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初等教育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范文1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1
1947年印度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这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初等教育借此机会得到快速发展,成就引人瞩目,甚至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教育的典范。因此,研究印度独立后初等教育发展过程,对于推进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印度独立后初等教育取得的成就
(一)初等教育得到大力普及
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不仅视教育为“促进公众意识发展和社会重建”的基本工具,将6-14岁的普及教育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投资项目写进了宪法和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1993年出台了“县初等教育计划”(简称DPEP),提出以县为普及初等教育的规划单位,从而保证了初等教育的落实。正是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印度初等教育得到大力普及。从50年印度初等教育阶段(一年级至八年级)的毛入学率只有42.6%到2005年毛入学率为93.5%,再到如今小学入学率接近100%2。为了巩固这一成果,2007年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印度政府继续把初等教育的全面普及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发展任务3。
(二)初等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
为了保证初等教育质量,印度1986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政策》提出“办学基本计划”(Operation Blackboard)以改善正规初级小学(1-5年级)的基本设施。与此同时,政府为了实现义务教育目标和促进每个学生发展,1988年印度颁布的《国家初等和中等教育课程框架》中提出了最低的学习标准的概念,指出了初等教育的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应达到的最低水平。这一概念词的提出,既有利于在全国形成一种普遍一致的认识,保证教育的公正,又有利于提升初等教育质量。
二、印度独立后初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不足
对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印度政府虽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了大量支持,但是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经费支出的增加,教育财政日益显得捉襟见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把一半以上的教育经费(56%)拨给了初等教育,但在以后的五年计划中初等教育所占经费比重大幅下降,平均只有30%多一点4。不能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因此,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除了要继续依靠政府的扶持性政策外,似乎也要树立“教育产业化”的观点,即依靠教育本身的优势,想方设法,广开渠道,走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从多方面筹措教育资金。
(二)教育发展不平衡
印度作为联邦制国家,邦与邦之间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上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教育水平来说,一般也是教育先进的邦远远超过那些落后的邦。此外,城市和农村也有较大的差异。教育资源充足质高量多的学校多分布在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在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学校教育设施陈旧简陋,儿童失学率较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地方教育状况十分落后。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摆在印度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三)教育不平等仍然存在
尽管印度独立已经60多年了,但今天的印度仍是一个等级分化明显的社会。那些弱表列种姓、表列部落因地位低下、备受歧视而很难得到公平教育的机会,儿童辍学率居高不下。同时,受印度传统文化及习俗的影响,低种姓的国民从思想上认为受教育是高种姓的事,行动上则迫使子女放弃学校教育机会而接受家庭传统职业训练如屠宰、制革等以适应未来生活,这使许多低种姓子女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文盲的队伍不断扩大。特别是女童,很多家长把送女儿上学看作是“额外的负担”,很多印度女性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跟男性一样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
三、印度独立后初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一)政府重视,注重教育立法
印度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能取得如此不错的成绩,是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的。从最初的印度政府将发展义务教育写入宪法,在其宪法中对教育作了原则性规定,进而为后来印度初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到之后政府采纳计划委员会的意见将初等教育分为两步走,到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的颁布,再到1993年“县初等计划”的正式实施,这种将政府行为和政府主导意识“双重携带”的教育观,不仅是印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的原动力之所在,也是我国在政府行为方面值得效仿的地方。
(二)教育改革循序渐进,保持连贯性
印度在初等教育的普及过程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保持改革的循序渐进和连贯性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印度政府曾多次修改普及初等教育的日期的状况,因为当局认识到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普及初等教育不能急于求成相反应该循序渐进。印度的教育发展应该跟它的特殊国情相适应,“初等教育普及化是有条件的”。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印度提出了适合它国情的“县初等教育计划”,积极开展非正规教育更好地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此外,印度教育委员会所制定的教育政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会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适时地进行调整。这无疑也是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三)成立专门的教育咨询和建议机构
印度初等教育之所以能取得较大的发展,除了政府重视,并通过立法形式予以保证教育先行的原则外,早在60年代初就成立了专业的教育委员会。此外还有一些中央级别的教育研究或咨询机构,其中全国教育规划与管理研究所具体承担与全国教育规划和教育管理有关的研究工作,召开各种研讨会和会议。这是印度初等教育甚至印度教育取得成功的一个最为关键的举措。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范文2
学科是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基地,是服务社会和传承创新文化思想的平台。学科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四大职能能否充分发挥。历史原因所致,全国初等教育院系学科
建设起步都比较晚,主攻方向亦不够清晰。小学教育专业设立伊始,初等教育院系还来不及思考学科建设的诸多问题。十几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试图厘清专业发展脉络的时候,愈来愈感悟到学科建设的任务已迫在眉睫。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一)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
学科与专业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科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学科建设的水平是用本学科科学研究的成果来衡量的,而专业则以人才培养为己任,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的需求。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学科以专业为基地。有时某个学科下设若干个专业,有时某个专业又需要多个学科的支撑,小学教育即为多学科支撑的专业。专业对于学科的依托性集中体现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研究的基地,也包括学科发展最新成果的课程教学内容等。从人类的认识活动来看,只有进行科学研究,把社会实践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体系,才有可能进行各专业的教学,在这个意义上说,学科是源,专业是 流,所以不能只在 专业建设的层面谈专业建设,不能只在人才培养的层面谈人才培养质量。就人才培养质量而言,学生的发展潜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成效,而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知识的转化程度(知识的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的转化)是由专业建设的成效决定的。如何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和岗位的适应能力,既与专业建设中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有关,又与学科发展中学术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的有效资源密切关联。
(二)承担学术创新任务
当今的初等教育院系不同于以往的中师,这不仅仅在于人才培养层次的差别,即由中等教育提升到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层次,还在于步入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初等教育院系,除了人才培养的任务之外,还承载了知识创新和服务社会以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也就是说,初等教育院系对学术界要做出应有贡献,而学科建设恰恰承担了此项任务,这是初等教育院系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否则初等教育院系的不可替代性就无从谈起。
(三)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每时每刻都有新的问题发生。仅就在职教师培训一个领域来说,我们能否对教育实践发生的诸多问题站在较高的学术视野上给予诠释,从而有效地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这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能够在归纳、梳理的基础上凝练成若干学科研究方向。可以说,没有学科建设的成果,无从谈起为基础教育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事实上,学科在自身体系和社会需求这两大系统中形成了两大回路,一是从社会需求出发,依托服务对象提升学科水平,二是以更高水平的学科再作用于社会。
(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
学科建设是研究生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研究生研究方向的确定与院系的学科建设主攻方向、导师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而研究生教育的展开也使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生力量与活力。就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而言,近三年全院在核心及以上期刊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署名的占20%,在一般期刊上不计其数。
(五)汇集人才、提升队伍水准
从目前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的总体情况来看,学术队伍水平相对薄弱,属于小学教育学科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与该领域学科建设的水平相对较低、学科平台不完善、学位点建设刚刚起步密切相关。只有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时机、提高水平,才能聚集更多的学科人才投身于小学教育事业。
二、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生长特色
(一)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原则
1. 基础性
学科建设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创新一定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不是凭空盖起的高楼大厦。所以,认真分析、仔细梳理初等教育院系学科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优势与特色十分重要,也是定位的第一步。我国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任务的初等教育院系绝大多数是由中等师范教育转型而来,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具有百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富有特色的中师文化。这种文化倡导全员育人,德育为重的理念,并将了解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作为其办学宗旨。可以说,中等师范教育在我国师范教育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丰富的办学经验。百年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中等师范教育一刻也没有停止对小学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对小学教师培养与时俱进的研究,不过由于办学层次所限,这些研究并没有上升到学科建设的层次加以条理化,系统化,凝聚化;也没有形成学科意义上完整的逻辑体系;更没有制度、体制与政策上的保障。由此可见,步入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理应在小学教育这片沃土上将既有的研究成果提升到学科建设的层次,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学科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重任。
2. 前沿性
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应吸收国内外初等教育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注重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密切结合。我国小学教师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只有十几年的历程,而发达国家早在20 世纪中叶就完成了小学教师培养的高等教育化进程,与此相对应的学科建设,我们的起步就更晚。据此,在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伊始,应该以国际化视野来研究初等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以保证学科建设的高站位和前沿性。
3. 关联性
注重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联性,实现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我国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并不同步,不是先有完整的学科体系再设专业,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先有专业再建设学科,进而引领专业建设。一方面,学科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专业的基础性体现在:专业为学科提供教师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基地、多学科构成的师资队伍、课程教材建设的成果以及毕业生入职后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力等。同时,由于专业建设在先,专业建设从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出发,对学科建设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内容。譬如,6~12 岁小学儿童学习与认知发展的特点?根据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特质?进一步,具有这样特质的小学教师培养的路径与环境?这些都对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提出了实践诉求。另一方面,专业建设以学科建设为支撑。学科建设若能对专业建设的以上问题给予理性的回应,则必然对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专业化的引领。所以,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应特别关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联性,使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学科与专业的一体化建设。
4. 条件性
我国初等教育院系承载着小学教师培养的任务,而小学教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一般而言,我国初等教育院系的师资队伍也呈现多学科的特征。这就有别于高等教育中传统院系办专业的师资构成。队伍结构的这一特点,为初等教育院系提供了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可能性,做得好会有很好的亮点,还会产生出奇花珍果。
5. 应用性
学科建设的研究方向大致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鉴于我国初等教育院系自身的特点和基础教育的社会期待,其学科建设的重点以侧重于后者为上策。即关注学科建设的成果指导教育实践的转化率和转化价值。
6. 独特性
小学教育或初等教育归属于教育学科领域,初等教育院系的学科建设如果不突出特色就会被一般的教育学科同化,因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需要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彰显特色才有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生命力。
(二)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生长特色
根据以上对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的定位分析,学科建设的生长点与特色应该充分体现我国百年师范的文化积淀和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关联性,同时,根据多学科队伍结构的特点,期望通过开展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出新芽、开出奇花、结出珍果。另外,还要特别关注小学教育的对象6~12 岁儿童的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的成果对小学教育实践的转化价值。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领域主要确立以下研究方向。
1. 小学儿童研究
儿童是小学教育的主体,儿童发展也是小学教师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在这一方向上,学院进行的主要研究有:小学儿童生命发展与教育、小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小学儿童学习与记忆、儿童文学与教育、儿童绘画心理、儿童音乐创作、少年儿童组织与教育、儿童科学学习心理研究、儿童游戏与教育、儿童养成教育研究、儿童健康与教育、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等,这些研究特别关注它们彼此的内在联系。
2. 小学教师教育研究
在一般教师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小学教育阶段教师的特点进行研究,包括小学教师特质研究、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小学教师职前培养(专业建设)、小学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小学在职教师培训有效性、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研究等。
3. 初等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
学院于2011 年在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了初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点,这一新学科的开创,大大激发了初等教育研究的活力,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初等教育学研究的定位、初等教育学研究的价值认识、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初等教育学在小学教育专业中的定位、初等教育史研究等。
4. 小学各学科课程与教学研究
以往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的研究多关注于中学阶段,小学教育阶段的研究相对薄弱。抓住这一生长点和队伍的优势,学院开展了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技术、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教与学的研究,重点关注了知识的学术形态向教育形态转化的研究。
5. 交叉学科领域研究
在理科交叉上,成立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汇集了化学、物理、生物、地理、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一批青年博士,涌现了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在文科交叉上,成立传统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涉及国学教育、哲学、宗教、历史、书画、手工、礼仪等十几个学科分支。除此以外,还有综合实践、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等。
6.大与小联系的纵向研究
体现大学教育教学内容与小学教育教学内容的联系,包括高观点下的小学数学、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汉字学与小学识字教学、古诗词与小学古诗教学、写作理论与小学作文教学等。
三、初等教育院系学科建设生长特色的培育
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学科建设会有一些生长点经过筛选、扬弃显现出来,如何使有发展前景的生长点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学院标志性的品牌特色学科方向,培育是十分重要的。除了领导者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以外,还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把握住。
(一)培育一支由多学科构成的、和谐共生的教师队伍
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它需要有一支由多学科构成的教师团队的支撑,要做到多而不散、和谐共生,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追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目前有专任教师105 位,这支队伍中既有中师留下来的骨干教师,也有建院以来引进的青年博士。教师队伍涉及包括教育、心理、文、史、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音乐、美术等在内的20 多个学科领域,学缘结构多元,理论型、技法型兼有,大家互相学习、和谐共生的基点是将面向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此外,学院一直倡导学术自由的理念,对每一位教师,特别是青年博士,都支持他们坚持原有的研究方向,在时间、经费、出国进修和研究生招生名额等方面给予倾斜。同时,支持他们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和高水平的,仅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每年投入建设经费就有百余万元,目前已连续投入了三年。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在逐步了解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把自己原有专业与小学教育合理嫁接,期望生成新的研究领域,鼓励交叉学科研究生成新的研究团队。十几年来,由于学院始终坚持了这一队伍建设的理念,教师个人专业得到了发展,本科、研究生教学蕴含了更多的学术前沿信息,几个交叉学科研究团队也应运而生。其中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儿童生命与道德研究中心、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团队的形成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注重学科平台的建设
学科平台是学科建设的基地。初等教育学院成立十五年以来,先后成立了10 个研究机构,即初等教育研究所、科技教育中心、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研究与培训基地、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教育研究中心、初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微尺度功能材料实验室、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育协调发展中心。研究中心(基地、实验室)的成立,汇集了院内外、理论型、实践型的各类研究者参与其中,有利于结合学科方向、合作攻关,提升了研究者的学科认同感。
(三)学位点建设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初等教育专业;高职院校;审美品格
中图分类号:G71
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初等教育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更具有特殊性,既要考虑到小学教育现状对师资的要求,又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终身发展的密切联系。作为教师应如何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已成为师资培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作为人的审美活动中对美的认识、理解和表达的审美品格的培养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审美品格培养完善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经历了4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飞速发展中,为培养人才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高职高专院校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积极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正确定位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尤为重要。梳理我国各历史时期的相关文件发现,国家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些规律性可供教育者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
尤为突出的体现在"加强审美品格的培养,在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审美创造性的培养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新时展需要的初等教育专业型人才。"[2]
如今,初等教育的专业化使"审美品格的培养不仅成为传播社会知识、表现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而且要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这种特殊的培养目标是由此类学校的特殊教育定位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师资,将面向小学阶段的儿童进行施教,他们将担负起启蒙儿童心智、培养儿童情操的重任。为此,提升教师的审美品格,可以将教师的教育目光指向美好而通透的教育境界和多元化的思想范畴。同时也可以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以达到在教育教学中以明确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育风格、完美的教育情境,来感染和熏陶小学阶段的学生,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加强审美品格培养满足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人才自我实现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和审美发展的历程上看,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必将注重整个社会的审美品格的提升。追根溯源,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从未停歇的,这是一种本性的展现,更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高度发达的社会,既是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又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而且高度的精神文明对人类审美生活的要求将更加完善。离开对美的追求,精神文明将不复存在,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也将迅速瓦解。
由于审美需要包含着对美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是一种实现人的全部潜能的愿望,因而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功利主义的巨大力量虽然使人们无法摆脱,但人们却无法忘记心中最为原始而真实的心理需要,这就是从心底里萌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审美活动中人的身心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从而使心灵的重负得以减轻。
"马斯洛需要理论将审美需要列在第六层次,第七层次是自我实现,可见,审美需要实际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学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活动的典范形式,理所当然地是属于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一种活动。"[4]初等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教育活动,正如艺术家渴望创作,其动机之一就是要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创作者在作品中情感得以宣泄。而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师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自我实现,以达到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与表达,审美品格的培养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品格,有助于帮助学生超越现实的局限,使生活中的美与愉悦在审美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现。
(三)加强审美品格培养满足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人才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固然与其职前培养有着密切联系,但专业外的某些素质,也对其专业发展产生着主要影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又各不相同。[5]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格局,在物质财富日渐丰富之余,人们对审美品质的需要也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审美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审美因素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要素也要求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去审视。可以说,社会物质生活的飞速提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而丰富的具有艺术性的审美空间,并逐渐构成较为浓厚的艺术审美氛围。为了使平庸,低俗的审美趣味转向更为完善的审美格调为人们的审美品格的养成还应有积极的引导。
优良的审美品质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影响很大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只有具备多元而开阔的审美品质,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滋养和进步的。教师面对着社会因素的影响,反过来教师又要以其自身的认识与理解来汲取周围环境的营养,进而去影响学生。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适应性教育;因材施教;适应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5-0310-05
1引言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育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教育是一项与国家命脉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受教育者也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个体倾向,教育不能够固步自封,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增强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适应性”,是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也是小学未来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适应性”一词最初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生物体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适应性运用于教育学领域是指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或学校)根据未来的需求,适时、主动地改变自身的特性和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外部条件变化的需要。“适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是“个性化教育”,是“人本教育”,其思想核心主要体现为:根据学习者自身的差异性来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最优质的教育或学习行为,从教育学来说,就是要求教育行为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要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特点、特长、爱好等来因材施教,适应性教育要贯穿于教育或学习动机(需求)的产生,内容的选择、行为的实施每个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刚要,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2初等教育专业音乐适应性教育概念
2.1适应性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教育的适应性呢?在回答教育适应性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教育的本质,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究竟是满足于谁服务于谁。教育的本质,古今中外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所持的观点也不一样。综合起来可以分为3种。
(1)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首先要服从于人,教育的目的要根据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制定。强调了人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却轻视了其他的教育因素。
(2)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决定,而不应该从个人本位出发。过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没有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常常造成对人的发展的束缚和压抑。
(3)个人与社会结合论。即教育在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這种观点把教育中的人和社会都考虑到了,结合了二者的积极因素。
笔者认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论相结合的教育观,更为科学、合理。教育的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根据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教育观,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两大要素人和社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教育是对人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过程,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统一。
适应性教育就是: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的特点实施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代表思想,也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基础,是适应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人与社会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个体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保证,教育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去实施教育。
适应性教育理论把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的子系统。教育适应性自产生之时起,它在促进人的发展和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方面,一直起着重大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的适应性教育,主要是指以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适应性的原理来构建初等教育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理论,并指导具体的实践教学。具体来讲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适应性是指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方针、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教育教学方式必须符合教育对象和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不断完善自身并向前发展。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适应性的内涵是:“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和教学上,就是音乐教育专业要树立一切服务于学生的观念,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重点目标,适应人的发展,尊重人的天性,做到因材施教。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只注重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适应,而忽略教育对教育者适应的问题,“尊重人的天性,因材施教”,在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堂实施“适应性教育”,是初等教育专业亟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2.2初等教育专业音乐适应性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适应性教育是初等教育永恒的追求。
正如教育适应论认为:人类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的适应性使然,适应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教育的适应包括作为对生存的“再生”“复制”的适应“维持性适应”,作为满足新的需要,对“变化”的适应“动态性适应”,作为对自己和环境的调整、修正的适应“改造性适应”,作为对“未来变迁的适应”“前瞻性适应”。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同样也要遵循着教育适应性的原理,积极的适应一切变化和发展。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飞速更新,随之而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多元化的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当今小学倡导各学科之间教学的大融合,倡导“1+X”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的音乐素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以前那种仅仅是为了培养“教书匠”“孩子王”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与当今的社会相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教师。
目前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成效都不大,笔者认为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目前需要通过自身的调整,使自身更加完善,而最终适应外界的改变。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改革的实质就是要解决“需要”与“适应”之间的关系,使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更好的适应由于政治、经济、科技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脚步,“适应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
从学生的个体来讲,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但是由于性格、爱好、家庭环境等特点和情况的不同,他们的音乐能力发展是具有差异的。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找到学生的闪光点,采用适应性教学手段、方法、策略,尊重音乐教学的规律,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实际,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每位师范生提供“适合”的音乐教学,为小学培养出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学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初等教育专业是基础教育的母机,承担着培养小学全科教育人才的任务,只有在初等教育专业实施适应性音乐教育,睫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生存的能力,才能为小学教育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
3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妻公平,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可我国的教育太注意统一性,普遍存在忽略差异性的特点,当教育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的时候,教育就成为了”禁锢”,禁锢了学生发宸的自由和成长的可能。初等教育音乐教学中的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制内容单一
很长+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对音乐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音乐教育就是音乐技能技术的训练,忽视了它对于培养具有全面性高素質人才具有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它的美育功能,音乐课程在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并不受到重视,这直接导致了课程开设时间短,课时数不足。
初等教育专业所有音乐课程都在一年之内完成,科学方向、数学等方向的音乐课程只开设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只有简单的“歌唱”,对小学教学需要的“歌曲演唱”、“合唱指挥”、“班级文艺活动编排”等课程无法开设,这就严重影响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艺术基本技能,更不用说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意识了,每周几课时的音乐教学远远达不到所需要的教学效果及学生今后的任职需要。
3.2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努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是教和学的手段,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和任务完成,关系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设计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音乐教育方式有其特殊性,要根据每个学习个体的音乐基础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学习进度不同,学习条件不同等,它的教学教学方式要产生变化,或是针对每个个体的教学方式不同。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现有教学方法以点盖面,以集体课的形式为主,采用统一授课,集体练习的方式,这样的授课形式学生进行个别练习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性”的教学了。在对待不向艺术基础学生进行的教学上,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初等教育专业主要是面向全国普通高中毕业生进行招生,这些来自不同地区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在城乡、地域上的差别等都照成了学生艺术基础的差异;更不用说学生中还有一些是来自高考的艺术特长生,艺术类的一些课程早在高中备考时就已经学过,相对于其他高中升人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优势,然而,在音乐集体课程的组织教学,教师也很少能顾及、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这些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同一内容的学习中,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就歌唱课程而言,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教材和要求,学习之初要求的是气息流畅、支撑好,接下去是咬字准确、发声优美,再接下来是速度、强弱、感情、流畅度等。由于每个学生的模仿能力,领悟能力,练习强度不同,所体现出的问题就不同,学习进度不同,那么教师就不能以点盖面,学。以集体课形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只会造成学生学习内容单一、枯燥、学兴趣降低,学习进步不大,最终对音乐课程的学习踌躇不前。
3.3教育评价单一
美国现代教育家布卢姆指出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教育评价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粗略地加以区分,就有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学校与教育机构评价、教育政策与教育项目评价等方面。如果按劳教育层次加以区分以可以分为基础教育评价、高等教育评价、职业技术教育评价及成人教育评价等方面。按照评价的价值取向分类,可以分为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课程评价存在比较单一的问题。
3.3.1课程评价主体单一
初等教育音乐艺术课程的评价的主体只是教师,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的自我参与,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2课程评价内容单一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所学的艺术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没有把这门艺术课程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给学生带来了审美体验等作为评价的内容。
3.3.3课程评价手段单一
初等专业音乐艺术课程评价的手段单一,一般采用的是目标评价模式,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这样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单一评价体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当下小学对小学教师音乐素质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己经从纯粹的技能要求提高到艺术修养层面,而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用“适合性“的教育,为小学培养合格的教育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适应性教学”探索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初等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要积极主动地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走适应性教育的发展道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适应性“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4.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到音乐教育的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受教育者一学生的发展情况如何,能够反映出教育成功与否。注重人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把受教育者放在教育的中心,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应该是教育的根本。从这种角度出发,必须把教育的终极关怀定位于人在不断变化的时空秩序中的适应性发展。
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及家教学评价上,都应该以学自身的情况为依据,以学生未来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为依据、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依据,就当今教育发展趋势而言,学科融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音乐教育要必须在教学中实施“适应性”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运用音乐的能力与水平。
4.2改革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发展个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依照教育学理论,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体系,实施“适应性”教学,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做到因人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最有效的手段为小学教育培养出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小学教师。具体实施方法是:
(1)依据差异化教育理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进行新生人校的时候,就通过迎新文艺演出、艺术团招募及学生的才艺展示观察学生的各项差异,包括他们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多元化智能水平,并根据这些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充分发展。
具体做法是:分层归类、课外提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新生入学的各项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活动等观察学生对声势、动作、嗓音的模仿与探索的情况,初步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各项情况,为之后的分层教学及因材施教打下基础。找到具有较突出音乐表现的同学,将他们吸纳进校艺术团,针对性的为其制定教学与培养方案。
同时,在音乐教学中教学中打破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在音乐基础教学的同时,以差异化教学理论为指导,开设以“动”为主的音乐活动课,这样的课程,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完成,但是完成的情况是和每个同学的音乐素养密切相关的,例如根据问候舞《你好,你好!》中,音乐基础好的同学不仅可以学会舞蹈、歌唱,还能根据需要进行歌唱、动作、甚至是旋律上的创编,这样的课程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和培养每位学生的能力为目的。
(2)按照美国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的目标分类学,思维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综合。“知识”是最低水平的思维,是记忆层面的能力,而”综合“是把各种事物用新的或其他方式重新组合的能力,是思维层次中的较高阶段。六个层次的思维水平是教师进行差异教学的基础,在“适应性”教学中,教师将同一知识、技能点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不同难度的挑战。这六层次更是对学生进行、差异性评估的基础。
根据分层教学的理论,采用了班内“分层目标”教学、课堂“分组互动”、课外在线“个别化”学习、课后“差异化”“区别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集中讲述与分组实练习的教学模式,在小组中让基础好,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对每位小组长提出与其他同学不同的要求,要求小组长不仅要掌握课堂技能技巧,还要求她能组织自己小组其他同学完成节目的创编与排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小组长以更多的指导与帮助,经过这样的学习与训练,那些学习基础好的同学不仅学会了需要掌握的音乐知识,更加在实践中获得了将音乐知识用于实践的综合能力,具有更強的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加能适应未来小学教学的需求。
在音乐教学中还应用分层的教育理念,采用了“个别化”的学习模式。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课程的丰富,运用网络来实施“个别化”学习成为了可能。网络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成为了单一教学方式的补充。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用技术资源将课堂上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分板块制作成教学资源库,学生可按照自己的音乐基础、根据自己的学习步调,在线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板块进行学习,遇到问题可通过网络互动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也可以在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们相互探讨,共同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讲授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可以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实现个别化学习,得到“适应性”的音乐教育。。
(3)依据“多元化”的理论,实现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主要做法是: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评价时,改原有教师一人的评价就是对学生的最后评价的做法,将学生评价引入教学评价中,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评价模式,教师通过学生评价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身不足,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高。②评价内容多元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通过考试来考察学生课堂学习完成情况,还通过对学生在“课前三分钟”等音乐教学活动、各类文艺演出的音乐表演活动,班级文艺活动的参与与编排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多元化的评价初等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实践能力与音乐技能的掌握情况。③评价方式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用观察、谈话、音乐作品与成果分析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并将这些考核结果量化作为平时成绩,与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同,形成对学生的音乐技巧与音乐实践能力的综合、全面的评价。
4.3培养适应性教学的小学教师
“教育适应性”理论告诉人们,初等教育专业首先是在培养目标上走适应性的发展道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不论在什么时期,都应该坚定不移地以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为重点,坚持师范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知识全面、热爱教育事业的新时代的小学教师。
各学科之间教学的大融合、STEAM教学、“1+x”课程体系等已成为未来小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的音乐素养就显得更为重要,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需要努力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生存的能力。
未来的小学要求教师素质更高、更全面,除了需要承担文化课的授课任务以外,还有很多课外的文艺活动需要教师指导,如舞蹈编排、班级文艺活动指导、器乐配奏、合唱指挥等能力就是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创新素质也是未来是小学教师的一个重要的素质,有很多艺术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创新能力,教学中可以用音乐欣赏、小学音乐游戏,演唱、演奏活动,来挖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涉猎各门学科领域,同时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所擅长的能力也大不一样,初等教育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也不是任何学科、任何知识均等的发展,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突出重点,显现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小学教师,来充分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未来小学教师的需要。
5结语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应该在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走适应性的发展道路,对教育的众多问题进行改革,以推动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堂开展“适应性”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只有以小学对未来小学教师的需要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充分相信每位学生都是具有潜能的个体,根据个体的特点和可能性来促使他們发展;充分的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的现实,在尊重这个现实的前提下去发现、去引导,从而实现每位学生的适性发展。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 初等教育 教育管理模式 比较 思考
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或称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作好初步生活准备的教育。通常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儿童。这种教育对提高国家民族文化水平极为重要,因此各国在其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都把它定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
一、中外文化差异
谈到中外文化差异,我认为教育管理模式是最大的差异,在教育管理理念上中外父母持有不同的观点:
中国父母的观点:(1)孩子跌倒时,绝大数父母选择立刻上前扶起孩子,哄他别哭。(2)只有上好的大学才有好的未来,学历越高本领就越大。(3)只看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
外国父母的观点:(1)外国父母绝大多数则会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并表扬他真勇敢。(2)西方文化尊重孩子的个性,教育在千方百计考虑如何适合孩子的个性发展上,能力第一位。(3)在外国的一些学校,他们很多课都可以自由选择,家庭作业不会很多,他们认为:孩子现在就是需要玩的。
二、外国初等教育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例)
美国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渗透式教育,它是美国文化与教育相互作用的产物,影响着家庭、学校,是美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 地方管理下办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基础教育由地方管理是美国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美国的中小学有相当的自,从某种角度上讲,每个学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及本社区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办学的模 式和课程的设置。
(二)知识传授时间迟
以算术为例,美国小学三年级教授100以内的四则运算,只相当于我国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水平,六年级小学生作文长度及表达能力大体相当于我国小学四年级水准。课程、教材虽浅,但涉及的面宽。如“科学”课较我国“自然”课内容多,另有介绍政府、政治等内容的课程。
(三)校内活动丰富,教学管理气氛轻松
除算术、英语、科学等课程外,其他课程均以活动形式进行,就是“玩”,如游戏、绘画、手工制作、植物栽培、表演等。众多教学科目教师只负责组织,具体的由孩子凭想象去干。例如手工制作,孩子可利用各种工具、材料“为所欲为”,教师不多干预,作品五花八门,别出心裁。
(四)课外作业注重培养能力
作业形式大都符合孩子的心理,如观察某一现象、制作一手工制品、编个故事等。孩子完成的作业虽然幼稚,但毫无思想制约,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我国驻美机构时常收到美国小学生来信索要有关中国的材料,他们要用这些材料办展览,作报告,从中不难体会到美国小学生的勇气和自信。
(五)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发展个性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旅游,使他们接触自然、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美国的风景区、历史和文化设施均给学生参观优惠。美国是政治、文化多元化社会,注重人的个性,学校不以统一模式“铸造”学生,教师对学生“管”得不多,评语多是鼓励性的,以国内观点看,未免有些“放任自流”。
三、我国初等教育管理模式
(一)正面教育模式
这是一种传统的模式,也是教育面最广的,效果最好的一种模式。充分利用学生大会、主题班团会、各种报告会、小组讨论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也可以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回来为在校生做报告;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等思想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正面教育要有所侧重,对前三年的学生侧重于政治信仰、世界观、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培养;后两年的学生侧重于专业思想、教师职业道德、公益活动等方面的教育;对未成年与成年过度年龄的学生更要侧重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导,使学生向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自强自律模式
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能否有主观能动性、自我控制力等教育能力对其成长尤为重要。时代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其中主动性是核心因素。自律模式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自己管理自己。
(三)感化沟通模式
建立感化沟通模式,就是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教育力量,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教育因素,在学生的周围创设一种浓厚的思想文化氛围,生成一个涤荡心灵、沐浴灵魂的精神空间,从而使学生感悟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
(四)阶段成长模式
学生在校五年,其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性方面会发生相当大的量变和质变。传统的工作模式,尽管考虑和照顾到了学生发展的实际,但是工作的重心还是偏于教育者的主观要求,是一种让成长适应教育、而非让教育促进生长的教育模式。
(五)协同合作模式
协同合作模式,就是以学校教育为教育主干力量,同时协同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去教育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构建协同模式: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其次,要做好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沟通工作,避免负教育因素的出现;最后,合理调配各种教育力量,以求得工作上的最大效率。
四、总结
初等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时期,然而我国在这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教育,吸收西方教育的精华来补齐我们的不足。在培养孩子时,应当引导孩子,而不是“教”孩子。
参考文献:
[1]鲁江.中美基础教育比较:差异、融合、选择[N].广东教育报,2009(12)
[2]刘敏,李新生.《五年制师范生思想特点及教育管理工作现状调查分析》2007(35)
对初等教育的认识范文6
1.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科学素质提升的迫切性
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意味着经济规模的扩大,更使得国民的社会生活显著变化,人们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追求生活的品位,初等教育类师范生作为时代的宠儿,接受着高等教育,享受着时代的缤纷。然而,看到有人随心情频繁地改变着发型的颜色、配合着服饰和妆容时,他们可曾想过染发剂和化妆品的成分是否有害健康,甚至有可能引发疾病?他们将手机挂在胸前或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聊天时,是否知道长时间使用手机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人们在捧着张悟本的畅销书、排队购买绿豆时,他们是否怀疑过绿豆、长茄子包治百病的药用疗效?时下,我国公民的整体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2010年中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也就是说,每100人中,仅有3人具备基本公民科学素质,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年前的水平。对职业声望的调查结果显示,科学技术职业的声望较高,教师、科学家、医生排在前三位。可见,在人们心目中,对教师的期望很高。
教师的科学素质对公民的整体科学素质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小学的各个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语文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教科书中约有30多篇课文与科学教育有关,约占课文总数的12%,如《小壁虎借尾巴》告诉孩子不同动物尾巴的作用;《小蝌蚪找妈妈》展示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植物妈妈有办法》介绍了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我要的是葫芦》暗示了植物生长一般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小柳树和小枣树》对比出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回声》揭示了回声的原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高年级语文还收录了不少科普文章和科学说明文,《我爱绿叶》运用具体数字列举了绿叶的功能,说明绿叶是怎样造福于人类的;《太阳》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以及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航天飞机》描述了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和功能;《银鲸》描述了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小学数学与科学更是联系紧密,一方面学生运用数学等手段解决科学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又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科学概念、掌握科学方法,如学生学习了《分类》以后,能够按照一定的原则或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逐步运用这一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立置》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观察物体》帮助学生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学习《我长高了》形成测量的基本技能,会测量身高、体重以及身边的事物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学美术、音乐等与科学以各自的学科的特点相互融合,呈现多元化信息,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画是学生表达意见、直观记录的好方法,音乐可以帮助学生体验、感受,学生喜欢,不受年龄限制。这些学科渗透科学意识、科学思维,既满足了儿童的天性,又有利于儿童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从我国科学技术学会2007年对小学教师科学素质状况做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目前小学教师存在着对科学的基本认识水平有待提高、对科学的作用认识模糊不清等问题。高师初等教育专业是为小学输送师资的主要途径,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教育,尤为迫切。学校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在校学生乐于接受科学素质教育,使他们能以多种渠道获取科学知识,自主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关心社会重要事件和典型的社会现象,注重科学研究方法与过程,提升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科学素质的小学教师的输入,可以有效地改善小学教师科学素质不均衡的状况,并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全面提高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科学素质,切实保证科学启蒙教育工作的开展,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维护社会的稳定,建设科技高度发展的创新型国家。
2.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科学素质培养的方向性
目前,我国学生在高级中学阶段就分科学习了,在高考的指挥棒驱使下,文科和理科学生各自在自己的知识海洋中驰骋,很少出现交叉。文科学生即使与自然科学学科擦肩也不愿意投之以眸,这种心态会一直持续,在初等教育专业中文方向的学生选择选修课的时候明显体现出来,大部分学生选择社会方面的学科,而惧怕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理科学生虽然选择了理科,但为了应付高考,只能埋头于题海中,忽略了自然科学知识以外的东西,距离高科学素质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高师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应普遍、全面地开展。
2.1 在课程结构上提供保证
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向,如中文方向、英语方向、数学方向、计算机方向等,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专业课程和共同课程,共同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我院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增设了科学实用教学法校本选修课程,为部分学生了解科学教育、掌握科学教育技能提供了前提条件,但没有选课的同学则无法享受到这一教育资源,因此,应开设相关的必修课,在课程设置上为学生科学素质的进一步形成提供保证。学校还可以通过科学学术讲座、科技节等活动形式加以有益的补充。
在学校科学地设置课程结构的同时,任课教师也要积极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满堂灌的单一传授的教学模式,比如,可对“小学科学的相关知识”与“科学教师必备的实验技能”进行整合,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营养器官时,组织学生做植物标本或叶脉书签;学习昆虫的时候,组织学生观察昆虫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制作昆虫标本;学习微小植物和动物时,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学习混合物和溶液等有关概念时,组织学生进行溶解和过滤等实验操作;学习杠杆、滑轮等理论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等实物,体会、分析其应用的原理。“自制教具学具能力”和“科技创新制作”教学时,可以设计成活动课,让学生“从做中学”,在做的技能形成的同时,体会自制教具学具的特征和意义,总结自制教具和科技创作的方法,探讨指导小学生自制学具和科技小制作的方法。“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布置学生收集科学案例,一方面由教师准备比较典型的科学案例,然后组织同学讨论,以例说理,以例归类,总结出方法和程序。“学习方式”和“课程的评价”既是教学内容,又可作为上课的形式,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与感知,和传统的学习方式与评价方式相对比,利弊自现,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教学实务知识,具有实用价值。
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的调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学生不仅构建科学知识,同时又可形成科学技能,掌握科学方法,还可进行情感体验,更新价值观、人生观,这正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课程目标,落实到教学中即三维教学目标。目前,许多大学教师因学生要掌握过多的学科专业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安排,因自己要完成过重的科研任务而忽略了教学方法的更新,在三维目标的实现与思考方面远远不如基础教育的教师做得到位。实际上,三维目标并非三种类型的目标,而是总目标的三个维度,是总目标的细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意味着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不能单独进行,片面地追求传授知识的教学是与新课程的要求相背离的。一个综合内容与过程的模式中,一个活动往往可以与概念、过程和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相联系,然而,对于一个具体概念目标的活动,往往只可以与一个或几个有限的过程步骤相联系、而不是所有的过程技能。因此,过程性目标与概念性目标一样要划分不同的层次。如关于小学科学教学能力的形成这一教学目标,就不是一个教学过程所能达成的,要经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课堂评价等几章内容的学习与训练,才能初步形成。而每个章节内容的学习过程,往往要同时兼顾多项目标,即达成过程性目标的某一水平和概念性目标的某些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既不能象过程性目标那样训练,又不能象概念性目标那样讲解,是个体在实践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主观选择,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有意引导,使学生通过模仿、尝试、实践等去感受、体验,必要时还可以用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去影响学生,促进其认同和内化,逐渐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如师范生热爱小学教学工作、热爱小学生的情感,在学校学习及试讲的过程中难以建立,但去小学见习或实习,很快地就与小学生形成亲密的师生关系,开始喜欢教师职业。
可见,课程结构的调整为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教育者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上耕耘。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体学习能力和科学教育的发展形势改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共同需求,同时,课程结构改革的优势也依托新课程教学方式体现出来。
2.2 在资源配置上提供条件
学校教育中,学生的科学学习是其科学素质形成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学习应当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要以丰富的课程资源为载体。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教材是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核心资源,需辅以其他资源才能顺利地实现学生的培养目标,教师要积极开动脑筋,并用多种资源,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
第一,实验资源。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要高效地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仪器和设备,高师初等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将来还有可能从事小学的科学教学工作,所以,还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代用品,具备自制小学科学教具和指导小学生自制科学课学具的能力。
第二,学校资源。学生的科学学习可充分利用学校的自然资源,在校园内开辟植物种植和动物饲养区,了解植物的特点和动物的习性,探究植物养殖和动物饲养的方法,为将来从事小学教学打基础。
第三,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指学校周边的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和农场等单位,学生的科学学习可以借助于这些单位的帮助,建立一些校外科学教育基地,使科学学习密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实际。如科技馆展示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弥补科技教育的不足,以适应科学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组织学生定期参与其技术专题讲座,聆听工业界有实际经验的专家的讲解,参加沙龙、论坛等科普教育活动。
3.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科学教育能力的优越性
我国的科学教育经历了漫长的萌芽状态,正逐步与国际接轨。新世纪,小学科学课程的开设给高师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机遇,也使他们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小学各学科教材的出新,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科学素质,另一方面,小学科学的专业与专职教师的缺失,给师范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我院抓住这一宝贵契机,合理开设相关课程,力争培养出具有一定科学素质的、一专多能的、达到零磨合期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小学科学教师的不足。
另外,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加强也是21世纪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发展靠科学,公民的科学素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大学生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他们的科学素质直接关系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与全民的素质,只有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我们才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才能建立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