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1

恰当而丰富的教学素材是让课堂活跃的一个因素,但是仅仅有材料的堆积是不够的,并不能激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很多知识随着时间的变迁逐渐的被遗忘了,但是伴随学生一生的就是思想、观念和信仰。而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信仰的培养和树立,正是政治教学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拿破仑说:“征服人有两种方法,刀枪和思想,从长远看,征服只能是后者。”武力获得的征服是暂时的,思想的征服才是长久的。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分数”走向“知识”这一步,对于很多学校来说是困难的,要从“知识”走向“思想”就更为困难。而从“知识”走向“思想”则是触及学生内心,提升教学境界的根本环节。那么如果提升教学境界,打造政治教学竞争力呢?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感氛围。教学情境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硬件设施,如学校和教室的环境卫生、陈设与布置等;二是软件条件,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技巧技能和责任心。很显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努力方向应该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教学情境能不能形成,关键在于是否能形成一种情感氛围。这种情感氛围首先需要教师对政治学科教学的热爱,而这种热爱最终表现在学生对政治学科学习的兴趣。因为,所有的教学效果最终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呈现。如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发言,学生能够提出不同的见解。

但是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状态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不是自己积极主动去思考,而是赶紧翻教科书,然后在教科书上把答案念出来,至于教科书上的内容自己是不是理解、是不是认同,我们根本无从知道,这种问题和回答,学生实际上是没有情感参与的,回答完了、课堂过了,马上就忘记了,几乎没有任何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常常抱怨,讲了很多遍的东西,学生还是不能掌握。

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我们的老师局限于教科书,完全依赖于教科书的知识体系,认可现成的结论。于是,学生的回答完全一致,根本就不可能产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没有意见的分歧,就不可能产生争议;没有自己的思考,也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教学情境。

很多学校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要求教师必须紧扣高考,所有教学都唯高考马首是瞻,知识的完整性、思维的拓展性、学习的趣味性,全部被忽略或者假装遗忘掉。在被高考牵着鼻子走的岁月里,政治教学可以说是惨淡经营,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本应生动多彩的课堂思维活动,变成了机械重复的讲题、做题。

为唯高考是举,于是诸如“买方市场”“卖方市场”“中央银行”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经济学知识,仅仅因为高考不作要求,政治老师在课堂上就不愿涉及。实际上,新课程标准一个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教科书仅仅只是教学资源的一种,仅仅只是高考的基本依据而已,教学的精彩和生动必须突破它的制约,广泛运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资源来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我们采纳的社会生活资源的丰富程度,实际上决定了我们课堂上所能够达到的高度和广度,决定了我们课堂上能不能真正吸引和打动学生。因此,在进行相关教科书知识教学的时候,大胆补充一些教科书上没有的知识、理论和案例有什么不可以呢?

在讲经济的概念时,我大胆补充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置,及时运用了科斯的产权理论;在讲商品时,深入分析了等价交换原则以及互利双赢的思维方式;在讲货币时,回顾了重商主义的财富观念等,用这样的理念去设计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就不会为某个知识点讲不讲,或者讲到什么程度而困惑了。

其实,学生都是喜欢学习的,关键就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案例,播放一段有趣的视频节目,喜欢音乐的老师唱一支歌,擅长朗诵的老师读一段优美的文字……都能够在课堂上创设出一种情境,但是,这些情境往往都是形式上,真正能够带给学生深刻而持久的情境的不是来自教学内容之外的东西,而是来自学科专业深入浅出的解读,挖掘学科教学内容本身的精彩与生动,这也许才是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好教学情境的根本途径。

比如,我在讲授《发展生产,满足消费》这一课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比较难理解,就播放了一小段学生们爱看的《寻秦记》的视频片段,里面介绍了穿越去战国的项少龙无法使用现代的卫生纸,从而让学生很快理解了,没有生产出来的东西无法消费,生产决定消费这一知识点。所以政治这门学科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枯燥,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理解这些晦涩难懂的知识。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个困惑,那就是教科书上的理论与学生现实生活认知的巨大反差。比如,我们讲民主,学生却感觉不民主;我们谈法治,学生却觉得没有法治。当学生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和教科书的理论产生巨大差异的时候,恰好是锻炼和培养学生思维,创设教学情境的机会。我们现实生活中民主法治存在的问题,恰好说明了政治这门学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对“民主”概念的教学就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坚持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没有引导学生深入去理解“民主”“平等”“少数服从多数”等概念,实际上学生不能建立民主的认识,不能树立民主的观念,也让政治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教师讲的都是教科书上有的,学生自己就可以看明白的东西;学生想深入了解的东西,教师却没有讲。这是导致现在很多学生不喜欢学科学习的重要原因。教师为什么没有深入去讲,没有深入去引导学生思考呢?一是教师完全被考试指挥棒牵着走,不敢越雷池一步;二是教师自己有惰性,自己首先不愿去花时间探讨;三是教师自身积累不够,不能进行更深的解读。这种教学也许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考试分数,但是却让政治学科教学变得越来越没有生命力。所以社会中一直有取消政治课、给政治课改名的呼声,这一现象很值得政治教师们反思自己的教学。

作为一线的政治教师,我深刻地感受到静下心来读书,在教学中多反思多实践,提升政治教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深厚的理论功底、强烈的问题意识、浓重的现实关怀、雄辩的论证能力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政治教学核心竞争力。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2

一、青少年学生现代法律价值观的一般阐述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法律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随着法律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当前我国法律价值观必然具有能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法律至上、权利本位、人权保护、公平正义和权力制约等意识。青少年学生现代法律价值观是我国现代社会法律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特指我国当代青少年学生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现代法律价值观,它体现为青少年学生特有的现代法律知识、心理、观念和信仰的总称。

二、青少年学生现代法律价值观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青少年学生现代法律价值观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现状与社会发展对公民法律素质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法治建设的客观要求仍有相当距离,凸显加强其现代法律价值观培养十分必要。青少年学生现代法律价值观现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可学法懂法重要性,但法律认识偏差

据调查,当前青少年学生已经能充分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活学习的重要性,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1.法律知识贫乏。由于各级各类学校对法律基础课重视不足,课时有限,甚至有些学校根本不开法律课,政治教师只能讲授经济生活或政治生活时穿插些法律知识,导致一些青少年学生法律知识极为贫乏。2.法律观念模糊。如一些学生分不清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又如一些学生忽视法律的作用,致使一些学生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3.法律评价失当。很多青少年对我国的法律现象评价不高。部分青少年学生悲观认为“中国公民目前的文化素质还很低,达不到依法治国的要求”“中国是一个缺乏法制传统的国家”“中国的法律漏洞太多”等等。

(二)认同依法治国理念,但法律情感淡薄

当代中国,广大青少年学生认同依法治国方略,但法律情感比较缺乏。如在法律正义感方面,由于我国现实中法制体系的不完善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使他们认识不到法律制度在配置社会资源和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是公平的,甚至产生疑问。对法律的公平性和正义性不甚理解,也就很难有法律情感的产生。

(三)认识法的公正价值,但法律信仰缺失

据调查,绝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对法律的价值有深刻认识,信服和尊重法的公正性,但目前一些地方的“人治”环境,对法律的公正实施和青少年学生法律信仰的建立产生着不可低估的消极影响,因而他们法律信仰缺失。总之,在依法治国的方略下,法律价值观已成为公民的必备素质,成为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志。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预备队和主力军,从小教育他们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进而增强他们的法律素质既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实施依法治国的需要,因此,应把青少年学生现代法律价值观的培养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上。

三、青少年学生现代法律价值观培养的策略构建

青少年学生现代法律价值观的培养应以法律生活体验教育为主导,要着眼于把现代法律价值观教育渗透到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渗透到他们内心,使之逐步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法律价值观。这一策略具体做法如下:

(一)合理创设法律生活情景,引发学习体验冲动

1.利用多媒体创设法律生活情景,激发青少年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生活体验的感受,学会明辨是非,并做出正确选择,增强他们处理日常生活中法律问题和能力。2.设计法律角色模拟情景,培养青少年学生对法律生活的兴趣。为了要学生参与并从中受到体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教师模拟场景要根据文本和客观环境,要结合学生实际。3.参加社会法律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情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法院一些审判现场和听证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科学命制法律情景问题,培养学习法律思维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法律生活情景时,为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法律,还要通过命制法律情景问题,养成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律思维的习惯,一方面,教师可将现成的法律生活问题命制并提供给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在特定的法律文化生活情景中寻找已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教会学生在法律生活体验过程中,能结合法律现象,自己提出问题,这是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知识技能的内在要求。比如,我在讲《经济生活》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时候,结合学生实际,命制一些制造矛盾的问题,将学生置于法律生活现象是非判断的“十字路口”中,引导他们全面地、辩证地分析。

(三)理性引导反思,升化现代法律价值观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 网络媒体 大学生 公民意识

大学生公民意识是指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地位、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认识。大学生公民意识在内涵上主要包括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和公德意识三个层面。作为国家中流砥柱的大学生,其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已引起广泛关注。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同时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也困扰着大学生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判断能力,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产生一定冲击。如何有效发挥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少甚至消除消极影响,是当前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因而,探索网络媒体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有效路径,成为一项紧要的工作任务。

一、网络媒体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影响的分析与反思

由于年龄、阅历、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的局限性,网络媒体在不同程度上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有一定影响。从学生角度来看,第一,阅历丰富、思想成熟、价值观人生观趋于稳定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不容易受到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第二,法律素养较高的同学在面临形形的新闻报道时,表现得更理性,倾向于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利用网络媒体对政府进行监督、参政议政方面做得更积极、成熟。第三,新闻媒介素养的不足也是影响公民意识的负面因素之一,如很多大学生对网上的娱乐信息感兴趣,上网交友、娱乐聊天成为他们上网的直接原因。普遍缺少利用网络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和对公共利益进行自觉维护的意识。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与莫顿认为,大众媒介具有“麻醉功能”,它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受众就会不知不觉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地知识积累。”①因而,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良好的上网动机、行为模式,是当前思想工作应当注意的问题。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看,大班教学、不固定老师的上课方式使得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的交流很难真正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许多学生把信息的获得求助于网络,因而,网络环境下探索高校德育活动的新思路,主动建设网络社区、深入网络社 区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创造民主活跃的校园气氛,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型路径思考。

二、应用网络媒体,强化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正面影响的具体对策

1.形成教育合力,注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高。种种迹象表明,大学生公民意识能力越高,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也相对要 小。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整体存在滞后一面。其主要表现为:第一,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侧重于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忽略公民意识教育。第二,公民意识教育缺乏系统性。第三,高校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推动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因而,在今后的教育中,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通过两课老师之间的沟通配合,促进公民意识教育的系统化初步实现。另一方面,注重理论教学与日常生活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配合,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质量。首先,可在日常教学中,结合大学生身边某些相关的法律,做到法律教学与大学校纪校规,公德教育与校园公德,日常生活公德等行为方式结合,实现既自然又便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效果。其次,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工作与兼职工作队伍的紧密配合,实现优势互补。

2.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主题网站,发挥“舆论优势”。大学生获取新闻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校园网络,根据大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的发展实际,建设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社区共享资源和主题网站等,满足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可采取新颖的、灵活多样的模式,联系当前热点问题吸引学生参与讨论,专家、学者据理分析,引导学生纵向横向客观分析问题,冷静对待问题。结合高校学者、专家云集的特点,促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定期的网上互动,适时解答学生困惑,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负面新闻,增强其对国家、社会使命感、责任感。师生之间互动的展开,也有益于学生正确面对网络,提高其媒介素养能力。

3.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公民意识教育行为实践。大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大学生只有将自己的主体意识及民主法治的观念在社会实践中予以检验,才能做到知行统一,使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学校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校园管理,从班集体建设、学生会干部的民主选举与监督到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公共精神。通过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以及参观考察、“三下乡”活动,社区法律咨询服务等活动的开展,让大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国情,强化其使命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爱国情怀。

注 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6.

参考文献:

[1]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6.

[3]李瑞清.时代视野下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4]郑小敏,乔鹏,邢姝,戚雯.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

[5]邱昊.数字时代高校媒介素养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J].今传媒,2011,1.

[6]张再兴.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突破点[J].高校理论战线,2011,2.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政治生活;思维特点;课程资源

环顾眼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尤其是在政治生活这一板块的教学中,学生表现出的“学而不信”的现象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凸显的问题。它集中表现为他们迫于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的压力,可以记住政治常识中的知识点,掌握解题能力,但他们对所学的民主治理原理却流露出不认同、质疑或根本不相信的态度。“学而不信”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原理的接受和思想态度的转变,而且妨碍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因此,政治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而不信”的问题,努力创设“学而有信”的政治课堂。笔者根据自身《政治生活》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学而不信”问题的成因

1.政治生活教材本身的资源相对匮乏,不足以使学生相信教材所述的原理

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新版政治生活的教材摆脱了传统的刻板教条,强调以学生为主线来阐述政治原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材内容在语言表述方面,说教式、刻板专业的政治表述多,而更贴近学生的语言相对较少,这就在无形中拉远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由于现在减负的要求使得教材本身的阅读量缩水,教材往往是面面俱到而又浮光掠影。教材在呈现知识点方面,学生看到更多的是政治术语,缺乏鲜活的事例进行讲解。如,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表现”内容时,提到“中国的民主是由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教材并没有用具体鲜活的事例来具体说明,这样就让学生对“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内容产生了一定的不理解和不信任。

2.高中学生自身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模糊不清也是导致“学而不信”的重要因素

高中学生很多还是习惯于讲解后记忆,并不重视自我学习与知识建构,加之他们的感性思维较多,理性认识的欲望也很强,同时受生活阅历少、思维不全面等原因的影响,所以对政治生活会存在一种“你教你的,我信我的”的现象。例如,在教授“建设法治、责任政府、服务政府”的内容时,笔者播放了一组展现政府职能的幻灯片并分析总结:我国政府是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政府。结果底下的学生反应不一,许多学生看问题往往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用个别现象代替一般现象,产生对某些问题的误区。如果对此缺乏正确的引导,“学而不信”的现象也就很自然了。

3.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较被动以及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残余,是出现“学而不信”现象的主要原因

教材的编撰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如上海的思想政治课本是2007年的版本,一直沿用到现在,教材是固定不变的,而教师是可以发展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课程、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如果教师对教材绝对依赖,缺乏对课程资源的丰富和开发,那就难以实现“学而信之”。另外,受传统评价体系的影响。很多教师依然把卷面成绩作为考查学生最终成绩的唯一标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按部就班、谨言慎行,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教学必然会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由此可见,政治生活要使学生“学而信之”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二、如何由“不信”到“信之”的应对策略

1.教师应该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用事实说话

学生为什么会对政治生活教材内容缺乏信任呢?这既与他们的年龄、认识的深度有关系,也与他们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高中生看待一些现象时容易走两个极端,要么是完美无暇的,要么是一无可取的。尤其是当今社会获得信息的渠道丰富,对于这些信息高中生很难正确地去看待。例如,在讲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容时,要想让学生“学而信之”,就必须还原给学生真实的政治生活场景。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去看待现实政治中存在着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既不隐藏我们的不足,也不夸大别人的优点。如在讲食品安全问题、拆迁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交通问题等等,引导学生认识到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并没有回避,为了解决这些改革过程中的难题,政府连续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

2.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政治课堂,通过体验式教学纠正学生认知上的偏差与误区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积极努力地创设条件,将教材中所涉及的政治生活与学生的政治生活相交,这样才能迸发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火花,情感的共鸣,才能真正地以理服人。笔者听过一堂区级公开课,课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民主这个课题是政治生活中最难讲授的内容。这位教师并没有一上来就宣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而是先通过竞选两位不同的候选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选举的不同方式及优缺点。再通过中国民主进程的介绍,使学生明白了民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近的过程。最后再通过对民主制度提出自己的方案这一教学环节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形成对“民主”这一概念相对客观的政治认知。从这位教师的成功教学案例可以看出,要实现“学而信之”作为教师要努力走进学生的生活,给学生更多的更真实的政治生活体验,在体验实践中去获得真知。

3.教师应增强自身的政治信仰,只有教师信,学生方才信

教师首先要加强专业学习,强化专业化发展,同时要提高思想觉悟。要做到以理服人,教师就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要有高超的教学方法,要有恰如其分的生活事例。其次,教师还应具备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对生活中有关政府的一些正面的、负面的资料要做好搜集、分析、甄别。做到这些,才有可能使自己对党的理论、政府的工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也才有可能使自己信。在课堂上,当学生对党、政府、腐败问题等有疑问时,教师不能敷衍了事,或者用大道理压下去,而应坚持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辩证、全面地认识这些问题,真正使学生心服口服。

“学而不信”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作为政治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努力去分析和寻找教学对策,使学生做到“学而信之”,让政治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5

校长是学校全部工作和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不但需要处理好学校内部各部门、各方面的关系,而且还要处理好学校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处理好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关系。这些关系本质是人际关系,所以,校长要树立“人本”意识,创设民主和谐文化,积极调动和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充分发挥教职工的整体功能。引导大家团结一心、目标一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使全校凝聚成一种合力,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

学校是一个人际关系复杂的场所,社会上的种种关系在这里都能得到反映。教师行为的规范和积极性的调动,需要校长凭借行政和政策法规等手段来实现。师生之间、教职员工之间以及校园师生与学校组织之间的各种认识分歧、工作纠纷和利益冲突,需要校长因势利导地去解决。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需要校长用自己的协调能力和真诚的态度来维系。校长要放下架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不仅关注物,更关注人,使学校师生都处在安定、祥和的环境中幸福快乐地工作学习。通过关怀、激励、谈心、疏导、诱发,使自己和师生员工之间实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树立“法治”意识,构建规范管理体系

实行人性化管理,并不是不要“法治”,不要规范,而是要以“法治”意识为人性化管理的前提。依法治校的“法”包括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国家关于教育以及与教育有关的方针、政策,也包括学校内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对前一种“法”,主要任务是学习理解、遵守执行,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抓好落实;对后一种“法”,首先是建立健全,然后是严格执行。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应该是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民主与集中相结合,而不是由校长或少数人制定,要代表广大教职工的民意,同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工作的性质和教师劳动的特点,考虑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要符合教育规律,决不能简单地套用行政管理模式或企业管理方法。有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关键在于执行。规章制度执行得好不好,关键仍在于校长。校长要带头执行制度,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学校管理才能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照章办事,工作规范有序。最后,在加强规范管理的同时,要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学校规章,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规范学校和教职工的教育教学行为,把学校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树立“科研”意识,大兴校本科研之风

校本教科研是用以解决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以学校研究者为主体,是推进学校教学改革的有效动力。校本科研应成为校长管理学校的一种内在需求,通过校本科研,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使校本科研成为推动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校本科研要立足学校实际,以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管理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进管理水平、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困惑、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

校长必须首先树立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立足科研兴校,带领全体教师走进校本科研的探究之路。要在学校中结合本校校情营造一种研究氛围,创设一种有利于研究的机制,引导教师置身其中。如,提倡教师写教后记、教学反思,引导教师结对帮扶、相互听评课、集体备课、演课说课,开展专题讲座、鼓励读书读报等等。同时还要多与教师交流,建立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倾听教师的独特见解,鼓励教师探究,与教师共同探讨教育教学话题。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为教师释疑解惑,提高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

校长不仅要带领全体教师进行教科研活动,而且要对自身的工作进行“科研”,经常进行“学习―实践―反思”,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改进校长管理工作,由经验型校长向学术型、研究型校长发展。

树立“质量”意识,做人民满意教育

教学质量是学习者和教育者的一致追求,是检验一所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效果的主要依据,也是社会关心、家长关注的焦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声誉和地位,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鉴于此,校长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将教学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去进行,要把“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的意识渗透到每一名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心中,贯穿到每一堂课、每一项教研活动中,并逐步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校长要深入一线抓教学,落实好教学常规的各项要求。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要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有点子,想措施、抓落实,要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念,要有敢于改革,大胆管理的魄力。要把我们各项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上,落脚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使学校教育真正做到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名校

品牌,它是一种名称、标记或符号,更是一种承诺、象征、价值和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那么,学校“品牌”是一种无形的、对人们的心灵施加定向影响或产生倾向性、导向作用的教育力量,是学校最迷人、最丰富的特殊精神文化,对他人、社会有着持久的吸引力。在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学校的特色建设,主动实施品牌战略,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去进一步打造品牌,保护品牌,延伸品牌,充分发掘品牌的价值,发挥品牌的作用,提高知名度、美誉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学校品牌的建设要有准确的自身定位和稳定的培养模式,要有品牌化的管理,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品牌不仅要建设,更要经营,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品牌是特色发展层次和水平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可以有多种途径。当然,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艰苦的漫长的奋斗过程,需要一个长期的积淀,切不能急功近利走捷径。一个成熟的校长,就应该有一个明晰的办学思路,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树立学校“品牌”办特色学校,设计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制定学校的中长远发展计划并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整合教育资源,自主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在改革和发展中树品牌,创特色。实现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最优化。

树立“创新”意识,以改革求发展

民主与法治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课程结构 校本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3-0097-02

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化和推进,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成为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要而且有效的途径之一,笔者根据自身在宁夏育才中学开设政治与生活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现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双赢”,进一步说明校本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一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研究的必要性

校本课程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校本课程”虽是一个外来的概念,但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许多中小学对活动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已经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前奏。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贯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让地方和学校拥有相应的选择余地,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所以,我国中小学面临着正式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于是“校本课程”这一词汇便逐渐流行于我国教育领域。

1.课程结构的调整要求加大校本研究

课程结构的调整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我国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着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而经验课微乎其微;必修课占绝对主导地位,选修课微乎其微的不足。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开发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校本课程无疑成为优化课程结构、促使学校课程类型多样化并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

2.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对于广大教师而言,以往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研究往往成为专家们的“专利”。这种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非常不利,更与新课程的改革背道而驰。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而应是一个研究者,即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来看,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这就要求广大教师除了不断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外,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为新课程越来越需要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不断锻炼并形成开发这种课程的能力,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校、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丰富、完善。

二 教师专业发展与校本研究

1.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它不仅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的期待,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从广义上讲,两者有相同之处。但从狭义上讲,两者的区别又很明显:“教师专业化”侧重社会学角度,强调教师群体的、被动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而“教师专业发展”则强调教师个体的、主动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

2.校本课程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与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是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校本课程大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换言之,校本课程大多属于实践性课程。

3.校本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归根到底要落实于自身及日常教学和科研中。校本研究的开展往往能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与自身专业发展和成长融为一体,并带着研究的意识从事教育教学,用研究的目光审视教育教学的各种要素、各个环节甚至整个过程,从而使教师从单纯的教书匠转化为一个自觉的研究者、主动的实践者、严肃的反思者,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批判、分析、改进,最终实现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以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水平。

首先,对于政治学科而言,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政治课生动活泼起来,就必须先立足于本校的基本校情,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从学生的身边开始,了解并掌握学生在学习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还希望学到哪些内容,这样教师在调研的过程中就对学生的课程学习需求有了详细的了解,为校本课程的研究找到了依据,并且了解了在日常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也为以后的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其次,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要对校本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课题的价值进行论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分析能力,对校本课程进行宏观和微观上的综合把握,确定好主题。此外,教师间智慧的碰撞可以激发教师的灵感,使每个人的收获大于个人的奋斗。

再次,要将校本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在课程结构中的作用,就必须坚持不断改进、深入。因此教师要积极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修正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对教学的认识,丰富自己的教法,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促进其不断更新,紧跟社会的发展,关注校情,勇于创新。通过探索和实验,找到较为科学、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研究长效评价机制,并完善校本研究,促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最后,对于校本研究的教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政治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师能够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从书堆中抬起头来,多关注当今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多了解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作为政治教师,更应该多关注当代社会的时事政治,在课堂教育中,更多地渗入民主与法制、文化礼仪、公民权利与义务等现代法治国家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在教育手段上,则要摆脱千人一面的教法,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教师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要适应社会发展及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中学政治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中学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需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主动参与校本培训,尝试研究校本管理,充分发挥校本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中的作用,实现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咸阳师范学院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新课程通识培训手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