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基本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旅游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自驾车旅游;旅游者行为特征;空间效应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9-0034-05

1 前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底,我国民用轿车保有量1958万辆,比上一年增长26.7%,其中私人轿车1522万辆,增长32.5%,私人轿车保有量占民用轿车保有量的77.7%,这标志着我国汽车消费进入以私人消费为主的发展新阶段,私家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为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预计到201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第3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发展,使之逐渐成为都市人们追求的时尚旅游方式和一种新的旅游形态。旅游学界针对这一旅游形态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归纳起来主要有5个方面:(1)自驾车旅游现状、问题和策略探讨,主要集中在自驾车旅游对现行旅游供给体系的影响以及中国自驾车旅游发展战略的讨论等;(2)自驾车旅游市场及旅游者行为分析,着重从旅游需求、旅游动机、决策影响因子、旅游方式、旅游消费等方面,探讨了自驾车旅游市场及旅游者行为;(3)自驾车旅游交通需求预测,从自驾车旅游需求构成、特点、出行链的形成和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分析人手,探讨出行者的经济特征、闲暇时间对自驾车旅游交通需求的影响,并构建交通需求模型;(4)自驾车旅游网络和营地建设,针对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旅游网络系统缺乏的现实,探讨由供给系统、需求系统、信息系统和支持系统等构建的自驾车旅游网络体系。同时有学者从营地建设方面开展了广西自驾车旅游营地发展的核心战略和基本对策的研究;(5)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及其经营研究,主要从自驾车旅游线路设计、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自驾车旅游者的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讨论自驾车旅游产品的开发。此外,赵鹏、李享、刘磊从经营的角度,对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这两大类自驾车旅游的经营实体进行了优势比较,并对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探讨。综上所述,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自驾车旅游市场剖析、产品开发经营及相关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探讨,虽然有学者对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开展了研究,但主要集中在旅游动机、价值观及决策行为等方面,仍须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且对旅游者行为的空间效应尚未开展探讨,本文试图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

2 自驾车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分析

对我国自驾车旅游市场的调研表明,自驾车旅游者一般多为中上收入阶层,普遍拥有较好的生活条件,绝大部分受过较高的教育,具有较强的旅游意识和旅游素养,拥有自己特有的消费需求、消费偏好和旅游地选择意愿,形成一定的行为特征。下面通过抽样调查对自驾车旅游者的基本特征、消费特性及旅游偏好、消费空间分异特征等进行讨论。

2.1 自驾车旅游者的调查及其基本特征

笔者对南昌市周边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和乡村旅游地的自驾车旅游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三大部分:旅游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等)、旅游偏好、出游意愿选择。共发放问卷210份,采用现场回收的方法,共收到有效问卷171份,占问卷发放量的81.43%,符合问卷调查的要求。基本情况见表1。

调查样本显示:自驾车旅游者以男性为主,即男性占79.6%,女性占20.4%;在年龄上,以30岁至50岁年龄段为主,占到总样本数的74.7%,中青化现象突出;从文化程度看,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3.8%,高学历化趋势显著;从个人月收入情况看,中上收入的人数比为74.3%;从职业类型看,比例在10%以上的有文体和传媒、科研、教师、公务员、民营企业主、外资企业等人员,白领化和高管化现象明显,是一个以城市人群为消费主体的旅游活动。

2.2 自驾车旅游者的消费特性及旅游偏好

自驾车旅游者作为我国一个新兴的旅游消费群体,在文化和群体认同方面具有较强的归属感,他们以共同的取向、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状态作为结合点,形成了一种具有特殊旅游形态的旅游流。与大众旅游相比,他们在消费上表现出自主性、独特性和炫耀性等特征,打破了大众旅游的集体主义的一元化供给局面,使他们有自由获取自己需要的旅游方式和游览、体验的内容。这是现代旅游形式的开放性和旅游多元化需求趋势下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也正是自驾车旅游市场产生的本质所在。

自驾车旅游者这种凸显的消费特性,形成了他们充满活力的旅游需求愿望。通过自驾车旅游偏好的抽样调查,他们在旅游项目和组织形式选择的偏好方面表现出独有的个性,选择的旅游项目有:观光、度假、休闲娱乐、探险、野外露营、拉力赛等;旅游组织形式为:自主组织、旅行社组织、汽车俱乐部组织等,抽样调查结果见图1和表2。

对上述统计数据分析显示:(1)自驾车旅游者仍以观光游览为基本消费形态,选择比例为40.4%,但游览的景区(点)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的。旅游组织形式以自主组织形式为主,占43.5%,也有相当一部分旅游者选择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主要原因是旅行社能提供门票折扣和订房服务,汽车俱乐部能提供结交车友的机会,有较强的归属感。(2)选择度假和娱乐的比例也比较高,分别达到14%和23%。在旅游组织形式上以自主组织为主,比例都在60%以上。(3)一些颇有特色的专项旅游,如野外露营、探险、拉力赛等项目在我国自驾车高端旅游市场中开始兴起,并呈现强劲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发展速度更快。由于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能设计好旅游路线,安排好活动过程中的食宿和路上的医疗、车辆的救援、供给以及安全保障体系,所以专项驾车旅游选择旅行社和汽车俱乐部组织形式的占绝大多数,特别是汽车俱乐部,比例在47.6%以上,这与近几年来汽车俱乐部在高端旅游市场的风靡有紧密关系。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范文2

一、中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无序的开发

随着近年来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呈现火热。开发者往往只是基于各种利益的考量,导致诸多的社会问题出现。“缺乏政府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缺少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在过度利益的诱发之下,在运营管理中,自为政的现象和普遍。任由经营者盲目投资与开发,以至于乱开发、乱建设、分布不合理等问题非常突出。

各地的乡村旅游大都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设计和建设起来的,由于他们各方面的局限性很大,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甚至造成了浪费,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无序开发、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的现象。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土地浪费现象严重,乡村旅游设施建设和小城镇用地规划多数相对滞后,用地规模布局功能定位不尽合理,导致了粗放低效利用土地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如此无序的开发,已经导致一系列的自然和社会问题的产生。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旅游的以及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中国已经入工业化社会,但是,许多居民的思维还是处于农业社会。大量的工业垃圾得不到合理的处理,原有的自然生态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公共管理也相对滞后,虽然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发展当中,并没有保护好自然生态。

在乡村旅游区,生态系统本身十分脆弱,抗干扰能力很低,其中许多地区目前仍旧沿袭大众旅游之路,一哄而上开发低层次粗放式的旅游产品,使乡村遗留给人类的许多珍贵自然遭到破坏,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具体体现在,遍地开花的小农场与民居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正在日益下降。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扬起的尘埃、旅游区内餐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在影响着乡村旅游地的空气质量。固体垃圾污染问题严重,严重地影响了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和游客的生活和健康。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人为原因有几个,一是农民本身不重视,二是游客不注意保护环境,三是开发商利益至上。

(三)村落文化的破坏

村落文化遭到破坏的原因:一是,政府的原因。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目标可能发生偏离,从而不利于乡村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二是,经营者的原因。在同一片区域内出现众多雷同的乡村文化旅游区同质竞争也带来了盲目跟风、重复建设、城市化倾向严重的现象 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三是,商业气氛的影响之下,在城镇化能够带来物质文明观念的驱使下乡村开始追随和模仿城市,原生态的乡村文化在格调和品位流行的今天出现了迷失,异化了的乡村文化渐渐失去了它独特的文化吸引力,最终导致陷落。“城市化”现象严重,文化品味缺失。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具有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传统文化景观,随着乡村社区城市化的进程而变得高度破碎化,并且失去了自身的特质,这些特殊的人文景观很多也渐渐消退。理论上,文化没有优劣之分,原来“很土”的文化,往往被当地人主动改革,这种“土”文化,恰恰是乡村旅游的文化之根。

(四)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发展乡村旅游之后,鸡犬声相闻,小农经济被打破,农村体现越来越明显的贫富差距。有一个客观的现实就是,乡村旅游是农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良好结合,是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效益”现代农业转化的途径,是实现旅游行业中“高投入、低风险、高收益”经营策略的新选择[ ]。农民,作为土地的使用者,并不能做到高投入,投入者,往往是外来资方。当然,最后大部分的利益,流入到了资方。

城市化程度差异决定了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的分布区位,由于级差地租的存在,旅游用地成本存在着由市区向城乡交错带递减的趋势。开展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利益大多落入外界投资者及旅游企业的手中,当地居民只能得到其中的极少部分,乡村旅游收益分配日益不公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地区上,人群上(资方、管理者)。

二、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可持续乡村旅游倡导生态合理、经济可行、文化独特、社会适宜的发展理念,着重关注旅游者体验、社区居民利益和乡村发展进步,以人为本是其本质体现。可持续乡村旅游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乡村环境、经济、文化、社区四者的协同发展,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旅游产品的体验性旅游环境的和谐性、旅游经济的循环性、旅游开发的扶贫性。

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渗透融合,这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向农业产业部门的延伸,使旅游有机会能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的转换和升级,让农业焕发新的活力。最终目的,为了“三农”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规范的政策与法制环境

从产权上,通过制定规划确定其发展定位,做好项目和景观的合理布局,优化旅游资源,突出特色,梳理品牌,防止重复建设,为今后流村镇新项目的投资与方向确定提供指导,避免恶性竞争。产权行为归根结底是人的行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合理的产权机制为基础。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就是一种功能状态,产权机制的调整是赋予产权发挥它的社会功能以符合人们的利益诉求。

在政策与法制环境上,要通过制度设计与制度创新,将乡村旅游的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前瞻性规划,实施有序开发;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对乡村旅游进行引导和管理。政府监管组织要制定乡村旅游服务标准;按照相关法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旅游开发经营企业;监管经营企业与农户的行为,如果他们有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要依法采取行政手段;对农户分散经营进行必要的组织与培训。建立旅游区(点)的环境、服务质量指标数据库,使环境保护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二)优先保护环境

乡村旅游是一种城市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生态旅游,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是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乡村具有的生态资源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以及环境资源优势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强势产品。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理念,坚持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与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并重,强调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培育环保型、健康型旅游产业。旅游者应坚持和谐旅游伦理观,履行负责任的旅游行为,要与环境相和谐,与其他旅游者、旅游企业相和谐,杜绝旅游活动中的不文明行为,减少对乡村原生态文化环境的冲击。

循环型旅游能有效缓解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重要发展途径,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可持续乡村旅游具有重大的意义。保护环境,不仅要求所有人,在保护环境自觉上,自行遵守。更主要的是如何采用严格的公共管理手段。

(三)保护村落文化

乡村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故乡情节”、“怀旧心态”、“回归自然愿望”,这是人们对以往文化的留恋和不同文化的向往。运用乡村传统聚落的重建、改造、修复和维护等4种模式,建设乡村传统聚落景观特色旅游村镇、产业村镇和生态古村古镇。乡村文化之所以对于城市居民有吸引力,就在于他们在乡村文化的感知中能够得到回归自然的满足。传统文化是现代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一种有效条件,如何将其转化为一种配置性资源,则需要进行重塑,即时间的形塑和空间的形塑只有经过重新包装和塑造,传统文化资源方才能有效地展现于现实生活中,并获得人们的青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重塑是转换传统文化时空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赋予传统文化一种新功能的实践。

乡村文化是旅游者进行审美体验的一个重要基础, 丰富的民情、风俗和民间文化为旅游者提供了众多的采风素材。各种力量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建设新农村文化存在着利益可协调的结合点,多方利益的整合、协调、共赢,可以使旅游带来的文化冲击减少到最低。

在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中灌注文化的要素,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地结合,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保持村寨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居民仍然还有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是地方特色的体现。开发、整合和包装地方土特产并弘扬和保护本土文化是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要求。

“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悬殊,农业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民情风俗、、经济状况等不尽相同,为旅游者深入领略中华民风与民俗、探索人类社会的进展历程,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只有保护好村落文化,乡村旅游才具有文化的味道。

(四)让更多农民受益

乡村旅游业作为大容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载体,这种“离土不离乡”的就业方式既减轻城市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又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开展乡村旅游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结果表明: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多达24个,旅游业每增加一个就业人员,就会给社会创造6-8个就业机会。

合理分配收益。要保障村民的利益,必须设置内在的经济激励机制,即股份制,把村民的责任、权力、利益有机结合起来。旅游扶贫开发不能仅仅关注经济效益,而应该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社区发展、环境美化和基层文化建设,彻底实现旅游扶贫开发的目的。在乡村旅游资源的运营中,必须充分考虑村民对旅游利益的分配位。

农民不能在旅游当中合理地收益,也不利于乡村旅游的持续性发展。

三、小结

乡村旅游,成为各利益集团的肥肉。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当地农村虽然能够部分受益。但是,随着日益发达的交通,有组织的与自助的乡村旅游呈几何倍数地增长。诸多的环境与社会人文问题也逐渐显现。

为了保障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要有一个公平有序的开发环境;其次,生态保护一定要严格执行;三是,村落旧有的文化,要有意识地保护;四是,农民合理的经济利益不容侵犯。

参考文献:

[1]李梅 苗润连.北京山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昌平区流村镇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0(1):206-208.

[2]杨载田,章勇,刘沛林.等湖南乡村旅游研究[M].北京言实出版社,2006.

[3]郭换成,郑健雄,陈田等.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4]马东跃.我国乡村旅游相关问题的研究[J].中国商贸,134-135

[5]谷静敏.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中国商贸,179

[6]徐娥、钟伟、王玉玲.相处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07(7):149-150

[7] 李渌.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探讨[J].中国商贸,134-136

[8] 蔡飞.浅析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农业考古,2010(3):251-253

[9]王辉洪.浅析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J].农业考古,2009(6):119-121

[10] 王辉洪.浅析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J].农业考古,2009(6):119-121

[11] 王辉洪.浅析乡村旅游、乡村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J].农业考察,2009(6):119-121

[12] 徐娥、钟伟、王玉玲.相处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07(7):149-150

[13]赵承华.发展乡村旅游与振兴农业经济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7(3):28-29.

[14]徐娥、钟伟、王玉玲.相处旅游地城市化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07(7):149-150

[15] 李渌.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探讨[J].中国商贸,134-136

[16]郑文俊,周志翔.可持续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产业观察,127-130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社区参与 旅游发展 模式 研究现状

0 引言

国内对社区与旅游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有学者关注旅游对社区的影响。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讨论;②社区参与的方式、层次及类型;③关于社区参与中的利益相关者;④社区参与的影晌因素。目前,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较少,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 古村落社区参与旅游的四种模式

冯淑华(2002)提出一种古村旅游新模式——“品”。他认为旅游模式的形成是旅游主体与旅游客体之间高度整合的结果。他认为所谓“品”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通过个体对旅游客体感知、理解、品位、体会等旅游心理活动,达到对客体的鉴赏、审美的目的,并从中活的精神愉悦的过程。它强调个体对客体内涵的理解,既强调旅游的过程,也强调旅游的结果。冯淑华认为古村的重要品质在于它的文化内涵,这是古村落的魅力、精髓所在,这种内涵只有通过“品”才能被吸纳,才能够从有形的观赏上升到无形的精神享受,获得最大的旅游满足[1]。雷海燕和赵振斌(2007)从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角度对社区参与模式的目的和原则进行了理论探讨,对不同主体的角色地位进行了确定,他们认为在形象设计过程中不但要建立社区参与机制,而且要明确规划师、社区居民和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在不同阶段的角色任务。并建议组建社区旅游形象建设委员会、社区学会、社区顾问规划师办公室等相关社区组织。该研究详细阐述了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基础要素调查、设计和策划、审议、传播与维护四个阶段的社区参与方法[2]。余向洋(2006)认为社区旅游不宜进行概念性界定,只能根据各个社区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对各相关利益群体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从而确定参与的层次和内容。他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第三条道路”理念为指导,超越“左”(发展优先,受益对象为当地)与“右”(旅游优先,受益对象为旅游业和当地的政府及投资商),以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权衡相关利益群体的输入输出,对所有社区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进行折衷与选择,形成可操作性的可持续社区发展方法,提出了社区旅游描述性工具——社区旅游连续统模型,构建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模式[3]。邹统纤和李飞(2007)以京西古村爨底下村为例,提出了古村落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社区主导开发(CBD: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本地化,在公共管理采取地方社区控制,经营方面从独立自主经营向经营者共生化转变,三合一的盈利渠道(门票、土特产品、农家乐)与利益均沾的分配机制。市场营销方面主要卖点是“爨”文化[4]。

2 基于委托理论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提出

胡晶晶等(2006)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出构成委托关系的基本特征,即:①委托人与人都具有理性行为能力;②二者目标利益不一致;③二者对信息的掌握不对称;④二者都面临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二者对风险的态度不一样。基于车溪景区公司和社区居民的委托关系具有这种基本特征,胡晶晶等人提出了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社区发展模式,为研究旅游社区的和谐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这种模式下,景区公司将有课的“吃”委托给当地农家餐馆,“住”委托给当地农家旅馆,“行”委托给当地车队、赶马者和抬轿者,“购”委托给当地旅游商品经营者。景区管理者可以很好的利用委托理论的分析框架,研究景区公司与社区居民各自的特征,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实现景区与社区的利益“双赢”,优化资源配置,达成旅游社区的和谐化发展[5]。转贴于

3 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模式

曾艳(2007)指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应包含:政府、社区组织、旅游企业、民间组织。并构建出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即“政府+社区组织+旅游企业+民间组织+法制规范”,并且构建了中国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宏观管理体系和微观运行体系,提出了决策参与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环境保护机制和社区参与保障机制等微观运行机制[6]。郑群明等(2004)提出了“公司+农户”模式、“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股份制模式、“农户+农户”模式、个体农庄模式等5种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设想。刘岩等(2002)提出厦门黄膺应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参与式开发模式。黄昆(2003)借鉴美国管理学家麦金西的7S要素提出了“6S战略性环境管理”,具体指景区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共享的价值观、发展战略、内部结构、开发技术和管理方式,其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是基础和核心。将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全面渗透到旅游景区的发展战略、管理方式等五个要素中去,以实现景区环境管理外部性与内部性的全面整合,从完全意义上走上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何彪和马勇(2004)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双向沟通(Bilateral communication)-合作(Cooperation)-双赢(Bilateral profit)机制(简称BCB方案)BCB方案旨在通过建立目的地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它们互相了解对方的利益追求和关注焦点,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寻求双方一致的利益目标,寻找能够妥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旅游目的地系统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苗红(2003)提出民族地区通过组建社区旅游发展咨询中心、以多种形式代替资金入股、保证社区成员的优先就业权等途径加强社区参与。陈金华等(2005)研究武夷山生态旅游社区时发现当地社区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被动参与状态,提出可以通过成立保护区生态旅游股份公司、社区参与旅游规划和决策、培训社区居民、加强旅游信息传播等方式提高社区参与程度。

4 以政府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罗敏(2006)从解决旅游开发中的主客矛盾角度提出Given模式,即

(Government)政府+(Interests)利益+(Village)社区+(Education)教育+(Native)本土化。简化为:G+I+V+E+N=GIVEN 模式。该模式提倡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当地社区特别是村委会建立沟通和互信的社区参与机制,进行各种文化知识的教育,并倡导企业经营本土化[7]。黄郁成和顾晓和(2004)从农村旅游社区开发的角度,以浙江松兰山开发模式为例,阐述了政府主导、企业推动、乡村参与的开发模式。以及江西流坑的旅游开发行为完全由旅游被开发地区以外的力量主导,流坑对于旅游开发的主观意愿较低,只是被动接受外界赋予的各种开发行为,并承担旅游开发行为所带来的各种可能后果的“输入型”模式。李玉轩和王建中(2001)以平遥古城为案例,认为古城的保护和建设问题必须经过自身努力和强大援助。在文化方面,以平遥古城牵动南北大院,构成以古城为主,大院延承式的模式,建立社区组织机构和行为规范准则。

5 由社区主导的社区参与模式

王琼英(2006)构建了社区参与的模型,其中社区居民与乡村旅游本身是模型的核心,模型中乡村旅游以一个事物的性质出现,其身份是一个特定行业,涵盖了整个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有形、无形、静态、动态的要素总和。政府和企业是模型的保障因子或动力因子,旅游市场起着外部推动作用[8]。邹统纤等(2007)在分析了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局限性之后提出了社区主导的开发(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CBD)模型,该模型的3个内涵是产业链本地化、经营者共生化和决策民主化。以社区为主导,提升社区旅游参与的深度和广度。任啸(2006)认为九寨沟社区参与不但是“过程”,也是“目的”,社区参与趋向于实质性参与也就是真参与。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确定了“公平”优先的分配目标,在分配机制中,打破了股份制产权设置的惯例,将社区利益最大化。此模式考虑到对居民不能再从自由从事旅游经营的利益补偿。佟敏和黄清(2004)建议以社区参与为基础的生态旅游模式。具体由保证居民参与的决策机制、旅游发展具体方式的合作机制、对旅游引发问题的协商制度构成的居民参与决策系统以及通过形成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引导社区居民直接从事生产经营,通过自己的经济行为直接获益来建立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此外还要形成有效的旅游技能培训和环境只是培训机制。王瑞红等(2004)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应包括参与决策、参与经济活动、参与资源环境保护及参与培训。王敏娴(2004)提出建立引导机制、决策咨询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和监控机制的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模式。

国内学者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具体模式与对策研究得还比较少,虽然不乏旅游目的地社区的实地考证,但还没有将其升华到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理论高度。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的结构,要在不同的发展时期,跟随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对我国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冯淑华.古村旅游模式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2]雷海燕,赵振斌.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的社区参与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5.

[3]余向洋.中国社区旅游模式探讨--以徽州古村落社区旅游为例[J].人文地理.2006.5.

[4]邹统纤,李飞.社区主导的古村落遗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5:78~86.

[5]胡晶晶,沈国辉等.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社区发展模式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2).

[6]曾艳.国内外杜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7.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范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新农村建设正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越来越多的经验表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模式之一。目前中国的旅游业形势的发展迅速,从旅游业产生的对经济与社会效益强劲推动作用来看,旅游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效益、改变城乡的二元结和为农村增添活力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建设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1。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①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政策和资金扶持。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宗旨,国家鼓励更多的企业在农村地区投资兴业。乡村旅游以投资小、见效快,成为众多企业青睐的项目。政府部门为了促进乡村旅游建设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而且也使农村地区得到更多社会资本。同时,政府还增加了对农村经济的总体投入,乡村旅游也得到部分款项建设资金。

②乡村旅游建设获得了科学技术和智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重视对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产业经营模式的改变,这给农村旅游业建设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而农村教育水平的改善,不仅提升了农村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同时也为乡村旅游重点培养了经营管理人才。

③加强乡村旅游设施建设能力。新农村建设成果具体体现在极大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尤其是交通、通讯、环境卫生基础设备的改善。这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为乡村旅游业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大大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

④乡村旅游建设注入了充实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的发掘与保护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例如,原始古老的乡村庆典节日、喜庆的婚嫁活动、文化艺术节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艺术戏剧舞蹈、民间文学和其他文化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将成为乡村旅游的新资源,以满足游客的多层面的需求。充实的文化内涵使游客的旅游活动不仅仅停留在游山玩水视觉享受,更带来丰富的心理体会。

2。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①可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当地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扩大的旅游需求同时直接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②可以提供农民就业岗位。乡村旅游所幅射的行业十分广泛,涉及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等方面。这些服务性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富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久居都市的人们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让农民提供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农民从收入增长中体会到新农村建设的带来的实惠。

③可以提升农民文化素质。随着游客的大量涌入将带来先进的文化、道德观念、思维方式、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通过农村旅游,可以缩小城乡之间距离,促进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在偏远山区,能够打开一扇了解外界的窗口,促进人们观念的转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④可以促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了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各级政府将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乡村则以集体或个人出资的方式,不断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旧村改造步伐。通过这些人们的共同努力,使农村进出的公路、通讯条件、公用设施、垃圾处理等设施明显改善。

二、乡村旅游鲜明的时代特征

1。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新农村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深入分析当前局势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由于新农村建设产生的背景特殊,必须承载了当前这个时代要求的许多重任,并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状况现状提出新的解决方法。乡村旅游建设正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立足农村实际情况而提出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2。生态和谐共存乡村旅游以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城镇居民前往消费,既实现了农民增收,又让游客得到了满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建设农村旅游中,必将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3。乡土文化丰富乡土文化一种围绕农业为主题的文化,有一个明显的区域差异,体现了历史、经济、科技、民俗、文学和其他文化丰富的内容。乡土文化不仅包含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还包含了自然生态文化,这正是乡村旅游的突出特色。

4。农家休闲体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放松心情,乡村旅游中的农家休闲体验正给了人们一个这样的机会。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游客采摘果实、垂钓网鱼,体会简单淳朴的农家生活方式。而这种独一无二的农村地区的魅力,让游客流连忘返

三、乡村旅游建设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反之,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决定了在乡村旅游建设能否成功。乡村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基本条件,辅以一定的旅游活动内容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因此,建设乡村旅游只有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才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共同进步。

2。有利的政府政策如前所述,乡村旅游业与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发展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旅游发展相关的旅游、环保、教育、商业、卫生等各个部门通力协作。要重点解决一些乡村旅游建设中的迫切问题,如基础设施改善、人力资源储备等,给予乡村旅游建设有利的政府政策。同时,在旅游开发项目时应享有必要的优惠倾斜,为刚刚起步的乡村旅游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3。完善的基础设施政府在制定农村基础设施规划时,除了满足村民的一般日常生活需要外,还要以发展的眼光充分考虑到发展旅游业的需要。

只有配备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才有能力满足游客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同时,这些基础设施应有机结合农村的传统特色和一定的时尚设计元素。

四、乡村旅游建设具体措施

1。科学规划建设,做到全面发展在旅游开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与农村的其他建设项目相结合,通过科学规划,全面整合资源,策划好旅游项目,帮助乡村旅游平稳有序的发展。当地政府要在深入调研本地农村旅游资源后进行科学论证,制定出符合本地农村实际的旅游发展规划。政府部门之间需要通力合作来为乡村旅游构建科学的政策环境,做到全面发展。

2。打造知名品牌,推广自身的特色乡村旅游能够让那些久居都市的旅游者远离那些喧嚣的环境,在农村的自然环境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因为乡村旅游的亮点与特色就是乡土气息和田园氛围,能够让旅游者体会农村湖光山色和传统习俗文化。当地政府要将各个景点统一包装,积极宣传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主动出击寻找客源。不断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和具有强烈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满足旅游者需要,打造并推广自己的旅游品牌。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以期能够高水准的发展我国的农民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普遍有限,而他们的素质对乡村旅游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急需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员开展专门培训,让农民增加对游客的接待能力。对于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可以向外引进或者挑选接受能力较强的人员前往专业院校进修。

4。加强环境生态的保护,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基础,空气和环境如果遭到污染破坏,也就无法吸引游客。因此我们需要对资源合理规划,避免资源的破坏性利用,这样不但能够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渠道,也可以推进农村的环境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五、结语

乡村旅游建设是富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科学的结合了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使二者得以和谐互动发展。虽然乡村旅游建设还在探索阶段,但它所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是无可争议的。在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当地自身特色,在全力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依靠科学规划的指导,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雷,马继刚,杨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实现路径探讨[J]。乡镇经济,2007,(10)。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范文5

1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特征

1.1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国外乡村旅游萌芽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由于工业化与城市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导致城市居民开始向往和追求乡村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自然环境,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西班牙政府将废弃的贵族古堡改造成为简单的农舍,并把规模较大的农庄也列为供游客旅游参观的范围,接待乐意到乡村观光的旅游者,由此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但在这个时期,乡村旅游者的人数较少,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为旅游者专门服务的乡村旅游设施,致使乡村旅游还处于在初级发展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铁路等交通设施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与乡村地区的通达性得到改善,旅游者的可进入性增强,这促使了乡村旅游在许多国家广泛的开展起来,并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在20世纪80年代,全球绿色运动的掀起,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并使之成为欧美发达国家现代旅游者重要选择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乡村旅游已成为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旅游组织大力推动和鼓励下,乡村旅游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展,成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

总体而言,乡村旅游在各国的发展虽然在时间、内容和形式上不尽相同,但其发展背景都十分相似,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使人们产生了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第二,是由于工业化高速发展后,农业和农村地区逐渐被边缘化。在这种状况下,各国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拓宽农业功能,改善农村面貌,面对城市居民的乡村旅游需求,所实施的一系列的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力措施。

1.2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特征

1.2.1 合理规划,有效管理

北美乡村旅游发达的国家,上级主管部门一般把发展地区乡村旅游的权利下方到当地政府,由当地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特点,并请各方面专家进行周详的旅游规划,使开发出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

1.2.2 强化社区,注重发展

若想使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消除政策壁垒是关键。政府通过积极的宣传和教育,让当地社区居民了解开发乡村旅游的积极作用,吸引居民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乡村旅游开发中,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并通过提供服务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来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1.2.3 制定政策,规范市场

乡村旅游目的地所在地区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宏观管理,如通过制定政策来规范市场,通过成立监督机构来监督乡村旅游市场、通过建立对乡村旅游的统计指标来评价其投资情况,通过给予借贷利息减免的优惠政策,为乡村旅游的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如美国明确农场应具备的软、硬件设施;编制针对乡村旅游的政策和规划;成立“农村旅游发展基金”,对农场主进行资助等等。

1.3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类型

国外乡村旅游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已发展了半个世纪,其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通过对国外乡村旅游文献的搜集、分析以及政府或协会官方网站报道的梳理,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乡村旅游类型体系。其乡村旅游旅游产品涵盖的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很广,主要有六种形式:(1)农产品生产基地型。该类型产品的核心为农业观光,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粮食和蔬菜生产基地、葡萄园、草毒园、南瓜园等各类果园、奶粉和干酪农场、加拿大枫糖农庄等;(2)动物农场型。该类型产品的核心为乡村娱乐,具体内容包括奶牛或肉牛农场、羊驼或美洲驼农场、马场、山羊农场及其它牧场、养鱼场、烟熏肉等肉制品农场、蜜蜂养殖场等;(3)花卉园艺型。该类型产品的核心为乡村休闲。具体内容包括温室、切花、苗圃、种子、公共花园、水上花园、香草园、圣诞树等;(4)乡村旅游购物型。该类型产品的核心为旅游购物,具体内容包括农贸展销会、主题节庆活动、传统乡村工艺品展览、土特礼品零售商店、葡萄酒厂参观等;(5)乡村体验型。该类型产品的核心为乡村节庆活动,具体包括农场婚礼、郊野驾车游、科普教育班、农田迷宫、滑雪比赛、民俗歌舞表演、嘉年华等;(6)乡村度假型。该产品的核心为提供餐饮及住宿服务,具体包括民宿牧场、度假农场、露营等。

1.4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

1.4.1 政策扶持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纵观世界各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壮大,无不与各国政府支持和鼓励密切相关。如英国为了解决日渐凸显的农村贫困、农民收入下降、农村环境等问题,在2001年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改为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增加了环境和农村事务,实施了更灵活、更富竞争性并且对环境负责的政策,政府每年投资大约5亿英镑来改善本国的农村基础设施。在2007年,英国政府为了继续提高对农村事务的支持水平,拨款16亿英镑来推进农村发展计划。英国政府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使得英国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的人数超过10亿万人次。

1.4.2 注重保持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原真性

使乡村地区所拥有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尽可能的保持原真性、原生态,是乡村旅游能进行开发并能激发旅游者前来游览的原动力。在法国、日本等乡村旅游发达国家,它们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和规划时,非常注重对乡村原真性的景物、景观修复和保护,尽可能保持其传统的、旧式的、古董的和原貌的景观。

1.4.3 旅游方式朝着自助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些成熟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和乡村旅游景点,也不再满足于形式陈旧的乡村旅游项目,他们对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开始自主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和新的乡村旅游项目。

2 国内乡村旅游的兴起与发展

2.1 国内乡村旅游的兴起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乡村资源丰富,景观类型多样,农耕文化悠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就起源而言,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的萌芽应该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当时政府为了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北京近郊的四季青人民公社、山西昔阳县大寨大队、天津静海县小靳庄、上海崇明岛等地定点开展了一些具有乡村旅游性质的政治性接待活动。而另一种说法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应该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以深圳首次举办的荔枝节为标志。此后,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比较发达的城郊纷纷效仿深圳荔枝节的做法,举办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项目。

对于乡村旅游起源的两种说法,绝大多数国内学者都倾向于第二种,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主要是由这个时期的旅游市场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亲近自然、缓解城市压力的愿望与日俱增,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逐日增加,后现代主义的生活方式全面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追求传统,渴望自由,而具有回归自然的乡村旅游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其次从供给角度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面临调整,那么如何振兴乡村地区的经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乡村地区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根据国外发达国家乡村地区发展的经验,国内各级政府纷纷把旅游业作为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复苏的有效手段,致力于各种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在1990年后,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旅游产品以“看农家景,尝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已开发的乡村旅游地往往为景区依附型开发模式,且多分布在大城市的近郊和特色农业地区以及东部发达地区。国家旅游局在1998年至2006年先后四次推出的以乡村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年,把我国乡村旅游推向了新高,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乡村旅游热潮。截止到2006年,我国己建成乡村旅游景区(点)2万多个,其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359家,遍布31个省区市。仅2006年一年,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接待旅游者3亿多人次,旅游收入400多亿元人民币。(邵琪伟,2006)。200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并将乡村休闲纳入国民休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省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合力推动下,乡村旅游已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2.2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如图1)

2.2.1 规模持续扩大,表现形式多样

在乡村旅游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共同驱动下,乡村旅游规模持续扩大。首先,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其所面对的旅游者逐渐从精英阶层过渡到普通大众阶层,成为一种新型的大众旅游方式。其次,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较好的经济、社会影响,成为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产业。自1998年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至少l万个村、约300 万人口从事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的增长规模呈现持续扩大的态势。从已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上看,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多样,主要有农业观光游、休闲度假游、修学教育游、乡村土地产购物游、健身疗养游和乡村美食文化游等形式。

2.2.2 乡村旅游地区发展不平衡

截止2003年,国家旅游局共选出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东部地区100个,占49.76%;中部地区65个,占32.1%;西部地区38个,占18.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在地域上呈现出不均衡的特征,乡村旅游景区(点)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观念等制约发展数量较少(中国乡村旅游网2011)。

2.2.3 旅游功能单一,品味不高

截止2003年,国家旅游局共选出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农业观光项目共计154个,约占77%。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主要功能比较单一,仍以观光为主。国内许多地区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开发时,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盲目跟风,一哄而上的现象,这就造成乡村旅游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并且所提供的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品味不高,不能满足旅游者多层次、多样化和高文化品味的旅游需求。

2.2.4 消费水平低,重复性消费

任何事物的发展存在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同样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当乡村旅游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时,其发展通常是以数量取胜,在追求数量增长的基础上再寻求质的突破。因此,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出总体规模大,而单体规模小的特点。如成都郫县农科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初期,郫县农科全村居民都经营“农家乐”,以小规模经营的经营方式为主,通过参与乡村旅游所获得的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50%以上。而到2001年以后,“农家乐”经过重组兼并或联营的方式,使直接经营“农家乐”农户数量由103家锐减至10多家,并形成较大的规模经营模式,从每天接待50多人次发展到600多人次提供餐饮服务。这种情况的另一种表现则是消费水平低,如“农家乐”的花费一般20~30元/人天,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乡村旅游的价格优势明显,旅游者的需求旺盛,导致乡村旅游重游率高。

2.2.5 近距离、本地化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高,休闲意识的逐渐增强以及闲暇时间的增多,城市居民的出游愿望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长假有限,长途旅游成本高的情况下,利用周末近距离旅游的人数逐渐增多,而位于交通便利的城市周边近郊和远郊的乡村旅游地成为人们放松、休闲的首选之地,乡村旅游已成为城市居民周末度假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在这种旅游需求的推动下,已开发的乡村旅游地一般具有近距离和本土化的特点。

乡村旅游基本特征范文6

关键词:侗族民俗;文化创意;村寨旅游;新农村;开发研究

一、大力挖掘侗族民俗、民风,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杠杆撬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就乡村旅游

(一)民族村寨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民族村寨旅游是指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追求纯朴洁净,满足“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这里的旅游目的地是指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资源和条件的民族村寨及其周围环境,其旅游吸引物既可以是少数民族乡村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是人文景观;既可以是少数民族乡村建筑、服饰、饮食、节庆、婚丧嫁娶,文体活动,乡土工艺等显性的文化要素,也可以是居民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非显性的文化特征,因此上至寨容寨貌、礼仪习俗,下至村寨居民本身及其生产生活方式都可成为民族村寨旅游的吸引物.民族村寨旅游是乡村自然风光游和乡村民俗风情游的结合,既属民俗旅游范畴,又具有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特征,是融观赏、考察、体验、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活动.作为民俗旅游类型,它既体现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观赏和体验民族文化),又不仅仅限于民俗文化旅游,它还是一种生态旅游形式,既以和谐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为旅游吸引物,又以促进和发展人与自然之间,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和谐与平衡为目标.

(二)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背景与动因分析

我国的民族村寨旅游是在世界民俗旅游热潮的大背景下兴起的.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都已普遍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再现式”开发模式,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原汁原味”的土著村落开发,长期以来都兴盛不衰.

民族村寨旅游热潮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需求角度看,第一,它顺应了现代旅游业的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需求,也满足了现代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追求淳朴洁净的旅游动机.而现代旅游业的升级换代更是以自然风景旅游转向文化旅游为标志.第二,民俗旅游传统开发模式上的一些弊端日益显现,使人们既厌倦了那些异地集锦型的“人造民俗”,也不满足于各类民族风情园过度商业化的虚假、庸俗民俗,转而向往偏远自然村寨的纯朴民风和有生命的风情文化.第三,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5天工作制和多种公假制度的实行,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钱和闲时,也想去体验和弄明白洋人们不远万里跑来寻觅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初期的游客主要是洋人)。

(三)侗族建筑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价值及潜力

在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中,丰富旅游活动的内涵,挖掘、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物态文化资源的建筑,尤其是少数民族建筑,迄今还没有被很好地加以利用,使其充分发挥旅游功能。

侗族以建筑艺术见长。鼓楼、风雨桥是侗族的主要标志,每个寨子还有造型别致的吊脚楼、禾晾、寨门楼。这些不用铁钉水泥的木结构建筑既吸收了中国古代亭、台、楼、阁、廊建筑的精髓,又别具个性。其质朴、自然,与环境有机融合的“天人合一”的风景特质,回应了当今世界性的生态思潮――“人与自然的和谐”。返璞归真,畅想历史,是当今世界各国在旅游体验中所追逐的一种目标。建筑作为艺术化的文字,记载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在黎平的述洞村就有着一座古老得鲜有文字记载的侗族鼓楼建筑,叫“独柱楼”。它因两大特色而入选吉尼斯世界记录。一是历史最悠久,长达370余年;二是顾名思义,该鼓楼不是以四柱贯顶,而是以一根木柱居中直贯楼顶,称作“楼心柱”,这种建筑特色在所有侗族鼓楼中是独一无二的。

(四)统一人们对侗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工作,在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朱慧珍等一批学术带头人的积极带领下,全面掀起了探讨三江侗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问题的大讨论,发表和出版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成果使侗族传统文化在较短时间内统一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在此基础上,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委、政府又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议,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角度,深入探讨侗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及其传承发展问题。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升华了人们对侗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人们对侗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使三江侗族聚居区成为人们同往的旅游目的地,使三江侗族传统美食成为人们崇尚的民族美食。

二、以中国广西融水县安太乡寨怀村为例

中国广西融水县安太乡位于广西第三高峰――元宝山西麓,地处融水苗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68公里。全乡总面积273.11平方公里,安太乡位于元宝山西麓,是元宝山旅游的门户,同时苗、侗等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的90%以上,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民俗旅游资源,是柳州市最主要的旅游地之一。

寨怀村位于元宝山西麓,地处融水苗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68公里。寨怀村处于安太乡中枢地带,是安太乡行政、商业活动要塞。寨怀村系侗族,相传古代由于战乱由湖南辗转于此,世代相传,现在已经发展为寨怀村新寨、旧寨、矮坳屯、甲任屯等,姓氏主要以石氏为主,也有潘、邓、贾等姓氏。

寨怀村处于安太乡核心地理位置,各种民族风情的集会、娱乐活动,寨怀村都会不可避免,而且必然充当其中的重要角色。寨怀村芦笙在融水县远近闻名,芦笙制作历史渊远,工艺精雕细琢,祖辈相传,非同一般。每年都会有来自其它各乡镇、村寨,乃至其它县城省城的学徒前来拜师求学,或邀请前往制作芦笙。

寨怀村在侗族民族服装设计方面,民族风情装饰元素演绎也是独具特色,诠释了侗族人民勤劳、大胆、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寨怀村在侗族建筑设计、施工工艺方面堪称一绝。例如侗族的鼓楼、风雨桥、吊脚楼都是举世闻名的建筑艺术经典。寨怀村还蕴藏着丰富的民族风情:例如侗族大歌、餐饮、民族工艺品等。

三、挖掘侗族民俗、民风,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杠杆撬动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就乡村旅游的关键环节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以及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发展的促进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1.为文化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依据。创意产业是具有优势的产业部门。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品牌扩张力。将创意性的旅游活动与当地的文化以及城市营销活动相结合,能有效地塑造和传播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

2.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顺应并引领着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潮流,有利于刺激潜在的文化旅游市场需求,从而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3.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推动旅游产业结构的整合与优化升级。借助依托于价值链高端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旅游产业也将融入新的知识密集型发展空间,有利于提升传统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带动力,增强传统旅游产品的丰富度和吸引力。

4.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化、多元化的结构调整。满足多元需求的旅游要求,极大的丰富了文化旅游的内涵,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增效。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着力于产品的独特性、创新性和艺术性等文化底蕴,由此创造出来的文化旅游产品内涵深厚、回味无穷,弥补传统文化旅游乏于发展和创造的不足。

5.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推荐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

6.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创新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视角。旅游业是一个关联性、发展性强的产业,但是,目前学术界有关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基本都是就旅游产业发展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视野仍显狭隘。为此,从系统角度出发,拓宽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视角,成为当务之急.

(二)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基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应遵循下列原则:

1.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旅游之魂”,当今人们的普遍心理是“缺什么就想什么,多什么就烦什么”.所谓特色,就是“你无我有”“唯我独有”.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必须本着寻找差异,创造差异,强化特色的思想,在景区景点建设、旅游项目与旅游动安排、旅游线路设计等方面,紧紧围绕当地最具特色的人文及自然优势(尤其是那些具有垄断性的资源),从食、住、行、娱、游、购等各方面寻找、强化和提升出最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这不仅能提高村寨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避免因资源的同质性而导致的产品雷同与恶性竞争,有利于不同村寨间分工合作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2.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旅游之基”,从本质上讲,当代旅游者就是在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旅游经营者就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民族村寨旅游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旅游,村寨旅游者就是在追求文化享受.因此,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必须有“文化至上”的观念,不论在规划、开发、管理、营销,还是在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服务的设计与推出,都必须以文化为导向,从科学、文学、史学、艺术和社会学等方面下大功夫进行系统性挖掘,力争营造出具有较高文化品位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村寨旅游精品,使游客能充分感受和体验到民族文化无穷魅力,也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发挥旅游的文化教育功能.

3.乡土性与古朴性原则

民族村寨的原始、古朴、宁静与神秘,是村寨旅游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因此,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必须正确处理传统性与现代性,本真性与商品化,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均衡,避免庸俗化、城市化,更不能“洋化”.应基于当地历史和现状,在村寨旅游服务设施的格调、造型、色彩上都要保持浓郁的乡村性和古朴性,处处给人以亲切、淳朴、怀古思幽、返璞归真的心理感受和真实、自然的视觉冲击.当然,强调古朴性和乡土性,并不是把民间民俗不加提炼,不作选择地和盘托出,而是要把继承传统与移风易俗结合起来,把民族习惯与游客的文化差异、接受能力结合起来,寓个性、特色于共性和发展进化之中.贵州省黔东南一些民族村寨的酒肉文化和卫生习惯就很有必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改革.

4.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既是民族村寨旅游的特征体现,也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客观要求.旅游产品的可参与性与村民参与旅游的程度将直接决定着民族村寨旅游的魅力和效益.强调参与,一方面是要改变村寨旅游目前以观光为主的浅层次开发现状,从游客的体验需求出发,结合不同村寨的旅游资源特点,从食、住、娱、学等方面推出更多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让游客充分参与.当然,这不仅仅是一个体验是否充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丰富和提升了旅游产品,留住了客人,大大拓展了村寨旅游的利益空间.另一方面,要强调的是村民充分参与旅游开发.过去的村寨旅游开发往往只强调村民参与文化展示与接待方面的旅游活动,参与面不大,参与程度不高,受益不多,出现了许多负面效应.参与性原则就是要把村民作为村寨旅游开发的核心,使村民不仅参与旅游决策、规划,还要参与经营、管理,并在参与中充分而公平的受益.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