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教育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教育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教育培训

初中生教育培训范文1

关键词:键盘教学 基础训练 兴趣培养 重要性

键盘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课堂乐器,以其常规乐器所没有的独特功能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在第一学期开始开设键盘基础教学这门课程,学生学习的气氛十分浓厚,并都热爱这门学科。笔者认为,中职生键盘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基础训练,还要注重他们对键盘的兴趣培养。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基础训练与兴趣培养同步进行,对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注重中职生键盘基础训练教学

学生在入学开始,对于弹琴手型、指法、坐姿等各种要求认识不足。因为键盘弹奏要求又有别于钢琴,特别是在触键练习方面,起初学生总会有一些不适应,比如用力过猛或是手指打滑站不稳等等。这时候,作为键盘教师,就要想办法调整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减轻或消除学生们对键盘学习的各种不适应。笔者总结了几点经验,要想学好键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正确的坐姿、手型与弹奏方法

(1)基本坐姿。琴凳位于琴的中部,学生坐在琴凳前半部分,双脚踩地与肩同宽,身体稍微前倾,背部和肩、肘、腕各关节都自然放松,双手手心朝下自然放在左右腿上。坐正后,从肘部提起前臂并将五个指尖自然支撑在琴键上,肘关节下部略高于琴键为宜。

(2)基本手型。学生在初学阶段应注重手型的正确,这将直接影响到弹奏的声音和速度、力度。在弹奏过程中,最基本的手型就是常说的半握球形,掌关节略微凸起,不能塌陷,手腕与键盘基本平行,手指之间稍微分开,各个指关节自然弯曲,第一指关节与键盘垂直,弹奏时不能折指。

(3)弹奏方法。学习键盘跟学习其他乐器一样,都应先学习非连音,等到巩固手型并完全放松后再学习连音,这样才能保持学琴的连续性,少走弯路。

2.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1)识谱准确。识谱正确是弹奏键盘的重要前提。识谱上出现问题必然导致练习过程的错误,影响练琴的效果。识谱时,一要看好谱号,确定弹奏位置;二要看好调号,明确几升几降、是什么调;三要看拍号,确定拍子及强弱规律;再有要看准节奏和节拍。

(2)注重指法。在曲谱上通常标记着很多指法,有好多学生经常忽略,愿意自己进行创编,不按照指法弹奏,这是一个不好的练琴习惯。用指不当,经常会出现弹不下去的情况,不但会影响练琴效果,还会影响弹奏的速度,练琴时间反而会更长。

(3)学会慢练。慢练是科学的练琴方法之一,其最大的优点是来得及想、来得及准备、来得及根据视觉及听觉得到的反馈信息来改正缺点和毛病。不止新曲子这样,即使是弹熟的乐曲,如果不在适当的慢速练习中做有意的加强和巩固,从技术上说,下意识的习惯动作会使弹奏逐渐变得模糊、不准确,在演奏中有可能会出现错误。

(4)学会分段及突出重点难点的练习。练琴最忌讳的就是从头到尾反复地弹。分段练习,就是根据音乐或根据需要,把乐曲分成若干部分,逐段加以练习,练好一段再练下一段,最后连起来练。这样会针对性强,节约时间。在练琴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强调和指出,并做出正确的示范,再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加以解决。

二、培养学生学琴的兴趣及音乐感受力、表现力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任何一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没有兴趣就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智慧和灵感,就不会有自觉性。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在初学键盘时兴趣很浓、爱不释手,这是好奇心的表现。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面对指法练习、音阶练习、琶音练习、单指和弦练习、多指和弦练习等基础训练,不少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失去了学琴的兴趣。作为老师,这时不能采用权威和高压的方法强行督促学生练琴,而需要对学生进行诱导性的启发教学,同时还可以弹奏一些好听的乐曲让学生欣赏。所以每次上课前,我会示范弹奏新曲目或是播放音乐让学生们欣赏。比如我演奏一曲《花儿与少年》让学生欣赏,弹完后,我就启发他们:“要是这美妙的乐曲能由你们自己的手弹出来,该多好!同学们,坚持练琴,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一定能行!”从而,激发了学生练琴的兴趣,使他们知道键盘原来可以变化多种音色、节奏,提高学生学琴的兴趣。要及时对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用鼓励、欣赏的语言帮助学生增加勇气和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键盘的兴趣,我还从小学音乐教材中选出了十几首儿童喜爱的歌曲,从简单的《湖上天鹅》、《粉刷匠》、《闪烁的小星》,到稍有难度的《瑶族舞曲》、《摇篮曲》,逐渐到难度稍大些的《铃儿响叮当》、《读书郎》等,再结合一些简单而动听的世界名曲,如《雪绒花》、《卡秋莎》、《猎人进行曲》等,配上指法、自动节奏和自动和弦,让学生进行练习。有时还进行分小组比赛,通过合奏、齐奏、独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们学习键盘的热情。学生对歌曲越来越熟悉,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弹边唱,兴趣很浓。比赛结束,大家脸上常常流露出成功的喜悦。作为老师,最值得欣慰了。

2.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让其成为自觉学习的主体

随着学生学习键盘兴趣的不断提高,还要培养学生自己探索的能力,让学生动脑筋主动去探索。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识谱能力,然后教给学生各种指法标记。每学一首新曲子时,我都抄在黑板上,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曲子跟着钢琴先把谱子唱熟,然后在曲子上标出各种指法标记,让学生跟着老师边唱边空手练指法。这样,学生们既熟悉了曲子又明确了指法,然后再让学生们到键盘上自己去摸索,教师巡回指导。让学生通过动手弹一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再逐一解答,有重点地进行指导。这样教学效果果然不错,有的学生能不用老师辅导,自己看着谱子和指法一句句地弹下来。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亲自获得的本领,比老师手把手地教要深刻得多,同时也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培养学生主动感知音乐的能力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每首乐曲,即便是一首最简单的低幼歌曲,都是用音乐这种手段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对学生手指、手腕等各种技能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在于理解和准确完美地表现音乐,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培养。如我在示范演奏《小白船》这首曲子时,孩子们的天真、活泼、对宇宙空间充满幻想,尽情地表现在脸上。演奏完后,结合歌词与学生一起分析这首歌曲的意境,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曲子,并将这些感情融入到他们的演奏中。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平时多听(优秀的儿童歌曲、中外名曲等)、多看(文艺节目),学会学习,让他们在充满音乐的环境里得到熏陶。

初中生教育培训范文2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

农村地区初中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期与关键期,但同时也处于断乳期与危险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独立意识有所提高,但是还缺乏独立进行判断是非之能力,再加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够恰当与配合度不高,导致学生们无法接收较好的教育,甚至有可能会误入歧途,影响其终身学习能力。所以,农村初中生教育需要得到学校、家庭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笔者始终认为,在初中教育中,家庭才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初中生们接受家庭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其今后是否能够成才。然而,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初中生家庭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亟待引起重视。

一、我国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力度在持续加大,农村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教育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与改善。但是,与城市初中生比较起来,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共性问题:

(一)农村初中生家长普遍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初中生家长未能正确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或者是期望值不高,生儿育女在其眼中只是传宗接代或者养儿防老的工具,未能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或者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佳,家长看到如今大学生就业也不容易,因而放松了对子女的管理,甚至放任自流;或者是希望尚处于初中学习阶段的子女能够尽快长大,从而能够赴外地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在现实当中,更多的农村家长们深切体会到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因而将获得城市当中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与发展机遇视为子女学习阶段的终极目标。

(二)部分农村初中生家长素质不高。一部分农村家长的思想文化素质偏低,无法较好承担起教育子女之重要责任。依据一项调查,当今的农村初中生家长90%以上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其所受到的教育十分有限。因为文化底蕴不足,素质也不够高,面对着家庭教育的重任,他们十分茫然,甚至不知所措。因此,相当多的家长会将其自身曾经经历与接受过的教育形式用于教育子女。

(三)部分农村初中生家长家庭教育方法不恰当。在自然法则之下,初中生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在家庭教育当中不应当是指挥者,而应当只是伴奏者。但在现实之中,许多农村家长并不顾及到子女的自尊心及其个性之发展,只知一味求全求好,却忽略了子女的点滴进步。对于犯错的孩子更是不惜批评,甚至采取不打不成才的粗暴态度来对待其子女,这就会极大地伤害初中生们的自尊心。还有一些只是盯着孩子们的不足,一旦其犯错,就多次提及。这不仅无法改变子女的不良行为,反而还会容易强化这一不良习惯。

二、加强农村地区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外部环境。通过积极开展“文明家庭”与优秀家庭角色,即好家长、好学生、好母亲等先进评选活动,从而凸显出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绘画、体育、歌唱及书法等各类竞赛活动,并将麻将、打牌等休闲活动也纳入到文体活动之中,从而形成适合农村初中生发展、竞争与成才的健康型家庭教育外部文化环境,并且尽量减少与消除封建主义思想在家庭伦理道德上反映,从思想、文化、形式等方面不断改革现有的农村家庭教育观念,切实转变农村家庭成员的思想观念,为农村初中生的成长创造出健康的家庭环境。

(二)学校应当精心指导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尽管学校教育在初中生学习与成长当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已经无可厚非,但家庭教育也将严重影响到学校教育主导功能之发挥。有鉴于此,农村初中应当注重于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并且落实好以下工作:第一是要建立家长学校,并配备专、兼职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实现时间、场所以及内容等“三落实”,并对家长实施全面而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从而提升学生家长的素质和对家庭教育之认识,从而获得其对于家庭教育之理解和配合。二是建立家长委员会。三是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行家长会。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家长实施富有实效的家庭教育。四是实施家访制度。初中学校领导、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等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到农村初中生家庭中进行家访,并以此为契机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五是进行经验交流。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家教经验交流活动,树立正面典型,通过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广大家长实施好家庭教育。

(三)创新方式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方式。为了改变家庭教育不足对于农村初中生所造成的影响,农村家长应当认识到自身的家庭教育责任,做到尽量不外出务工,尤其是应当将母亲留在家中,发挥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应当创新方式与拓展资源,比如,可以加强隔代教育,让老年人在家庭教育发挥出作用,从而解除其父母外出之顾虑。同时,还应当努力开发其他形式的教育资源。如今,随着信息化与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应当全面运用电视、电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以弥补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空白,让他们能够快乐地生活与学习。

(四)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村初中生教育的和谐氛围。农村初中生教育不仅是其父母之责任,也是社会的共同责任。由于我国传统观念中存在少管闲事、各管各的孩子等观点,导致社会上对家庭教育不够重视。如今,我们应当通过新闻媒体等力量,积极宣传,在全社会建立起家庭教育观点,共同为农村初中生教育创造和谐的氛围。

三、结束语

应当说,我国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其成败得失直接关系到我国初中教育事业之发展。有鉴于此,社会各界都应当高度重视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将其作为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好抓实,从而形成教育上的合力,实现农村初中生家庭教育健康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芸. 关于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J]

初中生教育培训范文3

目前,作为承担我国环保国策教育主力军的地理教育,存在着某些与其任务不相称的地方,笔者对所教的七、八年级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通过初中地理学习,学生所获知识信息量最多、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地形、气候、河湖、动植物等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知识;其次是工农业、交通、贸易、城市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知识;再次是自然资源的知识,而对环境保护知识了解最少、印象模糊,环境意识薄弱。这充分表明作为地理学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的环境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十分薄弱。

为了更好地发挥初中地理学科在环境教育中的作用,从初中地理教学的特点及初中生知识结构的特点出发,笔者认为:初中地理要突出环境教育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这一主线,应该从以下方面增加教改力度:

一、增强学生环保的忧患意识

初中的中国地理应增加介绍我国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地区的古今对比内容,具体而言,可在中国地理教材中增加的环境内容有:①森林植被在我国古今对比,及现今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②介绍水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比如众所周知的黄河断流、淮河污染等对沿河人民生产、生活的严重影响,唤起学生自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环境行为;③土地资源部分,增加耕地资源绝对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古今对比,土地肥力破坏情况和分析;④气候部分增加有关气候古今变化及其影响的教育,增加我国重点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等级并与世界各国主要城市作比较等内容:⑤在分区地理部分,讲城市时适当增加重点城巾环境的古今变化和现今环境问题的资料。

通过上述内容,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将地理课程分为教学内容和实地考察两部分

地理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地理教育工作者应针对初中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分析的特点,走出课堂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考察与环保有关的内容应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系,或者请他们来学校向同学们介绍本地环境情况,或者与环保工作者一起带领学生走向自然和社会,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通过了解本地环境的好、坏,及对本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培养和增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

三、多介绍环保国家的中学生的环境观和日常行为规则

初中世界地理(包括沿海版)中虽然介绍了发达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取得的成绩,但是没有涉及这些国家在整治、恢复已被破坏的环境时,他们的中学生在环保中是如何认识及所作所为,而这恰巧是初中学生环境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因为中学生在认识上有很强的趋同性,在行为上有很强的仿效性,了解其他地区、国家中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行为,无疑可以促使我们初中生见贤思齐,对他们环保意识的养成有一种潜在的作用。因此课本中应增加这样一些内容。

四、在初中地理中应添加环境法的内容

我国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十多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和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行政法规,已加入并签署了20多项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保护生物多样化公约》等,适当地向中学生宣传环境法,进行环境法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在环保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提高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

初中生教育培训范文4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引发了社会重要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时代重要的标志是计算机等现代化的设备得到了普及,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重要的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初中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初中体育教学作为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承担着体育教学过程中介的作用,是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是高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不能充分调动初中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越发显得重要。

1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与之相对比有着其自身明显的特点。

1.1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够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无非就是体育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感到厌烦。但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生动活泼,在形式上丰富多彩,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初中生身体及心理发展的特点相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也能够创设多种教学途径,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动性。同时,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增加课堂的效率,在同样的时间内能够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充分展示所学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前沿的学科知识。

1.2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初中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初中生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转折时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更多的需要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师虽然是体育运动技术传授的实施者,但是体育教师本身技术的局限性导致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运动技能,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就十分必要。初中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必须通过感觉器官,通过教育心理学家的调查发现,人们通过视听手段获得的信息占获得信息总量的绝大多数。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视听功能,能够明显提高学习效率。

1.3 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相比较,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分析对比,比如把在授课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动作及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动作要领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让学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初中体育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手段、体育教学观念及体育教学模式等。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的关键在于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如果没有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无从谈起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其中涉及的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手段等。长期以来,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手段单一,方法令学生枯燥无味,运动技术的传授主要通过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但是由于体育教师自身身体条件的局限性,无法向学生传授完美的动作技术,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终身体育意识实际上就是树立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终身体育意识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体育教育就是要初中生能够接受体育锻炼的机会和权利,传统的体育教学虽然能够完成学生运动技能传授的任务,但是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更无法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显示其趣味性、生动性及高效性等特点,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3 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结合的策略

3.1 树立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

做好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结合,体育教师必须要树立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体育教学的效果,做好体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主要目的就是要调动体育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要实现自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角色的转变,体育教师首先应当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备课和授课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学和学生的练的角度出发,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在信息化教学条件的今天,体育教师应当明确自己是体育教学的设计者、学生的帮助者。

3.2 通过各种措施提高体育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关键性的因素在于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教育素养,提高其教育素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以实现,在职培训是常见的有效形式。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应当立足于初中体育教学本身,培训的重点内容应当是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加强新式体育教学模式的领会和思考,做得了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有效整合,同时也应当学以致用。培训的具体形式可以通过面试或者远程网络,也可以通过不定期培训、专题讲座等。

3.3 加强体育教学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硬件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已经具备了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硬件条件,但是在广大中小学却普遍缺乏。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的信息化手段,各级学校体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当具体规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通过各种措施实现信息技术硬件建设的需要。首先,学校自身可以通过自己的资金建设硬件设施,以满足学校自身的体育教学的需要。其次,学校也可以通过社会融资的形式进行硬件建设,让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在提高硬件建设的同时,应当提高现有硬件设施的利用率,改善硬件设施的管理方式,为信息技术与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结合提供良好的硬件设施。

3.4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的软件建设

信息技术教学的开展需要硬件设施,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软件条件,软件的缺乏导致了实际教学效果的贬值。因此,在加强信息技术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软件设施的建设,做好数字化初中体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具体的途径包括:首先可以对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按照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的条件进行改造,建设体育教学的资源库;其次,体育教师可以开发自身的潜力,对自己的课件和教案进行数字化建设。建设体育教学资源库应当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考虑到初中体育教学的需要,考虑到学生实际锻炼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宏亮.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课堂模式初探[J].教育信息化,2003(5):12-15.

[2]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8-59.

[3]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45-48.

初中生教育培训范文5

【论文摘要】各个学科教学的渗透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思维等的有效手段。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生涯发展内容比例较大,职业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蕴藏在教材中丰富的职业生涯教育素材,努力创设职业生涯教育情境,进行适时的有机的灵活的渗透。

职业生涯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发展历程,职业生涯教育的组织者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起步期的职业生涯教育。普通高中学生的心智水平、职业兴趣、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处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组织教学,所有的教育途径和方法都为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服务。

12岁至16岁之间的初中生,正处在是职业生涯的成长和探索期。他们的自我意识正迅猛发展,开始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关注自身的能力水平,衡量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自己能力之间的差距,并能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有意识调整自己。职业生涯的成长和探索是确立职业的理性前提和基础,是决定能否赢在起点的重要阶段,能否在这个关键时期获得人生设计的意识和能力,将极大地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开展好初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对我国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我国初中职业生涯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整体,职业生涯教育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合作与支持,初中生职业生涯教育同样如此,应该综合发挥学校、家庭、社会这几方面的作用,明确责任,各自分工,使之形成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责任的完整教育体系。

初中阶段职业生涯教育是面向全体初中生的教育,应当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个性特点,服务于学生个体生命发展的需要,因此,职业生涯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每个初中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都是独一无二的,彼此间有相似之处但却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在普及一般的生涯知识的同时,还要关注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各个学科教学的渗透是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思维等的有效手段。职业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蕴藏在学科教材中丰富的职业生涯教育素材,努力创设职业生涯教育情境,进行适时的有机的灵活的渗透。

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生涯发展内容比例较大,有人对初中语文教材做过统计,在三个年级(7~9年级)的教材中涉及生涯发展的内容占总课时数的69.8%[1]。这表明我们的课程融入了生涯发展教育理念。例如,苏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二单元以道德修养为专题,《纪念白求恩》向学生展示了从事医护行业所需要的高尚职业道德,《敬业与乐业》则是明确地教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另外,在数学、英语、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材中也有不少涉及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

但是在学科课程体系中生涯发展内容分布比较零散,缺乏系统和整合,还没有形成特定的教育专题或课程领域,这就对我们的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之前进行专门职业生涯教育培训,领会新课改精神,在备课授课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情景学习的相关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社会活动来实现的,知识意义形成的关键在于整个学习活动本身,不能单纯只以个体认知的角度来解释学习行为的发生。只有让学习者在真实的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允许其在学习背景中进行摸索,才能真正让学习者形成多种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引领学生进入工厂、企业、机关等职业领域进行实地了解各种工作角色的特性及工作者的工作状态;了解各种职业所需的资格和能力;试探自己喜欢的工作者的工作状态。通过参观考察活动,不仅让学生走近了社会,感受了生活,更深化了学生的聊业体验,提高对工作世界的认识,增强就业、创业的意识。

充分发掘地方资源,邀请社会人士参与职业生涯教育。比如学校可以请请成功人士到学校演讲,请职业学校的学生来现身说法,请学生家长和社会职业人员到校介绍其职业情况来加深学生对各种职业的了解和对职业生涯设计意义的认识。学校还可以建立介绍人员资源库,不定期请他们来校作介绍。

针对初三部分面临就业的毕业生,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当地的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资源,将这部分毕业生送到职业学校去培训一段时间。还能够为可以鼓励当地的企事业单位,接收这些毕业生进行培训,为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

校内模拟活动,是指在学校内进行的模拟某种聊业角色的教育活动。初中学校开展校内模拟活动的途径有:

(1)实施校内民主管理,学生参与校园事务管理,为学生提供发现自己兴趣、特长、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舞台。

(2)组织学生社团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开展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达到发掘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的特长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目的。

(3)校内岗位实践。学校也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在学校中也存在着丰富的职业种类,这些离学生最近的职业岗位往往被学校教育者所忽视,比如,学校餐厅的饮食类的职业、学校复印室和学校商店的服务员、清洁工、园艺师、医务室的医护人员、接待室的礼仪等等,安排学生到这些部门实习,不仅为能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工作环境,使学生体验相关的工作内容,强化工作技能,而且还可以节约学校的日常开支。

(4)组织职业生涯活动和竞赛。如:文艺演出、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赛、生涯设计咨询会等活动,不仅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也促进了职业生涯教育在校园的深入开展。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1)学校可以充分发挥综合实践基地、学农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实习,了解生产清况,熟悉工艺流程,体验职业生活;组织学生深入农村,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和劳动观。

(2)发掘学校附近社区资源,与社区建立长期联系,让学生参加社区服务。

(3)寒暑假鼓励学生深入各行各业,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到饭店、商厂、超市当服务员,到街上当交警的义务协管员,或到企业当产品推销员。通过这些活动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创业精神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学校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渠道,多途径进行聊业生涯教育理论知识宣传活动,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丰富学生职业生涯知识。帮助学生把握社会职业的发展趋势,了解从事有关职业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引导学生将个人兴趣、爱好与社会现实充分结合,为今后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

初中生教育培训范文6

关键词:初中物理;环境教育;教学策略

初中生环境保护素质的培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指出:“推动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的进程。强化基础阶段环境教育,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鼓励中小学开办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堂。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关注资源利用和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及和谐相处的情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长期关注身边的资源利用和能源利用,形成环保意识,使学生的行为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环保素养。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环保素养培育现状令人担忧,仍是教育中薄弱的环节。一方面表现在许多物理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学生环保素养培育,在实施环境教育时有明显的随意性,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初中学校也会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开展环境教育,但这样的教育往往收效甚微,不能使初中生形成强烈持久的环境意识。在中考这一指挥棒下,学校为了抓升学率,提高学生分数,主要注重考试知识点教学,忽视环境态度、环保方法、环境价值观教育。一些有助于环保素质培育的内容,因考纲不涉及,老师就“指导”对之忽略。另一方面表现在环境意识、环境态度培养教育有偏废。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时,多是“关于环境”和“为了环境”的内容。这无疑能提高学生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和程度,但对学生为达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调整自身社会行为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培育不足。在实验等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教学中,片面强调环境知识环保技能的传授,而忽视环保态度的培养。学生因缺乏对自己所处生存环境的关爱,不能自觉把自己掌握的环境技能转化为具体的环保行动。教学中关注世界上环境保护普遍性的问题,却对所在地区具体环境问题及其解决不闻不问。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环保素养有以下策略。

一、提高物理教师对培育环保素养的重视程度

教师自身的环保素养将决定和制约培育学生环保素养的效果。提高教师环保素养,一是要提高教师环保教育的自觉性。通过培训使教师了解环境保护方面的最新动态和环保方面的知识,真正认识到培育学生环保素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进一步认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主动去培育学生环保素养,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二是要加大教科研,提高教师相关的教学能力。物理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环境教育培训班的学习,物理教研组积极开展关于环保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开展环保素质培育课堂教学的经验交流与问题的探讨。三是要强化物理教师的示范作用。物理教师良好的实验习惯、日常生活中教师的环保行为习惯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环保素质的养成。比如不用一次性纸巾、饭盒和筷子,也会言传身教逐步影响学生,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各个方面,多角度培育学生环保素养

首先,结合教材内容培育学生的环保素养。充分利用教材中令人厌烦的噪声、光污染、热岛效应、水循环、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关于环境污染的现状、环境保护常识等内容,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环保素养。其次,在实验教学中规范实验行为。在实验教学中,培育学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和良好的习惯。确定实验方案时,指导学生从环保角度选器材,改进步骤,使学生学会尽可能采用低能耗、污染小的实验方案。再次,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在初中物理的教育教学评价中,加入部分与环保素养培育相关的内容,将环保教育落到实处。这些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关心环境、了解环境,推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环保素养的重视,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把书本中的环保常识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三、利用课题研究来培育学生的环保素质

环境教育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借助课题来渗透环境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研究课题的选择应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或日常生活来选题。如,学校周边的环境很嘈杂,可指导学生进行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方面的研究;另外,也可以联系时事与历史故事来选题。如在讲到核污染的时候,结合当今日本因地震引发的核泄露事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及核废料处理纠纷来选题。环保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多方位的,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研究时亲身调查了解,通过观察、思考充分认识环境问题,形成强烈的环境意识,真正培育学生动手动脑解决环境问题的自觉性和实际能力。

四、利用课外活动来提高学生环保素质

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长有计划地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教育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小事做起,做节水、节电、不乱倒生活垃圾和收集废电池等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另一方面,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所在地附近工厂参观,实地观察污水排放及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周边环境的变化,使学生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对待环境的态度,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环保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华.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