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冷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口腔健康冷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口腔健康冷知识

口腔健康冷知识范文1

1心理指导

护士在患者放疗前,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放疗知识和大致的放疗程序。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的过程中,由于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临近正常细胞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护士应了解患者的心理,病情和治疗计划,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对放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疲劳、头晕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这些症状往往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心理和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治疗的效果。对此,护理人员在治疗前,应向患者予以详细的介绍和有效的指导。通过指导使患者消除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增强信心,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放疗。

2饮食指导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促进组织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放疗后机体消耗增加,再加上放疗期间部分病人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特别是头颈部放疗患者还会出现口腔黏膜反映,如:口干,味觉改变,口咽疼痛等影响饮食的症状。在放疗期间应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烹调方式以蒸、炖、煮为宜,避免油炸,熏烤食物。放疗开始后的7―10天内,避免食用酸、甜等增加唾液分泌的食物,以减少腮腺急性反应。放疗期间患者还会出现白细胞降低的情况,应嘱咐患者食用有助于血象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奶及奶制品,豆制品,鸡鸭鱼肉,猪蹄,猪皮,大枣,菠菜,豆芽等食物。

3照射前身体的准备指导

放疗前应做口腔检查及时修补龋齿,拔出断牙,残根,保持口腔清洁。每日饮水要在3000ml以上。照射前应排空大小便减少膀胱直肠反应,照射前要摘除身上佩带的的金属物质。

4照射野皮肤保护指导

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软毛巾沾温水轻轻擦拭照射区皮肤,禁用碱性肥皂搓洗。不涂抹有刺激性药物和化妆品。禁止在照射皮肤上贴胶布,做冷热敷、穿刺等。患者要穿全棉,宽大,柔软及吸湿性好的内衣。外出时要防止风吹雨淋,日光曝晒。皮肤瘙痒时不能用手抓挠,要保持照射野皮肤的完整。

5口腔卫生知识指导

放疗期间患者要保持口腔清洁。每天要用软毛牙刷刷牙,要选用含氟牙膏。禁烟酒、禁强冷强热及辛辣食物对口腔黏膜的刺激,餐后睡前漱口,清除食物残渣,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6对不同照射部位的具体指导

对头颈部照射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做张口功能锻炼,预防放射后颞关节纤维化,防止放射性张口困难。通过指导病人做张口,支撑,搓齿,咬合等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和咀嚼肌,防止颞颌关节强直和咀嚼肌萎缩。此项锻炼在放疗后仍要天天做,并养习惯。

鼻腔照射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鼻腔出血或流鼻涕、鼻血等症状。应嘱咐病人在遇到此种情况时不要紧张,及时给予局部冷敷,如仍不能缓解,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平时应经常使用剂保持鼻腔湿润,且勿用力打喷嚏。

胸部照射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干咳、进食困难等症状。症状轻微的患者一般无需治疗,症状严重的患者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腹部照射的患者往往会出现腹泻、尿急尿频等症状。护理人员应嘱患者进易消化的食物,且要注意多饮水。保持患者有足够的营养,防止体内电解质发生紊乱。

7预防感冒

照射期间患者抵抗力下降,照射使骨髓抑制,造成体内白细胞和血小板锐减,患者容易出现感染。护理人员应告知病人在放疗期间应尽量避免到人口密集的场所。气温发生变化时,要及时增减衣服,还要注意在平时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要保持在3000ml以上。同时,患者应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每天尽可能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面部放疗患者,由于颈部的组织受照射后淋巴回流不畅,局部免疫功能低下,感冒后容易引发局部急性蜂窝组织炎,患者更应该注意。

8皮肤黏膜反应的指导

照射期间,患者皮肤会出现红斑,色素沉着,皮肤脱屑和表皮脱落等现象。一般情况下,患者只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无需特别处理。一旦照射野皮肤出现灼烧刺痒水泡等,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口腔黏膜出现红肿口干唾液减少时,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用生、冷、硬及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候要使用抗生素漱口。

9全身反应指导

告知患者放疗期间可能出现厌食,恶心,呕吐,乏力,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轻者可不予处理。严重时应及时和医生联系进行对症处理。

10放疗结束后的健康指导

放疗结束后要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禁烟禁酒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患者在平时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预防感冒。

保护照射区皮肤避免感染、损伤及物理性刺激,防止阳光曝晒、强风以及雨淋。

口腔健康冷知识范文2

临床资料

2005年9月~2011年1月收治鼻咽癌患者1379例,在众多鼻咽癌患者中,合并皮肌炎患者4例,其中女1例,男3例,均为确诊皮肌炎后再行鼻咽活检确诊为鼻咽癌,予运用直线加速器进行放射治疗及激素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发现4名患者除了皮肌炎的症状外,均出现口腔及放射野皮肤反应,其中1名患者因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合并高血压,最终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护 理

放射性口腔炎的护理干预:皮肌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并发内脏损害,以呼吸道、消化道和心脏易受累,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对预防感染有着重要意义[2]。放疗时,口腔黏膜、唾液腺、颌下腺均在照射范围内,放疗后口腔内唾液腺泡、导管受放射线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易导致口腔炎。因此,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应进行清齿,拔除坏牙,在放疗开始时教会正确的漱口方法,坚持早晚用软毛牙刷刷牙、饭后要及时漱口,使用含有抑菌成分的漱口液进行漱口,嘱其饮水每天2000~3000ml。

放射野皮肤的护理干预:4例患者都有典型的皮疹,红斑,但没有出现局部红肿和水泡。因放疗时间长,放射皮肤萎缩、变薄、软组织纤维化毛细血管扩张,可出现放射性的皮肤反应[3]。因此,在放疗开始时,告知患者保护皮肤的方法,做好预防皮肤反应的措施,如穿棉质、宽松低领的衣物,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勿用肥皂等碱性液和粗毛巾擦拭皮肤,避免冷、热刺激;外出注意防晒,保持放射野划线清晰,于放疗前4小时,放疗后预防性的使用皮肤防护剂。

功能锻炼(包括张口练习、颈部肌肉、全身关节、肌肉功能锻炼):因放疗可使患者咀嚼肌和颞颌关节纤维变性,颈部肌肉纤维化,导致张口困难及头颈部僵直。放疗开始即告知患者张口练习及颈部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等,教会其行张口练习及颈部肌肉功能锻炼的方法。指导患者经常叩齿,可张口发“啊”音,将嘴唇尽量打开进行张口练习,50~100次/日,使用咬住软木塞的方法进行颞颌关节练习,2~3次/日,每次15~20分钟。在颈部功能锻炼方面,指导其双手按摩颈部肌肉、双手十指交叉放在颈部,头用力向后伸,手用力阻挡,对抗用力,通过两个方向力的较量让相应的颈部肌肉进行收缩;左右旋转一下颈部,注意速度不宜过快。让患者平时坚持运动、锻炼,以维持关节的活动性,进行肌力锻炼,如下床活动、散步等[3],在皮肌炎急性期中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活动,以免加重皮肌炎症状。恢复期可逐步适量增加主动或被动运动,比如梳头、吞咽、屈伸肘、抬双臂、屈膝抬臀等动作。

鼻腔冲洗的护理:放疗中易造成鼻腔、鼻咽腔分泌物增多、坏死组织堵塞引发感染,易造成口腔黏膜的溃疡,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4]。因此在放疗开始前应告知鼻腔冲洗的重要性、教会其正确使用鼻腔冲洗器进行有效的鼻咽冲洗。

药物治疗的护理:本病患者的药物治疗以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尤其在急性期对控制病情的进展非常重要,但由于患者在长期使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高血压、高血糖、口腔溃疡、应激性消化道溃疡、骨髓抑制等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在护理当中,要注意检查患者口腔黏膜状况,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观察患者有无呕血及黑便等出血症状。在护理的过程中,发现患者用药依从性与其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有关,年纪大的患者记忆力差可出现漏服现象;因经济状况差、皮肌炎症状较前好转,患者可出现自行停药现象,因此要针对不同个体,有针对性的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对疾病知识、用药的必要性、重要性、安全性、不规则用药的危害,耐心进行相关的指导,告知患者必须按时服药,千万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以免造成病情再度恶化。

心理护理:患皮肌炎后皮疹的出现改变患者的容貌、治疗的病程长、再得知患鼻咽癌,患者的心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自卑-焦虑-抑郁-恐惧-悲观,这五种心态可能出现在同一位患者身上,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对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用药知识及自我护理的方法,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案例,使其消除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护理:针对没有引起吞咽困难的患者,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为主,指导其多进食新鲜蔬菜及瓜果,禁食腌制、油炸、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对于放疗中后期致咽痛、吞咽困难以及呛咳的患者,宜采用坐位或半坐位,减慢进食的速度,给予半流或流质食物,严重者可采用鼻饲饮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讨 论

对于鼻咽癌并发皮肌炎的患者,护士应严密、细心地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能够及时地发现患者皮肌炎发病的先兆症状、并发症及鼻咽癌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口腔、皮肤黏膜反应等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并适时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是鼻咽癌合并皮肌炎放疗患者护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33.

2 刘翠容,张金桃,周富玲,李一良.鼻咽癌并发皮肌炎放射治疗的护理.全科护理,2010,30.

口腔健康冷知识范文3

【关键词】小儿鼾症; 护理; 心理干预; 低通气综合征; 血氧饱和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8-0027-02小儿鼾症又称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 tive st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简称OSAHS)是儿童常见病,其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点:

1上气道的解剖结构异常导致气道不同程度的狭窄

1.1鼻腔及鼻咽部狭窄:包括慢性鼻炎(感染性、过敏性)、鼻中隔偏曲、鼻甲肿大、鼻息肉、后鼻孔闭锁及鼻腔肿物、腺样体肥大等。其中腺样体肥大是小儿最常见的阻塞性原因。

1.2口咽部狭窄:常见的如扁桃体肥大,软腭肥厚,咽侧壁肥厚,舌根肥厚,舌根后缩等均可引起该部位的狭窄。

1.3喉部:先天性喉软骨软化、喉蹼、气管闭锁等,但较为少见。

1.4先天性疾病及发育畸形:如小颌畸形、颅-面畸形、舌根囊肿或异位甲状腺、鼻咽闭锁、软骨发育不全性侏儒、粘多糖病、颈椎畸形等,均可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现象。

2上气道扩张肌及张力异常

主要表现为颏舌肌、咽壁肌肉及软腭肌肉张力异常。其他如全身肌张力减低(唐氏综合征,神经肌肉疾病)等。

3肥胖,应用镇静药物治疗,饮酒等,此外遗传因素可使小儿OSAHS的发生几率增加

该病患儿在睡眠中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db以上, 血氧饱和度小于90%,阻碍正常的气体交换,导致大脑低氧、心血管功能异常,影响儿童颌面部发育甚至引起智力障碍,致生长发育停滞、神经损害、行为异常等临床表现,也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鼻炎、鼻窦炎的主要原因[1]。我科从2009.1-2011.12对50例鼾症患儿实施手术治疗并配合护理和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0例患儿睡眠时均有打鼾、张口呼吸、憋气,有时还伴有智力下降,本组50例,男32例 女18例 年龄4-17岁,平均9岁,住院天数4-24天,平均9.8天,其中扁桃体肥大24例、腺样体肥大11例,扁桃体肥大合并腺样体肥大15例。

1.2手术治疗效果,24例采取扁桃体摘除术,26例采取扁桃体摘除+鼻内窥镜下采取腺样体刮除术,治愈50例(100%)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对周围环境和医务人员有陌生感及恐惧心理,对疾病的耐受性差,反应性强,缺乏自制力,依赖性强等等,

医护人员首先应该理解患儿的紧张恐惧心理,用温和的语言、关心的态度,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2],详细的入院评估,准确测量体重,做好记录,以便准确计算用药量,做好疾病知识宣教重点向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讲清术前各项检查、治疗目的及术后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消除顾虑;其次在医疗操作中要温柔、敏捷、熟练,并通过眼神、微笑、召唤、拥抱等动作与患儿进行情感交流,以消除各项治疗、检查、操作给患儿带来的疼痛、恐惧等不良心境,切忌使用强迫和恐吓的方法使患儿顺从,对积极配合治疗表现勇敢的患儿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其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保持愉快情绪。

2.1.2多导睡眠图监测的护理,多导睡眠图监测系统是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的最佳手段,其监测内容包括脑电图、眼电图、口鼻呼吸信号,胸腹呼吸运动信号,心电图、血管饱和度和胫前肌电图,鼾声、体动、,无创血压等指标,严格观察监测指数,实施监测中的护理,是建立睡眠呼吸暂停诊断的基本资料[1],对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起决定性作用。

2.1.3做好术前准备,术前1天向患儿及家长介绍要准备的项目、手术目的、手术经过,更换病员服,按全麻术前准备,术前禁食8-12小时、禁水4小时,并向家属讲明禁食、水的重要性,以免术中胃内容物返流,堵塞呼吸道而发生的窒息,根据医嘱准确用药,如: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立止血、苯巴比妥、阿托品,以稳定患儿情绪减少腺体分泌,减少术中出血,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2.1.4患儿OSAHS由鼻部鼻咽 、口咽疾病或颌骨发育异常加上晚间睡眠时舌根后坠造成上呼吸道狭窄引起[1],因而睡前应保持鼻腔通畅,用0.5%麻黄素液滴鼻,尽量采取侧卧位,以减轻上呼吸道阻塞症状,保证良好的睡眠。

2.2术后护理

2.2.1保持呼吸道通畅[3],患儿术毕返回病房,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给予吸氧(1-2L/mm)、心电监护,备吸痰器,全麻未清醒前专人护理,给予半俯卧位,清醒后给予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禁食、水6小时,颈部两侧置冰袋冷敷,可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减轻疼痛,严密观察出血情况。术后出血是潜在的并发症,全麻未清醒或睡眠时要严密观察患儿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如发现患儿有频繁的吞咽动作或吐出多量鲜血时,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师,做好止血准备,同时注意观察呕吐物堵塞引起的窒息;清醒患儿应告诉其将口腔分泌物、血液轻轻吐出,勿咽下,以便观察出血情况。

2.2.2严密监测呼吸、血压、脉搏、神志、观察面色变化情况: 儿童咽部手术特别是术后过早拔除气管插管有加重呼吸道阻塞发生窒息的危险[4],所以术后患儿睡眠时观察呼吸的变化甚为重要,如:呼吸频率、深浅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患儿鼾声情况,如有呼吸不畅应立即叫醒患儿或改变,并垫高肩部,术后床旁必备氧气,吸痰器,气管插管及急救药品,以备应急时使用。

2.2.3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儿沟通,消除抵抗情绪。 由于患儿术后疼痛和不舒适感,导致不能够配合治疗和护理,所以护理人员与患儿接触时态度要和蔼,说话要温和清晰,儿童喜欢被表扬,被表扬后往往能勇于克服困难,达到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具备熟练扎实的护理技能,能准确、安全、迅速地完成各项操作,静脉输液时边穿刺边和患儿微笑聊天,术后不能或不愿说话时,嘱其用点头或摇头表示,分散其注意力;同时尽量使用留置针,减少重复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与恐惧,赢得患儿的信任,使患儿逐渐由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适应治疗,指导家长接纳患儿在允许范围内的要求,如搂抱、依偎等,尽量安抚患儿,避免哭闹和躁动,以免引起术后创面出血,促进早日康复。

2.2.4 饮食护理: 全麻清醒后6-8小时患儿可进冷流质饮食,如:冷米汤、冷牛奶、冷菜汁、冷肉汤等等;次日至第3天改为温流质,3天后改为半流食,如:大米粥、挂面、肉泥、豆腐、碎嫩菜叶等;一周内避免吃硬食及刺激性食物,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2.2.5 口腔护理: 术后口中有陈旧性血粘液的味道,使患儿感到不适,而不愿进食和饮水,耐心做好患儿思想工作,配合口腔清洁卫生,使患儿感到舒适,减少口臭,增进食欲,同时要预防咽部伤口感染等,术后第二天用漱口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 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

为了使患儿术后在家中顺利度过恢复期,指导患儿及家长:(1)出院后1周内避免吃硬食、油炸及刺激性食物,宜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勿大声说话,避免咳嗽以免引起咽部伤口出血,(2)经常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按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嘱家长注意患儿夜间睡眠情况。(3)注意勿受凉,避免感冒。(4)让患儿及家长了解疾病知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门诊随访。参考文献

[1]李延忠 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1 .314

[2] 戴晓阳 佟术艳 护理心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16

口腔健康冷知识范文4

资料与方法

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食管癌手术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40~72岁。

研究方法:患者住院期间,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实行责任护士与患者一对一、个体化、有计划、有针对地讲解与示范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象包括患者和家属。由于食管癌是开胸大手术,需要家属的帮助和配合,为此,让他们共同掌握有关知识,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评价指标:相关知识与技巧掌握情况,有关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度。

健康教育内容

⑴入院宣教:责任护士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仔细了解患者及亲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程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耐心的心理疏导,争取亲属在心理上、经济上的积极支持配合,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⑵术前护理:①口腔卫生:口腔是食管的门户,口腔的细菌可随食物或唾液进入食管,在梗阻或狭窄部位停留、繁殖,造成局部感染,影响术后吻合口愈合。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后,积极指导并督促患者餐后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②呼吸道准备:食管癌患者多系中老年男性患者,术前常规督促其绝对戒烟2周,并给予指导训练患者深吸气-屏住呼吸-用力咳嗽的有效咳嗽咳痰方法,让患者掌握该方法的技巧,家属能协助患者自觉训练。以达到增加肺部通气量,改善缺氧,预防术后肺炎、肺不张的并发症的目的。③胃肠道准备:详细介绍胃肠道准备目的、意义,术前1周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指导家属给患者低脂、高蛋白、高热量、温软容易下咽的饮食,如牛奶、果汁、蒸蛋等。告知术前增加营养的重要性。对梗阻严重者遵医嘱术前3天给3%盐水洗胃,以减轻水肿。术前晚行清洁灌肠后禁饮禁食。

⑶术后护理:①手术返回病房后给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并保持留置各引流管的通畅。②术后呼吸道护理及功能锻炼的宣教:由于开胸手术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术后切口疼痛,虚弱,咳痰无力。着重密切观察呼吸深浅、频率和节律变化。协助患者半卧位与床上活动利于气体排出及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第1天每1~2小时鼓励患者问断深呼吸并督促有效咳嗽,尽早排出气管内痰液,咳嗽无力的患者,护理人员为其按压切口以减轻疼痛,配合1~2小时翻身拍背或刺激锁骨上窝等方法促进排痰。③疼痛护理:术后疼痛限制呼吸,增加了患者痛苦,因此,通过保持病房环境安静,适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分散注意力,及时给患者调整舒适卧位,遵医嘱,给予止痛剂等来减轻忠者疼痛。④饮食护理:责任护士有目的,有计划对每位术后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术后3~4天忠者吻合口处于充血水肿期,谢肠蠕动尚未恢复正常,需禁食。待排气,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少以后,拔除胃管。停止胃肠减压24小时后若无呼吸困难、胸内剧痛、患侧呼吸音减弱及高热等吻合瘘的症状,可开始进食少量流质。术后3周后患者无特殊不适可进软食。进食原则:少量多餐,流质-半流质-软食,食量逐渐增加,注意观察进食时有无呛咳、吞咽困难等,防止进食过多,速度过快,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生、冷、硬食物,避免进食带骨刺的肉类、花生、豆类等,以免导致吻合口梗阻。饭后2小时内不要平卧,睡眠时将枕头垫高。

口腔健康冷知识范文5

【摘要】在口腔疾病中,龋齿是最为严重的疾病,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划为重要防治疾病的第三种疾病,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儿童患病的几率要大于成年人,下面具体来讨论儿童儿童龋齿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口腔、龋齿、预防

口腔疾病不仅扰乱了人的正常发音和消化咀嚼,而且还影响人的美观,口腔疾病中的龋齿、牙周炎、牙龈炎是很常见的病症,而错颌畸形是口腔疾病中多发的疾病,以至于威胁到身体的健康。专家曾在1983年对全国的城市儿童进行了一个系统的检查,发现了龋齿的发病率在每十名儿童中就有八名儿童患有龋齿,并且每个儿童的口腔中约有四颗或者五颗蛀牙。

1.龋齿的概念

龋齿的俗名叫“虫牙”,在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它是通过破坏牙齿的完整性,即牙齿的硬组织软化、脱钙从而破坏牙齿,构成龋洞,导致牙神经深度疼痛,严重的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人患龋齿的初期是没有任何疼痛感的,很难被自身所发现。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刺激而感到疼痛时才能引起患者的注意,有时患者吸凉气,吃甜食或者喝凉水都会导致一阵疼痛,但有时疼痛会很快消散。初期的龋齿经医治可一次性痊愈,所以尽快发现在初期的龋齿是很关键的。若在龋齿的初期没有得到重视和及时治疗,将会发展为中期的龋齿,牙齿上就会被腐蚀出更深的牙洞,如果牙洞里再留有一些食物残渣,于是龋齿会持续恶化,牙组织破坏越来越严重,最后形成深龋,深龋对于热刺激和冷刺激都非常敏感,导致了患者无法正常咀嚼食物,治疗时也很困难,甚至需要拔掉龋齿。因此对于龋齿有必要重视起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遏制龋齿继续发展。2006年一项针对少年儿童的龋齿调查显示,北京地区九所中学的12―15岁的学生,他们的患病率已高达58%-75%,并且平均每个学生都有二个或多个龋齿。

2.牙齿的特点及龋齿形成的原因

2.1 牙齿的特点

龋齿的发病与牙齿的结构形态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为牙齿在成长历程中留下的缺陷就是咬合面的牙沟,窝沟的深处很容易残留食物残渣和细菌,并且非常难清理,导致龋齿的形成。儿童的牙齿矿化和钙化都很不充足,年轻恒牙和乳牙的钙化程度与结构都尚未成熟,牙本质与釉质的密度也很低,所以牙齿的抗龋能力也随之降低,因而导致龋齿的发病率升高。牙齿的矿化结构中患有极少量的氟,若牙齿中含有适当少量的氟就不会轻易产生龋齿,所以氟对于牙齿的抵抗龋齿的战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2龋齿形成的原因

2.2.1 细菌引发的龋齿

细菌是龋齿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项因素,最近几年在国际上研究致使龋齿的发病菌的种类有许多种,而一些变形的乳酸杆菌和链球菌是龋病中最主要的细菌。唾液里的食物残渣和粘蛋白都能与细菌相结合,非常稳固地吸附在牙齿的窝沟和牙齿的表面,这种混合粘合物被称为菌斑或牙菌斑。牙菌斑里含有许多的细菌产酸,这些细菌产酸能引起菌斑下的釉质表面脱钙和溶解。经临床调查表明,儿童龋齿就是因为口腔中含有较多的菌斑。

2.2.2吃糖引发的龋齿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龋齿的发病率却也不降反增。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经常提醒孩子少吃糖,吃多了容易蛀牙,其实这个生活常识还是很有根据的,龋齿的发病率升高也是因为人们所吃的食物中的糖分在增加,我们所吃的乳糖或者是白糖都属于蔗糖,而口腔中所含的一些细菌能够使用蔗糖合成一些多糖,这些多糖能形成粘稠状的液体来保护牙菌斑,牙菌斑中的细菌还能让蔗糖发酵并分解,然后形成酸类物质,这些酸类物质能与牙齿中的主要成分―磷灰石产生化学反应,磷灰石被酸性物质所溶解,于是形成龋齿。若想降低龋齿的发病率,最有用的两种措施为:①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最好是吃完饭接着刷牙,若没有条件刷牙在吃完饭以后应该吃点含有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它们可以除掉大部分粘在牙上的食物残渣。②要改掉吃零食的习惯,因为零食中含有碳水化合物,吃完零食的儿童很少去主动刷牙,这样就导致了零食存在于口腔的时间变长,因此零食对牙齿的破坏能力还是相当大的。

3.龋齿的预防

3.1 正确刷牙

漱口和刷牙是预防龋齿的过程中最管用和最根本的方法,预防龋齿的主要环节有:正确地刷牙用来减少或消除病源刺激物和牙齿上的菌斑,使口腔的环境有所改善,维持口腔的清洁。正确的刷牙,能够祛除口腔里的绝大部分细菌,使菌斑迅速减少。若儿童没办法刷牙,家长可以使用消过毒的温和毛巾帮助儿童擦洗稚嫩的牙齿。下面介绍一下正确的刷牙方法:有与牙齿的缝隙是上下排列的,所以刷牙时最好顺着缝隙的方向“上牙是由上往下刷,下牙是由下往上刷”牙齿的里面和外面都要照顾到,特别小心的是儿童的后牙咬面,用牙刷把缝隙中的残留物刷干净,并且刷完牙用清水漱口,一定注意不能横着刷牙,这样能让牙龈遭到损伤,更没有可能把牙齿缝中的残渣刷出来。

3.2 营养因素影响龋齿患病率

钙化较好的牙齿抗龋性也比较高,牙齿在发育的时候,决定了牙齿组织的生化结构是牙齿所需的营养,抗龋性该的牙齿一般钙化都比较好。若食物里所含的微量元素、矿物盐、主要维生素等在不足的情况下,牙齿的抗龋能力也会下降,给龋齿发病创造了条件,因此,应该从胎儿开始就要注意孩子所补充的营养是儿童发育时期不可或缺的。

4. 幼儿患龋率与幼儿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有关

经过一些社会调查,幼儿患有龋齿的原因也与家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家长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口腔卫生知识,并且给幼儿提供合理的膳食纤维,与校园建立良好的监督关系,然后控制儿童摄取糖分,倡导:人人要刷牙,早晚要刷牙,用保健牙刷和含氟的牙膏刷牙,虽然儿童的龋齿患病率有了明显的减少,但是儿童龋齿的患病率还是在50%左右,这还需要有关部门对儿童的龋齿患病率及原因进行更深一层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出有用的保护对策。相继展开各种活动,呼吁更多的人们关注儿童的牙齿保护,同时要严格控制孩子饮食里的甜食,尽量晚上少吃食物,饭后要刷牙漱口,改掉不刷牙就睡觉的不良习惯,这样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努力,孩子才能有更有一副健康的牙齿。

口腔健康冷知识范文6

【关键词】手足口病;临床特点; 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33-01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最常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及肠道病毒71型(EV71)[1]。主要特征为手、足、口等部位发生丘疱疹,发病常以婴幼儿为主。一般症状较轻,愈后良好。重症者可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脑炎、心肌炎等,严重者危及生命。近年来,发病人数明显增加,我科2011年4月共收治32例手足口患儿,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大的8岁,最小的2个月。其中小于1岁3例,1-2岁8例,2-3岁10例,3-4岁7例,4-8岁4例。可见以3岁以下婴幼儿居多。

1.1 临床表现:在收治的32例中,有25例发热,其中低热(37.5℃―38℃)14例,中等发热(38.1℃―39℃)8例,高热(39.1℃―40℃)3例,没有超过40℃以上的病例,发热多在病程的2―3天出现,无固定热型,无发热病例7例。32例均出现皮疹,常见于手掌、足底以及手指、足趾的屈侧和侧缘、指甲周围、口腔、臀部及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皮疹,以手心脚心最多,开始时为红色斑丘疹,1-2天形成半透明的小水疱,疱疹内液体较少,通常1周内消退,疱疹不痛、不痒、不结瘢痕。27例有口腔黏膜病变,在口唇、齿龈、咽部、软硬腭、舌及两侧颊部可见小疱疹,周围有红晕。15例伴有其他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拒食8例,咽痛、流涎5例,咳嗽5例等。未见伴气促、胸闷、面色苍白等症状病例。

1.2 治疗措施: 给予抗病毒、抗感染、对症支持等治疗。

1.3 治疗效果: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2例均临床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左右。

2 护理措施

2.1 消毒隔离: 患儿病房应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每日用紫外线定时消毒,床单元、门把手、水龙头等均用1:50的84消毒剂擦拭消毒。同时加强床边隔离,护理不同患儿前,要消毒双手,常用的有健之素手消毒剂,患儿使用的物品如:玩具、餐具等应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不宜浸泡的可在阳光下曝晒,呕吐物及粪便要用含氯消毒液处理。

2.2 心理护理: 可据患儿性格特点,给予心里护理,对待患儿应态度温和、方法得当、关心爱护以消除其恐惧感和陌生感,使其情绪稳定的配合治疗和护理。

2.3 口腔护理: 对于因口腔疱疹、痛、流涎、苦闹而拒绝进食的,应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要用生理盐水漱口,对不能漱口的要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洁口腔,每日3-4次,也可遵医嘱采用药物,如:开喉剑喷雾剂每日数次,必要时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疼痛、预防感染。

2.4 皮疹护理: 患儿因皮肤出疹感觉不适,故应衣着宽大、舒适、柔软经常更换;同时看护好患儿双手,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疹引起感染;对于臀部有皮疹的应注意及时清理大小便,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皮疹、疱疹已破溃的应用0.5%碘伏涂抹,一日数次,以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2.5 饮食护理: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而不愿意进食者,应多饮用温开水,宜吃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适当的增加营养,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以保持以营养均衡,禁忌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2.6 病情观察: 对于发热患儿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小儿手足口病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时,无需特殊处理;体温在38.5℃及以下者,可采用冰敷、冰袋或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体温在38.5℃以上可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注意观察并及时复测体温。对病情较重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心律加快则可能合并心肌炎;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则为胃肠道症状;若患儿出现精神差、易激惹、胃纳差则是脑炎患者的重要先兆[2]。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7 健康宣教: 患儿一旦确为手足口病,应向家长讲解有关疾病知识,消毒隔离方法,指导家长做好患儿的卫生保健工作,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居室内应勤通风,患儿要多休息,同时注意患儿的饮食营养,以提高免疫力,家中易感染人群可口服板蓝根、抗病毒冲剂等以预防感染;另外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3 小结

手足口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可通过唾液、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由手及污染物经口传播[3]。传播途径复杂,速度快,易发生大范围流行,卫生部于2008年5月将其纳入国家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故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3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和护理,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手足口病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的疾病,所以对手足口病大可不必太过紧张。虽然其传染性强,但是只要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同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可有效的控制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参考文献

[1] 郭汝宁,张正敏,杨芬,等. 广东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5):5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