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范文1

 

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法律素质已成为当代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变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保障其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生活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培养守法习惯,学会应用法律,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渗透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

 

二、当前初中课堂法制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思想品德教学中把法制教育和思品教育相结合,对于贯彻党和国家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起法律,总给人一种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法律一样,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恰恰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又会忽视法律的存在,错误认为犯罪才是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了才是违法,从而导致因不懂法最终酿成苦果而后悔莫及。这对于尚未形成固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初中生影响更大。他们一方面面对着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许多萌动、冲动,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又产生无望和逆反的心理,尤其是开放的社会环境又会给他们带来许多的刺激、诱惑,这就需要把法制观念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反映在初中政治教辅材料方面,法制建设方面的内容也有所增加,比如初中政治第三册有《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单元,2014—2015学年初中版《时事》第2期中有《法治护航中国》单元,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就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而言,学校法治教育的内容仍然非常单薄。在初中政治课程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的四个板块中,法治教育内容并不突出。而在学校教育的微观层面,人治管理、人情社会的特征明显,加上部分教师师德表率的失范和不良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法治意识、法治思维的发育,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三、初中政治课堂开展法制教育的策略

 

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法律素质已成为当代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生理、心理上的变化,青少年的独立意识、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因此,在这一时期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保障其健康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一)充分利用教材上的现有资源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

 

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中每个年级都有关于法制方面的内容,通过整合许多针对性很强的图片、案例、链接等素材,创设贴近学生的情景,使学生能够方便、直观的接受,这样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便利。

 

例如讲《家庭保护——辍学风波》时,就运用了课本中案例:某些家长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让孩子去复学,最后由育法律的干预,九名学生终于回到了学校的。然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案例中的家长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什么权益?结果如何?并说明理由。利用课本案例就解决了问题,同时还了解相关链接针对此案例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法律规定。每次上课前我都认真筛选案例,当然课本中的是首选。在教学中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课本一味的寻求课外的新鲜东西,当然如果觉得不够,可以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选取一些时政性较强的素材来补充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让他们围绕热点问题发表个人见解,真正把课本内容与当前的事实政治结合起来,更容易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强化教学主题的作用。

 

(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从枯燥乏味中解放出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讲《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我就组织了一场辩论赛。我们的辩题时:正方:既享受权利,又要自觉履行义务;反方: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或不履行义务。学生辩论的热情高,争论激烈。通过辩论,使学生清楚了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辩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的理解更深刻。

 

在课堂上不仅仅是辩论赛的形式,“我做小法官”、“小品表演”等形式,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课堂外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多样法制教育活动,法制图片展、观看法制教育光盘、法律知识竞赛、等等活动,让学生在教育实践中体验法律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养成依法自律、依法做人、依法维权的习惯。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生动、直观展示

 

多媒体播放音像资料生动、直观,其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望尘莫及的。在讲授《规则与秩序》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从网上下载的车祸发生的瞬间,真实、直观的案例场景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了平时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交通法规,生命之友。督促学生在生活中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能有半点马虎。在讲授《谁为我们护航》一课时,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出来,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漫画《我怎么这么倒霉》,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未成年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结语

 

法治是依法办事的社会秩序。法治只有从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生成,才会真正有生命力。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求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内容。这一要求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与法治社会的具体生活方式统一了起来。建设法治中国,必须高度重视、优先推动教育法治化进程,从娃娃抓起。

 

正如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提出的那样,依法治国“从娃娃抓起”,就要创新学校法治教育课程设置,创新法治教育方式和模式。要从提高教师法治意识、营造学校法治文化入手,完善学校治理、优化校园生活,让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一开始就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头脑深处。

 

以上是我在政治课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些探索,总之加强对中学生的法制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它需要整个社会各个层面的紧密配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逐步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范文2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而综合实践活动恰恰把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融为一体,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素质。结合吉林省实际,几年来,各地相继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场所(基地校),在承担课程改革重任的同时,还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历史重任。在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接受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教育。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素质教育基地校发挥综合实践基地作用,强化法治教育在整个活动中的作用,开设了法治课堂,聘请了长春市朝阳区检察院丁书达检察官定期讲解法律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青少年普法讲座;基地还设立模拟法庭,由学生亲自设计、参与,把法庭引入校园,让法律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达到了普法的目的。在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接受法制教育,养成良好的遵法、守法的习惯,摒弃不良陋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法制教育,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克服课堂上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把法制教育融入到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愉快参与活动,自主体会到法律的重要性,知晓法律就是共同遵守的原则、法律就在身边、法律能保护我们,从而让法律在学生内心深深扎根。

二、法制教育的形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法制教育不同于与课堂上的德育课教育教学,也不同于常识课中的法律知识,而是有实践、有理论,还能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践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特点。如,禁毒教育作为法制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值得各地效仿。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禁毒教育观看宣传片,由缉毒警察讲解,观看实物,学生发表禁毒声明,看似和学校课堂上的法制教育课程没有太大区别,实际上取得的效果不同。由于整个实践活动是以实践为主,将动手、动脑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成了禁毒活动的主角,学生近距离查看,然后分成小组,查阅资料,了解的特性、危害,然后再总结写报告,交流感想。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对的危害,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从而从思想上做到禁毒的目的。各地综合实践活动也围绕法治教育进行了,积极开展活动。如临江市中小学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小学生到临江市监狱参观,走进社会,用生动事例宣传法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通过学习《消防法》中“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火灾扑救”等条款,很好地保护了青少年生命安全。

三、设置法制教育课程,应有相应的课程标准

法律不同于其他课程,具有严肃性、强制性和特殊性。加强法制教育必须同落实普法工作相结合。要结合这些法律法规单独编写校本教材,根据课改要求将法律知识课从德育课和常识课中分出来,列入小学课程计划,使之逐步成为必修课程,并加以完善。切入点是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角度入手,编写法律课校本课程,寓教于乐、寓法于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学思想品德活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法、懂法、守法。

四、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阵地,培养合格学生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范文3

人之初,性本善。那些滥施暴力的孩子,绝非天生就暴戾成性,大抵都是后天熏染不良习气,尤其是受到社会暴力文化影响的结果。网络、影视、书籍中的暴力手段被包装和美化,以致缺乏分辨能力的孩子欣p暴力并沉溺于暴力游戏,进而模仿影视作品中的帮派行为,在校园内为非作歹,动辄拳脚相加,有的甚至以暴力为荣。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过度重视智育,忽视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学生精神世界的贫乏和法治观念的缺失,让暴戾之气有了滋长的土壤。加之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压力倍增,一些学业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容易在压力下产生对校园和同学的对立情绪,在行为上更易出现攻击性。

要想根治校园霸凌现象,必须从净化社会风气和改进学校教育等入手,多管齐下。但是,要想迅速亡羊补牢,及时惩戒无疑是首选之策。然而,由于法治的不健全,青少年校园暴力犯罪成本极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一些暴力犯罪者常常因为未成年就免于处罚,以致少数顽劣少年凭借这道“护身符”,恃强凌弱,为所欲为。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范文4

关键词:性教育权 规定性 必要性 实践

一、引言

2016年9月14日,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则通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告称截止2016年8月底,南昌全市已有37所高校报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报告存活学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5例,死亡7例。近年来南昌市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快速增加, 近五年疫情年增长率为43.16%;2011-2015年新发学生病例中,男男同性性传播占83.61%,同性性传播已成为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1]事实上,不仅仅在南昌,全国其他地方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国家卫计委网站显示,截止2015年10月底,我国报告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达到57.5万例,死亡17.7万例,其中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增长迅速,仅2015年1月-10月就报告2662例学生感染者和病人,比2014年同期增加了27.8%。[2]各方汇总的信息显示,青年患者已经成为艾滋病感染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增长势头迅猛。

众所周知,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主要有三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就青年群体而言,艾滋病感染途径主要是性接触传播。不断攀升的青年染艾数据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针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存在欠缺。尽管性教育不能等同于艾滋病防治教育,但是艾滋病防治教育却是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当前的性教育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广受诟病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性无知所引发的性暴力、性伤害事件频发,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比例居高不下。这些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教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本文试从法学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以求对我国性教育的开展有所裨益。

二、性教育权的规定性

1999年世界性学会议(World Congress of Sexology))通过的《性权利宣言》(Declaration of Sexual Rights)中明确将“全面的性教育权”作为性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逐渐意识到接受性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性教育的缺失是对公民权利的侵犯。那么什么是性教育权?对此学者们探讨得并不多,借用学者季涛的观点,“性教育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以适当方式接受一定标准的性科学、性权利和性文化教育的特定教育权利。” [3]性教育权是性权利和教育权的交叉性权利,是它们的属权利。

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性教育权有其特有的规定性。(1)性教育权的权利主体是全体国民。性是与生俱来的,尽管不同的年龄群体对性需求的内容存在差异,但是他们对性需求本身并无差异。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从婴儿时期的吮吸就开始了,所以性教育权的主体范围不能局限于青少年群体(本文出于行文的需要常以青少年为例),任何有性教育需求的人都应当能够以适当的方式得到适合其自身状况的性教育;(2)性教育权的义务主体是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组成的义务共同体。性教育权的实现有赖于义务主体的积极作为,有赖于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所形成的合力。国家(政府)在此过程中扮演着尊重、保护和推行的角色,从宏观层面上制定政策、指导实践、监督检查;社会、学校和家庭则在各自领域负责政策的细化落实与具体实施;(3)性教育权的客体是适当的性教育活动。针对不同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需要因材施教,制定符合主体特点的培养方案、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力争取得最大的教学实效;(4)性教育权的内容是性教育政策的建议权、性教育活动的请求权、性教育工作的推广权以及权益受到侵害后的救济权等;(5)性教育权的期限是终生性的,即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因为性是终生性的,所以性教育权也应当是终生性的。

三、性教育权的必要性

目前,性教育权仍然是一个学术概念,并没有被载入法律文件,成为法律专业术语,对性教育权的探讨也仅仅停留在学术层面。但是理论创新始终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对性教育权的探讨将有助于我国性教育事业的革新、性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性教育活动的实施。

从权利角度反思我国性教育开展不力的根源,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性教育权未被确立,人们的权利意识还很淡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没有意识到接受性教育是受教育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对性教育的忽视是对受教育者权利的严重侵犯,最终导致性教育工作被边缘化,性教育活动变得可有可无,受教育者也只是被动接受,谈不上主动争取、主张自身权利。

美国学者艾伦・德肖维茨认为,“我们的权利既不来自上帝或自然法则,也不仅仅来自法律的规定,权利来自人类经历的恶行。”“权利是经验与历史――尤其是极端的邪恶――所教会我们的更好选择。”[4]为避免人类恶行的重演,我们有必要设立并维护某项权利,性教育权的设立当属此类。性教育权一旦取得明确的法律地位,性教育工作将具有法律保障,性教育活动将受到法律监督,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等义务主体有责任、有义务针对教育对象提供充分、恰当的性教育,性教育被忽视的“恶行”将得到极大的遏制。性教育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将使性教育知识得到有效普及,有助于破除普遍的性无知、树立性权利思想,从而更好地实现性教育权。可以说,性教育权的确立和性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个相互促进、双赢互动的过程。性教育权的确立促使性教育工作得到有序开展,性教育工作中培育的性权利意识又进一步支撑了性教育权的法律地位。由此,在当前我国性教育亟待加强的今天,赋予性教育权的法律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四、权利指引下的性教育实践

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教育实效、实现教育目标。我国性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也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社会、学校和家长的积极响应与具体落实。

(一)国家(政府)对性教育工作的支持和推动是性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和保障。从权利实现的角度看,我国的法治模式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法治,政府在法治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性教育权从学术词汇变成法律术语有赖于相关政府部分的积极作为。从权利维护的角度看,国家及相关政府部门作为公权力机关在协助公民行使自身合法权利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操作的角度看,性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公民,内容涵盖生理心理、道德伦理、法律制度等诸多领域,涉及到人才培养、经费支持、场地提供、教材编写等多个方面,这些都需要国家(政府)在宏观层面统一谋划,系统布局。因此,我国性教育工作要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其前提是国家(政府)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对工作的检查指导也是该项工作得以持续实施的根本保障。

(二)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性教育权的尊重和积极落实是性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基础。性教育工作的开展除了有赖于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推动以外,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受教育者性教育权的尊重和积极落实对于性教育工作的开展起着关键作用。具体而言:

1.社会性教育。认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对人的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性教育实施过程中,社会组织应当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便捷的教育服务。社会性教育中有两点应当引起重视:一是新媒体的兴起与应用。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些新兴媒体发展势头迅猛。新媒体因其具有的匿名性、即时性、便捷性等特点被人们广泛接受并深度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超越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新媒体的兴起也为性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成为性教育权实现的一种重要方式。社会组织可以借助微信、微电影、手机APP等载体,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性教育的相关内容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自己想要的性知识。二是重视临床性教育的宣讲作用。性教育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但是一旦受教育者已经产生了严重后果需要临床治疗时,便捷的医疗服务和有针对性的临床性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临床性教育就是治疗者不仅要治愈患者疾病,而且要对疾病造成的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宣讲,从而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尽管需要临床治疗的性问题在占比中是少数,但是每一个需要临床治疗的性问题往往情况都相对比较严重,并且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学校性教育。各级各类学校承担了对在校学生进行性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性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学校性教育至少应当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育形式,属于显性教育的范畴,它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师生互动等教学环节,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课堂教育具有组织方便、进度可控、便于操作、教学效率高、教学成本低等优点,因此被教育工作者广为采用,成为当前我国性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它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不能实现因材施教、教育教法单一、教育环境单调、重结果轻过程等。这就需要教师将准备工作做细做实,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制定有差别的教学计划,完善处理突发状况的预案,认真备课,精心授课。二是同伴教育。课堂教育的缺陷决定了学校性教育需要其他的教育形式来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这就为同伴教育的发展留下了空间。学者沃伦豪斯特(Varenhorst)认为,同伴教育是由受过训练且接受督导的学生来执行助人工作之历程,其服务对象只限于年龄相近的求助者及他人转介的当事人。[5]同伴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朝夕相处,他们年龄相仿、身份相同、地位平等,受教育者更乐意在这样的氛围下消除戒备心理,向教育者吐露心声,并真诚地接受教育者的意见和建议。经过多年的发展,同伴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教育形式,得到了广泛运用,一些知名大学内也存在着类似机构,如哈佛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下设5个本科同伴咨询团体和1个研究生同伴咨询团体,提供学校适应、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性、饮食、酗酒等方面的咨询。[6]学校在开展性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学生社团、第二课堂等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3.家庭性教育。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在性教育过程中,父母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受传统性保守观念的影响,有些父母在孩子面前对涉“性”问题绝口不提,将原本由家庭承担的教育责任转嫁给了学校和社会,甚至有些父母故意将错误的性观念传递给孩子,从而加重了孩子的困惑。现行《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该法条至少传递出两个信息:一是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作为一项法定义务,父母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履行。二是父母教什么给未成年子女?这里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教育的内容,但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当然应当对“性”有一个科学而又系统的认识,所以家庭性教育作为性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

科学有效的家庭性教育首先要求父母摒弃错误的性保守思想,树立正确的性观念。性是自然而神圣的,它不仅承担着种族繁衍的重任,而且已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早在战国时期告子就指出:“食色,性也。”对待性,父母们应该怀有一颗平常心,不能避而不谈,更不能谈性色变。其次为了更好地开展家庭性教育,帮助孩子实现性教育权,就要求父母系统学习性科学、性伦理和性法律等知识内容,关注性教育发展,将最新最好的知识传授给孩子。比如,当前的性教育模式主要有禁欲型性教育和综合型性教育两种。“这两种模式的目标都强调在改变青少年行为的基础上,减少青少年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风险。”[7]但从实践来看,人们曾经长期坚持的禁欲型性教育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是晚近兴起的综合型性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因此父母在进行家庭性教育时就不能单纯强调禁欲主义,而要将科学的性知识传授给孩子,尊重孩子的权利,相信孩子会做出积极、明智且负责任的选择。父母只有先做一名认真好学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参考文献

[1] 参见央广网:震惊!南昌高校学生艾滋病例135人!7人死亡!网址:http:///2011jxfw/jctj/20160920/t20160920_523147711.shtml,访问日期:2016年9月22日.

[2] 参见国家卫计委官方网站:2015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暨“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健康大使青春校园行活动在北京举行,网址:http:///azbr/jnhd/

201512/a3d89fe5b77d4f1aa2196ed48df7b467.shtml,访问日期:2016年9月22日.

[3] 季涛.论性教育权的确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42―49.

[4] (美)艾伦・德肖维茨.你的权利从哪里来?[M].黄煜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69.

[5] Varenhorst B.B.Peer counseling:Past promises,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M].Handbook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1984.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范文5

1、研究内容

1.1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及必要性。总书记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同样适用于和谐校园建设。在和谐校园的构建中,我们应密切结合高校实际,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论应用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实际中。构建和谐校园就是要统筹学校整体利益,实现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有很强的必要性,首先,和谐校园的构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其次,校园和谐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校园的和谐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利于校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最后,校园和谐也是高校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都需要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和谐的校园环境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建设谐的校园环境,不仅有利于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而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校园建设的作用。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保证和谐校园建设方向的正确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是和谐校园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逐步实现校园全体成员的政治共识、思想与行动的一致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有效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受到学习、就业等压力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各种实际问题或矛盾,需要得到调节,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环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人际关系的疏导与和谐,建立良好的师生与同学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和谐校园环境;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和谐校园建设培养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素质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进取、努力向上,逐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也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1.3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3.1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一方面要保证所选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是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向学生传授基本原理、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发挥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计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实际需求,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并引导学生把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调查、课程实习等有机结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感染力和时效性。

1.3.2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高校进行和谐校园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尤其是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在新的历史发展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全面建设,加强学校领导部门的支持力度,重视课程精品课程的打造,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开抓,从而为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支持。

1.3.3积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高校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和学习作风,从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首先,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氛围,教学或科研人员,都要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发挥教学、科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并在教学中积极指导学生,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协调发展。其次,是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积极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诚实守信为原则引导学生遵守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1.3.4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人才保障。高校教师都担负着教师育人的职责,也承担着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因此高校应积极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教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自身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学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从而提高教师德育能力,保证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同时高校要积极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以此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正常开展。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必要性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小学教育 必要性 教育方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发展是在继承先前的文明与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发展也是在继承前人创造的文明基础上而发展至今的。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引导其学习认识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其爱国情感。同时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着的精神内涵也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

一.中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延续中华文明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为世人瞩目的文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技术早在汉朝时期就已文明海外,使得邻邦国家来学习。然而曾经的文明与辉煌由于种种原因,流传到至今面临着中断的危险。今天的青少年一代成长在文化多元时代,这使得其从小便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每年的12月24前后校园里的橙子和苹果特别受欢迎,因为这天是孩子们喜欢过的洋节---平安夜。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青少年对于中国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却知之甚少。

基于以上考虑,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学龄段的孩子从小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势在必行。不能让我们的文明在孩子的头脑与记忆中只是一片模糊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与发扬下去。

2.是提高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需要。随着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国内外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锋日益频繁。在这一背景下,青少年的思想意识更为混乱,价值取向更为迷茫。在加上社会上一些良莠不齐思想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因而加强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3.有利于弘扬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多种价值观存在,在多种价值观众必有一种价值观为多数民众所认可,成为一个社会中所认可并遵循的价值规范,这就是核心价值观,顺应时展的要求,我国提出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反映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价值理念,更是5000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因而为了让青少年学生更好的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首先让其了解与认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泉的中华传统文化。

二.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已取得一定成效,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如雨后春笋兴起,各地纷纷编制适合本地的国学教材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单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实践与积累中创造出来并流传至今的精髓,其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包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古代哲学思想、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古代制度等。但是目前中小学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单一的经典内容,因而在内容的选取上往往只选取一些古代经典文献,而在经典文献的选取上,有多以《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教育的内容为主。忽视其他内容,比如传统民俗礼仪,传统的艺术鉴赏等。

2.传统文化教育师存在的问题。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传承文化基因的教育,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正在火热的进行,但教育效果却不尽人意,其中师资缺乏是一个重要原因。

据统计,目前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存在200万的缺口。一方面传统文化专任教师缺乏,虽然一些学校有传统文化教师,但大多数都是由语文教师担任。但由于两者教育的目的不一致,因而使得传统文化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教育老师的国学素养也令人担忧。在学者顾青、吴魏对一些学校做的调查问卷显示“63%的老师无法正确回答出四书五经的名字、74%的老师没有读过论语.....”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的现状,使得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结果远远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加强对相关教师的培训,提升国学教师素质,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3.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与课程不统一。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增设科目;二是融入相关课程。前一种途径即开设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课程,并编制相关教材,并由专门教师教授。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要求教师国学背景知识深厚,但若把握不好度,则是变成单纯的灌输教育。第二种模式是指将传统文化融入相关学校课程中,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逐步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要求任课教师除了要有专业知识,也应有相应的文化知识,还要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觉意识。目前对于采用何种方式,仍没有统一的标准,两种模式都有使用。

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教材的选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涉及让中小学生接受和传承哪些传统文化,因而要慎重。目前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弟子规》、《三字经》等为主的蒙学教材。传统经典类和选编类。

三.提升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1.全面理解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历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多彩纷繁,不仅有使人深思的哲学思想。也包括使用至今,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汉字、四大发明等等。因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选取也要全面。既要包括以诗词为主的古代文学,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也应包括古代艺术、古代风俗礼仪和古代技艺。不同的传统文化内容,对于中小学的影响不同。因而中小学传统文化管理者和教育者首先要全面认识传统文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要能区分出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封建迷信、愚孝等糟粕思想,要坚决抛弃。

2.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充实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缺口。解决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师紧缺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设立国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即设立国学教师资格证制度。设立国学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是从制度上解决传统文化师资短缺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国学教师资格证在设计和操作上,要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在报考人员上,应适当的扩大报考人员群体既可以包括应往届毕业生,也可以包括在职教师。第二,加强对相关专业教师的培训。目前传统文化在中小学实施状况不统一,既有单独设立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校,也包括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学校已有课程。情况参差不齐,但共同的问题是教师国学知识缺乏。因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在教师进修方面,适当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将其纳入教师考核体系,激发教师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要帮助相关学科教师,比如地理、历史、思品和语文教师,挖掘本学科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要素,让其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国学素养。

3.丰富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全国25个省区,共500册的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经研发完毕。也即前面提出的选编类,并不是一本经典的内容全部包括,而是选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与此同时,在专家调研的基础上,为各省加入了符合当地特色的内容。该教材涵盖了小学、初中和高阶段,并兼顾了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的特点。这使得传统文化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统一,但是对于如何开设,是单设课程,还是融入现有课程体系。尚不统一。笔者以为在国家统一规定教材标准的基础上,各地可以根据实际灵活开设相关课程,将单一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一方面,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增设专门传统文化课程,但此类课程的开设不能做量的评价,也不应纳入考试体系。另一方面,利用已有课程,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利用语文课进行诗词的鉴赏,利用思品课进行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等。对传统文化教材中的内容,由于时代变迁,有的已经不符合我们时代的要求。因而需要要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作出符合时展要求的解释。

4.利用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因而利用传统节日对青少年进行文化传统教育可以增进青少年对于节日内涵的理解,同时可以利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德育价值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青少年计较热衷于过西方的感恩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而中国传统节日却受到年轻群体的忽视,因而利用节日热别是传统节日进行传统文化和习俗教育对于文化传承至关重要。

但利用传统节日教育既要注意节日的精神内涵,也要尝试将传统节日与时代因素相结合,将传统节日中不适于今天的内容进行创造性转化。比如七夕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在这一天除了传统的知识普及即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也要从天文学的角度对去进行解读。比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更要告诉学生屈原的爱国故事进而引导学生要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并对爱国精神进行现代解读。同时要避免方式的单一化,要注意方式的灵活多样,利于学生接受。比如角色扮演、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歌朗诵等方式。

参考文献

[1]廖婧茜.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意义、难点与对策[J].教育探究,2015(5).

[2]胡晓丽.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模式与原则[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7.

[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