韩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边界等问题上不存在严重的分歧,但在学术领域还存在有意无意的学术分歧政治化的倾向。中韩两国媒体间的交流也十分必要,应通过交流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尽可能按照事实及早纠正毫无依据的虚假新闻和因相互了解不够而出现歪曲报道,特别需要通过韩国媒体让韩国民众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良好的发展形势,减少不必要的误解,消除敌对情绪。
2.重视青少年间的交流,加强双方理解和信任。中韩两国民众间的敌对情绪,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网络,在年轻人当中传播的。双方应根据年轻人的特点共同组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建立多种多样的沟通和联系方式,以加强两国青少年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相互派遣留学生也是加强沟通和交流的一个重要而有效地途径。
3.推动中韩旅游事业合作发展,增加普通民众相互了解的机会。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邻,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增多,受“韩流”与“汉风”的影响,双方出境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中国的长白山、山东的儒家文化发祥地是初到中国的韩国旅游观光者必访之地。两国政府应进一步采取促进中韩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组织观光交流会,宣传旅游产品,积极创造条件开拓双方旅游市场,增进中韩两国普通民众之间的互访和交流。
总之,近年来尽管中韩两国关系受到历史问题、政治、经济、民间民族主义情绪蔓延等问题的困扰,但本着“尊重独特性,扩大共同性”的原则,两国文化交流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是“中国访问年”和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年,2012 年是“韩国访问年”和丽水世博会举办之年。中韩两国将以此为契机,加强文化交流与务实合作,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必将得到加深和巩固。
参考文献
[1]建交10年来全面迅速发展——从流行语解读中韩关系[Z].新华网,2002-08-27.
[2]沈定昌: 《中韩文化交流的快速升温及其原因》,《当代韩国》2004 年春季号。
[3]王东生: 《在华韩国企业的文化本土化战略》,《当代亚太》2003 年第 8 期。
[4]汝信: 《关于中韩文化交流》,《当代韩国》2006 年春季号。
文化交流的原因范文2
关键词 科技人员 跨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1.08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家之间在科技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日趋频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大,对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在逐渐加深,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合作都以失败告终,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问题,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不强造成了双方合作不顺畅,从而制约了我国与国外的经济科技合作,影响了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国必须要重视对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的培养。
1 科技人员应具备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跨文化能力对于科技人员来说具有多层面的涵义,一般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交际目的而所需要具备的能力,这些能力不仅包括行为层面的交际能力,还包括在情感层面以及认知层面的能力。
1.1 认知层面
科技人员必须要对不同国家的语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不仅要对其语言进行掌握,还需要对其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语言能力包括语法能力以及社会语言能力,语法能力主要是指科技人员需要对异国语言的词汇、语法、构词规则等进行掌握,而社会语言能力则是对科技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科技人员要能够熟练掌握别国的语言,还需要能够根据场合的不同正确使用该国语言,合理的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把所要表达的内容都通过语言传递给交流对象。在这些交际语言能力中,语法能力是最基础的语言交流能力,而能够灵活运用语言则是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关键。
1.2 情感层面
情感上的跨文化交流主要是指科技人T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认同以及移情能力,科技人员如果想要在这个层面上进行良好的跨文化交流,一是要具有接受外国文化的思想;二是要能够理解外国人的想法;三是能够准确把握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四是对待外国文化中不理解的事物倾向于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而不是直接排斥,;五是能够在交流过程中对自身以及外国友人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了;六是既具有与本国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也能够获得外国友人的青睐。情感层面的跨文化交流主要是要求科技人员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克服本国文化的思维定势,能够站在别国文化的角度上对问题进行分析。在现实中,科技人员往往就是因为对外国文化缺少系统性的了解,所以造成在交往过程中总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定势,只有对这种情况进行转变,充分对外国文化进行了解和尊重,才能够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冲突。
1.3 行为层面
行为层面上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主要包括对不同文化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这种层面上科技人员要能够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进行分析,主动找到不适合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行为方式,并能够采取合理的措施来灵活的应对这种交际障碍,化解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科技人员只有最终从行为方面进行转变,才能够保证交流过程的顺利进行,从而不断提升我国在跨文化交流的成功率,深化我国的改革开放。
2 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现状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国内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分析,课题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天津市的科技人员进行了调查。问卷的内容包含了科技人员在认知、情感以及行为三个层面上的跨文化交流情况,整个问卷共有20道题,其中认知层面的有10道,情感层面的有4道,行为层面的有6道。本次调查主要针对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机关部门的科技人员发放了共100份问卷,共收回92份,其中90份为有效问卷。
2.1 认知层面
从认知层面上对天津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行研究可知,虽然有75.6%的科技人员学习英语的时间都在10年以上,但是从调查可以看出仅仅只有4.4%的科技人员能够熟练对外语进行应用,而剩下的科技人员中大部分都不能熟练掌握外语,这部分人员占到总数的55.6%,这部分科技人员仅限于认识大部分的外语词汇,但是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能力很差,虽然有些科技人员能够读懂外文文献或者资料,但是却在阅读的过程中却会遇到很多翻译难题,需要借助翻译软件或者词典才能够完成。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天津市科技人员对外语的认知水平并不高,必然会影响到跨文化交流。
在对跨文化交流情感层面的调查中发现,能够熟练的使用外语来进行进行科研资料查询的人员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能够认识到中外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够对外语进行熟练使用的人员中仅有12%的人能够意识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这就可以看出科技人员对外语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会影响到对外国文化在情感层面的认可,所以国内的相关组织必须要加强对科技人员在外语能力方面的培养,让科技人员能够准确把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这样才能够真正改善我国科技人员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困境,从而不断增加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
2.2 行为层面
从行为层面上对天津市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行为的调查结果看,能够熟练使用外语的4个科技人员经常会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或者是有机会与外国科技人员进行交流,而在能够基本熟练使用外语的科技人员中,仅仅有大约五分之二的科技人员偶尔能够参与到国际学术研讨会中或者是获得与外国同行进行交流的机会,而对于不能熟练掌握外语的科技人员则很少会获得进行跨国交流的机会。从这可以看出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直接影响到了科技人员在交流中的表现,从而对其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提升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途径
对科技人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国家相关组织机构必须要在思想上重视科技人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采取有效措施来不断提升科技人员对外国文化的理解能力,从而改变我国科技人员在跨文化发展中的困境。
3.1 不断拓宽科技人员获取外国文化信息的渠道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基础,所以科技人员如果想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要对外国语言知识以及使用方法进行掌握,特别是要重点掌握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不同的地方,这样才可以避免在交流过程中出现误解的情况,从而为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科研人员在培养自身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过程中要不断拓宽获取外国文化信息的渠道,主要包括书籍、文献、网络资源以及影像信息等,通过多种方式来更全面的对外国文化进行了解。在这些方式中,科技人员应该重视对网络资源的利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信息都可以在网络上查询到,而且这种方法比较便捷,是一种快速积累跨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
3.2 要加强对科技人员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培训
科技人员想要加强跨文化交流能力就必须要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只有在意识上对外国文化认可和理解,才能够不断提升对外国文化的敏感度,从而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从外国文化的角度上对整个交流过程进行思考,[脱本国语言文化的思维定势。提高跨文化意识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上,一是加强对外国文化的认识;二是加强对与本国文化出入比较大的外国文化的认识;三是能够从理性层面上对外国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四是能够从外国人的思想角度来对文化进行思考。这些跨文化意识的养成都需要对科技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通过专门的培训体系来帮助科技人员建立对外国文化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不断培养对外国文化的敏感度,这样才能够帮助科研人员不断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能够在对外交往过程中避免出现文化冲突,解决我国的科技跨文化交流困境。
3.3 不断加强科技人员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实践
科研人员不论对外语掌握的是否熟练,在刚开始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必然会由于紧张而出现一定的纰漏,也就是说跨文化交流对于所有的科研人员来说都是一个从紧张到逐渐适应的过程。在适应过程中,科研人员通过与外国人的交流,就能够不断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识,从而增强对外国文化的敏感度,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所以对于相关的组织机构来说,在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关的跨文化交流培训的同时,还需要多为科研人员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从而不断帮助科研人员加强心理建设,超越本国文化心理模式的局限性,让科研人员在每一次的跨文化交流中都能够在心理、情感以及观念等方面加深对外国文化的认同,然后引导科研人员对跨文化交流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并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心理变化进行调控,帮助科研人员在心理上实现与外国文化的互通。科研人员在心理调节过程中,要将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总结,并与其他科技人员进行交流,从而找到与自身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相符的应对策略。另外,相关的组织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排科研人员到外国进行深造培训,将科研人员放在外国文化环境下,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培养其对跨国文化的适应能力。
本文由2015天津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资金支持,系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国际科技交流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合同编号:15ZLZLZF0092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的原因范文3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英语教学;文化差异;语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9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外交流的水平和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也变得空前提高,尤其是英语。随着其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英语很大程度上起着国际语言的作用。这也促使了英语的学习和教学在国内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和探讨,尤其是英语这门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然而,我们却发现在国内存在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即很多学生对英语语法十分精通,词汇量也较为丰富,但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却显得一筹莫展,语用错误十分严重。这就要求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观念和实践中必须要做出转变,注意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有效地消除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会和语用冲突。那么,到底是哪些原因阻碍了学生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呢?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呢?
二、阻碍学生进行成功跨文化交流的一些原因
我们知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障碍,比如语言问题,心理障碍,历史形成的偏见与成见。这一切都可能引起误解,造成交际交流的失败。然而,最为主要的障碍还是文化问题(吕美卿,潘茜,1997)。可见,只有了解和理解了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并且具有成功地与其他文化成员进行交流的真诚愿望,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然而,在现实的跨文化交际中中国学生却经常犯一些语用错误,有时甚至导致交流无法顺利进行。那么,到底哪些因素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带来了疑惑呢?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部分学生的反馈,认为有如下原因导致了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困难:
(一)语言特点的客观差异导致了交流障碍。我们知道我们的母语中文属于一种高语境语言,在交流过程中话语的意义与语境关系十分紧密,说话人所表达的很多真实含义一般都内化于特定的语境之中。比如我们去朋友家做客,主人给我们提供茶水时我们都会出于礼貌说“不渴”之类的客套话。其实,在我们所属的语境中无论是说话人还是听话人都能够很清楚“不渴”所隐含的真正涵义,该字面意思很有可能和真实意思相反。而英语属于低语境语言,话语的意义与语境联系不大,其交流方式因此也是直来直去,开门见山,而把绕圈子讲话看成是一种思路不清或者缺乏诚意(李婷,2002)。如在上述的事例中,我们把外国朋友的“No”按照中国的传统理解为一种客气的话,必然会在交际中带来误解甚至不愉快。
(二)因没有真实的语言环境而导致的交流障碍。在中国,英语并不是日常用语。学生们使用英语很大程度上只限于课堂,而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在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老师和学生把太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语法和词汇上,而忽视了语用的学习,尤其是日常的一些交际用语交流习惯的学习。那么这一点必然导致学生经常把一些中式思维或中式的交流习惯带入到日常的跨文化交流中,因此而导致语用失误。如在说英语国家,人们打招呼时只是根据具体情况简单地说Good morning,class!/Good morning,Miss White.不会像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用的Good morning,teacher!,更不会用“去哪?(Where are you going?)”“吃了吗?(Have you had your breakfast?)”来作为问候别人的方式。在中国无论是说话者还是听话者都不会真正的在意对方是否“去哪?”或“吃了吗?”双方都清楚这些表达方式只不过是一些打招呼的日常用语而已。但如果在和一个英国人或美国人的交流过程中带入这些中式的问候习惯,那么对方真的会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误以为说话人真正的想知道其是否“吃了”或“去哪”。这些事例足以说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知道英语中不同情景中称呼和打招呼的方式,让其学习和正确运用一些英语问候语以及仔细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问候语的差别。同时,教师有责任向学生讲述和渗透如何选择恰当的话题同外国人进行交流,以及怎样才能使谈话顺利进行下去,达到成功交流的目的(袁昌寰,2001)。
(三)我国传统的英语教材编写中存在忽视语用问题。我国传统的教材编写中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翻译能力,语法能力等,而很少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只是片面的追求高升学率绿高四六级通过率,上头要考什么下面就教什么学什么,到头来学生只是掌握一些孤立的语法知识,但不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正确或恰当运用。因此在说和写过程中,经常看见学生把大量的中式思维和表达参杂进来。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传统的英语教材编写中忽视跨文化的实际操作体验造成的。学生们不知道一些地道的表达方式和用语,不清楚一些英语词汇,短语或成语的文化内涵。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交流的原因范文4
跨文化交际可以被简单理解为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所进行的语言、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交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出国留学、旅行变得更加简单,大学生开展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紧密结合,以文化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使学生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流在很多方面都有表现。从课程设置上看,除英语必修课外,大学中还开设了大量与文化相关的英语专业选修课。如美国历史与文化、英国小说选讲、欧美影视作品赏析等文化氛围浓厚的课程收到更多学生的喜爱,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跨文化交流的无处不在。换言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习外国文化,从文化根源上了解欧美国家的经济政治能帮助学生更快的适应跨文化交流中的差异,进而降低交际难度。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现状
1.语言教学与文化内容相脱离
相较于大学一、二年级的英语必修课程,文化类英语选修课在课时和内容上都处于劣势地位。部分外语教师过分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将英语课堂变为了语法课堂,这类以语言知识为主线的英语教学内容相对单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部分学生尚未摆脱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模式,将学习重心放在了单词学习、语法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使英语学习成为了语言能力的培养而非文化内容的学习。
2. 部分教师缺少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文化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了解文化思想内涵来实现外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传递与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让他们在了解文化知识的同时将交际能力应用到生活当中。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文化教学意识,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局限于书本内容,无法深入培养学生的文化思想和分析能力,进而影响了学生从语言学习到文化思想理解的深入学习。过分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同时也使英语学习成为了应试教育的辅助工具。而教师英语跨文化交流意识的缺乏也会从思想上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忽略英语学习的作用和意识,进而削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教材内容单一,文化内容陈旧
纵观大学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其中与外国文化紧密结合的部分并不多,且内容主要以锻炼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缺乏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来看,过于贴近日常生活的大学英语教材限制了学生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使他们将学习内容局限在日常生活上,削弱了英语的使用性和文化性。此外,传统教材以词汇学习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行文写作能力,课本内容更新缓慢,大多沿用经典的英语课文,而忽视了新近文化内容与文化现象的收纳。这种情况下的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是脱节的,缺乏特定的教学环境与恰当的教学内容使英语学习无法满足出国交流的各种需要,也使得出国留学的学生无法尽快适应当地的文化氛围,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上的困难。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式英语”是英语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影响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一个主要原因。简单来说,“中国式英语”的出现源于汉语思维与英语思维的不同,即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为尽量缩短差异,使学生尽快适应日常英语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薛恒的英语思维能力,使他们在理解英语思维的基础上完成学习内容,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语思维定式限制了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使他们无法准确把握话语的隐含意义。而培养新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学生站在英语文化的背景下思考问题,省略从汉语翻译为英语这一过程,真正做到用英语思维思考英语文化。思维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锻炼,通过加强口语和写作练习来养成新的思维方式,逐步摆脱汉语思维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影响。
2.促进师生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养成
即改变传统的英语学习观念,将英语从一门工具性的语言转变为跨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媒介,充分发挥英语在文化思想交流中起到的作用。跨文化的语言交流能使学生更好的处理不同场合中发生的不同事件,并更快更好的适应自己在新环境中的新身份,进而更快融入到外国的日常生活当中。教师和学生要改变原有的文化意识,抱着互通有无、互相学习借鉴的新思想开展跨文化的沟通交流,从而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与文化思想。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多听多看一些英文原声电影、英语新闻,帮助他们了解外国的文化现状及其与我国的文化差异,同时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拓展,使英语学习不再局限于生词、语法,进而实现语言学习与文化了解的同时进行。
3. 营造交际范围
应充分发挥外教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受到跨文化交流带来的乐趣,并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语言能力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通过营造恰当的语言环境,学生能更加灵活的应用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并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交流能力。
文化交流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旅游;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交际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01--03
引言
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大众旅游蓬勃兴起,旅游业亦已成为全球性产业。人们的旅游动机已不再仅仅是为观光休闲或商务交流,而更多的是渴望能与客源地的人们交往互动,去感受异质文化体验异地风俗民情。通过旅游活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可以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增进相互理解,促进世界和平。基于此,可以说旅游活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然而,由于价值观、社会规范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常会产生文化交流障碍,导致交流失败。因此,在旅游提供服务的众多工作中,导游员的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他(她)不仅仅是一名服务者,更是一种文化模式的引导者和传递者。因此,在大众旅游兴起的今天,研究导游员对于跨文化交际的推动作用、培养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策略极具意义。
本文在对旅游与跨文化交际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导游员的跨文化交际职能及行为。并针对做好跨文化交际的实践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跨文化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具体的交流实践有所帮助,尤其希望对涉外旅游工作者能有大的帮助。
一、跨文化交际与旅游
“跨文化交际(Intere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Yos8一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生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研究中,我们将文化传统的分为主流文化和亚文化。每个人的文化背景都不仅包含民族文化,同时也具备着个属群体的亚文化。语言学家胡文仲曾提出了一个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顺序:主流文化―亚文化一地区文化一小群体文化(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群体的文化)。在本文中我们将主流文化以外的亚文化、群体文化等都视作亚文化。每个人由于所属的群体不同都有着各种亚文化或者说群体文化的痕迹,但在旅游文化交流中,我们主要分析其中所共有的主流文化部分,即首先考虑全民族或国家的整体文化。因为虽然每一个小群体之间也有着各种分歧,但总体说来,国家民族之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对人的感知和选择具有更多的决定性。客源地的旅游主体与目的地东道主两者文化存在之间的交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往,也是不同地域间文化沟通往来的途径。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信仰、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及其它经历的不同。没有两个人有完全一样的文化背景。严格说来,任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应该被视为广义的跨文化交流,交际行为都属于跨文化交流的范畴,因为没有两个人所属的社会文化群体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两个交流者具有完全一致的知识。
旅游正是一种特殊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旅游和交际。尤其是和跨文化交际的密不可分是由旅游活动本身的性质一旅游的交流性决定的。首先,从主观需求上看,许多旅游者外出的目的就包含了与当地人交流的成分。美国著名的旅游学教授罗伯特・w,麦金托什提出的旅游动机有四种:身体方面、文化方面、人际(社会交往)方面、地位和声望方面。其中除身体外的动机均明显带有交流的目的。据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其次,旅游者对新奇文化的追求是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的重要原因。目的地与客源地的差异性就是吸引游客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的求异心理促使旅游者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文化相异的环境旅游。在自然、历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人类文化的相互分化,产生差异,根据一定原则划分了具有不同功能,不同规模,层次的文化区域。
二、导游在旅游中的跨文化表现
(一)导游员的工作
旅游活动中由于旅游者对于旅游者在目的地的游览指导和生活服务活动等客观需要,必然存在着交流的需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增加为旅游者更好的旅游提供了条件,从被动地接受旅游者的请求转为主动为旅游者提供服务,这就增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而导游员的工作则是旅游交流活动当中的灵魂人物。
导游员(guide-interpreter/tour guide/tourist guide)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导游资格证书和导游证,受旅行社委派,按照接待计划,从事陪同海外旅游团(者)或国内旅游团(员)参观、游览等事物的工作人员。”具体来讲,导游的工作是以旅游者为工作对象,以指导旅游欣赏,沟通思想为基本方式,以安排旅游这吃、住、行、游购、娱为主要任务,以增进互相了解和友谊,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一种活动。从行业要求来看,导游人员在导游实践中除了要与旅游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外,还承担着沟通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人员的任务,而导游员、游客和旅游接待者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或国家,所受的教育和人生经历等不同,所以他们都具有自身非常独特的价值取向、风俗习惯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周围事物的看法,这种独特性便构成了一地的文化,这正如人们常说的“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导游员带领游客游览旅游目的地、与当地人们进行交流、给游客介绍当地的风景文化习俗社会发展等便形成了一种跨文化的交流(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由于这种交流存在于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或者是国内不同的省份或城市,或者是中国与外国,因此这一过程便形成了一种跨文化交流。在旅游活动中,导游员、游客和其他旅游接待者之间的交流便形成了旅游实践中的跨文化交流。
(二)导游的跨文化作为
一名优秀的导游,是集导游讲解、营销、管理三位一体的人才。在旅游活动中。导游扮演着为语言不通的旅游者和被访者之间交流交际的翻译角色。而一个只懂得对方语言,不知道对方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差异的解说者。是不可能让双方进行顺畅交流的。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在接待来自异质文化的游客时是不能回避的,应该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必须首先意识到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在充分了解主客方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合理而尽可能主动地去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主客方的文化交流,从而让主客方文化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共存。具体做起来,我们在具体带团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去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问题。
1.在交流前做好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导游员在交流前应充分了解客源国或客源地的文化背景,有效地运用各种技巧更好地与游客交流。不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于游客,要充分了解游客的心理需求。如一日本旅游团在结束苏州的行程I临别时,导游员给每一位团员赠送一块绣有荷花图案的丝质手帕,这些日本客人不仅没表示谢意,反而一脸的惆怅与不高兴。原来。日本人视荷花图案为祭奠,视手帕为生死离别。所以作为东道主的导游员,要充分了解客源地的文化习俗和文化禁忌,以免游客因文化差异而对其某种友好行为产生文化误解甚至招怨。
2.在整个旅游活动中保持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一般来讲,文化表层的差异很容易被交流者所注意,如中国人喜欢喝茶而西方国家的人喜欢喝咖啡,美国人用刀、叉吃饭,而中国人则用筷子吃饭等。但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就很难看出来,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差异的敏感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外语导游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理解他们说话的意图,做出判断,再确定该说什么的问题。如果有一英国游客在旅游巴士车上说,“It is getting really hot now,”如果导游跟着只是应和着回答“Yes,it is really,”那么其交流的结果应是失败的。如果这句话是在跟客人散步时作闲聊的寒暄语,这样回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如果是在一辆闷热的旅游车上说出来,则游客说的这句话带有明显的施事功能,即实际上他是想让司机或导游员把空调打开。在弄清他的说话意图后,导游应这样回答,“Yes,it is,Would you like to tum on theair-conditioner?1 will d0 it 8t'lglee”。从这个例子我们还要指出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其思维表达方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同样是说英语的英国人在提建议或要求对方做某事时一般要比美国人含蓄委婉的多,所以同样一句话在同一场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说出来,我们在意会时一定要多多考虑。
3.在跨文化交际中采取“宽容”的态度。导游在介绍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尊重他民族的传统习惯,各国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误解往往带来比语言失误更为严重的后果,使旅游失去应有的效果。面对来自异质文化的游客,对于他们的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这些根深蒂固的民族文化,如穆斯林有不吃猪肉的饮食习惯,作为涉外导游员,不但应该采取包容的态度,而且还要尽量地为他们提供方便。作为导游员,应特别注意不要把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强加于游客。各族人民在交流中应,不但要承认文化差异,而且还要做兼容并蓄。
4.在跨文化交流中要注意调整游客的心态,让他们尽量做到移情思维。俗话说,“入乡随俗(Do as Romans do)”,追求异质文化是旅游者的终极目标。于是涉外导游员有义务在第一次沿途导游中就应该把本地区的风土人情、民族禁忌等讲述给他们,让游客们心理有所准备,促使他们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以适应当地的环境。因此,中国的导游用英语接待来自美国的游客,不能只坚持美国的御用规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中国文化环境的交际适当性,不应触犯中国的社会文化规范。
5.在遇到文化“休克”时,应多角度的对比交流,帮助游客换位思考。文化休克是指个体遇到不同文化时的体验。涉外导游员在导游的过程中,要使信息的编码尽可能符合译码者的文化背景,使信息更有效地传播。如可以用游客熟知的事物来对比陌生的文化,中国有“梁山伯与祝英台”,西方文学中也有“罗密欧与茱莉叶”特级导游顾晓祖就以故宫和凡尔赛宫对比为例专门探讨过对法国游客如何讲解故宫。总之,涉外导游员应该充分选择和吸收异质文化的特点,灵活把握本土文化的核心或本质特征,有创造性的对解说对象进行对比解读,使游客在文化换位中真正感受到人类相互交融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的魅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活动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活动,导游员在旅游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求他们在服务的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态度、采取灵活的方式去应对文化冲突,保障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高素质的跨文化意识和技能的导游员,将有利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导游人员,有利于加强不同文化间的积极交流,同时形成文化互补交融的良好氛围,提高旅游文化传播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达到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和谐共处的愿望。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23.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2.
[4]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3号)[Z].
文化交流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留学生管理;文化交流;适应
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伴随着国家鼓励高校留学生招生政策的出台,各高校外国留学生逐年增多,国别越来越多呈现样化,留学生已然成为高校中别样的风景线。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文化交流状况如何;留学生能否很快地适应校园生活,直接关系到留学生的留学体验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因此,笔者试着对沈阳某高校14名留学生采取随机访谈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对他们与中国学生的文化交流情况做出分析。
一、交流情况现状分析
1、留学生渴望结交中国朋友,但很少有人认识中国朋友
从访谈中我们得知,大部分留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或只有少数几个中国朋友。有中国朋友的留学生,大多是由于偶遇的原因,并且绝大多数为中国学生主动交流结识的。几乎没有留学生主动结交中国朋友的。当问及他们是否愿意结交中国朋友时,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希望结交到更多的中国朋友。当问及为什么不主动结交中国朋友时,大约30%的留学生觉得语言不通,无法交流,约60%的留学生觉得没有交流渠道和机会,只有10%的留学生觉得不太好意思主动交流,或是没有时间。由此看来,外国留学生远离家乡来华求学,身处陌生的环境使得他们有较强的心理孤独感,这时候就迫切需要结交新的中国朋友来帮助他们摆脱或减轻这种孤独感。结交中国朋友也是这些留学生了解接触本地文化,更快更好地适应校园文化生活,轻松融入校园及社会的绝佳途径。
2、留学生很少参与学校活动,没有加入学校社团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外国留学生在校期间都没有加入学校的任何社团组织。除了球类比赛以外,也较少参与学校非留学生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或比赛。当问到学校社团招新时是否向留学生进行宣传时,得到答复是一致的No。正因如此,所有调查对象也并不知道留学生也是可以参加学校社会团体的。进而,在学生社团设计活动或比赛时,便自然而然地忽略了留学生这一团体。所有的比赛、活动专业性很强,而且都是针对中国学生设计的,完全没有考虑到要请留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即使留学生报名了,也会由于语言障碍等缘故,没有获奖的可能。因此,也错失了许多中外学生沟通交流的好机会。因此,多数情况下不是留学生不想参加,而是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或比赛,这样也间接导致了留学生在与中国学生交流不足。
3、多数留学生对学校了解不足,课余时间多远离校园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留学生一般都是由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单独上课,而不是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所以,课上时间没有接触的机会。许多外国留学生由于更注重私人空间,以及居住的舒适性而选择在校外居住,对学校的各项活动了解不足也很少参与。多数在外居住的学生选择与同国家的同学合租,因而,课余时间自然也是与合租伙伴共同度过的。我们发现这两种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关系,就目前而言,留学生呆在校园的时间较少,这与他们不熟悉、不了解校园,归属感不强,且了解的欲望也不强烈有关。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本身对留学生这一群体重视不足导致,在开学初的新生入学教育宣传和校园引导方面做得差强人意,致使留学生对学校的了解贫乏,归属感缺失。而我们在鼓励留学生游玩感受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应不忘学校本身及校园文化对其适应中国生活的重要性。
二、建议与对策
1、引入新生入学教育,增强学生归属感
学生不愿参与学校活动,一个原因是由于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通过调查得知,学校将新生接待入学安排好食宿后,没有统一的入学仪式,也没有入学教育宣讲课程,学生们都是通过上课和住宿彼此逐渐认识的,既不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校园,更快地适应校园环境融入校园生活,更不利于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荣誉感。建议学校,应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1)学校规章制度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另一方面,免得学生犯错时,拿不知道当借口。(2)学校历史学校荣誉的介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荣誉感。(3)校园生活指南。帮助学生较快了解校园的衣食住行各方面设施。(4)参观校园及当地代表性古迹。拉近学生与学校感情,熟悉环境,增强归属感,自豪感。
2、开设中外学生的公共课程或第二课堂
通过调查得知,中外学生双方交流的机会太少了。希望学校能够在公共课程设置上安排一些双方都可以参与的课程,促进双方的交流,互相学习。例如,将音乐鉴赏、影视作品欣赏,诗词鉴赏等课程。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第二课堂,供中外学生选择。例如,书法,剪纸,等课程,既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可以为中外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3、鼓励中外学生互相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中去
一方面,为了使留学生能更好地m应校园文化生活,与中国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我们应该鼓励留学生多参与到中国学生的活动中来。比如,各类球赛、运动会、文艺活动及其它一些集会等活动,都是一些能够让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进行良性互动的好机会。活动宣传要用中英双语或多语书写,并在留学生公寓附近进行张贴,方便留学生第一时间获得活动信息。为了,鼓励和促进留学生参与其中,国际教育学院可以将参加学校活动计入评优,评奖学金的量化考核,对于参加活动积极踊跃的,可以在评优评奖时予以优先考虑。
另一方面,留学生开展的国际文化节,泼水节,万圣节等活动也要鼓励邀请更多的中国学生来参加,活动通知同样可以在中国学生经常出入的教学楼、宿舍楼进行张贴宣传。为了鼓励更多的中国学生参与到留学生的活动中去,可以采取有奖互动,免费品尝外国美食等方式,吸引更多中国学生参加。这样才能形成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良性互动。
4、学校多开展一些中外学生都可以参与的活动
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交流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国际教育学院与中国学生社团的层面,学校应该增强对留学生团体的重视,多组织一些中外学生都可以⒂氲木喝和活动。例如,校园卡拉OK大赛,中国印象摄影大赛,书法大赛等。有些专业性强的比赛,留学生不占优势,学校也可以通过设立一些特殊的奖项,来鼓励留学生参加。例如,最佳风采奖,最受欢迎奖,最具创意奖等等。如果连学校都重视留学生群体,那么学生社团,学生会也就不会忽视留学生,这一高校校园的一份子了。
5、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和中国学生社团即便做足工作,仍然会有一部分留学生不愿参与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了解,所以不感兴趣。其实,真正完美的留学生活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学好专业知识,或学好汉语,更应该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有所了解。这种,留学体验要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更值得留学生去花费时间。否则,他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国家里借助网络等去学习,而没有必要来中国了。因此,加强外国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留学生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其主动参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例如,可以在留学生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组织第二课堂,例如,中国剪纸,中国书法,中国结制作,京剧脸谱绘画等有中国特色的活动。经尝试,留学生们对于这些活动都十分感兴趣,并乐于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他们会从不了解中国文化到了解,甚至到仰视。这样一来,再有文化交流的活动时,他们就会乐于参加。
6、加强对中国学生的国际化交流教育
目前,许多外国大学很重视对本国学生进行国际化交流方面的教育,包括世界及各国历史、哲学、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既可增进对其他国家及文化的了解,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利于更好地接纳和帮助外国留学生,同时也可强化本国学生的国际化意识,使其开阔视野,促其培养和增强自身竞争力。据调查了解,暂时很难对所有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但至少可以通过针对部分相关专业的学生,或以全校公开选修课的形式,让更多有兴趣、有意愿的学生自愿参加,使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增进交流、加强了解,让更多的中国学生学习国际文化知识,提高其国际化意识和素质。
总之,重视留学生群体,加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中国文化交流,不仅可以增强留学生的校园归属感,丰富留学生文娱生活,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生活,也有利于中国学生了解外国文化,提高国际化意识和素质。同时,通过双方的交流可以促进双方的双语能力提高,促进专业的学习,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生本身都是双赢,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模式研究[J].安然.中国高等教育.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