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1

小学数学 信息化 整合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整合

现行的小数教材中,最大的弊端就是经常出现上世纪末(甚至更久远的年代)统计的信息,教学内容明显偏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由于教材编写的限制,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华罗庚曾经说过,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比如,在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奥运赛事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想创新。又如,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某两个星球之间的距离,有的是中国土地面积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我们正是这样利用信息资源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目前,我们学校的教学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即学生在校集中授课,受教学时间的统一限制。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化整合数学学科教学应该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第八册《十进制计数法》、《数的产生》时,课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上课时,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我们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向电脑多媒体网络信息领域,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促进教育制度的革新,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看来是刻不容缓。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们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又如,在教学第七册《常用的计量单位》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利用网络教室,我们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的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结果。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中,我们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探究性课题的整合

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课题的研究。比如我们在校园网或教师的个人主页上,公布研究的课题“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等。全校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许多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围绕选题,或个人或结合成学习小组,通过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资料。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整理自己的成果,写成小论文在网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与小学数学拓展型课题的整合,使学生的学变得更为主动。他们在交流研讨中,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沈建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论[M].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改革 对化学认识

一、探究教学的内涵

20世纪中叶,美国着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施瓦布提出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他主张不能把科学知识当做绝对真理教给学生,而应作为有证据的结论;教学内容应当呈现学科特有的探究方法、探究叙事等;教师应当用探究的方法教授知识,学生也应通过探究活动展开学习,即在学习科学的概念原理之前,先进行探究活动,再根据自己的探究提出科学的解释。从探究教学的纵向展开过程来看,其具体过程具有六个要素:

1、科学探究的基本形式是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民主的氛围,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实验、调查、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其次,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自然现象、生活现象、实验现象产生好奇心,产生问题意识,从而提出问题。此外,提出的问题应当是通过探究活动能够解决的,并且不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2、根据提出的问题,收集相关信息,将已有的化学知识和问题相联系,尝试提出可以检验的猜测和假设。这是一个动脑的过程,猜想必须符合逻辑,同时又能有所创新和突破,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是否可以检验,检验的形式可以是实验检验,也可是资料的查阅检验,或者其他可以收集证据的检验。例如,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对“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的问题,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⑴增加;⑵减少;⑶不变。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通过小组讨论,针对探究的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设计可操作的步骤;考虑影响实际结果的主要因素,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有较详细的实验过程计划。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刚开始困难较大,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具体指导,使学生掌握制定计划的基本要素。

4、通过实验与资料查阅,获取事实、收集证据。使用有关器材进行实验,通过观察、比较和测量,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的结果,在多种信息中选择有用信息。运用调查、资料查阅等方式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证据。

5、检验与评价。将收集的证据和化学知识建立联系,分析、处理观察和测量的实验结果,得出符合证据的结论,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决,并与猜想和假设进行比较。检查和思考探究计划的严密性,证据收集的周密性,以及解释的科学性,并对结论的可靠性作出评价。如果结论与设计不吻合,应重新确定探究方向、制定方案进行探究。

6、表达与交流。用语言、文字、图表和模型等方式表达探究过程和结果,表达探究计划以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形成的见解,倾听和尊重他人提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并交换意见,认识表达和交流对探究活动的重大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探究过程都包含上述要素,有的探究过程可能只包含其中的几个要素,有的探究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会更多,而且也不一定按上面呈现的顺序进行。

二、探究教学的特征

探究教学作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模式,在其处理理论与实践、结构与功能,以及教学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方面具有下述特征。

1、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的。探究教学不是先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再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加以验证,而是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构起新的对自然的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2、探究教学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才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在探究教学中,证据是学生通过探究获得新知的关键所在。同时通过证据的收集、从证据中提炼解释、将解释与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等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推理及批判思维能力,也使学生懂得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工作以及如何通过探究发展并获得新知的。

4、重视合作学习。在探究教学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计划、分组实验和调查,需要讨论和意见综合等合作学习。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会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探究方法指导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中设计了66条探究活动与建议。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呢?以初中“钢铁生锈”的探究为例说明。

问题:钢欣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充分思考提出假设:⑴钢铁生锈是因为与空气接触,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所致;⑵钢铁生锈是因为空气中有水蒸气,水和铁起化学反应所致;⑶钢铁生锈是因为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于铁的结果。

2、指导学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⑴取一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向里面放入一枚铁钉,然后塞紧试管口,使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⑵再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放入一枚铁钉,注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钉只与水接触;⑶取第三支试管,往其中放入一枚铁钉,然后注入蒸馏水,不要浸没铁钉,使铁钉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

3、引导学生观察铁钉生锈情况:在实验后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解释和探究结论[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或在隔绝空气只与水接触的情况下均不生锈,而当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时便会生锈。因此,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主要是其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4、再要求学生对探究的结论作反思和评价:考虑实验结果和经验认识(或猜想)是否吻合?实验收集到的证据是否充分?

5、最后研究怎样表述问题的结论并和同学交流,看看其他人怎样探究?他们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他们如何表述结论?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3

一、认清教学目的

普通高中的绘画教学,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入门式的。不可能指望同学们通过普通高中的绘画教学就能成为一个比较专业的绘画人员。

笔者觉得,普通高中的绘画教学只要达到几个目的就可以了。一是让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绘画来远离枯燥的知识学习,陶冶情操,提高一下自己的美术修养;二是让学生对物的造型、对美学有一个认识,锻炼动手能力;三是让一些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从而热爱上美术,对以后更深入地从事美术相关活动有一个启蒙作用。

二、选择主要课程

平心而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不是高考课程,更不能直接培养出专业美术家。所以,在课程的选择上,必须注意基础性、入门性。

在现在高中的绘画教学中,多数老师都选择了专业授课课程,笔者认为是不可取的。其实,大多数学生都不是专业艺考生,单纯的艺术专业课程,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多少吸引力,他们反而会因为自己在美术方面的欠缺,产生逆反、厌恶心理。所以,高中美术教学在课程的选择上,必须恰当,必须有别于美术专业课程的学习,选择入门容易、实践容易的课程。

对一些绘画方式而言,同学们的接触可能会多些。不少同学甚至节假日也曾参加过各种美术培训班学习。比如素描、速写,可能是最简单易学的内容了。这两门内容学生自己可以预备一些必要的绘画用具,而且讲解相对容易,内容也不太深,便于学生理解。其他的,比如做些纸版画、吹塑纸版画等,用同学们用容易找到的材料来进行绘画练习也很可行。一定要认清,高中的美术绘画教学更多的是通过体验让学生对绘画有所理解和熟悉。

三、改变教学方式

我们现在的绘画教学,主要开展的还是传统的以技能技法为主的教学。在课堂上主要是临摹著名的作品,在素描中主要就是在教会基本技法后画石膏像,等等。这种教学方法,对普通高中的学生毫无吸引力,也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方法。

例如,画速写卡通漫画。卡通漫画是当今大多数学生所喜爱的一种绘画形式,很多学生都喜爱临摹,而且这种形式是可以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的。笔者认为,在课堂上可以选择一些深入人心的形象,让学生来临摹。但同时,也要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如不同手法所体现的的不同风格,各种表情的不同表现手法,等等。最后,要避免完全的照搬临摹,也要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

再如,让学生来画服装设计图。实用美术是现代美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对人物比例、色彩、饰品、整体搭配等要素的掌握。女生一般会喜欢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在她们中间开展评比,充分展现每个学生的审美观,在生活和艺术之间搭起一个桥梁,让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老师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服装设计图,指明灵感来源和具体的表现手法、方式以及主题,并请学生来评议。

四、绘画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其实,绘画与许多学科是紧密相连的,可以利用这种联系,进行绘画的教学。谈到学科联系,说到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人们想到的更多的也是它与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其实,绘画与很多理科课程也有很多联系。

素描实际操作的绘画教学与数学知识联系紧密。学生作画前的观察方式就需运用到几何形体、几何透视和比例关系等数学知识。如物象在观察时会出现“近大远小”的规律,这就需要讲解几何透视法里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尤其是素描中,当接触到人的头部时,要引导学生把整个头颅看成是两个卵形的组合,眼睛看成是球体,鼻子看成是梯形的方块体,嘴看成是圆柱体等等。

作为一个美术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为真正落实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一线教师不能只单打独斗,教美术讲美术,而要积极探索、尝试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之融会贯通,才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五、小结

高中美术绘画教学,一定要把握学生心理,重新认识高中美术绘画课程。只有从新的教学目的出发,才能搞好高中美术教学,让师生双方都感到满意。

参考文献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4

面对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人类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可以说,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指导我国社会发展的理论武器。作为发展之路的艰难探索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有着鲜明的“新”、“维”、“度”。

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之“新”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实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些论述都是真理。然而,有些地方或部门片面追求GDP 增长,把物质利益或财富、金钱的获得看作是发展的标志、政绩的标准,而无视在资源和环保上的代价,忘却了GDP 的增长是为了“人”。当前,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经济增长并没有消除贫困、失业和不公平现象,相反,却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和社会冲突加剧,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当前,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加速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但这个“总体”实际是一个平均的概念,在这个平均的背后,还掩盖着许多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全面。也就是说,总体达到了小康水平,不是建成了“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的小康社会。

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广大人民既应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也应是社会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享有者。所以,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发展指向:“以人为本”。也就是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最终目的。当然,“以人为本”不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断言人的需要和利益是最高的,甚至是唯一有价值的和重要的,因此对非人类实体的关怀仅限于那些对人类有价值的实体。相反,“人本”意味着不“以神为本”,或“以自然神为本”;不“以官为本”,或“以上为本”、“以权为本”、“以管理为本”;不“以钱为本”,或“以生产为本”、“以GDP 为本”;也不“以大自然为本”,或“以生态为本”。可见,“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也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协调,人虽居于主导地位,是管理者,但决不意味着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不守自然规律而随心所欲地驱使自然,安排自然,而要求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走信息化、生态化的新型工业化文明之路。因此,我们必须警惕人类中心主义滑入“绝对人类中心主义”,显然,“以人为本”体现了二者的平衡,体现着人们对发展问题的真理性把握的智慧。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之“维”

首先,“全面、协调”体现了“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事实表明,如果片面追求经济价值而不顾及其他,那么就必然会引起生态、社会等价值的流失和缺损。这是因为事物间存在普遍的物质(包括质量和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的相互作用。就相互作用必然引起参与相互作用之事物的物质和信息结构的改变这一情景来看,凡是相互作用过程都必然会伴有价值关系发生,因为价值关系存在的范围、相互作用存在的范围与事物(包括物质的和信息)存在的范围具有同样的普遍性和广泛性,而世界更是作为普遍联系着的统一体存在的,也就是说,价值现象绝不仅仅存在于以人的世界为参照的主客体关系中,它乃是一切事物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对价值范畴重新界定,也就是价值是事物(物质、信息,包括信息的主观形态———精神)通过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实践已经表明,把价值存在的范围限定在以人的世界为参照的主客体关系的领域是一种片面的理论,仅仅在人的世界里无法找寻到解决全部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的答案,更不用说生态环境问题的答案。但不可否认,自然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与人和社会的价值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价值作用决不仅仅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多向的,并且有正价值、负价值、中性价值之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各种价值关系,全面考虑各种发展中的价值因素,进而真正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科学发展的价值诉求。同时,我们还要协调各种价值关系,统筹各个方面的发展,力求实现正价值,避免产生负价值,以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总之,“全面、协调”发展的含义是强调在社会整体发展上,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价值的前提下,把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荣,维护生态平衡作为根本的价值尺度和目标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制定各项重大政策和规划时,要始终注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始终注意人、社会与自然关系中各种要素的协调发展,一切以促进“人—自然—社会”的统一和谐、全面发展为依归。

“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人类对发展的真理把握的巨大进步。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过程,可以说是对时代所传递的人类发展安全的价值真理的认识过程。

真理是人们对事物的存在、变化、发展的度与规律等本质规定的把握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这又是一个信息活动过程,它是对认识对象的“度”与规律等本质规定的信息度的把握。真理信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信息体,是实现了的信息的质与量之度的统一,是事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在实践中实现了的辩证统

一。时展所传递给我们的信息表明,在一定限度内,发展是对生存的完善和促进,但超过这一限度,发展就反过来构成了对生存的威胁。这个“度”既包括发展规模也包括发展速度,映射在自然界,就是地球生态系统吐故纳新、自我修复的能力范围,也就是生态阈值。生态阈值是客观存在的,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超越了生态阈值,就可能发生波及整个人类的灾难性后果,并且这个后果是不可逆的。

实践证明,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与仅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中心”的发展观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不可持续的发展既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更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需求的能力。发展的真理表明发展必须保持地球的负荷能力,保护地球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减缓非可再生资源的衰竭。总之,“可持续发展”表明了发展观对人类整体与长远生存安全的关切。

因此,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发展要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点要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倡导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实施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生产,开展无害环境管理、发展循环经济等工作,这些都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真理对我们的实践要求。

三、“生态规律”:科学发展观之“度”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积极的、求实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发展观,它更加强调发展要“好”字当头,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发展的科学之度其实就是在发展进程中强调发展的生态伦理,遵循发展的生态规律。

质、量与度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纯粹的量的分割是有一个极限的,到了这个极限它就转化为质的差别”。〔1〕(P313)“在这些关节点上,运动的量的增加或减少会引起相应物体的状态的质的变化,所以在这些关节点上,量转化为质。”〔1〕(P314)这是因为变化超出其限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度是和规律范畴一样的范畴,认识了一事物的度也就是一定程度上认识、把握了规律。所以,对科学发展的生态规律之度的把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人们掌握真理的关键是一个在实践中把握事物存在发展变化的“度”的问题。马克思深刻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P47)因此,人也要按照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时候,能够按照自然规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并维护自然,在充当生产者的同时又具有维护者的主体地位。

正如彼得·弗莱布所说,科学家现在知道人与动物分离的断层并不像从前那样,任何对人的独特性的定义显然只是基于程度上的差别。这样,生态伦理要求我们自觉认识人的“度”在什么地方。所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重点,体现在对“生态伦理”的科学认识。

人之“度”要求我们敬畏自然。现在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已极其发达,人类已经具有了毁灭人类自身的能力,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许多人自然地产生了无须敬畏自然的思想,甚至有人蔑视自然。然而,我们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倡导敬畏自然。这是因为,在大自然面前未被我们人类探察和认知的领域太多了,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不可否认,对于无限的宇宙、自然,人及人类历史是有限、有“度”的,或者说人类掌握的真理永远是相对真理,在绝对真理面前,不能不有敬畏的前提。

然而,“敬畏自然”的“人之度”要求我们不能“回避”矛盾,更不是“无为”和“消极怠工”,而是一种“从义出发,利以义取”、“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态度,要节制和规范人类对自然开发利用的不当和失范行为。要求人们从整体上、本质上重新审视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复杂关系,树立新的价值观,以全新的生态思维方式,重新调整人类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活动,促使人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根源于、服从于生态环境系统,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的有序、协调、健康、持续的发展。同时,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保护、尊重和发展生态,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当前,信息化、工业化、生态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经过改革开放30 年的发展,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我国的“三化”融合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面对信息化的发展历史机遇,我们要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和生态化三者的融合,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加快实现和谐社会的历史选择。

总之,发展观是关于发展问题的理性认识,一个国家和地区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只有正确的意识被付诸生生不息的生活世界,才能真正变为创造世界的现实力量。为此,我们应该真正领会科学发展观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化认识,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从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新”、“维”、“度”。

〔参考文献〕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实践创新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目前已能够转变角色和改进教学方式,并对提高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做几点尝试。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科学化。注重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学习方式,提出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提供充分从事化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化学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化学活动经验。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化学探究的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应用课本中的联想、质疑为载体,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感到学习与生活很贴近,以积极主动的“我要学”的心态投入学习中。情境创设要积极创设趣味化、生活化、开放的且富有探索性的情境。

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堂上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引导和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判断,随着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思考和投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了。例如,教学必修课本“氮的循环”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先提出一个悬念性的问题:在新疆与青海两省区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有时牧民和牲畜进入后,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皆遭雷击而倒毙。奇怪的是这里的牧草茂盛,四季常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然后,让学生思考、分析,解开这个谜。课堂教学内容中设置悬念,把化学知识跟人文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课堂互动式教学,不仅大有令人耳目一新、情趣昂然之感,而且能产生引人入胜、记忆深刻之功效。

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大大提高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二、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化学教学是以实验探究为主题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学生回答或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肯定、表扬、商讨等文明用语,给予鼓励,以展示教师特有的认知与情感协调的教学艺术,共同参与学生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习伙伴。

例如: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烷烃、烯烃同系物结构和性质的教学过程,教师根据“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观点,可首先安排学生总结烷烃和甲烷结构的相似性,进而使学生通过甲烷的性质推出烷烃的基本性质和规律;其次,可联系教材中烷烃的沸点、密度数据,让学生讨论得出烷烃同系列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再次,开展联系实际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碳原子数和沸点范围的数据,巩固烷烃同系列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体现主体性。注重直观、注重操作,使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应用学具,相互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主体性。让学生说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不要用教师的活动代替学生的活动;不要用少部分学生的活动代替全体学生的活动;既要让优生回答,更要让一般学生和后进生回答。

三、全方位进行学习评价,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

在评价学生的化学学习时,既要评价学生化学学习的结果,又要评价他们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评价学生化学学习的水平,又要评价他们在化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评价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例如: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第一章教学后,可安排学生结合元素周期律所学内容,通过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元素周期律的科学价值》。第二章教学后,可安排学生用泡沫塑料制作电子云模型或用计算机软件甲烷、水、氨气、二氧化碳等分子立体模型。第三章教学后,可安排学生用橡皮泥和牙签制作氯化钠、氯化铯、金刚石、金属原子堆积模型。通过借助不同方法,让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都有用武之地,加上老师恰当的评价,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化学学科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化学学科观念;CO2气体制取;教学片段;化学价值观;化学方法论;实验观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0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04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1]化学教学是让学生识记、了解更多的化学知识,还是以核心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以获得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面对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化学的学习是期待化学知识量的累积还是以化学观念为本的能力提升?答案不言而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化学教学,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影响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学科观念应当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首要目标[2]。

观念是深藏在知识背后的一种思想,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智慧[3]。化学学科观念是学生对化学学科认识的结果在头脑中的反映,是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逐步提炼概括出来的一些超越事实性知识的基本认识。内容涵盖了化学学科本质、基本规律以及化学学科价值等,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它不仅能让学生洞悉化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使得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统领与整合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从化学学科的视角去分析、处理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生活事情,对化学学科有客观积极的认识,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之后,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其科学素养的一个部分。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中学生,化学学科的知识储备量的相对不足,导致他们缺乏对知识背后蕴含的学科观念与方法的领悟,不能把握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学习表现为对事实、概念、原理的简单记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往往浮于表面,在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思路与方法,这对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超越具体的学科知识,将教学重心转向对学科核心知识与结构的深层理解。只有让学生明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通过对具体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反思应用,才能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同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去进一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化学学科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本学科中要掌握的知识外,还要帮助他们建立什么样的化学观念?怎么帮助他们建立化学观念?如何通过化学观念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下面结合“CO2制取的研究”的教学片段探讨学生化学学科观念的培养。

二、教学片段及分析

1. 巧设情境,于无声处渗透化学价值观

教学片段1:

【师】[猜一猜]它是什么物质?

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大棚作物的气肥;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晚会导演说更不能少了它;化工专家称它“多才多艺”;饮料业师傅说它“够气够味”;气象学家说它能降雨;而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

【生】CO2

在初三学生的印象中,对CO2的情感和O2是不一样的,通常认为O2对人和大自然是有益的,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传递正能量,而CO2则更多是与温室效应、窒息等负面效应联系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如谜语、游戏、故事、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创设教学情境,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吸引学生的注意,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让化学学科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近距离接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开始学会如何正确认识事物,初步形成从化学学科的视角认识观察事物的思维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于无声处渗透化学学科的观念。同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中心、实用性的和创造性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上述片段中一些鲜活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了CO2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也让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更清楚了为什么要研究CO2,进而为后面的CO2制取的研究作铺垫。

2. 交流讨论,合作探究中体验化学方法论

教学片段2:

【师】[议一议]在已学过的反应中,有哪些反应能生成CO2呢?能用于实验室制备吗?

学生讨论,交流心得,教师点评后投影展示:

【师】很遗憾,上述反应因为生成的气体可能不纯、反应条件较难满足、难控制、原料不易得、价格等原因,都没能上榜。下面,再向同学们介绍几个能够生成CO2的反应,请按照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后,看看能否找到适合于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

[做一做]学生分组实验,记录现象,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制得的气体较纯净;反应条件易满足;反应易控制;反应速率适中;原料价廉易得等。综上所述,上榜的应该是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故将该反应确定为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反应。

教育的本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上述片段中“议一议”环节中学生通过对已学过的能生成CO2的反应思考,在讨论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而“做一做”则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切身体验控制变量法这一学科思想。控制变量法是中学化学中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可以使研究的问题简单化。当有多个因素影响时,往往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可以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多个因素逐一进行探究,然后再综合归纳得出结论。通过引导讨论,对比实验,及时小结,最终完成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确定因素的完整建构,同时使学生形成自觉的探究习惯,从中感悟到学科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思维品质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学科观念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巩固和提升。

3. 层层推进,螺旋式上升形成化学实验观

教学片段3: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相信你会思考]

在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氧气的实验室制备的两种方法,请同学们回忆相关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如何确定O2的反应装置?(2)如何确定O2收集装置?

小结让学生体会并思考实验室气体制取装置的设计思路?

[相信你会设计]

【师】现给出若干种实验仪器,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来。愿意试一试吗?如果你还有其他的合理的实验装置,也可画出实验装置图。

媒体呈现仪器,学生点击组装。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同时投影学生设计的其它的合理装置)

[相信你会操作]

【师】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包括哪几步呢?

学生思考并讨论归纳操作步骤。实验步骤:连、查、装、收。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相信你会总结]课堂小结(学科知识、方法论)

[相信你会实践]家庭小实验(课后作业):

制备一瓶二氧化碳。下节课展示你的成果并交流实验方案。

提示:水垢、鸡蛋壳、石灰石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

……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最重要特征,实验观也是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之一。化学实验是根据实验目的在人为特定的实验条件下变革化学实验对象的状态或性质,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各种化学学科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化学理论运用于社会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其意义在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从而认识物质和利用物质,创造和合成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服务于社会。化学实验也是检验假设和发展假设,形成化学概念和理论的实践基础。上述片段中的几个教学环节中知识与观念的形成如表1。几个环节层层推进,学生拾级而上,实现由简单模仿到灵活选择,再自己设计并解决问题,螺旋式上升,逐渐形成自己的化学实验观。

三、思考与建议

布鲁纳曾指出:一门课程在它的教学进展中,应反复地回到这些基本观念,以这些观念为基础,直到学生掌握了与这些观念相伴随的完全形式的体系为止[4]。“每一个知识上都镌刻着观念”[3]。现阶段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写通常是侧重学科知识,而学科观念、学科思想方法等这些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较少在教材中注明,这种处理方法出发点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感悟、体会,但由于学科观念、学科思想方法的隐蔽性,我们教师尚且不能充分了解学科知识中隐藏和承载的学科观念的全貌,更何况刚开始接触化学的中学生。国外研究表明,显性教学比隐性教学更有利于学科观念的构建,因此需要我们教师深入挖掘学科知识背后的学科观念和思想方法,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当然学生的学科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不断深化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希望更多的化学老师关注化学学科观念的教学,给学生提供超越事实的高水平思维空间,让学生牢固建立起基本的学科观念,成为终身学习的利器,提高学科素养,让“叶诗文服用兴奋剂‘一氧化二氢’”等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王磊. 观念建构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 化学教育,20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