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总结

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总结范文1

摘 要 自然科学是涉及各行各业的研究领域的大学科,掌握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是研究自然科学人员所必须切身认知的内容。本文通过辩证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科学,整理自然科学的认知模式,探索其发展规律。

关键词 自然科学 逻辑思维 非逻辑思维 批判性思维

自然科学是一门范围广博的知识范畴,是针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知、归纳所形成的科学体系。其涉及的知识层次、知识面基本上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通晓其发展规律和特点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人员所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自然科学的特点

(一)自然科学的获得方式

中世纪末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孕育期,当时最杰出的人物,13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罗吉尔•培根对经验和事实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他指出:“大家公认,我们通过三条途径获得知识,即权威、理性和经验;然而,当权威不知道事物的理由;理性也不能分辨是诡辩还是论证时,除非结论为经验所证实。”正是由于罗吉尔•培根的提出和倡导“实验科学”,强调只有实验方法才能给科学以可靠性。

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进一步指出,实验科学最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利用实验来增加积累事实知识,并提出:“从感觉和特殊出发构造公理,然后是连续不断地、逐渐地上升,直至最后达致最普通的公理。”正是这种思想和思维模式指导和推动了科学理论发展,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由此可见,自然科学作为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获取方式上依然是由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作为其获取的主要途径。

(二)自然科学的归类和整理

当我们在通过科学观察和实验获得的知识并不是科学规律。一般而言,从科学知识向科学规律和科学理论过渡要经过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知性认识:只要是对科学知识进行分类、系统化并加以分析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科学规律。

理性认识:主要是在科学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理论体系,以便反映客观世界普遍而不然的联系。

在科学的归类和整理过程中相应发展出各种科学方法,可大致分为:广义归纳法(本能归纳、常识思考归纳和批判性科学研究归纳)、演绎法(亚里斯多德的形式逻辑三段论为基础,符号化过程,数理逻辑,公理化方法)和类比法(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或统一,推论其可能在其他方面也具有相类似性;虽然类比法逻辑根据不充分,但是它提供科学发现的重要线索)。

这三种方法都体现出科学在推理上的所透露出思维模式――逻辑思维,特别是演绎法,可以说是将人类运用自然语言进行思维的经验提升到基本思维规律和基本思维方法的高度。

(三)自然科学的合理性和可错性

哲学家布朗指出,“合理性”概念的古典模型具有三个特征:普遍性、必然性和规则性。科学的合理性首先表现在经验规律和理论规律的逻辑关联中;其次经验和理论规律间存在相互支持的逻辑关系;另外就是理论规律的合理性突出地表现对某些经验规律的矫正;科学规律的合理性可以通过科学实践的有效性来说明。

针对科学的可错性,我们通过20世纪初,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科学发现的逻辑》中所指出来说明:在真实和错误之间存在着不对称性,没有理论可以被证明是对的,但有些理论可以被证明是错,科学和非科学由此可以界定。在科学领域,至关重要的观念是要“证错”或“证伪”,而不是“证对”。

二、逻辑与非逻辑问题

由上面的自然科学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在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始终贯彻着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过程。

在推理过程中,人们一般把归纳法作为科学假设或科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借助这一方法,通过大量实验进行概括,构建解释所观察的或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新体系,其可靠程度虽然不够,但却富于创造性,它是作出理论发现的重要方法,然而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理论都可以通过归纳法来获得。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决不能用归纳法来发现物理学上的基本概念。

而与归纳法相对应的演绎法,即从一般到个别,用一般理论来分析解释具体事物的方法。运用这一方法,人们需要借助某一普遍法则或原理,也就是说,演绎法应用的结论受初始条件的制约,前提正确,才能确保演绎正确。但是由于演绎法是将一般原理推广应用现象的过程,很难导出新的概念或经验。达尔文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验总结:我必须从大量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理出发,我怀疑原理中有谬误(在他看来,用演绎法在生物学领域是不可信赖的)。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演绎法的纯逻辑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就如同科学社会学家巴伯在《科学与社会秩序》中分析说,强调科学发现过程中逻辑的作用这样一个惯例漏掉了科学中大量最重要的东西,漏掉了所有可能的错误,漏掉了科学发现者的所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漏掉了所有对已有发现成果的思考,漏掉了所有对周围世界认真探索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家莱恩•杜波斯曾在《路易•巴斯德》中写道:“构成科学的原材料不仅是科学家的观察、实验、计算,而且还有他们的冲动、梦想和愚蠢。”

三、从辩证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去看待自然科学的发展

从创造性角度来看,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意识和潜意识、逻辑和非逻辑交互作用的过程。当出现问题,研究者就会出现一个“主观模拟”过程,他们会去主观想象周围事物,并集中注意到某些特定现象,运用主观的臆测获取表达形式,然后运用科学的语言把心中的发现和想法描述出来,形成真正的科学假说,然后通过严格的科学方法论证检验。

不仅如此,科学发现的过程还是革命性和渐进性相互统一。即我们所常说的:“破而后立。”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科学家廷德尔说,知识一经获得,便给自己的周围投射上微弱的光亮。重大的科学新发现一旦作出,成功的科学家立刻会从可能的角度予以观察,并将它与其他知识体系相联系,以发现科学研究的新途径。

四、几种常见的自然科学思维方式

归根结底,自然科学研究是对先前思想和行动所依据的学所及原理不断进行检验的一种思想活动,有条理的批判性思维是科学的基本特点。

“大胆的想法,难以证明的预期,以及推测性的思想,是我们解释自然的唯一手段,也是我们把握自然的唯一法则和唯一工具。”

――科学哲学家 波普尔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苏越,黄展骥.逻辑与知识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总结范文2

【关键词】职业中学 物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72-02

物理是机电类专业和建筑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不仅与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有别于普通高中的物理课程,具有本身的特殊性。他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物理原理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物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机电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奠定基础,这门课程的基础打得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根据专业变通教学内容

职业中学的专业与其培养目标有密切关系,这就决定了各科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对于物理教学内容,在教材系统的基础上,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关系,做到因专业种类选择教材,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例如,对机械、机电一体化、建筑专业,力学内容应作为教学的重点,把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矩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内容予以加深拓宽。也为后续课程《机械基础》、《工程力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电子电工、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专业、应酌情减少力学内容,突出电磁学内容,例如电磁感应、电路计算,交流电产生和应用等,并适当增加课时,为以后开设《电子技术》、《电工技术》等课程作好准备。

二、联系职中学生实际变通教学内容

职业中学学生情况各异,基础参差不齐,任课老师做好深入的摸底工作,吃透班情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紧密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征、认识能力,采取巧妙灵活的办法,增加或删减、压缩有关章节的教学内容,既按教材系统教学,又不呆板划一,使学生在学习上既吃得饱,又吃得消。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其学习潜力较大,应适当拓宽知识而,多增加实际应用知识,开阔视野,也为令后学习或深造奠定了基础。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班级,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按照基本要求,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采取学一点、会一点的方式,培养兴趣、循序渐进,职业中学的物理课程,根据专业和学生实际变通教学内容,是比较经常的工作,这是职中物理教学的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普通中学物理教学之所在。

三、由浅到难,引入日常生活,培养兴趣。

职业中学的物理教学应从学生智力水平的实际出发,对难度较大的如识,开始可适当降低难度,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学过程和内容要体现从一点一滴着手,使学生享受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乐趣,从而激励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失重与超重问题”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课外去体会。比如:让学生骑自行车通过连续光滑的起伏路去体会失重与超重的感觉。这样就把知识和感受切实结合起来,容易理解抽象的物理理论知识。

四、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创设学习情境。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而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是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操作与心智活动相结合极为晕要的途径。例如,验证磁与电的关系时,过通过讲解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小实验:用废旧变压器上的漆包线绕在一铁钉上,再让线圈用一节1.5V干电池给其通电,然后去验证铁钉是否有磁性。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也给课堂气氛带来“生机”。

五、有的放矢,大面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知识的传授,而且对学生在学习中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职中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上要针对他们不同的程度,进行多层次教学,既要有一致的要求,又要有“对症下药”的教学方法。在课外要进行辅导,耐心帮助,在课堂提问中要有针对性,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创造一些课堂发言的机会,所提问题尽量使他们能够正确解答,并及时充分地肯定他们的成绩,增强他们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感到有赶上好学生的可能。通过因材施教,启发培养,循序渐进,激发各种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兴趣能启发人的灵感和智慧,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唤醒那些对待知识态度冷漠的学生的意识,使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那么,职中技术教育中的物理教学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六、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物理是一门带有探究性质的自然科学,通常都是通过做实验,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总结出对应的自然科学规律,规律的总结是经过人们彼此讨论的结果,根据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讨论的情景,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完成讨论,调动他们彼此协作和探讨。例如,在电学基本知识中,有电路串联和并联的基本知识,教师可以把学生分层若干小组,然后分配每个小组做实验的任务,让他们自己用导线连接电路,学生在对电路的连接中,会深入区分并联电路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灭变化,会领悟到并联电路与串联电路之间的区别。教师不要简单地将结论式的知识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小组内部展开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总结出电路、电流等性质,最后,教师要求各个小组分别总结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然后对这些结论进行分析对比,公布出准确的结果,这样学生都会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小组内部互相协助,树立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确保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且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实验现象的发生,对于后面知识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总之,职业中学物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是确保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教师要注意积极总结教学方法,在不断地探索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总结范文3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化学;师生互动;课堂气氛

在现行的教育背景下,作为即将准备中考的初三学生来说,虽然化学这门课程具有趣味性,但新增加一门课程对他们来说会是一种负担,因此对教师就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如何让学生能尽快接受化学这门学科,且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笔者通过自己平时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出初三化学对学生来说是启蒙学科,一旦学生在初三对化学失去兴趣会对学生以后的求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应该在初三阶段就培养起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20世纪70年代,一个思维可视化的图形工具被创造出来,它可将具有分层或分类关系的信息通过一个中心关键词来表示,然后再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线将分支展开,把发散性的思维过程变得具体化,利用这种工具进行教学是一种适合现代教学要求的新途径。尤其是在自然科学类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拓展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具有较好的作用。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智图,主要是从分层和分类上对信息进行组织,往往由中心关键词往下一级进行延伸,其中用文字或色彩来表示不同层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可将人脑的思维这种抽象的过程通过图形的方式具体化,它是由一个中心关键词可以分散出很多分支而这些分支又可以作为一个中心关键词,向下一级无限发散。这样可以使事物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通过图形的方式变得一目了然。

思维导图在我国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是从2004年开始,国内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一线高级教师开始尝试将这种方法与教学相结合并且取得了惊人的效果,由此大家就都开始来尝试使用这种新方法。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笔者通过在自己工作的学校以自己所带的两个班级学生为实践对象,由于均是刚开始接受化学知识,且两个班的学生其他各科平均成绩不相上下,因此两个班学生的水平可以认为一致,笔者将其中一个设为实验组,另外一个班设为对照组,对他们分别实施不同的授课方式,实验组采用思维导图的授课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实验时间为期一个月,实验结束后作者通过对学生进行一次小测验以及平时对两个班级学生上课积极性来综合评价。

例如,在实验班针对化学第二章,当老师将空气中的物质组成用思维导图进行板书时,老师还没开始讲解,学生就已经炸开了锅,同学们在下面进行着热烈讨论,貌似发现新大陆一样,惊讶自己每天呼吸的空气中有这么多的物质,课程气氛非常良好,学生们课下也不会花太多时间来复习这块知识;而对照组却恰恰相反老师像以前一样进行授课,同学在下面都听着老师讲,下面一片寂静,学生对所讲的空气的了解也是极为抽象的,课下学生们似乎还在对当天学习的知识的消化。

实验结束后,笔者就很自信地对两个班级均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教学,到目前为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以将复杂的、系统的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活灵活现的通过框框和线条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方法,可以将此方法在我国自然科学类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普遍推广,不仅有利于学生轻松地掌握基本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学的本领。

参考文献:

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总结范文4

论文关键词: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战后美国 基础教育改革

20世纪以来,为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教育改革迭起,虽然各个时期的改革目的不尽相同,但每次改革都是以基础教育教学为主,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20世纪50年代崛起的结构主义,对美国课程改革影响重大,自20世纪中叶至今仍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试以二战后美国历次教育改革为线索,论述结构主义对其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及主要观点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背景

结构主义课理程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二战以后,出于与苏联抗衡的需要,美国急需改善教育质量低下的局面,要求改变教育落后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而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无疑成为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的强劲催化剂。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了《国防教育法》。1959年底,在马萨诸塞州的伍兹霍尔,全美科学院召开了35位各领域专家参加的会议,布鲁纳担任主席。《教育过程》一书是布鲁纳在大会结束时做的总结报告,其中心问题是,教育课程的编制中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它是围绕课程改革的中心论题阐述教学理论的,因此又称为结构课程理论。

(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1.课程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所谓基本结构,就是指各门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等理论知识。布鲁纳认为,只有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门学科;只有把具体的事物放到知识的结构里去,才容易记忆和便于运用;只有掌握了基本结构,才能举一反三,有助于理解其他类似的事物。

2.学习准备观念的转变,提倡早期学习。

提倡早期学习是布鲁纳的中心思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关于“学习的准备”部分的第一句话就是,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式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因此,他认为应该将比较高深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学习,随年级升高,多次反复学习,逐渐加深理解,最终掌握。在课程编排上,提出了螺旋式编排方式。

3.提倡发现法。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体认识结构的构造过程,基本结构要靠学习者对它的主动作用来获得。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引和帮助下,自己去探索和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取知识,成为一个发现者。

二、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历次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的改革

这次教育改革就是在以布鲁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在这次改革中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贯彻。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使美国认识到自身科技教育的落后,他们决心改革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教育。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教育法》规定,增拨科学教育经费,重点改进各级学校的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称“新三艺”)的教学,这成为美国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改革开始的标志。

在结构主义的影响下,此次改革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变革。课程目标,从“生活适应”教育转向基础科学知识的教育。教学内容,出现了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和外语在内的“新三艺课程”。新教材的编写,采用螺旋式编排方式。内容现代化,使教学适应时代的需求;内容理论化,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某些课程内容逐级下放,贯彻早期学习的理念,等等。教学方法,倡导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从未认识的观念之间的关系和相似的规律性,像科学家一样思维,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发现的积极性。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强调优等教育,强调理智训练和智力发展,培养天才,制订了严格的学术标准并采纳了重视学术性科目的课程政策,加强了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语的教学,适应了美国当时的需要。可以说,这次教育改革有针对性地纠正“适应生活”教育的弊端,提高了美国教育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过于强调学科独立性和完整性,教材编制脱离学生实际,对教师要求过高,造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局面。同时,这次改革由于过多增加了抽象理论知识的比重,忽视了应用知识和基本知识的训练,产生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

(二)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改革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则是源于对结构主义课程的批判,其思想基础是人本主义思想。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社会动荡不安,各种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激起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造成学生对科学的日益冷漠和不信任。人们开始对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反思,指责学校压抑个性,是非人道的,学术至上的课程受到怀疑和指责。在这种形势下,人本主义的课程改革思想兴盛起来。

这次教育改革注重个人的自我实现;课程结构方面反对学科中心课程,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课程内容上提出“适切性”原则,即课程要符合学习者的兴趣、能力及需要,与其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密切联系;课程结构的组织上注重“统合”,打破教材界限,强调知识的广度而非深度,关心知识的内容而非形式;教学方法上倡导“掌握学习法”,以情感影响为主,提倡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联系。

可以说,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对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颠覆,它对结构主义课程的唯理智、唯学术倾向进行了强烈的批评,反对片面地把重点放在智力和学问上。因而,这次教育改革不仅没有体现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影响,其思想反而在改革中受到批判。

(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的改革

70年代的人本主义课程改革,并没有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反而助长了反理智主义,造成了学生学业水准低落和纪律训练松弛,甚至不少公立学校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对知识的掌握比60年代的学生还差得远。这使人们又开始重新反思结构主义课程的价值,重新强调中小学教育中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学生掌握读、写、算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次改革思潮称为新学科结构主义思潮,其要旨在于既强调学科知识,又避免学科结构主义的唯理智的片面倾向,美国又掀起了一场“回归基础”的教育运动。

这次运动中,各科目注重基本事实、概念和原理的教授,大力压缩选修课,对学生实行严格管理,加强纪律教育。在小学,要把读、写、算作为重点;在中学,要把大部分在校时间用于英语、自然科学、数学、历史的教学等。这场恢复基础的运动,虽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但是消除了人本主义课程改革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到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注重科学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奏响了80年代教育改革的前奏曲。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

1983年4月,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处于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提出了加强学术教育,揭开了20世纪80年代教育改革的序幕。1984年,美国国家科学教育家学会为加强对学生的科学教育,先后在16个州开始试行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又制定了“2061计划”,倡导“教导所有的学生在各科学和技术方面有相当扎实的基础”。该组织在1989年完成并公布了一份题为《普及科学——2061计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的文件,强调教学的重点应集中在最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上,并且更有效地把科学基础知识教好。

进入90年代,美国已真正认识到学术素养不足是学生培养质量下降的症结所在,1990年的《全美教育目标》,1991年的《2000年教育战略》和1993年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都一再强调中小学的核心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科学素养。

可以看出,自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又重新强调学术标准,提高教育质量。为达到这一目标,政府颁布各种文件、方案,制定国家标准,来确保教育质量的提高。内容上,注重最基本的知识,不求广而求精,结构上,要求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而不在于内容有多高深。这些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是吻合的。

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总结范文5

关键词:自然科学;化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40-01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化学美包括化学直观美、化学语言美、化学理论美、化学思想美、化学社会美。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想,我们应该欣赏物质呈不同的可爱颜色、形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化学知识;欣赏科学家持之以恒、追求真理的高尚情操及爱国情怀;让学生领略到化学世界的无限风光,了解化学对人类有多重要;让学生能真正走进化学世界,学以致用。

一、美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落实的现状不容乐观

目前,大多数中学老师在中考或高考的指挥之下,往往是只为应试而教学;学生也只是为了能升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或为了一张文凭而学习;大部分学生家长也认为只要能应付考试,能尽量考出高分,让自己的子女考入重点高中和名牌大学就行了;“美”不“美”无所谓,“分数第一”的心态仍占据着许多老师、学生和家长们的心,“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的学子们已越来越少了。在这样片面追求分数的教学下,哪里会有“美”的享受,应试的心理、对化学学科美育认识不足、化学教师自身审美素质不高等问题是急需解决的几大问题。

二、教师要富有时代性的教学观念是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美育的重要前提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叶老先生主张“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只是“教会学生知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检查者和总结评定者。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是学生完成当前学习任务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一生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国家、民族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教师要把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重点,这要求教师要富有时代性的教学观念,不但要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最新的国内外教育改革信息,并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的转变。

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同学科之间在知识、能力的获取方面存在着持续的联系。如物理学科的密度、压强、浮力、质量等基本规律出现在化学学科中,在教学时,应适当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注意学科交叉和渗透关系,既要注意学科内部各教学内容间的纵向联系,还要注意不同类别各门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既要组织学生学习分科知识,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使各科的知识、技能相互迁移,互成体系,最终形成“能力链节”与“知识树”的整体网络。

三、开放化教学是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美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学校教育实现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流中,已有一些中小学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进行了可贵的实验探索。其中,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广场路小学“立体型教育”实验取得的研究成果就很引人注目。

开放化教学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构成,既要突破“教师中心论”的束缚,也要突破“儿童中心论”的偏执。

开放化教学还要求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研究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联系,研究知识的运用使学生学习掌握的知识活起来,避免教学脱离实际,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开放化教学还要求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将学科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课外教学结合起来,形成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的教学活动体系,使教学跨越课堂,跨越校门,帮助学生实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结合,掌握比较完全的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益。

四、教师在审美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其自身审美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这要求教师要掌握美学基本知识,并能与化学学科知识融通;要具备良好的审美心理结构以及较高的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力;具有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并能运用以实现自身人格和形象的美化;掌握基本的美育原理和美育方法并具有将其运用于化学教学中的能力。

结合化学学科教学特点,在教学中应注意:

1、作为教师,首先要培养自身的审美素质,通过自身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美的体验,同时,在教学中应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到学生的进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教师赞赏的眼光和鼓励声中不断进步。

2、使学生将化学知识变为审美对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通过挖掘化学中的美,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品质。

3、化学是以认识物质为前提的,形形的物质无不体现出化学的物质美和自然美,以及由此产生的化学现象美、化学工具美、化学方程式的简洁美各化学的社会美。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内容知识概念清晰化,并将教学内容知识结构清晰化,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逻辑美,同时还应注意到化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联系。

自然科学基本知识总结范文6

每件事情都应该知道一点

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的字面意思为自由教育,但其涵义却非常丰富。liberal education最初指在古希腊时期给区别于奴隶、工匠等那些听从他人命令进行工作的人的“自由人”教育,而自由人则往往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道路。

到了近现代,liberal arts education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代名词,它强调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对“技艺”的教育。它关注的是如何把一个人教育成一个具广博的知识背景、能独立思考、能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的健康个体。它通过对学生在艺术、历史、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全面教育,培养学生沟通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我看来,博雅并非仅在西方有之,在中国也是存在的。像中国儒家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体现的是一种使人性臻于完善的教育理想。之所以这样理解,那是因为博雅教育指的是一种教育方式,教育精神,一种培养通识而非仅授予某项知识的学问。是以,这种教育可以超出国界的限定。

当年,去北京参加会试,点了翰林。这位湘乡来的“老农”(章太炎语)便踌躇满志,以为天下学问尽在于己。等到他遍拜当时北京的文化精英时,结果发现人家所谈的学问,竟都是自己闻所未闻的。爽然若失的曾氏,这才知道以前所习的八股制艺,其实只是块用过后就该扔掉的敲门砖。他在家书中感叹道:“此中(指科举制艺)误人终身多矣”。曾氏从此发奋向学,转益多师,最终凝成了具有博通风范的“士大夫之学”。曾氏的士大夫之学,是一种“无用之学”,但是他以之治军,练成了一支所向披靡的湘军;以之从政,成为一代中兴名臣;以之治学,则蔚然成为儒宗。

英国思想家约翰•密尔对博雅教育的总结最为精辟:“每件事都知道一点,有一件事知道的多一些。”

哈佛大学的杜维明教授考察了中国、美国、香港和台湾的博雅教育后是这样总结的,博雅教育在中国的普遍称为素质教育,美国称为Liberal Arts Education, 香港称为博雅教育,台湾通称为通识教育。虽然对博雅教育的叫法不同,但是各方面都一致认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大学应该注重通识教育,提供人文训练,培养人文素质。

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陈坤耀认为所谓的博雅教育就是一种全人教育。

复旦大学的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里所讲的博学就是博雅,这里所讲的笃志就是专业。

由此观之,博雅体现的是博,博之后方能有雅。博雅教育传授的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一种体现人生终极关怀的教育方式。

内在价值的终极性

谈到博雅教育,有一个概念无法逾越过去,这就是人文科学,什么是人文科学呢?

从学科分类上来讲, 中国的学术界通常把学术领域分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类,而人文科学则从属社会科学。 美国通常分为自然科学 (sciences)、人文科学(humanities) 和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三部分。 人文科学,即humanities,顾名思义,是有关人的学科。

《大英百科全书》对人文科学的界定是:“人文科学是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的总和。人文科学是一门对人的自我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定义最贴切、最直接的一种学问,一般人认为人文学科构成一种独特的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主义的学科。人文学科包括如下研究范畴:现代与古典语言、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艺术实践,等等。”照这个界定,人文学科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等学科。

自然科学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的问题,而人文学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是不同的,是什么不代表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也不代表是什么。这个道理在英国哲学家休谟那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从工具性和功能性考虑,人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产生的影响是缓慢的,具有渐进性和积累性。一项技术的发明或者一个管理理论的产生,马上都会引起生产方式或者管理方式的变化。比如袁隆平的小麦改良,蓝海战略理论的应用等等。但是,文艺复兴持续了几百年的时间。人文学科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不等于人文学科没有“用”。人文学科的功用最主要的就是“教化”。黑格尔说过,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能脱离直接性和本能性。

既然人文科学是这样的价值追求,那么博雅教育的内在价值又是什么呢?雅教育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或专业训练,而是通过几种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一种身心全面发展的理想的人格,或者说发展一种丰富的健康的人性。其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其所成就的,不是没有灵魂的专门家,而是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人文科学与博雅教育的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挑战与出路

在市场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人文教育与博雅教育都面临着严峻挑战。可以发现,我们的博雅教育有两个方面的夹攻,一个是从上到下的国家意志、另一个是从下至上的市场和风俗的力量。两者之间各自独立,还好对付一些。一旦它们整在一起,我们就更加艰难了,这就是博雅教育面对的问题。

既然现代社会都是倾向背离它的,我们为什么要守住博雅或者是人文的东西呢?因为现代社会,不管是社会主义也好,资本主义也好,都是工具主义、经济主义的,用经济的语言来定义社会制度,这就是我们的博雅教育处于守势的原因。我们不是要学哪个制度,也不是要经济自由主义,我们唯一的根基,就是人类生活固有的内在价值。任何社会制度,任何现实的力量,都有背离人类基本内在价值的倾向,从而总要有一部分人担当守护者的角色,这与古代、现代、后现代、东方、西方都没特殊的关系。我们的任务不是去顺应一时的潮流,而是要守住和激活人文内在价值的永恒的源流,防止此起彼伏的潮流变成泛滥的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