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解和认识

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范文1

关键词:工程管理:会计与财务;重要作用;问题与策略;探讨

一、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一直是以培养工程项目中具有竞争力的人才为首要目标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逐渐进入“深水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面前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为了适应这种精细化的社会分工形式,要求高校教育注重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这个标准套用到工程管理专业上,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强调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的重要性。

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的主要就业领域就是在具体的工程项目中进行相关工程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根据职业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工程管理专业的具体授课时,注意加大会计与财务课程的比重,为培养一批复合型高级工程管理和会计与财务人才创造优厚条件,以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具体而言,要求高校在进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时进行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技术的理论教学,同时与社会各界一起为学生创造进行工程管理实践的平台,最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打造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技能和业务素质,已达到提高毕业学生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课程特点

(一)认识会计与财务课程

在现代科学管理的历史进程中,会计与财务管理已经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与其他学科之间产生了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相关专业的发展。同时,会计与财务管理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管理学和会计理论方法等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在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已经逐渐发展出来自己的规模与优势,其综合性内容涵盖多个金融学和专业学分制,例如,经济管理、金融、会计、税收、财政法律法规等。综上所述,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对理论要求和实践体验要求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引起相当的重视程度要,不仅要进行知识理论的学习,同时要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效果,才能在学习财务管理课程时达到活学活用、指导实际工作的目的。

(二)认识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复合型学科,其主要的实现形式是将纯工程课程与会计和财务管理学科进行科学编排和融合。该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主要是培养兼具工程理论和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多重人才,能够适应现代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具备进行国外工程项目规划和决策的能力。

工程管理系的核心专业是工程管理课程,同时进行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工程管理人才。通过将现代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实践和创新中。具体而言,我国现阶段的工程管理专业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这样的设置对于培养未来具有国际竞争性的“十字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课程特点

首先,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把握和实践操作的要求较高。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涵盖资金运作的各个方面,例如筹集、运用、回收以及分配等内容。这些环节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具体的授课过程当中既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资金运作理论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培养自己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进行投资决策的实际操作能力。

但是,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对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学习只停留在课本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层面,既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同时欠缺一定的实操演练。针对这种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中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如果想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会计与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就既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方法,又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知识。

其次,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分支比较庞杂,如果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不注重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以及创新授课方式,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将会无法达到理想的授课和学习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课堂的讲课效果,教师就需要在授课过程中体察学生的所想和所需,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变化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授效果,帮助学生培养起高效的学习思维和方法。

再次,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众多基础课程之一,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之所以说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中具有无可比拟的替代性,主要是因为,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来看,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掌握经济理论和财经知识。

因此,针对以上结合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当中的教学理论和实践,在充分考虑到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的课程特点、工程管理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有必要进一步对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中不适合工程管理发展的部分作出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以便提高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的实际理论和实践作用。

三、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探讨

(一)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比较丰富,主要设置了工程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三个专业方向。因此,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相对较广。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中时不仅要注重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而且要求校方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加强对于实操能力的锻炼,以便打造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就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毕业后可能会遇到的职业机遇和风险而言,虽然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为了应对日后错综复杂的工作和市场发展环境,首先需要学生通过理论性的学习获得一定的职业认证资格力度,同时也要学会用所学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方法,优化整个仙姑工程的运营状况,解决在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和已经出现的具体问题,提高整个项目的实行能力,帮助所在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二)在工程管理专业中进行会计与财务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

需要明确的是,在实际的理论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就业方向,在授课时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要求掌握的侧重点与会计专业的重点有所调整,进行科学的课程编排。虽然只要求学生对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和熟悉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这样的要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减轻一定的课业负担,但是对于学生实现更加长远的人生发展和职业规划来说,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性,需要引起相关教育专家、学者的重视,以便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程编排方面做出更加喝了、科学的部署。

考虑到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发展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层面的过程中仍旧存在很多种涵盖,因此很有必要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学习后,融入的社会实践当中来对已经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严格的检验,以帮助j实现对于本专业工程管理课程内容的升华和反思。只有这样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动手能力的提升,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与记忆课堂上所接触到的理论知识,便于教师与学生实现进一步的沟通,才能够确保教师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当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来结合教学目标与要求,对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安排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整合,以达到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和提高学习兴趣等目的。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适应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进一步需求,有必要再次明确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重要作用。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授课特点,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将会计与财务知识与工程管理的具体案例相结合,在实践的过程当中将相关理论知识落实到实处。在现阶段,虽然我国高校在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结合实践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仍旧有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来共同完善。除此之外,高校也需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个方面,结合社会企业支持来共同推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由此可见,会计与财务在工程管理专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在下一阶段进行工程管理专业创新的重点工作。

参考文献:

[1]任力.基于执业能力分析的工程管理专业会计类课程教学研究[J].财会教育,2013,04(08):119-121.

[2]张淑萍.用“情景教学法”突破会计入门之难[J].安康师专学报,2005,10(03),17 (05):122-123.

[3]陈琳.工程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4,12(04):51-54.

[4]潘龙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法研究及应用[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12(01):85-87.

[5]贾华芳.关于《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6,27(09) :96-98.

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范文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也不断更新,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最具代表性。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专业性较强,教学过程中须有机的将其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提升该专业学生的业务素质。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主要是依靠教师的理论讲解,学生学习效果往往不够理想,而将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资源整合,则可以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大空间。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整合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财务管理专业;信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教育领域中,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结合,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途径???,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实践操作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1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整合的意义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沿袭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都进行了必要的改革,而信息技术融入到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消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也可以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的课堂环境。首先,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书本知识转变为图形、声音、视频等不同的形式,增强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枯燥的理论知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被激发,从而形成更强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随堂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依据。其次,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摆脱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方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活动的构建始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倡导学生的个性发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技术发展过快与教学活动需求不适应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教育领域的不断革新。然而,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整合方面,却由于二者的发展速度不适应而产生了一些问题,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快,使得很多信息技术的应用尚未得到完全了解时,又形成了新的技术,因此而使得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都存在不同的片面性,无法对某一项技术进行深入、完全的了解。

2.2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冲突

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但是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有的教师对此缺乏客观的认识,而过于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也有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的认知不足,拒绝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使得二者无法有效融合。

2.3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不完善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以完善的计算机设备为基础,而受到办学条件、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影响,有的学校在设备和资源的配置方面十分匮乏,无法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基本的保证,所以信息技术无的应用也无从谈起。另外,教师的信息水平是影响信息技术应用的直接因素,有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运用计算机进行记账的层面上,所以在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缺少足够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无法将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

3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有效整合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并不是单纯改变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而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环境等多个方面着手,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重要的工具,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3.1创新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理念

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依赖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为了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需要创新教学理念,构建全新的教学理论基础,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构建主义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思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逐渐认识到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论内容用不同的形式展示,并且可以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这对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来说,十分重要。同时,教学理念的创新也是保证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有效融合的保障,只有教师认可并且学会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才能从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出发,设计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财务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2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的构建是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基础和保障,只有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才能有效的改变当前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有效整合。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从教学资源的组织与互动着手,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首先,建立财务管理专业专业的教育网站。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目标设定,合理规划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内容,并且形成教师资源库、学生学习资料库以及实训资源库等不同的资源库,再通过网站后台的运行要求,设定不同的权限,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自测功能,并且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递。在这种网站资源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完成相应的教育和学习活动,同时也可以将其融入到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教学成果的评价等环节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环境。其次,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方式,根据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将静态的、抽象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直观的形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和理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长久的记忆,在理论知识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学生可以将新旧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结构。

3.3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

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教学模式构建的需求,当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第一,仿真实验教学模式。财务管理专业活动中涉及到很多业务流程,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一个仿真模拟试验教学模式,可以模拟真实的业务处理流程,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就完成了对操作流程的掌握,而学生也可以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活动进行指导,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二,协同式教学模式。协同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同一个财务管理专业活动涉及到的问题给不同的学生或者不同的小组,学生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小组间的合作等方式,集体协作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种协同式的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团结合作的意识。第三,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索空间,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访问互联网等不同的研究形式,针对某个财务管理专业的问题进行涉入研究,获得相应的信息。比如涉及到财务分析的理论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运用互联网查询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政策,并且针对某一公司的股票信息进行查询和手机,获得数据信息之后,再进行相关的财务分析活动。只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才能促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效率的持续提升。

3.4构建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开放的教学环境需要以教学平台的构建为基础,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并且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相关素材信息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学资源,再将其放入到教学网站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站的查询、检索等功能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再根据需要进行登录、下载,这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可以极大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平台。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并且对教学资源和信息进行整合,运用网络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化管理,才能保证教学环境的开放性与安全性。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有效整合,丰富了财务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不仅可以促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操作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者:郑惠尹 单位: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凌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系统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15-05-01.

[2]盛锦春,赵武初.现代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2).

[3]生洪宇.信息技术在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1).

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范文3

关键词:会计与财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效果

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非会计、非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均将《会计学原理》与《财务管理》作为核心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均由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讲授,存在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课程与专业知识相容性差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笔者所在高校通过专家论证、实地调研,调整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将两门课程合并为《会计与财务》课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后,对该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且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一、《会计与财务》课程教学目标

管理类专业《会计与财务》课程的教学总体目标应与会计与财务管理专业有所区别,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如何生成,掌握企业各项财务活动的管理理念,并掌握如何利用已生成的会计信息与财务信息进行预测与决策,帮助学生树立会计思维方式与财务管理的理念,以达到为其专业服务的目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认识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与自身专业的联系;(2)理解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的基本方法与理念;(3)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有一定的理解;(4)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原理,能够运用报表数据进行指标的计算与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分析;(5)树立资金时间价值、风险报酬的观念,理解筹资、投资、营运、利润分配活动管理的理念;(6)了解会计、财务工作组织与相关法规制度,了解会计岗位的设置与内部控制制度等。

二、《会计与财务》课程的教学内容

由于管理类专业未选修过《会计学原理》课程,因此在《会计与财务》课程中,会计部分应主要讲解《会计学原理》的知识,财务部分应主要讲解《财务管理学》的知识。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将二者联合进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这两门课程是从不同视角研究企业的资金运动,有助于学生全面认识会计与财务管理工作。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会计与财务》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可安排如下。

(一)总论部分

本章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引出会计的内涵、研究对象、职能。根据会计的发展历程,引出会计学作为一门学科以及会计作为一项工作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即会计假设,会计工作所提供的最终产品所应具备的质量特征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从研究资金运动的另一视角,引出财务管理的概念与目标。本章的重点为会计假设、财务管理概念与目标,难点为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作用以及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二)会计核算基础知识

本章从会计研究的对象即资金运动引出会计要素,通过对会计要素的再分类导出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可由资金来源等于资金占用这一经济原理解释会计等式,由单式记账的缺点引出复式记账,由收入与费用确认的时间不同引入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本章的重点为复式记账与会计处理基础,难点为借贷复式记账法下会计账户的结构,理解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三)资金时间价值

本章从不同时点上相同金额货币的价值问题引出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通过如何将不同时点上的资金进行比较这一问题引出终值与现值的概念,分别从一次性款项收付和系列款项收付两种情况说明复利与年金两种情况下终值与现值的计算。此外,根据投资风险概念引导学生学习风险报酬与必要报酬。本章的重点为复利与年金两种情况下终值与现值的计算,难点为学生资金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观念的确立。

(四)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与相关财务活动管理

本章从制造业企业主要的经济业务过程,即筹资过程、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讲解资金运动的会计核算及资金的管理理念。针对筹资过程,应既从核算角度讲解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核算,又从管理角度讲解权益资金、负债资金的筹资管理理念。针对供应过程,应既讲解固定资产、原材料的核算,又从理财角度使学生认识到内部长期投资的管理理念。针对生产过程,应既讲解原材料、工人工资、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又从理财角度讲解现金、存货的管理。针对销售过程,应讲解销售业务的核算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针对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应既讲解利润形成与分配过程的核算,又讲解企业利润分配的原则、股利分配政策等。这种授课内容安排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会计与财务所研究的内容均为企业的资金运动,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所处的视角不同。本章的重点为借贷记账法下各种账户所代表的含义,难点为各种账户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学生对主要经济业务过程财务管理理念的建立。

(五)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本章从常见的原始凭证之一发票引出会计凭证,由会计凭证所反映的信息不完备这个缺点,引出会计账簿。讲解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内涵和内容时,由于原始凭证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要求学生掌握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与填制要求;记账凭证主要是会计工作处理流程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了解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与填制要求。对于会计账簿,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会计账簿的启用规则、登记规则、结账、对账,同时理解账簿的内涵、作用与分类。

(六)财务会计报告与财务分析

本章通过对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的回顾,引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原理。介绍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强调资产负债表属于静态报表。要求学生理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理解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的填列方法,熟悉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所代表的含义。在这一基础上,引入基于资产负债表数据的偿债能力分析。介绍利润表的定义,强调利润表属于动态报表,简要说明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要求学生理解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理解利润表中各个项目的填列方法,熟悉利润表中各个项目所代表的含义。引入基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的盈利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对于现金流量表仅需进行简要的介绍,强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重要性。

三、《会计与财务》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由于开课对象为非会计学、非财务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因此基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且对该课程不够重视的现状,必须改变针对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更多地引入案例式教学、仿真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例如,对于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与相关财务活动管理以及财务分析部分,应较多地引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开展互动式学习。对于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以及财务会计报告部分,应进行仿真式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填制支票、发票、记账凭证等凭证以及账簿,利用资料编制简单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此外,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方面,应要点突出、色彩配比协调、文字简洁明快,更多地将课本之外的信息展示给学生。

四、《会计与财务》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笔者所在高校在每学期课程结束之后,均会组织学生通过问卷方式匿名对任课教师进行网上评价。评价项目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三方面,每方面满分均为100分,2009年至2010年学年学生网上评教结果见表1,2011年至2013年学年三个学期学生网上评教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发现,相较于2009-2010年学年,2011-2013年三个学期学生对该课程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数均有大幅度提高。主要由于该课程于2009-2010年第一学期首次纳入教学计划,并开始授课。教师对于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均不具备较为准确的认识。而在开课两个学期以后,任课教师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进行了梳理,最重要的是对所开课的学生进行了分析,就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将该课程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提高教学水平的相关对策。从学生网上评教结果来看,这些对策的实施效果较好,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范文4

摘 要: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如何推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各大高校应当重视和考虑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出发,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阐述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促进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应用型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企业所面临的国内与国际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管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因而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推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文化素养、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型人才是当下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

对于我国众多高校,应用型人才是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来说,高校在培养学生成为财务管理领域专业高级人才方面的目标定位各不相同。但从实际状况看,目前某些高校的人才培养与最初的目标定位相偏离[1]。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众教育”依然是教育模式的主流,因而某些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很难培养出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在这样的状况下,高校应当调整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视角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并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和调整。另外,某些教师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认识和理解比较模糊,因而在课程教学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会影响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与最初的目标定位相偏离,并出现脱节现象。

(二)传y教学模式对实践教学模式的限制。

在我国诸多高校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某些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2]。在平常课程教学过程中,某些高校的师生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教师仅仅是机械地传授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较少,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在某些高校中,财务管理专业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诸如实验室、教学设施等还不够完备,与专业相关的公共实验课程较少。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某些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受到限制,这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不利于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过度重复,导致课时紧张。

财务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涉及内容比较繁杂。在传统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教师普遍抱怨课时不够用,不能进行全面的讲解和完整的课程安排。然而出现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主要是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重复,教材的编排不够合理,交叉与重复现象比较严重。例如在财务管理中资金时间价值章节与成本核算章节中货币时间价值方面的内容,知识体系和框架方面的交叉重复会导致教学内容编排的重复,最终导致课时紧张。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财务管理专业学科性质的内在需求。

财务管理专业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以培养和造就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不同于学术研究类型的学科,财务管理专业并不要求学生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及全面的了解,而是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对专业知识框架进行设置,注重基础知识及实用性知识方面的了解和掌握,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发展趋势及生产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职业岗位相应实际需求作为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评价标准。然而,某些高校过于注重对学科体系的建设,忽视对学生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人才培养偏离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因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3]。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企业越来越关注财务管理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求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运作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另一方面要求其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和准确把握,从而对企业的投资决策及风险防控等环节提出有效的、合理的建议[4]。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某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存在知识层面狭窄、思维模式比较固化及综合分析与思维能力较弱等问题,很难满足企业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企业所面临的国内与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而其迫切需要具备扎实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应用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综合型财务管理人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实际需求也要求高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推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三)就业形式的现实需要。

当前的就业形势存在这样的矛盾,即企业迫切需求优秀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而众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就业困难的窘境,出现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某些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使得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所需。

2.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编排偏离生产实际,且知识体系的更新速度缓慢,某些教师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比较匮乏,对于实际问题的把握和解决上能力不足。

3.专业课程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机械传输而忽视学生实际,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将导致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教师过于依赖,缺乏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致使学生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因此,高校应当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对财务管理专业相关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财务管理专业相关课程应当秉承扎实基础,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原则对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进行编排和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其专业方面的业务能力。

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当注重财务管理专业各应用型课程的基础知识,整合知识架构,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专业相关的知识群与课程群。在课程设置方面,一方面要保证学科之间的衔接性与系统性,另一方面要结合课程培养的目标与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注重专业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二)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应当充分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实际需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运用引导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进行引导和启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不应当完全依赖教材,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应当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与工作岗位需求,将具体的案例引入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在教学方式方面,应当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探索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借助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

财务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因而其课程教学应更注重实践环节,传统教学模式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的重要性,因而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校企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开辟实践训练的平台,安排学生去合作企业学习,了解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通过实习和锻炼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还可以与企业签订协议,以教学-就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实现定向培养,从而培养出满足岗位实际需求的适用型人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师不但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当具有丰富的专业领域实践经验。因而推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高校应当注重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校企之g的合作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积极邀请或聘用企业财务职员、财务经理来校讲学,促进其与师生进行经验交流,丰富课堂形式,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层面,进而提升专业教学质量。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企业所面临的国内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对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推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当下众多高校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并结合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可以从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推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郝丽娜.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商,2015(11):38.

[2]孙晓琳.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问题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35):269-270.

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范文5

【关键词】财务管理;培养目标;实践教学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管理创新角度看,如何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的新模式、如何用好管好资金,是当前企业管理创新的核心问题。然而,不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仍然以“老师授课、学生听讲、试卷考核”为主,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要大力改革、构建多样化的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体系。本文针对财务管理专业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论和方法需要和实际相结合,即该学科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才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

一、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理论传授与实践运用失衡

财务管理专业重理论、轻实践是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学校没有提供专门的财务管理实践场所、没有配备专业实践设备、不能联系足够的校外实践基地;第二,在授课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给学生提供课内实践的机会;第三,本科阶段有些财务管理实践教材提供的内容很泛,不能配套的反映理论知识,有些又过于生硬,不适合本科生使用。

(二)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应该既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一方面,许多教师没有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相关经历,毕业以后直接从事高校教育工作,是从学校到学校;另一方面,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教师资源的紧缺,教学任务繁重,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往往很少参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实践,也无闲暇时间来进行实践锻炼与学习。实践经验的缺乏,使财务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师资队伍建设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优化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以能力要求为导向,培养学生从业必备的职业能力,以缩短专业教育与职场要求的距离,增强学生就业适应性与竞争力作为目标。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课程体系,单独的一门课程或几门课程无法承担,是一个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施,将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

基于人才培养的这一客观需求和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优化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制订实践教学计划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的上机基础操作、各项课程的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课外实践、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在修订专业培养目标,明确专业定位的基础上,本科院校应制订出适合于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应该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并在此基础之上,组织编写新的实践教学大纲和相应的实践教学教材。

(二)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

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出现,对于提高财务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非常有效。ERP 经营模拟沙盘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都是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新方法。这些方法改变了高校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站在企业财务管理人、理财规划师等角度来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建立校内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

为了改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现状,则建立校内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刻不容缓。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要求的计算上机基础操作,各项课程的单项实验和综合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及课外实践,都需要在校内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中完成。财务管理是以模拟实验室模拟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的真实经营环境,使学生在实验室中深切认识实际财务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决策和操作,使学生在不出大学校门的情况下,能独立判断、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需要在校外的企事业单位中进行,校内模拟实验室提供的场景是模拟的,要想让学生适应社会需要,必须安排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实习。鉴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一般的企业很难接受学生接触其核心财务工作,因此,高校可以考虑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建立学校财务管理专业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三、提高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工作的对策

结合该校多年来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经验,以及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从而优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加强财务管理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财务实验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选择的案例都是源于实际的分析素材,都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法。其不同点在于,将财务实验教学法在运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财务管理实验教学材料是原始的素材;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财务案例教学法,教师仍然是主体,财务管理材料可能是原始的素材,但多数是经过教师对原始素材的加工,整理编写成适用于教学形式的案例。因此,可以借鉴工科实验教学法,模拟管理环境,寻找原始的实验材料,让学生根据实验材料去分析问题。例如,由学生根据企业财务状况材料和项目投资前的调研资料等,动脑思考、动嘴讨论和动手计算写出的企业信用报告和项目投资可行性报告等。也可以模拟企业财务部的专门财务分析会,对企业有关财务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甘肃政法学院已有财务实验室,从对两届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开展的实验教学评估看,学生进入财务实验室,就像进入管理“现场”,通过充当一定“角色”,感同身受,比在课堂上作为“旁观者”体会更真切。在实验室,学生还可以使用用友等软件系统中的财务管理功能模块,在业务核算的基础上,掌握ERP环境条件下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财务预算与控制、财务分析与评价和成本费用管理等技术。

(二)注重效果,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财务管理活动是一个复杂综合活动,既需要扎实理论基础,又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教学活动,关键还在于做好“教、学、练、会”的统一,应该将提高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实践动手能力作为培养的主要目标。例如,积极有效地开展以ERP为主的各种模拟大赛、模拟金融大赛、模拟炒股大赛及创业项目策划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

(三)引入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法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设计仿真的工作环境,并将学生组成若干团队,担任企业财务管理岗位的各种角色,模拟完成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教学,学生在高仿真的环境中,提高了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在各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的决策能力。例如,模拟公司教学,是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分别代表公司的股东、债权人、经营者、职工等利益相关者,课程进行到某个阶段,根据该阶段的学习内容,结合模拟公司的相关数据和财务信息,由学生作出筹资、投资、融资、营运、分配等决策。此方法的核心在于公司的财务数据来源于现实的上市公司,教师需要选取3―5 家不同行业的代表企业,带领学生跟踪其财务数据和财务活动信息,并根据实际数据,进行决策分析。又如,在学习资本成本时,可以选取某代表企业的财务数据,带领学生计算其资本成本,比较各种筹资方式的区别和优缺点,假如在缺乏实际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假设企业增资,由学生来选择筹资方式。

(四)督促专业教师丰富财务管理工作经验

财务管理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范文6

[关键词]财务管理 工科专业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高等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的复合型、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催生了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十二五”期间各高校都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提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举措,其中优化学生整体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我所在的北京工业大学就提出了要按照“面向前沿、突出重点、强化特色、鼓励交叉”的思路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相匹配的学科布局和学科水平的目标。在此过程中相关教学计划的修订以及与其对应的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就成为各校需要及时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课程与工科专业学生素质要求的相关性

财务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管理学科,以企业资金筹集、使用、耗费、收入和分配为基本框架,以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为基本环节,重点讲述企业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的有关问题。包括企业筹资管理;对内、对外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及其分配管理以及财务分析等内容。《财务管理》作为会计、理财以及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已经成为共识。但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还有许多工科专业有必要增开《财务管理》课程,将其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财务管理》课程与工科专业学生素质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大系统中,财务管理是其子系统之一。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及资金运动。有资金的地方就有财务管理的问题。其根本任务是使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对企业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决不仅仅是靠财务人员就能做好的。首先,从资金周转运动过程来看,企业的资金虽然在财务部门统筹管理, 但从产品的设计到原材料的采购,再到产品的生产、销售等都要依靠技术、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好的产品设计必须要考虑相关成本费用问题,独特的设计一定更要为公司多增加销售收入。可以说降低成本,增加销售收入与这些部门的工作息息相关。其次从财务管理的环节来看,许多企业的财务决策 (如投资决策) 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不仅在决策过程中必须有生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直接参与,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更要依靠各部门正确、有效和协调的工作。例如在对公司生产的产品采用何种材料的决策中,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还要考虑经济上的因素,有必要从资金投入的角度分析研究材料的合成和替代。由此可见,企业中不管是经营管理还是技术管理,学校中无论是学习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还是学习工业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财观念, 具备一定的理财知识,并将理财贯穿在各自的工作中。美国著名的财务学家加布里埃尔·哈瓦维尼曾指出: “如果缺乏对现代财务原理和惯例的清楚认识, 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

从另一个角度看,《财务管理》课程虽然是财会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但对于非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讲,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对于增强公司和个人的竞争能力,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学生步入职场以后马上也涉及一个个人理财的问题。将《财务管理》课程作为工科院校的统开课或选修课之一,使学生树立新型理财观念,如:资金时间价值观念、风险观念、资金成本观念、投资理财观念等,不但可以使学生相关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也是很有意义的。

二、合理安排《财务管理》统开课的教学内容

从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与基础,抓好本科教育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但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对教育科研重视不够的问题,且即使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研究也多集中在对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研究上。虽然有些经管及工科类等本科其他专业已将《财务管理》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但对其教学内容的系统研究较少。

《财务管理》课程作为统开课一般院校只安排32学时,而财务管理的内容又比较多。由于课时较少,教学内容的安排存在困难。但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到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中经常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可能造成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叠,导致学生重复学习有关内容。因此要研究把握好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财务管理》统开课的授课内容,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科学与合理。

财会与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财务管理》对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专业课,这就要求教学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而非财会专业教学目标主要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其知识面。这样可以从财务管理的知识框架结构出发,了解财务管理基本的原理,掌握理财的基本方法。在教学安排上则要对广度更为重视。

笔者认为对非财会专业的学生应重点讲授如下内容:①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主要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的目标及理财环境。②财务管理的基础观念。包括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以及风险观念。这部分内容是理财的基础,应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③筹资管理。了解筹资渠道与方式,掌握资本结构决策的思路。④项目投资管理。这部分内容对许多非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会在工作中经常涉及。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析、项目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及其运用等都应该详细讲解并辅助实践。⑤证券投资管理。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投资。这部分内容较多,学生也比较感兴趣,但由于课时所限,教学中宜从介绍的角度涉及的面广些,使学生具备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更深入的东西可在今后学生有需要时再自己进行研究。⑥营运资金管理。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及存货的管理。这部分应围绕各项资金的运动规律,抓住核心问题阐述。⑦收益分配管理。重点掌握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以及股利政策的制定,并对股票分割、股票回购有一定了解。⑧财务分析:了解财务分析的目的,重点掌握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

总之,《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符合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因根据所授课专业学生的不同素质要求,在统开课基本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供了可能。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课时的利用率,有效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近年来,不少院校都使用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软件授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板书和学生笔记的时间,教师教学便于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讲明课程的重点、难点,学生也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听课和思考,充分的利用了教学时间。另外,《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讲解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现代案例教学模式是财务管理教学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其所学内容。同时利用网络搭建师生在线交流平台,加强教师对学生的辅导。

以学生的理解为基础,以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为导向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财务管理》教学应当注重寻求在具体条件下采用或者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途径。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对比、归纳、推理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间横向及纵向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是《财务管理》的重点,项目投资中净现值及内部收益率等的计算、股票和债券的估值等也都是以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为基础的。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发挥工科学生的优势,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要在夯实基本概念和公式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基本公式处理相关决策问题。对于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这类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就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除了让学生明确计算的区别外,还要注意它们在经济意义上的差别以及在确定资本结构中的应用。此外,教学中还要善于归纳。内插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在资金时间价值计算中对利率和期限的计算、在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中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以及债券投资中到期收益率的计算等等,教材在讲解中对它们分别列示了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说明,但如果利用数学方法,根据其对应关系来求解,就可以把这些内容统一起来,按照相同的方法处理,这样会省去许多记忆公式的时间。

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讲过:“学习任何知识的主要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一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针对《财务管理》统开课课时紧的特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和网络、学术期刊等相关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只讲解学生感觉困惑的普遍性问题,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基金投资”这一部分就采用了这种方法。针对近年基金投资、股票投资普遍受到关注、这部分内容资料容易获得、甚至有些学生就有实际操作经验等特点,通过预置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地对基金投资、股票投资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并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投资,并在课堂上进行演讲。这样课下资料收集和整理锻炼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进行演讲则充实了教材的内容,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很有意义。实践证明,通过学生部分内容自学以及有效的教学活动完全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总之,在高等院校工科专业中开设《财务管理》有很好的现实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对其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姚旭东.加强课程设计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中国大学教学[J],2011;6:

[2]谢华,朱丽萍.浅议“财务管理”课程建设及教学方式改革.中国电力教育[J],2010;12:97-98

[3]邓尚华.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探讨.内江科技[J],2010;7:149转183

[4]柏檀.加拿大安大略省《大学本科生学位水平目标》解读.中国大学教学[J],2011;7: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