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康复训练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康复训练教案范文1
2011年9月,大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当地政府、社会的关注、支持下创办至今,走出了困境,拓宽了办学新路,没有把那些无名小花弃之一旁,任其凋零夭折,而是上升到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一种理性的高度上去认识,招收智障儿童入学。育人上突出“三自”教育理念;管理上,既关注现实,又跨越时空,不仅面向今天,回首昨天,还仰望明天,为孩子一生成长负责,为整个社会负责,让智障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一样就业、一样生活,共享同一片蓝天下的阳光。
一、教育管理的精雕细刻
一所学校,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管理是保障。大安市特殊教育学校现有智障学生60人,分别就读于初级、中级、高级班。这些孩子所在班级中分别进行启迪智慧、康复训练、锻炼能力、自理生活、适应社会、学有所长、自食其力的培养和训练。为保证这一民生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根据涉教法律规章,特别是《残疾人教育条例》,制定、修改并完善了《学校办学章程》,突出了以学生康复训练、培养教育为主题,依法保障智障儿童入学。学校统一下发了特殊教育招生意见,宣传特殊教育的办学情况,施行0~16周岁特殊儿童普查登记制度,摸清底子,建立校、街道、市区三级档案,每个残疾儿童都建有《成长记录档案》和《康复训练档案》。认真做好残疾儿童的筛选、鉴别,成立领导小组,对筛查对象从成长环境、智力情况、健康程度、行为习惯、家长受教育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智商程度。同时,根据筛选、鉴别,对知情人严格保密,以免给家长和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对就读的学生,免交一切费用,对家庭特困生给予特别关照,让学生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有实效。
以指导促评估,调动辅导教师的积极性。学校依据“办学章程”以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发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为工作重点,先后制定了《智障儿童工作条例》、《特教教师职业要求》、《弱智儿童教育评估细则》等一系列特殊教育规章制度,强化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本着“发展特教、师资优先”的原则,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对特教教师进行培训。截止到2012年,累计培训人次40人,举办2期特教管理人员学习班,使教师的学习循序渐进,教育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成果不断显现。几年的特殊教育,培养的学生有一名在社区服务,一名在大安市石油机械厂工作。培养的目标是将来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自食其力,这就是对特殊教育工作最好的诠释。
二、阳光下崛起的特殊教育
办学方向明确,教育理念超前,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全社会的瞩目下,特殊教育学校与九年义务教育接轨。在国家支持下新建一所标准化、高含量的教学楼,主体4层,用于教学和学生生活,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教学设施的全部更新。届时,学校将面向全市智障学生及0~6周岁脑瘫儿童进行教育、康复,实现办学环境新、教育手段新,教学设备新的全新教育。
三、新理念下的教育之路
智障学生的受教育权是平等的。学校在特教模式上分两个层面:一是以教研促教学改革,二是以教改促教研发展。
针对课堂教学出现的教育实际现象,学校提出了“点面兼顾、目标分层、各有所得”的教学观点,处理好轻度与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关系,研究改革了4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一是伙伴合作教学法,即把学生的能力、个性差异视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帮助,通过“异质分组,同质分组和同质分组交叉使用,自由分组”的多种方法,优化学生的伙伴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法的运用,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差异的问题,有效地增强了他们合作互动的能力与意识。二是分层教学法,即尊重学生差异,对他们进行科学分层,再依据不同学生实际,制订分层教学目标和相应的教学手段、策略教法。以科学分层、分层指导、分层活动、分层学习、分层反馈、分层评价为主要教学环节的分层递进教学,实现了从教师备教案向教师备学案的转变,从注重忽视个性向个性兼顾差异的转变,促进了智力落后儿童的和谐发展。
在此基础上,教学研究中,还重点进行了智力落后儿童学生“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教改实验,从常规教育手段入手,深化“医教结合,综合康复”的研究,科学改革教育方法。
四、步入人生的目标培养
智障学生也是一块“合氏壁”,可雕可塑。特殊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处在弱势群体的孩子成为自食其力的人,与正常人一样公平生存在人类社会。为此,学校多角度、多渠道、多手段地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利用媒体教育,使智障儿童接受先进的信息,进而转化为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感。利用媒体网络让学生接触直观影像,让感知融入学生脑海。以图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美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普通生和智障生互动演示,智障生也能绘出心中的图案,哪怕是闪光的一点,也能成为他人生的一门技艺。
结合社会所需,变换角度有针对性地培养训练。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天地:手工操作、美术写生。完全从社会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智力程度、特长,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尝试,从思想上对孩子们进行赏识教育。哲人曾说,“歪脖子树也能成才”。古今中外,成才事例很多,而教育方法非常重要。
以家庭为起点,培养智障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他们步入社会书写人生的基本准则。对智力落后儿童而言,家庭永远是其细胞的组成部分,责任永远是他挥之不去的。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目的是掌握一项生存本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懂得家的概念,为了家,每个人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让他们对家有了深刻印象,他们的责任意识就会形成,步入社会后,独立生存下,还会演变成对社会的一种感知,一种责任。
儿童康复训练教案范文2
我们朝夕面对的是一群“咿咿呀呀”的特殊孩子,由于教育对象的差异,许多执教在一线的同行们可能跟我有同样的感触,既没有培育出“优秀人才”的荣耀感,也没有育得“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有的只是红烛燃烧一般年复一年默默地耕耘。从教27年来,我用青春书写教案,用心血滋润心灵,精心地培育那些“迟开的花朵”,在聋儿早期康复教育这片平凡而神圣的园地上播种着朴实而崇高的师爱。“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聋儿早期康复教育工作的特殊性,使我饱尝酸甜苦辣,也使我受益匪浅,我深深地感受到,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聋儿康复教师,不仅要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素质,还要有“甘于寂寞、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品质,在聋儿康复教育道路上,用爱心、耐心、信心、恒心点亮无声世界里的希望。
一、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用真心、爱心奏出无声世界里爱的序曲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爱,是无声的语言,行动的指南,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和源泉,“是师德的灵魂”。作为一名聋儿康复教师,面对一个个命运给予不公的生命,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如果没有百倍的爱心和耐心,将无法走进孩子的心灵,无法开启孩子学说话之门,更不可能成为孩子心中的好老师。在我从事聋儿康复工作的第二年,我班来了一个小女孩,孩子的奶奶忧伤地告诉我:由于父母双双都是聋哑人,孩子只能住在年事较高、身体欠佳的爷爷奶奶家。渐渐长大后,发现孩子性格很内向。刚进班级的一段日子里,她很不适应,趴在桌子上哭一阵停一阵,无论我怎么耐着性子想尽办法哄劝,她始终闭着眼睛不看我;在我给其她孩子们上课时,她时常大小便在裤子里,把我弄得措手不及;午餐时,她不吃饭,我便一勺一勺地喂她吃,她时常把口里的饭吐我满身……。短短几天,我消瘦了很多,嗓子又因着急上火发炎一度失声了。我的付出,孩子的奶奶看在眼里,心疼地跟我说:“好老师,你是个好老师,是孩子不争气,让你跟着受累,我心里难受,还是把她带走吧!” 看着奶奶真诚而又无奈的目光,一种感情油然而生,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让奶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孙女在我的班级里快乐、健康的成长。于是,针对孩子我制订了详细的个训计划,希望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去抚慰她心灵深处的孤独、唤醒她静默的世界。每天,我会抱抱她、亲亲她,拉着她的手一起玩游戏,并鼓励其她孩子跟她一起玩。即使她大小便在身上了,我也会微笑着,不怕脏地帮助她擦干净屁股,换去脏裤子。除了在生活上特别照顾她,我还利用空余时间细心地观察她的生活和了解她的想法,不厌其烦引发她听和说的意识。虽然她每次都对我报以沉默,但从她的眼光中,我知道她已在慢慢地接纳着我和周围的一切。有一天上课时我突然一阵眩晕,痛苦地倚坐在小椅子上,她跟其他孩子一起跑过来,用着急、关切的目光看着我,用“咿呀”的声音问候着我,用细嫩的小手为我擦着脸上的汗水。我紧紧地搂住了她和其他孩子们,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一种幸福,一种被认同的幸福,一种付出的幸福,一种收获的幸福。这不是用金钱能买到的!这就是爱,世界上除母爱之外的另一种无私的爱,在我对孩子付出爱的同时我也获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来了,我坚持用爱心感染孩子,用爱的眼神激励孩子,用爱的语言启发孩子,用爱的行动帮助孩子,让爱的序曲每天充盈在每个孩子身边,响彻在他们的心里。
二、默默求索、精心培育,用耐心、细心使孩子们开口说话、健康成长
人们常把“聋儿开口”比喻成“铁树开花”,这十几年,我深深地感到聋儿听力语言康复是一项琐碎而又艰辛的工作,需要我们用“滴水穿石”的决心和毅力,付出比常人多上百倍、千倍的心血和汗水。作为一名聋儿康复教师,我企盼每一个孩子都能说话,每一个音都能发准,我坚信,每一个聋哑孩子就象是一把锁,只要找到合适的钥匙,总能开启他们的语言之门。有一次,我给一个孩子纠正“g”的发音时,孩子怎么也发不准,错误地发成了“e”,任凭我耐心地讲解和直观地示范都无济于事,当时我心里很着急,就让聋儿用手指摸着自己的舌根感觉用舌根抵着上颚来发这个音,可是孩子的手指太短碰不到我的舌根,我就只能让孩子把整只手都伸进去摸,结果弄得我直作呕。但为了让孩子理解这个“g”的发音要领,我强忍住难受,眼泪却涌了出来。孩子也很懂事,看见我流下眼泪,便一遍遍地自己用手指压着舌根练习发音,终于发出了一个清晰的“g”。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孩子笑了,眼里盈满了泪水,激动、心疼、欣慰全都涌上心头。
“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语训教师,我主张整合教育观念,坚持在学中玩,玩中学,利用游戏法、情境模拟法、认知训练法、情景激励法等等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多说多练,在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我特别注意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长弥短”,帮助他们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找到自信,自信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例如主题教学《美丽的春天》,我设计了语言活动《春天来了》,音乐活动《春天来》,美术活动《春天真美丽》等等,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为每一个孩子提供表现自己长处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表现,通过朗诵、讲述、表演、观摩、分享自己的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春种就会有秋收,有耕耘就会有收获”,在康复中心每年举办的“六一”联欢会上,孩子们自信而快乐地表演着我精心排练的节目;在教师节、“三八” 妇女节、元旦、生日等等来临时,孩子们自制贺卡送给他喜欢的人;在国内一些残疾儿童绘画比赛中,我的孩子们捧回了一张张获奖证书、奖杯……每当此时,我的内心深处都会涌动出无限喜悦与欣慰,这是最令人珍视和感动的回馈。
儿童康复训练教案范文3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始终将关注民生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千方百计筹措关注民生经费,坚持规范操作,有效保障了弱势群众基本生活,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城乡低保已保障9139户16455人,其中城市低保1726户3280人,年发保障金459.4万元;农村低保7413户13175人,年发保障金1034.4万元,其中省可补724万元,占农村低保金的70%,实行按季打卡发放,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落实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1月份从240元/人提高到270元/人,月人均补差从95元提高到118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1月份从1000元/人提高到1260元/人,月人均补差从53元提高到61.8元,7月份又提高到1680元/人,月人均补差提高到71.6元。强化动态管理,全年城市低保新增139户272人,停保137户237人;农村低保新增1471户2348人,停保515户1463人。实行分类施保,对城市低保8类对象、农村低保6类对象保障标准上浮15%,对低保范围内的重残人员全额发放保障金并上浮保障标准10%。关爱少数民族困难对象,落实低保户物价、油价补贴政策,全年发放物价、油价补贴404.38万元(其中省可补70%)。
2、五保供养水平不断提高。至目前,全县五保对象3376户3393人,在院集中供养2375人,分散供养1018人。散居五保户年供养标准20__元/人,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2400元,年发供养经费731.53万元,按季打卡发放。积极申报省“关爱工程”、市“夕阳工程”项目,投入1600万元,改(扩)建安宜、黄塍(开发区)、鲁垛、射阳湖、柳堡5家敬老院,新增床位650张。目前,柳堡镇已竣工,射阳湖、鲁垛封顶,黄塍镇、安宜镇在建,力争年底前主体工程全部建成并接受省验收。全部完工和满员入住后,集中供养率可达80%。
3、社会救助工作扎实推进。在扶贫建房方面,实行农村危房动态改造机制,资助21户农村无自建能力的住房特困户建房并通过验收。在城区,新建80套解困房,目前正在抓紧确定入住对象。在大病医疗救助方面,调整救助政策,取消低保户大病救助起付线。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城市低保对象,应收60元/年保费减半收取,减收8万多元。资助农村五保户、低保户15761人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其个人应缴纳的25元/年,实行五保户全免、低保户补贴一半,年补贴24万元。对城乡大病对象采取政府救助为主、慈善救助为补充的办法予以救助,至目前政府救助大病对象58人,发放救助金10.9万元。在重残人员生活救助方面,认真做好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调查核实工作,目前全县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1777人,从12月起将对无固定收入的重残人员予以生活救助。在救灾救济方面,今年在遭受龙卷风和强雷雨大风袭击后,及时查核灾情,安排救灾资金133万元,其中10万元用于灾民生活安排,其余用于恢复重建,灾后建房153户,修建房屋500多户。“5.12”汶川大地震后,组织地震捐赠590.6万元,捐赠衣被款27.5万元。20__年春节,组织慰问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特困大病对象等城乡困难家庭1万多户,发放慰问金200多万元。
4、双拥优抚政策全面落实。我县一直是兵源大县,全县现有优抚对象6.1万多人,多年来始终从落实优抚政策入手,推进双拥工作,巩固军民团结。一是落实优待抚恤政策。按照自然增长机制,从7月1日起,按市标准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定补标准,城乡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发放标准统一提高到4518元。调查核实已故“三老”军人遗属补助对象,1004名符合条件,从12月份起发放遗属补助。做好退役残疾军人补证、换证和精神病退役军人鉴定工作。从1月份起,115名在职下岗残疾军人生活补助从440元/月提高到590元/月。3000多名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均为100%,优抚对象常用药品减半收费,预计全年减半收费补贴110多万元。二是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20__年冬季退役士兵472人,其中符合安置条件102人,发放了自谋职业补偿金。继续做好参战退役人员核实工作,对新增74名符合参战退役人员发放了参战补助。三是扎实推进双拥创模。组织开展“双拥活动月”和军民共建活动,组织慰问72名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军人家庭。认真开展“八一”期间的双拥系列活动和第八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推进双拥“六进基层”,14个镇和部门单位创建市双拥模范单位,为双拥“五创”奠定了基础。四是维护涉军稳定。重点做好企业下岗志愿兵接待、重点人头稳控工作,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企业转业志愿兵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意见》,落实相关政策,维护涉军稳定。
5、社会福利事业加快发展。一是精心组织慈善救助。组织开展“5.19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慈善资金610.8万元,开展以入学救助、大病救助为重点的慈善救助,救助低保户大学生207人,发放救助金34.25万元;救助全县中小学特困生20万元;救助城乡
大病对象429人,发放救助金71.4万元;资助敬老院建设30万元;救灾资金支出37.3万元。二是规范福利企业发展。加强福利企业规范管理,全面落实残疾职工优待政策,新认定福利企业5家,新增残疾职工就业316人。做好福利企业协会换届工作,促进协会工作正常化,为企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搭建平台。三是重视加强老龄工作。加强《老年法》宣传,维护老年合法权益,开展第三届“孝亲敬老之星”评比,积极筹建3所社区托老所,稳步推进老年公寓项目建设。6、残疾人工作深入开展。全县现有各类残疾人5.9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4%,涉及全县五分之一的家庭、18万多人口。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事业,广大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不断改善。一是残疾人就业渠道不断拓宽。福利企业累计安排1540名残疾人就业,依法推进按比例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480人。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240万元,培训和扶持残疾人就业,使650名残疾人有了一技之长,先后扶持520名残疾人个体从业。二是扶贫解困扎实开展。依托有关企业建立1个省级、4个市级、10个县级扶贫基地,辐射带动240多户残疾人家庭。广泛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年慰问4000多户、30多万元。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特困残疾人1891户3426人纳入低保,城乡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312户残困户脱贫。争取和筹集资金41万元,奖励和扶持189名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入学。三是康复工程积极实施。先后对4793名残疾人进行了手术矫治和康复训练,5次请来国家和省医疗队为276名儿麻患者集中手术矫治,先后为2300多名白内障患者手术,提供残疾人康复用品用具6350件,其中向下肢残疾人免费提供轮椅840辆。创建省级白内障无障碍县和社区康复示范县,近期将验收命名。四是文体活动硕果累累。县特殊学校在办好六年制教育的基础上提升为九年制教育,成为省级示范学校。在省举办的两届残疾人美术、摄影、艺术作品展览中,有11件作品获奖。残疾人健儿在各级各类体育赛事中先后夺得国际金牌3枚、银牌7枚;国家级金牌13枚、银牌10枚;省金牌25枚。特别是今年北京残奥会上,我县残疾人选手叶华夺得扬州市首枚奖牌。五是维权工作得到加强。县法律援助中心,镇法律援助站累计为230名残疾人提供了法律咨询、援助,县残联每年接待20__多名残疾人,有效化解了一批集访矛盾,维护了全县社会稳定。
二、存在不足和困难
近年来,我县关注民生工作扎实有效,社会救助体系日益完善,基本保障了弱势群体基本生活,但与上级要求相比,对照群众愿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
一是社会救助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城乡低保实际补差水平不高。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118元,补差水平在扬州市最低;农村低保保障人数占农业人口1.93%,低于全省2.8%的水平,人均月补差71.6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低于周边县(市、区)水平;按照省“一美元”计划(城乡低保标准在20__年要达到每人每天1美元),我县城乡低保特别是农村低保的提标资金压力较大。五保供养压力较大。省要求苏中地区按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落实五保供养经费,按此要求,明年我县五保供养标准将突破3000元/人、年;敬老院建设经费难筹集,“关爱工程”省每张床位补差4500元,但县镇配套资金难落实,不少工程赊欠施工,债务较大,且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入住率提高。城乡大病医疗救助能力不强。根据省(苏民保[20__]8号)要求,我县大病医疗救助覆盖面还不大,对照救助比例不低于自付医疗费30%的省要求,差距较大。临时生活救助政策难以落实。去年出台了临时生活救助制度,今年启动实施,但因专项经费未到位,救助对象极少。
二是推进双拥创建有待进一步深入。我县已连续四次被命名为双拥模范县,明年将“五创”省级双拥模范县。从目前情况看,双拥创建氛围不浓,除“二妹子民兵班”这一典型外,双拥工作新培植的典型不多,对外宣传不够;中小学国防教育进课表、进课堂、进校本教案的“三进”工作落实不够全面;拥政爱民尚未形成规范的工作体系,军民共建常态化不够;双拥工作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三老”遗属补助政策未能全面及时落实,双拥“五创”的任务十分繁重。
三是老年服务设施建设及优待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我县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60岁以上老年人口近1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而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不能适应老龄事业发展需要。县老年公寓选址方案虽然落实,但受资金制约,项目建设进度不快;老年活动阵地特别是不少镇、村(居)老年活动阵地建设难以到位,老年优待政策落实不够全面,对照《扬州市20__—20__年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要求,我县“尊老金”长寿补贴有待落实。
四是残疾人生活有待进一步改善。全县近50%的残疾人(约2万多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农村残疾人和一户多残、以老养残、重度残疾家庭,大多生活较差,勉强解决温饱。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不足,残疾人就业歧视现象尚未彻底根除。虽然农村残疾人大多数已进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残疾人康复项目基本没有纳入报销范围,影响了残疾人康复工程的实施效果。
三、明年工作打算
20__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关注民生工作,对于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__年,建议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一是强化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建立低保管理服务网络,加强动态核查,落实自然增长机制,相应提高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从270元提高到30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从1680元提高到2040元。二是落实社会救助政策。认真落实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和低保户物价补贴政策,继续做好重残人员生活救助,保障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完善农村草危房改造动态机制,安排20万元全额救助20户农村住房特困户建房。多渠道筹集大病救助资金,调整完善城乡大病救助政策,资助五保户、城乡低保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资助城镇低保户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覆盖。按照人均1元的标准安排救灾资金预算,搞好救灾物资储备,确保灾民情绪稳定和灾区社会安定。三是继续推进“关爱工程”建设。抓好敬老院建设工程扫尾,完善配套设施,推进满员入住。开展“三好”敬老院评比活动,适当提高集中供养的五保户供养标准,完善五保供养资金管理机制,加强全县统筹,努力提高集中供养率。
2、进一步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一是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体系。重点优抚对象继续全部参加住院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落实“三优、四免、八减半”优抚门诊规定,完善各镇优抚医疗服务站和村优抚医疗服务分站服务。通过财政支持、慈善救济、社会帮扶等多种途径,及时有效地救助患大病的重点优抚对象。二是落实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按市定标准发放优抚对象抚恤定补,按规定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三是做好涉军维稳工作。做好20__年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组织城乡退役士兵培训及推荐就业。继续按590元/月发放115名在职下岗残疾军人生活费,按规定统一办理医疗保险。落实已故“三老”军人遗属补助和企业下岗志愿兵政策,落实军队离退休干部“两个待遇”,继续做好企业下岗志愿兵维稳工作。
3、进一步推进双拥“五创”工作。围绕“五创”省级双拥模范县目标,制定双拥“五创”工作细则,落实优待抚恤政策,完善双拥创建资料,确保创建目标实现。一是加强教育宣传促创建。培植双拥典型,宣传双拥典型,营造双拥创建氛围。全面推进中小学国防教育“三进”工作,通过组织党政干部的“军营一日”活动,开设党校专题教育课,加强党政干部双拥教育。二是通过开展活动促创建。认真组织双拥活动月、“八一”建军节、国防教育日、国庆60周年等常态性、系列化活动;以落实“五好四自”、“两个一”(输送一个保国防的合格兵、返乡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创业者)涉军维权要求,组织“十佳军嫂”、“十佳退伍军人创业之星”、“关心国防建设十佳人物”等评选活动,扎实推进双拥“六进基层”。三是推进共建促创建。完善军民结对、共建制度,着力抓好双拥“窗口”建设,健全医院、车站、旅游景点、停车场等公共服务场所双拥优待制度,培植一批学校、村、社区和镇以及机关部门双拥亮点单位。四是完善软件促创建。做好市、省双拥创建检查验收迎检软件资料准备,制作一部反映双拥特色的专题片和多媒体汇报碟片,整理完善软件资料,做好创建迎检准备。