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范文1
一、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要想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率,备好课是前提,上好课是关键。但备好课,不等于上好课。如果我们把“上课”比作“演戏”,那么“备课”就是“剧本”,“学生”就是“演员”,“教师”就是“导演”。如果只有好的剧本,而导演平庸,演员散漫不用心,这戏一定演砸。所以我们这些“导演”要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轻松地教,学生才能高效地学。
1.“导”得精彩、恰当。
导入的语言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语言不要长而碎,要精练、简洁、生动,要能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时,用生动形象的谜语导入。一年级孩子对谜语很感兴趣,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积极地举手要求回答。这样就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新的知识。
2.教学手段精而合理。
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手段,能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愿意去尝试、去探索,积极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来。但是每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轻松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手段不是用得越多越好,应做到精而合理,不搞花架子。例如:一节课上,又是“大风车”,又是“智慧树”,又是闯关,又是游戏,有些教师还喜欢在授完新课以后组织学生唱歌,这些教学手段不一定全是有效的。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变成课堂上的娱乐,否则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现在的课堂教学,不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为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问答、研讨、探究、引导发现等教学方法。例如:在“找规律”的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研究规律、发现规律,最后利用规律解决问题,这样就使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可使用讲解、说明等方法,例如教学“统计表、统计图的制作”时就可以使用。如果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制作方法,所以我们必须讲清楚制作方法。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不要生搬硬套。无论是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学习方法科学合理。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知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能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这也正是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精选作业题,使学生脱离“题海”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所以在课后我们要及时反馈,反馈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就是布置课堂作业。“减负”并不是简单地少留作业或不留作业,作业少了确实“减负”,但是我们还要“增效”。不留作业怎样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怎样巩固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要盲目乱布置,要精、要有针对性,作业量要适当,难易度要适当。如果作业过多,难度过高,就会影响学生做作业的信心和兴趣,会导致学生完不成作业、作业不认真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效率低。教师每天布置给学生的作业要有目的,哪怕只布置一道题目,只要能巩固知识、达到反馈的效果就够了,一定不要搞题海战术。而且教师要注意布置作业的方法技巧,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我班有个后进生,经常完不成作业,后来我改变了布置作业的方法,刚开始只布置一两题,他很高兴地做了,虽然没有全对,但在批阅时我给了“优秀”。他好奇地问:“老师你给错了!”我说:“没有,这个‘优秀’是表扬你按时完成了作业。”从此以后,他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了,而且主动要求我给他多布置作业。现在他不但能按时完成作业,而且正确率也提高了。
三、“减负”还要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
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范文2
一、“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1、 在一定的问题情境背景下,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主动获得知识。
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动力,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互补与平衡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3、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得到发展和发挥。
4、学生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
二、“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
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开掘创造性思维潜力,培养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精神,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自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三、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标:
1、会审题――能对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和综合。
2、会建模――能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
3、会转化――能对数学问题进行变换化归。
4、会归类――能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行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并能进行总结和整理。
5、会反思――能对数学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6、会编题――能在学习新知识后,在模仿的基础上编制练习题;能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编制数学应用题。
四、“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从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1)通过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2)利用录音、录象、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3)学生排练小品,再现问题情境;(4)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5)组织学生实地参观。
2、尝试引导,把数学活动作为教学的载体。
学生在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常常难以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难以判断知识运用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有效、问题的解是否准确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常用启发引导方式:(1)重温与问题有关的知识。(2)阅读教材,学习新概念。(3)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联想、猜测、类比、归纳、推理等。(4)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3、自主解决,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长远利益。
让学生学会并形成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需要让学生反复经历多次的“自主解决”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把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作为长期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
常用方式:(1)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快乐。(2)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再进行尝试解决。(3)对于思维力度较大的问题,应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共同解决。
4、练结,把知识梳理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例题与练习,培养主动梳理、运用知识的意识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常用练习形式:(1)例题变式。(2)让学生进行错解剖析。(3)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命题,相互考察。
总结是把数学知识与技能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机能“平衡”认知结构的必要步骤。适时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和技能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记忆和应用。
常用总结方式:(1)在概念学习后,以辨析、类比等方式进行小结。(2)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3)从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学习的启示三个层面进行课堂小结。(4)布置阅读、练习和实践等不同形式的课外数学活动。(5)让学生撰写考后感、学习心得、专题小论文。(6)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课题研究。
五、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的确定应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能力目标的确定应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揭示和培养;(3)情感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学习兴趣的激发、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等。
2、 教学方法的选择:
采用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积极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3、问题的选择:
合适的问题至少应有如下特点之一:
(1)重视情景应用,即给出一种实际情景和需求,以解决现实困难为标志。
(2)具有探究性,即问题不一定有解,答案不必唯一,条件可以变化,试验方案可以自己设计,允许与别人讨论等等。
(3)非形式化,即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模仿,不是靠熟练操作就能完成的,需要较多的创造性。
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法 ; 优化教材内容; 精心设计程 ; 反馈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课前深入研究教学方法、认真备学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因此,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演示法
基于信息技术课程操作性强、中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演示法已经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在微机房内,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广播演示操作步骤,学生能够很直观、清晰的了解每一步操作,进而积极主动的模仿,完成课堂学习。
学生对基本知识有所掌握后,教师将练习文件打包发送到每一台学生机上,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结合自身的理解,创新性的完成作业。作业完成之后,教师选择一名学生,将其操作过程向全班同学演示,同时,教师对练机过程中的重难点部分辅以解释说明,这样既能帮学生理清思路,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但在使用演示法的过程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灵活掌握演示时间,并不是每次使用演示法都要固定在学生还没有开始操作之前,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安排演示。
比如讲解申请电子邮箱这部分内容时,对于某些经常接触网络、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并不太难,而对那些甚少接触网络甚至是从没有使用过网络的农村孩子而言,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观察并模仿教师的演示才能完成作业。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先是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操作步骤去申请电子邮箱。在巡视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困难,然后再进行演示,如果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这个任务,就可以取消演示,改为个别辅导,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再根据教师的演示自行解决问题。
第二,演示内容详略得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内容来确定演示内容,做到详略得当,对于一些常规性操作,做一般性的讲解,在讲解重点和难点时,应放慢演示速度并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第三,在演示过程中,要避免频繁的长时间控制学生机屏幕,否则就变成了教师讲,学生被动听,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注意力下降,影响教学效果。
2.任务驱动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法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既便于教师的教,又便于学生的学,从而使教与学的效率大大提高。
第一,准确的提出任务。
学习任务是关系到任务驱动法成败的关键。在使用任务教学法时,提出的任务一定要可行、具体,符合学生的实际。比如在flas实战中设计旋转主题字“心系奥运,放飞梦想”时,需要很多步骤来完成。如果这样一个大任务不加细化的布置给学生,很多人可能会毫无头绪。在实际教学中,我将整个任务分解成以下几个小任务:
(1)动画场景设计(2)动画元件设计(3)动画效果设计(4)测试动画效果(5)输出动画。从课后反馈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很好,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这个二维动画的制作。
第二,在任务教学法中实施有效的指导。
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过程中,教师的指导非常重要,学生的“做”和教师的有效指导息息相关,具体来说,(1)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必要的指导,教师的介入不能过早影响学生的自主发挥,也不能介入过晚使学生陷入困境。(2)教师的指导需要因人而异,对基础好一些的学生要从方法上多做指导,而对基础和领悟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应指导他们如何做。(3)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完全包办,也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最好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然后再进行有效的指导,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际的操作就容易多了。
第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依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原则,始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设计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任务。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那些基础较差、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设计任务时,只要求在教材或教师的演示基础上做一些简单的变换即可;大部分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之后,有一定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这部分学生,任务层次就可以稍微加深一些。
二、优化教材内容
在实践中,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采用“用教材教”的方法,对教材内容不加以任何的选择,无疑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教师控制着学生机屏幕,正很激情的讲解;学生,有的“两眼无神”,呆看着屏幕,有的正“聚精会神”的摆弄着键盘或鼠标。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丰富教材内容、活化教材内容,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的功能。
1.生活中的素材,充实教材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材内容还有很大的填充空间,合理引进生活素材,是学生感觉到信息技术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学习就不会有枯燥感,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组教学内容
教材只是提供了一种指导性作用,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地区和所有的学生。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重组教学内容,如在高一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大胆的打乱教材章节顺序,改变教学模式,如文本和表格信息比较简单,学生在初中也有所接触,而信息的以及信息的编程加工比较困难,如果严格的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讲课,可能有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困难。我选择了先讲信息的概念、信息的获取,再介绍信息的加工和利用,最后介绍最困难的信息的以及信息的编程。这样虽然把教材改得“面目全非”,但是却遵循了一个先易后难的规律,学生也易于接受,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活化教学内容
现在教学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对信息技术中有些抽象的概念,教师可以合理的运用flas、ppt课件、电子白板等工具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理解哪些复杂、抽象的概念,积极主动的参与后续知识的学习。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精彩的教学引入是课堂成功的前提条件。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从分利用好新课导入这个环节,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后面课程的展开做好铺垫。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操作性较强,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有效、合理和精彩的教学过程,这里有二点需要注意:
(1)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将图片、声音、动画、视频和文字相结合起来,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和渴望知识的最佳心里状态,既能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适当的开展竞赛,也是发展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比如在学生学习搜索引擎时,设立了“最佳创意奖”,“最佳组合奖”,“最少时间奖”等多项评比活动,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兴趣。
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范文4
关键词:科技 伦理道德 矛盾 进步
一次次的科技浪潮,在给世界带来许多惊喜的同时,也给整个社会一次又一次的猛烈冲击。特别是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浪潮,给我们带来了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生物工程等,给人们的生活以许许多多的方便。而与此同时,这些现代科技的产物也给社会带来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如:臭氧层的破坏、日益泛滥的黄色不健康印刷影视作品及逐日增多的高科技犯罪等等。作为维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科技的现状及其发展进步。这样,在科技与伦理道德之间就产生了种种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并且,这些矛盾和冲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也一步一步地突现出来。
1、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研究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此提出了许多看法,总结为以下三种观点:(1)科技决定论。这种观点及其相近理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对社会生活的物质层面,而且对社会生活的精神层面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2)道德决定论。这种观点及其相近看法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发生的,而社会的存在和维系又离不开道德,要以一定的伦理道德为基础,所以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伦理道德的存在,没有它,也就不存在科学技术了。(3)科技中立说。这种看法认为,对于科技本身而言并不存在好与坏。要是科学技术为好人所掌握并使用,会给人类和社会造福,但如果一旦为坏人或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就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损失乃至无尽的灾难。于是就得出结论说科技与伦理道德无关,有关的也只是取决于人的素质罢了。
2、科技与伦理道德的相互关系
当我们运用科学技术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分析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到两者之间既不是等同的,又不是相斥的,更不是不相干的。
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1)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道德作为人们行为规范和准则,是对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反映。它们分属于不同的认识领域,因而社会作用不同。科学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而道德用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都是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映,统一于真善美的追求之中;(2)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也是辩证统一的,从根本上来说,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于伦理道德的发展也是同样具有革命意义的推动力量,表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人类道德前进的基本趋势,促进了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深化了人们的道德认识、更新了人们的道德观念等等。同时进步的社会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和文化支撑作用。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4、协调发展科学技术与道德伦理
4.1 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科技、道德伦理约束与法律约束的双重制约机制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核技术等涉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就要求人们超越政治制度差异和民族国家界限,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人类的本性更多是讲求合作互助,而不是竞争,合作是竞争的前提和基础。同志明确表示“我们希望与世界各国进一步拓宽科学合作的渠道,积极参加更多的重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合作项目” 推动世界的共同发展,普遍繁荣,减少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各国政府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努力。
4.2 加强科技伦理道德的主体建设和科技伦理道德的普及教育
科学活动是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认识活动,因此献身科学,追求真理,是科学家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科学工作者是处于活动中心的人群,科学技术的成果及其应用直接来自他们的活动,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也使得他们对可能产生的危害比别人有更清楚的认识,科技伦理要求他们对明显的危及人道的科学问题不参与,对隐含的伦理问题提出警示。如对今天的高尖端的生物技术来说,这项技术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掌握,就有可能成为他们获取和满足个人私利的手段。此外,政府理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能否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进行有效控制,对未来社会非常关键。政府的作用如果发挥得好,不仅能有效控制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且能使之造福于人类;相反,如果使之处于失控状态,将会给人类带来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在全民中普及科技伦理常识。在宣传伦理知识的同时,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使科技精神人格化,让科技活动标准化。新闻媒体也应在伦理宣传中发挥作用,要灌输知情权原则和公众参与意识。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深入人心。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道德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雷毅.科学也要关注伦理问题[N].科技日报,2000-12-15.
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范文5
[日]平井宪夫等著,陈炯霖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瓶中的太阳———核聚变的怪异历史
[美]查尔斯·塞费著,隋竹梅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未来总统的物理课
[美]R·A·穆勒著,李泳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江晓原:能源问题通常被人们看成一个纯粹的科学技术问题,最近读了一些有关的书,发现这是一个大大的误解。其实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纯粹的科学技术问题”,因为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是要靠人来弄的,而只要有了人,人性中那些坏的东西就要产生影响。
今天全球都处在能源困局中,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从最根本的方面来说,是因为人性中的贪婪始终在起作用———为了追求所谓的现代化生活,就要求越来越多的能源;而一旦开发出了新的能源,又必将促使贪欲进一步膨胀,结果也是要求越来越多的能源。如此循环往复,能源永远不会有够用的时候。
从技术层面来看,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地球上的储量终究是有限的,虽然根据目前的状况还可以支持一些年,但必有枯竭之日。各种替代方案中,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等,或者技术上还不够成熟(比如并网的困难),或者在商业上还未能明显有利可图。只剩下核能,成为优先的考虑对象。
核能一途,又分成两条路:一条路是现有的核电技术,技术相对成熟,商业上也已经有利可图,但已经几次出现重大事故,特别是福岛核电站出事之后,德、日皆宣布全面关闭核电站。目前围绕核电几乎在各国都存在着严重争议。《核电员工最后遗言》是目前有关这方面争议的最有价值的读物,有助于廓清以往传统科普宣传在公众中造成的一系列关于核电技术的误解。
另一条路是试图实现受控核聚变(目前的核电站技术是受控核裂变),但迄今没有成功。这条路上的事情,国内公众和媒体以往关注较少,所以这本《瓶中的太阳———核聚变的怪异历史》是目前这方面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刘兵:确实,先不说原因,仅从现状及对未来的展望来说,能源问题实在是让人无限困扰的难题。只要看看周围的人对汽油价格上涨的心态便可感觉到其中的一丝不安———其实油价也只是能源问题在当下并非最为关键的表现之一而已。
既然问题是现实的,甚至很可能即将成为未来影响社会与人类生活的最大因素,那么如何面对,如何解决这一难题,自然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尽管由于我们在普及、传播等方面的失误,当下仍有许多人远未认清这一问题对人类的威胁之严重。
如果以科学和技术为一个参照范围(当下由于对科学和技术的极度重视,在公众心目中这个参照范围显然是自然成立的),那么,对于能源问题,在一种二分法中,无非是或以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手段来解决,或以科学和技术之外的途径来解决。
你前面提到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处于与用科学技术的方式来解决的范畴。《瓶中的太阳———核聚变的怪异历史》一书所讲述的,基本上也还是人们努力通过科学和技术的手段去研究利用可控核聚变从而试图解决能源问题的历史,当然,说是历史,却是到目前为止仍远未成功的一种研究的历史。而《核电员工最后遗言》一书,因福岛核电站事故而被人关注,但主要也是讲述了利用核电技术的现实与可能风险。
无可否认,试图利用科学和技术来解决能源问题,其目标,只是要发现提供更多的新能源的方式。按照我们日常的说法,是属于“开源”的努力。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讲“开源”的同时,又会讲“节流”。“节流”是向另一个方向的思考。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节流”也与许多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密切相关,比如,我们目前经常提的“节能减排”之说,实际所指的,往往也是利用科学和技术的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但在更深的层次上,要真正实现“节流”,所要依靠的,恰恰不是科学和技术的手段!
江晓原:我完全同意你“要依靠的,恰恰不是科学和技术的手段”这一论断。其实我们这次讨论的三本书,其价值恰恰就在这里。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呢?理由是这样的:
以前我们习惯于将解决能源问题的思路集中在“使用科学技术”这一路径上,可以说完全不考虑别的途径,并且认为这样的思路是天经地义的。这显然是受唯科学主义长期影响的结果。因为唯科学主义不仅排斥科学技术之外的解决思路,而且习惯于用一种盲目的乐观向公众作出空头的许诺———让公众相信科学技术一定能够解决能源问题。
那么,科学技术许诺用什么手段解决能源问题呢?具体来说,如前所述,最有希望的就是核能。近的、已经可以实用的是受控核裂变,即核电站;远的、正在全力研发的受控核聚变。然而恰恰是在这里,《核电员工最后遗言》和《瓶中的太阳》两书的价值就明确显现出来了———因为这两本书与以往盲目乐观的传统科普作品不同,它们实际上强调指出了,核电之途荆棘遍地,根本不容乐观!
《核电员工最后遗言》告诉我们,核电站有三个致命问题迄今无法解决:
第一,核电专家在图纸上设计出来的“绝对安全”的核电站方案,实际上是无法在施工和运行中实现的———因为人在核辐射环境中,生理和心理都使他无法正常工作。所以核电站无论设计多么合理,理论上多么安全可靠,在实际施工和维护时总是难以达到设计要求,难以绝对保证质量。
第二,对于核电站运行中所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世界各国至今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在这样因循苟且的状态中,核废料正分分秒秒在地球上产生出来,堆积起来。
第三,核电厂的核反应堆只要一开始运行,这个放射性怪物就很难关闭———停产、封堆、冷却等等,都需要持续花费极高的成本。例如,一个核电机组停机封堆之后,至少需要使用外来电力帮助它持续冷却50年以上。
而《瓶中的太阳》则告诉我们,受控核聚变已经研发了半个多世纪,无论是热核聚变还是冷核聚变,都未见成功。前者花掉了巨额经费,后者引发了激烈争议,科学技术向我们许诺的成功却遥遥无期。
那么好了,既然核电之途荆棘遍地,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不应该考虑一下科学技术之外的手段呢?所以说,《核电员工最后遗言》和《瓶中的太阳》有力地支持了你的上述论断。
刘兵:这两本书,如你所说,告诉我们至少目前人们已有的和认为有希望的利用科学技术来解决能源问题的努力,是如何困境重重。而这也正是这两本书———如果也可以把它们列为“科普”书的话———在科普的意义上的特殊价值。
连带地,人们面对这样的问题,经常会采用这样一种说法来为继续依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的方式辩护,或者也可以说是安慰自己:今天科学技术遇到的问题,以及带来的问题,将由未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解决。在不同的场合,我们朋友圈中曾不止一次地讨论过这种说法,比较一致的结论是,这样的说法至少有两个严重的问题:
其一,这并不是一种真正有保障的预期或承诺,即使从过去历史的经验来看(这或许是人们可依赖的不多的推论依据),也无法确切地得出未来(更不用说是在不那么久因而是有意义的未来)就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结论。
其二,这样的辩护还忽略了另一件重要的事,即未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又有可能(这还是可以从历史经验中得到某种支持)会带来更多的新问题,那些新问题还可能会更严重,更难解决。
至于《未来总统的物理课》那本书,作者的立场则可能相当的不同。在设想应该向美国总统普及的有关科学和技术的知识中,想要教总统认为(实际上是想要公众认为),核废料存储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合理而且廉价的解决,想要让总统认为,公众对于核能的恐惧是来自无知而不是知识。作者还认为受控核聚变能源“这门技术带来的惊奇总有一天能解决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
把前两本书和这后一本书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其间的立场,对于科学和技术的本质、能力、限度和风险的看法,是如何的不同!
江晓原:对于这本《未来总统的物理课》,我们以前交换过看法,我对它的评价要比你的高出不少,我觉得此书恐怕已经是我心目中相当理想的科普著作了。当然,作者确实没有反科学主义的倾向,但是前面两本书不是也没有吗?
《未来总统的物理课》的作者穆勒,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学教授,他还是美国政府的顾问,同时也经常出现在一些电视节目中。他以自己给文科学生开设的课程为基础,写成这本书,已经出了平装本(这通常是畅销的表征)。在他自己的博客上,也以显著位置介绍了此书。他自己对此书的定位是普及作品———更适合人们“阅读”而不是“研究”用的。
其实本书关于“核能”的部分,我认为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在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闹得沸沸扬扬之时,读读本书这个部分(III),还真是简明扼要,相当管用的呢。至于鼓励开发核能,相信核废料存放问题已经解决,那可以理解为学术观点的分歧。而你引的“政治家认为核废料问题从本质上说是技术的,而科学家和工程师相信问题是政治的”之语,我觉得也不算错误。
本书中引起我更大兴趣的是最后那部分(V)———“全球变暖”。近年我们一直听到“全球变暖”的说法以及由此引起的争议,所以去年春节长假中我集中读了一些有关的书籍和材料。据此来评判本书的这个部分,感觉穆勒所言尚属持平之论。作者对戈尔所搞的影片和书籍,称之为“有力的宣传”———我们知道,在西方语境中,“宣传”一词经常是贬义的。作者讲了一个八卦,说戈尔居然在一项民意测验中成为被提名最多的“在世的科学家”。作者表示,由于戈尔事实上不是科学家,“他可以更有效地成为公众的代言人,因为他不必遵从科学的标准”,这种暗含的讽刺也颇得我心。
刘兵:你说的这本书,比如在讲到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时,“简明扼要”,这我是同意的,而这种把技术性的事情简要通俗地讲清楚,本来就是传统科普书的基本要求,只是现在众多传统科普类型(我只能再加上这一限定了)的书,经常连这一点都做不好。
但把技术性细节讲清楚是一回事,再延伸一些,涉及作者对于科学的看法,对于科学的限度和风险等问题的看法时,就与作者的立场有关了。我尤其不能同意的,是你说像作者相信核废料存放问题已经解决这样的说法,可以理解为学术观点的分歧。至少,从我获得的各种其他相关信息来看,这绝不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你在前面讨论《核电员工最后遗言》一书,说那本书告诉我们,核电站有三个致命问题迄今无法解决,其二就是“对于核电站运行中所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世界各国至今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如果一个总统真要向公众这么来讲述核废料的问题,我觉得,要么是总统受了错误的科学传播的误导,要么就是为了其政治目标(或其他目标)而在欺骗公众!
至于全球变暖问题,我也并不欣赏此书作者的看法。他居然断然地说:“全球变暖是真的!”语句中流露着科学的自信。虽然,戈尔的做法,就环保而言,有其积极意义,但就全球变暖这个具体的科学判断来说,自然也是可以有争议的。以前,我曾一度很不理解克莱顿为什么会在小说《恐惧状态》中讲述一个认为全球变暖是科学骗局的故事,后来在阅读更多将全球变暖与政治及科学家自身利益相联系的文章后,我开始觉得这实在是一个远无定论的科学命题。因此,我无法据此认为此作者的说法能是“持平之论”,相反,我的感觉,此书作者虽然不是那么特别的极端,但有意无意间,却代表了科学家们典型的立场和利益判断。而这恰恰是后来超越传统科普的科学文化传播所要解决的问题。
江晓原:你对《未来总统的物理课》如此愤激,真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上次我们交流意见时你似乎对此书还比较宽容)。不过我一向深韪“君子和而不同”之旨,对如何评价此书我们当然也可以。
回过头来,我觉得对于《核电员工最后遗言》还有必要多说几句。此书中译本的序是我写的,这当然会召来“偏爱”之嫌,但我想强调一下,此书确实有相当的说服力。事实上,在阅读此书之后,我改变了观点。在此之前,我曾是赞成发展核电的———当然是在力求安全的前提之下;但现在我的观点是:至少目前的核电技术,作为民用是不宜推广的(军事用途可以例外,比如核动力航空母舰、核动力潜艇等)。因为本书指出了核电现存的一些致命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是以前被我们普遍忽视的,另一方面则表明在目前核电是不可能真正安全的。德、日等国决定全面放弃核电,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福岛核电站事件之后,对于发展核电的争议再度激化。各国都有一些激进人士主张完全废止核电,但另一些人士则认为应该积极发展核电。主张发展核电的人甚至提出了“核电就是魔鬼,也只能与它同行”的说法。
要评判这个说法,首先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不断地、毫无节制地增加对电力的需求?
因为现在全世界人民都在埋头奔向一种叫做“现代化”的生活,而且已经停不下来了。“现代化”并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运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发展”或“进步”是无休无止无穷无尽的。所以可以说,我们已经被“现代化”劫持了,或者说被科学技术劫持了。正是这种状态,导致我们无休无止地增加对电力的需求,以满足我们贪得无厌的物欲。
我想你一定也会同意,在出现了切尔诺贝利和福岛事故之后,我们对于核电确实应该深刻反思了。如果真的只能与魔鬼同行,那我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在这条路上走呢?
刘兵:我当然同意我们应该对核电进行深刻的反思。说“核电就是魔鬼,也只能与它同行”,其背后隐含着的意思包括,我们需要能源,而无论是在现在作为可用能源的一种,还是将来当不可再生能源枯竭之后作为全面的替代,核电都是最可优先选择的对象。其实,这里的问题在于,核电仅仅是因为它已经数次实际地而不只是潜在地表现出了极大的危险性而为人们所特别关注,其他一些在现实中可选或在未来可能利用的能源(如核聚变能源或其他能源),也未必就一定是安全而绝对无害的。
再接下去分析,问题就延伸到:为什么我们需要那么多的能源?显然,答案是因为要发展,因为我们要追求物质性的、现代化的发展,而且在这样的发展中,不同的人群所获得的利益又是不同的。那么,我们发展又是为了什么呢?从最终极的目标来讲,发展本应是为了人们的生存和幸福。但显而易见的是,现在这样迅速的、现代化的发展,虽然局部地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幸福感,但在整体上,一是并非给所有的人带来的都一定是幸福感的增加,二是几乎可以预期,这样的发展一定会危害未来人类的生存。当下的能源危机问题,只不过是未来这种可怕局面的序曲而已。甚至不必就更广泛的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来说,仅就能源问题而言,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还会面对严峻的挑战。不要说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未来也许连“可持续生存”都是问题。
这样看来,问题就很明确了,只要我们不改变观念,不改变发展模式,那么,人类就几乎不可避免地要与像核电这样的“魔鬼”同行,正所谓“饮鸩止渴”是也。
江晓原:其实,“核电就是魔鬼,也只能与它同行”这句话,又何尝不可以认为已经有“饮鸩止渴”的意思隐含在内呢?据我所知,在主张发展核电的人士中,有一部分也并非盲目乐观的唯科学主义者———他们甚至有可能是悲观主义者,只是既然未能对“无限发展”进行反思,就只好认同发展的需求,于是当然也就不由自主地认同我们对电力无休无止的需求了。
这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在人们谈论核电时经常被忽视。
主张发展核电的人总是说核电有多少多少好处,且不说这些所谓的“好处”有时并非事实,比如“核电是清洁的”这种说法我们都很熟悉,但《核电员工最后遗言》有力驳斥了这种说法。更大的问题是,当谈到核电的弊端时,则总是强调核电是安全的,我从来没有看到哪种著作从这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连《核电员工最后遗言》也没有)———当切尔诺贝利、福岛事故发生之后,善后的成本究竟有多大?这样的善后成本应该用怎样的合理方式计入核电建设和维护的成本中?这事实上和为汽车买保险的性质是类似的。
有些人说“核电就是魔鬼,也只能与它同行”这句话时,心中当然相信核电在经济上是有利可图的。但是我们如果考虑了上面这个问题,那我们对核电利弊的估计,就会和极力主张发展核电的人通常所说的大相径庭。看看福岛事故留下的烂摊子吧,善后工作的结束至今遥遥无期,由此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应该如何算?更不用说它给公众带来的心理上的伤痛和阴影了———这些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考虑了这些因素之后,还能够坚信核电在经济上是有利可图的吗?也许对于电力公司来说仍然有利可图,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恐怕就不是这样了。
刘兵:除了你说的这些例子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些说法,例如讲既然任何技术的应用都可能有风险,所以作为新技术的一种,对于核电我们也应像其他技术一样,也不应因其有风险就不利用(这经常被说成“因噎废食”),如此等等。
但是,一般地讲,说任何技术都有不利的方面,都有风险,这可能是对的,我们能找到一种只有益处而无任何负面影响的技术吗?不过,技术与技术相比,其风险程度的差异也还是可以按照我们今天的认知来做些比较的。例如,在某次我参加的电视谈话节目中,讲到转基因技术的风险,就打比方说,那坐飞机也有风险,不是人们也还会坐吗?我当时就反驳说,这两者的风险是不可比的。如果一架飞机出了事故,最多是这一飞机上的人(也许还要加上地面上的某些人)会面临致命的危险,而如果像转基因技术出了问题,其风险的范围就远远不限于一架飞机上那少数的人了。核电技术的风险也是类似的。
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范文6
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从系统与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相互作用中考察对象以达到最佳地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关键词:项目管理;自然辩证法;系统方法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科技的进步,工程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项目管理越来越系统化、专业化,我们需要一个正确的理论作为依据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地管理。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在项目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自然辩证法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理论体系。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门类,它研究的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而不是自然界发展的某一具体规律、科学技术某一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中具体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1]。它吸取了历史上自然观的精华,摒弃了旧自然观的糟粕,研究和认识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科学图景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特征和规律,并研究和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科学技术观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1]。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和技术作为一种社会想象来考察,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成果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自己从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1]。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理论,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理论体系[2]。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社会认识实践具有重要的自导意义,唯物辩证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阐述了我们在实践中所用的方法、技术和逻辑过程。
(二)自然辩证法的实践指导意义
恩格斯指出:“一个名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他的发展来推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度,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指导我们进行研究,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这一整套理论,要求我们要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自然辩证法
(一)工程项目管理
“项目”一词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定义很多,国际标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ISO10006)》定义项目为:“由一组有起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项目的目标[3]。
工程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工程项目的对象通常是有着预定要求的工程技术系统。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子项、分项和工程活动构成,项目管理必须包括整个系统的管理。完整的项目管理工作过程包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反馈等。项目管理应该包括全部的管理任务,有工期、费用、质量(技术)、合同、资源、组织和信息等的管理。
(二)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以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
系统方法的一般步骤:阐明问题目标选择系统方案系统分析系统选择决策实施计划。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并将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4]。
1.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内在要求性
工程项目具有一次性、系统性、产品固定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体积庞大、操作空间有限、技术复杂、规模宏大等技术经济特点,从而对立项的正确性和目标的实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每个工程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许多的子项目,也包括管理项目的人——管理者。工程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技术素质、经营素质与方法等,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主导因素。
(1)现代项目管理具有特征:“1)项目管理理论、方法、手段的科学化。这是现代项目管理最显著的特征。现代项目管理吸收并使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具体表现在现代管理理论的应用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行为科学等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现代管理方法的应用;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最显著的是计算机的使用。2)项目管理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由于现代社会对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需要职业化的项目管理者,这样才能有高水平的项目管理。3)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复杂的工作,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多,使得项目管理日趋国际化。”[5]
(2)工程项目管理过程的内容:包括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
项目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在某一工作区域内采取行动或不采取行动,都会对另一个工作区域产生影响。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很明确的、可以把握的,也可能是不确定的、难以把握的。由于存在这种内在的相互作用,所以需要管理者对各种项目目标进行权衡。在各种管理中,要有整体和全局观念。任何一个子系统、子项目都不能脱离整体,一旦脱离整体,其组织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2.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不仅是整体的,也是开放的。系统的内外部环境也会影响到管理者对项目的管理。如何处理系统的开放性问题,管理学中的SWOT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工具,其哲学依据就是开放性原理。SWOT是在进行项目选择时最常见的对项目优劣进行分析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左右框代表内因,上下框代表外因;Ⅰ、Ⅱ代表积极因素,Ⅲ、Ⅳ代表消极因素。框内内容表示:(1)上边的Ⅰ为内部积极因素,即自身优势(Strength);(2)左边Ⅱ为外来积极因素,即外部机会(Opportunity);(3)下边Ⅲ为外来消极因素,即外部威胁(Threat);(4)右边Ⅳ为内部消极因素,即自身劣势(Weakness)。
在承接一个项目之前,以项目团队为中心进行SWOT分析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理性,减少决策的失误。其方法是:(1)列出团队自身的优势以及如何充分地发挥这些优势,并填入Ⅰ。(2)列出该项目提供了什么外来机会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并填入Ⅱ。(3)列出可能影响项目成功的威胁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威胁,并填入Ⅲ。(4)列出团队自身弱势以及怎样将影响降至最小,并填入Ⅳ。
SWOT方法就是如何利用内部的变化去适应外部环境。项目目标要能实现,就必须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遇避免威胁。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质和量的统一体现在“度”的范畴里。“‘度’是一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事物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话动范围。辩证法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比例、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是有‘度’的,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它能保持事物的稳定状态,维系事物特定的质。此时,事物总体上处于协调、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6]协调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取得一个成功的项目,协调具有重要的作用。
协调可以使矛盾的各个方面居于统一体中,解决它们的界面问题,解决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是协调的中心和沟通的桥梁。在整个项目的目标设计、项目定义、设计和计划、实施控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协调工作。
三、结语
工程项目由于诸如市场条件越来越苛刻,项目变得越来越大,行业变化速度加快等原因,越来越需要更专业、更高级、更系统地进行管理,自然辩证法对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论基础。运用自然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自然辩证法贯穿在我们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赵修渝.自然辩证法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
[2]沈杨.软件工程中的自然辩证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5,(6).
[3]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俞慧玲.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J].水路运输文摘,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