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与亚健康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与亚健康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与亚健康的关系

健康与亚健康的关系范文1

Abstract: It analyses the subhealth state in the early stage of osteoporosis, explores the recogni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o the disease from TCM methods, prospecting to make it nipped in the bud.

Key words: osteoporosis; subhealth; treat predisease

“治未病”的思想一直贯穿在祖国医学中。本文通过分析骨质疏松症发病前期的亚健康状态,运用中医方法探讨对骨质疏松症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及防治,以期将骨质疏松防患于未然。

1 骨质疏松亚健康状态的含义与表现

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内分泌功能变化和机体各器官功能性变化为主,主要表现为精神、胃肠道、心血管及肌肉等多方面的症状。骨质疏松是渐进的过程,在早期阶段没有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劳累,会出现腰酸、背痛、四肢酸软、疲乏无力等症状,但休息后就会好转,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上述症状经常出现,而且痛苦越来越明显,患者同时出现了驼背,就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2 骨质疏松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认识

2.1 中医对亚健康的治疗来源于《内经》中“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治未病”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首先从预防入手,从导致亚健康的病因入手,强调“治未病”对防治亚健康状态的意义。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病机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或正气耗伤。这种认识和现代医学对亚健康的认识是一致的。而中医的虚证与亚健康有诸多相同之处。

2.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地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主要是以腰背下肢酸痛、乏力、麻木为主要表现[1]。祖国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最基本的病机是本虚标实。肾虚是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关键。肾虚则肾精不足,骨髓失养,可出现腰背酸痛、腿膝酸软等骨质疏松症状。中医的肾涉及内分泌、神经、免疫、代谢等多种功能,对全身的生理功能起多种调节的作用。研究表明,肾虚患者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进而引起成骨功能下降,使单位体积内骨组织含量减少,发生骨质疏松。肝失调达是女性发病的重要病机。若肝失调达,则肝郁耗血,可致肾精亏损,骨髓失养,肢体不用。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本”,肝郁可引起月经失调,这是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病机。脾主运化生肌,是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旺则四肢强健,脾虚则无以生髓养骨,导致疾病的发生。

3 亚健康与骨质疏松症之关系

祖国医学对亚健康与骨质疏松的最基本的病机认识是一致的,认为两者都是以肾虚为本,肝郁脾虚为重要病机的病症。因此,骨质疏松在没有形成明显的症状时,可视为是一种骨质疏松的亚健康状态,当出现明显持续的症状时,就是疾病状态。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亚健康的基本特征是身体无明显疾病,但骨量减少,体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各种身体的不适的症状可以间断出现,也可持续存在。由于骨质疏松症对人的危害严重,可导致骨折等多种疾病,所以应当认识和重视骨质疏松疾病形成之前的亚健康阶段[2]。

4 “治未病”理论在骨质疏松治疗中运用

目前对骨质疏松前期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疏导;指导病人保持乐观畅达的心情,荣辱不惊,使情感波动不过于激烈,保持气血调畅,脏腑功能不受影响。(2)指导患者坚持运动是调治亚健康状态非常有效的方法,根据个体差异,可选择跑步、游泳、健身、武术、气功等,适度的体育锻炼能改善循环,增强呼吸,愉悦心情,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亚健康状态。(3)食用含钙丰富的食品如奶及奶制品、大豆及豆制品、带骨的小鱼、虾皮、坚果等。(4)针灸推拿通过手法激发和引导经络、奇经八脉系统实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调节气血功能,使体内正气旺盛,免疫力增加。调适女性独特的生理障碍,多从肝、脾、肾经着手。注重阴阳经的选择,腧穴功能的阴阳搭配以及补泻手法的有机配合。(5)根据病证的阴阳偏盛偏衰,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选择使用相应的药物。适宜的中药治疗既可以预防亚健康的发生又可以治疗已发生的亚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健康与亚健康的关系范文2

通讯作者:余东远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原发性高血压; 心理特点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18岁以上人群达18.8%,估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比20世纪初提高31%,可见,目前的形势还相当严重[1]。进入21世纪,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在不断升高,原发性高血压的防治任务任重而道远[2]。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除了与年龄、遗传、饮食、体重、地区等诸多因素有关以外,还与心理、人格特点、社会因素关系密切,亦称心身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认识到原发性高血压不再是简单的生物学疾病问题,而且关系到心理、社会问题和行为医学问题,原发性高血压与心理障碍还是共病问题[3]。

1 心理社会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学

1.1 社会和环境应激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4]。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与工业化程度有关,工作紧张、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化的加剧、噪声、大气污染等皆可使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上升。关于社会和环境应激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Valdman等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列宁格勒被围困达3年之久,战后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从战前的4%上升到64%[5]。即使战争过后大多数人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并造成许多人过早死亡。这种特定因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称为环境高血压。实验证明,动物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如让猫或鼠在摄取食物时都遭受电击(或经过一场厮打而造成应激状态),动物可患原发性高血压。Cobb和Rose报道,精神紧张、慢性应激、注意力高度集中、长期处于警觉状态、体力活动较少的职业,以及对视觉、听觉形成长期刺激的工作环境,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这说明环境因素所致心理应激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6]。

1.2 情绪因素 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的资料都证明,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各种负性情绪,如消极、焦虑、恐惧、愤怒、抑郁、敌对等情绪,可导致血压升高。许多研究证实,焦虑情绪反应和心理的压抑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心理因素[7]。有的学者认为,严重焦虑情绪反应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和预后。

1.3 不良行为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与高钠饮食、大量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超重肥胖、鼾症、生活无规律等不良行为有关,这些不良行为直接或间接受心理和环境因素影响。据美国统计,原发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的男性死亡率比对照组高出5倍[8~11]。

1.4 人格特性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还与人格特征、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有关。Bunber认为,焦虑、强迫性、反对权威、求全责备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人格特征[12]。Friedman和Rosenman首先提出A型人格容易罹患冠心病后,国际心肺和血液病学会上得到公认,并确定A型人格(行为)是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3]。

2 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理生物机制

目前认为,心理应激是影响心血管的危险因素,而血压的升高是判断受心理应激影响最敏感指标之一[14]。有的学者认为,A型行为是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是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易感性的一个内在表现,受同样强度的生活事件刺激,A型行为更易于被激发而出现原发性高血压。实验研究证实,同卵双生子A型人格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的一致性,而异卵双生子表现得不明显。除了基因易感性之外,原发性高血压还与长期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过大,使大脑皮质与边缘系统功能失调有关,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使全身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血压上升。其心理生物学机制有:(1)丘脑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内分泌增加,心排血量增加,导致血管痉挛、血压上升。(2)丘脑功能失调,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水钠潴留、血压升高。(3)丘脑功能失调,垂体加压素分泌增多,导致肾缺血,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升高[15]。长期血压高状态引起细小动脉硬化、组织器官缺血,反过来又加重大脑皮质与边缘系统功能紊乱,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高血压。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早期,有内皮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等血管活性物质产生效应。ET为迄今发现作用最强、最持久的缩血管活性多肽,而NO是神经心血管系统重要的保护因子。在实验中发现,伴有A型行为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ET-1水平显著增高,血清NO明显降低,提示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A型行为引起高血压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16]。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个体的情绪,个体对应激的情绪反应,取决于个体对应激的评价,这种评价受到A型行为和个性特征的影响。Vonuexkull等提出原发性高血压的心身模型――情境循环观点,指出机体的调节过程包括所处环境及个体的“评估”,调节系统是根据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及情绪外部刺激加工组合进行的“评估”。

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点

3.1 轻视心理 原发性高血压隐匿起病,临床症状轻,血压波动在临界水平,患者往往对疾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产生轻视或否认心理,不遵从医嘱行为,延误治疗。

3.2 焦虑抑郁 原发性高血压易合并焦虑和抑郁,焦虑达63%,抑郁发生率为20%~40%,此外还有敏感、多疑、紧张、烦躁不安、易怒等心态[17]。由于心理压力大,对疾病预后及需长期服药治疗感到焦躁,患者表现出悲观、自卑的心态。

3.3 内向投射心理 患者具有自我压制,感情易冲动。性格内向者对己严、对人宽,患病后易产生自责自卑,失去信心,退缩、厌世,严重者有自杀行为。

3.4 外向投射心理 有些患者责己少、责人多,以自我为中心,对躯体上微小的变化即极为敏感,好激动、易挑剔,人际关系紧张,常责怪医护人员未精心治疗和护理,责怪家人照顾不周,主观感受到社会支持少。遭受负性生活事件后,常消极主观放大其影响[18]。

3.5 认知变化 表现为血管性认知损害(VCI)。国内外研究发现,高血压与认知障碍有明显的关系。动物实验证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学习及记忆力受损,可能与大脑尼克酸、乙酰胆碱受体减少有关。临床资料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认知功能方面低于健康人,存在血管性认知损害。Elias观察1702例无脑卒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10年期间,这些患者的逻辑记忆、数字记忆、视觉再认、语言能力、注意力、学习执行功能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19]。

4 原发性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传统的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往往过多注意药物治疗,而忽略心理治疗的作用。社会人群中高血压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一高(发病率高)现象显著。原发性高血压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主要有:疾病的症状,如头晕、头痛等不适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治疗中就医的环境、医务人员不良的态度引起的医源性暗示;疾病诊断的“标签”效应,由于人们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错误理解,一旦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后产生害怕、恐惧,忧心忡忡[20]。因此,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要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对患者的影响,加强心理干预,调整患者的认知、情绪、性格和应对方式,纠正认知偏差,矫正不良行为,干预危险因素,遵从医嘱,治疗要持之以恒。常见的原发性高血压心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4.1 心理咨询 根据新的医学模式观点,讲解原发性高血压防治的健康知识,告诉患者情绪、行为模式以及紧张生活事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提高服药的依从性等,耐心回答患者的提问。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患者明白本病经过合理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病情可以控制,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长期坚持治疗。保持情绪稳定,克服焦虑、恐惧等情绪,因为精神紧张与血脂增高有一定关系。放松全身肌肉,尤其是头颈部,选择腹式呼吸、集中注意力等措施可缓解精神紧张。

4.2 运动疗法 是行为治疗方法之一。临界原发性高血压、Ⅰ期原发性高血压和部分Ⅱ期原发性高血压可以进行有规律的不很剧烈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体操等。运动可降低心搏次数,减少血压波动,改善左心室功能,降低血浆肾素活性与醛固酮浓度,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21]。

4.3 松弛疗法 适用于焦虑、烦躁、紧张、恐惧、易怒情绪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渐进松弛疗法,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会取得较好疗效。

4.4 生物反馈治疗 该疗法不仅是临界原发性高血压与Ⅰ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也是Ⅱ、Ⅲ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辅助疗法[22]。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目前,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又是可以改变的因素,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不良行为,使其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坚持治疗,使其认识到运动控制血压是必要的,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患者建立良好的、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危险因素[23]。通过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认识到长期终身服药的重要性。因此,利用一切机会,不拘形式,采取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动员家属积极配合,对治疗高血压是非常重要的。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

[2] Charnontin B.The best of hypertension 2005.Arch Mal CoeurVais,2006,99(1):35-41.

[3] Cottone S,Mule G,Nardi E,et al.Rel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to oxidative stress and to endothelial activation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Am J Hyperterks,2006,19(3):313-3l8.

[4] 朱宁,李长育.高血压病的个性化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7):1349-1351.

[5] 洪冈玉,金淑君.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护理研究,2005,19(1A):31-33.

[6] 刘彩萍,张贵生.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山西医药杂志,2009,38(8):752.

[7] Zhong JC,Yu XY,Huang Y,et al.Apelin modulates aortic vascular tone via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phosphorylation pathway in diabeticmice.Cirdiovase Res,2007,74(3):388-395.

[8] 李志梅.高血压治疗.中国护理杂志,2006,6(1):5-7.

[9] 彭朝晖.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55-156.

[10] 高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0,5(18):109.

[11] 赵国权.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情况与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192-193.

[12] Paravicini TM,Touyz RM.NADPH Oxidases,reactive oxygen species,and hypertension.iabetes Care,2008,31(Suppl 2):S170-S180.

[13] 贺冰冰.心理治疗在心内科的应用.中国护士杂志,2007,2(3):4-7.

[14] Ambiihl PM,Tissot AC,Fulurija A,et al.A vaccine for hypertension based on virus-like particles:Preclinical efficacy and phase I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Hypertension,2007,25:63-72.

[15] 万迎新,张铁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与中医证候分型的关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1):36-38.

[16] Baumann M,Janssen BJ,Hermans JJ,et al.Transient AT 1 receptor inhibition in prehypertensiv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results in maintained cardiac protection until advanced age.Hypertens,2007,25:207-215.

[17] Allikmets K.Aliskiren an orally active renin inhibitor.Review of pharmacology,pharmacodynamics,kinetics,and clinical potentia1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Vase Health Risk Manag,2007,3(6):809-815.

[18] 郑静,蒋梅先.心脏脚踝血管指数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关系研究.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09,1(3):165-168.

[19] Sehillinger KJ,Tsai SY,Taffet GE,et al.Regulatable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gene therapy for hypertension.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5,102:13789-13794.

[20] Wei X,Zhao C,Jiang J,et al.Adrenomedullin gene delivery alleviates hypertension and its secondary injuri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Hum Gene Ther,2005,16:372-380.

[21] Liu D,Scholze A,Zhu Z,et al.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 Hypertens,2006,24:1105-1114.

[22] 张文,张杜平.高血压中医证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9):973-974.

健康与亚健康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工作倦怠;心理健康

教师作为一种人力资源,是教师职业市场的主要构成要素。长期以来,有关教育职业问题的研究一般都集中在以小学或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而以高校教师为对象的专门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学者近年来日益关注的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工作倦怠等引起的心理问题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研究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问题提供借鉴。

一、关于教师职业压力

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戈麦池、卢维奇和米尔克(Gmelch,Lovrich&Milke,1984)是较早对高校教师工作压力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他们将高校教师反映的许多方面的工作压力都归结为从事教学这项工作的原因。索西尼里和格若格瑞(Sorcinelli&Grogery,1987)认为,年青教师受到的工作压力更高,因为他们必须面对是否能够晋职的压力和期望。布莱克本(Blackburn,HomwitEdington,Klos,1986)等认为,一旦感觉到工作压力,也就说明教师对满意的工作生活失去了热情。伯利克斯和克罗斯等(Blix,Cruise,Mitchell&Blix,1994)使用个人环境匹配模型(简称P—E匹配模型)来解释在职业压力状态下,员工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P—E匹配模型,当个人能力不适应环境要求时,职业压力感就会增加(Blau,1981)。当个人能力与任务环境要求相匹配时,可以称之为胜任(Harrison,1978)。持续的胜任感会增强工作人员的价值成就感和竞争力(Morse,1975),并促进工作生活质量提高(Becker,Drachman&Kirscht,1974)。反之,不胜任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紧张感,持续时间久了,还可能带来生理疾病(Kasl,1978)、精神不安(Jenkins,1979)和不当行为等后果(Lvons,1971)。事实表明,高校老师是最容易感受工作压力的群体之一,但目前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方面的研究文献仍不多。伯利克斯和克罗斯等(Blix,CruiseMitchell&Blix,1994)提出使用动机类型与工作成果之间的不匹配状态指标来反映教师的职业压力。已有研究表明,在高校行政管理类教师中,工作动机与工作成果之间的不匹配与职业压力指标相关,伯利克斯(Blix&lee,1991)调查的结果是发现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评分与其工作动机与工作成果之间的不匹配程度正相关。

二、关于教师工作倦怠

高校教师的倦怠是指因长期从事需要付出情绪的工作,而导致生理、情绪和智力衰竭的状态(Harrison,1999),它是影响各类工作人员的一个社会问题,包括学术型机构和非学术型机构、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莱克里奇(Lackritz,2004)的研究表明,工作倦怠是学术研究群体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被调查的公立大学中20%的教师都有较强的倦怠感。这个数字不及对企业工作人员调查结果的一半(GolembiewskietaJ.,1998),约50%的企业工作人员都有较高的工作倦怠感。显然高校教师的工作倦怠问题不像一般企业那样显著。高校教师日常工作与大量的学生、教工和行政管理人员打交道,因此也是最容易产生倦怠的职业群体。哈瑞森(Harrison,1999)对高校教师在工作上面临的心理问题做了概括和归纳,包括:压力、冲突、需求,以及较少的回报、成就与成功。当人们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或没有实际投入保障的期望,挫折感便由此而生。伯利克斯(Blixetal,1994)使用1990年初的数据分析发现,高校老师的倦怠与工作压力、生理健康、工作效率正相关,但与工作满意度负相关。研究发现,科研型教师的工作倦怠感与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动机以及工作满意度负相关,特别是对于非终身任职的教师来说,他们的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比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更为显著。研究还发现,科研型教师的工作倦怠感与其科研工作报酬负相关,在这个问题上,非终身教职的教师比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体现得更强烈。测量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的指标包括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失去同情心(depersonalization)、个人成就感(personalaccomplishment)方面。所谓情绪衰竭是指由于情绪耗尽而体现出的疲乏和疲倦,当这种状态持续时间久了,作为教师本人就会发现他们已经难以再像过去那样把自己的所有热情都奉献给学生。所谓失去同情心,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事务漠不关心,机械、呆板地对待学生的消极情绪(Blix etal,1994)。个人成就感是指教师自我感觉其工作对学生所做的贡献或奉献水平,反映来自自我的消极评价(Maslach etal,1996)。高校教师比社会上非教师工作人员享有更多的福利机会,例如有固定假期,能够获得终身任职,他们可以为研究或工作需要获得外部支持。因此,一般认为教师比在公共部门或私营部门的工作人员承受的压力和倦怠要小得多。但实际上,莱克里奇(Lackritz,2004)的调查表明,休假对于缓解工作倦怠的效应非常有限。琼斯和韦斯特曼(Jones,1998;Westman&Eden,1997)研究也认为,短期脱离工作仅仅能够使工作倦怠感暂时得到缓解。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倦怠感也不同。由于与情绪密切相关,因此性别因素对工作倦怠的影响较大(Martin,2000)。梅耶森(Mayerson,1998)研究认为,与工作倦怠相关的问题具有“女性化”特点,如比较注重个人情绪,或者是有表达情绪的愿望。可见,男性或女性在面对工作压力或倦怠时的表现方式不同。许多研究都认为,工作负荷是引发倦怠的主要原因(O’Connor&Clarke,1990;Punch&Tuettemann,1990;Tang & Yeung,1999;Van dick & Wangner,2001)。利普尔(Lippel,1999)认为,女性面临高负荷工作时产生倦怠的可能性更大。莱克里奇(Lackritz,2004)认为,年龄与情绪衰竭负相关,即随着年龄增长,教师的情绪衰退程度越小。对年轻教师的调查显示,尽管他们的工作热情较高,但他们却很容易体现出倦怠。在教学职业生涯初始时期,年青教师普遍面临更大的压力,教学工作与他们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需要付出的时间容易发生冲突。年龄较大一些的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平衡自己的时间安排。对于年青教师来说,由于在职业生涯开始初期涉及的研究领域比较宽泛,因此积累的教学经验往往有限。教学负荷及学生数量与工作倦怠直接相关。因此,减轻教学负荷或减少学生数量有助于降低教师工作倦怠感,但这仅仅是保护性措施,并不是积极根治的办法。由于教师对工作的倦怠感可能周期性爆发,因此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应十分关注教师在过去表现出的工作倦怠现象。

三、教师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职业倦怠产生于长期的工作压力,特别是由工作中的组织因素所引起的工作压力。例如:美国学者迈纳(J. B. Miner)和布鲁尔(J. P. Brewer)、英国学者哈格里夫斯(D. Hargreaves)分别指出长期的职业压力会造成情绪失常和情感的疲倦。研究职业倦怠的第一人Maslach将职业倦怠描述为是包括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缺乏在内的一种压力反应。Dunham也将职业倦怠视为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形式,是不可调和的压力反应的产物。与之相应,英国拉夫堡大学特拉弗斯(C.J. Travers)和曼彻斯特大学库伯教授(C. L. cooper)在他们的合著《压力下的教师》(Teachers under Pressure)一书中花了不少笔墨论述职业压力的极端形式——疲惫(Burnout)现象。一些具体的研究也证实了两者的关系。按照应激资源理论,当工作环境等外部因素对个体的要求(Demands)持续超过个体具有的有效应对资源(Resources)时,就会发生职业倦怠。在一项对护理学校教师进行的研究中发现长期超负荷工作、工作环境差、报酬低于自己的期望值是导致工作满意度下降和职业倦怠形成的主要原因。经常体验到组织不公平感和对组织管理变革采取消极态度的个体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但也有人对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质疑,认为职业倦怠和某些概念间存在着重叠,其中提及最多的就是工作压力。但职业倦怠绝不是工作压力的一个时髦替代语,两者有着本质区别,工作压力是从单维角度来研究压力反应的,而职业倦怠则是从多维角度来研究的。它不仅包括工作压力下的情绪反应,还包括了由于工作压力引起的对他人的评价和对自我的评价。压力反应通常是产生于个体所知觉到的工作要求与个体能力之间的不一致,而倦怠则是产生于个体所知觉到的对工作投入与从工作中获得的回报之间的不一致,其中情绪因素占重要地位。工作压力本身并不一定导致倦怠,但如果个体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之下,无法得到解决,这期间又没有缓冲资源,没有支持系统,那么这些不可调解的压力就会发展成为职业倦怠。

四、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尽管美国学者Selye曾把教师职业压力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类,但己有的研究表明压力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心理学、医学、工效学等多学科的研究均发现职业压力己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的社会流行现象。职业压力对教师的影响是多样化的,通常表现在生理、行为、情绪、认知等方面。国外研究显示教师压力与其身心健康之间有密切关系,并且也有研究指出教师压力变量能预测教师身心健康变量。在多数研究中普遍认为教师职业压力和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教师职业压力被看作是教师健康状况下降的原因。理查德和克利舒克(Richard&Krieshok,1989)采用己有教师职业压力问卷,对教师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压力对身体紧张度的解释率是45%。布伦纳、索本、沃林斯(Brenner, Sorbom&Wallins,1985)用结构方程统计方法检验了教师压力相互影响模式的吻合度和恒定性。在一个学年中对一组教师进行了两次问卷施测后,发现压力因素影响了教师的一般紧张度水平,然后导致其心理和生理机能的紊乱。我国许延礼等研究显示,工作压力大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并明显存在线性关系,不同压力因素与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皆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但并没有特定的对应关系。其中,领导与管理、学生两个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一般来说,压力越大,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程度就可能越高。

五、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近些年来,国外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降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因不能有效缓解工作压力所导致的职业倦怠,已在相当程度的为个体带来了心理上的疾患。Vasiljuk(1984年)的研究认为,倦怠是个体持续的并不断增长的应激过程,它会导致心理、心理调节和心理结构方面的不安定,随之而来的是情绪方面的不安定,最后会直接威胁到心理的核心部分——个性,这时倦怠也就成为了一种危机,导致整个心理健康水平的危机。也可以说,职业倦怠最初只是职业同性的危机,但随着其程度的不断加深可能会扩展到教师的整个自我概念,甚至会扩展成为生命的危机.我国刘明侧的研究结果显示,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表明教师的倦怠平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职业倦怠的三个因子与心理健康的九个因子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职业倦加重将导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降低。国内的另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职业倦怠给个体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诸如自信降低、焦虑、抑郁等。

健康与亚健康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心理健康 工作压力 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oung College Teachers' Work Stress, Coping Style and Mental Health

CHEN Xiangli

(Education Science College,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He'nan 461000)

Abstract In order to examine young college teachers'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job stress, coping styles, using the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university teachers Stress Scale, Coping Scale 204 young university teachers in Henan abstract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ntal health of young teachers college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normal population, the mental health of young men than young teachers female teachers, young teachers are married than unmarried youth mental health of teachers; mental health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working under pressure and coping style, both of which can be explained by mental health 72.8% of total variance.

Key words college young teachers; mental health; work stress; response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数量和比例不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2010年底,我国高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数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职教师总数的63.3%。①可以说,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希望和继往开来的中坚力量。其心理是否健康,不仅直接影响其教学态度、观念和教学科研行为,而且对人才培养的过程和效果,对大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与提高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除了性别、婚姻状况、职称等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外,研究还发现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等因素也会影响教师心理健康。②③本文旨在考察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下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河南省三所高校青年教师为被试,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问卷211份,其中有效问卷204份,回收率为92.7%。

1.2 方法

(1)心理健康量表。④采用Derogatis. L. R编制的《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此表由90个项目组成,分9个症状因子,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2)工作压力量表。⑤采用李虹(2004)编制的《大学教师工作压力量表》,该量表由24个项目组成,采用4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压力越大。(3)应对方式量表。⑥采用肖计划编制的应对方式量表,该量表共62个项目,分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维度。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管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河南省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总体状况及其与全国常模比较

表1 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注:*P

总体来看,我省高校青年教师SCL-90的总均分为1.57(标准差为0.38),而全国常模总均分为1.44(标准差为0.43),T检验结果显示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

2.2 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对工作压力、应对方式与SCL-90总分之间的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各维度及总分均与SCL-90因子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SCL-90因子总分显著正相关,而求助与SCL-90因子总分显著正相关。(见表2、表3、表4)

表2 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表3 高校青年教师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2.3 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预测

本研究发现,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应对方式都可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为了说明不同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大小,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以工作压力的五个维度和应对方式的六个维度为自变量,SCL-90量表的因子总分为因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发现:工作压力和求助方式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都有很强的预测作用,两者可以解释心理健康72.8%的方差变异;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有工作保障、工作乐趣、幻想、求助、自责、工作负荷,表明这些因素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我省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正常人群,说明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这与以往的一些对高校青年教师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男教师,可能是因为不仅在职业上与男教师担负着同样沉重的的教学、科研任务,而且在家庭中往往承担着更多的家务劳动、照顾年幼子女的重担,从而使青年女教师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更为明显和突出,致使她们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更高。已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显著好于未婚教师,一方面表明正常的和良好的婚姻状态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可能是美满婚姻提高夫妻双方的免疫力的原因,生理心理都是如此。

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工作压力越大心理问题就越多。不可否认,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青年教师在职称评定、项目申报、、岗位考核、经济收入等方面都面临着沉重的压力。适度的压力是教师从事各项工作的必要动力,但如果压力过大则会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本研究回归分析也表明我省高校青年教师可以解释心理健康60.4%的变异量,这也说明工作压力是导致青年教师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要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方面青年教师要掌握一些应对压力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各个高校也应该通过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在岗培训等方式舒缓青年教师在工作负荷、保障等方面的压力。

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求助这种积极应对方式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幻想、自责等消极应对方式则不利于心理健康。这也说明在压力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是否对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取决于个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去应对这些应激源。积极的应对方式如求助可有效缓解应激强度,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则不利于心理健康。⑦

总而言之,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任何职业都面临着沉重的压力,教师职业当然也不例外。青年教师只有认识到压力是工作、生活中的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才能对压力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面对压力不后退、不恐惧,敢于向压力挑战,从而把压力作为前进的阶梯、成功的起点。其次,青年教师在处理压力问题时,要采取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积极面对问题,避免各种消极的应对方式。最后,青年教师还要增强主动求助意识,积极主动寻求来自他人的帮助,得到朋友、邻里、配偶、父母支持帮助的个体不仅能更经常地体验到快乐等正向情感,而且也有助于宣泄烦恼、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增加克服困难的能力,是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因素。

注释

① 韩柳洁.高压之下,发展之路在何方?[N].人民政协报,2012-12-24.

② 潘欣,王剑,郑子健,唐燕.陕西省高校教师工作压力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9-33.

③ 朱小茼,李建明,张郢,李翠维,杨绍清.高校教师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664-666.

④⑥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修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健康与亚健康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健康 亚健康 体育锻炼

傅善来等介绍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报告,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经医生检查,诊断有病的也只有20%,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75%。从体育学角度,对人类的亚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各种不同类别的体育项目对人体亚健康状况进行干预,区分出不同类别体育项目对亚健康干预效果的差异性,旨在为减少和缓解亚健康状况,提出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或已经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在处理学习、社交、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问题时,时常产生内心矛盾冲突,从而产生情绪低落、忧郁、焦虑、头晕、失眠等亚健康的表现。

1亚健康的概念

亚健康状态是近年医学界提出的新概念,是一种临界状态,一般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却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机体无器质性病变,但是有一些功能改变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我国称之为“亚健康状态”。

2亚健康的分类

关于亚健康的分类方式,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根据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和症状,主要可分为躯体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社会适应性亚健康、道德品质性亚健康。

2.1 躯体性亚健康。躯体亚健康主要临床表现在以下方面:有疲劳感、头晕头疼、心慌、食欲不振、胸闷气短、消化吸不良、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等症状。这种状态的亚健康如持续发展,将会影响人体各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最后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2.2 心理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有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情绪急躁易怒、心中懊悔、紧张、焦虑不安、睡眠不佳、记忆力减退、无兴趣爱好、精力下降等症状。

2.3 社会适应性亚健康

社会适应性亚健康患者不能很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在工作或学习中,会遇到重重困难,人际关系紧张,没有知心朋友,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和人际交往,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进而会继发地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2.4 道德品质性亚健康。道德品质亚健康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等。人常常陷入个人狭隘的知识经验圈子,不能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在思考问题时常常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思维缺乏灵活性、逻辑性等等。意义障碍是指内在的心理因素妨碍对道德要求正常理解而产生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拒绝教育者的教育,形成消极的心理定式,毁坏任何教育方法的效果。

3大学生亚健康的成因

3.1 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的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社会的竞争、学习和就业压力日趋激烈,导致学生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过大,大脑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不能得到及时和充分的休息,导致人体的机能下降,神经系统失调,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影响了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机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3.2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不规律的起居和饮食习惯,会导致人的生物钟以及消化系统的紊乱。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都有着诸多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熬夜、不吃早餐、偏食、过度节食、吸烟、过度饮酒、睡眠不足等,这都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理代谢,甚者造成代谢紊乱。使大学生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最后导致各种疾病发生。

3.3 缺乏运动和身体锻炼。由于学生对自身健康关注度不够,对体育锻炼作用认识不足,没有自觉锻炼的意识,再加之进行体育锻炼的产地、器材和和师资的缺乏,导致学生锻炼的时间和次数严重不足 ,缺乏运动会直接导致身体素质下降,营养过剩、肌体抵抗力下降,长时间的静坐会造成大脑供血、供氧不足,而使大脑处于亚氧环境,导致大脑疲劳,从而出现亚健康的一系列症状。

3.4 人际关系的影响。由于受地域文化、生活习惯、家庭背景和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影响,有许多新生进入大学后不能很快融入新的集体,不能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出现同学间关系不协调,遇事容易偏激,容易感情用事,易产生沉重的内心苦闷、心理障碍和行为障碍,导致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4 预防措施

大学生亚健康群体应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通过体育活动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促使亚健康到健康的转化。

健康与亚健康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何预防亚健康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改善人体各系统的功能,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率,加强组织器官的营养过程,改善大脑皮质和神经体液的调节功能,促进脑中多种神经递质分泌,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加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

【参考文献】

[1]傅善来,蒋有倩走出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健康与亚健康的关系范文6

摘要:目的:了解绵阳师范学院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绵阳师范学院在校3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其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就业形势严峻、精神压力大、心理环境等。结论:在校应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多渠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更好就业、适应社会及挑战未来提供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健康教育

1.大学生对亚健康知识了解程度

绵阳师范学院在校学生中,女生亚健康状态检出率高于男生。绵阳师范学院学生多来自农村,由于传统文化、社会偏见、经济状况等易造成女性的消极心理,如自卑、依赖、受挫能力差等,生理周期自觉症状加重等有一定关系。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健康相关知识的了解,对亚健康认识不足。亚健康虽然不是疾病,但机体长久处在亚健康状态,而处理不当时,可向疾病转化。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的群体中多存在依赖性强、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控力差、生活习惯不良和体育锻炼不足等因素,易导致亚健康的出现。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体育专业学生亚健康检出率。体育专业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过程中,形成机灵活泼、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体育锻炼是促进人体功能全面发展的最佳手段,加强了健康与亚健康、社会性与生物性之间的高度协调与转换,同时也促进了心理过程对人的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合理调控。一年级、四年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率高于二、三年级。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门,对新的学习方式和环境的不适应,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稳定,人际关系的淡化等;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学生,城市的繁华和自身吃、穿、用的攀比引起自卑心里,造成心理障碍;四年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情感问题、以及缺乏体育锻炼,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身体机能下降和抵抗能力的下降,引起心理异常。

2.影响因素

2.1社会压力与生活习惯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才竞争的日益加剧,在校大学生承受了比以往更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同时,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学生。多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习惯不良、宿舍卫生较差、体育锻炼不足等,易导致亚健康的发生[2]。

2.2亚健康认知不全

亚健康虽然不是疾病,但机体长久处在亚健康状态,处理得当,则身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患病。在校大学生是亚健康好发人群。但却没有引起大多数学生足够的重视,对亚健康知识没有足够的了解,学校对“亚健康”宣传的不到位和学生对亚健康没有足够的认识是学生不知预防亚健康的主要原因。

2.3缺乏体育锻炼,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差

学生对公共体育课不赶兴趣,同时也不出早操,一周锻炼的时间少于4个小时,体育锻炼的缺乏,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引起身体机能下降和抵抗能力的下降。

2.4心理失衡

学校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引起心理失衡,大多数学生是由家里资助上学,一旦毕业,就意味着找工作,自立等烦恼的问题。学校生活稳定而安逸,毕业生在临毕业时充满豪情,经过几次招聘,面试后却发现现实的残酷,心理的落差引发学生心理失衡。

2.5角色转变

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由老师严管,父母严督,高强度长时间的学习环境进入一个的环境。学习方式的改变、角色的转变、环境的改变、学习任务的转变,交友圈的扩大的种种不适及人际沟通与人际交往的问题引起亚健康。很多学生都来自农村,进入到大学,城市的繁华和自身吃、穿、用的对比引起自尊与自卑,引起心理异常。

2.6自我意识强烈,缺乏协作精神

独生子女大学生个性鲜明、强烈,许多人养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为人处世方式,不能够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缺乏与他人相处、沟通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

3.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绵阳师范学院的学生亚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中女性高于男性,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非体育专业高于体育专业,一、四年纪高于二、三年纪。出现这一状况的大学生普遍对亚健康的认知不全,其心理生理上的失衡,身体缺乏锻炼,生活无规律,社会适应能力及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不强。在校大学生是亚健康好发人群,但却没有引起大多数学生足够的重视。亚健康虽不是疾病,但人体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适当调整,则身体可以恢复,反之,则患病。

学校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次数的讲解、宣传亚健康的知识,使学生充分了解亚健康的起因、症状、外部表现以及后果。对于患上亚健康的学生要积极的治疗,做到预防为主,治疗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减轻精神紧张。加强自我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消除精神疲劳,益脑健脑,促进思维。运动能改善不良情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改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受益无穷,不仅可以修身养性,而且能够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善待失败,把失败看成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善待压力,把压力看作是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会适度减压,以保证健康、良好的心境。开展独生子女心理研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品质,以增强环境适应能力及抗挫折能力。通过课堂理论知识讲座激发学生内在的强烈锻炼动机,而且能对自身健康状况、锻炼效果作出评价,合理调节体育锻炼的项目、运动时间及负荷,达到享受体育、健身健美的目的。要使高校体育的价值超越学生时代,具有终生受益的意义[3]。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一些富有时代感、实用性强、竞争更为激烈、趣味性和娱乐性更浓厚的体育锻炼方法,以提高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自觉性与积极性。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关心和爱护学生,努力为他们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心理测试与调查。开展毕业生心里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性氛围。(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户蕴情.影响高校女生体育教学的因素及对策[J] .高校研究,20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