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1

【关键字】房地产经济;经济发展;影响

一、我国经济中房地产经济的地位分析

1.我国经济的先导性基础产业

通常,房地产业供应给大众的既有生活资料、亦包括生产行资料,在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当中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因素,为此,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当中,房地产业属于一项基础性产业。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在房子里进行的,为此与房地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实际活动也与房地产息息相关,所以,房地产的不断发展一定要比其他的产业发展快一些,这主要因为房地产投资的不断开发必然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实际需求的增加,对于其他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性作用,为此,房地产是我国经济的先导性基础产业。

2.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指的是,在国民经济任何的发展阶段当中,能够指导、带动其他产业结构的转变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这一类产业的发展有着无限的市场发展空间,是具有巨大创新能力的产业,一般这些产业可逐渐的演变成一个国家的龙头产业。

3.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与主导产业不同的是,支柱产业是少数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位置的关键产业,其产值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当中占有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主导产业注重的是产业的带动引导性作用,然而支柱产业强调的则是国民经济中产业所占据的比例及在整个市场份额中的多少。

二、房地产经济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推动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

在城市经济当中,房地产属于支柱型产业,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一: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工业并不发达,即便是不少的国家通过发展工业的途径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可是,我国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简单的通过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实现难度是非常大的,我国的各大城市唯有全力发展第三产业,才是与我国基本国情相符合的一种发展方式。房地产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主导性产业,从而可以认为,房地产业是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可促使城市经济结构科学合理化的迅速发展;其二,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可促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准获得非常显著的提升。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升高、消费结构必然会在此过程当中产生质的发展,这对于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城市环境的有效改善是很有帮助的,可吸引更多的投资来发展经济,确保城市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2.对城市产业结构进行科学调整

通过几年的发展,房地产才在最近几年发展起来,成为我国一种新兴的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化,对于城市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城市中集聚了大量的人口,总数是农村地区的几十倍之多,怎样才能够很好的处理好城市人口就业问题是目前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房地产业工作地点一般会设置在城市中心,同时归属第三产业,为此,对房地产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才能够促使城市经济发展慢慢的向第三产业靠拢,促使城市经济发展的多样化。在今后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即便是一个产业经济受损,其他的产业也能够确保城市经济的稳定性状态。保证了城市经济安全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下去。

3.维护城市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我国各行业当中,房地产行业属于基础性行业,这个行业对于员工的学历及专业基础知识并没有特别高的标准要求,为此会促使很大一批低学历的人群参加进来。这些低文化人群在慢慢的参入工作当中后会逐渐的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说,房地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城市经济良好的发展环境。

4.美化城市环境

城市建设质量关乎着人们对城市经济的具体评价,良好的城市环境可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旅游城市的游客量大大增加,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作为城市建设的建设者,即便不会对城市总体规划造成直接性的影响,可是其对于城市细部景观带来的影响力是现实存在的。所以,房地产业对于城市环境有着直接性的影响。

三、西宁市房地产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据分析,“十一五”期间,西宁市住房有效需求量约为720万平方米,商品房开发建设规模达到850万平方米左右。西宁房地产业发展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与此同时,伴随着人们购买力的不点增强、城市房价的适度性增长,为房地产业给人们提供高档次住房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契机。

西宁市房地产经济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本市以1.06%的国土面积和约几十万的人口创造了全省46%的GDP。伴随着整个青海省国土规划主题性能区的明确化,西宁市作为东部综合区域的中心,其辐射及带动作用会获得显著的增强,其与东部地区间的有效协作可促使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房价早已偏离了价值的正常航道,一些城市还出现房价泡沫的现象,而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早已可不容缓。政府调控措施中,强化经济适用房建设是基础保证,接下来就是控制各方面投资投机性的现实需求,预防房价出现持续恶性升高的情况,确保房价保持在客村合理的范围内,达到“居者有其屋”的局面。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的发展下去,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2

关键词:商业地产;城市经济发展;协调评价研究

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根据一个城市在商业地产以及城市经济互动的关系基础之上,来对其两者自身找到相互影响的因素,最后根据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辨识。其中主要需要采取的方式是定性与定量进行相互结合,并且更好的参照协调评价的原则,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影响因素的提取,然后通过对于整个指标体系的建立,来对这两者之间进行协调评价,并且对其模型的奠定,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一个城市的商业地产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让这个城市的商业地产更配得上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的需要,维持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1城市经济对商业地产的影响

商业地产作为目前我国在发展城市经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它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经历必然会受到整个城市自身经济状况的影响。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其自身的城市经济对于整个商业地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个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个城市的总体经济、这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以及这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的动态变化等等不同的因素,进而影响着整个商业地产的总量、需求、业态、规模、结构等各个要素的变化,进而对一个城市的商业地产的总量、规模、结构和布局产生影响。

1.1城市总体经济变化对商业地产总量的影响

城市的经济在不断的进行增长,在一个城市中,其所进行的投资以及信贷都会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增长,城市的人口数逐渐的增多、城市的家庭收入以及城市中的家庭数量增加,直接引发了人们对于消费品需求的增高,而商业地产自身作为消费品能够流通的空间载体,其需求也会在这一环境下不停的增长;然而城市的经济越来越不景气,信贷开始不断的缩紧,人均可以支配的收入逐渐下降,人口聚集效应减弱,则商业地产需求减少,商业市场萎缩,商铺招租困难,市场转租转售现象严重,商业建筑空置,商业用地流拍等。而在城市经济复苏期时期,商铺租金开始上升、商业地产新开发建设量增加,空置率下降。从利率变化的情况看,对投资者来说,短期内投资者的资金是固定的,当其他部门的利率上升,那么,意味着商业地产投资的收益就会降低,投资者就会视利率的变化情况,从而调节资金在商业地产的投资比重。利率下调,导致资产价格上升,进而诱发新建设开发量的增加。最终,这种情况会导致商业地产总量的增加。

1.2经济结构的转变对于商业地产的需求的影响

经济结构的转型对内需具有强化、支持和拉动作用,与此同时产业转移趋势有利于城市服务业发展。随着内需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比重正逐年加大,服务型经济必将成为未来主流。从1994年开始,第三产业就业比率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最重要产业。由于在城镇化建设中第三产业更有利于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第三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更具战略意义。作为第三产业的主体服务业,其提供大众消费需求的零售、餐饮、休闲娱乐以及生活配套服务,它在解决地方经济、解决就业以及长期税收方面有独具优势。作为服务业的发展平台和空间载体,商业地产在促进城市可持续经济方面有明显优势,因而商业地产发展更容易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因此经济结构的转变,将大大促进服务业发展,也将极大促进商业地产的繁荣发展。

2商业地产对城市经济的作用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良好发展态势的商业地产能促进城市经济快速、稳定、可持续增长,滞后、过剩的商业地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阻碍城市经济的稳步发展,可见商业地产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正强化也有负强化。

2.1商业地产对城市经济的正强化

商业地产对城市经济的正强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商业地产自身对城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即直接贡献;第二是通过商业地产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即间接贡献。(1)商业地产自身对于我国的城市经济所作出的贡献。在中国,拉动经济增长需要“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与出口,而商业地产作为消费品流通的载体,其发展与其中的两个因素,即投资与消费密切相关。首先,商业地产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商业地产是房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率做出重要贡献。近几年虽然房价过快上扬势头被抑制,但国家的整体经济没有因为对房地产市场的打压而出现衰退,相反,加息预期仍在。随着住宅限购政策的不断“严峻”,开发商大多都开始转向商业地产的开发,投资者对于商业地产的投资热情也是与日俱增。其次,商品消费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只是带动经济增长的先导力量,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消费需求的稳定。商业地产投资必然导致商品交易平台增多,从而带动商品流通性增强,商品消费扩大。商品消费的增加还可以带相关税费的增加,从而对城市经济有重大的拉动作用。(2)商业地产对城市经济的间接贡献。商业地产是商品批发零售、娱乐、餐饮、休闲服务等经营活动的空间载体,其涉及面之广决定了其对其他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效应,而这种带动效应正是通过以商业地产投资及消费来达到的。

3新经济常态下城市商业地产发展方向

随着商业地产不断的扩大与发展,学术界有必要对其发展规模以及效益等方面进行科学、准确的衡量。在此情况下,商业地产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政府层面以及开发商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来提高商业地产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这既有利于城市经济的提高,也有利于商业地产处于良吐发展态势之中。

4总结

随着我国商业地产不断的扩大与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也让我国在商业地产上发展的更加顺利更加好,但是在实际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这两者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好,以上就是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的全部研究。

作者:苏国兴 单位:福建联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3

湖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及联结东、西部地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湖南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已经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湖南省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极核,最为直接地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是区域经济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以湖南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湖南城市经济发展差异,期望对湖南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主成分分析

1.1构建指标体系

结合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着科学性、可比性、典型性、可获取性的基本原则,选取3类8个单项指标构成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其中,人均GDP(X1)、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2)、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X3),用来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实力和产业结构高度;非农业人口(X4)、社会消费零售总额(X5)反映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占GDP比重(X6),反映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和投资环境;电信业务收入(X7)、货运总量(X8),反映城市科技信息网络水平和城市与外界的联系程度,上述指标体系能够客观、科学地反映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1.2数据来源与标准化

(1)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指标数据来源于2006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具有较高的可信度。选取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张家界、益阳、郴州、永州、怀化、娄底等13个地级市(湘西州吉首市为县级市人口、经济规模偏小,因此,此处未作比较)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比较研究。

(2)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原始数据标准化的方法很多,主要运用极差值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其计算公式为:

正向指标:Xij′=

反向指标:Xij′=

其中,X、Xmax、Xmin、X′分别代表原始数据初始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化值。

1.3主成分分析过程

因子分析法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几个因子反映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的统计学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技术,对2005年的数据矩阵进行处理,根据其特征根分布特点(碎石图),可判断选取3个主因子比较合适,其累积方差达到90.567%,能够解释全部信息量的近91%。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各个成分的特征根、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见表2)和主成分载荷值(见表3)。

(1)第一主因子——经济综合实力。第一主因子特征值达到3.420,贡献率达到42.746%,该因子与人均GDP、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非农业人口、人均电信业务收入、货运总量呈高度相关性。它基本上反映了城市经济的综合发展实力,因此,可以把它归纳为经济综合实力。

(2)第二主因子——投资环境。第二主因子贡献率达到30.306%,该因子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投资占GDP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高度相关性。它基本上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和商业情况,因此,可以把它归纳为投资环境。

(3)第三主因子——产业结构高度。第三主因子贡献率达到17.515%,该因子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呈高度相关性。它基本上反映了城市经济的产业结构水平,因此,可以把它归纳为产业结构高度。在表3的基础上,可计算出第

一、

二、三主成分在各城市经济发展的得分,再按照三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即可得出综合得分(见表4)。

1.4湖南省城市区域经济差异特征

(1)城市区域经济差异显著。长沙作为湖南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优势相当突出,从主成分综合得分来看,长沙(1.922)与排在最后一位的永州(-0.428)相距甚远,即使与排在第

二、三位的株洲(0.131)、湘潭(0.142)差距也相当显著。

(2)从地理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呈现出“湘中>湘东>湘西”的城市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发达城市主要集中在湘中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集中在湘东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城市主要集中在湘西地区。

2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类型划分

依据综合得分可以把湖南省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经济发达、经济较发达和经济欠发达3个基本类型(见表5)。

2.1经济发达类型

该类型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和岳阳四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综合得分均大于0,远高于其他城市。长沙作为省会城市其经济极化作用相当明显,而株洲、湘潭是三线建设中重要的工业中心城市,岳阳作为湖南的新兴工业城市,近些年来社会经济增长相当明显。2005年四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1658.372亿元、1554.373亿元、889.273亿元、868.227亿元,分别占全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38.35%、38.62%、40.98%、41.21%,城市经济发展绝对水平远高于其他城市,为湖南省经济中心区域。

2.2经济较发达类型

该类型包括衡阳、郴州和常德。衡阳是湖南省老工业基地,近些年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趋缓,逐渐被岳阳、常德等新兴工业城市超越,2005年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126.385亿元、148.719亿元、66.06亿元、52.088亿元,落后于岳阳(282.474亿元、465.046亿元、122.266亿元、75.813亿元)和常德(255.826亿元、215.685亿元、74.826亿元、60.093亿元)。作为湖南“南大门”的郴州(127.317亿元、124.735亿元、79.951亿元、61.645亿元)借助靠近广东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也较为迅速,部分经济绝对指标已经超过衡阳。

2.3经济欠发达类型

该类型包括怀化、张家界、娄底、益阳、邵阳、永州。该类型城市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较慢的西部地区。怀化、永州分别与贵州、广西交界,区位优势相对较差,城市规模、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截至2005年,6城市市辖区非农业人口分别为23.59万人、14.38万人、41.87万人、33.12万人、28.65万人、28.74万人。

3协调湖南省城市经济差异的对策

3.1强化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和带动作用

抓住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两型社会”国家级试验区的机遇,加快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其核心增长极的中心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湖南经济的全面发展。长株潭城市群既是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也是带动湖南省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但是目前区域经济发展规模偏小,城市间区域经济协作机制不完善,行政区经济的痕迹相当明显,产业生产、消费网络空间并没有形成,还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初阶段,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强化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带动和辐射作用的关键就在于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建立完备的协作、互动机制,明确城市的功能和产业定位,构筑完善的城市产业网络。长沙作为最具潜力的产业增长中心,应以第三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商贸、金融、运输、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旅游等产业,着重构筑现代科教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及信息中心,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株洲作为有基础优势的工业中心,应依托自身的交通中心地位,增创工业新优势,重点改造提升有色冶金产业、轨道机车及车辆产业、化工原料产业、建材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医药保健制品、先进制造技术和环保节能降耗等高新技术产业;湘潭要加速传统工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力争建成一个新型的加工工业和精细化工工业中心,形成国内领先,且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实力的城市群,从而带动湖南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2培育地方特色产业集群

大量经验表明,地方产业集群或地方企业集群正在推动着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国外的“硅谷”、“128”公路以及“第三意大利”;国内浙江省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无一例外地体现了集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湖南省地域广阔,地理条件千差万别,如中、北部地区为丘陵、洞庭湖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十分有利于工农业发展,而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地区多丘陵、低山,交通不便、能源缺乏、工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但山川秀丽,少数民族集聚,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因此,需针对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结合其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实施不同的区域产业集群政策,从资金和政策上扶持地方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是缩小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途径,如湘中长沙——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株洲、湘潭——重化工业、制造业集群,岳阳——石化产业集群以及大湘西张家界、吉首——旅游、微生物发酵产业集群,继续做大做强民族特色产业集群,构建和谐社会。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4

【关键词】浙江省;县域经济;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新世纪以后,浙江“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空间布局分散”(低、小、散)的县域经济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面临转型升级路径锁定的困境,给浙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滞缓、高端要素短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因此,浙江县域经济亟须转型升级。2014年,浙江人均GDP为729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8美元),跨越10000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对浙江经济形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经济以集约集群集聚与高端高质高效的优势无疑成为理想的经济形态。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

二、浙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新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浙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呈现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超越县域经济;二是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发展;三是发达县(市)进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期。这些表明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已成必然趋势。

(一)城市经济高效发展,成为驱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导性力量

随着城市化重心从小城镇向大中城市转移,各类生产要素和产业不断向城市集聚,城市经济快速、高效发展。2012年①,11个设区市GDP达16479.67亿元,占全省的47.74%,人口仅占31.77%,而58个县(市)②GDP达18038.49亿元,占全省的52.26%,人口却占了68.23%。11个设区市的经济发展效率远远高于58个县(市)。而且11个设区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财政总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2.74%、56.34%,占据了半壁江山。随着新型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城市群和都市区为载体的城市经济将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力量。2013年杭甬温三大中心城市市区集聚了全省17.18%的人口,却创造了33.35%的地区生产总值。

(二)都市区和城市群逐渐形成,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发展成为新趋势

都市区和城市群的形成增强了县(市)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促使县域经济从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向接受城市经济辐射为主转变,促使区域空间结构网络化发展。目前,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和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逐渐成形,将近50%的县(市)已被纳入网络化城市体系中。杭州都市区吸纳了临安、富阳、德清、桐乡、海宁和绍兴等6个县(市);宁波都市区吸纳了余姚、慈溪、奉化、宁海和象山等5个县(市);温州都市区吸纳了瑞安、永嘉、乐清、洞头、文成、平阳和苍南7等个县(市);金华-义乌都市区吸纳了东阳、浦江、兰溪、武义和永康等5个县(市)。这意味着这些县(市)必将受到城市经济的辐射,县(市)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将成为趋势。城市经济正在一步步“吞噬”县域经济。

(三)发达县(市)进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

“四换三名”①、“退二进三”等一系列产业转型升级措施促使各种城市经济业态不断涌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或生产业转型,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县(市)服务功能不断提升。2013年,绍兴县、义乌市、慈溪市、嘉善县等22个县(市)人均生产总值跨越10000美元(见表1),迎来城市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商贸服务业、金融业、物流业、信息产业等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上升。以义乌市为例,从2000—2013年,义乌市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从43.5%持续增长至57.05%。发达的商贸服务业提高了义乌市服务其他县(市)的能力。此外,部分县(市)以“智慧城市”为抓手促进“生产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带动了信息产业等相关生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

三、分工视角下的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动力机制

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并非偶然。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其转型的动力机制。如此,一来可以更好地推动浙江县域经济转型;二来可以为全国其他县域经济提供发展的参考。

(一)概念界定

县域经济是农村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成果,本质上是农村工业化与以小城镇(建制镇)为重心的城镇化在县域空间上融合互动促使县域产业分工所产生的特征鲜明的经济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产业,县域功能以生产为主;二是县域城市化水平不高,空间集聚度低,产业布局分散,城乡二元结构明显;三是县级行政区划为经济发展的空间依托,县城与中心镇往往是县域经济增长极;四是区域分工水平比较低,以部门间分工或区域产品分工为主,缺少产业链层面分工。城市经济伴随城市化进程而发展,本质上是集聚经济,是分工与集聚在地理空间上互动所产生的具有较强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的经济形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的支撑力;二是在集聚与分工的互动中,生产业从第三产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主导产业,城市以服务功能为主;三是城市人口以非农人口为主,城市化水平比较高,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比较强;四是产业链分工水平高,城市之间分工明确、错位发展,都市圈经济是其演化发展的高级形态。由上可见,从分工角度来看,县域经济是一种以部门分工为主的经济形态,而城市经济是一种以产业链分工为主的经济形态。因此,从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可以理解为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就是说,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经济形态的转变,分工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不是行政区划的调整②,更不是县域经济的“消灭”。

(二)动力机制分工

从县域与区域两个层面作用于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县域层面,分工深化提高个人或企业专业化水平,引起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推动人口集聚、产业集中,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促进服务业大发展,进而推动产业转型,带动县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转变。区域层面,分工深化使得中心城市经济能级提升,使得城际之间分工协作、经济联系密切,增强了县域与中心城市的融合互动,促进都市圈形成与发展,基于明确的城市等级体系与密切的城际经济联系,县域经济受城市经济辐射而转型。因此,转型的关键是利用促进分工演进的机制。基于贝克尔和墨菲(BeckerandMurphy,1992)[1],杨格(Young,1928)[2]与杨小凯(1998)[3]等人的研究,分工受到交易成本、市场范围、社会知识水平与协调成本的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县域经济转型的促进机制。市场化有助于明确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消除市场壁垒,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扩大资源配置范围,促进区域分工。城镇化推动人口、产业等资源向城市集聚,提高空间邻近程度,加快知识、信息、技术等要素的传播与分享,提高社会知识积累水平,降低生产活动的协调成本。工业化推动制造业发展,为服务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为城市化提供基本动力。信息化释放空间与时间对资源配置的约束,扩展了市场空间与容量。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正是在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与城市化的作用下,浙江县域经济呈现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

1.动力机制Ⅰ: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亚当?斯密最早提出“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观点即“斯密定理”。阿林?杨格(Young,1928)充分肯定“斯密定理”,并深化了这一观点,认为“分工一般的取决于分工本身”,即分工与市场规模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决定的一种网络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市场化深化县域分工,推动分工网络形成与扩展;分工深化提高市场化程度,扩大市场规模。市场化从广度与深度两个层次提高分工水平。在广度层面,市场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扩大了资源优化配置的空间范围,直接推动市场规模扩大和区域分工深化;在深度层面,市场化明确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消除市场准入限制、行业垄断等各种市场壁垒,改善了经济活动所需环境。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市场化深化的过程,是一个市场规模扩张与分工网络扩展互促互进的必然结果。20世纪80年代,浙江率先实施农村工业化,开始市场化取向改革。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市场化进程,推进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村工业化与市场化的互动开启了县域经济支撑城市经济发展之路。随着市场化的推进,浙江经济呈现出两个发展特征。一是各类商品和要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相应的商品与要素市场逐步建立,区域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区域贸易流量大大提高,典型地表现为各类专业市场的快速崛起、扩张与国内外贸易量上升。二是在地方政府产业政策引导下,县域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依托区域市场体系,融入区域产业分工,建立自身的产业体系,这不仅推动了浙江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也固化了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进入新世纪,信息化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力融入经济活动的每个环节,提升提速市场化进程。各类专业市场在信息化的作用下,无论是规模还是功能都得到极大地提升,分工网络进一步扩展,县域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目前,随着义乌小商品城、余姚中国塑料城等专业市场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商贸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等生产业大发展。

2.动力机制Ⅱ:人口集聚、产业集中与县域空间集聚度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的提高能深化县域层面分工,推动产业转型,进而带动县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转变。钱学锋、梁琦(2007)[4]认为分工与集聚之间的内在联系乃是通过报酬递增作为媒介而实现的。也就是企业为获得递增的报酬必然会集聚。贝克尔和墨菲(BeckerandMurphy,1992)[5]在《劳动分工、协调成本和知识》一文中指出分工不仅受市场容量的限制,更受到协调分工的成本以及社会知识水平的限制。只有在不存在协调成本或者协调成本相对较低而市场又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分工才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人口与产业的集聚或者说城市化的推进加速知识积累,缩短空间距离,方便经济主体之间信息交流,大大降低了生产活动的协调成本。综上所述,人口集聚、产业集中即县域空间集聚度提高的过程就是县域层面分工深化的过程,就是县域产业转型的过程。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以建制镇为重心的城镇化向以县城与中心镇为重心的城市化演进的过程,表现为人口、产业等资源从向建制镇集聚到向县城与中心镇集聚。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物质基础,推进城市化;城市化则为工业化提供空间依托。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中,人口、资金、技术、产业等各类经济资源向县(市)地理空间集聚,城镇就业人数不断增长,产业种类也不断增加。县域空间集聚程度的提高使得需求多样化,引起中间产品需求扩张,进而深化了县域层面分工,推动生产业、消费业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使得县域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不断增强。20世纪80年代,浙江以小城镇为重心的城市化与农村工业化的互动推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乡镇企业与专业市场的融合互动导致产业集群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块状经济”。在该城镇化战略的指引下,浙江经济出现“弱市强县”与“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现象。90年代,浙江省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以中小城市为重心的城市化战略。中心城市开始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崛起。县域经济进入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期,开始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但对城市经济的支撑作用并没有减弱。2006年开始,浙江率先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自此,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得到加强,使得县域经济受城市经济辐射效应越来越强。

3.动力机制Ⅲ:都市圈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都市圈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都市圈以集聚能力强、辐射能力强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二是具有发达完善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交通通达性高、信息交流通畅;三是圈内城市之间产业分工明确、职能互补;四是圈内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与劳务自由贸易,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强。可见,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在区域空间互动发展的结果。这是因为:市场化消除市场壁垒,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劳务自由贸易,是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级要素与高端产业向中心城市集聚,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与辐射能力;信息化统筹提升工业化、市场化与城市化,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短城市之间空间距离,扩大了市场规模,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而且加速了知识积累,进一步深化分工,最终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熟都市圈由强大的中心城市、紧密的城际联系与清晰的城市等级体系的构成。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在空间上的融合互动,促使环杭州湾、温台沿海、浙中三大城市群与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都市区形成。随着“七线两枢纽”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化的集群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显。“十二五”时期,浙江四大都市区、三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积极推动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和功能,提高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之间的产业梯度,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县(市)则主动承接中心城市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金融等生产业,积极发展旅游、商贸等生活性、消费业;中心城市与县(市)之间以交通、信息通道等基础设施为依托实现链接。这些规划都将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的融合互动,最终实现中心城市拉动县域经济转型。

四、启示

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与市场化的影响下,区域分工水平不断提高,县(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未来,浙江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应坚持“强县战略”与“都市圈战略”双轮驱动转型。在“强县战略”指导下,深化县域内部分工,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大力发展生产业,以产业转换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在“都市圈战略”指导下,深化区域层面分工,城市化重心从中小城镇向大城市倾向,促进高级要素、高端产业等资源向中心城市集聚,提高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能力,将县(市)纳入都市区发展。深化县域内部分工关键在于以城市化与信息化优化工业化,重点在于发展生产业,主动力在于县(市)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政府作用则在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针对性地实施“招商选资”,延长产业链。具体表现为:一是加快推进县(市)城市化,提高县域空间集聚度,合理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与信息产业等生产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以“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提高企业、产业发展平台与社会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快实现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过程与管理、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三是提高经济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区域甚至全球分工,围绕主导产业承接中心城市或国际转移产业,采取“补链式”招商引资,提高生产迂回度,提高中间产品生产量,促进生产业发展。深化区域分工关键在于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新型城市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重点在于明确县(市)区域地位,主动力在于新型城市化的引领作用;政府作用则在于扩大区域合作范围,加深区域合作深度,努力消除区域壁垒,实现地方政府共赢。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硬环境”与“软环境”,促进生产业发展;二是创新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构建区域协调机构,消除行政区划与体制机制对都市圈发展的限制;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构建“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城市等级体系,同时要重点提高中心城市经济能级,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以城市经济反哺县域经济。

【参考文献】

[3]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5

关键词:经济与环境系统 测度 协调发展 南通市

引言

城市是由经济与环境诸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要求环境系统提供必要的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也对生态环境产生相当的污染;另一方面环境系统的保护与改善需要经济系统提供相应的人力及资金、物质支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推动经济社会更进一步发展,因此,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机理,构成“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简称PSR)”关系,研究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测度,既可以诊断城市发展的健康水平,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与技术指导。

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中国沿海(黄海)、沿江(长江)和“陇海―兰新”铁路沿线三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是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区之一。南通市位于江苏沿海南部,东临黄海,南临长江,与上海市隔江相望,具有“靠江、靠海、靠上海”的独特区位优势,2012年全市人口729.7万人,生产总值4558.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506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9902美元,城镇化率58.7%,主要经济指标位居江苏沿海地区前列,随着江苏沿海地区发展和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两个国家战略的叠加推进,南通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城市综合竞争力明显上升,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人口的增长,工业废物的排放也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因此,将南通市做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意义。

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依据科学性与实用性相一致的原则,基于PSR框架,分别选取8个指标构建出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环境系统两个子指标体系,两者共同构成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压力指标体现人类活动给系统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因素,状态指标表明系统当前的状况,而响应指标则反映人类为进一步改进系统所作出的积极努力(表1)。

(二)数据来源

根据上文构建的江苏沿海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省沿海三市中的南通市为例,从《南通统计年鉴2006―2012》及相关政府工作报告中获取必要的原始数据,通过对南通市城市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耦合关联状况的分析,得出符合江苏沿海地区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关系的普适性规律。

(三)数据处理

1.数据预处理。由于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单位互不相同,首先要进行数据预处理,即对各数据进行无量纲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数据进一步处理,效益型指标是指属性值与经济环境协调度呈正相关的指标;成本型指标指其属性值与经济环境协调度呈负相关的指标。

效益型指标: (1)

成本型指标: (2)

式中,Xij表示第i年第j指标的原始值,X′ij为标准化后的数值,max(Xj)和min(Xj)分别为第j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本文采用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为消除各指标平均数不同的影响引入变异系数CVj。

(3)

(4)

式中CVj表示第j指标的变异系数,σj

表示第j指标的均方差(即标准差),而Xj,Wj分别表示其均值和权重值。

3.协调度分析。将各指标的标准化值与其对应权重相乘,得到城市经济综合指数f (x)与城市环境综合指数g(y),分别表示该城市的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状况。

(5)

(6)

协调度是用来反映系统间发展过程中彼此和谐一致程度的定量指标,综合评价指标则衡量不同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母系统的整体功能或效益的大小,但可能存在两个系统的协调度相同但两者的综合评价指标不一致。在此引入协调发展系数,反映不同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

(7)

(8)

(9)

式中C为协调度,k为调节系数(k=2),T为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α和β为待定系数,本文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等重要α=β=0.5,D为协调发展系数。

结果与分析

通过上文构造的江苏沿海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将南通市2006~2012年的原始数据首先按照式(1)、(2)的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进一步代入式(3)~(9)得到表2的数据处理结果。

根据表2数据,绘制出南通市城市经济系统与城市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走势图(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到,2005―2012年南通市社会经济的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发展,并且协调程度不断优化,其协调发展系数从2005年的0.3640增长到2012年的0.8349。进一步将协调发展系数按照由低到高的规律,划分为从严重不协调到优质协调的5个阶段(见表3)。

依据划分标准,2005―2012年南通市城市经济系统与城市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状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05年前处于不协调阶段。过去由于南通市及江苏沿海其他地方政府均注重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的快速建设,而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较长一段时期内城市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协调程度较差,处于不协调阶段。

2006-2008年处于基本协调阶段。2007年江苏省启动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沿海地区城市建设进一步加速,与此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日益得到重视,尤其是“十一五”规划提出节能减排要求后,城市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间的协调程度日趋向好,处于基本协调阶段。

2009-2012年处于良好协调阶段,2009年后随着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及降低能耗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节能经济的建设日益完善。特别是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沿海城市的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海洋经济等新兴低碳产业的兴起,环境保护投入大幅提高,此时城市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处于良好协调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结论与建议

城市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机理,经济的发展在为环境保护注入必要的资金、技术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压力;环境既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也可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倒逼机制。本文运用构建的江苏沿海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南通市为代表,分析了城市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间的协调发展机制,主要结论与建议如下:

江苏沿海地区城市经济与环境系统间关系不断改善。江苏沿海地区城市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由不协调向基本协调、良好协调发展。城市经济系统综合指数呈现显著的线性增长趋势,经济能耗等压力指标下降,地区GDP及居民收入等显著增加,同时政府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积极进行民生建设。尽管工业经济的发展给环境系统带来较大压力,但城市绿化的增加及处理污染能力的提升,使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城市环境系统综合指数总体上呈现波动式上升态势。

江苏沿海地区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沿海地区城市环境压力指数增幅远远大于城市环境响应指数、城市状态指数增幅。沿海城市发展,应坚持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海洋产业,提高产业规模和效益;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扩大城市绿地;加大环境污染防治控制,改善水、大气等环境质量,实现城市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更加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刘毅.经济与环境协调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3)

2.张晓琴,石培基.基于PSR模型的兰州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3)

3.许长新,詹平原.节能减排对江苏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2(6)

人口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范文6

关键字:城市化、核心动力、创新能力

一、 问题的提出

要想使这城市有活力,有生机,能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注入创新。没有创新的城市化是没有质量的城市化,它只提高了城市化的水平。

纵观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我们可以的出这样的一则规律,创新贯穿整个城市化进程之中,但在城市化转型时期其作用尤为突出,其效果尤为明显。目前,我国城市化率为45%左右,城市发展正由加速期向成熟期转变,正处于城市矛盾的巅峰期。因此,能够有新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新的制度作为保障,新的发展理念作为依托更为重要。

二、 实证分析

(一) 从城市的属性来看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它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迎合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规模的大小,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备,城市制度的设置等等都是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依据不断调整的。而直接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就是创新。可以说创新是通过城市经济间接的影响城市化发展。

(二) 从转型时期城市化与创新的关系来看

城市经济是影响城市化得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而主导产业是城市中占城市经济份额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产业,因此,笔者在分析城市化与城市创新的关系中主要用城市的主导产业来进行分析,从而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

根据“诺瑟姆曲线”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主导产业:

初期,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约占整个城市经济的50%左右;

加速期,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约占整个城市经济的55%左右;

成熟期,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约占整个城市经济的70%左右。

由此可见,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两个转型期,一个是从农业转向工业;一个是由工业转向服务业。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这里只对第二种情况重点分析。

该转型期初期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工业发展需要大量适龄劳动力;二,城市人口剧增需要更多的生活必需品作为保障。

这个时期,城市的创新通过改良工具、机械和农业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地效率,从而导致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及更多生活用品的供给。这在双方面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一是、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二是、更多生活用品的供给保障了城市更多人口的基本生活。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又加强了城市创新能力,形成了一个城市自行推进增长循环,如下图所示。

城市化加速期,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主导产业。在这个阶段创新对城市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城市需求的供给。这一阶段城市化的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工业化来提高城市化的水平。而创新能给工业带来更高效的机械设备,能带来更好的生产工艺,能带来更好的管理方法。

其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扩大城市就业容量。创新给城市提供新的是新供给,包括:新技术,新设备,新服务。这些新的供给会满足于城市人口的新需求。它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不是就业人员的转移,是真正的扩大就业范围。

其三,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支撑城市规模扩大。这一阶段是城市化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这一阶段,城市上一阶段积累的问题开始暴露,例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由于城市主导产业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高移从而导致城市失业率骤升等等会出现许多的城市问题。出现的这些问题绝大多数是因为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匹配所产生的。

综上所述,城市的主导产业在转换过程中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它给城市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城市创新贯穿于整个城市化进程之中,创新会带来城市化更快更好的发展,同样城市化进程的变化也会敦促城市创新的能力的增强。纵观世界城市化进程发展史,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会带来城市化进程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 创新是转型时期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动力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阻力相互持衡着,共同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快慢与好坏,致使城市发展螺旋式上升。创新之所以能成为转型时期城市化的核心动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转型期城市反战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它是解决城市问题,也就是城市阻力的根本途径。

城市的科技创新,是实现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途径。从科技创新的对城市化进程作用来说,科技创新既是城市化进程的保障也是动力。

(一) 有关保障方面

关于创新对城市化进程保障方面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城市基本生活品的供给;二是,对城市适龄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对城市能源消耗的保障;四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持。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后两个方面。

城市工业化使城市的经济发展空前的依赖于能源,甚至说能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决定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工业化对于能源的利用率非常低,而且对环境的破坏也非常的严重,使得城市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环境污染的破坏。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对科学技术上都有硬性的要求。为了配合城市化的发展和伴随城市化进程不断出现的新的城市问题,城市对其基础设施不断地提出新的要求,就必须有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制度、新的理念随之出现。否则,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基础设施的不适应就会造成很多问题,例如,城市环境的破坏、交通的拥挤、传染病的肆虐等等。

(二) 有关动力方面。

一是,扩大城市产业面,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每个产业都有其前向产业和后向产业,也就是说会形成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从而会以其为基本点形成一个产业结构图。

另一方面,一个产业的创新,会直接由于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效果的影响,势必会驱使其他相关产业的机构调整来适应该产业的变化,它们所调整的方式也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或科技创新,由此可见科技创新也是有前后关联效果的。

二是,好的创新环境,吸引更多高质量人才。

随着创新的发展,伴随着新的产业一批新阶级会迅速成长起来,促成社会秩序的变更。新的产业经济收入更优越,人文环境更惬意,生态环境更舒适,科研环境更雄厚,这些势必会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的加入,增加城市创新实力,从而形成一个城市创新能力自我推进的模型。

三是,减少城市地域束缚,扩大城市规模。

二十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城市新技术的问世造成的城市变革,其中诸如单轨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对城市规划产生的影响最为有力。城市创新打破了城市地域的束缚,扩大了城市规模。对于城市规模的扩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地域规模的扩大,是通过新的交通工具具有更高的时效性来实现的, 另一个是人口规模的扩大。首先它打破了城市空间的束缚,城市人口的自由流通;其次,使城市分工更为细化,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城市经济收益,保障城市人口的生活;最后,它保障了城市规划的要求,使得城市功能得以合理分配,吸引更多人口向城市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