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权衡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管理权衡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范文1

关键词:财务管理;控制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1-68 -02

财务管理在公司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已经逐步被认识,但能否在实践中真正地确立,财务管理的实质性管理过程能否通过财务部门来实施或真实地反映,而不仅仅是某些业务流程的安排,这就需要我们的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只限于现有资金的管理,我们要努力贴近各项经济活动的源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价值创造的过程中,让财务管理的各项技术手段和方法在决策阶段就能发挥实质性作用。因此,我们要在公司的治理结构、管理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中,明确地建立一套系统的财务控制体系,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主动性和价值创造能力。

财务控制是让财务管理发挥实质性作用的重要体系,通过对决策和过程中的控制来确保企业按照长期发展战略和各阶段的经济目标稳步推进。构建可以发挥实质性控制作用的财务控制体系,把财务控制融入到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把控制的职责明确到参与经济活动的相关职能部门和执行单位,财务部门则通过过程中的监控对企业的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和各类经济活动全盘把握,在此基础上,综合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和现行目标,以资金管理为调节和控制的手段,寻找和选择最适宜的价值创造活动。

本文选择以经济目标为纲,全面预算为核心,以资金管理为手段,合理分配财权以划清管理职能、明确经济责任,严格控制资金流量以确保利润的含金量,通过不断改善资金流转的效率和效益,增加现金的净流入量,从而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

一、财务控制体系的目标

财务控制系统的目标可以定位于保证既定企业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实现。对财务控制系统目标的适当分解,可以从保证财务的安全性、效率性、效益性以及合法合规性等方面进行。

(一)保证财务的安全性

财务控制系统必须全面保证企业整体价值的安全。这就需要加大财务控制的力度,堵塞一切可能存在和新出现的漏洞,使企业的全部资产不受损失。这个目标虽然显得十分传统,但却是财务控制系统目标体系中最基本的目标。

(二)保证财务的效率性

财务控制系统的建立必然会导致加大控制力度、严密控制程序和加大控制成本等一系列的举措,甚至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的效率,应当在控制效益、控制效率和控制成本三者之间作出权衡,通过专业的手段和方法帮助而不是替代各个责任单位提高它们的执行“效率”,以此保证企业计划和预算的顺利完成。

(三)保证财务的效益性

财务控制系统要通过有效地影响决策保证财务决策的相对科学和正确。假如把效率解释成“将事情做得‘对’”,那么,效益就是指“选‘对’的事情做”。财务控制系统的最高目标就在于保证企业重大财务决策和其他重大决策的财务方面都“选‘对’的事情做”,使它们都能创造价值并促进企业整体价值的持续增长。

(四)保证财务的合法合规性

财务控制系统应通过内部的规章制度和检查、监督,保证企业的所有财务活动都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二、财务控制方式的选择

企业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予以保证,确定一个企业财务控制体系中的控制方式,一般要求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或将它们作为选择标准:一是拟选择的控制方式应是理论上较为先进、实践中又切实可行的;二是拟选的核心控制方式应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控制目标的要求;三是拟选的核心控制方式应能有利于与其他相关控制手段和方法的整合。

为了使财务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方式能够体现出它的支配地位,发挥它的核心作用,并将其他相关管理控制职能有机整合在一起,进而发挥财务控制系统的整体最佳效应,企业还必须制订一系列的制度规定,主要包括:财务决策的民主讨论、集体决策制度,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审批制度,全面预算控制制度,财务监督制度,财务信息质量管理制度等。

三、财务控制体系基本框架

(一)与资金管理相结合的预算管理,主要包括:收入预算与资金收入的管理、成本费用预算与资金支出的管理、目标利润的预算及重大资金决策的管理、管理成本的预算与控制、资金集中管理与控制等。

(二)投融资的管理与控制

应建立筹资、投资方案论证制度,集体审议联签制度,所筹资金必须在规定范围内专款专用,不得拆借或挪作它用。尽量盘活存量资金,减少筹资成本,降低财务风险。对外投资应按规定上报投资项目预期收益,财务风险等分析报告,经审批后方能实施。

(三)财务控制权的管理

财务控制的实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财务控制权的把握,即财务控制者必须掌握一定的财权,掌握财权分配的度才能切实实施财务控制。建立和优化财务控制体系,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明确实质上的财务控制人,合理分配财权,并对财权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四)财务控制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财务控制系统的信息化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高效集成,把控制标准、保障系数等指标形成信息控制点,对受控项目的相关信息及时地分析、反馈,形成财务预警信息,以更加快速和及时地反映经济活动的情况和经济发展的趋势。

财务管理者在实施财务控制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程序的完成来确定资金的流入或流出。财务管理者的控制职能受到业务流程和程序的限制,而业务流程和程序往往控制在生产经营管理部门手中。当业务流程和程序控制不严或形同虚设的时候,财务管理就会失控,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就会比较被动。因此,将财权明确到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全面掌控资金管理权,将财权与资金管理权相分离,各生产经营管理部门在拥有财权的同时明确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同时也应当享受创造价值而形成的经济成果。财务管理部门则通过对财权的总体把握和宏观管理实施对财务活动的控制,以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来体现价值创造的能力,保障企业经济活动在总体目标下安全有序运行。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范文2

关键词 中西方 财务管理 比较

中图分类号:F830. 5 文献标识码:A

1中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的差别可以从宏观财务和微观财务两个层次进行比较分析。

1.1宏观财务方面

在我国传统的经济结构中,公有制几乎是唯一的所有制形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所以国家始终是所有者和统治者的统一。它一方面以政治权力建立税收体系,一方面又凭借所有者权力建立一套宏观财务体系,可以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做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而西方国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政府本身不具备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因此不可能健全一套宏观财务体系,更不可能对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做出硬性的或具体的规定。

1.2微观财务方面

微观财务,指企业财务。中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的差别体现在财务管理的特点、观念、内容、认识、组织形式五个方面:

(1)财务管理的特点不同。西方财务管理主要探讨的是以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金融市场为主要环境,以股票、债券等普通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为手段的财务运作。我国将本金理论作为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与核心理论。本金是构建财务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前提和出发点,即财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2)财务管理的观念不同。其理财观念主要从理财目标和环境两方面来说。首先,法人财务主体观念不同。西方企业因其产权法律制度和公司法律制度健全,在财务上实行统一法人管理体制。而我国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权力严重分散,形成了总部和分支机构不同层面的财务主体;然后,权衡收益和风险的价值观念不同。西方企业由于具有完整的产权约束机制;我国企业则缺乏审懊的理财观念,对自身的盈利能力缺乏清醒的判断,国有企业虚盈实亏、效益下降,终将导致财务风险。

(3)财务管理的内容不同。西方企业财务形成以长期财务经营目标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和以资本预算、现金预算、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财务管理方法体系,所以它与外界有着密切而直接的联系,是外向型的管理。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受其自的限制,仅限于在企业内部挖掘潜力,是内向型的管理,包括的内容主要是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财务收支管理。

(4)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同。国内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主要是指内部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体系,主要强调研究上市公司,也要研究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含国有独资企业)财务、中小企业(私营、独资、合伙。股份合作财务、外商投资企业财务等)。西方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主要是指公司财务,主要是针对资本市场、针对上市公司这样一个特殊的企业群体、特殊的环境来研究公司的财务目标、财务工具和财务的价值评估问题。

(5)财务管理的组织形式不同。西方企业的会计和财务是截然分开的,财务总裁下设财务长和会计长,前者管理财务机构,负责合理筹资和投资,后者管理会计机构,负责记录、整理和提供财务信息。中国企业的会计和财务机构合二为一,由总会计师领导下的财会机构同时负责财务和会计工作。这是因为“内向型”的财务管理内容与会计核算的内容密切关联的结果。

2中西方财务管理差异产生的原因

中西财务管理差异来自财务管理不同的宏观、微观经济环境,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所有制形式不同。虽然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私企大量增加,但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比例仍然很大,而非西方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私营企业。国家作为企业的所有者,可以凭借所有者权力支配企业的经营活动,所以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中国有一套详细规范企业行为的宏观财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财务仍然有必要存在。所有制不同,财务的内容、体系有不同。

(2)经济体制不同。这是中西方企业财务管理差异的根本原因。在我国,主要由国家负责企业与外界的联系,企业基本上不存在筹资问题,也无权决定投资和利润分配,不可能建立一套企业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行分配的完善的微观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而只有残缺不全的内向型管理内容,缺乏外向型管理的内容。这种“缺乏”有赖于国家详细周密的宏观财务体系的计划管理进行弥补,因而企业财务管理在营运中没有明显的不足。西方企业没有可依赖的计划管理体制,只能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或采用各种方式举债,在分析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投资报酬率、资金的时间价值、投资风险的前提下进行投资决策,在有利于企业竞争发展的条件下自主进行收益分配。

(3)企业形式不同。中国企业实行股份及债券制度较晚,其制度还不完善。且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财务管理中没有股票及债券的筹集、转让问题,也没有股利政策。而且,还有很数企业都是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税后利润分配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制度执行,因而在税后利润分配方面也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4) 融资市场不同。西方企业可以在发展较全面的资金市场中通过各种不同的融资渠道筹集资金,拥有闲置资金的个人或企业也可以在资金市场上卖出。中国企业的资金大都由国家或集体提供,实行“拨改贷”以后,企业从银行贷款也必须报请国家批准,否则很难得到贷款。或者说,企业没有融资的需要和市场,因而企业财务管理有关资金筹集方面没有实质性内容,只需要尽量向国家要求拨款,向银行争取贷款。

3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3.1未来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的企业已慢慢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

(1)树立全球化理财观念。知识经济时代为企业的国际经营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由于知识资本较容易跨国转移,加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空间相对变小,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故企业经营呈现出全球化特征。因此,企业必须树立全球化理财观念,放眼世界市场,进行财务运作,提高理财效率。

(2)网络财务。公司理财手段与方法以网络财务为主,并将网络财务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在网络财务环境下,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均可以实时报告,便于企业进行在线管理,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使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更重要的是加快资金周转速度,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但是网络财务只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把它融入到企业资源规划系统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3)风险投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与财务安全管理并重,风险投资管理将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创新”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风险投资是企业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4)科技创新。首先发现外界的科技创新,进行初步筛选并形成企业的技术引进;或者企业自主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将构成企业财务管理的着眼点或起点,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对其成果的利用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新重心,从而使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及其对经营过程的作用力得到提高。

(5)财务管理组织。由于财务管理未来的环境和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加上企业实施外部扩张战略促使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更为突出,因此在企业内应专门设置财务管理机构,以专司财务管理之职。

3.2对我国财务管理的建议

(1)要认识到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没有法律作为规范市场的手段,市场经济就无法稳定有序地发展。因此,无论是对国有资产的宏观调配、经营及监督,还是对企业微观财务的宏观管理,都必须强调法制化,以立法为基础。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范文3

    论文摘要:2009年,我国不断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对中小煤矿实施整合改造,推进企业整合。同时,鼓励大型煤矿企业整合和上下游产业融合,提高产业集中度。为此将并购理论引入煤炭企业整合之中,深入研究了煤炭企业并购后的财务整合。

当前我国各类煤炭企业3万余家,其中相当一部分矿井生产能力不足3万吨,产业集中度十分低下。在2009年下半年,国家为此大力推行能源企业兼并,此轮并购整合的明显特点是政府基于长期战略考虑的并购整合行为,新办企业年产量在3o万吨/年以下和现有产量低于9万吨的小煤矿,要么将被大型煤炭企业整合,要么将在未来两年内就地消失。政府通过不发采矿许可证等方式逐渐关闭小型煤矿企业。但是,在企业并购整合迅猛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是:企业并购整合的财务绩效并不乐观,现有企业自身利益,企业所有制形式、财务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必然给并购重组的成功带来一定的影响。

1煤炭企业并购的动因与作用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的原因是煤炭企业众多,产能分散,技术装备落后,结构性矛盾突出,发展后劲不足,同时中小煤矿散乱差,而且安全设施不够完善,这导致了我国煤炭企业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由于煤炭为不可再生资源,全国各地的小煤窑私挖滥采,掠夺性开采,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通过并购重组可以使我国的煤炭资源集中起来进行开采,解决了产能分散的问题,同时增加了企业对外资企业或国内大型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经营危机是企业之间进行并购的另一个原因。一个煤炭生产企业如果可持续的经营,一个很好的出路就是寻求并购重组,这样既可以盘活企业资产,使企业得以生存;同时借鉴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管理方法,并获得资金、技术的支持,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鼓励国有大企业整合现有地方小矿有三大好处:一是解决了地方小矿长期做不大,严重浪费资源的问题。国有大矿煤炭开采的矿井回收率为7o左右,地方矿的平均回收率不到2o,煤炭开采是地层深处的作业,这种巨大的浪费人们看不见;二是可以更有效地稳定市场供给。小矿不承担社会责任,市场好的时候,超能力生产,市场一旦低落,关门停产。而国有大集团可以向市场提供稳定的能源产品,全天候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三是可以解决小矿安全事故多发,直销原煤。无序竞争的顽症。

2煤炭企业并购中财务管理体制的整合

众所周知,煤炭企业并购后形成了由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法人企业构成的企业集团,其财务体系类型如下。

2.i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

在这种财务管理体制下,子企业的所有经营和理财活动都置于母企业的严格监控之下,母企业负责财务政策的制定和财务人员的安排以及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决策;子企业享有很少的财务决策权,主要负责贯彻和执行母企业的统一财务政策;子企业的业绩采用母企业的会计体系,对母企业的利润贡献大小成为衡量子企业业绩的主要标准。

2.2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

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母企业在财务上给予子企业较大的自由权,子企业享有较多的决策权和管理权,财务管理相对独立。

2.3融合式财务管理体制

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和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各有自己的缺点,有些企业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了融合式的财务管理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母企业总部只掌握重大财务决策权和关键性财务活动的决定权,在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问题上进行管理;子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具体性的、战术性的问题。并购后煤炭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选择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存在一个统一和固定的模式。如果并购方权力过于集中,会影响各个被并购企业的理财积极性;而分权过度又可能造成分散倾向,影响集团整体利益,从而导致财务失控。并购的类型、并购后母企业和子企业的紧密程度、并购双方的文化背景、都会影响到跨国并购后财务管理体制的整合。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并购双方的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3煤炭企业并购中主要财务活动的整合

3.i融资管理的整合

并购后,母企业需要对被并购子企业实施融资控制,其关键控制点在于对其资本结构进行控制。子企业的资本结构反映了子企业各种融资来源的组合。通过对子企业资本结构的有效控制,可以促使子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尽管子企业在法律上是独立的,资本结构应独立确定,自担成本与风险必定影响母企业乃至整个集团,并影响其资信和声誉。因此母企业对子企业资本结构的控制是出于战略目标考虑的。为此母企业应当根据集团总的资本结构、子公司自身的资本结构、子企业资产的风险状况、企业的经营风险等诸因素,选择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比例、期限、规模等做出最优化决策母企业应有意识地将利息支付、本金偿还在各个经营期间作均衡分布,使得子企业的净利润不会因为利息支付、本金偿还而大起大落。

3.2投资管理的整合

企业并购后进行投资管理的整合,应从整个企业集团的长期生存和发展着眼,在充分估计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内外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对并购后企业集团的长期投资做出总体规划,从而有效地利用并购双方的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地、科学地组织企业的生产力,实现并购后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

3.3营运资本管理的整合

营运资本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它所体现的是企业在流动资产及其筹资安排上的效果。流动负债只是流动资产的一个临时性的来源。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的差额,则以业主权益或长期负债为其资金来源。

要想使企业集团的营运资本管理处于一种良好的状况,首先要选择一种切合实际的,能够有效的考虑风险与报酬的营运资本管理政策。营运资本管理政策一般有中庸、激进和保守三中。这三种政策各有利弊:激进型政策的净流动资金最小。风险最大,但其总成本最低;保守型政策的净流动资金最大,风险最小,但其总成本最高;中庸型政策的风险与收益则介于两者之间。并购后所组成的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环境不同,自身的筹资能力、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不同于并购前单个企业所面ii缶的状况。因此需要根据并购后企业集团对待风险与收益的态度,在这三种政策当中做出恰当的选择。

3.4股利分配政策的整合

股利政策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收益分配管理政策。并购前双方各自有着不同的股利政策,但并购后双方结合为一个整体,因此需要制定新的、适应并购后整个集团发展的股利政策。在进行利润分配决策时,母企业的近期利益与集团发展的长远利益是一对需要权衡的矛盾。股利分派水平过低,会使母企业的近期利益得不到满足#而股利分派水平过高,保留盈余过少,则又不利于子企业的长期发展,并进而影响企业集团的长期发展。因此,股利分配政策的整合对于保障并购双方股东权益,协调双方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并购后新的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稳定股票价格。维护企业形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s债务的整合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范文4

摘要:村级财务审计实务操作由于缺乏独立性,由于存在信任不对称问题,因而引发诸多矛盾。为此,文章通过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现状,分析村民与村干部、村民与审计人员、村干部与审计人员相关利益方之间信任不对称的原因,提出弱化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措施。

关键词 :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审计独立性

村级财务审计是审计部门对农村生产经营单位财务报表审查和评价的经济监督活动(王金凤等,2012)。从1990 年关于林盛堡镇村级财务审计成效(郑克杰、曲向军,1990)的文章起,至2014 年,探讨基层村级财务审计问题的文献,大多由农村审计人员发表于乡镇级实务型期刊。理论研究逐年呈现递增趋势,尤以2011年文献居多,研究重点集中在财务管理、村级财务审计方面。有些研究成果关注到了信任问题,进行财务学与信任的关系研究。李心合(2001)把信任问题引进财务学研究,他指出“信任是信息不对称的委托关系,信任是财务行为的内生性因素”。也有学者基于两权分离形成的委托关系,将信任和财务学联系在一起,指出委托关系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本质上都是信任问题(刘峰,2009;雷宇,2012;张莉萍,2014)。李正图(2014)将信任分为对称信任(双边信任)、不对称信任(单边信任)和互不信任(双边不信任)。

有的研究者基于社会学原理构建资本市场审计和信任关系,提出通过声誉、制度机制,建立和维护资本市场的审计信任关系(漆江娜,2002)。但是将信任不对称引入村级财务审计问题是一个新的课题,理论研究缺乏对审计信任不对称问题的关注,现实中因为信任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而影响审计监督效力,使审计难以发挥经济监督作用。为此,文章基于“信任不对称”问题的思考,探讨村级财务审计问题,以便通过弱化信任不对称,优化审计环境,规范村级财务制度,有利于基层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行。

一、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一)村民与村干部的信任不对称

1.两权分离是信任不对称的前提条件。村级财务审计三方关系人中,审计客体即村干部,代表村民、基层政府和自身的利益,是沟通村民和基层政府的媒介,担负着双重信任。村民作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产所有者,将财产的管理权委托给村干部,他们之间构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关系产生的前提,而这一委托关系需要由政府认可才发挥作用。因此村干部权衡后会有意或无意地让渡村民利益,这是村干部和村民之间信任不对称发生的必然原因。此外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村干部处于信息掌握的优势地位,往往不愿意或者由于能力不足,未能确保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即便是公开,也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象征性的走形式,表现为选择性公开有关政策指令、文件,而且信息公开形式单一。大多数村民认为这种“面子工程”侵害集体利益,违背基层民主管理的宗旨,对信息真实性的质疑不断累积,加剧了村级财务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任不对称。

2.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薄弱。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设计合理与否与执行是否有效的匹配程度,影响村级财务的可靠性、真实性、合法性。薄弱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弱化了村民和村干部之间的信任对称,而且可能会给审计带来风险,强化审计的信任不对称关系。有些村的原始凭证填制不合规,白条入账现象客观存在,将村干部记录信息视同发生的凭证内容,缺乏完整的财务账目,致使会计资料不完整,信息编制不规范,信息反映不及时。有些村的会计既记账又管理现金收支,审批和报账手续不规范,违背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致使财务资金内部控制执行失效。财务管理制度本身的缺陷和执行的无效,使得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这些加大审计难度和成本,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难免有疏漏,这为审计信任不对称提供了条件。

3.职业道德缺失加剧信任不对称。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取决于村干部是否真正从村民的角度出发,为村民着想而干实事,如果村干部有违村民的期望,侵害集体的利益,就会引发信任不对称。

(二)村民与审计部门的信任不对称

审计意识淡薄,对审计监督职能不甚了解。大多数村民的文化水平是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数比较少,虽然大学生不断增加,也有研究生出现,但相对农村整体而言,这部分力量还是缺乏,因为文化程度的高低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决定审计认识程度。随着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很多村民失去土地,有文化的年轻人离开本土,留在家中的大多是年长者或小孩。村民对于审计的相关认识大多缺乏了解,年长者根本不清楚,更谈不上对审计部门或审计人员的信任问题。对于审计的认识更是没有概念,他们视审计人员为行政人员,视审计为上级部门检察工作,正是这一模糊概念,将第三方审计人员看做“官官相护”的群体,对其工作始终存有疑虑,这种审计信任不对称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审计负效应的影响。审计负效应指在某些条件下,审计活动的执行及其结果对社会产生消极或负面影响与后果(曹建安、张禾,1999)。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审计负效应随媒体传播而扩散,导致审计监督职能受到质疑。村级财务审计主体主要由乡镇经管站或乡镇政府内设的审计机构担任,独立性欠缺。审计失败案例中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合谋,其经媒体加工报导后,村民基于心理学的“光环效应”,使得审计负效应的影响放大。因此只要谈到审计,人们的认识是基本没有多大差别,充分反映出信任不对称。

(三)村干部与审计部门的信任不对称

村干部对审计认识不到位。审计作为监督的角色,一直被审计客体所排斥,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的对立关系,源于客体对审计的不信任。审计人员和村干部目标函数不一致,村干部将审计视为对其行为的监督,对委托人聘请的审计人员存在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有些村干部因为在管理村级财务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被审计时往往采取不配合的态度,导致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承担很大风险。

村级财务审计缺乏独立性。乡镇经管站负责乡村集体经济的管理工作和财务会计的指导工作,要管理农村承包合同、村办企业立项、统筹提留款等事项,此时它既是管理经营者又是监督者,与审计独立性原则相违背。

乡镇政府内单独设置的机构审计其所辖属部门的财务活动和经济效益,类似于“自己审自己”,即使审查出村级财务问题,也不能确保及时公布信息和处理问题,很难保持审计独立性。这种存在缺陷的审计模式也使村干部对村级财务审计的信任度降低。

二、弱化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的措施

(一)提高村级财务审计独立性

建议建立体外专业独立的第三方审计体系,促进对村级财务审计监督,审计经费采取由村集体分担、政府补助以及社会援助的形式,提高村级财务审计独立性,树立审计权威性,发挥审计监督功能,弱化村民对村级财务审计信任不对称现象。

(二)降低甚至消除审计负效应的影响

审计行业的整体声誉需要审计人员的努力。无论是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内部审计,还是村级财务审计,都属于审计范畴,通过提高审计行业人员的准入门槛,聘用坚守职业道德,并具有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确保专人专职,加强审计人员的持证管理制度,以及执业后的道德教育,使审计作为外部独立监督的力量真正发挥,巩固审计的专家权威地位。

(三)健全村级财务审计法律制度

静态的制度建设与动态的实务变动之间不可能全然吻合,始终会存在错位,只是错位的程度因为法规制度与实际要求的差距不同而不同。2007 年修改施行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指出,农业部负责全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审计工作,显然缺乏独立性,而影响权威性。使村级财务审计有法可依,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四)确保财务公开,增强干群互信度

各村要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及时公开财务信息,透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应尽职尽责落实村民知情权,监督村级财务事项公布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掌握财务状况。同时村民素质也需要提高,主动积极参与村务民主管理。自觉将审计引入村务管理,并从中受益。

(五)建立人际沟通渠道,优化村级财务审计环境

基于村民和村干部委托关系,从既有关系中构建人际关系,村干部须保证凭证、账簿等规范、真实;村民履行民主监督职责,以合法途径解决问题。村民文化程度要不断提高,扩大审计知识宣传范围。村级财务审计人员也应具备相应资格证书,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确保外部监督到位。村干部要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审计接受度,改变对审计的负面情绪和消极态度,构建和谐的审计关系。

总之,村级财务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关系到村民对村干部,以及基层干部的信任程度。从两权分离、村级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薄弱、职业道德缺失,分析村民与村干部之间信任不对称;从审计知识的普及和审计负效应的影响,分析了村民与审计部门之间的信任不对称;从村干部对审计的态度,以及审计独立性缺陷,分析村干部与审计部门的信任不对称,最后从加强独立性、降低审计负效应、财务公开透明、健全法制、建立人际关系,提出强化村级财务审计信任对称的措施,以期实现健康的村级财务审计。

参考文献:

[1]沈燕萍,李军,沈博雅. 藏区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及成本实证报告[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12:231.

[2]雷宇.财务会计的信任功能[J].会计研究,2012(3):26-30.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范文5

关键词:组织架构;内部控制;财务直管;财务总监;委派制

现代大规模企业集团特别是全球化的集团公司,分支机构众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经营业务多元化、组织层次复杂、分布地域广泛、管理链条长,如何有效地监控集团内子公司及各级分支机构的经营运作,特别是资金运作与重大经营决策,确保其经营行为规范、安全和高效,是众多企业集团力图解决但又很难解决好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对企业建立和实施统一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越来越重视,陆续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与审计指引,旨在通过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实现促进企业遵纪守法、维护资产安全、提高信息报告质量、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促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内部控制活动的几乎所有内容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均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做好财务集中管控,将为企业集团完善内部控制奠定扎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企业集团加强财务集中管控主要包括资金统一调配、授权审批制度、全面预算控制、统一会计核算制度、内部与外部审计监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控制等方面,这些都是具体业务层面的关键内控点,本文认为,要实现以上各方面的有效集权,最关键的是财务组织架构及人员由总部集中强有力的控制,本文讨论的重点:从集团组织架构内部控制角度分析如何大力推行财务直管,统一集团财务人员管理,从源头上保障集团的财权统一。所谓事在“人”为,管不好人,再好的制度设计都存在执行不力的风险,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此外,内部控制有一项重要的原则是“成本效益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成本效益原则表达了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实施必须统筹对比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按照重要性原则判断,不能“为控制而控制”;二是对成本效益原则的判断需要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尽管某些控制会影响局部或短期的工作效率,但可能会避免整个企业面临更大损失,此时仍应实施相应控制。本文讨论的企业集团财务直管制度设计将坚持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在组织架构人员配置方面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内部控制效果,一方面着眼于提高企业集团财务系统乃至运营系统的效率,一方面考虑周全,规避企业各环节的内部控制风险。

一、目前企业集团财务组织架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分散型财务管理模式下,集团下属各分支机构自行设置财务机构,聘任财务负责人、招聘财务人员,设立独立的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集团财务管理处于一种分散的状态,总部无法准确及时掌握分部的各种财务信息,财权分散与失控、信息不能及时充分共享、利益互不兼容、成员企业目标的逆向选择、竞争力低下。随着企业管理的不断改进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这种分散型的管理模式越来越少,特别是在大型的企业集团,都非常重视财务的集中统一管理,能够在全集团统一会计核算制度与财务核算系统,并且逐步开始向子公司及分支机构委派财务总监,实施财务经理委派制等,但是在财务组织架构的集中与关键财务人员的管控方面,却相对比较松散,管控比较薄弱,没有真正发挥垂直管理有效监控的作用,导致集团整体财务内部控制失灵,无法对分部资金运作、重大经营决策、重大投资决策等起到有力的监督,带来内控风险,不利于集团资金与资产的统一调配,产生分支机构决策的次优化,将导致企业集团内部资源配置上的重复浪费,最终影响到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些企业集团没有实施财务总监(经理)委派制,分部财务部门设立与人员的招聘选派都是由自己负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分部财务部门的职责履行,缺乏独立监控的内在动因,导致企业集团整体的内部控制无法有效实施。

(二)集团总部委派的财务总监(经理)个人无法融入分部,局限于总部“钦差大臣”的角色,监控有余、服务不足,不能运用自己的财务管理技能为派驻机构经营管理做出应做的贡献。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其组织人事关系及最关键的职务升迁渠道与薪酬待遇都在集团总部,与分部没有任何关系,而总部对其的评价与考核仅仅侧重于监督的成效而忽视了作为一个单位的财务总监或财务经理本身应该承担的为本单位经营筹划与服务的岗位职责,对此,分部的负责人意见很大,也影响了财务总监(经理)应有的地位与权力,导致其被分部其他部门孤立,监控的职责也难以有效履行。

(三)集团总部仅委派财务总监(经理)一人,只有其一人独立于分部,该单位财务部门其他人员均属于分部编制,他们的组织人事关系属于分部,职业发展通道与薪酬待遇取决于分部,这种方式使得这些财务人员落入了“两不管”的境地,由于组织人事关系不在总部,总部的发展机会没有他们的份,实质也不受制约于总部,但是由于是在财务总监(经理)的领导下,对分部而言是一种上面派来的监督者的角色,无法融入其中,自然发展的机会也很少。这种“尴尬”的地位导致这些财务人员特别是关键财务人员会游离于自己的财务总监(经理),站在分部一边,没有财务监督的独立性,使得财务总监(经理)被自己的手下孤立,无法真正起到监控的作用。

二、强化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控、全面推行集团内部财务直管、完善财务委派制

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在上世纪30年代,发现企业所有者兼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很大弊端,提出了委托理论,委托理论是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一些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而逐步发展起来,其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可以说是财务委派制的深层次理论基础。

企业内部控制更加讲究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特别是投资者与经营者的监控制约与激励,其中财务组织架构的设置更是关键。企业集团必须全面推行财务直管,可以根据子公司与分支机构的不同特点确定财务人员的组织人事关系,完善财务委派制:

(一)企业集团内部从上到下切实转变观念:进行财务集中控制,全面推行财务直管,打破了大型企业方方面面的既有体制和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的经济利益。因此,首先必须解决最高领导层的管理观念的转变问题,并在集团内部宣传灌输管理思维的创新。

(二)对于企业集团内部分支机构,包括非独立法人的分公司、派驻机构、内部单位等实行“全员委派、集中管理”的财务直管方式。具体做法是:在集中财务管理权力的基础上,对这些分支机构的财务总监(经理)实行统一委派,与分支机构内部的所有财务人员一起,所有的组织人事关系、劳动保险、福利待遇、职业发展通道等均由集团总部直接管理。这种方式强化了企业集团的财权,管住了分支机构所有财务人员,财务监管职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对于企业集团中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实行“财务总监(经理)总部委派,下管一级,其他财务人员授权管理”的财务直管方式。具体做法是:总部只负责通过委派的方式管理一级子公司(直接控股子公司)的财务总监(经理),实行财务总监(经理)下管一级,对其他财务人员及间接控股子公司财务负责人授权一级子公司财务总监(经理)进行管理。这种方式符合分层分级管理原则,提高了管理效率,委派的财务总监(经理)责权明确,有利于调动起管理积极性。

三、全面推行财务直管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全面推行财务直管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由于牵涉到子公司及分支机构的切身利益,有着不小的难度,在推行过程中,必须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对委派的财务总监(经理)精挑细选、严格管理、定期轮换。

上述两种方式的核心就是财务委派制,而财务委派制的关键就是委派的这位财务总监(经理)。没有财务总监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是现代意义上完善的治理结构,对于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而言,财务总监(经理)是母公司直接委派的,有监督子公司CEO和管理团队的职责,在大多数企业集团中,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保持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说是母公司产权的方,只不过由于需要而在法律上独立,子公司在经营上受控于母公司,其财务总监(经理)的作用凸显重要,集团总部派驻的财务总监(经理)享受派驻子公司行政副职待遇,进入子公司决策层。

首先,财务总监(经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丰富全面的财务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作经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身体状况及家庭情况要适应工作需要,有过违反财经纪律等执业污点的不予考虑。有时候,备选人的性格特点也是一项重要的考察内容,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偏执不执拗,擅长与人相处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优秀的财务总监(经理)需要具备的性格特点。

其次,委派财务总监(经理)的日常管理重点要做好这几个方面,一是定期述职,执行定期与不定期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将重要情况汇报总部;二是必须在职责范围内带领财务团队对派驻机构的生产经营做好服务工作;三是定期轮换,每届任期三年,原则上不在同一个机构连任,若确实因为工作需要或其他特殊原因连任的,不超过两届。

第三,要充分发挥财务总监(经理)的作用,就必须对其职责和权限进行科学、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在确保实现其工作目标的前提下,既不可盲目扩大财务总监(经理)的职权,同时必须注意防止其有责无权,为了使其工作落到实处,应全面建立派驻单位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经理)的联签制度,由财务总监分管派驻机构的内部审计工作。

第四、委派的财务总监(经理)代表的是公司整体的利益,他的经济利益应与派驻单位无关,派驻单位不得向其馈赠物品、支付报酬、提供福利待遇以及为其报销与派驻单位业务无关的任何费用。

(二)集团总部对分支机构全面直管的普通财务人员要关心爱护,提供公平的职业发展通道与福利待遇,加强其与总部的紧密联系。由于这些人员的组织人事关系薪酬福利等均直接由集团总部管理,在自身所在单位处于一种超然独立的位置,这有利于总部的管控,但是却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因此,总部要特别重视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特别是薪酬福利与职业发展通道的支持。

(三)不能放松财务内部稽核与公司内部审计,对监督者

实行监督。

财务总监(经理)作为监督者,其行为更需要监督,否则不仅统一财权的目的达不到,还会出现不良后果,切实加强企业集团内部稽查和内部审计的职能将可以对监督者进行监督,有力地保障财务直管的有效实施,稽查和审计结果应作为考核财务总监(经理)业绩,决定其续聘、解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

(四)要注意推行财务直管的风险和潜在的法律责任。企业集团所属的非独立法人分支机构,总部将对其经营活动承担连带的法律责任。控股子公司虽然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但如果对子公司的控制超出了资本控制的范围,成为实质上的行政控制,子公司即成了不独立的法人,母公司应该对子公司的经营活动承担连带责任。如果委派的财务总监(经理)超越了职责范围,越权干涉子公司的正常经营,形成母公司对子公司实质上的行政控制,将给母公司带来很大的潜在法律风险。因此,强调财务总监(经理)的职责非常重要,该自己管的事情认真管好,不该自己管的事情坚决不管。

参考文献:

[1] 阎达五、宋建波:《双元控制主体构架下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新思考》,“会计研究”,2000年第3期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范文6

一、会计利润与财务实力的矛盾与协调 

企业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经济效益的提高应该表现为利润的增加和财务实力的增加。在多数情况下,两者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利润尤其是会计账面利润与财务实力(主要体现在现金流转规模与速度)又存在彼此消长的关系,原因是复杂的。第一,会计上的利润概念是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财务上的现金流转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前提。按我国税法规定企业的应税利润也遵循权责发生制,对以非现金销售为主的企业来说,会计利润的增加有可能减低企业的财务运营能力。第二,在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折旧政策、无形资产摊销、低值易耗品、开办费的处置办法,会计稳健性的利用程度都会导致企业会计利润的金额与现金流量的规模朝反向变化。第三,不少企业通过股权置换、资产重组等手段粉饰会计报表,可能致使会计利润的提高,但是如果不能产生更多的现金流量,可能因为增加会计利润要多纳税与多分配利润而降低财务实力。对会计利润和财务实力两者的权衡,会使经营者处于两难境地,经营者应该考虑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和有关市场环境等因素作出选择。 

二、企业投资经营定位:一业为主与多样化经营的选择 

投资的基本议题是收益与风险的均衡。在投资理论与投资运作实践中存在着注重追求最佳效益的“规模投资”或“主业经营”和注重分散风险的“多样化投资经营”两种投资定位战略设计。在不同的投资战略下,我国企业在投资定位上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坚持一业为主,零售为本、兼营其他投资发展的方针”(参见《中国证券报》1994年3月24日,第十四版)。这是一个坚持主业经营,追求规模效益的例子。三九集团坚持多元化、多产业的发展方针,形成拥有制药、农业、汽车、食品、酒、旅游、商业、房地产等产业的跨国集团。(参见《经济日报》1996年3月9日第四版)。可以说这是多元化投资、综合经营的范例。 

企业各种不同的投资策略到底孰优孰劣,难下结论。但事实上,不少企业热衷于多元化经营,其效果主营业务弱化、淡化和泛化。理由是“多元化”投资经营策略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扩大企业投资领域来分散企业的投资风险,但是其众多的弊病是不容否定的:(1)企业将有限的资金投在多种产业、多个项目上, 造成企业资金分散,必然削弱企业主营业务。而从财务分析上看,现在投资者大都十分看重企业的主营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这一指标,并把它作为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2)不同的行业,投资性质、 管理模式不完全一致,多样化投资,管理难度加大。总之,多样化投资经营完全可能不仅不能弱化投资风险,反而使投资风险加剧。(3)多元化投资经营后,企业将面临各个不同行业的不同市场状况,将会受到自身知识、经验、信息等的种种约束,这使得企业难对其经营状况作一个准确的预测和判断,相应增加了经营的难度。

从理论分析和实践运作充分表明,坚持追求主业经营和投资规模效益的投资战略,能在企业内引起成本降低从而收益增加,提高投资的边际收益率。然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国内投资还是合资引进,无论是宏观计划还是微观经营,在投资战略上都忽视了这一点,没有摆脱蜂拥而上,遍地开花,规模偏小、效益低下的局面。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特别提倡主业经营和规模投资,但不是一概地完全否定“多元化”策略,例如国外不少成功的企业,其业务范围十分广泛,特别是一些大的跨国公司,不少是实行跨国家、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而且往往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仍然值得指出的是,国外企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大都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资金实力、经营管理水平、社会知名度、市场应变能力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才开始。而对于我国绝大多数刚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转变过来的国有企业而言,如果一开始就强调“多元化”发展战略,则不但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相反还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而且,企业多角经营有技术相关、市场相关、技术市场相关及非相关四种形式。 企业采取何种形式, 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应该说,企业是否实行多角经营战略以及如何实行、何时实行,是由企业所处的各种客观环境和条件决定的,在作决定时虽然表现为人们的主观意志,但其本质上是客观的。因此,敏锐地、客观地、准确地分析判断企业所处的内外市场环境,及时地引导企业走上多角经营之路,是当代有作为的经营者的使命所在。 

三、集权与分权财务体制的设计 

公司的组织结构形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集权式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结构,如直线制结构、职能制结构、直线职能结构;另一类是以分权式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管理组织结构,如事业部制结构、矩阵式结构、多维制结构。如何把握好分权和控制的力度,历来是企业经营者最头疼的难题。分权不到位,所属的企业容易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活力;分权过度,缺乏必要的控制力,总体上又形不成1+1>2的效果。对此,我们的主张包括: 

第一,集权型管理是首选,尤其是对下列企业来说:新设企业;坚持主业经营的企业;连锁店企业;财会人员数量和质量有限的企业。 

第二,实行分权管理,也应该推行从集权向分权的逐步过渡。如果反向设计,必将增加协调的难度,产生不必要的上下摩擦。 

第三,实行分权管理,必须以规范的监控措施作保障。财务监控应该是多要素、多形式的, 包括:(1)母公司设置专门职能机构、部门具体行使母公司权力。(2)母公司委派子公司的财务主管。(3)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资本的增加或减少、设立孙公司或向其他公司投资、新的事业计划和设备投资、年度预算和决策、公司章程的变更、重大合同的签订等重大资产经营活动实行严格的产权控制。(4) 母公司与子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一体化。母公司通过各种专业化分工,把子公司经营活动纳入母公司经营活动之中,通过生产、销售、供应等经营环节的调控,实现企业对分部、子公司的监控。缺乏必要监控的分权管理,其结果必须是企业分散。

第四,特别关注协调、分解企业或集团的几项重大权利。确定母子公司权利的统分程度,最关键是要明确几项主要的权利划分。(1)投资决策权。对子公司的投资决策权问题有不同的做法: 有的集团公司中,子公司基本上没有投资决策权,只有在简单再生产范围内进行技术改造的权利;有的集团规定,子公司有限额投资权;有的集团公司以子公司自有资本的一定比例确定投资权,在一定时期内,无论投资项目多大或多少,只要投资总计不超过比例,子公司都可以投资,超过比例无论项目大小都不能再投资。现在看来,如果不给予子公司任何投资决策权,尽管母公司有很强的控制力,但不到于子公司的自我发展。如果按一定限额控制子公司的投资决策权,这种办法简便易行,但各子公司规模不同,统一限额会造成“一刀切”。 (2)收益分配权。子公司有权按《公司法》规定,先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和弥补上一年度亏损的利润,然后才能在可分配利润中进行分配。在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是否要保证子公司有不断发展的利润留成,还是由母公司统一支配、调度;是否对盈利的全资子公司的可分配利润可以采取上缴利润定额包干、递增包干、超收按比例分成等政策或对亏损的全资子公司实行减亏包干、定额补贴的政策,以鼓励子公司开拓经营,不断提高盈利能力。(3) 人事管理权。 母公司按出资比例任免派驻子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或直接任免董事长、 总经理。在一些企业集团中,子公司员工的进人权由母公司掌握,使用权和辞退权由子公司具体行使。(4)工资、资金分配权。可由公司制定集团内的工资、奖金分配原则,子公司在不违背分配原则的前提下自行决定工资总额和分配形式。(5)资产处置权。我们认为子公司的关键设备、成套设备、 重要建筑物和限额以上资产的处置必须报经母公司审批,其余资产处置可由子公司自主决定。 

第五,母公司对子公司应该建立一整套业绩评价考核制度。应该包括定量指标考核和定性分析。这些指标既考核各关联公司本身的经营指标,也考核他们对母公司的贡献。 

第六,分权与控制力这对矛盾,在企业组织成长的不同阶段,其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经营者采取的对策也不应该一致。(1)初创阶段中规律性的问题: 企业组织不正规。经营者必须通过集权型管理使企业从无序走向有序。(2)定向发展阶段中规律性的问题,低层管理者要求更多的自主权。经营者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及时提出并实施适当的“权力分散化”。(3) 分权发展阶段中规律性的问题,因分权形成多个利润中心,协调、控制问题日益突出。经营者通过股权安排、财务战略、商品经销权、技术纽带等对策,保证“允许各自为战,不容许各自为政”,确保企业财务经营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整体性。

四、商品经营、货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协调发展 

从内容上分析,现代企业经营财务应该是商品经营财务、货币经营财务和资本经营财务三个方面的统一。商品经营财务是关于商品、劳务等生产经营过程的财务运作;货币经营财务主要涉及到企业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上进行证券、 外汇等经营的财务问题。 资本经营财务是资本所有者或其代表机构有目的地对资本进行流动、重组,如购并、转让、合资、托管、上市交易、分立等,使资本通过不同和物资形态、价值形态的转换而增值,以促进资本的快速集聚与集中。资本经营是加速资本集中、拓展商品经营领域的快捷、有效方式,资本经营最为复杂,风险最大。 

从内容上,经营者理财的重点是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货币经营主要由财务经理完成。从原则上,经营者必须把握好资本经营、货币经营与商品经营的关系。三者应该和谐一致的,相得益彰,不应该顾此失彼。(1)商品经营始终是企业经营运作的基本形式,也是企业货币经营、资本经营的基础。商品经营支撑资本经营。没有高效率的商品经营,资本经营就没有生命力。资本是企业的一种生产要素,资本经营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部分。如果把商品经营视为低级形式,把资本运营视为高级形式,显然是一种不正确的看法。企业不能一味追求资本经营而忽视商品经营。工商企业必须以商品经营为主业,资本经营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发生。 (2)货币经营既是商品经营的重要补充,也是商品经营和资本经营的尺度。即企业的资金投于某一商品经营、资本经营项目所得到的利润应该比投于货币经营(如国债)用途可能得到的利润要多,否则这些项目是不可取的。货币经营的收益率是财务决策的基础。而在商品经营过程中,如果货币资金有一定结余,进行短期证券投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放弃或放松商品经营,而主攻货币经营是不可取的。(3) 资本运营也需要条件,存在极大的风险,必须严加防范。进行资本运营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具备可向相关领域转移的强有力的组织能力;一定的相对充裕的现金流量;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出色的经营队伍。在中国能成功驾驭资本经营这门高超艺术的经营者队伍并未形成,绝大部分是在资本经营的外延做文章。由此可见,有效的企业管理是成功的资本运营的基础和前提。(4)资本经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进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而不是要哗众取宠。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发展战略和不同于其它企业的特点。对不同的企业应该根据不同的经营战略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资本经营形式。这些形式包括用收购合并、股权置换、资产重组、项目融资、托管、租赁、分立、技术入股、品牌输出等。灵活、快捷、高效是资本经营形式的决策原则。 

五、财务风险与财务收益 

风险与收益是一对孪生兄弟,企业经营者在追求收益最大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因此带来的风险高低。我们的观点:

第一,经营者分析把握企业风险的构成分类,除了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分类外,主要是:体制与法律风险、营运风险、投资风险、融资风险。其实,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相当复杂和广泛,作为企业本身都应谨慎对待,多谋善划,尽量降低、避免风险,把风险消灭在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中。 

第二,尽管理论上对于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有多种分类、但从经营者理财的角度,主要的风险是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而从两者的关系来说,筹资来自于投资对于资金的需求,而筹资风险也最终决定于投资风险。

第三,在教科书中,关于度量风险的各种方法如概率分析法、财务杠杆分析法、经营杠杆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等都是在种种理论假设条件下提出或能应用的,无疑其适应性较差。看来,对企业风险的估量更多的需要经营者的职业判断。 

第四,从防范风险的对策上看,理论上的主要对策是探寻恰当的投资组合。然而,实际上,防范风险的能力首先取决于财务实力(现金流转能力)、规模经营和规范的管理。如上所述,过分关注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可能会招致更大的风险。 第五,高风险与高收益的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风险报酬是企业整个投资报酬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收益率只属于敢于向风险挑战的经营者。 

六、资本结构中各种比例关系的设计 

我们认为,西方资本结构只是讨论了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其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从概念的内涵分析, 资本结构应该是企业资本问题诸组成要素、方面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与形式。 具体地说,资本结构的内涵包括资本结构的要素及其比例关系: (1)权益资本与负债筹资的比例关系,这无疑是资本结构的基本分类;(2) 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的比例关系,直接体现企业资本结构的融资风险和偿债压力;(3)资本各种筹集方式的比例关系。企业筹资方式既有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之分, 又有直接筹资和间接筹资之分,不同的筹资方式及其结构比例,反映着不同的筹资机制、效率和筹资费用高低; (4)各有关投资者成员之间资本投入数额的比例关系,这种结构的变化会制约企业的产权结构、企业体制与权利分布。所以资本结构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集合而成的复合性系统。资本结构问题把不同资本要素、不同资本所有者主体、不同时间跨度、不同层次的各种资本元素或成分加以统合协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资本结构是一个企业财务状况和发展战略的基础,作为经营者对于资本结构应该考虑的问题是: (1)根据下列因素抉择本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企业未来销售的成长性与稳定性、投资项目的性质、资产使用结构、企业获利能力等。(2) 谨慎利用负债经营。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也已经告诫我们。负责经营必须适度,尤其是对那些投资回收期长、 市场前景难以把握、风险高的项目。(3)要学会通过开源节流,提高资产营运能力,提高资本经营运作水平,提高资本结构的管理能力。资本结构是一种动态组合,现有的、合理的资本结构会因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演变为不合理结构。经营者理财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筹资、投资管理调整不合理资本结构使之趋于收益、风险、成本相配比的新的资本结构。 

七、经营效益、管理效益、政策效益 

企业效益的获取和保障程度来于三个方面: 经营、管理和政策。 经营效益主要是经营者面向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合理、及时决策所带来的对于企业财务成果和财务实力的影响。这种效益无疑也表现为商品经营效益、货币经营效益和资本经营效益。这无疑是经营者谋求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方面。管理效益来自于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构建合理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经营者财务的重要方面。通过内部控制的加强,企业可以加强内部协调运作,减少内耗和消化外部市场的不利因素,保证经营效益的实现。显然,管理效益是经营效益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作,加强内部管理,经营者在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的运作才有可靠的基础,才能保证经营者经营效益的实现和战略目标的达成。所以,经营者在关注各类市场运作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和运作。政策效益是由于利用各级政府一定时期的改革措施与政策、产业政策、税收政策、价格政策、成本政策、折旧政策、货币政策等方面优惠政策而带来的超出社会平均的经济效益。对于经营者来说,这是经营效益和管理效益的有益补充,经营者应该善于合法地利用这些政策为企业谋求最大效益。这就要求经营者熟知各项最新的法律、法规、制度,并洞察其变动趋势,以在经营决策中充分地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政策效益经常是一时性的,而不是永久的,将政策效益作为依靠是危险的。 

八、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的统一和协调

在出资人理财的要点上,我们首先要肯定是在国有企业中,国有股份所占比重过大。由于国有资本出资人主体具有不确定性,政企不分、政资不分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股权过度集中不利于经营者阶层在更大的范围内接受多元化产权主体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和约束,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损害股东(出资人)尤其是小股东的利益。为此,必须培植多种形式的出资人主体,以利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能给公司的经营者以适当的约束,使他们的行为符合出资人的利益,并且在公司经营状况不佳时,有能力撤换不称职的经营者。 

经营者财务在出资者的监控下,一方面要通过正确的决策保证企业资产的高效、有序运营,另一方面要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协调,尽可能减少消除企业内部层次上的关系带来的成本,使组织系统的运转阻力最小;最后,使出资者、经营者和财务经理三个层次的财务管理的协调运转是经营者理财的基本使命,并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