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范文1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据旅游行业调查分析显示,我国旅行社数量到2013年,其年增长率平均达到9.63%,营业收入达3599.14亿元,相较于2000年的469.95亿元,年增长率平均达到19.75%,体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2013年,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26276.12亿元,是居民消费总支出的11.24%,旅游业所占GDP的比重为5.2%,其贡献率紧次于美国。可以看出,旅游业已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超过1350万,相关行业在其带动下从业人数超过8000万,因此,旅游产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旅游产业的长期发展中,其产业结构逐步成形的同时也体现出转型趋势。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可以从其内涵与外延两部分进行剖析,内涵主要包括旅游市场结构、部门结构、产品结构以及行业结构等,外延部分则包括旅游产业组织结构、布局结构、技术结构以及投资结构、就业结构等其他结构。外延部分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内涵部分有效运转的基础。从地理、环境及文化方面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体现出显著优势。中国处于亚洲东部地区,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同时,中国大陆具有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气候条件十分多样化。广阔的国土为中国带来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水力资源等各方面的自然资源。中国旅游资源类型已位居世界第一,整体数量超过了世界各地的旅游强国。在全国各地,以自然风光、文化遗迹以及社会发展成就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景区已有16000多处。在这其中,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28处,重点风景名胜区172处。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拥有各类博物馆近两千余座。在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与当地的生活特色,为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带来浓厚的文化基础。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

(一)旅游文化概念

旅游文化这一概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从时间、空间、具体内容等各方面体现出旅游行为的丰富性、多样性与综合性,是旅游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高度浓缩内涵的文化形态。

(二)旅游产业分析

相较于其他传统类型产业,旅游产业由于自身在运营方式、服务产品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对其进行定义的过程中往往从消费的角度进行,即旅游产业是一群企业的集合体,各个与旅游消费行为具有相关性的企业共同构成旅游产业。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分散性,其内部各项经营活动涉及到的外部企业可能存在于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而通过旅游消费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一个特殊的行业。旅游活动作为连接其他相关企业的纽带,其自身的产业性质较为模糊,而这正是旅游产业鲜明的特征。同时,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旅游文化是旅游产业得以运行的精髓与灵魂,旅游产业又是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文化赋予了旅游产业自身独特的魅力与内涵,提升了旅游产业的核心价值,同样,旅游产业市场也为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围绕一种主体文化,通过利用技术、创造力以及产业化的发展方式进行营销、开发知识产权的新兴行业。随着《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全国各大城市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即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发展形成的。

三、旅游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创造力的最初体现,即原创性的智力或物质创意,如体现在书籍、建筑、数字艺术、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中的设计创意与活动。

2、承载这些设计创意与活动的载体,包括特殊物品、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原加工材料等,它们是将这些创意原型体现出来的中介,如绘画创意的实现所需的画笔、画纸等,音乐创意所需的乐器。

3、将创意产品引入大众消费市场,即通过再生产、分配、流通,使得这些具有创意性的服务、物质产品经过复制、批发以及运输等环节形成产业。

4、通过利用宣传营销等手段对创意产品与服务进行推广和传播。

5、利用零售渠道或公共展示平台(包括电影院、音乐厅等)对创意产品及服务进行展示和销售。这一系列环节共同构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零售、公共展厅等渠道作为文化创意产品进行销售的主要实现方式,实际上并不局限于此范围内,其自身所具有的潜在的渗透影响能力,即其创造性、文化性的内涵,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连接起来共同发展,如建立主题游乐园,举办民俗节日以及开发具有历史艺术意义的旅游场所等方式,能够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同时享受旅游消费活动与文化价值内涵感受的途径,从而促进产品与消费者群体之间能够更充分地进行交换。

(二)两者融合价值链分析

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价值链主要包括五个环节:

1、创意环节,即二者在初期共同进行资源开发、统筹规划以及创意设计等,进而体现出二者的融合原创性。

2、生产环节,即以文化创意开发园区为依托,进行旅游文化资源的再开发,如“横店影视城”。

3、营销环节,即将文化创意产品与旅游消费活动联系起来,通过二者的相应影响作用促进营销,如电影拍摄对拍摄地旅游消费的刺激。

4、消费环节,通过文化创意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感染作用,刺激文化创意旅游地的客流量。

5、后续环节,以主题公园、纪念馆等场所以及展演等活动作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延伸,打造融文化、艺术、精神、娱乐等各方面内容为一体的旅游项目。

(三)两者整合后衍生品牌发展

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整合发展过程中衍生品牌主要集中于生产、消费以及后续环节中,如生产环节中的影视基地旅游、手工作坊等,消费环节中的书城旅游、美术馆等,后续环节中的动漫乐园、主体设计展以及各种艺术节等。

四、旅游文化推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途径

(一)发展思路

1、旅游文化品牌的打造

品牌影响力对一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创意品牌为切口打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市场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因此,在融合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应重视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兼具文化创意的旅游产业品牌,围绕某一特定主题构建旅游文化品牌体系,以丰富的品牌文化旅游产品吸引广大旅游者,如电影之旅、民间艺术品之旅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品牌企业、品牌旅游示范区,形成一个多元化、全方位的市场机制体制,为旅游文化品牌的推广奠定市场基础。

2、旅游资源价值的定位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两大类,其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明确其资源价值的定位十分关键。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在其开发过程中应着重突出其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对各个旅游景区的资源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价,掌握其特质、开发条件以及挖掘潜力,进而明确其在同类旅游资源中的价值定位与开发序位,为文化创意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整体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3、旅游产业空间的布局

旅游产业与旅游文化的结合,对其自身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应注重加强与创意文化地区发展较好以及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的联系,构建网络化、一体化的创意文化旅游产业空间格局,打造具有特色的各个创意文化旅游版块,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4、旅游文化创意的增加

旅游产业在文化产业的推动发展下,其所形成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需要消费者积极进行参与和体验,才能够为其拓展市场奠定基础。因此,应以文化创意体验为导向,引导消费者在购买旅游产品,参与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和参与文化创意旅游活动,如通过举办“文化创意旅游主题活动”的方式,为消费者构建一个能够更深入了解文化创意的交流平台,使其对文化创意中各个领域都进行实践和认识,包括雕刻创意、美术创意、电影创意以及游戏创意等,邀请各文化创意行业中的艺术家、专家等专门对旅游活动进行文化创意再造,并引导旅游者参与到文化创意的头脑风暴中,共同增加旅游文化创意。

(二)扶持与保障

1、大力提升发展环境

利用旅游文化推进旅游产业发展首先应从营造和谐、包容的发展环境着手,进而实现在两大产业相互促进发展的基础上为其提供良好的施展空间。创意经济作为现代社会经济的特殊形式之一,是基于创意性社会结构而存在的,从企业发展体系、生产方式、社会氛围、文化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对创业文化产业的支持。因此,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也应从提升发展环境着手,以生态化的创意性社会结构为依托,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科技等各产业体系的融合,进而实现促进旅游产业的再创造、再生产与再发展,最大程度提高其产品、服务的附加值。此外,还应重视政府政策的扶持与保障作用,将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承担的单一化角色转变为融开拓者、协调者与规范者为一体的多元角色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作用、管理协调功能以及法律保障基础作用。进而使得旅游产业与旅游文化在有指导、有协调、有规范的环境下良性融合发展。

2、重视相关人才培养

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创意人才资源是旅游文化与旅游产业共同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加强培养具有文化创意能力以及旅游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构建良好的培养机制。一方面,加强创意性教育措施的实施,在全民范围内切实发挥创业教育政策的作用,为推进创意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创意文化旅游生活圈吸引和促进更多创意型人才与旅游人才共同进行探讨、合作,为复合型文化创意旅游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3]。此外,还应积极吸引海内外具有文化创意能力与旅游开发能力的人才加入我们的人才队伍。

3、引导文化旅游消费

随着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普及,网络服务已成为众多行业开拓自身市场、提高宣传营销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与服务作为新型的产品项目,应积极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引导消费者转变传统的旅游消费观念,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为其打造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同时将文化创意产品融入其中,促使旅游者从认知层面转变意识,逐渐接受文化创意旅游产品。

五、结束语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范文2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64-02

一、引言

旅游文化的传播战略研究是将传播学和旅游文化学融汇整合,从而实现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国际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旅游文化传播研究较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 旅游文化传播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旅游目的地利用媒介实现其旅游文化传播,逐渐成为目前大众传播的新兴手段。2009年实施“旅游立市”战略后,河北省秦皇岛市计划通过整合旅游资源,明确市场定位,用文化引领旅游产业由资源依赖向创意提升的转型升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对秦皇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本研究拟从秦皇岛旅游文化的传播战略现状着手,发现旅游文化的传播与媒介的关系,探索分析秦皇岛旅游文化的传播战略及对策,从而实现秦皇岛传统旅游模式的蜕变,促进秦皇岛旅游在国际旅游背景下的战略性发展。

二、秦皇岛旅游文化传播现状

(一)文化传播目标定位问题

2009年,秦皇岛市确立了“旅游立市”战略,计划将秦皇岛建设成为休闲度假胜地、山海生态宝地、长城文化高地、健康长寿福地,整体打造“国际旅游名城”。可以说,这一决策把旅游业提高到“立市”的高度,反映出秦皇岛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旅游产业。但运用文化传播媒介推动秦皇岛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对旅游业进行具体清晰的文化传播目标定位。在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环境下,秦皇岛市将旅游业定位为主导产业还是支柱产业对文化传播定位具有导向作用。秦皇岛市应依据自身旅游资源特色进行具体的文化传播定位,满足旅游市场不断发展的需求。同时实现秦皇岛市打造成“国际旅游名城”的目标,需要针对国际旅游市场和受众做出更为清晰的跨文化传播目标定位,从而形成有效的跨文化旅游传播策略。

作为传播环节的终端,受众在旅游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秦皇岛旅游文化传播具有庞大而又多元的受众群体,然而在2009年秦皇岛市提出的“旅游立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中,着重城市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战略的同时,受众文化传播战略未得到充分重视。受众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受众需求分析对于秦皇岛市旅游业战略性发展的重要性。秦皇岛市的旅游发展战略具备长期性和统一性,但受众群体的分散性和多样性加大了市场目标定位的难度。对游客旅游动机、行为、心理、需求的研究显得尤为不足,只有对受众进行细分,对旅游目标市场的进行细分,才能提高旅游文化传播目标定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文化品牌战略问题

2012年,秦皇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阐述旅游立市时,将文化和生态建设纳入到了大旅游范畴。秦皇岛作为国家首批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其旅游、文化、生态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在国际旅游发展背景下,秦皇岛旅游业还存在着单纯依赖孤立的旅游景点,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虽然拥有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却没有吸引大量的外籍游客。秦皇岛旅游要实现打造“全国著名的滨海休闲度假基地”、“文化创意之城”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等目标,必须塑造城市整体的旅游形象。目前,秦皇岛在跨国旅游环境营造以及文化分享等方面还没有发挥其特色专长的品牌策略。秦皇岛旅游的长远发展单纯依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是不够的,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文化品牌的支撑。因此,秦皇岛要注重从形象和品牌角度作整体的考虑,加大力度推广城市形象与文化品牌,科学地利用和提高自身文化资源、人文精神等层面的软实力,实现旅游文化传播的战略性长远发展。

三、秦皇岛旅游文化的传播战略及对策

(一)基于综合数据进行市场定位

实现秦皇岛市旅游文化传播战略性发展,需要制定有效的文化传播对策。有效的对策的形成离不开准确的市场定位。准确的市场定位需要以宏观信息和微观数据为基础。宏观信息包括国家及地区政治经济政策信息。2009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出台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加快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取得文化和旅游合作新的成果。秦皇岛市于2011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四个旅游改革试点城市。同年1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在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以及秦皇岛旅游改革试点城市的旅游发展机遇下,秦皇岛市必须抓住大好发展契机,结合“旅游立市”的发展规划,打造秦皇岛市旅游产业品牌,制定行之有效的旅游文化的传播战略及对策。微观数据包括具体的目标市场的规模,购买力,受众的旅游动机、行为、心理、需求等进行细化分类的统计数据,进一步研究数据之间的关联。秦皇岛旅游文化的传播要根据旅游目标市场地区的人口规模、性别、年龄、宗教、国籍、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分类,来确定潜在市场规模及属性,实现有效的市场定位。

(二)基于综合媒介进行品牌化文化传播

从文化传播媒介的时效性方面比较,网络媒介的传播时效性最强,其次是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的时效性较弱。通过网络媒介的文化传播具有全时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全时性在旅游文化传播中尤为重要。秦皇岛市应发挥网络媒介的全时性优势,实现全天候的旅游信息服务,使文化信息实现及时的、以受众群体为主导按需供给、更加精准、深远、有效的传播效果。广播电视媒介的应用在旅游文化传播中也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在我国广播电视媒体覆盖面和普及率最广,到达率高,在旅游文化传播渠道中占据重要地位,能较形象地表现旅游产品的特征。电视以其收视群体广大、能够提供视觉和活动图像的优势,成为当前旅游文化传播媒介的首选。因此,电视在文化传播中具有较高感染力,对于旅游文化传播受众的影响大于其他媒体。秦皇岛旅游文化传播要综合多种媒介的优势,通过传播媒介的融合,宣传“全国著名的滨海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品牌,打造“文化创意之城”的旅游形象,从而实现“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范文3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互动

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的原因

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化工业,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于旅游各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游客的需求不仅仅是停留在有风景可以看的观光旅游产品上,而是更多的追求一种精神的满足,渴望通过旅游使游客在体力上和精神上得到休息,改善健康情况,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可以大致归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体验需求

随着旅游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强调旅游者的“参与”,由此,“体验”一词就与旅游紧密地结合了在了一起。而体验的设计要求“体验主题化、以正面线索使印象达到和谐、淘汰负面因素、提供纪念品、重视对顾客的感官刺激”。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将这五项要求融入体验设计之中,就需要文化和创意的元素。尤其对于主题化和感官刺激这两个要求,文化创意的作用就更为显著。

(二)文化需求

在现代旅游中,游客的旅游动机中包含了越来越多的“文化需求”。也正是这个原因,“文化旅游”越来越成为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一种热门选择。据专家调查,英、美、日、德、法、澳等国的旅游者无一例外地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作为出境旅游的三人动机之一。文化旅游的外延在不断扩大,“活”的文化旅游形式吸引了更多的旅游者。如许多旅游者认为“当地人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吸引物;还有旅游者认为,应当将“历史”生动的展现出来。这就是说,文化旅游本身也有不同的层次。旅游者旅游经历的丰富和经验的积累,对文化旅游提出了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这种更高层次的文化旅游需求,就需要文化创意。

(三)文化产业有其特殊的规律

就是“越界―扩散―渗透―联动”,能够与其他多个产业包括旅游业实现互动发展。因此,当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把文化内容投入到旅游对象、旅游项目、旅游产品、旅游节庆等的开发中,就可以大大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从而更加吸引游客。而游客的行为又会将多样性的文化带入目的地,从而达到文化的相互交融,又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二.常州的旅游与文化产业互动现状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和统筹兼顾的原则进行开发,要选准旅游文化的“重点”和“亮点”,综合当地的旅游文化特色,实施重点区域的集中开发,从而带动周边区域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由于常州有优质的文化品牌以及人文资源的优势、地理优势,为了进一步刺激文化产业同旅游业的互动以及有效的融合,结合五大模式,笔者认为适合常州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互动的模式是“从遗产传承到创意旅游的联动模式”,把观光农业和体验娱乐、创意设计和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农业科普和动漫游戏等结合起来,采取以实体型的创意农业示范园为核心,以农副产品和旅游产品加盟店、授权店连锁经营模式为网络的规模效应,设立创意农业乐园网,开通网上销售配送渠道,实现线下线上互动运营、信息共享,是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联动路径。

出行旅游有物质需求,但更深层的则是精神文化需求。在旅游活动中,人们参观历史古迹、游览名山大川、体察风土人情,时刻都在触摸文化脉搏、感知文化神韵、汲取文化营养。常州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这些旅游资源在省内知名度较高,但是从全国来看,知名程度比较一般,常州加大了对这些资源的宣传和推广;同时要从旅游资源中的挖掘文化内涵,只有凭借文化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才能得以传承,文化才能得以保护。

参考文献:

[1] 孙国学.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J].中国商贸.

[2] 李秀梅,李晶琳.旅游与文化联姻打造龙江旅游文化工程[N].黑龙江日报,2008-05-30.

[3] 杨阳腾.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旅游文化演出产业[N].经济日报,2009-05-02.

[4] 汪清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模式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2).

[5] 褚劲风.世界创意产业的兴起、特征与发展趋势[J].世界地理研究,2005,(12):20-24.

[6] 张文洁.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05.

[7] 宋冬英.创意产业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范文4

大审美经济时代,旅游成为消费者寻求、购买、体验和消费文化的过程。基于旅游文化产业的文化特性,其内涵和外延必须突出审美因素,尤其是审美体验在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包括更新旅游文化产业观念、拓展旅游文化产业内涵和提升旅游文化产品的品质等,以满足消费者审美升华的需要和成为生命统一体的需要,切实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

大审美经济;审美体验;旅游文化产业;顺德

当代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审美化变革。在消费审美化的前提下,个人通过创意、技巧和才华激发文化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以审美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文化产业在21世纪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杜威在《艺术即经验》中谈到两种体验,一种是体验的优雅和强化形式,即艺术作品,另一种体验则普遍构成日常事件、活动及情感。艺术和审美体验隐含在每一个正常体验中,审美经验是一切经验所固有。随着审美体验进入经济领域,我们也步入了大审美经济时代。在市场原则和资本逻辑的全面渗透下,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的联姻催生了“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1991年,世界旅游组织将现代旅游的定义解释为:“人们处于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到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和逗留活动”。旅游融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为一体,具有综合性审美的特质:感遇古迹、建筑和文物者有之,膜拜庙宇、园林者有之,欣赏书法、绘画、篆刻者有之,观摩音乐、舞蹈者有之,体验美食、民情、风尚者有之,无论是涉及中国传统美学的阴柔、阳刚、秀美、绮丽、疏阔等审美范畴,还是西方美学崇高、自然、沉郁、悲壮等审美形态,人们在旅游当中满足了自己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1]。旅游业作为文化产业,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属于审美文化产业的范畴。根据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协同性越来越强的特点,如何凸显旅游中的文化因素和审美因素,是实现旅游文化产业拉动需求、实现经济复苏、转变经济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2]。

一、大审美经济下审美升华的需要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勃兴

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认为“审美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首要策略”。所谓大审美经济,就是超越以产品的实用功能和一般服务为重心的传统经济,代之以实用与审美、产品与体验相结合的经济。旅游审美指的就是围绕旅游和通过旅游来进行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并从中获得激发生命力的审美体验和美好情感。旅游活动的审美特征包括审美追求的精神性、审美活动的技巧性、审美对象的趣味性、审美感受的立体性、审美客体的可观赏性、审美功能的陶冶性。具体来说,旅游主体在旅游活动中将自己融入美景美食,观赏、品位、领悟,抛开日常经验和现实世界,追求一种人生闲暇与精神享受。当然,一部分审美主体掌握方法、时间、距离、角度等鉴赏技巧,另一部分只是走马观花、凭栏望水,但这也并不妨碍他们皆可获得成为生命统一体的宝贵经验。审美过程趣味横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审美主体在审美情境中自然要调动所有的情感与知觉去体悟造化神奇、巧夺天工之妙。全方位、多方面观察和欣赏需要全身心投入,只有全然进入旅游胜地等审美情境的对象世界,才能达到“高峰体验”,满足审美主体审美升华的需要。旅游文化产业要创新观念、整合资源、精心规划、回归体验,满足消费者审美升华的需求以及成为生命统一体的需求。文化旅游产业的勃兴与人们的文化需求、审美需求密切相关,旅游过程实际上是文化体验和享受过程,也是消费者寻求、购买、体验和消费文化的过程。对消费者来说,旅游的目的是感受和体验审美氛围,包括当地的独特地形、人文历史、民俗风貌和民族信仰。人们来顺德,畅游清晖园、西山庙、陈村三字经公园、陈村花卉世界胜景,参观李小龙故居、碧江金楼、乐从陈家祠、678文化街、伦教周大福珠宝文化中心,领略顺峰山、大良南国丝都博物馆、顺德创意产业园、顺德华侨城风光,最后令人回味无穷的是岭南水乡、武术之乡、世界美食之都的民俗风情。

二、大审美经济时代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

大审美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内容层次更为丰富、综合性愈加明显,其关联度、带动力、辐射力更高、更强、更广,再加上旅游是无污染、效益高的绿色产业,毫无悬念成为各国文化产业中大力发展的翘楚。旅游文化产业联动性高、竞争力强,融合文化产业、体育产业、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关联文化、农业、商业、工业、体育、环保、林业、气象、金融等部门。到2020年,我国将与法国、西班牙、美国、德国等一同被视为全球旅游业“巨头”,扮演主导全球旅游市场的角色。旅游业将成为我国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统筹城乡、生态环保、服务贸易、对外交流、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公认的“无烟工业”“低碳经济”“绿色产业”,旅游活动将深度进入大众生活。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民生活加速步入休闲享受阶段,带薪休假得到落实,假期增加,全民旅游意识增强,旅游产品和消费更加多元化。理念决定高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3年,书记发出“发展新岭南文化、打造新岭南文化中心、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号召。《佛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8-2020年)》和《佛山市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年)》明确树立“未来的竞争是文化的竞争、以文化论输赢的观念”,提出“发挥文化在佛山城市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力争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佛山重要的城市竞争力”的指导思想和建设“创新创造活跃、岭南风韵突出、城乡服务均等、城市形象鲜明”的“文化导向型城市”总体目标。城市竞争终究是文化软实力竞争。在新的形势下,顺德区要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就要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以文化资源、智力资源、科技资源为主要投入的文化产业,切实做到文化引领城市发展,不断提升顺德文化软实力。顺德是岭南文化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蓬勃发展。早在2010年,顺德区文体局会同上海社科院制定《顺德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对顺德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环节、总体定位、具体要求、主导战略、核心产业、空间布局、重点项目和推进措施等作了具体规划,其主题口号为“阳光顺德,创意家园”,这与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谋而合。就整体来看,《规划》指出顺德文化产业发展尚在起步阶段:(1)缺乏文化产业的全区定位和总体布局;(2)缺乏配套的政策和扶持的举措;(3)缺乏政产学研协调发展的机制;(4)缺乏辐射周边的平台和市场网络。如何突破顺德旅游发展瓶颈,如何实现顺德生态旅游,这就需要我们以国民旅游为出发点,重视审美主体体验,实现业态创新与融合。

三、重视审美体验在旅游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审美体验(AestheticExperience)是审美活动中主体感受、体验、创造、评价美的经验,是人在生活实践、审美实践中逐步建构起来的主客体的精神关系,是人的意识在多次反复的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审美特性在心理中的反映和印痕留存,是人生经验的特殊形态。“审美体验”一词频频出现在文化学、美学和文艺学中,也出现在经济学领域和社会学领域。审美体验即审美经验属于实用主义美学的范畴,是艺术美学中的核心问题,同时也属于文化产业时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3]。保罗•德曼曾说,美学的真正主体就是体验,是一种过程[4]。在现代社会,体验变得愈趋重要。旅游过程作为审美体验的重要场所,致力于非电子经验的重塑,旨在对人日常接触的电视、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包围的“智慧化生活”的一种厌倦和反叛,希望逃离非人化控制,重新确认日常生活的经验,以补充传媒经验之不足。

(一)观念更新:审美体验多元整合的间性

特征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旅游是一种寻求差异的活动,艺术新模式和新观念的创造营造了差异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现代审美意识的两大法则一是多元化,二是美学与非美学的辩证关系。多元性越来越成为一种最根本的样式。体验与体验之间不存在决然的裂痕,审美体验与日常的、道德的、宗教等其他经验类型的联系是密切而必要的。审美体验的不确定性、漂移性来源于它是一个主观的、笼统的、融合的、和谐的经验“完型”。因此,我们除了看到单个作品中的个人习语,也必须意识到艺术作为整体之时,其范式深层多元整合的间性特征。艺术论内在的多元化应由单一概念性分析转为对艺术不同观念、类型、范式的分析,将其学科领域扩大至超越艺术的问题上来,譬如旅游文化带来的多元整合间性特征的审美体验。岭南是中国海洋文化的源地,南越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先驱。江河大海滋养了南越先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敢想敢做、包容多元的海洋精神。宋元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省会广州的附邑,顺德得风气之先与地理之便,成为“民勤生而士务学”的“岭南壮县”。顺德美食天下闻名,顺德海内外厨师用他们精湛的技艺诠释“食在广州,厨出凤城”的美誉,2014年12月更如愿捧回了“世界美食之都”这块金字招牌,每年一届的“岭南美食文化节”已成为本地品牌盛会。在举办粤剧艺术节、武术文化节、美食节的过程中,应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挖掘活动中审美体验的个体化、差异化和复合化。

1.主题体验融合性原则。

艺术的本质和价值不仅仅蕴藏在我们典型地视为艺术的人工制品之中,而且存在于感知和创造它们的动态过程中。以2015年顺德美食节为例,仅美食节主会场,展位就高达近200个,既有顺德美食展区,广东美食展区,又有国际美食展区,不仅能品尝到各式美食,游客也能亲眼看到食物制作过程,饱了眼福口福的同时还能一探究竟,趣味性十足。

2.整体体验性原则。

顺德创意产业园以“用大家的智慧、我们的认真,做最好的创意园区”为宗旨,目前进驻工业设计、创意设计、软件信息、动漫影视等150余家企业、机构和协会,不仅是工业设计基地、创意企业孵化基地、留学生创业基地和物联网产业孵化基地,而且良好的商业配套也让消费者能在参观、购物的同时体验科技人文的日新月异,有利于激发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

(二)内涵拓展:审美体验“现实的非现实化”与旅游文化产业对环境的美化再造

我们通过购买某种审美的生活方式,让所有生活内容成为我们想要的样子,这涉及到我们对现实的理解:以前现实是可以计数衡量的,现在,现实必须能够审美的表达,也就是“现实的非现实化”。譬如在旅行中,无论是人文景观、自然风物还是人造天堂,都敦促旅游者“扬弃”和背离当下,超越普遍的存在意义,让自由精神发挥到极致。就旅游这一行为来说,我们希望目的地带给我们“陌生感”、甚至“朝圣感”,希望每一次旅行都是真实生命的开端和延续——脱离日常生活的平凡、重复、单调甚至机械,以满足日常生活中难以填补的隐性的深层欲望,作为一个自由人而非“单向度的人”,开始所谓感性的行事、审美的行事。因此,必须从文化哲学等方面来思考如何丰富旅游文化产业内涵。就城市中人最喜欢的“院落式情景消费街区”为例,伦教678文化街满足了消费者居住、工作、娱乐和流通等各种需求,即所谓的“都市主义”环境。具体来说,678文化街是在旧建筑群的基础上改建的,总体保持青砖灰瓦的古建筑风格,街巷和建筑保留了岭南建筑的韵味:骑楼、锅耳式山墙、瓦脊、雕花屋檐、蜿蜒街巷等,保留50年代的大洲乡人民会堂、大洲卫生所、三洲粮仓等旧建筑。同时,这里也有香云纱展、岭南画派画展、珠宝瓷器展以及“欢姐伦教糕”等特色餐饮,充满“御波新韻”的文化情调。但是不难发现,678文化街的格局和成都的“宽窄巷子”、佛山的“岭南新天地”类似,是在保护建筑区里重建的商业消费天地,都是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而“678”的数字化命名明显来自北京“798”艺术区,有“旧瓶装新酒”之意,可见审美氛围是消费者的首要需求,商品本身倒在其次。在一个依附于经验的社会中,如果只是关注旅游环境,那么这种陶醉必然不能持久,必须要关注人的情感、人的经验和人的感受以及生活功能。其实仔细思考这些“都市主义”环境,都是“融合”概念的再生,包括艺术风格的融合、地域特色的融合,这些旅游区的功能是多样的、形式繁复,对于保持协调的建筑来说,没有多大用处,但是它象征着都市人的实际生活,因此把握现代人对现实的理解以及遵循“现实的非现实化”规律是丰富旅游文化产业内涵的关键。

(三)提升品质:审美体验“超越自身”的特性与旅游文化产品的情感性、审美性

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旅游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是能够满足人“精神需求”的产品,包括具有文化性、艺术性或文化含量较高的文化载体和服务。国际文化经济学家大卫•斯洛斯比看到了文化价值与消费者的主观需求密切相关,如果说文化价值蕴含人类所有的情、意、志及一切历史与未来象征的抽象价值,那么文化产品价值则包括情感、意志、志趣等审美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娱乐价值[5]。待售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数量和质量上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当代消费者的选择也越来越挑剔。对产品价值的感知和体验,逐渐成为消费者做出决策的依据。由于旅游文化产品具有超前性,在提升产品质量之余,挖掘文化产品内涵和完善产品形象设计在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图像时代,视觉为先成为感知的一个重要原则,黑格尔认为“人们从这眼睛里就可以认识到内在的无限的自由的心灵”[6]。熔历史、社会、生活、政治等维度为一炉的旅游文化产品包含着情感依托和情境想象。旅游活动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平凡、重复与麻木,给予人们强烈的情感知觉、审美体验等深层次需求。在大审美经济时代,商品所带来的审美愉悦、情感体验等抽象符号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消费者的喜怒哀乐占据了旅游文化产品的中心位置。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让•鲍德里亚认为,用“我需要所以我购买”的理性神话来解释需求和满足是天真的,当代社会“物品的变化-需求的变化”逻辑是欲望逻辑,永远不会有圆满的文化商品,也永远不会有需求的确定性,因此消费成为一种全心全意的体验,文化产品能否带来美的享受和高峰体验则是衡量其竞争力的重要标尺。传媒技术的新发展使得其他的感官也得到了重视,譬如听觉、触觉,感知重构与文化模式和需求的巨大变化相关。随着现代消费从注重实用到注重美感、从购买实物到购买梦想的转变,求新、求特、求精、求丽的文化产品才能实现审美体验与实际效用的统一。踏入凤城,清晖园不容错过。藏于大良老城区的清晖园为岭南园林代表,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宅邸,与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佛山梁园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园。2015年9月23日,清晖园作为《乐享中国》的片头背景,正式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让世界认识中国,认识顺德。镜头俯瞰清晖,随后切入内景,一位名叫司徒伟的美国人在荷塘边泡茶饮茶,并与两位中国友人亲切交流。短短数秒,便把清晖园的古典与优雅展露无遗。同时,我们也难以忽略司徒伟的身份——他是一位来自美国迈阿密的“功夫迷”,因为崇拜李小龙,他选择留在了“武术之乡”的顺德。除了研习功夫,司徒伟还积极学习泡茶、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司徒伟透露,他的最大心愿是能开一所李小龙武术学校,向众多全球广大“功夫迷”传授功夫。《乐享中国》是庆祝联合国七十周年的项目之一,这组宣传片在纽约时代广场循环播放,共有上千万人次观看。清晖园为何能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参与该策划拍摄方案的负责人叶中平告诉记者,清晖园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方面代表的是“城市绿洲”,历史与现代交汇;另一方面代表的是明代状元府邸,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的认可,从而很好地体现联合国七十周年的“共融”主题[7]。因此,陈村花卉世界、南国丝都文化主题公园、逢简水乡、长鹿农庄应集中展示岭南水乡风情,集文化传承、审美体验、生态保护、休闲旅游为一体,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区域人文地理为特色,在旅游规划与设计中彰显岭南精巧细美的美学风格。

作者:吴舒婷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柯平.旅游美学新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6.

[2]刘云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光明日报[N],2010-03-21.

[3]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92.

[4]陈文育.体验经济与审美体验[J].艺术百家,2007(01).

[5]林赛•沃斯特.美学权威主义批判[M].昂智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3.

[6]汤晖,钟洁.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感知价值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1).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范文5

一、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集成人类理性思维和艺术性思维,在表现形式上、创作过程部分或全部依靠数字科技手段的新艺术形式,称为计算机生成艺术或计算机图形艺术,简称为CG(ComputerGenaratedArts或ComputerGraphicArts)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受控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工业设计和信息设计在表现形式、表达内容和传播形态上密切相关。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成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多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技术开始走进艺术领域,促进了艺术发展,更新了艺术的表现形式。数字媒体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在数字化时代得以普及和繁荣,以其数学化技术特征和交互性传播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具有可实现信息更加高效、便捷、人性化和艺术性的沟通的优点,已全方面渗透至包括摄影、摄像、电影、电视、报纸、书刊、动画和网络等各种媒体和包括传统绘画、平面设计、展览展示、建筑和工业设计、旅游业、咨询业、计算机游戏及远程教育等信息服务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公共媒介系统。作为与传统艺术不同的新兴艺术形式,归属于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具有独立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具有创作工具数字化、作品展示交互性、作品呈现多样性、表现题材广泛性和艺术传播大众化的特点。

二、旅游文化传播

旅游是指旅游者离开定居地,为体验不同文化和经历,本着对另一个地方的向往,选择去这个地方旅游,以实现认识这个地方的目的。旅游过程中,除了对旅游地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色、人文特色和历史遗迹等观光外,对旅游地文化的认识和传播逐渐成为旅游者的新追求。正是这种新需求,有利于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理想境界。深挖旅游地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是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旅游文化与旅游活动同步产生,但被得到关注和重视仅有20多年的历史。旅游文化被晏亚仙先生在《旅游文化管见》中被完整定义:是基于区域规划和建设思路,以山水景等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为框架,以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等精神文明为内容,以文学、艺术、展览和科研等多种途径为手段,为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服务的综合性活动。如果说旅游的灵魂是文化,那保证旅游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就是传播。旅游文化的传播贯穿于整个旅游过程,传播的内容主要包括山岳景观文化、水景观文化、生物景观文化和特异景观文化等自然景观文化传播,人文景观文化传播,包括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社会景观文化传播及企业文化传播等。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可以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等旅游主体,也可以是旅游社和旅游地职能部门等旅游中介。其中旅游者既是旅游文化的传播者,向旅游地居民和来自其他旅游居住地旅游者传播自己居住地的文化,也是旅游文化的接受者,可以接受旅游地的文化和其他游客的文化传播。随着数字化信息社会的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数字媒体业已为旅游业中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体,旅游文化呈现出视觉化传播和媒介化传播时代特征。一方面,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丰富多元、生动形象的视觉化旅游文化信息内容,提高旅游地的吸引力,且以旅游者角度出发,提供符合旅游者的需求和接受方式的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文化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媒体的传播作用,实现有效的旅游文化传播。

三、数字媒体艺术对旅游文化传播的影响

旅游文化的传播是不同地域间景观、人文、社会和民族文化等文化信息的流动,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和发展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文化旅游者及传播效果等方面均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影响,渗透至旅游文化传播的各个角落,在传授关系、传播形式、传播媒体、传播效果和传播意义等方面产生了下列的影响:

(一)传授关系

依托于电视媒介和平面印刷媒介的传统旅游文化信息基本上属于被动型媒体,信息和旅游者形成的是给予与被给予的单一关系,旅游者仅可以被动接受信息。基于主动化传播是传播的重要属性这一思想,数字媒体艺术介入下的旅游文化传播以其强大接受力和传达效果实现了旅游文化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主动传播。旅游者可根据个人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旅游文化信息,从灌输式传输的消极接受过程到互动双选的主动参与过程,通过双向沟通、合作、互动和反馈过程,旅游者从传统的旅游文化接受者角色主动转变为旅游文化的传播大使。基于数字技术数字化和高容量的特点,数字媒体艺术增强了旅游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和丰富性,打破了旅游文化传播的时空性。旅游文化的传播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从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中均采用数字化形式和数字设备完成,利用计算机将实拍素材和图像合成实现非线性自由编辑,经数字保存、压缩和传输技术完成高质量影像作品至旅游网站、旅游电子地图、旅游电子杂志、网路虚拟旅游等数字终端设备上,均以数字化的形式打破了旅游文化传播的时空性。

(二)传播形式

无形的旅游文化经数字媒体艺术视觉听觉综合处理后,具有多感官体验的综合表现,有利于实现旅游文化信息传播的最好传播。基于数字技术和创意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增强旅游文化的视觉感知,加之文字、声音、图片和影响等新型形式组合的巧妙使用,不仅有助于增强旅游者对文化信息和内涵的视听感官效果,而且会以全面化和立体化,具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效果,吸引旅游者以主人翁身份参与旅游文化传播活动,开阔旅游文化传播新视野和高效互动性。新数字媒体介入下的旅游文化传播中,艺术创造过程中采用的非线性数字技术及多层面性、大发散性思维模式,集自然、社会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综合考量,依赖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平面、三维、静态和动态的数字制作,追求更逼真的图像、图形、影响、文本和音频等多种组成的表现形式,开阔想象力和创意思维,带来更具表现力和传播力的作品,维性的创意设计语言集中聚焦旅游者的注意力,对传播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对传播内容的印象、识别度和记忆度。

(三)在传播媒体上,实现了多媒体的整合传播和新旧媒体的延续与共融

基于计算机虚拟完成平台和资源的整合,打破传统媒体各自为政的格局。在结构上,通过调研各媒体的优劣,优化组合,借助统一的数字形式整合众多单一的传统媒体为一个多元媒体组成的扩媒体传播平台,即数字传播媒体。在功能上,数字媒体集成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途径,构建了高效、高容、多元的传播方式,彻底打破时空限制,方便旅游者自主选择。新媒体的出现并不会完全取代旧媒体,旧媒体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会在新的数字环境下继续适应和演进。一方面,考虑到年龄较大的群体对新媒体的尚未充分适应,另一个方面,在数字媒体的帮助下,传统媒体也实施了相应改革,在内容制作和传播方面全面实现数字化。

(四)传播效果

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数字媒体艺术这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引起了旅游者的注意。数字媒体艺术多元化的设计帮助旅游者选择性理解,充分挖掘和彰显了人文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通俗易懂方式帮助旅游者顺利读懂人文景观文化。数字媒体艺术通过多种手段加深旅游者选择性记忆,帮助旅游者多记住有意义的旅游文化信息,同时忽略或抑制不友好的旅游文化信息。新数字媒体介入下的旅游文化传播中,艺术创造过程中采用的非线性数字技术及多层面性、大发散性思维模式,综合考量自然、社会和环境等各种因素,依赖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平面、三维、静态和动态的数字制作,追求更逼真的图像、图形、影像、本文和音频等多种组成的表现形式,开阔想象力和创意思维,带来更具表现力和传播力的作品,聚焦旅游者的注意力,对传播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对传播内容的印象、识别度和记忆度。

(五)传播意义

旅游本身是综合文化需求、文化交流和人际交往的活动。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旅游文化传播可以实现追求文化差异,领略不同区域人文差异,寻求文化认同,探索文化环境的跨文化交流。数字媒体不仅有利于信息高度沟通,加大对话时空密度,丰富沟通内容,更能保证文化交流的及时性、互动性、个性化、全面性和直观性,尽最大可能避免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作为贯穿于旅游全过程的旅游文化传播,基于视觉形象的社会化和商业化行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是每时每刻均有经济和消费相关,数字媒体艺术促进旅游文化传播的同时,也是基于数字媒体的方式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播新的旅游消费咨询、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过程。基于数字媒体艺术的旅游文化传播改变了传统旅游的模式,改变了破坏环境,破坏地方特色的粗犷式旅游模式。现代科技手段在旅游业的应用,保障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数字技术和传播技术以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实现由传统单向、静态、被动的传播方式到动态、交互主动的传播方式的过渡,旅游者可通过网路自主在线观看、下载保存和沟通分享旅游文化。数字技术可通过扫描、拍摄、模拟等重塑传统传媒手段无法还原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技艺民间音乐等即将消失或业已消失的旅游文化,不仅可以通过配合文献解译、现场解说和文书解释为旅游者提供素材,还可以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子孙后代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一睹历史,实现旅游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续。

四、结语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范文6

创意旅游;798艺术区;旅游业

引言:近年来798艺术区声名鹊起,我慕名前往,也被那里的艺术氛围深深吸引,觉得是一个艺术家可以肆意发挥艺术的天堂。我很想把这种独特的旅游感受分享给大家,以艺术创新为依托的景点更加耐人寻味一些。同时798作为文化创意旅游业的模范,以这种景点的“经营”方式为例,开发类似的旅游项目应该成为未来旅游业的趋势。

一、文化创意旅游的概述

(一)我国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背景

在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旅游景区还在以单纯的旅游吸引物为依托,这早已经不能形成优势。表现为对游客在感官方面形成不了有力的冲击,没有新鲜感,重游率低。要想提高景区的效益,不单单是建设等外在因素为主,更重要的是修饰文化,历史等这样的内在因素。创新可以作为一种手段,利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再加上创新,丰富景区内容,一定会开辟我国旅游业的新篇章.

(二)文化创意旅游的内涵

创意旅游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新西兰学者格雷·理查德与克里斯宾·雷蒙德在2000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创意旅游是指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学习旅游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文化或技巧的一种旅游产品;旅游者通过参加交互式工坊,激发自身创意潜能,拉近与当地居民的距离,进一步体验旅游目的地的文化氛围。(中国旅游报2008年3.7日第010版)笔者认为创意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游览的过程中,以旅游吸引物作为创意的主体,在与它发生互动的同时,体验的一种不同寻常的旅游经历。文化创意旅游是创意旅游的一种,就是在创意旅游中重点突出文化这一因素。

(三)我国文化旅游的分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张辉分析,目前,旅游业在我国有4种新的业态可称为旅游和文化的融合体,分别是:

1.旅游文化演出(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为例)

2.旅游文化主题公园(迪斯尼主题公园为例)

3.创意产业,即旅游文化街区(北京798艺术区为例)

4.旅游文化节庆(慕尼黑啤酒节为例)

下面本文针对第三个创意产业,即旅游文化街区,并以北京798 艺术区为例,进行分析。

二、798艺术区简介

(一)798艺术区的形成

798艺术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北方向大山子地区,原先是北京国营联合厂的电子工业厂所在地。该联合厂建于1951年,由798等数个工厂组成。1989年,由于工厂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的产品销售困难,导致工人大批量下岗,各厂决定出租一部分闲置厂房以渡难关。1995年,中央美术学院的隋建国教授便租用了798工厂闲置厂房作为雕塑空间。这一个举动被大家认为是798艺术区发展的开始。从此,吸引了一大批艺术家前往此地。2002年,是中外艺术家前往798艺术区的高峰。他们在这建立自己的艺术工作室,使得798艺术区在极短时间内迅速形成。2003年798艺术区举办了名为再造798的当代艺术展览,规模宏大,因此,798艺术区名声大噪。2003年年底,798艺术区及其周边开始拆迁。2004年,北京市、区级部门和领导陆续到798参观、调查,并决定保留798艺术区。

(二)798艺术区的发展现状

北京798艺术区作为中国文化创意旅游景点的典范,已经逐渐成为了中外游客来京必游的景点之一。下面我们通过一个调查问卷,来进一步了解近些年798艺术区的发展情况:(数据来自问卷星网站):

1 你是否来过798艺术区:是58.97%,否41.03%

2 你对798艺术区了解多少:很少39.29%,一般58.93%,很多1.79%

3 你去798艺术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慕名而来73.21%,购买艺术品、工艺品10.71%,参观游览,体验艺术氛围76.79%,观摩艺术品,进行艺术创作16.07%,追随时尚前沿、潮流资讯21.43%,其他14.29%

4你对798艺术区的哪些艺术形式最感兴趣:绘画67.86%,摄影58.93%,雕塑53.57%,行为艺术35.71%,设备21.43%,其他12.5%

5你对798艺术区展出的艺术品的理解程度是:基本不能理解16.07%,能理解一点66.07%,大部分能理解16.07%,完全能理解17.9%

6你是否会购买艺术品:是3.57%,否26.79%,是价格而定69.64%

7你对798艺术区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展出内容过于商业化,缺乏艺术性23.21%,交通不便30.36%,环境卫生差26.79%,市场推广度不够知名度不高7.14%,对展出艺术品缺少讲解62.5%,整个艺术区缺乏整体规划30.36%,其他16.07%

8如果对798艺术区加门票你还会去么:是25%,否66.07%,看价格8.93%

(三)798艺术区存在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调查问卷,我总结出798艺术区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条:

1. 798艺术区没能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特别是对艺术品讲解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2.在艺术品设计方面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吸引力小;有些艺术品价格过高,超出大部分游客的承受范围,与艺术品本身的价值不符,商业化过于严重,影响景区的形象。

3.整个景区在规划方面存在缺陷,环境卫生有待改善。

4.艺术形式不够充实,大多数是艺术品展览,缺少亮点。

5. 798艺术区缺少相关政策的支持,比如对房租的补贴,周边交通改善等等,对这种艺术区,国家也要像保护重点景区一样对他们实行类似的呵护之举。

三、798艺术区存在的问题解决及对未来的展望

(一)解决措施

1.可以在景区设置专业的讲解员,对前来游览的游客进行讲解,讲解内容可以包括艺术品的灵感来源,创作理念,艺术价值等方面,使得艺术品化静态为动态,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游客眼前,即能加深游客对艺术品的印象,还能增强大家对艺术品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修养,让798艺术区不仅仅是艺术的展区,也是一个文化传播的圣地。

2.出售艺术品作为798一个附加产业,但是不应成为主流。有关部门加强对艺术品的把关,比如定价方面,不能单纯的以营利为目的。在艺术品的开发方面,还要突出特色,加强创新,可以制定出不同的风格,主题等等,也可以重视原创作品,例如DIY手工制作,类似这样的商店可以激发大众对艺术的热情,达到大家来到这里都对艺术产生兴趣的目的。

3.景区规划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分区分片,条理清晰,在进入景区的提示板上标明,一目了然,不同的区域,明显让人感觉风格迥异,引人入胜,丰富多彩。其次,在卫生上有专人负责,分工明确,有一套完整的标准执行实施。

4.定期举办活动,比如艺术节,有异域风情的艺术品展览,邀请著名的艺术家讲座等等。不仅可以提高798艺术区的知名度,还可以为全国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景区更加具有活力,与时俱进。

5.国家落实对这种艺术区的保护,给经营的业主政策上的支持,鼓励发展,坚定他们的信心,才能减少商业化气息浓重,真正以艺术为核心,一切为了艺术。

(二)798艺术区未来的发展趋势

798艺术区应该力图形成我国规模艺术的标杆,北京市乃至世界的著名艺术区。在不断丰富发展的同时,也要与世界各个国家的艺术交流,相融。把我们民族的艺术,尤其是像泥塑,皮影戏等等这些传统的艺术继承下去,发扬起来的同时,通过展览,讲解,传播,把这种民间艺术推向世界,形成我国独特的艺术文化,并且占有一席之地。798艺术区要成为我国艺术文化的摇篮,而非商业景区,开展定期的艺术讲座,论坛,比赛等等活动,宣传艺术之美,让艺术真正融入生活,培养广泛的艺术爱好者,尤其是影响青少年对待艺术的态度和意识,这种意义是非常有远见和前途的。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