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策划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策划的特征范文1
内容摘要:创意旅游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在论述创意经济产生背景及其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创意旅游活动广泛兴起的原因和市场发展前景,深刻揭示了创意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了创意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意旅游 可持续发展 有效途径
随着创意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兴起,旅游行业中一种新的业态形式创意旅游应运而生。尽管这种新型旅游活动方式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由于它拓展了旅游产品的涵盖范围,创新了旅游活动的特殊内容,从而激发起广大游客的浓厚兴趣,扩张速度非常快,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认为,在当今旅游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创意旅游活动的全面开展,为旅游企业经营注入了新鲜活力。同时,也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
创意旅游的概念
创意旅游(Creative Tourism)最先是由新西兰学者格雷•理查德与克里斯宾•雷蒙德在2000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创意旅游是指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学习旅游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文化或技巧,激发自身创意潜能,拉近与当地居民距离,进而深度体验目的地文化氛围的一种旅游产品。2006年,国际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也对创意旅游进行了界定:创意旅游是一种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具有原真性的、可直接参与的旅游活动,主要表现形式为学习当地艺术以及独具特色的象征性文化,通过与当地居民的交往增加体验。我国厉无畏先生2007年11月指出,创意旅游是指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创新旅游产品,锻造旅游产业链。
尽管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意旅游概念的表述形式不尽相同,但是大家对创意旅游本质内容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致的。并且,伴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创意旅游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事实上,在旅游交易过程中,越是新奇刺激的东西,就越能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加深游客的消费体验。
一种旅游产品或者一个旅游项目如果没有好的创意,在市场上肯定不会有卖点,没有卖点就意味着不能产生效益,而效益好坏则是评价旅游经营业绩的基本依据。从这个层面上说,创意不仅成为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项目开发的关键,而且将会影响整个旅游产业的长远规划与持续发展。创意旅游作为一种包含丰富文化创意元素的新兴旅游形式,无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创意旅游活动方式的基本特征
(一)智力发掘是创意旅游的核心理念
创意旅游强调通过人类的智慧和技能等来进行创造性活动,自然就会涉及到理念、思维、知识、技术、能力以及旅游组织模式等创新问题。因此,智力发掘是创意旅游的核心理念。创意旅游要摆脱平庸,超越现状,就必须开拓创新,另辟溪径,这不仅依赖于旅游策划人员专业知识的深度以及社会阅历的广度,更为重要的是取决于策划者的思想意识、文化理念等深层次内在涵养,即他们的观念是否具有时代性,他们的思维是否具有创新性,他们的眼光是否具有前瞻性,他们的认识是否具有超越性等。而人类社会的智力资源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具有典型的循环往复和不断发展的根本特征。所以,在旅游创意策划过程中,要深度发掘和充分利用人们的智力资源。
(二)情景设计是创意旅游的特殊手段
在创意旅游活动中,游客消费非常注重某种特定的旅游氛围。事实上,一次创意旅游就是在向游客讲述一个完整故事。这样的故事既有情节场景发生发展的时间脉络,又有人物情绪不断变化的矛盾起伏,更有一个统领故事内涵的思想主题。因此,情景设计尤为重要。创意旅游的情景设计主要包括主题、情节、布景等几个具体环节。主题是指蕴涵于创意旅游中的基本思想,美好主题能有效地激发旅游者联想,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情节是以时间为脉络的活动展开过程,创造性的情节设计能够突出主题,使游客体验达到;布景主要是为了烘托气氛,增加故事真实感,科学的布景可以实现与游客的双向互动,达到事半功倍效果。所以,情景设计是创意旅游的特殊手段。
(三)文化体验是创意旅游的主流价值
由于创意旅游是以人本价值为导向一种旅游活动方式,包含着鲜明的异质性和个性化等人文内涵。创意旅游除为消费者提供实用价值外,更注重消费过程的文化内涵,文化体验是创意旅游追求的主流价值。基于此,创意旅游项目开发,就必须从文化的层面去把握,用独特的思想去创新。
从我国创意旅游的发展实践来看,最具影响力的旅游项目莫过于张艺谋、樊跃和王潮歌等人策划的“印象系列”。他们在旅游目的地政府的支持下,以规模庞大的山水背景和人文典故为依托,利用民间资本和群众演员的共同参与,先后成功运作了《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景区景点。在这些创意策划中,文化始终是贯穿旅游项目的主线,几乎成为这类景区景点的灵魂所在。
(四)持续发展是创意旅游的本质属性
在一般旅游活动中,旅游资源(客体)总是主导着旅游开发的方向,决定着旅游发展的潜力。因此,对旅游产品形态、旅游活动内容以及旅游产业结构有着很强的制约作用。而创意旅游的关键要素是创意策划,主要依托于人们的创造力、智慧和技能等主体性资源,这些无形的智力资源能够不断再生和永续利用,具有明显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因此,创意旅游有效解决了旅游开发受资源制约的难题,一些旅游资源丰度或者存量不太理想的地区,均可借助创意旅游进一步扩大其发展空间。这不仅拓展了旅游资源的涵盖范围,创新了旅游活动内容,同时也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持续发展是创意旅游的本质属性。
实现创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精心策划突出创意旅游的永恒主题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经营者开始意识到,旅游策划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对于创意旅游而言,精心策划显得更加重要,因为策划设计是创意旅游最本质的特征。可以说,没有成功的策划设计,创意旅游就会失去生命力。
纵观我国创意旅游的发展实践,任何一种创意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都是精心策划的必然结果。例如,以上海“田子访”、“8号桥”和“1933老场房”等为代表的创意旅游产品均选址在旧仓库、老厂房,经过策划大师精心设计,摇身一变成为旅游吸引物中的“新贵”,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广大游客特别是经历了那个时代历史变迁的中老年游客,对这些旅游景区景点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反响非常强烈。因此,笔者认为,精心策划是创意旅游的永恒主题。
(二)文化内涵永葆创意旅游的独特魅力
旅游与文化向来是不可分的,没有文化内涵,旅游也就只剩下躯壳,徒有其表而已。近年来,我国创意旅游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对文化要素的重视运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在大多数创意旅游活动中,都很好地将新旧文化、中西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不同层次和多重视角来展现文化在旅游中的特殊魅力,从而对游客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将新旧文化交融运用的方法,对旅游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借鉴意义。因此,只有不断发掘文化内涵,才能永葆创意旅游的独特魅力。
(三)互动参与提升创意旅游的体验效果
当人类社会从服务经济过渡到体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张扬个性,体现自我,在消费过程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心理满足,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对于旅游产品而言,提供给消费者的大多只是一种感受,即精神上是审美和愉悦,旅游活动的本质就是寻求体验差异。人们踏上旅途的激情就是出于对另类自然和文化的好奇,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在于如何让消费者获得愉快的经历和留下美好的体验。
在创意旅游活动中,产品设计应该以互动参与为前提,以情感交流为纽带,通过提供人本化、细微化、延伸化的旅游产品与服务,让消费者产生欢喜、惊讶、激动、感叹等方面的情感体验,从而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因此,为了强化旅游消费体验效果,创意旅游活动就必须实现游客互动参与,努力让他们花钱买感觉、买心情、买享乐。
(四)个培养创意旅游的忠诚顾客
在旅游接待服务过程中,旅游企业除了需要完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基本服务内容外,还必须针对不同消费者的特殊需求提供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服务,让顾客产生被尊重和优待的心理。
对于创意旅游而言,加强个性化服务必须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创意旅游活动的策划设计应该符合人性化特点。所谓人性化,就是指在读懂人性、了解人性的基础上,给人以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关怀;二是创意旅游活动的接待服务应该体现最大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每位员工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投入极大的服务热情,努力在工作中发现不同游客的特定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给他们以最大的人文关怀。创意旅游的永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种以个性化需求为特征、以消费者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服务。因此,个是培养创意旅游忠诚顾客的有效手段。
(五)品牌形象巩固创意旅游的发展后劲
创意旅游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与其他产业部门的高度融合,构建各种价值链条和多重功能体系,逐渐形成市场卖点,不断提高综合效益。因此,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加强品牌形象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北京“798”艺术区为例,从2001年开发至今,已经有200多家文化艺术机构在这里租借场地,超过3000位艺术家在这里从事艺术创作,其中来自国外的艺术家涉及十几个国家。世界名人如瑞典首相、德国总理、欧盟主席、安南夫人、比利时王妃等都曾参观过该艺术区,每天到访的国内外普通游客更是络绎不绝。2003年,该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同年,北京首次入选《新闻周刊》年度12大世界城市。目前,北京“798”艺术区的品牌影响力已经遍及全球,享誉世界。由此可以看出,品牌形象建设对于巩固创意旅游的发展后劲,无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六)资源整合推动创意旅游可持续发展
“资源有限,创意无限”,旅游创意能够给旅游活动注入无限的活力。一些原本不具备旅游资源特征的或不便于进行开发的旅游资源,均可借助创意旅游进一步扩大其发展空间。同时,各类资源可通过创意的手法进行多维化整合,特别是传统旅游资源之外的各类社会资源的整合和转化,使旅游业从更广阔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利用资源、挖掘资源、整合资源,从而突破传统旅游产业边界,实现旅游产业的融合渗透。
结论
创意旅游通过把旅游、文化和创意等各种元素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实现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从而扩大了旅游资源的涵盖范围,创新了旅游活动的基本内容,加深了旅游消费的体验效果,为区域旅游开发找到了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和技术方法。在创意旅游发展过程中,以传统民族文化为基础,以智力资本运作为核心,以创意策划设计为支撑,以品牌形象建设为导向,以提供个为手段,以增加消费体验为前提,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的,最终实现旅游地生命周期的不断延伸和旅游产业链条的广泛拓展。因此,本文认为,创意旅游是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原勃.创意旅游理论与实践[J].城市问题,2008(11)
2.周钧.创意旅游概念及其发展[N]. 中国旅游报,2008(10)
3.兰玉.创意经济理论初探[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9)
4.刘飒.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9(2)
旅游策划的特征范文2
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复杂,业界和学界均认为旅游规划开发的同质性却日益严重,千村一面、千景一面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在海南,2004年流行野人谷,一下有9个野人谷涌现;2005年民族风情游很火,于是在海南岛东线高速公路沿线,大量的黎村、苗寨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2006年游船码头兴起,光一个博鳌就出现了6个码头。而在山西,电视剧《乔家大院》让作为晋商文化重要载体的晋商大院受到全国瞩目。然而,在晋中市这个小小的地方竟然分布着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大院等多个同类大院,争抢着有限的客源。事实证明,除了乔家大院,多数大院的经营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纵观全国乃至世界,在大多数品味相同或相似的资源中不能体现出某一资源出类拔萃的比较优势。因此,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中立足,必须跳脱旅游开发同质性的怪圈,提升旅游项目的竞争优势。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旅游项目策划研究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论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各国都把劳动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生产和出口相对有利的商品,进口相对不利的商品,即所谓“优中选优,劣中选优”,将使各国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长期以来,比较优势原理都是指导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
(二)比较优势理论与旅游项目策划。
我国旅游业发展至今,资源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区域旅游规划和旅游项目策划的指导理论之一。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各个区域应当根据自己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开发旅游产品、策划旅游项目。因此,对区域旅游开发比较优势的分析应该是区域旅游规划的起点。
1、对旅游项目比较优势的准确分析是科学编制旅游规划的基础,是旅游项目策划能否成功的关键。
旅游策划的核心是旅游产品或旅游项目,而旅游资源则是旅游产品或旅游项目的物质基础。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是旅游供给方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构成了旅游系统中的活力单元。如果没有旅游资源作为旅游吸引物,则旅游服务设施除了对当地贸易有所作用外便没什么价值了。因此,对于旅游项目策划者来说,合理地利用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区位条件进行科学评估,进而准确地做出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是旅游项目策划的起点。
2、对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准确分析是提高旅游资源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
旅游项目策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在于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发现旅游资源之间的差异性,开发各地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差异性的旅游产品会形成互补,从而可以使区域之间共享游客市场,而同类旅游产品则形成替代性,替代型的产品会造成游客的分流或转移。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提高旅游资源的配置效率,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特色各异的旅游产品体系,实现旅游资源的整体效用。如果各地旅游产品雷同,必然导致客源的激烈竞争和旅游项目的近距离重复开发,降低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比较优势陷阱。
现有的旅游项目策划的基础理论基本上是以旅游资源论为中心的,旅游资源说认为旅游项目策划的关键在于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具有不可移动性、垄断性,从而吸收旅游者从异地向资源所在地移动。但该理论并不能说明旅游资源并不丰富,区位一般的地区,如香港、新加坡,旅游业发展却十分成功的事实。过度地强调资源的比较优势,容易使旅游业受资金短缺、人才匮乏、信息阻塞、交通不便等现实因素制约的地区,陷入旅游开发、策划同质性的怪圈。
资源比较优势理论满足于初级资源比较优势的现状,是一种相对的、静止的比较优势。其实质是一种资源导向型的、粗放的旅游开发方式,过于强调旅游资源核心地位的旅游规划理论面临着“跌入比较优势陷阱”的危险。片面强调初级资源优势,容易导致旅游产品重复建设;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资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三大效益不能协调统一。因此,想要在激烈的旅游产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竞争中谋求发展优势,不仅仅要依赖于短期的静态比较优势,更要谋求长期的可持续的动态竞争优势。
三、竞争优势理论与旅游项目策划研究
(一)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从宏观层面上看,一个国家或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和辅助产业状况、同业竞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政府和机遇两个辅助要素,其主要内容为:(1)生产要素,包括初级的生产要素(一般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和被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2)需求因素,主要指国际国内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等;(3)相关产业与辅助产业,指与该产业存在前向、后向与旁侧关联的产业,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的支持与帮助能够提高特定产业的竞争力;(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企业的竞争状况决定了产业竞争力大小,其竞争优势可以通过成本领先、标新立异目标集聚战略获得,具体就是强化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开发特色产品、细分市场等。
(二)竞争优势理论对旅游项目策划的指导意义。
旅游项目策划的最终目的是帮助规划目的地构建旅游竞争优势,将目的地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区域整体竞争优势,实现旅游经济效益。竞争优势原理阐明了产业竞争优势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它需要根据竞争对手的动向、市场需求状况,结合自己生产要素的状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决策,以获得竞争优势。
1、竞争优势理论是全面提升旅游项目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旅游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全方位、全要素的,旅游竞争力的增强主要靠旅游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人力、资金、知识等推进要素的提升,旅游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发展,而非仅仅依赖于资源本身优势,因此,竞争优势体现的是一种集约化的发展方式,一种高层次的以人力、资金、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参与市场竞争的理念。旅游项目策划必须保证策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围绕发掘和增强旅游竞争力这个中心,对目的地的基础设施进行配套规划建设、对相关产业实施联动开发。只有在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状况和同业竞争的基础上策划的旅游项目才会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2、竞争优势理论有利于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
现代旅游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决定区域旅游竞争优势有五个基本因素: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旅游环境、区域行为、介入机会。五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系统。由此可见,资源要素只是区域旅游竞争系统中的一个影响因子,但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旅游资源优势理论在市场处于卖方市场条件下是切实可行的,但当市场处于激烈的买方市场竞争中时,仅仅停留在资源比较优势上是危险的和短视的。而竞争优势理论,可以从五个基本因素出发,全面解释一些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成功,对其建设与发展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四、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升旅游项目竞争力
单纯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自己的策划内容,以单一观光产品作为卖点,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反而会跌入“比较利益陷阱”,因为这种资源优势是一种极易模仿和替代的比较优势,旅游项目若没有形成其核心竞争力,就难以跳脱同质化开发的怪圈,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比较优势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静态优势,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和基础;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的作用结果;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更具能动性的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一)更新传统观念,确立市场竞争优势导向的旅游发展现。
长期以来,资源比较优势一直指导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但事实上,一些具有资源优势的地区,特别是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其资源禀赋优势不相符合,相反,东部一些资源非优区的旅游业发展却非常迅速,后劲十足。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这种仅以资源静态比较优势发展旅游业的战略观,要从动态的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旅游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要达到可持续发展,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组织和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而转化为竞争优势。
(二)资源与市场对位分析。
最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就是最好的产品,旅游产品也不例外。所以,旅游项目策划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消费者为中心来进行旅游项目的策划和设计。但目前,在旅游项目策划的过程中,大多数策划没有进行市场抽样调查,缺乏对策划区域旅游者行为的深入研究,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盲目地进行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达不到提升旅游项目竞争优势的目的。
旅游发展面临的市场环境要求针对旅游者需求而展开的旅游项目策划才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所以,在旅游项目策划中,要遵循竞争优势原理,重视市场调查和旅游者的需求,运用资源与市场对位分析的方法,真正体现“市场导向”原则。
在对区域旅游要素比较优势进行分析时,对旅游资源比较优势的分析尤显重要。如前所述,旅游资源是多种属性和特征的复合体,其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是针对旅游资源具体的属性和特征而言的,具有相对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选择决定了区域旅游产品开发成功与否。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旅游者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在预算约束范围内,必定在同类产品中进行比较,然后选择对其吸引力最大的旅游产品,吸引力较小的产品则遭到淘汰。因此,对旅游资源一定要进行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分析,尤其是同质性资源只有在进行区域间的比较分析后才能够挖掘、发现其真正拥有的优势。
旅游策划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 旅游小镇;策划;规划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一、美丽中国背景下旅游小镇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首次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一富有诗意的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意味着人民生活要美丽、环境要美丽,旅游业是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新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限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发展旅游业是小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特色旅游小镇的开发有别于一般小镇,需认清旅游小镇的特点,创新规划策略和技术。
二、旅游小镇的特点
旅游小镇是小城镇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指依附于某类具有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并以为其开发或旅游服务为主的小城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旅游小镇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化民俗保留较好,具有发展旅游业的本底条件。
旅游小镇最本质特征是以旅游业为支撑, 旅游产业是小镇的支柱产业乃至主导产业。旅游小镇必须具备三大要素,首先拥有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特色鲜明;其次区位条件满足旅游开发的要求,如大城市或景区周边或紧临主要的交通干线或交通站点等,具有旅游市场客源及其便捷到达的前提条件;第三是当地政府及民众具有旅游开发的意愿,并能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外部的技术及资金支持。
2、旅游小镇现状经济基础弱,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建设落后。
由于工业等其他污染产业发展较少,旅游小镇得以保持生态景观环境,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同时小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现状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欠缺,与旅游开发的高标准设施配置要求距离较远。
3、旅游小镇设施开发建设标准高,旅游开发对外来投资依赖大。
旅游的服务对象是来自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人们对旅游服务设施的便捷、舒适性和文化体验性的要求甚至高于城市,旅游行业是对服务设施高敏感的行业,高标准的配置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是旅游小镇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标准必然高投入,旅游小镇完全靠自身实现旅游开发的难度大,同时从外部环境来看,旅游业需要有超前的眼光和丰富的行业相关性,因此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外部资金和外来投资者都会对小镇的开发产生深刻影响。
三、旅游小镇的策划
1、找魂――充分立足自身条件,找准旅游小镇特色定位。
旅游小镇的开发作为一个项目,要围绕“5W1H”的线索,回答在哪里开发(where),什么时候开发(when),为什么开发(why),为谁开发(who),开发什么(what),怎样开发(how)的问题。围绕这样的思考线索,立足自身条件,但不拘泥于周边,从宏观的角度寻求旅游小镇的总体定位、市场定位和形象定位。
确定旅游小镇的总体定位要“站得高、能落地”。深入分析小镇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民俗等资源,尤其是文化和民俗方面需深入挖掘,找到旅游小镇不同于其他项目的特质,以此为切入点,尽量避免与周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质化竞争。
2、布点――策划小镇旅游产品体系,引爆旅游市场。
根据旅游小镇的总体定位,层次化确定旅游产品的结构,如哪些是面向高端客群,哪些是面向大众客群;确定核心旅游产品、引爆性的旅游产品、盈利性的旅游产品、配套性的旅游产品等。
旅游产品体系是对总体定位的落实和校正,旅游产品是否能支撑总体定位,反过来总体定位是否有条件能够实实在在的落在旅游产品上,这是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一环,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后续规划、设计、建设等工作取得预期的结果。
3、运营――制定实施策略,保证小镇旅游可持续发展。
小镇的运营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有三个问题需要重点解决。首要一点是民生问题,旅游小镇开发的主体涉及政府、开发商、居民,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收入提高并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同时在旅游开发中三者存在利益博弈关系,居民在各方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政府需要将民生问题作为旅游开发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城市发展与旅游发展之间建立良性关系,多方共赢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其次是季节问题,季节性是大多数旅游地的典型特征,旺季欣欣向荣,淡季门可罗雀,旅游产品的设置和后期运营尽量延长旅游旺季,并设置可行的四季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第三是开发时序问题,旅游小镇的开发有别于旅游城市的“大而全”,追求“小而精”,前期开发可以了解旅游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指导后续开发,同时精雕细琢、原汁原味的品质更是凸显旅游小镇魅力的灵魂所在。
四、旅游小镇的规划
1、规划体系――城市与旅游规划体系有机结合。
旅游小镇为的规划需要将城镇规划体系和旅游规划体系有机结合。城市规划师在旅游策划方面的欠缺,导致只见建筑不见灵魂,对市场和产品的缺乏考虑,会造成项目的整体失败;旅游策划师对城市规划体系缺乏了解,响亮的定位,炫目的产品得不到空间落实,也无法实现初衷,因此旅游小镇的开发需策划先行,规划跟进,立得了意,落得了地。
2、景观风貌――文化筑魂,设计遵循文化。
旅游小镇的规划设计一定要避免千城一面,盲目国际化。对旅游地来说,游客的兴趣点在于发现环境、文化的差异,旅游小镇要吸引游客,文化特色是关键。空间氛围的营造给游客很强的代入感,建筑语汇、景观小品、室内装饰中的文化要素,是旅游规划设计中需要重点研究和挖掘的创作素材。
3、设施配置――设施超前,服务共享。
基于旅游服务对“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旅游小镇配套设施无论是从种类还是数量,都高于普通小城镇的标准,因此服务设施指标的选取不能完全按照《镇规划标准》确定,要综合考虑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包括旅游人口及因旅游发展吸纳的外来就业人口等),进行科学的计算。旅游小镇生态为基,小镇旅游人口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到小镇的生态承载能力,旅游设施的配置科学合理,适当留有余量,杜绝浪费。
五、结论与建议
旅游小镇的工作框架与技术路线框图
旅游小镇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不能直接套用小城镇的规划编制方法和建设标准,需要策划先行,找准小镇的定位和灵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旅游小镇的产品体系和实施策略,规划设计才有的放矢,具有落地性和可实施性。旅游小镇的市场引爆和品牌效应,必将带动旅游小镇实现真正意义的跨越式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编.小城镇规划标准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9.
旅游策划的特征范文4
近5年时间,中国工业旅游开始萌芽并渐成趋势。身为旅游营销策划人的王祖淦参观过许多工业旅游基地,也参与过不少项目的策划设计。但他对当前工业旅游产品的态度却很鲜明:“总结起来就三个字,不合格。”但他依然十分看好工业与旅游跨界整合带来的巨大效应,期待着有一天,中国能出现真正“形神兼备”的工业旅游产品。
工业旅游不能只停留在“到此一游”
《风尚周报》:您参与过不少工业旅游项目的策划设计,在你眼中,中国工业旅游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王祖淦:工业旅游产品的产生更多是源于企业的需求。如果说游山玩水更多是消费者的需要,那么工业旅游产品则是一些企业的主体需求。产品有一定市场销售能力之后,出现了提高品牌知名度、影响力等的诉求。而工业旅游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品牌社会影响力,增加消费忠诚度。
工业旅游产品有别于其他产品,它是先生产后消费的。我们国家旅游产品的特征就是先生产出来再往市场推。目前推广得相对比较好的项目,是借助了企业的发展,消费者冲着知名企业的牌子,还是乐意接受这样的项目。
尽管如此,工业旅游还不是真正的工业旅游,仍然停留在“到此一游”的层次。其实工业旅游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实现“体验式营销”。比如到某汽车厂,目前仅仅是参观生产线。这只是简单的停留在表面形式的参观。其实做些小改变,比如可以让预订车的买主到生产车间看生产线上制造着车辆,而那部车刚好是他们订制的车,这就会更有一种“体验产品”的感觉。
目前的工业旅游产品还不成熟,甚至称不上真正的旅游产品。它只是形似罢了,一个旅游产品必须形神兼备。而目前的产品还没有把真正旅游要素提炼出来。如何反映“快乐”要素、“体验”要素?如何带给游客心理的收获?目前我们的旅游产品根本没有这个东西。而只是生硬的把“工业”和“旅游”两者相加,没有相融。
《风尚周报》在现有开展工业旅游项目的企业中都是如此吗?有没有相对做得好些的?
王祖淦:反正我看到的项目大都是只设计了形式流程,有形无神。只是带着游客转了一圈,介绍生产过程,介绍他们企业效益如何如何好。哪个消费者会关心你们效益如何呢?还有一些立了不少牌子教游客“做人的道理”,教育味道很浓。
好莱坞电影为什么那么火,而中国影院却做得很差?因为我们以前的影院就是一个教育的课堂,没有快乐。目前的工业旅游产品只是叫老百姓走马观花参观企业,没有做到旅游产品应有的味道。
工业旅游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忠诚度
《风尚周报》:就如您所说,中国工业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还算不上真正的旅游产品。但是从长远看,您看好工业旅游产品的发展前景吗?
王祖淦:我看好。今天的社会已经不是过去“老三篇”的社会了。今天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所以旅游产品结构也必然是要迎合社会需求,必须多元化。
工业旅游产品必将成为旅游产品大类当中的亮点。只是今天很多旅游人还没有“悟”到开启这把锁的钥匙是什么。但是一旦工业和旅游能够真正融合,它的前景非常广阔,覆盖面非常大。不过首先的一点,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必须有沟通,而不是背对背。
《风尚周报》:一个成功工业旅游项目的开展对于企业的营销究竟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王祖淦:作用非常之大。工业旅游对于企业而言,不在于收一点门票费。对于现有生产企业而言,是一种口碑的传播,形象的塑造,品牌的提升,尤其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忠诚度的提高。
企业都希望把自己做成一朵玫瑰花投给消费者,但是消费者都是花心的,很难有忠诚度。但消费者在亲身了解企业整体生产过程后,很容易产生对该企业品牌和产品的忠诚度。
其实从某种角度看,消费者是很“傻”的,他们强调的都是表象的东西。只要企业把消费者吸引到生产车间看过以后,他会对这个企业产品的质量、安全,深信不疑。
《风尚周报》:您作为一个旅游营销策划人,能否给企业一些策划建议?
旅游策划的特征范文5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 现代 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 历史 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2.2.3沿三个轴线构成的立体型选择策略。
根据董观志的旅游主题三轴线(时间、空间、文明1选择框架,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三框架为时间、空间和文化。时间轴是由纪年决定的过去、现在,可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期限为中期。在时间轴上选择主题时,应通过特定的时间隧道缩短与旅游者认知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民俗文化特质和旅游主题公园线索;空间轴应是现实可及的、大中系统的真实空间。在空间轴线上选择主题时,要处理好空间尺度和旅游者的相互关系.应通过特定的空间转换缩小与旅游者认知间的距离,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空间特质旅游线索;文明轴也即文化轴,在该轴上,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定位座标只有传统文化(具体为民俗文化)主题选择应遵循文化差异原则进行,形成旅游者容易辩识的文化特质和旅游线索。
2.3主题的甄选
2-3.1静态类民俗 旅游 :指以民俗物品的观览、品尝、选购为主.包括民居、民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它借助静态的民俗物品展现一时一地的民间风俗。静态类民俗旅游的最典型代表即是当今各地的民俗博物馆,以陈列展览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标志性器物为主,呈献给游客的是静态的民俗画面。
2.3.2动态类民俗旅游:即以活动的安排为主,游客通过参与或半参与进人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氛围的主题公园内,并从中得到愉悦和陶冶。
2-3-3精神类民俗旅游:即挖掘民俗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并转化为旅游产品,它涉及敬神、祭祖及其他信仰性活动。
2-3.4语言类民俗旅游:指对声音、语言而传承的民俗内容加以开发和应用.包括戏曲、山歌、曲艺、方言等。如广西的三月三歌会。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上几类,但随着游客旅游需求的迅猛增长以及整体旅游开发的实际需要,单纯的选择某一类主题已远远跟不上当今的旅游 发展 趋势.这就要求在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时,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时,注重主题的多样化。例如韩国民俗村,在建成早期仅是一个纯观光型的户外民俗博物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之后,融人了动态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手工制作、传统 体育 活动等;精神类的民俗旅游产品如祭祀活动等;语言类民俗旅游产品如传统歌舞表演等,最终成为一个年游客量达到18o万人次的国际著名民俗旅游景区。
3.主题策划模式
首先.根据规划地的旅游资源特征和类型以及区域系统中地域分工确定主题公园的性质,其次,由主题公园的性质限定可供选择的主题类型范围;最后,通过是否突出了该地旅游资源特色和是否适应旅游市场需求的原则从主题类型范围内确定该主题公园的主题类型。在上面的主题策划模式当中,检验主题可选类型是否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如在对体现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主题公园开发过程中.通过相关问卷调查显示,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独特的歌舞表演、饮食习俗以及生活习俗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对该少数民族的精神信仰、文艺作品等的关注度略低,这就要求规划人员在策划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时,注重迎合人民大众的消费口味和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好主题的定位,为下一步的开发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
旅游策划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旅游景观 形象定位 甘肃省
旅游目的地形象深刻地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行为,旅游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是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甘肃省旅游业依托丰富的文化景观资源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从生命周期理论来讲甘肃省旅游形象尚处于发展阶段,首先是形象感知不十分清晰;其次是旅游市场对形象的认同度较低,缺乏独特性。因此,对甘肃省旅游形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旅游景观形象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总体而言,国外相关文献侧重于旅游者形象感知的研究,而国内是对规划者或经营者的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景观形象的相关研究较少。李蕾蕾(1999)研究了人造旅游景观的形象。张捷(1998)利用成对比较法较早研究了九寨沟旅游者对当地人文旅游景观形象的感知。毛端谦(2004)应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西省庐山、龙虎山、三清山和井冈山的旅游意象。李亚兵(2005)以周庄和同里为例探讨了江南水乡古镇的特色旅游景观形象。景观形象不仅是旅游形象的子形象,而且由于景观具有相对实体性和易传播性,它对旅游地整体形象策划意义重大,尤其是以旅游景观为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地。
二、甘肃省旅游景观特征分析
1.旅游景观总体特征
甘肃省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接地带。目前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3处、自然保护区6处、风景名胜区3处。迄今甘肃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旅游文化名城4座。其中以石窟、古长城、史前文化遗址、简牍与彩陶最具优势。位于敦煌鸣沙山东麓的莫高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现存佛教艺术宝库。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榆林石窟等都是丝绸之路沿线散布的颗颗璀璨明珠。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的故里,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距今4000年~7500年,出土各类文物8000多件,具有重大的学术科研价值。甘肃的东乡、保安、裕固族是全国独有的少数民族,同时甘肃也是回族和藏族分布省份之一。多民族的共同生活给甘肃这片神奇的土地创造了风情各异的民俗景观,如甘南藏族的锅庄舞,汉、回、藏、东乡和保安等多民族的花儿盛会,裕固族的服饰礼仪等。
2.特色旅游景观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甘肃省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现已开发和打造了诸多具有甘肃区域文化和自然的特色旅游景观,然而文化特色景观是彰显甘肃形象的主题元素。其中,1998年以来我省共有敦煌、嘉峪关、天水、兰州、张掖、武威、酒泉、平凉8座城市入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行列;有28处旅游景区入选国家4A和5A级景区,它们分别是嘉峪关文物景区、崆峒山风景名胜区、敦煌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敦煌阳关文物景区、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麦积山风景名胜区、西汉酒泉胜迹、兴隆山自然保护区、兰州水车博览园、兰州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漳县贵清山-遮阳山旅游风景区、武威文庙、武威市雷台公园、肃南马蹄寺风景名胜区、松鸣岩风景名胜区、冶力关风景区、拉卜楞寺、成县《西狭颂》风景区、陇南市万象洞风景区、康县阳坝自然风景区、官鹅沟风景区、卓尼县大峪沟景区、景泰黄河石林风景旅游区、黄河三峡风景名胜区、武威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和武威沙漠公园等。此外,我省的特色商品景观主要有洮砚、夜光杯、庆阳香包、兰州百合、武威铜奔马等。非物质文化景观有陇东道情、皮影戏、兰州鼓子等。
三、甘肃省旅游景观形象感知
区域特色旅游景观形象的感知是通过人的景观认知而产生的,且不完全依存于这种感知。对于不同类型的景观,由于个人偏好和情绪的不同形象感知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通过调查也能得知景观形象的总体感知特征。
本文采用了名胜古迹、石窟艺术、民族风情、丝绸之路、黄河水色等作为旅游资源景观,以敦煌、兰州、天水、嘉峪关、张掖、武威、金昌等作为旅游城市景观,以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麦积山石窟、兰州段黄河风情线、伏羲故里、武威雷台汉墓等作为旅游景区景观,兰州牛肉面、敦煌飞天、黄河铁桥、伏羲、黄河水车、铜奔马、裕固族等作为为甘肃省标志性旅游景观。通过对兰州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发现甘肃省旅游景观形象感知目前依旧模糊,感知形象不十分突出。感知最多的旅游资源景观是丝绸之路和石窟艺术,城市景观感知最多的是敦煌和兰州,旅游景区景观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标志性旅游景观感知最多的为兰州牛肉面、敦煌飞天。可见,大学生对甘肃旅游景观感知的重点集中在文化特色景观之上,且较为分散。因此,甘肃省的旅游景观形象应该在现有感知形象基础上,加强特色文化景观形象的综合感知。 四、甘肃省旅游景观形象战略定位
国内旅游地旅游形象策划借助于地区形象理论(DIS)的理论,后来李蕾蕾提出了旅游地形象策划的TDIS模式。根据甘肃省旅游景观形象感知调查分析,本文提出甘肃省的旅游景观形象定位为“丝路飞天”,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1.甘肃省的版图形似飞天壁画造型。甘肃省版图有学者曾称形似如意,也曾有学者称为哑铃状,然而这些说法都仅仅是形状上的相似而已,没有文化内涵。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举世闻名,其中壁画飞天又独具艺术特色为世人所认同,籍此敦煌飞天曾一度成为甘肃省的旅游形象。
2.飞天壁画像在丝绸之路沿线有零星分布,不是敦煌壁画的惟一。除敦煌石窟之外,肃南县金塔寺内也有国宝级文物悬塑飞天,马蹄寺内有著称于世的泥塑飞天,炳灵寺和麦积山石窟也有不同时期的飞天壁画。实际上在龙门石窟等大小石窟中也有分布,但甘肃为最。因此要使飞天成为甘肃的印象,有别于其它省份,就必须在“飞天”前加上“丝路”二字,即“丝路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