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环境科学与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环境科学与研究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001—02
独立学院是指由普通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中,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有不同于母体高校大学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005年出现在独立学院的全新专业,探索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环节设置的基本思路
由于独立学院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动手能力较强、思想活跃、个人为重彰显自我,这些特点将成为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环节设置基本思路考虑的基础。结合学生的特点,将设置专业培养环节定位为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定位,如图1所示,确定独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环节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教师科研环节、学生创新竞赛环节、就业环节五个主要组成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技能为目的和出发点,有机关联的同步协调开展,夯实理论基础、强化技能培养、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教学手段、拓宽就业领域。将独立学院的专业教育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无缝对接,从专业培养的诸个环节设置入手,切实实现本质转变。将传统高校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学生学习脱节、专业设置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的局面彻底改变,在继承传统高校理论教学基础厚实的前提下,大胆吸收借鉴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的经验,形成独立学院所特有的厚基础、强技能、敢创新、重应用的特色培养环节。
2 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培养环节
为了适应独立学院专业培养环节的要求,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培养环节做了优化整合,设置以通识必修和通识选修课程为基础、技能必修和技能选修为手段、专业必修和专业选修为重点的三级理论教学培养模块。在理论教学环节设置时,考虑着重提高技能课程比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细分专业方向、专业选修课程打包形成就业方向。如图2所示,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划分为膜分离与资源再生利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生态工程三个应用性较强紧贴市场人才需求的专业方向,以市场人才需求和行业发展定位专业方向,改变传统高校以学术科研方向定位专业方向的闭门造车的现象。通过这样的理论教学培养环节,使独立学院的学生通过有限的精力投入获得扎实的本专业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技能培养理论课程的学习迅速提高技能知识水平,为专业课程学习提高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保障,从而实现夯实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理论基础。
3 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环节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毕业之后的出路大部分直接就业的状况,结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身的专业特点,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环节的设置将实践教学提到一个空前重要的高度,认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性,两者是平行并列关系,这彻底扭转了传统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短板。从学生收获较强的实践技能而非单一的理论知识为出发点,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环节的设置,强调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训练。结合借鉴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如图3所示,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包括:与理论教学环节配套的课程实践环节、实践周教学环节、毕业实习环节、生产实习环节、课程任务和作业环节、暑期社会实践环节、实验课程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环节。通过这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交叉的实践教学培养环节,使独立学院的学生能够在本专业的理论基础支撑下,进行有针对性、科学的实践技能训练,实现理论 与实际、专业与应用、教学与技能提高的同步交叉训练,使学生获得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4 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科研环节
师资是任何一所高校最重要的资源和教学的根本保障,师资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素质。通过加强教师应用型科研项目研究的开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以教师的学历教育中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基础,大力开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应用项目研究,可实现独立学院的科研与社会需求密切无缝对接,并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提供较为宽松的、与社会行业接轨的科研学术平台和培养氛围。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科研环节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1)膜分离与资源再生利用工程方面。结合膜分离技术这一高新技术,利用其分离能耗少、仅需加压操作、无热相变、自动操控的特点,将其应用在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废水中重金属提取、固废中资源回收、航天水处理技术等诸多领域,体现其在资源再生利用方面的价值,为建设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给水排水工程方面。给水排水工程与国家的经济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国家层面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到城市层面的供水排水系统工程建设,以及具体到每家每户的上水排水管道系统楼宇消防、供水、排水系统建设,都体现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必需性和重要性。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环保节能低碳型的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已成为主流,从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空调冷凝水循环利用、纯净水入户等最新的应用角度出发,利用并创新给水排水工程技术,推动城市化进程绿色环保生态低碳的技术进步。
(3)生态工程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也被长期实施。生态工程主要基于利用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的规律来进行环境建设、环境修复和环境保护。利用园林绿化工程来美化、绿化城市人居环境,并且还可以用生态工程来修复矿山垦区、污染水体、绿化荒山、护坡工程、沙漠绿化等。建立人工自然湿地进行水体水质修复处理,对于大面积水体修复具有重要的贡献,红树林工程对于海岸带生态保护、近海海域水质修复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5 独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创新竞赛培养环节和就业培养环节
环境科学与研究范文2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 教学模式环境科学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目前国内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这与环境保护在我国现实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高校的环境教育专业设置、学科分布不合理有关。目前,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1)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办学定位不准;(2)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3)缺乏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青海大学是国家“211”大学,多年来按学校“立足高原,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在教学体系和实践模式方面仍面临着前述问题。本文对青海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为在高原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为高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所需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保证。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总规划
在学校“立足高原,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下,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确定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总体思路,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生态修复与污染治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公共基础、学科平台课、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四大平台课程体系为基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公共基础、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基础课程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设置,在专业方向课程与实践设置中,突出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两个主干方向,以理论结合实践,强化综合性大实验和实习,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在新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体现了“两个构建”,一是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根据培养应用型环境专业本科人才目标的要求,精细设计,整合实验课程,以够用、管用、会用为原则,精简课程门数,突出核心课程,实现实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构建了全新的平台+模块实验课程体系,即在保留原有的课程实验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模块的综合性大实验如《环境监测与污染处理综合性大实验》《环境生态与毒理学综合性大实验》等,确保实现培养应用型环境保护专门人才的目标;二是突破传统安排,创立全新的“5+ 1+ 1+ 1”模式传统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即前5个学期在校内以理论学习为主,第6学期在校外进行生产实习、顶岗跟班等实际训练,第7学期则在校内安排综合性大实验, 第8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强化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搭建了“两个改革”
如在《环境监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剖析教学内容、突出地方特色、突出自身教授特点、挖掘课程内容”“集体备课”“教案内容修改整理”及“科研与教学结合”等方法进一步改进教学理念和设计,同时掌握了课堂教学效果,活跃了气氛并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环境监测》课件制作中结合例证、图片、视频链接等,紧密结合西宁市环境状况,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西宁市水体、大气、噪声、土壤污染状况有了充分的认识;在《普通生态学》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在制作课程教学课件时从课件内容、影音资料、拓展知识、精品课链接、生态热点、生态趣闻六个方面进行建设,根据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完善每章节授课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并配合讲授、提问、讨论、辩论、座谈、观看录像、布置作业等活动来改善教学手段,达到让学生系统、深入地理解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取得明显效果。
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优化实验教学的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属于“保姆式”教学方式,学生对教师依赖程度高,缺乏独立性,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训练不足。新优化的实验教学方法采用的是开放式和自主式结合的方式,即在实验课开始之前,教师先和学生一起预习实验内容,一起探讨实验中的有关事项,教师只需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自行进行操作,教师再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纠正错误,最后再完整地重新操作整个实验。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容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四、结语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学校教育发展提出的历史性要求。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教育为青海“生态立省”及“青海湖”“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也是标本兼治、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建设、调整和改革,基本构筑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仍需进一步改革、完善,逐步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易秀.环境科学专业教学体系改革及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3.
[2]吕华.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广东化工,2013,40(22):152.
环境科学与研究范文3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发展历程;理论基础;方法论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环境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
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有关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Gulliver,1908;Trowbridge,1913)。19世纪,心理学家研究了人对声、光、重量、压力等环境刺激的知觉,但由于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对学习过程的强调,当时的研究倾向于把环境事件看作强化程序和儿童经验。20世纪40年代,少量关于环境和行为联系的研究出现,其中包括行为地图、环境认知地图和城市社会学(Moore,1987)。不过,这些并不完全是对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最充分的研究。最早转向对环境和行为系统研究的人是费斯廷格(Festinger)、沙赫特(Schachter)和贝克(Back),他们研究了环境设计因素对学生社会关系发展的影响 [2] 。
20世纪50年代,这个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勒温(Lewin,1950)把环境定义为决定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他强调的主要是社会环境,但是人们还是会经常谈论到他的理论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同一时期,勒温的学生巴克(Barker)等人对环境和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把勒温的行为公式:B=f (PE) (即人的行为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和“生活空间” (life space) 等心理场论(field theory) 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生态心理学研究范式,从而启动了最初的环境心理学研究[3] 。 霍尔(Hall,1959,1966)的空间关系学主要研究如何使用空间;此外还有针对拥挤的效应的研究(Calhoun,1962,1964),以及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师林奇(K.Lynch)对环境认知和城市表象的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大量关于人和环境关系的研究。同时还有一些对空间行为、精神病院设计以及其他环境―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建筑师与行为科学家也开始了长期的合作,目的是设计出对人的某些行为功能有益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遍及全球,而对知觉和认知的其他研究也在环境心理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人们对能源使用和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寻求方法以改变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1961年和1966年,美国犹他大学举行了最初的两次环境心理学会议,1968年,代表美国研究潮流的环境―行为学术组织――环境设计研究学会(EDRA)成立。同年,纽约市立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点。1970年,伊特尔森(W.Ittelson)和普罗夏斯基(H.M. Proshansky)等人合编的《环境心理学》正式出版,这也被学界认为是环境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第一批环境心理学的杂志(如《环境和行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刊。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国际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列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环境心理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的柯雷( Kenneth Craik) 1973年在《心理学年鉴》中以“环境心理学”为标题撰写了有关的研究综述,意味着“环境心理学”已经被接受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4]。1975年,世界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毕业。1977年,在“人口心理学”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4分会正式改名为“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1978年,环境心理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斯托克斯(D. Stokols) 为《心理学年鉴》撰写了第二篇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综述[5] ,基本上确定了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的正式地位。1987年,斯托克斯(Stokols & Altman) 等人主编的《环境心理学手册》出版,被看作环境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和环境心理学成熟的标志。20世纪80至90年代,环境心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定期的综述性文章大约每四年就会编入《心理学年鉴》,它记载了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到20世纪末,“绿色”问题和生态学已经成为最引人注意的主题之一 (Pol ,1993) 。
目前在我国,环境心理学这门学科已被心理学界承认并列入《心理学年鉴》,但环境心理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要远远滞后于世界水平。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有学者编译环境心理学著作,80年代有一些关于环境心理学的初步研究文章见于刊物,但直到90年代,关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书籍和文章都很少。1993年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常怀生教授等人联名发表《关于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倡议书》,呼吁社会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同年4月,英国著名环境心理学家David Canter来中国讲学,先后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学生授课。同年7月在吉林市召开了第一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1993年12月,《建筑师》杂志(总第55期)专门为这次会议出版了一期专刊,这些可以看作这门学科在中国正式诞生的标志。1993年以后,环境心理学研究逐渐展开,1995年,第二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建筑环境心理学学会(2000年改名为中国环境行为学会)[6]。 此后,中国环境行为学会每两年在各地轮流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学术研究的定期交流和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在高校中的系统传授,促进了环境心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倾向
持认知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现象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根据,以解释人们经验的方式来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
1.唤醒构建理论
唤醒构建理论基于如下假设:个体各种行为和经验的内容与形式,和我们的生理活动如何被唤醒(arousal)有关。由于唤醒是应激的一个必然反应,因而这一理论与应激理论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此理论中唤醒被界定为增加了脑活动和自主反应(脉搏、心率等),而且它可以与不引起应激的事件相联系。日常生活中,高兴或悲伤等都可以引起唤醒,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唤醒的性质来了解唤醒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进而研究环境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2.应激理论
应激理论把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看作应激源,比如噪声、拥挤。应激源被认为是威胁人们健康状况的不利环境,它主要包括工作应激、自然灾害、婚姻不和谐、搬迁混乱等。应激(stress)是一种调节或中介变量,被定义为个体对不利环境的反应。这一“反应”包含了情绪、行为和生理等成分。应激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生理反应,另一种是心理反应。由于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互相联系,不会单独出现,因此环境心理学家通常把所有的成分整合到环境应激模型(environmental stress model)(Baum,Singer & Baum 1981;Evans & Cohen,1987;Lazarus & Folkman,1984)中去。目前,应激理论已被用于对环境应激物如噪声、拥挤、环境压力等的整体研究,并被用来解释当环境刺激超过个体适应能力限度时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3.环境超负荷理论
环境超负荷(overload)理论将个体作为人―环境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出个体的加工能力,即个体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超过他(或她)所能有效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相反,当个体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时,则会造成负荷不足。目前,超负荷理论已被用来解释个体的城市生活以及高密度、噪声、拥挤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和唤醒及超负荷有关,而负荷不足则被用来解释环境刺激不足所导致的单调和孤独等问题;但在其他的条件下,它却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提高某些较容易的认知任务的成绩。
(二)生态心理学倾向
秉持生态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决定个体行为的因素归结为环境。他们强调在观察行为的过程中对“环境―行为”关系进行描述,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研究。
1.巴克的生态心理学观点
生态心理学理论的代表是巴克(Barker),他认为环境心理学家所关心的应该是行为背景的整合,个体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有一个空间和时间背景,由此构成的立体的生态系统是研究环境的一个很适合的分析层面,这样就可以为环境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此理论强调人和环境都是统一体中的一部分,一方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另一方。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由环境决定,即人类行为的起因和过程完全受环境支配,而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传统的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个观点,只要适当改变城市的物质形式,就能改变个体的行为。其代表人物迈耶(D.R.Meyer)认为,如果人们能消除极差的住宅和贫民窟,新的良好的住宅和环境就会从本质上治愈社会的疾病。
3.维度理论
1975年奥尔特曼(I.Altman)提出了维度理论,他认为拥挤和孤独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极端:独处的空间太小会造成拥挤,独处的空间太大则会出现孤独,因此空间行为是调节独处或使其最优化的一种主要机制。根据这一理论,奥尔特曼试图解释个体的空间行为、领域性和拥有感[1]。
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早期研究主要是有关环境(如建筑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后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斯托克斯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列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认知、环境观点、人格与环境、环境评价、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生态分析、人的空间行为、物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心理学[1];再后来,研究内容扩展到了人的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涉及环境压力、环境负荷、应激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保护的心理学研究),环境心理学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拥挤”(crowding)是环境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之一。在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早期有关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周围环境对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家在城区规划和建设以及居住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行动研究,这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包括学校和公共运动场所、医院和医疗环境以及军事单位和监狱等。尤其是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逐渐集中在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影响的层面,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了生态心理学和环境保护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学研究 [7] ,“环境污染心理学”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舒尔茨说过:“我们全部工作和生活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全部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影响我们的行为,有时这种影响是明显的、直接的;有时则是微妙的、间接的。在20世纪,人类已经破坏和污染了自己的许多环境,土地、水源、空气都遭到破坏,结果导致了这种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也成为环境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内容” [8] 。2000年,荷兰心理学家Charles Vlek 总结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课题进行:人对环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环境危险知觉、压力和生活质量;环境研究中的认知、动机和社会因素;可持续发展行为、生活方式和组织文化;改变非可持续发展行为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支持环境政策的形成和作出决策 [9]。
(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有机论
有机论是在互动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初步具备了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的特征。它认为整体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单元,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互动论
互动论主张人的心理现象与社会物理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方法论上具体表现为坚持还原主义研究路线,将复杂的整体现象还原为“环境”与“行为”等几个元素,探讨每个元素的特点,然后寻求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描述整体现象,同时将时间视为独立于现象之外的变量,变化是在不同时间下的静止状态的现象和结构的差别。其关系法则是单维的因果决定论和机械论,即:环境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环境因素与人格特质共同影响行为,环境因素透过某种心理过程(中介变量)而影响行为。
(3)交互论
交互论同样也体现了整体主义特征,重视整体而非个别元素。此研究方案视个体、心理过程和环境为并存的、相互依赖的、统一的整体,认为各自孤立的元素没有意义,个体的活动只有放在一定的情境、时间以及他人的活动情境里来理解才有意义[10]。
(4)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需要以一种对人的心理的整体观来进行研究。考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人们会发现:在对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差别的理解上,心理学的理论派别各有各的观点,同时在对人的心理的理解上,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都只抓住一个心理片断来代替人的整体心理。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研究者对同一个问题偏重于从本学科视角进行理解,因此,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将不同背景理论进行整合。
(5)开展跨文化、跨领域的合作研究
许多研究都探讨了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行为,但每一个单独的研究由于设置的实验和观察的条件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只能在定性上有所参考。因此,需要区分普适的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作用的条件。一方面,开展跨文化的合作研究,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成熟和学术研究条件的改善。只有发达国家学者的热情不足以使这种合作继续下去,还要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跨领域的合作也相当重要,如跨文化的心理研究和跨文化的建筑研究相结合[11]。
2.环境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环境―心理作为整体加以研究,比其他分支学科更侧重于应用的研究,故其研究方法也很多样,包括实验方法、准实验设计、相关研究、描述研究、自我报告法、档案法和观察法等。
四、小结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可谓发展迅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心理学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学科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理论建构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理论薄弱的现状,从学科形象的模糊转向学科形象的清晰。环境心理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环境问题的分析上,但是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所以相关理论的系统化和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心理学需要建立比较系统的行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应该对于研究领域内的主要课题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明确的,即人与环境的关系。无疑,人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复杂,这就导致了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过于庞杂,缺乏集中性、整体性与独特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学科发展中应统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
第三,在方法论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概念和方法滞后的现状,探索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辨别和澄清研究环境问题的心理学问题、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重视组织、社区和文化意义上的跨学科开放性研究,创造多学科的“思想合作”和“研究梯队”。应该意识到,解决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心理学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环境心理学家应该广泛开展国际间、多学科间的研究。
[1]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 环境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保罗・贝尔,等.环境心理学[M].朱建军,吴建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3]R.Baker. Ecological Psychology[M]. Palo Alto: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4]Kenneth Craik.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3.
[5]Daniel Stokol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8.
[6]徐磊青,杨公侠. 环境心理学[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7]刘建新,高岚. 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 学术研究,2005,(11):11.
[8]崔晋豫,张泓,李承来. 环境心理学的几个问题[J]. 城市问题,2004,(04) :13-14.
[9]Charles Vlek. Essential Psych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0,(35): 153-167.
[10]王珊珊.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新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5):435-436.
环境科学与研究范文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各种灾害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却相当淡薄。特别是我国的环境教育,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很落后,其主要表现是:环境教育观念薄弱,环境科学、环境保护知识匮乏,环境教育资源缺乏,途径狭窄,造成了许多的环境问题,其中,我们的环境教育课的缺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中学有必要开展环境教育课的原因
1.现代中学生责任意识缺失的迫切要求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对“学会做人”有这样一段解释:“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与失败。”在当今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重要的个人素质。人们普遍认为,责任感是道德感的表现形式,是人类的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认真负责,尽心尽责的意识和行为,可以激发人的信念、智慧和成功率。
2.环境污染现状的迫切要求
3.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满足这一代人的生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的利益的一种发展战略。简单来说,就是怎样实现低能高效以达到人与环境的平衡关系的问题。目前,我国主要是靠政府推动来对公众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方面的全民教育,经济与环境平衡的教育亟待发展。
三、解决问题:在我国如何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环境教育
笔者认为要解决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1.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应确立法规,保护环境教育的实施;我们要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强调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负责,环境保护要和干部的考评相联系。
2.在大学、中学、小学教育体系中有针对性地确立科目,开设环境教育课程。把环境保护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已势在必行。这一举措将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一方面,一个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习惯需要从娃娃抓起,环保知识和环保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另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将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当中还将有一批人会成为未来的决策者,他们的环境意识的强或弱,将直接影响我国下世纪的建设和发展。
3.实际教学活动中逐步渗透,丰富学生环境教育的知识,增强环保意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形式,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书本、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获得环境保护知识。目前中学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我们要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渗透目的。
4.拓宽各种途径,增强环境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注重学生应从细节从生活的点滴从自身做起。环境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这样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环境教育中研究方法和途径,多渠道、全方位地进行。学生有独特的心理和心理特征,开展环境教育也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把握针对性和灵活性,以达到强化环境教育的效果。为此,我们应先通过讲课、搜集材料等方式加强学生们的理论学习,使他们明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学生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人手,充分利用学校及学校周围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这个大课堂,通过多种角度的参与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和自身活动中积极、轻松、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并变为自觉的行动,最终使环境教育完成从理论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这样一个过程。
作为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学校更要从点滴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营造校园内环境教育氛围主要有以下两点:(1)注重美化校园。(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孩子们认识植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明白“护绿·爱绿”的重要意义,“每人一株树,做21世纪合格公民”;“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发动大家献计献策为地球治病;评选最喜欢的野生动物等。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开辟环保专题宣传栏,让学生们动手通过文艺、壁画、小报、黑板报、制作作品等形式宣传环保,接受教育。
环境科学与研究范文5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大学英语 拓展课程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指出,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既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给基础较好的学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既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运用能力,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许多高校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这是对基础阶段大学英语学习的补充和完善,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在许多学习开展得不尽如人意,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存在着对拓展课程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学生选课的目的主要是修满学分按时毕业,这就造成了选课不均衡:一些轻松有趣的课程,比如英语影视欣赏颇受青睐;一些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比如科技英语写作与翻译却少有人问津,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还存在着师资队伍不稳定、开课随意性较强、质量不高、课程难易不均、课程测试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作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构建行之有效的模式值得专家和学者们进一步研究,也值得相关教师不断总结和交流。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拓展课程
随着大学英语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弹性的学习环境,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可以在多媒体学习中心或者通过校园网随时随地学习。这一模式通常都建立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学习遇到问题时及时得到解答和有机会参与讨论。网络教学环境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协作性、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敖世翠(2005)认为,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锻炼,对于这种模式已由最初的不适应走向适应,所以拓展课程学习采用网络教学模式正是对这一学习模式的加强。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
1.教学目标
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从语言知识的掌握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渡,使学习者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必要的交流。要达到这一目标,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学习英语拓展课程的学习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基本具备了语言能力,缺少的则是交际能力。为此,拓展教学的主要目标,归根到底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它既不是单纯的语言课,又不是单纯的专业课,而是语言运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教学重点是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尽可能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2.教学管理
许多大学没有把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在教学管理中没有统一规划、统一要求。这种状况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应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测试、课外辅助教学手段等(陈昌勇,2004)。学校职能部门应更加关注拓展课程教学,在各方面都有长远的计划,统一的要求,抓紧拓展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监督和管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尽力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加强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3.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可以实施模块化教学,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模块。第一,技能类课程模块,包括各类视听说课程,如日常英语口语课、英语演讲与辩论、英语语音课、口译实践、笔译技巧、实用写作等;第二,应用类课程模块,包括职场英语、文秘英语、商务英语等;第三,语言文化类课程模块,包括英美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戏剧欣赏、英语影视欣赏等;第四,专业英语类课程模块,包括法律英语、医学英语、艺术英语、体育英语、科技英语等;第五,中国文化类课程模块,此类课程开设的宗旨是以英语为学习的基本语言,传播和宣传中国文化,如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概论等。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以这五个模块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满足其个性发展的需求。学生可以从兴趣特长、认知风格、专业需要、心理特质和人格特征的诸多因素出发,选修适合自己的课程,不仅语言水平获得提高,而且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获得一些语言应用技能和比较宽泛的知识。周可荣(2006)认为,在这几个拓展课程模块中,无论是提高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专业英语应用技能,还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内容都是相互依存互为渗透的。
4.教学模式
大学英语拓展教学与大学英语基础教学一样,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应是一个教学互动学习和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新模式应注重学生运用知识的重要性;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与学生研习相结合,语言学习与专业应用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上,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专题讨论、热点话题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掌握语言、交流信息的目的。提倡采用计算机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二者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资源,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交流学习。在系统上建立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得到解答。学生可以在网上自学、自测、反馈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提供在线授课、在线辅导和监控学生学习情况。
5.教材编写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拓展教学的各门类选修课教材已经陆续出版,教材的内容体现了时代化、科学化,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一体。比如重庆大学组织编写的《大学英语选修课系列教材》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教材分为四个板块,即语言技能类、语言运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既注重语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又充分考虑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运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各高校可以在校园网上设置拓展英语的课程平台,通过开发和编写电子教材、开发电子课件,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6.师资培训
优秀的教学团队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的最大障碍就是教师短缺问题。拓展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任课教师既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又要有相当的专业素养,而目前此类教师尤其缺乏。为此,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师资培训,让相关教师进修有关课程。这样,培训后的教师就可以较好地完成拓展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的调整与提高是一项必然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7.教学评价
科学的教学评估手段对教学起着促进作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实施过程中,评价方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主要是收集课程在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各个课程模块的优缺点,作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课程设计的依据。终结性评价是对于学生在学学英语拓展课程之前和之后所实施的评价,主要是对课程的成效做出的整体判断。每一门拓展课程初期应该及时设计并公布考试提纲,试题应该反映课程特色的同时体现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这样才能对学生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三、结语
拓展课程的开设是大学英语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加强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是社会发展对外语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应当引起广大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及学校职能部门的关注和大力支持,否则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只是纸上谈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敖世翠.论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J].台声,2005,(8).
环境科学与研究范文6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人文环境;课堂话语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330-02
一、国外现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今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现在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日益呈现出一种跨学科的特点,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的语言学的范畴,而广泛借鉴了其他许多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Chaudron(1988)描述了四种传统的课堂研究的方法(见下表):
在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的课堂研究方面,提出了“相互影响”式课堂教学,和“正规指导”式课堂教学,并深入研究了他们对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作用。提出了“交际法”教学法和“任务法”教学法等理念。
1.课堂教学的性质。课堂教学的性质仍然是“教什么”(教学计划),“怎样教”(教学方法),在怎样的“气氛”中教师的计划落实到“课堂活动”中,使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状态”,接触并接受“语言输入”并“输出语言”。(如下)这仍然是一种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课堂话语研究。Rod Ellis(1995)对课堂教学的探讨更多地注重“课堂话语”的研究,研究的方面有:(1)课堂话语的结构与一般特征;(2)课堂话语的类型;(3)课堂话语的伦次;(4)课堂语言话语与自然语言的区别。
二、国内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1.班级规模大,班级人数多。在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的课堂班级一般为几人或十几人不等,中国大学英语课堂班级人数40~60甚至70~80不等。
2.教师大多是中国人,而非目的语本族语者。在国外,第二语言习得课堂教学的教师大多是目的语本族语者,他们能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自如地调节自己的课堂语言。
3.习得环境单一。在欧美等国,第二语言课堂习得者除了在课堂环境下习得目的语外,还可以在自然环境下较多地接触到目的语,如家里、邻里、伙伴、某一社会群体、工作场所、公共场所以及到目的语国短期旅行或生活等等。在中国这种机会较少。
4.课堂教学的形式单一。中国的课堂乃是四面的墙围成的空间,固定的座位将学习者“绳之以位”。语音室里封闭的座位使学生相去更远。无论是教师的讲解式教学还是学生的讨论式教学,操作起来都很单调。教师和学生得到相互的反馈信息的周期太长。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人文环境与课堂话语研究
1.课堂人文环境研究。教师、教材、教法、教室、教具、学生、班级规模、上课的时间地点、学生的专业、英语基础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方法和策略等,以及教师或学生的态度、情感及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等,都是我们涉及的范畴。
我们所定义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人文环境,主要指:与师生课堂话语有关的教材语言;与教师的课堂话语特征有关教师的态度、情感、性格、语言能力、课前准备、课堂操作等;与学生课堂话语特征有关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策略等;学生和教师的情感关系和合作关系与课堂话语交流等;影响学生课堂话话语伦次的因素如大班教学、学生基础等;上课的时间、地点,课堂设备、手段等与课堂话语场合等;各级各类学生及学生所学专业课程与英语学习的兴趣及课堂话题兴趣关系等。
2.大学英语课堂话语研究。我们对大学英语课堂话语研究的关键问题如下:(1)教材语言,教案语言与教师课堂语言的关系;(2)教师课堂语言特点;(3)学生课堂语言特点;(4)师生的情感关系和合作关系与课堂语言交流;(5)教师课堂话语调节;(6)课堂话语伦次;(7)(学生)课堂话语错误的规律和纠正措施;(8)大班教学与学生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发言伦次;(9)课堂提问、讨论、分组、派队,作业等活动的组织与学生话语类型;(10) 学生所学专业,课堂设备,及上课时间、地点等与课堂话语场合;(11) 听说读写,译的课堂强化训练和大学英语四六级通级考试等书面语言的输出与课堂话语输出的关系。
当我们研究英语课堂话语特征和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时,我们的课堂模式如下:
本研究即便没有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了 “以学生为中心”的相关因素及其环境的研究。
预期的目标是,从调查和实验教学中获取素材,得到新的思想或实践的改革经验,从而改善我们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大学英语素质教育,研究素质教育与四六级英语考试的矛盾与一致关系。
参考文献:
[1]Allwright,D.and K.Bailey.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An Introdiction to Classroom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25.
[2]Amy B.M.Tsui.Introduc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1995.
[3]H.G.Windowson.语言教学交际法[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4]Jack C.Richards & Charles lockhart.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5]Nunan,D.The Teacher as Researcher[M].in Brumfit and Mitchell (eds.)1990:23.
[6]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第二语言习得概论[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A Study of the Humanistic Environment and the Classroom Discourse
of the University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GUI Yong-xia
(English Department of Guangdong Female Vocational and Poly-technical School,Guangzhou 51145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