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法治教育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法治教育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财经教育;发展策略;人才培养;社会经济
我国职业财经教育在经历国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变迁中,职业化财经教育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新时期后,职业财经教育如何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值得广大中职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一、职业财经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推动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是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这一理念使财经类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是发展的重要因素,前者是在招生规模与校园面积方面的扩大,而后者是指不断优化校园内部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利用率,挖掘内在的潜力去培养综合性素质人才的发展模式。外延式发展模式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内涵式发展模式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的优化。
1.中职财经教育具有职业性教育的特点
中职财经教育包括四种职业教育的特点:(1)对象职业化。中职财经教育所培养的对象主要是社会财经方面的岗位所需的人才,其工作时的合理决策与工作状况的好坏与国民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2)内容专业化。由于中职教育的职业化特点,职业教育的学生从入学选择专业到专业培训的过程中就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工作行业范围。(3)过程实践化。财经教育,尤其是职业财经教育很注重专业的实践性,动手能力决定了专业财经知识的巩固程度。财经教育需要组织好教学计划,为经济发展需要做准备,培养为社会服务的财经人才。
2.培养高层次创新型职业财经人才的特点
我国经济已步入国际发展的行列,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高素质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出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的创新型的财经类人才,才能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
二、职业财经教育在发展中的问题
在我国实行扩招政策后,中职财经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同时物质准备的不充分,教育资金的不足,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单一的培养模式
我们当代的社会需要的是专业性与全面发展型的人才,由于中职教育面对的企业更加注重培养人才的实用性与专业性,而现在的财经学校都更注重财经知识的教育,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动手操作能力,所以应冲破局限性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人才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
2.趋同的专业方向
在财经类院校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职业院校在竞争上都只注重门面而非质量与特色。在专业的设置上,也普遍存在趋同的现象,使学生无法学到职业财经的精髓,此外,这种专业趋同的现象容易分散教育资源,使职业教育机构失去相应的教学特色,打破平衡的市场需求。
3.师资力量的不足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扩招的政策,使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职业教育的老师并没有随之增加,这无疑会使较少的师资有很大的压力,顾及不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会产生学生学不好、教师教不好的局面。
根据以上所叙述的职业财经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国职业教育必然要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才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职业财经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策略
1.多元化人才的培养
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多元化的人才。各职业院校在办学或配置专业时,应调整好办学理念与规模,要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在选择课程时应多加一些实践的课程,多一些动手能力对毕业生就业有极大的好处,同时可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要注重人才的培养方式,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调整专业设置
现阶段,职业财经类教育在专业的设置上一定要进行反复的调查与研究,从教育资源上来讲,从软件到硬件都是有限的,应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使用,在这一基础上应该注重对高科技教学设施进行利用,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学习,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可以实践的平台。
3.提升师资力量
职业财经教育要想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离不开教师这个因素,教师应具备以德为先、以教为要、以研为基的素质,具有号召力,成为教学与改善管理机制的领军人物。各高校都应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无论是领导、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和谐相处,打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为地方经济做贡献。
我国职业财经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改善管理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高涨,使职业财经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现实,为经济建设打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法治教育的内涵范文2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内涵式发展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从20世界80年代开始,社会上出现了职业大学这种新的办学形式,到目前为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从兴起、发展到成熟走过了30年的时间,且已占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类型。这种新的教育类型在我国还没有可供借鉴的成功范例,这就要求中国高职教育界不断总结办学的成功经验,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科学判断高职教育发展形势
1.发展高职教育要有国际视野
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依靠的是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但是,这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让中国环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必备的资源和能源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中国在“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要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工业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很重视发展职业教育,与之相比,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的高素质劳动者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因此,如何借鉴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发展职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摆在全体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发展高职教育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树立国际视野。
2.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国家专门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1991年10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2002年8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5年11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201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2010年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些关于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文件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端技能人才需求增加带来的机遇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新的产业结构特征呈现出知识化、高级化、复合化,其职业岗位要求劳动者的素质、知识、技能和专业综合能力也会越来越高。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施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淘汰高能耗的低端落后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发展国家规划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依赖高级生产要素维持其竞争优势。根据研究结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到后期阶段,到2011年,我国的人均GDP超过了5000美元,进入到工业化成熟阶段,这个时期将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所以,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将对人才结构提出新的要求。这一趋势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面临的是重大发展机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牢牢抓住这一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能力。
4.发展高职教育面临的挑战
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中发现,高职教育还存在许多挑战,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亟待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一是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不足。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影响了高职教育发展。二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机制不健全,社会吸引力不强。校企合作深度不足、合作动力不足,政府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等政策也不够完善。三是制度不活。高职院校领导改革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亟待提升,学校基础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制约了校企合作机制、发展创新机制的建立,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四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有待提高,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还需要强化,教师应该深度参与企业研发、新技术推广、技能培训。五是专业与产业脱节,职业教育必须紧跟产业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六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职业教育应该建立企业与学校共同协商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或选用教材、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教师、共同培养学生等适合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七是学生成长的“立交桥”体系还不畅通。
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思考
1.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
十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截止到2010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246所,招生数、在校生稳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为广大学子接受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由于高职教育发展片面追求数量,导致高职教育无序招生,恶性竞争。此外,在招生数量扩张的同时,一方面,领导对高等教育研究不够,导致管理出现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实习实训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跟不上办学规模的扩张速度,造成了高职教育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的现象。
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不是单纯地提倡扩大招生规模,重点应该是大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由重数量转向重质量,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性转变。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才会增强其社会吸引力,才能做强高等职业教育。因此,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必须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永恒主题。当然,全面提高高职教育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理念的更新、体制模式的创新、评价机制的引导、基础能力的保障、社会环境的营造等,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科学研究为基础,社会服务为方向,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才能形成高职院校各项功能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办学质量整体提升的新格局。
2.由“单一发展”向“多元化发展”转变
高职教育通过十多年的大发展,已形成“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成功经验,走出了一条健康发展道路,办学成果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但是,由于高职教育过去办学途径较为单一,市场观念落后,体制创新难度大,办学经费缺口较大,制约了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十二五”开始,随着国家实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必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高职教育将会面对一个新的办学环境,高职教育仅靠提供学历教育的“单一发展”道路是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须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高职教育多元化发展战略包括:在办学方式上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重,逐步建立现在职业教育体系。重视产学结合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优势,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开展技术改造、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推广活动,鼓励教育为行业企业提供广泛的服务;高职院校要顺应产业发展的要求,适时建立一批产学研结合创新基地,积极地搭建产学研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建立科技服务长效机制,增强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与科技创新能力。
3.由“自我发展”向“开放发展”转变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初期主要是着眼于“自身发展”,随着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国家教育部提出了高等教育“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要求办学条件好的高职院校要加强国际间合作,积极组织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试行招收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同时,在国内积极开展地区、城乡、东西部之间的校际交流与对口支援,与中西部院校建立对口支援和交流合作关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此举措,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视野,拓宽办学思路,提升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高职教育的市场观念、社会意识、开放理念必须与行业对接,与企业对接,与市场深度对接。做到“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设置,合作培育学生”,“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由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利用好当前的办学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创新办学体制与机制,进一步通过参与行业企业的项目和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联合办学,把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紧紧联系起来,积极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新的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在社会服务中找准定位、促进改革和自身发展。
4.由均衡发展向特色发展转移
均衡发展是事物发展中的理想状态,但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事物发展中会出现不均衡、不稳定的状况,这是完全正常甚至必要的。但是,当系统处于相对静止、缺乏活力、徘徊不前以至发展落后的均衡状况时,必须大胆地打破这种均衡,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才能激发其活力,促进其发展。在高职教育发展初期,均衡发展对于确保其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我国现阶段的高职教育已陷入“办学大而全”、“专业同质化”怪圈,一所大学如果没有培育出自己的强势专业、特色专业,其办学水平、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就得不到社会认同,学校发展就难以持续。因此,高职教育在坚持质量的前提下,必须在特色发展上做文章,专业设置一定要深入分析产业、就业需求,尤其是分析劳动力市场需求;办学定位要服务区域产业发展,要凝炼特色,奠基未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高职教育有必要及时地、有步骤地实施特色发展战略。
5.从适应发展向促进发展转变
法治教育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价值属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1-0015-06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潮中,1990年代的高等教育爆炸式扩招使各国高等教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不仅使高等教育陷入严峻的财政压力,给各国高等教育带来日趋激烈的教育资源和生源之争,而且使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均不同程度地陷入了发展困境,高等教育质量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样,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外延式发展以后,众多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带来的弊端。在经历多年的努力与呼吁之后,党的十再次提出“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这不仅是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具体要求,也为高等医学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高等医学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既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也具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属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全面深化改革,高等医学教育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如何抓住高等医学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探索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价值属性,并从实践层面构建促进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基本路径,最终实现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当今医学教育界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研究评述
高等教育一直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国内外理论界对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与探索从未停止过,对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同样如此。总体而言,西方医学高等教育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经历过两次较大规模的调整,给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带来根本性的影响。而支撑这两次大规模调整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西方研究者提出的“教育过度说”[1-2]与“大众高等教育说”[3-4]。“教育过度说”对高等教育的扩张持否定态度,其实质是坚持医学教育的精英性,它强调过度的扩张教育规模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容易造成求职者的资质高于实际的任职要求,医学教育的发展与经济需求不匹配;而“大众高等教育说”乃是基于描述性的角度考察高等医学教育的大众化对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强调高等医学教育是属于全社会的公共服务部门,高等医学教育的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经过不断摸索与总结后,西方国家在高等医学教育方面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对高等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十分严格。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主要通过学校内部扩招发展到始于90年代末的内涵式发展模式。在这一时期,内涵发展从最初的思想理念逐渐转变为一种发展模式和国家战略,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理念内涵也不断丰富。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于光从科学发展的系统观念解释了内涵式发展,将内涵式发展看作为注重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的科学发展模式[5];刘朝马则从高校的角度解释内涵式发展,强调高校通过挖掘自身的资源和潜力来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效益和质量[6];谢晓青则在刘朝马的基础上补充了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教育对于内涵式教育的核心作用[7];刘振天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内涵式发展体现了科学的高等教育本质观和价值观,也是高等教育本质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统一[8]。与外延发展强调数量和规模的增长的观点相比,内涵式发展则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9-11],也抓住了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强调教育应从“量”的发展逐步回归到“质”的上升。两相比较,以往的外延式发展主要是以成本――效益为出发点来看待教育的发展过程,更确切地说,人们把外延式的发展解释为一个经济学问题,这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到9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的旺盛需求的事实中得以体现。然而,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而言,应该看到,医学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并不应被视作一个技术操作问题,抑或仅仅将学校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工具。界定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标准应该是,这种教育本身是否遵循了其内在发展规律,或者说内涵式发展的内在价值和外在目标是否能够统一,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实现医学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最终目的。如果仅仅以外在目标为导向,那么往往容易造成高等教育内在价值受制于外在目标的外延式发展。
二、内涵发展与高等医学教育的逻辑关系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直接紧密关联,人们往往将高等教育视为社会的生产力,大学精神与独立人格对人才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12]。事实上,o论是知识的传承还是教育本身,都必须坚持主体的自由和独立。高等医学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正好体现了杜威的这一论断,即医学高等教育自身主体的发展与其内在逻辑形成了统一。
1. 内涵发展的大学精神与高等医学教育的人道精神的统一。内涵发展强调追求高等教育内在价值和目的的统一,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理解为发扬大学精神来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这与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一脉相承。何谓大学精神,陈寅恪曾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来概括。独立精神体现了学术批判和传承,是一种科学精神,而自由精神则保障了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的人文关怀。大学精神的实现意味着政府不再垄断和支配高等教育的一切资源与活动,也不再以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同样,高等医学教育从学术上而言,需要保持学术的独立批判性,从思想上而言,更要发扬博爱、济世的人道主义精神。因此,医学院校要致力于成为传承和弘扬博爱仁爱精神的地方,办成崇真、向善、求美的地方,始终致力于“照亮人性的美”。这不仅可以促进医学学科在学术上的繁荣与进步,更能体现高等医学教育的初衷,它是对人类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怀,也是对人类生命的一种终极关怀。
2. 内涵发展的以人为本与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内涵式发展要求切实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马克思曾指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人的劳动活动、人的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及人的自由个性四个部分。而在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上同样也是以人为本为最终目的,注重培养医学生的道德品质、责任担当、实践能力及创新思想。第一,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直接关系着病人的安危,这反映出人通过劳动既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人在劳动的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这一哲学观点;第二,医学生的社会担当观念象征着一种“济世”精神,这反映了人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一个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其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第三,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能力中,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医学生的创新思想体现在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中,包括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独特创造性,其中创造性是个性的最高表现,医学生在学术和实践上的创新就源于这种人的创造性。
3. 群发展的特色打造与高等医学教育办学优势的统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当是一种自主性的发展、创新性的发展、有个性的发展。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需求,不同的高校应该科学分析自身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合理的战略规划,凝练打造本校内涵式发展的办学方向,最终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内涵式发展的特色打造同样适用于高等医学教育的办学优势。医学是一门门类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庞杂,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医学体系都不相同。这要求各医学院校从实际出发,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医学教育办学方式,尽量发挥自身有特色的专业领域的优势。如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生物医学、四川大学医学院的口腔医学、北京大学医学院的药学等,之所以能够在业界赢得盛誉,就是其自身优势与内涵发展相统一的结果。
三、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价值属性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教育与医疗一直是支撑社会公共服务的两大支柱,而医学教育集两大公共服务于一体,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等医学教育一方面是医疗人才培养的载体,另一方面它也关系到医学学科的学术发展水平,从这一意义而言,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充分体现出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价值属性。
1. 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公共价值属性。医学是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的一门科学,以具体的人为研究对象,这是医学传统的生理科学属性使然。然而,现代医学不仅需要保障人类的生理健康,也需要对人类社会新出现的各种心理疾病和流行病予以密切关注,如高强度压力下产生的个体心理焦虑、SARS和禽流感等各种流行病的出现都标志着医学的社会化趋势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化愈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医学科学技术成就阐明了社会文化、道德、心理等因素对健康与疾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此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已向四个方面扩大,即从单纯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医院服务扩大到家庭和社区服务,从单纯的医疗技术措施扩大到综合的社会服务。同理,医学的社会化趋势从侧面证明了医学伦理的人道主义精神,高等医学教育的内涵发展更要彰显医学发展对于人类身心健康的关切,体现医学教育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社会公共价值。必须认识到,医学教育不同于一般专业,是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事业,医学教育必须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最终以医疗人才的社会责任为归依。因此,我国发展内涵式高等医学教育,一方面必须认识现代医学的发展规律来提高医学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扬高等医学教育的道德责任感,把好内涵式医学人才培养的德育关。
2. 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精英价值属性。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医学的发展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尽管医学的公共价值属性使高等医学知识量极为丰富,不仅有中医西医,各地区和民族也有不同的医学体系,而且还有通识教育、医学基础教育、临床培训、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等类型之分。然而,由于医学人才在实践中必须承担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自古以来人们对医学人才就具有较高的期望,使得医学教育历来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医学人才培养周期也相对较长,医学教育成本也较高。这充分体现了高等医学教育对于人才资质的甄选要求比较高,使高等医学教育具有精英价值属性。以我国临床医学教育为例,虽然在2001年就已开始实施本硕博连续的8年制教学模式,但由于各个学校对于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目标要求不一,在不同培养阶段投入的教育资源也不均等,最终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尽管具有博士学位,但并不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应该摒弃单方面的实用主义或学术能力导向,科学规划和运用医学教育资源,以时间换质量,培养出真正的高等医学精英。
3. 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价值属性。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离不开临床的实践,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中无法替代的重要环节。然而长久以来,人们将医学仅视为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医疗实践更多地是作为医学的基础,停留在技术操作层面,并没有看到医学伦理实践的关键性作用。同时,快速发展的现代医疗体系不自觉地淡化了医学实践的人文性,人的主体性和情感性被医疗技术的工具性和逻辑性所代替,医学伦理教育实践极度匮乏,医学生难以将医学知识内化为内在道德品质。为了改变医学研究与医疗实践间的脱节,必须将医生的职业道德真正贯彻到医疗实践中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医学教育的社会公共服务作用。只有经过较长时间的医疗实践,医学生才能看到医患关系的特殊性质,平等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经济能力、内心情感等情况,真正培养出医学生悲天悯人的医学情怀,深刻体验到医学伦理对于提高医术和促进医学进步的巨大意义。可见,医疗实践的出发点并不仅仅是提高医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而更多的是从医生职业道德方面来考量。在美国,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都为3年,而临床阶段的学习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生在教学医院的病房或在社区门诊,学生必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观察和参与病人的治疗。正是基于此,医学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充分重视医疗实践的价值,许多国家都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培训体系和平台,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来选择人才和安排就业,这样足以从制度上保证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最终的质量和效益。
四、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路径选择
高等医学教育承担着维护人类健康和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重要使命,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必须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发挥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科研创新的四大功能。然而,由于高等医学教育具有投入高、学制长、规模小、生源优的精英教育特征,同时现代医学知识更新速度快,生物医药技术发展迅猛,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必须不断探究内涵式发展路径,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自身应有的价值判断。
1. 全面深化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是推动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动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长期以来,教育体制改革一直是教育内涵发展绕不过的重要话题,高等医学教育的内涵发展同样如此。党的十报告对教育内涵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继续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重视教育体制改革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协调性。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同样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来促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内涵发展。全面深化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有效整合医学院校的整体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的对接合作,为高等医学教育群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首先,全面深化医学教育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各种传染疾病层出不穷,世界医学的发展面临诸多难题。正是在这种困境下,未来高等医学教育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主动参与到世界医学发展的潮流中去。其次,要将全面深化医学教育体制改革落到实处。实施医学教育体制改革要树立“院校一体”的改革思路,坚持在理念和目标一致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干部人事制度、管理体制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再次,医学教育体制改革还要协调好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之间的关系,构建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既要突出医学院校的整体改革,又要发挥附属医院和学院的积极性,保持附属医院业务上的独立性。
2. 大力培养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是引领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龙头。科研创新能力是高校真实学术水平的最佳体现,也是引领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的龙头。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产学结合的结论性环节,没有能代表学科发展的高质量科研创新成果,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首先,高等医学教育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现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必须积极推动科研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通过培育协同创新体系和平台,在一些特高发疾病、流行性疾病及结合医学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其次,高等医学院校要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出发,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需求,鼓励科研团队自觉深入社会实践,实现科研领域的新突破,承接亟需解决的实践项目,解决临床医学中的实际问题。再次,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整体优势,加强医学院校与附属医院之间的合作,形成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共同发展、协同创新的良好机制。最后,要完善医学院校的科研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机制和创新考核评价机制,逐步形成科研创新的统筹运行机制,以科学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推动医学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发展。
3. 积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医学学科和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学教育必须承载更多的教育内容,医学院校必须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应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大力培育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等同于在医学生心中播撒和平与友爱的种子,为可能存在的医患关系的解决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是实现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高等医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首先,医学院校要构建连贯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立相应的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以塑造学生的人格;其次,要从人文教育的观念入手,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医学素质教育的工作方法和措施,通过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精华,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理念贯穿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确定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充实医学人文教育的理论内涵;再次,要充分营造医学院校良好的校园环境,以浓郁的人文氛围熏陶学生道德情操;最后,要通过开展具有医学特色的校园活动将我国中医的“医乃仁术”传统和西方的创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升华医学人文精神的有效载体。
4. 统筹协调医学教育布局是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手段。目前,尽管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的时代,但医学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标准与要求仍然十分严格,依然属于长学制、小规模的精英教育,因此,统筹协调医学教育结构、层次与布局对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十分重要。虽然我国临床医学8年制教育的培养已历经15年时间,但高等医学教育在学制方面仍然存在“多、乱、短”以及在层次方面仍然存在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定位不清等现象与问题。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国尤其需要对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作出统筹协调安排。首先,应逐步优化高等医学教育的层次与结构,做到压缩和调整专科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加速发展研究生教育;其次,要统筹高等医学教育的布局,充分平衡高等医学教育的短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的需要,既需要适当拓宽本科阶段的广度,增强本科教育的社会适用性,也需要加深研究生教育的深度,提高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再次,应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来规划医学院校的发展布局,优化配置我国医学教育资源,调整高等医学教育招生规模,确保医学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5. 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保障。高质量的医学师资队伍是高等医学教育的战略资源,也是确保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的保障,对医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决定性的作用。党的十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高等医学教育内涵发展必须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首先,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教师为模范来影响和感化学生,通过制定一系列师德考评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工作考核的第一标准;其次,应打造高等医学教育人才梯队,精心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青年教师,大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再次,要建立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的联系交流,促成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最后,要设立重大人才的引进计划,在加大对已有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Freeman R B.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M].New York:Academic Press.2006.188-198.
[2] Wirz A,Atukeren E.An analysis of perceived over qualification in the Swiss labor market [J].Economics Bulletin,2005,(2):1―13.
[3] Trow M.From mass higher education to universal access:the American advantage [A].Research and Occasional Paper Series,CSHE[C].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Spring,2009:1―16.
[4] Row M.From mass higher education to universal access:the American advantage [J].Minerva,2010,(37):1―26.
[5] 于光.提升高校实力 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6):63-64.
[6] 刘朝马.高校内涵式发展战略研究――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个案[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932-935.
[7] 谢晓青.关于高校内涵建设的理性思考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2(1):56-58.
[8] 刘振天.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革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9):1-7.
[9] 余蓝,刘丽.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三条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3(7):21-27.
[10] 杜玉波.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1):4-10.
法治教育的内涵范文4
关键词:义务教育;内涵式;市场;政府
随着2012年我国义务教育区域内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业界人士对于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的模式尤为关注。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以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为着力点,力图挖掘学校内部潜力,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有差别的、内在的均衡”[1]21,它强调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旨在调动各级学校自主办学的积极性,这种模式相对于政府主导教育资源分配而言,有利于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学校特色发展潜力的深层次挖掘。然而,这种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教育体制内的发展方式存在着颇具争议的因素,这从本质上源于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诸多缺陷,对市场缺陷的研究是探索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
沃尔夫在《市场或政府》中指出,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任何社会活动都会产生其外部性,好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积极的外部性,而不好的影响则为消极的外部性。教育活动具有典型性的积极的外部性,“笼统地说,教育是除了由接受者直接产生利益之外.公认的为社会产生积极的外部性(受益)活动的一个例子。”[,2]15毋庸置疑,教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社会产生的外部影响是巨大的。然而,对于承担着办学过程所有费用的机构或者个人来说,这种外部性是没有效率的,政府部门有必要通过津贴予以补偿、鼓励,否则他们办学的积极性则会受到重创。更何况,教育活动也存在着消极的外部性,比如学校所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污染着周边居住环境,对于治理环境污染所消耗的费用,是需要政府进行调节的,或通过税收、或通过罚款等手段以限制这种过量的、偏离期望的市场产出。
市场经济活动中也存在着报酬递增现象。即生产者都努力追求以逐渐减少的边际成本来获得愈来愈多的报酬,直至达到以最少的成本赢得最高的报酬,其结果便产生了市场垄断现象。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虽然调动了各级学校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但是残酷的“优胜劣汰”现象不可避免,这种远离预期的教育垄断严重地阻碍了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市场竞争的结果也许稳固了各级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模式,但是也偏离了均衡发展的方向。此时,政府有必要通过“有形的手”,或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或通过各类竞争保护机制予以补偿。谈及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报酬递增现象,不得不分析其分配上的绝对公平特征。市场经济一贯倡导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其目的旨在追求资源与分配上的绝对公平,这好比“圈地运动”,能力愈强者圈地就越多。教育领域的“圈地运动”现象并不少见,各类学校所努力追求的高升学率、高名牌学校上榜率,都是“圈地”现象笼罩下能力的象征,“圈地”的能力是保障充足生源的致胜“王牌”,这也许便是教育领域频频出现“择校热”现象的根源。显而易见,“择校热”、“圈地运动”等现象是有悖于义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初衷的,教育体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是为了更加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而不是为了提供学校之间的竞技场,政府部门需要通过行政手段予以矫正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健康的教育活动现象。
最后,沃尔夫强调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市场不完全性影响也不可小觑。市场不完全性指“市场中的价格、信息和流动性的特征严重地背离了实际市场中通行的特性的地方”[2]23,这种不完全性不仅阻碍了消费者对产品价格与机会成本之间的认识,甚至是因为信息滞后性所导致的选择域的限制,而且由于部分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相关信息的缺乏,不能有效地降低产品的机会成本。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对市场信息的不完全了解,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亦或是学校进行改革创新的阶段,都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严重阻碍着义务教育朝着优质均衡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只有通过各种途径,对教育领域最新的信息进行传达,将“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结合起来,市场活动才能更加透明、健康地运行,我国义务教育也才能朝着内涵式均衡方向稳健地发展。
参考文献
法治教育的内涵范文5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在现代教育视野中,教学一般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交往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帮助、促进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全面提高素质。而生活,一般指的是生物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对人而言,它包括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物质生活和具有更高价值意义的精神生活。作为有意识的独特存在体的人,更多追求和享受的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生活。至于“化”,本义为转变,可引申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基于此,所谓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应指政治教师充分挖掘政治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政治学科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联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寻找可能生活,不断改善生存状态,提升生活质量的教学状态。
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思想是以生活为中心,将抽象的形式化的教学建立在学生丰富而生动的生活背景之上,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理解基本原理,通过系统掌握知识体系、思维方法以及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动态的育人过程,借助这个过程,师生在生动的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感知多彩生活,丰富情感体验,锻造多样技能,最大化育人效果。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特点
1 立足现实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源泉和载体,鲜活的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和发展之基。一方面,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活教材”。赋予课程时代内容。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体系只有融入广泛嬗变的现实生活中才能有血有肉、有气有力,才能充分展示其生命力和学科价值。另一方面。现实生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最好的“催化剂”,也是学生改善生活、走向未来生活的基础。只有做到日常生活课堂化、现实生活学生化,思想政治课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和接纳知识的积极性、自主性,才能实现新课程的价值目标。
2 着眼可能生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的“理想化”极端以及简单沉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庸俗化”极端都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力避的错误倾向。“教学生活化”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感知和体验来发展其在未来生活中的能力,培养其改造现实生活、适应未来生活的正确价值观。因此,教学生活化必定要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树立起一个价值标杆,即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和超越,使学生为了未来的理想生活做好准备。
3 凸显学生主体: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模式和手段。从众多关于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中看出,“主体间性”应当成为现代教学的思维模式,“教师中心”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应在教学中得以凸显。因此,教学“生活化”应始终坚持“双主体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同样作为教学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提高。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主体意识,以生为本,勇敢“退出去”,适时“站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民主平等开放的双主体互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三、思想政治课“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1 本本相接,构建“双轨制”教材体系。新课标提出,教材的编写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反映当代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的发展需求”,“倡导联系生活实际、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这些要求决定了思想政治新课程在教材体系的建设上要将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机融合,在体现出学科独立的理论体系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的应变机制,即建立包含学科知识精髓的“硬教材”和反映时代变化、从生活中精选的热点问题的“软教材”共行的“双轨制”教材体系。
选择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要求中最基础的内容,或者说经典性的内容,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常规教材、基本教材,不妨称为“硬教材”。其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法律规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常识等。这一教材的内容一经确定,可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与此相适应,选择新课标要求中与现实生活最为接近的部分,如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完善的现实方针、政策等内容,加上时事政治内容等,形成活页式的思想政治课的补充教材、现实教材,称为“软教材”。“软教材”可根据情况变化,反映最新理论和政策要求及国内外大事,每学期或每学年变换一次。
建立这种“双轨制”教材体系应把握和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保持基本常识、核心价值观的稳定性,确立相对稳定的价值参照系,从而提高课程的信度和效度,确立学生坚定的政治道德信念和稳固积极的人生价值体系。二是要根据社会及政治、经济变革的新情况和新精神,让学生了解社会变革的“窗外事”,避免成为象牙塔中的“隐士”,从而促进学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双轨制”的优势在于,一是使思想政治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发展结合起来,体现思想政治课的现实性和时代性特点;二是使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心及学习常规化和制度化,力避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现象。
2 多管齐下,采掘丰富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就需要丰富的多层次的课程资源。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专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建议。但从目前来看,不少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尚未形成清楚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的能力也较欠缺。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迫切需要教师课程资源观的彻底转变。
一是广辟路径,牢固树立“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但
不是唯一资源”的理念,把学科、学生、学校、社会等作为政治课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和来源,广泛搜集生活化的课程资料。教学资源的开发、选择和利用是一项复杂的思维创造活动,一方面,教师应该富有想象地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各类人士,他们能使学生感兴趣,有助于学生学习,他们可以解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可以请他们给学生现身说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如书报、杂志、广播、影视、互联网、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调查等学习资源。此外,围绕教学目标,依据教育需要、学生特点和教学原则,筛选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筛选机制;共同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利用网络资源,整合网络信息,构建网络课程等等也显得十分必要。
二是因时因地,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所谓生成性教学资源,不是教师预先准备好的静态的备用资源,而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活动在课堂上即时产生,有时甚至是在教师预想之外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体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首先要构建互动平台促进课堂生成性资源生成,做到适时而启、适时而发、适时而导;其次要敏锐捕捉,防止生成性资源的流失,在捕捉这些生成性资源时应懂得取舍,用教育机智捕捉它,用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来整合它;最后要注重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引导与升华,对于生成性资源中富有个性与特色的部分应立足课堂,引导学生从本地实际、本人生活出发,突出本地、本校的人文资源优势,把地区区域的人文与社会资源价值上升为整个课改所需的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特有价值。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教学生,上升为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来发展学生。只有这样因时、因地开发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彰显思想政治课堂的个性化,丰富和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
效率就是生命。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追问,促成了相对于“科学世界”的“生活世界”这一话语向思想政治课堂的快速渗透与融合。审视当前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政治课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并不“幸福”。因此,关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生活化问题,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合理探求,更是实践的客观需要。思想政治课与生活世界的进一步契合,“生活大课堂,课堂小生活”理念的进一步落实,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和有效利用,成为当下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走出现实困境的可能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松林,论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论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法治教育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道德培养;法治教育;必要性
道德培养和法治教育是引领广大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条重要主线,也是学生对自我纪律约束能力的教育。在当下我国全面实现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中学生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成为重要的项目,需要学校和教师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认可,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大批优秀的道德意识强、法律思维敏锐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对本校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教育进行内容和方式方面的创新,提升实用性内容的教育,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提升自己道德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进行学习。
一、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在对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结合的路径进行探索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实现两者有效结合的必然性,只有理解了这种必然,才能够有动力、有信心去做好相关的创新工作。具体来说,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完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中学阶段对于学生教育来说处于关键时期,一方面,学生的思想意识开始逐渐模式化,所形成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逐步趋于稳定,如果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视会造成学生不良思想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学生的各种习惯也逐步开始形成,而这些行为习惯往往在其以后的发展中能够直观地得到体现。但是,就当前我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往往采用的是书本知识单一灌输的方式,将道德与法律内容以文本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学生所掌握的只是一些文字性的内容,对于其背后所蕴藏的思维和行为层次的内涵并没有深刻领会。近年来,我国所发生的中学生暴力犯罪行为律见报端,所展现的正是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完善的结果。2.我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客观要求近两年,我国出现的因为道德与法律意识与社会发展要求不匹配而出现的人才质量的下降经常发生,一些人员利用工作之便突破道德与法律底限,谋取私利,贪图享乐,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要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就要从学校的道德与法律教育出发,将高素质的道德与法律人才培养作为中学教育中的重点目标。
二、实现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相结合的路径
既然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进行有效结合是社会发展和学校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那么我们就需要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来寻求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的方式,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1.创新道德与法治教育开展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道德与法治教育是通过将一些社会发展中产生的规律以教育的方式传输给学生,使其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规律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结合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创新教育内容开展的方式,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而教育信息化的逐步发展,恰恰为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搜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案例,通过真实例子的讲解来强化学生对道德与法律重要性的认识,如通过法院对犯罪分子的审判告诉学生要在实际生活中懂法、守法、护法;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将一些书本上枯燥的条文内容以一种生动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动画版的《道德经》,让学生领悟道德的内涵与真谛。2.注重对学生行为能力的塑造无论是道德培养还是法律教育,归根结底都是通过学生的行为体现出来的,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行为方式的教育。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义务劳动、到养老院去进行帮扶等有意义的道德与法律实践,让学生在行为实施过程中感受到道德与法律的意义和重要性。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教育的主体和最终塑造者是学生,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是最重要的主体。教师在开展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相关课程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深刻明确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所在,并与教学目标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课程之中。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现实生活中一些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竞赛获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一定的目标。
三、结语
随着法治理念的不断深入,具有合格的道德与法律素养是学生进入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前提和基础。而中学承担着重要的道德培养与法治教育的使命,要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来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塑造良好形象的动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宁川.中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2008,(06):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