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教育法治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师德教育法治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师德教育法治教育

师德教育法治教育范文1

在教师法制教育学习 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注重职业道德 真正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 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关爱和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是现代 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内涵,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每位教师应在教书育人,完成崇高使命的愉悦中升华道德,积极做 高尚师德的践行者。

二、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学法用法的重要性 作为人民教师,要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必须自觉学习法 律知识、宣传法律知识、贯彻法律知识。当然,前提是要增强自己 的法制观念、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知法、懂法,在教育教学过程 中,认真履行职责,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 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坚持做到 “为人师表” ,自觉遵守学校 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 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师德教育法治教育范文2

[关键词] 职校 法制教育 现状 策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制社会的建设,必然要求职校培养的人才在具备较强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笔者针对当前职校法制教育现状提出了加强职校法制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职校法制教育现状

1.职校法制教育存在盲点

当前,职业学校虽然都开设了《法律基础知识》课,但大多数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学生普遍认为《法律基础知识》课就是政治课,根本不想听,甚至很反感。《法律基础知识》课涉及面广,缺乏系统性,教师对各部法的教学无法面面俱到,停留在照本宣科阶段,很难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职校学生缺乏学习法律的自觉性,掌握的法律知识不够,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有一些模糊乃至错误的思想认识,所以导致学生普遍把法律基础课的学习视作被迫接受的任务,只为了完成学分而学习。

2.职校“重专轻法”的现象突出

职校由于面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竞争,在课程设置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关注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甚至部分学校提出“文化基础课要为专业课服务、让路”的口号。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很多学校限制了文化课基础课的课时甚至在某些专业取消了作为德育必修课的《法律基础知识》课。职校法律基础课形同虚设,无法起到法制教育主阵地作用。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仅仅停留于做几场法制讲座、看看法制图片而已,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二、加强职校法制教育的有效策略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职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当今社会,青年学生面对着各种思想的冲击和物欲的诱惑,如缺少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极易迷失方向,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职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消弱,只能加强。首先从组织体系上,要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行动的立体教育网络。其次,是建立切实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制度,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加强人生观教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自觉抵制社会上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

2.加大法律基础课教育力度,注重法制教育实效性

职校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的阶段。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还有待加强,还存在着喜欢表现自己和容易冲动的特点,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误入歧途。因此应加大法律基础课教育的力度,使法律课的教学当成对学生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法律课教师也应通过学习提高法律专业知识水平,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针对职校学生常面临的情况,将法条法义与具体案例相结合,注重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应针对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状况,纠正他们错误的认识,提高法律意识。例如,有些受外界不良影响的学生认为敲诈同学、私拆他人信件等行为只不过是过激玩笑,不违法;打架斗殴是个性的体现,顶多赔个医药费,不算违法等行为。根据调查,中职生的违法行为多数是由上网、盗窃、旷课、离家出走等不良行为逐渐滋生、发展的。这要求教师授课时要利用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耳熟能详的涉法问题和案例提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的程度,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自己意识到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以及认识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法兴趣。

参考文献:

师德教育法治教育范文3

关键词:高职教师;事业观;专业化发展

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重任,为国家培养直接创造价值的高素质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但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缺失导致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问题。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

仅关系到整个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败。

1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

1.1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1],即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教师在学科知识、教学技能、职业态度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由一个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2]。而作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一定特殊性,除了教会学生某一个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还要达到育人和服务社会的目的[3],其基本范畴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娴熟和专业情感的健全[4]。

1.2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我国高职教师群体的主体力量是中青年教师,职称级别大部分以讲师为主,其职业发展的最终目的大多为专业技术职称晋升、奖金福利、出国进修等[5],其专业化发展特点是专业知识陈旧,学习意识匮乏,反思能力不强,合作交流技能欠缺[6]。现阶段高职教师的群体特征形成了目前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着专业热情和责任感不足、专业知识能力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专业实践能力欠缺、社会交往意识和能力薄弱等问题[7]。此外,高职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专业化发展与教学科研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多追求自身价值体现,而忽略了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当然,形成这种现状也与目前高职教师的培养体系与聘用考评制度不完善、高职教育办学功利化、学校管理行政化等有密切关系。

2构建高职院校“事业观”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由于管理制度层面、教育体制层面、教师整体素质层面等外在因素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因此促进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策略是在学校内部构建“事业观”教育体系,改变过去对高职教师仅仅强调职业态度而忽略对教师职业的“事业”态度。仅仅将教师当做职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然会受到限制,甚至步入误区。教师只有把职业当做事业来追求,才能做到“爱业、乐业、敬业”,从而让专业化发展围绕“事业”这个圆心,最终实现教师个人价值、学生价值、社会价值三者的有机统一。高职院校构建“事业观”教育体系主要涉及三个层面,即学校对教师的“事业观”教育,学校对学生的“事业观”教育,以及学校为推行“事业观”教育所进行的制度创新。其内在联系如下图:

首先,学校加强对教师的“事业观”教育,通过树立教师的“事业观”促使其自觉进行专业化发展。高职教师群体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这个群体愿意接受新的知识,同时也易受到社会上不良价值观的影响。教师的本职是教书育人,如果过分在意职称、收入、个人荣誉,必然忽略其本职。其次,学校也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第一,马斯洛需求理论表明人只有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才会产生和追求高层次的需求。中青年教师占主体的高职教师群体,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使教师很难全身心投入专业化发展。学校应关注教师家庭幸福,减少教师后顾之忧,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第二,关注教师心理,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邀请专家开设“压力管理”“、情绪控制”“、人际交往技巧”等专题讲座,让教师了解职业压力、职业倦怠情绪产生的根源、找到释放疏导负面情绪的方法。

学校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事业观”教育,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高职教育不同于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本质属于通才教育,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核心是强调人的均衡发展,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8]。而高职教育属于专才教育,即指以培养具有某一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能够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模式。专才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是否能够胜任行业的实际需要。专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应用,重点在于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8]。可见,在专才教育的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与未来从事的职业有很大关系。如果学生认为学习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份职业,必然导致其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进而使得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失去针对性。同时学生缺乏学习热情也会降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热情。

2.3学校“事业观”教育制度创新

学校加强相关制度的创新,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体系,指标大都局限于学历、职称、论文、科研、学生成绩、学生就业情况等方面。以这些量化指标评价教师往往会造成教师仅仅是为了职称而非出于专业需要撰写论文、申报课题、采用填鸭式教学来提高学生成绩,学校只关心学生就业率而忽略学生和社会的就业满意率等诸多问题。

3构建高职“事业观”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

3.1对教师“事业观”教育层面的具体措施

首先,多形式加强理论学习。采取专家讲座、主题党课、分片讨论、撰写学习心得等形式加强教师对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纲领性、法规性文件的学习,用“事业观”的思想武装头脑。其次,多渠道加强舆论引导。通过不同的时机、利用不同的载体加强舆论引导。如开学初、学期中、特殊节日等利用学校网站、校报、橱窗栏、广播等载体在全校营造教师“事业观”的氛围。第三,多方面加强典型事例的感召力量。对学校优秀教师事迹进行宣传,使教师形成对职业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促使其自觉进行专业化发展。

3.2对学生的“事业观”教育层面的具体措施

对学生的“事业观”教育要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首先,在学校招生宣传期就要做好“专业、职业、事业”关系的“事业观”宣讲,在学生入学前初步激发对专业的兴趣和喜爱。其次,学生入学后,通过五年在校期的生涯教育,使学生从对专业的热爱上升到对未来职业、事业的热爱。尤其对于卫生类院校,更要通过“事业观”教育,树立其对卫生事业的神圣感和使命感。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外活动,多渠道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课外知识,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反过来也会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最后,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进行持续性的统计和分析,为完善和改进学校针对学生“事业观”教育的各项制度提供依据。

3.3学校“事业观”教育制度创新层面的具体措施

首先,对教师评价体系进行创新。评价体系除了涵盖学历、职称、论文、科研、学生成绩、就业率等可量化指标之外,还应加入学生满意度评价、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等指标。同时对教师的科研成果在数量指标的基础上,还可增加应用在学生群体中的效果指标,避免教师仅仅为了自身奖金、职称进行无价值科研。其次,对激励制度进行创新。第一,修订、完善激励制度。坚持“教书与育人并重;教育教学成绩与职业修养并重;全方位施教、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并重”的原则,制订或完善激励制度。第二,改变激励制度的引导方向。

在强调个体优势的单人单项奖励与体现整体效应、促进合力形成的团体协作奖励上,应侧重于团体协作奖励。在物质动力、精神动力、职业发展动力三者的动力提升上,应侧重于后两者的动力提升。第三,改变激励的具体内容。单一的激励方式,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缺乏针对性,可根据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的不同需求,适当增加针对年轻教师的公派学习、针对老年教师的疗养等内容,从而激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热情。

作者:张英远 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焦建利,汪晓东,秦丹.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国文献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2009(1):18-23.

[3]陈玉萍,王志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及其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3(5):115-117.

[4]谭支军.具身认知理论对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5(1):36-37.

[5]徐伟.五年制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的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5(1):58-60.

[6]齐丽莉.高校中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瓶颈期”的困境及对策[J].当代教师教育,2014,7(2):45-50.

师德教育法治教育范文4

“米”字式法制教育模式实践活动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合格小公民,我校始终把青少年普法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点,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德在心,法伴行”的教育主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多年来形成了以学校课程和少年模拟法庭实践活动为主轴,以多样化阵地、系列化活动、愉快大课间和三结合教育为支架的“米”字式的教育模式,使“法”的概念以多元的形式根植于孩子们的思想中。

一、《我与法》学校课程规范化,遵循青少年法制教育规律

自2000年开始,学校开发并实施了《我与法》学校课程,经过多年的尝试、实践、修订,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一至六年级共6册的学校自编教材,内容涉及了小学生常规教育、普法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使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能感受、能观察、能体验的生活常例中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从小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现在全校开设《我与法》学校课程,每周一课时,分年段由开发和编纂教材的教师亲自授课,备课、上课、作业、评价、教研等各项工作规范到位,得到了师生的欢迎和家长的好评。

二、“少年模拟法庭”实践活动常规化,拉近学生与法律的距离

为了培养孩子们对于法律的认知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学校一直把“少年模拟法庭”实践活动作为法制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把法律知识和犯罪案例融入其中,激发了孩子们对“法”的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法律的距离。现在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定期开展“少年模拟法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孩子们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同学们广泛参与“模拟法庭”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学校不定期地组织学生旁听青少年犯罪法庭现场审判过程,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和素材,使“法”的精神深深地渗透进孩子们的心里,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学生的生活态度。

三、“法在身边”教育阵地多样化,营造普法教育良好氛围

一是学校在校门口二百米巷道内建成“社区法制教育长廊”,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条文,以及交通安全常识、消防安全知识、反知识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成大小、形状不同的展板,让广大学生、家长在上下学的路上接受法律的熏陶和教育,既营造了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又美化了校园周边环境,实现了以学校小环境影响周边大环境的目的。

二是将法制教育作为“德育10分钟”主要内容,提高德育实效性。每天下午230~240是我校的“德育10分钟”教育时间,班主任对学生及时开展案例分析、规范教育、守法用法教育等,读规范、讲案例、辨是非,听录音、看视频,形式多样,异曲同工,学生受益非匪浅。

三是班级开辟“法制小园地”,张贴相关法制知识、警言、手抄报等,学校组织评比,要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以提高教育氛围和学生兴趣。

四是在校园广播和校园网开辟法制教育专栏,定期进行法制宣传,入眼,入耳,入心,日积月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教育。

四、“愉快大课间”活动多元化,发挥特色文化育人效能

学校坚持“人人健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遵纪守法,促进养成”的新课改理念,以“以美辅德、以美益智、健体审美”的校园文化育人特点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2000年以来“愉快大课间活动”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成为学校校本必修课程之一。“愉快大课间活动”为25分钟,早晨第二节课后进行,活动内容由五小(小皮筋、小沙包、小毽子、小游戏、小跳绳)自主开放式活动为铺垫,在音乐声中逐步过度到五个篇章(《文明礼仪篇》《道德规范篇》《传统武术篇》《健体审美篇》、《队列行进篇》),在寓教于乐的主题操活动之中,促进学生知、行、意、德的统一和谐。

五、“做守法小公民”课外活动系列化,贴近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目标

为了实现“法在心中,伴我成长”这样一个教育目标,为了使每次活动富有实效性和科学性,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系列化的普法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以传统节日、纪念日为依托开展相关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既让学生理解这些特殊日子的特殊含义,学到相关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从小树立公民的责任意识。

二是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开展以“德在心,法伴行”为主题的法制教育月系列活动。届时全校参与法制教育专题报告会、学校主题队会,班级模拟法庭展演等;同时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图片和案例的制作、收集和展览活动,举办普法教育知识竞赛、普法教育宣传栏评比等等,以灵活多样、富有成效的专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了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一体化,拓宽法制教育渠道

师德教育法治教育范文5

学校工作以德育为首,德育工作是重要组成部分,在女生为主流的学校里,我们必须重视女生德育工作。而在当下宽容开放的环境中,女生的性开放程度突发猛进,思想开放、行为出位、衣着暴露、女生暴力行为等已经比比皆是,而女生失联、被犯、吸毒、人流等社会事件频频发生,又让人触目惊心,学校女生德育工作尤其青春期教育工作是迫在眉睫,学校应该义不容辞承担起对未成年女生的教育保护义务,但必须依法治校施教,处理好学校的责任预防。

在社会实际情况下,学校如何依法履行职责及做好责任防范呢?本文就学校内部治理的角度,探讨女生德育尤其是女生性早熟现状下的依法治校施教。

一、依法治校:学校德育,现实视角

性开放程度高,是社会普遍问题,随之学校女生德育面临的客观事实就是性早熟。笔者所在的学校是女生占主流的学校,学生来自广东省各地区,女生占学校的九成,通过对1000位女学生的问卷调查及生命教育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女生普遍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一)性的意识在增强

中职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都在发生变化,社会化思潮倾向明显,对异性的好奇、探讨属正常现象。现阶段的女生情感丰富而敏感,她们默默关注自己的身形变化及外貌,对异性存在一种情感需求,常常通过言情小说、网络交流去探索异性的世界,渴望异性关注、渴望长大,喜欢模仿成年人行为和语言;她们开始尝试深入了解自己的机体,如经期现象、妇科问题等等,对性知识开始探究并不会因羞涩而在性问题面前止步。她们通过自我探索学习或师长教育,知其然但不知所以然,异性领域、情感领域对她们来说是充满幸福、美好的世界,她们都期待着。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性的行为在尝试

在女生学校里,青春女孩如花般每天都在美丽绽放,她们有的朴素,有的机灵,有的娇滴可人。在研究调查中,性情各异的女生性开放程度让我们叹为观止,表现在:

1.仪表仪态行为。现在的女生普遍都比较喜欢打扮、追逐潮流,虽然学校要求统一穿着校服,但是我们发现有些女生喜欢把校服剪裁成当今流行的衣服,如把裤子收窄或剪成水桶裤子,把上衣修剪成紧身的露脐装;涂上淡淡的粉末,涂上红火的口红;有的喜欢在手上、身体上、大腿上纹身;喜欢涂上艳丽的指甲油。当周末来临,就是青春姑娘们展示时装的时刻,暴露的背心、短裙、短裤是不可缺少的。学校在开展女生生命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清楚,这是青春期女孩正常的行为,因为社会环境在熏陶着她们,她们身边有着高度发展的信息网络、传播媒体及现实社会环境。

2.谈恋爱。学校调查发现,在校学生认为校园不谈恋爱是丢人的事情,她们认为有男朋友才是值得炫耀的事,有七成女生有拍拖行为,或有要好的异性朋友,在初中开始拍拖,或通过网络认识,或初中恋人,有的还共同到中职来求学,俨然校园“小夫妻”。校园里会出现学生成双成对的的现象,甚至有校园亲热行为;校外有异性朋友的女生是占多数的,她们在学校里比较温文尔雅、乖巧、听话,也能够专心于学习,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女生在没有监护人监护的情况下,往往不能保护好自己,没有自重自爱。有的两年内换了三个男朋友,甚至有个别女生同时交往两个男性朋友。

3.行为。这是作为学校教育者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实际上,确实存在。在我们接触的或者耳闻的女生中,的确存在有青春期的情况,通过网络认识认识的当日有与异性有的;有的是与长期男性朋友有的。在自我保护方面,有的会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但是有的就采取紧急事后避孕;有的甚至怀孕了采取人流避孕的,以上事实让我们教育者触目惊心。在情况属实下,学校会做出违纪处理,但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教育的问题。

4.怀孕和人流现象。在每年的新生w检中,我们会发现疑似怀孕的个案;学生群体中也存在私下做人流的现象。据媒体报道,每年的寒暑假是“学生人流月”,到医院做人流的学生逐年增多,有的是家长陪同,更多的是同学陪同,更可怕是有的女生出于“害羞”、怕被家人知道、“经济问题”,到低廉的、不合格的医疗机构去做手术,对女生的身体带来非常可怕的影响。根据医院反馈的信息,近年来医院存在人流手术呈低龄化、流产风险增加的两大变化,女学生流产人数增加,故年龄低流产风险变大,而反复流产也是导致风险趋大的因素。

(三)原因分析

在德育一线与中职女生的长期接触中,目睹到女生们的性早熟行为,也感知到她们性开放的程度,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一是机体本能需要。正值青春期的中职生情感丰富而敏感脆弱,对异性的探索与研究是基于本能。二是信息媒体的影响,笔者认为这是关键。广阔发展的信息网络带给女生们精彩纷呈的画面,性教育也包含期内。在过去蔽塞的年代,我们都羞涩于许多性教育话题,但是今天网络已经为我们代言,女生通过网络就得到她们想要了解的世界。此外,社会夸大的“无痛人流”等性预防宣传也起到误导作用。三是社会环境氛围。我们发现,近年来电视网络的明星在穿衣上明显较前暴露,透露装、真空装明显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人的模范,大街小巷里女生的衣着越来越暴露,女生们不忌讳不害羞。四是宽容的意识形态。我们必须承认,在当今的社会里,不论是学生早恋、婚前、衣着暴露等,都已经被越来越多人为接受和宽容,强调个人自由的趋势已经有些“过头”,有的家长高兴于孩子的早恋行为就是一个事实,有的中学生、多数大学生都能够接受婚前,性观念的转变也影响着当代年轻一族的情感处理和行为表现。

二、依法治校:履行义务,防范视角

基于女生德育尤其是女生性开放程度提升,德育工作者必须正视现实情况,并履行好学校职责,依法德育。建立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学生伤害事故调解制度,完善事前预防、事后转移机制,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是十分必要的。学校依法德育、依法承担职责,实质上是可以避免安全责任;做好安全责任防范,也促进学校依法治校施教水平的提升。

(一)依法治校,履行职责

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指出:“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学校……”从我国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看出,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义务是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它可以分为安全教育、规范管理、宏观照看、及时处理等方面。遵照相关法规,结合女校女生德育特点,笔者认为中职学校应履行好以下职责:

1.女生安全教育。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对学生要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包括应对各种灾害、传染性疾病、食物中毒、意外伤害等突发事件的教育,进行相关演练,对开展具有内在风险或潜在危险性的活动进行强调规章制度及安全事项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及行为规范教育应该是经常化、制度化。女校安全教育常规化,应重点于女生生命安全教育,即人身安全的应对防范教育上。包括:开展“安全进校园”活动,以丰富的形式如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将女生生命安全意识渗透到学生行为规则、日常活动当中;培养女生安全保护理念,普法宣传及自防能力培训,提高女生意识及能力,保护好女生权益;结合高三顶岗需要,加强女生实习实训实践期间的安全保护,对企业里的异性有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同时,还要认真贯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教育学生:掌握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措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习健康的异往方式,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预防害;当遇到性骚扰时,要用法律保护自己;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信念,在关注自身安全的同时,去关注他人的安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2.全面规范管理。这是指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依照制度严格贯彻执行,包括学校活动管理、校舍设施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宿舍管理等。W校全面事务实行规范管理是依法治校的必然需要,针对德育工作而对女生的管理重点于青春期教育、安全保卫方面,应包括:形成规范的“青春教育”体系,构建由学校到家庭的系列教育网络,含学校大型女生教育活动,如举办女生节、“慧美”女生讲座;专业部级的心理健康讲座、班级主题班会;家校联动的青春保护教育;学生心理咨询、访谈等,形成由上到下、由校内到校外的教育架构,这对教育女生正确对待青春期感情问题、机体发育显得十分重要;注重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在规定时间、特定活动领域中人员到位管理机制,如宿舍管理必须规范严谨,禁止男生进入女生宿舍,男教官、男老师不得在正常管理时间进入女生宿舍等;建立女生健康档案,对女生在体检中检存的问题注意隐私保护、心理疏导,对不能参与的活动给予适当的安排和保护。

3.宏观照看。包括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指导、监督,履行宏观照看职责。对中职阶段的女生,主要是对其活动潜在的危险,学校及教师在可预见的范围内,给予安全事项的指引和提醒。包括:明确教师在校生的监管职责,在校期间加强宿舍门禁、校园巡查;对学生周末常住地的调查、登记,要求家长对女生经常出入的住所进行关注了解,加强监督;实行女生谈话制,女师生配对定期教育,明确谈话内容,含自爱保护、心理疏导、避孕常识等,以及违规女学生的跟踪教育;加强对女生的关注,含外地寄宿女生及外宿本地生,学校要关注其异往情况,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做好耐心细心的教育,并保留教育档案;致家长一封信,明确学校、家长的职责范围,把女生在校情况、主题教育活动内容随时及时联系告知家长,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还要要明确学生本人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范围。

4.科学应急处理。应急处理包括发生突发事件后及时通知监护人,对当事人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妥善处理,及时报告上级部门。中职学校应急处理机制与所有学校一样,但是相比较女生学校来说,又有不同之处,我们更多关注女生生理问题、校内人流现象、校园内自我伤害事件。所以,在应对女生突发事件时,我们必须制定具有女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的应急预案,科学地应对突发事件。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一般包括:及时救治学生;及时收集证据,调查核实;及时界定学校的法律责任范围;协商解决;事后总结。

如校内学生因感情困扰而在校自杀事件的预案,我们认为必须做到如下:一是学校、班主任做好女生情感教育,信念教育、毅力教育等,形成系列青春期教育内容。二是校家联动,及时通过电话、信件告知家长,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情况,了解孩子情况。三是发挥宏观管理作用,在学生下课后加强校园巡查,发现情况。四是师生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如果女生在校出现人身安全事故时,必须做出及时送医院救治、及时联系监护人、控制事件防止扩散、保护学校及当事人形象、矛盾化解等的正确处理方式。

(二)依法德育,教惩同行

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指出:“学校办学活动应当以育人为本,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切实依法规范办学行为,注重教育教学效果,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1.教师依法施德。学校教职员工尤其是德育工作者必须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依法执教的能力。要准确把握对女生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教育与惩戒的平衡,注意教育目的与手段的有机统一、科学并行。女生德育要求我们必须关注女生特点,中职女生独立意识强,但情感情绪脆弱、内心较自卑,耐受能力弱,对女生教育必须尊重其自尊心,照顾其内心感受,并对后续行为给予关注。包括:德育工作者要依法办事、依法施德,对女生事件处理讲求理据,遵照校规章程,如查看女生行李,应有公安人员的陪同或征求学生同意,如检查身体时让女校医、女教工参与等,对学生作出处分应证据确凿;德育课教师要提高法治理念,加强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注重对女生关于女性权利的法律条文的教育学习,让女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注重男女平等意识的教育灌输,让女生懂得自立自强自爱的可贵;心理辅导教师要重视女生心理问题研究,加强对女生心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辅导方法要科学、注意后续行为。

2.用爱呵护女生成长。《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指出“学生管理制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公平公正和育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基本权利。”尊重和保护女生权利是十分重要的。中职女生性早熟往往表现在思想、行为上,但是其心理成熟度和承受能力尚不够,自尊心极其脆弱,在处理女生德育个案时,我们要注重学校责任防范处理,必须注意方法与方式,法与爱并行。现实当中,行为失当的女生如怀孕女生,都有前期思想与行为的失误,她们有着心灵上的困扰,更值得师长去关爱,帮助其解决困难和学会如何处理,教育她们走更美好的路。

包括:保障在校女生的人身权不受非法侵害,杜绝侵犯其人格尊严的行为,如明确规定男性进入女宿舍的时间,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避免故意泄露女生隐私而造成的学生再次伤害如自杀。教职员工在行为上平等对待女生,平时的教育不得带有歧视的言行、条例和制度,不得歧视、侮辱女生。对谈恋爱、有与中职生不相符行为的女生进行教育时,保护其隐私;注意收集可靠性资料,清楚事实来龙去脉,在依据充分、事件定性准确下才做出处分决定,做出处分时要充分讨论、程序正当。对女生出现违纪行为时要充分反馈给家长并给予科学指引,应当听取其法定监护人的意见,对学校做出的不利处分前,应当给予女生述与申辩的机会,明确其处分的期限与后果。如女生在体检中发现的疑似怀孕个案,必须及时联系通知监护人,指引监护人对孩子采取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在校期间的性思想及行为,同时学校应做好学生个人档案保护,把握教育与惩戒的原则,避免学生来自舆论的再次伤害。对违反学校纪律的女生,积极教育挽救,避免出现消极后果,如让舍友留意其行为动向,及时报告及采取应对措施等,善于指导学生往后学习生活上的科学安排、规划自己未来,重女生教育效果。

3.社区资源,因势利导。笔者认为这是很重要一个环节。学校应发挥社区资源作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社区资源包括公安、法院、检察院、妇联、保健院等,社区依法参与学校德育,共同关注女生成长是十分必要,效果也明显。

包括:加强与社区如妇联、公安、保健医院等部门的合作,成立德育教育基地,让社区基地参与学校德育教育、提供德育服务;结合社区职能,开展主题活动,如学校结合市普法办开展青春期主题教育晚会;邀请市妇联,开展女生讲座,重点于女生自爱教育;邀请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给学生讲述女生失联个案、女生受害案件,重点于学生自我保护教育;我们发现,女生在个案面前受益匪浅、警示性极强。

师德教育法治教育范文6

关键词教育惩罚 不当惩罚 教师“知识”

教师对惩罚方式的选用并不突兀,其背后有一种看不见的“知识”牵引,教师的语言、行为模式往往是其知识背景乃至某种集体意识的凝结。“知识”对教师具有“塑性”甚至控制的作用,如果无视教师行为背后的知识及其行动的目的,就会遗漏许多有价值的影响因素。因此,我们不能“悬置”教师的“知识”基础讨论学校中的惩罚问题。本文试图找寻究竟何种知识“控制”了某些教师,使其对学生做出不当惩罚,并尝试对这种“知识”进行消解,重构一种可能的“知识”,引领教师对惩罚方式做出合理选择,以使教育惩罚的价值获得彰显。

一、学校中不当惩罚的深层原因探析

教师的不当惩罚有若干原因,我们在《教育惩罚的张力与限度――小学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惩罚》[1]一文中已稍有提及,比如教师繁忙的工作、学校的评价问题等,此处将进一步探讨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文尝试运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探寻教师不当惩罚背后所隐伏的思想观念是如何形成,又是怎样无声地和教育实践建立联系。

1.规训异化与自我迷失

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激发了人们对效用的迷恋,人类的许多活动被技术标准所规范和引导,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的主体性,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成为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即“丧失对社会现实进行合理批判能力的人”[2]。福柯认为现代社会在本质上是一种规训的社会,“规训”的权力已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这种权力的主要功能是“训练”,训练人的被使用性和实用性,而不是挑选和征用[3]。它是一种支配身体的微观权力,其目的是使人成为“工具人”。被规训的身体是一种温驯的、可以操纵的身体,它能够为某种权力运作积极效劳。因此,几乎每个机构和个人都受制于某种“规训机制”。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场所,可以说,全校师生都处于受规训状态。关于学校如何规训学生,不是此处探讨的重点。此处主要想讨论的是,学校对教师的“规训”是怎样进行的?这样的规训,是否给教师教育方式的选择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在我们所调研的A小学,新入职的教师都要经过学校的“规范化”培训,以使新教师加快对学校的熟悉,并尽快适应教学岗位的要求。另外,A小学实行了“以老带新,结对帮扶”的活动,尽量做到“老教师”对“新教师”一对一地指导,以使新教师迅速地融入学校。就这样,学校完成了对新教师的初步规训。学校为教师准备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比如,要求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程表上课,杜绝私自调课、旷课、迟到、早退、中途离岗等课堂现象;教师要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六认真”制度(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核),等等。A小学老师的工作非常繁忙,要接受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与考核,这种“检查”与“考核”就是对教师进行逐步规训的过程。“检查”和“考核”是一项层级监视的技术与规范化裁决的技术,它使得教师的工作能够被“观察”和“监督”。在规训过程中,虽然也有很多合理的成分,比如对教师教育教学常规的要求,可以促进教师工作的有序化,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规训”却使得教师习惯遵从于各种规定、命令、权威,而对于这些规定、命令是否合理,却很少有教师反思。与教师的交流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他们对学校规定的“言听计从”,很少有人提出质疑或反对。有老师说:“不按学校的要求,在学校怎么混啊?”当我们问及某些规范是否合理时,有些教师笑了笑说:“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呗,我们哪有时间管这些杂事?”我们曾访谈过A小学的教导处主任,教导主任对于学校的一些制度也表示很无奈,她说上级要求他们怎么做就只能怎么做。

“规训”在给学校的运作带来极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给教师们带来了某种不良后果,“它使个人失去自由和自主的精神气质,失去追求德性的理想”[4]。从A小学的教师到学校的领导层,我们都能感觉到规训的力量,它正一步一步剥夺教师的自由,剥夺教师的“理性”。谁胆敢没有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进行教育教学工作,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相应的惩罚,如遭受批评,克扣工资等等。因此,教师只要根据学校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认真”地工作,那么一切都会相安无事。学校程式化的管理使得教师的工作愈加缺乏思考,原本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被渐渐地降低至一种日复一日的、机械的重复行为,教师似乎迷失了自我,也不具有了思考能力,职业倦怠由此产生。另外,学校的“规训”对教师可能会产生一种个人知识,即只要能成功规训好学生,且让学生有好成绩,其他似乎都不太重要。也正是由于有些教师受到这种知识的控制,才使得他们的意识深处,有着与促进学生发展无关的,想轻松维持教学秩序的欲望,至于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给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似乎与自己无关,有些教师表现出一种漠不关心的“虚无主义”,他们说:“我管得了学生一时,也管不了他们一世啊!”

2.某种被扭曲的教师文化

健康的教师文化对教师个人及学校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A小学,我们发现教师群体间存在着某种扭曲的文化。教师间的关系很微妙,他们在表面上似乎都挺客气,但在背后存在着批判别人的陋习。在办公室外,我们偶尔会听到有些教师在议论某位教师的课上得不好,某位教师的课堂乱哄哄的,某位教师的穿着打扮太不得体等等。也正是教师间存在着这种背后议论他人的文化,使得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强。另外,教师间还存在着一种非正常的竞争意识。前文提到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给他们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有些教师为了自己的工作业绩,为了战胜自己的同事,会有意识地与同事保持一定距离,不愿意与同事分享资料、信息。由于提防、隔阂、竞争等,教师们的集体意识相当淡薄,“孤军奋战”是大多教师日常工作的常态。他们各干各的工作,似乎也少了些人情味,我们常看到有些教师对其他班学生的“求助”,表现出极大的冷漠,“我正忙着呢,找你们班主任去!”这是他们常见的回答。马卡连柯曾告诫人们:“再没有比教师集体里的个人主义和倾轧纠纷更可怕的任何东西了,再没有比这样的现象更可恶、更有害的任何事情了。”[5]虽然A小学的教师没有明显的对立关系,但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人主义”文化。这种扭曲的文化背后,实际上隐含着教师某种需求的缺失。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教师在学校生活中,至少在“(心理)安全需求”和“情感与归属需求”上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教师常常有一种“不安感”,比如担心同事在背后说三道四,担心学校的评价会影响到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等等,因为没有“安全感”,也谈不上对学校的归属感。工作的压力,加上这种“危机感”,教师在学校生活中很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又很容易被带到工作中去。有些教师一见到学生犯错就挥起教鞭,因为在他们眼里,不听话的学生已给他们构成了威胁。这些“坏”学生扰乱了教学秩序,影响了班级形象,影响了教师的个人形象,还可能使教师在学校的考核中大打折扣。因此,惩罚在有些教师那里,成为了一种泄愤的工具。马斯洛认为,需求是人行为的原动力,因为有需求,人才会不断地走向新的高度,才有可能最终实现自我。而A小学教师的“安全需求”和“情感与归属需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使他们不能淋漓尽致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教师“不当知识”的逐步消解

1.“润泽”教师的学校生活

“润泽”这个词表示的是湿润程度,也可以说,它表示了那种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感觉[6]。“润泽”教师的学校生活,也就是要让教师生活在一个没有压力的、安全的、轻松愉悦的、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中。前文提到A小学的教师在“(心理)安全需求”和“情感与归属需求”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教师被各种烦恼缠身,如,繁忙的工作、纷繁琐碎的检查、细枝末节的监督、淡薄的同事关系等等,都令他们感到身心疲惫,较多的教师对学校还未产生归属感,他们仍未形成真正团结一致的集体。我们认为关注学校生活中教师的生存境遇,理解与反省教师集体间存在的问题,对改变教师的教育方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教师能够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充满阳光,工作过程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劳役,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付出,他才能创造出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才可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7]可见,教师的生活质量关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地进行。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与教师交流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对学生持有极端的偏见,比如,认为有些学生天生“蠢驴”,已“无药可救”,有些学生秉性顽劣,“死猪不怕开水烫”等。有些教师仍持有传统的学生观,比如,认为“学生必须服从教师”,“教师必须给学生使点‘颜色’,学生才会听话”,“学生不打不成才”等等,另外,有些教师还表露出对“高分数”学生的青睐,认为“高分数”的学生都是“好学生”,而“好学生”样样都比“差生”强。这些观点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师应走出这种认识误区,重新认识学生。首先,要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人,有着独立人格的人,他们同样需要爱与尊重。其次,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避免使用“一刀切”的教育方式。再次,每个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犯错在所难免,教师不要用静止的、片面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要武断地给学生“贴标签”、下结论。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是不可有废品的,他说:“我断然相信,并且一生都是这么说:连百分之一不合格的、连一个被浪费了的生命都不准许有。”[8]他一生卓越的工作成就无可辩驳地证实了孩子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三、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教育惩罚”研究

关于教师惩罚方式的变革,如果仅从上述“润泽教师的学校生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两方面努力,还是不够的,因为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要通过长期培养才能形成。况且,这两方面的变革在实践中仍面临重重阻力,不一定为学校、教师完全接受。我们认为,使惩罚方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一种比较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让教师成为教育惩罚方式的研究者。教师是惩罚方式最直接的实践者,如果他们能够在教育实践中通过自主研究,寻找有效的教育惩罚方式,那么这样的研究要比有些研究者“书斋式”的研究好很多。虽然在研究之初可能会费时费力,但教师在实践中对惩罚方式进行研究,是对自己教育方式进行的思考和探究,这种研究的目的是力图使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它不会成为教师的负担,相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对教育家“教育惩罚”智慧的感悟

如果教师能够潜心阅读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教育家的著作,相信从中可以汲取很多营养。在这些教育家的教育实践中,有很多生动的、闪烁着教育智慧的经典案例,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用“两朵玫瑰”对“犯错”小女孩爱心的奖励;还有马卡连柯运用“平行教育影响”的方法,使学生瓦夏不再迷恋于足球,开始认真做功课;陶行知的“四颗糖果”让学生王友在愧疚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等等。教师可以把这些经典案例汇集成册,慢慢研读、琢磨、体会。当教师能够有意识地把阅读所获得的教育惩罚策略应用于教育实践,就已经进入研究阶段。当然,教育家成功的惩罚方式也不能生搬硬套,因为学生的性格不同,具体的情境也不同,对某个学生有效的惩罚方式,对另外一个学生却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比如,马卡连柯有个当了某工学团主任的学生,对老师当年惩罚方式的模仿就失败了[9]。可见,教师对学生个性的了解非常重要。

2.对自身惩罚行为的审视与反思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强调了“反思”对于教师的意义。“反思”能够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并帮助教师重新审视并调整自身的教育行为。“教育惩罚”作为教育行为之一,同样需要在反思中不断地调整与改进。教师如果能自觉审视与反思自身的惩罚行为,反躬自问“我的惩罚目的是否明确?”“这种惩罚方式对这个学生是否合适?是否超过限度?”“惩罚的效果如何?哪些环节成功,哪些环节失误,如何改进?”等等。那么,让“惩罚”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不是不可能的。教师在这种不断地追问与思考中,能够发现并清晰表征惩罚中所遇到的问题,当教师努力从多方面分析这些问题,并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时,就具有了明显的研究特征。审视自身的惩罚行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进行。一是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写好“惩罚”反思。反思中,要把惩罚原因、实施过程等交待清楚,并写出惩罚学生时的心情、学生受罚时的态度等等。二是调查学生对自己惩罚行为的看法。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真心实意要改进今后的惩罚方式,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吐露心声。调查可以多种形式展开,可以让学生写命题作文“我眼中XX老师的惩罚”,也可以设计题目让学生做答,如,可以设计“XX老师的哪次惩罚,你很满意?或很不满意?为什么?”“你认为XX老师对你们的惩罚,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教师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思考自己的某些惩罚为什么让学生满意或不满意,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处理等等。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反思,才能清晰觉察惩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监控、调整自己的惩罚行为,教育惩罚的实践智慧也由此产生。

3.对“教育惩罚”进行专题研究

学校中有改革意识的教师可以自愿组成“教育惩罚”研究小组,共同探讨实践中遇到的惩罚难题,一起学习相关成功经验或吸取失败教训。小组活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为了使活动有效地进行,要分工明确,比如,有的教师负责活动组织工作,有的收集惩罚案例,有的记录活动过程等等。每次活动最好安排一个主讲人,主讲人事先要准备一份书面材料分发给每个成员。材料涉及的内容如下:教育惩罚相关理论知识;某位教育家的某个教育惩罚经典案例(或某个教师的教育惩罚成功案例);失败的惩罚案例;主讲人自己的惩罚方式等等。活动前,小组成员要做精心准备,认真阅读主讲教师的材料,并写好对主讲人惩罚方式的评价。活动中,成员不能只针对某一问题谈些无关痛痒的体会,而要针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思考案例中教育惩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思考他们基于怎样的理念进行惩罚选择等等。当对主讲人的惩罚方式进行评价时,要详细指出其优缺点以及改进措施。另外,成员间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惩罚”反思,对惩罚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大家共同想办法,寻求解决方案。活动结束后,教师最好写写心得体会,谈谈自己的收获,想想今后在实施惩罚时应注意哪些细节问题等。为了更好地研究教育惩罚,研究小组可以对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内容可以涉及:学生喜欢或不喜欢的老师类型;老师怎样的惩罚,学生能接受或不能接受;觉得老师的惩罚在哪些地方还有待改进等等。在大量生动的材料面前,相信教师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会对学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许有些教师的心灵会受到震撼,会重新审视自己,会对自己以前的某些行为感到愧疚。如果每个教师都能成为教育惩罚的研究者,惩罚方式的评价者,合理惩罚的实施者,那么,学校中的惩罚方式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尽管教育惩罚方式的变革面临着重重阻力,但教师依然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学校内部进行“静悄悄的革命”,因为改变教育惩罚方式的条件存在于所有的教室,所有的学校中,如果学校领导、教师都积极行动起来,那么,让教育惩罚价值获得充分彰显,使其成为帮助学生成长的教育手段,是可能的。我们相信,如果教师能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不断更新观念,持续学习进步,并和同事形成钻研“教育惩罚”的互惠合作的关系,那么,“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惩罚是完全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1] 黄巧玲.教育惩罚的张力与限度――小学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惩罚[J].基础教育,2013(1).

[2] 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4] 金生v.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 瞿葆奎主编.李涵生,马立平选编.教育学文集.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 [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性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7] 肖川.着力提高教师生活的幸福指数[N].中国教育报,2007-1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