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文化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旅游城市、文化导向、文化特色

中国境内的旅游地点,一般人都会知道北戴河、山海关。可是却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不知道其实这两个地点是隶属秦皇岛市的,它们是秦皇岛的两个旅游区。也就是说在秦皇岛的旅游形象推广上,对于秦皇岛文化的部分导向系统不明晰,各景区相对独立,所以在旅游现状上才会各领,不能形成整体文化氛围的旅游城市形象。秦皇岛对于旅游城市形象的宣传推广的过程,急切需要清晰、明确的执行。针对秦皇岛城市性质设计的文化氛围,笔者从秦皇岛市城市旅游文化出发,通过秦皇岛的地域特色分析和文化导视系统的概念、文化特色、文化内容的分析,确定文化导视系统在秦皇岛旅游城市的城市宣传中的重要作用。

一、城市导向系统在秦皇岛旅游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城市导向系统是帮助旅游者顺利完成旅游的最主要的视觉信息辅助系统,如果能从我市城市旅游文化出发,对城市文化的导向系统进行严谨的视觉信息的设计规范,对促进我市“文化旅游”的平台建设,提高“旅游城市” 的整体氛围,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文化导向系统则是针对秦皇岛城市文化所设计的城市导向符号,在旅游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上能够促进旅游内容的完整性和明确性。文化导视符号能够帮助旅游者或者城市中的人认识秦皇岛自身。也可以把它当做是一个城市的景观,因为它不仅仅对城市的认知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它也和旅游的环境共同构成城市的旅游内容。它也将成为旅游城市必备的市政建设之一。

如果把道路或者建筑建设比喻成城市的硬件建设,那么导向设计系统无疑就是城市的软环境。城市导向系统是城市形象、特征、文化的综合和浓缩。秦皇岛,沿海而居。是国内著名旅游避暑度假胜地。自从确立推广秦皇岛这个旅游城市形象以来,政府也对于城市导向有了一定的关注,例如:设立盲人站牌来解决部分弱势群体的交通问题。但是对于外出旅行的人而言,旅游方面的导向系统设计还不够系统;对于居住在城市中人而言,几乎感觉不到秦皇岛的旅游文化,不能在城市的各个地段都明确凸显秦皇岛城市文化的专属特征。而明晰、系统、有内容的文化导向系统必定会使旅游城市的品牌化更具有市场竞争力。也可以用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形象。文化导向标识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识别系统,还代表着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二、秦皇岛旅游城市的城市导向系统的设计概念

以“建设宜游城市,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把秦皇岛建成“休闲之城、魅力之城、宜居之城”,旅游立市的各种战略一直实施得如火如荼。2011年,我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2000万人次,达到2127.4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2.84亿元,并荣膺“2011年度最佳休闲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城市休闲国家标准试点市”三项荣誉称号,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为了更好提高城市形象,城市形象一直不断更新变化,市政设施越来越完善。但是在文化导向系统上还没有很好的规范,在不同的地点或者路上看到的景观也几乎没有关联性。特别是在步行的旅游景点中,以在求仙如海处旅游景点为例,就有多处关于历史发生时间的记录,什么八卦阵、古代攻城的兵器等等,多是文字的注解,并没有形成符号化或系统的设计。只有把这些具体的历史文化提炼出来,符号化、景观化、系统化,让他们也重复的形式入住整个城市,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才会对它们更有认知。旅游的人也才会在逛街或者观光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形成明显的文化链条和印记。

三、秦皇岛旅游城市的文化导向系统的文化特色

秦皇岛旅游城市的导向系统应该它特有的城市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城市文化的提炼是一个旅游城市导向设计的核心。时间在流转,历史在发展,秦皇岛的历史长河中不是仅发生了一次求仙活动,它有其自身特有的风土人情的历史积垫,虽没有在历史课本上形成历史事件,但是像耀华玻璃、昌黎葡萄酒、集发植物园、北戴河疗养院等真实地存在这个城市中,并且和秦皇岛一起成长中。它自身就有其特有的文化魅力。通过对这些文化的整理,形成具体的文字和符号,把它们建设到步行的地点,让人们在旅游进程中了解秦皇岛这些特有的文化知识,和特有的秦皇岛温暖。以最佳的方式为人们提供所需的文化信息或符号。这就是秦皇岛的文化导视系统特殊的艺术魅力。

四、秦皇岛文化导视系统的内容设计特色

在城市的内部和景区内部也应间断性地作出与旅游知识相关联的文化类导视标识,以加强旅游者对城市知识文化的了解和印象。在生活的空间打造旅游景点,北京土城路地铁站站点融入了“青花瓷”概念进行艺术设计。青花瓷式的壁画中透漏着浓郁的中国式美丽。而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站的“水立方”的概念设计。像在美国肯塔基新港的河道改建工程中的导视系统设计中使用了9个最能体现城市历史的图标,每个图标都代表着城市的一段历史。这 9个图标被广泛地应用城市中,行走在城市的任何一处,这些图标都会时刻向人们提示着这里的历史。韩国城市内也是这样做的,把与文化相关联的内容制作成文化导视系统,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让文化导视系统成为城市景观,来做信息导视。让这些导视系统本身就成为旅游景点的一部分,它本身具有导视的功能,而艺术化的设计给受众带来的又是新鲜的视觉体验和文化记忆。这也是凸显旅游城市导视系统特色的地方。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民族社区;文化记忆;景观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266-01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居住的社区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在西部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区,人们居住环境由分散向集中发展,社区化居住形式日趋普遍。社区是宏观社会的延伸和表象化的再现。它给人们带来生活和社交方便的同时,它社会生活的广泛性与复杂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我国西部的一些民族社区。虽然社区在关系结构上基本一致但由于民族构成、文化背景、历史传承、风俗习惯等不同。如果在民族社区建设中不考虑这些差别。有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文化冲突。社区管理者在加强管理同时,在文化硬件和软件的建设上多下功夫,才有可能使不同民族对于各自文化有一个全面认识,从而消弭冲突。

一、建设民族社区文化记忆景观的意义

民族社区是指“建立在民族识别和民族分野基础上,以少数民族成员为主体,以民族成员共同地缘和紧密日常生活为基础的民族区域性社会”。民族社区不仅指空间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文化概念。这种具有记忆性的文化概念成为一切冲突和显示的来源。这种冲突有可能是人和人交往中不同背景的理解有别,也有可能是脱离自己熟悉文化所造成的精神世界的迷惘。当然要解决有很多办法,但从民族社区民族间文化建设着手,更能快速的和其产生共鸣,这当中文化记忆景观的建设尤其有效。所谓文化记忆景观是基于文化记忆中的集体记忆基础上的学术概念,它一般由若干的记忆场所构成,而这些记忆场所包含两个信息一个是物质的,而另一个则以故事等精神传递存在。当然,这两个信息相互依存,物质意义上的文化景观是精神传递的基础,而脱离精神传递的所谓文化记忆景观只能是一座毫无生气的建筑。纵观当下西部民族社区的所谓文化记忆景观建设大多出于旅游等功利性为目的,涉及到非旅游为基础的民族社区的真实物质和精神的建设还不是很多,基于真实生活的民族社区文化记忆景观建设更强调其服务社区成员的功能性。而以旅游为目的的文化记忆景观则存在以下问题。

1.文化记忆景观“娱乐性”:当前旅游性质的民族社区文化记忆景观建设是当前各地建设的重点,由于发展经济的要求,各地在旅游开发中“民族风”是其最主要的建设点,但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旅游性质的所谓民族社区是不具备日常生活功能的,往往是游客一散就人去楼空。这种基于消费性质上的文化记忆景观建设往往忽视文化记忆的内在精神层面的传承性,从而造成文化记忆的虚假与造作。也给民族社区成员造成巨大的心理的失落,因为在大部分社区成员心理有些文化记忆景观具有神圣感的。一旦人为地娱乐化,会让他们感到与自己文化记忆有了隔膜,从而引起心理的不适感。

2.文化记忆景观建设的“简单化“:这里的简单化并不是指社区文化记忆景观建设要搞成”高,大,尚“,而是要仔细的从不同民族的历史风俗和信仰上仔细考研。从全国社区建设来看,一般只注重生活的方便性,很少考虑内在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即使有的社区增加的所谓人文景观也因资金,设计思路等原因往往“景不达意”。而真实的民族社区的建设中对于文化记忆景观的设计更因人才,资金乃至居民的接受程度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而很少有人进行实践,理论性的研究也不多。

二、文化记忆景观植入民族社区的方式

非旅游功能民族社区文化景观建设是与民族社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它摈弃“表演性”回归于民族代代相守的精神世界。非旅游功能民族社区文化景观建设要体现主要民族的民族特色,这些特色要最大限度保留一个民族的场地与精神记忆。激发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减少因文化冲突而带来的不和谐因素。

1.功能性与便利性相结合:民族社区的文化记忆景观建设首要考虑的是其功能性,民族社区的文化记忆景观要充分考虑所在社区成员的精神需求,它应该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应景之作,要为所在成员提供一个供感情寄托和交流的场所,民族社区不能以所谓现代管理而取消对文化记忆的物质提供。

2.简洁化和历史性相一致:民族社区的文化记忆景观建设当然不是简单的某个建筑的复制,它最大的作用是通过一个场景唤醒对一个民族过去文化的记忆,它可以是一个建筑或者是一个标示。只要能让人们回忆其文化渊源都可为文化记忆景观,比如羌族人多的社区就可以命名为“尔玛社区“在社区里可以很简洁的用一些富有民族标示物来提示居民的构成,同时使居住在社区的人们时时有一种对于自己文化的守望。如果有条件可以再建设一个能介绍自己民族文化,历史的社区历史馆。这其实对于文化记忆更为直接和有效。

民族社区稳定来源于对彼此文化和信仰的尊重,而这都要靠相互的了解。了解的途径之一就是文化记忆景观的科学合理的建设。只有这样,即能满足各个成员的心理要求,还为建设新时期的民族社区提供物质保障,也是为各个民族文化大发展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范文3

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和为贵的管理方式和以德服人的人格魅力。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重要影响之一。在旅游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思想是一致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贵民”亦即“重民”的民本思想启迪我们要重视“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旅游管理置“人”的管理于重要的位置沿袭了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

(二)以和为贵的管理方式

“以和为贵”的思想源自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以和为贵的管理方式对旅游管理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现代旅游企业管理中,现代旅游企业重“人和”的企业凝聚力恰恰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也是“以和为贵”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对旅游管理而言,在服务管理上从“条规约束”向“无为而治”的转化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以德服人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之道”,就是说内有圣人之德,外行王者之政。在这里,圣人的人格魅力起了很大作用。简而言之,就是要做到“以德服人’,。旅游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旅游管理的时候,应注重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自身的人格魅力,以道德榜样来影响他人,尊重员工,处处为员工着想,注意树立自己的人格榜样,这样可以赢得员工的信任与支持。

二、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策略

为进一步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促进作用,在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科学规划旅游地区的文化

科学规划旅游地区的文化,是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关键。在旅游企业管理中,我国的旅游资源因地域不同而不同,科学规划旅游地区的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在突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础上调整优化老城区,是在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旅游文化的重要举措。所以旅游管理必须在政府主导下,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做好旅游地区的规划。

(二)做好文化旅游基础性工作

做好文化旅游基础性工作,是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对旅游管理而言,在文化旅游理念的实施过程中,要广泛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知识、价值功能、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旅游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传统文化意识,做好文化旅游基础性工作,促进文化遗产永续传承。

(三)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也至关重要。传统文化旅游是一种全新的、知识含量高的旅游形式,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时期的旅游活动不会局限在观光旅游的初级层次,而是一种多方位多层次的旅游方式,旅游区必须结合我国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发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旅游新产品,创造和凸显本地旅游的特色,使旅游业的发展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四)丰富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

丰富传统文化的旅游形式,开展多元化、多样性的旅游方式,是现代旅游的必然要求。旅游管理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发展参与式与体验式的我国传统文化旅游形式来实现。旅游作为需要用心灵感悟的精神文化产品,要求旅游管理者为旅游者提供身心参与的进入方式,在旅游中经历心灵震撼。如红色旅游的兴起,就是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有其独特的精神价值。

三、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

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旅游文化呈现出冲突与整合相交织的发展趋势。这种旅游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势必对旅游文化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旅游文化学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积极的回应。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化趋势旅游文化学从形式上看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学科。从其研究目的、特点和作用上看,它又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科。旅游文化的研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它必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且这一特点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扩大化趋势

一方面,将迅速扩展自己的研究范围,把触角伸向旅游活动中的广大领域,形成自己的分支,如旅游消费文化学、旅游审美文化学、旅游企业文化学等,另一方面旅游文化学将不断汲取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系统,然后再用自己的理论方法重新认识旅游经济、旅游心理、旅游管理活动中的现象和行为,发掘出其中深层的东西,促使其向纵深方向发展。

3.科学化趋势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旅游文化研究将逐渐大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它们直接应用于旅游文化的调查研究之中,快速简捷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使过去只能做定性分析的问题定量化,解决过去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

4.学科化趋势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范文4

(一)旅游文化节目发展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民有了精神层次的更高需求,人们行走于美好外部世界时,“旅游”“文化”“风俗”这些话题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时尚焦点,这些都成为了旅游文化类节目产生发展的基础与社会环境。大批的旅游文化类节目活跃在荧屏之上,如《走遍中国》《远方的家》《行者》等栏目异军突起,成为极度活跃的朝阳节目备受观众喜爱。

(二)旅游文化节目类型

1.专题式

缺少主持人的参与互动,单一的拍摄画面和解说配音组成节目构架,人文性较弱,这是最为传统的旅游文化节目类型。

2.外景—演播室互动式

随着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新型传播特点的融入,使得互动性与参与性成为展现世间百态,民俗生活的新型方式,演播厅录制与外景拍摄互补的形式成为现今旅游文化类节目最常采用的形式,这种以主持人亲身体验方式可以带给受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

二、主持人对旅游文化类节目的把握

(一)主持人的主导作用

主持人是荧屏前直面观众的前沿人物,因此旅游文化类栏目能否出新立意,长足发展,更离不开主持人“从中斡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赏心悦目的形态美

主持人在电视荧屏上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形象和声音。不可否认,端庄的美丽外貌,悦耳的动听声音,是赢得受众的第一要素。“荣事达杯”主持人大赛总导演田永明说:“一个好的主持人应当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场控制能力,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再加上一副美丽亲和的形象就算是锦上添花了。”

2.生动的个性美

古罗马哲人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对于活跃在荧屏上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千人一面千人一声无疑会令人厌倦,荧屏和观众都呼唤那些有着鲜明个性的主持人出现。旅游卫视《世界游》节目主持人阿涩用其独特的思维和视角,亲身的涉足和体验,亲和幽默的语言表达,为受众展现出了世界的千姿万妙,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深入人心。

3.自然的人格美

旅游文化类节目是立足于百姓,贴近生活的节目。主持人切忌故作矜持、表演化的形态语言取悦观众,在声音和形象塑造上应力求朴实自然,以最本真的状态投入节目。

4.传播的交流美

主持人的天职是交流,主持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眼神微笑都是交流的艺术,因此旅游文化类节目主持人一定要树立对象感,把握分寸,这样才能真正感染受众,取得交流的效果。

(二)主持人对节目的把握

受众通过主持人这个桥梁认认知节目,获取信息。因此主持人在旅游文化类节目起斡旋作用,对节目的完美呈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文化涵养

如今,旅游文化类节目形式已不仅限于20年前纯粹的风光专题片,受众需要的不只是耳视目听,更要感同身受,因此旅游文化类节目在展现给观众优美风光的同时,更应突出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使节目达到一个由“景”于“情”的升华。如《远方的家》贵州之行中,主持人在花果山瀑布前,不但对瀑布本身做以描述,还道出了与瀑布有关的古代传说和文化内涵,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旅游文化类主持人如何做到思路清晰,妙语连珠,一定要注重平时积累,提前做好调查准备,这样才能胸有成竹。

2.高超的思辨能力

为新兴发展的旅游文化类节目,其节目地点本身就不具备固定性,因此这就要求主持人要对现场情况和气氛的变化时刻保持一种敏感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思辨,使节目能够合理的得到掌控,把握分寸,做到心中有数。

3.以情动人,以诚为真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诚为真,真实表达客观事实与风土人情,感怀于事,才能取得观众的信赖。但旅游文化类节目中不需要太多的感情渲染,因此主持人应做到对“情”的适度把握,真情实感的同时传递丰富的信息,彰显文化内涵才是可取之道。

(三)与节目团队共呼吸

现今主持人虽是具备采编播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但毕竟一个人的思维和力量有限,术业有专攻。一档好的旅游文化类电视节目不仅只靠主持人单枪匹马的引导,其后都有一支专业强大的创作团队。如央视大型旅游文化类系列节目《远方的家》就是团队取胜的典范,整个团队参与《远方的家》边疆行系列拍摄,历经艰难,长途奔波,大型的实景拍摄,摄制组与各拍摄点相关人员的深入交流,取景问题,影响出镜效果因素等等,重重问题都要依靠团队力量共同协作来攻克。主持人只有树立了积极的“伙伴”意识,加强团队合作,才能在节目中做好把控,发挥好主导作用。

三、结论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英语;定位;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入境游、出境游的不断增加,旅游英语人才更为紧缺,而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旅游英语人才,将填补旅游市场的需求空缺,因此,旅游英语专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也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随着旅游的国际化发展,国家极需具有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而职业教育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的,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大批的人才。 

        二、 旅游文化在旅游英语专业中的定位

旅游文化是旅游英语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但是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不像四年制本科学生在校时间长,所以建议对于职业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将旅游文化定位于旅游知识拓宽课的范畴,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实用为目标讲解旅游文化知识。其原因如下: 

(一)旅游文化的本质性

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结合,是旅游活动中创造的全新专门的文化,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新生长点。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科。而世界各地各国文化包罗万千,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文化完全相同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文化知识最好以传授与展现的形式来介绍,以拓宽课的形式来定位。

(二)旅游文化的社会性

旅游促进了科学考察、学术交流和文化来往。科学考察、学术交流、文化来往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融。一方面,现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与科技的交流,推动了文化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另一方面,它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我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有作为的诗人、作家、学者,都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旅游文化的时代性

旅游活动是人类历史渊源久远的一项文化活动,因此旅游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创造与生长的。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是不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 可以说,人类时代进化的不同层次,是构成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同时,文化的时代性也是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也会打破旧的文化传统,形成新的文化类型。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将旅游文化以拓宽课的方式,既灵活的与时代结合,又可以充分体现文化的变化。 

        三、 旅游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人具有特定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总体方案。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必定具有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即在性质、功能及总体框架方面,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课程具有共同之处。同时,因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诸多特殊因素,职业教育课程又会表现出一些独立的个性。相对于本科制四年教育来讲,职业教育时间短,实用性强,积极推进教育与市场的结合,而旅游英语专业是一门以市场为主导,以英语为基础的跨学科专业,非常符合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掌握丰富的旅游知识而且还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职业院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而且结合语言的应用性将英语应用于实践。然而,经过实践和考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几年学习后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旅游人才的基本素质,能顺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在实际顶岗实习中却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对旅游文化缺乏认识,甚至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开设旅游文化课程,并对旅游文化课程进行恰当定位,以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知识。目前,旅游文化不仅成为一种新兴的国际旅游时尚,而且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它把旅游活动的综合效益功能和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促进了旅游活动向更高品位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向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化。 

参考文献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范文6

一、引言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说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生物的需要已转化为文化的需要”[ ]。而旅游作为短期的生活方式,就是满足人类的文化需求。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地区,由五大高峰组成,因此得名五台山。传说,五台山是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而存在的,五台山与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三座大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正是佛教意义在五台山的具体体现,也决定了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丰富性。正是这种丰富性使佛教旅游文化产品成为多元综合的文化载体。在五台山景区内,寺庙林立,佛事活动定期举行这也是五台山不断吸引游客观光旅游的重要原因。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五台山精神性文化产品的开发已经饱和。事实证明,目前五台山精神性文化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开发。

二、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精神性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开发是整体佛教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另一半,他的主要任务是对隐藏在物质性产品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和挖掘,并最终开发成用于旅游这消费或体验的精神性文化产品[ ]。宗教古建游作为山西省一项重要旅游线路,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每个旅游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意蕴,这也可以称之为是旅游景点的人文精神,也是旅游景点所重点传达的内容。这些旅游景点,在对其产品进行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都必须将该景点的一些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传达给旅游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该旅游景点文化内涵,才能实现旅游带给人类的意义。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也就是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智慧的集中体现。五台山是由一列山峰群组成的,又称“金五台”,是中国佛教中的四大名山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五台山早在东汉年间,即公元58年~公元75年永平年间,就已经建立了佛教寺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建立寺庙的山群之一。五台山的寺庙建造的非常精美,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义、历史研究意义,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研究意义等。五台山最著名的几大寺庙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寺。这五大禅寺是五台山寺庙文化,也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精髓,是五台山的灵魂之作。五大禅寺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从五台山自身所拥有的丰富资源来分析,五台山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最大的原因是因为五台山有着非常丰富的佛教文化,这些文化使它在人类文明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五台山在文化旅游层面下,还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2009年五台山以文化景观遗产申遗成功后,五台山的游客就越来越多了,而且不是第一次来五台山的旅游者占很大的比重。五台山虽然现在已经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了,但是,从其旅游产品的开发特点来看,五台山的精神文化对于五台山今后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以弘扬五台山的文化。

三、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策略

(一)文化定位,开发独特的文化产品

纵观全国佛教景点的旅游文化产品具有相当大的共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不争的事实;但是,每个景点由于地域性或历史性的原因,又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这就在为开发各景点的独特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只有在充分考察共性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出独具魅力的个体佛教景点。

五台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它的这一特点就已经决定它除了可以走古建筑、古文明类的旅游路线之外,还可以走精神性的旅游路线。五台山走精神类的旅游路线主要应该定位于佛教的传承、发展和现代化上。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其文化定位应该更偏重于信仰的树立方面。经济的发展,却未能充实人们的灵魂,反而使人类感到越来越空虚,越来越无助,这个时候,人类需要信仰,信仰是支撑人类勇敢的生活的一项重要因素。

从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情况来看,人们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明显没有达到很好的平衡,这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也是大家无法回避的事实。在解决温饱,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资金富裕的现代,人们越来越渴望精神世界的充实和饱满,人类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逐渐成为人类主要思考的内容之一。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人们希望通过旅游能够寻找到生命的意义,也将精神的需求和归宿寄托于旅游所产生的意义当中。

五台山要向人们传达精神层面的意义是有其优势条件的,五台山作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这天然便其具备了一定的精神表征。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其最大的目的和意义,就是通过在人类内心建立对宗教的信仰和尊崇,从而引导人们去营造一种向美、向善、向真的生活,引导人们互敬互爱,建立一个宽容和谐的社会,这也正是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主要需求之一。在文化定位上,五台山要着重定位于佛教文化传播和精神信仰的追求,这样才能开发其精神性旅游产品。

(二)形象设计,开发有意义的文化产品

形象是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旅游文化产品在进入市场化运作之前,都需要对其自身的形象进行必要的设计和包装,这也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五台山要成功开发其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也需要对其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形象进行相应的设计。

五台山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它的美是驰名中外的,也就是在开发五台山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之前,五台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已经很高了,是受到人们的认同和赞赏的。但是,在开发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的过程中,仍然要对其精神文化产品做一定的包装和设计,这样才能使其精神产品具有更高的市场认同度和知名度。同时,形象设计还体现在对五台山的一些文化项目的重新规划上。只有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第一场胜利。

五台山佛教宗派甚多,有密宗、禅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藏传佛教、唯识宗等,作为旅游者,从导游那里听到最多的知识多是禅宗和藏传佛教,其他的宗教文化知者甚少,或者完全不知,这显然是一个普遍现象。这样的旅游过程通过一定的旅游演艺产品或残缺的传统佛教文化进行定向复原,并和其他旅游产品形成系列产品,形象上切入,深度上挖掘,使之能表现时代佛教旅游文化的特征,这种复原不是简单的复古,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比如河南登封少林寺推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较好的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以宏大的演出阵容,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独特的剧场设计,融合一定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禅乐白哦先手法,备受游客青睐,成为河南文化旅游的一张耀眼名片,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的目光。又,《印象普陀》准确把握了普陀山丰厚的观音文化及其自身的品牌特征, 于岁首年终时,用一场震撼人心的祈福仪式,带旅游者体验一次温柔的心灵静修、视觉的饕餮盛宴。这样的山水实景演出代言了当地旅游文化市场的特质与高度。

我国许多传统旅游地由于产品老化、经营观念落后,受到了新兴旅游地的巨大冲击。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刺激旅游产品进行更新再造,推出旅游品牌,为旅游地诸如新的活力[ ]。每年农历七月十七日至八月十八日定期举办的五台山国际佛教文化节和僧人的佛事活动,这些重要的地域资源都是极好的切入点。本着提高五台山旅游地品牌形象、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完善旅游产品种类、满足旅游者多元文化需求、提高地方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目的,深度开发五台山精神文化旅游产品亟需在政府的扶持下进行投资和市场运作,进行旅游文化产品一系列的形象设计、从深度和广度上挖掘五台山佛教文化,都要整合各方资源,强强联手。

(三)重视营销,开发五台山文化产品

营销策划是现代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没有营销,就不能高效率的取得经济回报。目前,营销策划的理念已经在各行各业都有所运用了,也帮助不少行业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在对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中,也必须使用营销理论,重点考察一些关键问题,使五台山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能够成功的开发出来。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五台山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不能只是简单的将五台山的宗教文化信仰宣扬出来。作为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最重要的特点还是在宗教文化上,这一点也是早就体现在五台山的旅游文化当中的。所以,要继续开发能够成功打向市场的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不能单纯的依靠对于佛教文化的宣教,必须利用营销策略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构建景区新形象,融合五台山佛教文化和佛事活动,打造五台山地方品牌,切实提高景区内涵建设。

成功开发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需要利用营销手段,对人们现今的精神需求做一个具体的研究,从而,准确的制定一个能够开发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的具体方案,使五台山精神产品能够顺利的打开旅游市场。同时,还必须利用营销策略,对五台山精神文化进行合理的宣传,使人们认同五台山所折射出来的精神文化,从而为五台山找准市场,使五台山精神性旅游文化产品具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