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交流活动方案

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1

一、地区活动方案

1、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

各地方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各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要带头参加宣传咨询日活动。咨询日活动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参与要广泛,重视实际效果,不能走过场。

活动主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活动时间:6月13日

活动地点:本地区城市中心地带、主要繁华街道、广场等公众场所

环境布置:

①在各城市主要公共场所以及街道、社区悬挂“安全生产月”宣传标语、旗、横幅、条幅、气球和户外广告;

②张贴各类安全招贴画、宣传挂图等;

③在公共宣传栏、宣传橱窗、宣传画廊组织内容丰富的“安全生产月”专题宣传;

活动内容:组织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社团单位以及新闻媒体在咨询日现场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

①组织现场游艺活动、知识竞赛等活动;

②组织文艺团体进行现场安全生产文艺演出活动;

③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现场消防、急救、防护、逃生等技能表演;

④设置宣传咨询台、展板,发放宣传品等。

2、地方媒体宣传活动

①由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通过发表电视、广播讲话和署名文章等方式,在当地进行宣传动员;

②各地方电视台播出安全生产文艺演出节目、电视安全专题系列短片等;

③选拔安全形象大使,开展公益宣传,采取电视访谈或座谈的形式,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安全专家与大众一起针对某个安全问题进行交流探讨;

④地方媒体宣传报道各类“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情况及有关新闻事件;

⑤在各类媒体上刊播安全公益广告;

⑥各地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刊物开办“安全生产月”专题栏目;

⑦开展“趣味安全”系列活动,如趣味故事连载、趣味小品展演、志愿者行动

在线、电视演讲比赛、安全知识竞赛等。

3、组织安全生产巡回宣讲活动。

4、配合在全国开展的“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百城百万人签名活动,组织好本地的签名活动,动员公众广泛参与。

5、面向社会公众设立安全隐患举报电话、信箱以及安全知识、法律帮助热线电话等,推动“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社会风尚的形成。

二、行业部门活动方案

1、各行业部门可结合各自领域安全生产中心工作,根据“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主题,开展各具特色的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活动。

2、举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专题研讨会。

召集本行业、本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方面专家和业内人士,就国务院《决定》和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展开专题讨论,研究落实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的新思路和具体措施。

3、抓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宣传和实施,矿山、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等行业要开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学习培训。

通过举办学习班、研讨班、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将《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国务院《决定》的学习宣传进一步引向深入,落到实处。

4、召开行业部门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

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破器材和烟花爆竹、道路和水上交通运输、公众聚集场所消防以及石油、石化、建筑、铁路、民航、林业和教育等行业系统和部门可召开安全专项整治现场会,总结经验,推广先进典型。

5、开展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

安全生产月期间,各行业、各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围绕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落实全国安全和平工作会议的部署情况,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

6、开展具有行业特点的“安全生产月”文艺宣传活动。

行业自行组织,通过来自基层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艺宣传形式,传播“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通过征文、展览、演出(包括巡演、汇演以及组织到基层演出)等活动,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增强职工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

7、在各行业领域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办安全生产月专题宣传栏目、节目、版块等,集中宣传“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传播安全知识和安全文化。

三、企业活动方案

1、主题宣传活动

发动全体职工参与,安全生产月期间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主题宣传活动。

①第一周为动员学习周:

主要是做动员。布置安全月期间厂区、车间环境,张贴安全宣传招贴和宣传挂图,悬挂标福、条瞩、彩旗、气球等;召开安全生产月动员会、发放安全学习资料、提出活动目标和任务、组织企业领导与职工代表安全生产座谈会和召开意见征询会、签定安全管理责任书等,正式拉开安全生产月活动序幕。

②第二周为宣传教育周:

主要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安全生产展览(包括安全警示教育展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规程教育展览、职工安全文化作品展览等);组织安全生产方面的系列讲座、演示活动;组织职工自编、自导、自演安全文艺节目演出活动,邀请全体职工及家属观看;举行安全法律、安全知识等竞赛、征文活动;举企业安全文化研讨会;交流座谈“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的做法和经验;举办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常识培训班,组织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等。

③第三周为监督检查周:

主要是组织职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如开展岗位安全自查、互查及隐患整改活动;开展职工反“三违”活动。

④第四周为成效验收周:

主要是开展活动成效、隐患整改及经验交流推广等活动。如开展企业内部安全示范岗及安全模范操作员竞赛、评比活动;进行安全隐患整改情况通查;组织职工安全生产先进经验交流急召开安全班组命名授旗大会召开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表彰会等。

2、开展职工“我为安全献一策”活动;

3、开展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4、开展岗位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5、开展“安全连着你我他??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主题系列活动;

6、开展“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亲情向导活动;

7、组织企业间安全管理及安全文化交流活动。

四、社区活动方案

1、安全生产普法宣传

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宣传橱窗等载体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学习和宣传。

2、安全月社区环境布置

①张贴各类安全招贴画、安全标语、口号、条幅等;

②布设各类安全标志讲解其意义的展板;

③布置安全安康主题园。

3、组织“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主题社区活动,如书画、图片、手工艺品、安全防护用品展览,安全知识、技能竞赛,集体舞蹈表演,有关部门设台咨询等活动。,

4、由社区和有关部门组织紧急疏散演习,让群众积极参与,在亲身体验中了解各种应急措施,学会各种救生技能和使用各种救护工具。

5、聘请社区义务宣传员开展义务宣传活动

6、家居安全守则签约、发放安全卡片活动

由社区负责组织所辖每个家庭就遵守日常生活安全条款签约行动,并发放安全卡片。

五、校园活动方案

1、开展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教育活动

①开展“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活动;

②发放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宣教材料,举行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竞赛;

③举办“爸爸听我说安全”演讲比赛活动;

④组织“生命??我们共同呵护”征文活动;

⑤利用学校宣传专栏、班级黑板报等形式开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主题宣传。

2、开展大专院校安全专题宣传教育活动

①结合本专业实际召开“职业安全健康”主题班会;

②组织以“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为题材的研讨会;

③开展“安全??我们共同的责任”专题讨论。

3、开展校园安全(包括住宿、饮食、体育运动、实验室等安全方面)大检查。

4、组织消防演习以及人员密集场所突发事件人群紧急疏散和逃生、救生演练。

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2

一是研究如何推进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有关“逐步完善中小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体制机制”的意见,充分利用“课程”和“社会”两大资源,建立开展社会实践学习的常态机制。二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社会实践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如何挖掘和利用校本性、区域性的社会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创新地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三是研究如何通过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参与开放性学习,增强其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本项目研究意义

第一,在小学阶段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是杜威“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最好诠释。两位分别来自美、中的教育家,其教育眼光同时放在了“教育与生活的一致性”上,他们所强调的教育环境和谐发展,为本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第二,“广阔的天地在课外”,社会实践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助于促使学生自主、和谐、全面发展。小学生在参与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创新精神和锻炼出的实践能力,能为自身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三,教师在参与组织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也能促进自身的多元发展,有利于学校培养“两专多能型”(学科专长、素质特长并轨,提高综合能力)的教师队伍。

三、本单位的研究基础和预期成果

本单位近年来一直坚持在学生中开展体验教育活动,提出“体验真实童年,迈向光彩人生”的育人口号。开展全校性的社会体验教育活动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常态机制。除了一、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纪较小,体验活动阵地主要在校内和家庭外,其他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每个学期均可以参加不同主题的校外体验活动。本课题的立项,可以更好地将社会体验教育活动推向深入,也能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校本性和实效性。

(一)研究的工作基础

本单位是一所普通小学,场地较小,生均占地面积不足五平方米。但学校近年来一直坚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形成了“小场地大领域”、“小社团大舞台”、“小空间大课堂”的学生课外活动渠道。学校地处广州中心地带,校外实践学习场所较为丰富,有一定的开发基础;学校班子、教师团队及家长义工们都可以提供有关课程学习的组织和服务。学校还被列为省、市多个科技、体育、红领巾实践活动类的教育基地,学生的课余拓展教育活动有相当好的条件和成绩,具备深入开发、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良好基础。学校近年来和一些校外教育基地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广东省防震减灾科普馆、广州市青少年科技馆、广州市青少年陶艺实践中心、广州动物园、广州民间金融博物馆、广州禁毒教育馆、广州海关博物馆、越秀区检察院等,学校和香港多所小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并坚持开展两地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教育资源的利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推进奠定了实验基础。学校近几年尝试推进面向社会的特色社团建设,曾多次有不同社团获得全国少工委授予的“优秀红领巾小社团”、“优秀少先队特色小队”荣誉称号。学校开展特色社团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一定程度上为实施本项目课题研究提供了良好条件。

(二)预期研究成果

通过完善、丰富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校外实践学习资源,建立具有校本性、受众性的社会实践学习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多元、更适合、更丰富的社会实践学习项目和内容。预计通过一年的时间,按照各年级学生特点,发展8到10个常态性的社会实践学习基地,让学生在充分学习和体验的基础上,自主参与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自主整理社会实践学习的资料与成果,自发性地动员、影响家长及身边的人共同投入到课外实践学习活动中去。并力求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研究人员的观察、统计、调查、分析等手段,总结出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并于第二年在全校加以全面推广实施。本单位从社会实践课程学习为切入点,其立项基础和实施方向都能紧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除了可以丰富、拓展学校的课程资源外,也能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源单位自觉承担其教育功能和社会责任。本研究成果将作为社会实践学习的经验材料,向社区、学区宣传推广,务求有更多的社会人士和教育工作者对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活动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坚持“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理念,让学生家长在督促、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习活动的同时,自身的学习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能得到增强,从而能主动、积极配合学校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真正发挥“三结合”教育网络的作用。

四、研究的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一)主要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分别对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在有关开发社会实践学习活动的项目内容、资源支持、预计成果等方面进行调查统计,为学校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提供数据参考。

2.行动研究法

根据学校班子成员、教师队伍风格特点和文化背景组建社会实践学习课程开发团队,力争每名在职教职员都参与到课程开发和之后的课程实施活动中,同时广泛吸收家长志愿者积极参与。研究成员在其中既是参与者又是研究者,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时跟踪、记录、提炼、反馈,并通过个别访谈、小组座谈、分享沙龙等形式展开充分研讨,为总结实验成果提供科学全面的参考依据。

3.评价研究法

在整合社会学习资源、开发和实施社会实践学习课程的过程中以及阶段性总结的时候,应该以评价研究法来对本课题的实验效果加以评价。本研究拟根据相关理念和标准,设置一定的评价指标,对实践学习课程的活动方案、实施过程以及效益成果等给予价值判断。

(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文化交流活动方案范文3

关键词:科技馆;科普教育;科普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和教育水平越来越体现在国家的综合实力上,同时也取决于国民科技文化素质的迅速提高。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广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是当今推进我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科技馆作为一个向社会公众进行科学知识、方法和思想传播的重要场所,更肩负了重要的责任。但是,由于科技馆的自身存在着展品更新慢、工作日游客量少、开展形式单一等局限,对游客的吸引力会随着新馆的效应慢慢减弱。因此,进一步开展科普教育工作,推广科学技术知识,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科普教育活动是科技馆发展的重要方式,对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东莞科技馆的实际情况,谈谈拓展性的科普活动对科技馆的重要性。

一、科普教育活动的含义和意义

科技馆是以展览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展示手段,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它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

科技馆的科普教育活动是以某一特定主题为线索,开展一系列反映科技动态、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的教育活动,以展览、实验、动手制作、讲座、竞赛及培训等多种形式加深公众对主题的理解。《中国科学技术馆教育活动方案》中提出科技馆教育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有展览教育活动、扩展教育活动、培训教育活动。其中,展览教育活动是基础,扩展教育活动是特色,培训教育活动是保持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科技馆开展主题性的扩展科普教育活动作为常设展览的重要补充,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它不仅能有效提高科普场馆的吸引力,更是对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补充,对社会大众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科技馆自身存在的问题

东莞科技馆至2005年12月25日开馆至今,已近9年。开馆时期,该馆曾创下月游客量6万人以上的骄人业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单纯靠展览对游客的吸引力减弱,游客人数明显减少,而这种现象与科技馆自身存在的几个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1、新馆效益渐退,游客量减少

作为科普教育阵地的科技馆,教育是它的核心功能,其活泼的科普展览方式深受欢迎,但随着新馆效应的逐渐褪去,科技馆都会面临参观人流逐步降低的尴尬现象。为积极应对新的挑战,丰富展教内容,创新展教形式,利用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的科普教育活动,成为了科技馆展教内容的拓展和有效补充。

2、展品更新较慢,展示形式单一

科技馆一般在开馆时期投入较大,展品设置新颖,游客参观性较高。但随着新馆效益的褪去,参观人数渐少,而展品更新却缓慢,每年的更新件数屈指可数。加之,展品形式单一,主题也就单一,单纯的展示或具有一定的参与性的展品对游客的吸引力并不会太久。这样的硬件设置是科技馆的普遍特征,也是影响科技馆发展的弊端之一。

3、工作日游客量少、员工积极性不高

科技馆面向的主要对象为青少年,但因青少年课程安排的原因,科技馆工作日期间游客稀少,除了春游、秋游以及寒暑假等特定时间段的游客较多外,大多时间展厅的游客屈指可数。员工的工作量明显减少,空闲较多,工作自然就不在状态,积极性不高。这样的工作状态对科技馆的软件队伍建设可见一斑。

三、 科技馆的开展科普活动的意义

科技馆要想避免自身缺点,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就需要多主题的策划组织,多途径的宣传推广,开展广大受众喜爱的科普活动,打造广大受众欢迎的科普品牌,以吸引游客对科技馆保持新鲜感。东莞科技馆近年来积极探索新的科普形式,不仅努力打造自己的科普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符合大众需求的科普活动也是一大亮点,游客人数也因此在逐年递减后呈现稳定渐增的趋势(如图一)。

图一 东莞科技馆历年游客人数统计

那么,科技馆开展科普活动,具体的意义有哪些呢?

1、吸引游客,增加人气

当科技馆面临着重重挑战,如何吸引受众、提高科技馆人气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时刻关注社会大众的知识需求,提炼新颖的科技咨询、开展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符合大众需求的科普活动,并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推广,必然激起广大市民的兴趣,吸引他们到科技馆参与活动,接受科普知识的传播,这种方式是增加科技馆人气,提高社会知名度的有效方式。东莞科技馆节假日期间集合全馆优秀科普资源开展系列活动,并积极联系媒体以及建设网站、微博、微信等自主宣传平台,扩大社会知名度与吸引力,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2、拓展展教内容,丰富科教形式

科技馆的教育形式主要是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但这种常规的模式内容单一、形式简单、参与性不强、吸引力不足,不能长期利于科技馆的良性发展,对其科普功能的实现显得十分约束。因此,科技馆在常规展览之外,利用节假日策划开展新颖、有趣、活泼、参与强的主题性科普教育活动,立足于广大市民,服务于广大市民,对科技馆有拓展展教内容、丰富科教形式的作用,是科技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有力补充,也必将是长远发展的重要手段。东莞科技馆在近年来开展的科普活动有图文展览、实物展示、互动游戏、课堂学习、科普剧表演等等,形式新颖、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如2013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网上答题送红包”系列活动,只其中“科普探究课”一个环节就吸引超过2000人的参与。

3、转变传播模式,由被动变主动

科技馆在如何开展好科普活动?用何种形式?设置哪些内容?在什么地方开展?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一项成功的科普活动在前期策划中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加强馆校合作,科普资源进校园;加强社会联系,科普资源进社区是科技馆开拓科普传播事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的活动形式,让科技馆的科普传播模式从被动的等待公众变为主动到公众身边,而传播方式的转变带来的是传播效果明显提高。为普及和宣传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配合东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东莞科技馆在2012年至2013年间开展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巡展科普活动。该活动历时2年,走入38个镇区、学校,开设4场专家讲座,参与人数近8万人次,社会反响热烈。

4、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全面科教人才

任何工作的开展,只靠硬件提升是远远不够的,软件同样重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员工不仅希望获得较高的报酬和待遇,更希望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的素质不断获得提升,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而科技馆事业的繁荣发展、国家科普工作的有效进行需要依靠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当这些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调动,是任何展品都不能代替的。因此,在常规工作之余,积极发动科技馆工作人员开拓创新、发挥才智、提高技能,策划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不仅提高了科普传播的效果,也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中收获更多的成就感,练就更多的技能,一举多得。东莞科技馆一直以来注重对社会优秀人才的吸纳,但更加注重对在馆员工的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每年开设培训班对员工培训;设置先进的评分积分卡制度激励员工努力提高工作能力;派遣优秀员工到香港、澳门、英国等地的先进展馆交流学习;邀请伦敦、新加坡、台湾等地优秀科普老师到我馆授课、培训等等,这些措施对该馆员工素质的提高、工作能力的提升、科普队伍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四、总结

科技馆是面向公众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技知识、教授科学方法的先锋阵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它肩负着“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使命,对公众培养科学思想、增长科学知识、传授科学方法以及开发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面对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激流勇进、开拓创新是科技馆开展科普工作必须不断努力的方向。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全力支持与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科普教育事业必将有更加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璐.《科技馆科普教育活动的探索与实践》[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年7月.

[2] 吴建国 李卫东.科技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科协论坛》,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