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1
1.提高能力是通过知识传播而得以实现
鱼之美味众人皆知。对于一个没接触过鱼的人,如果让其直接通过尝试食用而获得吃鱼的方法。那结果可想而知。正如初学游泳的人一样,必须先告诉学习者必要的动作要领,以及自救必备的知识。只有具备这些基本常识的人才可以尝试下水。否则什么也不知道随便跳入水中定然产生危险。“成仙之道需要高人指点”。没有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盲目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力不能提高而且还会产生危险,甚至误入歧途。生活中类似的先获取知识,后锻炼能力做的例子枚不胜举。课堂教学中会边讲边练,先讲后练,是教育教学经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有机物甲烷性质时,因为甲烷时最简单的有机物,也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开始学习有机物。我就先通过讲述,告诉学生有机物学习的一般步骤。先分析结构再推测性质,最后是实验验证以及结论总结。学生获得了学习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后,对后边学习乙烯乙炔以及烃的衍生物是水到渠成。学生感觉到有章可循,不会忙中出错。即便在后边有机复习时,学生也条理清楚。我自己也感觉到授课轻松愉悦。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个学习方法,他的学习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只有获得必要的知识才会解决相关的问题。
2.能力提高就能更好的获取知识
新课改要求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很多地方还相当陈旧,教师的观念较为保守,经常担心学生不能很好掌握所教授的内容,便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进行不断重复。然而长期下去,学生不但成绩没有提高而且学习能力也逐渐下降。究其原因,教师过多的讲占用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导致学生不但没有学习的兴趣而且思考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也随之下降。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道题我都讲了多少遍,怎么还有这么多学生没答出来。”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就想告诉他们:“一道题讲这么多遍,结果收效甚微。那还不如只讲一遍,我想也不会再差到哪去,与其这样,少讲几遍效果也许会更好。”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在讲“火候”。教学当然也是这样,一味强调重要,不断地高八度提醒。学生不但感到精神紧张,而且神经疲劳。教学有时也需要点到为止,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那么一定也会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
记得在上届初三的第一次年模考时,当时因种种原因,新课教学还未结束。酸碱盐溶液这章内容在考试前一天刚开始。当我讲到酸的最后一条化学性质,酸与盐的反应后,给出复分解反应定义之前,顺便插了这样一段题外话:“同学们,好多学化学的人认为:‘化学难,方程记不完’。其实他们都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化学方程不是记住的,而是写出来的!”这时我就结合课本上给出的两个酸与盐反应的例子,自己补充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实验。根据实验与学生一起分析,然后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并且归纳出反应的特点,给出复分解的定义。此时因为快下课了,我就没有举例子,就简单说了几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酸与盐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如果你要将所有类似的方程全记住的话,真的恐怕要累坏了。”当我一出此言学生都愕然了。但此时下课铃声已经响起。我就草草举了一个例子,盐酸与硝酸银的反应,并且讲到这个反应能够发生,属于复分解反应。你会写方程吗?这时有学生点头表示会写。我说:不会也没关系下次课我还会讲的。大家试想一下酸碱盐何其多,他们之间的反应怎么记得完?但我觉得没必要背诵,不用记。因为他们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只有那些不知道反应原理的人才会说,方程太多记不完。结果谁也没想到第二天的模考中有一道推断题,要求写出碳酸钠与氢氧化钡的反应方程。当时几位任课老师都说超出范围了。但经过大家的讨论还是保留原题。然而改卷结果却出我乎意料:我所带的班这道题的得分率分并不低。甚至超进度较快的其他班。学生对酸的化学性质联想到了碱和盐的性质。他们对知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能力使他们获得了其他的知识,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3.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万丈高楼平地起,离开了知识谈能力是空谈。学生没有基础知识去培养其能力简直是幻想。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是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教学中绝不能偏废,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厚次薄彼只会使我们的教育畸形化。
如果学生不懂得实验操作要领,那么他就不会有规范的动作,也不会通过正确的操作,观察到正确的现象,获得应有的实验结果。就好比一个不懂得驾驶知识的人,在川流不息的闹市中驱车一样艰难。当然,只具备驾驶知识的人不一定就能在闹市驱车。熟练的技术、灵敏的反应也是驱车的必要条件。就好像一名优秀外交官只具备人文、地理、政治等知识是不够的,他还应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极强的分析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等。
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2
关键词:多元智能;语文教学;学生主角
中图分类号:H319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两种基本智能外,还有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八种基本智力,这些智能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语文教师应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做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一、全面实施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加德纳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学校教育的目标并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智能或基本学科内容和技巧,而是学生必须对待定的学习主题有深入的理解,有进一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元智能是达到好的教育的助手,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在帮助学生的学习上有特别的功用,而且在帮助学生达到某种有价值的成人角色状态方面也有特别的功用。应试教育过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解题能力的发展,教学目标单一化,只面向少数学生,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片面发展、培养精英、着眼眼前。
多元智能的教学目标是利用个别差异的心理表征的不同方式,以多元智能为教学上的“多元切入点”,在目标制定上变单一的教学目标为多元素质目标,着眼于全面发展,全体发展,未来发展,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健康发展的多元途径,实现真正的理解,并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及将来的生活真正相联,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尊重学生主体,凸显学生主角地位
多元智能的教学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强调尊重学生的重要性,以“学习者为中心”是多元智能教学的根本倡导,这种“中心”强调教师对学生主体角色的认同。
二是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积极的一种实践活动。加德纳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参与,他提倡为学生准备范围更广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学生的自主选择,在多元智能的教学中与建构主义的观点一样,被看为是学习和教学中“建构”过程的开始。在教学评估中,加德纳更是重视儿童自我评估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通过对自己的评量分析,会产生对自己学习的反思,从而能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更自觉的责任。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学生主体的理念,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扬民主,加强互动,创设各种活动情境,多激励,使学生有信心,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要一味的灌输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践能力、质疑能力、创新能力,给学生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三、适时调整预设,关注课堂生成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内在建构性”的学习观,在对教学本质及特点的理解上,多元智能理论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有相同之处,即都强调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和建构自己对事物的认识的。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别关注学习者个体智能的差异对教学的意义。加德纳强调学校教育的改革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同时将教学过程界定为一种生成性的过程。加德纳没有直接论述教学过程的这种生成性,但在他的着作《受过训练的智能》一书中提出,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要建立理解的课堂教学,而这种理解的课堂教学就是“重在理解的建构主义者的课堂教学”。借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我们可以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知识的构建以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进行。二是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担当起首席的责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理特点、生理特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个体差异、整体水平,只有把学生的基础了然于胸,全面掌握学生实际,才能知道学生的需要,才会预设课堂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
教学设计的内容不能低于或高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动态生成的课堂要求我们不仅课前充分把握学生的起点,课堂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反映适时调整预设内容。预设不应是单向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是多维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要留出生成的空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对学生知情意的了解,留出体验、发现、探究、偶发等的空间。摒弃那种看似严密的环环相扣的线性流程,设计几个不同的动态发展的板块。这几个板块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目标的调整、偶发的因素、教学的需要随时调整,穿插变化,目标可升可降,环节可先可后,方式自主选择,手段灵活多样。面对不同的学生,产生的问题会多种多样,只有充分预设,适时调整,才不会手足无措,课堂也因而变成不断创生、深化的动态生成的课堂。
四、认同个体差异,发展多元智能
加德纳提出要开发人的多元智能,即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课堂的结合应有两层含义:
一是充分认同学生对文本的多元理解。
二是利用学生在其他方面的优势智能来为发展语言智能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变一元讲读为讲读、穿插音频和视频、组织讨论、指导表演等多元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人际交流智能,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培养身体运动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加深理解文本;利用信息媒体的多样性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培养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在作业布置上变一元抄写为听说读写看演等多种综合操练。
我们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语文教学目标多元化的特点,发挥不同智能在教学中的不同作用,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适应各种类型的学生,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健康发展。
参考资料: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
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3
关键词 职业核心能力 课程教学模式 管理学实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产业正在转型升级,各行各业都在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一些新兴行业、新兴职业随之兴起并日益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个人职业成长,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学生除了具有专业能力以外,还应具备职业迁移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其他基本职业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
1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知识与技能之外取得职业生涯成功所必需的,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素质,具备职业迁移的一种基本能力。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项目(CVCC项目)将职业核心能力概括为三模块能力:基础核心能力,包括职业沟通、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拓展核心能力,包括解决问题、创新创业、信息处理等; 延伸核心能力,包括礼仪训练、演讲与口才、营销能力、领导力、执行力。
在课程教学设计时,引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地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不能只停留在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上,而要在每一门课程中融入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适应力、迁移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管理学实务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更应该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开发为导向,把教学重点放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上来,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2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2.1以“模拟公司运营”为导向进行课程项目整体设计
管理学实务这一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应该立足于培养学生一种职业基础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职场情境,因此,管理学实务课程可以以模拟公司运营为主线,围绕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项目里面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课程项目整体设计。该课程项目开发共包括十个大的项目,这十大项目整合了管理学实务课程的知识体系,详见表1。
表1:管理学实务课程项目体系
2.2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设计课程具体项目
在管理学课程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根据该课程程序性知识点确定要培养的“职业核心能力”;然后,根据确定的“职业核心能力”来设计具体的教学项目任务、项目实施方式以及项目评价依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活动和行为训练来培养的,因此,在课程项目内容设计时,应该设计职业化的工作任务来加强学生的行动意愿和行为训练。在项目实施方面,应该将教师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任务落实相结合,教师要把握好任务完成时间,适时引导任务开展。在项目评价方面,应该重点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情况为依据进行量化的等级评定。
2.3以“虚拟组织”的形式开展课堂项目化教学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一种全真的企业环境,以财务资金为纽带激励学生尽最大努力去完成项目任务。管理学实务课程在课堂组织形式设计上,可以结合各专业特点,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就可以引入旅行社和星级饭店等虚拟组织,将一个班分成4到5个虚拟组织,给定每个组织相同的虚拟财务资金,按照每个组织从成立到衰退等生命周期来开展课堂任务教学,强调公平的业务竞争,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真实感和紧迫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时间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2.4以“多元化”教学方法灵活开展课堂教学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教学过程中每个项目任务要以行动导向为主,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综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比如职业核心能力中的职业沟通、团队合作等适合采用角色扮演法提升学生的现场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比如解决问题、创新创业、信息处理等适合采取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比如演讲与口才可以通过专题辩论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比如营销能力、领导力、执行力等适合采用项目化教学法,通过过程学习提升学生的能力;比如礼仪训练可以通过示范法,学生通过多次模拟训练来提高。
2.5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采用多元化学习质量评价方法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课程教学改变传统的以考试分数为依据的评价方法,采取以动手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模式。该模式以职业核心能力内容为评价体系,对多种教学形式,如项目分析、辩论赛、技能操作、专题讨论、成果展示等,以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元评价主体来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4
关键词:认知能力;通识教育;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9-0042-02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各种问题不断涌现。例如,课程设置形式单一,把语言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许多语言实践训练脱离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需求与心智的发展;在整个教学中,缺乏对学生本身的关注,缺乏对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发展的培养。这些问题导致了许多学生不会思考,不知道自己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如何去学习英语。苏格拉底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就当今而言,大学英语课程应更加注重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指导学生自己探究学习规律,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最终获得“智慧”与学习的乐趣。
一、认知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关系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认知这一概念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据《辞海》解释:“认知”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活动,包括知觉、记忆、学习、言语、思维和问题解决等过程。莱考夫和约翰逊也对认知有一种广义的解释,认为“认知”包括心智运作、心智结构、意义、概念系统、推理、语言等[1]。可见,这些学者认为人们的身体经验与思维加工是密切关联的,而且语言也是一种认知活动。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客观现实经过体验和认知加工才逐步形成了语言。
对一门外语的语言运用和理解是认知处理的过程。认知能力的培养与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相互影响的。认知是语言的基础,同时,语言的学习也会反作用于人的认知能力。在大学这个阶段,多数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这还远远不够,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智运用、记忆、思维、语言等能力,通识教育的理念给了我们很多的启迪。
二、通识教育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
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例如,哈佛大学在通识课中极力打造通识核心课程,在教育计划中倡导文理交叉[2];北京大学的“通识教育文库”与芝加哥大学的“名著课程计划”在通识教学中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试图把“全人类的文明经典”介绍给学生。通识教育试图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备有效思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关系理解能力、 想象力、 清晰沟通能力、 适切判断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3]。
通识教育重要的价值首先是在于它能够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如何去思考,促进学生心智的发展。在通识教育中,通过各种学科的学习与锻炼,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可靠的理解与观察、论证和证据的评价而获得众多的知识和掌握分析工具,使自己拥有自己的意见、态度、价值和观念,并逐步形成良好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扩展自己的心智。通识教育也为所有知识提供了背景,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能力。正如乔治・赫伯特所说,人们通过使用熟悉的、已理解的东西来解释新的东西,效果往往最好。也就是说,人知道和熟悉的知识越多,人能够掌握的知识就越多,学习也变得更加容易。当学习某些知识时,人的头脑会记住你是如何学习的。罗伯特・哈里斯也认为,心智在很多时候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创造类比,用熟悉的东西来理解不熟悉的东西。通识教育能够帮助我们改善人的观念和理解。通识教育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通识教育提供了跨学科观点的孕育和新观点的产生。很多创新性的理解和观点大都是在大量知识的学习与积极的思考中得到的。众多不同知识的相互作用,往往是我们产生顿悟与新观点的基础。所以,通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知道如何去思考、学习和创新,最终实现认知能力的提高。
三、提升大学英语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
(一)加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首先,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低年级除了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之外,同时开设如西方哲学与文化、商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英语类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中的内容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了多元文化,这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外语语言技能的提高,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有序的思考习惯。认真学习哲学或逻辑或任何一门相关学科的内容,都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并促进其思维的发展,逐步养成系统思考和理性分析的习惯。学生会通过思考,反思自己学习英语的动机,逐步摆正自己学习英语的心态,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些习惯的形成,都会反作用于学生英语技能的发展。
其次,为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中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学英语除了开设基础英语技能课程外,还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建立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制订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最终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2)开设一些潜在课程,如开展多种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英语竞赛、话剧表演、英语社团、英语课外阅读等课外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自主学习英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综合能力。英语潜在课程是英语课堂教学课程的延伸,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最终成为具备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的人。
(二)树立以理解为核心的大学英语教学观
坚持以理解为核心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要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坚持确立学习是一个理解、记忆、运用过程的观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初步理解、强化记忆、学会应用、加深理解的过程。学习过程的实质和核心在于理解,而不是记忆。确立这样的教学观才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稳固、更灵活,才有可能使知识成为创造力的翅膀。大学英语常被人误解为只需要记忆能力就可以学好的学科。其实不然,如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不应只是给出例句、固定搭配等,更应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学习词汇。教师应向学生介绍一些帮助词汇理解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理解、记忆、运用的方式去实现自主学习。通过理解而学习到的词汇知识才能真正内化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在以后的实践中才能被更好地应用。
(三)运用体验式英语学习模式
提倡体验式外语学习。体验式学习包括语言使用的具体经历,对语言使用的思维与观察,对语言系统或语言使用规则进行抽象化、概念化处理,将通过体验所学到的新知识、新能力主动运用到新的语言实践中去[4]。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大量的、涉及综合语言技能的语言使用机会,也有大量的独立思考的机会,使他们对语言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具体而言,教学活动的安排应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开始,逐步引入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同时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观察、分析。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方式发现新规律,学习新知识,培养新能力。同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在语言使用的互动交流中产出目标语言。教师应为学生多创造语言互动的机会,促进合作式学习。这种合作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小组活动。在互动中,学生能够获得可理解性输入,更容易注意到新的语言现象,以及中介语体系的不足,有更多的机会修正自己的输出[5]。在体验学习中,学生能够加深对自己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的了解,能够判断自己的长处和薄弱之处,并有意识地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整个体验互动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关系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都不断得到了提高。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他们步入社会、成为社会一员的必备能力,它会深深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使命。在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也应关注学生认知的发展。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具备外语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获得认知能力,最终成为“全面”的人。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6.
[2]Harvard Committee.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5:23.
[3]张慧洁,孙中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涵义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
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5
关键词: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1-0088-02
一、《电路》课程对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
《电路》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工程性的专业基础课,对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该课程包括电器元件、电路网络、电子系统分析、设计和综合的理论,是国内外电类高等院校教学大纲中必不可少的核心骨干课程,是学生接触的具有工程特点的专业基础课。它所涉及的概念、方法和理论,大量地应用在“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等后续专业课程和大学生电子设计创新活动中,且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使学生学习到基本的分析以及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可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知识综合运用、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电路》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
(一)课程知识体系结构不适应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法》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然而,我国传统的课程价值观是以社会价值为主导,课程体系通常过于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课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讲授各种理论和例题,各项能力培养却流于口号,很难使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实践性、学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更谈不上在现代工程中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团队精神、交流能力和多学科大系统掌控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不相适应时代要求
目前,很多《电路》课程是基于大班授课的,学生人数大于70人,有时选修课甚至超过100人。学生前序课程知识基础差别有时很大,教师很难组织有效、灵活的教学方式,因此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以知识传播为主,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此外,教师受教学大纲和日历的严格约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过于严谨并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堂气氛过于死板,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几乎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一个模式,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发展。
(三)教学资源不适应学生能力培养
多媒体授课、网络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加大了课堂知识传授的密度,好像也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率。但是,学生们或忙于“看片”而无法跟上教师思路,或不珍惜课堂时光而说“课后自学”,这样难于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必然会出现对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完整、不系统等问题。另外,大部分的实验仪器都是由专业的厂家生产的,由于存在保密或高度集成化、模块化方面的原因,整个教学环境比较封闭,学生必须根据教师的要求以及课程学习的需要去完成实验内容,即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难于落实和实现,除了优秀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外,大多数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收到了制约。
三、《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多少年来一线的广大教师致力于《电路》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取得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成果和宝贵的教学经验,为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导致生源很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不同高校的录取分数不同,同一高校同一专业在不同地区录取等级也不同,这造成了高校电工类课程教学对象的多样性、复杂化。同一门课程面向不同的授课学生对象的教学模式与经验是不能完全一样的,很多适用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985”和“211”高校的教学模式与经验未必适用于普通应用型本科高校。同一个课堂里的学生们的前期专业基础知识储备也不同,因此关于《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也百花齐放。我国应用型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输送大批德才兼备、勇于创新和开拓的建设者[2]。如何发挥大学课堂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正能量,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质和创造力,作为向学生传授工程观点、科学观点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先导课程的《电路》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是永恒话题。
四、基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电路》课程教学模式设计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现代工程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点更加突出。这就需要一大批能够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与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3]。然而这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如何通过课程设计、课堂教学和课程考核等环节来实现,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思考与实践的重要责任。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注重将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团队合作和交流表达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电路原理II》是在《电路原理I》的基础上,强调对复杂电路的分析,理论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此,针对《电路原理II》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活动及组织形式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与设计,形成了一种基于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及实现方式。根据各章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设置一些相关的讨论主题,例如“二端口网络”部分,设置了“探究基于二端口网络的最大功率传输问题”和“负阻抗电路的设计方法与应用”两个研讨题目,通过启发式、探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本课程教学模式及实现方式如下。
(一)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活动,重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
根据《电路原理II》课程特点及要求,在注重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集成电路和片上系统、电子电路测量仪器发展等前沿技术,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教学活动采用授课、研讨、团队合作与讲演的组合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提高。在课程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自学内容来增加课堂实践环节,即根据教学大纲将相关知识编写出一系列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研讨问题。组织学生分组对问题进行自学和研讨,并制成PPT进行课堂讲演和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育人为本
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增加了时域分析与复频域分析的比较分析研讨活动,加强学生对频率分析的理解与掌握,为后续《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此外,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不忘大学教育的育人根本。例如,为了加强对卷积定理物理内涵的深入理解,组织了学生关于个人财富积累的大讨论,强调增强个人能力的重要性和感恩父母。学生们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下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个人品德修养,增强了学生的独立与创业精神。
(三)完善课程考核,发挥指挥棒作用,鼓励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综合能力,激发其创造性,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团结合作能力。除了常规的课堂出勤表现、作业表现、实验操作与报告整理、期中与期末考试外,还增加了课堂讨论环节,占总成绩的20%,强调同一组成员在该项的成绩是等同的,让同学们更重视团队合作。
五、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电路》课程对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目前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以及教学改革对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以《电路原理II》为例,注重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满足我国对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6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体育教学;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模式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教学融合的必然性
探究多元智能理论体育课程教学融合的必然性,应率先考量我国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现状。纵观我国教育历史可知,应试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封建帝制时期,科举考试制度虽因朝代更选改制多次,其应试教育本质却并未扭转,时间跨越民国行至现代,中华民族悠久的教育理念因时展逐步向现代化、科学化、实效化方向迈进,因此,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刻不容缓。素质教育理念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其有别于传统的应试教育,以素质培养为科学发展理念,确保受教群体在素质教育下有效提高个人素养,以便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需求与文化发展需求。在众多素质教育门类中,体育作为保障受教群体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逐步演化出终身体育、全民体育等概念。因此,为了有效促进终身体育、全民体育的共同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教学的融合必不可少。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包括身与心、思想与交流等多种元素,是丰富体育课程教学,促进体育全民化、终身化的重要手段,对保障体育课程教学的科学发展、应时发展十分必要。由此可见,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教学融合,对于素质教育时代全民素质培养而言意义重大。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教学融合的应用启示
将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教学紧密融合,在发挥体育课程教学素质教育作用的同时,也能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纵观多元智能理论可知,其并非满足于受教群体的单一素质培养,而是立足于现实需求,真正实现科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利用多元思维,打造全智能教学理论,从而实现受教群体的全方位素质培养。因此,将其与体育课程教学科学融合,对体育教学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其不但可以强化体育教学的身体素质教育功能,同时也实现了体育教学的多项教学融合,将体育真切地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可以有效促进多学科之间共同作用,促进学习迁移的实现。
与此同时,多元智能理论有机融合于体育课程教学中,对体育教育更科学地开展意义重大。其科学落实以人为本,重点侧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行之有效地确保了受教群体发展的科学与自愿。而其多元化丰富的教学策略,则可大大促进受教群体对教育本身的认同与参与,从而行之有效地保证了受教群体在教育引导下科学稳定发展,积极提升个人素养。
三、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堂教学融合的基本原则
1.教育内容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堂教学融合应率先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原则。通过使教学内容多元化,实现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从而有效落实多元智能理论,实现培养受教群体的各项素养的目的。对此,本文认为,行之有效地落实教育内容多元化原则,应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积极发挥学习迁移作用,以使体育教育与文理教育、艺术教育充分融合,从而丰富自身教育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从而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以便更好地发挥多元智能理论,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综合发展。
2.教师素养多元化
教育内容多元化是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教学方法多元化是多元智能理论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开展手段,而教师素养多元化则是多元职能理论科学落实的核心。教师素养只有符合多元智能理论需求,才能实现理论的科学开展,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作用于体育课程教学。故此,本文认为,培养多元化素养的体育教师,并构建教师合作机制,以联动办学、学习迁移手段实现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的紧密结合,才是多元智能理论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选拔及培养多元素养及多元思维的教师,积极营造学习迁移环境,确保教师素养多元化原则得到落实,是多元智能理论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关键。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的科学落实及与体育教育的融合,将促进体育教育的科学发展,进而保证素质教育落实于我国的基础教学之中,保证全民素质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牛蔚林.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4):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