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物教学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物教学建议范文1
一、当前初中生物教学面临困境
1.应试理念仍然存在,重视程度不足。在一些初中学校,从校长到教师,对生物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存在着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的认识。个别同志认为生物学科知识是考试项目中的一些“小”学科,所占分值不大,也有一些同志认为生物教学平时不重视没有关系,最后多要求学生背一背就可以了。在这样的片面思想引导下,一些学校对生物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导致生物教学工作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难以有效实现教学成效的大幅提升。
2.教学设备配套不全,设施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投入的不断加大,各学校尤其是农村初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各种现代教学设备逐步走进平常教学课堂,各种实验仪器相继购置,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在这样大的投入中,一些学校往往重视数理化教学科目的设备配套工作,对于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投入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3.专职师资相对缺乏,教研力量不足。一些学校在生物教学师资的配备上存在薄弱环节,将生物教学岗位作为照顾老同志的岗位,导致从事专职生物教学的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或者将生物教学作为兼职学科安排给语数外教师或是班主任,因为教学时间经常被挤占,教师教学研究工作停滞不前,师资业务素质提升不快。
二、对初中生物教学困境的分析
1.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够到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部分同志仍然对新课程理念缺乏足够的理解深度,没有建立起全面的教育理念,从而导致思想还是局限于应试教育的框框,在教育教学管理与实施过程中出现对生物教育教学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影响了生物教学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
2.教学器材的投入存在缺口。一般来讲,对各基层学校的教学设备投入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分别为教育主管部门配备与学校自购,其中自购比例较大。在部分学校管理者的眼里,财力应该更多地投向所谓的数理化“大”学科,从而挤占了原本应该用于生物学科的投入,导致生物教学的正常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3.师资配备与培训严重不足。基层学校人手本来就非常紧张,一些生物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往往出于教学安排需要,改任语数外等学科教学,专门师资严重不足,半路出家的生物师资较多,加之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专门培训,数量与层次也相对不足,师资业务素质提升不快。
三、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
1.强化培训,树立全面的教育教学理念。一是强化校长培训。校长是学校办学理念与方向的最终决定者,校长的理念出现问题,整个学校的办学方向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利用各种时机,强化对校长新课程理念的培训,进一步树立全面育人的科学理念,使学校教学的各门学科实现同步推进。二是强化教师培训。生物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强化新课程理念的培训,使他们对于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工作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更加全面与深刻的理解与感悟。三是强化课改培训。各种教学研究活动,都应该成为灌输新课程理念、实践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阵地,要将新课程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教育管理者与教学工作者的内心,以全面的育人理念引领生物教学工作。
2.多方争取,加大教学器材投入的力度。一是向教育主管部门争取。作为学校一级单位,要加强办学设备投入,主要途径还是要向教育主管部门争取,特别是地处农村的边远学校,在这方面的缺口较大。学校负责人要将本学校生物教学设备的配置情况,以及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的差距,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时汇报,力争取得政策上的扶持与投入上的倾斜。二是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除了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尽量争取之外,对于一些投入规模不大的生物教学配套设备仪器,学校可以从办公经费、三产收入和场地租金等项目中,统筹安排调度可用财力,依靠自身的力量,逐步、适量地添置一些教学设备,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求。三是拓宽合作互补的途径。一般来讲,即便某一地区在生物教学设备投入等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在整体布局安排规划上面,会建立一个区域性的中心,在这一个区域之内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可以在教学资源相互补充方面进行尝试,提高运用率,实现资源互补。
生物教学建议范文2
【关键词】高中生物;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生物课的教学,除非教师特别有兴趣和深入的研究,把一堂课讲的趣味横生,像赵忠祥老师对动物世界的讲解一样富于感情与张力,还需要学生特别感兴趣,相互呼应,才能让教学达到一个和谐而理想的效果,一般的照本宣科,或者是随便准备下,结果一定不会太理想。因为它不像其余主修课程一样直接关联到升学,就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一不小心就被打入冷宫。在大多数学生看来,生物课就是那种枯燥无味,可有可无,用来放松心情的课程,那么,怎么改变生物课的教学现状,提升高中生物课的教学质量及效果,是教师最大的追求,以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应从以下几方面作提升,效果会大不一样。
一、改变原有模式化教学,相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其实课堂教学本身有其复杂性和多变性。教学方法是因教材的变化和学生的接受度等原因而不断变化的。在面对特别复杂的问题讲解时,我们可以借用一下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来辅助教学。比如,PPT演示、影片放映、FLASH动画、VCR等方式或手段配合,用可观可感的方式帮忙分解难度系数。又如,“减数分裂”这一块对学生比较难,仅凭知识点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特别对染色体数目和分裂过程中状态变化的把握不太容易。如果比较抽象的东西经过模拟试验和动态描绘,就会变得可看、可感、可触摸,这样的体验过程真的很有必要。
二、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及互动,树立学生主动探究的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认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一种让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属于非智力因素,但怎么去激发和引导学生,让其有兴趣和积极性,属于教师教学的艺术。引导学生不断尝试,把学习的过程当成一种享受、一种福利,这就是最高境界。让学生抛弃以前苦海无涯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控制的环节,比如设置悬念,比如联系乡土实验基地亲身体验,比如加强现代媒体的综合应用等等。这些措施都不断地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动自发地进行学习和体验。在自主性强、探究式的过程中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掌握其心理动态,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提升和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人际交往、学习兴趣与动机、平等意识等,都能有一个大的提升和飞跃。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习的主体学生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对学习内容和过程有很强的自我突破意识,自己积极主动,善于思考和不断发现问题,变以前的老师要我学,父母要我学,成为我自己要学,这是一个奇妙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是一个主体元素,教师用明确的目标主导,或问题主导、任务主导来指挥整个教与学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不能养成学生依赖的习惯,多启发和引导,多问问题以知道其心理动态,千万不能做的事情是包办替代。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还要懂得“因生施导”,坚决拒绝一锅端,以以往的经验来对待你遇到的所有各个不同类型的学生。
三、研究学习和学法,注意合作与观点碰撞
对学法、学情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包括学生可能已经自学到什么程度,研究高考热点,比如以前考过什么,去年考过什么,将来会考到什么,都会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再开始整理自己的教案。其实每个教师都有其独特的看法,独到的视角,在大纲、说明、考点、教材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切入点。“两人智慧胜一人”,以每个老师自己的智慧本来可以对付一些课程,但如果能够集中一下大家的智慧、方法与创意,一定会收获更多。而且,在沟通学习方法,认真聊自己的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说不定会有新的启发和或者别人的一句话突然点醒了你,激发新的思路和创意。所以,与同事和其他学科的教师经常交流教法,会让自己如虎添翼更加有智慧。在教书的过程中更得心应手。
其实高中生物课可以合作学习的内容很多,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在历史的每一个实验设计,每一个过程只要让学生全程体验,绝对会比现在收获更多。高中生物课可以巧妙的设计实验,让整个过程变得巧妙和可爱。如可以改进的地方值得讨论、交流,证明DNA是遗传许多实验材料等的东西,特别适合合作学习。当在辅导教师通过公共课遇到了困难,也可以与学生分享,说不定经由他们的提醒,一切问题迎刃而解。教师这种开放的心态,不但帮助学生对教师产生极大的信任,也为学生设置一个很好的例子,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自我开放。当然,教师也应该注意学生的心理,保持一个开放的度,过度开放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加固,增加负面影响。因此,生物课教学中的心理辅导,注意应支付给巧妙的提问,与学生交流,确保能真正听到对方的内心真实的东西,进行情感体验、把握好态度,而且,教师本来就应该学会提问与倾听,因为单从学生方面获得的一些数据有可能不准确。
结语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拉开序幕,提高每个生物教师生物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现实的挑战。只有教师坚持现代教育理论,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可能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自、合作、探索,不断研究学习能力如何提高,让教学相长,逐渐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与学的达人。
【参考文献】
[1]李新芳 龚大洁.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转变.教育教学论坛.2012,(5)
生物教学建议范文3
关键词 电泳蛋白质 流程 生物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 SDS-PAGE教学的主要问题
对于高中生而言,SDS-PAGE实验教学的难度很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 实验的复杂性
本实验是一个庞大的操作流程,由若干个重要环节组成,如电泳槽的组装、样品的变性处理、灌制分离胶与浓缩胶、样品的加入、电路的控制、电泳图谱的显色、分子量的计算等,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独立的实验技术。高中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功底,才能独立地完成该实验。
1.2 安全保障
本实验技术用到了丙烯酰胺(Acr)和N,N-甲叉双丙烯酰胺(简称Bis)两种剧毒药品,其他药品也对人体具有不同程度的伤害作用(如注意防止SDS吸入)。从目前高中生的实验技能水平来看,对上述有毒物品操作与防护,难度极大,稍有忽视,就可能会影响师生的健康。
1.3 不作为考试重点出现
SDS-PAGE实验本身内容多、难度高,但不作为高考重点难点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备课热情与学生的学习兴趣。
2 SDS-PAGE教学的“三个联系”
基于上述三个问题,笔者建议,SDS-PAGE实验教学应该做到“三个联系”,以期用有限的课时,达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
2.1 对于电泳技术本身,要和其他电泳技术的联系
这方面的联系,分为横向与纵向两类。前者是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中电泳技术的变化与共性,而后者则是SDS-PAGE在蛋白质分析中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所作的一系列改进,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所示的电泳技术拓展图,其实是一幅电泳技术的思维导图。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知识背景及教学需要,在横、纵两个方向上进行延伸。这样,学生不但能够了解更多的电泳技术,而且能够从众多的电泳技术中了解到该技术的原理及应用价值,这种从众多事实当中提取的概念。亦即,学生不会因为过多地学习各种各样的电泳技术而感到疲劳、乏味、难于吸收,相反,他们会从中提炼电泳的共性: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从这一点出发,按照不同的实验要求(如提高实验速度、增大蛋白质承载量等)或研究领域(蛋白质、核酸甚至化学领域),而对基本的电泳实验体系进行优化、改造,就形成了新的技术。如图1中的“阴离子电泳”,其实是浙江版高中生物教材的蛋白质电泳实验教学内容;利用概念图找到各种电泳技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能够看到不同技术中的共性的、本质的特征,比孤立地学习各个技术更有效、更有用。这种由具体的电泳技术(如SDS-PAGE)出发,提炼出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电泳概念,再根据具体的应用领域与实验要求在这一概念中加入具体的修饰、限制条件,就构成了新的、与最初所学电泳技术相关的、新的实验技术。这种“具体――抽象――具体……”的“学习环”式的教学方法,其本质就是知识于技能的正迁移。学生一旦进入这个无穷无尽的“学习环”,将会受益终身。
2.2 对于电泳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要和其他在概念层面相关的技术相联系
从教材中可以看到,电泳技术的实质有二,即利用某类物质(蛋白质、核酸等)的一个或多个性质(分子量、等电点、碱基数目等)的不同,利用一定的方法(电场等),将这类物质进行分离。由此,按照同一性质的不同表现程度来分离物质,可以列举一系列技术。蛋白质层析、纸层析(必修1中的“植物光合色素的提取”实验)以及化学当中广泛应用的各种色谱技术,都归于此类。这是将电泳技术上升到概念层面而产生的技术教学方法,将不同技术的共性抽提出来,通过SDS-PAGE的教学,将众多技术的概况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是一种极其高效的教学方法,即概念教学法。总体上,上述所有技术都可以成为“分离技术”,即利用溶解度、分子量、沸点等的不同,将某一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从概念的层面上描述,所有的分离技术可被解释为:混合物各组分的某一性质在量上存在差异,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这种差异表现出来。以SDS-PAGE为例,蛋白质样品构成一个混合物,其中所有的蛋白质都具有分子量,但各种蛋白质之间,分子量不同。因此,通过特定凝胶构成的“分子筛”就将各种蛋白质分离开来。又如离心技术,就是根据沉降系数的不同将大分子或细胞器分开的。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大多数人不会在将来的求学或工作当中接触科研工作,过于细致的科学教育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他们只需要知道众多技术(众多科学事实)的共性,对某一领域的概况有一定的了解,就能够起到提高科学素养进而提高工作与生活质量的效果。而对于少数有志于科研工作的学生而言,在高中阶段能够抓住众多科学事实、科研手段的共性,进而训练他们在任何学习过程中抓住任何一般性事实的共性的能力,将有利于优化他们的思维品质。
2.3 在SDS-PAGE实验教学中,与通用技术课程的主要思想相联系
SDS-PAGE实验操作复杂,且有剧毒药品,在教学中,必须由教师指导,多名(2人或以上)分工、分步骤进行。在分工、分步骤方面,教师不妨参照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关于“系统”、“流程”的内容。理科实验与《通用技术》课程的结合,是优化课程、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突破点之一。一方面,理科实验亟需规范化、科学化的指导;另一方面,《通用技术》虽然将工程技术的一般性规律提取出来,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又缺乏生动的载体,只能以“组装自行车”、“制作板凳”等为例进行教学,比较单一。其实,理科实验到处体现着通用技术的主要思想,系统与流程就是其中的典范。
《通用技术》认为:
①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②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成为时序;
③具有以上两大特征(关键点)的过程,即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流,称为流程。
按照上述标准,SDS-PAGE完全可以按照流程的思想进行分工合作。表1以灌制分离胶的环节为例,制作了该环节的操作流程,特别注明了操作注意事项和细节问题。用流程图来帮助教师开展实验教学,不但便于实验教学的过程控制,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促使其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自觉、高效、安全地进行自我监测,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读者可按照个人的教学风格与习惯,设计不同的流程图。一般而言,SDS-PAGE实验分为两人一组,其中一人操作,一人记录(监督操作是否规范以及每个步骤是否已经操作完毕)。
3 小结
技术学习,概念与联系是关键,教师切忌就技术讲技术。对于联系。总体上说有两种,一是学科内的联系,如SDS-PAGE与其他电泳技术的联系、电泳技术与层析技术的联系等。另一方面,生物技术以至整个生物学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综观初、高中生物教材,不难发现,生物课程与所有的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甚至包括人文领域(高中选修2“生物技术与社会”是这方面的典范)。这种学科之间的广泛联系,是符合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规律的。在此背景之下,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更要以一种综合理科、甚至是综合所有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生物学教学。以SDS-PAGE为例,在讲授“电泳”这一概念的时候,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生物学的电泳和化学的电泳是什么关系?和物理的“电离”是什么关系?如何按照通用技术课程的要求,为SDS-PAGE实验设计操作流程图?诸如此类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跨越学科界限进行横向思考、优化思维品质、构建概念体系的训练;对于教师而言,则是学科之间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切入点。这种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的广泛联系,必然会使包括SDS-PAGE在内的实验技术教学更加有活力。
参考文献:
生物教学建议范文4
1、关于本专题的教学实施情况调查
在新课程的培训过程中,笔者常听一线教师谈起大家对这个专题不重视。为了了解本专题的教学实施情况,笔者以网络访谈和电话访谈的方式做了调查,访谈了包括辽宁、北京、广东、山东、安徽、河南等省市的十余所重点学校的一线教师和部分省市的教研员。对于本专题具有代表l生的教学实施情况如下:
(1)“区里建议,将这个专题的内容分散到其他不同的专题,比如关于转基因引发的伦理问题,分散到基因工程这个专题。教师们都灵活处理,本专题占不了多少课时,也就2个课时左右吧。”
(2)“如果是新课,我们在某些内容上互动一下,比如一起辩论和探讨克隆人的问题、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等等;如果是复习课,则主要是教师归纳学生背知识点。”
(3)多数教师表示:“在课堂上简单地讲讲,有时也让学生说几句,一课时完成。”
(4)还有很多老师表示,刚进行新课改的第一年讲了,后来几届压根就都不上了。
至于不上这个专题的原因,教师们都表示是因为“考纲没有明确的要求”。有的老师还说:“涉及的这些内容在通用技术、政治课上都讲,所以生物课就不讲了,节约课时。”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没有认真落实“课标”的这条要求。但也有一位教师说:“我按照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让学生辩论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这个学期我开始带高三复习班,又在复习班进行了这个专题的辩论课,效果同样很好”。但同时他也表示,“我所知道的其他学校,这部分内容都不上”。
2、实施本专题的重要性
实施本专题的教学既是“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说具有不可或缺的教育意义。
“课标”在前言部分这样写道:“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与人生规划能力,对国家的兴盛、社会的进步、个人的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还强调,本模块的教学以专题讲座和学生讨论为主。在实施建议部分的“教学建议”中更是用大量篇幅强调了要落实科学、技术、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关注和参加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和决策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人教版选修三模块的教材,紧密结合着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的现实需求来引导学生的学习,不仅能较好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应用中正负两方面影响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不仅是生物科学技术的热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这三大工程教学内容之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教学更是直指科学技术的社会责任问题。因此可以说,这部分内容与前几个专题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是对前面内容的升华。
社会责任感是一切有理智、有能力的人对自身在社会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以及对在履行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研究表明,当今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总体情况良好,符合社会主流价值需求,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淡薄。由此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个重点,有着深刻的意义。虽然造成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的原因有很多,但作为学校,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重任,而且学校教育在这方面能起到主导作用。新课程不仅强调德育课程的建设,更明确要求各门课程要结合自身特点,向学生渗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这就要求社会责任感教育不仅体现在德育课中,还要蕴涵在各科课程中。在生物学科中涉及的相关内容很多,选修三的这个专题更是如此。
(1)为什么要时论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通过讨论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可以向学生乃至公众传播正确的科学知识,从而造就正确的伦理舆论导向。生活在不同社会中的人类群体,其价值观取向存在差异,对同一个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经过讨论,能够引导得出正确的社会舆论,而正确的社会舆论将引导出正确的措施、法规、政策和社会效果,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再者,经过讨论人们看待问题的角度会更加全面。比如对社会上关于代孕母亲、库、安乐死等问题的讨论能够碰撞出许多不同的火花,能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加符合某一个历史阶段民众普遍的伦理道德。
例如,当试管婴儿在三十几年前诞生的时候,曾遭遇来自教会、政府、新闻媒体,甚至是科学届的强烈抵制;但是今天,试管婴儿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了,而且“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也荣获了2010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在这个过程中,各国都制定了相关规定来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比如我国卫生部制定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但是,近些年来,又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这可能与目前民众普遍的伦理道德是不一致的,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生物教学建议范文5
关键词: 生物教学 问题 建议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省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许多高中生物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根深蒂固,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有的教师依然留恋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传统教法和现代教法完全独立;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有的教师观念很难转变,角色定位模糊不清等,使生物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发现并矫正,将会后患无穷,严重制约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目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活动一发不可收拾。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理论一般认为,学习方式不外三种:表层式的学习方式、深层式的学习方式和成效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属于表层式的,就是被动地、机械地、表面地接受知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将学习方式向成效式转变。因此,新课程强调要注重活动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将其片面化,认为一节课当中活动越多越好,其模式基本如下: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活动―讨论―发言。有些教师不论授课内容是什么、难度有多深,一律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将“合作学习”当作“体现课标精神”的标签,不管需不需要、应不应该、合不合适,一概用上,不但在教学的难点、重点处要讨论,而且一些浅显的问题也提出来让学生讨论,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热热闹闹,实际上是一盘散沙。而且讨论的时间有时也没有保证,有的学生还没有进入讨论状态,讨论就结束了。如合作探究某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这是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而有的老师完全是为了完成该堂课的教学任务,仅给了学生们不足1分钟的时间讨论,有的学生连几种生物都没有看清楚,又怎能说出正确的结论呢?
2.教师从此沉默是金。
新课程十分强调课堂教学教师的引导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教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新课程的实施则强调学生怎样学,学生学得怎样。教师不再纯粹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的水桶,更重要的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因此,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越少越好,甚至用具体多少分钟作标准衡量一节课的质量,更有人戏言,教师不讲就是最高的境界。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着力提倡愉快学习,把课堂变成乐园的育人学习理念。然而,你号召自主学习,我就一字不讲,撒手不管,让学生自学;你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我就绝不强迫他们,学到哪里是哪里,收获多少算多少;你提倡让学生乐学,我就使用比赛、小品、朗诵、音乐、媒体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欢声笑语。其实,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发展中要起引导作用,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取最大的效益。但是,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重要作用。新课改并不是完全摒弃讲授法,因为讲授法中教师精彩的描绘、缜密的分析论证、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释放,有利于突破重点、破译难点,较好地把握教学的广度、梯度和深度,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帮助学生疏理知识结构体系,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所以,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思考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有机结合。教师用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并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学生的思考应该体验教师的讲授的内容,促进师生的互动,促进情感的升华。
3.从“满堂灌”到“满堂问”。
课堂提问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课堂提问的技巧更加是万千课堂现象中的冰山一角。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形式。内容决定形式,但形式却能表达和反映内容。课堂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或者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探索。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回答问题”画上了等号,以为提问越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体现得越充分。有些生物老师在课堂上采取“双向交流”的教学方式,以问代讲,一问到底,总是拿一些思维含量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用学生不动什么脑筋就能作出的响亮回答来代替自己的讲授,看似师生互动频繁,教材的知识点也都涉及了,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如有的教师在学习《细胞呼吸》一节时,一节课提问了近30次,多是一些概念之类没有多少思维价值的“假”问题,而对呼吸的过程及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等深层次问题却一带而过。这样的课堂教学,除了热闹之外能给学生多少启发呢?教师在提问时,要把握好时机,不宜繁而多,何时提问、问什么内容,一般课前应设计好,提问要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水平来。同时要把握好提问方式,采取什么方式应根据提问内容、提问时机、检查目的而灵活掌握,如需学生进行思考或讨论才能回答的问题,可采用讨论方法,让学生认真思考后再作回答。这样,不仅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使教与学在良好的气氛中顺利完成。
二、高中新课程生物课堂教学的建议
1.重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
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人的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教师在设计、组织和反思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训练,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人格建树和智慧生成。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强调通过丰富的生物实验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生物科学素养养成的重要途径,其实这也反映出生物教师的“教学境界”。在当前生物课堂里,许多教师把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作教学的一切,这样做是很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理解生物学的学科思维的,其实若能围绕一些知识点开展一些学生参与的活动,如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的科学史实和科技新闻、生物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生动手进行一些生物实验、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或者在课堂里围绕某个学生关心的生物学命题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开展辩论(如到底能否支持克隆人类的研究)等,这样既能发挥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动性,又能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多种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2.要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的关系,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关系,以及学生本身各方面的关系。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改后,由于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应用,课堂上就不能只是由教师完全掌控学生学习的内容了。学生自己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课堂上展示学生的探究性成果,全班同学针对发言内容提出问题,而后必定会引起大规模的讨论。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肯定会学到教师没有预计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不是某本教材知识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那么,教师作为知识权威方面的影响肯定比以前减弱了。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成就感,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3.致力于提高生物探究教学的成效,避免程式化。
探究学习应成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教学中如何才能组织好生物的探究教学?我认为:
第一,要使教师正确认识探究学习的教学价值。在教学中不能仅为追求探究而进行探究教学,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探究学习是学生养成生物科学素养的必要途径。
第二,因地制宜,围绕教学重难点问题,尽量设计一些利于学生实施的生物实验、调查、考察等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可有效防止探究活动设计的泛化和探究点的偏离,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现象和问题的探究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科学实践问题的关注和分析,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意识。
第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促进探究学习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怎样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教师要重视两个转变:一是改变课堂教学的目标观,即要把教师解决学生的问题转变为让学生产生新的疑惑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二是改变问题教学的顺序和方式,即要把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转变为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生物教学建议范文6
【关键词】 医学微生物学; 留学生; 教学
Consider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to Medical Microbiology Teaching for Oversea Students/WU Shu-yan, LI Yuan-yuan,HUANG Ru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28):076-078
【Abstract】 Teaching for oversea students is an opening window to the outside world, its ef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eput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school. Here, we summarize some experience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teaching for oversea students. It points out that teachers should enhance competence education, to further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and English level, pay attention to the heuristic teaching and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Meanwhile,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modern teaching means should be emphasized. The advantage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and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teachers should be given full play in medical microbiology teaching, and be sure not to change classroom instructions to multimedia courseware demo. At the same time, examination and attendance system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good study style.
【Key words】 Medical microbiology; Oversea students; Teaching
First-author’s address: Medical College of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47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大量外国学生纷纷涌入中国。留学生教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培养的学生能否很快适应所在国家的医疗体系并成为合格的医生,同时也关系到国家和学校的声誉和国际影响。苏州大学从2004年起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了《医学微生物学》课程。该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内容繁多,病原体种类复杂[1]。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留学生教学的质量,使其毕业后顺利通过所在国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已成为需要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都具有极大的研究和探索价值。笔者长期从事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本文总结了笔者在留学生教学实践中的若干体会,旨在抛砖引玉,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