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1

A. 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B.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 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2. 2014年“京杭大运河”将作为世界上最长、工程量最大的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各国之所以重视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

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现代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④其存在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 法国媒体的报道通常不夹带他国文字,因为他们认为使用本国文字就能把要说的表达清楚。我国媒体却出现诸多如TQC(全面质量管理)、CCTV这样的表述,反而让很多人不明白。有语言文字专家指出:这不好。这种观点是在呼吁国内媒体( )

A. 需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B. 需要做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C. 需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D. 需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 母亲节(5月9日)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呢?日本人送给母亲红石竹,泰国人送茉莉花,大多数国家通常送康乃馨,而中国人则以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在这一天,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蛋糕、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这说明( )

①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无国界,民族节日所具有的特色正逐渐消失 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 2013年暑期档最受期待电影榜首《钢铁侠3》由迪士尼公司出品,在中国上映的头五天,收入已近4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总票房的82%,让同期电影成为了炮灰。上述数据说明( )

①外来文化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②要增强我国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③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④文化交流是繁荣民族文化的根本途径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6. 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 )

A. 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 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

C. 相互尊重、推陈出新

D. 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7. 郑和首次下西洋距今已有600多年,600多年前郑和七次率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28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先河。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②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③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④从古至今,每一次文化之旅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 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都受到流传千年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广泛影响与孔子设立私学、广收门徒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儒家思想是重要的教育思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9. 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他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 )

A. 商贸活动 B. 人口迁徙

C. 教育 D. 口语传播

10. 2013年1月“微信”注册用户突破三亿,其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下列对包括微信在内的网络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 )

A. 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

B. 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11. 从“欢乐春节”到上海世博会,从俄罗斯“汉语年”到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从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到瑞士“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中国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 )

①加深理解,密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②促进世界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④博采各国文化的长处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2. 在参观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需要确定一组体现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

A. 相互借鉴 加强融合 维护文化安全

B. 和平相处 文化渗透 提升文化软实力

C. 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弘扬传统文化

D. 相互尊重 和睦相处 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13. 针对当前影视泛滥的古代格格、后宫争斗、皇帝、皇太子秘史等。有识之士担忧:中国文化,特别是文艺将何去何从?下列对传统文艺认识正确的是( )

A. 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典型建筑为代表

B. 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传统文艺的造诣,现代人是很难突破的

D. 对传统文艺要坚决抛弃

14. 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这启示我们( )

A. 传统文化是优秀文化,应全部继承和发扬

B.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

C.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应继承和发扬

D. 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取缔

15. 北方封闭华丽气质的京式四合院,苗族开敞的吊脚楼,傣族秀丽的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蒙古族的蒙古包,云贵高原及广西地区的干阑建筑、石头寨、风雨亭等,这些姿质各异的建筑,这些不同民族文化特征的建筑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建筑文化,给人以强烈的感性冲击。由此可见( )

①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民族建筑的多样性②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建筑是民族的文化记录,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保护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6. 没有本民族的灵魂又何来创新?经典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娱乐片,除了名字与原著相同之外,其他都改的面目全非了,这算是创新吗?当下,最重要的是让中国人都热爱和熟悉自己的传统文化,而并非无厘头的创新。网友的观点表明( )

A. 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B. 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C. 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 创新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17. “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 ④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在今天追求和平发展的世界体系中,仍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据此回答18~19题。

18.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当前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与中国古代的“和谐”是一脉相承的。这是对我国古代 的继承。( )

A. 传统建筑 B. 传统文艺

C. 传统习俗 D. 传统思想

19. 中华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家和万事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基本特征。在今天追求和平发展的世界体系中,仍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这启示我们( )

A. 传统文化是优秀文化,应全部继承和发扬

B.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

C. 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应继承和发扬

D. 对于传统文化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取缔

20. “只要您身怀绝技,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其强调了( )

A.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B.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 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D. 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

21. 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他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段话表明( )

A.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 艺术创作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 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来源

D. 艺术创新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

22. 《唐山大地震》在创作拍摄上借鉴了国际上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并将传统特技和数字科技有机结合,使影片有了相对完美的艺术和技术呈现,再现了当时的景像。这说明( )

①文化形态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②创新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③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3. 《梁祝》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用西方的音乐形式诠释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是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这说明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坚持的原则是( )

A.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 交流、借鉴、融合

C.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24. 2013年2月11日是中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5周年纪念日。《汉语拼音方案》采用世界上通行的拉丁字母为汉字注音,拼写汉语。这是( )

A. 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中西文化趋同的表现

B. 弘扬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表现

C. 借助大众传媒,促进中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表现

D. 吸收借鉴外来文化,进行文化创新的科学尝试

25. 2013年6月9日,武汉东湖端午文化节精彩启幕,除了“品飘香糯粽”、“看龙舟竞渡”、“观祭祀大典”等传统活动外,中华儿童画龙舟大赛、“艾”相随大型民俗相亲会也受到广大游客欢迎。这表明( )

①传统民俗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③传统文化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流失,亟待保护。抢救和保护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立法保护。2012年12月1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正式实施。这部法规对于全面推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出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重要意义。

27.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敬仰的先祖,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轩辕黄帝逸仙之日,也是中华儿女拜谒人文始祖的传统祭日。2012年10月23日, 来自海内外的万名中华儿女聚集在黄帝陵前,举行盛大的 “壬辰重阳两岸同胞祭祀轩辕黄帝典礼”,祭拜共同的祖先黄帝。对此,有人认为,祭拜祖先是封建社会的落后习俗,现在都21世纪了,再举行这种祭祀仪式毫无意义。

你如何评价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你的观点。

28. 2013年6月7日欧洲部分孔子学院联席会议在意大利举行。来自欧洲19个国家的72所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的大中学校校长、中外院长以及部分中国合作院校的代表汇聚一堂,互相交流办学经验,共商孔院发展大计文化的交流作为一种“软实力”,具有其他交流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大国普遍重视利用文化手段来展示本国文化,宣传自己的价值观,提升本国的影响力。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主动置身于国际文化交流之中,是责任,也是使命。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是责任也是使命。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不辱这一使命?

29. 材料一 目前,我国相当多的文化产业生产过程仍沿用传统手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加快推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在影视、出版、演艺等领域的运用,提高工艺创意内涵和技术装备水平,改造、升级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材料二 发展文化产业要适应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新要求,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使精神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2

【关键词】 翻译教学;英语教学;重要性;完善途径

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的同时,也是世界第一通用语,其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我国与其他各个各个国家的交流。翻译是对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其翻译质量将直接决定着双方的交流结果。与此同时,翻译能力作为语言综合运用的基本技能,在英语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翻译教学的开展,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做到“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在此,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途径等三个方面出发,针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以下简要分析: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其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授学生语言分析方法及优化当前的英语教育功能。翻译教学作为一门新的教学课程,与英语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翻译现象,能够有效的反映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状况,还能帮助大学生深化英语认识,在提高学生自身翻译能力的同时,还能使其积极的投入到今后的英语学习中。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大学英语教学应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学习基础,使其在日常学习中,能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而对翻译的基本要求则为“能借助字典或其它的工具,能将汉语材料翻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的语言错误。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通常呈现出“会写不会说”的局面,甚至一些学生通过了各种级别的英语考试,但在口语翻译的过程中,却表现出“哑口无言”的状况。而翻译教学的实施,则能有效的改善这一现象,在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水平。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传统的翻译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即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了,翻译能力自然就会上去。这种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了“高成绩、低能力”的局面。英语翻译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灵活的运用学到的应用知识进行沟通交流,在提高自身英语综合水平的同时,还能为其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往往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学生在具备高质量的应用水平时,却无法正常的对其运用。

2)把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混为一体。穆雷(1999:114)指出,在教学翻译中,翻译是外语教学的附庸、教学的手段而非教学的目的。如果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检测学生的掌握的程度,那就是属于教学翻译的范畴。如果学生达到一定程度后,专门开设翻译课,按照翻译教学的要求进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这才叫翻译教学。翻译教学与应用教学的区别在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沟通、文化习俗以及生活习惯等几个方面,翻译作为一门社会迫切需要、实用性极强的科目,受到人们的青睐。由此就需要教师在应用教学中,能够将翻译教学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还能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做好铺垫。

3)基于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的概念的模糊,所以教学的导向性标准也存在着不同。翻译课堂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局限在书本课后的单句翻译题上,或者是本单元出现的重点单词和短语上,目的只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单词。而实际上的翻译教学课堂,要侧重翻译技巧的提高,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理解中英文化的背景的差异等。所以按照前者的教学模式,很难培训出适用社会的高级翻译人才。

4)教师与学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作为英语老师,他们也许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和技巧,但是他们由于缺乏实战性,而且也缺乏其它专业的知识,所以他们的翻译教学比较笼统,而且缺乏实用性。尤其是大外的英语教师,工作量很大,基本上面对的都是大班教学,班级的规模很大,所以他们也很难静下心来从事翻译教学的研究与改革。老师是教学的引导者,而我们学习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生的水平差异相差很大,而且学生对翻译的认识也是不够的。他们认为翻译不就是一个词汇的堆积,语法知识掌握的检验而已。他们孰不知翻译牵涉到专业知识的积累,语言能力的掌握等。所以认识的不够导致行动的不积极,所以翻译教学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三、完善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途径

针对上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在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同时,还能为其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具体分析如下: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3

关键词:《百家讲坛》;精英大众化;文化“自救”;文化责任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0-0036-02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以“构建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为宗旨的《百家讲坛》,试图依靠一种形式上面向中上层知识分子的讲坛形式,构筑一所全民的大学、一所开放式的大学,使普通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专家学者的风采。在经过不断的探索和革新后,《百家讲坛》在2005年中国电视节日榜上跃居年度节日黑马,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电视讲坛节目。为什么原本枯燥无味的科教节目能够突然火爆呢?又是何种运作模式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一种的成功运作模式:精英文化大众化传播。

一、《百家讲坛》运作模式分析:精英文化大众化

时代的变迁中由于社会环境和整个社会文化生物链断裂,我们的社会没有一个有效的渠道,可以把我们民众需要的历史和文化主动的介绍给他们、灌输给他们,而《百家讲坛》成功地找到了一条高深学问与平民之间的通道,即精英文化大众化道路。它打破了传统的“雅”与“俗”楚河汉界不相往来的局面,成功的把精英文化用面向大众的格式进行了“包装”,实现了二者的和谐共生。具体来看,《百家讲坛》以大众化的道路来传播精英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妥协。

从《百家讲坛》的宗旨定位变化看,《百家讲坛》其实是高雅的学术向受众和收视率的一种妥协。在讲坛开办之初确定的宗旨是“文化品味、科学品质、教育品格”的精英文化“三品”高定位,结果因为收视率等原因经过了三次改版,内容历经了由“系列专辑”到宽泛零散节目的转变;学术性、专业性向大众化偏移;主讲人也由杨振宁、丁肇中等科学泰斗向易中天、刘心武、金正昆等文化生活“讲学大师”转化;受众也由“教育金字塔”顶端向底端初中文化水平以上的人们扁平式发展;同时采取简化文本的方式,抽取主题中比较有趣味性的内容进行加工后传达给大众。

2 “开放式大学”讲坛保留精英内涵。

《百家讲坛》的节目内容主要涉及和仿照名校有影响的专题讲座、主题演讲;社会各界学者、名流的演讲;强调学理性与实用性、权威性与前卫性并存并重,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从而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虽然现在主讲的内容学术性已经大大降低,但主要还是关于历史、国内名著、礼仪等实用性精英文化内容,并且这些内容正是普通受众和社会关心的文化精英,这也从根本上保障了大众化精英内涵的定位。

3 大众化受众定位。

《百家讲坛》几经摸索,终于确立了真正的大众化受众定位,将收视群体设定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百姓”,内容也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贴近观众的口味。

4 电视剧式的大众化运作方式。

故事性题材:因为《百家讲坛》与电视剧一同竞争收视率,观众的日光成为关键。因此,必然把讲座当作一种“故事”来讲,这就决定了在题材上要选择那些具有矛盾冲突、可以挖掘故事的题材,《清帝十二疑案》的0.57%的火爆收视率就充分反映了故事性题材开发的成功之处。

海选主讲人:《百家讲坛》利用了“名人效应”,邀请的嘉宾一般都是在各学术领域自成一“家”的人物,名家的魅力都非同一般。《百家讲坛》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在改进过程中,对主讲人的选择也由学术建树核心转向学术研究和演讲艺术并重,同时在节目审核过程中,语言通俗化运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百家讲坛》在录像前都要与主讲人做到最深入的沟通,让专家尽量讲得通俗化。

影视化预告:《百家讲坛》注重多种方式节目进行推介,用一些技术手段将“节目预告”之类的短片编排得有声有色,让观众对所要收看的节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对现有的栏目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摘要,极大的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二、精英文化大众化之路必要性: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彼此“自救”

1 精英文化传播陷入困境:狭窄受众的先天不足和过大的心理更新、认知基础。

精英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知识分子所精心创造、传播和分享的文化,主要表现为价值规范性、文化启蒙性和批判构建性。由于精英文化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主要形态,是“经典”和“正统”的解释者和传播者,因此其传播方式和社会大众有很大的距离,基本没有进人大众的视野,进而造成了一种社会大众和社会小众知识分子之间的断层。比如我们的民族精英文化京剧、越剧等传统精英文化已经濒临灭绝;国学研究被外文研究远远的压在了下面;精英的学术专著无人问津、发行量渐少;从全局看,精英文化都处于传播、传承的深度困境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其狭窄受众的先天不足和过大的心理更新、认知基础。

2 大众文化内涵缺失:文化样式的“无核”复制。

大众文化是而向社会大众而创造的―种消费文化,主要目的是娱乐和消遣,大众文化消费只是―种快乐的体验而非冷静的思考,因次其具有狂欢性、集体性、平面化、商业性、世俗性等特征。大众文化开创了文化多元时代,内容、形式、传播手段、接受主体、生产和消费都达到前所未有的多元与广泛。商业价值与大众传媒使得大众文化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平而化、反深度、复制、拼贴不断的挤压着精英文化的生存空间,从文化边缘日益占据文化的中心。

总之,在这样一个精英文化陷入严重的传播困境时刻,向大众文化学习扩大受众是一种必然,同时大众文化内涵缺失的现状必须吸收精英文化的内核,才可能促进其跨越式发展。因此,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联合即精英文化大众化传播成为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彼此“自救”的必然出路。

三、文化责任实现的必然要求:精英文化大众化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4

在我国政府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后,民族地区开始重视全面协调发展。但如何把效率与公平问题统一起来,是当前民族地区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民族地区现代化坚持不平衡发展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相统一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成为必然选择,即民族地区在非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追求协调发展,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与协调发展战略的有机统一,是科学发展观在民族地区的具体贯彻和运用。

(一)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是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非均衡发展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让有条件的地区、领域、行业乃至企业首先得到发展,然后带动其他地区、领域、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有效发展。民族地区的实际发展条件决定了走非均衡发展道路是其必然选择。民族地区主要指内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国家经济区域的划分属于发展最为落后的西部地区。虽然经过改革开放的多年发展,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文化条件落后,极大限制了民族地区的全面协调发展。民族地区只能集中有限资源,实施重点突破式的发展,然后再由点到面全面发展。同时,民族地区内部,各个地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等在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各个方面发展条件的不均衡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这就决定了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依据现有条件发展产业。走同步富裕、均衡发展之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行不通,依据自身条件走非均衡发展之路是必然选择。

(二)坚持协调发展战略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

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协调发展是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关键。民族地区必须把自己与发达地区相联系,把自己纳入更大范围的经济联系,为自己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外部力量。这是由民族地区的特殊条件决定的。民族地区具有如下特点:“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是中国贫困面积分布最广、贫困人口比例最高、经济发展差距最大的地区,而且还是中国知识资源严重不足、人类发展程度处于极低水平的地区。”这样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无管理经验的发展条件决定了民族地区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发展,即使集中全部力量在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也无法获得足够的市场。因此,建立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实现更大范围的经济合作,是民族地区实现发展的关键。民族地区发展条件的非均衡性要求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强调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发展是硬道理”。但目前民族地区在发展中形成的矛盾已经对本地区的发展构成威胁。因此,民族地区既要坚持非均衡发展,又要在发展中不断协调各方面的矛盾,二者的统一我们称之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市场为基础,坚持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是民族地区快速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最佳选择。

二、民族地区现代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具体途径

(一)对外联合,加强区域合作

积极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等政策推进民族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合作。封闭只能导致落后。民族地区必须主动走出狭小区域,实现更大范围的区域合作。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对口帮扶、相互合作是中央定的战略决策。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合作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产业和产品,形成地区间优势互补、各展所长、各具特色的分工格局;二是在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合作中应坚持错位发展,当好配角,主动承接发达地区需要向外转移的产业。积极利用民族地区的地域优势和民族优势推进国际合作。“国际经济贸易集团化、区域化、专业化、全球化倾向日趋显著,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东北亚经济圈、中亚经济圈、伊斯兰经济圈、中南半岛经济圈的发展态势。”全球化给民族地区发展带来的最大机遇是能够充分利用全球知识、全球资源、全球市场,用以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而民族地区开展国际合作有着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甚至是民族优势。我国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疆地区,与其他国家直接接壤,处于国际合作的中心位置。有些民族地区甚至与相邻国家或相邻国家的地区同属一个民族。如中国东北延边地区的朝鲜族与南韩、北朝鲜就属于一个民族。这些有利条件为实现国际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民族地区可以利用本地优势和全球化发展机遇,培育地区自身的发展优势,加速现代化进程。

(二)对内优化,突出发展先进产业和特色产业

民族地区的真正发展在于建立属于自己高效率的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先进产业和特色产业。民族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如由经济全球化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使地理位置优越的民族地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直接参与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条件。经过国家多年的支持,民族地区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进步。通过东部和西部人才的交流和培训、民族地区人员大量外出打工和民族地区自己的培养,以及市场经济的人才自由流动等使民族地区具备了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人才的能力。因此,民族地区应大力吸引发达地区和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为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实现奠定工业基础。民族地区除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外,还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所谓特色产业,指民族地区依据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产业。“这里的比较优势是指由不同区域存在的不同的经济发展条件决定的,包括区位、环境、资源、科技、历史文化、外部条件等因素。”民族地区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力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使这些区域比较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转变为经济优势。如依托本区域境内外矿产资源,发展大型国际油气、天然气、钢铁、有色金属、煤化工燃煤发电基地;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发展旅游业,推进旅游休闲和创意产业发展;依托特有的生态资源农稳步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品牌;依托国际合作中的地理位置优势加快建设国际物流项目,发展国际国内双向流动的现代物流产业等。

(三)统筹安排,提高全面协调发展能力

加快推进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打破民族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不解决,不但会造成一个城乡断裂的社会,甚至连城市本身的发展也会失去支撑和依托。“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民族地区的特点是地广、人少、自然资源、农牧资源丰富多样,拥有众多发展国际贸易的口岸等。这些特点决定民族地区可以以地区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城和重要口岸为重点,以小城镇为节点建立城乡共同发展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大力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一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资源优势是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最大经济优势。民族地区除矿产资源外,还拥有大量自然景观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农牧资源等。因此,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开发多样化资源,发展绿色经济是必然选择。二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把观念革新、制度建设和提高技术水平结合起来。民族地区必须认识到只有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制定一整套相应的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的法律制度和不断提高开发的技术水平是实现循环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结语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5

[关键词]:土地轮转;金融改革;教育改革;社会保障;人口转移

一.对农业生产中劳动力价值的重新认识以及如何建立农村土地资源的轮转制度

近来对于农村土地问题的争论越来越多,多数意见认为土地所有权问题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我们认为明确土地所有权并容许土地轮转并不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问题主要是农民问题,是多数农民不知道该如何在商业化社会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的问题。一旦土地私有化,可以自由买卖,大量手头缺少现金、生活贫困的农民会立即以很低的价格出卖土地,而在出卖土地一段时期之后并不能保障自身生活条件的长久改善,这样农村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上的解决。我们说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针对中国国情对农村土地和劳动力价值的重新认识。

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二元化的社会结构中农村的劳动力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农业群体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没能得到社会的恰当评价。这牵涉到依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而形成的理论对发展中国家问题解释能力的问题,涉及到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对相同行业在国家中地位的价值判定是否应该依据相同标准的问题,它的解决涉及到是否要依据自身情况而突破传统理论的问题。

我国农业成本的低廉不是开放的国际环境下的成本低廉,而是建立在我国社会的二元化结构基础上的农村和城市两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过大造成的相对的低廉。这种低廉是与我们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相违背的,也是诸多农业问题的根源,急需改变。

参照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土地集中是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降低劳动力成本的根本途径,在我国这样的农业人口大国土地的集中是需要十分慎重的,如果措施不得力就可能引起社会动荡。如前所述土地所有权的确定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土地集中以及农民与土地分离之后的生活保障问题。

承认农民对于土地拥有绝对的使用权就可以作为土地轮转的基础,依此以农民现实承包土地为基础在乡镇范围内进行具体的土地使用权确认,颁发法律凭证。容许农村现有资金以及城市资金注入成立大型的农业公司,从事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公司依据法律程序向自愿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民征收土地,采取每年或者每月给与一定现金补助的形式把土地征用款发放给农民,在农民进城时作为基本生活保障。

农民可以按照自身意愿转让和收回土地使用权,但对于种植业这样有一定周期性的行业,随时交换土地使用权时不现实的,可以采用适当的形式如每年可以在一个特定时间段进行轮转,或者采用农业公司留取一定机动土地进行轮转的方式即可。公司在一定时期后对于已经在城镇安居的农民可以采用一次性支付的方式得到土地长期使用权,政府和农会共同对此行为进行督管。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公司进行扶持或者补助,以及针对其主体部分对于城镇化的具体措施采取微调以配合整体战略的实施。

采取这种方式的优势是:⑴实现了土地集中,为现代化农业的实施打下了基础,给中国农业生产力成本的真正降低创造了条件。⑵避免了土地所有权的争论,土地仍然属于国家所有,但国家不参与对其产业利益的分配,产业利益的分配只在原有使用者和现有使用者之间进行,操作层面仅仅存在土地使用权的转换。⑶避免了土地私有化和自由交易可能带来的农民抛售土地后失去长期保障的现象。土地使用费阶段性发放无论是对于进入城镇的农民还是继续在农村的农民都相当于一种社会保障。当然这种保障是比较低的,仍然需要农民在进入城镇后谋求新的职业。⑷给农业人口城镇化在农村方面的进行打下了基础,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保障作用,为农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改革问题

我们说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这是从社会角度来说的,它需要我们首先能够认清社会现实、了解社会需求。在我国现阶段需要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要求可以从直接增加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层次两方面入手。前者在某个层面可以理解为增加企业数量,后者在某个层面可以理解为构建新的就业形式。我们在对人才成长的研究中发现这些能力的产生需要以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增强为基础。针对于此要求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调整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在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更迅速更清楚的看清所处环境的结构,运作机制,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在具体操作中达到知行统一。那么现阶段教育改革的方向就应该是,重新构建教育的评价体系,增加教育层次,增加教育和社会就业的联系程度。

现有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并不是说高学历的人太多了,更多的是大学生本身和家长没有从以往人才培养的意识下走出来并忽略了社会发展现状,从而对大学生能力的认可程度过高。本科多了读硕士,硕士多了读博士,似乎高学历成了保障,事实上这种考试和评价制度下很多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都不高。这就需要改变教育制度和评价体系。

⑴在社会舆论方面引导整个社会重新认识教育的目的,把大众从高等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的意识下唤回,而真正认识到教育仅仅是社会成员自身丰富并获得一定认识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一个过程。而在人才选拔上丰富各方面人才的选拔评价方法,甚至设立专门的人才评价机构。

⑵在学校和教育部门方面增加教学科目设置,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增加教育的深度,特别是把教学科目和现在的科学研究以及文化研究的前沿相结合。这就为就业层面的丰富打下了基础。同时以学校带动图书馆,带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接纳和承载更丰富层面的供给打下需求的基础。

⑶增加教育和社会就业的联系程度,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建立高效创业实验园区,由城镇与高校相结合,社会各方出资构建一个产业链的龙头,采取共同投资共同受益的方式架构这个产业链条。实验园采取实验组,孵化器,保障机构以及评审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计划创业项目,报送评审机构审核,通过审核则启动孵化器进行创业,实验园的保障机构给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辅助,多方共同获利。

这些措施让学生所学是自己所向往的方向,并且能在学校直接和社会相接触,避免了教育同社会、同就业的脱节,并且为社会生产多元化奠定了基础。高校创业实验园与城镇的合作避免了科研对大城市偏重的现象,更大程度调动了资源。也由于研究成果当地实施的原因,对当地经济发展,就业问题解决,整体人群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劳动力吸纳能力等问题的解决都有利。

三.资本的启动和转移问题

在中小城市和城镇集团建设过程中,项目启动资金问题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我们看到,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个人并不是没有资金,而是我们没有对这些资金的投资加以很好的引导。我们看到部分省市已经开放民间资本对大型项目的投资,这是一种引导,但是我们说对于城镇化这样需要大范围、全方位投资的建设来说这是不够的。

我们说一方面进行农村和小城镇的金融改革,一方面增加城市金融机构的投资范围,规范投资方式,引导资本向农村和小城镇方向流动是很必要的。除了金融机构还可以放开和鼓励民间资本对农业的投资,并给与一定的政策倾斜。对于农业相关产业减免税收和其它费用,利用金融机构开办针对优质农业项目投资的基金,深入研究信贷基础,在增加监管力度的基础上加大放贷力度。政府拨款筹建大型工、农业项目,发展战略性投资项目,发展军工项目,从而带动所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让一个项目带动一个地区,这就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同时增加融资手段,建立民间融资机构,使企业闲置资金可以进行自主的投资项目选择,得到更高的增值空间。

四.农村,小城镇金融改革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是农村信用合作社,长期以来它的操作都不是十分规范,这就带来了很多争论。我们看到多数争论的焦点都在在我国是不是要走合作化道路上。有意见认为应该按照合作制原则改造农村信用合作社,另有意见认为应该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而双方都是以现有的合作社不符合合作制为依据。在我国一直存在这样一种思想,就是用某种理论来规范行为,而没有意识到理论的存在仅仅是对现象在某个时空条件下的解释,拿出一种理论,哪怕是一种在发达国家百试不爽的理论对于我们来说也可能是根本没有借鉴价值的。所以我说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问题不在于“合作制”要不要存在,因为这种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不是能够很好的解释、解决中国现阶段的问题本身就是有待研究的,所以我们说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不在于用如何现有的理论来指导,而在于用什么具体方式解决农村金融所存在的问题,这就是走中国特色道路思想的根本所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金融领域也表现出一些特征。那就是金融总量的扩大,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体制的市场化。但是我们看到,这种金融总量的扩大在很多农村地区并不是建立在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的基础上的,而是为金融机构自身利益服务的,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对于多数农村地区还是显得很遥远的,而金融体制的市场化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意识,是为了市场化而市场化,而不是在经济发展的潮流中根据用户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然的向市场化方向靠拢。因此我们说在城镇化过程中,金融机构要对自身利益的定位进行一些调整,要把长远利益的眼前利益相协调,把胆子放大,工作做细,从具体的运作方法上回避风险,这就要求在市场化的同时更多的为城镇长远发展建设服务,使服务种类和数量与当地的实际经济需求相适应,在一定时期内淡化某些指标的概念,把城镇化的金融保障工作做的深入、切实。还可以一方面对信用社进行改革,一方面引入新的大型金融机构,这就从内在改变原有金融机构的结构,又从外部引入了竞争。让它在新的思路下运作,又在新环境下学会服务的规则,自然而然的向市场化方向转变。这样既改变结构又构造环境的方法正好是针对旧有金融机构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刀,所以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各地自身情况,对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采用把信用联社改造成为服务性农业银行的方式,对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可以采用组织较高级别的农村信用联社的方式,便于更好的控制风险,以及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动资源。总之是以为农民、为将要构建的大型农业企业、为城镇化提供更好的、更周到的服务和保障为前提,有利于这个前提怎么样行式的改革都可以。这就是解决方法从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的转变,这就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仅仅要容许组织形式上的多元化,也要容许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容许城市资本、民间资本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注入,在各地形成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一方面为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带来了更多的资金,一方面也是构建环境利用市场手段对于闲置资源的有效调动,是为金融领域的市场化转变营造了大的环境。形成一系列的农村合作联社,一系列的城镇商业银行,让他们更多的针对个体服务,甚至可以在一定时期以后可以把这种针对个体服务的金融机构组织起来形成一两家新的农业银行。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初期要对这些改革后的金融机构加以保护,对其在市场环境下的不利因素加以控制,在某些方面减少大型银行对它的竞争威胁;金融机构的自身定位在城镇化过程中应该更偏重于服务性,让它能够在农村城镇扎根并长期发展;在城镇化过程中与地方政府紧密联系,更好地为城镇化服务,在一定时期以后,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政府逐渐与其脱离;尽量做好基层工作,对于大项目最好移交大型银行运作,避免资金上的紧张。

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开展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信用问题,特别是针对农民个人的贷款,经常是并不是没有钱,而是不敢放贷,很多地方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可以说是花样百出。总的来说是现有的信用基础有问题。片面的强调自由和法律的作用并不能解决信用基础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既然承认劳动的价值,既然在农村和小城镇又有那么多需要做却没有人做的事情,可不可以采用金融机构投资做劳动密集型公益事业的形式来解决?就是说容许金融机构运作一些有长远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和城乡建设项目,这样由于项目本身的盈利性能保障金融机构的收益,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可以对无力还贷的贷款者优先雇佣,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以其劳动余额偿还贷款。这样就达到了建立放贷信用基础的效果,缓解了个人贷款中出现坏账的压力,并且给小型金融机构以稳定的收益,而且还能建设一部分公益事业,这是四全其美的事情。在这样的金融改革过程中,要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对于基层银行和信用社的内控机制的监管。一方面是保证对于农业和城镇化的投资方向,一方面是保证资金运作的安全性,一方面是抵制新的腐败滋长。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问题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日后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驱除障碍、构造环境。

五.人口向城镇的转移

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农业人口的城镇化过程,一方面是大城市人口的向城镇转移的过程。前者的转移在数量上是主要的,这个过程对于接纳城镇来说是总的需求增加的过程,是我们城镇化的主要目的;后者在数量上并不是主体,他主要给城镇带来技术,思路,方法以及更多的就业机会,只要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以扶持就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对于接纳城镇来说是一个总供给能力增强的过程。对于人员流动的具体的环境构建可以从以下一些层面进行运做:

⑴大城市低收入人群的转移。

大中城市低收入群体及老年群体转移问题主要针对人群大致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离退休职工,他们有一定财产,有一些技术经验,能吃苦对生活要求不高;一部分是初高中毕业闲散人员,没有什么财产或者家庭可以提供一些小额投资,有一些知识或技术和再学习能力,向往好的生活,不适合大城市激烈竞争;一部分是有一定能力不喜欢大城市紧张生活的人员,有技术可以独立创业,有一定经济基础,喜欢平淡的生活。这三种人在大城市中基本属于活力相对不足的人群,但是只要给他们适当的环境就可以开发出他们的潜力,改善自身生活水平,并为社会建设出力。

大中城市人员向小城镇移动的益处是可以解放大中城市中无活力人群对城市资源的占用,降低其生活成本,比如住房交通等,由于他们的让出使城市能够更大程度接纳农村能吃苦的年轻劳动力,和一部分高学历就业,提高城市活力,进而加大城市用工需要,进一步促进就业和农业人口非农化进程;同时带动乡镇发展,相当于一部分知识技术资金投资,为农村人口城镇化增加接收能力,同时也能相对提高这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城乡交流。

相应措施在城市方面要多方式启动移民工程,拿出多种针对不同情况人群的具体的操作方式,从生活环境改善和就业机会增加上引导;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转移人口给予优惠政策,养老保险等按期拨付;开辟固定财产主要是房产转让市场,甚至可以政府接管一些,促进其流动;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组织考察团等形式的组织让有移动意向的群体真正知道好处;开放户籍制度。在乡镇方面提供足够的房屋,良好的置业政策;提供小额创业贴息贷款;按照自身发展需要引导就业;尽量稳定其工资待遇,解决子女教育等问题。构建良好的交通设施,便于往来。

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人民群众的城乡差别观念——可以通过宣传和引导将移动人口实地考察来改变;传统的赡养关系观念——可以通过制度保障,说服来改变;故土难离的观念——可以用实际的生活水平提高作为主要引发点,并采取就近安置,提供便利交通来引导;与政府现有经济政策有抵触——可以做战略上调整;资金困难——可以启动一部分民间资本,改造城镇级金融服务项目,政府做贴息贷款等来实现。

⑵建立高校创业实验园区。

在高校教育改革方案实施的基础上,采取高校与小城镇合作创办创业实验园的方式,把地方硬件和资金,市场资源直接提供给高校使用,把高校的学术和研究资源直接通过这种形式引入到城镇建设中。让就业和社会直接联系起来。一方面对于学生相当于在就业前直接接触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就将有很大一部分人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大大缓解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对于城镇总将有一部分学生留在城镇居住工作,这相当于为城镇留下了人才,为其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高校创业实验园区的建立还将附带很多相关的科技文化研究成果,这些将有利于产业多元化和就业层次多元化的实施,从而在根本上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为进入后工业时代打下基础。

⑶招商引资及建设老教授再创业机制。

招商引资就是继续依靠自身自然资源和构建的资源等条件吸引外来商业投资的过程,这里城镇的引资主要是在前期以自身自然资源引资,在中期依靠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时规划而得来的资源优势,以及本地高校实验园研究成果等来吸引投资者。这主要是一个自身经济环境改良的问题。发动大企业参与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小城镇的建设不仅仅是当地政府的问题,不仅仅是移民的问题,而是全国人民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是中华民族能不能持久维系的问题,是党的战略规划能不能实施的问题,是共同富裕能不能实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把企业投资与地区和全国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把对口支援与扩大西部市场相结合,把企业投资和解决城镇就业相结合,这才是解决农村问题和企业长久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们经常在城市的公园,茶舍看到很多离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对于赋闲在家并不觉得舒适,反而喜欢去思考,喜欢融入社会,并且他们往往有独特的视角,更高的认知能力,以及丰富的社会经验,如果能够在大城市人口移动的过程中给他们提供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在城镇养老,并且开始自己的第二次创业无疑是给城镇增加了很大的社会资源。当然对于这一部分老人有身体上和精力上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组建适当的组织结构的形式来弥补这些,并给与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特别是致力于城镇社会保障方面的项目要给与扶持。本着自愿的原则,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基础上更大的开发社会资源,为城镇建设服务。

⑷创办政府或金融机构督管下的创业投资咨询公司以及资金上的保障。

很多民间项目无法启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对市场清醒的认识,这样也就没有办法做投资前景分析,甚至很多小本生意都让投资者由于彷徨。而民间的投资咨询公司很少针对中小投资者,能够疏导的不能得到很好的疏导,这也是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一个原因。

建立政府或者金融机构督管下的针对小型投资者的咨询公司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由于从业人员的眼界和专业分析能力能够对小型投资者的投资给与保障,又能够适时掌握城市各行业的整体情况,甚至可以指导性的调整,这对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十分有利的。在政府或者金融机构的督管下才能保证真正的为中小投资者服务而不是谋求自身利益,并且可以和金融机构在城镇化过程中为投资者提供的其他服务相协调,能够更好的保障贷款的安全性。

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在加大监管和建立指导性投资咨询公司的基础上放宽放贷条件,对有前景和有战略性的投资项目甚至可以给与政府保障或贴息的贷款。商业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开展相似的高监管力度下的投资性贷款。

⑸构建商务信息平台。

小城镇经济生活的不活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很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不能够给居民提供很好的信息渠道,不能够给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息。如果各城市能基于自身情况构建一个电子化商务信息平台,并在一定区域内达到对各城市信息平台的连接,那么他就将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同时使城市的整体商业环境的建设得到一个提升,也为本地企业走出去做好了基础工作,为日后创业园的产业化打下伏笔。

⑹建立区域经济合作联盟制度,促进区域内商品流通,打造区域性品牌。

在建设城镇集团的指导思想下,依靠区域联网的商业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内的商品流通,并在此过程中打造区域性品牌,以优质优价以及地域性优势占领市场。地区各行业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让本地区供求尽量在本地区解决,加快产品流通速度和数量,达到资本的本地积累本地化。从城镇小而全的产业结构向地区大而全的结构转变。一方面合理保护了本地产业,一方面达到资本积累,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⑺居住和文化方面。

在城镇建设问题上要重视本土文化的延续,各地域要有自身的文化特色,不要都按照大城市的建设方法拉建设。重视生产与环境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为进一步吸引城市和农村人口创造条件,做到“引其来、使之安”。并且加大城乡道路建设,便于城乡交流。

对于个人购房贷款进一步放开,采取多种形式为城市和农村移民在城镇的定居提供便利。对于农村移民可以由政府和企业来投资进行一部分移民的房屋建设,可以借鉴三峡移民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对于移民和原住民的融合问题,甚至可以把它当作一项政治工作来作,细致到街道、居委会。加大对各地区历史文化的深度发掘和宣传教育工作,在教育学习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各地于自身的新的文化特质。重视对这种新型文化积累的记录、分析、整理工作。以居住的小区域为基础使之成为文化交流的基层载体。

六.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我们看到农民主要是靠土地、靠子女或者靠自我积累为自己提供保障。这种保障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在历史上对于社会结构的稳定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在当前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这种保障体系在保障能力上就显得捉襟见肘。诚然它为我们建设国家,发展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时间,减小了压力,但是这是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违背的。所以在当前这个条件已经具备了的时候就需要着手对它进行改变。

社会保障的作用是为低收入者提供生活保障、维持社会的稳定并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我们看到我国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是很不相同的,这就要求在具体实施中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形式,不要把社会保障在这样的过渡时期模式化。各地区要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考虑到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和长远发展因素,照顾到社会承载能力等问题来实施社会保障。由于经济基础不同坚持采取城市和乡镇分制的原则,对于城市和部分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城镇应该尽量把社会保障的相关事务交给市场来运作;对于农村部分根据土地流转的具体办法将一部分保障资金以农业公司土地租赁款的形式发放,对于进城的农民再由当地政府扶持就业,这就有了生活保障,当经济条件逐渐转好的时候可以把这一部分人的保障交给市场来运作。对于留在农村的农民,一部分将进入农业公司工作,社会保障由公司承担,国家可以给与一定补贴和政策上的优惠;一部分将仍然作为个体农户存在,但是将由于整体农村人口数量的减少使收入增加,这一部分人可以采用联保的形式,再由国家补贴一部分作为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

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灾害与事故保险四个方面。对于养老部分在这个时期应该依然采用社会和家庭相结合的形式,这样不会给社会造成过大压力,也由于对亲情的提倡利于整体社会的整合。医疗保险可以采用国家补贴,群体联保的形式来作为过渡。对于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由于经济能力原因可以暂时搁置,只对于个别无劳动能力的进行救济,在整体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时候再进行规划。灾害与事故保险要以保险公司为主,大面积铺开,这需要政府的政策参与和支持。我们看到上海周边地区的农业投保率是比较高的,其中不乏经济情况好的因素,但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灾害与事故保险事务中借鉴。

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的退出

我们说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更多的利用政府的指导、调配作用,能够更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营造环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能忽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这就要求政府意识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是经济行为主体独立化的过程,给生产者,消费者更多的自主性,让经济行为主体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经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对制度改善的参与。要求政府的经济决策分散化,从微观决策领域退出,只在宏观领域起作用。要求政府引导所有制形式向多元化转变,要求政府逐渐退出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定价过程,要求在政府的监管下使经济行为逐渐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秩序化、信用化。

我们看到很多社会问题的研究者都对城镇化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很多看法都是有理论和现实依据的,对于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有一定价值的。而城镇化进程的缓慢在很大程度上是实施者对问题的认识不足或者顾虑太多而带来的实施力度不够造成的,这就需要进行一次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的思想梳理,使实施者通过这个学习、交流和再认识的过程了解到城镇化问题的实质和具体运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能够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实施。

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范文6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 启发式教学 文学教学读者

【Abstract】 Literature, with its persified forms and recondite meanings, has long been a tough task for most Chinese educators. However, literature theories always remain as a great help for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a significant branch of literature theories, to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ocess of some English poems may, to a great extent, illustrate how to establish a positive and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atmosphere in class so as to make students gradually become aware of the philosophy of life and enjoy life better. In all, this paper aims to prove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value of the application of Reader’s Response Theory to literature teaching.

【Key words】Reader’s response theory Enlightening teaching Literature teaching Reader

一、序 言

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文学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担任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把社会发展的经验和人类思考、行为的实践用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后人则通过这些记录传承并发展着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的意义是伟大而深刻的。诗歌是文学的一个显类。世界上不论哪一种民族文学,诗歌总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因此,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特别是对英美诗歌的解读,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文学教育古已有之。早在孔夫子时期,他就把《诗经》看作教育的经典,认为“不学诗,无言”。不难看出诗歌这一较现代人看来晦涩的文学形式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学之本,言之基,行之范。然而,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及教学,特别是对诗歌这一特定形式的文学作品的解读和教学却还未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文学批评理论,作为通向文学知识海洋的一把无形的钥匙,为文学文本的解读和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指明了研究的方向。20 世纪是西方社会各个领域发生深刻变化的伟大年代,是文学批评理论多元化发展的伟大年代。各种文学批评理论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并渗透到了文学文本解读和教育的方方面面。综合起来,可以将各派文学批评理论粗略的分为四大类,即“作家研究”、“作品研究”、“读者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美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M.H.阿布拉姆斯在他的文学理论经典《镜与灯》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说”,并简洁地用三角形排列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1]

阿布拉姆斯根据三角形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把所有文学研究方法纳入他的理论框架之中,归结为四大类:即“模仿论”,文学作品对宇宙或世界的反应;“实用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阐释;“表现论”,作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外化,形成文学作品;“客观论”,就作品研究作品,不指涉任何其他方面。

在这四类研究方法当中,“实用论”尤其强调了读者对文学作品解读的重要作用,因而读者反应论无疑也就成了指导文学教学的一大重要批评理论,为高等院校开展文学教育,包括诗歌赏析教学提供了无可或缺的理论基础。因此,以读者反应论为指导,开展文学教学,能行之有效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氛围,创建一种启发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读者反应论

读者反应论强调和肯定了读者在文学文本阅读和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该理论认为,文本不仅是读者阅读、欣赏的对象,是读者审美活动的催化剂,同时,读者又无可避免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反射到文本当中去,从而形成一种对文本新的个性化的理解。读者反应论的出现,在20 世纪的文学欣赏和教育界激起了极大的反思,“读者”这一角色在阅读过程中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而文学研究的重点也逐步迁移到阅读主体身上。这一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文学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在文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大大加速了文学教育的发展和革新。“文本不再是静止不变的标本,而是读者理解作者意图并将这些意图创造地再现于另一文化的语言表现”。[2]简而言之,文学作品的意义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动态变化着的。不同时代背景的人阅读同一部作品会得到不同的理解,而正是在这种动态的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中,文本的多元化意义才得以形成。事实上,读者反应论强调了在文学作品解读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一,历史环境对文本意义的影响。文学,是历史的反映,而历史又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文学文本也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体现的文本意义是不同的。正如读者研究理论的先驱者伽达默尔认为,“文学作品的每一次新的阐释就是一次新的未知的探险,因为,在与艺术品对话的每一瞬间,说话人聚集了已言说的东西,并同时向对方传递去无限多样的尚未言说的东西。艺术阐述者正是要参与这无限多的未说意义之中。这就使每次艺术对话都包蕴了一种内在的无限性”。[3]其二,读者的参与对文本意义的影响。接受美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姚斯曾指出,“文学作品并非是一个对每个时代的每个观察者都以同一面貌出现的自足的客体,它也不是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本质的纪念碑。文学作品像一部乐谱,要求演奏者将其变成流动的音乐。只有阅读,才能使文本从死的语言物质材料中挣脱出来,而拥有现实的生命。”[4]美国文学批评家荷兰德(N.Holland)提出:“阅读绝不可能排除个人情感的影响,因此阅读不可能是客观的”并引用所谓“自我心理学”的观点来论证每个人的阅读行为都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个人经历。这种经历受读者个人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念等影响。[5]根据这一理论,在教学中,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更不应该生搬硬套某一既定的文本解释,应积极地鼓励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文本的解读过程当中,发挥其创造性和主动性,以学生对作品的反应为出发点,形成一种启发式教学,最终提高教学收益。“文学教学如同登山观赏风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攀登一座座高山峻岭,在经历一番艰难跋涉后,学生在山顶细细品味和欣赏山下美丽的风景”。[6]

以该理论为指导,诗歌欣赏的课堂教学也应把立足点放在学生的自主阅读上,将教学实践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学生自发性初始阅读阶段、在教室的指导和提示下学生的二次阅读阶段及课堂讨论后的综合理解阶段。启发式诗歌教学的创新性探索是对传统文学教学模式的又一次大胆的反思,其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今后高等教育中的文学教学探索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教学个案设计

1.教学准备阶段

由于文学课程所教授的对象在英语语言能力、文学阅读经验及文学领悟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根据读者反应论,文学教学就应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既循序渐进又因人而异地进行相对的个性化教学,而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在文学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逐步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人生境界、领悟人生真理的目的。

(1)教学材料的选择

此次教学个案是基于读者反应论的原则,针对英语专业低年级的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学生之前不具备过多的英文诗歌的学习经历,故此次个案选择T.E.休姆的《秋》作为教学材料。首先,这首诗用词较少,篇幅较短,意义较为浅显,适合于英语语言基础较为薄弱的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阅读,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开始他们的文学欣赏旅程,同时也能有效地减少学生所固有的认为文学作品太难的抵触情绪。其次,此首诗的主题“秋”为广大学生所熟知,这也能大大鼓励学生对诗作产生积极的有创造性的反应,将个人的阅读经历,即读者世界和诗人创作的文本世界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而挖掘学生与生俱来的文学欣赏能力。再次,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7]这里所谈到的“文化知识”指的就是西方文化的知识。而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英语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意象主义作为英美文学史上的一支重要的流派,休姆作为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其诗作中的各种意象的组织和排列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美文学理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最后,关于“秋”这一主题的诗作在中国可谓为数不少,这样一来,学习休姆的《秋》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机会来进行中西方的文学的比较,从而更好地把握中西文化的区别,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

(2)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读者反应论,此次教学个案的设计旨在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发自主学习为手段的启发式教学环境,主要在审美及情感两方面使学生逐步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人生境界、领悟人生真理。总的说来,此次教学旨在借助《秋》当中反差意象的大胆运用而从审美角度激发读者群体的想象力,从而在情感上让学生读者理解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都市生活的厌恶。此外,此次教学设计同时也对学生理解如何使用具体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情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此次阅读经历也旨在激发学生读者对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的重新审视,从而积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教学实施过程

(1)学生自发性初始阅读阶段

根据读者反应论,要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让读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去,并充分利用其想象力及固有的生活经历,将读者世界和文本世界尽量联系在一起,以期得到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因此,在初始阅读阶段,文学教学应尽量创造一个启发式的环境,让读者尽快投身其中。对于《秋》这篇诗作,本个案设计了一系列导入措施:首先,让学生听一段描写秋日美景的轻音乐(如《秋之落叶》等),同时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自己对秋日的幻想图。其次,让学生口头描述其头脑中的幻想图,这样就能形成学生对所学诗作《秋》的内容的一些预境。接下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秋日美景图,并由教师朗读该首诗,随后,学生一起朗读并在班级范围内讨论学生对诗作的一些初步理解。

另外,对诗人背景的介绍也会对学生读者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具体阅读诗篇之前,教师还应该有侧重的介绍诗人的背景及写作风格,这样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的解读诗作的真正含义。本个案亦提供了一些有关休姆的介绍以引导学生的阅读:休姆,著名英国诗人、文学批评家。他是英国文学意象主义的先驱。其诗作素以精确、简练的用词和简单、具体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基督教控制的世界所持有的悲观态度。

(2)语义及语篇解读即二次阅读阶段

对任何诗篇深层次的理解无疑都是基于对该首诗中具体词汇、短语、特定句式的把握之上的,而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就可以称之为诗篇的语义解读。对于休姆的《秋》,在解决了少量重点难点词汇之后,阅读的重点就应放在具体意象的对比运用上,而这又属于对文本的语篇解读,它是形成对文本的最终解读的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本个案设计了如下流程图以解读此诗中的各种意象:

在语篇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扮演阅读向导的角色,有的放矢地提出一些导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理解诗作。针对休姆的《秋》,此类问题的重点应放在对比意象的运用上,如月盘为红色,而都市孩童的脸庞为白色的具体原因及红润的月盘和白皙的脸庞进行对比的原因等。经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们不难得出休姆此诗的主题意义,即对乡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文明生活的厌倦。

(3)阅读反思即综合理解阶段

费须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源于读者对作品的思考、讨论和书面评论。[8]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讨论对实现作品的多元化意义有很大影响。另外,为了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文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采取灵活多变的模式积极引导学生逐步感悟人生真理。笔者认为,中西作品对比不失为一较好的方法。一方面,通过中西作品的对比,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其本国文学的伟大价值,同时,学生还能意识到对本国文学的阅读经历可帮助和促进其对外国文学的理解。另一方面,中西作品的对比还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进而促进未来跨文化交流的发展。本个案建议将休姆的《秋》和中国唐代著名诗人刘武子的《立秋》进行比较性研究和分析。两首诗虽都描写的是秋日夜晚的景象,但在语调、主题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休姆的《秋》通过对比红润的月盘和白皙的星辰,以体现一种悲伤的语调,从而抒发诗人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和对都市生活的厌倦;而《立秋》一诗则从啼雅、凉风、梧桐、明月等意象出发表达了诗人当时欢快的心境,及其对即将来临的秋季的期盼。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文学教学也应当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启发式活动。例如,在欣赏完休姆的《秋》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小诗来描写秋季。当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如介绍简单的语群结构以控制诗篇的韵律(形容词+名词+动词)等。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增强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学教学的趣味性。此外,也可鼓励学生有创造性地更改原诗中的意象,用其他的意象取代红润的月盘、白皙的脸庞等,从而创作自己的小诗。

四、结 论

英美文学课,尤其是英美文学赏析类课程传统的“一言堂”“独唱式”,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合于当前的教育现状。当前的文学教育者们应该将更多的文学研究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从而创建一种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正如一些教育专家所指出的,“发轫于二、三十年代,成形于六、七十年代,在八十年代从理论探讨真正转到英语文学教学实践研究的读者反应理论在国内的外语教学中有其独到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9]因此,文学教育者应更多的立足于读者反应理论,在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及教学反思等阶段强调读者即学生的反应,充分发挥学生读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文学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去,从而最终通过特定文学的阅读达到改善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目的,使其在文学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逐步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人生境界、领会人生真理。而这才是文学教学转变为文学教育的根本途径,是文学教学的根本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林燕平、董俊峰.文学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4

[2]廖七一.跨学科综合 文化回归 多元互补[J].外国语,1998(5):29

[3]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7

[4]姚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A].见:瓦尔宁编《接受美学》[C],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5:129

[5]Holland, N. 5 Readers Reading[M].New Haven: YaleUniversity Press,1975:106~111

[6]金李俪.读者反应论与英语文学教学[A].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30

[7]教育部高教司.《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