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

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范文1

关键词:汽车工业;韩国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工业 比较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引言

中国和韩国地理位置临近,并且同属于东亚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强国。在两国的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中,汽车工业在两国都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过去的历史中汽车工业对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做出了显著的贡献,汽车工业现在也已成为了两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接下来就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思路来比较分析背景相似的中韩两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二、发展速度

中韩两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比起西方发达国家而言都不算长,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而中国的汽车工业形成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要比韩国整整晚了7年左右。正因为输在了起跑线上,我国的汽车工业自形成之后到90年代末一直处于缓慢发展时期。同时期韩国的汽车工业却实现了飞速的发展,形成了具有世界性竞争实力的汽车生产商——大宇集团,韩国的汽车生产量实现了新的突破,汽车出口贸易增长迅速。进入21世纪以来,韩国由于受到了199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是已经稳定在了一定的水平。而我国的汽车工业,由于对外贸易的扩张以及国内经济建设的繁荣,真正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汽车的生产和供应量都保持了非常快速的增长。2002年韩国汽车生产量为314.8万量,我国为325.1万量,首次超过了韩国,在汽车生产量的世界排名中居于第五位。总体来讲,我国汽车工业虽然起步比韩国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地快,近些年来也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而韩国的汽车工业发展速度经过巅峰时期后有所下降,保持在稳定的状态。

三、发展环境

汽车工业的发展环境,包括了内部发展环境和外部发展环境,具体分别指国家的政策环境以及引入外资的经济环境。从国家政策环境相比较,韩国的汽车工业相对而言在发展历程中获得了更大程度上的政府政策的扶持,汽车工业从宽松的政策环境中直接受益,比如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实质性的经济政策中获得了收益。然而我国在建国初期,为了响应发展重工业的号召以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国家政策向重型汽车、装载货车等非民用性汽车领域倾斜,直接导致了我国民用或家用型中小型汽车领域发展的空白。此外我国政府对本土的汽车工业支持力度不够,实质性的经济鼓励措施非常少,汽车工业的政策环境相对不利。从引入外资的经济环境相比较,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引入了外资实施汽车产业化,总的来讲我国汽车工业外资引入的环境十分有利,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对汽车工业的直接投资增加,我国对外资进入汽车工业的限制越来越少。韩国汽车工业引入外资的时间比较晚,大概始于21世纪初,源于金融危机对经济的破坏,亟须韩国调整汽车工业的产业格局,韩国于是开始引入了外资来支持本土汽车工业的发展。

四、经济贡献率

汽车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是指汽车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据十一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9年我国汽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1%-2.3%之间,2010年则达到了2.5%,相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规模发展速度而言是远远不够的。而韩国在2002年汽车工业的经济贡献率就高于4%,韩国汽车工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应的经济贡献率要远高于中国。由此可见我国汽车工业虽然实现了飞速增长和产量扩张,但是在市场产值、获利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实力方面要落后于其他国家。

五、利用外资水平和品牌资源

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都大力引进外资来促进本土汽车工业的进步与发展,并且逐渐地将汽车工业发展成为出口导向型产业,汽车工业的出口贸易也已经成为了两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然而在利用外资水平的比较上,我国的汽车工业与韩国的差距比较大,总体而言我国汽车工业利用外资水平比较低,利用外资的方式不合理以及利用的程度比较低。具体来讲我国汽车工业在引进外资的同时,采取依附性的策略,在引进外资的同时直接照抄照搬国外的汽车产业的生产技术以及汽车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对外资的依赖程度高,不利于构建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韩国的外资利用水平比较高,源于其采用自主性的利用方式,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实现了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和自主经营,逐渐形成了以创新型技术和产品为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具价值以及最具增长潜力的企业资产便是品牌资源,然而我国汽车工业至今却并未形成世界知名的汽车品牌,一来是受传统习惯的限制,长期以来我国汽车工业以贴标生产为主,不注重品牌资源的构建和开发,二来也是受到了生产技术和营销能力等软性条件的客观限制,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对形成优质的品牌资源造成了阻碍。与我国相比,韩国在品牌资源构建上相当成功,现代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了具有世界较高知名度的汽车品牌,韩国借由优质的品牌资源获得了汽车工业生产较高的附加值。

中韩两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比较,体现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经济贡献率低,利用外资能力不足以及缺乏品牌资源。因此我国在发展汽车工业时应该重视劣势和不足,优化汽车工业的政策环境和外资环境,通过增强外资利用能力以及构建品牌战略来提高行业的经济贡献率。

参考文献:

[1]欧阳铭珂.中韩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2010,25(04):29-34.

[2]姜始沅.中韩汽车出口战略比较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3]许俐俐.中韩汽车产业利用外资比较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0(03):22-26.

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范文2

关键词:工业工程的发展;存在问题;发展瓶颈;提高建议

一、工业工程概念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工业工程( Industrial Engineering, 简称IE)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行各业中。为了更好地应用它为我们创造更大、更多的价值,。尤其是在中国经济将要步入转型期的关键时期,我们就要更深、更好的了解它。了解它的过去, 以理解它的现在, 理解它的现在,才能展望它的未来,展望它在中国的未来。

工业工程的思想经过不断积淀,工业工程广泛地将当时的数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成果引入IE活动中,从多种学科的角度来考察、分析和改进所研究的系统,进入了"爆发式"发展阶段。

中国最早接触工业工程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80年代中国向邻国日本学习引进工业工程,从此中国的工业逐步开始脱胎换骨,迅速发展。但是目前,工业工程在中国的实际应用中出现不少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以企业为基础和主体的工业及产业经济系统面临着资源利用率低;2.效益不高、产品等综合结构不合理、环境适应性较差;3.争力及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以及战略管理和内部管理弱化、技术与管理脱节、特色化缺乏、产品、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4.市场和政府及其他企业间关系欠规范、不稳定等。

二、原因分析

要想了解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并不难,我们只需要把目光转向我们另一个邻国韩国,便可见一斑(之所以选择韩国做比较,是因为中韩两国的工业起步具有一定的包括时间和地域的相似性)。以韩国的汽车产业为例。韩国的汽车工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以组装进口零件上缠整车的方式进行生产,这与我们当下引进整条先进的上产线然后进行生产的方式是无法比拟的。然而,韩国汽车工业从起步至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仅用了40多年时间。反观中国的汽车产业,现在的中国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汽车制造大国,截止到2007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888.25万辆,列日本(1159.63万辆)和美国(1078.07万辆)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2.2%。德国和韩国分别位居第四、五位,产量分别为621.35万辆和408.63万辆。市场调查公司 iSuppli星期四发表研究报告说,随着全球汽车市场在2010年步入复苏,中国有望在2013年成为世界上最大汽车制造国。但我们却难称汽车强国,我们在民族汽车品牌方面却少有建树,虽然我们投产了一系列的先进汽车生产线。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用的是世界先进的技术却造不出世界先进的汽车?

纵观韩国40多年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产业链的整体建设、优化以及自主研发的能力推动了韩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我们所匮乏的。工业工程的应用要讲求其整体性和适应性,"生搬硬套"和"一条腿走路"是走不出工业强国的。

而我们中国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一系列的黄金发展阶段。我们凭借着勤劳和智慧从单件生产的时代努力跨入大批大量生产的门槛,这时我们的改革开放让我们得以开眼看世界,我们被世界强大的工业机器震撼了。我们又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赶上了精益生产的时代,在追赶的过程中有盲目从众的现象,这也致使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质量(大质量的概念)是一个不断积累从而反映的结果,我们错过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积累过程,我们工业的整个产业流程发展并没有到达西方老牌发达国家的程度。但是我们在追赶。

三、建议对策

第一、工业工程的应用应是强调产业链整体优化的。

从整个工业系统到一个产业链条,再到每一个工业单元都是相关联的。每一个单元都是整个产业链条上的一环,一环的坚固不能代表整个工业系统。所以工业的发展目前最急迫的时候要有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科学的规划和布局。

第二、工业工程的应用的灵魂应该灵活。

我们虽然与西方传统发的国家还有差距但是我们也不必盲目的跟从其发展,我们要灵活的应用工业工程,走出自己的"节拍",盲目跟从有时候也会邯郸学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适量、适时发展。

第三、工业工程的应用的重点应该是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快速发展的动力。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工业基础建设已经比较全面,这也为我们大力推行自主创新提供了条件,生搬硬套式的发展是没有生命力的。

第四、认清工业的发展趋势和形势,继续努力发展以缩小差距。

当前我国的工业虽有长足的发展,但是整体水平还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工业的发展形势是: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但是自主研发能力欠佳。我们应在学习的同时不断出新,以最终成为工业发展的"导向标"。

参考文献:

[1]易树平,郭付.基础工业工程[J].机械工业,2007,(13).

[2]温德成,李韶南.质量管理学[J].中国计量,2008,(9).

[3]吴玉峰.韩国汽车产业的重点启示[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2,(2).

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范文3

关键词:汽车;新材料技术;发展现状;建议

0 前言

当前,我国汽车新材料技术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汽车制造复杂,涉及较多的设计内容,对技术具有较高要求,而我国汽车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却较为落后,在汽车制造方面,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小的工作。如,零件制造、汽车组装等,对一些核心技术还难以掌握,严重影响了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对我国汽车新材料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建议至关重要。

1 我国汽车新材料技术发展现状

在汽车制造业的带动下,汽车新材料研发工作受到广泛的重视,早在十五期间,就将汽车新材料技术开发,镁合金技术开发等汽车项目列为国家高新技术项目,并相继开发出了轿车急需的汽车材料,促进了汽车材料的技术进步,但是当前,我国汽车新材料技术发展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存在较多问题,发展现状不容乐观。[1]我国汽车新材料技术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我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仍处于落后阶段,与国外技术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材料技术研发处于无序状态,自主创新能力差,缺乏原创性,其次,缺少有效的科技创新体制,成果难以形成产业化,仍处于大学与科研结构研究阶段,最后,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第二,在汽车新材料技术研究过程中,只注重材料本身的开发,对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以及回收与再生技术并不重视,也未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使得新材料难以应用。第三,生产规模小、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汽车专用材料数量少且杂,很难满足生产规模,不利于批量生产。第四,技术研究基础薄弱,缺乏新材料,致使材料技术标准较为混乱,使得行业数据缺乏。

2 我国汽车新材料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汽车新材料技术发展较快,未来的发展趋势较好,当前,汽车新材料技术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有三个,第一,高强度钢方向,高强度钢是发展的重点方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与精力,加大技术投入,为发展汽车工业提供新的材料,保证汽车新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但是,高强度钢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自主能力不足,为高度钢的开发与生产增添了难度,其次,大部分企业产品质量不佳,与国外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距,致使钢材表面质量差,工艺与力学性能不稳定,存在分散性,钢材质量不佳,高强度钢的质量也会不佳。[2]第二,铝合金方向,铝合金方向是一个重点方向,我国铝矿资源丰富,并形成了完整的铝工业体系,为铝合金的生产创造了条件,使得铝合金技术与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与发展,有助于满足汽车工业的需要。铝合金的发展还存在一些技术难点。首先,成本较高,不适合大面积应用。其次,产品的标准化与系列化程度不高,生产未达到专业化,致使铝合金的纯度不够,力学性较差。最后,铝板材料不健全质量较差,尺寸不准确。[3]第三,镁合金方向,镁合金能够充分利用我国的镁资源,将镁资源变为镁产业的优势,设计出高强高韧、耐热,不易变形的镁合金材料,使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3 我国汽车新材料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制定合理的汽车新材料发展计划

汽车新材料发展计划是技术发展规划策略,涉及科学技术等主题,研究合理的汽车新材料发展技术十分重要,有助于促进我国汽车新材料技术发展。制定合理的汽车新材料发展计划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设计一条合理的技术发展路线,路线需要包括阶段目标以及技术重难点,通过设计合理的发展路线,可以将技术难点逐渐划分为小问题,逐步攻克,解决问题,突破重难点,促进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第二,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外出学习,汽车新材料技术专业性较强,在研究中遇到了较多问题,到达了瓶颈,为解决此问题,需要安全专业人员以及相关专家外出学习,参考国外的先进技术,制作经验,产业政策以及科技发展战略,为我所用。吸取其中的经验,学习国外技术长处,提高技术研发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2 加强汽车企业间的技术合作

汽车企业发展离不开竞争,同样也离不开合作,通过合作,能够实现共赢,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加强汽车企业间的技术合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间进行技术合作,通过技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资金与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进步发展。第二,提高企业间的合作层次,扩大合作范围,技术合作只是企业间合作的一小部分,为提高合作效果,实现企业间的共赢,需要扩大合作范围,在多个层面进行合作,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长处,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企业的共赢。

3.3 建立汽车新材料技术创新体系

汽车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提高创新能力,建立创新体系,才能够促进汽车新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进行新材料技术研发。建立汽车新材料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材料供应商、材料研发机构、汽车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调三者的工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新材料生产、开发、应用为一体的创新体系,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新材料的创新研发紧密切合市场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以此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第二,建设新材料技术设计基地,加大研发力度,为新材料技术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相关企业可以在高等院校以及科研结构分别建设不同的生产基地,为技术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4 技术与新资源开发共同发展

技术与新资源大发展是促进企业进步发展的主要手段,通过发展技术,研究新材料的开发,能够为今后汽车业的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促进汽车企业稳步发展,因此,利用新材料代替传统材料,利用新技术代替原有技术十分重要,通过技术与新资源开发的共同发展,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技术与新资源开发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汽车的轻量化,轻量化是指利用新材料的物理特性提高汽车性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产之中,促进汽车新材料技术的进步发展,提升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4 结语

汽车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影响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做好汽车新材料技术研究工作,提升技术能力与水平,掌握核心技术力,提升自主创新力,加大资金投入与技术投入,对新材料,新技术进行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促进汽车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丁志华,马明亮,欧阳卫强,黄强.汽车工程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热加工工艺,2013(24).

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范文4

关键词:电子技术;汽车;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传统的汽车工业生产的汽车一般只是单纯的作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已从传统的发展模式向现展需要转变,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生产更加安全、舒适、无污染的节能型汽车。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并逐步渗人到各个领域中,汽车工业也不例外。为了在汽车的电子监控系统中能够得到整体的发展和各项功能的相互兼容,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被应用其中。

一、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将电子技术和汽车技术相互结合应用的汽车电子技术,从当前发展来看,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电子技术,我国的汽车电子技术还有这非常明显的差距。90年代之前,我国的汽车工业步伐都非常缓慢,其中也经历了非常多的挫折。90年之后,随着国际上汽车电子技术的带动,我国的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而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汽车制造行业也开始蒸蒸日上。但是我国的汽车制造企业从规模上来看,虽然数量较多,很多汽车生产企业的规模却还是很小,汽车产业技术含量较之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远远落后,结构也比较单一。21世纪以后,对于国外的最新汽车电子技术通过不断的引进,在我国汽车工业又得到快速发展的机遇。随着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电子产业也正迅速发展。

二、在汽车中电子技术的应用

(一)、传感器应用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应用的传感器的技术指标要比一般工业中使用的传感器高。通常情况下,汽车传感器在振动、高温、高腐蚀、冲击度高的环境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汽车传感器的设计前提是对恶劣环境的适应。

1、压力传感器

一般来说,在对气缸负压、气缸的内压、油压等的检测压力传感器应用较多,在建设负压、吸气压、油压等方面主要应用吸气负压式传感器。根据汽车工业的具体应用最广的汽车压力传感器是电容式、差动变压器式以及压阻式的传感器,对压力传感器的选择尤为慎重。各压力传感器在应用中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也需要减弱其缺陷对其性能的影响。例如:虽然变压器式差动传感器具有的输出非常大,便于数字信号的输出,但是在抗干扰性方面的性能就较差,不宜在非稳定状态下使用,因此,根据汽车工业建设的需要以及实际的环境我们应该合理的选用传感器。

2、温度传感器

在汽车工业中温度传感器主要应用在检测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水的温度以及燃油的温度等。通常情况,将温度传感器分为三类:热偶电阻式、热敏电阻式、线绕电阻式。热敏电阻式传感器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适用于对灵敏度要求较高的部分,良好的响应特性对于及时反应汽车的性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但是线性较差。热偶电阻式传感器温度测量的准确度高,可以用于对冷却水、燃油温度等的测量,便于驾驶员对汽车的控制,但是需要配合其他设备的使用,给汽车传感器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线绕电阻式传感器也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但是响应特性较差,因此,在传感器的使用中应该根据需要合理的进行选择。

3、爆震传感器

通常,将爆震传感器分为两类:压电式和磁致伸缩式。在有效振幅内其中压电式传感器的线性特性非常良好。检测爆燃方法通常分为燃烧噪声、气缸压力等。爆震传感器需要在有效的温度内才能发挥其最大性能,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中其他传感器包括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等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二)、电子技术在车身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汽车的车身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灯光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防盗控制系统等。安全气囊控制系统由触发装置、气体生成器、气囊三部分组成,发生交通事故时它是一种起保护作用的装置。应用电子技术在控制系统安全气囊装置中,其中包括触发系统、电源储备、传感器、监控系统等,在汽车受到强烈撞击之后可以将撞击信号迅速传递到触发系统中,然后气囊迅速弹出来对人员安全进行保护。安全气囊控制系统从接收信号到弹出气囊的整个过程时间仅需0.03秒,大大保证了人员的安全。

(三)、在发动机上电子技术的应用。

1、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目前,基本不再使用机械式活机电混合式燃油喷射系统,取而代之的是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该系统有着姣好的充气效率和动力性,燃油消耗和排气污染低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普及。汽车在行使过程中,时刻采集压力空气流量信号、电喷系统的电控单元发动机转速信号以及进气温度等信号等,并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并与事先设定好的参数进行比对,对喷油器的开闭时刻进行分析和计算,以保证发动机以最佳的空燃比进行运转,以提升发动机的综合性能。

2、电子点火系统

对于传统的点火系统来说,由于点火正时不可靠、点火的能量不大、发动机高速时点火性能不佳,逐渐被高能电子点火系统所淘汰。在电子点火系统中,主要包含的相关部件有传感器、ECU以及执行器等,基于传感器所采集的发动机信号反馈给电子点火系统,并通过ECU实施判断和计算,然后调整点火的最佳时刻借助于执行器,而且在点火能量提升的同时还具备了闭合角控制控制和停机自动断电保护功能。

3、怠速控制系统

在怠速工况下汽车工作时,并没有对外功率输出,只需对内在摩擦阻力克服,在很大程度上油量的消耗程度都是根据怠速的高低情况来决定的。如果汽车行驶在交通密度较大的公路上,怠速油耗大约占到了总的油耗的三分之一,而且还会导致发动机的污染排放以及使用寿命等。而怠速控制系统可以对怠速工况时候的进气量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汽油喷射量和进气量配合增减,达到最适合的空燃比。节能减排的目的和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可以有效提高。

(四)、在底盘控制系统中电子技术的应用

牵引力控制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电子转向系统、悬架控制系统、轮胎监测系统等为汽车的底盘控制系统。汽车电子系统中较为重要的安全系统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它是汽车进行刹车时的控制系统,将汽车的运行轮胎通过防抱死制动系统在没有抱死的状态下进行制动,使得轮胎既不会因为高速状态下抱死而发生意外,有可以使汽车停止。电子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汽车达到15%左右的滑动率,同时纵向附着系统和侧向附着系统在车轮与地面之间都可以达到一个理想值,确保汽车可以有效安全地停止,因抱死滑动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最大限度地降低。

三、汽车电子技术未来的趋势发展

(一)、智能技术的应用

如今人们对于汽车的智能需求越来越大,汽车电子技术的智能化也形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卫星信号的传送,智能化系统能够自动识别驾驶路线,根据交通情况自动调整最佳的行车速度,这样大大增加了汽车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二)、加强传感技术的应用

我国的传感器技术发展目前还是处在一个艰难的时期,然而汽车行业产业技术的变革,也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向前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加强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突破技术瓶颈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在汽车工业的发展中,自动驾驶和新能源的应用逐步走向成熟,因此,我们可以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应用汽车工业的发展当中去,同时促进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汽车工业发展产业发展模式相对比较集中,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兴起,发展的局势越来越艰难。因此,当前我国应该加大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增强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推动传感器行业乃至整个汽车工业的进步。

结束语

现代汽车的发展呈现出更多的先进化倾向,逐渐向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以及机电一体化等多个方向发展。电子元件多功能化。微处理器高速化、操控系统电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管理系统智能化、行驶系统安全化、娱乐通讯系统现在化势必成为未来电子技术在汽车研发领域的趋势。

参考文献

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范文5

关键词:数控技术;数控机床;汽车制造;应用

数控技术是典型的机械、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和检测技术密切结合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数控技术是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的基础,是自动化柔性系统的核心,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工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已经离不开数控机床。数控机床也需要汽车制造业的支撑,汽车制造业已成为数控机床消费的主体。

1 数控机床的特点

数控技术把机械装备的功能、效率、可靠性和产品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使传统的制造业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数控机床加工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加工技术,其主要特点为:

(1)能高质最地完成一般机床难以完成的复杂零件和曲面形状的加工。 (2)能方便地改变加工工艺参数,因而利于换批加工和新产品的研制。

(3)可实现一次装夹完成多道工序加工,确保高精度同时又减少了辅助时间。

(4)采用模块化标准工具,既减少了换刀和安装时间,又提高了工具标准化程度和工具的管理水平。

(5)便于实现计算机辅助制造。

数控机床,精度高、生产效率高、性能稳定、故障率低、设备的可开动率高,重复加工方便等优点使数控机床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处于主导地位。

数控车床在汽车制造业中主要用来加工轴类和盘类零件,如曲轴、凸轮轴、飞轮、前轮毂、后轮毂、制动盘、齿轮、齿套、差壳等,而轴类零件和盘类零件占汽车零部件的主体。

数控机床在汽车制造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加工精度,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2 汽车制造业生产的特点

如今的汽车制造,对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在不断缩短,成本也不断降低,资料显示,十年前需要四年开发周期的汽车产品,今天只需要两年就可以完成。除了在制造时采用了先进的新产品开发方法,虚拟制造等先进技术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数控技术可以让汽车制造商用最快的速度制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亿万家庭要求拥有自己的汽车,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汽车生产量非常大,而且迫切要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汽车的品质和质量。

3 数控技术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的应用

一个轿车有一万多个零部件,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制造加工精度要求相当高,而且制造工艺复杂。气缸体是发动机中的最大零件,也是其他零部件的支撑体。气缸体先铸造,再用数控机床铣操作,最后还要用数控机床精镗缸筒。连杆先用滚锻的工艺锻造,再数控加工。曲轴的动平衡要求很高,凸轮轴的凸轮型线精度要求很高,必须数控加工。发动机的油底壳采用薄钢板冲压而成,看似与数控机床无关,但是冲压用的模具是由数控机床加工出来的。变速箱最为汽车中最重要的传动机构,拥有大量的齿轮和轴类零件。现在汽车制造中,变速箱中所有的齿轮和轴都由数控机床加工。数控机床在加工齿轮时有很大的优势,现在常采用插齿、剃齿、滚齿等工艺加工齿轮,加工精度高,生产效率高。

现代汽车车身的美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为了获得更好的空气动力学以及碰撞安全,以减少行车阻力和提高安全性,使得汽车车身形状越来越复杂,曲面高次方程越来越多。现代车身虽然全部冲压而成,但是哪个冲压也离不了数控加工中心。在汽车中还有许多难加工的零部件,它们用普通机床往往无法加工,只能用数控机床加工。比如大批量汽车发动、变速箱、底盘主要零部件需要中五轴的加工中心进行加工。

4 数控技术在整车生产中的应用

汽车整车生产的四条线,即冲压、焊接、涂装和总装线,无一不用到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机械手和传输装置,使工人装配更方便快捷。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完全不需要人干预的无人自动化生产线,最典型、应用最广泛的应该是自动化车身前板生产线,完全由机器完成,不需人手持板件冲压,减少了对人体的伤害。当然,还有自动化焊接机器人,在焊接车身时,焊接质量高,而且焊接速度是人工焊接的百倍以上。最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通用的无人汽车生产车间,整个生产车间不需工人,完全自动运行。

5 数控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数控技术在当今机械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效益,显示了其在国家基础工业现代化中的战略性作用,并己成为传统机械制造工业提升改造和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标志。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和档次以及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随着汽车工业和数控技术的快速发展,我深信:数控机床会更加深入地应用到汽车生产中,加速汽车工业发展,为汽车工业服务。汽车工业也会促进数控机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刚,冷俊。浅谈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资讯,2009(1)。

[2]孙荣创。数控技术及装备的发展趋势及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6(12)。

[3]徐俊山。浅谈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China’sForeignTrad e,2011(10)。

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范文6

【关键词】数控技术;机械制造;发展;应用;创新

1.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1.1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机械制造产业的发展规模日益壮大,机械制造与加工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机床产品对内销售的数量越来越大,生产剩余还要满足对外出口的需要。

现阶段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

第一,现阶段生产小型仪表机床与重型机床,另外还生产高精度的仪器与高自动化的机械产品,对机床的性能要求很高,一些机床生产质量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准。

第二,当前生产的数控机床系统主要以PC机器为主要控制核心,其数控技术系统在硬件系统方面保持者较为领先的技术,软件系统的控制程度相应提升,增强了市场竞争动力。

第三,当前可以生产130多种数控机床,并且已经研制出了六轴五联动的数控机床一体化系统,其应用更加广泛,使用效果更好,国产的数控机床分辨度已经达到了0.001mm,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准,其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也更好,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更好地提高了电路板和数控技术的使用集成性,因此其使用的效率更高。我国机械化制造工业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比如高精度机床的一些寿命还不能保持,精度性能相比德国和韩国还有差距,特别是工艺与美观程度不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1.2 数控技术的特点

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化信号对设备运行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自动化技术。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储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数控加工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加工技术,其主要特点为:

(1)能高质量地完成一般机床难以完成的复杂零件和曲面形状的加工。

(2)能方便地改变加工工艺参数(如切削用量),因而利于换批加工和新产品的研制。

(3)可实现一次装夹工件完成多道工序加工,从而确保高质量的加工精度同时又减少了辅助时间。

(4)采用模块化标准工具,既减少了换刀和安装时间,又提高了工具标准化程度和工具的管理水平。

(5)便于实现计算机辅助制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微处理器的采用,数控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2.数控技术在电站装备制造中的应用

2.1数控技术在电站装备制造中的应用

2.1.1机床选用的前提

①能否保证零件的技术要求,达到图纸要求的加工质量。

②能否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③能否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最后进行综合分析。

2.1.2机床选用原则

①当零件不复杂,加工精度较低,生产批量较小时,宜选用普通机床。

②对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的零件,当零件复杂程度高时,宜选用数控机床。

③当零件批量很大时,最好选用专用机床。

④当零件批量较大,复杂程度较高时,宜选用数控专用机床。

针对电站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来看,电站的数控设备主要以提高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发电效率为主,针对机械的寿命和质量要求很高,现有的各种型号的机床缺乏一定的操作稳定性,数控机床的生产规模和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准相差甚远。现阶段主要针对加强提高制造机械精度与质量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与资源的基础上,提高普通机床的使用稳定性,保证数控系统的精密性,达到投入少,易操作的要求,满足电站需求。

2.2 数控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汽车工业近 20 年来发展尤为迅猛,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汽车零部件的加工技术也在快速发展,数控技术的出现,更加快了复杂零部件快速制造的实现过程。将高速加工中心和其它高速数控机床组成的高速柔性生产线集“高柔性”与“高效率”于一体,既可满足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要求,做到一次投资,长期受益,又有接近于组合机床刚性自动线的生产效率,从而打破汽车生产中有关“经济规模”的传统观念,实现了多品种、中小批量的高效生产。如美国 Ford 汽车公司和 Ingersoll 机床公司合作,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制成HVM800 型卧式加工中心,同时采用高速电主轴和直线电机,主轴最高转速为 24000r/min,工作台最大进给达 7612m/min,即不到 1s 工作台可行程 1m,瞬间完成一个工作行程。用这种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柔性生产线加工汽车发动机零件,其生产率与组合机床自动线相当,但建线投入要减少 40%。由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数控加工技术中的快速成形制造技术在复杂的零部件加工制造中可以很轻易方便的实现,不仅如此,数控技术中的虚拟制造技术、柔性制造技术、集成制造技术等等,在汽车制造工业中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21 世纪的汽车加工制造业已经离不开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了。

3.结束语

PC机进入数控领域,极大的促进了数控技术的发展,也为我国在数控生产领域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数控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我国研究和发展数控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朱维章.对沈阳数控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5-6.

[2]盛伯浩.我国机械加工装备的现状与发展[J].机电新产品导报,2004,(11):63-68.

[3]胡俊,王宇晗,吴祖育,等.数控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机械工程师,200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